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關于中國傳統文化的調研報告

時間:2024-05-28 08:47:52 瑞文網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關于中國傳統文化的調研報告(精選20篇)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里,報告的使用頻率呈上升趨勢,我們在寫報告的時候要注意邏輯的合理性。相信許多人會覺得報告很難寫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關于中國傳統文化的調研報告(精選20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關于中國傳統文化的調研報告(精選20篇)

  中國傳統文化的調研報告 1

  一、調研地點

  xx大學

  二、調研對象

  在校大學生

  三、調研時間

  20xx年6月10日

  四、調研方法

  問卷法

  五、調研目的和意義

  中華民族歷史源遠流長,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它足以使中國人、海外華人引以榮耀和自豪,它是中華民族的重要凝聚力。中國傳統文化作為一種文化形態,本身具備文化科學價值。作為社會未來的中堅力量,大學生對傳統文化的認識和態度相當重要。傳統文化離不開大學生的支持,傳統文化的弘揚、發展,更少不了大學生的參與。目前,大學生傳統文化的缺失應從多方面考慮。下面我們主要圍繞當代大學生傳統文化缺失的表現和原因進行調查、分析和思考。探尋一下大學生傳統文化丟失的原因以及解決的方法。

  六、調研內容

  本次調研的內容涉及大學生在平日生活中與傳文化的接觸程度,對傳統文化現狀所持的態度,對傳統文化的了解程度,以及對傳統文化發展趨勢的見解等問題。

  七、調研結果

  中國傳統文化,是指以漢民族文化為代表的中華民族歷代相沿而又不斷承傳更新的共同認可的生活方式、道德意識、民情習俗、思維特性及價值觀念等。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四大古典文學名著是其中的璀璨珍珠,而各種傳統技藝則是其中的朵朵奇葩。我們調查了大學生對傳統傳統文化的態度,對于第一個問題“你怎樣看待中國文化”60%的同學認為“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應以繼承發揚為主”,36%認為“傳統文化有糟粕也有精華,我們接受時要有所揚棄”第二題“你對傳統文化的未來怎么看?”有共有62%的同學看好傳統文化未來前景,由此可見大多數同學在理性上認同傳統文化,認可傳統文化的地位。而在稍后的有關傳統節日,四大名著以及四書五經的問題,各有56%,46%,56%的同學給予其較高評價,因此即使在今天大學生對中國傳統文化精髓部分持肯定態度。需要特別指出的是,當代大學生對于傳統的認同是理性思考的結果,而實際情況卻更加感性,例如在問題“你會聽一些民族音樂或者戲曲嗎?”只有22%同學回答“很喜歡,聽得很多。”另外在問題“對中國四大名著的閱讀情況如何?”40%的人回答“基本沒看過”因此我們得出結論雖然大學生在理性上認同傳統,但是興趣并不高,即使知道四大名著博大精深我們也不會花費大量時間去閱讀。而文化的傳承需要物質的載體,而經典書籍和傳統技藝是傳承文化的重要且有效的途徑,從這個角度看,上述調查結果是不能令人滿意的。大家平日里看韓劇看動漫看電影,欣賞我們的傳統文化、了解我們的古今歷史的時間已寥寥無幾。 因此,我認為,“接觸機會不足,熱愛精神不夠”,這是傳統文化失寵的一大原因,也是傳統文化教育需要彌補的地方。調查顯示,在參與調查的大學生中,首先我們問到“你對傳統文化了解程度如何?”選擇了解很深的只有8%,絕大多數選擇有些了解。可見大學生對傳統文化的認知存在很多不足。隨后的問題“你對下列那些傳統文化比較感興趣或是有些了解”同學們的選擇不一,但56%的同學都選擇“ 古典詩詞賦或小說 ”,這肯能是由于中小學學科教材中古典詩詞賦或小說占很大的比重。我們在問卷中設計了四個關于具體文化知識的問題,以期通過窺一斑而知全豹,來了解當代大學生對傳統文化的基本認知。第一個問題是關于傳統繪畫的,當被問及“與其他繪畫相比,你怎樣看待我們的國畫”,有4%的大學生回答可以較為專業的`評價,22%只能感受其中的美,但不能進行較專業的點評,46%只能體會到部分書畫的美,不少作品還是看不懂,28%完全沒有鑒賞能力。第二個問題是關于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的,當被問及對于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儒釋道(儒 家、佛家、道家)的三大思想精神你了解嗎?6%知道并能夠區分三者觀點,24%了解大致思想,但不能完整的描述,52%有其中一、兩家不太清楚,18%基本不知道。第三個問題是關于書法的,當問及“你能區別一般的書法字體嗎,比如行書、草書、隸書、篆書等”,12%能,甚至可以看出是哪些名家的字體,對中國書法史也有些了解,22%可以區分,40%勉強可以 ,26% 不能區分。第三個問題是關于傳統節日的,問題“你知道傳統節日的由來和慶祝方式嗎?”16%幾乎所有節日都知道,38%了解大部分節日,30%只了解常見節日 ,16%了解的很少。

  八、意見與建議

  傳統文化教育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不是一個地區、一個部門、一所學校、一個家庭、一位教師所能單獨完成的,而在傳統文化教育中,家庭學校社會所起的作用最大,家庭、學校、社會應該互相配合、協同努力、創造良好的文化環境,形成良好的文化教育體系。 家庭是傳統文化教育的基礎陣地。在家庭教育中,家長要本著載體與精神并重的教育原則,在教育中有意識地對青少年加強中國傳統文化知識的教育,包括多提供有關中國傳統文化類的書籍,在子女溝通中多引用中國傳統文化經典,在日常生活中家長應起到模范性的“身教”作用。社會要積極營造傳統文化教育的良好氛圍。首先,政府部門是進行傳統文化教育的領導者和推動者,也是青少年傳統文化素養的最終責任主體。政府部門在思想上重視、在經費上落實、在行動上支持,傳統文化教育才能開展起來并持續下去,如近期政府將清明、中秋等傳統節日定為法定假日就是一個非常好的舉措。其次,大眾媒體是宣傳傳統文化、實施傳統文化教育的主要載體。大眾媒體享用著公共傳播資源,應該將公共性和公益性擺在首位,著眼大局,放眼未來,克服本位主義和急功近利的局限,擔負起對青少年進行人文教化的責任。再次,社會團體、公共部門應該最大可能地為青少年開放相關資源,讓越來越多的人走進文化場館、走向文化舞臺、走近經典、親近傳統。

  中國傳統文化的調研報告 2

  (一)研究目的

  1、熟悉調研的過程,掌握學習的方法,了解獨有的中國傳統文化(最具文化內涵、傳統魅力和凝聚力的春節),有利于提高自身的文化素養和愛國主義精神。

  2、將成果廣而告之,以此強調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悠久,并做好宣傳,動員全民弘揚民族文化。

  (二)調研方法主要采用上網調查、個別采訪。

  (三)調研報告

  中國傳統的春節給了人們一份濃得難以化開的情,一種經年釀造的淳厚的味。這就是生養我們的"文化之根"。傳統的春節,融入一種文化的意境、文化的象征,并擔負起一種文化的功能:

  一、辭舊迎新,打上一個人生的結,分開過去和未來;

  二、祭祀,緬懷祖宗之德,承繼先人之志,融通天地萬物,祈盼人生幸福;

  三、宗親禮儀往來,安排人生秩序,聯絡世代親情,找到個人定位,擔負社會責任;

  四、民間娛樂,擴大社會交往,播撒傳統文化,渲泄感情之波,體味生活之樂。

  春節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載體,代代相傳,蘊藏厚重的`含金礦藏。宋代王安石曾作《元日》詩云:"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傳統文化的積淀是歷千年而不變的,春節固定的風俗習慣,有許多還相傳至今。

  臘月開始辦年貨:據中國傳統,踏入臘月,已適宜辦年貨,除了買臘味、糖果外,生果亦少不了,其中蘋果大吉代表平安大吉,橘子代表團圓。

  年廿四謝灶:在灶頭放齊供品后,便焚香敬拜,心中祈求來年衣食豐足及身體健康,之后燒衣及撒酒,最好將一些湯丸放在灶上,或將麥芽糖涂放在灶君碑的金漆字上,效果會更佳。

  年廿八洗邋遢:年廿八是清理家居的好時機,中國傳統來說,這天一家人都要大掃除,祈求將往年的霉氣及不如意通通掃走,而自身亦要潔凈,據說這樣做便可以消災去病。

  年三十晚要送年:年三十晚是一年的最后一日,這天具有感恩和團圓的意義。晚上,一家人聚首一堂吃團圓飯,都有雞、有魚、有菜,吃得豐富是年夜飯的特色。吃菜時,要由頭吃到尾,代表長長久久,吃魚則要故意吃剩一些,代表年年有余。吃過年夜飯之后,長輩發壓歲錢,根據古時的民間習俗,用紅線穿好的一百個銅錢,具有長命百歲的意思,而現在就用貨幣代替(錢一定是偶數,以求大吉大利)。除夕夜人們大多守歲到天亮,為的是祈求雙親長壽。到子夜十二點正,開始放爆竹,慶祝新一年來臨。

  正月初一宜祭祖:年初一祭祖是很重要的習俗。在祖先神位上放一些糖冬瓜、花生糖及生果等,跟著一家人燒香誠心祭拜及燒衣。祭祖完后,晚輩向長輩互相拜年,拱手互相恭賀。此外,年初一不可掃地或倒垃圾,相傳這樣會送走財氣,一些不吉利的話亦不能說,否則這年會不好運,亦盡量不要打碎碗碟或盆具,如真的不小心打碎了,就說例如「碎碎(歲歲)平安」或「落地開花,富貴榮華」等好兆頭的話。

  年初二婦女返娘家拜年:年初二是出嫁女而回娘家的時候,相傳年初一回娘家,會令娘家變窮,所以要年初二才返回。此外,返娘家拜年亦不能空手,必須準備一些賀禮,如糖果或生果等。

  年初三赤口:各人留在家中,不出外團拜,恐防招口舌是非。

  年初四接財神:話說年廿四送神返天庭,年初四則是諸神由天界重返人間之時。送神要一大清早就開始,而接神則在初四下午才接。供品方面,三牲、水果、酒菜要齊備,并要焚香點燭燒金衣,以歡迎諸神重臨人間。

  年初五開市日:年初五可將供奉神位的供品收起。做生意的人可以拜神開鋪,發紅包,以求大家工作順利,而一些過年的禁忌都可以解封,過回平時的日子。另外還有,掃塵:“除陳布新”把一切窮運、晦氣統統掃出門。寄托著人們破舊立新的愿望和辭舊迎新的祈求。貼春聯:將春聯貼在門口,貼夠八張,代表由頭「發」到尾。貼窗花:在窗戶上貼上各種剪紙——窗花。烘托喜慶的節日氣氛。

  中國傳統文化的調研報告 3

  一、調研目的:

  春節期間感受傳統文化,了解民風民俗。

  二、調研對象:

  寒假期間的各個傳統節日。

  三、調研內容:

  這些節日的由來、傳說、習俗以及意義。

  四、調研方式:

  資料法。

  五、調研時間:

  1月15日~2月11日

  六、社會實踐調研結果:

  在這期間,我國的傳統節日主要有除夕、春節、元宵節這三個。首先,除夕是我國傳統節日中最重大的節日之一。指農歷一年最后一天的晚上,即春節前一天晚,因常在夏歷臘月三十或二十九,故又稱該日為年三十。一年的最后一天叫“歲除”,那天晚上叫“除夕”。除夕人們往往通宵不眠,叫守歲。除夕這一天,家里家外不但要打掃得干干凈凈,還要貼門神、貼春聯、貼年畫、掛門籠,人們則換上帶喜慶色彩和帶圖案的新衣。據《呂氏春秋·季冬記》記載,古人在新年的前一天用擊鼓的方法來驅逐“疫疬之鬼”,這就是“除夕”節令的由來。大年三十,也就是“除夕”。指中國及其他漢文化圈地區的農歷一月一日的前一天的晚上。一般這一天,是人們吃、喝、玩、樂的日子。北方人風俗一致,過年包餃子;而南方各地則風俗不同,或做年糕、或包粽子、或煮湯圓、或吃米飯等等,南方不同的地域有著諸多不同的.過年風俗。水餃形似“元寶”,年糕音似“年高”,都是吉祥如意的好兆頭。其次是春節,即農歷新年,俗稱過年,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但在民間,傳統意義上的春節是指從臘月初八的臘祭或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為高潮。春節歷史悠久,起源于殷商時期年頭歲尾的祭神祭祖活動。在春節期間,中國的漢族和很多少數民族都要舉行各種活動以示慶祝。這些活動均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舊布新、迎禧接福、祈求豐年為主要內容。活動豐富多彩,帶有濃郁的民族特色。中國農歷年的歲首稱為春節。是中國人民最隆重的傳統節日,也象征團結、興旺,對未來寄托新的希望的`佳節。據記載,中國人民過春節已有4000多年的歷史。關于春節的起源有很多說法,但其中為公眾普遍接受的說法是,春節由虞舜興起。公元前2000多年的一天,舜即天子位,帶領著部下人員,祭拜天地。從此,人們就把這一天當作歲首。據說這就是農歷新年的由來,后來叫春節。春節過去也叫元旦。春節所在的這一月叫元月。最后是元宵節,農歷正月十五元宵節,又稱為“上元節”,春燈節,是中國漢族民俗傳統節日。正月是農歷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又稱為小正月、元夕或燈節,是春節之后的第一個重要節日。中國幅員遼闊,歷史悠久,所以關于元宵節的習俗在全國各地也不盡相同,其中吃元宵、賞花燈、舞龍、舞獅子等是元宵節幾項重要民間習俗。

  七、調研體會:

  通過這次調研,我對中華傳統文化有了一個新的了解。我們中華民族的歷史傳統是悠久的、深厚的,更是不可玷污與冒充的。或許現在很多中國人都聽說過這件事:那就是我們的鄰國,韓國與日本竟然拿我們國家的傳統節日去申請專利!這是我們所不能容忍的事情。當然,這也提醒著我們也該重視起這些傳統節日,這些民風民俗;不然哪天或許我們真的保護不了中華五千年的文化了。同學們,行動起來吧!讓我們一起宣傳和呼吁這個社會的人們,一起來了解和保護我們的中華傳統文化吧!

