糧食安全問題的解決方案
為有力保證事情或工作開展的水平質量,往往需要預先制定好方案,方案是書面計劃,具有內容條理清楚、步驟清晰的特點。怎樣寫方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糧食安全問題的解決方案(精選11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糧食安全問題的解決方案1
為了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市縣糧食生產的有關精神,穩步推進雙季稻整建制高產創建工作,20xx年我鎮糧食生產按照“強化責任、依靠科技、保面提質”的要求,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完善糧食生產扶持政策,不斷增強綜合生產能力,確保完成糧食復種面積8.0萬畝,早稻3.9萬畝,晚稻4.1萬畝,做到無拋荒、無直播、無一季,力爭畝產過1100公斤目標,爭創全縣糧食生產工作標兵鄉鎮,現就今年糧食生產工作安排如下:
一、加強領導落實糧食生產工作責任
鎮成立糧食生產工作領導小組,由任政委,任組長,任副政委,任副組長,任常務副組長,財政所、農技推廣中心、水管站、華一水庫管理所、綜合文化站、工商所為成員單位,下設辦公室,農技推廣中心主任為辦公室主任,各村成立相應組織機構,辦點干部、支部書記為第一責任人,村委主任為具體責任人。建立辦點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組、組長包戶的工作機制,實行糧食生產問責制,按照“誰辦點、誰負責、問誰責”的原則,對沒有完成糧食生產任務的辦點干部、支部書記、村委主任進行問責,村場實行“一票否決”,進一步強化干部責任,督促糧食生產任務落到實處。
二、實行考核,建立糧食生產目標管理
(一)壓單擴雙控直播,落實面積。各村與鎮政府簽訂《20xx年糧食生產責任狀》,內容要做到“三無六統一”,即:無一處拋荒、無一丘一季稻、無一畝直播、統一高產品種、統一播種插秧、統一病蟲防治、統一測土配方、統一水漿管理、統一機整機收。
(二)嚴格考核,實行獎勵。對各村糧食生產工作進行督查,在5月、8月、10月分三次考核,實行獎勵,糧食生產工作納入年終村場考核內容,對完成各項糧食生產任務的村場在全鎮經濟工作大會上予以表彰。一是糧食生產先進村6個,每村獎金2000元。評選條件是所有宜糧田必須100%種植糧食,所有糧田必須100%種植雙季稻,嚴禁直播,雙季稻畝產1000公斤以上。二是種糧大戶先進獎。每戶獎勵500元,評選條件是糧食播種面積在50畝以上、100%種植雙季稻、平均畝產1000公斤以上。三是干部年終考核設績效獎。年終被評為先進的村場,村支部書記績效獎金1500元,村委主任為1350元,其他支村委1200元,鎮辦點干部600元;評為合格的村場村支部書記績效獎金1000元,村委主任為900元,其他支村委800元,鎮辦點干部400元;被評為不合格的村場,村干部、辦點干部取消績效獎金。
三、加大宣傳改善糧食生產基礎條件
(一)加大宣傳引導。各村要利用標語、橫幅、公開信、廣播會、戶主會等形式,積極加大宣傳力度,調動農民種糧積極性,促進糧食生產發展。
(二)落實惠農政策。今年糧食補貼標準將在20xx年的基礎上有所提高,加大雙季稻補貼,降低一季稻補貼,各村要遵循“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切實按照“有種有補、沒種不補,誰種誰補、種后補貼”的要求,把各項補貼及時兌付到種糧農民手中,充分調動廣大農民種糧的積極性。
(三)加強部門配合。各村、水管站、華一水庫管理所要認真宣傳中央1號文件精神,爭取專項資金,加大水利基礎設施建設,一事一議獎勵補助資金向糧食村場重點傾斜,充分發揮群眾參與,提高糧食生產設施水平和抵抗自然災害的能力。工商所要開展農資打假活動,穩定農資價格。農技部門要搞好技術服務,推廣新品種、新技術。農技推廣中心要認真落實農機補貼政策,推廣新型農機機具。完善農業保險制度,要加強對政策性農業保險的宣傳工作,動員和引導農戶積極投保并按規定繳納保費,實行應保盡保鼓勵糧食專業合作組織為其成員統一投保,提高種糧農民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
四、強化措施,落實三項糧食生產具體工作任務
(一)搞好區域布局
立足我鎮實際,全鎮將著力打造以村為中心的四大核心板塊,以S306、S202、華一線為一體的三大糧食示范帶,其他村場也相應建立千畝雙季稻高產示范片,通過核心板塊,帶動示范片建設,通過示范片建設,輻射全鎮,確保全鎮糧食生產上臺階。
(二)搞好早稻集中育秧
1、在S306、S202、華一線、沿線12個村場每村在主干公路上開展一定面積的集中育秧。經驗收合格,每2000個盤子獎1000元,每畝提供壯秧劑1包,每畝提供軟盤80個。
2、各村要搞好集中育秧面積的落實,要選好點,并要建立好臺賬,簽訂合同落實責任人。
(三)開展水稻專業化防治
水稻專業防治是全年糧食生產的重點,各村要早動手、早部署,糧食生產核心村場必須保證專業防治面積80%以上。
五、落實技術,全力為糧食生產提供保障
1、示范推廣品種。重點推廣湘早秈45號、株兩優819、晚稻重點推廣豐源優299、岳優9113等品種。
2、普及軟盤育秧,推廣集成育秧,嚴控水稻直播。
水稻直播是落后粗放的栽培方式,生產風險大,死苗嚴重,普及軟盤育秧,增加軟盤個數,早、晚稻不少于100個。大力推廣良種良法種植,改稀植為密植,改密播為稀播,改遲播為適播,杜絕早、晚稻直播。
3、大力開展測土配方施肥。
確保測土配方不漏戶,不漏丘。
4、普及農業機械化水平
繼續做好水稻機耕、機插、機收的推廣工作,搞好板塊的機械化插秧示范工作,力爭全鎮機械化水平在80%以上。
5、加強農業技術服務。
農技推廣中心每周星期一定期召開農業生產廣播會,充分利用“農情”和“病蟲防治通知單”兩刊,搞好農業生產指導,根據農時特點有針對性開展糧食生產技術職能培訓,全年培訓農戶1000戶。
糧食安全問題的解決方案2
一、組織機構
為全面落實我鄉糧食生產及早稻集中育秧任務,保證我鄉糧食生產工作順利進行,經鄉黨委政府研究,成立鄉糧食生產工作領導小組,由鄉長任組長,任副組長,成員,下設辦公室在鄉黨政辦。另成立鄉糧食生產技術指導小組,任組長,任副組長,為成員,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鄉農技服務中心。
二、目標任務
因地制宜,調整結構,杜絕拋荒,提高耕地復種指數,增加雙季稻種植面積,依法建立有效的土地流轉機制,發展規模經營、現代農業、家庭農場、專業化農業合作組織。依靠政策和科學技術,提高種糧效益,增加農民收入,確保全年完成種植早稻27000畝,中稻5000畝,晚稻29000畝,玉米5300畝,小麥1500畝的糧食生產任務。
三、主要措施
(一)控制拋荒、增加雙季稻種植面積。
我鄉糧食生產的重點是杜絕全年性拋荒和較少季節性拋荒,對種糧戶實行按實補貼,對連續兩年拋荒的收回其承包權。
(二)搞好早稻集中育秧。
提高雙季稻種植面積,搞好集中育秧是關鍵。我鄉確定,村11個村為早稻集中育秧點,確保育秧面積4000畝以上。
(三)認真落實惠農政策,激發農民種糧積極性。
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國務院的強農惠農政策,使種糧農民真正受到鼓勵,得到實惠,積極鼓勵、幫助村組引進和培植種植大戶,促進耕地向種糧能手集中,對種糧大戶給予獎勵扶持,切實保護,調動并激發廣大農民的種糧積極性。
(四)加強宣傳。
各村、組要以召開會議、發放宣傳、張貼標語等多種形式大張旗鼓地宣傳發展糧食生產,杜絕拋荒的重要性,增強農民發展糧食生產的責任感和自覺性,營造各級重視糧食生產的濃厚氛圍。
(五)搶抓季節。
各村必須在3月28日之前完成早稻集中育秧工作,在4月28日之前完成早稻栽插任務。
四、資金籌集、使用。
(一)對承擔集中育秧任務的11個村,集中育秧所需費用由各村先行支付,待驗收合格后,鄉政府從糧食追加面積中整合資金給予解決,原則上不讓村上負債。
