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能守恒定律》說課稿
機械能守恒定律指的是在沒有外力做功和沒有非保守力存在的情況下,物體的機械能保持不變。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機械能守恒定律》說課稿(精選7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機械能守恒定律》說課稿1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們:
大家好。我是來自河北省的物理教師,很榮幸有機會參加這次大賽。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機械能守恒定律”。
我們河北省是從20xx年才開始實施新課程標準教學的,所選用的教材為人教版普通高中物理教材。教材分為必修和選修。必修兩冊,包含力與運動,萬有引力,機械能守恒等高中物理最基礎與核心的知識,供所有學生學習。選修分三個系列,各有側重,一系列以物理核心內容:電磁學,熱學,能量等為基礎,側重物理學與社會的相互關系和作用,突出物理學的人文特色,強調物理對人類文明的影響。二系列以電路電工,電磁與信息技術,力與機械,熱與熱機,光學儀器,原子與核技術為主修內容,突出技術應用角度上對物理學的展示,側重應用性,實踐性特點。三系列比較全面系統的呈現了物理學的基礎內容,使學生學習理論物理力、熱、電磁、光與原子物理的理論知識,進一步了解物理學的思想和方法。
我這次說課的內容來自必修二的第七章,機械能守恒定律。
我認為,課程標準、三維目標、教材與教法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就像是一棵樹。課標是這棵樹生長的土壤,三維目標是樹的主干,教材是枝干,教法是樹葉,只有各方面都和諧發(fā)展,才能使這棵教育之樹茁壯成長,開花結果。下面,我就逐一進行闡述。
一、三維目標
新科標帶來的第一個變化就是三維目標的提出。本套教材的主編小善先生說過,物理學本身就是科學知識、科學過程和科學文化的統一,三維目標的制定,是物理學本質特征在物理教育中的反映。所以,作為教育執(zhí)行者的教師,首先要理解三維目標的理念。就高中物理而言,老式的教育模式只是注重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忽略對學生其他方面的要求,這樣的教育模式,使得學生失去了對科學的興趣,沒有了創(chuàng)造的熱情與能力,變成只會做題考試的機械人。新課標三維目標的提出,從根本上改變了這樣的情況,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三個維度制定的教學目標,不僅使學生明確了學什么,更重要的是使學生意識到為什么學,怎么去學。在學習科學知識的同時,了解科學發(fā)展的過程,體會科學帶來的樂趣,激發(fā)學習科學的熱情。這才是教育的根本。機械能這一章也是圍繞著三維目標的實現而展開教學的。
二、教材與教法
高中物理必修二模塊是共同必修模塊。在本模塊中,學生將通過機械能、曲線運動的規(guī)律和萬有引力等內容的學習,進一步了解物理學的核心內容,體會高中物理課的特點和學習方法,為以后進一步學習打好基礎,為后續(xù)模塊的選擇做準備。
能量這一部分知識,不僅是本冊書的重點,也是整個高中物理的重點知識。
大家請看,高中物理學包括力學,熱學,電磁學,光學和原子物理五大部分,在對這些知識的教學過程中,我們不難發(fā)現,每一部分都有能量的知識出現,由此可見,能量及其守恒定律,是一個貫穿整個高中物理的重要概念,不僅如此,能量守恒定律也是自然界最基本的定律之一,它的提出,使各種不同的物理學內容和諧統一,正如在本章章首所引用的德國物理學家,諾貝爾獎獲得者勞厄所言:物理學的任務是發(fā)現普遍的自然規(guī)律。因為這樣的規(guī)律的最簡單的形式之一表現為某種物理量的不變性,所以對守恒量的追求不僅是合理的,而且也是極為重要的研究方向。這一段話,足見能量守恒定律在科學中的重要地位。本章知識的學習,不僅在于學生對相關知識的認知與掌握,更重要的是,它為學生推開了物理學的一扇大門,用守恒的思想去思考問題,在以后的學習中,學生還會遇到如電荷量守恒,動量守恒等等知識,有了這一章的鋪墊,學生在學習上述相關知識的時候,就可以用自己掌握的知識來分析問題,思考問題。
下面我們就來進入這一章,課程標準對本章的內容標準做了如圖所示的要求,分析后我們不難發(fā)現,在這一章的教學中,我們不僅要使學生掌握諸如恒力做功的計算,動能與重力勢能,動能定理及機械能守恒定律,還要使學生通過實驗與探究深入理解這些知識,并能用這些知識分析生活中遇到的實際情況,而且,還要通過本章的學習,是學生理解動量守恒定律的重要意義,認識利用能源與節(jié)約能源對人類社會的重要性。
依據這些,教材對本章做了如下的安排。通過對新舊教材在這一章的章節(jié)設置,我們不難發(fā)現變化,新課標教材在這一章多了四節(jié)內容,其中不包括第九節(jié),不僅又增加,同時也有刪節(jié),原教材中的《功和能》,《機械能守恒定律的應用》被刪減,這樣的編寫,目的何在呢?我談一下自己的看法。