  中國傳統文化的調研報告 4

  為深入挖掘和充分發揮傳統文化在促進和諧社會建設中的重要作用,加快實現“三年突破平陰”的目標。近日,縣人大常委會辦公室組成調研組,通過走訪了解、座談、查閱資料等方式,進行了專題調研。現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繼承和弘揚傳統文化的基本情況

  中國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是中華民族幾千年文明的結晶,蘊含的追求和諧、以人為本、見利思義、誠信待人、自強不息、精忠報國等價值理念,對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促進社會和諧穩定發揮著重要作用,值得繼承和弘揚。

  一是傳統文化促進了社會和諧穩定。近年來,我縣政法系統先后開展了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傳統文化學習活動,在增強司法干警素質的同時,有效化解了社會矛盾,維護了社會和諧穩定,取得顯著效果。截止目前,縣司法局已舉辦集中教育培訓班20期,受教育的社區服刑人員達500余人次,取得了良好社會效果。

  這樣的做法和例子在全國也是屢見不鮮。如河南省XX市XX縣一位67歲的老上訪戶,因工作糾紛四處上訪告狀38年,一直心懷怨恨,不但自己身心俱疲,家庭也苦不堪言。無意中,他接觸并開始學習傳統文化后,逐步認識到自己思想的片面性,決心不再上訪告狀,“好好學習傳統文化,達到人心和諧、家庭和諧、社會和諧。”再如,遼寧撫順的老大康金利,殺死1人,坐牢兩次,共20年又6個月,身中40多刀,縫了30多針。釋放后,在策劃犯罪之際,接觸到傳統文化,深受觸動,決定改邪歸正,重新做人。現在廣東河源從事綠色農業,生活幸福美滿。

  二是傳統文化凈化了人們的心靈,提升公民道德素養。我縣孝直村獨創的“精神文明物質獎”先進經驗曾在全市農村推廣。孝直村成功的秘籍就是傳統文化。十幾年來,村委一班人堅持不懈地用傳統文化來教育和影響村民,通過村廣播、閉路電視、村辦報、培訓班、評選“五好家庭”等形式,學習《弟子規》、《論語》、《百孝經》等文化典籍,讓群眾在這些意味深遠的歷史故事中受到教化。多年傳統文化的熏染,讓這里家家都有和諧之風,楷模和故事更是不勝枚舉。如某村民不孝敬老人,甚至夏天吃西瓜時故意在老人面前吃,很得意的向老人宣稱:“就是不給你吃,饞饞你。”村里多次做工作,成效不大。自從學習了傳統文化,村里依據傳統美德標準評選“五好家庭”,看到自己數次名落孫山后,該村民幡然醒悟,羞愧的說:“如果不是學習這些知識,我恐怕要一輩子背上不孝的罵名了。”無獨有偶,村里另一戶不孝敬老人的家庭,學習傳統文化后,兄弟姐妹開始爭著贍養老人。前不久,孝直村組織60歲以上的老人和50歲以下的媳婦分別學習了傳統文化,村民們在感觸良多的同時,紛紛寫下心得體會。村里擇優在村報上予以發表,引發群眾的強烈共鳴。

  三是傳統文化對提高青少年的人文素養,塑造良好品格起到積極作用。繼承和弘揚優秀傳統文化重點在青少年。傳統文化對于青少年的倫理道德、人生智慧、精神價值、文化基礎、人格熏陶、習慣養成的培養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被十三所學校開除的胡斌就是一個生動的例子。胡斌今年22歲,來自甘肅蘭州,自小父母感情不和,年幼的他為了報復父母,在人生的道路上越走越遠。但他的父母沒有放棄這個“萬惡不赦”的兒子,母親的不離不棄、良苦用心和一本傳統文化瑰寶——《弟子規》共同作用,觸動了迷途少年的內心,讓一個即將墜入深淵的青年改過自新、走上正途。胡斌的故事具有典型的現實教育意義,也給人們啟迪:在教授孩子課本知識的同時,要讓孩子接受傳統文化的教育,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在我縣孝直村也有這樣一個發人深省的真實故事。一位村民時常與鄰居發生糾紛,一天,孩子放學回家,很鄭重的對父親說:“爸爸,以后和鄰居好好相處吧,咱們家總是評不上五好家庭,我在班里都感覺抬不起頭來。”孩子的話對這位父親觸動很大,經過反復思量,他鼓起勇氣敲開鄰居們的門,挨家道歉。鄰里之間從此和睦相處。由此可以看出,傳統文化對孩子潛移默化的影響力,不可低估。

  二、存在的問題

  (一)與傳統文化割裂。當代中國文化最為重要、最為核心的是中國傳統文化。但是,當代中國文化與傳統文化之間存在的文化割裂,使得許多人忽視了對傳統文化的傳承,盲目追求一些西方文化,如圣誕節、愚人節等等,造成對本民族文化的遺忘。學習、借鑒甚至吸收一些西方文化固然必要,但是繼承和弘揚本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更應該得到重視和加強。

  (二)經濟至上盛行,道德滑坡。目前,我國道德狀況面臨嚴峻挑戰,據媒體調查結果顯示,在中國約有20%的中小學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或行為問題,比如嬌慣、任性、心理脆弱、缺乏毅力等。此外,逃課、酗酒、網戀、少女懷孕、自殺等問題也層出不窮。近幾年,出現的“毒奶粉”、“瘦肉精”、“毒大米”等事件,甚至老人跌倒該不該扶都成為人們熱議的話題,這些折射出經濟至上、道德底線缺失的社會問題。這一系列嚴重問題的產生有著復雜的社會歷史原因,其深層次原因則是人們的倫理道德出了問題,根本原因則是我們幾代人對傳統文化教育的缺失,丟失了傳統文化中“孝悌忠信,禮義廉恥”等基本道德準則。

  (三)教育實踐中存在傳統文化教育的虛位現象。如:對傳統文化教育缺乏系統的課程設計;教育內容上分量不足;教學形式上僅僅依賴少量的課堂教學,且教學手段簡單化;教師在教育觀念上忽視傳統文化教育等。另一方面,由于對優秀傳統文化的宣傳力度不夠,而相關傳統讀物晦澀難懂,失去了對青少年的吸引力,加之宣傳導向上對一些不良的文化和有害信息津津樂道,一定程度上腐蝕了人們的心靈。

  以上存在的種種問題,已經引起諸多有遠見卓識人士的高度重視,他們積極行動起來,推廣和引導傳統文化的宣傳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像任登第、劉余莉、陳大惠等一批專家學者在全國各地巡回舉辦公民道德教育論壇,通過親身感受闡釋傳統文化的巨大魅力和影響力,吸引了相當多的聽眾,受到世人的關注。安徽省廬江湯池鎮建立中華傳統文化示范基地,用儒家啟蒙經典《弟子規》中“孝悌忠信,禮義廉恥”的智慧,進行一場浩大的“新國民教育”,將湯池變為“禮儀之邦”,成為國人行為規范的道德樣板。近年來,傳統文化的教育已如雨后春筍,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之態,從學雷鋒到新版“24孝”,從“最美媽媽”吳菊萍到“最美教師”張麗莉,從“最美戰士”高鐵成到“最美司機”吳斌……這些都表明了社會對中華傳統美德的高度認同和贊賞,很值得讓人深思。

  三、幾點建議

  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脈,是人民的精神家園。”當前,我縣已進入“實施三年突破平陰計劃”、科學發展、和諧發展、跨越發展的關鍵時期,迫切需要以先進的文化理念鞏固全縣人民共同奮斗的思想基礎,共建精神文明和諧家園。因此,繼承和弘揚中華傳統文化,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針對以上存在問題,提出幾點建議:

  (一)各級領導干部要做弘揚傳統文化的表率。要做好官,首先要有好的人品。按照中國傳統思想的道德理念,做人的根本是正心、修身、積德、為民。歷史的事實證明,清官不是作了官才清廉的,而是在人品上已具備了清廉的品格。選拔領導干部要以傳統的道德品質修養為標準,各級領導干部要把人格修養當作終生的必修課,以大公、孝廉、勤政、誠信、高尚的情操、為民的思想、關注民生的賢德,引導更多的人做道德高尚的人,也以此樹立自己的權威,使和諧社會的道德支撐堅強有力。同時,各級領導也要樹立弘揚傳統文化的意識,摒除重經濟建設、輕文化建設的思想,用注重文化安全、重視傳統文化建設的憂患意識構建和諧社會,為“三年突破平陰計劃”營造良好的氛圍。

  (二)將傳統文化教育作為重構中華道德價值體系的重要載體。學校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主渠道、主陣地,有著先導與示范作用。建議教育主管部門在各級學校組織開展傳統文化教育活動,從美德教育入手,以孝敬父母、立志勤學、勤勞儉學、愛國愛民為主題,開展系列活動,形成熱愛優秀傳統文化的風氣。全縣“道德講堂”要把傳統文化價值標準通過“身邊人講身邊事、身邊人講自己事、身邊事教身邊人”的形式,融入到全縣城鄉居民的血液中去,在潛移默化中不斷提升居民素質,推動形成“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社會風尚,為“建設美好家園、打造幸福平陰”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

  (三)營造中國傳統文化的社會輿論環境。要努力拓展傳統文化的輿論空間,在學校、工廠、車站等各種公共場所,設置標語、圖片、宣傳畫等載體,以群眾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展示傳統文化的魅力,讓廣大群眾處處生活在傳統文化的`氛圍中,時時接受傳統文化的教育。新聞媒體要通過設專欄、辦專刊,介紹中國傳統文化,開展傳統文化研討活動,加大宣傳力度,形成輿論環境。要進一步加強對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宣傳,完善法規、制度措施,強化全民保護意識,培養弘揚傳統文化的社會風氣和良好習慣。

  (四) 進一步加大對優秀傳統文化研究的扶持力度。在縣有影響的媒體上設立傳統文化論壇,研究和梳理我縣優秀傳統文化的精髓,大力弘揚傳統文化,大力弘揚優秀傳統美德,陶冶性情,凝聚人心。利用元宵、清明、中秋、重陽、端午、教師節等重要民族傳統節日和文物進行民族精神和思想施行教育。注重提升文化內涵,發揚其中蘊含的傳統美德。同時不斷賦予時代精神,改進過節方式,使它們更加適應現代生活,吸引未成年人。積極扶持民間組織和單位參與傳統文化教育的弘揚和宣傳,鼓勵企業和民間資本投入傳統文化教育。

  (五)強化家庭教育的作用,將傳統文化的教育納于日常生活之中。建議政府劃撥專項經費,支持街道成立家庭教育指導中心,以社區為單位,組織社區內家長,從弘揚優秀地方文化和傳統文化的角度入手,定期開展各種相關活動,如古典文學沙龍、傳統服飾的美學研究、中華戲曲欣賞等,借此來增強家長們對傳統文化的感性認識和興趣,引起他們對傳統文化的喜愛和熱愛,從而潛移默化地影響到他們的子女,以達到提高青少年的道德水平的目的。

  中國傳統文化的調研報告 5

  中國是一個有五千年文明的禮儀之邦,有傲立于世的璀璨文化,有數千年積淀起來的傳統美德,中國傳統文化是中華文明演化而匯集成的一種反映民族特質和風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歷史上各種思想文化、觀念形態的總體表征,具有鮮明民族特色的、歷史悠久、內涵博大精深、傳統優良的文化。

  一、問題的提出

  中國有傲立于世的璀璨文化,有數千年積淀起來的傳統美德,可是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物質基礎的不斷提高,生活環境的不斷改善和西方文化的侵入,使得這些美德與文化已經和正在受到來自世界各地文化的沖擊,傳統文化受到忽視和挑戰。傳統文化教育在現代人的意識中被逐漸地淡化。也正是這種傳統文化教育的缺失,使越來越多的學生養成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不良習慣。為了復興傳統文化教育,多方面多渠道在學校做好傳統文化教育,特做此次調研,以了解目前我校小學生對中國傳統文化的了解程度,以便更好的開展傳統文化教育。

  二、調研目的與實施

  (一)調研目的

  1、比較全面地了解當今小學生對中華傳統文化的認識現狀。

  2、根據現狀的調研分析其原因。

  3、提出相應的對策,對學生更好地進行中華傳統文化教育。

  (二)調研內容

  1、小學生對傳統文學、傳統節日日期、傳說神話和音樂書法等知多少。

  2、小學生對傳統文化的態度。

  (三)調研方法

  發放問卷,進行調查。這是本調研采用的主要手段。調查表共有10道選擇題,每題有3—4個供選答案。

  (四)調研對象

  本次調研對象為本校六年級部分學生。

  (五)調研步驟

  1、根據課題研究要求擬定調研內容,制定調研表,分發調查問卷。

  2、分析數據,撰寫調研報告。

  (六)調研結果及分析

  本次有關小學生對傳統文化了解程度的調查問卷利用學生自習時間進行,共計發放70份,收回70份。

  在調研中:

  1、有關中秋節是什么節?76%的學生選擇了C秋高氣爽祭月的節日,21%的學生選擇了B思念親人的節日,3%的學生選擇了慶祝豐收的節日。

  2、在關于“關于那些是屬于中國傳統節日中?”,99%的學生同時選擇了清明節和端午節。

  3、在關于“端午節是農歷的幾月幾日?”,90%選擇C五月初五,10%選擇了A八月十五。

  4、在關于“清明節代表性風俗是什么?”84%學生選擇B掃墓,16%選擇其他。

  5、在關于“中國的“文房四寶”是哪四樣?選擇硯臺、毛筆、宣紙、墨的78%,22%選擇了其他。

  6、在關于“你知道哪些中國的傳說和神話?(請寫出三個。)78%的學生寫出了嫦娥奔月,大禹治水,女媧造人,后羿射日等,16%寫出了兩個,6%寫出了一個。

  7、在關于“你會補充下列對聯嗎?”70%學生能夠按照楹聯的格式正確補充,30%學生填錯或不會填。

  8、在關于“你喜歡聽中國古典器樂嗎?比如說高山流水、二泉映月等”,60%學生選擇B比較喜歡,聽過一些;14%學生選擇C一般,但是對名曲有機會會考慮聽一下;18%學生選擇A很喜歡,聽的很多,甚至可以辨出曲名;8%學生選擇D不太喜歡也不太了解,相對更喜歡流行音樂。

  9、在關于“你能區別一般的書法字體嗎,比如行書、草書、隸書、篆書等”,60%學生選擇B可以區分,但看不出某個名家字體;24%學生選擇C勉強可以;13%學生選擇A能,甚至可以看出是哪些名家的字體;3%學生選擇D不能區分。

  10、在關于“你對學校開設國學啟蒙社團有何看法?”95%學生同時選擇了ACD三個答案,即A能讓我們更熱愛自己祖國的傳統文化;C能讓我們更好理解中國傳統文化的內涵和精髓;D學習傳統文化很有趣也很有用,我愿意學習和繼承;5%學生選擇B增加我們的學習負擔,效果也不大。

  (七)調研結果對策分析

  今天的孩子對古典樂器很陌生,古時經典名曲基本上沒有聽過,即使聽過沒有深刻體會,或者說欣賞不好這樣的音樂。在調查中,當問到“你喜歡聽中國古典器樂嗎,比如說高山流水、二泉映月”時,有180人選擇了“不太喜歡也不太了解,相對更喜歡流行音樂”,占所有調查人數的36%,有158人選擇了“一般,但是對名曲有機會會考慮聽一下”,占所有調查人數的31.6%,僅有36人選擇了“很喜歡,聽的很多,甚至可以辨別出曲名”,占所有調查人數的7.2%。如何讓現代的小學生喜歡傳統名曲無疑是擺在復興傳統文化教育目前的一個難解問題。

