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觀看隱入塵煙觀后感1000字
《隱入塵煙》是一部愛情題材的電影吧,電影時長兩小時十三分鐘,全程沒有出現一個“愛”字。但所有的細節都在訴說著愛。下面小編為大家帶來教師觀看隱入塵煙觀后感1000字(精選9篇)給大家參考!
教師觀看隱入塵煙觀后感1000字1
此刻才是真正屬于盛夏的天氣,酷暑難耐。火爐南京名副其實。昨天農歷六月十五,照例夜空澄凈,圓月當空,但是因為熱氣騰騰到了天際,感覺月亮都被薄薄的霧氣籠罩,天空宛若有一層薄如蟬翼的面紗。
大自然和萬物一樣,從來都不會有一模一樣的場景出現,一切都在變化。
擁抱變化是無奈之舉,卻也是最好的選擇。
《隱入塵煙》后窗在南京點映,因為看晚了時間,錯過首映,彼時正是入圍柏林電影節期間,后來因為疫情的原因換擋,直至7月8日才正式上線。
這部電影拍攝于武漢疫情最嚴重的那段時間,報道中唯一看到海清是她給武漢捐贈防疫物資的新聞,其他時間基本銷聲匿跡。
而我因為工作,孩子,疫情原因拖延了四個月的身體問題,最終不得不住院手術,那個寒冷的春天讓我終生難忘。
海清電話里鼓勵我的那句“不要怕”是寒冷中的唯一暖意。還有我沒能幫她實現的南京臘梅香腸,她計劃好買個十箱八箱的寄到村里,給大家吃,身體原因和疫情原因疊加,尋常日子簡單得不能再簡單的事情都變得如此難以實現。
所以,當我終于坐在影院看這部電影的時候有著和以往任何一部片子完全不同的感受。我有點后悔,不該結伴而去,應該一個人獨自去看。
片尾曲響起,字幕魚貫而上,我特別想安安靜靜地再坐一會兒,無奈被人群牽引著離場,轉角處,一眼瞥見那位影院正中央依然端坐座位上的獨立女性,沉浸在劇情之中,雙眼泛著淚光,我想,能夠選擇走進影院看這部片子的人,大多都會產生看似緩慢,卻彌久的共鳴。
這部電影讓我忘記了海清這個人,貴英才是唯一的存在。
我們的不幸福來自于擁有的太多,欲望太多,可選擇的太多,當物質和精神都極度貧乏的時候,我們的幸福就會來得簡單而又純粹,刻骨銘心,如同沙漠中的清泉,所有人都渴望奔赴而去。
富有和貧窮并不是只有唯一的界定方式,對比村里的人,貴英是最貧窮的,但她卻又是最富有的。
而生生不息的四季勞作,因土地而生發出來的播種、希望,果實,休眠中蓄勢等待,一年又一年,我們的生活總是能夠依靠我們的雙手變得富足起來,而大地給了我們最踏實的依靠,只有土地沒有分別心的給予了貴英應有的回報。
當貴英和有鐵辛苦建造的房子被推土機最終還原給了大地,而塵世間的人們站在最公平的土地上,計算著利益的得與失,一切金錢顯得如此輕如鴻毛。
人生的歸宿終究歸于塵土,貴英是幸福的,充實的,雖然短暫,卻超越了多少漫長而無為的生命。花開正艷只是瞬間,幸運的是她盛開過。
立于土地,隱入四季。這部電影,我想,并且一定會一個人再去看一遍。
教師觀看隱入塵煙觀后感1000字2
8月17號看李睿珺導演電影《隱入塵煙》到凌晨1點,無倍速,全程沉默,全程也沒哭。第二天又找到他的其他電影看,很遺憾只有《告訴他們,我乘白鶴去了》有資源可以看,其他的沒有資源,只看了簡介。他的電影基本上都是展現事實,而不是吶喊和激烈表達觀點,每部都很壓抑,但我卻喜歡上了這個導演和他的電影。
一直不愛看文藝電影,覺得自己的基因里邊就沒有藝術細胞,理解不了細膩的感情,電影也引不起我的共情,這樣的慢節奏影片,哪怕是為了口碑去看,也是2倍速看完;不知怎么的,可能是因為年齡一歲一歲長,經歷一年一年增多,尤其今年剛剛經歷生死離別,最近對文藝電影變得很有興趣,這類電影,雖然不如那種特效電影觀感爽快,也不如搞笑影片解壓,更不像懸疑驚悚影片有意思;相反,有時候看起來內心會很壓抑,煎熬,想要吶喊,想要罵人打人,但卻越來越能夠和影片里的人物和故事情節共情共鳴,然后越發喜歡有內容的電影和書籍。
前幾天看的《額爾古納河右岸》這部小說我也很喜歡,整個情緒被帶入大興安嶺深處狩獵的原始部族,對馴鹿,對酋長,對薩滿,對每個人,充滿敬意;還有B站《二舅治好了我的精神內耗》短片,爆火那天早晨看了六遍,其實我也想弄明白,是誰在不知道的地方消耗著我的情緒,讓我少了眼里的光,少了激情的斗志,少了奮進的動力,只剩下走向30歲的年齡和60多歲的身體;最近四個月也是在瘋狂讀書,各種類型的書,心理學的書籍和各類小說居多,慢慢理解董宇輝所說的眾生相,理解眾生皆苦,理解了原來我們大多數人和他一樣,心靈深處是沒有避風港的,風來了就慢慢走,雨來了就靠邊走,打雷了就捂著耳朵走,一個人走了好久好久……唯一慰藉的是距離還算近的家鄉讓我少了北漂的孤獨感,有心疼自己的父母姐弟,還有可以分享喜樂的好朋友,生活還算幸福。
看完《隱入塵煙》第一感想是好可惜,他們才剛剛有了屬于自己的家,生活剛剛向好的方向發展,兩顆心剛剛慢慢靠近,剛剛成為彼此生活的光,貴英就發生了意外,老四也失去生活的希望,隨之而去,明明已經好好的了,為什么厄運專找苦命人,感嘆幸福的短暫,命運的不公,社會的冷漠,人生的不如意;第二個階段,與其be結尾,還不如從未擁有過這段幸福時光,還不如不相遇,不陪伴,不幸福,不相互救贖,這樣的話,兩個人還在自己孤寂的世界中,做一個農村邊緣人,行尸走肉般的活著,至少不會死去;第三個階段,人生就是會存在諸多苦難,因為有幸福存在過,有讓你幸福的人存在過,哪怕是短暫的時光,生命才有了意義,生活才有了盼頭。
分別才是人生的常態!
