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班會活動教案
端午節,起源于中國,最初是上古先民以龍舟競渡形式祭祀龍祖的節日。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端午節班會活動教案(精選25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端午節班會活動教案1
為深入挖掘民族傳統節日所蘊含的豐富教育資源,將民族精神、傳統美德教育、節氣文化和學校特色——節日文化緊密結合在一起,通過安排相關的實踐活動,加深同學們對于“端午節”中華民族傳統節日的認識,培養愛國主義精神,增強學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活動目的:
端午節是我國的一個傳統節日,通過端午節來懷念偉大的民族英雄屈原——這位可歌可敬的愛國詩人。歷古以來,已經形成獨特的風俗,如:吃粽子、賽龍舟、掛香袋、系五彩繩等活動。這些活動非常適合小學生親身參與,既能鍛煉和發展學生的動手能力,又能增進學生對中國傳統文化的了解和興趣,同時還能開展緬懷先輩,傳承民族精神的系列活動。
活動內容:
(一)節日環境的創設:各班級以“端午情懷”為主題更新一期軟體板報。大隊部利用周一升旗儀式時間,開展一次以“端午”為主題的國旗下講話。
(二)端午民俗活動的開展
活動一:主題班會話端午
活動對象:
1—6年級各中隊
中華民族是崇尚英雄、成就英雄、英雄輩出的民族。一切民族英雄,都是中華民族的脊梁,他們的事跡和精神都是激勵我們前行的強大力量。崇尚英雄、捍衛英雄、學習英雄、關愛英雄,是每一位少先隊員應該具有的品質。
活動安排:
1、利用端午節契機各中隊通過晨會課、班會課,講英雄屈原的故事;誦屈原的詩詞。讓隊員知道屈原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愛國詩人,激發學生愛國情感。
2、組織學生說說與端午相關的知識,如收看“賽龍舟”視頻,收看視頻不單純看輸贏,看熱鬧,更要讓隊員們了解到賽龍舟所體現的團隊意識、合作精神、勇于拼搏的精神。(大隊部將提供視頻參考及端午知識鏈接)
各班級根據本班實際,開展端午主題的班會課活動。如“端午時節話英雄”。
活動開展后將圖片等過程性資料上交至“德育處——每月德育活動——端午活動”文件夾中。
活動二:動手實踐過端午
1、編織五彩彩繩感受文化內涵
一、二年級隊員開展編織五彩繩活動。
五彩線,古代也叫五彩長命縷。中國古代崇敬五色,以五色為吉祥色。節日清晨,各家大人會在在孩子手腕、腳腕、脖子上拴五色線。寓意孩子平平安安。
隊員們利用假期通過不同的編織方法,打造豐富多彩的端午五彩繩。請家長親手為孩子帶上彩繩。希望一根根精美的彩繩,為隊員們帶去健康成長的祝福,感受濃厚幸福的節日氛圍。
2、粽香溢滿雙手愛心傳遞文化
三年級少先隊員開展包粽子活動。
隊員們利用假期跟父母或家中有經驗的長輩學習包粽子的方法。體驗傳統節日的美好,延續傳統文明的魅力。在動手體驗、品嘗自己的勞動成果之余,可以和同學們談談包粽子的感受,還可以把親手包的粽子送給送給周圍的老人、鄰居、交警叔叔、環衛工人和大家一起品嘗,一起過端午。
活動開展后將圖片等過程性資料上交至“德育處——每月德育活動——端午活動”文件夾中。
3、巧制端午香袋傳承傳統文化
四、五、六年級隊員開展制作香袋活動。
佩戴香袋,是端午傳統習俗之一。有清香、驅蟲、避瘟、防病的功效。隊員們可以在家長的陪伴下,小心裁、細細縫,做自己心儀的香袋。
巧制香袋送祝福,制作完成后可將自己親手做的香袋送給最親的人或最尊敬的人,說幾句暖心的話語。在享受快樂,感受親情的同時,了解了端午傳統文化,培養了動手能力,創新能力!
端午節班會活動教案2
一、活動背景:
端午節是我國的一個傳統節日,它有著獨特的風俗,如:吃粽子、賽龍舟、掛香袋、系長命縷等慶祝活動。這些活動都適合中班的幼兒來開展,既能鍛煉和發展幼兒的動手能力,又能增進幼兒對中國傳統文化的了解和興趣。同時,端午節又有著一個有名的來歷,讓幼兒了解“屈原”的故事,能激發他們初步的民族自豪感。為此,我結合一年一度的端午佳節,開展相關的主題教學活動。
二、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讓學生了解端午節的來歷和風俗習慣,同時鍛煉學生通過各種渠道(書籍、報刊、網絡、他人經驗等)獲取信息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學習端午節文化,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和民族自豪感。
三、活動地點:
教室
四、活動時間:
20xx年6月
五、活動前準備:
上網查閱資料、收集故事、多媒體課件等。
六、活動過程:
【活動導入】
1、我國有很多傳統節日,你知道我國有哪些傳統節日嗎?
2、那么端午節的由來、習俗你們知道嗎?今天就讓我們走進端午節去了解一下。
3、引出主題:“端午文化”主題班會現在開始!
【活動一】端午說由來
(一)端午節別稱
1、端午節有哪些別稱?
2、關于端午節的由來,說法很多,誰能告訴大家?(學生交流)
(二)端午講故事
1、端午節是中國古老的傳統節日,至今已有兩千多年歷史。關于端午節故事傳說很多,你們知道哪些與端午節有關的故事嗎?
2、學生講述端午節故事:《嫦娥奔月》。
3、主持人小結。
【活動二】端午話習俗
(一)賽龍舟
1、過端午節,是中國人二千多年來的傳統習慣,由于我國地廣人多,加上許多故事傳說,于是各地有著不同的習俗。你們知道端午節有哪些習俗嗎?(學生自由交流)
2、你知道端午節最熱鬧的習俗是什么嗎?(多媒體課件:賽龍舟)
3、端午節為什么要進行賽龍舟比賽?(學生交流)
(二)話粽子
1、除了賽龍舟,端午節的主要習俗就是品嘗粽子。(學生介紹粽子的由來。)
2、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國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葉、包粽子,其花色品種琳瑯滿目。(多媒體課件:粽子)
3、我國各地方的粽子還各有特色,請幾個學生介紹他們家鄉的粽子。
4、主持人小結
【活動三】談感受,激發情感
1、今年端午節與往年有什么不同?你是怎么過的?
