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讀心得體會范文
當我們經過反思,對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時,不妨將其寫成一篇心得體會,讓自己銘記于心,這樣有利于培養我們思考的習慣。你想好怎么寫心得體會了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朗讀心得體會范文(精選11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朗讀心得體會1
通過參加學校的朗讀培訓。使我增長了不少見識,也了解了一些朗讀的技巧,下面是我培訓后所學到的知識,和大家分享。
一、朗誦的語速
語速是指朗讀時在一定的時間里,容納一定數量的詞語。世間一切事物的運動狀態和一切人在不同情境下的思想感情總是有千差萬別的。朗讀各種文章時,要正確地表現各種不同的生活現象和人們各不同和思想感情,就必須采取與之相適應的不同的朗讀速度。
二、決定語速不同的各種因素
1、不同的場面急劇變化發展的場面宜用快讀;平靜、嚴肅的場面宜用慢讀。
2、不同的心情緊張、焦急、慌亂、熱烈、歡暢的心情宜用快讀;沉重、悲痛、緬懷、悼念、失望的心情宜用慢讀。
3、不同的敘述方式作者的抨擊、斥責、控訴、雄辯,宜用快讀;一般的記敘、說明、追憶,宜用慢讀。
4、不同的人物性格年青、機警、潑辣的人物的言語、動作宜有快讀;年老、穩重、遲鈍的人物的言語、動作宜用慢讀。
三、朗讀速度的轉換
朗讀任何一篇文章,都不能自始自終采用一成不變的速度。朗讀者要根據作者的感情的起伏和事物的發展變化隨時調整自己的朗讀速度。這種在朗讀過程中實現朗讀速度的轉換是取得朗讀成功的重要一環。
四、注意問題
讀得快時,要特別注意吐字的清晰,不能為了讀得快而含混不清,甚至“吃字”;讀得慢時,要特別注意聲音的明朗實在,不能因為讀得慢而顯得疲疲沓沓,松松垮垮。總之,在掌握朗讀的速度時要做到“快而不亂”“慢而不拖”。
五、教師朗誦技巧培訓總結
作為一名新教師,一段時間的培訓活動快要結束了,但是這段時間的培訓活動帶給我的收獲卻是無限的。
整個培訓過程中內容豐富,形式多樣,有各級專家的專題報告,有優秀教師的教學展示,有名師與新教師的同備、同課、同研。也有學員的互動討論,更有專家的指導、引領。通過理論的培訓學習,現場的教學觀摩。因此,這段時間的學習,對我既有觀念上的洗禮,也有理論上的提高,既有知識上的積淀,也有教學技藝的增長,而且促進我教學上不斷成長。
朗讀心得體會2
教師培訓的開設與參與學習是我能更穩健地踏上神圣的三尺講臺的起始點。通過培訓,我們慢慢的適應了環境、適應了工作。因此,我們也由初來時的浮躁,在經過領導的教導和同事的溝通交流,慢慢變的求實、務實起來。我們的品質在這樣的人文環境中亦得到步步提升,我們的教學業務能力也在不知不覺中得以加強。
在培訓中,有經驗的前輩的精彩講座一次次的激起我內心的感應,更激起了我的反思。各位前輩老師的講座給了我很多啟示,讓我受益匪淺。下面就是我在這次培訓中的一些體會:
一、多聽課,多學習
有位師兄在一年里聽了400多節課,這是多么的不容易,做任何事難在堅持。他告訴我們要多去觀察、聆聽優秀老師他們是怎么去上課的,“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聽的同時還要去學會思考,思是最關鍵的一步。
二、學會反思
1.要及時反思自己的教學
傳統意義上的課堂,就是教師講,學生聽,老師很少審視自己的教學是否引起了學生的興趣,也不夠關注學生的參與度是否與自己有關。當學生出現與課堂教學不一致的行為時,只是一味怨學生,很少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是否適應了學生心理特點,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欲。優秀教師之所以優秀,其特點之一,就是每節課后及時反思自己的教學,不斷改進教學,以增加課堂教學的魅力,達到及時調控學生的情緒,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的目的,使學生獲得更好的發展。
2.堅持每節課寫反思小結
給我們指點經驗的學長告訴我們,要及時反思自己的教案和課堂,這樣進步會很快。鄒老師也提到堅持每天寫反思小結,無意中你的教學水平會得到很大的提高。
