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學反思心得體會
心得體會的寫作方法
(一)簡略寫出自己閱讀過的書籍或文章的內容,然后寫出自己的意見或感想。明確的說,就是應用自己的話語,把讀過的東西,濃縮成簡略的文字,然后加以評論,重點的是(著重)提出自己的看法或意見。
(二)將自己閱讀過的文字,以寫作技巧的觀點來評論它的優劣得失、意義內涵,看看它給人的感受如何,效果如何。
(三)應用原文做導引,然后發表自己的意見。比如我們可以引用書中的一句話做為引導,然后發表見解。
(四)先發表自己的意見或感想,然后引用讀過的文章來做印證。
(五)將讀過的東西,把最受感觸、最重要的部分做為中心來寫;也可以把自己當做書中的「主角」來寫;也可以采用書信的方式來寫;更可以采用向老師或同學報告的方式來寫。
教育教學反思心得體會(通用6篇)
在社會一步步向前發展的今天,我們要有一流的教學能力,反思過往之事,活在當下之時。那么大家知道正規的反思怎么寫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教育教學反思心得體會(通用6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教育教學反思心得體會1
一節好的歷史課首先要讓學生愛聽,用學生喜歡的方式去教學,不僅僅是傳授知識、培養能力,更重要的是對人的教育。新課程理念提倡學生學習方式的變革,這節課我在學生自主探究學習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嘗試。
本課教學既難又易,難的是教學方法難以突破,易指多數學生對這段歷史比較熟悉,我把黃海海戰和《馬關條約》的簽定做為教學重點,突出情感態度價值觀教育,特別是在引導學生分析鄧世昌這個歷史人物時,從責任感中體會愛國情感,從人格尊嚴感悟國家精神,以小見大,體現了教師的創新精神,教師通過談話、探究、體驗等多種教學方式,創設歷史情境,調動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主動性,課堂氣氛和諧融洽,學生學習狀態精神飽滿。
這節課我主要做了三個方面的努力:
1、關注學生的思維過程。在這節課當中體現了老師新課程理念,比如說《馬關條約》內容這部分不僅讓學生知道條約有哪些內容,老師還引導學生利用圖表的方式與《南京條約》對比分析,讓學生在對比分析的過程中,深刻認識《馬關條約》給中國帶來了哪些嚴重的危害,教師還引導學生分析認識《馬關條約》給日本帶來的一些影響,這樣的做法,培養和訓練了學生從多角度思考問題和理解問題,老師在引導學生探究問題的時候,是從問題入手,環環相扣,然后是層層深入。在一個接一個的問題探究中,使學生思維活動始終在進行著,并且在思維活動中得出自己的認識。
2、教師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本課點睛之筆是對《馬關條約》的教學,教師打破了傳統模式的束縛,對《馬關條約》的內容和影響進行重新設計,讓學生認識到《馬關條約》的簽定,中國失去的不僅僅是物質,還有精神層面的,那就是尊嚴,通過讓學生感悟到通過本課學習,我們不要積聚仇恨,而是自我反思和警示,要以史為鑒,面向未來。
3、注重學生的`情感體驗。在這節課當中,我選用了黃海大戰、《馬關條約》簽定和部分歷史史料等相關的片段,學生觀看過后教師引導學生說出自己的一些感受,學生在談感受的過程中,進行感悟。如我在課堂結束部分引導學生學完《甲午中日戰爭》后,你有什么心情?請用一種顏色來代表,并說明為什么用這種顏色?充分發揮了學生的想象力,拓展了學生的思維空間,符合學生的從形象到邏輯的認知規律,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
當然,這樣的教學處理不一定很好,但我也應該對我的探索進行反思、總結。整個教學中,不帖標簽、不灌結論,使學生獲得感性認識的同時又有客觀、理性的分析和梳理,站在思想史的高度對歷史進行闡釋與理解,給歷史必要的寬容,現實的回答。正是基于這樣的認知與實踐,在平實的教學過程中,一定程度上彰顯了“思想”的魅力;在饒有興趣的情境中體會思想的魅力。