  書法藝術是我國特有的文化傳統,然后今天的小學生很多無法辨認行書、草書、隸屬和篆書。在調查中,學生們當問到“你能區別一般的'書法字體行書、草書、隸書、篆書嗎?”有208人選擇了“勉強可以”,占所有調查人數的41.6%,這個選項是四個備選答案中選擇最多的,有189人選擇了“不能區分”,占所有調查人數的37.8%,選擇能區分的只占20.6%,書法藝術在孩子的心理是陌生而無用的東西,印象現在學生們用的最多的是水筆,寫的楷書,關于行書、草書、隸書、篆書等古代字體,大概有79%的人無法識別,這一狀況令人對傳統書法藝術的后繼人才感到擔憂。

  三、對策與建議

  (一)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

  弘揚中國傳統文化要有良好的輿論環境和社會氛圍,應努力拓展傳統文化的輿論空間,營造濃厚的學習傳統文化社會氛圍。良好的輿論環境和社會氛圍需要各方共同努力:首先,相關文化和教育行政部門應在工廠、軍營、車站、機場、碼頭等各種公共場所,設置標語、圖片、宣傳畫等載體,展示中國傳統文化,讓廣大群眾處處生活在傳統文化的氛圍中,時時接受傳統文化的教育;其次,大眾傳媒要通過設專欄、辦專刊、網絡、電視廣播等媒體介紹中國傳統文化,開展傳統文化研討活動,加大宣傳力度,形成輿論環境;再次,文藝界要開展以弘揚傳統文化為題材的創作演出活動,讓傳統文化走上藝術舞臺,進入影視節目和文學作品;最后,各級政府相關部門要進一步加強對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宣傳,完善法規、制度措施,強化全民保護意識,培養弘揚傳統文化的社會風氣和良好習慣。

  (二)增加傳統文化課程

  “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史流傳下了極為豐富的文化遺產,不僅包括官方記載的經史子集還有口頭傳說、傳統藝術、民俗活動、節慶禮儀、民間工藝等;還有不同地域的特色文化,比如嶺南文化、秦晉文化、齊魯文化、巴蜀文化、吳越文化、荊楚文化等地域文化類型。”這些文化遺產如經史子集一樣記錄著中華民族在長期歷史進程中形成的價值觀念和審美理念,正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精髓所在。如果讓小學生熱愛傳統文化,必須在小學生日常接觸的學科課程中體現出來。在課程設置方面,應選以識字為主的蒙學教材《三字經》、《弟子規》。

  中國傳統文化的調研報告 6

  淮陽社會文化調研是繼大學生暑期綠色營之后,又一次由黃河科技學院青年志愿者協會主辦的社會實踐活動,它增強了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的能力,極大地豐富了大學生寒假生活。近年來,大家更加關注與我國的傳統文化,海內外華人掀起了一股尋根文化熱!而淮陽太昊伏羲陵是人們尋根謁祖的圣地。對于這樣一個歷史文化悠久的古城,身為大學生的`我們想通過本次調研活動,對她有更加深刻的了解。同時也希望我們的調查讓更多人關注我國的古代文化,傳承并將之發揚光大!

  淮陽概況:

  淮陽古稱宛丘、陳、陳州,位于河南省周口市10縣市中心。這里歷史悠久,文化燦爛。歷史上曾三次建都, 三次為國。 6500年前,人文始祖太昊伏羲氏在此定都, 創下先天八卦和龍圖騰,燃升了人類文明的圣火。 5000年前,炎帝 神農氏在此建都始稱陳,嘗百草藝五谷,開創了中國農業的先河。 3000多年前,周武王到舜后媯滿于陳,建陳國。道教始祖老子生于陳國苦縣 , 這里是道家文化的發源地。“天下文官祖, 歷代帝王師”的孔子,曾三次來陳,為他儒家學說 的形成奠定了思想基礎。上古時代, 這里一直是華夏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厚重的歷史文化 , 構筑了星羅棋布的名勝古跡 , 有史可查的達 326 處。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兩處。其中位居全國十八大名陵之首的太昊伏羲陵廟,聳立龍湖北岸, 殿宇巍峨 , 金碧輝煌 ,是海內外華夏子孫尋根謁祖、旅游觀光的圣地。

  本次調研活動主要在以下地點進行:太昊陵、龍湖、畫卦臺、弦歌臺等。共整理出5份調研報告。

  (一)淮陽太昊陵文化調研

  一、調研時間:20xx年2月2日

  二、調研地點:淮陽縣太昊陵

  三、調研方式:隊員們于上午八點半進入太昊陵景點進行調研,主要通過走訪群眾,與當地居民聊天以及徒步調查的方式進行的。

  四、調研內容:

  1.關于太昊陵的歷史文化

  太昊陵坐落于歷史悠久的河南省淮陽縣,傳說是“人祖”伏羲氏即太昊定都和長眠的地方。它包括太昊伏羲氏陵和為祭祀他而修建的陵廟,是我國著名的三陵之一。原占地875畝,是一座氣勢磅礴規模雄偉,殿圖豪華的古代宮殿式建筑。歷來被稱為“天下第一黃朝圣地”,是全國文物重點保護單位。

  2.關于太昊陵的景點

  太昊陵就是伏羲的陵墓。陵墓位于淮陽縣以北的蔡河邊,墓大而莊嚴。墓的前方有一棵百年側柏樹,樹干上長了很多“耳朵”似的樹疙瘩(見右圖)。據說這是伏羲的耳朵,如果在此用手摸著耳朵許愿,人祖爺伏羲便可以幫你實現。平日前來祭拜的人絡繹不絕,大家通常會在墓的周圍抓一把土撒在陵墓上,以示為人祖爺添墳,從而獲得保佑。統天殿是太昊陵中級別最高的殿,供奉著人祖爺伏羲像,始建于明代。游人至此,都會燒香跪拜以示尊敬。殿的四周墻上雕刻著伏羲一生的豐功偉績,興漁業、造農耕……除了有雕刻頌揚伏羲的一生外,還有碑林對此大加贊美。那里有從甲骨文至今的所有字體,充分展現了伏羲傳奇的一生,以及我們中華民族文明的博大精深。太昊陵的門很多,像先天門、太極門、道儀門等都具有百年歷史,且都保持著原貌。始建于明代的鐘樓和鼓樓相對而坐,蒼蒼而莊重,幸運的游人可能還會聽到它們獨特的聲響。歷史文化氛圍濃重的陵園內,獨秀園可謂別具一格。園內有很多古老而稀有的樹木,其中柏抱檀更是具有900多年的歷史,20世紀70年代樹杈中間神奇的.長出一棵小樹。此外,里面還有很多園林藝術作品(見上圖)。它們都是用樹修剪成動物的形狀——老虎、鶴和二龍戲珠等,真是獨具匠心。岳飛祠堂也是游客必到之地,游客會敲打跪在岳飛面前的秦檜的頭,來為岳飛打抱不平。另外,陵園還有玉皇觀、女媧觀、玉清觀、天仙觀等一些旁園。凡是來訪陵園的游人,都會陶醉于太昊陵的古老與神秘。

  3.太昊陵對當地居民的影響

  平日除了來參觀太昊陵的游人,淮陽的居民也是經常來往其中。無論嚴寒還是酷暑,你都會在太昊陵藝術館前面看到練毛筆字的老人。他們的字蒼勁有力,在太昊陵濃厚氛圍的映襯下更是具有藝術韻味。早晨除了前來練字的老人,還有來此晨練的老人。他們一邊打著太極,一邊感受著伏羲文化的源遠流長,可謂是樂在其中。

  五、隊員感悟:

  通過本次調研,隊員感覺收獲很大。對伏羲文化有了進一步的了解,為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的燦爛文明而感到無比驕傲。同時還培養大家的溝通能力和堅強的毅力,以及較強的團隊精神。隊員們希望我們青年志愿者協會能夠把寒假的文化調研完善并承辦下去,做成像綠色營一樣的社會實踐項目,給大學生提供一個展現自我的平臺。

  (二)泥泥狗

  一、調研時間:20xx年2月2日

  二、調研地點:淮陽縣

  三、調研方式:通過實地感受和與當地商戶以聊天的形式進行、

  四、調研內容:

  "泥泥狗"是淮陽縣太昊伏羲陵泥玩具的總稱,當地農民用黃泥捏成的、含納福避邪之意的祭祀物。在調研過程中我們知道了,除了狗外,它還有猴、羊、鳥等110多種形態,相傳已有3000多年歷史,它的制作過程:精選當地黃泥,經過和泥,捏制成形,風干等復雜過程,制作耗時費工。泥泥狗又叫“陵狗”、“天狗”,為淮陽太昊陵所獨有,被譽為“天下第一狗”。

  據說,“泥泥狗”是為伏羲、女媧看守陵廟的“神狗”,贈送親友,可以消災、祛病,頗為神圣。況且價格低廉,物質精美,是廟會游人必購之物。工藝上, 泥泥狗是用膠泥捏制而成,全身染黑色作底,然后用大紅、黃、白、綠、桃紅五色點畫出由圓弧曲線、直線和點組成的各種圖案,線條稚拙而生動,色彩絢麗又不失沉穩。泥泥狗造型古樸渾厚,形狀奇特怪異,其題材包羅鳥、獸、魚、蟲與人物,可謂無奇不有,個個充滿著一種虛幻的超脫神秘感,散發出濃烈的鄉土氣息和野性的芬芳。看著各式各樣的泥泥狗,泥泥狗都是有孔可吹,聲音悠遠明亮,嗚嗚的聲音,仿佛在訴說著一個久遠的神話。泥泥狗是淮陽獨有的民間文化遺產。是淮陽文化的傳承和發展的直接體現。

  五、隊員感悟:

  我們由衷的喜歡她們,濃濃的文化氣息讓我們愛不釋手,就買了一些留作紀念。現如今,泥泥狗的形象已經日漸豐富,包裝更加精美,深受群眾尤其是兒童和外地游客的喜愛。所帶來的經濟效益也是日漸增長,間接的刺激了當地旅游業的發展。淮陽泥泥狗設計精美、品位高雅有很高的藝術和考古價值,淮陽泥泥狗被譽為“真圖騰,活化石”。民間傳說、神話故事俯拾皆是。

  中國傳統文化的調研報告 7

  (一) 調研背景

  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脈,是人民的精神家園,要建設優秀傳統文化傳承體系,弘揚時代新風。”中國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是中華民族的精神支柱,是我們的民族之魂,是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深厚基礎,是建設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的重要支撐。有利于扭轉不良社會風氣,發揮我們數千年來積累下來的道德智慧的效用,會對改善當前的社會風氣起到積極的作用。用傳統文化教育我們和下一代,提高國民的道德素質和文化素質,不僅是素質教育的核心內容,也是我們國家民族文化發展的戰略需要。

  (二) 調研目的

  為了加深當代學生對中國傳統文化的了解,了解傳統文化在當地的發展狀況及其發展趨勢。

  (三) 調研過程

  1、 調研方式:一些網絡社交軟件

  2、 調研數量:90份

  3、 調研時間:2015年寒假期間

  4、 調研步驟:通過一些網絡社交軟件發送問卷,并對問卷進行整理統計

  (四) 對問卷調研的結果統計分析

  1、 有74%的人喜歡中國傳統節日,26%的人喜歡西方節日

  2、 有100%的人認為京劇,詩詞歌賦是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有40%的人認為看春晚是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有2%的人認為開派對是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有1%的人認為占卜算命是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

  3、 有10%的人認為清真菜是我傳統菜系,85%的人認為蘇菜是我國傳統的菜系,僅有5%的人不知道我國傳統菜系是什么

  4、 有20%的人認為縱橫,重農,洛桑為我國傳統學派,100%的人認為儒家為我國傳統學派

  5、 有75%的人認為我國傳統戲曲為花鼓戲,黃梅戲,20%的認為評劇為我國傳統戲曲,5%的人不知道我國傳統戲曲是什么

  6、 有100%的人知道我國古代四大發明,及四大名著

  7、 有50%的人知道我國古代一部醫學著作,有50%的人知道我國古代醫學著作兩部及以上

  8、 有40%的人知道我國古代一部數學著作,有25%的人知道我國古代數學著作兩部及以上,有35%的人一部都不知道

  9、 有30%的人知道我國古代一部農學著作,有35%的人知道我國古代農學部著作兩部及以上,有35%的人一部都不知道

  (五)調研總結

  隨著當今社會的發展,文化的競爭已成為國家間軟實力的較量,并將在未來構架國家綜合實力方面起到更大的作用。在此我總結了一下我國傳統文化傳承的問題。

  我國傳統文化傳承中的問題——外患

  一、部分國家對我國傳統文化的侵襲,如2005年11月,由韓國申報的'江陵端午祭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確定為“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2006年韓國擬將“韓醫”申報世界文化遺產,2006年10月,韓國在得過舉辦“韓國是印刷術的起源國”展覽,并向聯合郭教科文組織申請非物質文化遺產,論證孔子、西施是韓國人,稱漢字是由韓國人發明的……

  二、外來文化對我國傳統文化的侵蝕,西方洋節掀起熱潮,快餐文化盛行、日本卡通動漫、美國電影、韓國電視劇等外國文化產品的大量引進。在了解外國文化的同時,不少人也開始在接受外國生活狀態潛移默化的接受了他國的行為價值觀,有識人士已經開始思考文化市場的自發性和商業性中潛藏的文化危機,傳承至今,中國傳統文化耐寒減弱且造人捷足先登,這不能不給國民敲響了警鐘。

  三、外來節日沖擊盛行,民族優秀傳統節日反倒被漠視。“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以上詩歌都是傳承著我們中國民族特有的節日,有著非常悠久的文化內涵,然而“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重陽節”……只在民間斷斷續續地傳承著各種習俗,沒有正規的宣傳,沒有正規的保護傳承,在民間傳得艱難而斷續;倒是所謂的“圣誕節”、“萬圣節”等西方節日在國內流行不衰。我并不排斥外來文明,只是不希望看到民族的東西最后被丟在社會的角落里。

  我國傳統文化傳承中的問題——內憂

  一、重大文化事件,領導從不做準備。中國有一個非常嚴重的現狀,那就是不管什么事件,領導永遠都沒有做準備。之所以不做充分準備的人,那是因為有人替他準備好了。清華大學校長沒把自己贈給宋楚瑜先生的篆文看清楚,那是因為他自己沒準備,是別人準備好了給他“上上臺面”就罷了,尷尬當然在所難免。這只是一個縮影,但是影射了一個社會文化的怪圈。領導不是領導,而是“飯來張口,衣來伸手”充臺面的人,如果是這樣,那還不如請個明星

  二、社會亂用成語,誤導群眾中國人民大學校長應該吸取了清華大學校長前車之鑒的教訓,可是剛一出言,就發生了低級文字錯誤,“七月流火”……哪怕他后面慷慨陳詞也已經無濟于事。在這里用一條歇后語評論“一顆老鼠屎,壞了一鍋粥”。很多時候,社會的語言結構是由文化人、媒體來引導的,而很文化人和媒體都在亂用成語,把涂料說成是“好色之涂”,宣傳治咳嗽的藥就說“咳不容緩”,這是文化人帶來的悲哀,誤走文化路線將會讓社會文化變得混亂無序。

  三、語文、民族歷史受到國人的冷遇。我們的語文和歷史是國之瑰寶。從甲骨文開始,我們的文字就傳載著我們先人的思想;從北京猿人開始,我們的歷史就開始輝煌演繹……美國——號稱超級大國的繁華社會,它的歷史只有三百多年,它連最起碼的傳統文化都還得沿襲英國的。然而,不管是在教育考試上,還是在社會活動上,凡是涉及語文和歷史的,都視為是副科附屬物,這多么悲哀。隨便抓一個在大街上的年輕人,問“開元盛世”是指哪個朝代的,鴉片戰爭什么時候開始,他們都支支吾吾搔頭撓腦不懂回答,這難道不是悲哀嗎?

