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歡迎來到瑞文網!

工貿企業有限空間作業應急預案

工貿企業有限空間作業應急預案

  應急預案幾大重要子系統為:完善的應急組織管理指揮系統;強有力的應急工程救援保障體系;綜合協調、應對自如的相互支持系統;充分備災的保障供應體系;體現綜合救援的應急隊伍等。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工貿企業有限空間作業應急預案(精選7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工貿企業有限空間作業應急預案1

  為指導生產經營單位做好有限空間作業事故應急準備工作,提升有限空間作業事故安全施救能力,防范因施救不當或盲目施救導致事故傷亡擴大,保障救援人員安全與健康,制定本預案。

  一、適用范圍

  適用于生產經營單位有限空間(也稱受限空間或密閉空間)作業事故的應急準備和救援行動。

  二、編制依據

  工貿企業有限空間作業安全管理與監督暫行規定

  應急管理部辦公廳關于印發危險化學品企業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準備指南的通知

  應急管理部辦公廳關于印發《有限空間作業安全指導手冊》和4個專題系列折頁的通知

  國家安全監管總局辦公廳關于修改用人單位勞動防護用品管理規范的通知

  生產經營單位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編制導則

  缺氧危險作業安全規程

  個體防護裝備選用規范

  化學品生產單位特殊作業安全規范

  三、應急準備

  (一)日常應急準備

  1.風險辨識。生產經營單位按照有關法規標準要求,對本單位有限空間作業風險進行辨識,確定有限空間數量、位置以及危險有害因素等,對辨識出的有限空間,設置明顯的安全警示標志和警示說明,警示說明包括辨識結果、個體防護要求、應急處置流程等內容。

  2.預案編制。根據風險辨識結果,生產經營單位組織編制本單位有限空間作業事故應急預案或現場處置方案(應急處置卡),或將有限空間作業事故專項應急預案并入本單位綜合應急預案,明確人員職責,確定事故應急處置流程,落實救援裝備和相關內外部應急資源。應急預案與相關部門和單位應急預案銜接,并按照有關法規標準要求通過評審或論證。

  3.應急演練。生產經營單位將有限空間作業事故應急演練納入本單位應急演練計劃,組織開展桌面推演、現場實操等形式的演練,提高有限空間作業事故應急救援能力。應急演練結束后,對演練效果進行評估,撰寫評估報告,分析存在的問題,提出改進措施,修訂完善應急預案或現場處置方案(應急處置卡)。

  4.裝備配備。生產經營單位針對本單位有限空間危險有害因素及作業風險,配備符合國家法規制度和標準規范要求的應急救援裝備,如便攜式氣體檢測報警儀、正壓式空氣呼吸器、安全帶、安全繩和醫療急救器材等,建立管理制度加強維護管理,確保裝備處于完好可靠狀態。

  5.教育培訓。生產經營單位將有限空間作業事故安全施救知識技能培訓納入本單位安全生產教育培訓計劃,定期開展有針對性的`有限空間作業風險、安全施救知識、應急救援裝備使用和應急救援技能等教育培訓,確保有限空間作業現場負責人、監護人員、作業人員和救援人員了解和掌握有限空間作業危險有害因素和安全防范措施、應急救援裝備使用、應急處置措施等。

  (二)作業前應急準備

  1.明確應急處置措施。生產經營單位對作業環境進行評估,檢測和分析存在的危險有害因素,明確本次有限空間作業應急處置措施并納入作業方案,確保作業現場負責人、監護人員、作業人員、救援人員了解本次有限空間作業的危險有害因素及應急處置措施。

  2.確定聯絡信號。作業現場負責人會同監護人員、作業人員、救援人員根據有限空間作業環境,明確聲音、光、手勢等一種或多種作為安全、報警、撤離、支援的聯絡信號。有條件的可以使用符合當前作業安全要求的即時通訊設備,如防爆對講機等。

  3.檢查裝備。結合有限空間辨識情況,作業前,救援人員正確選用應急救援裝備,并檢查確保處于完好可用狀態,發現存在問題的應急救援裝備,立即修復或更換。

  四、救援實施

  (一)信息報告事故發生后,作業現場負責人、監護人員立即停止作業,了解受困人員狀態,組織開展安全施救,禁止未經培訓、未佩戴個體防護裝備的人員進入有限空間施救。作業現場負責人及時向本單位報告事故情況,必要時撥打“119”“120”電話報警或向其他專業救援力量求救,單位負責人按照有關規定報告事故信息。

  (二)事故警戒作業現場負責人、監護人員根據救援需要設置警戒區域(包括通風排放口),設立明顯警示標志,嚴禁無關人員和車輛進入警戒區域。

  (三)救援防護

  1.個體防護。救援人員必須正確穿戴個體防護裝備開展救援行動。

  2.安全隔離。有限空間內存在可能危及救援人員安全的設備設施、有毒有害物質輸入、電能、高溫物料及其它危險能量輸入等情況,采取可靠的.隔離(隔斷)措施。

  3.持續通風。使用機械通風設備向有限空間內輸送清潔空氣,通風排放口遠離作業處,直至救援行動結束。當有限空間內含有易燃易爆氣體或粉塵時,使用防爆型通風設備;含有毒有害氣體時,通風排放口采取有效隔離防護措施。

  (四)救援行動事故發生后,被困人員積極主動開展自救互救,配合救援人員實施救援行動,救援人員針對被困人員所處位置、身體狀態、個體防護裝備穿戴等不同情況,采取應急救援行動。

