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共育心理健康講座心得體會
家校共育是通過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來共同培育學生。因為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各有其特點,兩者相互聯系,相互作用,相互影響。下面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家校共育心理健康講座心得體會(精選5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家校共育心理健康講座心得體會1
今天看了家校共育,立德樹人——家庭教育講座《為成長做規劃》,這堂課是由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家庭教育首度專家、研究員孫云曉老師和首都師范大學教育學院副教授李文道老師講的,兩位老師的對孩子關于成長中的規劃,以及講解的案例和精彩分析讓我感觸深受!也深刻意識到自己對孩子的就是孫云曉老師說的那種傳統的機械化教育。把孩子當機器人,流水線的規劃,我相信現在有很多像我一樣的家長,總想讓孩子按照我們做家長的規劃來做,所以就會出現聽話的孩子表面上是言聽計從,其實扼殺孩子內心真正的潛能與愛好,不聽話的孩子會出現更嚴重的逆反心理,結局也一定是糟糕的!
聽到這里的時候,我的思緒一下就回到我女兒剛讀一年級的時候,有一天她回到家里對我說:“媽媽我要學畫畫”,當時因為剛剛生了二寶,根本沒有時間去送她,所以我就拒絕了她,后來讀三年級下冊的時候,她非常堅定的對我說:“媽媽我就是要學畫畫,如果你不給我報名,我就用我的壓歲錢自己去報名。”我當時很驚訝,也看出孩子是真的想學,喜歡學,所以我當時就給她報名了,后來她的畫畫老師對我說,孩子真喜歡畫畫,她剛來就比在這里有的學了幾個月的畫的都好。就像李文道老師說的,家長的作用是起支持和幫助,尊重孩子的選擇,尊重孩子的主體地位,現在的家長喧賓奪主,父母做主導,孩子做配角,這是非常錯誤的,應該讓孩子在探索中、非富多彩體驗中找到自己的潛能優勢,不要輕易否定孩子的想法,我們做家長的應該引導支持孩子確定她自己的人生方向目標,孩子也會為了實現自己的愿望和目標自己主動奮斗。
現在很多家庭教育都忙著抓孩子的學習,抓孩子的分數,參加一些輔導學習班一類的,把孩子的教育都寄托于學校教育,而實際上,孩子今后的學習發展決定于他(她)的習慣,當孩子養成了各種良好的習慣后,自然就等于收獲了成功。雖然學校教育相當重要,但是家庭教育也不可忽視,畢竟孩子在家的時間也比較多的,正所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
我們做父母的如何做好孩子的榜樣?如何培養孩子良好的習慣?這是我接下來要思考的也是為之努力去學習的,就像各位老師說的:“世界上沒有一個孩子沒有潛能優勢,沒有興趣愛好,只是缺失豐富多彩的體驗。現在的社會瞬息萬變,孩子對這個社會的變化,對新的事物的出現,往往比大人敏感,家長要多支持孩子參加社會實踐活動,打開他的視野,給他更多的體驗機會,才能真正找到孩子的潛能優勢。”每個家長心愿是一樣的,都想幫助自己的孩子,那么就讓我們與孩子共同成長,相信自己的孩子是獨一無二的!相信美好未來一定是屬于她們的!
家校共育心理健康講座心得體會2
感謝家校共育平臺,針對孩子的心理健康問題講了這么重要的一課。看到評論區有家長說應該針對孩子開展心理健康講堂,而不是家長。那么,我想說的是,良好的家庭氛圍是父母共同創造的,家庭和諧,是孩子良好心理形成的'基石,土壤。再回頭看我們家長們,生活的壓力,工作的忙碌,回到家里真能好好的處理自己的'情緒嗎?看手機?發牢騷?對孩子不管不問,放任自流?或者是溺愛?很多都是如此吧,所以我覺得最應該學習的是我們家長。
正如老師所講,家長應該了解孩子的心理是否健康,健康的標準又是什么,這些,我覺得正我需要學習的!而這次的專題講座正如及時雨般,為我送來了甘霖。講座中老師理論結合實例的講解,讓我如沐春風。特別是老師舉的一些生活中的例子,更是讓我學到了很多。例如怎樣讓孩子保持健康,愉快的情緒,引導孩子怎樣與同伴友好相處,不過度敏感,不亂發脾氣,遇到挫折不氣餒,正確面對困難和失敗,保持健康陽光的心態,培養孩子堅強的意志力,這些是需要我們家長和孩子共同努力完成的。我會竭盡所能,科學有效的對孩子進行引導,為孩子的健康心理的形成創造良好的家庭環境!