  中國傳統文化的調研報告 8

  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其思想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且具有穿越時空的不朽價值。在競爭激烈的當今社會,中國傳統文化仍具有極強的現實意義,然而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的推進,各種不同文化、價值理念等紛紛進入中國,沖擊著中國人傳統的生活方式和生存方式,沖擊著人們早已習慣的文化信仰。為了解奉賢區傳統文化的發展現狀及城鄉居民傳統文化意識,根據國家統計局上海調查總隊的要求,奉賢調查隊于XX年5月對此進行了專題調研,調研情況如下:

  一、調研基本情況

  此次調研,在全區范圍內共抽取了10個行政村(居)委,按照隨機等距抽樣的方式,共抽取了200戶城鄉居民家庭作為本次專題調查的調查樣本,城鎮居民和農村居民各100個;樣本男女性別比例為91:109;年齡段以26歲至45歲、56歲至65歲年齡段為主。

  本次調研以入戶開展問卷調查為主,問卷共24個問題,涉及市民文化活動現狀、市民傳統文化意識現狀、公共文化服務發展情況及現狀評價等四個方面的問題,其中,第三題到第十四題涉及市民傳統文化意識。

  二、當前我區城鄉居民傳統文化意識現狀及特征

  1、電視廣播、網絡媒體是市民學習和了解中華傳統文化的主要途徑

  調查顯示,從調查對象整體來看,電視廣播、網絡媒體及口口相傳是居民學習和了解中華傳統文化的三大主要途徑。200位調查對象中,有63人選擇電視廣播、46人選擇網絡媒體及44人選擇口口相傳,占比分別為31.5%、23%及22%;僅有48人選擇書籍和報刊雜志、學校教育及其他。但由于互聯網使用情況受年齡影響較明顯,46歲以上被訪者表示以廣播電視、口口相傳及書籍報刊雜志為主要途徑。

  2、近半數調查對象認為傳統文化對自己影響較大

  當問及“自己的工作生活、為人處世方式和思想意識等方面受傳統文化的影響程度”時,在200名調查對象中,有67人選擇影響較大,31人選擇影響很大,占比分別為33.5%及15.5%。分別還有76人、19人及7人選擇一般、影響不大及沒有影響。

  數據顯示,年齡越大,受傳統文化影響的程度也越大。12名25歲及以下調查對象中,僅1人選擇影響很大,占8.3%;52名26-35歲調查對象中有8人選擇影響很大,占15.4%;96名36-55歲調查對象中有13人選擇影響很大,占13.5%;27名56-65歲調查對象中有5人選擇影響很大,占18.5%;13名66歲以上調查對象中有4人選擇影響很大,占30.8%。

  3、是否選擇以一定方式過節受法定假期及收入狀況影響較大,洋節日則更受年輕人追捧

  春節毫無疑問是最受重視的傳統節日。數據顯示,200名調查對象中,197人表示對春節比較重視并且會用一定方式度過。而慶祝其他傳統節日則受法定假期影響較大,有151人表示會慶祝中秋節,占75.5%;有149人表示會采取一定方式度過清明節,占74.5%;但有些未設定法定假期的傳統節日,如重陽節,僅65人選擇,占32.5%;臘八節,僅6人選擇,占3%;七夕,僅21人選擇,占10.5%。

  從收入水平角度看,收入水平越高,對節日的重視程度也越高(如圖1),尤其是需要一定消費的節日,如傳統節日七夕、中秋節等;還有一些洋節日如圣誕節、情人節等。

  圖1:各個收入水平調查對象選擇過節的占比情況(單位:元)同時,受西方文化影響,圣誕節、情人節等更受年輕人的追捧。數據顯示,64名35歲及以下的調查對象中,有20人表示會過圣誕節,占31.3%;有18人表示會過情人節,占28.1%;而136名36歲以上調查對象中,僅17人表示會過圣誕節,占12.5%;僅11人表示會過情人節,占8.1%。

  4、對傳統思想及論述的認同度較高,但傳統著作精讀率偏低

  據調查,200名調查對象對一些傳統思想及論述的認同度較高。有143人及45人對“天下興亡,匹夫有責”表示認同及部分認同,分別占71.5%、22.5%;有135人及56人對“君子一言,駟馬難追”表示認同及部分認同,分別占67.5%、28%;有135人及46人對“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表示認同及部分認同,分別占67.5%、23%。

  200名調查對象中,高中及以下文化程度124人,專科31人,本科及以上45人。受文化程度影響,對一些中國古典名著及西方名著的精讀率偏低,大部分表示只粗略讀過(如圖2)。從調查對象整體情況看,在問卷所列名著中,精讀率最高的三本中國傳統名著是《水滸傳》、《三國演義》及《西游記》,精讀率分別為16%、14%及12%;精讀率最高的三本西方名著是《簡愛》、《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及《傲慢與偏見》,精讀率分別為10.5%、9%及7%。

  從文化程度細分來看,本科及以上調查對象對中西方名著的精讀率相對較高,但仍偏低。45名本科及以上調查對象對中國傳統四大名著(《三國演義》、《水滸傳》、《西游記》及《紅樓夢》)的精讀率分別為35.6%、35.6%、28.9%及24.4%。

  三、增強市民傳統文化意識的意見和建議

  1、加強社會文化建設,營造良好的人文環境。每個人都是在一定的環境中學習、生活、工作,傳統文化的學習不同于技術的學習,是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它不單是課程的教學,更重要的是營造良好的文化環境,讓市民得到優秀傳統文化的熏陶,從而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社會文化的營造一方面可以通過多種途徑完成,如廣播、報紙、社區宣傳欄、橫幅、草坪中的`警語等,讓市民在一點一滴中感受傳統文化的熏陶。另一方面通過多種形式的社區活動營造良好的社區文化環境。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社區文化活動能更具吸引力,更深入人心,從而更有效地促進傳統文化教育的深入。社區應大力組織以傳統文化為主題的社區活動,如講座、征文、演講等,在這些活動中,市民既是活動的組織者,也是參與者,在這些活動的組織與參與中,市民對中國傳統文化將會有更為深刻的理解。

  2、大力推進系統宣傳,傳承優秀的民俗文化。傳媒首先要重視民俗文化,同時也要很好地研究它。民俗文化本身就是非文的東西,非文的東西怎樣通過傳媒把它系統化,使民俗文化的介紹成為系列的、體系化的東西。通過傳媒,把即將消失的東西趕快搶救、拍攝,對還在傳承的東西要細心報道、加以引導,這些都可以通過傳媒得以實現。特別是在網絡化的時代,可以通過多種形式有體系化的進行宣傳。介紹傳統民俗文化,邀請專業人士進行深入講解,并到下面去采風,去了解普通民眾的生活和感情,這樣才能從點到面鮮活地把傳統知識宣傳給普通市民。

  3、強化文化教育,增強年輕人的文化保護意識。年輕人要做的事情就是通過各種方式重新認識我們的傳統文化,增強對自己民族傳統文化的自覺保護意識。比如七夕這個節日有些地方還在過,一些傳統風俗保存得還很好,都是我們可以了解研究的。立足傳統才能走向世界,對于大學生而言,高校在各專業的教學計劃中應涉及到中國傳統文化的教育,將其規定為必修課。同時在“兩課”中加入傳統文化教育,通過學習,使大學生了解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華,從而懷有強烈的民族自豪感與責任感。而對于已經離開校園的年輕人而言,可利用書籍、報刊雜志等傳統媒體及網絡等新媒體,了解傳統文化。

  中國傳統文化的調研報告 9

  一、前言:了解春節

  春節中國最富有特色的傳統節日,是萬家團圓的日子,是中國農歷歲首,也是中國民間最熱鬧的古老傳統節日。春節一般指正月初一,是一年的第一天,又叫陰歷年,俗稱“過年”;但在民間,傳統意義上的春節是指從臘月的臘祭或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九,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為高潮。在春節期間,中國的漢族和很多少數民族都要舉行各種活動以示慶祝。

  二、調研目的

  了解佛山春節習俗,讓其它地區的人們更加深入了解佛山文化。

  三、調研內容:春節習俗

  1、年前掃屋

  “年廿八,洗邋遢”,這是廣東話。意思是年廿八這天把家里里里外外打掃干凈。把這年不好的東西全部掃除掉,來迎接新年的來臨。

  2、年前開油鍋、蒸年糕

  我們將在家炸油角、煎堆、蛋散叫做“開油鍋”,寓意是“煎堆碌碌,金銀滿屋;油角彎彎,家財百萬。大年二十左右,主婦們搬出大鐵鍋,備好瓦缸、瓦罐(用來裝炸好的年宵),張羅著“開油鍋”了。而年糕一般是蒸蘿卜糕,馬蹄糕等。蒸糕,有著節節高或者步步高升的寓意,所以,佛山這邊,大多數的家庭都會在春節前蒸各種糕,有蘿卜糕、芋頭糕、馬蹄糕等。

  3、年夜飯

  年三十晚(年三十或年廿九)吃團年飯,一年到頭一家人團團圓圓。年夜飯是佛山人必不可少的重頭戲。有人保持傳統,在家自己下廚煎炒烹炸,為的是保留濃濃的年味;有人在飯店聚餐,圖的是方便省事;還有人玩起了時尚,網購年夜飯,去西餐廳體驗時髦情調。

  4、行花街

  每年春節按歷代習俗,都會舉辦一年一度的年宵花市。年宵花市一般在春節前十天左右開始,到年三十晚十二點結束,除夕夜是年宵花市的高潮,越接近年初一人氣就越旺。花市擺賣鮮花,年桔,工藝品等。春節佛山家家戶戶都會插上鮮花來過節,桃花是必不可少的迎春花,祈求來年鴻運當頭,走個桃花運的意思。金桔象征“大吉大利”。與金桔同類的四季桔、金蛋果、朱砂桔等,同樣能起到這個作用,所以一般家庭只選購其中一種。與其相類似的還有代代果,寓意代代繁昌。還有水仙花也是佛山人過年的擺設之一。

  5、獅子采青

  大年初一早上,在佛山有很多村子會有舞獅節目,“獅子”會到每家每戶去串門,通過一系列的套路表演,獵取懸掛于高處或置于盆中的“利是”,因“利是”往往伴以青菜(以生菜為多),故名“采青”。按照佛山當地的說法,正月里給獅子送紅包能夠討個好彩頭,一年都會順順利利、平平安安。

  6、拜年

  向親戚拜年。拜年者進了親友的門,應該看不同對象說不同的祝語。對老人說“新春如意”“壽比南山”;對有工作的人則說“工作順利”、“新年進步”;如果是做生意的人,最中聽的.莫過于“新年大賺”、“發財利市”了;如果是正在讀書的小孩,他們最希望的莫過于新年學習進步、成績突出。拜年帶的禮物,不能是奇數。臨走,主人便會從來者的禮物中留下兩個大桔,然后取出自家大桔交換,意在互贈吉祥。

  回娘家拜年。正月初二,嫁出去的女兒們便紛紛帶著丈夫、兒女回娘家拜年。女兒回娘家,必備辦一大袋的餅干、糖果,由母親分送鄰里鄉親,一如過年的情景。如果家中有多個女兒的,而這些女兒又不在同一天歸來,那么,就要來一個分一次,表示姑娘對娘家的思念。

  7、派利是

  派利是(紅包或壓歲錢)給未成年的晚輩,是表示把祝愿和好運帶給他們。利是主要意義在于紅紙,因為它象征好運。因此,在分派利是的長輩面前打開利是,是不禮貌的做法。春節拜年時,長輩要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據說壓歲錢可以壓住邪祟,因為“歲”與“祟”諧音,民間認為分壓歲錢給孩子,當惡鬼妖魔或“年”去傷害孩子時,孩子可以用這些錢賄賂它們而化兇為吉。晚輩得到壓歲錢就可以平平安安度過一歲。

  8、行通濟

  正月十五行通濟橋,佛山有句俗語“行通濟,無蔽翳” 。當天買行運風車和生菜走通濟橋,祈求吉利好運和生財。

  四、結尾

  佛山春節習俗,比較系統、集中地反映佛山民俗的特征,透過春節民間風俗,體現了嶺南歷史和時代風貌。文明健康的習俗是倡導社會新風尚,傳統文化的和諧與凝聚力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內容之一。

  中國傳統文化的調研報告 10

  一、調研的主要內容

  調研時間:1月28日-2月18日

  調研地點:梅州市梅縣松口鎮

  調研對象:當地居民

  調研方法:面對面訪談、實地調查

  二、調研報告

  (一)前言梅州在語言風俗、歷史文化等方面都有著獨特的一面,而隨著經濟建設的發展,梅州的文化在不等程度上被削弱,而人們對傳承發揚傳統文化的愿望也越來越強烈,所以我們這份調研報告目的在于對梅州歷史文化進行實地考察和調查梅州人對本土文化的認同感程度,探究梅州文化的去從。

  (二)關鍵詞:梅州客家民間傳統文化保護與發展

  (三)我們眼中的客家傳統文化現狀

  調研中,89%的當地居民都聽說過或參加過客家人的傳統節日。對于梅州有”世界客都”、”文化之鄉”這些稱號,同學們都普遍認可。另外,有87%的同學認為客家文化的最主要特征是:客家山歌和客家婦女的能力和地位。

  (1)客家山歌:雖然它是客家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將近30%的.同學認為它——腐朽老舊,難以理解。認為它缺乏時代感的稍次。據調查統計,80%的家庭中,有參加與客家山歌有關類活動,但這80%的家庭中參加的主體是60歲以上的老人。從這點我們可以看出來,我們客家人的傳統戲劇——客家山歌并沒有很好地傳承下去。

  (2)客家婦女的能力和地位:對于客家婦女的能力和地位,大部分同學認為這只是個人品質,還沒上升到傳統文化的高度。但是在分性別統計中發現,女生有相當部分認為:客家婦女的勤勞與樸實,已經成為傳統文化的代表之一,這是一種值得學習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由這點我們可以看出,傳統文化要得到很好的保存、流傳,必須要更加注意性別間的接受差異。

