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教師開學的第一課心得體會
新學期,讓我們以全新的精神面貌,完成全新的課程要求,展現最好的自己。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2023年教師開學的第一課心得體會(精選16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2023年教師開學的第一課心得體會1
今年的《開學第一課》從文化傳承工程、中華文明探源的考古新發現等角度溯源歷史,尋脈中華,呈現中華文明生生不息的盛景。
節目精選了三個國家重大文化工程——中國國家版本館、《儒藏》《中國歷代繪畫大系》,著眼于五千多年中華文明史的大范疇,貫通歷史、現在和未來。
中國國家版本館是一個與眾不同的地方,在這里,能看到多遠的過去,就能看到多遠的未來。它集圖書館、博物館、檔案館、美術館、展覽館于一身,將有中華文明印記的資源都收藏到一起。在這里,從浩如煙海的文卷,珍貴的文物、簡牘、雕版、拓片,再到不同年代的連環畫、唱片,你都能在這里找到。
《儒藏》工程首席專家王博,為同學們講述世代流傳的典籍背后的守護故事,并回顧《儒藏》編纂人湯一介先生皓首窮經匯聚《儒藏》的過程,讓同學們更能感受到薪火相傳的歷史自覺與文化自信。
《中國歷代繪畫大系》編委會委員金曉明帶領同學們“畫中游”,感受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從《蹴鞠圖》到《清明上河圖》,在金曉明的介紹下,我們細細品味著屏幕上栩栩如生的畫面。同學們,正是我們今天強盛的國力和先進的技術,讓寒江獨釣、孤雁北歸、空谷幽蘭,這些屬于中國人的文化印記,以數字化技術助力出版的方式,呈現在我們大家面前。
節目這三個國家重大文化工程帶領我們感知中華文明,用富有感召力和影響力的人生經歷和奮斗足跡,鼓勵我們要以昂揚向上、不懈奮斗的姿態接過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歷史接力棒。看完開學第一課這“行走的課堂”,身為華夏兒女,我們要把祖先的精神文化財富繼續傳承下去。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征程上,必定有我!
2023年教師開學的第一課心得體會2
新學期開始了!又到了一年一度觀看《開學第一課》,還沒有到八點我就坐在那里等著開始。今年的主題是強國復興有我。 今年的每一個節目都非常的精彩讓我印象深刻。
節目中,國家重大文化工程《中國歷代繪畫大系》工程副主編金曉明帶領同學們“畫中游”,感受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南宋時期大畫家馬遠額《蹴鞠圖》,畫中一位手拿餐盒筷子的“外賣小哥”,便利的“租車”服務,看到這些圖中古人的生活場景,都是來自于“中國歷代繪畫大系”。千古名作《千里江山圖》為什么很少公開展覽呢?原來是因為每次展卷打開,都有可能讓畫面上的石青、石綠這些礦物質顏料剝落下來,這也讓這幅國寶更多時候是藏在“深閣”中……
身為年輕人,我們更應該接近了解中國傳統文化,讓這些“歷代繪畫大系”繼續傳承!
