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言文學論文開題報告模板范文
漢語言文學論文開題報告(精選6篇)
緊張而又充實的大學生活即將結束,大家都陸陸續續開始寫畢業設計了,在我們做畢業設計之前指導老師都會要求先寫好開題報告,快來參考開題報告是怎么寫的吧!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漢語言文學論文開題報告(精選6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漢語言文學論文開題報告1
論文題目:美狄亞的成因和自我意識的覺醒
一、選題的理論意義與實踐意義:
《美狄亞》是公元前五世紀及公元前四世紀希臘最富盛名的悲劇作家歐里皮得斯的代表作。被稱為歐洲最早的“問題劇”。小說圍繞美狄亞為追隨愛情而進行的一系列反抗斗爭,描述了當時婦女的從屬地位,展現其悲慘的命運。是最早為婦女鳴不平的代表作。揭示了父權制對母權制的勝利,表現了具有民主精神的法律裁判代替了家庭仇殺。雖然作品描述的題材源于古希臘神話,但其中包含的卻是歐里庇得斯所處時代的婦女問題,因此有很強的寫實性。
通過對小說的研究和當今社會的結合,顯示了人不再是盲目的任命運所隨意擺弄的玩偶,而是更自由的人,是對于自己的行動和感情富有重大責任的人。
二、研究方向的動態及本文創新點:
選題的研究現狀:許多人著文分析和評價劇中女主人公美狄亞這一鮮明、獨特、極具個性特點的人物。并分析造成美狄亞這種性格和個性的社會原因和自身原因。揭示了當時社會制度的不平等。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
本文創新點:通過研究小說中美狄亞的人物形象和社會背景分析美狄亞愛情悲劇的成因和女性自我意識的覺醒這一問題,就現代社會來說,雖然社會和假體地位已經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美狄亞的反抗和斗爭精神,對今天的女性仍然有一定的借鑒作用。
三、主要研究內容及提綱:
一、美狄亞和伊阿宋的愛情
二、美狄亞的多重身份
(一)父親的女兒形象
(二)丈夫的妻子形象
(三)兒子的母親形象
三、美狄亞愛情悲劇的成因
1.美狄亞自身性格來說
2.美狄亞所處的時代背景
四、結語
五、研究的方法與手段:
1)文獻分析法
2)運用比較、歸納的方法,總結出相關的結論
漢語言文學論文開題報告2
論文題目:胡適語文課程與教學思想研究
一、選題背景
季羨林先生在談及胡適時,曾評價胡適是一個大人物,一個享有盛名而又充分爭議的人物,一個無論如何也回避不了的人物[1]。的確,胡適既是五四的領袖人物,又扮演整個文學、教育史的領軍角色,還在上世紀二、三十年代,語文教育歷史潮流之中,發揮了引領性作用。由他首先掀起的的新文化運動,刻下了整個中國歷史中都有著永不磨滅的痕跡,不僅使中國語文教育實現了改頭換面,讓傳統的理念、內容、形式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嶄新變化,又將白話文運動的成果以國家意志的形式體現在了語文教育中,1923 年,由胡適負責高中語文課程綱要的制定,直接參與了相關政策、綱領性文件的草擬。胡適對語文課程與教學的研究、主張,是從指出傳統古文教授方法的種種弊端開始的。留美期間,便發表文章,旗幟鮮明地一一指出具體的問題與漏洞,并相應地提出了具有創造性改革意義的想法與思路,這是他對語文教學的最初探討。1917 年,他又作成一篇《文學改良芻議》,最先唱響了新文化運動序曲,并得到一大批先進人士大力支持,從此便開始大力宣傳推行新文化運動,抨擊舊文化、舊文學,很快成為了中堅人物。三年后,他又應邀作了一篇關于語文課程與教學思想演說,即《中學國文的教授》,緊接著 1922 年,又針對其中某些問題進行過一定修正與完善,題作《再論中學的國文教學》,在這兩篇文章中,胡適對中學國文課程與教學問題作了全面而系統的闡述,提出了許多嶄新的理論主張。胡適的語文課程與教學思想,主要通過他參與并主持制定的政策性文件、發表的相關著作和演講中表現出來。胡適關于語文教育的著作有很多,從留美期間寫過的札記中就可以找到許多相關的文章,如《記興趣》《專精與博學》《發表與吸收》《作文不講文法之害》等等。除此之外,在五四以后,胡適也發表了很多相關論著。在這些論著中,胡適多是從教育的實情出發,運用科學的觀念和方法來研究探索中國語文發展的規律,既有宏觀也有微觀層面,不論在當時還是現在,都是推動語文課程與教學改革與發展的巨大的推動力量。
二、研究目的和意義
一方面從理論意義上來說,本課題在參考了胡適大量相關文獻資料的基礎上,分別從課程目標、課程設置、課程內容、閱讀教學、寫作教學以及口語交際教學等課程與教學的各個部分,來闡釋其主體內容,既能深入、客觀地進行探究,更能極大推動當代語文課程與教學思想理論研究的發展與革新,同時也可以為當前語文課程改革與實際教學提供更加科學合理的理論指導。另一方面從實踐意義上來說,本論文將胡適系統的語文課程與教學思想與現實的語文課改、教改密切結合,深入探究胡適語文教育思想中具有先進性、建設性與高度預見性的觀點主張,對當前語文閱讀教學、寫作教學等各個方面都有很大的啟示,同時也為我國推進教學革新,提供強有力參考和指導。