家校共育心理健康講座心得體會3
最美人間四月天!實驗二小家長學校迎來了兩場別開生面的線上心育講座,增進家校溝通,協同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展,有效防范學生心理健康事件發生得措手不及。
龐紅衛專家的《家庭環境與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提出從心理特征和壓力模型兩個方面分析了家庭環境對小學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從心理特征看,中小學學生的心理特征主要由兩個:時代性和階段性;從壓力模型看,針對如何為中小學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家庭環境這一問題,提出了兩個理念和四個方法,倡導創建溫馨、健康、友好的家庭環境,家校共同攜手保護孩子們身心健康。
季蘊辛醫師的《認識青少年抑郁,學會與孩子溝通》提出為孩子建立一個支持性的環境是預防青少年抑郁的關鍵。首先影響孩子情緒的主要因素有四個:家庭、學校、特殊經歷和人際交往;其次是青少年出現抑郁的主要原因:青春期的心理特點和父母對孩子情緒的不良認知;接著是正確應對青少年抑郁的方式: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與孩子溝通需要技巧;不輕易否定孩子,盡量采用單獨的談話式教育;培養孩子獨立思考的習慣;不輕易將孩子與他人作比較,最好跟孩子一起制定切實可行的人生目標。
作為一名家長,我聆聽后受益匪淺,充滿著對孩子滿滿的愛,體驗到校文化的另一種教育情懷。身體力行,讓尊重和鼓勵常伴孩子左右,喚醒偉大的家長形象!
一、給孩子陽光般賞識,讓他的閃光點如金子般燦爛美國心理學之父威廉。詹姆斯說:“人類本質中最殷切的需求是渴望被肯定。”道出了每個人的內心深處,都潛藏著被他人肯定的需求。我們每個人都渴望被認可,希望自己的進步與成就能被他人看見。如果這個需求在兒時沒有得到滿足,即便長大后功成名就,心靈上的缺失也無法彌補。
二、和孩子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享受溫馨快樂的人生生命本是一場有限的游戲,越是關系密切的人,越需要通過真誠的溝通走進彼此的內心。和孩子站在一起欣賞他的閃光點,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悅;接納他的不足,允許他的脆弱,人非圣賢孰能無過,不能輕易否定他的未來,要永遠心懷寬容和希望;尊重孩子,變命令為商量語氣,讓孩子感覺到你對他的尊重的同時也養成了獨立思考的能力;以平常心靜待孩子的成長。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都是那不一樣的煙火,做家長需要做的是努力給孩子一個健康、美好、安全的家庭環境。
三、以身作則,為孩子樹立好榜樣,引導孩子樹立正確的價值觀。首先,家長要以身作則,言傳身教。如果你尊重孩子的個性發展,將孩子的個性、天賦最大極限地發揮出來,其實每一個孩子都很聰明伶俐。其次,家長還要帶著孩子多讀書,養成好習慣。“授人與魚不如授人與漁”,要教會孩子自主學習,在讀書中,孩子可以增加知識,開闊眼界,漸漸地找到自己喜歡的興趣方向,養成自覺讀書、獨立思考的好習慣,這樣也有利于孩子性格的塑造和個人價值觀的養成。再次,家長可以帶著孩子多多參加社會公益活動,比如帶著孩子去參加志愿者的活動,讓孩子親身體驗一下奉獻所能帶來的幸福感、精神上的愉悅,是物質不能給予的。通過參加這些活動,可以讓孩子體會到幫助別人的快樂獲得自身價值感的滿足。
最后,家長要保持積極樂觀,敢于接受挑戰,敢于去嘗試,孩子也會在家長的影響下變得活躍快樂起來,也學會了爭取和嘗試。
家校共育心理健康講座心得體會4