三、聽課后的體會
1、要留給學生思考的空間和時間
學生獲取知識的結果,遠遠比不上他獲取結果的過程重要。讓學生在學習上有所發現,有所體驗,重要的前提是給予他在學習和研究知識的過程中主動思考與積極探究的時間與空間,這樣,他的體驗才是幸福而自信的。如:小組合作學習就是一個很好的形式。
2、要學會欣賞學生
教師要在教學中樹立以學生為本的現代教育觀念,給每個學生提供思考、創造、表現及獲得成功體驗的機會。做到這一點,教師要學會欣賞每一位學生,發現每一位學生的閃光點。學生在老師的關注中,不僅會喜歡老師,喜歡上課,產生融洽和諧的師生情感,還會在課堂上積極表現,快樂愉快地去學習
3、教師要有好口才,口齒清晰,說話抑揚頓挫。
其實好教師也是一個出色的演講家,他能夠把他的聽眾深深地吸引,讓聽眾隨著你而高興,傷心。好口才不是天生的,而是要靠平時鍛煉的,正如肖老師說的,每天到池塘邊朗誦課文半小時。幽默也是日積月累的結晶,所以每天得去留心聽聽其他老師上課哪些地方使學生哈哈大笑了。
朗讀心得體會3
在教學實踐中,我總是掌握不了讀與不讀的尺度,究竟該怎樣指導學生去讀?怎樣范讀出最佳的效果?今天經過楊修寶老師的培訓和指導后,開始對朗讀及朗讀教學有了一些新的認識。
培訓時楊老師就朗讀的方法和朗讀教學十二種策略進行詳細地講解和指導。朗讀時首先要調整好氣息,這樣才能做到字正腔圓;朗讀時還要處理好重音,而處理重音的方法有加強音量;增加音高;增加音長;重音輕讀。沒提到一種策略時,楊老師都舉出恰當的例子,引導我們去試讀體會。說句實話,在如此專業的老師面前,一向還自詡朗讀不錯的我,竟然多了幾分怯意。每次朗讀例句總是小聲的嘗試著。等聽過楊老師的示范朗讀后才知道了自己在朗讀上有多么大的差距。雖然很多理論的東西需要不斷地實踐去檢驗,不過通過這一下午的培訓到使我對朗讀產生了極濃的興趣。
這不由得使我想到了語文教學中的朗讀教學環節,課上要激發學生朗讀的興趣。教師就要善于以“趣”引路,以“情”導航。低年級的課文多以童話故事為主,情節生動,人物的對話內容較多,最適合分角色進行朗讀,讓學生選定自己喜歡的角色,配之以自己的理解進行朗讀,這其中最能體現出孩子們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對人物感情的把握,因為他們真正地做到了設身處地地去讀,去想,去參與,這時的孩子已在不知不覺中成了文章中的人物。這樣讀出來的語句必然趣味橫生。
要做到激發學生的朗讀興趣,朗讀教學中應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指名讀,分角色讀,上臺表演讀、誦讀,美讀等。不同的形式也給學生提供了朗讀的機會。配上樂曲來朗讀,又可以營造情境,能使學生盡快進入角色,活躍課堂氣氛,愉悅學生的心情,提高學生的注意力,有助于理解課文內容。
總之,朗讀作為一種有聲有色的語言藝術,是把訴諸視覺的文字語言轉化為訴諸聽覺的活動。自古以來,人們都非常重視朗讀在學習和教學中的運用,象白居易則是讀書以至“口舌成瘡”方有大成;韓愈是“口不絕吟于六藝之文”始成大家。愿借這一次的培訓,提高自己對朗讀的認識。
朗讀心得體會4
在小學語文課文中,幾乎每篇課文后面都要求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書讀百遍,其義自見”,這充分說明了讀的重要性。而在我們平時的語文教學過程中,往往是以老師講解、分析為主。因為怕學生的朗讀課文占用時間,把該講的重點內容講不完,所以忽略讓學生去朗讀、自己去理解,而是老師一味地講、去灌輸、去講解,讓學生機械的來聽,來接受。這樣老師講得口干舌燥,而學生聽得枯燥無味。雖然該講的都講了,但效果甚微。9月份有幸又一次聆聽了趙介平院長一行的朗讀培訓后我想:如果讓學生自己多讀幾遍課文,學生不但自己可以把一些內容簡單的地方理解清楚,還可以把整篇文章內容聯系起來,作系統的了解。然后老師把重點內容加以強化,學生在自己理解的基礎上更加深了影響,這樣教師教得輕松的,學生學的也容易。
對于小學生來講,朗讀課文既是讀的訓練,又是說的訓練,多讀可以提高他們的口頭表達能力和語言組織能力。
初讀的要求概括講就是“正確、流利、有感情”。在初讀課文時要求一定要讀正確,讀準確文章當中的生字、新詞的發音,再讀正確的基礎上多讀幾遍,達到熟練流利的程度。這樣就能了解課文中的主要內容。當了解主要內容后,老師在加以指導、點撥,學生對文章中的人物的心理活動、感情色彩加深了理解,這樣讀起來就會有感情,學習起來就會有興趣。
