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核心素養與專業成長心得體會范文
當我們受到啟發,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時,好好地寫一份心得體會,這樣可以不斷更新自己的想法。那么如何寫心得體會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教師核心素養與專業成長心得體會范文(精選26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教師核心素養與專業成長心得體會范文1
在新課標背景下,如何備課,如何上好課,教學的重心在哪里?核心素養該如何落實,我的教學路該走向何方?這些問題一直困擾著我,20xx年9月14日下午當我聆聽了張玉琴老師的專題講座后逐漸明晰了方向。
在這次專題學習研討會上,張玉琴老師的講座先從課標的變化、核心理念和大家做了分享,然后是張玉琴老師向大家展示了大單元教學設計與實施的成功做法,她的設計層次分明,內容詳細,重點突出,目標意識強,特別是她能以身邊的生活實際為背景,創設數學情景,讓數學知識與生活實際相聯系,突出數學的應用意識,并始終以核心素養的落實、能力培養為主線貫穿整個教學過程,她靈活整合教學素材的能力讓我佩服,也讓我深受啟發。
張玉琴老師的講座讓我對大單元教學有了清楚地認識,也知道了大單元教學的設計內容與實施過程,通過張玉琴老師的大單元教學設計能看出新課標背景下,對老師們的教學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核心素養的落實不是一句空話,要在了解學情的基礎上,吃透教材和課標,靈活整合教材內容,承前啟后備課,把握知識的前后聯系,老師們要把能力培養滲透在知識點的教學過程中,知識與能力并重,減負與質量同行。
從此次培訓學習讓我認識到:教師要不斷深入學習新理念,了解國家教育方針,育人方向,才能有針對性的開展教學,培養出國家和時代發展需要的人才更需要教師與時代同行,不斷更新知識、不斷改進和創新教學方法,新課標背景下,新學期的教學對我是一個全新的挑戰,我會不斷自我加壓,積極改進,牢記育人使命,以學促行再出發!
教師核心素養與專業成長心得體會范文2
靜下心來,細細品讀余文森教授的《核心素養導向的課堂教學》一書,讓我對學科教學的核心素養有了深刻的認識。本書共分為三個篇章,分別從“核心素養的意義”、“核心素養導向的教學觀重建”、“核心素養導向的教學基本策略”三個部分對教師進行了專業理論及實際操作上的指導,是一本非常有使用價值的書籍。
一、概念內涵
素養,指的是沉淀在人身上的對人的發展、生活、學習有價值、有意義的東西。作者用了9頁內容詳細闡述了素養與素質、教養、修養、涵養之間的關系,這幾者之間有共通之處,涵養與修養可以說是素養的一個體現,素養是積淀下來的東西,素養跟人的關系最密切,和人的生命融為一體,素養可以說是一種習慣、一種氣質、一種性格……
核心素養最重要的就是“核心”二字,核心素養的內涵界定為“學生具備的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這里很明確地指出了,核心素養的兩個重要表現方面: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學科核心素養是核心素養在特定學科的具體化,是學生學習一門學科之后所形成的、具有學科特點的成就。
二、核心素養的培養
余教授在《學科教學是立德樹人的主要途徑》一文中講道:每個學科不僅具有自己的符號表達、知識體系和思維方式,也都有自己內含的價值性和道德意義。這同樣是學科知識的一種內在屬性,是與學科知識相伴隨的內在特征,是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構成性因素。所以,學科教學“最大的道德教育資源就是學科知識本身。”對此,我有深切體會,不管是哪一學科的教師,吃透教材,因材施教,都可以時時踐行“立德樹人”。每門學科都蘊藏著豐富的道德教育資源,教師要對學科教學內容中具有道德教育價值的素材進行發掘,把德育滲透融合在課程教與學的活動中。把課堂教學轉化為學生課外的成長行為,延伸到學生的日常生活中,并逐步變成他們的成長自覺。真正的教育意味著對學生的整個生活發生重大的影響,他所學的東西將會影響他的行為、興趣與選擇;意味著他過去的一切都收到審視和重新估價。
德才兼備才能稱得上是一個真正的人,德即指品格,才即指能力,我把品格理解為習慣,例如:在課堂上專心聽講、積極思考與發言,放學排隊不喧嘩,能和同學互相幫助團結友愛等等,都是一種品格。能力就是學習之后剩下的東西,“高分低能”的現象,就是只關注了知識,而忽視了能力,用知識教知識,才培養出了“書呆子”,我們需要在教學中把課內與課外、知識與生活、理論與實踐統一起來,學生能靈活、創造性的運用知識,發展能力,只要有了能力,就隨時能生長出知識。文中講到了三種不管哪門學科都必須擁有的關鍵能力:
1、閱讀能力。在課堂中,凡是學生能通過自己閱讀能看懂的內容,老師就堅決不要講了,自己需要講的就是學生看不懂的內容,養成學生自學能力,閱讀能力。
2、思考能力。備課的時候,自己多預設問題,問題是思考最好的營養劑,一位教授講過:“能夠帶上滿口袋問題走進課堂的課,算好課;能夠在課堂上喚起學生提問、發問的課,算更好的課;能夠喚起學生提問,居然被學生的問題問倒了的課,算是最好的課。”有教授的話在這兒,以后再被學生問倒,就不尷尬了,哈哈哈……
3、表達能力。如何增強學生的表達能力,表達是一個內化的過程,是看學生有沒有真正理解,真正想透徹,我的課堂一定要鼓勵學生多用自己的話闡述自己的自己的認識和想法,其實,教是最好的學,讓學生也來當老師,要想讓其他同學明白這個問題,自己就得格外明白了。
三、小學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
作為一名小學英語教師,在具體的課堂教學中,我們怎樣去落實學科核心素養呢?
首先,我們要明確英語學科核心素養應該包含哪些方面。
1、語言能力:在社會情境中借助語言以聽、說、讀、看、寫等方式理解和表達意義、意圖和情感態度的能力。
2、文化品格:指對中外文化的理解和對優秀文化的認同,是學生在全球化背景下表現出的文化意識、人文修養和行為取向。
3、思維品質:指人的思維個性特征,反映其在思維的邏輯性、批判性、創造性等方面所表現的能力和水平。
4、學習能力:指主動拓寬學習渠道,積極調試學習策略,努力提升學習效率的意識、品質和潛能。
英語學科核心素養四要素的關系為:語言能力是學科基礎、文化品格是價值取向、思維品質是心智特征、學習能力是發展條件。
我認為,培養孩子的學科核心素養,重點要在教學中培養孩子以下四個方面的意志品質:
1、主動與進取:對英語學習有正確的認識和持續的興趣,有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和成就動機,能夠確立明確的學習目標,有主動參與語言實踐的意識和習慣,在學習過程中注重語言運用,積極進取,樂觀向上。
2、監控與調整:能對學習過程和學習情緒進行自我監控和有效管理,面對學習困難能夠自我激勵、自我調適,適時反思和評價學習效果,并對學習目標和方法等做出必要調整,主動適應,堅持不懈。
3、選擇與獲取:能發揮英語作為國際通用語的優勢,利用課內外多種學習渠道特別是網絡資源,獲取最新的知識和信息,并結合學習目標對信息資源進行選取和整合,廣泛涉獵,有的放矢,既勤于學習,又善于學習,舉一反三,學以致用。
4、合作與探究:通過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等方式,敏銳觀察語言現象和語用規律,能從多角度、新視角去觀察和理解語言現象,嘗試用新思路、新方法去解讀和評判多元文化現象,勤于思考,探異求新。
在英語核心素養中發展學習能力,主要是指主動學習、積極調試、自我提升的意識、品質和潛能,促進學生形成持久的學習興趣、主動的學習態度和明確的學習目標,能運用恰當的學習方法開展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有效監控和管理學習過程,多渠道獲取學習資源。這就要求我們老師吾日三省吾身,明確學科的育人目標,積極思考,勇于創新,運用多元評價方式,注重過程性評價。既要保障孩子傳統知識與能力的學習,同時更需要強調學生的全面發展和終身學習。核心素養的獲得是為了使學生能夠發展成為更為健全的個體,并為終身學習、終身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四、點滴感受
心靈是人之根本,更是教育教學之根本。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教育技巧的特點就在于使教育的整個過程成為教師過問人的精神生活的整個過程。”唯有進入學生情感、生命、靈魂深處的教學,才能內化為學生高尚的道德生活和豐富的人生體驗,這樣,學科知識增長的過程也就成為人格健全與發展的過程。隨著學科知識的獲得,學生將變得越來越有愛心,越來越有同情心,越來越有責任感,越來越有教養。德國教育哲學家雅思貝爾斯說:“教育是人的靈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識和認識的堆集。在學習中,只有被靈魂接受的東西才會成為精神的瑰寶,而其它含混晦澀的東西則根本不能進入靈魂中而被理解。”教育是及其嚴肅的偉大事業,通過培養,不斷地將新的一代帶入人類優秀文化精神之中,讓他們在完整的精神中生活、工作和交往。聚焦課堂變革,深度挖掘教材,致力培養學生核心素養,是新時期每一位教育教學工作者的重要工作。
教師核心素養與專業成長心得體會范文3
作為一名參賽教師,能親自參加本校舉辦的素養大賽,親身體驗比賽的全過程,可以說我是幸運的。而作為觀眾,能親眼看到全市小學語文教師素養大賽的全過程,我更是幸福的。
因為參賽,所以對比賽有更深刻的體會,因為親臨比賽現場觀摩,所以對比賽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因為這次比賽,讓我有了重新認識自己,給自己定位的機會,在多年的教學中,一直把自己封閉在早已形成的思維定勢中,隨著歲月的流逝,進取心在慢慢消退,懶惰思想漸漸占據了主要地位,好久都沒有練過基本功了,一下子全副武裝真有些吃不消,靜下心來潛心練習才發現差距,在緊張的比賽中,讓自己受到了洗禮,要想做一個優秀的教師,就要學習,學習,再學習,終身學習的觀念必須扎根心底,否則真要被社會淘汰。
觀看了眾位選手的精彩表現,不禁嘆為觀止。光復小學的粉筆字,如出一人,雪松小學的朗頌,如沐春風,精彩的快板,瑯瑯的評書,扎實的課堂教學,各個環節既是比賽又是課堂,既為選手緊張又為自己的不足而汗顏,更激發自己再學習的信心,讓我知道今后該向哪個方向努力發展。
素養大賽指明了我們年輕教師的不足之處,及時讓我們認清了自己,擺正自己的位置。不在盲目自大,不在自我滿足,而是趁年輕重頭積累,下功夫精心備課,常反思改進教學。做一個老師不易,做一個語文老師很不易,做一個優秀的語文老師更不易!“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這詩句雖平常見,但要做到卻是不易。希望自己能做一個合格的.語文老師,能努力去做一個較優秀的語文老師!