2、你想對地震災區的小朋友說些什么?(學生交流)
3、總結:兩千多年的歲月,這在歷史的長河中不能算短短的一瞬了,可是盡管大江東去,暮往朝來,詩人屈原的形象卻依然留在人們心間。讓我們世世傳遞端午節,代代都記住他,一位偉大的浪漫主義愛國詩人――屈原。
【教師總結】
看了你們自己策劃的主題班會,不僅是同學們,包括老師自己都對端午節加深了了解。我就以屈原《離騷》中的“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這段話來結束今天的主題班會,也希望同學們用這段話來勉勵自己,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端午節班會活動教案3
主題:
端午節即將來臨,為了讓同學更好的了解我們的歷史,了解屈原,學校開展了一次紀念屈原的主題班會。
目的要求:
通過本次主題班會,能夠使同學們對屈原有更好的了解。
召開時間:
6月22日下午
過程:
開場白:我們大家都知道,農歷五月初五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在大家品嘗著荷葉撲香的粽子,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賽著龍舟時,我們的心里不禁想起當年那位偉大的愛國詩人,今天就讓我們大家來懷念這位偉大的詩人吧。吊屈原,迎端午,主題班會現在開始。
主持過程中主要預定串詞:
許:首先請看屈原的生平簡介(幻燈片1)
戴:緊接著讓我們繼續看一下屈原的作品以及屈原與端午節。(幻燈片2,3)
許:想必大家都有所說過屈原是跳河自殺的吧,那其中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讓我們大家有請許詩旸同學為我們大家講一個關于屈原的故事。
戴:聽過許詩旸同學講的故事,我們是時候該放松一下了,接下來我們大家來玩個游戲,游戲的名稱是“接歌比賽”,總共分成四組,每一組中的成員站起來要唱兩句,其中歌詞或歌名中要有一個“愛”字,如果超過10秒未能唱出則要接受懲罰。
穿插節目名稱:接歌比賽
班主任小結:今天,我們高二(5)班聚在一起,認真學習了屈原的一些歷史,對他的生平和品格有了更多的了解。每個人提出了自己的觀點,交換了各種意見,增進了彼此之間的了解。此次班會讓我發現了我們班的同學對屈原的掌握挺深入的,并不屬于那種“一問三不知”的類型。此次班會的目的能夠讓同學對屈原有更好的了解,我相信我們已經達到了這個目的。
主持人結束語:時間不知不覺的在我們的歡聲笑語中就這樣度過了,相信大家對屈原多少都有所了解了吧。希望大家在今后端午節時,都能想起我們這位偉大的詩人!今天的主題班會到此結束。
端午節班會活動教案4
一、活動目的:
1、讓學生收集有關端午的習俗或是龍舟競技、或是誘人的香粽、或是懸于門上的艾草菖蒲等等,直觀感受端午節的熱鬧與喜慶。
2、通過這樣的主題班會,讓學生學到了很多有關端午節的知識,更是讓學生受到了一次愛國主義教育。
二、活動時間:
五月初五
三、活動地點:
八(2)
四、活動過程:
活動一:端午節的由來:
農歷五月初五端午節,是我國最大的傳統節日之一。在這個盛大的節日來臨之際,為了讓學生們了解這個傳統節日的由來與習俗,利用班會課向學生們作了詳細的介紹。
端午亦稱端五,“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稱“端五”也就如稱“初五”;端五的“五”字又與“午”相通,按地支順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又因午時為“陽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陽”。
端午節的由來有多種說法,迄今為止,影響最廣的端午起源的觀點是紀念屈原說。在民俗文化領域,我國民眾把端午節的龍舟競渡和吃粽子都與屈原聯系起來。傳說屈原投江以后,當地人民傷其死,便駕舟奮力營救,因有競渡風俗;又說人常放食品到水中致祭屈原,但多為蛟龍所食,后因屈原的提示才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做成后來的粽子樣。端午節的習俗主要有:吃粽子,于門上插艾草或菖蒲驅邪,系長命縷,飲雄黃酒或以之消毒,掛香囊,賽龍舟,游百病等等。
活動二:收集端午節詩歌:
在“端午節”主題班會上,積極發動學生收集有關端午節的詩歌,鼓勵學生嘗試自己創作端午節詩歌,感受屈原的民族氣節。
活動三:心系災區:
伴隨著全國抗震救災工作的不斷勝利,在一年一度端午節來臨之際,全班積極行動起來,從我做起,親手制作卡片寄托對災區同胞的深切關愛和美好祝福。
教師總結:通過今天的活動不僅使學生了解了端午節吃粽子等一些習俗,更使學生更進一步了解了中華民族的傳統和民風民俗,增強了民族自豪感,培養了熱愛祖國,熱愛故鄉,熱愛人民的情感。
端午節班會活動教案5
一、活動背景:
端午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傳統節日正是培育優秀民族文化的沃土,也是培養民族精神的有效途徑,因此圍繞“走進端午”這個話題,設計了“端午說由來、端午話習俗、端午講故事、端午賽詩會、學生談感受”等板塊,讓學生在活動中了解端午節的來歷、習俗等,感受端午節的文化內涵,親身體驗我國傳統佳節的獨特魅力,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愛國熱情。
二、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讓學生了解端午節的來歷和風俗習慣,同時鍛煉學生通過各種渠道(書籍、報刊、網絡、他人經驗等)獲取信息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學習端午節文化,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和民族自豪感。
3、通過活動,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與動手能力。
三、活動時間:
20xx年6月16日
四、活動地點:
教室
五、活動準備:
收集與端午節有關的資料、準備材料。
六、活動過程:
1、開場白
班主任:又到一年粽飄香,你們是否對華夏傳統節日——端午節有所期待呢?農歷五月初五,是我國傳統的端午節,又稱端陽節。端午節是我國二千多年的舊習俗,早在周朝,就有“五月五日,蓄蘭而沐”的習俗。每到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懸鐘馗像,掛艾葉菖蒲、賽龍舟、吃粽子、飲雄黃酒等,今天,老師和大家在這里共度佳節。
2、了解民族文化
班主任:(1)你知道端午節是怎么來的嗎?關于端午節有哪些傳說?
生:愛國詩人屈原因為擔憂國家興衰,憤而抱石頭投汨羅江自盡,而感動天下百姓,百姓為怕魚兒吃掉屈原尸體。于是用竹葉包成肉粽投入江中,這就是端午吃粽子的由來。
生: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居民為了不讓跳下汨羅江的屈原尸體被魚蝦吃掉,所以在江里投下許多用竹葉包裹的米食(粽子),并且競相劃船(賽龍船)希望找到屈原的尸體。
(2)在我們這兒過端午節有哪些有趣的風俗習慣呢?
生:賽龍舟、吃粽子、佩香囊、撮五彩線、喝雄黃酒、懸艾葉菖蒲等
(3)你打算怎樣度過今年的端午節呢?
生:我打算和家人一起吃粽子來過今年的端午節。
3、游戲開始
(一)吃粽子比賽
班主任:我們先來猜個謎語:三角四楞長,珍珠肚里藏,要吃珍珠肉,解帶扒衣裳。(謎底:粽子)
班主任:下面我們就來個吃粽子比賽,怎么樣?(班主任講規則)
參賽者以四人為一組,蒙好雙眼,待主持人宣布“開始”后,各參賽選手在原地轉五圈,然后找到自己的粽子,以最快的速度解開包裝吃完粽子,當完全咽下后舉手示意,由小組長檢查無誤后示意主持人宣布比賽結束。為完成游戲時間最短的獲勝選手鼓掌。
班主任:從大家剛才的表現,可以看到同學們已感受到了過節的快樂。
(二)縫香包
先由班主任講解縫香包的要領和針法,然后同桌兩人一組,班主任宣布“開始”后,再動手,同桌可以互相幫助。時間為15分鐘。比賽結束后,由班干部推選出5個制作的精美的香包,制作人各自配戴自己的作品一塊合影留念。
(三)撮五彩線
還是同桌兩人合作,各自把自己準備好的五彩線拿出來,待班主任喊“開始”,自己動手開始撮,限時3分鐘。完了之后,把自己的成果戴到手上,舉手示意成功。
(四)為了紀念我們的傳統佳節――端午節,我班的同學們都辦了手抄報,請各小組展示自己的手抄報,并評選出優秀的手抄報。(分小組展示手抄報)
七、反思與拓展
這次活動,通過師生討論交流、游戲活動、展示作品,使學生在活動中充分展示自己的勞動成果與價值,了解了端午節的來歷及風俗習慣,培養了學生的合作意識與動手能力。
看了你們自己策劃的主題班會,不僅是同學們,包括老師自己都對端午節加深了了解。我就以屈原《離騷》中的“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這段話來結束今天的主題班會,也希望同學們用這段話來勉勵自己,希望你們在繼承傳統的同時,不斷勉勵自己,不斷進步!
端午節班會活動教案6
活動目的:
1、讓學生簡單了解端午節的由來和各種傳說。
2、通過活動了解端午節吃粽子的風俗習慣。
3、在活動中感受中國傳統節日的魅力。
活動準備:
粽子(學生自備)、橡皮繩
活動時間:
20xx年x月xx日
活動對象:
全體學生
活動過程:
(一)活動序幕
女:今天真高興,爸爸媽媽來到學校和我們一起活動。
男:讓我們用熱烈的掌聲歡迎爸爸媽媽!(鼓掌)
女:你知道我國有哪些傳統節日嗎?
男:這可難不倒我!我國的傳統節日有(邊說邊扳手指頭)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立夏節、中秋節、重陽節等。這些傳統節日都有一些習俗,要吃一些特殊的食品,舉行一些特殊的活動。比如中秋節吃月餅賞月,立夏節吃雞蛋,清明節全家踏青掃墓,元宵節鬧花燈……
女:看來你知道的還不少嘛。
男:先別夸我。我也來考考你:你知道哪個傳統節日要吃粽子嗎?
女:這個問題太簡單了,讓小朋友回答你吧!大家說什么節吃粽子?
(全班同學齊回答:端午節)
男:那么端午節為什么要吃粽子?在端午節里還有些什么習俗和活動呢?今天就讓我們走近端午節去了解一下吧。
女、男(齊說):話說“端午”主題班會現在開始!
女: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五,就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端午節,也叫“端陽”、“龍日”、“夏節”、“五月節”、“詩人節”“女兒節”、“小兒節”等等。
男:雖然名稱不同,但總體上說,各地人民過節的習俗還是大多相同的。
(二)端午故事
女:端午節是中國古老的傳統節日,至今已有兩千多年歷史。端午節的由來與傳說很多,下面就請大家聽聽故事大王趙員卉講講端午節的故事。
1、《屈原與端午節》
男:謝謝給我們講的精彩故事!(鼓掌)原來端午節是為了紀念屈原。不過我還聽說一個與端午節有關的故事——《孝女曹娥舍身救父》,請給大家講講這個故事。大家歡迎!(鼓掌)
2、《孝女曹娥舍身救父》
女:講的故事真感人,謝謝!(鼓掌)我也知道一個與端午節有關的故事,就請李宗遠來說一說。
3、《秋瑾舍身為革命》
男:看來與端午節有關的故事還真不少呢!
