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著讀后感500字
《活著》以普通、平實的故事情節講述了在急劇變革的時代中福貴的不幸遭遇和坎坷命運,在冷靜的筆觸中展現了生命的意義和存在的價值,揭示了命運的無奈,與生活的不可捉摸。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活著讀后感500字(精選28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活著讀后感1
寒假,媽媽推薦我讀余華的《活著》。她三天就囫圇吞棗地讀完了,而我卻花了整個假期細嚼慢咽地品味這道大餐。這本書太精彩了,讓我又哭又笑活像個傻子。我領會了余華先生所說的:人是為活著本身而活著的,而不是為了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著。
《活著》講述了福貴苦難的一生,從地主二流子到貧農,家人一個個死去,只剩他一個孤老頭的故事。我真希望苦根能一直活著,若祖孫相伴,也有個盼頭,血脈可以延續。作者好殘忍,掐滅福貴最后一點希望,讓他為活著本身而活著。《活著》讓十歲的我認識到人是孤獨的,別人都會離我而去,必須學會靠自己。
《活著》的語言樸實,故事像是真實發生過的一樣。它的細節寫得很有趣,讓人悲喜交加,淚中有笑。好多片段讓我記憶猶新,比如夏天沒有蚊帳,二喜就先進屋被蚊子咬得一身包,等蚊子都喝飽了,再讓媳婦鳳霞進屋睡覺。小小的苦根想吃面條,就拉著爺爺福貴站在面條鋪的門口,說好幾遍我不吃面條。我想,作者余華一定是一位可愛的人,才能寫出這么可愛的橋段。
現在這個富強民主文明的新時代,福貴很多的悲慘遭遇是不會發生。感恩現在的幸福生活,同時,我也要自立自強,珍惜這美好的生活,好好學習,天天向上。人生不易,我們要努力奮斗,才能創造幸福。
活著讀后感2
我又看到了那本《活著》,鮮紅的封面深深地刺激著我。開始重新去體味活著的含義。
我總認為人生最大的悲哀的莫過于地靜靜地等待著死亡的那一刻,可當我再讀《活著》,我才明白人世間最痛苦的事是你眼睜睜看著身邊的一個個親人慢慢死去,你卻毫無辦法,直到只留下你孤單的一個人!這才是人生最大的悲哀。
我不敢想象,如果主人翁換成是我,我會不會繼續生存下去,但是他卻依然友好地對待世界,這種對苦難的承受能力和對世界的樂觀態度,我想不是一般人能想象得到的,也更是我所需要的。
我的心靈受到了深深的震撼,活著到底是為了什么?當這個貫穿全文的引子讓我捫心自問時,我卻無從答起。當我生病的那一刻起,我變得開始暴躁不安,怨天尤人。我開始挑剔身邊的人,無理取鬧,而身邊的人一次次的包容我,無怨無悔。在傷害深深愛我的人同時,我也深深地傷害了自己。其實我比余華更過分,我親手在傷害身邊一個個愛我的人。我的病不是他們造成的,但是我卻讓他們左右為難。為什么我要把自己的痛苦強加在愛我的人身上呢?
活著,就要善待身邊的每一個人、每一件事,千萬別為自己找什么借口,因為"是為活著本身而活著的,而不是為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著。在艱難中活著,在活著中享受艱難。
活著讀后感3
《活著》是一本有生命、有感染力的書。我深深記得初讀《活著》的感受,從初始的悠然到其后的凝重,翻動書頁的手指愈漸遲疑,我感到心中似乎有一種隱秘的期待——呼喚著一個轉折,一個讓主角福貴走向幸福的轉折,然而,我失望了,作者是那么的殘忍與吝嗇,我幾乎是一路心痛地讀到最后。當我滿心酸楚地合上書頁,猛然望見封面一襲鮮血般的暗紅:刺目一如長長傷口上的血淋淋,卻又宛如生命勃勃的涌動……我的淚直直地落下來了。
從一個少爺吃喝嫖賭到終于敗壞家業,淪落到為糊口而下地,他摯愛的親人一個一個地逝去——老母病死、幼子因抽血猝死、妻子得病先他而去、聾啞女兒鳳霞難產而終、女婿被鋼板所夾意外慘死,只留下一個小小的孫子苦根,竟也在那個饑餓的年代里,活活噎死。他布滿老繭的粗糙的黝黑的手掩埋了所有的親人與淚水,終于只孑然一身與牛相依。他以笑的方式哭,在死亡的伴隨下活著,這應是一個悲劇吧。然而他淡淡地講述著,沒有大悲大慟,這個被厄運磨礪了一生的人居然嘿嘿地笑著。
這種生命的韌性似乎講述著人生絕望的不存在。福貴的人生,仿佛是一株盤剝的冬筍——一層層褪去人生的虛華、一層層撕扯掉人生幸福的依賴,一層層摧毀著人的堅強。可到最后,白嫩嫩的,卻剩下一個人最柔軟、最純凈的人的秉性,只剩下人生存在的唯一的理由——活著,為了活著而活著。活著,執著地活著——已成為一個唯一能描述福貴的形容,也是對福貴的最好的肯定與頌贊。
活著讀后感4
人是為活著本身而活著的,而不是為了活著以外的任何事物而活。
活著?活著為了什么?為了榮華富貴,還是為了享受眼前美好的生活。可活著就只能如此嗎?當我看完《活著》這本書后,人為什么而活就會浮現在我的面前!