語文教學是一座莽莽的高山,是一片無邊的海洋,無論是教育學生還是發展自身,語文教師都要在一生中樹立這樣一個信念,那就是讀書,讀書,終身讀書。“木無本則枯,水無源則竭”,只有大量地閱讀才能解決源頭活水的問題,才能彌補自己的種種不足,才能成就自己廣博的知識和才能!
教師核心素養與專業成長心得體會范文4
核心素養是現在教育的熱門話題,近段時間閱讀了余文森教授的《核心素養導向的課堂教學》這本書。
全書共分為三篇內容,分別論述了核心素養的意義、核心素養導向教學觀重建,以及核心素養導向的教學基本策略。
什么叫核心素養?什么是學科核心素養?為什么要從三維目標走向核心素養?核心素養究竟如何落地?課堂教學怎樣培育學生的核心素養?針對我們一線教師最關心的的問題,這本書從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角度一一闡述。
核心素養是人的素養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它是學校教育的聚焦點和著力點。它是其他素養的基礎,會生長出其他素養;它是每個人必備的素養,是一種普適應素養,適用于一切情境、一切學科;基礎教育階段是形成核心素養的關鍵時間,錯過了這段時間,就很難形成。教育部在《關于全面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中,明確核心素養的內涵“學生應具備的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就實際表現而言,核心素養指的是個體在面對復雜的、不確定的現實生活情境時能夠綜合運用特定的學習方式以及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在內的動力系統,進行分析解決問題。關鍵能力包括閱讀能力、思考能力和表達能力,這三種能力是學生學習的基本能力,其他能力如創新能力、研究能力、設計能力等都是建立在其上的。這三種能力是走向成功的基石。必備品格表現在自律(自制)、尊重(公德)、認真(責任)三方面。從核心素養的形成上,我們強調關鍵能力與必備品格互動融合。當能力具備了積極的文化價值,具有了利他的道德情懷,才會成為眾人認同的“人的素養”。也就是說,要把學科教學的“學科關鍵能力”的習得過程,放到一個可以浸潤、發酵的充滿正能量的人文關懷中,成為有文化價值的能力、有道德的能力,即“人的素養”。
核心素養以培養“全面發展的人”為核心,分為文化基礎、自主發展、社會參與三個方面,綜合表現為人文底蘊、科學精神、學會學習、健康生活、責任擔當、實踐創新六大素養。
在核心素養與三維目標關系的論述中,作者提到,核心素養相比三維目標,更加能夠體現以人為本的教育思想,也就是說,核心素養更關注教育的內在性、人本性和終極性等方面。另外,核心素養是來源于三維目標又高于三維目標的,是學科教育在高度、深度和內涵上的進一步提升。因此,核心素養更多意味著教學模式和學習方式的又一次根本性轉變。
教師核心素養與專業成長心得體會范文5
通過專題二“基于核心素養的教師專業發展”的培訓學習,使我深刻認識到了教師“六功”的重要性。教師必須具備多樣好功夫啊。耳功,嘴功,眼功,手功,腦功以及身功。我們教師應與時俱進,適應時代的發展,做好自己的角色定位,充分利用各種條件,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促進教與學的改革深化。學習,教學相長、共同進步。尤其是以下幾點:
一、教師傾聽學生是了解學生的主要途徑。
“教學”是由教師教和學生學兩方面要素組成的,缺乏對學生的了解,即使有精致完美的教學設計,全面充分的教學準備,也會由于缺乏針對性而無法生成高效率的課堂教學。因此,了解學生是教學活動順利開展并且取得實效的起點。了解學生的最簡便、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傾聽學生,傾聽能使教師較全面地了解學生的知識背景,情感態度,智力水平和思維能力。沒有傾聽,了解學生只能是霧里看花,隔靴搔癢。
二、教師傾聽學生也是教師成長的助推力。
“教學相長”,課堂教學是學生學習、成長的過程,同時也應該是教師學習、成長的過程。亞里斯多德告訴我們:“誰在傾聽,也就隨之而聽到了更多的東西,即那些不可見的以及一切人們可以思考的東西。”傾聽能使教師獲取出乎意料的多種有效信息,或是對迷惑的問題豁然開朗,或是對弄錯的東西撥亂反正,或是對視如平常的地方重新認識。傾聽還能使教師的分析能力、思維能力、判斷能力和應變能力得到一定的鍛煉,最終促進自身的成長。
三、教師研究學生是非常重要的
相比于老師明確怎么教學生知識,其實研究學生個體差異,讓學生明白怎么有效地學習更重要。未來教師必須提升自己的認識能力,認識每一個學生個體特點的能力。每個教師都應該去研究自己的每一個學生,關鍵在于提升教師認識學生的能力、指導學生學會學習的能力,特別是認識學生個體的學習特點、發展路徑等。如果我們要為他們終身奠基,就必須詳細了解每個學生的不同。教師提升自己的認識能力,一方面靠經驗,另一方面要提升自己運用信息技術的能力,懂得大數據分析。如果我們的老師不去掌握大數據的話,在未來的信息社會中教學水平就跟不上。教師們不能只停留在做PPT教案的水平上,而要更多地使用大數據的互動功能,提供給學生個性化的教育服務。
通過培訓,讓我深刻地認識到讓學生學會做人,學會求知,學會合作,學會實踐,學會創新”的理念所取代。教師應與時俱進,適應時代的發展,做好自己的角色定位,充分利用網絡環境,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促進教與學的改革深化。
通過培訓,讓我能以更寬闊的視野去看待我們的教育工作,讓我學到了更多提自身素質和教育教學水平的方法和捷徑。
教師核心素養與專業成長心得體會范文6
余教授在書中詳細介紹了如何基于學生學習的教學,不僅體現了教學本質,也是學生形成學科核心素養的必然要求。基于學生學習的教學要從學生的經驗、生活和常識開始學習。作為教師,我們每天都與學生打交道,但我們是否真正了解過學生需要什么?我們給予了他們什么?我也常常自省:當學生遇到問題時,我有沒有問過學生自己的想法是什么?當自己覺得某個知識點很簡單,但部分學生聽過幾遍之后依然困惑,自己是如何處理的?如今,核心素養已經進入課堂教學之中。以個人發展和終身學習為主題的核心素養模式正在取代以學科知識結構為核心的傳統課程標準。核心素養是學生在接受相應學段的教育過程中,逐步形成的適應個人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只有以生為本的課堂,才能提高課堂效率,做到素養為重。那么也只有教師真正讀懂學生,才能落實素養教學,知識才會在學生身上扎根發芽。
書中寫道:“教師素質是決定教學改革的最終力量和最終依靠,教師素質跟不上,一切教學改革都將流于形式。”確實如此,想要課改,必須改變的是教師的觀念,提高教師的自身素質。學校是課程改革的主陣地,而教師則是課程改革的實踐者和引導者。教師的素質高低決定了課程改革的速度和質量,甚至是成敗。如今,教師不僅僅是知識的傳授者,也是學生學習上的合作者和引導者,也是學生生活上的知心朋友,更是拓展心靈智慧的人師,必須具有一定的人文特質。所以,新課程改革賦予了教師更高的使命,我們不僅要研究教材,提高自身業務水平,更多地要走進學生的內心,了解他們的所思所想,做一個有智慧、有文化、有豐富精神世界的高素養型教師。
這本書值得細細品讀,并把自己的課堂教學作為落實核心素養的切入點,讓核心素養真正落地,促進學生智慧的成長。總之,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是一個漫長的教學過程,還需要我們每一位學科老師去研究和實踐。教育總在不斷地完善與改進,只要有一顆真正愛學生的心,從心出發,從實際行動出發,我們就能不斷進步。核心素養導向的課堂教學,是更加具有人文性的教學,是更加具有科學性的教學,是更加具有可發展性的教學。
教師核心素養與專業成長心得體會范文7
八月一日,我有幸參加了青島市舉辦的“中小學生發展核心素養論壇”主題繼續教育培訓會,兩天的培訓日程讓我深刻感受到當前教育發展方式轉變的緊迫性,學習了一個新的教育理念——核心素養,并初步認識到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在學生發展過程中的重要性。現談談我對“核心素養”理念學習的幾點心得體會。
1、“素質”與“素養”的區別:褚宏啟教授首先闡述了“素質”與“素養”不同概念,提出“素養”主要是要回答“培養出來的人究竟是什么樣”,而“素質”則側重于“學校提供什么方式來塑造人”,兩者的立足點、出發點不一樣,兩個問題到底誰更重要些,顯然培養怎樣的人是教育首先要回答的問題,這讓我體會到我們總是在思考采用什么樣的手段來激發學生興趣,總想著我們能給學生什么,往往忽略了學生受教育后會變成怎樣的人,能力上會表現出什么,未來能夠適應社會的發展需要,因此,我感受到在今后的教育中,我們更應該避免把學生變成知識的“存儲器”,避免把學生培養成“高分低能”,21世紀需要綜合能力更強、創新能力更強的智慧型人才。