五千年前的中華文明史給我們留下了太豐富的文化遺存,但是五千年以前我們的祖先從何而來?考古學家高星為我們講述了人類起源、演化歷史、中華文明起源……居于首位的湖北十堰學堂梁子遺址發現了第三具“鄖縣人”頭骨化石,距今有一百萬年的歷史,對于這么古老的人類是否是四肢發達,頭腦簡單呢?他們通過就地取材,把合適做工具的石頭打造成為石器。現在的我們都是錐子臉、鴨蛋臉,那個時候的人可能長著敦敦實實的大方臉。根據推測,可能是因為當時人們飲食粗糙,需要粗碩的牙床和強勁的咬肌,長此以往就容易長成大方臉。
這節開學第一課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它讓我明白了中國發展之快,也同時讓我知道了我們要傳承中國幾千年的文化。我無悔身在中國,同時也為有這樣的祖國而感到自豪。
2023年教師開學的第一課心得體會3
強國復興有我,這是每一個中國人的使命和責任。觀看了今年的《開學第一課》,我收獲了許多,也感悟了許多。
節目中,王博教授介紹了《儒藏》這一寶藏級的儒家文獻收藏,讓我了解到這部巨著的編纂過程是如此辛苦和不易。《儒藏》由2億字、282冊、510種編纂而成。若要做完全本《儒藏》大約需要10億字,絕大部分人終其一生都很難讀完。然而,這個工程的意義卻遠遠超出了個人的閱讀能力。《儒藏》這個收藏儒家文獻的寶藏,不僅僅是一部巨大的文獻編撰工程,更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
王博教授還向我們介紹了《儒藏》編纂人湯一介先生的故事。湯一介先生在高齡和病痛的困擾下,仍然堅持完成了《儒藏》的編纂工作。他的堅持和擔當,讓我深受感動。他的話“事不避難,義不逃責”,讓我深刻認識到作為知識分子,我們應該承擔起傳承中華文明的責任和使命。
這節課讓我明白,中華文明的傳承離不開歷代有志之士的守護和努力。正是因為這些才智橫溢的讀書人,中華文明才能保持五千年來的延續。他們的辛勤工作和不懈努力,讓我們能夠接觸到中華文明的精髓,并且為我們提供了強大的文化自信和認同感。
作為當代青年,我們應該立志成為中華文明的傳承者和弘揚者。我們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努力學習中華文明的精髓,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為中華民族的復興貢獻自己的力量,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這節課讓我深刻認識到自己的身份和責任,激發了我對中華文明的熱愛和對國家復興的渴望。我將以湯一介先生為榜樣,努力學習中華文化,傳承中華精神,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努力奮斗。
2023年教師開學的第一課心得體會4
今天開學第一課風雨無阻,依然是9月1日晚上的八點鐘。今年的開學第一課以強國復興有我為主題,節目通過展示中國文明的發展歷史,向我們展示了中華文明的博大精深。
令我影響最深刻的是介紹了文化工程,分別是《儒藏》和《中國歷代繪畫大系》。王博教授向我們講述了世代流傳的典籍背后的守護故事。我們了解到,《儒藏》的編纂過程需要湯一介先生耗費了大量的心血和智慧。這讓我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歷史的傳承和文化的自信。
我發現如果要做完全本《儒藏》大約需要10億字,絕大部分人終其一生都很難讀完,不得不感慨真的了不起。《中國歷代繪畫大系》則是金曉明老師講述,一邊聽著金曉明老師講解,一邊觀賞歷代繪畫作品,讓我深深入了解了中國繪畫的獨有的魅力。繪畫作同時為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展現了中華民族的審美情趣和藝術造詣。今天的節目很精彩,他們的精彩故事深深的鼓勵著我,讓我有了一份奮斗的沖勁,同時讓我知道只有不斷的去奮斗,才能實現個人的目標。
通過觀看開學第一課,讓我感受到了中國的偉大,讓我深刻認識到我們這一代青年是國家復興的重要力量。無論將來什么時候,什么地點,我們都要保持一個奮斗積極向上的精神。這樣我們才能夠肩負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任,讓我們一起努力奮斗!我相信只要我們肯努力去干,就一定可以為祖國干出一番新天地。加油吧!
2023年教師開學的第一課心得體會5