三、本文研究涉及的主要理論
杜威,是在哲學、思想、教育等領域都有著卓越影響力、威懾力的美國學者,實用主義思想流派的權威領袖。在西方留學階段,胡適就曾在他門下求學,受到其實用主義教育理論深刻印記,其教育理念也發生了意想不到的改變。1919 年,由胡適為首的學者提議,由北京大學、江蘇教育學研究會等組織進行聯合,對杜威教授發出巡回演講的邀請,進行來華講學。而胡適作為他的學生,理所應當地擔任了最合適的翻譯、秘書職位,進行了大部分演講活動的設計、組織,同時還作了大量關于他演講內容中先進思想理論整理匯編,形成極為珍貴的材料與文獻。可以說,胡適是杜威的實用主義教育理論最忠誠的信徒,并將其思想深深融入到了中國的語文教育、教學的改革之中,極大地促使了中國現代語文課程與教學的革新進程。杜威實用主義教育哲學思想的核心,即“教育即生活”“學校即社會”“教育即生長”,同時他還針對傳統教育流派提出的“舊三中心”,創造性地對應提出了“新三中心”。其中,對胡適課程與教學理論有著極具震懾力的方面有兩部分內容:一是“兒童中心”論,反對壓抑學生個性,主張教師應積極關注學生心理、能力、性格和興趣,著力培養與發展學生各不相同的個性心理,并以此來確定最適合的課程內容、手段,其教育效果必定事半功倍;二是主張生活教育,根據“教育即生長”“教育即生活”“教育即自然發展”等主張,曾指出最好方法就應該是到真正現實中學習、磨練,“從做中學”,反對教育是為未來做準備的觀點,因此,在課程內容上應該注重與學生現實生活的聯系,在教法上,應拋棄傳統的“靜聽”“單純地學習書本上的課文”注入模式,提倡以平等、公正方式進行。
個人主義理論,顧名思義就是主張“以個體為中心”,而胡適的個人主義思想理論曾在多篇文章中有著比較集中的闡釋。胡適主張首先是獨立、自主的人格魅力,充滿質疑與否定的理念,其次是積極、充滿責任感的態度,這本質上也是一種人本主義理論,的“個人要高于所有”“個人的充分發展就是社會發展的根本所在”的人本主義理論。個人主義理論,在胡適一生中所有課程與教學理論思想中擁有著絕對核心的地位,他著書立作、待人接物,幾乎全都在這個理論影響下進行的。以至于,“中國式的文藝復興運動”,也是以個人主義理論為基礎,表現出一種作為“人”的再生。而胡適便站在了一種作為“人”的角度與視野里,重新進行評估傳統中國的所有思想觀點,重新創造出一種新的文明境界,試圖能與世界先進的思想文化相接軌。我們也可以在他曾編輯的各類著作、雜志中發現這種理論的明顯的痕跡,比方說,《競業旬報》“從新做一個完完全全的人,做一個完完全全的國民,大家齊來,造一個完完全全的祖國”[17];胡適不僅這樣提倡,更是以身作則。個人主義理論成為胡適語文課程與教學理論最堅實的基礎,在更高的高度進行審視,以是否符合學生充分發展要求為根本標準,在實際的課程與教學中提出系統、徹底構想。在課程性質與目的的定位上,胡適主張要積極掌握白話文的知識與應用,由于古文已經成為學生進行培養自身獨立個性的嚴重障礙,因此說要想樹立這種獨特的個性,最基本的就是能夠自由表達、善于自由表達內心想法,但是傳統古文確實是無法滿足這一基本的要求,因此,胡適主張在語文課程與教學方面,都盡量能做到使用“國語”;教學方法上,他主張大膽改革,拋棄傳統、落后的模式,積極推行自覺、主動的模式,這同樣基于這種先進的個人主義理論思想。當然,這種個人主義的思想理論,也的確能作為是中國語文教育思想自身理念的內在要求。中國語文課程與教學的根本目的,是在于幫助學生學會正確去理解、善于去使用語言文字,而這種能力當然也是需要與人本身的思想、情感、品格、經驗所緊密相連。因此說,基于這種個人主義理論,胡適在語文教育思想中就站在了“立人”的高度來培養學生的語文能力與人文精神。
四、本文研究的主要內容
首先,綜合探究胡適語文課程與教學思想形成的背景和理論源頭,這與胡適語文課程與教學思想的形成發展、內容特點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因此,要最先從胡適身處背景與教育歷程出發,探究其語文思想形成之源頭所在。其次,深入剖析其語文課程、教學理論,本論文第二塊,就從課程論、教學論各要素上,詳細進行闡釋與論證,這是本論文的主體部分。最后,針對實踐教學中出現的具體問題,結合胡適相應語文課程與教學的思想觀點,挖掘出其先進性與科學性的內容,以求對當下實際教學的創新提供一定參考建議。
五、寫作提綱
摘要 5-6
Abstract 6-7
目錄 8-10
緒論 10-14
(一) 胡適與我國 20 世紀 20、30 年代的語文思想主張 10
(二) 國內研究胡適語文課程與教學理論的現狀 10-12
1. 有關胡適語文課程與教學思想的研究 11
2. 胡適在語文課程與教學領域作出相關貢獻的研究 11-12
(三) 本課題研究的意義 12
(四) 研究的基本思路與方法 12-14
1. 基本思路 12-13
2. 研究方法 13-14
第一章 胡適語文課程與教學思想形成的背景及理論源頭 14-19
(一) 胡適語文課程與教學思想形成的歷史背景 14-16