2、核心素養的概念。核心素養是對素質教育的新突破,是要培養全面發展的人,就是要提供適合學生主動發展、創造性發展和可持續發展的教育,提供適合學生成長與發展需要的教育,為學生的健康與幸福成長固本強基,讓學生終身受益。褚宏啟教授強調指出,核心素養是學生在接受相應學段的教育過程中,逐步形成適應個人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知識、技能、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方面的綜合素質。我從學習中感受到,核心素養就是在推動個性化教育,實現教育理念從傳統知識和技能評價標準向個體核心素養培養的轉變,反映了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過程中教育理念由“結果”向“過程”的轉變,由“知識教育”向“人的教育”轉變,為此,教師的教學也要跳出單一學科或者單一情境的限制,以適應社會的跨學科、跨情境的教育為出發點,關注教育從“育才”到“育人”轉變,不斷更新教育理念。
3、創新與合作是核心素養的關鍵。褚宏啟教授在分析我國國民素質的短板問題時利用中日獲得諾貝爾獎人數的對比,清晰的分析出我國國民的自主創新能力還很差,創新意識不強。創新決定著民族的未來,那么基礎教育的創新就顯得尤為重要,但當前我們的基礎教育評價體系落后,教育質量等于分數第一的評價方式很濃厚,中小學學生合作意識淡薄,創新能力不足,長此以往,我們的教育就會影響國家的發展,影響學生的終身發展,由此,我深刻感受到當前基礎教育的重要性,教育創新的緊迫性。
4、作為教師在今后的工作中怎么做的問題,褚宏啟教授幫我們指出了幾個方向,第一、中小學要圍繞“核心素養”開發課程體系,第二、教師改進教學方法,更新理念。第三、教師素質是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關鍵,教師就要不斷學習,完善自身知識體系。第四、采用科學的教育評價方式,形成良好的教育評價環境,作為教師具體能做到的是什么呢?我感受到教師應該不斷保護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積極參加學校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訓,在教研過程中更加關注對學生學情情況的研究,做到因材施教,盡可能的營造快樂、平等的教學環境。注重朗讀為主的課堂閱讀教學和課外經典詩文積累,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借助互聯網資源等在內的多種手段調動學生習作熱情,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
培養學生核心素養是一項長期的過程,而且還有待于我們去實踐和研究。我將不斷學習新理念,并付諸于教育教學實踐中,在學習中進步,在進步中學習。
教師核心素養與專業成長心得體會范文8
7月中旬,作為省張黎輝名師工作室的成員,我有幸參加了在北戴河舉辦的為期5天的”指向學科核心素養骨干教師教學創新研討會”,在此非常感謝工作室主持人張黎輝老師給我提供了本次學習的機會。
與劉德武、錢守旺、王君等幾位名師大咖零距離靠近,使我漸學漸長,在一天天的學習中,使我深深地認識到在以往的教育教學工作中太缺少”思考”、缺少”研究”了。
一、讓”愛與尊重”成為教育的核心
”賽課專業戶”王君老師,從西部偏遠的鄉村一步步走來,先被北京清華附中聘用為語文特級教師,又成為廣東清瀾山學校首席語文老師,這正是她多年來能”靜下心來思考、抬起頭來走路”經歷的詮釋,聽她的講座使我感觸頗深。
1、經營課堂王君老師主張”得課堂者得天下”,教師不單是要把教學任務放到課堂教學中,更要把育人工作貫穿到課堂教學中;教師不要讓教材牽著自己的鼻子走,教學的過程不是用教材引導教學、引導教師自身的過程,而應該換個角度,是教師指導教材、用教材為各種教育教學工作服務的過程,這是”愛”與”尊重”的體現,寓”育人”、”智學”為一體,不是只教教材,而是以”發展”為理念、以”影響”為目的。
2、經營管理王君老師還指出”教孩子的過程,就是一個放手的過程,也是自我成長的過程”,教育的目的不是為了管住學生,而是為了幫助學生管住自己;”理”即是尊重、愛、認同、接納、相信;讓學生時刻體會到”你是吃飯長大的,讀書長大的,也是在愛中長大的”,教師與學生之間是平等相處的關系,教育不存在”強制”、”管制”。
二、讓”多向思考”成為教學的精髓
德高望重的劉德武老師,今年都是七十多歲高齡了,但還在教學的第一線孜孜不倦的耕耘著,他對所聽、所講的課都用心記錄、用心分析,他的這種對工作持之以恒、認真負責的精神,無時無刻不感召著我。
1、分層設計劉德武老師從他的教學實例和年輕教師的課堂實錄中,提煉和總結出,無論什么題型在設計時,都不要單一化,要避免固定了學生的思考,形成思維定勢。比如”選擇題選項”出示時,要有4個層面,一是答案肯定的,二是具體結果雖不確定、但歸類是確定的,三是答案不確定、需要分析與推理,四是答案在指定條件之外的,特別是這第四種答案選項一定要呈現出來,不然會給學生造成認知誤區;另外在”解決問題”訓練時,千萬不要只出一道題,而是要出一組題,進行分層題組式練習,這樣可以打破學生順理成章的思維模式。
2、三步教學劉德武老師特別強調,在一個新知學習探究過程中,一定要分成三步來完成。首先”要思考”,讓學生通過摳字眼、閱讀等審題方式,把握知識學習的方向,實際上思考的過程就是思維上升的過程;其次”再交流”,讓學生在自主需要的過程中,主動與同伴互動、討論,培養合作學習精神,也鍛煉學生表達能力,同時也梳理了知識;最后”要驗證”,有了先前的思考、交流,學生會產生迫切的驗證欲望,這樣,知識的理解、運用會水到渠成,于無形中自然天成,既鍛煉了大腦,也發散了思維。
三、讓”課堂革命”成為行動的旋律
高瞻遠矚的錢守旺校長,雖然頭頂上有了那么多的光環,取得了那么多的成就,但在教育教學中從不故步自封,而是不分城鄉,深入學校傳經送寶;同時發揮群體意識,在祖國的大江南北創建了很多的”動感課堂”實驗校、實驗基地,他的這種”心系教育”的情懷,使我備受鼓舞。
1、終身學習錢守旺校長提出”生命中最值得投資的是自己,給自己最佳的投資就是學習”。時代的不斷變遷,知識也在不斷的更新,過去的”給學生一碗水,老師要有一桶水”說法已經早就落伍,當今的社會在飛速發展,物質的沖擊、理念的刺激,要求”給學生一碗水,老師必須是抽水機”,這讓我深深的認識到,從古至今,作為一個教師首先要有與時俱進的理念,其次要有渴求知識的欲望,最后要有堅決的學習力、執行力,養成終身學習的好習慣。
2、創新行動錢守旺校長對核心素養有他精妙闡述,”主要指學生應具備能夠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要”成為能夠健康發展、幸福生活、成功應對未來挑戰的人“。而未來的課改走向是”立德樹人,少教多學”,這是”為了中華民族的復興,為了每位學生的發展”。那作為一線的老師,就要深刻領會先進的教學理念,同時付諸到實踐教學中,并要具備開拓創新的精神,不斷自我總結、自我成長,努力做個錢校長提出的”德行品格——有正氣,理想信念——有志氣,膽識魄力——有勇氣,人格節操——有骨氣,文化修養——有底氣,思維品質——有靈氣,學習能力——有才氣,氣質情懷——有人氣”的人。
5天的學習時間雖然轉瞬即逝,但幾位教育大咖獨到的教育思想和教學理念卻在時刻沖擊著我的大腦,這是給予了我”一場知識盛宴”、”一場理念大餐”,在今后的工作和學習中,我要在省名師工作室主持人張黎輝老師的帶領下,始終以這些教育大咖為榜樣,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把自己的教育教學進行沉淀,精心思考,完善提高自身業務修為,努力成為一個”有思想的人”。
教師核心素養與專業成長心得體會范文9
核心素養是現在教育最熱門的話題,近期閱讀了余文森教授的《核心素養導向的課堂教學》這本書。讓我對素養教育又多了更深的認識。
核心素養究竟如何落地?課堂教學怎樣培育學生的核心素養?本書從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角度入手,從一線教師最為關注的內容出發,系統回應了這些問題,并重點對核心素養導向的課堂教學進行了深入闡述,并提出核心素養導向的六大教學基本策略:整體化策略、情境化策略、深度化策略、活動化策略、自主化策略、意義化策略。
因為基于核心素養的課堂追求有效,而有效教學是為了學而教的,是為了學生學會學習的,真正做到“教是為了不教”。為了發展學生為適應社會變化終身學習而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是對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的基本訴求,也是引導學生學會學習的關鍵。
在核心素養與三維目標關系的論述中,作者提到,核心素養相比三維目標,更加能夠體現以人為本的教育
那么怎樣在我們教學工作中體現出核心素養呢?