  (3)客家方言:客家方言是以梅縣話為中心的一支方言。它主要分布在廣東的東部和北部地區,全省約有二十多個縣市屬客家方言區。它以梅縣話為標準,因為梅縣話影響大,語言較清晰。客家方言也是在民族遷移中形成的一種漢語方言。東晉以前,客家先民原來聚居在中原一帶。西晉末,中原地區發生了各種戰爭和自然災害,客家先民不得不向南移。有的移居于湖北、湖南等地,后又經唐末五代十國的離亂,又有的進一步南遷移居江西、福建等地。到南宋末年,宋元交兵,天下大亂,客家先民又進一步移入廣東,逐漸入居粵東一帶。宋代戶口有主戶和客戶之分,分,后來者入客戶,故有客家之稱。在移居的過程中,由于在湖南湖北停留了近四百年時間,至唐、宋時期方入粵,因此其方言較接近兩湖方言。在廣東四種方言中,也顯得與普通話差異最小。客家方言有六個音調,平、

  入聲分陰、陽,上、去聲不分,保留了六個古人聲韻尾。其書面語與口頭語在語音上有較大差別。此外,客家先民本用北方話,入居廣東后,受著不同廣東方言和地理歷史環境影響,因而逐漸消失了卷舌音

  (4)梅縣圍屋:梅縣“圍屋”,與北京的“四合院”,陜西的“窯洞”,廣西的“桿欄式”和云南的“一顆印”,合稱為中國民間五大傳統住宅建筑形式。它的建筑和設計藝術之獨特,給這個僑鄉帶來了濃郁的鄉土風情。人們說,梅縣“圍屋”充滿著客家人的“客味”。“圍屋”是由一座狐形或方形的輔助建筑群,象城堡一樣將主體住宅包圍著的建筑。屋內布局“三堂四廊,十廳九井”:進深三座高堂,以天井和屏風墻隔開;

  橫向是四排住房和過廳,錯落有致;后面由一排排列成半圓形的房屋圍成天井,叫花頭。屋內房間數十間,可以住上幾代數十口人家。整個“圍屋”靠山坡而建,前低后高,自成階梯形,最外圍墻筑得很高,窗子開得很小,顯得壁壘森嚴。

  梅縣“圍屋”歷史悠久,它與古代中原人南遷后,不時發生的“土“、“客”之爭有關。客人為適應當時的環境,便建筑了能集群聚居的房子,以抵御來犯者。他們為了便于生活,把防盜、防火、飼養、加工、貯存、涼曬等各種生活設施綜合一體,以圖達到安居樂業的要求。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圍屋”的建筑也日趨完善精美。然而,在歷史的發展長河和變革中,古老的“圍屋”,將成為一種住宅形式而載入史冊。

  三、客家傳統文化的如何更好地傳承與發展

  調查顯示,絕大部分人認為傳統文化的體現不僅在思想觀念上,也在生活方式上;弘揚客家傳統文化對于梅州當下社會發展有重要作用;對于客家文化的未來,大部分人持保守的態度,“比較樂觀”和“很難說”占到很大比例。調查顯示,同學認為傳統文化要發揚,必須要有政府出臺相關保護措施和政策,必須要要個人提高意識。

  對于如何更好地發展客家傳統文化,同學們意見很多,比如:

  (1)擴大社會影響力,大力發展與客家文化相關的文化產品及產業及傳統節日文化消費品以及精神生活方式。

  (2)媒體應起到積極宣傳作用,多創作與客家傳統文化有關的文化作品。

  (3)教育引導,在中小學開展包括思想觀念和生活方式上的傳統文化教育,加強文化的傳承性。

  四、總結

  客家民系最終形成的悠久歷史、燦爛的文化和優良的傳統,為客家學、民族學、民俗學以及中國社會史等學科的研究開創了廣闊的天地,而客家民俗節日作為弘揚和培育客家民族精神的重要文化載體,體現了客家民族傳統文化的精髓,代表著生生不息的傳承,是構建和諧社會不可或缺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因此,要從傳承與創新,資源整合等方面去思考,從而使梅州客家傳統民俗文化真正得到保護傳承與創新發展。

  中國傳統文化的調研報告 11

  一、研究目的。

  1、熟悉調研的過程,掌握學習方法,了解獨有的中國傳統文化(最具文化內涵、傳統魅力和凝聚力的春節),有利于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質好愛國主義精神。

  2、將成果廣而告之,一次強調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悠久,并做好宣傳,動員全民弘揚民族文化。

  二、調研方法。

  主要采用上網調查、個別采訪。

  三、調研報告。

  中國傳統的春節給了人們一份濃的難以化開的情,一種經年釀造的醇厚的味。這就是生養我們的“文化之根”。傳統的春節,融入一種文化的意境、文化的象征,并擔負起一種文化功能:

  1、辭舊迎新,打上一個人生的結,分開過去和未來;

  2、祭祀,緬懷祖宗之德,繼承先人之志,融通天地萬物,祈盼人生幸福;

  3、宗親禮儀往來,安排人生秩序,聯絡世代親情,找到個人定位,擔負社會職責;

  4、民間娛樂,擴大社會交往,播撒傳統文化,宣泄情感之波,體味人生之樂。

  春節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載體,代代相傳,蘊藏厚重的含金礦藏。宋代王安石曾作《元日》詩云:“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傳統文化的積淀是歷千年而不變的,春節固定的風俗習慣,有許多還相傳至今。

  (1)臘月開始辦年貨:

  據中國傳統,踏入臘月,已適宜辦年貨,除了買臘味、糖果外,生果亦少不了,其中蘋果大吉代表平安大吉,橘子代表團聚。

  (2)年二十四謝灶:

  在灶頭放齊貢品后,便焚香敬拜,心中祈求來年衣食豐足暨身體健康,之后燒衣及撒酒,最好將一些湯丸放在灶上,或將麥芽糖涂放在灶君碑的金漆字上,效果會更佳。

  (3)年二十八洗邋遢:

  年二十八是清理家居的好時機,中國傳統來說,這天一家人都要大掃除,祈求將往年的霉運及不如意通通掃走,而自身亦要潔凈,據說這樣做便可以消災祛病。

  (4)年三十晚上送年:

  年三十晚是一年的最后一天,這天具有感恩和團圓的寓意。晚上一家聚首一堂吃團圓飯,都有雞,有魚,有菜,吃的豐富是年夜飯的特色。吃菜時,要由頭吃到尾,代表長長久久,吃魚則要故意吃剩一些,代表年年有余。吃過年夜飯之后,長輩要發壓歲錢,根據古時的民間習俗,用紅線穿好的一百個銅錢,具有長命百歲的意思,而現在就用貨幣代替(錢一定是偶數,以求大吉大利)。除夕夜人們大多守歲到天亮,為的是祈求雙親長壽。到子夜十二點整,開始放爆竹,慶祝新一年的來臨。

  (5)正月初一宜祭祖:

  年初一祭祖是很重要的習俗。在祖先排位上放一些糖冬瓜、花生糖及生果等。跟著一家人燒香誠心祭拜及燒衣。祭祖完畢后,晚輩向長輩拜年,拱手互相恭賀。此外,年初一不可掃地倒垃圾,相傳這樣會送走財氣,一些不吉利的話亦不能說,否則這年會不好運,亦盡量不要打碎碗碟,如果真的不小心打碎了,就是例如碎碎(歲歲)平安,落地開花,富貴榮華)等好兆頭的話。

  (6)初二婦女返娘家拜年:

  初二是出嫁女回娘家的`日子,相傳年初一回娘家,會令娘家變窮,所以要初二才返回。此外,返娘你家拜年不能空手,必須準備一些賀禮,如糖果或生果等。

  (7)年初三赤口:

  各人留在家中,不出外團拜,恐防招口舌是非。

  (8)年初四接財神:

  話說年二十四送神返天庭,年初四則是諸天神由天界返人間之時,送神要一大清早就開始,而接神則在初四下午才接。供品方面,三牲,水果,酒菜要備齊。并要焚香點燭燒金衣,以歡迎諸神回人間。

  另外,還有掃塵:除陳布新把一切窮運晦氣通通都掃出門,寄托著人們破舊立新的愿望和辭舊迎新的祈禱。貼春聯:將春聯貼在門口,貼夠八張,代表由頭發到尾。帖窗花:在窗上帖各種剪紙——窗花,烘托喜慶的節日氣氛,也集裝飾性,欣賞性和實用性于一體。掛年畫:寄托人們喜慶美好的愿望。

  春天來臨,萬象更新,新一輪播種和收獲季節又要開始。人們有足夠的理由來迎接這個日子,念一遍寄托新年美好愿望的句子,這時“福倒了”真的“福到了”!希望在城市里生活久了的人們在加快生活節奏中還能記得這個寶貴的傳統文化,并將它傳承下去。

  中國傳統文化的調研報告 12

  調研目的:了解當代大學生對中華傳統文化的認知情況。從各個方面調查當代大學生對中華傳統文化的了解程度和他們是否參加過有關傳統文化的活動以及他們通過哪些渠道了解中國傳統文化……旨在通過對這些細節的了解,培養大學生對中華傳統文化的興趣。另外學校通過相關課程及各項活動的開展,積極引導廣大學生發揚中華傳統文化 ,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建設有文化氣息的校園。

  調研時間:20xx年4月20日到20xx年4月30日

  調研地點:東北石油大學

  調研對象:在校大學生(100人)

  調研方式:問卷

  傳統文化和美德是一個國家和民族的靈魂。加強中華優良傳統文化建設,是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的需要,是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更加自覺主動地推動文化發展繁榮。傳統文化和美德對于豐富人的精神生活,提高人的綜合素質,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形成良好的社會風尚,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當今時代,傳統文化和美德與經濟政治相互交融、與現代科技緊密結合,日益成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強大動力。讓優秀傳統文化美德走進生活。中華民族歷史悠久,中華文明源遠流長。在漫長發展進程中積淀形成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凝聚中華民族的強大精神紐帶。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重要內容。而要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煥發蓬勃生機、展現獨特魅力、實現創新發展,一個重要環節就是要讓優秀傳統文化走進生活,走進校園。

  調研過程及分析:

  20xx年4月20日就當代大學生對中華傳統文化的認識在我校進行了一個小范圍的問卷調查:我們都知道我們學校是一個理工科院校,理科生占多數,而文科生卻寥寥無幾,所以我覺得有必要做一個調查問卷。相對來說,文科生比理科生更加了解中華傳統文化,文科生通過課堂上老師的教學,及課外閱讀等了解,而理科生很少有這樣的機會來通過專業人士來了解中華傳統文化。他們更多是通過影視作品,網絡平臺來了解中華文化,但也有很大一部分同學不重視中華傳統文化。

  在調查問卷中,就傳統文化而言,比起西方文化,許多同學都更關注中華文化,而且他們認為很有必要開設一些有關傳統文化的`課程。對于傳統節日,比如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元宵節等被定位法定節日,他們也覺得很有必要,因為這些都是我們中華民族世世代代流傳下來的最具有民族特色,傳統特色的節日。不僅可以弘揚中華傳統文化,也可以增加我們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中華傳統文化主要體現在思想觀念、文學作品、傳統技藝、民風民俗等方面,但大部分學生認為中華文化的消極因素主要是中華傳統文化的封建迷信和它自身對其他文化的扼殺……而多數學生覺得當今發展傳統文化面臨的最大問題是人們的意識不夠,所以我們更要大力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

  最后一個重要的問題就是我們應該怎樣弘揚中華傳統文化。下面是一些建議和措施:

  一、 學會用多個角度去分析和審視傳統文化,不要認為中華傳統文化就是孔孟老莊,要結合歷史和當代科學來分析和評價中華傳統文化,去其精華,取其糟粕。

  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深厚沃土,是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弘揚中華傳統文化,要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把“自強不息”作為審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自強不息精神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以及每一個實踐主體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自覺性,積極向上、勇往直前、奮發圖強。這種精神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精華,也是中華民族精神的精華。幾千年來,這種自強不息的精神是我們國家和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動力。高等學校的審美教育必須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這一優秀文化傳統,培養青年學生樹立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

  三、大力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必須堅持與社會實踐相結合文化是隨著人類生產活動的社會活動不斷演變發展的,社會實踐是文化發展的內在動力。中華文化發展歷史充分證明,推動社會進步,解決現實問題的社會實踐活動,是中華文化演變發展的強大內在動力。中國當今社會的實踐充分證明,中華文化的革故鼎新、與時俱進的優秀傳統精神,滋養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與實踐。因此,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必須堅持實踐標準,這樣才能緊緊把握時代脈搏,趕上時代步伐,為回應時代需求和挑戰提供有益啟迪,為解決當代中國現實問題提供有益啟示,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巨大精神支撐。

  四、正確處理指導思想與文化傳承的關系,大力弘揚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必須首先正確認識和處理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與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關系。新時代條件下,正確認識和處理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與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關系,不斷推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正確處理繼承傳統與發展創新的關系。新時代背景下,我們要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更好地傳承下去,必須推動傳統文化繼續保持自身優秀特質、發揮自身優點長處,推動優秀傳統文化與現實文化相融相通,努力推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當代社會生根發芽、開花結果,不斷使其結合新的實踐要求,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不斷創新發展,更好地融入當今時代、服務當代社會。

  實踐調研感言:通過這次問卷調查,我切實體會到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性。其實從小學開始我們就開始接觸中華傳統文化,但一直都是被動的,但現在我們是一名接受過高等教育的大學生,我們必須深刻認識到中華文化的重要性,把博大精深、源遠流長的中華文化傳承下去。在對待中國傳統文化的態度上,我們要采取“古為今用,推陳出新,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的方針,把傳統文化與時代精神相結合,共同鑄造中華文化的新輝煌。

  中國傳統文化的調研報告 13

  一、問題背景

  我國歷史悠久。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每個民族都用自己的智慧和雙手創造了燦爛的文明。同時,也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俗文化。

  每年12月底,走進商場,熱鬧非凡。原來圣誕節快到了;又到情人節了,大街小巷都開滿了鮮花。很多學生早就習慣了這個,但是如果你問他們中國的二十四節氣,很少有人能完全回答。這不得不引起我們的思考。我們需要探索并努力讓大家學習到國家的傳統知識,在學習中滲透傳統文化,讓我們傳承民族文化,從而提高學生的人文素質。

  二、調研目的和意義

  通過對我們傳統民俗風俗的了解和了解,可以對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有一個初步的了解,同時可以增強民族自豪感和民族偉大感。團結一致,培養和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

  三、調研方法

  分組探索并建立主題。

  協作分工,利用多種渠道收集相關信息。

  小組討論和數據整合。

  形成一篇總結性文章。

  四、調研過程及研究結論

  第一階段:動員與訓練(初步了解研究性學習,了解研究性學習的研究方法)

  1.讓學生初步接觸和討論“中國二十四節氣民俗文化”主題相關的問題。

  2.了解本課題的學習目的。

  3、學會理解本次活動的步驟、方法、要求和注意事項。

  4、了解相關技術的要求,討論解決技術問題的方法。

  第二階段項目準備階段

  (1).提議和選擇一個項目

  1.國家的二十四節氣是什么?

  2、該地區有哪些傳統節日?這個事件和二十四節氣有什么關系?

  3、隨機采訪中農民對這些傳統習俗的態度如何?從奇反映了什么?我們是否應該保護這些歷史文化遺產?如何保護這些歷史文化遺產?談談你自己的經歷。

  4、查閱資料和調查訪談,收集全國各種民俗風情,從收集到的'民俗資料中有什么好的繼承和發展建議?