周四我參加了吳敏老師的幼兒心理健康教育講座,首先她從幼兒健康的概念入手,逐步引申到幼兒心理健康的概念,說實話,我們平時更多注重的是孩子的身體健康而忽略了他們的`心理健康,常常以為孩子不生病就是健康的。因為我們會想當然的認為,一個幼兒園的.小孩子,能有什么心理問題啊。聽了吳老師的講解,我為自己以前的無知而汗顏。接著吳老師從幼兒健康教育的方式、目標以及內容等方面的專業知識為我們進行了剖析,老師邊講邊分析,并舉例拓展、讓我們學到了很多專業的心理及教育知識,又告訴我們很多教學中的心理及教育的方法,通過講授專業知識,教學中對幼兒的觀察與交流,情緒發泄,畫圖分析,安靜訓練等各種教學方法,特別讓我感動的是她以我女兒畫的一張畫為例,從畫的色彩等方面進行分析,讓我知道女兒的心理還是健康積極向上的。兩個多小時的講座,與會家長在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中學到了許多幼兒心理與教育的專業知識及運用方法。
我也明白了很多應對幼兒活動及心理情緒等方面的方法,我要糾正以往一些錯誤的做法,把所學的運用到以后的生活中去,根據幼兒的身心發展特點,引導孩子自主學習和活動,讓孩子在玩中學,在學中玩,讓他們有一個身心都健康快樂的童年。
家校共育心理健康講座心得體會5
關于家庭教育的學習讓我真真切切感到家庭教育對于一個孩子成長,成才的重要意義。下面,我就從這次培訓給我的感觸來談談我的一些心得。
一、更新家庭教育觀念,促進學生教育發展。
先談談家庭教育的現狀。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形成,必須是良好的學校教育與良好的家庭教育密切配合的結果。然而,教師們經常會發出這樣的感慨――學校辛辛勞苦地教育了一周,難以抵擋家庭消極教育一天。在我們教學實踐中不難發明,當前的家庭教育方式主要有以下幾種類型:A“望子成龍”型。B“重視分數”型。C“順其自然”型。究其原因,家庭教育的超現實性和不一致性是造成“望子成龍”和“順其自然”的家庭教育方式的主要癥結所在。所謂的“超現實性”,是指家長不能正確客觀地看待和教育自己的子女;他們往往對自己的孩子都有一種過高的估價和期望,經常用鄰居同事朋友的小孩的優點去評判自己孩子的成敗,從而導致心理上的不平衡。
二、學校教育對家庭教育的指導
惟獨當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形成了合力,我們的教育才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學校要充分利用家長學校和家訪,全面指導家庭教育。孩子是培養教育的對象,不把孩子當寵物,不要剝奪孩子的權利。賞識孩子所做的一切努力,賞識孩子所取得的點滴進步,甚至要學會賞識孩子的失敗,讓孩子感到家長永恒是他的后盾。在提高家長熟悉的基礎上,采取統一的內容,統一的標準來進行教育與評價。學校重在“如何做”,家庭重在“怎么做”。學校和家庭密切配合,以實踐為重點,及時反饋,樹立模范,找出差距,從根本上克服“教育靠學校包打天下”的被動局面。
經過兩天的學習,讓我覺得,對于家庭教育,我還有許多知識要學習,但是,從這兩天的講座中,我卻學到了很多,我會將所學到知識應用到實際中,身為母親的我,不僅在學校教育學生,回到家也同樣教育自己的子女,我相信這次家庭教育專家培訓的學習是幾代人都享不盡的充電之旅。
【家校共育心理健康講座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家校共育心理健康講座心得體會05-18
家校共育的方案11-06
家校共育的方案04-11
家校共育心得體會05-12
《家校共育》心得體會11-10
家校共育心得體會06-20
家校共育的心得體會03-23
學校家校共育總結11-16
家校共育勵志語錄11-11
家校共育簡要總結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