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歡迎來到瑞文網!

大學生創新創業之星事跡材料

大學生創新創業之星事跡材料

  創業是創業者及創業搭檔對他們擁有的資源或通過努力對能夠擁有的資源進行優化整合,從而創造出更大經濟或社會價值的過程。創業是一種需要創業者及其創業搭檔組織經營管理、運用服務、技術、器物作業的思考、推理和判斷的行為。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大學生創新創業之星事跡材料(精選15篇),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大學生創新創業之星事跡材料1

  梁永強,男,1993年7月生,中共黨員,系山西財貿職業技術學院2020級擴招學生,現就讀大二環境藝術設計專業2003班,現任山西興態源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山西省農村青年致富帶頭人協會副會長。梁永強于2013年底回村創業,創業期間積極學習,積極投身“雙創”事業建設美麗鄉村。創業期間榮獲山西省五一勞動獎章、太原市時代新人等榮譽。

  梁永強2013年高中畢業后赴上海學習創業。于次年回鄉創業。期間曾多次參加全國農村致富帶頭人培訓、中組部、農業農村部等部門組織的學習培訓來增強個人能力,積極投身“雙創”事業,建設美麗鄉村,是省、市、區選樹的農民致富帶頭人。興辦龍興苑養殖場,現散養雞規模3萬余只,形成了從孵化、育雛、養殖、銷售一條龍的產業鏈。同時先后帶隊通過考察學習幫助村民淘汰劣質杏樹品種,并優化杏樹5000余株,在2019年6月23日在太原市扶貧展銷會上將晉源紅杏賣到一塊五一個,得到太原市民消費者的肯定,同時太原市委書記羅清宇也為晉源紅杏留影代言。

  梁永強在山西財貿職業技術學院就讀期間,勤奮學習專業知識,并主動發揮自身已就業及創業優勢,在學院教師范文涵及梁越月老師的指導下,作為負責人帶領環境藝術設計系李雨澤、艾寧遠、高星星、郝三萍四名學生組成創業團隊,以“眾創e農”科技示范基地項目入駐學院創新創業孵化中心,該項目以專業學生團隊為班底,學院春芽工作室為技術指導,加強政府部門工作,聯合各領域企業,積極開展農業創新創業。在項目孵化期間,團隊設計的韓福元福粽及元宵外包裝設計,一經投入市場廣受好評,在太原市晉源區銷量喜人。

  目前,“眾創e農”項目已經成熟落地,通過注冊商標“風峪溝”“晉萌”等品牌,舉辦紅杏采摘節,開辦農家樂,推廣本地特色農產品,組建修樹技術隊,拓寬農民增收渠道。創業事跡先后被山西電視臺、太原電視臺、太原日報、太原晚報、等媒體報道。獲得了政府部門的信任和支持,培養出一批“學的好、用的上”的廣告專業人才,職業教育的成果轉化取得了階段性成效,政校企三方共同努力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助力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探索出了一條初步可行的新路子。

  同時,該學生團隊先后參與2021年第七屆“互聯網+”創新創業大賽、第五屆中華職教社創新創業大賽以及2021年振興杯山西省青年職業技能大賽專項賽,取得省級銀獎一項,銅獎一項,并入圍振興杯山西省青年職業技能大賽專項賽國賽。2021年職業教育活動周啟動儀式在山西財貿職業技術學院舉辦,梁永強作為學院學生創業代表與吳偉副省長進行現場交流,展示高職院校學生風采。

  在校創業期間,梁永強擔任負責人的創業項目吸引核心團隊成員30余人,其中9人為畢業不久的大學生,并榮獲太原市農村青年創業創新基地,幫助大學生和農村青年工作及就業,體現了職業教育的豐碩成果,實現創業帶動就業,以創促就。

  大學生創新創業之星事跡材料2

  一、專業:努力尋找的風景

  寒窗三載以明志,建功立業看今朝。

  大一時期,牛孟鍇學長積極地去嘗試各種新事物,從計算機編程比賽到機械結構設計比賽,牛孟鍇學長加入各類的創新創業團隊,汲取經驗教訓,他努力地尋找各種可能。2018年牛孟鍇學長參加了創青春創新創業大賽,通過比賽,牛孟鍇學長逐步開始了解科創,開始在各個創新創業大賽中做志愿者,力爭成為科創比賽中的參與者,踏上競賽的征途!

  大一開始進行科研創新競賽的過程中牛孟鍇學長面臨了專業知識不足、競賽流程不熟悉等多種問題,但牛孟鍇學長沒有絲毫的猶豫。牛孟鍇學長業精于勤提前熟悉大二大三的專業課程,熬夜學習各種專業軟件的使用方法。暑假期間牛孟鍇學長又主動學習了有限元分析的部分課程,提前學習到更多有用的知識。就這樣,憑借不懈的努力,牛孟鍇學長在班團支部“五小創”的比賽中嶄露頭角,獲得建筑工程學院二等獎與長安大學一等獎,這使得班級和科創小組中那些喜愛創新創業,但不敢用于嘗試的同學得到了莫大的鼓舞,讓他們知道只要敢拼搏,只要肯奮斗,終將獲得甜美的果實。他并沒有被身邊重重不利因素所干擾,功夫不負有心人,終于堅實的邁出了成為雙創之星的第一步。

  獲得一等獎后,牛孟鍇學長并沒有就此松懈,而是一如既往地保持著對研究的熱情,在專業課上更加專注與投入。牛孟鍇學長不但在創新創業比賽中勇創佳績,自己的學習成績也屢創新高,同時,作為團支部書記的牛孟鍇學長也激發著同學們雙創的濃厚興趣,讓大家不斷投身于雙創的事業上。對于土木工程專業的學生來說,把理論應用到實踐是一項重要的能力,課程設計不僅需要扎實的理論基礎,更需要良好的編程能力和設計能力,因此每次課程設計牛孟鍇都會認真完成,并且在大一至今的課程設計與認知實習中全部獲得優秀。在過去三學年的綜合測評中,智育加分屢創新高,綜合排名成績專業第一。

  今年進入大四的牛孟鍇學長,繼續在雙創競賽中乘風破浪,組建砼心筑夢團隊,歷經三年累計隊員輪換已達30余人次,囊括建工、經管、材料、建筑等多個學院各年級學生,通過各類競賽不斷深耕細作在競賽中培養思維,在創新中鍛煉素質,團隊獲創新創業獎項近20余項,不斷幫助那些有創意有思維的學弟學妹們積極參加雙創,起到老帶新,發揚“傳幫帶”的精神,讓他們真正的了解到雙創的樂趣。

  二、科研:永不止步的拼搏

  滿眼生機轉化鈞,天工人巧日爭心。

  經過牛孟鍇學長不懈的努力,最終作為項目負責人成功申請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資金資助(310628171609)項目,進行透光混凝土的研發與制備,已獲得長安大學優秀結題,發表相關論文兩篇,邁出了科研,第一步。

  牛孟鍇學長借助此項基金項目,深挖產學研合作。為相應國家號召,2019年暑假,牛孟鍇學長走進邊遠山區,走訪內蒙古自治區貧困縣,深入內蒙古自治區國家級貧困縣固陽縣,作為駐村干部了解致貧原因,通過在固陽縣的實地調研和從各方翻閱的資料,發現建筑廢料再處理和農村致富之間共同發展的新出路,結合創新創業項目,為向脫貧攻堅戰 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科研的道路從來都不會一帆風順,在研究材料的過程中,牛孟鍇學長曾多次陷入困境,作為團隊主持人,遇到困難他不能退縮,只能一往無前,作為負責人成功申請了兩項國家級創新創業訓練計劃資金資助,分別是混凝土帆布與CFRP聯合加固RC方柱軸壓承載力計算模型研究及以渭南閻村鎮為例,從建筑材料及產學研結合將項目落地實施,獲得各項創新創業類榮譽10余項。作為負責人,他深知責任重大,凡建立功業,以立品為始基。從來有學問而能擔當大事業者,無不先從品行上立定腳跟,在不斷為團隊成員解決困難的同時,不斷提升自我,使得其專業水平日漸提高,在科研創新的路上走得堅實而有力。