電影是什么存在?在我個人認知里,電影是講故事,處理人,時間,生命,社會,技術的問題,李睿珺的電影還加上了土地,農村,農民,老人,小孩…關愛農民好像已經成為這幾年的重點社會問題,國家有政策扶持三農,新東方作為企業代表也在助農。一樣在關注的,當然也有影視作品,在李睿珺的電影里,對農民,農業,農村的生動刻畫與表達,真的超級令人印象深刻,也引人深思。哪怕是我這個從農村走出來的孩子,也被震驚到了,他的電影很努力,從一定的認知高度,全局去看甘肅張掖高臺這個農村,用最平靜的畫面和語言,最真實的故事情節,平鋪直敘的展現各類現狀,卻從不妄加評論,讓觀眾自行去深入思考。就我個人而言,我很不理解父母種地這件事,一整年忙碌下來,每畝收入才一千元左右,卻超級辛苦,皮膚也被曬得黑黑的。特別希望這類影片能夠起到呼吁作用,引導大家進行深思,進行關注,讓農民生活水平提升,農業經濟得到發展,讓農民過得更幸福。千萬不要像研究生育率低,如何鼓勵生育那幫人一樣,只能想到解決孩子需要陪伴的問題,協調下班時間。我想問問那幫人,這是根本的問題嗎?這是需要這么久才能思考出來的問題嗎?這里只有冷笑一個!
黑夜掩去了我的悲傷和恐懼,如果當時黑夜下有光亮,那我一定是一個悲傷孤獨無助的孩子,但是一切在第二天早晨又將恢復正常面貌,留下的只有失眠后無神的眼神和日益濃重的黑眼圈,還有大把大把掉下來的頭發。
生命是什么?生活應該怎么過?人生的意義何在?這是我2022年最重點思考的問題,一直在腦海縈繞,經常到深夜還在思考,以至于失眠,為了尋找答案,我開始大量的看書,提高深度思考能力,同時有時間就大膽走出去,用雙腳丈量天地,經歷不同地區不同人的生活,走過不同人走過的道路,望眾生,愛眾生,想這樣做一做,看看能不能找到自己的人生意義!
有人望見塵土,有人望見云煙,后來,三餐四季皆被風吹散。塵歸塵,土歸土,我們要在逆境中善待自己,在順境中善待他人,爭取能做到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
教師觀看隱入塵煙觀后感1000字3
我是含著淚看完電影《隱入塵煙》的。西北荒涼貧窮破敗的場景,主人公勞作的田野,麥子玉米泥土……氣息和色調是那么的熟悉和鮮活。
苦難與溫情
《隱入塵煙》講述的是2010年前后,甘肅兩個底層農民馬有鐵和曹貴英一同勞作、相知相守、相濡以沫、同擔命運的故事。故事的開端是兩人相親的場景。像吆喝牲口一上吆喝馬有鐵的嫂子讓他穿上哥哥的衣服參加相親。他手捧著一個饅頭來到客廳,看到了曹貴英,不興奮不驚喜不激動,就那么平靜地、沉默寡言地接受著這一切。他如果不離開這個家,不娶眼前這個半殘疾的曹貴英,他的小輩就不能順利完婚。曹貴英呢,小便失禁,左手殘疾,失去生育能力,兩人的都是被家人嫌棄,被人拋棄的“孤兒”,兩個心不甘情不愿的人勉強照了結婚照。這哪里是結婚照,分明就是兩個陌生人毫無感情的無奈之舉。這與我們正常人拍結婚照完全不同。沒有鮮花、掌聲,沒有明媚的笑臉,昂貴的禮服,沒有親戚的祝福和艷羨,只有孤獨和無奈。他們沒有做主自己命運的權利,兩個人湊在一起活下去罷了。
但是苦難不止是一杯苦酒。他們硬是在苦難中開出生命中最質樸的花朵。曹貴英一晚上半身倚著床半身支撐地站在地上睡覺,她怕馬有鐵嫌棄她。馬有鐵卻不會因為貴英尿床而欺侮她,而是給她買了大衣遮住褲子,干活出去之前給貴英準備好饅頭。曹貴英在寒夜里等待馬有鐵回來,懷里的水壺熱了一遍又一遍。去別人家看電視,貴英小便失禁,主家埋怨把椅子尿濕了,馬有鐵卻默默地擦拭沒有抱怨貴英一句……諸多小事,馬有鐵把貴英當做人來對待,一個真正的妻子來看待,處處呵護和寬慰。我想一個經歷過欺侮、嫌棄、蔑視的人才能為對方撐傘,為對方愿意承受指責和不公,這一點他們是共情的。我感慨馬有鐵的善良、堅忍、憨厚和溫情,他對貴英的情意是那么的彌足珍貴!