(二)集中育秧過程中,干部所需費用包括用車、用餐等約1.2萬元,由鄉政府統一開支。
五、獎勵辦法。
本獎勵辦法只針對承擔集中育秧任務的11個村,待早稻生產結束后,由領導小組通過對育秧全過程的監督、驗收,給出評定結果,全面完成任務的村,鄉政府獎勵該村書記、村主任各2000元,聯村干部、技術包村干部各獎勵1000元(不重復獎勵)。完成50﹪以上按完成比例給予獎勵,50﹪以下不予獎勵。
糧食安全問題的解決方案3
一、指導思想
圍繞穩定生產總量,增強生產能力,提高質量效益的糧食生產總體目標,以主攻單產、改善品質為重點,堅持示范帶動,大力開展水稻產業提升行動,深入推進小麥高產攻關活動和玉米振興計劃;全面落實國家和省市的各項惠糧政策,充分調動廣大農民種糧積極性;著力推進土地流轉,促進規模化種植,努力提高糧食標準化生產和產業化經營水平,使全市的糧食生產再上新臺階。
二、目標任務
年全市糧食產量穩定在170萬噸,爭取180萬噸,其中肥東縣60萬噸,肥西縣55萬噸,長豐縣50萬噸,城區5萬噸,糧食品種品質結構和區域結構進一步優化,糧食優質率提高到85%以上。
主要糧食作物的目標任務:
水稻:大力開展水稻產業提升行動,強化政策支持,加快現有關鍵技術的集成推廣,加大投入力度,創建知名品牌,全面提升水稻綜合生產能力和市場競爭力。突出發展優質稻米生產,力爭優質率比上年提高5個百分點,達到80%;以主導品種和主體技術的集成推廣為主攻方向,以核心示范區建設為突破口,加快優質專用品種推廣,強化“一增四推”關鍵技術的落實,促進良種良法配套和農機農藝結合,全面提高水稻單產和質量水平。力爭全市水稻單產較上年提高6%,達到500公斤以上,水稻播種面積穩定在290萬畝,水稻總產達到145萬噸。
小麥:深入推進小麥高產攻關活動,依靠科技、主攻單產,突出“大縣、大片、大戶”三個重點,落實優良品種、科學播種技術、測土配方施肥、病蟲害綜合防治等四項關鍵技術,強化“三情”(苗情、土壤商情、病蟲情)監測、新品種、新技術試驗、小麥良種繁殖基地建設、技術服務建設等四項基礎服務,加快核心示范區建設,進一步增強帶動功能和示范效應,精心組織實施好小麥良種補貼項目,積極支持和發展小麥種植大戶,提高小麥生產規模經營水平。力爭今年秋種小麥面積穩定到80萬畝,良種覆蓋率和優質率比上年提高6個百分點,來年單產達到350公斤,總產達到28萬噸。
玉米:精心實施玉米振興計劃,以主攻單產為重點,以現有關鍵技術集成推廣為支撐,提高玉米綜合生產能力。通過高產創建,力爭建成畝產450公斤以上的萬畝核心示范片,在核心示范區內推廣高產專用品種、合理密植技術、測土配方施肥技術、病蟲害綜合防治技術、機械化播種和收獲等五項關鍵技術。加強政策支持,強化新品種展示、新技術試驗、苗情監測、病蟲害測報等基礎服務。優化品質,發展飼料專用玉米,開發玉米秸桿青飼青貯綜合利用技術。力爭年全市玉米穩定在24萬畝左右,單產達到330公斤,總產7.9萬噸。
薯類:積極開發和選育適宜我市不同地區、不同用途的優質專用薯類高產品種,特別是引進、試驗、示范一批高產優質馬鈴薯品種,重點抓好春馬鈴薯脫毒良種標準化技術、秋馬鈴薯稻草覆蓋及免耕栽培技術推廣,完善三級脫毒良種擴繁體系。加強薯類病蟲害監測和防治,支持薯類加工,促進區域化、規模化、專業化和標準化發展。力爭年全市薯類面積達到8萬畝左右,單產達到300公斤,總產達到2.4萬噸。
三、重點工作
1、推廣優質高產品種。擴大種子工程成效,提高良種覆蓋率。按照產量和品質并重的原則,重點推廣產量潛力在580公斤/畝以上,品質達到國家優質二級米標準的高產優質品種,水稻優質品種覆蓋率達到90%以上。
2、集成高產技術。創新農藝技術措施,主攻水稻高產制約環節,因地制宜,集成示范,創新高產栽培技術體系。組織水稻高產示范,集聚綜合技術措施,確保水稻產業提升行動取得更大成效。
3、加強病蟲害防控。堅持“公共植保、綠色植保”的理念和“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方針,構建病蟲預警平臺,推廣高效低毒新農藥,加快推進農業有害物及病蟲害預警監控體系建設,強化重大病蟲草鼠害防控工作。加強對遷飛性、突發性、流行性水稻重大病蟲害的監測力度,大力推廣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品種,積極開展統防統治工作,提高專業化、社會化服務水平。
4、實施測土配方施肥。推廣高效和環保新肥料,按照測土配方施肥總體工作計劃,以測土配方施肥項目為載體,以土壤養分構成和作物需肥規律為基礎,以高產創建產量目標為指標,制定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方案;圍繞測土、配方、配肥、供肥和施肥等基本內容,做到測土配方卡發放到戶,配方施肥技術培訓到位,配方肥料供應到戶,為示范區科學施肥提供技術服務,提高肥料利用率和施肥效果。全市計劃推廣以水稻為主的專用肥料3萬噸,力爭水稻每畝化肥用量減少5%。加大商品有機肥推廣。
5、建設標準農田。強化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按照“鞏固高產田,提升中產田,改造低產田”的思路,大力配套完善糧田基礎設施建設,提高土地的產出能力。要抓住國家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大力支持土地整治的有利時機,將項目資金重點向優勢區域、向高產創建區域傾斜,整合土地整治、農業開發、農田水利和農業發展等財政重大專項支持,按照節約集約用地、科學規劃基本農田布局、統一集中整治的原則,,積極實施優糧工程、種子工程、植保工程、沃土工程“四大工程”等項目,強化高產穩產農田基礎設施建設,不斷改善糧食生產條件和裝備水平,努力減輕災害損失,穩定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
6、推進機械化生產。在糧食主產地區示范推廣機械化生產技術,提高糧食生產作業效率和種植效益;圍繞水稻、小麥、玉米、豆類、薯類等主要糧油作物的關鍵生產環節,大力推廣機械深松、復式整地、精量播種、機械化栽植、聯合收獲、低溫干燥、節水灌溉、保護性耕作等重點農機化技術,努力提高糧食生產的綜合機械化水平;加強配套農藝措施的研究與推廣,促進農機與農藝有機結合;注重農作物秸稈機械化還田、保護性耕作和機械化旱作節水技術的研究與應用。建立和完善農機社會化服務體系,加強對農機大戶的技能培訓,創新和完善農機經營機制,扶持農機作業協會、經紀人等農機中介服務組織的發展,提高農機服務的組織化程度;積極落實農機購機補貼政策,規范操作辦法,提高實施成效,促進經濟、實用、高效的中小型農機進村入戶,加快農機推廣普及步伐,促進農機化快速發展。
7、培植規模種植大戶。充分利用國家種糧直補中的大戶傾斜政策、種糧大戶農機獎勵政策、農業部門的新型農民培訓和科技扶持等措施,培植規模種植大戶。通過政策驅動、科技促動、產業化拉動,促進土地通過委托代耕、租賃經營、股份合作等多種形式向種植能手集中。建立促進農民的生產經營方式轉變與提高科技推廣緊密結合的新型農技推廣機制。在各類項目的實施中,依托種植大戶建立示范片、建立試驗示范基地,穩定提高大田作物的產品供應能力。在全市培育一批規模種植大戶。要落實農技人員聯系種糧大戶的工作獎懲政策,探索建立培植種糧大戶的長效機制。
8、加強農資質量監管,確保優質農資供應。做好肥料、農藥、種子等農業投入品的質量檢測檢驗,開展農資市場監管,農資打假專項整治和放心農資下鄉進村活動,加強禁限農藥品種監管。堅決杜絕禁用農藥銷售與使用,保障農民用上放心農資產品。
9、狠抓糧食流通和加工,促進糧食產品增值增效。堅持以市場促流通,以加工促增值,提高糧食生產效益,培植壯大糧食加工龍頭企業,鼓勵和引導糧食加工企業自建基地,發展“訂單農業”。堅持以糧保畜,以畜促糧,借力畜牧業發展,推進糧食過腹轉化增值,實現農牧業良性循環發展。
10、組織實施糧食生產“十百千萬”示范工程,即在全市建設10個萬畝高產示范片,100個千畝高產示范方,培育1000戶種植50畝以上的專業戶,1萬個種植20畝以上的大戶,實現水利化、良種化、道路林網化、機械化和銷售合同化,著力提升全市的糧食生產能力和水平。
四、組織與保障措施