  2019年,牛孟鍇學長以第一作者身份發表國家級期刊論文《應用自然風提高建筑能源運用效率的研究》,錄用于JST期刊,同年發表調查論文《某工業環境中酸性氣體對混凝土結構的損害調查》,這兩次發表論文的經歷為牛孟鍇學長積累了很多寶貴的經驗。2020年以第一作者身份發表國家級期刊論文《鋼化玻璃骨料透光混凝土帆布研究綜述》與《Mengkai Niu,Ming Luo,Xinrui Wang,Ao Zhang.Research Review of Transparent Concrete Canvas based on Toughened Glass Aggregate》兩篇論文。在審核心論文兩篇分別為《鋼管混凝土在橋梁結構中的運用前景》及《Outline of green building and its development prospect》,談及論文寫作過程,牛孟鍇學長曾說道。雖然過程很辛苦,但是科研的成果總要經過不斷的打磨才會變得更加完美。

  三年來,牛孟鍇學長受邀代表長安大學參加第一屆全國土木工程新材料及新型結構學術研討會、第四屆村鎮綜合防災與綠色建筑技術研討會、第十一屆(2020)海峽兩岸高校師生土木工程監測與控制研討會以及第十二屆全國隨機振動理論與應用學術會議。

  牛孟鍇學長發現,自己作為本科生能來參加這些學術高峰論壇是十分榮幸地,同時也意識到自己對于土木工程材料和建筑節能方面不是很了解,通過聽取國內外知名學者們在領域內的研究,讓他進一步明確了科研方向,香港理工大學的滕錦光院士對他說:“搞研究不要等,不要比,要把握機會”。這讓他對以后的科研之路充滿了期待,這是一個挑戰他愿意嘗試。

  三、雙創:不遺余力的熱愛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

  在創新創業方面,牛孟鍇學長多次帶隊參加挑戰杯、創青春、互聯網+等一系列比賽,共獲得15余項創新創業類比賽獎項。

  曾奪得第七屆中國國際“互聯網+”創新創業大賽陜西賽區唯一銀獎一項銅獎一項。

  作為團隊領頭羊主持項目獲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立項及資金支持共計60000余元;同時獲得長安大學挑戰杯創新創業挑戰賽金獎銀獎各一項,長安大學“創青春”創新創業競賽銀獎;2019年“創青春”全國大學生創新創業競賽校賽銀獎;2019創業先鋒挑戰賽校優秀獎;創業項目參加互聯網+創新創業競賽紅旅賽道獲得校級金獎;2021年獲得第十一屆全國大學生電子商務“創新、創意及創業”挑戰賽長安大學一等獎等。

  產學研用勇爭先,2020年互聯網+競賽創業項目逐漸發展壯大并予以落地實施,將中國國際互聯網+大賽金獎項目進一步細化,適應市場結構,踐行黨中央關于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建設美麗宜居鄉村,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一項重要任務。牛孟鍇學長前往渭南縣進行實地調研,落實建筑垃圾的處理方式,走訪渭南政府部門,同發改委、城建等多個部門進行洽談,并獲得高度評價,會同各家企業組織共同商討形成完整供銷貨物體系終獲成功。帶領團隊同陜西建筑集團有限公司、內蒙古興泰建設有限公司、內蒙古建筑職業技術學院、內蒙古科技大學等多家企業機構達成戰略合作,以陜西渭南閻村鎮為例共尋鄉村振興新出路,創新立業立潮頭,項目借助渭南扶貧電商平臺對建筑垃圾回收再利用生產的產品進行銷售,預銷售額達200余萬元,并同采小二簽訂合作意向書進行渭南“塬上古城”景區基礎設施建設。2021年項目團隊申請入駐“渭夢創客空間”。同時申請創立砼心筑夢建筑科技有限公司,獲得長安大學唯二創業實踐項目資金支持。牛孟鍇也于2020年創辦陜西鏡間映像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注冊資本60萬元,主營科創教育,為中國教育事業貢獻力量,同年牛孟鍇獲選長安大學創新創業實踐優秀個人。

  學習、競賽、科研,在每件事上都做得如此出色,牛孟鍇學長的時間都從哪里來?合理協調各個項目并確定各個部分的時間比重非常重要,談起自己的經驗,他說:“以學習為主,科研和比賽要利用課余時間完成。最重要的還是課程學習,要提高對時間的把控能力,充分利用好課堂時間和在圖書館的自主學習時間。”

  四、集體:一起成長的青春

  曾記同窗日月酣,未忘分道夢魂憨。

  一個人的成長離不開集體的力量,在成長過程中,牛孟鍇學長得益于集體的幫助,也把自己的力量貢獻給集體,服務每一位同學。在創新創業團隊中他作為團隊領導者始終不忘初心,砥礪前行,團隊成員隨時間不斷更替輪換,但是創新創業的初心從未改變,截至2021年團隊目前成員獲得創新創業類競賽榮譽24項,初心為鑒,砼心筑夢。

  作為團支書,牛孟鍇學長和其他班團支書一起開展了多種團日活動。例如,參觀國慶七十周年展演,邀請革命前輩進行講座等,放松身心的同時又增強了團支部的凝聚力。同時積極展開班級心理與學習疏導,定期與班中同學交流,了解同學們近期在學習生活中遇到的困難,積極為他們解決。牛孟鍇學長認真對待每一次主題班會和團員大會,及時傳達各類信息。任職期間,他個人也多次榮獲“長安大學優秀共青團干部”的榮譽稱號。在校期間積極參加校園活動獲得長安大學校園貢獻獎及“陜建”獎學金。

  “天道酬勤,事在人為,勿忘初心。”是牛孟鍇的行事準則,“做感興趣的事情,追尋向往的更高目標。”是牛孟鍇的執著追求。牛孟鍇學長一直為他所熱愛的事情付出著,也在不斷成為更優秀的人,力爭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才。

  大學生創新創業之星事跡材料3

  劉玉祥同學來自石家莊鐵道大學電氣與電子工程學院、電19茅以升班,中共預備黨員。在校期間,榮獲國家勵志獎學金1次,優秀學生獎學金3次、電氣與電子工程學院“三好學生”、“優秀學生干部”,并多次獲得科技創新比賽等獎項。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轉眼他已是大三的學生,回首過去兩年的大學生活,感觸頗深。他既為自己在學業上取得的成績感到高興,也為自己能從班級工作和實踐中得到鍛煉而感到欣慰。在這既匆忙又充實的兩年里,他始終保持著積極向上的心態,時刻嚴格要求自己,認真工作,勤奮學習,努力做到全面發展,在各方面都取得了較大的進步。

  學習方面

  作為一名大學生,他始終牢記學習是學生的第一要務,在平時學習的過程中努力學習專業基礎課,取得大二學年加權成績91.02分,綜合測評96.95分全班第一的成績。課后堅持自學,努力學習課外知識。過去兩年里,順利通過了全國大學生英語四、六級考試并取得優異成績,智育和德育成績均在班級前列并獲得了國家勵志獎學金,優秀獎學金和學院三好學生、優秀學生干部、優秀團員、“志愿者之星”等榮譽稱號。除此之外,他也非常重視將理論用于實踐,積極參加學科性競賽,并取得了重要成果。先后獲得了數學建模競賽省級一等獎、互聯網+大賽省銀獎、第七屆河北省大學生工程訓練綜合能力競賽一等獎、大唐杯5G技術大賽省三等獎、人工智能創新賽省級三等獎、發表一篇軟件著作權證書。

  思想方面

  入學初,他就鄭重的向黨組織遞交了入黨申請書,隨后順利獲得學校黨課結業證書,他始終堅持學習政治理論,注重個人思想的發展和成熟,提高自己的思想覺悟,由于考察期間表現良好,現已成為一名中共預備黨員。他無時無刻不以一名中共正式黨員的標準來嚴格要求自己,始終保持黨員的先進性和先鋒模范帶頭作用。

  工作方面

  大二學年,他擔任班級班長一職,作為一名班長,他深刻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為同學服務,怎樣才能做好校領導與同學之間聯系的紐帶,更體會到了肩頭擔負的那份沉甸甸的責任。兩年的工作經驗讓他知道了作為一名組織者,首先要具備的能力是一定要有耐心,對每一位同學的都要熱心的去服務,對同學生活中的矛盾要耐心的開導。作為一名班長他也深知一定要帶領同學們去鍛煉他們的各種能力,讓同學們更能發揮自己優勢,給予他們平臺,讓他們真正的去做他們自己。作為班長,他更深知一個班級的榮譽大于任何一個人的榮譽,時常與團支書協商、討論班內情況,并針對問題組織相關團日活動,讓大家一起解決問題。作為一名班長,他秉持“勝不驕、敗不餒”的心態,以目前自身能力為基礎,更加積極的去提升自己的能力,成為一名更有能力且負責的班長。