對這一章的內容,我們可以分兩部分看,一部分是“功”另一部分是“能”。功的內容包括第二節(jié)《功》,和第三節(jié)《功率》在第二節(jié)中,學生將在初中已有知識的基礎上,深入學習恒力做功的計算,了解功的正負,第三節(jié)學生會學習功率的計算,并理解功率的物理意義是描述做功快慢。“能”包含三節(jié),分別是第四節(jié)《重力勢能》,第七節(jié)《動能和動能定理》,第八節(jié)《機械能守恒定律》。在這三節(jié)中,學生將了解重力勢能和動能的表達式,學習用動能定理分析解決實際問題,學習機械能守恒定律。如果只看這些內容,新教材和舊教材似乎沒什么變化,其實不然。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為什么將原本舊教材中的第三節(jié)《功和能》刪掉。在以前的教學中,講完功和功率,出現的就是第三節(jié),在這一節(jié)的教學中,大部分教師都只會強調一個點,即“功是能量轉化的量度”,以往看來,這一節(jié)放在這里是理所當然的,有了這一節(jié),就可以把前后兩部分知識順暢的聯系起來,為學生理解后面的一些知識鋪平了道路。但是,其實不然,我覺得舊教材這樣的安排利大于弊:直接把功能關系告訴學生,使學生失去了對這一重要知識的探究機會,只是被動地接受。這一過程的缺失,使教師失去了一個很好的教育教學機會,不利于學生科學精神的發(fā)展和科學態(tài)度的形成。所以在新教材中,沒有明確指出功能的關系,但是,卻在之后的各節(jié)做了滲透:講重力勢能時講到的重力做功,動能定理中的合力做功,機械能守恒定律中對條件“只有重力做功”。在這些內容的教學過程中,學生通過探究自己得到這一結論,這不僅使學生通過自己掌握到知識,更能為后面的學習,比如分子力做功對應分子勢能變化;電場力做功對應電勢能變化;安培力做功對應電能變化,打下堅實的基礎。為了實現這一過程,本章安排了第五節(jié)《探究彈性勢能的表達式》,第六節(jié)《功與速度變變化的關系》,第九節(jié)《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的內容,以實驗的形式,使學生主動的學習,理解功能的關系,這正是新課標三維目標在教學過程中的體現。
第二,我們來看一下新增的第一節(jié)和最后一節(jié)。這兩節(jié)都是就教材中沒有的,我校有些教師在拿到新教材時對這兩節(jié)有很多的爭論,尤其是第一節(jié),放在這樣的位置,安排這樣的內容讓一下教師不知所云。我覺得,這一首一尾兩節(jié)內容還是很精彩的,首先,從物理學的發(fā)展來看,能量的概念,是與力的概念同一時期提出的,在第一節(jié)安排了《追尋守恒量》的內容,尤其是對伽利略實驗的還原,將歷史上對功能概念的認知順序做了還原,強調了“守恒”這一重要理念,從一個更高的角度給學生提供了這一觀點。而后續(xù)的章節(jié),也是對這一內容的剝繭抽絲,使學生通過對能量守恒定律的特,例機械能守恒定律的學習,逐漸認識能量守恒定律,并在最后用一節(jié)作為收尾,提升了學生的認知水平。
三、教學建議
下面我說一下這一章的教學建議:
首先,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學生、教材和教法是最核心的四個發(fā)面。只有把其中的關系處理好,才會取得好的教學效果。
在舊的教育體制下,教學過程是單方向的,教師理解教材,決定教法,再把知識灌輸給學生,學生只是被動的接受,這樣的教學過程,雖然有一定的效率,但卻取得不了好的效果的。在新課標下,就必須打破這樣的格局。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能動性,使其主動的學習。
對于本章的教學,我有以下幾點建議。首先要注意物理和實際的聯系。在教材中,也有這樣的體現,各位可以看到這幾張截圖,都是學生生活中的例子。通過對這樣一些例子的分析,不僅是學生更清晰的理解知識,也會拉近物理與學生的距離,使學生覺得物理有用,有趣。第二,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能動性,本章在各節(jié)都可以看到一些小欄目,如“做一做”,“說一說”,“思考與討論”,這些內容,教師可以完全教給學生,讓學生通過自主研習,合作探究來解決。第三、重視實驗的作用,物理學本身就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實驗不僅可以使學生驗證學習的知識(如機械能守恒),更可以通過探究性實驗來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物理素養(yǎng)。我們學校一直很重視學生實驗,不僅會按教材安排相關的實驗課,還會組織學生開展一些創(chuàng)新性實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四、評價建議
評價是教學活動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是在舊的教學體制下,評價觀并不科學,大家可以看一下我總結的這張表,比較之下,性課程的評價理念更加適應教育發(fā)展的要求。
五、課程資源的開發(fā)對于課程資源