  (2)成立課題組

  1.學生分組,根據自己的特長和喜好確定自己的選題,每6人組成一個選題組,選擇小組長,填寫小組分工合作表。

  2.各小組成立后,研究討論小組合作,研究評價指標。

  3.根據自己的主題選擇分組工作。

  第三階段:項目實施階段

  1、收集中國二十四節氣的民俗信息。

  相關資料的初步收集。本次活動采取多種形式,如:在圖書館檢查、在機房上網、采訪來自世界各地的少數民族。

  活動分為兩個階段:

  a、采用一小群小團隊去中心化。讓部分學生上網查資料,其余同學去圖書館查閱各種相關書籍和資料。

  b、課外活動。組織學生下鄉采訪一些種莊稼的老人。了解當地農民在二十四節氣的耕作活動。

  2.討論活動體驗。

  各組簡要匯報研究情況,重點是各組對其他組的意見和建議。在收集到的數據中,容奇會分類處理,做好記錄。討論活動過程的體會和體會。

  3.編制研究活動。

  在組長的帶領下,各組員將調研活動中的各種資料整理成冊子,完成了《二十四節氣探索報告》,組長收集整理本組資料。

  第四階段:項目總結階段

  研究總結:

  立春:立春意為開端,立春為立春之意。

  下雨:開始下雨,雨量逐漸增加。

  敬哲:哲的意思是躲。驚蟄是指春雷突然襲來,驚醒了在泥土中冬眠的動物。

  Equinox:Equinox的意思是等分。春分是指白天和黑夜的分點。

  清明:天氣晴朗,植被茂盛。

  谷雨:雨生百谷。有了充足及時的降雨,谷類作物才能茁壯成長。

  家家的衣食住行有著豐富的文化信,是華氏變遷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家家戶戶的衣食住行有著豐富的文化底蘊,是季華氏族改造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立夏:立夏。

  小曼:小麥和其他夏季作物的谷物開始填滿。

  芒種:小麥和其他芒種作物已經成熟。

  夏至:炎熱的夏天來了。

  小舒:舒的意思是熱。

  小暑:炎熱天氣的開始——年糕是最熱的時候。

  李秋:秋天的開始。

  楚書:終止和隱藏的意義在哪里。炎熱的夏天意味著炎熱的夏天結束。

  白露:天氣變冷,露水變白。

  秋分:晝夜平分點。

  冷露:露水是冷的,會結冰。

  霜:天氣越來越冷,霜凍開始了。

  立東:冬天的開始。

  小雪:開始下雪了。

  暴雪:降雪量增加,地面可能會被雪覆蓋。

  冬至:寒冷的冬天來了。

  小寒:天氣開始變冷了。

  大寒:一年中最冷的時候。

  五、結束語

  在短短幾天的“中國傳統文化二十四節氣”調研學習活動中,我們走進了社會,走進了農民的生活,了解了很多當地人的傳統文化和習俗,與很多當地人交流,學到了。我們以新的視角重新審視我國的二十四節氣和風俗習慣,以及社會發展中出現的新觀念、新做法。二十四節氣更準確地反映季節的變化,用于指導農事活動,影響千家萬戶團隊經歷了一系列的研究、生產活動和寫作活動,調動了我們的學習熱情、合作能力和協調能力,加強了我們的團隊

  中國傳統文化的調研報告 14

  當今中國,正處于社會轉型期,在經濟飛速發展的同時,同樣少數民族傳統文化保護傳承及開發利用工作也刻不容緩,利用暑期,我走訪了本地區少數民族傳統文化資源富集、特色鮮明的村寨———高蕩村,就民族傳統文化進行了簡單的調查研究,調研情況如下:

  高蕩村系貴州省安順市鎮寧布依族苗族自治縣城關鎮的千年布依古寨。古寨具有典型的第三土語區布依族村寨的特點,傳統民居與古寨風貌特別是石頭古建筑保存完整,周圍青山綠水,環境優美,民風民俗文化豐富多彩,積淀厚重,古文化遺址遺跡多,遭到破壞不大,具有較大的民族民間文化發掘潛力。

  隨著歷史文化的積淀,高當村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婚喪喜慶的民族習俗,尊師重道的民族信仰傳承較為完整和豐富。蠟染、織錦、刺繡等傳統工藝在高當村布依族中不斷傳承和發展。高當村不僅展示了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還蘊含著極具研究價值的民族傳統文化。

  一、高蕩具有豐富的布依文化資源:

  高蕩村300多戶,人口近2000人。都屬于布依族,只有武陽兩個姓氏,已有600多年歷史。主要有以下民俗文化習俗:

  1、有獨特的山寨建筑。村落內的建筑布局井然,房屋建筑均為石木結構,不用一顆鐵釘,均是木料結構屋架,有的石料間隔,有的木料間隔,石板蓋頂,墻多數用石料壘砌或漿砌,用石灰或混泥土勾縫、材料就地取,造價低廉,經久牢固,冬暖夏涼,在建筑形式上,有的組成一正兩廂院落,縱橫交錯,古樸悠遠。

  2、有傳統精湛蠟染、織錦、挑花等民族工藝,山寨80%的成年婦女都會制作傳統的民族民間工藝,很多農戶家里設有染缸,從事織錦、蠟染及傳統民族服飾的純手工制作。

  3、有內容豐富、寓意深刻的民間文學。在文化起源上,有《銅鼓的來歷》,在傳說類有《滴水灘瀑布的傳說》,在民風民俗上,有《六月六的傳說》、《姊妹簫的傳說》等,在民間故事類,有對愛情忠貞不諭的《睡在草凳上的小狗兒》、《三妹與蛇郎》。有富于幽默對事物認識講究哲理的《征舵的故事》,有諷刺貪財愚蠢,描繪善與惡斗爭的《妹妹智殺老變婆》、《人與虎斗智》等童話故事。

  這里的布依族民歌不僅數量眾多,內容豐富,而且流傳甚廣。布依族民歌包括古歌、酒歌、政治歌、勞動歌、生活歌、兒歌等。他們幾乎都會唱布依歌,唱歌已經成為布依族人或其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這里有布依族的民間音樂和舞蹈。其中,布依族民間音樂有兩種:一種是民間器樂曲調,如銅鼓調、竹笛調、嗩吶調、木葉調等。二是民間曲調,如誦經曲調(屬于宗教類)、設房梁曲調、情歌曲調、酒歌曲調等。

  布依族民間舞蹈包括銅鼓舞、馬莎舞、花豹舞和嗩吶舞。

  4、有豐富多采彩的布依族節日,有三月三(油團粑節)、六月六(男女青年趕表定情節)、嘗新節,俗稱稻米節(即七月半)等。一年中,最隆重、活動內容多要數“六月六”了,六月六這天這一帶的布依男女老少聚集在山寨的民間文化場所,進行對歌跳舞,男女青年趕表(談戀愛),同時還進行嗩吶、擊銅鼓、木葉、飛石打靶,抓羊子,母雞護蛋、水上漂石等技藝比賽。

  二、該村在民族傳統文化工作方面所取得的主要成績:

  1、高蕩村被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組委會授予“貴州省30個魅力民族村寨”之一,表明她所具有的深刻民族民間文化和特點正在被越來越多的人發現和認可,這必將更加有力地推動當地文化的保護、發掘、開發、提高和開放,必將進一步提高當地人民群眾的文化生活水平。

  2、高蕩村被省政協書畫院定為創作采風點,為推廣民族傳統文化具有巨大作用。

  3、高蕩村作為布依千年古寨,不僅歷史悠久,解放前還是鎮寧自治縣少數民族村寨的“儒林村”。明清以來,高蕩村就有私塾,直至新中國成立前不間斷。因此,但凡家境尚可的人家,都會送子弟入塾,曾經產生過秀才9人,舉人1人,有7名黃埔軍校畢業生,1名國立師范畢業生。

  解放以后,在黨和政府的關心下,舊時的“儒林村”變成了文化村,在過去的60年,全村通過讀書正式被大學、中專錄取讀書參加工作的人就有121人,其中伍德馨一家的子女,就有6名大學生。高蕩被1985年《貴州年鑒》記載,稱之為“文化村”,這在鎮寧自治縣。

  三、該村民族文化瀕危情況:

  該村的布依文化有部分內容已逐步消失,總的來說,衰退的原因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一些世代相傳,為人皆知的民族風情、民間音樂、古歌、民間神話、傳說等部分無人傳承了。

  2、一些豐富多彩的民族節日活動,傳統的項目少了,變得空乏無味。

  3、一些獨特的布依族民間手工藝品沒有流傳下來。

  4、一些80年代之后出生的孩子不會講本民族語言,母語傳承存在危機。

  5、民居古建筑和特色民居瀕臨滅絕。由于新農村建設的整體推進,一些曲雅古樸、工藝精湛的建筑逐步被現代建筑所取代,需盡快加強傳統民居的保護與修繕。四、民族文化的保護與開發:

  高蕩村如今被定位成布依千年古寨進行旅游開發,經濟的發展與振興,民族文化建設與開發,離不開對民族文化風情的搶救、保護很有必要,現充分利用全鄉的自然資源和民族文化資源的特點,提出以下保護建議和措施:經調研后,高蕩村如今正在相關部門的指導與幫扶下,開始逐步完善旅游設施,在此略提幾點建議:

  少數民族傳統文化的傳承與保護要堅持保護為主、搶救第一、政府主導、社會參與的方針,應從以下方面入手:

  1、加強民族傳統文化人才隊伍建設,為保護和弘揚少數民族優秀文化提供保障。大力培養少數民族干部和民族文化專業人才,讓更多的人走進民間藝術,發揚民族之魂。大力推進民族文化進校園工作,納入教學計劃安排,編寫鄉土教材,培訓師資,通過學校教育保障民族民間文化的傳承和發展,提高少數民族特別是廣大青少年的文化自覺意識。

  另外要加強民間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的評定工作,要建立文化傳承人名錄體系,對傳承人制定具體的.保護措施,如授予榮譽稱號、給予民間藝人的生活補貼等,進一步掀起尊重和愛護文化人才,使民族文化傳承與發展后繼有人,使民族民間文化藝術魂寶流傳千秋。

  2、統一規劃村民建筑,保護地方獨特的村寨建筑風格。

  3、修村里的水磨,農民面前的石磨,沿著繞村流過的梭羅河兩岸做竹水車,靠重力灌溉農田。同時烘托了村落淳樸的民風,再現了古老民族文化的見證。

  4、積極發展和保護布依族文化和習俗。將布依族習俗和文化活動與旅游相協調,增加游客與當地人的利益交流和生活方式,講解布依族習俗的成因、神話、傳說和表達方式,讓游客對布依族習俗有正確的認識,增加參與度,甚至產生共鳴。

  5、發展富有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的布依族蠟染、織錦、挑花等旅游紀念品等。

  綜上所述,我相信通過這些有效的活動載體,抽象會變得具體,空洞會變得生動。民族文化的傳承和發展一定會取得良好的效果,鎮寧的旅游興縣戰略也將在民族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展的帶動下開始一場美麗的勝利!

  中國傳統文化的調研報告 15

  眾所周知,中國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國之一,也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中唯一一個將傳統文化保存至今的國家。以傳統文化為立國之基的中國已在世界上存在了長達五千年。中國的傳統文化,不僅推動著中國的發展,在世界文化領域也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日本、韓國以及許多西方國家的學校都開設中國傳統文化課程,孔子、老子、莊子等古代先哲的思想,也是西方哲學家們研究領域中不可或缺的內容。博大精深、源遠流長的傳統文化,本是每一個中國人的驕傲,是每一個中國人都應該了解的,然而,隨著全球化進程的影響,中西方交流日益頻繁,西方文化大規模入侵,漸漸為中國人所接受。圣誕節、情人節在中國流行起來;麥當勞、肯德基、披薩成為許多人喜愛的食品;西裝成為各種正式場合的服裝但是,卻仍有人不知道重陽節,不清楚過年吃餃子這一習俗的由來,不了解唐裝、漢服是什么樣子我國傳統文化是各民族智慧的結晶,也是全人類文明的瑰寶,但是在西方文化的沖擊下,中國傳統文化已經被許多人淡忘,民族文化遺產面臨著極大的考驗。此次調研,正是對當代大學生對中國傳統文化認知程度進行統計和了解。

  調研時間:

  20xx年4月15日至20xx年5月1日

  調研對象:

  云南大學全體在校學生

  調研方法:

  采用了分層抽樣,隨機抽樣對各學院各年級的學生進行了關于對傳統文化認知程度問題的抽樣,主要采取書面調查法中的問卷調查。其中問卷的內容主要包括四個方面:

  (一)學生對古代文學基礎知識的了解程度,如:古詩、古詞的區別,書法、國畫的鑒賞能力等等;

  (二)學生對儒家、道家思想的了解程度;

  (三)學生對傳統節日的了解程度

  (四)學生對傳統文化的興趣、態度和看法

  共回收問卷90份,其中網上參與問卷77人,回收實體問卷13份。此調研報告以這90份問卷為主要資料來源。

  一、調研報告的數據分析:

  1.大學生宏觀上對傳統文化教育的認識

  當代大學生,基本上成長于改革開放的過程中。從整體上看,他們比父輩擁有相對充裕的物質條件、多元的價值取向和多種可供選擇的生活方式,現代化在他們的成長過程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傳統文化在他們的認識和觀念中也逐漸被淡化。但不管怎么說,每個人都肯定對這一問題有初步的、直觀的、籠統的認識。因此,我們在設計調查問卷時,首先考慮的是從宏觀上把握大學生對此問題的認識,以便使我們對此問題有一個總體上的把握。我們主要是圍繞著大學生對傳統文化現狀看法、大學生自身對傳統文化個人偏好、大學生對傳統文化的發展預期和傳統文化對個人與社會發展的作用這四個方面展開的。

  (1)大學生對中國傳統文化發展的現狀總體上并不看好。

  調研結果如下表:

  1、可以看出有近一半的同學對傳統文化發展現狀持一般的態度,但卻有四成認為傳統文化發展狀況比較差,這說明我們的傳統文化發展的確有不少不盡人意的地方。我們以傳統文化藝術(以戲曲為例)來調查。

  2、可以看出,對這一問題持一般態度和很小態度的與1中是基本相互對應的。因此,傳統文化的發展還有待提高。

  (2)大學生對傳統文化藝術的掌握程度不太樂觀。

  可以看出,絕大多數本校學生對傳統文藝(包括書法、國畫、傳統武術、民族樂器等)掌握程度比較低,相當一部分同學甚至沒接觸過。說明本校大學生對傳統文藝的重視程度不夠或者沒有機會接觸正式的培訓。這也反映出當今大學與社會對大學生在傳統文藝教育方面投入還不夠。

  (3)、本校大學生認為學習傳統文化對個人發展的作用和傳統文化對中國社會發展的作用有比較清醒的認識。

  我們以大學生對學習古代先哲思想的看法為例來調查。可以看到絕大多數大學生認為有必要學習。這說明古代先哲思想(如孔孟之道)