苦難中也有浪漫的氣息。兩次的搬家讓他們決定蓋一間自己的房子。一起開荒、種麥子、種玉米、養雞,在大雨中搶救泥磚。雞窩洞里射出瑩瑩的燈光照在貴英臉上,整個屋子都變得夢幻了,他們在各自的手臂上用麥子粒印出梅花的印跡,夏夜里他們在屋頂上睡覺,馬有鐵用褲腰帶栓著貴英,怕她掉下去……就連村里的人都嫉妒,他們沒人疼,還不如貴英這個殘疾人。兩個衰敗的軀體,在遼闊的天地間,互相取暖,活得頑強而美好,活得有滋有味!
土地與農民
影片的背景是西北荒涼貧窮的場景。土地是農民的根,更是農民賴以生存的一切。一棵小苗被貴英鋤下來了,貴英拿給馬有鐵看,馬有鐵卻說,這就是命數。馬有鐵這個老實巴交的農民經常說一些帶有哲理的話。吃飯時饃掉在了地上,貴英說沾土了別吃了。馬有鐵卻說,啥都是從土里出來的,人也是呢。是啊,土地給予我們的太多了!有鐵種麥子,收麥子,磨麥子,吃白面饃饃。馬有鐵就像這土地一樣沉默寡言,不圖一絲回報,你給我一個種子,我還你一個饃饃。就算是被迫抽血救人,他也沒提錢的事,即使在飯桌上,也沒有一副沒出息的樣子,我都覺得他太傻了,完全可以要高價,提出各種要求,可是為了幫助村里人要回工錢,他默默承受著。他,像極了我的父輩。質樸、堅強、隱忍、不屈,更不會向金錢利益低頭,也絕不會趁人之危!這就是中國農民的底色。
為了有個自己的家,馬有鐵憑借著自己的雙手和一身力氣,和泥、制磚、壘墻、蓋屋,即使累的渾身疼痛也不顧暴風雨搶救泥磚。房子蓋起來了,他們終于有了自己的家。
他們對土地充滿著深愛與敬意,土地回饋他們堅忍強勁的生命力,回饋他們糧食與收獲,回饋他們巨大的溫暖與慰藉。他們活得卑微嗎?不!我欽佩他們在田里勞作的忍耐力,這是生命力的另一種呈現,因為擁有土地,他們可以活下去,充滿希望地活下去!
苦難與希望
猝不及防的意外突然降臨,生病的曹貴英給馬有鐵送吃食,卻暈倒摔入溝渠,等到馬有鐵去救時已經晚了。他在貴英的手臂上用麥粒印上了梅花的圖案,主人公留下了這部電影中的唯一一次熱淚。他,沒有因為遭人唾棄而落淚;沒有因為勞作的辛苦而落淚;沒有因為被迫救人而落淚,沒有因為被人驅趕無藏身之處而落淚,沒有因為暴雨中沖掉的泥磚而落淚……卻在貴英的遺體前留下了熱淚。我想,馬有鐵是孤獨的,貴英的到來讓他有了值得關心值得惦記的人,因為有了伴兒,人,才活得有了希望。電影開頭的馬有鐵沉默,我以為他是個木頭,在后面劇情的發展他卻是個暖男。在我看來,他什么都會做,那么勤勞、堅忍、善良、誠實,但是人最難承受的是孤獨。因為貴英,馬有鐵變得熱乎了,他的生活不再是一潭死水,至少泛起了漣漪。不管去哪兒,他都帶著貴英。他說等賣了糧食,帶貴英去市里大醫院好好看病。兩人臉上的笑容那么自然,充滿了柔情。貴英走了,馬有鐵放走了驢,賣掉糧食,還了虧欠村人的雞蛋、土豆、錢……他望著貴英的遺像,服用農藥自盡。這樣的結局讓很多觀眾陷入沉思。我們試想,如果馬有鐵沒有死,還像以前那樣孤獨地活著,像他那頭驢一樣地活著,最后的結局是什么呢?貴英帶走了馬有鐵所有的希望,活下去的希望!行尸走肉般地活著?又回到從前,過被別人嫌棄遭人白眼的日子?我更愿意看到現在這樣的結局。他們都得到了解脫,隱入塵煙,不再苦難。
電影結尾,我已泣不成聲。他們,在努力地活著,從卑微活成了世間的美好,我們呢,不過忙忙碌碌,有時也像一頭驢一樣終日轉磨,循環往復。我想,苦難,往往教會了我們如何生存?如何堅強地活下去,并活得自由,活得任性!
結尾,我引用魯迅的一句話表達我此時的心情:仁厚黑暗的地母啊,愿在你懷里永安他們的魂靈。
教師觀看隱入塵煙觀后感1000字4
剛從電影院出來,就想寫這部電影——《隱入煙塵》的影評,但一部感動了自己的電影,影評卻讓我覺得是這么的難寫,幾次起手,最后都不了了之。
今天,又看到有關這部電影的影評,在文章的評論區,還看到許多人都在噴這部電影,說什么的都有,內心突然就感到一片的落寞。最后還是鼓起勇氣,寫一篇自己看了這部電影之后的感受吧。
我從小就在農村長大,家鄉的生活跟電影里差不多。我也有過耕種收割的體驗,也見過夯土坯蓋房子的過程,至今還被農村那種樸實的價值觀和家庭觀影響著,我也很能理解導演想要跟觀眾表達的情感。
而《隱入煙塵》可以說也是近幾年來,我看過最好的電影了。
至于電影它為何能感動我?