(二) 胡適語文課程與教學思想的理論源頭 16-19
1. 杜威的實用主義教育思想 16-18
2. 個人主義理論 18-19
第二章 胡適語文課程與教學思想概述 19-38
(一) 胡適的語文課程觀 19-29
1. 論中學語文課程目標 19-22
2. 論中學語文課程設置 22-24
3. 論中學語文課程內容 24-29
(1) 國語文教育 24-26
(2) 古文教育 26-27
(3) 語言知識教育 27-28
(4) 反對讀經講經 28-29
(二) 胡適的語文教學觀 29-38
1. 論閱讀教學 30-32
(1) “看書代替講讀” 30-31
(2) 養成自修能力 31-32
2. 論寫作教學 32-35
(1) 令學生自己命題 33
(2) 讓學生抒發自己的真摯情感 33-34
(3) 作文的形式與訓練 34-35
(4) 作文的批改 35
3. 論口語教學 35-38
第三章 胡適語文課程與教學思想對當前語文教學的啟示 38-46
(一) 教學理念方面的啟示 38-39
(二) 教學方法論方面啟示 39-46
1. 對改革閱讀教學方法的啟示 39-42
(1) 課內閱讀中,自主感悟與自讀討論 40-42
(2) 課外閱讀中,積極“泛讀” 42
2. 對改革寫作教學方法的啟示 42-44
(1) 缺乏興趣,不想寫 42
(2) 與生活脫軌,不知道寫什么 42
(3) 拘泥形式,不知道怎么寫 42-43
(4) 忽視修改,寫不好 43-44
3. 對口語交際教學的啟示 44-46
結語 46-47
參考文獻 47-50
致謝 50-51
六、目前已經閱讀的主要文獻
[1] 張光璘.季羨林先生[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3.132.
[2] 黃蘇芬.20 世紀 50 年代胡適史學思想批判研究[D].安徽碩士學位論文,2009.
[3] 顧黃初.語文教育論稿[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254-258.
[4] 吳樹仁.試論胡適的國文教學思想[J].上饒師專學報,1995,15(1):41-45.
[5] 陳本源.論胡適對國文“教授法”的構想——20 世紀中國語文教育史散論[J].蘇州教育學院學報,1999,16(4).
[6] 李俠.朱熹、胡適作文教學觀之比較[J].陜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2002,43(增):288-290.
[7] 曲英杰.胡適教育思想與當代語文教學[J].遼寧師專學報,2003,5(4).
[8] 溫建萍 . 論胡適的語文教育觀[J]. 山東省農業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5,21(1).
[9] 張瑜.胡適語文教育對當前語文教學的啟示[D].天津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0.
[10] 瞿海燕,易武.胡適與中國現代語文教育[J].湖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報,2003,2(1):62-64.
[11] 鄭國民.胡適對白話文教學的貢獻[J].教育研究,1999,21(5):65-67.
[12] 韓立群.胡適對語文學科建設的貢獻[J].東岳論叢,1998,19(3):97-100.
[13] 劉正偉.杜威教育哲學與胡適語文教學觀[J].淮陰師專學報,1996,18(3).
[14] 胡適.胡適文集卷十一[M].對新學制的感想.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507-510.
[15] 胡適.胡適文集卷二[M].中學國文的教授.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
[16] 胡適.胡適文集卷五[M].介紹我自己的思想.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511-518.
[17] 胡適.胡適全集卷二十一[M].本報之紀念.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1500-1568.
[18] 胡適.胡適文集卷三[M].再論中學的國文教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
[19] 胡適.胡適文集卷二十[M].國語運動與文學.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1578-1632.
[20] 張哲英.清末民國時期語文教育觀念考察——以黎錦熙、胡適、葉圣陶為中心
[D].華東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9.