在課堂中,我也分明感覺到學生的回答是自己內心流淌出來的,有自己的見解,而不是照著課本讀!皾櫸锛殶o聲”,我想,這恰恰是思想的意義與力量所在。同時,在這樣的過程中,關于黃海海戰、《馬關條約》的主要內容及影響等核心知識,相信學生不必于課后再去死記硬背,因為,這已內化為他們自己的認識和理解了。
教育教學反思心得體會2
《十二月歌》是一篇寫一年十二個月份中最有代表性的節日,本課時要求認識課文中的生字,會寫兩個字,通過學文了解課文內容,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我設計了談話、看圖引入,讀文,自主識字,小組合作識字,配樂朗讀欣賞,朗讀感悟等多項語文實踐活動,從而達到了各方面的教學目標,注重發揮師生雙方在教學中的主動性和創造性。教師以引導者、合作者的身份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去,創設了輕松、愉快、民主、平等的氛圍,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
1、隨文識字,自主合作識字為重點。
在這堂課上,我主要以隨文識字為主,利用圖片識字,如:池塘、墻。在出示課文的同時出示花卉,讓學生有直觀的認識,然后認識這些花的名字,注重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培養學生自主識字的意識和習慣。當小老師認字,小組合作學習生字,(用上你的識字好辦法來學學)小組比賽認字情況,不認識的字找出來請教小組的同學等等,同桌比比誰的識字方法好等多項生生合作完成的學習活動。在認識一些有共同特點的字時,如:外、女、秋、香、黃、雪、松、清、放,我出示卡片后,讓學生找找規律,孩子們很快的說出偏旁相同,歸納出帶有這一偏旁的字與什么有關,這樣對形聲字的認識就很簡單了。
同時課堂上也努力體現語文的實踐性和綜合性。在進行部分生字的認讀過程中,我充分利用學生原有的基礎和生活的環境。提問:“平時你在哪里見過這些字?”由于學生生長在漢語的環境中,所以能說出日常生活中看到的這些字詞,從而加深對生字的識記,讓學生切身體會語文學習的樂趣。
2、朗讀始終為主線
在本課的教學中,朗讀始終作為教學的主線,在讀中識字,在讀中感悟,雖然課文短小簡單,但是在創設的情境中,讓學生充分地讀,在積極主動的語文實踐活動中,加深對詩歌意境的理解和體驗。我設計了多種方式讀文,有配樂讀,表演讀,同桌比賽讀,想象讀,具體指導一些詞語的讀法。但是,在教學過程中,安排的.內容比較多,因此很多環節沒有充分落實,如學習“中秋”一詞,沒有具體聯系生活組詞;如想象練習說話,沒有給足充分的時間,讓學生們能都有表達的機會,可以和同桌說一說。另外,書寫指導還不夠,課堂上沒有練習書寫和講評。
教育教學反思心得體會3
通過學習新的《課程標準》,我逐步領會到教學的終極目標不是讓受教育者適應現實,而是改造、創建新的現實,培育出有創造能力的人。從而形成了“實施新課程的成敗在教師,教師的要務在于更新教學觀念”的共意識。確立了“一切為了人的發展”的教學理念。樹立“以人為本,育人為本”的思想。
樹立學生主體觀,貫徹民主教學思想,構建一種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尊重學生人格,尊重學生觀點,承認學生個性差異,相信學生都存在發展潛能,積極創造和提供滿足不同學生學習成長的條件。
樹立學生發展觀,將學生的發展作為教學活動的出發點和歸宿。關注學生情感的體驗,關注學生學習興趣等非智力因素,重視了學生獨立性,自主性的培養與發揮,使獲取知識,學會學習,掌握知識和技能的過程,成為學生豐富情感完善自我,學會合作,學會做人的過程。加強了教育的開放性,加強了教學與學生生活,現代社會,現代科技的聯系。
教師教學中立足課堂而不受課堂局限,立足學科教材而不受其限制,善于捕捉現代社會,現代科技,其它學科的知識信息和最新成果,豐富教學內容,開闊學生視野,使教學活動始終充滿活力。同時在教學中結合教學內容開展研究性學習等綜合實踐活動,為學生營造了學習、體驗的實際情境,創設動手實踐、創造的現實環境,將傳統的課堂教學拓展到教師外、校外,加強了學校教育與社會的密切聯系。我緊緊圍繞學習新課程,構建新課程,嘗試新教法的目標,不斷更新教育觀念。
注重把學習新課程標準與構件新理念有機的結合起來。通過學習新的《課程標準》,認識到新課程改革既是挑戰,又是機遇。我將一輪課程改革視為一次難得的機遇,將理論聯系到實際教學工作中,解放思想,更新觀念,豐富知識,提高能力,以全新的素質結構接受新一輪課程改革浪潮的“洗禮”。這些活動的開展極大的調動了我的積極性。