1、加強組織領導。建立和落實糧食發展工作制度,市農委成立糧食生產工作領導小組和技術服務小組,實行領導分工負責制,化片包干,切實加強對糧食生產的督導力度,保證糧食高產創建順利進行。建立糧食生產工作會議制度,整體協調推進各項工作,定期交流情況,開展技術指導、工作督導、專題調研、信息服務等。各縣區也要建立相應的工作制度,成立工作小組,開展相應的工作。全市農業系統要進一步增強糧食生產的大局意識和責任意識,切實形成關心糧食安全,支持農業發展,促進農民增收的濃厚氛圍。
2、認真貫徹落實黨的支農惠農政策。充分調動農民群眾種糧的積極性,采取多種有效形式,加大宣傳力度,使黨的惠農政策做到家喻戶曉深入人心。嚴格各項補貼資金發放程序,一切按規章辦事,加強督導檢查,協同財政、紀檢、監察等相關部門,深入農戶對惠農政策的落實情況進行系統檢查,確保各項政策落到實處。
3、增加資金投入,建立糧食生產發展多元化投入機制。積極爭取省、市各級資金支持,多渠道加大對糧食生產的投入,確保各方用于糧食生產的資金投入持續增加,良種補貼、農機具補貼、科技入戶、測土配方施肥、重大農業技術推廣等項目要向糧食高產示范片傾斜。各區縣應積極爭取地方財政對糧食生產的資金投入,重點是落實好糧食生產資金的專用,把各項惠糧政策落到實處。
4、大力推廣應用農業新技術,不斷提高科學種糧水平。一是借助實施良種補貼項目,推廣應用優質高產新品種。二是普及糧食高產綜合技術。三是抓好技術培訓,各級農業生產管理和技術推廣人員要情系三農,立足職能,不斷增強服務意識,加大技術指導力度,提高農民種植和管理水平。“三夏”“三秋”等糧食作物生產關鍵時期,市縣區農業部門要組織糧食作物高產培訓班,逐縣逐鄉逐村開展技術講座,做到“村村辦班,戶戶受訓”。“一家一張明白紙,一戶一個明白人”。將高產栽培、測土配方、標準化生產實用技術送到千家萬戶。培養造就一批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
5、構件數字農情體系,做好農情監測。要加強農情制度建設和隊伍建設,加大農情建設投入,強化現代信息手段的應用,規范信息采編、審核和統計數據報送,進一步強化農情信息的時效性、權威性和責任意識;豐富農情調度內容,進一步強化糧食等主要農產品和農業生產資料的供求監測、農業生產要素變動和統計數據的預測分析、農業生產進度及災情動態、惠農政策落實情況等;充分利用信息網絡,建立信息傳送的雙向服務,建立與氣象、統計部門的聯系制度和信息共享機制,當好決策參謀
6、做好宣傳表彰。廣泛利用電視、報刊、網絡等媒體,大力宣傳在發展糧食生產中涌現出來的先進典型,積極營造全社會重農抓糧的良好氛圍。
糧食安全問題的解決方案4
根據中國共產黨隆回縣委隆發1號文件精神,為更好地貫徹落實縣農業農村工作會議提出的各項任務,確保我鎮全年糧食生產任務圓滿完成,進一步提高我鎮糧食總產量,促進全鎮經濟可持續健康發展,特制定本方案。
一、 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強農業基礎建設,以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保持一定的糧食自給率為目標,以推進科技進步為支撐,以實施糧食產業化經營為手段,積極促進糧食穩定發展、農民持續增收。
二、 工作目標
完成糧食播種面積4.88萬畝,其中水稻3.5萬畝、旱糧1.38萬畝、推廣超級稻1.64萬畝,推廣病蟲害專業化防治0.2萬畝,完成測土配方施肥示范面積0.35萬畝,實現糧食總產量1.56萬噸。力爭水稻百畝攻關片畝產突破900公斤。
三、組織實施
(一)任務落實
1、中稻辦點示范。創辦一個1000畝以上的超級稻高產示范片(即洞下、珀塘、上井、熬頭村)。
2、糧食監測。全鎮龍口灣、城溪村2個糧食監測點,水田必須按要求種植中稻;旱土必須種植以玉米為主的旱糧作物。各監測點的水田和旱土面積及落實任務面積以統計部門驗收為準。
3、旱糧作物辦點示范。辦好一個100畝以上的玉米高產示范片或100畝以上的辣椒示范片。
4、試驗示范。搞好高生物產量型雜交稻海拔(750米、600米、450米)及抗倒伏綜合試驗和品種對比試驗。
(二)時間安排
1、3月底前至4月上旬制定好具體工作方案,成立領導小組,落實工作任務,明確工作責任,搞好宣傳發動,開展技術培訓。
2、5月份核實中稻面積、耕地拋荒,落實專業化防治面積和測土配方施肥示范面積。
3、5月至8月搞好農作物病蟲害防治等技術指導,做好各試驗示范點的數據記錄。
4、9月份協助搞好糧食監測點、高產示范片、試驗示范的測產驗收及總結工作。
(三)工作要求
高度重視糧食監測工作。糧食監測工作由村支部書記負責,村主任協助抓。大力發展玉米等旱糧作物,加強技術指導,提高糧食單產。積極配合上級統計部門的面積丈量及抽樣測產等工作,確保中稻平均產量不低于600公斤,杜絕耕地拋荒現象。
四、 保障措施
(一) 加強組織領導,明確責任。
鎮政府成立由鎮長任組長,分管農業的領導和各片線長任副組長,農業綜合服務站工作人員和各行政駐村干部為成員的糧食生產領導小組。各村(居)支部書記要親自抓,村主任為第一責任人。農業部門加強技術指導,確保糧食高產穩產。
(二) 加強資金投入,強化經費保障。
一是鎮財政安排糧食生產專項資金支持辦點示范、糧食監測、超級稻高產攻關與試驗示范推廣等糧食生產發展。糧食監測點優先安排實施五小水利工程項目和“一事一議”項目;二是對糧食監測點中稻每畝補貼100元的標準補助用工和生產資料。 工作方案是具有較強方向性的工作籌劃。當計劃做某項工作時,提前準備多種方案,可以更好的幫助上級做決策,那么如何把工作方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糧食安全工作實施方案范文(通用5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糧食安全問題的解決方案5
一、構建糧食安全調控體系
(一)工作目標:
以確保全市糧食安全為中心,健全調控體系,掌握調控糧源,加快構建供給穩定、調控有力、應急高效的糧食安全保障體系。
(二)工作內容:
1.不斷完善糧食安全預警及應急保障機制。
2.最大限度掌握本地糧源,充實糧食庫存。
3.進一步完善糧食收購經紀人制度。
4.指導倉儲物流中心開展科學儲糧新技術應用。
(三)工作措施
1.認真開展全社會糧食平衡調查,落實市政府糧食必要庫存和最高、最低庫存制度,努力保持糧食供求總量和區域、品種結構的基本平衡,保持市場糧價基本穩定。進一步完善市縣兩級突發糧食事件應急保障方案,細化部門職責,明確責任分工,落實糧食市場價格測報、社會糧食統計等制度,準確把握市場走勢和價格變化態勢,全市落實糧食市場價格監測點8個,應急加工企業10個、供應網點66個,年內建立起應急糧源有保證、加工有能力、供應有網絡的安全保障體系。
2.嚴格執行國家糧食收購政策,充分發揮糧食流通主渠道作用,不斷完善購銷網絡,加強糧食生產、產量與市場糧源調查,整合和完善國有糧食購銷網點38個,加強對63家有收購資格企業的監督與管理,采取集中收購、常年常時上門收購和發展糧食訂單基地等形式,最大限度地掌握本地糧源。加強與糧食主產區合作,拓寬引糧入威渠道,確保全市糧食供需平衡。全年收購糧食10萬噸,其中,夏糧收購7萬噸,糧食經營總量110萬噸,完成當年地方儲備輪換計劃。
3.加強與工商部門協調溝通,不斷創新和完善糧食經紀人制度,強化管理措施,建立經紀人淘汰退出機制,規范經紀行為;加快建立和完善經紀人協會和信息管理系統,健全協會組織和網絡,建立自我約束機制,提高組織化程度;最大限度為經紀人提供優質服務,使其為糧食業務常年化、常態化服務,促進糧食經紀人隊伍的健康發展,糧食經紀人隊伍穩定在1100名規模。
4.在市糧食倉儲物流中心總倉容9萬噸的倉房建設工程完工后,圍繞三項科學儲糧新技術的應用和倉儲實用等實際問題,積極參與和督導中心倉儲保管設施、設備的規劃和購進等建設,指導中心積極開展糧食入庫集并和安全保糧等工作,爭取年內達到省級規范化管理示范庫標準。對糧食交易、檢驗和物流等綜合服務設施建設中,涉及到科學保糧設施的設計、施工細節,加強調度,努力做到科學與實用相結合。
(四)時間安排:
上半年完成全社會糧食平衡調查;夏糧收購任務在7、8月份完成;力爭上半年完成國家糧食儲備庫糧食入庫集并工作,年內完成糧食倉儲物流中心二期項目設施建設。