每年的《開學第一課》,都是一種期待,因為這“行走的課堂”,總會以新穎的形式,帶領我們一覽祖國大好河山、領略上下五千年,感知中華文明,增強愛國熱情!而今年的《開學第一課》,讓我深深感受到了中華文明的博大精深以及中華兒女對于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揚的責任與擔當。
節目中,王博教授向我們介紹了《儒藏》是收藏儒家文獻的大寶藏,所以稱之為儒藏。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他告訴我們,《儒藏》由2億字,282冊,510種編制而成,是一部非常龐大的工程。若要做完全本《儒藏》大約需要10億字,絕大部分人終其一生都很難讀完。然而,也正是因為在不同時期的一批批讀書人,他們孜孜以求、殫精竭慮,才有了五千年未曾中斷的中華文明。
其次,我被湯一介先生的堅持和擔當所感動。湯一介是《儒藏》的編纂人之一,他在76歲高齡時,身患肝硬化,仍然堅持完成了這項工作。當有人問他為什么要編纂《儒藏》時,他毫不猶豫地回答:“將中華文化發揚光大,是知識分子應有的對國家對民族的擔當與職責。”他的堅守和奉獻精神讓我深受啟發。他的離世也讓我意識到,對于我們每個人來說,擔當和責任是至關重要的。
通過《儒藏》,我們可以了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了解影響了我們兩千多年的思想。這部巨著的整理和編撰不僅是對中華文明的傳承,更是對國家和民族的擔當和職責。正如湯一介先生所說:“將中華文化發揚光大,是知識分子應有的對國家對民族的`擔當與職責。”
《強國復興有我》這堂開學第一課讓我明白了,我們是誰,我們要到哪里去。我們是中華兒女,我們要走向強盛的未來。只有通過了解中華文明的起源和發展,我們才能更好地堅守傳統、繼承文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自己的力量。我相信,只要我們每個人都能擔當起自己的責任,弘揚中華文化,中華民族必將在世界舞臺上展現出耀眼的光芒。
2023年教師開學的第一課心得體會6
開學第一課,標志著新的成長征途的開啟,這堂課上學到的東西將為新學年奠定精神基調,為我們注入精神力量。今年的《開學第一課》圍繞“強國復興有我”,邀請了一系列杰出人物,他們用自己的經歷、勇氣、智慧和毅力,講述了一個個新時代的奮斗故事,激勵著我們奮發向上,為祖國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捕捉星外來客竟然靠水
宇宙的秘密也可靠水解答,但此水非彼水,而是高純度不導電的水。原來,宇宙射線在經過高純度水時會產生折射,速度變慢,在儀器的捕捉記錄下能變成供科學家探索宇宙奧秘的數據。
一場跨越千年的天文觀測接力
仰望星空,是中國人刻在骨子里的浪漫。從先民們將目光對準蒼穹開始,就同浩瀚宇宙產生了無數次的邂逅;如今的天文工作者更是借力科技的發展同宋朝天文官所記錄的星體重逢。
原來看到的太陽是八分鐘前的
你可知道?我們看到的月亮,其實是一秒鐘以前的月亮,我們看到的太陽也是八分鐘以前的太陽。在我們看到之前,它們本來是什么樣子的呢?高海拔宇宙線觀測站“拉索”,就能為我們逆轉時光,揭開宇宙的秘密。
四川神秘的土堆用來捕捉天外來客
要想探索宇宙起源的奧秘,首先你需要一個宇宙線觀測站。在四川稻城,曹臻帶領團隊歷經十四年,自主設計、獨立建設成復合型高海拔宇宙線觀測站“拉索”,一舉成為目前世界上海拔最高、規模最大的宇宙射線觀測科學裝置。
節目以實地探訪、全國各地接力的方式,帶我親身暢游于祖國大地上空,也教會了我很多不同領域的知識。一個個故事啟迪著我們,也希望自己能以這些杰出人物為榜樣,不斷學習,不斷進取,未來我一定會努力學習更多知識,為祖國的建設發展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2023年教師開學的第一課心得體會7
今晚八點的中央電視臺播出了《開學第一課》,今年的主題是“強國復興有我”,節目邀請了 “八一勛章”獲得者、時代楷模、科學家、航天員等,他們講述了新時代的奮斗故事。
《中國歷代繪畫大系》工程副主編金曉明帶領同學們“畫中游”,感受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考古學家高星通過最新考古發現和研究成果,講述人類起源、演化歷史,追溯中華文明起源和發展的歷史脈絡,引導青少年更好地認識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堅定文化自信。
中國航空博物館有149型,376架飛機,在課堂里,帶同學們感受解放軍戰士不畏犧牲,保家衛國的無私精神。在抗美援朝中,中國人民志愿軍空軍飛行員陶偉不滿19歲參加了空戰,首創120米近距離擊落敵機的戰績,他創造了“空中拼刺刀”范例,成功擊落了敵機七架,擊傷1架。每一次展翼云霄,每一次搏擊長空,過去有他們,現在有我們,未來有你們,祖國必須強軍,軍強才能國安。