教育教學反思心得體會4
在課外閱讀中我了解到分層教學,它是在教學過程中,針對學生不同的個性特征與心理傾向,不同的知識基礎與理解潛力,設計多層次的教學目標,運用不同的方法進行教學,從而使全體學生都能在原有基礎上學有所得,先后到達課程的要求。在一年教學的實踐中總結,我認為分層教學的方法,可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設計:
一、學生分層
了解學生,是使教學活動對于每一個學生都更為有效,從而是大面積取得成功所不可缺少的前提。了解學生的學習技巧,思維和記憶的發展水平,知識面、日常生活狀況,對群眾,教師和學校的態度等。對全體學生進行前期調查和測試工作。資料包括學生的智能、體能、心理、學科成績、在校表現、在家表現及家庭環境等,并對所獲數據、資料進行綜合分析,分類建檔。在此基礎上,將學生分成好、中、差三個層次的學習小組,而這不同層次小組的學生不是長期固定的,而是可升級(沒有降級)。讓師生都明確某一個同學在某一階段時間內所處的層次。同時,要讓學生建立起對學習的樂觀主義態度和真誠的學習信心,正確對待分組方式,明確教師的分組目的,防止優生驕傲自滿,中等生得過且過,差生心灰意冷等不良情緒的產生。
二、備課分層
學生彼此在基礎知識,基本潛力等方面都存在著很大差距,為了到達普遍提高,全面培養的教學效果,我們有必要在備課過程中,從教學目標、教學資料、教學時間、教學步驟、教學方式到教具準備都堅持與好、中、差各類學生的實際相適應。強調針對性,既保證"面向全體",又兼顧"提優"、"補差",使教師在教學的各個環節都能抓住三類學生。[復習鞏固](10分鐘左右)。針對新授與練習中的反饋信息作適當處理,對普遍存薄弱點或個別不及矯正的問題進行補救,將本節課所學資料系統化,便于學生理解和運用,以實現預定的教學目標。[目標延伸](5分鐘左右)。分好、中、差三類學生的要求。對優生,設計一些基礎題讓他們完成,并讓他們探索思考撥尖題;對差生,診斷他們學習本課中的疑難,采取有效方法補救,讓他們完成基礎題;對中等生,要求他們自我復習鞏固,完成基礎題和提高題。
這樣,我們就能把每個學生的培養和提高都置于自己視線之中,充分調動了各類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用心性,有利于大面積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三、課堂教學分層
那里重點是分層施教和分層練習。在課堂教學中,對優生以“放”為主,“放”中有“扶”,重在指導學生自學;對中等生和后進生以“扶”為主,“扶”中有“放”,重在帶領學生學習。這樣引導不同層次的學生在各不相同的“最近發展區”前進,后進生務必基本上到達課程的要求,優生盡其所能拔尖提高。盡量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要,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調動全體學生非智力心理因素的用心作用。
四、作業分層
作業由淺入深可分為四個層次,即放緩題、基礎題、提高題、撥尖題。向好、中、差三組學生布置三種作業,并采取三種作業批改方式,"差組"——放緩題+基礎題,教師當天面批,學生當天糾正;"中組"——基礎題+提高題,全部批改;"好組"——基礎題+撥尖題,只批改革1—2本,其余由學生自己核對,組長檢查。在分層練習中,我們應用心鼓勵低層次的學生向高層次突破,從調動學生求知的用心性。
五、考核分層
考核包括單元關檢測和階段性檢測。由教師自己依照各層次學生的教學目標命題。每份題都包括放緩題、基礎題、提高題和撥尖題四大類,放緩題面向差生,僅供"差組"生做;基礎題面向全體學生,全體學生必做;提高題面向中等生,"差組"選做;"好組"和"中組"必做;撥尖題面向優生,供"中組"選做,"好組"必做?己撕螅瑢σ堰_標學生提出"鞏固性"或"擴展性"的目標;對未達標學生,透過補課,個別輔導建立互幫互助小組進行"矯正幫忙"。以確保各類學生都到達預定的階段目標。