首先,電影拍出了對生命的尊重。
不管是對莊稼地里長出的麥苗,屋檐下搭窩的燕子,還是剛出殼的小雞,被人們使喚的驢。從頭到尾,電影都在表達著對這些生命的敬重之情。是的,農村就是這樣,他們不僅愛護自己的莊稼,要是屋檐下來了蜜蜂或者燕子筑起了巢,他們都會視為是一種吉祥,就算每年的過年豬,在宰殺之后,每家人都會為豬化上一份紙錢,送上一句禱言。可能有人說這是迷信,但我從小就知道,這就是對生命的敬重。而電影,也把這種情感傳遞了出來,我覺得很感動。
其次,電影把對勞動者的尊重放在了重要的位置。
現在許多成功學的觀念認為,甩脫基層勞動者的身份,就算是人生的成功。所以,現在的許多人越來越不把基層勞動者放在眼里,許多的影視書籍作品也在極端的渲染基層勞動者的苦難和心酸,然后為在“苦難中”的主人翁一個華麗的轉身——擺脫了作為底層勞動者的困境。這樣的電影看起來很爽,其實僅僅是在販賣人生的悲劇,但卻在潛移默化中,貶低了一群人,貶低了一種生活,也勸退了人們對這種生活的選擇權。但《隱入煙塵》沒有賣慘,有心酸,但是也讓觀眾在男女主人翁的生活中,看到了一種美好和幸福,它也沒有販賣成功,它只是把勞動者的不易呈現在了大熒幕上,同時也像人們展示了幾千年來,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與勤勞。每一幀,每一個畫面,它都表達了對勞動者的尊重,它也告訴了熒幕前的觀眾一種生活的方式,也許,有一天,真的可以有一群人向往這樣的生活方式。一個樸實勤勞的勞動者形象,理應能感動任何人。
再次,要尊重生活。
也許見慣了臺面上的大魚大肉,讓許多人早已忘記了一粒米、一粒麥子,怎就變成了我們餐桌上的美食。《隱入煙塵》則從耕種到秋收,為我們展示了一粒種子到變成食物的整個過程——有汗水,有辛勞,有天災,還有無奈。直到一粒種子變成了手中的饅頭,碗中的面。每一步,不管是作為地里的莊稼,還是作為耕作的人,都活得不容易。但是生活本就不易,不管是身處鬧市,還是躬耕農畝,不管是身居廟堂,還是遠走江湖,活著,都要經受來自四面八方的打擊,沒有誰能是例外,也沒有誰真正的活得輕松容易。但至少我們還能活著,還能坐下來談談生活。所以,少一些埋怨,少一些苛責,好好生活,尊重生活。
最后,電影向我展示了一段干凈且受人尊重的愛情。
現在的電影電視,說起愛情,都會以甲愛著乙,乙愛著丙,或者甲同時愛上了乙和丙,糾糾結結,讓人看了撲朔迷離,貌似每個人都很博愛,愛了都很難割舍,其實只是營淫之心在作祟,仔細一推敲,其中滿是污垢與惡臭。而電影《隱入煙塵》中的男女主人翁,他們的愛情,或者說應該是親情,雖不完美,但是干凈純潔得多了,他們的相扶相持,表面上看是一對難夫難妻,其實他們的情感讓所有人看了都羨慕和嫉妒。他們的結合沒什么情感基礎,但他們憑著自己的本能,自己的樸實和真性情,讓兩個孤寂的心彼此有了依靠。沒有豪宅和香車的烘托,他們之間依舊建立起來了偉大的親情紐帶,是愛情也是友情。而豪宅和香車,在他們的情感世界里,無疑都是一種玷污和摧殘。如此干凈的情感,以至于讓每一個觀眾都覺得,她走了,他也應該跟著離去。其實他要不要跟著一起走,已經不重要了。熒幕下,讓我們覺著他也走了,電影要表達的意思就全到位了,該被感動的人,此刻也足以被感動了。
當然,我喜歡這部電影,所以,巴巴地在這里說了電影的一大堆好,我知道,有許多人還是不喜歡這部,或者說不喜歡類似的電影,寫這篇文章也不是為了讓那些不喜歡這部電影的人改變自己的立場,只是希望不喜歡這部電影的人能夠包容一下類似這樣的好電影,別把它說成是一無是處,讓喜歡這類電影的人望而卻步,畢竟電影里面包容了我們那么多。
教師觀看隱入塵煙觀后感1000字5