故事的主人公福貴是個典型,舊社會敗家子。用福貴父親的話來說,我是他的孽子。當福貴嗜賭成性后,慢慢的他把所有時間都花在了賭博上。到后來,本來錦衣玉食的福貴少爺一夜之間傾家蕩產。一家老小從寬大的房子里住進了簡陋的茅屋里,也因此,父親去世了。母親生命倒下,家珍拿出僅有的兩塊銀元,讓福貴去城里找郎中治病。可是事實并不如此,福貴被拉去當壯丁每天餓著肚子過日子。
到后來全國解放福貴可以回家時,母親已經去世了,女兒鳳霞因大病變聾啞。但他沒有在幻想榮華富貴,反而只想平凡的過日子。
可是上天似乎總與福貴開玩笑,家人朋友相繼離她而去,難道這就是報應嗎?
到了最后只剩下福貴一個人了,但他卻堅持活著。余華說過,活著是一個充滿力量的詞語,他的力量不是叫喊,也不是進攻,而是忍受,忍受生命責任,忍受現實幸福或苦難!
在生活中總會聽到有人唉聲嘆氣,但是也有人努力前行,雖然那些努力前行的人話不多,但是他們確實一直都在努力著。所以當我讀完這本書時,我猜我更加真切意識到應該珍惜當下,活在當下,享受美好每一天!
活著讀后感5
《活著》這本書,余華寫得平靜,沒有刻意渲染,我看得也平靜,應對書中老人的一生經歷,心里并沒有波濤翻滾,這是那個社會中再平常可是的生命。
老人叫福貴,從富家少爺到下層百姓,如同一個晴天霹靂,將這個把靈魂都置于嫖賭中的少爺劈醒,才開始珍惜身邊的親人,打算重新開始。
命運似乎因為福貴犯的錯而要刻意懲罰他,破產后接連著喪父,為母抓藥是被抓去當壯丁,九死一生回了家,母親早已亡故,女兒鳳霞也因一次生病成為聾啞人。之后人民公社成立了,家里所有的東西都歸了人民公社。妻子在這期間得了軟骨病,并且日漸嚴重。福貴一家禍不單行,兒子有慶死于采血事故,為救縣長夫人被一個無情的醫生奪去生命。女兒鳳霞死于生產,只留下了兒子苦根,四年后,女婿二喜死于工地事故,就剩富貴和外孫相依為命了。死神連這僅有的幸福都不肯給福貴,又奪去了苦根的生命。
福貴的一生就像一葉小船,游蕩在社會這個海洋里,小船的力量又如何反抗海洋呢?福貴僅有受著命運的擺布,唯一能做的就是死死地抓住一切”稻草“不放手,忍者,活著,就像小船僅有隨著波濤時起時伏,唯一能做的是不讓自我陷下去一樣。
福貴的一生是平常的,卻有一種力量讓人在合上書后為他感嘆。是他強忍著親人生老病死的天災,社會灰暗的人禍的力量,一種忍的力量;是他無論多苦多難,仍然磕磕碰碰地往前走,跌跌撞撞地活著的力量,一種生命的力量。
活著讀后感6
周日晚上,我花了3個多小時,一口氣讀了一本爸爸的小說——《活著》。
合上書以后,我有一種很難受的感覺,想哭卻哭不出,說他們可憐但好像又不可憐。
余華是在一位名叫福貴的老人身上,用第一人稱敘述其看似悲慘的一生。地主家兒子福貴好嫖、賭,花光了家里所有的錢,在還債路上又被抓去當兵,誤當成了國民黨。幾年戰爭后,死里逃生,逃出來回到家,發現父親已經死了。接下來女兒因發燒耽誤醫治也變成啞巴了,原本好好的一個家變得支離破碎。隨著時間的推移,女兒風霞、老婆家珍、女婿二喜、還有外孫苦根也相繼遭遇不幸,這一大家子最后就剩福貴一個人了,最終跟老牛相依偎。
以多數人的想法看來,他最后的命運一定不是瘋就是自殺。可福貴依然樂觀地活著,因為他想明白了一個道理,這也是全書的亮點所在——活著就有希望。
這本書的作者是余華,本應是余華在講述福貴的故事,應該使用第三人稱,可作者采用第一人稱,讓人覺得更加真切,更加理解書中的我,在歷經世間滄桑和磨難之后的坦然。
家人一個接一個相繼去世,富貴被一次次的打擊,這里面,不僅有活著的真正道理,還有對世界的樂觀態度。
他沒有抱怨、仇恨,而是認認真真地過好每一天。抱著樂觀的態度活著,這才是“活著”的真理。
活著本身就很艱難,延讀生命就得艱難地活著,正因為異常艱難,活著才具有深刻的含義。沒有比活著更美好的事了,也沒有比活著更艱難的事了。
活著,就夠了。
活著讀后感7
“活著”這兩個字眼對常人來說平凡得很,但是對于《活著》這本書中的主人公“富貴”而言,卻意義深刻。
富貴原本是個富家子弟,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無憂生活。他不把父母當回事,對妻子的辛苦勞累不屑一顧。最可惡的是他那吃、喝、嫖、賭的陋習,揮霍光了老一輩留下的所有家產。他的父親也被他氣死了。可是這時懺悔已經來不及了。從此,他只能過著一貧如洗的生活,飽受著為生計而奔波的勞累、苦楚。他怎么也沒想到命運會一次又一次地捉弄他,讓他的心靈遭受一次次與親人離別的痛苦,最后只剩下了他一個孤家寡人茍活于世。
生活形成的巨大反差,使福貴努力地重新生活,這位歷經滄桑和磨難的老人將苦難消解于自己的忍耐和平靜之中,堅強地挺了過來。
生活本身就是一位好老師。是生活漸漸讓游手好閑、薄情寡義的富貴變成了一個任勞任怨、百折不撓的家里的頂梁柱。如果沒有經歷后面的變故,他可能一輩子也無法體會到活著是多么美好和幸運。
在每個人生活的道路上,每一段都是那么刻骨銘心,每一次都讓人大汗淋漓,生容易,活不易。人生的道路,就像波浪形曲線高高低低、起起伏伏。雖然走起來非常辛苦,但是它卻通向我們人生幸福的道路。只有攀過那危峰兀立的高峰,越過那一條條一望無際的山谷,才能真正體會到活著的意義。
讓我們以積極樂觀、自強不息的態度面對生活,走好每一段生活的旅程!