首先要說的是教材,這是我們教學的根本,教師要吃透教材,用好教材,但是卻不能依賴教材,簡單的講,我們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所以,在用好教材的同時,也要開發(fā)相應的課程資源。在這里,我說一下我們學校的資源開發(fā),第一,要用好網絡資源,獲取最新最豐富的內容;第二,學校中的教師也是一個重要的資源,我們經常會請一些有經驗的教師對學生感興趣的內容展開學術論壇,提高學生的水平;第三,要用好實驗室資源,開放實驗室,在教師的指導下,讓學生自己動手掌握知識,體會過程;第四,開展豐富的實踐活動,這兩張圖,一副是我校的機器人制作活動,一副是我們都宣工車間實際了解機械的相關問題的活動;第五,在用好國家教材的同時,針對我們自身的發(fā)展,編寫校本教材,比如在本章之后教材安排的課題研究:潮汐現象,我們宣化地處內陸,雖然老師們覺得這一個研究活動對學生認識自然,用相關知識解決問題,包括對本章知識中的能源問題都有很大的幫助,但開展活動難度較大,所以我們就從校本教材中選擇了一個類似的課題:“張家口風力資源與風力發(fā)電”提供給學生,效果非常好。
以上就是我說課的內容,由于我們學校剛剛進入新課標教學,說課標、說教材的活動也是初涉,不足之處希望各位評委老師指正。謝謝大家,最后,祝各位老師生活幸福,工作順利!
《機械能守恒定律》說課稿2
一、說教材
《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選自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第七章第九節(jié)。本節(jié)主要內容為:學生利用打點計時器,打下紙帶,通過計算來驗證重錘在下落的過程中機械能是否守恒。本節(jié)課,可以升華學生對上節(jié)課機械能守恒定律的理解,培養(yǎng)學生科學嚴謹的態(tài)度。又可以為接下來學習動量守恒,電荷守恒等定律打下基礎,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因此本節(jié)課意義重大。
基于該節(jié)課的內容和新課改的要求,制定如下教學目標:
知識和技能目標:會用打點計時器打下的紙帶計算物體運動的速度,掌握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的實驗原理。
過程和方法目標:通過分組實驗提高動手能力,協作能力,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通過親身的體驗以及探究學習活動,提高學生學習熱情、培養(yǎng)學生尊重客觀事實的科學態(tài)度。
通過對以上教材地位和教學目標的分析,本節(jié)課的教學重點是實驗方案的設計與實驗數據的處理;難點是實驗誤差的分析。
二、說學情
該年級的學生已經掌握了機械能守恒定律的內容以及條件,也具備了一定的實驗操作技能,會用打點計時器,具備一定的數據處理能力。但是,對于實驗操作的規(guī)范性和實驗結果誤差的分析還有所欠缺,所以我在教學中要重點培養(yǎng)學生的實驗操作能力以及分析能力。
三、說教法
在教學活動中良好的教學方法能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節(jié)課我主要采用實驗法即通過實驗學生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并結合討論法,讓學生在物理課上學會合作,學會交流,學會學習。
四、說學法
新課改理念告訴我們,學生不僅要學到具體的知識,更重要的是要學會怎樣自己學習。所以在課堂上我將引導學生通過實驗探究、合作交流的學法來更好的掌握實驗探究的內容。
五、說教學過程
環(huán)節(jié)一:導入新課
在進行新課教學之前,復習導入機械能守恒定律的內容和表達式是什么,同時情景引入,播放田亮跳水視頻。十米跳臺跳水是種技術性極強的運動,如果不計空氣阻力,機械能是否守恒?通過問題創(chuàng)設,一方面可以明確本節(jié)課的實驗主題——機械能守恒,另一方面可以使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學習興趣很快被調動起來,有利于新課的教學。
環(huán)節(jié)二:新課講授
我將以啟發(fā)的方式提問學生讓學生思考:如果讓你來設計一個實驗來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你會怎么做?給出你的方案。再分組討論實驗方案,并讓各個小組選出代表以匯報的方式跟全班學生分享實驗方案。然后各小組對所有的實驗方案的優(yōu)缺點進行討論。再次讓各個小組選出代表以匯報的方式跟全班學生分享優(yōu)缺點。在所有小組都匯報結束后,我做適當的總結。并引導學生確定最終的實驗方案——利用重物的自由落體運動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這樣設計課程,可以讓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到課堂里面來,更好地調動學習氛圍。符合新課改要求:學生是學習的主人,突出學生的探究學習。還能進一步提升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在實驗方案確定之后,我將提出第二個問題:實驗得到什么結果,可以證明機械能守恒嗎?引導學生思考。通過提問得到結論:在任意點上,重物的勢能和動能之和等于初始位置上重物的勢能。在解答了這個問題后,接著提出第三個問題:如何計算在任意點上重物的動能。明確重物在任意位置的速度對與計算動能至關重要。分組實驗、采集數據。