同時還講述了三位神舟十六號航天員,他們帶著對天空的上進心,好奇心,初心,
為實現自己的夢想,他們選擇并堅持奔向自己的夢想,把自己的一切奉獻給祖國的載人航天事業。他們在軌道開展諸多的大規模領域科學實驗,未來還將實現載人登月,還將實現火星采樣返回。木星系探測,新一代載人運載火箭。我們也應當為夢想楊帆,為祖國遠航,擁抱燦爛的星辰大海。
我相信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好的榜樣可以激發一個人的動力和信心,幫助他更好地實現自己的目標。通過學習榜樣的經驗和故事,人們可以受到啟發、獲得靈感,從而更加努力地追求自己的夢想。
2023年教師開學的第一課心得體會8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轉眼間我們來到了9月1號開學日,還不到八點已經守在電視機旁,打開CCTV1頻道等待2023年《開學第一課》的播出。今年開學第一課的主題是“強國復興有我”。
中華文明不僅體現在博大精深,深厚廣闊的文化中國,也體現在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中國……讓我們一起走進了解武夷山國家公園。
武夷山國家公園是我國唯一一個世界自然和文化“雙遺產”的公園,他被中外生物學家稱為“鳥的天堂”“蛇的王國”“昆蟲的世界”。
廖紅老師為我們講述了她的創建生態茶園之路……八年來,廖紅帶著科技特派員團隊為生態茶園茶葉優質率提高百分之三十,水體磷污染減幅超過百分之六十,提出了“茶豆油菜套作”的綠色生態模式,我們對大自然好,大自然也會回饋給你。
把建設美麗中國擺在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突出位置,推動城鄉人居環境明顯改善,美麗中國建設取得顯著成效,以高品質生態環境支撐高質量發展,加快推進人民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
觀看了節目,感受到了我們祖國的地大龐博,山河壯麗,感受大自然的奧妙。更加深刻地認識到中國的發展不僅僅是經濟上的快速增長,更是文化、科技、軍事等多個領域的全面提升,我將更加努力的學習,為祖國的美好未來奮斗!
2023年教師開學的第一課心得體會9
金秋九月,又迎來了一年一度的開學季,今年的《開學第一課》以“強國復興有我”為主題,通過實地探訪和全國各地接力的方式,我們領略了中國式現代化的萬千氣象,也明白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責任與擔當,讓我們對自己的祖國為之驕傲。
節目邀請了許多杰出的人物,包括“八一勛章”獲得者、時代楷模、全國脫貧攻堅楷模、二十大代表、航天員、科學家和文化學者等,他們以奮斗者的第一視角,講述了新時代的奮斗故事。每一個故事都是生動且鮮活,充滿感染力。
節目組首先由工程首席專家王博教授講述了關于《儒藏》的典籍故事,我們中華文化之所以數千年來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正是因為無數前輩們的繼承和發展,《儒藏》編纂人湯一介先生在開始編撰的時候已經是是76歲的高齡,而且還是處于肝癌晚期,但他毫不畏懼,堅持不懈,憑借著堅強的毅力完成了這部著作,讓我們感受到了文化的薪火相傳。
另外,《中國歷代繪畫大系》工程副主編金曉明帶領同學們“畫中游”,感受中華文化的魅力,讓我們為之傾心。回顧歷史,我們無愧于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
我們的祖國地大物博,山河壯麗,在武夷山的自然保護區,有著許多的物種多樣性,昆仲、鳥類、哺乳動物......這其中也不乏一些保護動物都在此自由棲息,讓我感受到大自然的奧妙。
通過節目的呈現,我更加深刻地認識到中國的發展不僅僅是經濟上的快速增長,更是文化、科技、軍事等多個領域的全面提升。在軟實力方面,我們的綜合素質不斷提高,人民團結友愛,熱愛祖國,這樣的新時代值得我們謳歌與傳頌。
2023年教師開學的第一課心得體會10
2023年開學第一課的主題是《強國復興有我》,這堂課讓我們深受啟發,這也是一堂讓人難以忘懷的課程。
節目首先通過介紹我國的三大文化工程:國家版本館,《儒藏》和《中國歷代繪畫大系》,為我們展示了中華文明歷史的傳承和文化的發展,我們在歷史中找到復興的答案,在文化隗寶中找到強國的意義。這三個工程,讓我們深入了解到古人的文化與智慧,讓我們看到了古人的煙火生活......