活著讀后感8
《活著》主要敘述了福貴因為賭博輸光家產、外出謀生遇到春生等人后回家的故事。故事結尾只剩下富貴和他的老牛,他們仍會繼續活下去。因為他經歷了這么多事,對許多事情已經看淡了。
文章讓我印象最深刻的地方是春生開車撞死了富貴的兒子,家珍不愿見他,后來春生被組織調查,家珍知道春生過得也不好,在春生離開富貴家時,家珍對他說:“一定要活著,活著。”
人生固然會遇到一些困難,但是因為有了這些困難,我們活得才更加精彩。如果人生總是一帆風順,那這樣的人生必然是無味的,人也會因此而懈怠。只有在困難中,才會使人不斷磨礪,不斷進步。
文中的龍二因為贏了富貴的家產而變得富裕,但是好日子沒過多久,就因為割資本主義的尾巴而被槍斃。富貴知道龍二被殺后,心中害怕極了,幸好把家產輸給了龍二,不然被槍斃的可就是自己了。
有時,失去一些東西未嘗不是一件幸運的事,富貴正是因為失去了家產,才撿回一條命。失去,是為了更好地獲得。我們不必因為失去了什么東西而悲痛不已,也不必為了得到了什么東西而洋洋得意,對于得與失,都應以平常心來對待,只有這樣,我們才會更好地生活,更好地活著。
活著,就應該勇敢地去面對生活中的困難;活著,就應該不為了得失而大喜大悲;活著,就要以平常心對待生活中的人或事;活著,就要充滿對生活的信心,腳踏實地地走好生活中的每一步。
活著讀后感9
“活著,作為一個詞語。在我們中國的語言里充滿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來自于喊叫,也不是來自于進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賦予我們的責任,去忍受現實給予我們的幸福和苦難,無聊和平庸。”這段話出自我最喜歡的一本書《活著》。
作者用一種平淡而冷靜的語言塑造了一個又一個立體豐滿的人物。一開始福貴的出場,我看到的全是福貴的好吃懶做,吃喝嫖賭,不禁讓人怒其不爭。而隨著故事往下推進,善良賢惠卻患有軟骨病的家珍,聰明懂事但聾啞的鳳霞,機靈卻早逝的苦根……命運給了他們多舛的人生,他們在《活著》的故事中一個個死去。讀著讀著內心只有無聲的嘆息和刺痛。留下福貴孑然一身,只有一只叫福貴的老牛陪伴,也許這種悲劇式的人生,才是生活殘酷的本質。
故事的背景對于我來說不是同一個時代,但通過福貴,我看到土改,大煉鋼鐵運動還有自然災害時期的中國。這些生活離我過于遙遠,但也不禁引起我對自己的生活重新審視,自己生活在如蜜般的環境里,默默地感恩現在。
整本書我讀得很沉重但卻在結尾處感到了吃驚和另一種重獲新生般的感動。生活對于福貴來說是殘酷卻又無奈的,但他在歷經重重打擊和痛苦之后仍能好好活著,在鄉下田園恬靜地生活著。讓我對他肅然起敬,他的堅韌,他對生活之苦的坦然接受,讓我感受到要好好珍惜當下的美好生活,并從苦難中汲取教訓,泰然處之,勇往直前。
活著讀后感10
《活著》的主人公福貴,經歷了從青年到中年再到老年的歲月;經歷了人一生中的大喜與大悲。他死了爹娘,也喪了兒女。說他可憐,也是,也不是。至少,他,還活著。
他曾經年少輕狂,賭博輸光了家產,從遠近聞名的徐大地主變成了貧農。而取代他的龍二,在解放初期時就被槍斃了。他這算是撿了一條命嗎?
又曾經,他被抓去當兵,在軍營中度過了好幾度春秋。多少人的生命在可怕的戰爭中失去,而福貴還是幸免于難,挺到了戰爭結束。這又算是撿了一條命嗎?
人活在這個世界上,究竟是為了什么?為了金錢?為了名利?不!只是為了活著!如果人死了,那還講什么金錢,什么名利啊!你來了,并沒有帶來什么,那你走了,也不能帶去什么。你是清清白白來的,就得清清白白地走。任何人都是一樣。所以,活著只是為了活著。
雖福貴失去了一雙兒女,還沒有了溫柔賢惠的妻子家珍,但他還是得活著。從人性的角度上看,他確實很可憐。但是生活總是這么艱辛、殘酷和神秘莫測。活著的確很難,他飽受著歲月的風吹雨打,但,他還活著!
在生活中,福貴他幾乎一無所有。在別人眼中看來,他也只是一個瘋瘋癲癲的糟老頭子。可是他至少還有一樣失去了就再也得不到了的無價之寶,那就是——生命!