如果忽視朗讀,強化字、詞與課文分析的話,就會使我們的學生永遠禁錮在字、詞、句階段,學生整體的語文能力,組詞、造句能力的提高就會受到影響,學生的閱讀、寫作能力難以提高。從當前的現狀來看,學生讀書的時間少,而多數時間是老師分析、學生聽,這樣講的內容肯定不是很全面,學生在理解上也就不是很完全,這種現象嚴重影響了學生的閱讀和寫作能力的提高。因此多讀,是很有必要的。
在朗讀時可以通過多樣化的方式,如范讀、領讀、分角色讀等給學生提供較多讀的機會,訓練其朗讀能力,從而提高讀的質量。
朗讀心得體會5
《語文課程標準》在閱讀教學中明確指出:“各個學段的閱讀教學都要重視朗讀和默讀。”朗讀注于目,出于口,聞于耳,記于心,是一種復雜的心智過程,它有助于學生掌握每個漢字的音、形、義;有助于加深對詞語的理解和運用;有助于把握文章的層次結構;有助于兒童語言的形成和發展。再加上篇篇課文都是編委們精心選取的,文質兼美,內容豐富。通過有感情的朗讀,還可以提高學生的欣賞力、想象力,豐富學生的感情,陶冶學生的人格。朱教仁教授也曾說過:“講解是死的,如同進行解剖,朗讀是活的,如同給作品以生命;講解使人知道,朗讀使人感受。”所以,能夠熱愛讀書并能懂得怎樣讀書,對一個孩子來說真是莫大的財富。
一、朗讀有助于激發學習興趣,增強教學的吸引力
興趣是學生學習中最積極、最活躍的內部心理動因。而朗讀作為一種藝術化的教學方式,除了對課文中原有情境的表達傳遞外,由于融入了朗讀者自身對課文的理解和情感,使課文的思想內涵和情感內涵更加豐富,更容易引起學生的心理共鳴,因而能夠緊緊抓住學生的心理。實際上,不論是放錄音或是教師范讀,還是學生試讀,只要朗讀得好,創造出情境就會使學生受到感染,引起他們學習語文的興趣,進入一種積極的學習狀態。通過語言技巧的運用和語音的多種變化,把文章中的人、事、意境、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趣味,繪聲繪色的表達出來,也能使字里行間潛在的含義溢于言表,還可以把書面文字難以表達或者根本無法表達的隱情妙趣抒發出來。
二、朗讀有助于加深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朗讀是把握教材內容的一種手段,學習語文的一扇窗口。只有通過認真地讀,才能更好地聯系個人的生活經歷和體驗,去理解文章所要表達的思想內容。使學生在讀中學,在讀中悟,在讀中受到自然美的熏陶,在讀中想象如詩如畫,豐富多彩的生活,在讀中欣賞優美抒情的語言,感受其中蘊含的情感。“讀書百遍,其義自見”說的就是朗讀與理解的關系。同時,在朗讀過程中,學生總是自覺地把個個人思想和情感注入課文,無形中拓展了作者所創造出的意境和空間,使學生的思維能力,特別是想像力得到極大的豐富和鍛煉。
三、朗讀有助于對學生進行審美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
語文學科具有傳授知識與提高審美情趣相統一的特點。一篇文章,不論是事情的記敘、人物和環境的描寫,還是事物的介紹說明、觀點的闡述和議論,都直接或間接、直白或含蓄地表達出作者的思想感情,對學生起到思想導航和激勵作用,從而產生豐富的想象和聯想,學生從中不斷得到真善美的熏陶和感染。這些多是學生通過朗讀來實現的。正確地朗讀不僅能突現作品的思想、立意,而且將遣詞造句、布局謀篇,乃至藝術風格,都生動形象地再現出來。如果忽視朗讀,將影響學生對課文的感悟和理解,學生的審美能能力也就難以得到鍛煉和提高。正確地朗讀還可以使學生領略到語言之美、自然之美、人性之美、思想之美,激發他們熱愛自然、熱愛生活、熱愛生命的思想感情。
四、朗讀有利于學生積累、發展語言,從而提高寫作能力。
小學階段是人一生中記憶力最好的時期,教師可充分利用教材指導學生朗讀,甚至熟讀成誦,讓學生直接感受語言,積累語言材料,了解多種的語言表達方式,學會運用語言文字準確地表達自己的觀點,抒發自己的感情,從而發展語言能力。實踐證明:愛好朗讀的學生口語發展比較快,且說起話來條理清晰、自然流暢。朗讀還利于提高書面表達能力。因為“讀”是前提,“讀”是接受信息,而寫作是對信息進行處理加工。如如果沒有信息,處理信息就無從談起。當背過的東西,寫文章時若能用到它,便能召之即來,呼之欲出。前人所說“勞于讀書,逸于作文”,正緣于此,我想孩子為什么寫文章不能細致入微,對話描寫不符合人物性格,是不是與朗讀不好有關系呢?