根據討論結果,指導學生分組實驗。學生四人一組進行實驗,完成實驗操作,記錄實驗數據。
得到方案:把紙帶和重物固定在一起下落,用打點計時器在紙帶上打點,記錄下重物下落的高度,計算出對應的瞬時速度。然后,帶著學生一起通過公式的推導得到速度的測量公式:
即:做勻變速運動的紙帶上某點的瞬時速度,等于這點前后相鄰兩點間的平均速度。這樣既可以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又可以在分組討論中,培養(yǎng)學生的團結協作精神。
環(huán)節(jié)三:拓展鞏固
在此環(huán)節(jié),我會結合書上的習題,讓學生通過做題的方式加深對所學知識點的理解和掌握。
環(huán)節(jié)四:課堂小結
高中物理注重學生物理學科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思維方法是解決問題的關鍵,親手操作,參與實踐,是最直觀獲得知識的手段,也是進一步加強對知識的理解。我會讓學生總結本次實驗課主要探究的內容。
環(huán)節(jié)五:布置作業(yè)
作業(yè)方面,形成實驗報告(必做的作業(yè))
重新制定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方案。(機動性作業(yè))
《機械能守恒定律》說課稿3
一、說教材
《機械能守恒定律》是人教版高中新教材必修2第七章第8節(jié),本節(jié)內容從理論推導過程中,強化學生對動能定理的進一步理解;機械能守恒定律屬物理規(guī)律教學,是對功能關系的進一步認識,是學生理解能量的轉化與守恒的鋪墊,為今后學習動量守恒、電荷守恒打下基礎。它結合動量守恒定律是解決力學綜合題的核心,而這類問題又常伴隨著較為復雜的運動過程和受力特點是充分考查學生抽象思維能力、分析能力、應用能力的關鍵點。
教學目標
根據上述教材結構與內容分析,依據課程標準,考慮到學生已有的`認知結構、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知道什么是機械能;
2、知道物體的動能和勢能可以相互轉化;
3、掌握機械能守恒的條件;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
1、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和提出問題,并利用已有知識探索學習新知識的能力;
2、通過能量守恒的教學,使學生樹立科學觀點,理解和運用自然規(guī)律,并用來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掌握機械能守恒定律的推導、建立過程,理解機械能守恒定律的內容;在具體的問題中能判定機械能是否守恒,并能列出定律的數學表達式。
難點:從能的轉化和功能關系出發(fā)理解機械能守恒的條件。
二、說教法
主要采用講授法、討論法、歸納法相結合的啟發(fā)式教學方法。通過師生一起探索得出物理規(guī)律及適用條件,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充分體現"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的教學原則。采用情景→問題→分析與活動→總結的教學設計模式,以老師指導下的學生活動為主。
三、說學法
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這種運用歸納法的思想,從一個個典型的物理情景中總結出科學的結論,可以大大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本節(jié)課的教學過程中通過觀察生活中的常見形變,巧用引導性提問,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在輕松、自主、討論的學習氛圍中總結出本節(jié)的主要內容從而完成學習任務。
四、教學過程
(引入新課)
用多媒體展示下述物理情景:
A、運動員投出鉛球;
B、彈簧的一端接在氣墊導軌的一端,另一端和滑塊相連,讓滑塊在水平的軌道上做往復運動。
1、動能和勢能的轉化
依次演示自由落體、豎直上拋、滾擺、單擺和彈簧振子,提醒學生注意觀察物體運動中動能、勢能的變化情況。讓學生思考上述演示過程中動能和勢能有什么變化。
2、探究規(guī)律找出機械能不變的條件
只受重力做功作用分析
只有彈力做功分析
結論:在只有重力或彈力做功的物體系統內,動能與勢能可以相互轉化,而總的機械能保持不變,這就叫機械能守恒定律。
3、能力訓練
例1、在距離地面20m高處以15m/s的初速度水平拋出一小球,不計空氣阻力,取g=10m/s2,求小球落地速度大小。引導學生思考分析,提出問題:
(1)前面學習過應用運動合成與分解的方法處理平拋運動,現在能否應用機械能守恒定律解決這類問題?