通過學習,知道在教學培過程中,注重文化對學生的熏陶,還得對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以及道德修養、審美情趣的得到提升。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得到培養。可從以下方面在在教學工作中體現出來:
第一、結合生活實際,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
第二、在課堂內充分體現出“情感課堂”。一個沒有激情的教師,是不可能調動學生的情感,讓學生充滿熱情地學習。
第三、傳授方法,引導學生自主探究。給學生一個交流,開放式的課堂。課堂以學生為主題,那就盡量給學生求知、創造、展示自我、體驗成功的平臺。讓學生真正實現“學會學習”這個目標,需要讓學生盡快轉變學習方式,可以通過自主學習、探究學習與合作學習三種方式,指導學生自己先獨立思考,并在小組合作中解決問題,牢固掌握知識。學生在自主探究式學習中,可以實現能力的發展,增強情感體驗,培養學生發現、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第四、注重積累,海量閱讀經典書籍。通過大量、廣泛的閱讀,積累優美、新鮮的語言材料,并培養學生思考問題的能力。中華傳統經典作為我國文學寶庫的瑰寶,不僅內容源遠流長,同時也有精辟的語言和深邃的
總之,課堂教學變革是核心素養落地的切入點,突破點和成長點,只有聚焦課堂,才能真正讓核心素養落地,促進學生智慧地成長。關于核心素養教學觀的重建,我還有許多需要學習的地方,這本書我還需要細細品閱,豐富自己的理論知識,提升自己的教學水平!
教師核心素養與專業成長心得體會范文10
今年暑假的7月3號至7月8號,有幸參加了“河南省濮陽市小學語文骨干教師教學能力提升高級研修班”的培訓。非常感謝領導為我們搭建了一個這樣的平臺,使我有這次珍貴的學習機會,能從各方面提升自己。在短短的5天時間里,我們聆聽了9位特級教師的精彩講座,他們以鮮活的事例,豐富的知識,幽默的語言,獨到的教育觀念和精湛的理論闡述深深地吸引著我,感染著我,引領著我,讓我在解讀自己的同時,進一步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他們用自己的經歷傳授給我一個堅定的信念,那就是把教育當成自己的信仰,做一名勤于讀書,善于思考的老師。
下面我分幾個方面談談自己的體會。
一、什么樣的教師受歡迎
在學習期間,一共聽了9位專家的報告,感觸最大的是:什么樣的老師才是受學生歡迎的老師,在這幾位專家中,我找到了共同點,一是有幽默感,二是有淵博的知識。每一場報告都能讓人靜心聽,認真記,感覺他們的過人之處就是他們用抑揚頓挫的聲音,生動活潑的課例,把他們對教育教學的看法娓娓道來,而且講課過程中不乏幽默感,讓我們在哈哈大笑之余還體會到一些真理感觸最深的就是7月7號講作文教學的袁志勇老師,圓乎乎一個老頭,但是他輕松詼諧讀的話語讓我一直我沉浸在他的講座中。7月6號付處長講的純理論的核心素養內容,因為她標準、平和優雅的普通話也讓我聽得津津有味。反思我自己的課堂氣氛,我覺得最缺乏的就是激情和幽默感,朗讀能力也需要進一步提升。我要好好努力,爭取做一個受學生歡迎的老師。
二、堅持讀書,豐富自己的內涵
任何人的發展都離不開讀書,讀書的邊界就是人生的境界,給我們培訓的老師幾乎都談到了這個話題,尤其是海淀區外國語實驗學校的孫鳳霞老師更是用自己的成長經歷反復告訴我們,一定要創造條件讀書,一定要無條件熱愛學習。作為老師,如何更加深入的教學,如何在課堂上與學生與文本進行對話,如何與時俱進的掌握教育教學技巧,我們不僅要讀教育教學方面的書,還要博覽群書。腹有詩書氣自華,一本好書能決定一個人的命運。博學的教師一定是受人尊敬的,一個具有較高文化資源的教師一定是學生樂于接近的,因此,以后我一定要堅持讀書,豐富自己的內涵,以獲得更好的發展。
三、專業成長離不開激情和創新
通過此次培訓,通過聆聽各位專家的精彩講座,我更相信的認識到自己的平凡,工作中容易被瑣事束縛,惰性大,闖勁少,課堂上講多,給學生參與的機會太少,經過這次培訓,我清醒的認識到,激情和創新是成就走向名師的必要因素。培訓時吉春亞老師推薦了部編版的四本教學實錄我都買了,假期里觀摩了她好幾節課堂實錄,一個奶奶輩兒的特級教師還在深入一線教學,課堂上妙語連珠,在她的引導下學生的回答精彩紛呈,出人意料。觀摩了她的課堂更加堅定了我改變自己的決心。
四、團結協作,共同成長
我們常說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團結協作,可以取長補短。眾多名師的成長經歷啟迪我們,要想自己得到較快的提高和發展,一定要融入一個集體。我很慶幸加入我們年級組,去年剛接班時手忙腳亂,鄭老師、弓老師不論多忙都手把手的教,平時有了問題,只要問他們都會想辦法幫我解決,課件我們組也是共享得,辦公室的氣氛緊張不失靈動,我們是一個團結互助的小集體。
教師核心素養與專業成長心得體會范文11
學習完《教師禮儀素養》一書,放眼一望,有一種煥然一新的感覺:全校教職工更有涵養雅量了,更加陽光漂亮了。這種感覺里,或許有先入為主的理想成分,但絕大部份是真實的。一本書為什么有這樣的魅力呢?究其原因有三。
一、文化立人,立在根本
毛澤東同志曾經說過:“沒有文化的軍隊,是愚蠢的軍隊。”同樣,沒有文化的學校,不僅是愚昧的學校,其骨子里就不是一所學校。學校建設,最重要的是文化建設。文化,是學校教育最肥沃的養分。一所文化缺失的學校,是培養不出合格學生的,就像貧瘠的土地,生長不出飽粒的莊稼一樣。學校文化的人員主體是教職工,教職工學好禮儀、增進素養、以文化人,就會從根本上成為一塊塊質地優異而又閃閃發光的金磚,建構起金碧輝煌的學校。
二、禮儀近人,近如親人
禮儀是人們思想、道德和文化的外在表現。我國是古老的禮儀之邦,孔子早就說過:人無禮則不立。說話講禮儀使人文明,舉止講禮儀使人高貴,穿著講禮儀使人典雅。講禮儀讓人際之間關系和諧、情感融通、互敬互信。“江清月近人”,如果學校師生個個學禮知禮明禮,個個以禮修身、依禮行事,學生對教師就會“親其師,信其道”,師生間就會“不是親人,勝似親人”,整個學校就會像一個大家庭,人人如坐春風,人人春花燦爛。
三、素養美人,美化身心
素養,使人內慧外秀,是心靈的力度和贊禮,身段的精致和靚麗。一位有素養的教職工,最要緊的是要有敬業的精神、豁達的情懷和純正的品德,對學生總是充滿深情與博愛。我國著名女作家冰心曾說:“情在左,愛在右,走在生命的兩邊,隨時栽種,隨時花開。”愿每位教職工,都盡快成為高素養的教育工作者,每天都用自己火熱的激情,去點燃學生美好的理想,都用自己的身心美,去鑄造學生的未來美和學校的成功美。
教師核心素養與專業成長心得體會范文12
從上學期開始,我初次接觸并閱讀《核心素養導向的課堂教學》這本書,核心素養開始進入我的視野。今天我們交流的是這本書中的第三篇“核心素養導向的教學基本策略”,它當中最具有價值的六項基本策略一一整體化策略、情境化策略、深度化策略、活動化策略、自主化策略、意義化策略。策略是從觀念走向行動、從理論走向實際的路徑和方法。有了正確的教學觀念,還得進一步把觀念轉化成操作的策略。以上策略不是簡單的對應關系,而是復雜的多向關系。可以說,任何一項好的策略都同時體現了若干理念,而任何一條好的理念也同時需要多項策略去落實。
整體化的具體策略當中,指出了改變從單個知識點的識記到理解再到應用的認知路徑,轉變知識導向的傳統教學模式,姚嗣芳的單元整合教學法對我很有啟發,當中她改變傳統的逐課設計模式,變為按單元進行整體預設,把整個單元由幾個模塊組成,圍繞單元核心目標,去掉一些大量無味的朗讀知識,枯燥無味的作業,圍繞核心目標集中力量,精準出擊。真正做到了“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的理念,很值得大家去借鑒學習。
情境化策略,通過聯系生活、實物、圖像、動作、語言新舊知識的關系、背景知識或場景、問題創設情境。不論我們采用哪一種教學情境,都要抓住教學情境的實質和功能,才能促使學生有意義的學習。比如在我常的科學課上,也時常為學生準備一些實驗道具,舉一些生活事例,結合多媒體圖像教學,學生表現的學習積極性還是很高的。活動化策略中,我重點閱讀了有關于科學方面的,了解到了科學活動的核心環節即:提出猜想與假設、設計實驗與求證,只有學生參與了這兩項環節,才能真正的感受到科學探究的產生,也讓我在科學教學中有了更一步的認識。
自主化教學改革案例:徐州市的學進去、講出來計劃;張學新的對分課堂:一半教師講,一半學生討論,學生真正的享有了應有的權利,承當了應盡的責任,體現了對學生最大的尊重,因此也使課堂變得存滿樂趣娥、生機勃勃。
教師核心素養與專業成長心得體會范文13
一位作家曾說過這樣一句話“一個人面對外面的世界時,需要的是窗子;一個人面對自我時,需要的是鏡子。通過窗子才能看見世界的明亮,使用鏡子才能看見自己的污點。其實,窗子和鏡子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心,你的心廣大書房就廣大了,你的心照亮了,世界就明亮了。”
通過學習,我明白了這里的“鏡子”就是指《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就是要求我們時刻用《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來嚴格要求自己,做一名合格的教師。
熱愛教育,獻身教育,是教師職業道德的基本要求。一個教師的事業成就和價值實現,不僅僅依靠他的知識水平和教育才能,更重要的是取決于他對教育事業的熱愛和忠誠的態度。很難想象一個見異思遷、心猿意馬,不熱愛教育工作的教師,能傾盡全力投身教育,擔負起教師應盡的崇高職責。通過這次學習,我更堅定了信念,終生愛自己的職業。
陶行知先生提倡教師應有“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崇高而無私的獻身精神。顯然,沒有強烈的事業心是不可能做到這些的。通過學習認識到:選擇了教師,我們就應該甘愿清貧;選擇了教師,我們就應該樂于奉獻;選擇了教師我們就應該把學生的發展和提高放到自己工作的最高位置。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將謹遵教書育人的歷史使命,忠于祖國的教育事業,把自己的汗水,無怨無悔的灑在祖國勃勃生機的花園里,在祖國蔚藍色的天空下守望孩子們成為祖國的棟梁!