以上是我感悟到的關于朗讀重要性點滴思考,我們的語文閱讀能不能容朗讀指導于閱讀指導之中,牽一發而動全身,有主題地朗讀,有主題地誦讀,讓朗讀成為吸收美文的最佳方法,讓朗讀成為讀好書的最佳途徑,這是我們能夠做到的,也是應該做到的。
朗讀心得體會6
聽取了于永正老師的《朗讀和朗讀教學》講座之后,我所得甚多。
朗讀在語文教學中的作用是不可置否的。
古人云:“書讀百遍其義自現”,又有“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可見朗讀在語文教學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于永正老師認為“語文教學就是要以學生誦讀原文的練習為主線,就是通過多種方式聯系學生的原有知識和經驗去領悟課文的內涵。”可是我們老師并沒有完全做到把把時間交給學生,讓他們發揮學習的主動性,鍛煉他們的朗讀能力,讓他們從中獲得一種成就感。這樣學生才有興趣學習。不要忘記了學生才是學習的主體,要對學生有信心,不要擔心學生離開自己就學不好。因此我們需要大膽把時間交給學生,發揮好教師的主導作用。這就需要教師在讀前設計好明確而具體的問題和任務,讓他們通過讀自己解決問題。
作為課堂引導者的角色,老師應該要引導學生憑借想像、聯想以還原語言文字所描述的形象,并進入其中,深入其里,去感受語言情境,體會語言情感,領悟語言情境,理解語言技巧,這是閱讀教學中對學生加強語言綜合訓練的重要方法,而朗讀則是達到上述目標的有效手段。
聽于老師的課例,我發現,在閱讀教學中,于老師善于運用情境創設法,將學生引入情境,借助朗讀,去想像,去體會,去理解,去表達,使朗讀達到了語言與語境的融合,情感與情理的結合,體會與表達的結合,情思與情趣的一體。
跟大師交流,思想的火花不斷地飛濺,我相信不斷地吸收大師的思想,自己的水平能夠更上一層樓。
朗讀心得體會7
《朗讀者》邀請各個領域具有影響力的嘉賓來到現場,分享自己的人生故事并傾情演繹來自朗讀者文學顧問團的國家頂級文學家、出版人、專家、學者精心挑選的經典美文,最終節目將會呈現出生命之美、文學之美和情感之美。
今天,我觀看了《朗讀者》這個大型綜藝節目。這個節目是由著名主持人董卿阿姨主持的。這檔綜藝節目的總主題是:一個人,一段文。而今天第一期的主題是:遇見。
通過這檔綜藝欄目,我學習了朗讀的方法與技巧,學會了怎樣讓朗讀帶有感情。欣賞著他們朗讀文章的聲音,我仿佛身臨其境。
朗讀的人來自不同行業:有成功人士柳總、有無私奉獻的無國界醫生、也有創建鮮花山谷的夫婦、還有詩譯英法唯一人的許淵沖老爺爺……朗讀的內容也豐富多彩:有濮存晰朗讀的老舍散文《宗月大師》,來感謝人生路上幫過他的`人、有無國界醫生朗讀的《答案在風中飄揚》,來表示她們對和平的渴望,也有朗讀《朱自豪情書》的夫婦,來表達他們對彼此的愛意……
看完《朗讀者》以后,我對朗讀的興趣更加濃厚了。我一定要在今后的日子里,朗讀更多的書籍。
朗讀心得體會8
我們xx小學請來顧老師對我們進行了朗誦培訓,培訓模式的基本程序是:首先把互動提到首位,青年教師讀文、現場點評、專家范讀、專家講座四個階段。
我最深感觸的是:通過青年教師的朗讀、專家聲情并茂的范讀與適時的指導、同事們學習的專注,令我感動,同時使我學到了不少東西。首先是打開了思路,專家提出的觀念讓我對朗讀課文教學有了一個新的認識;青年教師的朗讀讓我對比到了我們之間的差距,在深受啟迪的同時,也有所反思,深感當前教學任務的艱巨。在新課改的理念下,如何使語文朗讀教學工作煥發新的光彩,是我要值得深思、感悟的,在今后的語文朗讀教學中,針對自己的教學的薄弱環節與不足之處,以名師為榜樣,研究他們的教學藝術與教學思想,為我所用,取人之長補己之短,使自己的教學更趨完美,努力提升語文教學朗讀水平。
這次學習我體會最深的的有以下三點:
一、發揮想象,配以肢體語言指導朗讀
每次朗讀,都要啟發學生想象,要變文字為圖畫,要眼睛看文字,腦海中要展現出相應的畫面來,從而入情入境。例如讀《所見》時要把自己當成文中的人物,是你在喜、在憂,有了這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像演員一樣扮演好各種角色,再配以相應的神態、動作就能讀得有味而傳神。不多我的年紀大了,做起來覺得別扭,看同事做覺得開心,賞心悅目。
二、老師的范讀,可以激發學生的朗讀興趣
在平時里,我喜歡從投影機里放出朗讀,我以為只要他們能讀準音就行了,而今天顧老師站在我們中間精彩的范讀,以聲傳情,形神兼備,則更能使我感到貼近也更能打動我,不僅使我對課文內容產生感情,還使我受到感染。因此她每次范讀我幾乎都能把我帶到文章的情境中,使我聽得如癡如醉,情感也隨之跌宕起伏,這時的階梯室異常安靜,隨著顧老師的朗讀情感,我們的心和作者的心碰撞在了一起……很多時候都會情不自禁地跟顧老師一起讀起來。同時讓我明白在耳濡目染中,范讀不但激發了學生朗讀的興趣。老師聲情并茂的朗讀,可以觸及學生的內心,使學生及時把握住了文章的感情基調,基本掌握了感情朗讀的金鑰匙。師的范讀很重要,可以把學生帶入文章情境,激發學生朗讀興趣。相比之下投影里傳出的聲音聽起來很遙遠。
三、劃分節奏,改變符號
劃分節奏,由我以前總認為單一的,一成不變的。聽了顧老師的講解,讓我知道原來劃分節奏可以根據意境與理解詩意來劃分。但我有點質疑(不敢提出)因為我沒做好準備。如果劃分的節奏與參考書不一樣,考試的時候批改試卷時,批改老師會改變答案嗎?還有標點符號,可以在讀書時這句的符號省去,那句的符號也可以省去。聽起來美感是有了。可是我還是質疑,小學語文教學的重難點是閱讀和作文的教學,而標點符號的掌握又是其中的一個難點,尤其是低年級小學生,在初步接觸和學習標點符號的過程中,會遇到很多困難。我們如果在平時中告訴他們這種朗讀方法,會不會對他日后閱讀與寫作造成影響,這也值得深思。蘇聯著名高級編輯布拉果曾指出:“標點符號就是標出思想,擺正詞和詞之間的相互關系,使句子易懂,聲調準確。標點符號好比音符,它們牢固地縛住文章,不讓它撒落。”被選入教材的課文每一篇都是文質兼美的。它們不僅思想內容積極向上、語言文字準確生動,而且標點符號的使用也極其講究。標點符號的學習也離不開朗讀。以前我們在教學中,教師要求學生朗讀課文,也要讀出標點符號的語氣和情感、逗號停頓時間短,句號停頓長些。如教師能充分利用課文引導學生像推敲語言文字一樣去琢磨標點,感受標點之意蘊,體會標點之精妙,并創設情境使其學以致用,相信學生濫用標點符號的情況一定能得到改善。但今天顧老師這一招又是否創新呢?該值得借鑒嗎?我個人認為標點符號是無聲英雄,朗讀指導時該怎樣使用真是見仁見智了。
此次培訓使我們全體語文教師受益匪淺,明確了今后努力的方向,更重要的是讓教師們清醒地認識到自身是專業成長的主體,只有教師自身具有不斷學習的動機和需求,并且不斷地付諸于行動,不斷地自我學習,主動積極地參加教育教學實踐活動,并能在實踐中進行反思、分析、總結,這樣才能使自身的專業素養得到提高。
朗讀心得體會9
朗讀在語文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我國著名語言學家呂淑湘曾講過,他二十年代在北大讀書時,教他們莎士比亞劇的一位外國教授,上課就讓他們讀,如果不懂,還要讀,就這樣,一堂課讀來讀去,終于領會了莎翁戲詞的妙處。可見讀在語文學習中的地位。在語文教學中,朗讀可以讓學生更加全面地理解課文內容。古人說的“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就說明了這個道理。其次,朗讀有利于發展學生的語言,朗讀形成的信號刺激強度遠遠超過學生默讀,教師講解等。