(三)端午習俗
1、懸艾葉、菖蒲
女:過端午節,是中國人二千多年來的傳統習慣,由于地廣人多,加上許多故事傳說,于是不僅產生了眾多的節名,而且各地也有著不同的習俗。主要有:女兒回娘家,懸掛菖蒲、艾草,佩香囊,
賽龍舟,比武,擊球,蕩秋千,給小孩涂雄黃,飲用雄黃酒,吃咸蛋、粽子和時令鮮果等。
男:你剛才說的菖蒲、艾草是什么東西?
女:別著急,我馬上給你介紹一下這兩樣東西。
大家歡迎!(鼓掌)
男:原來菖蒲、艾草還有這樣的功能啊。過端午的時候,我一定要讓媽媽買一些掛在家門口。
2、端午詩會
女:端午節還被稱作“詩人節”。幾位同學給我們帶來了端午節的詩篇。
男:那就請上來念給大家聽一聽(鼓掌)
(1)節令門·端陽(清)李靜山
(2)競渡歌(唐)張建封
(3)七律·端午老舍
3、賽龍舟
女:你知道端午節最熱鬧的習俗是什么嗎?
男:這還用說,就是賽龍舟嘛。
女:為什么比賽的船要刻成龍的形狀呢?
(播放《賽龍奪錦》)
女:說了半天,我都有些心癢了,真想親身經歷一下。
男:別急,今天就讓你過把癮。下面我們玩個游戲叫“賽龍舟”。
(游戲:賽龍舟))
4、品棕樂
女:除了賽龍舟,端午節的主要習俗就是品嘗粽子。
男:端午節吃粽子,這是中國人民的又一傳統習俗。由來已久,花樣繁多。
女: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國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葉、包粽子,其花色品種更為繁多。從餡料看,北方多包小棗的北京棗粽;南方則有豆沙、鮮肉、火腿、蛋黃等多種餡料。可見我國的粽子南北風味有別。
男:吃粽子的風俗,千百年來,在中國盛行不衰,而且流傳到朝鮮、日本及東南亞諸國。
女:說了這么多,我肚子里的饞蟲都快爬出來了。
男:別急,別急。我就知道你會這么說。所以接下來就請大家一起品嘗美味的粽子吧。
女:等等,今天我們的爸爸媽媽也來了。讓他們和我們一起分享吧。
(小朋友和家長一起分享粽子)
男、女:(齊說)話說“端午”主題班會到此結束,感謝爸爸媽媽參與我們的活動!(鼓掌)恭祝大家端午節快樂!
端午節班會活動教案7
一、活動時間:
20xx年x月xx日
二、活動地點:
xxxx
三、活動主題:
端午之約
四、活動目的:
為了紀念中國的又一個傳統節日——端午節,寄托對偉大詩人屈原超群人格的深深哀思,增強同學們的愛國主義情感,以這個中華民族共同的節日作為大家的精神親情紐帶,我們xx級護理本科一班開展了以“端午之約”為主題的團日活動。
五、活動組織者:
xx
六、活動參與者:
xx
七、活動流程:
1、宣傳端午知識
同學們自主發言,以講故事的形式,向大家介紹端午節的由來以及端午節賽龍舟、吃粽子、佩香囊等風俗風情,營造了深厚的中國傳統文化氛圍。
2、端午知識大比拼
通過之前講端午故事的環節,大家評出“我們的端午”,并讓其發表獲獎感言,更進一步加強同學們對中國傳統文化的了解以及熱愛。
3、緬懷偉大詩人屈原
大家一起朗誦了屈原代表著作《離騷》,互相講解了有關屈原的故事以及他的光輝事跡。在一片濃濃的愛國氛圍中,大家受到了深刻的愛國主義教育,愛國情懷高漲,紛紛表決心要以屈原為榜樣,為祖國的現代化事業貢獻自己的力量。
4、誦詩篇,品粽子
大家手捧粽子,紛紛朗誦與端午節相關的是個篇章,借中國傳統文化形式表達自己的感情,歡慶即將到來的端午節。接著,大家相聚教室,共同品嘗粽子,期間同學們登臺獻藝,大家在濃厚的節日氛圍中歡度端午,感受友情。大家都融入了我們08級護理本科一班大家庭,充分享受著家的溫暖。
5、快樂游戲度端午
在古老的擊鼓傳花游戲中,我們與“深情真心話”相結合,在游戲中一同歡度端午,使得節日氣氛輕松愉快,更增加了同學們的溝通和交流。
6、我們的端午之約
xx師姐為本次班會作總結,并為每一位同學送上了自己早就精心準備的祝福和離別贈言,同學們也紛紛說出自己對師姐想說的話和最深的祝福。最后在同學們同唱《祝你一路順風》的歌聲中和師姐對每一位同學的深情擁抱中,我們共同相約——明年大家再聚端午!
八、活動意義:
通過本次活動,大家更加深刻地認識了端午節這個中國古代的稻作文化,也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每逢農歷五月初五民間掛香囊、吃粽子、賽龍舟等慶祝端午的風俗習慣,增強了對我國傳統民族文化的了解,有力宣傳了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文化,使大家明白了作為中華民族的共同節日,端午節和春節、中秋節一樣成為全球華人共同的節日!而且通過對偉大詩人屈原生平故事的了解,增強了大家的愛國主義情懷和民族責任感。同時加強了同學們之間的交流與合作,增強了班級凝聚力,是同學們是之間的感情更像是兄弟姐妹!
端午節班會活動教案8
一、活動目的:
1、通過端午節主題活動的開展,讓孩子們了解端午節的相關來歷、傳說故事和習俗活動,感受中華民族傳統節日中折射出的濃郁的文化氣息。
2、通過活動體會端午節全民健身、防疫袪病、驅邪避毒、倡導健康的節日主題內涵,促使孩子們在豐富的活動中樹立健身心的意識,促進快樂成長。
二、活動主題:
“粽香悠悠話端午”
三、活動時間:
6月3日—9日
三、活動過程:
活動一:引出端午
1、升旗儀式《國旗下講話》。(6月2日早上進行)
2、校園廣播,播放歌曲《賽龍舟》讓學生欣賞。(6月3日午會課進行)
活動二:感知端午
1、充分利用好我們的校本拓展型教材《節日漫游》中端午節的相關資料,帶領學生去認識和了解端午節。(6月2日下午第二節)
2、三~五年級以假日小隊的形式,讓隊員利用周末走訪自己周圍的村民,探究端午習俗并完成探究小報。(6月7~6月9日)三~五年級各班請于6月13日前推薦1份小報上交德育室。
3、一~二年級各班組織一次主題為“知端午民俗”的十分鐘隊會。(6月5日午會課)
4、三~五年級開展一次端午節賽詩會活動,讓隊員了解屈原的故事,感受屈原的民族氣節,培養他們愛國進取的精神。(6月5日午會課)
活動三:品味端午
1、向自己的奶奶、媽媽學包粽子、品粽子,體驗父母持家的辛勞。(學生與家長的自主活動)
2、與自己的好朋友、友誼班的小朋友分享自己包的粽子,增進朋友間的感情。(學生間的自主活動)
四、活動要求:
1、在整個活動期間,每班至少上傳相關活動消息一條,字數不少于100字。
2、各班可以在《學校活動方案》的基礎上,創造性地開展一些小型的班級活動。
端午節班會活動教案9
活動目標:
1.知道端午節的日期以及端午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
2.了解端午節的來歷,指導一些特殊的端午節物品,萌發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興趣,對屈原產生崇敬之情。
3.讓幼兒了解節日的由來,感受節日歡樂的氣氛,一起歡度節日。
4.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5.培養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活動準備:
1.掛圖30號;《小朋友的書·我愛夏天》
2.ppt,粽子;香袋;長命縷;雄黃酒;龍舟圖片。
3.建議家長事先為幼兒講述端午節的有關風俗。
活動過程:
師:(教師出示粽子,龍舟,香袋,長命縷,雄黃酒圖片)小朋友看看圖片,你們認識這些東西嗎?他它們叫什么名字呢?
幼:粽子,龍舟(船),香袋
師:我們可以在圖片中看到粽子,有龍舟,有香袋,還有的師什么東西呢?有沒有小朋友知道的呢?
幼:水/酒
師:圖片中的東西一起復述一遍你見過這些東西嗎?在哪里見到的?
幼:見過。家里,商店里
師:現在,我們在家里,店里很容易看到這些物品,那小朋友們知道這些東西是在哪個節日里要用到的嗎?