活著讀后感11
“這本書表面上叫《活著》,可實際上大家最后都死了。”我一和朋友聊起《活著》這本書的時候,就會講這句話。
《活著》這本書給我的閱讀的體驗實在是太諷刺,太戲劇又太過沉默,還摻雜著一些無法理解的苦痛,這讓我久久不能釋懷。我跟著福貴看他從一個愛好賭博的公子哥變成一貧如洗的窮光蛋,覺得實在是活該。可是看到后面,看著他身邊的家珍、有慶、鳳霞……一個個死去,看著他一次次受到生活殘酷無情地打擊,我卻開始在盼了,盼著能它有一個轉折,盼著福貴最后能有一個被安慰的結局。可越看后面越沒有希望,越看后面甚至想:“接下來福貴也應該要死了吧。”然而出乎意料地,福貴就這么平靜的接受了一切,作為家里最后一個人默默地活著。看到這個結局,我心里的那些郁結像是和他的歌聲一起,在空曠的傍晚和風一樣飄揚,感覺也沒有那么沉重了。回過神來,是他的活著安慰了我。“活著,在我們中國的語言里充滿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來自于叫喊,也不是來自于進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賦予我們的責任,去忍受現實給予我們的幸福和苦難、無聊和平庸。”中國的思想一直是這樣的,沉默,溫婉,不動聲色。
我們討厭激進地爭執,暴力地沖突,我覺得活著本身就是一件幸運的事情,其他都顯得不是那么重要。活著本身,就值得讓我們去活著。
活著讀后感12
《活著》是一部讀起來讓人感到沉重的小說。余華通過一位中國農民福貴悲慘的一生,講述了人如何去承受巨大的苦難;講述了絕望的不存在;講述了人是為了活著本身而活著。
福貴是地主家兒子,年少就不學好,吃喝嫖賭樣樣俱全。賭光了家產,氣死了老爸;戰亂又被拉去當兵,急死了老媽;戰爭結束后回到家,看到女兒因病發燒變成了啞巴;兒子更慘了,小學沒畢業,就給縣長那生孩子的老婆獻血,被抽血抽死了;好不容易把女兒嫁了個好人家,結果女兒生孩子大出血也死了;女婿沾上這個家也難逃厄運,被機器碾死了;福貴的媳婦本是有錢人家的小姐,娶過來沒過過一天好日子,接連不幸,終于油干燈滅,熬死了。總算是有個外孫接個香火吧,結果三年自然災害,孩子餓得慌,吃多了豆子噎死了。一大家子人都死光光,按理說孤獨的老福貴受不了這么大的打擊,也該隨至親駕鶴西去了吧,可他偏偏還“活著”。他親手埋葬了身邊所有的親人,買了一頭比他年紀還大的病牛陪伴著。
故事的結局:老人牽著老牛,用粗啞的嗓音唱起了老歌,“少年去游蕩,中年想掘藏,老年做和尚。”…此時,黃昏正在轉瞬即逝,黑夜從天而降。
我早已淚眼婆娑,細細回味作者的那話:“人是為活著本身而活著,而不是為了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著。”
“活著”,就夠了。
活著讀后感13
在這個初春,我得到了一本書,是我弟弟推薦給我的,這本書是余華的小說《活著》。書中講述了一位叫福貴的`富家少爺,先是把家產賭光淪為一無所有的窮人,父親氣恨而亡;接著他不幸被國民黨捉去當壯丁歷經死難而幸免于世,但母親卻因病去世;再接著兒子有慶被抽血至干而死,女兒鳳霞產后的敗血癥而亡,妻子家珍得軟骨病最終病死;繼而女婿二喜工傷而亡,外孫子苦根因吃豆子被撐死了;最后,只剩下老了的福貴和一頭牛的故事。這個故事跨越了中國從國民黨到毛澤東的時期。講述了眼淚的寬廣和豐富。讀完這個平凡的故事后,令我意味深長也讓我明白了絕望的不存在。
余華在序中這么寫,“活著”在我們中國的語言里充滿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來自于喊叫,也不是來自于進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賦予我們的責任,去忍受現實給予我們的幸福和苦難,無聊和平庸。
《活著》里面有一句話非常棒,“人是為了活著本身而活著的,而不是為了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著”。生命只有一條,這是無價的,是用金錢也買不了的。人生無常,聚散離合。在每個離別的時候,我們只能目送著一個又一個的背影,重重疊疊的留戀不舍載滿了無盡的牽掛祝福。在生命與靈魂融匯的瞬間,凝聚著的是美好、幸福,這瞬間所迸發出的光華值得我們用一生守候,永世珍藏。好好活著,善待身邊的每一個人!好好活著,做好身邊的每一件事!知足常樂就是幸福!
活著讀后感14
《活著》主要講了“我”在年輕時獲得了一個游手好閑的職業——去鄉間收集民間歌謠。在夏天剛剛來到的季節,遇到那位名叫福貴的老人,聽他講述了自己坎坷的人生經歷:地主少爺福貴嗜賭成性,終于賭光了家業一貧如洗,窮困之中福貴因母親生病前去求醫,沒想到半路上被國民黨部隊抓了壯丁,后被解放軍所俘虜,回到家鄉他才知道母親已經過世,妻子家珍含辛茹苦帶大了一雙兒女,但女兒不幸變成了聾啞人。然而,真正的悲劇從此才開始漸次上演。家珍因患有軟骨病而干不了重活;兒子因與女校長血型相同,為救女校長,抽血過多而亡;女兒鳳霞與隊長介紹的城里的偏頭二喜喜結良緣,生下一男嬰后,因大出血死在手術臺上;而鳳霞死后三個月家珍也相繼去世;二喜是搬運工,因吊車出了差錯,被兩排水泥板夾死;外孫苦根便隨福貴回到鄉下,生活十分艱難,就連豆子都很難吃上,福貴心疼便給苦根煮豆吃,不料苦根卻因吃豆子撐死……生命里難得的溫情將被一次次死亡撕扯得粉碎,只剩得老了的福貴伴隨著一頭老牛在陽光下回憶。
文中的主人公福貴經歷了一生的苦難,家人都先他而去,而他依然友好對待這個世界,沒有一句抱怨的話。我認為我們就應該學習老人堅韌的品質,不要被困難所壓倒。
無論怎樣,生活總要繼續,只要活著就好,只為了活著本身而活著,而不是為了活著以外的任何事物而活著!