[21] 吳曉峰.國語文教科書中的文言白話之爭[J].學術論壇,2005,28(10):200-203.
[22] 趙靜.胡適語文教育思想研究[D].揚州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8.113.
[23] 趙娜娜.胡適文言文教學研究[D].西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3.46.
[24] 胡適.胡適文集卷二[M].文學改良芻議.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108-111.
[25] 鄒賢敏.近 20 年語文教改理論與新課程標準[M].湖北: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312-340.
漢語言文學論文開題報告3
題 目:《淺談賈寶玉與西門慶的悲劇性》
姓 名:自己名字
指導老師:老師名字
專 業:漢語言文學教育
系 別:中文
年 級:自己年級
1 課題論證
(1)國內外研究現狀
中國的兩大世情小說《紅樓夢》、《金瓶梅》。對他們的研究是中國古代小說研究領域中的兩大學術熱點。被稱為中國第1奇書的《金瓶梅》從106世紀末問世后,研究者1開始不是很多,但是隨著中國學術的從古典向現代轉型,隨著小說價值觀念的變革與更新。對《金瓶梅》的研究漸漸的由微入深,被學術界稱為“金學”。并受到國外學者的高度重視。現如今的外文譯本有英、法、德、意、拉丁、芬蘭、俄、日、朝、越、蒙等10幾多種文種。對其做出了各方面的重大研究,并稱其為中國通俗小說的發展史上1個偉大的創新。國內外的眾多評論者并對其的創作時代、作者,及其所要暴露的社會矛盾和小說中所剖視扭曲的人性、悲劇性,性的描寫,人物性格的刻畫,語言的運用,并對其形成的網狀結構做出了大量的歸納和探究。《紅樓夢》與《金瓶梅》之間有著10分明顯的繼承和發展的關系。《紅樓夢》是《金瓶梅》的1個重大的突破。引起了眾多的人對《紅樓夢》的評論和研究的興趣,并形成了1種專門的學問——紅學。《紅樓夢》這部偉大的作品是屬于中國的,也是屬于世界。《紅樓夢》在國外有多種的譯本:英、法、日等10幾種語種的譯本。并且國內外眾多的評論者對其版本、作者,以及其的社會悲劇,人生悲劇,愛情悲劇,人物性格,個性化的文學語言,寫實與詩化的融合,渾融1體的網狀結構做出了大量的歸納和探究。然而,賈寶玉與西門慶作為是《紅樓夢》和《金瓶梅》的兩位男主人公。國內外的眾多評論者都對其2人的人物形象,語言風格,現實原型,性格內涵,性的體驗,個人悲劇等都做出了歸納和探究。《紅樓夢》作為是《金瓶梅》的1個延續、1個發展,它的男主人公賈寶玉與西門慶有著1定的聯系,對其2人的研究在今后應趨向于2人的社會悲劇,人類悲劇,男人悲劇的詮釋及分析。
(2)現實意義
《金瓶梅》作為是中國的第1奇書,自問世以后,就為中國的世情小說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并且把我國長篇小說的發展劃分成了才子佳人的故事和家庭生活為題材描摹世態的及以社會生活為題材、用諷刺筆法來暴露社會不公平的兩大派系。而《紅樓夢》在批判的繼承了《金瓶梅》的才子佳人小說的創作經驗后又有了重大的突破。成為了世情小說最偉大的作品。在“54”文學革命者做出了新的評價,魯迅等闡述了《紅樓夢》的現實主義精神和杰出成就后,使《紅樓夢》的現實主義精神得以回歸。直到現在,《紅樓夢》、《金瓶梅》仍是許多作家永遠讀不完、永遠值得讀的好書。成為中國作家創作出高水平的作品的不可多得的借鑒品。然而,探討兩大名著的男主人公賈寶玉與西門慶的悲劇性,可以對兩大名著中的社會悲劇,人類悲劇,男人悲劇更好的認識和了解,以供后人借鑒。從而啟發后世的世情小說的創作,使今后的世情小說創作中的人物悲劇性達到1個更高的巔峰。
2 方案設計
(1)總論
沒有《金瓶梅》就寫不出《紅樓夢》,從《紅樓夢》與《金瓶梅》題材類似的角度引出中心論點。
(2)分論
全文分3個部分
第1部分:闡述西門慶的悲劇性
西門慶1個市井無賴、流氓、淫棍,1個精明的商人,靠著他對金錢的占有肆意的揮霍、放縱,以自我為中心來實現他對放縱,及其通過金錢獲得了強大的權利,隨意的鄙棄人間,在此背后所體現出的社會的黑暗、腐敗。構成了其特有的社會悲劇、人類悲劇、男人的悲劇。
第2部分:闡述賈寶玉的悲劇性
賈寶玉1塊晶瑩剔透的寶玉1個顯耀的貴族,他的個性、他的自我、他對女孩子的尊崇迫使他與封建傳統相背道。他作為榮國府的唯1繼承人,他肩負著榮國府的全部希望。但是他自身的性格特點,使他成為了“大逆不道的不肖子。”