幼:端午節
師:老師聽到好多小朋友說端午節,你們是怎么知道端午節的呢?
幼:我爸爸/我媽媽給我講的。
師:小朋友們很認真,把爸爸,媽媽告訴你們的節日記下來了。沒有錯,這些東西呢,都要在端午節用的。現在老師想請一位小朋友告訴老師,端午節是每年的什么時候?
幼:6月6日(公歷)五月初五(農歷)(給幼兒分析公歷,農歷)
師:每年的五月初五是端午節,小朋友們知道端午節是怎么來的嗎?
幼:屈原師:有小朋友知道屈原,非常聰明,農歷五月初五是中國傳統的節日--端午節。這個節日啊,和我國以為著名的詩人有關。我們一起來看看圖片,聽聽屈原的故事(教師講故事完)師:端午節和誰有關?
幼:屈原師:小朋友們聽得都很仔細,現在人們過端午節是為了紀念誰?
幼:屈原師:小朋友們都很聰明,人們為了紀念屈原過端午節;小朋友們想想,為什么人們要紀念他啊?
幼:人好,死了,愛國家(表達了人們對屈原怎樣的感情)師:因為屈原愛自己的國家,他聽到自己國家滅亡了,心里很難受,跳進了汨羅江,小朋友們說屈原怎么樣啊?
幼:很偉大
師:屈原很偉大,當時人們聽到屈原死的消息,他們怎么做的?
幼:劃小船,拿粽子、雞蛋把雄黃酒倒進江里。
師:人們劃來小船打撈屈原的身體,為了不讓魚蝦們吃屈原的身體,把粽子、雞蛋扔進河里,把雄黃酒倒進江中,讓水里的動物罪暈,不去傷害屈原的身體。
師:人們對屈原好不好啊?
幼:好師:因為屈原愛國家,愛人民,所以人民也熱愛他。為了懷念他,以后農歷五月初五就成了我們中國的傳統節日也就是端午節。所以在我們過端午節的時候呢,包粽子,賽龍舟也成了我們的習俗了。
師:現在小朋友們清楚了沒有,端午節是怎么來的啊?
幼:紀念屈原。
師:在什么時候?
幼:農歷五月初五師:我們都要干什些什么事呢?
幼:賽龍舟,包粽子
師:我們現在呢,在完整的欣賞一下這個故事,體會一下大詩人屈原的心情,和人們對他的熱愛與懷念。
課程反思
端午節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但對中班幼兒來說,還比較陌生。設計并組織有關端午節的主題教育活動,是為了讓幼兒更好地了解端午節,感受端午節豐富的文化內涵,激發初步的愛國主義情感。中華民族的文化源遠流長,中班幼兒的認知特點具體直觀形象,本活動開始部分我讓幼兒初步感知一些中國民俗文化,出示了粽子、龍舟、香袋等,激發幼兒對民族文化的興趣和情感,使孩子有一些感性的認識。然后活動的主要部分就是以屈原的故事為主展開從而了解端午節的來歷,屈原這個人物對于幼兒來說不熟悉,更不了解這個人物,所以我結合掛圖故事引導幼兒了解屈原的故事,從而使幼兒產生對屈原的敬佩之情。但是活動中看來,孩子對于古代的國與國的概念不是很清楚,聽的有點含糊,但是對故事的大致思想還是有一定的感受,為了使活動更加有效,我還給幼兒豐富了一些其它的經驗:端午節有吃五黃、掛五端以驅毒避蟲的習俗。“五黃”指黃鱔、咸鴨蛋黃、雄黃酒、黃魚和黃瓜。端午節有特別的食品――粽子,它是多種形狀、多種口味的。孩子整堂活動還是比較投入的。
每一個孩子都有一個世界,他會用自己獨特的心去感悟事物,形成自己獨特的心靈世界。新課程提倡個性化閱讀,“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在閱讀過程中,同樣也會有自己獨特的感悟。作為教師應珍視學生的這種的感悟。教學中,引導學生體會到屈原是一個憂國憂民的愛國詩人,例,學生通過對“忠誠愛國,很有才干”,“在他的輔佐下……也得到改善”等語句的感悟,從而也使學生受到愛國的情感教育。達到情的激發,智的啟迪,美的熏陶。
端午節班會活動教案10
一、活動目的:
1、通過活動,讓學生了解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端午節的由來,增強學生了解中華民族的歷史、風俗的興趣,從而培養學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2、通過學生的主動參與活動與社會實踐活動,了解屈原這位愛國詩人與端午節的關系及相應的民俗風情。
二、活動過程:
(一)開場白
xxx:又到一年粽飄香,你們是否對華夏傳統節日端午節有所期待呢?農歷五月初五,是我國傳統的端午節,又稱端陽節。端午節是我國二千多年的舊習俗,早在周朝,就有五月五日,蓄蘭而沐的習俗。每到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懸鐘馗像,掛艾葉菖蒲、賽龍舟、吃粽子、飲雄黃酒等,今天,我們大家在這里共度佳節,以我們的行動來紀念這個節日。
(二)配樂詩朗誦《粽子》
xxx:端午節是中華民族古老的傳統節日之一。端午也稱端五,端陽。此外,端午節還有許多別稱,如:午日節、重五節,五月節、浴蘭節、女兒節,天中節、地臘、詩人節,雖然名稱不同,但是很多詩人因為屈原的詩詞成為詩歌的頂峰,各地詩人經常用詩歌來紀念這個節日,下面請聽配樂詩朗誦《粽子》(xxx、邢茹甫)
全班齊:這是一個約定俗成的佳節,一顆顆粽子,裹滿陳年往事,溫暖我的記憶。
(三)短劇表演《屈原》
xxx:真沒想到,小小一個粽子居然還有那么多的故事,但是最主要的還是為了紀念一個愛國者屈原。
xxx:嗯,屈原是春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他倡導舉賢授能,富國強兵,力主聯齊抗秦,遭到貴族子蘭等人的強烈反對,被趕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但他始終不忍舍棄自己的祖國,于五月五日,在寫下了絕筆作《懷沙》之后,抱石投汨羅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
xxx:屈原真是一位偉大的人,讓我們來緬懷一下當年的屈原吧,請看短劇表演《屈原》。短劇表演《屈原》(屈原:王振洋;尹子蘭和靳尚:趙凱詳、趙璐;楚襄王:張晨昊;漁父:李春梅;旁白:王嘉慧)
屈原是戰國時期楚國的大夫。楚國自從被秦國打敗以后,一直受秦國欺負,楚懷王在秦國被押了一年多,追捕了回去,沒有多久就死在秦國。楚國人因為楚懷王受秦國欺負,死在外頭,心里很不平。他們天天在楚襄王面前說屈原的壞話。他們對楚襄王說:大王沒聽說屈原數落您嗎?他老跟人家說:大王忘了秦國的仇恨,就是不孝;大臣們不主張抗秦,就是不忠。楚國出了這種不忠不孝的君臣,哪兒能不亡國呢?大王,你想想這叫什么話!楚襄王聽了大怒,把屈原革了職,放逐到湘南去。屈原抱著救國救民的志向,富國強民的打算,反倒被奸臣排擠出去,簡直氣瘋了。
他到了湘南以后,經常在汨羅江一帶一邊走,一邊唱著傷心的詩歌。
由于屈原不愿意隨波逐流活著,到了公元前278年五月初五那天,他終于抱著一塊大石頭,跳到汨羅江里自殺了。附近的莊稼人,得到這個信兒,都劃著小船去救屈原。可是一片汪洋大水,哪兒有屈原的影兒。大伙兒在汨羅江上撈了半天,也沒有找到屈原的尸體。漁父很難受,他對著江面,把竹筒子里的米撒了下去,算是獻給屈原
(四)端午知識競賽
xxx:中國的傳統節日有很多人在逐漸的遺忘,不知道大家對端午節還有多少了解,我們以小組為單位組織知識競賽。
1、端午節在那一天?(農歷五月初五)
2、端午節又叫什么節?(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艾節、端五、重午、午日、夏節)
3、端午節有什么習俗?(懸鐘馗像,掛艾葉菖蒲,賽龍舟,吃粽子,飲雄黃酒,游百病,佩香囊,備牲醴)
xxx:原來大家知道得都這么多呀。我還聽說端午節的由來不僅僅是紀念屈原哦。
xxx:哦?那還有什么來源呢?