活著讀后感15
余華用平淡的語氣講述著一個故事,一個關于生命的故事,一個人與命運的故事。讀完《活著》我淚流滿面,當福貴伴隨著一頭老牛在陽光下回憶時,我濕了眼眶。當福貴貴因為母親生病前去求醫,沒想到半路上被國民黨部隊抓了壯丁,后被解放軍所俘虜,回到家鄉他才知道母親已經去世,妻子家珍含辛茹苦帶大了一雙兒女,但女兒不幸變成了聾啞人,兒子機靈活潑……我以為終于守得云開見月明,結果,真正的悲劇正在等候著他,正如魯迅所說,“悲劇將人生的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
捧著《活著》,總是沉重、難受,冰冷的文字躍然紙上,以一種滲透的表現手法完成了一次對生命意義的哲學追問。活著,我們為什么活著?有些人為了人生追求,有些人為了家庭,有些人甚至不知道為什么活著,抱著過一天算一天的想法過活每一天。是呀,我們為什么而活著?
以前,我以為為了高考而活著,家人所有的期望都押注在自己身上,只有不顧一切去追逐那個目標。高考后呢?陷入迷茫期,活著,又因為什么活著呢?人呀,總是為自己尋找各種目標,固定各種目標,為了給自己一個活著的理由。
但《活著》中福貴的命運卻昭示著人類苦苦追尋一切不過是虛妄而已,或許,人的存在真的只是一種存在,與萬物一樣并沒有任何意義。活著僅僅是因為活著,生命或許就只是為了活著,而那些理由與目標全是我們自己給自己上的枷鎖,生命其實沒有幸福或者不幸,生命只是活著,靜靜地活著。這或許就是余華想要告訴我們的。
活著讀后感16
《活著》這本小說曾令我幾度落淚。它從一個旁聽者的角度道出了一個普通人平凡而曲折的一生。主人公福貴生活在那個紛亂特殊的年代,經歷了戰爭,殺伐以及一系列動蕩的生活,經歷了家庭的興富到衰落,親眼看著他的兒子,女兒,妻子,女婿,外孫陸續死去。在他一生中,不知失去的多少東西,失去金錢,失去親人,最后只剩下一頭瘦骨嶙峋又險些被人宰割的老牛與他為伴。盡管是這樣,他還是樂觀地面對世界,部部悲劇在他口中都變得那樣的平淡!我很奇怪:既然福貴的親人都離他而去,那為何他還要茍活于世上?當我將這本書來回翻看了好幾遍后,我才知:
人的一生總是會幾經挫折,飽受災難,痛苦,生老病死。坦然的面對一切才是最好的選擇!
這個世界的確不公,有人可以享盡榮華,有人卻要像福貴一樣,面朝黃土背朝天,灑完熱汗過一生。面對這樣的不公,憎恨逃避都是徒勞。還不如靠自己的努力來改變自己!
以前想到死,我都會感到恐懼。現在看來,也不過如此。生老病死,我們都得一樣一樣地過,生命只不過是個過程罷了。我只是希望能按自已的意愿選擇一個方式,發現活著的價值。真實清醒并發自內心的去實現它。到了告別世界時,但愿我能帶著平靜的微笑離開,對身邊的人說聲再見。
活著讀后感17
這是一個悲慘的故事,悲慘得讓人的心一痛再痛,你不自覺地就會想:人為什么活著?人活著的意義究竟是什么?為快樂?為追求?還是為什么?
年少時總為月缺花殘而傷感,也不時追問:人為什么活著?隨著年齡的增長,隨著閱歷的加深,繁瑣的工作、平淡的生活讓我習慣,也似乎讓我麻木了,從此也不再思考這個問題。當讀到余華的《活著》時,這個問題又現腦海,突然頓悟,人活著,只為活著,僅此而已。
主人公經歷了一生的災難,所有的親人離他而去,他所擁有的也只有活著了。他一次次在絕望的邊緣徘徊,但是他卻有對苦難的承受能力,對世界的樂觀態度。面對春生,這個昔日患難與共的朋友,今日間接害死自己兒子的仇人,他選擇了埋葬仇恨,即使是在絕境面前他依舊勸解朋友,要堅強地活著,只要活著,只為能夠活著。
和福貴相比,我們現在的生活豈止用“幸福”二字來描繪,但生活有時總不能一帆風順,也會有許多的困難和挫折,有時候我們確實很難以承受,然而想想福貴,他經歷了無盡的災難卻依舊感恩生活的時候,我們是否會自慚形穢,覺得自己與福貴的差距,或許我們無法得到內心的升華,然而我們卻可以通過對福貴人生經歷的觀察感同身受,活的同樣的感慨!
不要再問活著是為什么,活著,就是因為活著。無論怎樣,生活總要繼續,只要活著就好!