  1.非進入式救援。被困人員所處位置、身體狀態、個體防護裝備穿戴等情況,具備從有限空間外直接施救條件的,救援人員在外部通過安全繩等裝備將被困人員迅速移出。

  2.進入式救援。被困人員所處位置、身體狀態、個體防護裝備穿戴等情況,不具備從有限空間外直接施救條件的,救援人員進入內部施救。

  (五)保持聯絡救援人員進入有限空間實施救援行動過程中,按照事先明確的聯絡信號,與外部人員進行有效聯絡,并保持通訊暢通。

  (六)輪換救援救援人員進入有限空間實施救援持續時間較長時,應實施輪換救援,保持救援人員體力充足,能夠持續開展救援行動。

  (七)撤離危險區域出現可能危及救援人員安全的情況,救援人員立即撤離危險區域,安全條件具備后再進入有限空間內實施救援。

  (八)醫療救護被困人員救出后,立即移至通風良好處,具有醫療救護資質或具備急救技能的人員,及時采取正確的院前醫療救護措施,并迅速送醫治療。

  (九)清理現場等后續工作救援行動基本結束后,及時清點核實現場人員、裝備,清理事故現場殘留的有毒有害物質,同時盡可能保護事故現場,便于后續事故調查及救援評估。必要時開展事故現場環境檢測和人員、裝備洗消,對參與救援行動人員進行健康檢查。

  工貿企業有限空間作業應急預案2

  第一章 目的

  及時控制有限空間事故以及突發危險事件,消除危險源,搶救受傷人員,組織員工正確救援和安全撤離,控制事故擴大蔓延,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第二章 編制依據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突發事件應對法》、《工貿企業有限空間作業安全管理與監督暫行規定》、《工貿企業有限空間參考目錄》、《青島市安全生產條例》、《生產經營單位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編制導則》、《城陽區生產安全事故總體應急預案》等以及行業、企業標準等。

  第三章 適應范圍

  本預案規定了本公司有限空間作業等作業過程中的人身傷害等事故、中毒窒息等突發危險事件應急救援措施。

  第四章應急工作原則

  安全第一,預防為主,以人為本;自救為主,外援為輔;統一指揮,當機立斷。

  第五章 公司危險性分析

  5.1 企業基本情況

  青島城陽水務有限公司位于城陽區春陽路91號,于20xx年9月29日注冊成立,公司注冊資金30998萬元,主要經營:水處理及供應服務,水利工程建設,設備及管道安裝、維修,水利工程材料及設備設施銷售,水務行業相關技術咨詢服務,水利工程、市政工程項目監理業務。

  目前,青島城陽水務有限公司日供水18.7萬立方米,承擔城陽區中心城區、城陽、棘洪灘、上馬、紅島、河套街道及夏莊、惜福鎮、流亭街道部分區域供水保障任務。供水管網總長620公里,其中:源水管道26公里,輸水管道594公里,供水東至鐵騎山,西至大沽河,南至白沙河(星河灣),北至城陽、即墨兩區交界處,供水區域覆蓋面積450平方公里,服務151家社區、90家物業公司、2920家企事業單位。

  5.2 事故類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5.2.1作業現場和物質危險性分析

  有限空間作業中:易產生窒息、中毒、爆炸、觸電事故。

  5.2.2危險源危險性分析

  經危險源的分析主要危險源如下:

  公司使用的管網、管道、沉淀池、清水池、快濾池、電纜溝、污水井、下水道、窨井等是產生窒息、中毒、觸電、爆炸等事故的主要危險源。

  5.2.3事故影響范圍及后果

  嚴重的窒息、中毒、觸電等事故產生的人員傷害可造成人員傷亡等危害后果。

  嚴重的火災、爆炸等事故產生的爆炸沖擊波、熱輻射,可造成人員傷亡、灼傷、建筑物坍塌等危害后果。

  5.2.4危險源預防控制措施

  (1)生產作業場所使用的特種設備如壓力容器(空壓機儲氣罐)等,應定期進行檢測和對其進行維護保養,使其處于良好工作狀態。

  (2)公司使用的管網管道、沉淀池、清水池、快濾池、電纜溝、污水井、下水道、窨井等在進行有限空間作業時應進行各項測試、通風。嚴格遵守“先通風,再檢測,后作業”的原則,保持良好的工作環境。

  (3)特種作業人員應經培訓持證上崗。

  (4)管網管道、沉淀池、清水池、快濾池、電纜溝、污水井、下水道、窨井等狹窄的工作場所,手持行燈額定電壓不應超過12V。

  (5)完善各項管理制度及安全操作規程,并對進入有限空間作業員工、現場負責人、監護人進行安全生產培訓教育,操作人員應嚴格執行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規程,掌握生產作業的安全技能。制定完備的事故應急預案,定期組織員工進行搶險救災、救護、逃生、消防知識的培訓教育,加強員工的安全意識,做到防患于未然。

  (6)堅持監護人員對現場進行安全檢查和現場監護,排除隱患。

  5.3 應急處置基本原則

  5.3.1迅速組織撤離、疏散現場人員,必要時應通知周邊局部范圍的居民撤離危險區域。

  5.3.2封鎖事故現場,設置警示標識。

  5.3.3若事故現場出現傷員,立即調集相關救護人員進行救護,適時轉移到醫療機構進行救治。

  5.3.4設置警戒線和根據風向劃定安全區域,必要時向周邊局部范圍的居民發出警報。

  5.3.5根據現場處置方案或相關應急預案組織應急處置。

  5.3.6現場應急救援人員必須做好人身安全防護,避免在應急救援過程中擴大傷情。

  5.4 組織機構與職責

  應急組織機構與職責部分見《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3的內容。

  第六章 預防與預警

  6.1 危險源監控

  危險源監控部分見《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2.3的內容。

  6.2 預警行動

  預警行動部分見《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4的內容。

  第七章 信息報告程序

  7.1 報告程序

  當現場人員發現事故時,必須立即將現場情況報告給應急辦公室或相關領導。若當事故較小時,現場人員可直接啟動現場處置方案進行應急處置,同時應立即報告公司應急救援指揮部。

  若需上報區安監部門或其他監管部門的事故,指揮部應在1小時內報告給安監部門或其他監管部門。

  7.2 報警方式

  現場作業人員或監護人員發現事故后,應大聲呼喊“快來人,發生事故了”等方式直接向相關人員報警。

  按規定需上報的事故,由總指揮或安排相關人員電話直接向街道安監辦及區安監局報告。

  按事故響應級別應對周邊局部范圍配合應急時,總指揮或安排相關人員電話通知周邊社區和單位。

  7.3 通訊聯絡方式

  公司24小時與相關部門的通訊、聯絡方式見《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的8.1。

  7.4 報警內容

  公司向區安監部門及其他監管部門報告的內容:

  事故發生的部位;引起事故的介質;設備、設施結構破壞情況;現場氣象情況;事故中心附近的易燃易爆物品存放情況及威脅程度;已采取何種撲救措施及取得的效果。急需補充何種消防器材以及請求其他形式的救援;是否有人員傷亡等。

  7.5 向外求援的方式和內容

  公司應急能力達不到事故應急處置的能力或事故轉化擴大應急,請求外部支援的方式和內容:

  發生事故后,公司失去自救能力時,操作人員應立即向總指揮和公司應急辦公室匯報, 同時撥打“119”及“120”。總指揮立即向街道安監辦、城陽區安監局、城陽消防大隊報告(在1小時之內),并發出求救信息。

  第八章 應急處置

  8.1 響應分級

  響應分級的具體內容見《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的5.1。

  8.2 響應程序

  響應程序的具體內容見《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的5.2。

  8.3 應急處置措施

  有限空間相關事故應急處置措施參見《現場應急處置方案》。

  第九章 應急物資與裝備保障

  應急物資與裝備保障參照《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中的8.3的內容執行。

  本預案自公布之日起實施。

  工貿企業有限空間作業應急預案3

  一、總則

  1、編制目的

  為了高效、有序地做好有限空間作業事故的應急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減少事故造成的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保障從業人員生命安全及企業財產安全,制定本預案。

  2、編制依據

  根據國家相關法律法規規定制定本預案。

  3、工作原則

  及時報告、以人為本、統一指揮、逐級負責、處置高效。

  4、適用范圍

  裝備公司有限空間作業過程中發生安全事故,造成人員傷亡需要實施應急救援時,適用本預案。

  二、應急組織和職責

  公司成立有限空間作業事故應急救援領導小組,由公司應急救援領導小組對應承擔相關職責,各單位應成立有限空間作業應急指揮機構。

  1、應急救援領導小組下設應急救援領導小組辦公室。辦公室設在安全管理部,具體負責有關有限空間作業安全事故應急處置和協調指揮工作。

  2、相關部門要相應成立有限空間作業事故應急管理小組,明確應急管理責任落實。

  三、救援報告

  1、發生有限空間作業責任事故時,現場工作人員應立即逐級報告應急救援小組組長。

  2、接到報告應當根據需要立即啟動應急預案組織救援,并及時上報裝備公司應急救援辦公室。

  3、遇有人員傷亡等事故時,現場作業人員應當根據需要采取防護措施,并立即通知當地急救、醫療衛生或者公安消防等部門申請救援。

  4、救援報告的主要內容:

  ⑴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站名)、事故相關部門和人員。

  ⑵作業人數,傷亡人數、性別、年齡以及救助情況,是否涉及其他人員傷亡。

  ⑶事故原因的'初步判斷,事故發生后采取的措施及事故控制情況。

  ⑷需要應急救援的其他事項。

  四、現場處置

  有限空間作業事故應急處置程序必須嚴格執行《鄭州鐵路裝備制造有限公司有限空間作業安全管理辦法》以及國家相關規定的要求。

  1、各單位應當根據本單位有限空間作業的特點配備相關的呼吸器、防毒面罩、通訊設備、救生梯、安全繩索等必要的應急裝備和器材。有限空間作業的現場負責人、監護人員、作業人員和應急救援人員應當掌握相關應急預案內容,并確保每位應急救援人員每年至少進行一次實戰演練,提高應急處置能力。

  2、有限空間作業中發生事故后,監護人員及現場其他作業人員應當立即報警,不得在無防護措施情況下盲目進入搶救,應急救援人員實施救援時,應當做好自身防護,佩戴必要的呼吸器具、救援器材。搶救過程中應至少留守一人在有限空間外做監護和聯絡工作。

  3、救援人員應經過專業培訓,培訓內容應包括基本的急救和心肺復蘇術,每個救援機構至少確保有一名人員掌握基本急救和心肺復蘇術技能,還要接受作為進入有限空間作業人員所要求的培訓。

  4、救援人員應具有在規定時間內在有限空間危害已被識別的情況下對受害者實施救援的能力。進行有限空間救援時,應采取以下措施:

  ⑴告知每個救援人員所面臨的危害。

  ⑵為救援人員提供安全可靠的個人防護設施,并通過培訓使其能熟練使用。

  ⑶無論作業人員何時進入有限空間,有限空間外的救援均應使用吊救系統。吊救系統須符合將每個作業人員均應使用胸部或全身套具,繩索應從頭部往下系在后背中部靠近肩部水平的位置,或能有效證明從身體側面也能將工作人員移出有限空間的其他部位。在不能使用胸部或全身套具,或使用胸部或全身套具可能造成更大危害的情況下,可使用腕套,但須確認腕套是最安全和最有效的選擇。

  5、人員脫離危險區域后按以下程序執行:

  ⑴現場急救極為重要,救護人員應立即使發生事故人員迅速脫離作業現場至空氣新鮮處。保持呼吸道通暢。如呼吸困難,有條件時立即給予吸氧。現場急救人員應有自救互救知識,以防急救者進入現場后自身中毒。

  ⑵當事故人員撤離至安全地帶時,已休克、心臟或呼吸已停止時,救護組應立即采取人工胸外按壓心肺復蘇法(心臟擠壓使心肺復蘇)等方法進行搶救,在送往醫院救治過程中,人工胸外按壓心肺復蘇法不得停止,若事故人員能自行進行呼吸,應立刻進行吸氧,并應保持事故人員處于放松狀態、保持事故人員的體溫。

  ⑶現場急救。當事故人員脫離危險區域后,應根據具體情況,迅速對癥救護。如情況嚴重,應迅速向“120”急救中心及“119”或送就近醫院搶救。

  ⑷注意事項:急救要盡快進行,不能等候醫生到來,在送往醫院途中,也不能停止急救。急救方式:人工呼吸法;胸部擠壓法。如果事故人員呼吸停止,而且心臟跳動也停止,則須同時實施上述兩種急救方法。