在西北的小村子里,這是再普通不過的一個冬日:屋內進行著一樁“門當戶對”的提親,屋外豢養的驢子在鵝毛大雪中進食。漢子名叫馬有鐵,排行老四,在金銀銅之后;女人貴英,身患痼疾,兩人都是村子里的困難戶。導演很快便用一個場景收尾,敲定了婚事,而場景中幾乎有本片的一切:茅草屋,一頭驢,一對男女。男人坐在灰暗的屋內,木訥地看著前方;女人在雪中撫摸著驢子,眼神迷茫。琴聲低沉,兩人的命運穿插交替,似乎看不到太多亮光。
貴英有殘疾。與陌生的丈夫共處一室,她在炕上盡己所能與他保持距離。寒冬時節,窗外大雪紛飛,生理失禁時,她只好在炕上用毛巾掩蓋自己的尷尬。莊稼漢對一切看似都毫無覺察,他只顧睡覺、種地、干活。他沒有直視過一次妻子,甚至連話也不知從何說起。他只有在燒紙時才打破了沉默,和貴英一同,對著先人說出了她的名字,告訴他們,自己成家了。漫漫黃沙中,兩人坐在沙丘上,無言地吃著麻花。他們開始有了交談——那話語是如此平淡而無意義,頃刻間隨風而去,卻也有著真實的份量。
時間飛逝,農活不等人。有鐵一邊盡己所能照顧著腿腳不便的貴英,另一邊自己在地里忙前忙后;貴英知冷知熱,會抱著熱水瓶等著丈夫平安歸家。次次心疼要出去輸血給工廠老板的他,只因他是全村唯一一個“熊貓”血型,而整個村子的生計又離不開這個老板。他們依舊住在他人閑置的破屋子里,粗茶淡飯,仍然買不起一件八十元的大衣,可他們的生活開始好轉起來。片中沒有任何的物質產品可以證明這一點,但我們不難通過一幕幕農忙場景看出——一分耕耘,一分收獲。一只任勞任怨的驢,比城里來的幾輛“寶馬”更讓人印象深刻。
導演李睿珺屢次選擇素人演員。本片中,從有鐵粗壯結實的手臂、笨拙而敦厚的姿態、到農忙時動作的一氣呵成,飾演有鐵的男主角武仁林或許的確是本色出演。海清的出演更是為本片增色不少——在女性角色隱沒的傳統中國鄉土社會,善良、純真和堅強的她顯得尤為珍貴。在這個尚未擺脫貧困的小村莊,種地是除去到南方打工之外唯一的謀生之路。于是身體并不康健的兩人的境況在此條件下,實在顯得格外悲慘。影片可貴之處在于,從未溢出過一絲一毫廉價的同情。相反,配合不同色彩的濾鏡,從犁地、播種、到除草、收割、去殼,到做成精制面粉;從路旁的水渠,干枯的大樹、綠油油的莊稼地,導演讓我們看到了農田中那粗糙的美、那原始的生命力。
兩人的生活蒸蒸日上,即便因為拆遷而要帶全部家當搬去另一處閑置空房,夫妻二人也沒有絲毫怨言。他們種小麥,種玉米;他們借了雞蛋,一同孕育新的生命;他們搭伙,蓋屬于自己的房子。在暴雨中,他們哭著、笑著、鬧著,緊緊抱在一起。兩個從未進過城市的人,也會幻想著大城市的繁華與熱鬧,一同許下一個找好醫生治好病的夢想。但在農忙時節,有鐵力不從心,看著遠處配合默契的夫妻二人,他也無奈于妻子的殘疾;貴英連一捆草都叉不起來,她又未曾不想過放棄……直到現在,我們才發現,原來他們也曾暢想過未來的美好,慨嘆過命運為何如此不公。原來他們也可以有家,可以有愛。原來他們并不是生來便索然無味、麻木不仁。只是隨著四季交替,風吹雨打日曬,那些喜怒哀樂、那些酸甜苦辣,都只能化作黃土邊上一次次的輕嘆和手上的雙繭罷了。所幸,他們彼此有了依靠,不再孤單。
住到新房不久后,村長為他們爭取到了住樓房的資格。這里的裝修和風景對他們來說簡直算得上奢侈。可站在攝像機前,他們沒有了在土地上的那種自信和踏實。莊稼人,離了土地和牲口,怎么活下去呢?這對他們來講是另一個世界的問題,而他們只希望保有眼前的幸福。夏夜在房頂時,有鐵把貴英的褲腰帶連起來,防止她掉下去,兩人就這樣枕在同一片星空下。秋收時,有鐵把瓜子仁排成一朵花,印在貴英的手上,留給貴英一個甜甜的笑容:這樣我就丟不了你了——可終究造化弄人。
導演一如既往立足生養自己的地方。在大西北的村子里,生死相依,萬物皆有輪回,人們以一種超然到有些愚鈍的目光來直視生老病死。本片對死亡的描述也極其簡約:當有鐵再一次把瓜子仁組成的花朵從貴英手上拿下來時,當那張模糊不清的結婚照被作為遺照之時,當驢子回歸荒漠之時,我們同那條脆弱而堅強的生命做了告別。有鐵收拾了最后的家當,整理了工錢,給貴英燒了一個巨大的電視紙錢,隨后悄然搬進了樓房。也許,這對他是一個新開始?