(2)小球拋出后至落地之前的運動過程中,是否滿足機械能守恒的條件?如何應用機械能守恒定律解決問題?
提出問題:請考慮用機械能守恒定律解決問題與用運動合成解決問題的差異是什么?
4、引導學生學會應用機械能守恒定律解題的基本步驟。
5、總結歸納
本課學習,我們通過演示實驗歸納總結了動能和勢能之間可以發(fā)生相互轉化,了解了只有重力做功或只有彈簧彈力做功的情況下,物體的機械能總量不變,通過簡單的實例分析、加深對機械能守恒定律的理解。
《機械能守恒定律》說課稿4
今天我說課的篇目是《機械能守恒定律》,教學理論認為,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教學的一切活動都必須以強調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為出發(fā)點。根據這一教學理念,結合本節(jié)課的內容和學生特點,本節(jié)課我將從教材分析,教學目標,教學方法,教學過程等幾個方面加以說明。
一、說教材
《機械能守恒定律》選自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2第七章第8節(jié),本節(jié)課的主要內容是機械能的定義及機械能守恒定律。學生已經知道了重力、彈力及合外力做功對能量的影響,但是如果這三種能量都參與轉化,會出現怎樣的情況,這是學生亟待解決的問題,本節(jié)課中機械能守恒定律的建立已經到了“水到渠成”的時候;其次,本節(jié)課的學習也為下節(jié)學習能量守恒定律夯實基礎。因此,本節(jié)課就本章內容而言,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二、說學情
我所面對的是高一學生,他們在初中已經學習過有關機械能的基本概念,對機械能并不陌生,接受起來相對輕松。通過前幾節(jié)內容的學習,學生對機械能這一概念較初中也有了更深的認識,在此基礎上學習機械能守恒定律會更容易些。
三、說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知道機械能的概念,能夠分析動能和勢能之間的相互轉化問題;理解機械能守恒定律的內容和適用條件,會判斷機械能是否守恒。
過程與方法目標:學習從物理現象分析、推導機械能守恒定律及適用條件的研究方法,初步掌握運用能量轉化和守恒來解釋物理現象及分析問題的方法。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體會科學探究中的守恒思想,養(yǎng)成探究自然規(guī)律的科學態(tài)度,提高科學素養(yǎng)。
四、說教學重、難點
重點:機械能守恒定律的推導及內容。
難點:對機械能守恒定律條件的理解。
五、說教學過程
首先是導入環(huán)節(jié):在課堂伊始,我會先找一名學生配合我完成單擺的鼻尖實驗,并引導學生思考為什么擺動的鋼球砸不到鼻尖?在學生的疑惑中,我適時導入課題《機械能守恒定律》。
設計意圖:采用這樣的方式導入,不僅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把抽象的內容具體化、形象化,幫助學生借助形象思維的方式有效的完成學習活動,也為本節(jié)課的順利進行打好基礎。
其次是新課講授環(huán)節(jié)。
本環(huán)節(jié)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是動能與勢能的相互轉化。在正式內容開始之前,我會先給學生播放蕩秋千、過山車、撐桿跳、瀑布等視頻,以便于讓學生深刻感受到各種豐富多彩的動能與勢能相互轉化的`過程。接下來,我會做一個演示實驗:物體從高處自由落體的實驗。讓學生觀察并思考物體在自由下落時,重力勢能是如何變化的?變化的原因是什么?學生會得出重力勢能減少,是因為重力對物體做正功的結果。我會追問學生,減少的重力勢能去哪兒了?學生經過同桌之間的討論會發(fā)現物體在下落過程中,速度在逐漸增大,說明物體的動能增加了,也就是說物體原來的重力勢能轉化成了物體的動能。之后我會繼續(xù)提問學生,如果物體由于慣性在空中豎直上升時,能量又會怎樣變化。同理可以得出物體的動能轉化成了重力勢能。此時我會繼續(xù)做一個演示實驗:水平彈簧振子在氣墊導軌上振動的實驗,目的在于讓學生感受彈力做功引起彈性勢能的變化。我會舉例給學生講解,物體被彈簧彈出去之后,彈力做正功,彈簧的彈性勢能減少,而物體的速度增加,動能增加。也就是彈簧的彈性勢能轉化成了物體的動能。通過播放視頻和與學生問答形式,我會給學生總結,通過重力或彈力做功,機械能可以從一種形式轉化成另外一種形式。