  6、事故應急救援過程中,各工作組和成員應當妥善保護事故現場以及相關證據,并及時移交事故調查組。因應急救援需要改變事故現場時,應急領導小組成員應當做出標記、繪制現場示意圖、制作現場視聽資料,并做出書面記錄。任何部門和個人不得破壞事故現場,不得偽造、隱匿或者毀滅相關證據。

  7、事故救援完畢后,現場指揮部應組織救援人員對現場進行全面檢查清理,進一步確認無傷亡人員遺留,拆除、回收、移送救援設備設施,并配合有關部門做好事故現場的調查。及時組織開展善后處置工作,盡快消除事故影響,恢復正常秩序。

  五、培訓演練

  1、相關部門定期對有限空間作業人員進行培訓教育,掌握必要的應急救援知識和技能。

  2、定期組織有限空間作業事故的應急演練,并對演習結果進行總結和評估,進一步修訂和完善應急預案。

  工貿企業有限空間作業應急預案4

  一、有限空間作業事故特征

  有限空間作業通常是指在污水池、排水管道、集水井、地窖、化糞池、發酵池及槽罐、管道、反應塔等內部作業,在這些環境中,作業場地狹小、通風不暢、照明不良、人員進出困難且與外界聯系不便,因此存在一定危險性。由于有限空間體積較小,處半封閉狀態,因此密度大于空氣的一些有毒有害和易燃氣體極易集聚,難以散發,若不采取通風措施,必然造成作業人員出現急性中毒事故。

  二、應急組織機構

  應急救援組長:

  應急救援副組長:

  應急聯絡:

  現場維護:

  現場監護:

  應急救援:

  應急搶救:

  職責:

  在第一時間組織人員疏散,營救中毒人員,維護現場秩序等工作;及時將現場情況向領導報告,根據安排將傷員送至就近醫院。

  三、應急救援器材

  略

  四、應急處置程序

  (一)應急響應

  現場應急救援組長和應急救援人員首先對事故情況進行初始評估,根據觀察到的情況,初步分析事故的范圍和擴展的潛在可能性。

  (二)現場聯絡

  報告120急救中心、報警方式:發現人員中毒事件后,聯絡組立即報急救中心,同時到路口等待急救中心醫護人員。

  急救中心為全國統一號碼“120”,撥通電話后應向醫護人員簡明講清楚以下幾個內容:

  (1)報急救中心人姓名、住址、工作單位、聯系電話;

  (2)發生事件的準確地理位置;

  (3)能夠了解的人員中毒信息,醫護車如何方便地進入現場等;

  (4)耐心回答“120”醫護人員的詢問;

  (5)隨時與急救中心保持聯系以及匯報情況

  匯報方式:發現人員中毒事件后,及時電話通知車間領導,撥通電話后應簡明講清楚以下幾個內容:

  (1)匯報人姓名

  (2)發生有限空間中毒事件的準確地理位置

  (3)能夠了解的人員中毒信息。

  (4)是否報急救中心情況及目前人員情況;

  (三)現場維護

  現場維護人員根據現場周邊環境,利用錐形交通桶封閉現場。封閉現場時擺放錐形交通桶、拉好警戒帶、擺放有限空間作業危險告知牌。

  (四)應急救援組組長:

  現場安全交底及作業人員分工、針對救援環境所涉及相關有限空間危險源進行詳細闡述,并安排各項工作。

  (五)現場監護

  1、現場監護人員應檢查全身安全帶背帶、卡扣、卡扣連接點狀況,并且匯報安全帶背帶是否完好情況,同時檢查安全繩、救生索、安全梯完好情況、檢查呼吸器背托、背帶、卡扣、面罩、氣瓶外觀、氣瓶氣壓值狀況,并匯報設備完好情況。

  2、配合救援人員將昏迷人員送至地面,搬至安全區域空氣流通的'地點(注意保護昏迷人員頭部)

  (六)應急救援

  1、救援人員自行穿戴皮衩,由現場監護人員輔助穿戴全身安全帶、佩戴安全帽、呼吸器,栓備用安全繩,自行檢查對講機和手電外觀、電量、通話效果后,做好救援準備。

  2、現場監護人員到空氣流通性較好的地方開啟氣體檢測儀準備測氣(注:每隔3~5分鐘進行匯報和記錄一次),

  2、救援人員佩戴好正壓式呼吸器,攜帶救援面罩進入有限空間內,為昏迷人員佩戴好救援面罩后,向監護人員索要全身安全帶,監護人員接到消息后,將全身安全帶通過合理方式傳遞給救援人員,救援人員迅速給昏迷人員穿戴好后,及時匯報現場實際情況。

  (七)應急搶救

  搶救人員立刻到昏迷人員處準備救援(心肺復蘇術)。

  在醫護人員未趕到現場時,由搶救人員進行心肺復蘇、人工呼吸,步驟如下:

  1、確保搶救環境安全。

  2、判斷傷者意識,輕拍并呼喚。

  3、如無意識反應,立即呼救。

  4、在堅硬平(地)面上擺好仰臥體位,用壓額提頦法打開氣道,并清理口腔異物。

  5、判斷有無呼吸,用一看二聽三感覺的方法,時間10秒:1001、1002、1003、1004…1010

  6、如沒有呼吸,先進行人工呼吸,向氣道內吹氣2次。

  7、判斷有無心跳(觸摸大動脈),時間10秒:1001、1002、1003、1004…1010,后5秒注意觀察循環征象。

  8、判斷心跳停止,立即胸外心臟按壓。胸外按壓位置應位于胸骨最下端上方3—4厘米,胸骨的正中區,其次,按壓人員應保持上身前傾,以髖關節為支點,雙臂伸直,垂直向下將胸骨下壓約4—5厘米,然后放松,按壓頻率為每分鐘100次。

  9、胸外心臟按壓30次,人工呼吸2次,交替進行。按壓10、11、12…。20、21…。31、32…39,吹氣1、2…連續操作4個循環后,檢查一次呼吸和心跳,時間10秒:1001、1002、1003、1004…1010,前5秒檢查呼吸,后5秒檢查脈搏和觀察循環征象。