又或許,本就沒有什么開始與結束。正如他跟貴英在地里所說:這雙腳,也不知道能走到哪里。原本的根,早已辨別不清,而未來又不知在哪。與其同別人一樣,被裹挾進時代的洪流里一去不復返,不如把握住自己的兩畝三分地,守護好那份生命獨有的尊嚴與倔強。
教師觀看隱入塵煙觀后感1000字6
《隱入塵煙》主要反映了農民尤其是底層農民生活的艱辛,這與現在的主流電影格格不入,所以能上映便是好的,何況質量很高,以煙云籠罩的行業環境它的公映更是難得。
兩位主演的表演很是出彩,海清演技很出色了,聽說她戲里戲外都做了充足的準備,十分敬業,但是總感覺和男主角比差了一點,查了資料才得知男主演是一個真正的農民,他的戲誠可謂渾然天成,果然真實和純粹有一種動人的魅力。
故事比較悶,多半是內容沉重的緣故,可以理解。劇本真的很好,如涓涓細流般向我們展示出貧困農村生活的點滴,卻又如小刀悄悄的抽絲剝縷,把生活那殘忍的一面毫無保留的展示出來,震撼著觀眾的內心。劇本借著鏡頭展示出來,毛驢與寶馬在同一條街上走著,借威逼利誘男主獻血點出社會對農民殘酷剝削吸其骨血的實質。當馬有鐵牽著毛驢穿行于城市中的街道馬路時,不由得心頭一緊,原來這片子的背景就是在現在,不是七八十年代,這種強烈的對比營造了一種魔幻感,猛然想到自己小時候也曾看到過這個場景,心里陣陣酸楚:那個人的境遇是不是也是如此呢?由于建設新農村的建筑改造,夫妻二人只得四處搬家,一同搬的,還有那個燕子窩。喜字小心翼翼地貼上又摘下,最后當喜字換成妻子的遺像,還是從妻子僅有的照片---結婚證的照片裁下來的,當鼠標一點,紅色變黑白,苦難的生命就此結束。夫妻二人都是可憐人,妻子受盡哥哥一家的欺侮虐待,烙下了病根,導演借她的病也暗示了我們她悲慘遭遇,丈夫父母雙亡,兩個哥哥離世,只剩了一個想榨干他的兄弟,當他們的生命交匯在一起,一層層漣漪泛起,似乎一切都不一樣了,有了家的溫暖,生活也有了希望,雨中苦苦護磚,壘起新房,養雞耕地,辛苦但有盼頭,日子朝著另一個方向走著,直至妻子在意外卻又殘忍的合理中溺亡,馬有鐵才恍然醒悟,原來一切從來都沒有變過,只是身邊多了個人來默默承擔。馬有鐵在妻子冰冷的手上拿米粒按出一朵小白花,那往昔的美好,成了壓死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他和她,都如麥子殼,隨風去了。極諷刺的是,即使在死后,那個自己的侄子又借推倒他們的房子掙了一萬五。故事看似平淡無奇,實則暗流涌動,多處伏筆,再次驚嘆編劇的實力。
攝影也是一大優點。夫妻二人在沙漠和耕地以及晾磚的構圖美得像一幅畫。而且該片對窗子的運用可謂爐火純青,第一個鏡頭便是驢探出窗子,隨即主人公出場,短短幾秒就交代了馬有鐵家中的地位低微,只一驢作伴,但是對驢很有愛心。還有好幾次借窗子內外環境對比,體現貧富差距,人物地位,同時窺探多個人物心理,還能加一層光更有層次,畫面也立體起來,妙哉妙哉,可能窗子也同麥子是題眼吧。還有紙箱中溢出斑駁的光打在夫妻二人的臉上,那個鏡頭真的很美,有一瞬間我和他們一樣忘記了曾經的苦難。鏡頭中的農村,貼近自然之美,卻也貼近叢林法則。
實不相瞞,這次觀影經歷是我初次進影院以來最差的一次,我也在短評里說了,就不引大家氣憤了,總之觀眾種種不文明且自私的行為就像村頭說人閑話的老頭老太,欺負比自己境遇差的人,殊不知,都是一樣的可憐人罷了。窮人被壓榨也相互蠶食,也只有零星的少數人能守住自己的底線,窮是原罪,想到這里,只好默默感嘆韓國電影的深刻和勇敢。
慶幸自己活的還算過得去,以后見到他們能幫就幫,不要傷害他們也是好的。
麥子被鐮刀割下,它又能干什么呢?麥子在磨盤中碾碎,它又能干什么呢?當種子埋入耕地的那一天,似乎一切都定了。風吹麥浪,這片土地溫暖而殘酷。
教師觀看隱入塵煙觀后感1000字7
看完《隱入塵煙》,我覺得人類的一切都離不開黃土地,因為這是我們出生和撫養我們的地方。即使你現在可能是城市戶口,你的祖先也在城市定居了很長一段時間。但你的祖先曾經是農民,他們靠土地生存。因此,人們不能忘記自己的根,也不能斷根。
現在,隨著時代的進步和技術的發展,人類可以減少生存中的一些體力勞動,所以追求自己的夢想是一件幸運的事情。因為我們都出生在和平時期,享受著無憂無慮的衣食和夢想。
雖然我們不能說我們不需要談論生存,但我們去相比,我們是多么幸運。但不能說這個世界上沒有這樣的人。在我們不知道的世界里,仍然有這樣的人。
從隱藏在塵土中的男人的鐵生活中,我看到了那些依靠黃土地生活的人的生活。一開始,他只是一個無緣無故地住在別人家里的人,唯一的財產就是一頭驢。但后來,當他遇到一個女人時,他的生活有了動力。即使兩人的感情不能談論愛情,只是介紹理解,甚至女人也有一些小問題。
但作為一個孤獨了半年的男人,這是一件幸運的事情!畢竟,人們不能獨自生活,所以女主人公的到來給了男主人更多生活動力。所以在女主人離開后不久,男主人也跟著走了。