教師核心素養與專業成長心得體會范文14
xx月xx日我在大慶路小學參加了“基于核心素養下的課堂教學”培訓,聽了xx老師的“組合圖形的面積”和xx老師的“數與形”,使我受益匪淺。xx老師的組合圖形的面積,先是要同學們獨立思考,然后再小組合作交流怎樣來求小房子的側面積。同學們將圖形化整為零,把圖形進行分割,通過合作交流共有6種不同的分割方法。程老師在同學們都匯報了分割方法后,鼓勵同學們小組合作用不同的方法求出小房子側面和面積。整個課堂教學中老師只是一個引導者,起的只是穿針引線的作用,多鼓勵學生自主探究。張老師的數與形,使我深受最深的是,在新課結束后的微課,帶著音樂展示了小學階段學習中遇到的數形結合,從一年級的小棒,到高年級的植樹、相遇問題、勾股定理,最后由華羅庚的詩結束全節課,真是太精彩了。
通過本次培訓我最深刻的感受是要轉變自己教育教學的方式,分成小組討論教學。教學中要轉換角色,改變已有的教學行為面對新課程,教師首先要轉變角色,確認自己新的教學身份。在現代課程中,教師是“教學中的主導”。作為“教學中的主導”,教師要成為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指導者、參與者。
首先,教師作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一個非常重要的任務就是為學生提供合作交流的空間與時間,這種合作交流的空間與時間是最重要的學習資源。在教學中,個別學習、同桌交流、小組合作、組際交流、全班交流等都是新課程中經常采用的課堂教學組織形式,這些組織形式就是為學生創設了合作交流的時間,同時教師還必須給學生的自主學習提供充足的時間,最終同學們體會到了自主交流而取得成功的樂趣。
其次,教師應成為學生學習活動的引導者。引導的特點是含而不露,指而不明,開而不達,引而不發。學生迷路時教師不是輕易的告訴方向,而是引導他辨明方向;引導可以表現為一種激勵,當學生登山畏懼時,教師不是拖著走,而是點起他內在的精神力量,鼓勵他不斷的向上攀登。
再次,教師應成為學生學習的參與者。教師參與學生學習活動的行為方式主要是:觀察、傾聽、交流。教師觀察學生的學習狀態,可以調控教學,照顧差異,發現“火花”。教師傾聽學生的心聲,是尊重學生的表現。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既有認知的交流,更有情感的交流,既可以通過語言進行交流,也可以通過表情、動作來實現交流。學生不僅學到了知識,同時也縮短了學生與教師之間的距離,學生把我當成了他們學習的伙伴,愿意與我進行探討、互相交流。
以上是我在本次培訓中的一點點收獲和體會,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在課堂教學實施上我會按照新課程標準要求,嘗試全新的教學方法,教師在新課程中的角色應是:課程價值的思考者、學科專業的播種者、學生發展的促進者、合作探究的協作者、資源保障的服務者、終身發展的示范者。我相信,在新的教學方法的培養下,孩子們的學業將會更上一個新的臺階。
教師核心素養與專業成長心得體會范文15
利用暑假,拜讀了余文森教授的《核心素養導向的課堂教學》一書,在閱讀中讓我對核心素養下的教學有了進一步的認識,不斷提升自己的思考。
余教授從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角度入手,從一線教師最為關注的內容出發,深入淺出的回答了“核心素養導向的課堂教學是什么樣的”這一問題,重點對核心素養導向的課堂教學進行了深入闡述。其中提出核心素養導向的六大教學基本策略:整體化策略、情境化策略、深度化策略、活動化策略、自主化策略、意義化策略。書中特別注重理論聯系實際,既有詳盡的論述,又有課堂教學的具體案例,讀起來通俗易懂。
在書中,余文森教授有一章提到了“基于學生學習的教學”,這不僅是教學本質的體現,也是學生形成學科核心素養的必然要求。“基于學生學習的教學”是“從學生的經驗、生活和常識開始的學習”,是“學生原生態思維自由參與的學習”,是“學生情感、興趣、愛好、精神、生命參與的學習”,作為教師我們每天都與學生打交道,在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課堂上,我們是否真的了解我們的學生需要的是什么?或者我們給予了他們什么?我們是否靜下心來問過自己,當我們的學生遇到問題時,我們有沒有認真研究過學生的想法?當一個知識點在自己眼里顯得十分簡單,而在學生腦中還是不懂時,自己有沒有急躁過……
在數學教學中,基于數學本質的教學絕不只是要求學生掌握系統的數學知識,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形成數學思想和數學思維,達到會用數學的眼光觀察現實世界、會用數學的思維思考現實世界、會用數學的語言表達現實世界的學習目的。只有以生為本的課堂,教師真正讀懂學生,才能使40分鐘的課堂落實有效,才能真正的做到“素養為重”。也只有真正地“讀懂學生”,落實學生作為“人”的核心素養的教學,知識才會在學生的身上扎根。
教師核心素養與專業成長心得體會范文16
今天上午在湖南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聆聽了余柏青老師的《核心素養視閾下的中學歷史教學》報告。報告澄清了我一直以來關于歷史學科核心素養的概念。從最早的時空觀念,史料實證,歷史理解,歷史解釋,歷史價值觀到后來的時空觀念,歷史理解,史證意識,歷史解釋和家國情懷,直到現在的唯物史觀,時空觀念,史料實證,歷史解釋和家國情懷的最終版本。歷時一年多將近兩年的時間,以首都師范大學徐藍教授為核心的專家團隊終于敲定了最后的歷史學科核心素養。
與此對應,他們制定了配套的歷史學科學業質量標準以適應即將到來的高考改革。歷史學科共被分為四個等級,一級為最低等級,二級為高中畢業應達到的合格等級,還有依次拔高的三級和四級。后一個等級均涵蓋前面的等級。高中歷史教材共分為必修和選修兩個部分。必修部分4個學分,主要課程為《中外歷史綱要》。選修分為兩部分,10個學分,為進一步學習歷史的學生提供政治,經濟和思想文化方面的內容。
關于核心素養,余老師不僅明確了它的五大部分,還分別闡述了每個部分在核心素養這個體系中的地位。其中以唯物史觀最為重要,它屬于方法論,至少涵蓋以下幾個方面:人類歷史的發展是有規律的,這種規律從縱向看是從低級到高級,從橫向看是從分散到整體;人類社會結構的三個基本組成部分生產力,生產關系(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它們之間的相互關系;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的關系;在階級社會中的階級分析方法;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等等。其次,核心素養的'第二個內容時空觀念屬于知識面的層次。余老師將時空觀念分成了動態時空觀和靜態時空觀兩大基本類型。再次,余老師將史料實證和歷史解釋歸到了研究力方面。而最后的家國情懷明顯屬于歷史價值觀的范疇。
聽了這場報告,受益良多。同時也認識到了自己在歷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第一,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注重了歷史的時間觀念卻更多地忽視了空間觀念。(參看劉芃:《歷史學科的教育與測量》)第二,史料在我的課堂中幾乎沒有發揮應有的作用。即使有時會用到一些史料,但也沒有正確地使用,沒有按照給出史料,引導學生,傳授方法,分析史料,得出史論這樣基本的歷史教學規律才上課。
學習就是為了提高,我想在接下來的歷史教學中需要在這兩個方面拿出具體的對策來解決這些問題,以恢復歷史課堂的本來面目。
初中階段英語學科核心素養:
語言能力
語言能力是在社會情境中借助語言,以聽、說、讀、看、寫等方式理解和表達意義的能力。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學生能進一步發展語言意識和英語語感;掌握英語語言知識并在語境中整合性運用所學知識;理解口、筆語語篇所傳遞的意義,識別并賞析其恰當表達意義的手段;有效使用口、筆語傳遞意義和進行人際交流。
文化品格
文化品格指對中外文化的理解和對優秀文化的認同,是學生在全球化背景下表現出的知識素質、人文修養和行為取向。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學生能獲得文化知識,理解文化內涵,比較文化異同,吸收文化精華,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和道德情感,自信、自尊、自強,具備一定的跨文化溝通和傳播中華優秀文化的能力。
思維品質
思維品質指人的思維個性特征,反映其在思維的邏輯性、批判性、創新性等方面所表現的水平和特點。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學生能辨析語言和文化中的各種現象;分類、概括信息,建構新概念;分析、推斷信息的邏輯關系;正確評判各種思想觀點,理性表達自己的觀點,具備初步用英語進行多元思維的能力。
學習能力
學習能力指學生積極運用和主動調適英語學習策略、拓寬英語學習渠道、努力提升英語學習效率的意識和能力。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學生保持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具有明確的目標意識,能夠多渠道獲取學習資源,有效規劃學習時間和學習任務,選擇恰當的策略與方法,監控、反思、調整和評價自己的學習。