在這個節目中,讓我們感觸最深是那些為中華文化傳承不斷努力的人。我們重視歷史的傳承,文獻的編撰。我們每一代人都是文化的守護者與傳承者,在每一代讀書人孜孜以求,殫精竭慮之下,才有五千年未曾中斷的中華文明。湯一介作為《儒藏》工程的發起人和主持人,秉承著將中華文化發揚光大,是知識分子應有的對國家對民族當擔與職責的理念。我們能從畫卷中見識到古人的風貌,是所有高精度數字化技術工作者的努力,正因為他們的堅持,為我們展示了永不褪色的畫卷,我們才能延續藝術的生命力與文化的璀璨。考古學家高星通過最新的考古發現和研究成果,講述了我們人類的起源于文化的發展,何為人,何為中國。
今日的我們,身上肩負著歷史的責任與未來的期望,這讓我們更加珍惜和尊重我們的文化遺產,并為中華文明的輝煌為感到無比的自豪。科技讓我們與古人“面對面”,也讓我們為之奮斗。
通過觀看2023年開學第一課,我深深感受到了中華文明的博大精深和豐富多樣性。這堂課,我們從中學習,也更加自信,強國復興有我,我將為之努力奮斗!
2023年教師開學的第一課心得體會11
新學期的到來標志著新的開始,今年的《開學第一課》也如約而至到來,今年的開學第一課主題是“強國復興有我”,節目組邀請了文化學者、考古專家、科技領軍人、兩代飛行員、神舟十六號乘組......一批重量級嘉賓匯聚課堂,講述了建設中國式現代化的奮斗故事,匯聚磅礴向上的青春力量。
隨著撒貝寧與龍洋兩位主持人的同學們,開學了。拉開了《開學第一課》的序幕。
最讓我感動的是空軍某部的張威帶領著同學們講述了抗美援朝陶偉和殲-20飛機的那一段,由飛行員張威帶領我們一起去參觀殲-20,還請來了抗美援朝戰場上的飛行員陶偉老先生來與我們講述當時空戰的情形。
陶偉當時還不滿19歲參加了空戰,首創120米近距離擊落敵機的戰績,他創造了“空中拼刺刀”范例,成功擊落了敵機七架,擊傷1架。他講述當時雙機在返航的時候遭到了敵人襲擊,沒想到敵機開炮將長機擊落,敵機突然收油門,我們很快的就沖了過去,等到發現的時候也就五六百米,這時敵機在前方,我就向右邊把飛機拉起來,飛機一邊滾轉一邊向敵機開炮,在120米距離講敵機擊落。
在當時的空戰中犧牲了4名飛行員,年齡最大的才29歲,最小的19歲。
今天,我們能夠在這里安心的學習,紀念他們,離不開他們為新中國和平而做出的偉大貢獻。 今年是抗美援朝戰爭勝利的70周年,我們將迎回第十批在韓志愿軍烈士遺骸。空軍飛行員張威曾駕駛殲-20戰機,為搭載志愿軍烈士遺骸的運-20伴飛。“請志愿軍烈士們看一看祖國的領空,看一看祖國的領海,看一看綠水青山……”向志愿軍忠烈致敬!
看完《開學第一課》節目,這堂課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們每一個人無論是在學習上、工作上還是在社會責任上,都應該為國家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為國家的復興添磚加瓦。
2023年教師開學的第一課心得體會12
又是一年金秋九月,通過觀看今年的《開學第一課》,我深深感受到了中華文化的源遠流長和博大精深。這一節目以實地探訪和全國各地接力的方式,從多個方面全景展示了中國的傳統文化、生態文明、鄉村振興、國防教育和科技創新等,讓我們對祖國的發展進步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
回顧歷史,回顧5000年的中華文化,我們總會飽含熱淚,為之動容。我們中華文化薪火相傳,正是因為有著一批又一批為祖國無私奉獻的工作者。
在節目的開篇,工程首席專家王博教授為了我們講述了《儒藏》編纂人湯一介先生的故事,這是他一生中壯麗的事業,哪怕剛開始編纂《儒藏》時湯一介先生已經七十多歲高齡,而且身處癌癥晚期,但還是毅然決然的憑借多年的點滴努力完成了這項工程,為我們了展現了文化的傳承。
此外,如今的祖國山河無恙,歲月靜好,背后是多少烈士的拋頭顱灑熱血?在節目中,抗美援朝戰場上的飛行員陶偉和駕駛新型戰機為志愿軍烈士遺骸歸國護航的飛行員張威,帶同學們感受解放軍戰士不畏犧牲,保家衛國的無私精神。
在那個新中國剛成立,一切都百廢俱興,國力匱乏的年代,我們的志愿軍戰士出征保家衛國。即使條件艱苦,環境惡劣,用著落后的裝備與敵人較量,最后還是成功將敵人打退......無數的抗戰老兵日后回憶起來都為之淚目!