女主人的到來,讓男主人開始明白家,照顧家人,讀家人,心里有地方安定下來。就像《春天》中的一句臺詞:他喜歡在外面走來走去,只是因為他知道有人在等他回去那種腳踏實地的感覺。也許在男主人的半生中,一直漂浮在半空中,但女人的存在,讓他的心落實,他的腳也可以站在地上。
所以,即使他們一次又一次地被迫搬家,這個人最終還是不遺余力地建造了一所新房子。他們的生活樸實無華,日出作息,慢慢平和地過著自己的生活。在業余時間建造自己的房子。最后,我建造了自己的家。
男人從一個人和一頭驢,慢慢地增加了一個人,加入了幾只雞和一個家。他從來沒有得到過幫助,只是用自己的手建造了自己的一切。最初認為這種相互陪伴的美好生活會繼續下去,但天空并沒有實現人們的愿望。當女主人離開時,男主人的動就會喪失。
當男人卸下綁驢子的繩子時,我以為他會像《大雪即將來臨》中的男人一樣走進冰雪。因為這個人也走進了沙漠。但這個人一生都是一個善良的人,所以他把欠別人的一切都還給了別人,而別人欠他的東西,他從來不想要。這種美麗的性格真的很罕見。
就像別人想抽他的血一樣,他一句話也沒說就讓別人抽,別人說他借的20個雞蛋是給他的'。但他說,既然是借來的,就應該還。所以當他不再欠任何人的時候,他隨著女主人的離開而離開了。因為他曾經一個人,他沒有動力,但他在女主人的到來后得到了動力,所以女主人的離開就像他生命中的最后一根稻草。最后,他無法支持。
這部電影以一種緩慢的敘事方式講述了男主角的生活。影片中的每一幀都很美,展現了黃土的美,人與自然的美,男女之間樸實無華的美。因為即使有些村民對他們開玩笑,他們仍然認真生活。男人不討厭女人。他們之間的對話不多,大部分都是用行動來證明的。值得一看。
教師觀看隱入塵煙觀后感1000字8
最近有部電影《隱入塵煙》被人們吵得沸沸揚揚,我忍不住就在電腦上觀看了,盡管看得不是很流暢,但所有的情節內容,我也明白了。
影片講的是一對普通農民夫妻的日常生活以及在生活磨礪中建立起來的相濡以沫的一份感情,最后女主翁曹貴英由于送飯不慎落入池塘淹死了,男主翁馬有鐵最后在還完所有的債務后自殺了。
看完后,我有幾點感受寫出來想和大家分享一下。
第一:試問他們兩人最初有愛情嗎?
有人評價說電影從頭到尾沒有說出一個“愛”,但卻愛入骨髓了。試問他們最初有愛情嗎?
他們兩個人是經別人介紹認識的。男主人翁馬有鐵除了一頭驢,一無所有。女主人翁曹貴英腿有殘疾不說,左手還抖個不停,關鍵是她還不能生育,更狼狽的還有她存在嚴重的尿失禁,動不動就尿褲子了,不是把尿尿到人家車上,就是看電視尿到人家的凳子上。
大家試想一下:一個是老大難光棍漢,一個是女大難殘疾人,兩個人的結合純粹是沒得選擇,迫不得已而為之。在我看來,誰也不要嫌棄誰,在后來的生活中,他們之間是互相憐惜,相互疼愛更多一點。就是這樣一份感情也是在生活的磨煉中才慢慢建立起來的。
第二:他們所干的農活,在我們那個年代都是人人干過的最普通的農活。
也許是現在的有些年輕人都沒有干過農活,所以在他們眼里,這兩個夫妻真是苦透了,他們為之流淚傷心。
在我看來,他們所干的所有的農活,我們那個年代的人基本上全都干過。耕田、播種、除草、打藥、翻地、打土塊、抹房泥、蓋土房、割麥子、揚麥子、撿麥子、掰玉米,搬煤炭、蓋棚子我都幫忙干過,相信你也是干過的。
所以對于他們夫妻二人來說就是靠自己的雙手改變自己的生活,只有勤勞才能澆開幸福之花。
第三:相濡以沫的感情算不算愛情?
我提出這個問題,是因為我自己也搞不清楚這對結伴鴛鴦是不是有真的愛情?實際上這對夫妻就是在形影不離地干著這些農活中,在日常生活里彼此體恤疼惜建立起了相濡以沫的感情。確切地說我認為他們彼此相伴,相依為命,所以貴英死了,有鐵沒了精神支柱和寄托,他也服農藥自殺了。這樣一來好像真的感覺有鐵是為情而死,真的是愛到骨髓的愛情了。
但最后我仔細想想覺得這個結局不好,沒有正能量。現實中再美好的伉儷情深的夫妻,大多數不會因為一方的離世而放棄自己的生命。何況馬有鐵身體真的很棒,他太能干了,他就這樣放棄了自己的生命,我一時也迷惑了:這算不算愛情?他的離去讓為此我感到遺憾。
第四:影片始終給人一種感覺就是缺乏美感
女主角曹貴英是由大牌明星演員海清主演的。且不說她到大西北體驗了十個月的農村生活,為了演繹這部片子,她把自己幾乎整成了丑八婆。她是把農村女人表演得淋漓盡致,逼真形象,但我們看起來真沒有了一點美感。加上甘肅方言以及聽不懂的一些土話,整個影片真的沒有美的享受。關鍵是一個農民馬有鐵時不時還能說出一番哲理的話來,顯得與他的形象格格不入,覺得很不真實。
缺少美感的另一個原因是:好像整個村里的人都非常冷漠,事不關己,高高掛起。而馬有鐵是好人,老實人,又成了每次都無償獻血的人。被獻血的人家有錢有車有房,而馬有鐵什么都沒有,居無定所,被迫搬家。最后他自己是蓋了土房子。
關鍵是每次獻血時,他還要為村里人說話,讓這家有錢人趕緊給其他的農民工發工錢。而這家算的上是村霸的人家卻總有借口延遲再延遲,而其他的村民就說只有馬有鐵能獻血后全都躲得遠遠的。