教師核心素養與專業成長心得體會范文17
教師首先要以德育人,教育思想,教育觀念,對教育事業的發展至關重要,正確的教育觀念可以造就人才,錯誤的教育思想會摧殘人才,教師的政治取向,道德素養,教育觀,世界觀,人生觀起著直接影響作用。一方面需處理好知識和能力、品格之間的關系。知識是基礎,發展能力和品格離不開知識的習得;知識是手段,目的是通過知識的習得發展能力和品格。另一方面需明確所要發展的能力和品格的特殊指向性,要適應終身發展的需要和社會發展的需要。再者,教師本身的價值觀應當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相和諧。專業思想的建立,將會直接影響教師的知覺、判斷等心理過程,從而引發其相應的有彈性的教育教學行為。
培養學生核心素養,教師要堅持探究性的教與學,讓學生學會認知。知識是必需的,但不是灌輸給學生的,而是學生通過探究獲取的,要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另一方面,堅持問題解決式教學,讓學生學會做事。“教師在教學的時候,應該想方設法創設問題情景,讓學生調動已有的知識與技能或者學習新的知識與技能,參與到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來,并在這一過程中通過觀察、思考、想象、研究、操作、合作等方式,逐漸地形成核心素養。圍繞這一思想,項目驅動法、任務驅動法、合作學習法以及像藝術家那樣工作都是不錯的選項。但無論哪一種方法,情境、問題、探究、合作都是其中的關鍵詞。再有,引導學生開展合作性、自主性的學習,讓學生學會與他人相處、學會自我教育、反思與管理。
二十一世紀呼喚著高素質、多層次的人才培養,多層次人才培養呼喚著素質教育,素質教育也呼喚著高尚的師德修養。教師擔當著教育下一代的重任,唯有高尚的師德修養,業務能力強的老師才能振興教育,也才能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愛是教育美麗的語言,我們教師應有那顆與學生溝通的法寶—博愛之心。用愛去對待學生,影響學生,關心他們的成長。
教師核心素養與專業成長心得體會范文18
近日,我有幸參加了本學期初培訓,蒲主任對核心素養導向下語文課堂的轉型與實踐做了細致而生動地講解。通過學習,讓我對核心素養下的語文課堂有了更加全面的認識。
當今時代,科技進步日新月異,知識經濟迅猛發展,全球化、信息化步伐明顯加快,這些變化對人的素養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核心素養的提出,明確了學生應具備的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有力地回應了新時代的呼喚,也為深化課程改革和教學改革提供了方向。學生發展核心素養,主要是指學生應具備的,能夠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核心素養是關于學生知識、技能、情感、態度、價值觀等多方面要求的綜合表現;是每一名學生獲得成功生活、適應個人終生發展和社會發展都需要的、不可或缺的共同素養;發展是一個持續終身的過程,可教可學,最初在家庭和學校中培養,隨后在一生中不斷完善。
如果教師沒有能夠完全理解核心素養,知識只能停留在認知領域,而素養卻能鍵入到人的血液神經系統中去,是人的一種天性流露。當一個教師開始重視培養學生的素養時,就是找到了教育的家,才會讓教學有根。
作為一名語文老師需要什么文化底蘊呢?我覺得需要博覽群書,有經典詩詞的底蘊。中國是詩的國度,是詩歌養育了中華民族。孔子曰:“不讀詩,無以言。”“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邇之事父,遠之事君。”文學名著是民族文化的集大成,更是民族精神和靈魂代言人,我們的教材中就有大量的文學名著,也要求學生課外閱讀大量的文學名著,文學名著就是為學生的文化奠基,為學生的精神添上亮麗的底色。語文老師需要人文關懷。愛生是基礎,給學生思考的機會。我想語文教師還應學習哲學知識。哲學是萬學之學,指導一切科學,充滿著好奇、疑問、探究與智慧。哲學就是追求智慧、熱愛智慧的學問。歷史充滿智慧,讀史使人明智;文學充滿智慧,文學給人靈感,給人想象,給人真善美的啟迪。當文哲史融為一體時,就讓我們的心靈充盈智慧的光芒。語文教育不可忽視的一個重點,就是語文素養的培養和核心素養,提高。語文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使學生情與理同步發展。
總之,課堂教學變革是核心素養落地的切入點,突破點和成長點,只有聚焦課堂,才能真正讓核心素養落地,促進學生智慧地成長。我會以學生為出發點,立足課堂,結合語文教學實踐,將語文核心素養的培養和提升貫穿于語文教學活動中,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也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和綜合素養。
教師核心素養與專業成長心得體會范文19
在本輪小學語文教師網絡學習中,我學習了幾門有關核心素養的必修課,如《核心素養的定義與愿景》、《聚焦核心素養培育的教育改革》、《關注核心素養》等。學習中,認真觀看了相關專家的精彩視頻,受益良多。
“素養”一詞的含義比“知識”和“技能”更廣。“技能”更多地從能力角度講,我們所提“素養”不僅僅包括能力,更多考慮人的綜合素養,特別是品德上的要求。核心素養是學生在接受相應學段的教育過程中,逐步形成的適應個人終生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與關鍵能力。核心素養是關于學生知識、技能、情感、態度、價值觀等多方面的綜合表現;是每一名學生獲得成功生活、適應個人終生發展和社會發展都需要的、不可或缺的共同素養。下面談談我對核心素養的認識:
一、文化基礎是核心素養的基石
文化是人存在的根和魂,沒有文化基礎就很難有更高層次的精神追求。所謂的文化基礎應該是學生在學習、理解、運用人文領域知識和技能等方面所形成的基本能力、情感態度和價值取向等方面的人文底蘊和學生在學習、理解和運用科學知識和技能等方面所形成的價值標準、思維方式和行為表現等方面的科學精神。所以要求教師無論在哪一學科的教學過程中都要注重知識的傳授同時強化學生的技能訓練,以便增強學生的人文底蘊。
二、自主發展是核心素養的關鍵
在發展上,核心素養具有終生發展性,也具有階段性。核心素養是所有人都應該具備的素養,每個人都需要不斷發展,但其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具有終生的連續性。最初在學校中培養,隨后在一生中不斷發展完善。另一方面,核心素養發展的連續性并不否認其表現出一定的階段性特點。核心素養在個體不同人生階段中的著重點有所不同,不同教育階段(小學、初中、高中、大學等)對某些核心素養的培養也存在不同的敏感性,即一些核心素養在特定的教育階段可能更容易取得良好的培養效果,這為核心素養的培養提供了有利條件。在小學階段,不同學科的教師落實不同學科的素養,那么綜合起來就是學生的核心素養,在學科素養培養過程中要注重學生的自主發展,讓學生自己學會管理自己的學習和生活,充分認識自我價值,成就自己的人生目標;還要讓學生有健康的體魄和健康的心理,能夠認識自我,規劃人生目標,在這些長遠目標的基礎上教學學生學會學習,學會生活才是核心素養的關鍵所在。
三、社會參與是核心素養的最終目的
社會性是人的本質屬性。社會參與,重在強調能處理好自我與社會的關系,養成現代公民所必須遵守和履行的道德準則和行為規范,增強社會責任感,提升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促進個人價值實現,推動社會發展進步,發展成為有理想信念、敢于擔當的人。學生在日常活動、問題解決、適應挑戰等方面所形成的實踐能力、創新意識和行為表現。具體包括勞動意識、問題解決、技術應用等基本要點。
通過本輪小學語文教師網絡學習,對核心素養有了一些膚淺的認識,在以后教育教學過程中我將以此次的理論學習作為基點,努力去研究在本學科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抓住重點進行有的放矢的教學。
教師核心素養與專業成長心得體會范文20
有好的教師,才有好的教育。而好的教師不但擁有深厚的知識底蘊,還要有豐厚的文化素養。素養和知識有什么區別呢?素養來自于知識技能,又高于知識技能,素養是智慧,是文化,是精神。而教師的核心素養包括學科素養和教育素養。
有學科素養的教師一定癡迷和深愛所教學科。有了這種癡迷與深愛,他會主動學習學科知識,鉆研教材,博覽群書,努力開拓知識面,深挖知識層,不斷把知識擴展和深化。他咀嚼吸收其中的精華,在課堂上深入淺出地教給學生。并且在不斷的教學實踐中積累智慧,迸發教育學靈感,形成教育素養。
我最開始從教時,覺得編寫教案的人很優秀,他們往往能夠抓住文本的核心問題,巧妙設問,層層深入,引導學生去解讀、探究文本,而我竟什么也看出來。隨著工作時日的增加,我也慢慢積累了經驗,當然這也得益于對教材反復研讀,積極吸取他人經驗,再結合自己的體悟日積月累而成。