xxx:嘿嘿,不告訴你哦,究竟是怎么樣的故事,我們請王欣芃和施琦來為我們講講吧。
(五)講故事
xxx:端午節的第二個傳說,在江浙一帶流傳很廣,是紀念春秋時期(公元前770-前476年)的伍子胥。伍子胥名員,楚國人,父兄均為楚王所殺,后來子胥棄暗投明,奔向吳國,助吳伐楚,五戰而入楚都郢城。當時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尸三百,以報殺父兄之仇。吳王闔廬死后,其子夫差繼位,吳軍士氣高昂,百戰百勝,越國大敗,越王勾踐請和,夫差許之。子胥建議,應徹底消滅越國,夫差不聽,吳國大宰,受越國賄賂,讒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賜子胥寶劍,子胥以此死。子胥本為忠良,視死如歸,在死前對鄰舍人說:我死后,將我眼睛挖出懸掛在吳京之東門上,以看越國軍隊入城滅吳?自刎而死,夫差聞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尸體裝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傳端午節亦為紀念伍子胥之日。
(六)詩歌朗誦《端午節的情思》
xxx:雖然說,端午節的由來有許多種,但是千百年來,屈原的愛國精神和感人詩辭,已廣泛深入人心,所以影響最廣最深,他留給我們的著名詩辭有《離騷》、《天問》、《九歌》等,而當代文人也寫了許多詩詞來紀念屈原。下面請聽詩朗誦《端午節的情思》。
詩朗誦《端午節的情思》遙祭屈原
(七)班主任總結
主持人:時間過得真快啊,轉眼我們歡慶端午、緬懷屈原的主題隊會即將結束了。這生動的一課教育我們少先隊員,要成為一個愛國愛校愛家的人。下面請班主任總結。
(八)班主任總結
班主任:端午背后,有我們那么多的傳說、詩詞、風俗,它起源于中國,發展于中國,現在有些人的注意力被西方的圣誕節、情人節等等吸引了過去,被我們注意到的傳統節日反而越來越少。馬上就要怎樣過端午節了,你打算怎樣過這個節日?有些什么好辦法能增加端午的吸引力,讓大家都更加關注這個節日?看,這里是端午最明確的見證,請你拿起手中的筆,寫下你的肺腑之言。一張大的白紙,上面寫:端午,我們的文化遺產。
端午節班會活動教案11
活動目標:
1、通過分享、交流,初步了解體驗端午節的相關習俗,體驗集體共度端午節的樂趣。
2、嘗試動手制作端午節的相關物品:粽子、香包、五彩繩、彩蛋。
活動準備:
1、準備制作端午節習俗物品的各種材料:
粽葉、糯米、線等;各種形狀的布片、訂書器、棉花、香水、干花;煮熟的雞蛋、顏料、水彩筆、蠟筆、油畫棒;各色緞帶、絨線、縐紙。
2、端午節相關圖片,艾草和菖蒲。
3、邀請幼兒家人一起參加活動。
活動過程:
1、主持人致開場辭
淡淡棕葉香,濃濃世間情,根根絲線連,切切情意牽,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五,是中國傳統的節日——“端午節”,又稱端陽節、五月節。雖然名稱不同,但各地人民過節的心情是相同的。端午節在我國有著兩千多年的歷史了,每到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懸鐘馗像,掛艾葉菖蒲,賽龍舟,吃粽子,飲雄黃酒,佩香囊等。
隨著端午節腳步的臨近,為了增進小朋友們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興趣,了解中國傳統文化的習俗,從小培養孩子們的愛國主義情感,今天我們xx幼兒園的小寶寶們邀請了自己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共度這個美好的傳統佳節。現在就讓我們一起用掌聲歡迎我們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們吧!
2、手工活動:
(1)家長們表演包各種花式粽子的技藝。
(2)制香囊、畫彩蛋、編制五彩繩,孩子和家長共同完成,結束后展示作品并相互贈送。
3、親子游戲:
《袋鼠》
人數:1名幼兒+1名家長,共8對,分4組;
形式:單面接力;
準備:各組粽子2個,終點處擺椅子4把。
玩法:幼兒面對家長,雙手抱住家長的`脖子,雙腳勾住家長的腰。家長雙手各握一個粽子,教師發令后,家長抱幼兒向前跑,雙手不能碰幼兒,繞過椅子,返回,將粽子交給第二對家庭,繼續游戲,最先完成的一組即為獲勝。
《賽龍舟》
人數:1名幼兒+1名家長,共4對,分4組;
準備:紙箱龍船四個,塑料椅子若干。
玩法:幼兒在媽媽或爸爸的帶領下套著紙箱做的龍舟,繞障礙前行接力,先到終點的隊伍獲勝。
《快樂運粽子》
人數:1名幼兒+1名家長,共8對,分兩組;
形式:對面接力;
準備:各組小桶一個,粽子若干。
玩法:幼兒提著小桶,走過獨木橋,走到另一端取筐里的粽子再走回來,將粽子放回到隊伍前的籃子里,把小桶傳給下一位幼兒,繼續游戲。在規定時間內看哪組運的'粽子多為優勝。
活動結束:
親子活動結束,各班組織幼兒與家長到班級分享美味的粽子。此時,老師可編輯園所動態,記錄活動過程,分享給全體家長和幼兒。
端午節班會活動教案12
活動名稱:
粽情端午
活動地點:
小二班教室
活動目標:
1、體驗民俗文化,了解端午節的由來。
2、喜歡勞動,樂于參加家務。
3、初步了解包粽子的方法。
活動準備:
視頻(端午節如何包粽子)、粽葉、細線、已經弄好的粽子餡、安全剪刀、盆子。
活動過程:
1、導入部分
老師:小朋友們好!端午節快到了,老師家里要來客人,小朋友們說說老師應該做什么招待客人呢?
小朋友:粽子。
老師:小朋友們真聰明,給老師解決了一個大難題,可是老師還有一個大難題,小朋友們愿不愿意幫助老師啊?
小朋友:愿意。
老師:老師家要來好多客人,可是老是一個人包粽子,忙不過來,小朋友們可以和老師一起包粽子嗎?
小朋友:可以。
老師:小朋友們真好。可是你們知道為什么端午節要吃粽子嗎?(小朋友有的回答知道,有的回答不知道。)小朋友知不知道都沒有關系,下面來和老師一起一起看一個動畫片,大家就都知道了。
2、觀看視頻
了解端午節由來以及為什么端午節要吃粽子
老師:看了動畫片,小朋友們知道為什么端午節會吃粽子了吧?小朋友們回家后可以講給爸爸媽媽聽聽看。下面我們再看一個視頻,看看粽子怎么包,完了小朋友們可要幫助老師喔。
(放視頻)
老師:小朋友們,看看那你們前面都有那些材料,現在我們就要用這些材料包出又香又甜的粽子。大家一起來。老師先給大家示范一下。
(提醒幼兒注意安全使用剪刀。通過視頻學習及老師的示范,部分幼兒能自己摸索著包出一個大概,對于還不會或者無從下手的幼兒采用同伴幫助及老師指導,確保每個幼兒都參與到活動中)
老師:哇,xx包的粽子真好看,大家快向他學習,看看他是怎么包的,怎么才能包的又好又快。
3、結束部分
老師總結:哇,小朋友們真是能干,包的粽子讓老師忍不住要流口水啦。這下老師不用擔心沒法招呼客人了。謝謝小朋友們。希望大家能度過一個愉快的端午節。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灑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粽子香粽子香,香廚房。艾葉香,香滿堂。桃枝插在大門上,出門一望麥兒黃。這兒端陽,那兒端陽。
4、學念兒歌《五月五》。
活動延伸
告訴小朋友回家和爸爸媽媽一起包粽子吃,并給爸爸媽媽講述端午節的由來,度過一個充實而有意義的端午節。
端午節班會活動教案13
活動目的:
1、緬懷先人,通過活動讓學生了解端午節的來歷及風俗習慣,培養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在了解端午節由來和風俗習慣時,鍛煉學生通過各種渠道(書籍、報刊、網絡、他人經驗等)獲取信息的能力。
3、通過活動,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與動手能力。
活動過程:
一、知識小競賽。
1、端午節是哪一天?(每年農歷的五月初五。)
2、端午節的別稱有哪些?(端陽節、重午節、午日節、五月節、浴蘭節、女兒節、天中節、詩人節、龍日等等。)
3、端午節的活動項目有哪些?(女兒回娘家,掛鐘馗像,懸掛菖蒲、艾草,佩香囊,賽龍舟,比武,擊球,蕩秋千,給小孩涂雄黃,飲用雄黃酒、吃咸蛋、粽子和時令鮮果等。)
二、請學生介紹端午節的由來。
三、大家說說怎包粽子?