二、完善儲備糧管理體系
(一)工作目標:加快現代化儲備倉房建設力度,鞏固和提高地方儲備糧管理水平,積極探索新時期加強儲備糧油管理的有效途徑,進一步完善儲備糧科學化、規范化和信息化管理體系,保證在需要時調的動、用得上。
(二)工作內容:1.完善地方糧食儲備制度,增強調控市場能力。2.實施綠色儲糧,提高科學保糧水平。3.不斷完善糧食信息化體系建設。4.確保全年糧食安全無事故。
(三)工作措施
1.加大現代化倉儲設施建設力度,確保年內全市達到國家糧食局規范化要求的儲糧倉房達到27萬噸;積極探索新時期加強儲備糧油管理的`有效途徑,建立健全市級儲備糧油規模,推進地方儲備糧油管理科學化、規范化、信息化建設水平;督促現有4個省級“示范庫”,進一步完善各項管理措施,鞏固“示范庫”成果。指導榮成市糧食中心儲備庫,建立健全各項管理制度,扎實開展規范化管理工作,力爭年內達到省級“示范庫”水平。確保全市各類儲備糧油數量真實、質量可靠、儲存安全。
2.依托市科技儲糧指導組,積極開展和研究以推廣應用“環流熏蒸、機械通風、微機監測糧情”為重點的科學儲糧新技術,不斷加大科研創新力度,圍繞“三低”儲糧、無藥儲糧、害蟲誘捕、智能通風等課題,加強綜合防治,減少熏蒸藥劑的使用量,努力實現綠色儲糧、儲綠色糧。
3.大力實施儲備糧管理信息化工程,指導完成全市糧食信息化系統的改造與升級,不斷完善我市糧食信息網絡管理平臺,實現庫、縣及市局的三級計算機信息聯網;建立健全各信息化崗位責任制,加強信息化人員管理與培訓,確保信息化系統操作安全、信息保密、工作有序,提升信息化建設的效用性。時間安排:上半年。
4.切實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建立嚴格的激勵與約束機制,在防火防汛、儲糧藥劑和儲糧安全等重點領域,深入開展各項整治活動,確保全年無事故。
三、打造糧食行政執法工作體系
(一)工作目標:以健全制度、加強培訓、強化規范化執法為重點,進一步完善糧食執法體系,積極開展省級監督檢查工作規范化管理示范縣爭創活動,維護糧食市場穩定,促進全市糧食事業又好又快發展。
(二)工作內容:1.進一步健全監督檢查行政執法工作體系。2.認真履行監督檢查職能,保證執法工作正常開展。3.不斷加強糧食監督檢查隊伍建設。
(三)工作措施
1.繼續把體系建設放在突出位置,積極爭取建立獨立的行政執法工作機構,落實人員編制、工作經費和執法職能。進一步完善辦公場所硬件及軟件設施的配套工作,建立執法責任制,配備必要的執法工具,滿足執法工作開展的需要。
2.充分利用輿論工具,大力宣傳糧食行政執法內容。計劃在《條例》頒布實施紀念日之際,集中組織全市執法車輛在全市主要產糧鄉鎮進行巡回宣傳,營造糧食執法新形象。加強內部管理,完善糧食收購許可行政審批行為,最大限度為企業和群眾提供優質服務。完善統計信息網絡,深入落實社會糧食統計制度,加強統計機構和統計隊伍建設,力爭全市規模以上企業統計覆蓋面達到100%。根據省局要求,大力開展省級監督檢查工作規范化管理示范縣活動,力爭年內有一個縣達到省級示范縣標準;加強與政府、工商、物價等部門的溝通與協調,采取經常性檢查和重點檢查相結合的方式加強市場監管,年內集中開展2次專項聯合執法活動,營造穩定、開放、公平的市場環境。
3.適時組織監督檢查行政執法培訓班,努力提高行政執法人員政治、業務素質和工作能力。加強對執法人員的考核,加大執法證件管理力度,對考核不合格的,必要時予以通報批評直至取消執法資格。要從語言、文字到行為的各個環節入手,進一步規范監督檢查行為和查辦案件工作程序,杜絕程序違法。年內適當時候可組織一次模擬辦案現場工作演練,提高實戰能力。加大對糧食經營企業和較大糧食經營商販的調查摸底,圍繞市場規范、隊伍建設、某項執法活動或重點案件,抓好監督檢查工作調研,形成1-2篇有深度的調研報告。
糧食安全問題的解決方案6
根據《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農業農村部、教育部、科技部、全國婦聯關于做好20XX年世界糧食日和糧食安全系列宣傳活動的通知》(c糧發〔20XX〕c號)精神,為認真組織開展我區“20XX年世界糧食日”活動,制定此方案。
一、活動主題
端牢國人飯碗,保障糧食安全
二、主辦單位
自治區糧食局、農業廳、教育廳、科技廳、婦聯
三、活動安排
(一)活動組織
為認真做好20XX年全國世界糧食日和全區糧食安全系列宣傳活動各項工作,自治區糧食局會同有關部門成立活動領導小組,負責制定我區活動方案,組織開展“糧安之星”評選發布和“糧食安全大走訪大調研”系列活動,協調地方媒體宣傳報道,發放宣傳資料和宣傳品,指導本地活動的開展,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自治區糧食局產業發展處。各地州(市)級糧食部門會同有關部門按照自治區活動方案,成立組織機構,積極組織開展相關工作。
(二)活動內容
1.首屆“糧安之星”評選發布活動。在全區范圍內挖掘評選一批積極投身糧食行業、維護糧食安全的典型個人/集體。各地州(市)糧食、農業、教育、科技、婦聯等有關部門負責本地區“糧安之星”評選工作,并于9月20日前將“糧安之星”(個人/集體)推薦上報至自治區糧食局,其中伊犁州、昌吉州、塔城地區、喀什地區推薦上報“糧安之星”3名;和田地區、阿克蘇、哈密市、巴州、博州、克州、阿勒泰地區推薦上報“糧安之星”2名;烏魯木齊市、吐魯番、克拉瑪依市推薦上報“糧安之星”1名。在各地推薦上報的基礎上,評選出10名自治區“糧安之星”,并于10月16日在自治區糧食局門戶網站、微信平臺上發布。
2.“糧食安全大走訪大調研”。活動期間,各地州(市)糧食、農業部門會同教育、科技等部門,組織農業專家、科技專家、農業院校師生等,走村入戶、深入田間地頭,對糧食問題進行摸底調研,認真傾聽農民對國家糧食、自治區小麥收儲制度改革等政策的意見建議,深入了解糧食安全方面存在的矛盾隱患;面對面宣傳國家以及自治區糧食安全政策,講解糧食生產、收獲、運輸、保管等方面的科技知識,提高農戶優質糧食種植和收儲技術水平。要以工作小組形式開展活動,每組3至5人,深入到2至3個村,進行大走訪大調研活動。
各地州(市)糧食部門要積極向農民宣傳推廣“代清理、代干燥、代儲存、代加工、代銷售”等“五代”服務,提高糧食產后專業化服務水平,減少產后損失;依托糧食質量安全檢驗監測體系,向農民宣傳推廣糧食品質測報和監測、科學儲糧技術服務,促進農民增收增效。
(三)進度安排
1.準備階段。各地州(市)糧食部門會同各地農業、教育、科技、婦聯等有關部門單位按照要求,結合實際制定本地區世界糧食日和糧食安全系列宣傳活動實施方案,并于9月20日前報自治區糧食局備案。
2.實施階段。活動期間,各地州(市)有關部門按照本通知要求和本地實施方案,組織開展“糧安之星”推薦上報、糧食安全大走訪大調研等相關活動。
3.總結階段。10月21日前,各地州(市)相關部門要對活動開展情況進行認真總結,并將活動情況(含總結報告、活動圖片、視頻材料等)報送自治區糧食局。
四、有關要求
(一)各地州(市)要高度重視,切實加強組織領導,發揮部門優勢,密切協調配合,結合工作實際制定方案;積極籌劃,強化協作,精心組織實施,落實必要經費。
(二)要把拓寬宣傳渠道、創新方式方法、增強宣傳實效落到實處,緊扣傳播規律和公眾關切,做好活動宣傳報道和新聞服務,積極融合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優勢,努力形成全媒體覆蓋格局。通過群眾喜聞樂見的各種宣傳形式,廣泛動員全社會參與“糧安之星”活動。充分發揮電視、廣播、報紙等傳統媒體優勢,積極運用網絡、微信、微博、短信等新興媒體加大宣傳力度。
(三)要切實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改進工作作風、注重活動內容、厲行勤儉節約,嚴禁鋪張浪費、大講排場和形式主義。要加強過程監管,杜絕大操大辦,在活動的組織過程中,提倡勤儉節約、簡樸大方、務求實效。
(四)要高度重視安全防護工作,同步部署消防、交通、防踩踏等安全防護措施,嚴格排查,消除隱患,落實應急預案,嚴防各類安全事故發生。
五、聯系方式
xx
糧食安全問題的解決方案7