  10、搶救工作一旦開始,中途不能停止,直到傷者蘇醒或急救人員到達現場后才能停止。

  四組心肺復蘇和人工呼吸完成后,救援人員再次檢查昏迷者狀態,查看昏迷者胸部起伏、聽呼吸聲、摸頸動脈等情況(如果四組心肺復蘇無效、應循環上述心肺復蘇步驟)。

  五、應急處置注意事項:

  (一)強制通風

  1、通風機擺放位置應設置在上風口

  2、嚴禁用純氧進行通風換氣

  (二)自身防護

  救援人員要穿戴好必要的勞動防護用品(呼吸器、工作服、工作帽、手套、工作鞋、安全繩等),系好安全帶,其他配合穿戴人員應仔細檢查設備情況,以防止不必要的原因受到傷害。

  (三)應急照明

  在有限空間內救援照明燈應使用12V以下安全行燈,照明電源的導線要使用絕緣性能好的軟導線。

  (四)脫離危險區域

  發現有限空間有受傷人員,用安全帶系好被搶救者兩腿根部及上體穩步提升,使患者脫離危險區域,避免影響其呼吸或觸及受傷部位。

  (五)保持通訊

  救援過程中,有限空間內救援人員與監護人員應保持通訊聯絡暢通并確定好聯絡信號,在救援人員撤離前,監護人員不得離開監護崗位。

  (六)緊急救護

  1、救出傷員對傷員進行現場緊急救護,并及時將傷員轉送醫院。

  2、迅速撤離現場,將窒息者移到有新鮮空氣的通風處。

  3、進行人工呼吸(心肺復蘇)救護。

  4、呼叫“120”急救服務,在急救醫生到來之前,堅持做心肺復蘇。

  工貿企業有限空間作業應急預案5

  1、編制目的

  為防止出現地下工程、涵洞、窨井、化糞池等狹小空間施工時人員中毒死亡事件的發生。確保施工人員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特編制有限空間作業安全事故應急預案。

  2、指導思想

  以構建“集中領導、統一指揮、結構完整、功能全面、反應靈敏、運轉高效”的應急體系為目標,全面提升我委突發事件處置綜合能力和應急管理整體水平,為城市建設保駕護航。

  3、編制依據

  為加強有限空間作業安全管理,預防、控制中毒窒息等生產安全事故發生,切實保護從業人員的身命安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亳州市人民政府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亳州市突發事件應急預案管理辦法》等法律、法規和規范性文件,結合有限空間作業工程的實際情況編制本預案。

  4、組織機構

  4.1成立領導小組

  成立亳州市住建系統有限空間作業安全事故領導小組,開展有限空間作業突發事故的應急指揮、協調和決策,下達應急處置工作指令等工作,小組結構如下:

  組長:市住建局局長

  副組長:市住建局分管安全副局長

  成員:市建筑業管理服務中心主任、市質量檢測管理服務中心主任,相關機關科室負責人、各縣區住建局負責人、各工程項目法人。

  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市住建局建管科,建管科科長任辦公室主任,負責組織、協調、指導、檢查突發事件的預防和應對工作,主要職責為:

  (1)組織落實市住建局決策,協調和調動各相關部門、單位應對突發事故相關工作;

  (2)組織制定、修訂各相關的應急預案;

  (3)負責應對突發事故的宣傳教育與培訓;

  (4)收集分析工作信息,及時上報重要信息;

  (5)負責各相關部門單位突發事故應急演習、演練;

  4.2職責任務劃分

  主管部門職責:各縣區住建部門負責人是安全生產第一責任人,負責建立、健全有限空間作業安全生產責任制,明確有限空間作業負責人、作業單位、監護者職責。組織制定專項作業施工方案、安全作業操作規程、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安全技術措施等有限空間作業管理制度。

  作業負責人職責:掌握整個作業工程中存在的危害因素;確認作業環境、作業程序、防護設施,作業人員符合要求后方可作業;及時掌握作業過程中可能發生的條件變化,當有限空間作業條件不符合安全要求時,立即終止作業。

  監護人員職責:接受有限空間作業安全生產培訓;全過程掌握作業者作業期間情況,保證有限空間外持續監護,能夠與作業者進行有效的操作作業、報警、撤離等信息溝通;在緊急情況時向作業者發出撤離警告,必要時呼叫應急救援,并在有限空間外實施緊急救援工作;防止未經批準的人員進入。

  有限空間作業者職責:接受有限空間作業安全生產培訓;遵守有限空間作業安全操作規程,正確使用有限空間作業安全設施與個人防護用品;應與監護者進行有效的操作作業、報警、撤離等信息溝通。

  5、適用范圍和定義

  5.1適用范圍

  各項目施工區域內從事有限空間作業和具有有限空間作業行為的生產經營單位、班組適用于本預案。

  5.2定義

  有限空間是指封閉或部分封閉,進出口較為狹窄有限,未被設計為固定工作場所,自然通風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質積聚或氧含量不足的空間。

  6、有限空間作業安全技術要求

  6.1檢測

  實施有限空間作業前,施工單位應嚴格執行“先檢測、后作業”的原則,根據作業現場和周邊環境情況,檢測有限空間可能存在的危害因素。在作業環境條件可能發生變化時,對作業場所中危害因素進行持續或定時檢測。

  對隨時可能產生有害氣體或進行內防腐處理的有限空間作業時,每隔30分鐘進行分析,如有一項不合格以及出現其他情況異常,立即停止作業并撤離作業人員;現場經處理檢測符合要求后,項目部重新進行審批并安排繼續作業。

  實施檢測時,檢測人員必須處于安全環境,未經檢測或檢測不合格的,嚴禁作業人員進入有限空間進行施工作業。

  檢測指標包括氧濃度值、易燃易爆物質(可燃性氣體、爆炸性粉塵)濃度值、有害氣體濃度值等,檢測工作要求符合《工作場所空氣中有害物質監測的采樣規范》。

  有限空間作業危害因素檢測時填寫《特殊部位氣體檢測記錄》(表AQ-C6-5,見附件1),相關人員簽字齊全;臨時作業或項目檢測設備達不到檢測條件時,必須聘請專業檢測機構進行檢測,同樣須填寫《特殊部位氣體檢測記錄》(表AQ-C6-5),由檢測單位負責人審核并簽字。