然后到了第二部分內容:機械能守恒定律。我會先提問學生物體動能和勢能的相互轉化是否存在某種定量的關系,同時引導學生以動能和重力勢能的相互轉化為例,研究這一問題。依據教材中給的問題,并聯系之前的知識,引導學生嘗試推導機械能守恒定律的公式。得出這一公式之后,我會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總結結論。同樣,我會給出相應的題目,讓學生根據同樣的方法證明只有彈力做功的物體系統內,動能和彈性勢能可以互相轉化,總的機械能也保持不變。在學生得出結論的基礎上,我會總結機械能守恒定律的內容及表達式。為了加深學生的印象,我會帶著學生及時對定律進行深化:從定律的內容總結出機械能守恒的條件,并分別從做功角度和能量角度分析。之后我會帶著學生完成教材中的例題,并通過例題總結出:用機械能守恒定律解題時,不用考慮兩個狀態(tài)間過程的細節(jié),只需要考慮運動的初末狀態(tài)即可,并比較與用牛頓運動定律解題的簡潔性。
設計意圖:之所以這樣設計,是因為具體的實例分析和演示實驗能幫助學生更容易理解較為抽象的知識,這對突出重點、突破難點也起到了積極地作用;其次,通過對例題的兩種解題思路的比較,學生可以領悟到在解決不涉及時間因素,也不涉及到狀態(tài)間的過程細節(jié),且滿足機械能守恒條件的問題時運用機械能守恒定律解決問題的優(yōu)越性。
然后是拓展提升環(huán)節(jié):
利用所學知識思考飛船在橢圓軌道上繞地球運行時機械能是否守恒。
設計意圖:這個問題的設置首先是為了強化學生的問題意識與條件意識,讓學生明白許多物理規(guī)律的成立都是有條件的。離開了規(guī)律成立的條件去運用物理規(guī)律是毫無意義的。其次,也是為了幫助學生鞏固對機械能守恒的條件的理解。
最后是小結作業(yè)環(huán)節(jié):
對于課堂小結,我打算讓學生自己來總結。這樣既發(fā)揮了學生的主體性,又可以提高學生的總結概括能力,讓我在第一時間得到教學反饋,及時加以疏導。然后我會讓學生課后完成“問題與練習”的習題。
《機械能守恒定律》說課稿5
一、說學情
學生已經在初中學習過有關機械能的基本概念,對“機械能”并不算陌生,接受起來相對輕松。通過前幾節(jié)內容的學習,同學們對“機械能”這一概念較初中有了更深認識,在此基礎上學習機械能守恒定律學生比較容易理解。
二、說教材
(一)教材所處的地位和作用
本節(jié)課是本章的重點內容,要求學生能初步掌握機械能守恒定律的內容并能用來解決一些簡單問題。機械能守恒條件的判定、機械能守恒定律的應用,是教學的重點。運用機械能守恒定律解答相關的問題,這一內容在整個高中力學中又起著承前啟后的作用,在物理學理論和應用方面十分重要,不同運動形式的轉化和守恒的思想能指引我們揭露自然規(guī)律、取得豐碩成果。但這種思想和有關的概念、規(guī)律,由于其抽象性強,學生不易理解、掌握。學生要真正的掌握和靈活運用還是很困難。機械能守恒定律的探究建立在前面所學知識的基礎上,教材上通過多個具體實例,先猜測動能和勢能的相互轉化的關系,引出對機械能守恒定律及守恒條件的探究,聯系重力勢能和重力做功及彈性勢能與彈力做功的關系的學習,由定性分析到定量計算,逐步深入,最后得出結論,并通過應用使學生領會定律在解決實際問題時的優(yōu)越性。在教學設計時,力圖通過生活實例和物理實驗,展示相關情景,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引出對機械能守恒定律的探究,體現從“生活走向物理”的理念,通過建立物理模型,由淺入深進行探究,讓學生領會科學的研究方法,并通過規(guī)律應用鞏固知識,體會物理規(guī)律對生活實踐的作用。
新課程的理念要求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學生是主體,教師起的是主導作用。為了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這節(jié)課我選用下面教學方法:
(二)教學目標的確定依據
注重了機械能守恒定律得出的過程和基本的應用,一些變形的公式表達形式和應用方面的一些注意事項以及其深刻的內涵放到了下一課時講,這樣面向了全體學生,降低了教學起點,我覺得這也符合新課標的精神和要求。
根據教材特點(注重思想性、探究性、邏輯性、方法性和哲理性)和學生的`特點以及高中新課程的總目標(進一步提高科學素養(yǎng),滿足全體學生終身發(fā)展需求)和理念(探究性、主體性、發(fā)展性、和諧性)和三維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的要求特制定教學目標。:為建立充滿生機與活力的用人機制,拓寬選人用人渠道,引進一批優(yōu)秀大學畢業(yè)生,優(yōu)化北部新區(qū)教師隊伍結構,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結合北部新區(qū)師資隊伍實際,擬面向部分重點院校公開擇優(yōu)招聘20xx年免費師范畢業(yè)生。為確保此次招聘公開、公平、公正進行,特制定本簡章。