  生活方面

  在生活上,他勤儉節約,絕不浪費,對待生活始終保持樂觀向上的態度,遇事沉著冷靜,不畏艱難。為人親切隨和,待人真摯熱忱,與周圍的老師同學相處融洽,關系和睦,在生活中建立了良好的人際關系,獲得了大家的尊重和支持。為了使大學生活過的更加充實精彩,他積極參加了學校的學生組織,與協會成員共同參與舉辦了彩跑活動,獲得了協會“志愿者之星”的榮譽稱號,參加了辯論賽并獲得“優秀辯手”的稱號,也鍛煉了自己其他各方面的能力。

  創新創業情況

  入學以來,他積極參加各種比賽并獲得獎勵和榮譽,先后獲得了數學建模競賽省級一等獎、互聯網+大賽省銀獎、第七屆河北省大學生工程訓練綜合能力競賽一等獎、大唐杯5G技術大賽省三等獎、人工智能創新賽省級三等獎、發表一篇軟件著作權證書。

  大學生創新創業之星事跡材料4

  “夢想是生命的靈魂,是心靈的燈塔,是引導人走向未來的信仰。” 這是陳熠舟最喜歡的一句話。這位95后創業者,從大二開始組建創業團隊,也親眼見證夢想一點點“花開”。

  陳熠舟的夢想起航于一段叫《七十三封信》的視頻。這段視頻講述了留守兒童葵花寫給外出父母的七十三封信的故事,故事里孩子無助的呼喚深深刺痛了她的心。由此,她開始投身教育公益活動。其間,她常常思考一個問題:如何既能節省時間又能給孩子更多陪伴?漸漸地,一個在線教育創業的想法在她腦海中萌生了。

  陳熠舟創業的初衷是研發智慧教育平臺,讓更多的孩子享受到優質教育資源,這一想法也得到了學校老師的認可。從帶頭組建創業團隊,到參與研發和引進平臺技術,再到創業夢想落地,一步步走來,每一次遇到瓶頸時,她都告訴自己:再堅持一下,說不定就有希望。

  2016年2月,在學校支持下她注冊成立了學校首個教育創業公司,注冊資金100萬元,憑借自主研發的智慧教育雙師技術3項國家專利,開始了教育創業。現在她已擁有兩家教育創業公司,平臺擁有2000多個學生用戶,她也晉級2016年國際青年科技創業大賽全球總決賽,獲得2016年中國教育信息化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一等獎(全國第二名)、浙江省挑戰杯創業計劃大賽銀獎。與此同時,她還在校內建立在線勤工助學基地,為師大的貧困學子提供勤工助學崗位。

  陳熠舟認為,教育公益,不是簡單的物質資助,而是通過教育與精神的雙重陪伴,用一個靈魂喚醒一個靈魂,讓更多的孩子擁有更好的未來。

  在原先專利平臺基礎上,她又主持研發了“智慧云”公益平臺。2016年7月,她帶領團隊遠赴廣西中越邊境的希望小學,開展為期1個月的支教;同年8月,又帶領團隊前往貴州遵義繼續開拓,探索建立“智慧雙師型”在線支教模式。2017年2月和3月,團隊分別赴青海可可西里、青海果洛以及南海三沙的學校搭建在線支教基地。

  為了到青海支教,他們輾轉6次火車,跨越3000多公里,歷經三天兩夜到達海拔4500米的青藏高原。嚴重缺氧、強烈高原反應,她連續一周高燒不退,身體接近極限。當時很多人勸她放棄,但她咬牙堅持下來,最后在那邊待了18天。從教不會說漢語的藏族孩子第一首漢語歌,到離開時,100多個孩子用不太標準的漢語喊著“老師,您別走”。一個個渴望的眼神讓她看到了兒時的自己,因為這句話,她更加堅守初心:要為更多的孩子帶去更優質的教育。

  目前,團隊已搭建了包括廣西首個“在線希望小學”在內的4個實踐基地,相隔幾千公里的在線支教成為現實。她堅持每周都參與在線支教,已累計為邊區孩子上課200余節。她還通過書信交流、電話溝通、社會實踐等多種形式,幫助那里的孩子。

  如今她已加入中國青少年兒童發展基金會專項行動,和社會公益團隊合作搭建 “中國鄉村兒童聯合公益平臺”。此次公益行動已募集善款500余萬元,致力于解決偏遠山區孩子上學問題,通過在線授課形式,為路途遙遠的中小學生提供可移動、智能化的教室。

  截至2017年10月,他們已在貴州、新疆、湖北等共5個試點地區開展項目工作,其中湖北的基地初步落成,每個教室可容納80-100人。接下來,她的公益行動將惠及四川大涼山、云南紅河在內的11所中西部小學,幫扶偏遠山區兒童免于異常遙遠的上學路途奔波。

  “學習+創業+公益”,讓她的教育公益創業夢想一步步走進現實。她說,“創業是為了我的一份夢想,公益也是源于我的初心。凝心聚力,終成江河,我們的夢雖然遙遠,但是腳踏實地,終有一天會到達夢想的彼岸。”

  大學生創新創業之星事跡材料5

  江明山自幼就有經商的夢想,剛上大學就開始了創業之旅。然而經歷了一番周折,他發現只有創業與學業更好地結合,才能贏得未來。

  剛上大學時,他當過畫室老師、做過美術培訓、當過批發商銷售材料、炒過股,因為做的事多而雜,以致精力分散,大一的成績不理想。連一名合格的班長都沒有做到,何談做一番事業?

  冷靜下來,他發現做小生意雖然能改變生活,但改變不了命運。學業要與夢想兼得,只有把專業所學與創業相結合,才能實現個人價值最大化。在不斷的努力下,他不僅每年成績綜合量化排名都是前兩名且連續四年得到獎學金,在創業與公益事業上他與聯合創始人鄒晟宇、裴文仟攜手共進多次獲獎。

  2014年初,他開始市場調研工作,2015年創辦明仟原創藝術工作室,2016年注冊沈陽明仟文化藝術有限公司,2017年6月增資為遼寧明成文化藝術有限公司。2017年7月,以遼寧明成文化藝術有限公司為主體的明成文化(500145)在股交中心正式掛牌。

  江明山分析全球幾大拍賣行的年終數據發現,國內中端藝術品市場互動率低,許多消費者找不到消費渠道;好不容易找到渠道又買不到心儀的作品;找到了心儀的作品卻沒有衡量價值的標準。

  于是他提出了“重新定義藝術商品市場,讓價格等于價值,打造最高性價比,打擊市場泡沫,讓藝術來源生活回歸生活”的想法。他認為中端市場難以切入和對接,是因為每個地域的文化不同、消費者喜好不同。文創產品不像藥物,一個品類可以滿足不同地域和人群的需求。

  但他覺得,大家都認為文創沒有衡量標準,就更應該逆向思考。明成文化應該做的是價格標準化,把沒有標準的事情找出規律做成標準,建立信任。為此,他從多維度逆向思考布局、規劃、實踐,由此公司迎來了發展,也給客戶帶來更好的價值體驗。

  一些大學生拿創業當兒戲,認為失敗了也沒什么,或者從一開始也沒想過成功,又或者是成功了一小步就沾沾自喜導致全盤皆輸。江明山認為,不管你是真正創業還是想融入其中學習和豐富自己,都要嚴肅對待這件事,因為從那一刻起,大學生們不只是對自己負責,更要為團隊,為社會負責。

  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是態度,是責任,更是未來!