一、明確保障糧食安全責任
(一)強化區政府糧食安全責任。各地各有關部門要切實承擔起保障糧食安全的主體責任,全面提升糧食生產、儲備和流通能力。具體責任:嚴守耕地紅線,鞏固和提高糧食生產能力,穩定糧食播種面積和糧食產量;落實和完善糧食扶持政策,抓好糧食收購,調動和保護農民種糧的積極性;完善儲備糧管理制度,落實糧食儲備和糧食風險基金規模,確保儲備糧數量充足、結構合理、質量良好、調用高效;實施糧食收儲供應安全保障工程,加強糧食流通能力建設;深化國有糧食企業改革,促進糧食產業健康發展;完善區域糧食市場調控機制,維護糧食市場穩定;健全糧食質量安全保障體系,落實監管責任;大力推進節糧減損,引導城鄉居民健康消費。(責任單位:區發改局、財政局、農牧局、市場監督管理局、國土分局、環保局、統計局、水務局、科技局、編辦、農發行、各鄉鎮政府)
(二)強化有關部門職責。加強糧食行政管理機構和隊伍建設,依法依規履行職責,獨立開展工作,確保糧食行政管理職能不削弱、工作力度不減弱。加強糧食生產指導、重大技術推廣、環境監測治理、統計信息服務、行政執法和監督檢查、質量安全監管、農業投入品監管等方面的工作力量。區財政負責及時足額安排糧食風險基金。各有關部門要認真履職,密切配合,共同落實和完成糧食安全各項任務。(責任單位:區發改局、財政局、農牧局、市場監督管理局、國土分局、環保局、統計局、水務局、科技局、編辦、農發行、各鄉鎮政府)
二、提高糧食生產綜合能力
(一)嚴格落實耕地保護制度。確保耕地面積基本穩定、質量不下降,切實提高耕地基礎地力和產出能力,完善耕地占補平衡機制,做好耕地保護政策和制度落實情況督促檢查。(責任單位:區國土分局、農牧局、各鄉鎮政府)
(二)提升種糧科技水平。將提高糧食單產作為主攻方向,鼓勵引導社會資本參與糧食生產科技創新與推廣運用,努力提高科技對糧食生產的貢獻率。(責任單位:區農牧局、科技局、各鄉鎮政府)
(三)加快農田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大中小型灌區續建配套,實施農業節水灌溉工程,按期完成全國高標準農田建設總體規劃確定的建設任務。通過項目實施,建成一批灌溉水源穩定、田間設施完善、規模化、集中連片的高產穩產糧田。大規模改造中低產田,提高土地利用率,充分挖掘糧食增產潛力,增加糧食產量。(責任單位:區農牧局、統計局、國土分局、水務局、發改局、財政局、各鄉鎮政府)
(四)保護農民種糧積極性。一是合理設立糧食收購網點,優化收購服務,方便農民售糧。發揮國有糧食購銷企業收購主導作用,鼓勵和引導符合條件的多元市場主體參與糧食收購。二是區農發行等金融機構要落實收購資金,加大對符合貸款條件企業自主收購糧食的支持力度。三是落實和完善糧食扶持政策,提高財政對糧食生產和流通的扶持力度,培育新型糧食生產經營主體及社會化服務體系。(責任單位:區財政局、農牧局、發改局、農發行、各鄉鎮政府)
三、強化地方儲備糧管理
(一)完善儲備糧管理機制。進一步優化儲備糧布局和品種結構,落實儲備糧費用、利息補貼資金,建立儲備糧保管、輪換費用動態調整機制,完善輪換管理和庫存監管制度,大力提高科學保糧水平。加強儲備糧規范化管理,創新地方糧食儲備機制,鼓勵符合條件的多元市場主體參與地方糧食儲備相關工作。(責任單位:區發改局、財政局)
(二)加快現代化糧食儲備庫建設。建設布局合理、功能齊全、與本級糧食收儲規模和保障供應要求相匹配的倉儲物流體系。加快“危倉老庫”維修改造項目進度,加強糧食倉儲物流設施建設和管理,嚴格落實國有糧食倉儲物流設施保護制度。(責任單位:區發改局、財政局)
四、強化糧食質量安全治理
加強源頭治理,防治耕地土壤污染,劃定糧食生產禁止區。健全糧食質量安全監管保障體系,加強糧食質量安全監管機構及質量檢測機構建設,保障執法裝備及檢驗監測業務經費。嚴格實行糧食質量安全監管和責任追究制度,建立超標糧食處置長效機制。提高糧食質量安全檢查檢驗檢測能力和超標糧食處置能力,做好庫存糧油質量監管,禁止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糧食流入口糧市場。(責任單位:區環保局、農牧局、發改局、國土分局、財政局、市場監督管理局、各鄉鎮政府)
五、完善糧食調控和監督體系
加強糧油供應網絡建設,保障糧食市場供應,促進政策性糧食聯網交易,完善糧食應急預案,保障糧食應急供應、加工網點及配套系統建設,落實成品糧油儲備。完善區域糧食市場調控機制,維護糧食市場秩序,確保糧食市場基本穩定。加強糧情檢測預警,落實糧食流通統計制度,保障糧食市場監測,及時發布糧食市場信息。培育發展新型糧食市場主體,深化國有糧食企業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糧食經濟,培育主食產業龍頭企業。(責任單位:區發改局、財政局、市場監督管理局、統計局)
六、強化監督考核
建立監督考核機制,定期考核糧食安全責任落實情況,并將情況予以通報,對成績突出的地區或單位給予表揚和獎勵,對不合格的予以通報批評、責令整改并追究責任。(責任單位:區發改局、國土分局、農牧局、統計局、水務局、財政局、環保局)
糧食安全問題的解決方案8
按照《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農業農村部教育部科技部全國婦聯關于做好20xx年世界糧食日和糧食安全系列宣傳活動的通知》(x糧發〔20xx〕x號)要求,我省結合實際,制定此方案。
一、活動主題
“端牢國人飯碗,保障糧食安全”
二、活動安排
20xx年世界糧食日和糧食安全系列宣傳活動包括主會場宣傳、“糧安之星”評選發布和糧食安全大走訪大調研等內容。
三、活動內容
(一)主會場活動
1.活動時間、地點。20xx年世界糧食日和糧食安全系列宣傳活動主會場宣傳于20xx年10月16日上午在中央大街xx5號(金谷大廈門前)舉辦。
2.活動形式、內容。通過展板宣傳10個省級“糧安之星”事跡材料,發布“糧安之星”及“世界糧食日”和糧食安全有關內容;會場上展示、宣傳xx省放心糧油企業和xx好糧油產品生產企業、中鹽xx分公司及產品;門前懸掛印有主題宣傳語橫幅;擺放承辦及協辦單位制作的A字板、易拉寶等關于糧食安全活動主題的宣傳材料;有關人員發放宣傳品,宣傳糧食安全方面知識。
3.活動工作分工
主辦單位:省糧食局
承辦單位:省糧食行業協會
協辦單位:省糧油衛生檢驗監測中心、省鹽務局、xx交通職業技術學院糧食工程學院、中鹽xx分公司、金谷大廈、xx省放心糧油企業、中國好糧油和xx好糧油企業。
(二)“糧安之星”評選發布
我局商省農委、教育廳、科技廳和省婦聯評選10個糧安之星集體或人物,并在10月16日主會場活動時發布。其中:糧食生產方面2個、人才培養方面1個、糧食科研方面2個、糧食流通方面4個、婦女代表1個,并擇優向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推薦1個糧安之星先進集體或人物。
(三)糧食安全大走訪大調研。
省農委、教育廳、科技廳、婦聯各自組織本部門人員進行調研活動。糧食部門將于10月份在全省各地市范圍內開展調研活動。具體安排如下:
1.主要內容。圍繞科學儲糧、秋糧測產、代烘代儲代銷及政策宣傳等內容,深入村屯、農戶,對糧食問題進行調研摸底,聽取農民對國家糧食政策的意見建議,深入了解糧食安全方面存在的矛盾隱患,宣傳糧食政策,講解糧食收儲、運輸、保管等方面的科技知識。
2.活動形式及分工。以工作小組形式開展活動。省糧食局成立3個走訪調研組:
第一組:調控處牽頭,工業處、信息中心參加;負責xx。
第二組:倉儲處牽頭,財審處、監測中心參加;負責xx。
第三組:監督檢查處牽頭,法規處、交易市場參加;負責xx。
各組可在本組負責的地市中選擇2~3個縣,每縣選擇2~3個村,進行走訪調研活動。每組3~5人(可包含地市縣人員),深入到2~3個村,進行大走訪大調研活動,大走訪大調研活動要與秋糧購銷工作緊密銜接。
四、活動要求
(一)高度重視,加強領導。各地要切實加強組織領導,配合好省局各項活動,同時參照省局活動方案,結合本地實際,組織好本轄區各項活動。
(二)拓寬渠道,加強宣傳。充分發揮電視、廣播、報紙等傳統媒體優勢,積極運用網絡、微信、微博等新興媒體加大宣傳力度,努力形成全媒體覆蓋格局。