親歷感悟:
【教師】:
我認為本次活動主題鮮明,通過知識小競賽、師生討論交流、游戲活動、作品展示,使學生在活動中充分展示自己的勞動成果與價值。了解了端午節的來歷及風俗習慣,既提高了學生的合作意識與動手能力,也符合我校對學生進行“欣賞性德育模式”的培育要求。
端午節是我國傳統節日,有著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習俗。
【學生】:
這是我第一次學包粽子,覺得特別新鮮,同學們也異常興奮。大家都激動得躍躍欲試,齊齊望著社區的阿姨,就等她這老師發號施令:第一步將粽葉卷成三角形狀,底部要嚴實合縫,不可留出小口。可是我卷來卷去卷不好,終于卷到無縫的要求,誰知手一動,好不容易卷好的形狀又散架了,唉,重新來過。看看我的同伴們,也都在向“無縫粽葉”的最高目標行進,再看看社區的阿姨,卻早已在教如何放糯米了。
包粽子最難過的一關恐怕就是這個“包”字,如何將米包住不漏出來,還要將粽子包成漂亮的立體三角形,這可是一門學問,在場的許多人就是倒在了這一個坎上啊,不少同學直到最后結束還是沒有包出標準的立體三角粽,包啊、包啊、包出的都是被我們班主任戲稱為“三明治”的平面三角粽子。忙碌了半天,盡管到下課我也沒有包出一個真正合格的“三角棕”,但我依然覺得這節課過的特別充實。因為:它讓我更深一步地感受到了屈原熾熱的愛國情懷,也激揚著我的愛國熱情;它也讓我更深切地懂得了做一件事(哪怕是最不起眼的事)都不是隨隨便便就能成功的道理,啟示我在學習上更應該踏踏實實、持之以恒,只有這樣才可能有所收獲。
1、讓學生了解感受父母之愛、父母之愛以及博大的社會之愛,體驗愛的圣潔、無私和偉大。
2、讓學生學會理解關心父母、老師,以實際的行動報答父母老師,努力學習,回報社會。
端午節班會活動教案14
活動目標:
端午節是中國的四大節日之一,同學們對端午節的印象只是吃粽子、掛香包、看劃龍船,從來沒有深入去認識端午節,本活動的設計主要是引導學生深入的去認識端午節。整個活動設計先從端午佳節的習俗切入,讓學生去尋找端午節的起源故事,動手做香包,以及認識端午節是詩人節,詩人寫了很多贊頌端午的詩歌;進而讓學生在吃粽子之余,關心一下自己,如何讓自己吃得更健康,在看劃龍船之余,也能體會一下團體同心的重要性。
活動準備:
賽龍舟錄像,有關端午節的詩歌
活動過程:
一、全體立正、各小隊整隊
二、各小隊長向中隊長報告人數,中隊長向中隊輔導員報告人數
三、出旗、奏樂、敬禮
四、唱隊歌
五、主題活動開始:
(一)端午奇緣話習俗。
學生暢所欲言,只要跟端午有關的知識和風俗都可以說,可回答下面的問題。
1、五月初五是什么節日?(端午節)
2、那么,你們知道端午節的來歷嗎?
3、學生生動地講述端午節的起源故事。(各種起源故事附后)
(二)外來學生說說自己家鄉過端午的習俗。(班上7位外來學生)
(三)觀看賽龍船慶端午的錄像。
(主持人):同學們,你看過“龍舟競賽”嗎?端午節龍舟競渡不單是傳統慶祝活動,也是一項體壇盛事!端午節起源于詩人屈原因不滿朝廷腐敗而投江自盡,敬重他的村民便以喧天的鑼鼓聲把江中魚蝦嚇走,而同時又把粽子拋進江中喂飼魚蝦,以免它們啄食屈原的軀體。
龍舟競渡可說是端午節的高潮。龍舟長20米多,以龍頭和龍尾作裝飾,船身還特意雕上麟狀花紋,唯妙唯肖;每只龍舟可容納20至22人,二人并肩而坐,在船首的鼓手和船尾的舵手引領下,以及圍觀人群的吶喊聲中劃向終點。現在,我讓我們一起加入這一行列。
(播放賽龍船慶端午的錄像。)
(主持人):看了剛才的錄像,想談談自己的想法嗎?
隊員們踴躍發表自己的觀點。
六、輔導員講話:
同學們,今天的活動搞得非常成功,在此向你們表示祝賀。老師高興地看到同學們參與的熱情,強烈的表現欲望以及作為一名新時代的少年對信息、資料的搜集能力。通過本次活動,我們近距離接觸了端午節,對它有了更深的認識,老師相信今年的端午節大家一定會過得特別有意思。到時候我們再一起來包粽子,表達一份我們對屈原的懷念。
端午節班會活動教案15
教學目標:
1、知道端午節的日期,了解端午節的來歷及風俗。
2、感受食粽包含的文化意味和民俗風情。
3、培養熱愛傳統節日的情感。
教學重點:
了解端午節的來歷及風俗。
教學難點:
了解端午節的來歷。
教學方法:
分組合作、實施與研究、成果與交流。
教學準備:
收集與端午節有關的資料、Flash動畫視頻和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啟談:同學們你們知道我國有那些傳統節日嗎?(中秋節、清明節、春節、元宵節)
2、誰能說一說這些傳統節日里我們都在吃什么?(新年吃餃子、中秋節吃月餅、元宵節吃湯圓、端午節吃粽子)
3、剛才有同學說端午節吃粽子,那么我們今天就來共同研究一下端午節吧!(板書:二、端午節習俗研究)
二、新課教學:
1、談話:
①誰知道端午節是什么時間?(農歷五月初五)今年的端午節是公歷的什么時間?(六月六日)
②你們每個小組都確立了本組要研究的課題了嗎?請同學們說一說吧!(小組匯報)
③噢!同學們收集了這么多豐富的資料呀!那就隨老師一起共同整理一下我們收集的資料吧!
2、匯報:實施與研究(端午節食粽)
㈠歷史記載:
①每小組學生匯報本組收集的歷史記載資料。
②教師展示自己收集的資料(出示課件、師生交流)。
㈡民間傳說:
①每小組學生匯報本組收集的歷史記載資料。
②教師展示自己收集的資料(出示課件、師生交流)。
㈢粽子沿革:
①學生匯報。
②觀看課件。
㈣南北名粽:觀看課件,教師配樂講解各地粽子的特點。
師:我們為什么要研究粽子哪?(因為飲食與節日之間蘊涵的是我國的傳統文化)(賽龍舟)
學生匯報,教師講解:
傳說,屈原于五月初五自投汨羅江,死后為蛟龍所困,世人哀之,每于此日投五色絲粽子于水中,以驅蚊龍。又傳,屈原投汨羅江后,當地百姓聞訊馬上劃船撈救,千直行至洞庭湖,終不見屈原的尸體。那時,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匯集在岸邊的亭子旁。當人們得知是打撈賢臣屈大夫時,再次冒雨出動,爭相劃進茫茫的洞庭湖。為了寄托哀思,人們蕩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漸發展成為龍舟競賽。
(家鄉的習俗)
講述;今年端午節即將到了,說一說我們家鄉有什么樣習俗活動?
學生匯報,把收集的圖片拿來給大家展示一下,并講一講。
3、討論:完成書中9頁的(成果與交流;反思與評價)指名匯報完成情況。
4、活動拓展:書中9頁的活動拓展就是我們今天的作業,大家繼續對其他節日進行研究吧!
5、總結:我們輕松一下,觀看Flash動畫短片《端午節》來結束我們的這節課。
端午節班會活動教案16
教材分析
端午節是我國最大的傳統節日之一,有著豐富的民俗文化。《綱要》中指出:“要充分利用社會資源,引導幼兒實際感受祖國文化的豐富與優秀,感受家鄉的變化和發展,激發幼兒愛家鄉愛祖國的情感。《端午節》是一首通俗易懂、朗朗上口的是兒歌,以淺顯的語言表達了端午節的地方風俗習慣。本此次活動從引導幼兒回憶端午節習俗入手,幫助幼兒理解兒歌內容,感知端午節的民俗文化,引導幼兒大膽運用有節奏的朗誦,體驗兒歌的韻律美。
教學目標
1、了解端午節的來歷以及地方風俗習慣。
2、學習兒歌,感受作品的語言節奏和韻律美。
3、嘗試仿編兒歌,體驗創作的快樂。
教學準備
經驗準備:了解端午節來歷和習俗
物質準備:教學課件
教學過程
1、談話交流,回憶端午節的來歷和習俗。
提問:端午節就要到了人們是怎樣過端午節的?為什么要過端午節?
小結:每個節日都有各自各的習俗與傳說,這些習俗和傳說不僅代表了我們的文化,也流傳下來許多的節慶活動,像現在端午節舉行的包粽子、插艾蒿、掛香囊、龍舟比賽等。
2、結合教學課件欣賞詩歌,引導幼兒初步理解兒歌內容。
(1)組織幼兒交流傾聽兒歌后的感受。提問:兒歌里說了什么?你的心情怎樣?