譬如這學期我們學習選修教材《外國文學》這本書,這本書每一單元有一個主題,這些主題都是小說的基本要素,也是我們在做文學類文本閱讀中經常碰到的概念。第一單元的主題是“敘述”,包括敘述角度,敘述人稱,敘述腔調和速度控制幾個概念。如果在以前我總是著重講解本單元的第一課海明威的《橋邊的老人》,而讓學生自己讀讀《墻上的斑點》和有關話題“敘述”的理論性文字。但今年再去教這單元時,我把重心放在了主題“敘述”上,而把《橋邊的老人》《墻上的斑點》作為例子去解讀,這也符合編寫者的意圖。除此之外,我還選取了《伊索寓言》中《狐貍和烏鴉》的故事,讓學生分別從狐貍和烏鴉的角度采用第一人稱去敘述。學生對這個拓展的問題興致很高,演繹了不同版本的《狐貍和烏鴉》,有的甚至改變了敘述腔調,加入了網絡文學中“快穿”的手法,還讓烏鴉角色崩塌。學生們的表現令我驚異,而我也相信,通過這次訓練他們一定深刻的理解了什么是敘述角度,敘述角度的改變會帶來什么樣的效果。之所以前后教學的理念發生變化,我想這得益于這幾年不斷地學習新知識,聽教學名家的講座,知識視野開闊,對教材的把控上也更容易高屋建瓴,解讀教材也就更深入。
蘇霍姆林斯基在《給教師的建議》中說:“教師所知道的東西,就應當比他在課堂上要講的東西多十倍,以便能夠應付自如地掌握教材,到了課堂上,能從大量的事實中選出最重要的來講。”因此,作為一名教師應當博覽群書,廣泛吸取營養,才能厚積薄發,收到讓學生“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的奇效。
教師核心素養與專業成長心得體會范文21
首先,我來說一說什么是核心素養。《教育部關于全面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中有個詞引人關注:核心素養體系――明確學生應具備的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突出強調個人修養、社會關愛、家國情懷,更加注重自主發展、合作參與、創新實踐。
“核心素養是一種跨學科素養,它強調各學科都可以發展的、對學生最有用的東西。比如核心素養中語言素養的概念,已經不是語文學科的概念,也不是外語的概念。這里如果使用‘技能’概念定位可能會低一點,但對它的特點可以說得非常清楚,它的特點是有效地表達和交流,其實是一種廣義的語言概念,作為有效地表達和交流,遠超了語文的范疇。核心素養也是知識、技能和態度等的綜合表現。它是知識、能力、態度或價值觀多方面的融合,既包括問題解決、探究能力、批判性思維等“認知性素養”,又包括自我管理、組織能力、人際交往等“非認知性素養”。并且,“素養”一詞的含義比“知識”和“技能”更廣。‘技能’更多地從能力角度講,我們所提的‘素養’。不僅僅包括能力,更多考慮人的綜合素養,特別是品德上的要求。這也符合我們的國情,落實起來更好一些。”劉恩山認為,核心素養提出后,“目標更明確,因為這些要素提得更鮮明,它會把國家的教育方針突出表現在核心素養上,我們就可以在這個框架內更明確地定位學科教育。每個學科把這件事情做好,就可以更好發揮出學科課程的價值”。他進一步解釋,“它可以清晰地提示你,生物學或者其他理科,在科學素養之外能做什么,比如,生物學里有沒有語言素養或數學素養的問題?過去很多人沒有去考慮,今天作為一種核心素養提出,語言素養、表達交流的能力也要落實到生物學習中,所以我們要組織學生去合作學習,去探究自主學習,這個過程中伴隨著語言、人際交往的目標”。
在數學教學中應讓學生愛上“思考”。只有學生喜歡思考,他才會全身心地投入到數學活動中去,才會用數學的眼光去看待問題,提出理性的數學問題。教師應該創設學生感興趣的教學情境引入知識探討;在數學課堂上盡量滿足學生需求。如給學生表揚、稱贊等滿足學生的基本需求,教師要不吝對學生進行表揚,建立學生學習數學的自信;在生活情境中學習數學,讓學生體驗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感受到數學的魅力,引導學生發現生活中、大自然中數學的美。在教學中,多給學生上臺展示的機會,培養學生自信、表達等能力。給學生更多的時間去思考問題,老師要更加有耐心。有一句話這么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意思就是我們要多思考,只有讓學生自己思考過的東西,他們才能對問題有更深刻的記憶,他們才會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結論,從更深層次來講,這樣才有可能讓學生成為一個有想法,會創新,有能力而不僅僅會讀書的一個人。也就是培養了學生的素質,讓他們能夠快速地融入到社會。
數學教師還應該把握小學數學教學特點,知道小學數學教學要以“知識技能”為基礎和載體,逐步實現多層目標的達成。以“教學活動”為主體和主線,通過“再創造”建構起學生自己的“數學現實”;以“學會思維”為重點和核心,培養、發展學生的嚴謹意識和理性精神。作為教師的我們,在明確小學數學教學的特點基礎上,才能更好地培養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盡力讓我們的學生擁有一雙能用數學視覺觀察世間的眼睛;一個能用數學思維思考世界的頭腦;一種能用數學方法解決問題的能力;一副能用數學思想改造世界的情懷。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基于核心概念發展核心素養是專家的共識。
第一,核心概念是學生數學素養的重要標志。數學素養是通過數學的學習建立起來的一些思想、方法、以及用數學的思想方法處理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核心素養是基于認數、計算、測量、統計等具體的數學知識與技能而形成的數學的思想與方法,以及對數學在現實社會與生活中的作用與價值的認識。課標中提出的10個核心概念,總體上反映了對學生數學素養的基本要求,是學生數學素養的重要標志。
第二,核心概念體現數學課程的基本理念和總體目標。數學課程與教學要面向每一個學生,促進每一位學生的發展,這既是基本的要求,也是必需的要求。良好的數學教育不僅要讓學生理解和運用相關的數學概念,掌握數學方法,還應當包括使學生感悟一些數學的基本思想,積累一些數學思維活動和實踐活動的經驗。
第三,核心概念反映了數學的本質和價值。數學內容中反映的數學知識所蘊涵的重要思想和方法,能提升具體的數學知識學習的質量,體現數學內容的本質特征和真正價值。
教師核心素養與專業成長心得體會范文22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指出,富有創新意識的學生在原有知識結構(客觀知識)的基礎上,能主動(或者教師通過引導)發現一些學科知識的缺陷,并試圖彌補,從而主動構建并形成自己的主觀知識體系。自身知識結構體系的逐步完善,有助于學生形成構建自身知識體系的創造力。
學生的知識體系應處在逐漸完善的過程中。教師應當循序漸進地引導學生,根據自己的學習情況,把一天、一周、一月、一學期乃至一年學到的知識,進行梳理、總結、分析,寫出自己的感悟與新的發現,并反省自己的學習困難與不足,進而尋求突破之道。在教學中,我發現,學習程度好的學生寫出的感想感悟會有綜合性甚至是創造性的發現,學習一般或者基礎薄弱的學生會寫出符合自身知識基礎和認知基礎的.歸納總結,這也會促進學生的進步。無論學生寫得如何、總結得如何,其感悟都是在自己原有基礎上的總結和提高。
教師要通過適當的評價,引導學生發展反思的能力與批判性思維。學生的感悟,沒有好壞之分,只有正誤、高低之別。因為每一名學生的隨想感悟都是在自身的知識體系和認知體系上的總結、內化遷移以及認知體系的重新構建。對于學生的思考與創新,老師要本著兩個原則進行評價:一是不唯書、不唯師、只唯實(學生個體的實際情況和知識的科學性)的鼓勵性原則;二是延遲評判的原則,讓學生有一個反省、自我認識的過程。當然,學生的隨想感悟涉及了各門學科,內容十分龐雜,老師們不可能全部精通。我們不妨創設學生隨想論壇,讓學生相互交流討論,采用兵教兵的方式,讓學生在交流討論、相互借鑒的過程中,能夠形成自己的正確評判,并學到新的知識、思維方法,進而產生新的想法。
在我國現今的基礎教育課程教學體系中,還存在著許多不盡如人意的地方:在自然科學教學方面,習題做得太多了,學習方法和思維方法講得太少了。在人文科學教學方面,讓學生死記硬背得太多了,設置的條條框框太多了,而學生欣賞領悟得太少了,自由和自主創作的空間太狹窄了。在工程技術學科中,有關科技制作、創造發明方法和意識的培養方面,我們為學生創設的時間、空間太少了,更缺乏相應的氛圍,許多學生因為不了解而與一些有利于終身發展的東西失之交臂。諸此種種,都不利于核心素養的落地,都需要盡快改進。
正如馬克思所說,人們自己創造自己的歷史,但他們并不是隨心所欲地創造,也不是在他們自己選定的條件下創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從過去繼承下來的條件下創造。創新與創造不應僅僅指向新學說、新發明、新發現、新技術以及文學藝術創作等高級創造,對于學生來說,其創新意識和創造力的客觀基礎就是其自身原有的認知水和知識結構體系,只要是相對于個人的認識和知識上的突破,就是初級創造力的開始。
教師核心素養與專業成長心得體會范文23
在繁花似錦的八月,參加了我縣小學數學教師素養大賽。大賽有數學課程標準專業知識;書寫作圖;教學情景的說課三個內容。讓我有所得,也有所思。
曾幾何時也滿意自己數學教學的各方面,因為這16年的數學教學,沉淀了一些數學素養和底蘊,讓我沒有感覺到自己的專業知識不夠用,但這次數學教師素養大賽讓我如夢初醒。數學教學理論不夠豐盈,沒有一桶水;教學能力還有待提高;作圖還行,但不是頂級的;教學方法,知道很多,但應用不夠靈活。可見自己的基本功不扎實,而且興趣、愛好不廣泛,沒有一技之長,我感覺真是汗顏。我們的教育理念是要培養出全面發展的綜合型的人才,而自己卻“先天不足,后天不補”,怎么能夠做好為人師表呢?又怎么理直氣壯的對學生評頭論足呢?