  在中國當代大學生的心中還是有一定地位的。這也反映出本校大學生能夠了解學習傳統文化對自身發展帶來的好處。這與我們大力提倡對大學生開展人文素質的教育是相符的。

  二、調研結果分析:

  (一)當代大學生對傳統文化的態度。

  當代大學生普遍對傳統文化的重要性表示認同,認為那是中華民族特有的文化遺產,也是中國人民的瑰寶,不應該被輕易遺忘。但大多數大學生表示,傳統文化尤其是古典文學與現代文學相差太大,古漢語更是難于理解,因此即使認同其重要性,卻不愿意過多地學習。在“你對于中國古代詩詞曲賦及古文的學習態度”這一道題目當中,14%的人表示“不喜歡,也不怎么去學習”,69%的人表示“課本中的會去學習,課外不愿意自學”,只有17%的人表示“很喜歡,會主動學習”。

  而融入了中國古典文化元素的國產游戲仙劍奇俠傳系列,在大學生當中卻是備受歡迎。這個系列的游戲,融入了中國特有的武俠、仙俠風,以中國古代神話為背景,并以故事的形式充分表現道家的世界觀。在娛樂的同時,也可接觸許多傳統文化。在玩過此類游戲的人當中,68%的人表示非常喜愛這類游戲,比之國外的`一些格斗類游戲,加入了傳統文化的國產游戲讓人覺得更有趣味,更充實。近年來,中國風音樂流傳廣泛,受到人們尤其是大學生的歡迎和喜愛。中國風,即在歌曲中加入中國古代一些典故作為創作背景,用現代的音樂唱出古典的味道,樂器通常為中國古典樂器,這樣的音樂不僅能讓人放松心情,更能讓人從歌詞當中了解中國傳統文化,體會古詩詞所特有的意境。在被調查的人當中,有86%的人表示喜歡中國風音樂,認為中國風音樂所體現的意境是許多流行音樂無法做到的。

  (二)當代大學生對傳統文化的了解程度。

  1、關于四書五經。儒家思想,是中國古代的主流思想。四書五經是中國儒家的經典書籍,也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提起中國傳統文化,必然是要談到四書五經。然而在調查中,竟有64%的人不能準確無誤地說出四書、五經。更令人哭笑不得的是,有人竟不知道“四書五經”是九本典籍的統稱,而以為那是一本書籍的書名。

  2、關于傳統藝術的認知。國畫、書法、戲曲是中國特有的傳統藝術。對于中國大學生來說,都應該對其基礎進行一定的了解。但是在調查中發現,有76%的人不能準確地區分行書、隸書、楷書這三種十分常見的字體。在國畫方面,83%的人只能大致體會到國畫的美,但不能從專業角度進行鑒賞。8%的人表示對國畫完全沒有鑒賞能力。傳統戲曲更是被年輕一代所冷落,大部分年輕人都認為傳統戲曲這一表演方式與主流音樂相差甚遠,難以接受,因此不會去進行欣賞,更談不上去學習了。27%的人認為戲曲是過時的文化,知不知道都無所謂,其余的人則大多認為那是只有專業演員才需要學習的小眾文化,非專業演員可以不必對其進行過多的了解。

  3、關于古典詩詞。古詩詞是中文獨有的一種文體,有特殊的格式及韻律從小學開始,我們的語文課本就有許多古詩詞鑒賞課文。古詩詞也是當代大學生應該學習的。格律詩句式整齊劃一,句法相對固定;詞的句式則參差不齊,句法靈活多樣,但應遵循固定的詞牌。這是古詩詞學習中的最基礎的知識。在調查中,只有7%的人可以清楚地說出詩和詞的區別,82 %的人大概知道兩者區別,其余的則完全不知道兩者有何區別。由“對于詩詞曲賦的學習”這一道題中也可看出,大部分大學生對古詩詞了解的并不多,僅限于課本上的而已,很少有大學生會在課外主動積累和背誦古詩詞,對于古詩詞的鑒賞能力自然是不足的,學習創作詩詞的人更是屈指可數。

  4、關于諸子百家。眾所周知,中國傳統文化以儒家文化為核心內容,也包含了道家、法家等文化。戰國時期百家爭鳴的局面,對傳統文化的形成起到了極其重要的作用。中學歷史教材中也把百家爭鳴這一部分作為學習重點。因此學生對這一段歷史比較了解。如在“你能說出儒家、道家、佛教的代表人物和主要思想嗎?”這一問題中,84%的人都能回答,但對于課本中涉及較少或未涉及的墨家、法家、陰陽家、農家、名家等,只有27%的人表示全部都清楚。

  5、關于傳統節日。傳統節日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每一個傳統節日都有它的由來。在調查發現,竟有10%的人不知道有重陽節。沒有人能夠說出每一個傳統節日的由來。

  三、對調研結果的思考:

  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文明古國,有著幾千年的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對古老文明的繼承和創新將有助于個人修養以及文明進步。盡管如此,在今天的現實生活中,我們看到的卻是很多人傳統文化意識的淡薄。即便是在大學校園里,許多大學生對傳統文化漠然處之的現象也并不鮮見。是什么原因造成了這樣的局面?通過此次調研,我們發現,加強傳統文化的大眾化教育是提高全民歷史意識、弘揚傳統文化精髓的重要舉措,也是現代化教育不可推卸的責任。

  傳統文化教育存在的問題:

  根據對調研數據和結果的分析,目前我國在中國傳統文化的教育和普及方面存在諸多問題,具體表現為:

  第一,相關的教育模式存在誤區。我們知道,傳統文化與歷史知識是分不開的。顯而易見,絕大多數的人是通過課堂教育來獲得傳統文化知識的,而中學的語文課和歷史課又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尤其是歷史課,更多地擔負了傳承傳統文化的功能。但是以目前的教育形式來看,在中學,歷史課程教學不受重視,歷史教材僵硬刻板,教師教學手段陳舊,對傳統文化和歷史知識的認識停留于書本和教材,無法展現歷史和文化真實和多姿多彩的面貌,難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因此學生一旦進入大學,多數人就不可能再有繼續學習歷史文化知識的興趣和動力,尤其是理工科的學生。此外,不光是在中學,高校歷史教育也是舉步維艱。相當數量的高校歷史專業所招收的新生基本上是從其他專業調節而來的,學生們往往不安心專業學習。在各高校紛紛擴大招生規模的同時,許多的歷史系卻縮小招生規模,還有不少大學將歷史系改成旅游管理學系或開設其他專業,以圖生存。歷史專業本身尚且如此,又靠什么力量來號召其他專業的學生來加強歷史文化修養呢?

  第二,社會重視程度不夠,沒有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圍。一種文化往往是在長期的社會行為中形成的,中國的傳統文化離不開幾千年歷史的沉積,對文化的傳承需要有嚴肅客觀的精神,才能保證以不偏不倚的態度真實準確地展現文化的內涵和魅力。但是,作為現代社會中主要的文化傳播媒體,許多影視、小說在經濟利益驅動下,更關心票房收入,而不是社會效益,危害極大。嚴重影響了大眾對真實的歷史文化的認知。相反,在其他方面,如舉辦歷史文化知識講座,開展文化宣傳,保護文化遺址等方面,社會重視力度遠遠不夠,除了一些專業的工作者以外,很少有人給予較多的熱情和關注。在這樣的背景下,公民很容易欠缺學習和了解中國傳統文化和歷史知識的興趣。

  第三,學生在學習上過于追求實用主義和功利主義。從調查顯示來看,在社會大環境的影響下,學生個人在學習取向上功利色彩過于濃厚,忽視對自身思想文化修養和道德素質的培養。

  我國當前的社會正處于重大轉型期,傳統的文化模式失去了神圣的權威,人們的價值觀念、文化觀念、生活方式等也必然處在磨合、矛盾、沖突之中,尤其是青年一代更是日益渴求張顯個性、打破傳統思想的束縛。同時,面臨著社會生存壓力的日漸增大,學生們更關心的是抓緊時間去考五花八門的外語、計算機等技能證書,以求在未來的職業競爭中為自己增添砝碼,這種急功近利的心態使得他們鮮有時間和精力去培養個人的道德文化修養。

  近年來一直致力于搶救民間文化的著名作家馮驥才曾說,在保護傳統文化方面,目前我們最大的問題是傳統文化的文脈已斷。這才是最可怕的,是導致傳統文化備受冷落的根源所在。

  四、對策的探討:

  當代學生對傳統文化的定義非常模糊,對其了解也太過膚淺。加強當代學生對傳統文化的學習是刻不容緩的。故提出以下對策:

  第一,要糾正全社會輕視傳統文化的普遍風氣。追根溯源,社會輕視傳統文化這一大環境直接影響了人們的錯誤認知。一種文化形式得以保存不能離開人民大眾這片廣闊而厚重的土壤,在民眾的關注下形成的文化環境是傳統文化得以薪火傳承的最重要因素。要糾正社會輕視傳統文化的不良風氣,必須要加強相關的理論宣傳。中華民族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傳統。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離不開對傳統文化的批判繼承。

  第二,注重傳統文化普及工作的制度建設。以制度形式對傳統文化加以保護有助于增強公民和政府部門在這一問題上的責任感,并提高傳統文化的影響力,從制度上為傳統文化的延續和發展保駕。可以考慮設立專項基金給予傳統文化普及成果以恰當的評價,并將其與其他科研成果等同視之,以使普及工作者的努力得到承認,從而激發他們做好工作的積極性。此外,還應當重視傳統文化在民間的生存狀態,給予民間文化藝術表演者以物質上的保障,同時通過適度市場化的運作使他們獲得一定回報。物質生活提高了,將有助于他們安心堅守這塊陣地并吸引新生力量的加入,進行傳統文化的創新,為傳統文化注入新的活力。

  第三,重視傳媒在弘揚優良傳統文化中的作用。在社會公共輿論的領域內,要鼓勵電視、電影、報紙等傳媒嚴肅地、有責任感地負起推進傳統文化教育、提高民族文化素質的責任。為避免媒體單純追求經濟利益而不顧社會責任,應加強文化界對它們的批評和監督機制。

  第四、大學階段學習傳統文化也并不算晚。建議大學院校開設相關的公共課程,多組織與傳統文化有關的競賽、演講活動,建立文學協會和組織,讓大學生自覺地參與其中,學習傳統文化。

  第五、調研結果顯示,當代學生雖不愿意主動學習中國古代文學典籍,但對于加入傳統文化元素的游戲和音樂還是非常有興趣的。社會應當鼓勵和宣傳這類游戲和音樂,借助大眾喜聞樂見的方式,讓學生在娛樂中接觸傳統文化。

  五、結語

  傳統文化是民族的脊梁,中華民族有著如此深厚悠久的歷史,有著如此豐富燦爛的文化,這是中國人共同享有的財富。我們不必時時刻刻做一個傳統的人,但我們不能忘記傳統。從現在開始,作為學生的我們,都應該用心地去閱讀那些被塵封已久的史書典籍,用心去感受中華民族文化的魅力。更應該保護和宣揚中國傳統文化,這樣,才不愧為一個中國的學生。

  中國傳統文化的調研報告 16

  (一)研究目的

  1、熟悉調研的過程,掌握學習方法,了解獨有的中國傳統文化(最具文化內涵、傳統魅力和凝聚力的漢服),有利于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質好愛國主義精神。

  2、將成果廣而告之,一次強調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悠久,并做好宣傳,動員全民弘揚漢服文化。

  (二)調研內容

  一、漢服的由來

  漢服,即華夏衣冠,又稱漢衣冠,中國漢族的傳統服飾,又稱為漢裝、華服。漢服不能與“唐裝”、“和服”相混合。漢服是世界上歷史最古老的民族服飾之一,其由來可追溯到三皇五帝時期一直到明代,連綿幾千年,華夏人民(漢族)一直不改服飾的基本特征,這一時期漢民族所穿的服裝,被稱為漢服。

  自炎黃時代黃帝垂衣裳而天下治,漢服已具基本形式,歷經周朝代的規范制式,到了漢朝已全面完善并普及,還通過儒教和中華法系影響了整個漢文化圈。漢人、漢服、漢語、漢俗由此得名。

  日本、朝鮮、越南均曾頒布法律效仿漢衣冠制度。但目前在中國,很多人并不了解她,也不清楚漢服究竟是怎樣一個概念。同時,作為目前宣傳漢服的最重要工具的漢服歷史劇在日益發展的同時,也存在著突出的錯用、亂用漢服等問題,使得很多原本就對漢服就不是很了解的觀眾陷入的誤區。

  二、漢服的特點

  漢服是漢民族傳承了四千多年的傳統民族服裝,是最能體現漢族特色及信仰的服裝,是華夏禮儀文化的必要組成。每個民族都有屬于特色的民族服裝,漢服體現了漢族的民族特色。漢服與其他民族的服飾相比,漢服的風格是飄逸、典雅莊重、含蓄委婉、靈動自然、清淡平易的。 從黃帝到明代的四千多年時間里,漢民族憑借自己的智慧和信仰,創造了絢麗多彩的漢服文化,發展形成了具有漢民族自己獨特特色的服裝體系——漢服體系。

  漢服的基本特點是交領、右衽、用繩帶系結,也兼用帶鉤等,又以盤領、直領等為其有益補充。結構上,漢服分為十個部分:領、襟、裾、袂、袪、袖、衿、衽、帶、系。

  三、漢服的'消亡

  1644年清軍入關后,建立了以滿族為核心的高度集權政府。滿清統治者下令全國剃發易服,引起全國性的憤怒、不滿及武裝抵抗,隨后滿清王朝進行武力血腥鎮壓與屠殺,漢服逐漸消亡。

  1683年,清軍入臺灣,滅鄭成功余部,從此漢服從華夏民族的日常生活中徹底消亡。在經歷滿清兩百多年的統治后,今日的漢族逐漸忘記了自己曾經擁有的華美衣裳,成了世界上惟一沒有自己民族服裝的古老民族。

  時代在變,人的思想也在變。當異族征服了昔日詩禮風流的時代,代表卑弱的長辮也塵封了我們民族的血氣。對今人來說,剃發易服之前雍容華貴的大國氣度、瀟灑俊逸的士人氣質已恍如隔世,人們不假思索將衣冠全稱為古裝,在生活中出現更被質疑為日韓服飾,連有些國人自己都這么認為了,這種隔閡的背后是巨大的文化斷層。

  四、漢服的現狀

  改革開放,在經濟利益的催動下一切東西都進入了功利化軌道,以物質成就為標準。對文化的保護從政府到百姓都不夠重視,社會文化盡顯薄弱。空虛久了必然就想要充實。到今日,隨這國際競爭的轉變,國際上對于文化軟實力逐漸重視,文化軟實力成為了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漢服,自然也重回人們的視野之中。 而漢服也以其強大的生命力一直沒有滅絕,直到現代漢族人信仰的道教、佛教以及一些邊遠山民,還有國內許多少數民族都還保持著漢服的特征,現代社會的一些重要祭祀、紀念活動、民俗節日等仍能看到漢服的身影。

  而2001年APEC會議“唐裝”熱對漢服意識復蘇的反向刺激作用。以滿服馬褂的改良版為代表中國的“唐裝”,迅速激發了關于何種服飾代表中國的爭論,再加上當時充滿銀屏的美化滿清辮子戲,共同成為了催化漢服再生的烈劑。

  值得欣慰的是,今天,越來越多的漢族人民又自豪的穿起了自己的美麗服飾,其實現在很多漢人開始對自己的文化有了興趣,不少人開始復興著.漢服越來越多人喜愛,這場民間自發興起的復興漢民族服飾的運動,通常被稱為“漢服運動”。

  確實,現在漢服的愛好者幾乎已經遍布了全中國,四處都能發現“同袍”。他們穿漢服工作、學習、活動,出入各個社會場合,且自詡為“漢服復興者”。雖說有些許的人試圖用激進的言論來表達自己對漢服復興的訴求,但是更多的人把這當成是個人愛好,盡力去影響小范圍的人來了解漢服、接收漢服。后者這樣溫柔的宣傳遠比前者好,前者只能引起大眾的反感,反而不利于漢服文化的發展。 有人會說,漢服生活化是作秀。這種論調確有一定的道理。但是,要知道,任何一種內容都需要形式來承載,漢服承載的應該是優秀的中國傳統文化。以漢服為外表,充實古典文化的內里。

  博大精深、體系完備、悠久美麗的漢服,是中國不可多得的一大財富,是非常值得每一個炎黃子孫引以為自豪的。我們應該要發揚漢服,使漢民族人人能夠認識漢服、了解漢服,能夠在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中身穿我們的傳統服飾,知道自己姓甚名誰,來自何處,以此為基來重拾傳統漢文化,展現華夏千年文化魅力好好的繼承下去,讓它重現陽光!