透過階段考核,對各個學生進行多次的綜合分析,并進行必要的組別調整。對進步明顯的提高一個層次;對有后退的,一次可提醒、鼓勵,下次仍跟不上的個別輔導,絕不降級。這樣做,不但能夠幫忙學生及時調整適應自身發展的教學起點,而且有利于學生看到自身的進步和不足。而對這樣的個別學生,切忌冷嘲熱諷,應熱情關心,幫忙分析原因,樹立信心,以確保學生用心進取的學習熱情。
教育教學反思心得體會5
這段時間,我們都在學習關于教育教學改革的相關內容,通過學習,收獲頗豐,為我以后的教育教學工作提供了更好的指導,下面來說說我的感受。我的一個很深的感受就從中體會到了一種寬容的理念。
一、教師角色的改變體現了師生之間的寬容。
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入發展,幾乎每一個學校都舉起教育改革的大旗,政府將教育改革和學校改進納入政府優先考慮的議程;A教育課程改革要求教師作為參與者必須打破“教師中心”,構建民主、平等、合作的教室“文化生態”,教師從居高臨下的權威走向平等中的首席,和學生一道去尋找真理,分享他們成功的快樂。教學過程中不再是教師獨白,而是教師和學生不斷地進行對話。教師應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個體不斷探究。其中,教師主要是鼓勵學生主動參與活動并獲取積極的體驗,主動提出解決問題的途徑,教師成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參與者、幫助者、引導者、促進者。學生主體性的展現需要自由,寬容則是自由的保障,沒有寬容也就沒有自由可言。而教師角色的轉變是我們主動和積極營造寬容氛圍的表現。
對學生而言,教師對學生內心深處的寬容,為學生提供充分表達自己的機會和空間,才能有針對性地開啟頓悟,進行更有效的教育,并培養他們判斷是非的能力。對教師而言,在科技飛速發展的時代,網絡通訊技術使得教師不再擁有絕對的權威優勢,這種角色的轉變也是對教師個體能力有限性的寬容。
二、課程結構的選擇性體現了對學生個體差異性的寬容
課程結構具有選擇性,課程設置出現了多樣性,教學組織制度具有靈活性,加大了選修課的比例,以適應學生多樣化的需要,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為形成一種寬容的文化創造了條件。從短期看,課程結構的選擇性為學生學業的自由發展和創造性的培養提供了一定的條件,而從長遠看,這能使學生在邁向社會前,盡早地學會認識自己、尊重自己和對自己的選擇負責。給學生選擇的自由也就是承認了學生的差異,并寬容于學生之間的差異。
三、課程結構的綜合性體現了學科間的寬容
新課程強調綜合性,克服了學科門類過多、相互獨立的傾向。因此課程中所體現的這種融合,能使學生間接地從綜合學科中學到寬容,也能在經歷綜合的學科教育后,以全面的觀點和多元的視角來處理和解決實際問題。
教育變革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政府、學校、教師、家長、學生之間的相互寬容、共同努力;A教育改革任重而道遠,我們要更加努力的前行。
由此更深刻理解了陶行知先生“生活即教育”,孩子有能力在體驗后思考和決定,在犯錯誤和改正錯誤中有效地學習。孩子由此獲得的學習能力是可持續的,由此獲得的成長動力也是可持續的!因此我們更應該:
1、解放孩子的頭腦。
2、解放孩子的雙手。
3、解放孩子的嘴巴。
4、解放孩子的空間。
5、解放孩子的時間。
社會與經濟的發展必然對教育的要求越來越高,教育的改革必須適應甚至超前于社會的發展。因此從“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變革是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和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在素質教育中我們在探索中前行,在發展中創新,中創新中尋求更高、更快、更強的發展,不斷推進我們的基礎教育的改革與發展。
教育教學反思心得體會6
對于有效教學,談不上有什么經驗,要說感受可能會有一些。按我的理解,數學課的有效教學就是讓學生聽懂,學會,做對。 一節課是否有效,老師的一頭自己是十分重要的。對教材的充分理解,之后備好一節課。上課前的教具學具的準備,對教案的熟悉,都是必不可少的。到了上課的時候,老師良好的教學素質,對課堂的掌握,教學中練習的設計是否合理科學,有沒有考慮到面向全體學生、是否做到每一次練習都有明確的目標和要求,從而達到鞏固知識、培養技能、發展智能的目的等等各方面無不關系到教學的效果。