素養大賽指明了我的不足之處,及時讓我認清了自己,擺正自己的位置,在今后的教學中:
①平時積累經驗。不在盲目自大,不在自我滿足,而是從頭積累,下功夫精心備課,常反思改進教學。
②加強理論學習,每月讀一本數學理論著作,并做好筆記。用科學的態度和工作方法搞好教學工作。素質教育不僅要求小學數學教師在數學方面有豐富的專業知識,還要懂得教好數學的教育規律,研究學生學好數學的心理狀況。這些都要求教師認真學習和在教學中正確運用教育理論,這是用科學的方法指導教學,也是教育改革的基礎。
③苦練基本功。每周練習數字書寫與作圖,堅持用準確嚴密的數學語言講課。每月講一節示范課,提高自己的授課水平。“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總之,我會動力提高自己的數學素養,為孩子的數學學習奠基!
教師核心素養與專業成長心得體會范文24
xx區教育局英語教研室開展了全區小學英語教師培訓會,本次培訓以“落實核心素養”為主題,意在提高全區小學英語教學質量。
首先,由李老師向大家介紹了“一起作業”平臺中結構升級后的板塊設計、基于藍思分級閱讀測評系統的繪本分級練習、新增的自然拼讀板塊設計及教師端的教學資分享介紹。這是一個很好的教師與學生交流互動學習的平臺,從李老師的口中得知,城區教學中已大面積應用到這個教育資平臺。很遺憾,在我的教學班級中,對此平臺的實踐還是“零”,雖然現在是大步邁向小康的激昂時代,但不可否認的是,對于一些農村家庭的孩子擁有或使用電腦,還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就當作一個留給學生的階梯作業吧,對于那些有條或有能力或有興趣的學生而言,不妨試用一下,也許會收到不一樣的學習效果。
其次,由區教育精英公園道小學的劉老師分享了“小學英語復習”經驗,無論是新授的后隨堂練習、單元復習、每個學期的期中/期末復習,還是每堂大量ppT的運用,讓我深深地感到學生成績的提高與劉老師如此細心、縝密的教學態度和背后默默的大量辛苦工作的付出是分不開的,雖然方法不能生搬硬套,但對我而言,有非常大的借鑒作用。
再次,由學習北派名師培訓的優秀教師們分享了她們的心得體會和各自的教學經驗。她們對“單元主題下的輸入”,“英語核心素養的落實”,“英繪本與教學本相整合”,“語音教學與自然拼讀在教學中的運用”,“分級閱讀”等做了思想與教學實踐上的傳遞。雖然各位教師對這些教育理念介紹的比較簡短,但可以看出這是教育教學必然之的趨勢。培訓后,對于這些目前教育改革中呼聲很高的“熱詞”,我仔仔細細的在網上查了很多資料,正是這次培訓,拓展了自己思想上的局限性,讓腦洞大開。一些教育專家和教師對此方面的研究已經走在了先列,對于我們而言,要在自己的教學試驗田上需要不斷地思考、學習、理解、接受、再運用。
最后,非常感謝這次的培訓平臺,每次培訓都在思想理念上,教學方法和教學實踐上受益匪淺。雖然北派名師學習的教師人數有限,但楊老師如此用心良苦的把一線的動態和教育聲音傳達給每個老師,是我所敬畏的,感謝這次培訓,讓我又受到一次思想上的修行。在即將開始的新學期,我要學習學習再學習,對于這些教學理念的運用不是一蹴而就的,但有了開始,總會有或多或少的收獲。
教師核心素養與專業成長心得體會范文25
去年暑假,參加鄭州市骨干教師培訓,“核心素養”一詞貫穿整個培訓的過程,讓我對學生的核心素養培養有了深刻的認識。拜讀了余文森教授的《核心素養導向的課堂教學》一書,讓我對學科教學的核心素養有了深刻的思考。
本書共分為三個
在《學科教學是立德樹人的主要途徑》
從教學實踐的角度,又強調了幾點:一、要充分挖掘學科知識特有的道德教育資源;二、學科教學要進入學生的生活和行為;三、學科教學要進入學生的道德和心靈世界;四、要結合學科教學有機地進行價值引導。于此,作為一名德育工作者,我受到很大啟發:每門學科都蘊藏著豐富的道德教育資源,教師要對學科教學內容中具有道德教育價值的素材進行發掘,把德育滲透融合在課程教與學的活動中。課堂教學要轉化為學生課外的成長行為,延伸到學生的日常生活中,并逐步變成他們的成長自覺。真正的自由教育意味著對學生的整個生活發生重大的影響,他所學的東西將會影響他的行為、興趣與選擇;意味著他過去的一切都收到審視和重新估價。心靈是人之根本,更是教育教學之根本。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教育技巧的特點就在于使教育的整個過程成為教師過問人的
唯有進入學生情感、生命、靈魂深處的教學,才能內化為學生高尚的道德生活和豐富的人生體驗,這樣,學科知識增長的過程也就成為人格健全與發展的過程。把隨著學科知識的獲得,學生將變得越來越有愛心,越來越有同情心,越來越有責任感,越來越有教養。
德國教育哲學家雅思貝爾斯說:“教育是人的靈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識和認識的堆集。在學習中,只有被靈魂接受的東西才會成為
教育是及其嚴肅的偉大事業,通過培養,不斷地將新的一代帶入人類優秀文化
聚焦課堂變革,深度挖掘教材,致力培養學生核心素養,是新時期每一位教育教學工作者的重要工作。
教師核心素養與專業成長心得體會范文26
在閱讀教師人文讀本的過程當中,可以從中充分的學習到中華人文精神的形成、發展,傳統人文精神發展和中華人文精神的新因素等很多重要論述。同時,從各方面的角度表述了人文素養的重要性和在各個領域里所起到的作用。如,中華傳統人文的基本特征和西方人文的基本特征間的區別與共同點。
從我國學校的課程安排來看,基礎教育存在著明顯的重理輕文的傾向,諸如歷史、地理之類的人文課程,與國外相比,不僅教學課時少,而且教學要求低。發達國家的基礎教育不僅重視課外閱讀,而且對研究能力和寫作能力有較高要求,國外很多國家的學校教育從小學低年級就開始訓練學生收集、查找、分析信息,并結合社會生活科學研究的程序寫論文,對比鮮明的。
教師要始終把“一切為了學生”作為標準,要把自己想象成學生,才能明白學生到底喜歡聽哪一類型的課程。因此,作為教師要不斷的創新教學方式、方法,在不斷的創新中,最大程度地開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不斷提高教學水平。不依靠大量的作業和考試增加學生負擔,給予學生一定的自由空間來發揮學生的創造力、想象力和開發其求知的欲望,從而使其在創造、開發、想象的過程當中更好地使其知難而進,而最終達到學生的求知欲,使教學以全新的面貌運用到學生的身上,得到最有效的教學效果。
中華民族有著獨具特色的人文思想,諸如儒家的仁愛、節儉、謙讓,墨家的重實踐、任人唯賢等,得以綿延至今。我們如今所說的人文素養,即是正確處理好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的關系,它是悠久歷史的深厚積淀的結果。現如今所提倡的素質教育與人文素養的提高是有共性的,素質教育是以促進學生身心發展為目的,以提高思想道德、科學文化、勞動技動、心理素質為宗旨的基礎教育。它主張因材施教,發揮學生在學習過程當中的積極性、主動性,使學生生動活潑,注意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創造能力。所以在教育教學中,充分發揮人的求知欲、興趣等各個方面的優勢,來填補教學過程當中缺乏的教育方式,那就是以人為本。
教育的精神力量最終體現在人文素養的底蘊中,人文素養的培養更基礎,因為人文素養是多方面能力的總體支撐,這種支撐作用具體表現為理性的思維、寬容的心胸、健康的心態、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以及足夠的合作意識等等。人文素養的缺乏直接影響了學生的思維深度與廣度,以及對問題的洞察力和對事物發展的前瞻能力,而這些能力都是創造能力的重要內涵。
【教師核心素養與專業成長心得體會范文】相關文章:
核心素養培訓心得體會范文03-22
教師核心素養心得體會08-15
教師核心素養培訓心得體會09-13
核心素養教師培訓心得體會03-28
什么是核心素養08-19
何為核心素養08-28
教師核心素養提升心得12-08
教師核心素養題心得體會范文(精選11篇)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