第3部分:論證傳統的價值觀、傳統的倫理觀與賈寶玉、西門慶的悲劇性
傳統的價值觀、傳統的倫理觀,在賈寶玉與西門慶的行為中被肆意的踐踏,新興的與傳統的極大的對立,但是封建的舊勢力是無比強大的,最終,賈寶玉是失敗的,西門慶是失敗的,形成1個永恒的悲劇。
漢語言文學論文開題報告4
論文題目:《近六年嚴歌苓小說中有關女性的研究綜述》
一、選題研究目的意義
隨著影視產業的發展推動,視聽藝術的推進,著名海外華人作家嚴歌苓成為引導文學與影視劇潮流的代名詞。當今的社會是一個充滿了大量知識泡沫的快餐式時代。網絡的應用和大批量的搜索引擎的
出現,幾乎可以使每個人在幾分鐘之內變成知識豐富的學者。在這種貌似知識繁榮的“快”時代中,一部好的、具有長久可讀性且深具文學意義。作品就顯得彌足珍貴了。
縱觀嚴歌苓三十多年的創作生涯,她絕對算得上是一個多產的作家,但在細品之后,我們卻能感受到她創作的誠意。她曾在一次采訪中談到過:“我覺得自己的創作就是厚積之后的瞬間爆發。” 正如陳思和所說,嚴 歌苓天生有著一副敏感又纖細的心:幼時良好的文化氛圍的熏陶為她打下扎實的文學基礎;動亂時代的經歷和二十多年的移民生活體驗,又為她提供了省視歷史和自我的獨特場所;特別是東西方文化相互雜容和猛烈的沖擊,又賦予了嚴歌苓清醒的寫作視角。 平日生活的體驗和素材的累積,使移民后的嚴歌苓的創作相較于國內初期創作的局限性,更具有豐蘊的藝術價值。嚴歌苓努力地在她的小說創作中實現著東西方文化的交流;移民作家的身份也使她將這兩種毫無關聯的文化運用自如:她以西方文化自文藝復興以來的“人性”觀念來回望母國的社會和文化,又以東方傳統文化來建構海外的移民群體。因而,在中國當代作家對傳統人性、命運和歷史的創作中,嚴歌苓有著不容被忽視的獨特地位。
基于此,本人選擇對近六年嚴歌苓的.小說中的女性研究進行整理,試圖透過外在文本,運用文化、歷史以及敘事學知識對研究嚴歌苓的女性的作品進行細致的梳理。
二、論文寫作提綱(研究內容與思路)
本文的基本思路與方法
嚴歌苓是一位充滿才氣的作家,也是頗有爭議的人物。因為邊緣身份(局外身份)與雙重視角的反觀,為中國當代文壇提供了一個個性格鮮明的人物形象,在中國當代文學版圖中確立了自己獨特的位置。 論文總的思路是總—分—總的思路,概括起來,本文研究的具體理路具體闡釋如下:《近六年嚴歌苓小說中有關女性研究的綜述》一文共由三部分組成:第一部分為女性形象的分析研究,主要包括地母式女性、對海外華人女性的書寫、女性角色的邊緣化等三個方面。第二部分是女性書寫背后的深層次意蘊的研究。
主要包括女性身體書寫、女性的身份建構的兩個方面。第三部分是其他作家筆下的女性與嚴歌苓筆下塑造的女性比較,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嚴歌苓與不同移民作家筆下的女性比較,另一方面是嚴歌苓與外國作家筆下的女主人公的命運悲劇比較。
三、主要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1] 呂紅(美國):海外新移民女作家的邊緣寫作及文化身份透視.華文文學 .2007.1. ( 總第 78期)
[2]朱育穎:河流意象: 大河之女新世紀的跨域書寫.天津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年第2期(總第233期)
[3]滕威:懷 想 中 國 的 方 式— — —試析嚴歌苓旅美后小說創作.華文文學.2002.4(總第51期)
[4] 陳瑞琳(美國):冷靜的憂傷—從嚴歌苓的創作看海外新移民文學的特質.華文文學,2003.5( 總 第 58 期 )
[5]并不柔弱的話語:女性主義視角下的20世紀英文文學/劉巖等編著.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2011.10
[6]流散與回望:比較文學視野中的海外華人文學/饒凡子主編.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7.1
[7]張翎:《金山》,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2009 年版
[8]Thomas Hardy. Tess of the d’Urbervilles[M].珠海:珠海出版 社,2004.
[9]戴雪紅.他者與主體:女性主義的視角[J].南京社會科 學,2007.
[10]嚴歌苓.陸犯焉識[M].作家出版社,2011.
[11]張舒.波伏瓦與女性主義[D].外語與外國語學院學報,1999.