(2)根據幼兒的回答,播放相應的課件,引導幼兒理解兒歌內容。
3、結合課件,幫助幼兒理解詩歌內容,感受作品的語言節奏和韻律美。
(1)教師再次朗誦兒歌,引導幼兒理解,加深印象。提問:剛剛的兒歌里面,你聽出哪些音比較像?
小結:小朋友聽的很仔細,聽到了陽(yang)和囊(nang)很相似,老師發現兒歌里還有一些你們沒有發現,現在我們一起再來聽一聽。
(2)引導幼兒和老師一起念讀兒歌,重點念準以下發音:陽(yang)、囊(nang)、妝(zhuang)、香(xiang)。
提問:為什么這些音聽起來很像?
小結:原來人們為了讓兒歌更好聽,讓最后一個音都聽起來很相似,這便是運用了押韻的方法。
(3)引導幼兒朗誦兒歌,感受作品的節奏感。
提問:第1段兒歌前兩句有幾個字?最后一句話有幾個字?第2段、
第3段呢?這樣朗誦起來有神們感覺?
小結:這首兒歌每一段第1、2句都是3個字,最后一句都是7個字。這樣的兒歌朗誦起來既整齊又有有節奏感,給人美的享受。
4、引導幼兒有節奏的朗誦兒歌,體驗兒歌的節奏感和韻律美。
5、引導幼兒大膽想象,嘗試仿編兒歌。
端午節還有哪些活動?我們一起把這些活動也編到兒歌里吧!鼓勵幼兒用兒歌里的句式結構進行仿編活動,體驗創作的快樂。
端午節班會活動教案17
活動目標
1.通過分享交流,初步|知道端午節的傳說以及端午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之一。
2.與同伴互相交流包粽子,制作香囊,萌發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興趣。
3.體驗中國民間節目韻味。
4.激發幼兒在集體面前大膽表達、交流的興趣。
5.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活動重、難點
端午節是陰歷五月五日,包粽子。
活動準備
故事《端午節的傳說》,粽子一個,長方形紙、彩色紙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1.出示實物(粽子),引發幼兒興趣。
2.初步了解端午節。
小朋友今天是什么日子呀?
幼兒互相交流,讓個別幼兒到集體面前講述,重點引導幼兒端午節的時間。
教師小結:端午節是陰歷的五月五日。
3.引導幼兒了解端午節的傳說。
給幼兒講《端午節的傳說》,讓幼兒知道端午節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而確立的,屈原投江的那一天是陰歷的五月五日,就定那一天為端午節。
4.引導幼兒了解端午節的習俗。
師:端午節那天,人們都有那些風俗習慣?
幼兒互相交流,讓個別幼兒在集體面前發言。
教師小結:端午節那天人們有很多風俗習慣,吃粽子、賽龍舟、制作香囊。
5.體驗包粽子。
(1)讓幼兒用長方形紙折成六棱形,然后用彩紙繞并進行裝飾,教師巡回指導。
(2)展示作品并評價。
6.活動延伸。
師:小朋友,你們包的粽子都不錯,回家后把你們學會的包粽子的`方法,展示給爸爸媽媽,好嗎?
活動反思:
一、自己設計的問題太多,顯得雜亂無章。
既然決定向幼兒提問,我就設計好了許多問題:比如“端午節有那些習俗?屈原是個怎樣的人?他為什么要投江自殺呢?他投江后人們是怎么做的?后來為什么向江中投粽子?”設計這些問題時,我也考慮到了問題太多,但又想不出如何更好的設計。教學中我只注重了故事內容,想讓幼兒理解故事的含義,卻忽略了孩子們的年齡特點。現在想想,不如把問題簡單化,讓孩子們看著圖片自己討論她們的看法則更能引起孩子們對故事的興趣。
二、課堂氣氛不夠活躍。
故事的內容有點深奧,幼兒在第一次聽的時候就有點耐不住性子,更何況老師還設計了那么多的問題。請幼兒回答的時候,我發現幼兒舉手發言的比平時上童話故事時要遠遠的少很多。明顯,我的問題沒有激起幼兒的興趣。在集體教學活動中,如果幼兒對教學教學內容沒有了興趣,那么這就是老師的準備不足,也可以說是一堂失敗的課程。在以后的類似教學活動中,我會多加注意。
端午節班會活動教案18
活動目標:
1、讓幼兒感受傳統節日氣氛,激發幼兒對傳統文化節日的興趣和民族自豪感(情感方面)
2、幫助幼兒了解我國傳統文化節日端午節的來歷及風俗習慣(認知方面)
活動準備:
1、視頻(端午節兒歌)
2、圖片(粽子、龍舟、香囊等)
3、實物:粽子、香囊
活動過程:
一、導入播放視頻
1、問題導入
師:小朋友們,你們知道五月初五是什么節日嗎?
幼:端午節
師:那小朋友們知道端午節我們都要做什么事情來慶祝呢?
幼:賽龍舟
師:哇小朋友們都知道端午節要做這么多事?那你們知不知道為什么端午節要包粽子賽龍舟呢?
2、教師講述端午節的來歷。
3、教師再次提問:好了,小朋友們,聽完了這個故事,你們現在知道我們端午節包粽子賽龍舟是為了紀念誰呀?
幼:屈原
二、給掛圖選字活動。(鞏固上面學的端午節知識)
1、師:在黑板上掛有關端午節的圖片,請小朋友選字貼在圖片的下面。
2、幼:選字活動
三、看視頻,學兒歌。(再次鞏固有關端午節知識)
師:教讀《端午節兒歌》
五月五,端午到
賽龍舟,真熱鬧
吃粽子,帶香包
蚊蟲不來身邊鬧
幼:跟著老師和視頻一起學習《端午節兒歌》
教學反思:
端午節是我國的一個傳統節日,它有著獨特的風俗,如:吃粽子、賽龍舟、佩香囊、懸白艾、掛菖蒲、飲抹雄黃酒等。利用端午節,開展主題活動,既能鍛煉和發展幼兒的動手能力,又能增進兒童對中國傳統文化的了解和興趣。同時,端午也是紀念屈原、秋瑾等先輩的特殊日子,可以借端午節,緬懷先輩,傳承民族精神。
端午節班會活動教案19
活動目標:
1、知識目標:通過活動,對端午節的來源、習俗以及關于端午詩詞歌謠有更全面的了解。
2、能力目標:通過搜集、分析、整理資料了解端午節的來歷、風俗習慣,提高學生搜集、整理資料的能力。
3、情感目標:通過集體研究,對自己的成果有喜悅感覺、成就感,感受與他人協作交流的樂趣,通過課題研究,激發學生熱愛中國傳統文化的情感。
活動過程:
一、引出課題
導入:同學們,你們知道中國有哪些傳統節日嗎?今天老師將和同學們一起了解中國的傳統節日之一——端午節。(板書課題)有誰知道端午節是什么時候?那你們都想了解端午節什么知識呢?
二、小組匯報
1、師導語:上節課,老師要求同學們按設計好的活動方案去收集整理一些有關端午節的資料,老師將根據你們收集情況為你們小組加分,下面就請各小組為我們介紹吧!哪一組先來?
第一組
生:我們組收集了端午節的來歷,我們組把它歸納以下三種:
(生1.紀念屈原
傳說端午節是為了紀念戰國時代楚國詩人屈原,他在五月初五這天投江自盡殉國。為了寄托哀思,人們蕩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漸發展成為龍舟競賽。百姓們又怕江河里的魚吃掉他的身體,就紛紛回家拿來米團投入江中,以免魚蝦糟蹋屈原的尸體,后來就成了吃粽子的習俗。
生2.紀念孝女曹娥
曹娥是東漢上虞人,父親溺于江中,數日不見尸體,當時孝女曹娥年僅十四歲,晝夜沿江號哭。過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
生3.迎濤神伍子胥
春秋時吳國忠臣伍子胥含冤而死,尸首于五月初五這一天扔到錢塘江中,后化為濤神,世人哀而祭之,故有端午節。)
師評價:這個小組同學以講故事形式展現他們收集來的關于端午由來的傳說,真叫我們大飽耳福。
師問:你們是去哪里收集這些材料呢?
師:老師相信這次的查找中你們一定對端午節的由來,有更深的了解。做得不錯給加一分。(板書:由來)
師:關于端午節的來歷,除了剛才這一組同學說的紀念屈原、伍子胥和孝女曹娥,老師還知道另一種傳說。
龍的節日(課件展示)
2、師導語:同學們,傳說異彩紛呈,那么古往今來的人們又是怎樣歡度這一節日的呢?下面請整理端午節的習俗的小組為我們介紹。
第二組
生:我們組收集的是端午節的習俗,我們把它做成了手抄報。
師:能為我們講解一下你們收集的習俗嗎?