活著讀后感18
生活是一種本能,與環境無關。即使世界讓你絕望,讓你沮喪,你仍然必須頑強地生活。這是生活的本能,也是對生活最真實的信念。
在讀《活著》這本書的過程中,我曾經認為主人公真的太了。這樣生活有什么意義?但讀完后,我意識到生活可能只是為了生活。這是一種生存本能和對生命的尊重。當你失去一切時,你會發現你仍然擁有你的生命,你的生命仍在繼續,你的生命不能被別人奪走。
在閱讀的同時,我為福貴的悲慘生活哭泣。同時,我也認為對我們來說,生活比福貴簡單得多。我們無法親身體驗福貴的痛苦。生活很簡單。如果你想追求如何生活,生活可能會變得奢侈。
生活是有尊嚴的,我們應該尊重生活,即使面對更多的痛苦,我們也應該努力繼續生活。這就是生活真正打動我的地方。
人們活著是為了自己,而不是為了生活外的任何東西而活。正如余華所說:生活充滿了我們中國語言的力量。它的力量不是來自吶喊,而是來自忍耐,來忍受生活給我們的責任,來忍受現實給我們的快樂和痛苦,無聊和平庸,所以忍受痛苦創造了生活。
《活著》描述了人們承受苦難的能力,以及他們對世界災難的樂觀態度。他讓我真正知道——生活本身是困難的,而繼續生活則更困難。
活著是為了自己,而不是為了活著以外的任何東西。
活著讀后感19
余華的《活著》,整篇小說給人的感覺就是平平淡淡的,沒有華麗的辭藻,每一個字眼都顯得那么樸實,真摯。
主人公福貴這不尋常的一生,作者余華用近乎冰冷的筆調娓娓敘說。福貴的一生充滿了坎坷,人世間最最凄慘的事情他都接連遇上了。從他敗家,爹娘死后,再到失去兒子,失去妻子,失去女兒,失去女婿,失去外孫。好在到最后,還有一頭老牛陪著他。作者在描寫余華的親人去世的方式的時候,讓我頓時覺得心中一沉的是福貴的兒子在為縣長的老婆因懷孕大出血,在獻血時因抽血過度而死亡的片,所謂的醫者仁心,竟然在性命攸關的時刻,活生生的將一個孩子抽血抽到嘴唇發青直到最后沒了心跳,讓我甚至都感受到孩子死去般的麻木力量。
每當福貴的日子過得稍微好一點時候,打擊去不斷的接踵而來,但是,命,才是最重要的。
我們當代人也常常說,活著才是硬道理!就像余華自己說的那樣,人是為活著本身而活著的,而不是為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活著。在如今這個金錢至上的社會,財富是越來越多了,人們卻漸漸的迷失了,人們越來越追求物質,為了錢,為了名,為了利而活,可是,當擁有了這些之后,他們還能為什么而活呢?
活著,簡簡單單的兩個字,卻包含這一種對生命的負責。
活著讀后感20
前段時間我閱讀了《活著》這本書,非常的有感觸。整本書主要講的就是作者在鄉間尋找民謠遇到主人公福貴,福貴對自己一生的陳述,從最初的家財萬貫到后來的貧困潦倒。起初剛剛看這本書的時候,有人跟我說結局很悲催,我說越虐心越好。對于我個人而言,一些好的結局確實能夠讓人喜悅,但是悲慘的結局更能夠反映出一些事物本質,也更能夠讓我有所警醒。
我覺得人活著腳踏實地,無愧于心就好。主人公活到最后,看著自己至親都離自己而去,這份悲痛很難承受。對我們旁觀者而言,主人公是幸存者,但就福貴自身而言,那就是他們的生活。只是主人公生活在那種年代,但是那個年代像福貴這樣的人一抓一大把,但是他們從不畏懼死亡,遇到再大的困難,他們還是繼續生活。每個人都不容易,只是有些人在呼天搶地,有些人在默默的堅守。可能我作為一個旁觀者太悲觀,或許就主人公本身而言,福貴的一生雖然有凄苦,但是他也感受到了幸福,有一個不離不棄的妻子一直陪伴,從未嫌棄過他。當他女兒找到好歸宿時他得到了滿足與心安。當他看到他兒子跑步比賽名列前茅時,他內心無比的驕傲。人的一生就是需要經歷很多大風大浪,生死何懼,活在當下。誰知道未來會發生什么?誰知道明天和意外哪個會先來?活在當下,珍惜所有現在就好。人生要走的路一步都不會少,要經歷的磨難一毫都不差。凡事皆有因果,不管如何選擇,只要能夠承受的起“自作自受”四個字即可。
活著讀后感21
小說中主人公福貴的父母,兒子有慶,妻子家珍,女兒鳳霞,女婿二喜,孫子苦根相繼離開人世。最后福貴只剩下一頭老牛與他共度余生,人世間最痛苦的事莫過于你眼睜睜地看著身邊的親人一個個地死去,你卻毫無辦法,直到只留下你孤單的一個人,這才是人生中最大的悲哀。但小說中的主人公福貴并沒有因為這些不幸而放棄自己的生命,這是令我最欽佩的,人是為了活著本身而活著,而不是為了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著。
一個人的命再大,要是自己想死,那就怎么也活不了。面對苦難,福貴沒有血淚的控訴,沒有撕心裂肺的尖叫,沒有心如刀絞的呻吟。有的只是福貴在生活中磨練出來的無邊無際的忍耐,包容著一切,坦然地面對生活中的苦難,這不正是當代社會人們所需要的嗎?