漢語言文學論文開題報告5
一、研究目的與意義
(一)研究目的
所有的語言跟社會一樣包含著歷史,歷史中變化是最突出的特征之一。語言在歷史中不斷變化,不斷產生出新義與新詞。隨著社會的發展,政治制度與經濟結構隨著世界化而快速發展,原本不存在的事物不斷產生,新形成的概念反映在語言中,成為“新詞”。“新詞”不僅是“新出現的語言”,也是反映社會現實的鏡子。漢語的新詞反映當時的社會現象和人類的心理現象,因而不斷地出現。
中國的社會語言學家陳原認為,“新詞現象是一個很重要的社會語言現象。新詞出現是社會生活變化的結果。”。另一個學者楊振蘭指出“新詞語是以詞語產生的時代為依據形成一個詞匯群體,受新時期社會特點的影響和制約,明顯帶有社會時代的痕跡和烙印;”。這說明新詞語除了可以從語言學角度研究以外,也可以從社會學、心理學的角度研究,因為新詞語的出現是一種語言現象同時也是社會文化心理現象。最近 新詞語在語言學中成為了一種新的研究領域。
因為新詞語反映著一個國家的歷史、社會、文化的背景,所以詞匯的意義比較難以理解,同時翻譯文章的時候也常常造成錯誤。本論文進行問卷調查,考察年輕人對新詞語的認識,同時考察生活中最常用的新詞語及其產生的原因。
(二)研究意義
語言反映當時的社會,新詞語跟當時的社會現象有密切的關系,不僅具有單詞的價值,也反映了背后的語法和語音規則的作用,同時通過新詞語的研究可以理解發展中的社會和文化。本論文通過對中國和韓國報紙、網絡中出現的以及編輯成冊的新詞語的調查,比較分析二者的異同,以及背后所展現的文化、語言差異。
現在在韓國開始了中國流行風,比中國的韓流更熱鬧。在韓國有許多人愿意了解中國的語言與文化,本論文提示的多樣的新詞語能夠幫助了解漢語與現在的中國。跟韓國一樣,在中國也開始了韓國流行風,特別是韓劇的影響,許多的廣告、媒體、文獻上出現韓語音譯詞。 比如,“啊擰哈塞哦”是漢語“你好”的意思,其讀音與韓語原讀音相似。本論文要研究與分析最近在中國社會中相當著名的韓語音譯詞。
二、研究思路與內容
三、研究現狀
四、論文的研究重點、難點
(一)研究重點
新詞語不僅是從以前存在的一種詞匯現象,也是最好表現時代感與大眾心理的有趣的語詞現象。不過,在語言學系新詞語不那么受歡迎,新詞語是很快地出現同時很快地消滅,所以許多新詞語編入詞匯系之前容易消滅。但是,從歷時性的角度來看,新詞語是在語匯過程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在社會與文化上集中地反映詞匯的動態變化。因此,對研究語匯歷時的變化價值非常大。本論文介紹最近在中國社會中相當著名的韓語音譯詞是什么與韓語音譯詞的影響。本文重點通過調查問卷考察在中國留學的外國留學生對新詞語的理解度和意識度。
(二)研究難點
語言是環境變化的產物。出現新的環境,就會出現新的語言成分。在中國開始英語熱之后,借用了一些英語的新詞語,利用音譯、意譯或者直接以英語的形式出現在社會生活中,但是新詞語的使用者受限于不同的社會圈子,比如年輕人和老年人使用和理解新詞上會出現很大差異,尤其是中國有方言的影響,也產生了區域性新詞語。作為留學生,這部分是寫作的難點。
漢語言文學論文開題報告6
一、 選題的背景與意義:
(一)課題研究來源
在閱讀過程中遇到類型相關的題目,本人很感興趣,于是確定選擇該題。
(二)課題研究的目的
本文通過對《呼嘯山莊》中象征主義,來敘述《呼嘯山莊》中文明與自然的沖突。
(三)課題研究的意義
艾米莉勃朗特是英國維多利亞時期著名小說家和作家,是著名的勃朗特姐妹之一, 也是三姐妹中最具天賦的一個。她一生只寫了一部小說《呼嘯山莊》,但是這部偉大的作品卻使她揚名于世。通過《呼嘯山莊》,艾米莉勃朗特以維多利亞時代為背景,通過寫兩個截然不同的家族,三代人之間的愛恨情仇,充分表現了維多利亞時期文明和自然之間的沖突以及怎樣反映了艾米莉勃朗特對自然的偏愛。小說中自然和文明沖突不斷,艾米莉勃朗特在小說中多次運用對比和象征來表現此沖突,例如,呼嘯山莊和畫眉山莊的沖突,凱瑟琳兩種不同的愛情觀的沖突。這種沖突正是基于艾米莉勃朗特對自然異于常人的熱愛和當時現代文明盛行的背景。英國文學史上著名的三姐妹從小生活在荒原上,自然在她們心中是神圣之物,這點很像新英格蘭超驗主義的觀點。