(三)教學目標
教師邊講解邊說明:先在“53—24”的下面畫上橫線,為了清楚地看出運算的順序,可以脫式進行計算,呈現出運算的順序和每次計算的結果。在算式的下面寫出第一步計算的結果(29),還沒有參加計算的數照抄下來(+38),在算式的下面再寫出第二步計算的結果(=67)。注意:等號上下要對齊。
1、知識與技能
(1)知道什么是機械能。
(2)知道物體的動能和勢能可以相互轉化。
(3)理解機械能守恒定律的內容。
(4)掌握機械能守恒的條件。
(5)學會在具體問題中,能判定機械能是否守恒,并能列出機械能守恒的方程式。
(6)初步學會從能量轉化和守恒的觀點來解釋物理現象,分析問題的方法,提高運用所學知識綜合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
(1)學會在具體的問題中判定物體的機械能是否守恒;
(2)初步學會從能量轉化和守恒的觀點來解釋物理現象,分析問題。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教材選取兩體問題中的碰撞模型,依據牛頓第二定律及動量定理導出了動量守恒定律的一維表達式,再將結論拓展為多個物體、兩維情況,較全面地介紹了動量守恒定律及其適用范圍,它不僅和牛頓第二定律一樣適用于宏觀低速系統,也適用于牛頓第二定律不成立的宏觀高速系統及微觀系統,教材還詳盡介紹了動量守恒的條件,提出在系統不受外力或所受外力的合力為零時,系統的動量保持不變。
(1)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和提出問題,并利用已有知識探索學習新知識的能力。
教師總結:在欣賞藝術作品時,要打破美術神秘的觀念,我們要認識到,任何藝術家的創(chuàng)作都不是任意的,而是表達了藝術家的某種意圖,這種意圖可能是針對現實的,也可能是針對藝術的。總之,它們都與藝術家所生存的社會和文化情境有密切的關系。
(2)通過教學過程中各個教學環(huán)節(jié)的設計,如:觀察、實驗等,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3)通過能量守恒的教學,使學生樹立科學觀點,理解和運用自然規(guī)律,并用來解決實際問題。
《機械能守恒定律》說課稿6
本節(jié)課時物理規(guī)律的教學,新教學大綱指出:要重視物理概念的和規(guī)律的教學,同時還要加`強能力的培養(yǎng)。因此這節(jié)課不僅要讓學生掌握規(guī)律,還要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培養(yǎng)他們獨立思考的習慣和能力。但也要注意防止把方法和能力當成新的知識向學生灌輸。
一、說教材
1、教材的地位、作用和特點
從前后聯系來看,這節(jié)課的內容有利于學生對功能關系的進一步認識;在理論推導的過程中,有利于強化學生對動能訂立的理解;從思維方式上分析,有利于學生建立守恒的觀念,為今后學習動量守恒、電荷守恒等守恒定律打下基礎,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
教材這樣的安排,較好的體現了理論與實踐的統一,使學生明白,物理規(guī)律不僅可以直接由實驗得到,也可以用已知規(guī)律從理論上導出。
2、教學目的
知識目標:理解機械能守恒定律的內容,在具體問題中能判斷機械能守恒的條件。
能力目標:初步學會從能量轉化和守恒的觀點來解釋物理現象,并能將所學知識應用于實際情境中。
在歸納機械能守恒定律的使用條件時,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歸納總結的能力以及口頭表達能力。
情感目標: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自信心以及嚴謹認真的科學態(tài)度。
3、教學重點
通過嚴密的理論推導使學生獲得必要的理性認識,正確理機械能守恒定律的內容以及定律是否成立的判定條件。
4、教學難點
學生抽象思維尚處于起步階段,對功、能等物理量理解不夠深刻,要從功能轉化關系理解機械能守恒的條件有一定難度。
二、說教法
本節(jié)主要采用講授法、討論法、歸納法相結合的啟發(fā)式教學方法。通過師生一起探索得出物理規(guī)律及適用條件,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充分體現“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的教學原則。
三、說方法