  大學生創新創業之星事跡材料6

  “創業很難”、“堅持為核”是李志彬創業以來最大的感悟。他說,“向死而生,力挽狂瀾,這是創業最酷的地方。”

  李志彬就讀于浙江萬里學院商學院。2015年4月-2016年11月,他帶領兩個小伙伴負責華為終端EMUI的每月定量UI框架設計工作,在18個月簽約工作期間,他們獨立設計了56套華為手機終端的UI適配作品,維護了3個500人華為愛好者粉絲群,實現總獨立銷量226萬次。項目獲得2016年第八屆“全國高等學校信息技術與創新實踐活動大賽”NOC大賽全國決賽一等獎,截至項目轉型前實現綜合盈利86萬余元。

  2015年10月,李志彬投資25萬元嘗試了校園網絡大電影的攝制及出品工作,最終片名定為《校花股神》,該片2015年12月在愛奇藝、優酷、樂視網同時上線付費點播,為團隊的轉型打下了一定基礎。

  一年后,看到網絡影視劇的爆炸式發展,李志彬帶領團隊轉型,籌建寧波魚骨頭文化傳媒有限公司,除保留原有廣告設計、UI設計的業務路線外,全力進軍影視傳媒行業。1個月后,他們團隊得到了寧波湖畔文化產業園的天使扶持,完成了原始團隊、原始資金的人員和資產重組,確定了最終3位核心股東,組成了一支各懷本領的9人隊伍,籌備了400平方米的辦公場地,開始二次創業。

  2017年8月~11月,他們拍攝了系列熱門愛奇藝獨播網劇和熱點網絡大電影,代表作:愛奇藝熱門網絡連續劇《白衣校花與大長腿3》、《極惡必誅》、《法網鐵拳》、《邪不勝正》、《罪不可逭》等,公司還擁有《陽間巡邏人》、《傾世謀妃》等大型小說儲備IP,項目啟動后產值已超1400萬元,2018年預計產值將超4000萬元。

  兩年多的創業生涯每一步都充滿艱辛。2017年,整個團隊都處于高負荷狀態。剛從學校邁入社會,他們也因為自己的年少與經驗匱乏付出了血淋淋的代價。最難的是當年8月,一周內同時遭遇人事大地震、資金匱乏等。賺錢已經變得次要,帶領團隊走下去、把事清做好、不辜負合作伙伴,是最重要的。“否則怎么面對一直陪我吃苦并且在毫無成就可言的情況下付出的天使合伙人?”李志彬說,“我曾看到過有的創業者晚上在地上爬行減壓,看的時候差點落淚:有點責任心的創業者不僅孤獨而且精神壓力特別大,在所有人面前都要裝作堅強,背后怎么減壓只有自己知道了。”有心人天不負。也是在2017年8月,他們拿到了愛奇藝(北京)和東陽橫瑞影視的近700萬元天使投資,三方簽署了合作協議。

  “創業少不了堅持。堅持夢想也好,堅持賺大錢也好,堅持對員工負責也好,反正創業者必須應該堅持某種東西。”李志彬說,創業初期,如果不是想打造自己的舞臺,他肯定會留在華為設計中心拿50萬元以上的年薪。“如果不是不甘平庸,也不會一直失敗還一直嘗試。每個階段最重要的堅持不同。我不知道其他創業者是否有這樣感想,但是我確定創業者一定要堅持某種東西。 ”

  大學生創新創業之星事跡材料7

  2013年9月,懷著對未來的憧憬,張展耀來到佛山職業技術學院,主修汽車相關專業,兼修團隊管理與市場運營相關課程。一次小小的機遇讓其賺了幾千元,也為他打開了創業的大門。

  如今,24歲的張展耀創業已有5年,擔任3家公司的法人以及總經理,同時擔任廣州駕來也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核心運營項目為駕來也學車APP,擁有駕來也商標權以及駕來也APP軟件著作權。另外,他還擔任學塘網華南大區負責人。

  2014年移動互聯網概念滿天飛,到處充斥著移動互聯網的創業機遇,張展耀聽得最多的就是“站在風口上,豬都能飛起來”。“或許我有機會成為那只‘豬’。”他想。于是,他參與創辦了曾一度風靡大學校園的“學塘網”,擔任華南大區總監職位。

  本著“扶持大學生創業,幫助商家走進校園”的宗旨,在一年多的時間里,學塘網覆蓋了全國508所高校,與一百多個品牌進行合作,其中不乏百事可樂,去哪兒網、阿里巴巴等知名品牌,幫助以及帶動了全國超過2000名大學生創業,并于2016年獲得500萬元天使投資。

  2017年是張展耀人生中重大的轉折點。那一年,他開始籌備“駕來也”項目。之前一年多,他一直在查找駕考市場的痛點,尋求行業解決方案。

  據調查,2016年全國有近四千萬人學車考駕照,整個駕考行業每年市場規模在一千億元以上。目前國內持有駕照的人數為3.2億,預計10-15年內會增長到7-8億,駕考市場仍是朝陽產業。多數學員都是學車以后第一次購車用車,其后續所需購置汽車及養護汽車的市場價值空間巨大。創業者可繼續對其進行跟蹤服務。終于,基于學塘網的核心成員,通過大量的勘察調研,4月10日張展耀正式創立“駕來也”學車項目。

  針對傳統駕考行業效率低、服務差的痛點與教練個體作坊式經營的行業現狀,“駕來也”率先提出“互聯網駕考”概念,針對性的建立了平臺擔保代收管學費分階段支付教練;教學信息化管理一鍵約車約考;教練工資學員發,倒逼服務提升的互聯網駕考運營模式。形成了透明、效率、服務的駕考新體系。

  通過駕考平臺這個入口,張展耀進一步切入陪駕、汽車團購、用車等市場,打通整個汽車互聯網產業鏈。經過近半年的發展,“駕來也”已形成以廣州為總部,其他城市為直營的運作模式。截止到2017年12月,“駕來也”已在全國十三個城市開設分公司,營業額超過9000萬元,目前已啟動A輪2000萬元融資。

  張展耀堅信,駕來也項目必將成為中國互聯網駕培改革的領導者。未來,駕來也項目將會接入更多的商業模式。

  在外人看來,張展耀的創業道路一帆風順,但自己吃的苦只有自己心里清楚。在項目最艱難的時候,工資發不起,生活費難以解決,很多核心成員甚至要靠女朋友的補貼才能堅持。5年的創業生涯,團隊股東成員走了一批,又來一批,經歷了接近10次的團隊重組,能一直堅持下來的人寥寥無幾。

  張展耀認為,創業就是要逼著自己不斷地去成長,不斷地去自我突破。“以前讀汽車專業的時候,我可以不理解商業、運營。學了一個學期的汽車,我只知道汽車里面有什么。當然創業也會犯很多錯,這是正常的,我也犯很多錯,但是犯錯,必須知道我們錯在哪里,我們才能去改正。”

  “很多人說,大學生創業成功率極低,甚至只有1%,我認為這是客觀的,經過五年的創業經歷,創業的道路確實是太難了,但我相信我能成為那其中的1%。”張展耀說。

  大學生創新創業之星事跡材料8

  創業7年后,戴韻峰說,創業和創新需要一種精神:專注加堅持。

  “很多人不理解什么叫做專注。我理解的專注就是心無旁鶩地去感受自己跟這個世界的互動。隨心而動的狀態就是一種創業者的專注。”他說。

  2011年,還在廣州中醫藥大學攻讀中醫7年制本碩連讀時,戴韻峰就悄然啟動了自己的“創客”計劃。一年后,深圳市金華佗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還在做學生時,戴韻峰就開始關注中醫標準缺失的問題。他希望依托國際醫療術語庫,建立起中醫與國際標準的對應、關聯,最終實現中醫的標準化和數字化。這樣,當所有關聯建立后,中醫中的“胸悶”就能夠與西醫的“胸痛”作對應;而“不寐”、“少寐”、“眠差”也能自動關聯到“失眠”。方法有了,中醫素材卻成了大問題。大批的文獻資料仍未成為電腦中的中醫素材,只好采取土方法——將《傷寒論》、《內經》、《金匱要略》、《溫病條辨》四本中醫經典全文全部人工錄入電腦,并整理成7000多條經驗——每條經驗都有病因和藥方。完成這個步驟花費了1年多的時間,“手打”團隊也從最初的10人增加至30人。

  現在這個申請了著作權的數據庫整合了約800本中醫書籍、7000味中藥、6萬首方劑、460個中醫穴位。通過他們的微信公眾號,可免費查詢這些中醫內容。該功能目前已經吸引了7萬多名中醫粉絲。由此戴韻峰邁出了“創客”夢想的第一步。