朗讀可以更加有效地把書面語言系統“內化”在大腦之中,逐漸建構完善一個處理語言的“格式塔”,從而把語言學習過程變成語言習得過程。再次,朗讀可以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宋代學者朱熹說“凡讀書,須要讀得字字響亮,不可誤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牽強暗記,只要多讀數遍,自然上口,久遠不忘。”通過朗讀課文學生可以積累材料,掌握各種句式,學到連句成段,連段成篇的方法,將會促進說話、作文能力的提高。正如張中行先生說“讀,為的是吸收”,“使身外之物變為身內之物,并積少成多,這就成為寫作的資本”。“多讀,熟了,筆未著紙,可用的多種表達方式早已蜂擁而至,你自然可以隨手拈來,不費思索而順理成章”。
新課標明確指出:“各個年級都要重視朗讀和默讀”,“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這里面的正確、流利是最基本的要求,正所謂是熟能生巧,多花些時間問題不大。但是“有感情”中的感情從何而來,這需要一些技巧。那么在語文課上怎樣進行這樣的朗讀指導呢?我根據自己的摸索及借鑒別人的經驗歸納為以下幾點。
一、提示式朗讀
這種方法多適用于低年級,因為低年級同學能夠正確、流利,按結構停頓,標點停頓讀出一篇文章,已經完成了大綱要求的70%左右,但是為了培養孩子們的語感,同時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可以合理地運用提示式朗讀。例如《哪座房子最漂亮》一文中,有一句“青青的瓦,白白的墻”,“青青”“白白”這兩個描寫顏色特點的詞語要適當重讀。我先讓孩子們看圖,用小手指出圖上的瓦和墻,然后提問:“這是什么樣的瓦,什么樣的墻?”孩子們齊聲回答:“青青的瓦,白白的墻”,重音自然得到了強調。
二、對比式朗讀
調換字詞,轉換句式,讓學生去比較,通過比較,確定重音強調語氣,也是一種很常用的朗讀方法。例如我在教學一年級《影子》一課時,文中說“影子常常跟著我”,我先把”“常常”換成了“天天”,讓學生來讀,然后問:“換了可以嗎?”小朋友們各抒己見,有的說行,有的說不行,通過討論決定不能換,因為如果沒有光,就沒有影子。小朋友們明白了意思之后,我們又把“天天”換成了“常常”,孩子們再讀時“常常”就被讀出來了,不僅指導了朗讀,而且還理解了課文,輕松至極。
三、情境式朗讀
有些課文離我們的生活較遠,學生無法入境入情。這種情況下需要老師為學生創設合適的情境,做好感情鋪墊。例如《賣火柴的小女孩》一文中有這樣一段話:“‘奶奶’,小女孩叫起來,啊,請把我帶走吧!我知道,火柴一滅,您就會不見的……”在指導這一段的朗讀時,我設計了一個問題:小女孩為什么不愿意讓奶奶走?學生們積極發表自己的看法,有的說奶奶是她唯一的親人,奶奶在的時候最愛她,最疼她;有的說小女孩生活很凄慘,她想讓奶奶救救她,保護她……我馬上總結說:“是啊,一個孤苦無依的苦命的孩子,奶奶是她唯一的幸福的源泉,更是她的救命稻草,她多想跟奶奶一起逃離這苦難悲慘的生活,逃離這充滿饑餓寒冷的世界,同學們讓我們一起幫小女孩向奶奶請求吧!”示意學生齊讀這幾句話。學生們在有了更深體會后,把小女孩這幾句心靈的呼喚讀得淋漓盡致。
四、過把癮式朗讀
語文課上把朗讀做為一個重點,但過多的重復而單調的齊讀,指名讀,分組讀容易讓學生厭倦。兒童具有極強的好奇心,很強的模仿意識,所以在語文課上,我經常為孩子們提供一個舞臺,給他們一個角色,讓他們在朗讀中過把癮。例如《董存瑞舍身炸暗堡》一文中,董存瑞請求任務時,對連長說了七個字:“連長,我去炸掉它!”這七個字怎樣指導得力呢?我對學生說:“我是連長,你是董存瑞,你怎么請求任務呢?讀像了,我就批準。”然后讓學生自己練習,再指名讀,學生爭先恐后要當董存瑞,在角色的扮演中,這句話的感情自然得到了渲染,朗讀得生動真切。像這種人物對話,比較適合轉換角色,進行過把癮式朗讀。