當代社會人們的生活壓力過大,人們面對生活中的苦難難以承受,還有很多人因為生活上的壓力而得了抑郁癥、做出偏激的事情、尋死……
令人心痛的是這已經是當代人們生活中很真實的寫照了,比如高考生高考完后因為考試失敗跳樓自殺,有的人為愛尋死……如果他們能像福貴這樣的堅強,也許就不會釀成這么多的悲劇了。人是為了活著本身而活著,而不是為金錢,地位,權利,甚至不是為愛情,親情而活,活著就是最大的幸福,活著才是生命的本質。
活著就應該去忍受生活賦予我們的責任,去忍受現實給予我們的幸福和苦難,無聊和平庸。活著也是一門藝術。
活著讀后感22
當我第一次品讀《活著》時,對里面的情景,印象極為深刻。
一個老農只有一頭老牛每天陪著他耕種著一塊田地,借此度日。但老農腦里充滿了回憶、激動和難過。這部小說敘述了主人公福貴所有親人的死亡。在小說中,福貴的經歷同中國的重大歷史事件相融合,就像一面鏡子一樣。
福貴本是一個富裕的土地所有者,耍骰子賭博致使他失去了擁有的一切,也將他的家庭帶入了不幸和貧窮。倒霉的事情接二連三發生。在左輪手機的逼迫下福貴當了兵,當他歷盡千辛萬苦回到家時,等待他的卻是艱難的現實:從饑荒到繁重的勞動;最疼愛的兒子意外夭折;唯一的女兒分娩時難產而死;妻子也因長期抱病也離他而去;接著女婿出了工傷而死;連最后一個親人小外孫在吃豆子時也被噎死了。福貴經歷著一次又一次磨難,飽嘗著一次次的打擊。但他始終堅持著一個信念:即使生活是悲慘的,也應鼓起勇氣與力量戰勝它。
《活著》就是一個孤單的老人在那兒活著。他的價值就是他孤單一個,所以他更有理由發出“活著”的聲音,他的聲音應該比所有人群發出“活著”的聲音要強。
人,活著,定會經歷許多磨難,許多艱辛。有誰會幫你渡過難關呢?沒有任何人,只有靠自己去奮斗。
一個人,活在這個世界上,唯一牢記的是:不能灰心,不能輕言放棄,應該向上、向前,不斷超越自己,帶一種人生向上的力量,勇往直前。
既然活著,那就要好好地活!
活著讀后感23
我總認為最悲痛的事莫過于親人對你的不理解,當看完《活著》你會明白,最痛苦的事是看著身邊一個個親人慢慢的死去,直到只留下你孤單的一個人。當身邊的人一個一個都離你而去的時候你才明白什么叫痛苦。
我不敢想象,如果主人翁換著是我,我會不會繼續下去,可是他卻依然友好地對待世界,這種對的承受本事和對世界的樂觀態度,我想不是一般人能想象得到的。剛開始我罵過福貴,因為他實在是太敗家啦,可是看到后面我又開始敬佩他,他是那么堅強。
當生活在80年代的我們還在為物質上的需求挑三撿四時,我們從來不明白上一代人為了而掙扎的情形;當我們還在抱怨命運的不公時,是不是也應當想想這更的人,與他們相比,我們是不是更應當感到幸運呢!
人,活著到底是為了什么?
當這個貫穿全文的引子讓我捫心自問時,我卻無從答起。在我腦子里,我仍然清晰的記得前幾天報道的那位為錢財而受賄的官員,在法庭宣判前的那一番話:受賄巨款,只是為了下一代過得更好,再說,我所貢獻的遠比我所得到的多得多。這就是他活著理由嗎?
當一次次的觀念著我們的大腦時,我們是不是應當冷靜的思考一下人生的意義呢!
活著,就要身邊的每一個人、第一件事,千萬別為找什么借口,因為“人是為活著本身而活著的,而不是為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著。”
活著讀后感24
幾天時間把余華早期的小說《活著》看完了,看介紹說是長篇小說,實際上是很薄的一本書,相比之下,可能像《子夜》《家》《春》《秋》這種才是長篇小說。
說回《活著》,讀完后心情很沉重、壓抑,雖然是小說,但我感覺更像是紀實類文章,小說主人公福貴他身處的時代,在他身上發生的事情,可以說很悲慘。我以為,實際生活中會有比福貴遭遇更悲慘的同胞。
讀福貴的故事,我想到家中的長輩們,同樣是經歷了國共內戰,解放后的一系列動蕩,人民公社、大煉鋼、文革,再到改革開放,長輩們后來的生活當然是更好了,他們經歷的那些事情,在他們身上留下的印記,給他們人生帶來的影響,作為子女、作為晚輩,卻幾乎不知一二,以晚輩們的人生閱歷,即使對那段歷史有所了解,畢竟不是親歷者,不可能有切身體會,只能憑想象,比較遺憾的是,經歷那些事的長輩們,通過文字、通過口述記錄下來的,目前來看,太少了。我也很難進入到他們的內心,知曉他們的想法,尤其是身邊的長輩們。
想起三年前在香港書展龍應臺的講座,不知道當時她的講座有沒有影響到當時在場的聽眾們,他們回去后有沒有去跟家族中的長輩了解上一代、上兩代的故事,或者說有沒有民間的人士在推動去做類似的事情。
活著讀后感25
讀完本書的時候剛好黃昏,黑暗一點點侵蝕,我仿佛在余華筆中走完了福貴的一生,見證了他的滿目蒼夷,失無所失。
一個嗜賭成性的紈绔子弟從輸掉家中一百畝土地開始的悲劇。他的一家老小,因為時間因為各種原因相繼離開了人世,到最后,只剩下他跟與他同名的牛,相伴走完剩下的路。
真實再現了當時大時代背景下的所見所聞。也許他只是那個時代的縮影,當時社會背景下大多數人的一生,在福貴身上,或多或少地體現出來了。
活著的意義是什么?人生太多無常,苦難才是常態。本書命名為“活著”,可在福貴的一生中卻要目睹親人一個又一個的離去。讀完本書,內心恐懼與蒼涼各占一半。恐懼的是你看著他家人一個接著一個的離開,你不知道你翻到哪一頁哪個人又因為哪件事死去了;蒼涼的是文末只剩下福貴與叫福貴的牛相依為命,光從文字都能感受到年邁的他有多孤獨,又有多痛苦。
故事的開頭時,他對著牛喊:“二喜、有慶不要偷懶,家珍、鳳霞耕得好,苦根也行啊。”起初看以為他只是哄牛隨意取的綽號,讀到后面才知道全是福貴家人的名字,不禁淚目,這么多年,福貴一直記掛著他們啊。
也許我們都不明白活著的意義,可是他們,光是為了活著,就已經拼盡全力了。誰都不知道未來會發生什么,請務必好好活著。
活著讀后感26
《活著》主人公福貴生活在戰火紛飛動亂的特殊時代,經歷了戰爭、土改,他的家庭的興衰,從頭到尾,他的經歷都是在不斷的失去,失去金錢、失去地位、失去親人,最后只落得跟一頭比他老子還要老的牛相伴的下場,或許這些“失去”我沒有辦法去理解,但是我想,那是要一個多么大的勇氣去面對的呀!