(三)改進作風,嚴肅紀律。要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改進工作作風、突出活動主題、厲行勤儉節約,嚴禁鋪張浪費、大講排場和形式主義。
糧食安全問題的解決方案9
為貫徹落實《福建省20xx年度落實糧食安全省長責任制工作方案》、《泉州市貫徹落實20xx年度糧食安全省長責任制工作方案的實施意見》,推動全縣糧食安全各項工作落實,加快構建區域糧食安全保障體系,結合我縣實際,經縣政府同意,現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一、工作目標
全面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關于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決策部署,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在疫情防控常態化前提下,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加大“六穩”工作力度,全面落實“六保”任務,認真落實總體國家安全觀和國家糧食安全戰略,按照“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要求,對照年度考核任務,層層傳導壓力,逐級壓緊壓實責任,進一步筑牢我縣糧食安全根基。
二、主要任務
(一)增強糧食綜合生產能力
1.加強耕地和基本農田保護。強化鄉(鎮)政府耕地保護責任,落實年度耕地保護目標責任,確保全縣耕地保有量不少于23.57萬畝,永久基本農田保護面積不少于21.85萬畝。堅持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和集約節約用地制度,強化土地規劃管控和用途管制,嚴格執行“占優補優、占水田補水田”政策,落實耕地占補數量、質量雙平衡。嚴格控制建設用地占用永久基本農田,切實做好永久基本農田保護工作。健全耕地保護補償機制,資金分配向補充耕地任務完成好、耕地質量保護與提升工作成效大的地方傾斜。(責任單位:縣自然資源局)
2.加快農田基礎設施建設。按照“統一規劃布局、建設內容、組織實施、驗收考核和上圖入庫”高標準農田建設工作要求,以推進水稻生產功能區建設為重點,完成全年新增2.5萬畝高標準農田建設任務,實施0.32萬畝高效節水灌溉,新增耕地500畝。扎實推進農業水價綜合改革,按照“先建機制、后建工程”的原則,把完善工程建設和管護機制、強化用水管理機制、建立健全農業水價形成機制、建立精準補貼和節水獎勵機制等有機結合起來,年度新增農業水價綜合改革實施面積2.5萬畝。(責任單位:縣農業農村局、水利局、發改局、財政局)
3.提升種糧科技水平。持續實施農業“五新”示范推廣項目,推動良種良法良機配套,推廣工廠化育秧,提高育秧社會化水平,遴選發布年度主推技術并推廣應用。圍繞我縣優勢農產品和特色產業發展需求,建立2個以上農業科技示范基地,大力培育農業科技示范主體,促進農業增產增效。實施現代種業提升工程,建立省級農作物優質、綠色新品種核心展示和縣級農作物新品種試驗示范片,輻射帶動新品種推廣,進一步提高農作物良種覆蓋率和優質專用率,優化農作物品種品質結構,提高種植效益。實施農業生產全程全面機械化推進行動,新建一批主要農作物、特色優勢農業產業生產全程全面機械化示范基地,建成2個新機具推廣基地,重點推廣水稻機械播種、兩薯移栽和收獲等薄弱環節適用的機具。(責任單位:縣農業農村局)
4.加強耕地質量保護。落實耕地數量、質量、生態“三位一體”保護,繼續健全耕地質量和耕地產能評價制度,開展對耕地質量和耕地產能水平的全面評價,更新年度耕地質量評價成果。實施地力提升工程,推廣耕地質量保護與提升技術,完善耕地質量監測網絡建設,組織開展耕地質量等級調查評價,完成年度耕地質量等級評價。整合耕地土壤污染詳查資料,開展耕地土壤質量類別分類。全面推進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及嚴格管控,因地制宜選用措施和技術模式,年底前完成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類1.5萬畝、嚴格管控類2700畝的任務。持續推進涉鎘等重金屬重點行業企業排查整治工作,有效切斷鎘等重金屬污染物進入農田的鏈條。(責任單位:縣自然資源局、農業農村局、生態環境局)
(二)保持糧食播種面積和產量基本穩定
5.強化糧食生產任務落實。將糧食播種面積13.52萬畝、總產5.87萬噸糧食的生產目標細化分解到鎮(鄉)到村,按照“穩稻谷、增旱糧”的思路,突出做好稻谷和薯類等重點糧食作物的生產。充分發揮水稻生產功能區作用,繼續鼓勵糧食適度規模生產,落實耕地地力保護、水稻種植保險和農機購置等補貼政策措施。建立和完善工作調度機制,充分利用農情信息系統,按品種、分季節掌握糧食生產進度,督促抓緊抓實抓細糧食生產。(責任單位:縣農業農村局)
6.加大新型主體培育力度。貫徹落實《福建省家庭農場培育計劃》,推廣特色產業帶動家庭農場發展模式,加快培育出一批特色鮮明、規模適度、效益明顯的家庭農場。制定出臺家庭農場名錄管理規定,及時采集、更新家庭農場信息。按照“自愿申報、擇優推薦、逐級審核、動態管理”的原則,分級開展示范家庭農場評定。實施農民專業合作社規范提升行動,推進我縣省級農民專業合作社質量提升整縣推進試點工作,積極創建合作社示范社。以產業為依托開展同業聯合、以服務為紐帶開展同域聯合,培育一批規模大、效益好、品牌響的合作聯社。(責任單位:縣農業農村局)
7.完善社會化服務體系。以推進農業生產托管服務為重點,聚焦一家一戶小農辦不了、辦不好或辦了不劃算的農業生產環節,引導小農戶通過全程托管、環節托管、代耕代種等社會化服務方式,廣泛接受各類農業社會化服務,促進小農戶與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發揮各類服務組織作用,發展機耕、機種、機防、機收等服務,推廣水稻商品化育、插秧服務。推動“全程機械化+綜合農事”服務中心建設,聚集農業生產資料、維修技術和市場信息形成利益聯結分享機制,提高糧食生產的專業化、組織化水平。(責任單位:縣農業農村局)
8.做好科學防治減災。落實防災應急預案,農業、氣象、水利等部門加強溝通聯系,密切關注倒春寒、干旱、洪澇、臺風等災害性天氣預警信息,及早做好應對準備。開展草地貪夜蛾等重大病蟲害監測預警,加大綠色防控,推進專業化統防統治,抓好科學用藥技術與新型農藥器械使用培訓,實現蟲口奪糧保豐收。(責任單位:縣農業農村局)
(三)加強糧食儲備安全管理
9.加強地方儲備糧管理。認真貫徹落實中辦、國辦印發的《關于改革完善體制機制加強糧食儲備安全管理的若干意見》,優化地方儲備區域布局和品種結構,20xx年完成400噸儲備糧增儲任務,全縣總儲備糧規模達到16400噸,同時將應急成品糧儲備規模調整到400噸;適時啟動占地10畝的德化中心糧庫三期建設,增加儲備規模、調整品種結構。完善地方儲備安全管理制度,積極探索建立企業社會責任儲備,推動形成政府儲備與企業儲備功能互補、協同高效的新格局。加強地方儲備輪換管理,嚴格儲備安全、質量管控等制度,確保常儲常新,數量真實、質量良好、儲存安全、管理規范。推進儲備糧管理信息化,加快實現信息化平臺互聯互通,實現動態遠程監管,糧庫在線監控,確保8月底完成德化縣中心糧庫智能化升級改造試運行。不斷健全儲備倉庫信息化工作平臺,全面推進賬、卡、表、簿電子化和賬務處理標準化,提升糧食儲備資金監控效率。(責任單位:縣發改局)
10.加強儲備糧監督管理。依照有關法規、規章,加強儲備糧油數量、質量安全等方面的監管,重點核查代儲企業資格、承儲企業日常管理情況以及政策性糧食出入庫制度執行情況等。從20xx年起,由縣政府督促發改(糧儲)部門負責對本級管理的地方儲備糧進行績效評估評價,落實責任,實行責任追究。強化儲備糧監管責任,壓實儲備糧承儲企業對儲備倉儲保管、安全生產、質量安全和資金管理等主體責任。(責任單位:縣發改局)