  然而路途并不平坦。2012年春天,戴韻峰焦頭爛額:研究生剛畢業,留在廣東省中醫院的ICU病區當醫生,白天上班,晚上創業,同時還要應對團隊骨干出走的打擊。由于股份談判破裂,公司技術總監、產品經理離職并刪除了進度過半的產品源代碼。但也是在這個時候,國家出臺政策放開醫療市場、鼓勵醫生多點執業。戴韻峰覺得這是醫患互動平臺進入市場的最佳時機,為此決定辭職創業。

  他拿出了工作時積攢的30余萬元,還特別找銀行和朋友借了30萬元。接下來的時間里基本都在瘋狂找人——找團隊、找投資人,一個月下來,積累的名片有數百張。

  在設想中,通過App和網頁平臺,一個全新的“淘寶”式中醫院建立起來——“金華佗”與有資質的中醫醫生簽約,全國各地病患注冊上線就可以挑選醫生問詢。病患只需要輸入自己的病癥關鍵詞,平臺就會“跳”出相關的醫生,并確保系統在3分鐘內應答、醫生在24小時內接受問詢;患者的付費支付到第三方平臺,等待患者確認并打分之后再支付給醫生。如果患者給醫生的差評有事實確認,第三方會將錢退回給病患。在“金華佗”的平臺上,患者除了可以向醫生咨詢之外,還可以保存自己的傷病檔案,并挑選自己的家庭醫生,進行線下的問診;此外,醫生們還會在平臺上定期開展義診、舉辦養生講座。根據2013年的數據,全國有80萬名中醫醫生,在醫生多點執業的趨勢下,互聯網式醫患市場蓄勢待發。目前,“金華佗”已經與全國350+副主任級別以上醫生進行簽約——這些醫生是團隊一個一個打電話、拜訪“爭取”來的,最高峰時每天活躍粉絲7萬多名,主要以廣東地區用戶為主。

  2015年,團隊搬遷到了海珠區,并開辦第一家“寫字樓”里的中醫體驗館,旨在打造“一站式中醫執業孵化平臺”,2017年初正式開啟中醫師承項目。在不斷向前奔跑的過程中,金華佗不斷強大,在實現目標的過程中,我們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大力推廣中國博大精深的中醫醫學,促進中醫傳承更好發展。

  在外人看來,獲得兩輪風投后,他們現在的腰包比以前鼓了,四處舉債的苦日子成為過去時,但是事實上,團隊作風還是很“摳”,正餐也只舍得吃最平常的快餐。“創業者如果覺得自己富有,就離失敗差不遠了。是不是真的有錢,得看我們今后的運營情況。”這是戴韻峰常對核心團隊說的。

  當了五年“創客”,他總結了幾條“激勵語”:“多閱讀,多觀察,才能有火眼金睛發現哪里有機會”,“多思考,但是不要想太多,起跑前不要停留在決策泥潭,起跑后要少猶豫、多堅持”,“閉上嘴,邁開腿,少說話,多干事”……總結起來好似云淡風輕,但是創業途中總有許多不為人知的坎坷和辛酸。“每當遇到困難,我總會想起年幼時生的那場大病,以及借助中醫得到康復的奇妙過程。在那之后,中醫成了我的信仰,我決定為中醫的創新發展貢獻青春才智,用我的中醫夢,助力實現民族復興的偉大中國夢。今后的路途任重道遠,我堅信:創業能過‘敗、苦、辱’三關,可望有成。”

  大學生創新創業之星事跡材料9

  白羊座、O型血的王天是個典型的“鋼鐵直男”。骨子里就不安分的他從來都沒想過要去找一份穩定的工作,過朝九晚五的生活。高中時他就想和同學一起創辦一家公司,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創造些什么,例如生化機器人,終結者T-800。

  2006年,王天加入了學校的仿生機器人實驗室,在那里的幾年,他首次接觸了虛擬現實技術。淘寶也在那個時候開始迅速發展,淘寶上買衣服難評估、難選擇問題是當時物流環境下的一大痛點,王天想到可以通過視覺識別來建模,讓身材可調控的仿人機器人試穿進行全景拍照,給人以更直觀的感受和更準確的評估。但后來因為實驗室事情多、任務重不得已放棄。

  現在王天回想起來,覺得當時還太過稚氣,只有創業的想法卻不懂創業的方法。他認為并不是非要想破頭想出一個極好的點子才可以創業,只要能解決用戶的某個痛點,并且能夠腳踏實地的去做,哪怕產品再簡單,再無技術可言,也一定會有市場;反之遇到阻力就放棄,肯定是做不成的。

  由于平時總是在實驗室里“加班”,王天經常會錯過末班車卻渾不自知,還傻傻地在寒風中等待。于是他們就想,要不做一個可以實時顯示公交動態的智能站牌吧,而且當時南方的許多城市有少量投放。但該項目會涉及大量相關部門審批,王天兜兜轉轉四處碰壁,毫無進展。

  無意中,王天接手了大慶新建公交公司的新項目:他們需要在三個月內交付完成一套調度系統和100個智能公交終端、車載監控系統,用于監測公交運作情況、排班、調度、影像信息、糾紛處理、自動播報等。經歷和經驗是一個非常大的壁壘,為了在規定時間內完成硬件軟件的研發測試,整個團隊干脆在實驗室里住了下來。三個月內,所有人的狀態都十分焦慮,每天除了工作還是拼命工作,實在堅持不住時就去角落的桌子上打個盹,但沒過多久總會因為各種狀況醒來,匆匆忙忙吃兩口飯,又繼續投身工作,當時就連洗澡都成了奢侈的事。

  最后團隊把項目做成了,他也賺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2012年的畢業季,王天團隊成員因為家庭原因各奔東西,團隊被迫解散,移交業務后,王天開始重組團隊,成立了哈爾濱程天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王天定了一條規矩:做項目不做產品,從中鍛煉團隊,熟悉市場,摸索一條商業化道路。

  2013年,公司迅速地明確了產品方向——外骨骼機器人,它可以幫助癱瘓、脊柱神經受損、中風等喪失行動能力的患者丟下輪椅,實現獨立自由行走,減輕了家人的照顧成本和生活負擔;也可以幫助正常人跳得更高、跑的更快、走的更遠。

  這個項目的靈感還是源于王天的母親,由于肺癌轉移,她從行動不便到不能行走,王天目睹了整個過程,心痛不已卻又無能為力。王天說:“我們做機器人技術的,就是要讓人類的生活變得更加輕松、自由、體面。可到頭來連自己的親人都無法幫助。”那一刻,他決心造一種機器人——能幫助像他母親一樣的失能、弱能患者站起來,走出去。

  從外骨骼機器人想法誕生的那刻起,王天就面臨了所有創業者都會面臨的最大問題——缺乏資金。特別是產品處于初期,又是一個新興的東西,極少有人認同王天,拿著樣機圖紙希冀融到錢無疑是癡人說夢。為了快速研發布局與各大醫療機構取得合作,他一直為籌錢、借錢反復奔波,幾乎把其他業務的資金都填了進去,但還是不夠,一度難產。功夫不負有心人,終于在2016年10月獲得千萬級天使投資基金,王天帶領程天科技快速迭代將之前積累的技術產品化,從圖紙到1.0的功能級再到3.0量產級,王天只用了1年。

  通過50多例的臨床試驗,程天科技的悠行外骨骼機器人已經幫助到了很多失能、弱能的人,增加患者生命長度,提高生命質量,也為醫院提供了一個全新的康復體系。

  大學生創新創業之星事跡材料10

  2015年,當楊澤霖第一次接觸到深度學習算法時,就敏銳地認識到這將成為一種革命性技術,而圖像識別將成為深度學習算法的第一個發力點。經過多方調研,21歲的楊澤霖同幾個志同道合的伙伴,開始了他們的創業之路——將深度學習技術帶入工業圖像識別領域,服務傳統行業。

  楊澤霖成長在一個父母都是國企高級工程師的家庭。2012年,他以優異的成績考入西安交通大學數學系,2017年保送至西安交通大學計算機系攻讀碩士學位。他于2015年8月成立西安禾思眾成——之所以取了這樣的名字,是因為禾思眾成的創始人有來自西安交通大學金禾經濟研究中心,這支隊伍希望秉承交通大學“飲水思源”的光榮傳統與品格,聚志同道合之眾,成不同凡響之事。