在天地連線的太空課堂上正在中國空間站出差的神舟十六號乘組,給廣大青少年送出了開學禮物,告訴同學們在成長過程中要有不斷探索的進取心、求知若渴的好奇心、和堅如磐石的初心,鼓勵同學們要勇往直前,砥礪前行。
看完這一期節目,身為中華兒女的我們深深的被震撼了,我們要好好好好學習,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
2023年教師開學的第一課心得體會13
新學期即將到來,2023年《開學第一課》也將準時赴約,2023《開學第一課》以實地探訪、全國各地接力的方式,帶領廣大學生從傳統文化、文明探源、生態文明、鄉村振興、國防教育、科技創新等各方面,全景展示中國式現代化的萬千氣象。
節目開始,我就感受到了今年節目的主題——“強國復興有我”,整場節目從匯聚文明瑰寶的國家版本館到記錄人民空軍奮斗史的航博館,從“雙世遺”武夷山國家公園到江蘇鎮江現代化農場,從位于世界屋脊的“拉索”到浩瀚宇宙的中國空間站......這些無不在展示著祖國的強大力量。
在《開學第一課》節目中,我看到了一位位擁有著強大精神內核的優秀人物,了解完他們的事跡,我感受頗深,在某些時刻不禁熱淚盈眶。從這些鮮活的事跡中,我發現,人生是一個不斷奮斗的過程,原來每個人的人生都非一路坦途。
我相信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好的榜樣可以激發一個人的動力和信心,幫助他更好地實現自己的目標。通過學習榜樣的經驗和故事,人們可以受到啟發、獲得靈感,從而更加努力地追求自己的夢想。
在強國復興的道路上,我們每一個人都是參與者、見證者和推動者。只有通過我們每一個人的努力,才能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讓我們一起攜手前行,共同為祖國的繁榮和復興而奮斗!
2023年教師開學的第一課心得體會14
“強國復興有我,少年立志強國!”9月1日晚上八點,我已經守在電視機旁,等待著今年《開學第一課》的播出。隨著美妙的音樂響起,開學第一課映入我們的眼簾,今年開學第一課的主題是:“強國復興有我”。
在節目中,通過王博教授對《儒藏》的講解,我了解到了《儒藏》這個寶藏級的儒家文獻收藏,以及整理這些文獻的艱巨任務。收藏儒家文獻的目的不僅僅是為了保存這些珍貴的文化遺產,更是為了讓我們能夠了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了解影響了我們兩千多年的思想。我被《儒藏》工程首席專家王博教授所介紹的湯一介先生深深感動。他為了完成《儒藏》的編纂工作,不顧自己的健康狀況和年齡,堅持不懈地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的堅持和奉獻精神讓我深受啟發。
中華文明的傳承需要每一個中華兒女的努力。我們不能僅僅是被動地接受傳統文化的熏陶,更要積極主動地去學習、理解和傳承。正如湯一介先生所說:“將中華文化發揚光大,是知識分子應有的對國家對民族的擔當與職責。”我們每個人都應該肩負起這份責任,為中華文明的傳承和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同時,這堂課也讓我認識到,中華文明的復興需要我們每個人的努力和奉獻。無論是在學習中,還是在工作和生活中,我們都應該以積極的態度去追求卓越,為國家的發展做出貢獻。我們每個人都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參與者和見證者,我們的努力和奉獻將會為中華民族的復興添磚加瓦。
今年的開學第一課,我深刻認識到了中華文明的偉大和寶貴,也明白了我們每個人肩負的責任和使命。我將懷著對中華文化的熱愛和敬畏之心,不斷學習、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中華民族的復興貢獻自己的力量。我相信,在我們每個人的努力下,中華民族必將實現偉大復興的夢想。
2023年教師開學的第一課心得體會15
漫長又愉快的暑假過去了,9月1日開學如期而至,在9月1日晚上8點,我準時收看了央視播出的《開學第一課》,今年《開學第一課》主題就是“強國復興有我”。