  中國傳統文化的調研報告 17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現代化進程,傳統文化在某種程度上受到了沖擊。然而,對傳統文化的尊重和傳承仍然具有重要意義。本文通過調研研究,探討人們對傳統文化的認知、態度和傳承情況,并對未來傳統文化的發展提出建議,作出以下報告。

  一、傳統文化的認知情況

  在調研中,我們發現大部分受訪者對傳統文化有一定的認知,但是對于具體的內容和內涵了解并不深入。很多人對傳統文化的理解僅限于表面的禮節、節日和風俗習慣,而對于更深層次的哲學思想、價值觀念和藝術形式了解甚少。這表明在當今社會,傳統文化的認知仍有待加強。

  二、對傳統文化的態度

  通過調研我們發現,絕大多數受訪者對傳統文化持積極的態度,認為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寶貴財富,具有豐富的歷史內涵和精神價值。另外,一部分受訪者表示雖然尊重傳統文化,但在現代生活中很難有機會實際體驗和傳承,因此在實際行動上表現得比較被動。

  三、傳統文化的傳承情況

  在傳統文化傳承方面,我們發現存在一些問題。首先,在家庭教育中,傳統文化的傳承不夠系統和全面,很多年輕人和兒童缺乏對傳統文化的基本認知。其次,在學校教育中,傳統文化的課程設置和教學方法也存在亟待改進的問題,很多學校對于傳統文化的教學重視不夠,學生們往往只是理論上的`了解,缺乏實際體驗和實踐的機會。最后,在社會環境中,流行文化的沖擊和轉變也給傳統文化傳承帶來挑戰,一些傳統技藝和習俗面臨失傳的風險。

  四、未來傳統文化的發展建議

  針對以上問題,我們提出以下建議:

  1. 提高傳統文化的普及度和知名度,加強對傳統文化的宣傳和推廣,讓更多的人了解和認同傳統文化的價值。

  2. 加強傳統文化教育,從小培養孩子們的傳統文化素養,將傳統文化融入校園教育和家庭教育中。

  3. 創新傳統文化的傳播方式,通過現代科技手段,利用互聯網、移動平臺等渠道傳播傳統文化,使傳統文化更好地融入現代生活。

  4. 支持傳統文化的創新發展,鼓勵傳統文化與現代生活相結合,推動具有時代特色和生活氣息的傳統文化作品的創作和傳播。

  通過這些努力,我們相信未來的傳統文化將能夠煥發新的活力,成為推動社會和諧發展的重要力量。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展需要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只有通過不懈的努力和創新,才能讓傳統文化在當代社會中綻放出更加燦爛的光芒。

  中國傳統文化的調研報告 18

  (一)研究目的

  1、熟習調研的進程,把握學習方法,了解獨占的中國傳統文化(最具文化內涵、傳統魅力和凝聚力的春節),有益于進步本身的文化素質好愛國主義精神。

  2、將成果廣而告之,一次夸大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悠久,并做好宣傳,動員全民弘揚民族文化。

  (二)調研方法

  主要采用上網調研、個別采訪。

  (三)調研報告

  中國傳統的春節給了人們一份濃的難以化開的情,一種經年釀造的醇厚的味。這就是生養我們的文化之根。傳統的春節,融進一種文化的意境、文化的意味,并擔當起一種文化功能:一、辭舊迎新,打上一個人生的結,分開過往和未來;二、祭奠,緬懷祖宗之德,繼續先人之志,融通天地萬物,祈盼人生幸福;三、宗親禮節來往,安排人生秩序,聯絡世代親情,找到個人定位,擔當社會職責;四、民間文娛,擴大社會交往,播撒傳統文化,宣泄情感之波,體味人生之樂。

  春節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載體,代代相傳,蘊躲厚重的含金礦躲。宋代王安石曾作《元日》詩云: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傳統文化的積淀是歷千年而不變的,春節固定的風俗習慣,有很多還相傳至今。

  尾月開始辦年貨:

  據中國傳統,踏進尾月,已適合辦年貨,除買臘味、糖果外,水果亦少不了,其中蘋果大吉代表平安大吉,橘子代表團圓。

  年二十四謝灶:

  在灶頭放齊貢品后,便焚香敬拜,心中乞求來年衣食豐足暨身體健康,以后燒衣及撒酒,最好將一些湯丸放在灶上,或將麥芽糖涂放在灶君碑的金漆字上,效果會更佳。

  年二十八洗邋遢:

  年二十八是清算家居的好時機,中國傳統來講,這天一家人都要大掃除,乞求將往年的霉運及不如意統統掃走,而本身亦要潔凈,聽說這樣做即可以消災祛病。

  年三十晚上送年:

  年三十晚是一年的最后一天,這天具有感恩和團圓的寓意。晚上一家聚會一堂吃團圓飯,都有雞,有魚,有菜,吃的'豐富是年夜飯的特點。吃菜時,要由頭吃到尾,代表長久長久,吃魚則要故意吃剩一些,代表年年有余。吃過年夜飯以后,長輩要發壓歲錢,根據古時的民間風俗,用紅線穿好的一百個銅錢,具有長命百歲的意思,而現在就用貨幣代替(錢一定是偶數,以求大吉大利)。除夕夜人們大多守歲到天亮,為的是乞求雙親長壽。到子夜十二點整,開始放爆竹,慶祝新一年的來臨。

  正月初一宜祭祖:

  年初一祭祖是很重要的風俗。在先人排位上放一些糖冬瓜、花生糖及水果等。隨著一家人燒香誠心祭拜及燒衣。祭祖終了后,晚輩向長輩拜年,拱手相互恭賀。另外,年初一不可掃地倒垃圾,相傳這樣會送走財氣,一些不吉祥的話亦不能說,否則這年會不好運,亦盡可能不要打壞碗碟,假如真的不謹慎打壞了,就是例如碎碎(歲歲)平安,落地開花,富貴榮華)等好兆頭的話。

  初二婦女返外家拜年:

  初二是出嫁女回外家的日子,相傳年初一回外家,會令外家變窮,所以要初二才返回。另外,返娘你家拜年不能空手,必須預備一些賀禮,如糖果或水果等。

  年初三赤口:

  各人留在家中,不出外團拜,恐防招口舌是非。

  年初四接財神:

  話說年二十四送神返天庭,年初四則是諸天神由天界返人間之時,送神要一大清早就開始,而接神則在初四下午才接。供品方面,三牲,水果,酒菜要備齊。并要焚香點燭燒金衣,以歡迎諸神回人間。

  另外,還有掃塵:除陳布新把一切窮運晦氣統統都掃出門,寄托著人們破舊立新的愿望和辭舊迎新的祈禱。貼春聯:將春聯貼在門口,貼夠八張,代表由頭發到尾。帖窗花:在窗上帖各種剪紙窗花,烘托喜慶的節日氣氛,也集裝潢性,欣賞性和實用性于一體。掛年畫:寄托人們喜慶美好的愿望。

  春天來臨,萬象更新,新一輪播種和收獲季節又要開始。人們有足夠的理由來迎接這個日子,念一遍寄托新年美好愿望的句子,這時候福倒了真的福到了!希望在城市里生活久了的人們在加快生活節奏中還能記得這個寶貴的傳統文化,并將它傳承下往。

  中國傳統文化的調研報告 19

  調研目的:

  此次調研主要是為了將茂名地區農村新年習俗系統地形成文字,將其展現出來,以此來激發人們對年俗的關注,同時也為文化流失敲響警鐘。

  時間:

  20xx年1月14日到1月27日

  地點:

  茂名市信宜

  調研對象:

  親朋、鄰里

  調研方式:

  查閱相關書籍、走訪、請教

  調研范圍:

  關于信宜地區各種風俗文化以及春節期間的禁忌,天氣狀況、飲食所賦予的含義。

  調研結果:

  我從小生活在信宜,一直生活在這個地區,對于該地區的風土人情已經不在意,自從在外地求學才發現每個地區都有其獨特的人文風俗,特別是年俗更是差強人意,南北地區差異尤為明顯,例如南部地區的福建省,大年三十不吃餃子,初一不拜年也不走親戚,統統等到大年初二才進行。四川地區大年三十不吃餃子而是吃湯圓還有他們自制的火鍋。中國的文化博大精深,正因為各地區不同的風俗文化才構勒出了一幅多姿多彩的民俗畫卷。下面是關于信宜地區的年俗社會實踐調研報告概況。

  在我的家鄉流傳著這樣一種說法,正月里禁忌剪頭發,剪頭發方娘家舅舅,意思是正月里剪頭發對自己的舅舅沒有好處。新春正月是一個喜慶的日子,有人講如果新春期間做個媒,這不喜上添喜嗎?但是在我們這是不允許的,做媒有自找倒霉的含義,所以正月里禁忌做媒。同時新正月也不允許買鞋,買鞋與“買邪”同音也就是說把邪氣帶回家里,是不吉祥的預兆。一個正月處處暗藏著年俗“機關”稍不留意就會中招。初一至初四是禁忌亂用針線的,初五那天才可以使用,被稱作縫破,意思是把過去一年里的瑣碎和缺憾都縫補起來。在我們這的新春期間,對天氣狀況也格外關注,如果初一至初六天氣都為晴,那么預示著在新的一年里六畜興旺,反之災禍不斷。就這樣的'一些年俗似乎已經成為人們新春的希望,每天都期盼艷陽高照,對生活充滿了信心和美好的希冀。在信宜地區的。正月期間飲食也有著豐富的含義,正月初三稱為莊稼會,如果這一天吃餃子,在新的一年里五谷豐登,糧食滿倉。初五被稱為元 寶日,這一天吃餃子,在新的一年里會財源滾滾,興旺發達。初七被稱為“人七日”這一天吃面條預示新的一年里大人小孩身體安康無病痛無災患。這些在簡單不過的年俗已經潛移默化的成為了人們生活的希望。

  在人們不知不覺的遵循它的時候,也就產生了對未來美好生活的一種向往,由此產生動力去創造生活創造幸福。此次調整報告文字簡短,語言平實,但對于我這個一直生活在這個環境中的人來講,在沒做這個調研報告之前,已經將其拋棄殆盡,因此,這次調研報告也是對自身對待風俗文化態度的一種修正。同時系統的搜集了東北地區鄉村年俗的信息,把我們這樸實的年俗文化變成文字,以此來激發更多的人,去關注年俗,關注身邊的普通文化,捍衛鄉土文化,避免文化大量流失。

  中國傳統文化的調研報告 20

  一、調研的原因和目的:

  現代流水線生產的工藝品越來越多,這樣更加凸顯了傳統手工藝品的可貴。為了加深大家對竹編藝術的了解,我向大家介紹我們家鄉寧波的傳統文化——竹編。竹編是一種傳統的工藝,歷史悠久。

  二、調研的地點:

  寧波市鄞州區非遺館

  三、調研的方式:

  通過視頻采集和與傳統工藝傳承人的交流

  四、調研的內容:

  寧波竹編藝術

  五、調研的結果:

  寧波是竹編的“故鄉”。寧波地區盛產毛竹,所以充滿智慧的勞動人民就利用這豐富的資源編織成一個個竹制品。寧波竹編富含了人民辛苦勞作的結晶,凝聚了豐富的寧波文化。寧波的竹編歷史久遠,明清二代的江南舉人赴京應試的考籃和食籃都是竹編的。鄞縣、奉化、余姚山區有幾十家鄉村辦竹編廠的竹編工人,能巧妙地利用篾絲和篾片,編制各種神形酷肖、情趣盎然的各種動物,并和傳統的罐、籃、盒、盤結合起來,制成雞罐、鴨盤、貓頭鷹盒等,既實用又可觀賞,成為饋贈親友的好禮品。

  竹編所用竹絲斷面全為矩形,在厚薄粗細上都有嚴格要求,厚度僅為一兩根頭發絲厚,寬度也只有四五根發絲寬,根根竹絲都通過勻刀,達到厚薄均勻,粗細一致,觀者無不贊嘆其難。竹編工藝品分為細絲工藝品和粗絲竹編工藝品。在傳統技藝街區展出了不同風格的竹編作品,既有歷史悠久,技藝高超的青神竹編,又有將現代流行時尚與中國傳統文化工藝相結合的劉氏竹編,博采眾長。

  竹編工藝大體可分起底、編織、鎖口三道工序。在編織過程中,以經緯編織法為主。在經緯編織的基礎上,還可以穿插各種技法,如:疏編、插、穿、削、鎖、釘、扎、套等,使編出的.圖案花色變化多樣。需要配以其它色彩的制品就用染色的竹片或竹絲互相插扭,形成各種色彩對比強烈、鮮艷明快的花紋。

  六、調研的心得體會:

  此次調研是我利用周末空閑時間回了趟家,去了西江古村進行實地拍攝的。這一趟收獲不少。其實說實話,我之前并不知道我們家鄉的工藝竹編已經被列入了非物質文化遺產,并且對此我甚至不曾了解。這次的拍攝也讓我明白了,雖然身為寧波人,但其實我對自己家鄉的傳統文化了解并不透徹,所以在今后的生活中,我將會更多地去關注家鄉的傳統,家鄉的文化。

【關于中國傳統文化的調研報告】相關文章:

中國調研報告02-01

中國就業調研報告08-07

關于中國茶葉市場的調研報告06-16

關于中國農民工調研報告05-13

中國郵政調研報告08-08

中國調研報告(15篇)02-02

中國調研報告15篇02-01

中國國旅調研報告01-06

中國勞動關系調研報告09-19

中國園林調研報告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