  2017年禾思眾成繼續進軍計算機視覺行業,而此時基于深度學習算法的計算機視覺解決方案,諸如FACE++、商湯科技、依圖等知名公司都有涉及此領域。因此,要打入這個市場,就要對商業模式進行徹底的顛覆。

  禾思眾成選擇另辟蹊徑,更加專注于人工智能技術在移動設備上的兼容性、并行運算效率上的優化,讓輕量級可遷移的算法可以快速運行在ARM架構的CPU上。當時,計算機視覺領域的頭部企業都在做政府部門相關的規模化項目,這些項目銷售額高、利潤大。但是,禾思眾成希望從大眾化的長尾市場入手,如小區門禁的人臉識別、幼兒園接送家長的人臉識別、宿舍的人臉識別考勤……這些場景的需求相對簡單,規模也比較小。針對這些場景,禾思眾成提出了“云+端”的解決方案。以人臉識別舉例,識別到人臉進行本地邊緣計算,與底層數據庫比對通過后向閘機、門禁發送信號,同時上傳結構化的數據到云端,用于管理和統計。探索別人未曾參與的領域,走別人從未走過的路,成為禾思眾成在競爭激烈的人工智能領域中占有一席之地的法寶。

  如果說2015年到2017年是人工智能的風口,大量資本涌入人工智能初創企業使得創業門檻有所降低,那么2018年則是對人工智能公司真正的考驗,資本的寒冬已經隱隱顯現。“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只有真正行得通的商業模式才能不被市場淘汰。禾思眾成始終堅信,人工智能不是一個獨立封閉的行業,而應當成為千千萬萬傳統行業發展的助推劑。只有做到AI+傳統行業,借助人工智能為傳統行業賦能,讓人工智能的顛覆性創新真正地深入日常生產生活的每一個角落,才能實現人工智能真正的價值。

  米其林輪胎曾深為抄寫特征碼而苦惱。禾思眾成為其提供了一個方案:直接對輪胎進行一次掃描就可以將特征碼識別出來,并且和后臺系統進行聯動、管理。該方案采集了50萬張輪胎照片,訓練機器識別各種各樣情況下的特征碼,將視覺精度一下子提高到99.7%。

  “因為年輕,所以有更多的選擇,所以無畏選擇。”楊澤霖說,自己選擇創業就像別的大學生選擇就業一樣,都是一種選擇,都是為了在實現自我價值的基礎上回饋社會。我們常說,一個人走得快,但是一群人走得遠。楊澤霖正和他的伙伴們一道,在創業這條路上積極進取、奮力拼搏,努力在人工智能領域“發揮更大的價值”。

  大學生創新創業之星事跡材料11

  錢立權的創業路是從免費開始的。大一時,他通過為學院、社團設計集體服裝發現了商機。盡管這一過程并沒有賺到錢,但是他得到了大家的認可,開啟了自己的“文創”之路。

  2016年錢立權畢業于湖北工業大學,獲藝術學學士學位,同年考入該校藝術設計專業碩士在讀。

  在校期間,錢立權帶領團隊先后獲得“第三屆教育部互聯網+創新創業大賽銀獎”,武漢市“2017高創之星十強”,“國臺辦海峽兩岸創新創業邀請賽三等獎”等榮譽。他個人已是武漢文化創新產業促進會會員,湖北省收藏家協會會員,武漢雅格創意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武漢雅格時代科技有限公司、湖北中豪廣告有限公司等三家公司執行董事。

  他創辦的“武漢雅格創意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是一家涵蓋文創產品開發、線上教育網校+線下門店、創意設計三大板塊為一體的綜合型文化創意公司。公司先后參與了近二十余家上市公司、政府開發區的文創產品研發與旅游形象規劃設計,并對口聯系嘉禾裝飾等業內知名設計公司。另外,公司幫助近千名大學生走上工作崗位,并帶動身邊有創業理想的同學創業。

  經過幾年發展,錢立權的公司逐漸有了知名度。去年8月,一家文創產品生產企業慕名而來,想讓錢立權團隊結合陜北南泥灣紅色文化,設計一套文創產品。錢立權前后易稿10多次,還多次前往陜北考察,經過4個多月反復溝通,擺件、書簽、雕塑等一套24件產品最終出爐。

  錢立權介紹,他創辦的公司不僅兼顧了文創產品設計與銷售,還致力于設計類教育培訓。前不久,他們開發的一套培訓軟件,取得了8項國家軟件著作權。

  錢立權認為,創業的人得有遠大的目標,要有野心。“我們不管做什么事,既然做了,就給自己定一個比較高的目標,而且一定要高于自己現在的能力,這樣的話才會有所進步。”

  同時,創業的人得有寬廣的胸懷。“在創業過程中被誤解誹謗,甚至不懈,很正常,只要未來輝煌,這些都不重要,要有勇氣去改變可以改變的事情,要有胸懷接受不可改變的事情。”

  另外,創業的人意志要堅強。“創業是很艱辛的,我們經常都是晚上十一二點還在做項目的事情,并不是外面看著那么風光,經常夜里加班,每天被各種事情驅動著。但是有時候也不一定成功。”

  在錢立權看來,21世紀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也是一個最壞的時代。信息過于扁平化對知識提出更高要求,很多傳統行業都將被人工智能取代,對創業者的技術性、科學性提出更高要求。

  “我們創業之前一定要好好的準備。現在的人們只會注意陽光燦爛下的花枝招展,很少會注意狂風暴雨后的殘枝碎葉。所以一定要對一個行業了解三年以上再去創業,不要盲目創業。”他說。

  大學生創新創業之星事跡材料12

  楊劍南服務的第一家客戶是做筆記本外殼的。他去了五次。剛開始,人家聽不懂他說什么,以為他是個騙子;后來,人家終于明白了他在幫自己省錢,說“那就試試吧”,這一試試出了一片天。

  楊劍南為重慶大學16級經管學院應用經濟學碩士,現任重慶伏特貓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截至目前,伏特貓服務北汽銀翔、重慶機電集團、力帆、中法水務、百事可樂等行業巨頭,服務企業的電量達80億千瓦時,累計為客戶節省電費千萬元。

  “伏特貓”的創業項目可以用“省心省工省電費”來概括,即通過安裝團隊提供的智能終端,采集企業各項用電數據,再將數據實時上傳到云端平臺,讓客戶通過手機能夠隨時看到自己企業的用電情況及咨詢建議。同時專家團隊通過后臺數據分析,可以幫助客戶發現并協助其處理所出現的用電問題。

  早在2013年,楊劍南就開始了對用電市場的觀察,經過一年多的摸索和學習,他發現很多企業為了縮減成本,花了很多功夫在財務管理、合理避稅等方面,但是卻幾乎沒有企業想過怎樣去管理公司的用電情況,甚至包括很多事業單位都普遍存在用電問題。

  另外,如果企業在用電方面出現問題,他們很難尋求到幫助。理論上來說可以通過供電局解決問題,但是實際上供電局服務范圍有限,他們優先保證國有企業用電安全,并不足以及時滿足整個市場,而用電方由于信息不對稱而缺少發言權,在市場中處于劣勢地位。如果一個企業斷了電,為了維持正常運轉,對電力系統絲毫不知曉的企業只能無條件接受別人開出的高價。而“伏特貓”提供的服務恰好可以解決企業的用電困境,用合適的價格買到滿意的服務,可以說“伏特貓”是在“為了無法計價的服務而服務”。

  如今,這支團隊已經服務了數千家企業,遍布重慶、湖北、安徽、江蘇、浙江、北京、四川、廣東、黑龍江、遼寧等十個省份。并且在全球最大的企業服務平臺——阿里巴巴釘釘的支持下,開始通過互聯網的渠道更加快捷地為企業提供無憂的用電服務。在首屆渝創渝新大賽綜合服務類中獲得冠軍,楊劍南在比賽中說:“希望實現一個小目標,就是在接下來一年幫助企業節省電費5個億。”

  至于團隊為什么取名“伏特貓”?楊劍南說:“現在人們要上網,就必須安裝一個貓(‘Modem’路由器),而明天用電客戶也會需要電力‘貓’,希望未來每一個企業都能有“伏特貓”為它提供用電服務,讓每個企業用電無憂。這是無法計價的服務!我們是為了無法計價的服務而服務”這就是“伏特貓”的愿景,支撐他們一路走到現在,也將引領他們走向未來。

  今年7月楊劍南受邀參加第三屆“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青年紅色筑夢之旅”活動,奔赴延安,學習延安精神,服務革命老區。楊劍南說:“我們大學生創新創業要立志高遠,利他是最好的利己,真正為社會解決問題!