節目一開始,主持人就跟我們一起回顧了祖國這些年來所取得的成就,祖國所取得的成就,離不開祖國在背后默默地支持,離不開我們每一位中國人自強不息,不斷創新,敢于探索的偉大精神,我們作為祖國未來的接班人,更加要學習這些前輩們的艱苦奮斗精神,不斷學習更先進的科學文化知識,用知識武裝自己的頭腦,共同把自己的祖國建設成為一個繁榮富強,偉大的國家。
也許我們在想,我們每一位中國人,自己的根在哪里,我們又是從哪里來,前輩們的不屈不撓的精神又是如何一代一代地傳承下來。節目中的中國科學院研究員考古學家高星老師帶領我們一起來探索中華文明的起源和發展。我們祖國有著五千年的文明史,給我們留下了太豐富的文化遺存。節目中帶領我們走進了湖北十堰學堂梁子遺址,一起探索第三具鄖縣人的頭骨化石,據說至今有一百萬年左右的歷史。節目給我們介紹了鄖縣人當時的生活習慣,還能用先進的CT技術來嘗試恢復他們的相貌。看到這里,我就震驚了,現在的科學技術真了不起,居然能用先進的CT技術來讓我們了解一百萬年前鄖縣人生存繁衍的一些故事,讓我們這些現代人更好地了解中華大地百萬年的人類史。考古學家高星老師說了一句話讓我們印象最深刻,我們尋根問祖,我們一次次跨越十萬年,百萬年的時光隧道,與中華大地上的祖先們邂逅。我們與古人對話,審視的那也是我們今天的自己,我們和祖先,腳踩在同一片土地上,這片土地在百萬年前,就有祖先在繁衍生息,這片土地孕育了文化,誕生了文明。華夏大地養育的人類,百萬年來連續演化,生生不息。
通過節目中對人類百萬年前的探索,讓我們這一代人認識到,祖國人民代代相傳,文化也不斷傳承下來,我們更加要不斷創新,努力學習,才能把中華民族現代文明不斷推向前進,為祖國創造出更多奇跡,實現祖國的繁榮富強。
2023年教師開學的第一課心得體會16
觀看2023年開學第一課《強國復興有我》之后,我深受觸動和啟發。這堂課以文化傳承和中華文明的起源為主題,通過介紹《儒藏》工程編纂的故事,讓我更加深刻地認識到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性和影響力。
節目一開始,王博教授給我們講解了《儒藏》名字的由來。《儒藏》是收藏儒家文獻的大寶藏,所以稱之為儒藏。然后接著講解了《儒藏》由2億字,282冊,510種編纂而成。若要做完全本《儒藏》大約需要10億字,絕大部分人終其一生都很難讀完。聽完王博教授的講解,讓我了解了原來一部文獻的編纂是如此繁雜。
通過《儒藏》工程的介紹,我了解到這是一項龐大而艱巨的工作。整理和編纂《儒藏》需要耗費巨大的力氣,而且幾乎是不可能完全完成的。然而,這項工作的意義卻遠遠超出了它的規模。通過《儒藏》,我們可以更好地了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深入了解影響了我們兩千多年的思想。它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們民族的精神財富。
在節目中,王博教授向我們講述了《儒藏》編纂人湯一介先生的故事。湯一介在高齡和病痛的情況下,仍然堅持著這項工作。當被問到為什么要編纂《儒藏》時,他堅定地回答道:“將中華文化發揚光大,是知識分子應有的對國家對民族的擔當與職責。”這句話深深地觸動了我。湯一介先生的堅守和擔當精神令人敬佩,他的奉獻精神和對中華文化的熱愛讓我深感自豪。
通過這堂課,我意識到中華文明的傳承需要每一個中華兒女的共同努力。我們作為中華兒女,應該了解中華文明的起源和發展的歷史脈絡,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正如湯一介先生所說,我們每個人都應該肩負起對國家和民族的責任,為中華文化的發展和復興貢獻自己的力量。
【2023年教師開學的第一課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最新廣東《開學第一課》教師心得體會02-15
開學第一課教師心得04-26
開學第一課教師心得體會范文(精選20篇)11-04
開學第一課教師講話01-22
廣東開學第一課教師心得體會(通用7篇)02-15
2022廣東《開學第一課》教師心得體會(精選6篇)02-15
教師開學第一課方案范文08-29
《開學第一課》心得體會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