五、情感體會法
朗讀指導,如果一味追求重音、停頓等技巧,并不能完全適用。像《瀑布》一文中:“啊!一座珍珠的屏,時時來一陣風,把它吹得如煙,如霧,如霧,如塵。”如果只引導學生把“珍珠”重讀,“如煙,如霧,如塵”讀得輕些,并不能收到很好的朗讀的效果,更不能體會到那種縹緲美麗如仙境般的境界。為了讀出那種意境,我沒有刻意去做技巧性的指導,而是讓學生自我琢磨,自我感受,再試讀,通過評價,肯定并推廣優秀的讀法。
其實情感體會法,也就是以前的商討式朗讀,學生試讀——集體評價——學生再讀。這種讀法比較適合于高年級同學,它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主體感受。
不論怎樣去指導朗讀,都要注意導之有方,導出層次,導到實處。新課標強調學生的主體感受,所以朗讀指導切忌一導到底,而是要因人而異,因文而異,不可做單一要求,要允許“一千個讀者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存在”。
朗讀心得體會10
新的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小學第一學段的朗讀目標是“學生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如何達成這一學段的目標呢?我認為可以從以下方面著手。
低年級學生是學讀的開始,對兒童來講初讀很難,讀好一篇文章更是不容易,所以另一方面我加強了讀書方法的指導。在教學中,我由讀準一個音節開始,一個字、一個詞、一個句子、一段話到一篇短文,做到嚴格要求,精心指導。
1、教會學生正音,就是讀準字音,用普通話去讀課文。在學習生字時,字音讀得很準確,但一讀課文時,平翹舌音、多音字及變調字、輕聲、兒化音等就讀不準了,因此,每學一個字,我都把它放在特定的語句中進行訓練。如學“一”字時,便出示了“想一想”、“算一算”、“一只鳥”、“一個蘋果”等詞語,讓學生感知“一”是變調字,不同的語言環境用不同的音。
2、教會學生停頓。低年級的孩子往往不知什么是停頓,為什么要停頓,而往往是一個字一個字地讀,讀熟了以后又快如流水,一口氣讀完。根據兒童特點,我教給他們“逗號”停一停,“句號”換口氣的方法,長句子如何斷句。如《小熊住山洞》一課中,有一長句,“我們去砍些樹,造一間木頭房子住”。孩子們讀起來很困難,于是我采用看圖理解句意,再讀詞語,最后讀句子。
3、教會學生讀出文章的感情色彩。我認為讀文時,流利和有感情應同步進行。
首先要掃清詞語障礙,不理解詞語無法讀通,讀出感情。理解詞語時,我一般采用直觀形式,把字詞同相應的事物建立聯系。如《我多想去看看》一文中,學生對“壯觀”一詞不理解,我借助錄像讓他們通過觀看畫面感受升旗儀式的壯觀,這比教師講解的效果好的多。
其次,讓學生與書中的角色產生共鳴,自己去體會。我主要采取下面的形式:配樂朗讀、師范讀、指名讀、小聲讀、默讀、分組讀、同桌讀、分角色讀、引讀、齊讀、賽讀、表演讀、講故事等,在實踐中,我體會到范讀、分角色讀、賽讀、表演讀效果較好,比較適合一年級孩子的特點。如《四季》一課中雪人一段,我讓孩子們表演讀,邊挺著肚子邊讀文,很快就把雪人頑皮勁兒體會、表達出來了。《自己去吧》、《一次比一次有進步》等課,讓孩子們分別扮演文中的角色,各自用不同的語氣讀,學生讀得繪聲繪色,在情緒高漲中組成了課文內容,體會到了感情也學會了朗讀中那份美好、快樂的感覺。
4、注重朗讀評價,用充滿賞識、生動形象的評價語言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同時采用多種評價方式,培養學生朗讀能力,提高朗讀水平。