1、為適應高一學生的認識和思維發(fā)展水平,根據新課內容要求,創(chuàng)設“自由落體、平拋、沿斜面下滑”三個物理情境作為鋪墊,由易到難,引導學生進行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完成認識上的飛躍。
2、通過設疑,啟發(fā)學生思考
在歸納機械能守恒定律的使用條件時,引導學生進行討論,鼓勵學生提出自己的觀點,并能加以評價,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對物理學習的自信心。
四、教學程序
分為引入、新課、聯系鞏固、作業(yè)四個步驟。
以生活中常見情境為例,讓學生分析動能、勢能的相互轉化,提出機械能如何變化的問題,順勢引入新課。
創(chuàng)設三個不同情境(同前),讓學生用所學知識進行分析,在師生共同探討下得出機械能守恒定律的內容。
以三個情境為例,讓學生自由討論定律成立的條件,教師進行適當引導,最后共同得到適用條件。
然后通過適當的課堂練習讓學生對新學知識進行鞏固和加深理解。
《機械能守恒定律》說課稿7
尊敬的各位老師:
大家好。我說課的題目是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我說課的內容包括四部分:教材分析與學情分析;教學目標與重點、難點;教法與學法;教學設計與板書設計。
一、教材分析與學情分析
教材分析:
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必修2第七章第九節(jié)。本節(jié)內容安排在學習機械能守恒定律之后的目的,是為了使學生在理論上對機械能守恒定律有所了解的基礎上,通過實驗測量及對實驗數據的分析處理,對機械能守恒定律及條件有深刻的認識。
學情分析:
知識層面:學生已經掌握了動能、重力勢能等概念以及動能定理、機械能守恒定律等定理、定律;知道功是能量轉換的量度以及機械能守恒的條件。
能力層面:學生已具備一定的實驗操作技能,會用打點計時器以及直尺等實驗儀器。具備一定的數據處理能力。
二、教學目標與重點、難點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會用打點計時器打下的紙帶計算物體運動的速度。
2、掌握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的實驗原理。
過程與方法:
1、經歷實驗設計的過程體會所采用的科學方法;
2、通過分組實驗,提高動手能力、協作意識;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通過實驗探究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和創(chuàng)新精神;
2、學會與他人合作、交流,具有團隊意識和團隊精神;
3、體會守恒思想的重要意義。
重點:
1、理解實驗原理、實驗方案以及設計思路
2、操作實驗以及記錄和處理數據
難點:
1、實驗設計的思路
2、實驗誤差的分析
三、教法與學法
教法:啟發(fā)式教學法、實驗探究法、討論分析法、多媒體輔助法
學法:互動交流、討論歸納法、合作試驗
四、教學設計與板書設計
教學設計包括引入、實驗教學、總結、反饋與檢測四部分
引入:十米跳臺跳水是種技術性較強的運動,如果不計空氣阻力,思考:機械能是否守恒?怎樣驗證?
實驗教學:實驗目的、實驗原理、實驗器材、實驗步驟、實驗注意事項、數據處理、誤差分析
總結:本節(jié)主要學習了:
1、實驗目的:用自由落體運動驗證機械能守恒。
2、紙帶的選取及重物速度的測量方法。
3、實驗的誤差來源及注意事項。
反饋與檢測
為進行“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的.實驗,有下列器材可供選用:鐵架臺,打點計時器,復寫紙,紙帶,秒表,低壓直流電源,導線,電鍵,天平。其中不必要的器材有:xxx;缺少的器材是xxx。
板書設計
實驗: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
一、實驗方法:
比較mgh與mv2/2的大小關系
二、速度測量:
中間時刻的速度等于這一段的平均速度大小
三、注意事項:
1、實驗結果受阻力的影響
2、重物的質量可以不必測量
3、多做幾次實驗,反復測量
【《機械能守恒定律》說課稿】相關文章:
機械能守恒定律說課稿07-14
機械能守恒定律說課稿(通用8篇)06-30
機械能守恒定律說課稿范文(精選12篇)08-19
《機械能守恒定律》說課稿(通用10篇)10-18
有關機械能守恒定律說課稿范文05-18
《機械能守恒定律》教學反思04-26
《機械能守恒定律》教學反思02-06
機械能守恒定律教學反思04-01
機械能守恒定律的應用教案06-22
《機械能守恒定律》教學反思8篇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