所以,我覺得備課這一個環節,是上課有效的前提。教學是一個動態生成的過程,但生成并不意味著不需要預設、不需要備課。相反,有效的教學對預設的要求不是降低了,而是提高了。預設要能真正關注學生的發展,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為每個學生提供主動積極活動的保證;能為師生在教學過程中發揮創造性提供條件;能促使課堂多向、多種類型信息交流的產生并及時反饋。這就需要教師深入鉆研教材,改變傳統的備課模式,讓“預設”真正服務于生成性的課堂教學。
首先,要認真鉆研教材,為“預設”打好基礎。
教材是教學內容的載體,每一位教師都要認真研讀、感悟、領會教材,了解教材的基本精神和編寫意圖,把握教材所提供的數學活動的基本線索,分析教材所滲透的數學思想、方法和學生活動的科學內涵,這樣才能體會新教材蘊含的教學理念,備出高質量的教學預案。其次,要改變備課模式,變“教案”為“學案”。學生是學習的主人,一切知識經驗的獲得都依賴于學生的.自主建構、自我內化。離開了“學”,再精心的 “設計”也沒有意義,教師要充分考慮,預設學生可能出現的情況,并采取相應的對策。即對整個教學過程進行一種有準備、有意識的預設。
第二,重課堂動態生成,著眼學生發展
教學過程是動態生成的,盡管教師在備課時已經對課堂上可能發生的情況做了充分的預設,但是在課堂中,依然有太多的不確定性,更有出乎意料之外的情況發生。面對信息多變、資源多彩的課堂,教師要扮好傾聽者、重組者、等待者、提升者這幾種角色。做到:心中有案,行中無案,寓有形的預設于無形的、動態的教學中,不斷捕捉、判斷、重組課堂教學中從學生那里生成的各種各類信息,靈活駕馭教學過程,推進教學過程在具體情境中的有效生成。所以在教學中,當學生有了火花生成時,不要被這種火花電倒,應該采取積極的鼓勵態度,如果學生的這種火花在課堂上無法進行研究或展開的,則留到課余或其他條件成熟時再研究,而這個過程需要教師全程參與和關注,不要簡單的布置學生下課之后再研究,然后就不了了之,學生由于受到年齡、心理方面的影響,不可能會再進行進一步的研究,一次機會也就這樣消失了。而在課堂中能研究的、能放大的,則必須敏感的捕捉和利用起來,要讓學生有這樣的感覺:無論是課堂上能研究的還是不能研究的,只要是我提出來的而且是有價值的,老師都會很重視,而且會和我一起想辦法創造條件去進行研究。時間一久,學生的問題意識,學生的創新精神就會培養出來。
第三、“設計科學合理的練習”是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重要保證
有效的數學教學,不僅在于成功的講解,而且更取決于科學、高效率的練習。科學合理的練習是學生學習數學,發展思維的一項經常性的實踐活動,也是師生信息交流的一個窗口,新課程下的數學練習應成為一種生活,一種活動,應著眼于學生的發展,而非單一的、千篇一律的重復。好的練習能主動地把學生學習的疑難問題、困惑之處誘發出來,及時予以糾正。從而實現數學知識的鞏固和應用,使學生的思想品德得以熏陶,學習習慣、思維品質得以培養,思維方法得以訓練,提高數學教學的有效性。
最后,我覺得撇開教師這頭,學生的配合也是有效教學的一個保證。我這幾年一直教低中年級,有一個深切的感受就是,學生的計算能力也是影響教學進展的重要因素。如果一個班級里學生的計算能力相對低,或者水平參差不齊、差距太大。都將影響上課的效率。課堂要有效,老師一般都想在短時間內進行必要的練習。而低中年級的數學課,計算是貫穿全過程的。如果計算能力差,要想加大練習的密度和深度,都是空談了。有時候,還只能放慢上課速度來照顧全體。所以,我覺得在低年級,抓好口算教學,提高學生的口算能力,是至關重要的。
【教育教學反思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地理教育教學反思12-03
大班教育教學反思11-27
小班教育教學反思隨筆12-20
安全教育教學反思10-13
教育教學工作反思10-10
初中教師的教育教學反思12-17
地理教育教學反思及隨筆12-03
大班教育教學反思15篇11-27
幼兒園小班教育教學反思11-15
初中生物教育教學反思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