11.建立健全糧食安全保障機制。依據省政府出臺的《福建省糧食安全保障條例》《福建省地方儲備糧油管理辦法》等法規規章,結合我縣實際,認真研究制定貫徹措施和實施意見,為依法推動糧食安全和管糧管儲提供堅強有力的法治保障。(責任單位:縣發改局)
(四)做好糧食市場和流通的文章
12.加強糧食收購工作。實施糧食補貼政策措施,落實儲備訂單糧食收購直補政策和稻谷最低收購價執行預案。引導多元主體開展市場化收購,實行優糧優價。加強與相關金融機構的溝通和協調,通過信用、商業性專項資金、貨物質押、商業保險,積極探索建立收購貸款信用保證金等多種方式,加大對國有和國有控股的糧食購銷企業、大型糧食產業化龍頭企業、糧食加工和轉化企業等主體支持力度,滿足各類糧食市場化收購資金需求。強化為農服務措施,加強信息發布和政策宣傳,維護糧食收購市場秩序,嚴厲查處“打白條”、壓級壓價等坑農害農行為,保護好農民利益和種糧積極性。(責任單位:縣發改局、財政局)
13.強化質量和安全生產監管。積極配合省糧儲局開展的省內新收獲糧食質量安全風險監測,嚴格落實糧食收購(入庫)和銷售出庫必檢項目,執行超標糧食收購處置管理辦法,加強超標糧食流向全程監管,杜絕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糧食流入口糧市場或用于食品生產加工。結合季度抽檢、重大節日專項檢查和糧食庫存檢查,加強對糧食加工、收購、儲存和政策性用糧購銷各環節質量的抽查與監測,督促糧食經營主體落實質量安全主體責任。深入推進糧食質量安全“一品一碼”全過程追溯體系建設,督促涉糧企業在原糧、政策性用糧出庫前賦予追溯碼,并向信息管理平臺上傳相關數據。加強糧食安全信息追溯工作中企業履行責任和糧食主管部門履職情況的監督檢查,繼續落實管理激勵措施,提升糧食追溯覆蓋面和數據質量。加強對糧食流通全鏈條經營主體的監管,建立涉糧案件處置快速響應機制。加強安全生產工作監督管理,嚴格落實安全生產企業主體責任、屬地管理責任和行業監管責任,深入開展安全隱患大排查大整治。(責任單位:縣發改局)
14.深化糧食產銷合作。組織參加第三屆中國糧食交易大會和第十六屆糧食產銷協作福建洽談會,進一步創新產銷協作模式,深化產銷合作內容,鞏固產銷協作關系,擴大產銷協作成果。繼續實施引糧入泉獎勵政策,鼓勵本縣企業到產區多渠道籌集糧源,增加本縣糧源供給。支持各類糧食經營主體,以多種形式開展糧食產銷合作,調劑本地區品種余缺,促進糧食供需平衡。(責任單位:縣發改局)
15.實施優質糧食工程。根據糧食產銷和市場流通特點,結合國家物流樞紐建設布局和建設規劃,加強重點節點糧食物流設施建設。深入實施優質糧食工程,推動完成“泉州好糧油”示范企業的項目建設,以2個“德化好糧油”示范加工企業為重點,加強扶持具有帶動效應的示范企業,研發生產“好糧油”產品,提升糧油質量品質,打造一批競爭力強、影響力廣、“優質、營養、健康”的德化糧油品牌。(責任單位:縣發改局)
16.大力發展糧食產業經濟。落實用地、用電、信貸、稅費、技改等方面各項惠企政策,千方百計幫助糧食企業降本增效。積極申請省級財政產業發展專項資金,繼續安排縣級財政產業發展專項資金,用于支持企業開展技術改造、質量檢測能力建設和品牌培育等。堅持以高質量發展為目標,抓好“糧頭食尾”和“農頭工尾”,不斷延伸產業鏈、提升價值鏈、打造供應鏈,大力推動糧食產業創新發展、轉型升級、提質增效,提高應急加工能力,推動企業技術改造和質量提升,促進糧食產業發展,更好滿足人民群眾對優質多樣化糧油產品的需求,確保我縣糧食安全。(責任單位:縣發改局、財政局)
17.持續開展節糧減損活動。推進糧食四散化運輸、優質糧食分倉儲存、綠色倉儲及糧油適度加工等流通各環節節糧減損工作。開展世界糧食日和“糧食安全宣傳周”活動,以糧食安全宣傳教育基地為抓手,積極融合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優勢,不斷創新宣傳方式,面對社會公眾廣泛開展宣傳教育,牢固樹立糧食安全人人有責意識。(責任單位:縣發改局、農業農村局、教育局、科技局,團縣委、縣婦聯)
(五)加強糧食應急保障能力建設
18.落實糧食保供穩價措施。充分認識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糧油供應保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健全應對保障機制,強化支持調度,督促企業及時復產增供,著力抓好糧源保障,突出重點區域,確保糧油供應不脫銷、不斷檔,確保市場運行平穩和價格穩定。(責任單位:縣發改局)
19.加強糧食統計和價格監測。強化糧食統計監測預警和信息發布,密切關注糧油市場供需及價格情況,強化市場形勢分析、研判和評估,及時發布糧食生產、質量、供求和價格等信息,精準落實調控措施,合理引導市場預期,為企業開展產銷合作提供信息服務。(責任單位:縣發改局)
20.加強糧食應急體系建設。認真總結保供穩價有效經驗做法,完善糧食應急預案,加強應急糧食加工、應急網點建設,完善應急體系,推動涌興糧食應急大米加工生產線8月底投產,確保我縣2條應急大米加工生產線關鍵時刻保障應急加工需求。加大政策資金支持,加大應急設施建設和維護力度,提高應急加工能力。組織應急培訓演練,提升應對突發事件的保障能力。
糧食安全問題的解決方案10
為了切實抓好今年我鎮的糧食生產,根據中央、省、市和XX縣有關糧食生產工作文件精神,結合我鎮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按照確保糧食安全的總體要求,以遏制耕地拋荒為抓手,恢復早稻生產為重點,認真落實水稻集中育秧相關措施,大力發展超級稻,擴大優質稻種植面積,促進糧食增產增收,通過區域化布局,標準化生產,產業化經營,加快我鎮糧食生產的發展步伐。
二、主要目標
今年我鎮糧食計劃種植面積20371畝,優質稻計劃面積1.6萬畝,重點推廣雙季稻。
三、工作措施
(一)加強領導,明確目標責任
成立了果園鎮糧食生產工作領導小組,由鎮長覃芳同志任組長,副鎮長周賓同志任副組長,鎮農業服務中心、財政所、經貿辦、水管站、各村社區負責同志和分管農業工作村干部為成員。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設鎮農業服務中心),由鄧超同志兼任辦公室主任,具體負責糧食生產指導、組織、協調和督查,并要求各村(社區)成立相應糧食生產指揮部。在糧食生產工作領導小組統一指揮下,按照聯村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組,組長包戶的原則,明確目標責任和任務。
(二)嚴格落實“八條措施”
各村(社區)、有關單位要認真做好糧食生產工作,嚴格落實縣委縣政府《20xx年穩定發展糧食生產的八條措施》的各項要求,實現我鎮“穩面積、攻單產、調結構、提效益、保安全”的糧食生產目標,確保我鎮糧食增產豐收。
(三)加大宣傳力度,營造濃厚氛圍
1、在鎮政府召開的糧食生產工作會的基礎上,各村(社區)要在3月15日前,專題召開糧食生產和遏制耕地拋荒工作會議,村民組長及村民代表會議,傳達有關糧食生產會議精神,農技站在3月上旬搞好全鎮的早稻集中育秧技術培訓和擴大早稻種植的宣傳發動工作。
2、鎮政府出動宣傳車,到村進行專題宣傳。
3、鎮政府印發技術資料到村到戶,做到家喻戶曉。各村辦好一個糧食生產宣傳欄。
(四)嚴格落實“三個嚴禁”
嚴禁拋荒、嚴禁雙改單、嚴禁直播,對瞿楊線沿線、宋水線沿線、南干渠沿線(即古樓新村三字祥組、紫云坡組、石喬組,大河社區徐家坳組、木瓜塘組、大河塘組,楊泗廟社區殷家坳組、東毛嘴組、公興塘組,紅花村紅花坳組、季魚塘組、新大屋組,金江新村車田坪組等)長期存在季節性拋荒田,鼓勵種糧大戶或合作組織進行流轉、代耕代種進行雙季稻種植,并給予一定補助和獎勵。
(五)部門聯動,全方位提供服務
在鎮糧食生產工作領導小組統一指揮下,各相關單位既分工又協作共同為糧食生產提供全方位的服務。
1、農業服務中心。具體負責全鎮糧食生產技術指導,優化我鎮糧食產業結構,完XX縣局下達集中育秧任務。及時發布病蟲情報,組織實施病蟲害綜合防治,測土配方施肥,推廣科技種糧興糧;積極落實各項惠農政策,加大耕地流轉力度,積極扶持糧食合作組織和種植大戶,落實各項獎勵措施;推進糧食生產全程機械化,組織全鎮農業生產用機械調度,利用政策全面推廣農業生產機械化作業,提高農業生產效率,確保農機安全生產,落實1至2個雙季稻全程機械化增產模式攻關示點項目,扶持培育1至2個新型主體,打造1至2個優勢糧食品牌。