  6.2危害評估

  實施有限空間作業前,根據檢測結果對作業環境危害狀況進行評估,制定消除、控制危害的措施,確保整個作業期間處于安全受控狀態。

  危害評估應依據GB8958《缺氧危險作業安全規程》、GB12331《有毒作業分級》等標準進行。

  6.3防護設備和防護用品

  在有限空間作業施工入口處設置醒目的警示標志,告知存在的危害因素和防控措施。

  在有限空間實施作業前和作業過程中,作業人員必須配備符合國家標準要求的通風設備、檢測設備、照明設備、通訊設備、應急救援設備和個人勞動防護用品,可采用強制性持續通風措施降低危害,保持空氣流通,嚴禁用純氧進行通風換氣。當有限空間存在可燃性氣體和爆炸性粉塵時,檢測、照明、通訊設備應符合防爆要求,作業人員應使用防爆工具、配備可燃氣體報警儀等。

  呼吸防護用品的選擇應符合GB/18664《呼吸防護用品的選擇、使用與維護》要求。缺氧條件下應符合GB8958《缺氧危險作業安全規程》要求。

  6.4應急救援裝備

  施工單位配備全面罩正壓式空氣呼吸器或長管面具等隔離式呼吸器具,應急通訊報警器材,現場快速檢測設備,大功率強制通風設備,應急照明設備,安全繩,救生索,安全梯等。

  6.5其他技術措施

  進入密閉空間作業時,至少有兩人同行和工作。若空間只能容一人作業時,監護人須隨時與正在作業的.人取得聯系,做預防性防護。

  6.6作業審批

  嚴格實行作業審批制度,施工單位填寫《有限空間作業審批表》(附件2),審批部門審批后方可開始作業。嚴禁擅自進入有限空間作業。

  7、事故分級

  按事故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和影響范圍,分為特別重大事故(Ⅰ級)、重大事故(Ⅱ級)、較大事故(Ⅲ級)、一般事故(Ⅳ級)四個級別。

  7.1特別重大事故(Ⅰ級):發生一次死亡30人(含30人)以上或一次造成直接經濟損失1億元以上的事故;造成一次死亡30人(含30人)以上或一次造成直接經濟損失1億元以上的事故。

  7.2重大事故(Ⅱ級):發生一次死亡10人(含10人)以上、30人以下或一次造成直接經濟損失5000萬元以上、1億元以下的事故;

  7.3較大事故(Ⅲ級):發生一次死亡3人(含3人)以上、10人以下或一次造成直接經濟損失500萬元以上、5000萬元以下的事故;

  7.4一般事故(Ⅳ級):發生一次死亡3人以下;重傷3人以上、10人以下或一次造成直接經濟損失100萬元以上、500萬元以下的事故。

  8、預防與預警

  8.1有限空間危險源監控

  各單位對現場危險源的監控主要通過各主管部門及項目部安全管理員對現場施工進行監控,項目部的安全管理員對工程各分包隊伍進行監督控制,各個施工隊伍對所施分項工程中的.危險源進行監督、控制。

  8.2信息報告與處理

  8.2.1有限空間作業單位要建立24小時值班制度,值班人員要堅守崗位,不得隨意脫崗、漏崗,做好值班記錄,如有問題及時通知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領導小組成員進行匯報。

  市住建局值班室,保證24小時管理人員值班;聯系電話:;夜間及法定節假日保證應急值守人員在位。

  急救電話:120;火警電話:119;匪警110

  8.2.2各單位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指揮程序:生產安全事故現場第一發現人→施工單位值班室→項目值班室→市住建局值班室→亳州市住建領域有限空間作業安全事故領導小組→啟動應急救援預案按職責分工進行救援。

  8.2.3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程序:生產安全事故→保護事故現場→控制事態發展→組織搶救→疏導人員→調查了解事故簡況及傷亡人員情況→向上級報告。

  9、應急響應

  9.1分級響應

  9.1.1響應分級

  Ⅰ級應急響應行動由各單位應急救援小組組織實施。各單位做好各自分工準備,按領導小組指示響應各自救援行動。超出其應急救援處置能力時,及時報請領導小組啟動應急預案實施救援。

  Ⅱ級應急響應行動由各單位組織實施。各單位負責人根據現場實際情況做好指揮營救工作,積極動員所屬分包單位、周邊社會力量進行支援救助。超出其應急救援處置能力時,及時報請市住建局應急救援指揮機構啟動應急預案實施救援。

  9.1.2有關部門響應

  根據發生的安全生產事故的類別,相關部門按照其職責和本部門相應的應急預案,組織應急救援,并及時向領導小組組長報告救援工作進展情況,需要其他部門應急力量支援時,及時提出請求。

  9.1.3各單位應急救援小組響應

  各單位應急救援小組成員趕赴救援現場成立應急救援指揮部,及時向市住建局及市政府報告安全生產事故基本情況、事態發展和救援進展情況。

  根據需要通知相關專業人員趕赴現場參加、指導現場應急救援,必要時請求政府協調專業應急力量增援。

  9.2指揮和協調

  各單位應急救援小組根據事故災難情況開展應急救援協調工作,溝通有關部門及請求政府應急機構、救援隊伍提供增援或保障。有關應急隊伍在現場應急救援指揮部統一指揮下,密切配合,共同實施搶險救援和緊急處置行動。

  現場應急救援指揮部負責現場應急救援的指揮,現場應急救援指揮部成立前,事發單位負責人應組織和先期到達的應急救援隊伍必須迅速、有效地實施先期處置,安全組織機構人員臨時負責協調,全力控制事故發展態勢,防止次生、衍生和耦合事故(事件)發生,果斷控制或切斷事故災害鏈。

  9.3緊急處置及救助防護

  9.3.1醫療衛生救助

  及時向事發地附近醫院請求支援,組織開展緊急醫療救護和現場衛生處置工作。

  9.3.2應急人員的安全防護

  現場應急救援人員應根據需要攜帶相應的專業防護裝備,采取安全防護措施,嚴格執行應急救援人員進入和離開事故現場的相關規定。

  9.3.3施工人員的安全防護

  現場應急救援指揮部負責組織施工人員的安全防護工作,主要工作內容如下:

  各單位在地方政府、施工隊伍建立應急互動機制,確保施工人員安全撤離需要采取的防護措施。

  根據現場實際情況決定應急狀態下施工人員疏散、轉移和安置的方式、范圍、路線、程序。

  9.4社會力量的動員與參與

  現場應急救援指揮部組織動員作業工程人員、周邊企業、居民等社會力量參與應急救援工作。

  9.5現場檢測與評估

  根據需要,成立事故現場檢測小組配合政府相關部門進行檢測、鑒定與評估,綜合分析和評價檢測數據,查找事故原因,評估事故發展趨勢,預測事故后果,為制訂現場以后此類預防方案和事故調查提供參考。

  9.6應急結束

  當遇險人員全部得救,事故現場得以控制,環境符合有關標準,導致次生、衍生事故隱患消除后,經現場應急救援指揮部確認和批準,現場應急處置工作結束,項目部應急救援隊伍在專業救援隊伍撤離現場后經過仔細檢查確認安全后撤離。

  10、信息發布

  事故單位會同有關部門具體負責將事故發生的原因、經過、搶救過程、經濟損失、人員傷亡等情況向上級進行匯報后,經市住建局審核向社會進行公布。

  11、后期處置

  11.1善后處置

  各部門、各單位及相關作業部門負責人牽頭組織安全生產事故的善后處置工作,包括人員安置、補償,征用物資補償,污染物收集、清理與處理等事項。盡快消除事故影響,妥善安置和慰問受害及受影響人員,保證社會穩定,盡快恢復正常施工秩序。

  11.2事故調查流程

  組織調查組進行事故調查。具體措施如下:

  11.2.1查明事故原因及責任人。

  11.2.2以書面形式向上級寫出報告,包括發生事故時間、地點、受傷(死亡)人員姓名、性別、年齡、工種、傷害程度、受傷部位。

  11.2.3制定有效的預防措施,防止此類事故再次發生。

  11.2.4組織所有人員進行事故教育。

  10.2.5宣讀事故結果,及對責任人的處理意見

  12、保障措施

  12.1應急隊伍保障

  各單位組建專業應急處置隊伍,承擔突發事件應急處置任務。

  12.2物資裝備保障

  各單位要建立應急救援設施、設備的`儲備、保養等制度,并按需求購置必要的應急物資和裝備,當發生安全事故后及時組織車輛統一進行運送。

  13、培訓與演練

  13.1培訓

  各縣區主管部門需組織針對應急救援隊伍以及相關作業人員進行培訓。培訓內容包括:有限空間存在的危險特性和安全作業的要求;進入有限空間的程序;檢測儀器、個人防護用品等設備的正確使用;事故應急救援措施與應急救援預案等,培訓留存記錄,參加人員簽字確認。

  加強應急方面的安全知識宣傳,在板報、標牌等中的宣傳,以加強對兼職應急救援隊伍的培訓教育,積極組織社會志愿者的培訓,提高公眾自救、互救能力。

  13.2演練

  各單位根據自身特點,組織本單位的應急機構成員在有限空間作業前組織安全生產事故應急救援演習。演習結束后及時進行總結經驗,為實戰中救援做好準備。

  14、責任追究

  在安全生產事故應急救援工作中有阻擋行為的,按照法律、法規及有關規定,對有關責任人員視情節和危害后果給予處分。屬于違反有限空間作業有關規定的,由主管部門按有關規定進行處罰;屬于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將移交公安機關依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予以處罰;構成犯罪的,由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工貿企業有限空間作業應急預案6

  一、指導、參考文件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令第59號》的要求等法律法規。

  二、作業區基本情況

  冶煉作業區現有職工221人,區域內涉及7項有限空間作業。有限空間的范圍包括:35噸轉爐傾動下(地坑)、100噸轉爐傾動下(地坑)、35噸轉爐砌爐、100噸轉爐砌爐、35噸轉爐化驗室氬氣瓶存放室、100噸轉爐底吹閥門室、100噸轉爐化驗室氬氣瓶存放室。

  三、有限空間分類

  1.封閉、半封閉設備:35噸轉爐砌爐、100噸轉爐砌爐。

  2.地上有限空間:35噸轉爐化驗室氬氣瓶存放室、100噸轉爐底吹閥門室、100噸轉爐化驗室氬氣瓶存放室。

  3.地下有限空間:35噸轉爐傾動下(地坑)、100噸轉爐傾動下(地坑)

  四、主要危險源特性潛在的事故類型、影響的范圍及后果

  冶煉作業區有限空間作業環境易導致的潛在事故有:

  ①中毒事故:中毒事故危害范圍及后果

  發生中毒事故,其危害范圍主要涉及到在有限空間作業環境中的作業人員、監護人員、救援人員;其危害后果主要會導致中毒人員昏迷死亡。

  ②缺氧窒息事故 :缺氧窒息事故危害范圍及后果

  發生缺氧窒息事故,其危害范圍主要涉及到在有限空間作業環境中的作業人員、監護人員、救援人員;其危害后果主要會導致中毒人員昏迷死亡。

  五、搶險救援

  1.現場應急指揮負責人和應急人員首先對事故情況進行初始評估。根據觀察到的情況,初步分析事故的范圍和擴展的潛在可能性。

  2.使用檢測儀器對有限空間有毒有害氣體的濃度和氧氣的含量進行檢測。也可采用其他簡易快速檢測方法作輔助檢測。

  3.根據測定結果采取加強通風換氣等相應的措施,在有限空間的`空氣質量符合安全要求后方可作業。

  4.搶險人員要穿戴好必要的勞動防護用品(呼吸器、工作服、工作帽、手套、工作鞋、安全繩等),系好安全帶,以防止搶險救援人員受到傷害。

  5.在有限空間內作業用的照明燈應使用12V以下安全行燈,照明電源的導線要使用絕緣性能好的軟導線。

  6.發現有限空間有受傷人員,用安全帶系好被搶救者兩腿根部及上體妥善提升使患者脫離危險區域,避免影響其呼吸或觸及受傷部位。

  7.搶險過程中,有限空間內搶險人員與外面監護人員應保持通訊聯絡暢通并確定好聯絡信號,在搶險人員撤離前,監護人員不得離開監護崗位。

  8.救出傷員對傷員進行現場急救,并及時將傷員轉送醫院。

  9.傷員現場救護

  ( 1)、中毒急救

  ①由呼吸道中毒時,應迅速離開現場,到新鮮空氣流通的地方。

  ②經口服中毒者,立即洗胃,并用催吐劑促其將毒物排出。

  ③經皮膚吸中毒者,必須用大量清潔自來水洗滌。

  ④眼、耳、鼻、咽喉粘損害,引起各種刺激癥狀者,須分別輕重,先用清水沖洗,然后由專科醫生處理。

  (2)、缺氧窒息急救

  ①迅速撤離現場,將窒息者移到有新鮮空氣的通風處。

  ②視情況對窒息者輸氧,或進行人工呼吸等,必要時嚴重者速交醫生處理。

  ③佩戴呼吸器者,一旦感到呼吸不適時,迅速撤離現場,呼吸新鮮空氣,同時檢查呼吸器問題及時更換合格呼吸器。

  六、應急結束恢復現場

  在恢復現場過程中往往仍存在潛在的危險,應做好以下工作:

  1.先檢測,后進入。

  2.保持出入口及緊急疏散、搶救通道暢通。

  3.必須將有限空間內液體、固體沉積物及時清理和處理,并保持足夠通風。

  4.對將進入有限空間作業人員進行安全技術教育。

  5.對將進入有限空間作業的人員身體檢查,有禁忌癥者,禁止入內作業。

  6.準備必要的防火器材(消防器材)。

  7.嚴格執行安全技術規程。

  8.安排訓練有素的專職人員進行空間氣體檢測,并作好詳細記錄。

  9.安全監護人不能少于2人。

  10、結束應急,在充分評估危險和應急情況的基礎上,經廠領導批準,由現場負責人宣布應急結束。應急救援結束后,各崗位應按照常規要求,積極修復設備,組織展開事故調查,統計事故損失,嚴格按事故“四不放過”處理原則進行處理。

  工貿企業有限空間作業應急預案7

  為防止生產安全事故的發生,建立出能在緊急情況下快速、有效地組織事故搶險、救援和應急機制,保證企業員工的生命財產安全,減少事故的影響和損失,根據本單位生產的實際情況制定本預案。

  1、企業概況

  公司位于北京市順義區大孫各莊鎮,占地平方xx米,建筑面積xx平方米;職工總數xx人;主要生產的產品有;主要設備有。公司主要存在有限空間類別;共xx處。有限空間,在生產、管理和維修的過程中,由于有限空間本身具有進出口受限制、密閉狹窄、通風不良、潮濕等特點,其作業環境易出現缺氧和有毒有害物質造成中毒或觸電,且易導致火災爆炸,在有限空間環境下作業是危險的。

  2、危險分析:

  有限空間是指存在危險有害因素(如缺氧,硫化氫、一氧化碳、甲烷等有毒氣體或粉塵中毒危險)且受到限制和約束的封閉、半封閉設備、設施及場所。

  中毒,主要有一氧化碳、氰化物、苯、硫化氫……造成急性中毒。中毒者一般會出現紫紺、昏迷、驚厥、呼吸困難、休克等。引起全身各系統與組織(皮膚粘膜、呼吸、消化、循環、泌尿、血液、神經等)的損害,甚至造成中毒者死亡。

  缺氧窒息,主要由于有限空間中空氣含氧量低,發生缺氧窒息事故,其危害范圍主要涉及到在有限空間作業環境中的作業人員、監護人員、救援人員;其危害后果主要會導致中毒人員昏迷、造成作業人員缺氧窒息。

  3、建立事故應急處理機構,成立事故應急處理領導小組。

  組長:

  副組長:

  成員:

  4、采取的措施:

  (1)進入作業場所前,要詳細了解現場情況,對作業現場進行危害識別和評估,并有針對性地做好檢測與防護器材;

  (2)對于作業面可能存在的電、高溫及危害物質進行有效隔離;

  (3)采取通風凈化措施,使有限空間工作條件符合要求;

  (4)進入有限空間作業時應佩戴安全有效的防護用品,佩戴有效的'通訊器材工具、身系安全繩;

  (5)有限空間作業必須配備監護人員和救援人員;

  (6)強化安全意識,嚴格安全管理、落實作業審批制度。

  5、緊急情況的應急救援處理:

  一、中毒急救

  (1)由呼吸道中毒時,應迅速離開現場,到新鮮空氣流通的地方。

  (2)經口服中毒者,立即洗胃,并用催吐劑促其將毒物排出。

  (3)經皮膚吸中毒者,必須用大量清潔自來水洗滌。

  (4)眼、耳、鼻、咽喉粘損害,引起各種刺激癥狀者,須分別輕重,先用清水沖洗,然后由專科醫生處理。

  二、缺氧窒息急救

  (1)迅速撤離現場,將窒息者移到有新鮮空氣的通風處。

  (2)視情況對窒息者輸氧,或進行人工呼吸等,必要時嚴重者速交醫生處理。(打120電話)。

  (3)佩戴呼吸器者,一旦感到呼吸不適時,迅速撤離現場,呼吸新鮮空氣,同時檢查呼吸器問題及時更換合格呼吸器。

  6、報警程序:

  事故易發生情況救護電話(鎮衛生院電話:、鎮義務消防隊電話:;119、999、120)。

  電話內容:報告事故地點、事故類型、事故大小、發生時間、明示行車路線,并派專人到村口或路口迎接救援車輛。

【工貿企業有限空間作業應急預案】相關文章:

有限空間作業應急預案04-08

有限空間作業應急預案02-28

有限空間作業應急預案05-10

2023有限空間作業應急預案08-21

有限空間作業的應急預案通用09-05

2022有限空間作業應急預案09-21

有限空間作業的應急預案通用09-21

工貿企業應急預案01-30

有限空間作業專項應急預案通用09-01

有限空間作業應急預案(精選18篇)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