  大學生創新創業之星事跡材料13

  安徽科瑞特模塑有限公司創始人儲亮對創業有自己的感悟。

  他認為創業者在尋找創業項目時,要找三個圈。第一個圈是自己愛做的事,第二個圈是自己能做的事,第三個圈是有市場需求的事。這三個圈的交集,就是適合自己的項目方向。

  儲亮是合肥工業大學的碩士研究生,在校時學的是汽車相關專業。在參與設計一款新型汽車電子儀表之后,他產生了創業的想法,選擇的領域是與自己學科背景相關聯的汽車零部件領域。

  創業初期是艱難的,雖然有研究汽車電子技術和學校老師的`技術幫助,以及啟動資金,但還是遭遇了很大困難:產品不被市場認可。

  怎么才能打開市場?經過一番市場調研,他們認識到,初創型小微企業應該避開競爭激烈的主流市場,去選擇門檻較低的二級市場,先將產品銷售出去,公司存活下來最重要。

  隨后的日子里,他們改變了公司戰略,調整了產品的市場策略,以門檻較低的二級汽車配套產品市場和汽車配件市場為主攻方向,這個戰略的調整很快就有了成效。沒過多久,開發出的產品便開始有了市場銷路,公司終于度過了市場危機。

  產品有了市場并不等于萬事大吉,在汽車零部件這個領域,競爭對手非常多,稍有不慎就會被淘汰出局,何況他們還是根底很淺的小微企業。要想活著站穩市場,就必須提升企業的軟實力,通過提升產品品質和建設管理體系來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保證企業在市場中的生命力。為此,儲亮和他的團隊一項項攻關,逐步在公司中建立起了完善的質保體系,先后通過了ISO9001體系認證和ISO/TS16949體系認證。并且按照標準化、程序化、規范化、職業化和科學化的原則加強和完善公司的管理體系建設,先后完善了產能管理系統、成本管控系統、質量管理系統、績效管理系統和創新改善管理系統等方面的管理體系建設,同時推進了6S管理、TPM管理、ISO/TS16949五大工具等管理工具的運用,大大的提升了企業的軟實力和市場競爭力。

  在這個過程中,他們不僅建立起了一支高素質的人才隊伍和科學的經營管理模式,同時也提升了公司的市場競爭力,獲得了客戶的認可,成功地成為了汽車主機廠的一級配套生產企業,開發了多種汽車零部件產品,儲亮被教育部評選為“全國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之星”。

  為了提升公司的技術實力,儲亮在創業初期就與合肥工業大學建立了緊密的產學研合作關系,校企合作實現了高校和企業資源的有效整合。通過合作,實現了高校和企業的技術對接,使公司的技術能力得到了支撐。高校里優質的技術資源解決了公司在生產經營過程中出現的一些技術問題,同時公司也成為了高校的實習基地,承擔了高校師生的實習工作。

  創業首先就是創新,只有通過不斷創新才能有核心競爭力。儲亮當時創辦公司取名科瑞特,是來自英文create的音譯,就是創新、創造的意思。在他們公司,每個人都可以成為創新者,從產品技術創新、生產工藝創新到管理模式創新,只要有了創新方面的想法,都可以提出來,公司會給予每一個合理的想法進行試錯的機會,只有不斷去創新、不斷去試錯,團隊才能始終保持創業的激情和前進的動力,企業才能在競爭激烈的紅海市場中尋找到自己的一片藍海。

  儲亮開發的純電動汽車安全預警產品,填補了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安全預警系統產品的空白,創業事跡以“創新與創造”為主題,入選全國“值得大學生創業借鑒的50個創業優秀案例”,并收錄于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大學生創業優秀案例》。

  大學生創新創業之星事跡材料14

  劉金虎,一個地道的煙臺人,2013年高考,出于對煙臺的愛和與生俱來的山海情懷,他選擇了留在煙臺上大學,并順利被山東工商學院管理科學與工程學院錄取。大一的劉金虎成為了工程管理專業的班長,積極參與學校的各項活動,除了學習和學生工作外,他此時想的最多的是如何利用課余時間去不斷的拓展自己的邊界,一方面可以實現自我獨立,另一方面也是提前體驗社會的百般滋味。劉金虎是一個目標很明確的人,為了能夠逼著自己每天都看書學習,他成為了圖書館的一名管理員,天天打卡,很快,圖書館里感興趣的書都讀完了,他便將目光又轉向了煙大。課余時間他還在煙臺一家高端日料店兼職,為的是積累為人處世的基本禮儀,同時也對高端消費人群有基本的認知。這樣的經歷讓他變得性格開朗,懂得與人打交道,在做事待人方面積累了經驗,這些都成為了他日后創業的寶貴財富。大一大二期間,劉金虎做過六份兼職,自己在學校里賣過蘋果、海鮮、襪子、燒烤爐等各種創業小買賣的嘗試。經過在校兩年的學習和工作的積累后,他發現了一個機會。

  在劉金虎大一期間,創立了山商的第一個新媒體協會并擔任會長,策劃了校園微信號--山商靈犀,文章刷屏在全校同學的朋友圈,利用這個平臺和其他產品銷售。劉金虎便成為了名副其實的校園市場的經銷人,欣喜于成功的同時也讓劉金虎賺到了第一桶金。

  有朋友曾問過劉金虎,當他可以依靠自己的勞動支付大學生活費時是何心情?他很自豪地告訴我,就是從這時起,他變得自信了,更加堅定了要自己創業的念頭。可能是因為劉金虎在大二的時候就能把校園市場的開發、經營做得如此出眾,因此,他贏得了同學們的尊重和信任。在他讀大三時,劉金虎當選為院學生會主席。他知名度越來越高。這為他進一步開發和經營好校園市場、為學校開展各種活動爭取贊助打下了更好的基礎。大學四年,劉金虎是邊讀書,邊實踐著如何經商。這樣的經歷讓他變得性格開朗,懂得與人打交道,在做事待人方面積累了很多對日后創業很有價值的經驗。

  2015年劉金虎決定正式轉入創業學院,成為創業學院的第一屆學生。2015年11月,煙臺方片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正式注冊成立,因舉辦的轟動港城的“927黑卡吃貨節”一舉成名,發放黑卡10萬張,參與商家總營業額超過600萬,被騰訊邀請進行全國分享,全國500多家自媒體紛紛效仿。還有和萬達合作的飛凡吃貨節、和餐飲協會合作的煙臺好味道評選大賽等等大型活動。

  后續劉金虎經學校推薦參與第二屆互聯網+創新創業大賽,他立即查找到了相關的資料,并對自己的商業創業計劃進行了更加詳細的梳理。他的創業項目通過層層選拔,并在創業學院導師一對一的專業指導下,最終拿到了省賽銀獎的好成績,后續當選2017年團中央評選的創業英雄百強。

  2019年劉金虎從創業學院順利畢業。學業順利完成,但創業之路才剛剛開始。創業路上幾遇坎坷,疫情籠罩下,餐飲服務也全部閉門停業,方片這樣一個以為商戶投放廣告引流而盈利的傳媒公司,一個月的廣告只有零星幾單,根本不夠付租金和人員工資。但劉金虎和他的創始團隊始終在想辦法找路子,本地業務有困難就力拼全國業務,保證公司充足現金流運轉,員工權益得到充分保障。就是一種矢志不渝的意志力使公司憑借著團隊的力量,持續學習不斷嘗試,團隊成員彼此信任,突破公司的發展困境。