家珍的死,是我讀到的諸多死亡中,最安靜、最超脫的死,人活著,總要經歷這樣那樣的事,不管你是否情愿,他們都會接踵而至,數年后,我也要面對這些生離死別吧!讀到這里的時候,我總忍不住長長的嘆息了。
我想,如果有一天,我必須去面對這些生死的時候,我會以什么樣的心情?當然,不會像現在這樣,只是一個看客。
讀完這本書,我不禁在想,人世間真的很不公平!為什么有的人總是失去、失去,到最后一無所有?如書中的福貴,年少時風光無限,出門還要仆人背著,后來家境敗落,因為貧寒,他的兒子生怕弄壞了鞋子,光著腳走路!福貴的一生大起大落,最后跌至人生的谷底,這種巨大的落差,讓我又不得不慶幸自己,還好!活得比較平凡。
我感到震撼,首先:“震”的是我居然可以讀一本和我沒有任何聯系的書;“撼”的是書中的內容,或許對于我這個初學者來說,我只讀過一遍,余華那淡雅的文字,平實的敘事風格,讓我深深震撼了。
生活是一個過程,而活著是一種狀態。我們活著就要努力去生活,努力的為了好的日子,希望我們周邊的人們,都能好好的活著。
活著讀后感27
“活著”充滿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來自于喊叫,也不是來自于進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賦予我們的責任,去忍受現實給予我們的幸福和苦難、無聊和平庸。
主人公“福貴”怎樣“活著”?前半生仗著老子一百多畝田地為所欲為,老丈人見著了都要躲得遠遠兒的,倫理綱常壓根兒沒放在眼里,跟老子對罵也是常事,在村里人眼中丟凈了臉面,盡管從小過慣了村里人眼中“奢侈糜爛”的生活,好歹只作賤了自己,沒有傷到別人,居然乖乖的還了賭債。
他不是好兒子、好丈夫,甚至好鄰居都算不上,而一切在他輸光了自家所有田地的那一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他開始在意爹、娘的感受,在意家珍、鳳霞喜怒。以前是別人對他的忍受,趾高氣揚,從不低頭;現在是他忍受著別人,唯唯諾諾,陪著笑臉。只為“活著”。他黑發時,送走了白發人;他白發時,送走了黑發人;他和他的那頭老牛在田埂上依然頑強的“活著”。
誰能想到當年不可一世的“公子哥”在田埂上居然講出做人的道理來,也算一件奇事。《活著》講述了部分中國人在那物質貧乏、精神困頓的幾十年是如何熬過來的,我不能把主語更換為中國人或人,這是不準確的,有人肯定不是這樣“活著”的,隨著經濟發展、物質豐富,以后的人很大程度上也不會這樣“活著”,但人性總會在這樣的小人物身上影射出來,我們應該致力于思考“我們怎樣活著?”
活著讀后感28
合上余華的作品集,淚水濕潤了我的眼睛。是啊,活著是多么一件簡單的事,可又是一件多么難的事啊!
徐福貴一家到處奔波勞累,直到最后的死去,他們是為了活著;有慶的死換來了一個小生命;鳳霞的死換來了她的孩子——苦根的活著;二喜是為了苦根活的更好而死去;家珍的病是為了家里人更好的活著而累出來的,直到最后的死去;徐福貴在戰場上死里逃生是因為他知道活著的好……徐福貴親手送走了他的一個又一個親人,他的妻子,他的兒子,他的女兒,他的女婿,他的孫子……他還是要活著。
想想現在,大街上的人匆匆忙忙。路邊的飯店門口站著一位笑迎迎的老板;瞪著三輪車的老大娘叫喚著:“賣……”,工地上的農民小心翼翼地站在幾十層樓的高處;超市里收營員機械地收著錢……所有的所有都是為了活著,活的更好。有時想象他們可悲,唉,我何嘗又不是這可悲人群中的一點呢?有時想想他們堅強,不管遇到什么他們都要努力的活著。“活著”多么簡單的兩個字,可做起來又是那么的艱難。它會要你付一生的代價,他會要你付全部的精力,它會吸掉你所有的血液……活著有苦有樂,有起有伏,有親情,有愛情,有友情,活著有……不管是高尚的人還是平凡的人在活著的面前是平等的,他們都是為了活著而不斷地努力著,只是他們所收到的成果不同罷了。
活著真好!
【活著讀后感500字】相關文章:
活著只為了活著_《活著》讀后感1100字05-23
《活著活著就老了》的讀后感02-26
活著活著就老了讀后感范文06-25
《活著》讀后感:活著,笑對苦難06-13
讀《活著》有感 《活著》讀后感11-07
活著活著就老了散文04-12
活著活著活著-說明文-高三01-12
散文:我為了活著而活著12-07
《活著活著就老了》讀書心得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