2、財政所。具體負責全鎮糧食直補和農資綜合補貼等涉農資金的及時發放。
3、水管站。具體負責全鎮糧食生產用水調度、農田水利設施的維修、渠道疏浚、農田基礎設施的改善。
(六)加大督查力度
3月中下旬全面督查早稻備耕工作,5月上旬督查早稻生產工作,5月下旬—7月中旬對全鎮中、晚稻生產進行不定期全面督查,要求在6月20日之前全面完成耕地翻耕,在7月20日之前全部種上糧食作物。
(七)檢查考核
將“三個嚴禁”工作納入鎮對村目標考核,實行書記負責制,鎮糧食生產工作領導小組將在5月上旬、7月下旬左右對全鎮各村(社區)糧食生產進行檢查驗收,對按要求完成糧食生產任務的村(社區),年底目標考核時給予加分獎勵(0.5分),并給予一定資金獎勵;對因工作不力未按要求完成糧食生產任務,造成糧食播種面積減少和3畝以上耕地拋荒或10畝以上季節性拋荒的村(社區),在年底目標考核時糧食生產項記0分,同時追究支村兩委主要負責同志工作責任并全鎮通報。
糧食安全問題的解決方案11
糧食高產創建是糧食生產工作的重要內容,是促進糧食增產豐收的重要途徑,是推進糧食生產的切入點和突破口。為把我縣20xx年的糧食高產創建工作搞好,特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指導思想
立足縣內糧食生產的實際狀況,科學選擇合適的示范地點;圍繞畝產過噸糧的高產目標,全面落實高產技術路線與技術措施;按照布局統一、平衡增產的工作要求,建立政技結合的工作管理機制。通過縣、鎮、村、戶四級的共同努力,力爭把我縣的高產示范片辦成省內一流的示范片,并通過宣傳輻射帶動作用,提高全縣的糧食產量水平。
二、目標任務
1、創辦萬畝雙季稻高產示范片4個。其中,部級示范片2個,省級示范片2個。產量目標為雙季平均畝產1010公斤,其中早稻490公斤、晚稻520公斤。
2、創辦省級千畝旱糧高產示范片4個。其中,玉米高產示范片1個,產量目標為平均畝產580公斤;紅薯高產示范片2個,產量目標為鮮薯平均畝產3500公斤;大豆高產示范片1個,產量目標為平均畝產200公斤。
3、創辦縣級千畝雙季稻高產示范片18個。全縣除了四個省部級水稻高產示范片涉及的四個鄉鎮和四明山鄉以外,其余鄉鎮均要創辦1個千畝雙季稻高產示范片,產量目標為雙季平均畝產1000公斤。
三、工作內容
1、合理規劃示范片地址。結合各地的地理位置、生產條件、群眾基礎和輻射面積,科學合理地選擇創建地址。
(1)部級雙季水稻高產示范片。第一片為風石堰示范片,地處風石堰鎮g322國道沿線,涵蓋紫沖村、上坪村、龍灣村、城樓村、楊柳村、風石堰村、廟灣村、曾家村、永和村、蓮花村、雄飛村、呂家村等12個村,計劃面積11500畝,核心區為永和村、廟灣村、曾家村、風石堰村,面積1100畝;第二片為靈官示范片,地處靈官鎮s317省道沿線,涵蓋大同村、秋塘村、球樹村、文吉村、金竹村、付家村、雙玉村、長玉村、福星村、靈官村、關鋒村、雙發村等12個村,計劃面積11100畝,核心區為付家村、雙玉村、長玉村,面積1200畝。
(2)省級雙季水稻高產示范片。第一片為金橋示范片,地處金橋鎮s210省道沿線,涵蓋九塘村、付子村、新田村、云峰村、龍溪村、竹葉村、金橋村、新屋村、新橋村、月坪村、柿中村、枧橋村等12個村,計劃面積10800畝,核心區為金橋村、新屋村、新橋村,面積1000畝。第二片為過水坪示范片,地處過水坪鎮s317省道沿線,涵蓋樟樹村、百吉村、乙塘村、達沖村、老髻村、向山村、鐵坑村、過水坪村、百壽村、望崗村、老福村等11個村,計劃面積10500畝,核心區為百吉村、鐵坑村、老髻村,面積1000畝。
(3)省級旱糧高產示范片。玉米高產示范片規劃建設地點為白地市鎮g322國道沿線,涵蓋灌渡橋村、流泉町村、元木沖村、毛田灣村、上岸塘村等5個村,計劃面積1200畝;紅薯高產示范片第一片規劃建設地點為馬杜橋鄉楓荷公路沿線,涵蓋小山村、橋頭村、七星村、兩頭村、光明村、延甲村、石橋村、老屋村等8個村,計劃面積1000畝;第二片為黃土鋪鎮老白太公路線,涵蓋三星村、同心村、泉溪村,面積為1000畝;大豆高產示范片規劃建設地點為磚塘鎮車元村,面積1000畝。
(4)縣級雙季稻高產示范片。對于各鄉鎮創辦的縣級雙季稻高產示范片,建設地點要是坐落在本鄉鎮的主要公路沿線。
2、科學制定高產技術路線。按照現代農業生產發展的基本理念,遵循“高產、優質、高效、安全、環保”的基本思路,制定科學的生產技術路線,重點應用高產品種和集成高產配套技術。
(1)應用高產良種。早稻選用t優167、金優233,晚稻選用豐源優299、t優272、c兩優396;玉米選用東單80、聯合3號;紅薯選用湘輻優1號、美國9號;大豆選用湘春豆21號、平頂2號。
(2)嚴格技術規程。對水稻、玉米、紅薯、大豆等高產創建作物要分類制定技術措施,在播種期、播種量、種植方式、種植規格、肥料施用(含肥料品種、施肥數量、施肥時間、施肥方式)、水分管理、病蟲害防治、收割(含收獲適期、收割方式)等方面進行明確規范,做到“八統一”,即統一示范品種,統一種植時間,統一種植模式,統一栽種規格,統一配方與看苗施肥,統一水漿管理,統一病蟲害防治,統一機械收獲。并分類制定技術措施落實日程表。
3、精心組織示范片項目實施。對各類示范片的建設,要明確責任主體。省部級糧食高產創建示范片由縣農業局負責牽頭實施,各示范片所在地的鄉鎮政府負責抓落實。 縣農業局負責制定工作方案、技術統籌、技術培訓、技術指導服務、項目管理、項目總結驗收,各鄉鎮負責宣傳發動、人員組織、技術措施督促落實和各類矛盾的協調處理。縣級雙季稻示范片由各鄉鎮政府制定方案并實施落實。
4、認真總結項目建設成果。總結高產技術、創建經驗、好壞典型,縣農業局要負責所有創建資料的'整理歸檔,負責所有創建信息的綜合、上報與宣傳,要錄制高產創建專題影像帶。對于創建成果,要搞好展示,引導農民到基地參觀,組織分管農業領導、農技干部、種植大戶和科技示范戶開展2次以上集中觀摩活動,以發揮示范帶動效應。同時,邀請上級領導和專家前來考察指導,逐步擴大影響。
四、保障措施
1、推行縣、鎮、村、戶四級責任管理。縣里成立糧食高產創建工作專抓班子,明確工作責任,將任務細分到相關部門和辦點人員,并安排適當的工作補助。縣對鄉鎮、鄉鎮對村、村對農戶逐級分解工作任務,層層建立目標管理工作責任制。將落實示范片面積、促進生長平衡、保障技術措施到位、實現產量目標等四項內容作為考核指標,量化記分,實行績效考核。創建部級雙季稻高產示范片,對鎮村兩級安排一定工作經費;對核心區示范農戶,免費提供種子,免費供應壯籽肥“谷粒飽”,優價提供配方肥料和病蟲專業化防治服務。創建其它示范片,對鄉鎮酌情考慮一定的工作費用。為全面掌握情況,要建立信息臺帳,分村登記匯總面積落實、種植布局、服務組織、技術到位、作物生長、測產驗收等方面的情況。實行全程跟蹤督查,落實動態管理,督促工作進展,全面推進工作。
2、創建各級領導指揮田。為了帶動和促進高產示范片的創建工作,要加強領導指揮。在每個省部級示范片內,均要建立縣長指揮田、分管副縣長指揮田、農業局局長指揮田、分管副局長指揮田、鄉鎮長指揮田、分管副職指揮田、村長指揮田,所有指揮田面積不得少于30畝。每一種領導指揮田配一名農藝師技術職稱以上的技術干部,由其負責技術指導和技術服務。在各類指揮田中,開展高產種植競賽,評定前三強進行獎勵。對于縣級示范片,各鄉鎮也要創建鎮村領導指揮田。
3、加大創建經費投入。對于縣里創建的各類示范片,由縣里安排一定資金,并實行縣財政報賬制,規范資金使用。資金主要用于技術推廣、專業化服務、物化補貼、信息服務與項目考核、獎勵等。各鄉鎮創辦的高產示范片,各鄉鎮要從縣里安排的糧食生產發展資金中安排一定資金,以切實保障經費需要。
【糧食安全問題的解決方案】相關文章:
安全問題作文09-18
解決方案12-01
大學安全問題總結07-21
反思留學的安全問題08-26
安全問題英語作文10-07
暑假安全問題作文07-06
世界糧食日-節約糧食,愛惜糧食10-17
安全問題黑板報03-19
食品安全問題論文02-19
電廠安全問題實習報告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