卡耐基曾說:“使一個人發揮最大能力的方法是贊美和鼓勵。”兒童尤其天生喜歡鼓勵和贊美。在教學中,我努力做到讓評價充滿賞識且生動形象,培養學生朗讀的勇氣和自信,從而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提升課堂的學習效率。如《揠苗助長》中,有這樣一句話:“從中午一直忙到太陽落山,弄得筋疲力盡”,面對學生的朗讀,我是這樣評價的:“那個人從中午一直拔到太陽落山,一定很累很累,想想你平時很累的時候是怎樣的感覺,用你的朗讀讀出這種感覺,好嗎?”“你讀得真好,老師都看見那個人滿頭都是汗了”……老師恰當、及時的評價能激發學生朗讀的欲望,使學生更好地掌握文本中人物的語氣及情感變化。在形象、生動的評價語言的誘導下,每個學生都能心領意會,讀得興趣盎然。另外還可以采用多種評價方式,不妨多讓學生作自我評價、小組互評,甚至家長評價,給學生更多交流的空間,多讀多悟,讓學生的朗讀水平得以不斷提升。
朗讀心得體會11
我們幼兒園在全體教師和領導的帶領下對孩子進行經典文學教學已有一學期了,起初我也困惑:這么深奧的內容,孩子們能理解嗎?他們能記得住嗎?他們會對誦讀經典感興趣嗎?家長們會支持嗎?……而且都不是孩子年齡階段的內容,就在自己對經典文學誦讀產生困惑時,我們全園老師進行經典文學誦讀活動的介紹,它對孩子所產生的長遠影響等等,在這次談話討論中,我們老師都各自提出了對經典文學的看法,獲益非淺,會后,我結合吸收家長介紹的,自己也上網查閱了一些資料,從而對經典的誦讀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和了解。
那么,在一段時間里,經過一定的嘗試和摸索,沒有很多的經驗,但是對經典文學藝術的誦讀也有了一定的理解,希望能和大家分享一下:
說實在的,以前對經典文學作品知道和理解得都不多。現在,幼兒園里開展了誦讀經典的活動以后,要求教文學藝術興趣班的老師自己首先要多讀,復印了幾份閑來時進行誦讀,起先,總感到難讀,讀了若干遍以后,卻越讀越順口,還是比較有韻味的,真佩服古人。
讀了以后才覺得這些經典里面寫的真的是非常淵博和有內涵,它可以教會你做一個好人的道理,如何尊敬長輩,如何對待朋友,如何遵守一些道德常規……,其實,讀了這些經典以后,不光孩子會受到好處,我們老師也會受到很多的好處,如:有時心煩氣燥時對個別特調皮、行為習慣、能力差的孩子,家長又很放任的孩子真的隨他去的念頭時,我腦海中馬上會跳出《三字經》中的“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讓我的教學行為馬上做了調整。
那么,老師的信念決定了對孩子的教,只有老師自己認可了,才會積極的實施對孩子的教。教師方面,“要持之以恒,要有信心”。老師和家長們最好創造一個人人都在誦讀的環境,讓孩子浸濡其中,自然會樂意親近經典。
在一學期的嘗試教學中,我覺得在幼兒園開展這樣的經典誦讀活動還是比較可行的,對孩子來說,通過這樣潛移默化的優秀文化的熏陶,對他們肯定收益非淺。
如果加強每一位老師對誦讀活動的重視性,在每天進行滲透,效果就會更好。相信只要我們腳踏實地的進行,我們楊樹林中心校幼兒園的經典文學誦讀之路肯定會越走越寬。
【朗讀心得體會范文】相關文章:
精品散文朗讀04-10
中年 梁實秋 朗讀09-01
中年梁實秋朗讀08-28
范仲淹蘇幕遮朗讀11-26
范仲淹罷宴朗讀11-21
蘇幕遮范仲淹朗讀11-21
人教版離騷朗讀09-04
《春雪》韓愈朗讀11-13
師說韓愈朗讀10-31
春雪韓愈朗讀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