  方片新媒體起始于大學生在校創業項目,于2015正式成立公司,歷經五年發展,旗下新媒體平臺:煙臺吃貨、阿梨探店、煙臺了不敵等微信公眾號、海邊美食系列千萬粉絲抖音賬號。 目前公司六十余人,已擁有超過150萬煙臺區域粉絲和2000萬全國短視頻粉絲,服務于餐飲、商超、景區、酒店、美業、親子、娛樂、地產等領域的近千家品牌客戶,包括大悅城,萬達,新世界百貨,保利,希爾頓,喜來登,百納,聯通,電信,滴滴,歐樂堡,37度夢幻海,龍湖,祥隆等中高端品牌,為全國3000多家企業進行線上的宣傳推廣和營銷。 業務涵蓋:新媒體營銷推廣、新媒體代運營、視頻拍攝制作、技術開發、商家整體包裝和營銷活動策劃,力創行業標桿,真正為客戶解決著品效合一的傳播訴求。

  2019年營業收入突破千萬大關,這在煙臺新媒體行業是史無前例的。有朋友問劉金虎,成功的關鍵是什么?他說,是一個好的團隊。他和合作伙伴,真是志同道合,相互信任。這種信任不是說在嘴上,而是發自內心,體現在行動上。而他們在性格、專長和知識結構上的互補性,又是這個團隊具有競爭力的重要因素。2020年10月,在煙臺市新媒體協會成立大會上,榮幸當選為煙臺市新媒體協會首屆會長的劉金虎,面對全體會員進行了充滿熱情的發言:“持續學習的理念和敢想敢做的信念,使方片成為煙臺市首屈一指的新媒體公司!新媒體行業的發展不僅是我們新媒體從業者自身的發展,也是煙臺市經濟與文化共同的發展,更是與整個社會的協同發展,所有新媒體人都應攜手奮進,共創輝煌。”方片新媒體不僅是說得好聽,更是能把當初許下的諾言付諸實踐,現在方片致力于煙臺成為互聯網一線城市,將我們的流量優勢賦能于煙臺的特色農產品、煙臺的旅游資源,讓真正的港城故事響徹大江南北。

  2020年,是公司創立的第五年,作為老板,劉金虎在外界有很多稱呼,方片新媒體總經理、煙臺市新媒體協會會長、團中央大學生創業英雄百強、騰訊煙臺自媒體“城市負責人”、中國第一大自媒體社區群體微聯同城聯合創始人、航加商學院講師、微聯成長營特級導師、2016年度“泛海揚帆山東大學生創業行動”二等獎獲得者、2017年度煙臺“十佳雙創之星”榮譽稱號、騰訊煙臺自媒體“城市負責人”、中國城市自媒體聯盟“后起之秀獎”。這些榮譽加在劉金虎的身上,并沒有讓他從一個滿心赤城的創業青年變成一個功利主義的詭譎商人,反而更加讓他感受到使命光榮責任重大,十月,劉金虎作為校友代表設置創業基金十萬元,金虎說,我們要做一個感恩的公司,一個懂得感恩的人。在我們創業初期,是學校幫助我們解決了水電、房租和初創公司所面對的一切問題。沒有學校就沒有我們的今天,我希望我能將這種創業精神和感恩精神,繼續傳遞給我的師弟師妹們。

  2020年,是公司創立的第五年,也是金虎畢業的第一年,金虎經常說的一句話“我們雖然年輕,但我們擁有無限可能,不要給自己的人生設限,我們是一家學習型的公司,去學習、去創造,一起造夢,一起圓夢。”

  大學生創新創業之星事跡材料15

  雷達,男,中共預備黨員,漢族,現就讀于湖北汽車工業學院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焊接技術與工程專業焊接171班,曾任學院分團委學生會全媒體部長、金工科技協會副會長、班級組宣委員、逸夫圖書館講解員、愛之舟志愿服務隊新聞宣傳部部長。入校以來,始終保持積極向上的心態,時刻嚴格要求自己,積極向黨組織靠攏,勤奮學習,刻苦鉆研,積極進取,在德、智、體、美、勞等方面全面發展,為把自己培養成一名優秀的共產主義接班人努力奮斗。

  一、加強理論學習,堅定理想信念

  在學習上始終嚴格要求自己、刻苦努力、具有出色的自學能力,堅持以學促用,以用促學。連續兩年綜合測評專業前三,上學年學分績點為3.88、3.89均位列專業第一。在保證專業課成績優秀的情況下,廣泛涉獵課外圖書,學習并掌握了SolidWorks、UG及CAD軟件,還自學攝影剪輯,精通PS、PR和AE等。

  入學以來,能夠一如既往地嚴格要求自己,加強政治理論學習:一方面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基本路線、方針政策,用豐富的理論武裝自己的頭腦;另一方面通過學校開設的德育課程、慕課,或是自己讀書看報,努力提高政治理論修養,并且利用課余時間不斷深刻的剖析自己,修正自己思想認識偏差,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進一步堅定理想信念。此外,他還積極關注國家大事和身邊小事,善于思考,努力做到“學與思”、“學與問”、“學與行”相結合,不斷提高自身思想覺悟,為更好的為同學服務奠定了基礎。

  二、熱心志愿服務,塑造優秀品格

  從成為一名團員青年開始,他始終洋溢著“我是團員我光榮”的自豪感,品行端正,熱心公益,樂觀向上,積極參與大學生志愿服務工作。在校期間,參與“一米陽光”愛心捐贈活動、到十堰市“方灘鄉中心小學”、“張灣區動力新村社區”、“張灣區福利院”等志愿服務基地開展關愛留守兒童、空巢老人等活動,線上、線下各種志愿服務時長達200余小時。新冠疫情以來,積極響應學校和當地號召,主動請纓,為封村的鄉親們集中購買生活必需品,發放口罩、消毒液等醫用物資,協助駐村干部搭建臨時救助帳篷,幫助村衛生室衛生員入戶測量體溫并登記、上報相關表格,受到社會的一致好評。在服務社會、服務校園、服務同學的同時,塑造了優秀的個人品格,展現了青春的魅力。

  三、業務本領過硬,注重理論聯系實際

  學習成績優秀,在校期間,學習成績一直保持班級前3,獲得校級各類獎學金10余次;以實踐為師,堅持以學促用、以賽促學,積極參加學校、學院組織的各類志愿服務和社會實踐活動,以行動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時刻發揮模范帶頭作用。在校期間先后加入材料學院分團委學生會、金工科技協會、校田徑隊、逸夫圖書館講解團,工作認真負責,得到了老師和同學們的一致認可。在2018年“三下鄉”暑期社會實踐中獲得校級一等獎,并被評為社會實踐積極分子。擔任學院金工科技協會副會長期間,耐心指導低年級的同學學習各類工程應用軟件和專業實驗技能,幫助同學們增長知識、練就真本領;作為負責人,先后組織、主持10余場院系科技競賽宣講和學術交流活動,充當老師們的科研助手,為老師和同學們進一步交流搭建了橋梁,促進學院學風建設、營造了良好科研氛圍。

  四、科技創新能力強,模范作用突出

  具有較為突出的科技創新能力,高中時期其作品“環形蒸籠”就曾代表湖北省參加“宋慶齡少年兒童發明大賽”并奪得國家級銀獎。大學期間,積極組織參加各類科技競賽,有十余項科技創新作品。通過層層選拔,在第九屆“徠卡杯”全國大學生金相技能大賽(國家級A類賽事)中帶領團隊斬獲兩項國獎,并被共青團中央、全國學聯評為2019年度“全國大學生自強之星”。截至目前,累計獲得國家發明專利8項、實用新型專利5項、國家級獎5項、省級獎6項、院校級獎20余項,獲“三好學生”、“科技之星”等8項榮譽稱號;積極參與老師的科研項目,主持2項大創項目,并在中文核心期刊上發表了學術論文3篇。此外,在審專利4項、在審科研論文1篇,能夠較好的引領學院、學校創新創業方向,起到模范作用突出。

【大學生創新創業之星事跡材料】相關文章:

大學生創業之星事跡材料(通用12篇)07-27

返鄉創業之星事跡材料(精選7篇)09-22

返鄉創業之星事跡材料范文(精選6篇)09-22

創業脫貧之星事跡材料范文(精選5篇)09-22

創業之星論文03-31

大學生創新創業事跡材料范文(通用5篇)09-22

大學生創新與創業論文04-09

大學生創業創新口號03-19

學習之星事跡材料07-24

體育之星事跡材料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