當曹貴英三番五次舉不起來捆綁的麥草時,反而每次都會摔倒在地,遭到馬有鐵的責怨,說她把麥草壓壞了,從毛驢車上下來后一把把她推倒在地。關鍵是居然沒有一個村民來幫助他們。包括馬有鐵為那家有錢人無償獻血了好幾次,也沒見人家來幫助他。
整部影片看得人感覺很壓抑,除了顯示出他們夫妻二人之間有感情外,其他的正能量沒有得到閃光的地方。這到底是宣揚的一種底層小人物的高尚愛情,還是要把以前的落后無知再走一遍?我不得而知。但無論什么結局如何,最后是人間疾苦,生于塵土而歸于塵土。
教師觀看隱入塵煙觀后感1000字9
一部簡單,真實到讓人懷疑的電影,沒有農村生活經歷的人很難想象中國的大地上還有如此命苦窮困的人存在。是的一線城市的燈紅酒綠和現代化讓無數來到中國的外國人驚訝,為什么如此現代化的國家還說自己是發展中國家呢?沿海地區的80后和90后也不曾經歷如此,中部地區的90后或許也只剩下腦海里殘存的記憶,而在西北這樣的場景和生活一直在重復上演。所以才會有發達城市里人們的疑問,內地80和90后對曾經生活的回憶,也疑問是演繹父輩們的過去還是現在的生活。而對于一些生活在西北或出生在西北地區的人們已經濕潤了眼眶,這不是電影而是紀錄片。
1942是祖輩們經歷的苦難,我們無法感同身受,也無法理解生存的意義。因為物質豐富的今天,精神愉悅成了大多數人的追求,誰還愿意去思考苦難,面對苦難,那只是紀錄片里,一些無聊導演文藝片里的內容罷了。正因為如此,一個愿意把鏡頭對準現實,反映現實的導演是讓人尊敬和敬佩的。當職場精英,豪門世家們成為人們的精神鴉片,墜入飄飄欲仙的夢里時。他們關注到了那些被社會主流遺忘的那群人,平凡、簡單但偉大。一個是“孤兒”,是村里的老光棍兒;一個是沒有娘的孩子,被狠心哥嫂欺負到殘疾的女人。他們的經歷或許也就比他們口中的瘋子好些,所以上天給了絕望中的人一絲絲光亮。沒有儀式更沒有車房,只有怯懦,害羞和慌張。同樣的遭遇讓彼此更懂得珍惜,沒有你儂我儂,但土味情話也賽蜂蜜。一個大大的喜字,一個淺淺的燕子窩,一頭倔強的小毛驢見證了他們的不離不棄和愛情。土地就是命,就是生存的根。春種秋收,努力就有回報,簡簡單單的道理為何有些人不懂?地租和工錢本應天經地義,卻讓普通百姓低下了頭,寶馬雖好不載人,寶驢雖犟知人心。我一直在想,為什么他的血是熊貓血?或許是因為他是這個村最苦命的人,但又是最善良的人,他對她的愛溢于言表,他堅持了人最基本的誠信,不欠情,不欠債;他被人吸血是獻血,想的不是自己而是鄉親的地租和工錢;同門的侄子結婚幫忙毫無怨言,酒席都沒有資格坐上;燕子的三次搬家,放驢的舉動簡單但卻是大愛;俗話說人死債消,然而他還掉了所有的債,內心是何等的干凈。即使再苦再不起眼的存在,但卻擁有人類最基本的人性和美德這難道不像熊貓一樣稀有?
一個人,一頭驢相依為命,即使掏盡力氣也還不完同門哥哥的“收留之情”;只有遇到了貴英才有了自己的家,即使一而再的搬家,只要她在就有奔頭。她不嫌棄他窮,懦弱;他不嫌棄她殘疾,無生育能力。相互扶持,共同努力。他們有了自己的房子,有了對未來的憧憬,2022年了一臺小尺寸的電視對大部分人來說何等容易,他答應她帶她第一次進城,帶她看病。然而所有的憧憬隨著水遠去,她走了,他的光沒了。當一個在黑暗里久了的人,習慣可能讓他妥協下去,然而當給了他一絲絲光亮和希望又無情的剝奪,哀莫大于心死。所以他心里沒了光和希望,也隨他的最愛而去了。我們不禁要問:為何麻繩專挑細處斷,苦難只找苦命人。
人性的光輝和為富不仁就是這樣的真實,救急不救窮的真理刻在人們心中。這就是人性,這也是最真實的社會。我們可以對他們報以同情,可以設想更多的結局,然而就像給一個農民一套城里的房子就能脫貧致富一樣那樣虛無縹緲不切實際。最后的結果依然一樣,拆掉舊房子的15000元和城里的房子成了他侄子的,即使得到如此之多也不會有太多感恩,還不如一頭倔驢。沒有了貧苦百姓的血可吸,富人還能活命?
通過這部寫實電影讓我明白了幾個道理,最偉大的人反而最簡單善良,人善被人欺,驢善被人騎。扶貧要因地制宜貼近群眾需要,不然終成為別人的嫁衣。為富不仁者不得好死。塵歸塵,土歸土;一個社會遺忘的最底層的群體卻是最富有人性光輝的人,這才是最偉大的作品。
【教師觀看隱入塵煙觀后感1000字】相關文章:
觀看隱入塵煙觀后感(精選14篇)09-05
觀看隱入塵煙的觀后感(精選6篇)09-05
觀看隱入塵煙觀后感范文(精選7篇)09-07
觀看隱入塵煙的觀后感范文(通用12篇)09-05
觀看《隱入塵煙》觀后感范文(通用7篇)09-06
觀看電影隱入塵煙觀后感(通用6篇)09-05
隱入塵煙觀后感(精選7篇)09-01
《隱入塵煙》的觀后感(精選8篇)09-05
隱入塵煙經典觀后感(精選8篇)09-05
隱入塵煙的觀后感(精選5篇)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