并且英國浪漫主義時期沃茲沃斯和柯律利治等著名詩人影響,自然,情感和哥特式元素在艾米莉勃朗特的作品中都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而且,艾米莉勃朗特生活在物欲橫流的維多利亞時代,當時的人們以自然之情為基礎的生活受到現代文明的激烈沖擊。作為維多利亞時代批判現實主義的代表人物,艾米莉勃朗特看到了現代文明帶來的種種罪惡,內心更加執著于對自然的喜愛。 因此,要想真正讀懂這部偉大的著作,就必須要了解小說中艾米莉勃朗特對自然和文明的觀點。只有了解艾米莉勃朗特對自然和文明的態度,才能真正明白在這愛恨情仇下有著更深刻的寓意-人類生活應該順應自然和本性。通過《呼嘯山莊》中自然和文明的從圖矛盾,由此來敘述《呼嘯山莊》中回歸自然的觀點。
二、 國內外研究現狀:
(一)國內研究現狀
1.陳茂林從艾米莉勃朗特所受的自然的影響來分析,他的《回歸自然返璞歸真呼嘯山莊的生態批評》認為《呼嘯山莊》是一部自然頌歌。小說中自然有著獨特的作用,它使人精神放松,包容所有人,它似乎是一個有血有肉的靈魂,分享著人的痛苦和換了。作品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的深深熱愛,同時也反映了自然和文明的沖突和矛盾。 葉利榮則在其《追尋自我的歷程呼嘯山莊主題探析》一文中提出:艾米莉勃朗特在小說中塑造的兩個富于激情和叛逆的人物形象希斯克里夫和凱瑟琳,展示了他們在迷失之后尋找自我回歸的艱難歷程表現了處于自我沖突中的人的內心世界。他們充滿抗爭的一生是生命個體追尋自我歷程的真實寫照。
2. 王宏潔則在《自然與文明的沖擊》中認為,自然和文明的沖突矛盾也就是《呼嘯山莊》中的其中一個重要主題。自然,要求人們生活需要順從內心情感和自然本性,得到自然錯給予的舒適和自得。而文明,則是不同于自然的一種新的生活方式,要求人們生活遵從道德和理智。文明由此帶來了物欲橫流的社會以及追逐自身利益的人類,因此純凈自然之人被文明所污染。而自然不會隨著文明的出現和進步消失,自然會一直存在。所以自文明誕生開始,文明和自然的沖突就不斷。
(二) 國外研究現狀
1.英國著名女作家弗吉尼亞伍爾夫在一九一六年就寫過《〈簡愛〉與〈呼嘯山莊〉》一文。她寫道:當夏洛蒂寫作時,她以雄辯、光彩和熱情說我愛,我恨,我受苦.她的經驗,雖然比較強烈,卻是和我們自己的經驗都在同一水平上。但是在《呼嘯山莊》中沒有 我,沒有家庭女教師,沒有東家。有愛,卻不是男女之愛。艾米莉被某些比較普遍的觀念所激勵,促使她創作的沖動并不是她自己的受苦或她自身受損害。她朝著一個四分五裂的世界望去,而感到她本身有力量在一本書中把它拼湊起來。那種雄心壯志可以在全部小說中感覺得到一種部分雖受到挫折,但卻具有宏偉信念的掙扎,通過她的人物的口中說出的不僅僅是我愛或我恨,卻是我們,全人類和你們,永存的勢力這句話沒有說完。
2.英國進步評論家阿諾凱特爾(Arnold Kettle)在《英國小說引論》一書中第三部分論及十九世紀的小說時,他總結說:《呼嘯山莊》以藝術的想象形式表達了十九世紀資本主義社會中的人的精神上的壓迫、緊張與矛盾沖突。這是一部毫無理想主義、毫無虛假的安慰,也沒有任何暗示說操縱他們的命運的力量非人類本身的斗爭和行動所能及。對自然,荒野與暴風雨,星辰與季節的有力召喚是啟示生活本身真正的運動的一個重要部分。《呼嘯山莊》中的男男女女不是大自然的囚徒,他們生活在這個世界里,而且努力去改變它,有時順利,卻總是痛苦的,幾乎不斷遇到困難,不斷犯錯誤。
三、 課題研究內容及創新
(一)課題研究內容
艾米莉勃朗特在《呼嘯山莊》中多次運用象征主義,例如,呼嘯山莊和西斯科拉里夫與兒時的凱瑟琳代表自然,他們崇尚自由,順應自然和暴風雨似的生活原則而與呼嘯山莊對立存在的畫眉山莊以及林頓家庭則代表文明,他們彬彬有禮,服從一切社會原則。自然和文明表面風平浪靜一直到西斯克里夫和凱瑟琳偶然闖進畫眉山莊,于是沖突不斷。凱瑟琳的自然之情開始受到文明的真正挑戰,她開始背叛自己的內心情感,越來越像淑女,最終她舍棄對西斯克里夫的真愛嫁給埃德加林頓,表面上文明占取了絕對優勢。但是婚后的凱瑟琳被內心的自然之情折磨致死。而西斯克里夫也因為凱瑟琳的背叛自然性扭曲到極端,他變成了復仇的惡魔。文明的侵犯使人性扭曲,約束人的真實自然之情,造成了悲劇。盡管文明帶來了進步,但是文明卻扼殺了人性。最終,艾米莉勃朗特讓西斯克里夫在死前打開阻礙之窗 -文明,讓兩人的游魂在荒野間游蕩。種種表明艾米莉勃朗特對兩人愛情的同情以及要求人順應人性,重返自然的思想。 本選題擬從三個部分加以闡述:
1. 自然和文明的定義
2. 自然和文明的較量: a.自然和文明的象征:呼嘯山莊和畫眉山莊;西斯克里夫和林頓及其哈的頓 b.自然和文明的斗爭:凱瑟琳的愛情選擇和西斯克里夫的瘋狂報復導致人性的扭曲
3. 結論 人應該順從自然,歸順自然。文明的侵犯使人性扭曲以及給人帶來毀滅性的災害。
(二)課題研究創新
本文主要通過對《呼嘯山莊》中象征主義的運用,來解析自然和文明的沖突。艾米莉勃朗特不僅塑造兩個截然不同的莊園,分別代表自然和文明,還賦予住在兩個山莊中類似他們山莊的性格,通過他們的對比以及他們交織時所產生的矛盾分歧來說明自認和文明之間的對抗。
四、課題的研究方法:
本選題擬采用多種研究手法,然后再結合定性分析研究法、綜合查找法、歸納法、翻譯法、文獻綜述法、文獻檢索法等多種研究方法加以詳述。主要包括:
1、定性分析法:根據主觀的判斷和分析能力,推斷出事物的性質和發展趨勢的分析方法。
2、歸納法:通過許多個別的事例或分論點,然后歸納出它們所共有的特性,得出一般性的結論。
3、文獻法:即歷史文獻法,就是搜集和分析研究各種現存的有關文獻資料,從中選取信息,以達到某種調查研究目的的方法。
4、文獻綜述法: 即針對某個研究主題,對與之相關的各種文獻資料進行收集整理,對所負載的知識信息進行歸納鑒別,清理與分析,并對所研究的問題在一定時期內已取得的研究狀況,取得的成果,存在的問題以及發展的趨勢進行系統而全面的敘述,評論,建構與闡述。其中,確定一個研究主題,收集整理專題文獻,閱讀與挖掘文獻內容,清理與記述專題研究狀況,建構與闡明專題研究發展趨勢。
五、 研究計劃及預期成果
(一)研究計劃
4月15日-4月18日:指定論文指導教師,學生選定題目
4月19日-4月25日:完成任務書部分和開題報告
4月26日-5月12日:完成論文第一稿
5月13日-5月22日:完成并上交論文第二稿
5月23日-5月31日完成論文三稿(5月31日上午11點之前上交,以便答辯老師閱讀),指導教師分組閱讀論文,師生做好答辯準備
6月1日-6月9日:論文答辯(答辯后,學生對教師提出的意見要及時修改,以便裝訂論文終稿)
6月10日-6月12日:二次答辯及論文裝訂、成績評定。
(二)預期成果
按照規定的時間和進度提交一份具有一定的理論或應用價值的,字數在5000英文 單詞左右、英美文學方向的的學術論文。
六、 參考文獻:
[1] Bronte Emily. Wuthering Heights [M].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9.
[2] Cecil, David.Early Victorian Novelists: Essays in Revaluation. . 1934
[3] 艾米莉勃朗特(Emily Bronte)著,方平譯。呼嘯山莊[M]. 上海譯文出版社, 2001
[4] 夏洛蒂勃朗特(Charlotte Bronte)著,宋兆霖譯。勃朗特兩姐妹全集[M]. 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6
[5] 陳茂林。回歸自然 返璞歸真《呼嘯山莊》的生態批評 [J]. 外語教學。 2007(01):69-73
[6] 栗華。 野孩子的愛與恨對《呼嘯山莊》意象和主題的一種闡釋[J]. 北方論叢。 2001(6):80-83
[7] 裴雙。 人類應有的前行姿態論《呼嘯山莊》對野性與文明的取舍 [J]. 紹興文理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7(04):80-85
[8] 邵旭東。 何以寫出《呼嘯山莊》,也談艾米麗勃朗特創作源泉問題[J]. 外國文學研究。1996(04):77-81
【漢語言文學論文開題報告模板范文】相關文章:
漢語言文學本科論文開題報告08-25
文學類論文開題報告07-29
論文開題報告格式范文12-17
漢語言文學畢業論文致謝詞范文04-30
股權激勵論文開題報告范文07-29
畢業論文開題報告模板范本06-28
學術論文開題報告08-25
論文開題報告的作用08-23
機械論文開題報告06-28
軟件工程論文畢業開題報告范文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