(兩張展示,一個學生進行介紹)
師:能說說你們都是哪里收集這些材料的?
師總結:看了小組同學精心準備的手抄報,真是大開眼界,他們不僅收集材料并用巧手展現給我們。做得很好給加一分。(板書:習俗)
3、師:還有其它習俗嗎?
第三組
生1:我們小組也研究了端午節的習俗。端午節那天,人們還給小孩佩香囊,香囊內有朱砂、雄黃、香藥,清香四溢,再以五色絲線扣成索,玲瓏可愛。據說是為了驅毒避邪。
生2:除了佩香囊端午節后各種蟲類,開始活躍起來,瘟疫漸多,雄黃具有消除疫病的功用.有的小孩子不敢喝酒,父母就會以雄黃酒在他們額上畫一個「王」字,以使百毒不侵。
師:能告訴大家你們怎么找到這些材料的嗎?
(很多同學會說去網上查找的,這里教育一下善用網絡,不要沉迷于網絡)
老師把這些習俗總結一下:賽龍舟,佩香囊,懸艾葉菖蒲,掛鐘馗像,飲用雄黃酒,吃粽子。
3師導語:說到吃粽子,我們知道這是端午節必不可少的,有哪組收集這方面資料的嗎? 第五組
生:我們組為了了解粽子,我們特地去商場轉了轉,了解了粽子的價格和種類,除了肉粽還有黑米粽,八寶粽,五谷粽,堿粽,我們還在網上找到了粽子的做法。(視頻)
師:老師似乎已經聞到粽子的香味了,你們做得很好,親自去嘗試,知道粽子的配料,種類,就連價錢都查到,太了不起了,給你們組加一分。
5師導語:端午節的習俗如些豐富,難怪就連歷代的文人都喜歡在端午節留下自己的詩詞佳句,收集端午詩詞歌謠的同學又會給我們帶來什么呢?
第六組
生1:我帶來一首詩
端午
(唐)文秀
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生2:我也帶來一首詩
七律·端午
老舍
端午偏逢風雨狂,村童仍著舊衣裳;
相邀情重攜蓑笠,敢為泥深戀草堂;
有客同心當骨肉,無錢買酒賣文章;
當年此會魚三尺,不似今朝豆味香。
生3:我帶大家帶來的是閩南童謠《扒龍船》
五月節,扒龍船,大人孩子嘩嘩滾。
海面一排四只。
端午節班會活動教案20
一、活動目標
1、了解端午節的來歷,知道端午節是中國特有的節日。
2、能積極和同伴交流、分享,獲得更多的端午節經驗。
3、感受端午節的熱鬧氣氛,體驗游戲的樂趣。
二、活動準備
1、賽龍舟的圖片、鼓
2、大粽子
3、端午節PPT
三、活動過程
1、教師引入故事,導入本次的端午節活動。
有一位花婆婆,他有四個孩子,雖然這四個孩子都在很遠的地方工作,但都很孝順,一到過節都會回家來看望自己的親人。
小朋友你們都知道有哪些節日呢?忽然有一天花婆婆的四個孩子都回來了。他們每人給花婆婆帶回來了一件禮物。
花婆婆非常高興,驚奇的問:“你們怎么回來了,還帶禮物。”孩子們異口同聲的回答因為今天過節呀?
花婆婆說“今天什么節日啊”孩子們說,打開禮物你們就知道啦。
2、教師講完故事后,帶領幼兒了解端午節的習俗。
(1)教師出示端午節課件PPT,觀看第一個禮物盒——艾蒿。請幼兒觀察猜節日。
(2)教師繼續出示香包、劃龍舟的圖片、粽子請幼兒猜節日。
3、現在你們告訴花婆婆,過的是什么節日呀?
(1)端午節是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五,在這一天人們就會用這些特別的方法來慶祝。
(2)端午節的各種來歷和傳說,最常見的傳說是為了紀念偉大詩人屈原。
(3)屈原非常熱愛自己的國家,秦國攻破楚國時,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終不忍舍棄自己的祖國。
教師小結:農歷五月初五日,在寫下了詩歌《懷沙》之后,抱石投汨羅江身死。屈原死后,楚國老百姓非常悲痛,紛紛涌入汨羅江邊去憑吊屈原。人們就把屈原投江的那一天定為端午節。
4、教師請幼兒交流:你們過端午節都干些什么?介紹端午節的習俗。
(1)艾草通常是長在田野邊,它的作用是驅蚊,辟邪,把它插在門上。
(2)粽子是中國的特色點心,各地方包的形狀各異,有三角粽,有長條粽。口味不同,有紅棗餡,有肉餡,有無餡的。
5、教師出示端午節課件PPT,引導幼兒觀看制作粽子的過程。
(1)看完課件后,你們想不想自己嘗試包粽子呢?
(2)此活動環節可以分為兩個活動:意識手工活動、而是游園活動。
6、教師播放端午節PPT,引導幼兒觀看劃龍舟視頻。
教師組織幼兒一起參與游戲:賽龍舟。
四、活動總結
端午節是我國的一個傳統節日,它有著獨特的風俗,如:吃粽子、賽龍舟、掛香袋、系長命縷等慶祝活動,為了體驗中國民間節日特有的韻味,初步了解節日的習俗、了解端午節的風俗民情,感受中國的社會文化,我們設計了本次活動,同時,端午節又有著一個有名的來歷,讓幼兒了解“屈原”的故事,能激發他們初步的民族自豪感。
端午節班會活動教案21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中國傳統節日——端午節,為了體驗中國民間節日特有的韻味,初步了解節日的習俗、了解端午節的風俗民情,感受中國的社會文化,設計了本次活動。
活動目標:
1、來了解端午節的名稱、來歷和有關習俗,知道端午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之一。
2、分享粽子,知道端午節吃粽子的風俗,體驗中國民間節日特有的韻味,感受中國的社會文化。
活動準備:
故事《端午節的由來》、《端午節的習俗》請家長給孩子帶粽子、鴨蛋、香囊等。
活動過程:
1、幼兒相互交流,初步了解端午節。“今天是什么節日?”幼兒和同伴交流。
請個別幼兒表述,重點引導幼兒表述端午節的時間。師生共同小結:端午節是中國農歷的五月初五。
2、引導幼兒了解端午節的來歷、風俗習慣。
“端午節是怎么來的,有沒有小朋友知道它的傳說?”幼兒相互交流。組織幼兒欣賞故事:《端午節的傳說》、《端午節的習俗》“在端午節這天,人們都有哪些活動,為什么進行這樣的活動?”幼兒分組交流。請每組選1名幼兒在集體面前發言。
教師小結:端午節人們會進行許多活動,如吃粽子、賽龍舟、掛菖蒲、佩香囊等。
3、幼兒交流吃粽子的經驗。
“你們吃過或者見過哪些粽子?”幼兒和同伴交流。
教師和幼兒共同小結:粽子有各種各樣的口味,里面有不同的餡。
4、幼兒互相分享端午食物。
“小朋友們吃過粽子嗎?”“咱們一起來分享吧。”
讓孩子學會分享,感受分享帶來的快樂,感受中國傳統文化。
5、五彩線分享活動。
端午節給孩子們戴五彩線和香囊,感受節日氣氛。
活動結束:
一起觀看端午節的來由的故事。
端午節班會活動教案22
活動目標:
1、了解端午的名稱,來歷及習俗,知道端午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
2、能夠自己動手做粽子,喜歡與同伴交流過端午的經歷。
3、萌發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喜愛之情。
4、簡單了解節日的來歷,知道其全稱、日期和意義。
5、讓幼兒知道節日的時間。
活動重難點:
重點:自己動手做粽子。
難點:萌發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喜愛之情。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認識端午》多媒體課件:超輕黏土及制作工具:做好的粽子樣品。
經驗準備:幼兒有過端午的經驗。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一)用兒歌導入,引出主題,激發幼兒學習興趣。
1、教師:小朋友們,老師這里有一首兒歌,你們要仔細聽,"五月五,是端午:插艾葉,掛香囊,:五彩線,手腕綁:吃粽子,小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小朋友們,你們知道這首兒歌說的是哪個節日嗎?
幼兒:端午節
二、基本部分
(一)介紹端午的來歷和習俗。
1、教師提問:小朋友們,你們知道端午節是哪一天嗎?
幼兒:五月初五。
教師:那你們知道端午節是怎么來的嗎?
幼兒:不知道。
2、教師講述屈原的故事,讓幼兒了解端午節的由來。
3、教師引導幼兒交流每年家里都是怎樣過端午節的。
4、教師小結:過端午節的時候都要吃粽子,戴五彩繩,賽龍舟,采艾草。
(二)引導幼兒深入了解粽子。
1、教師提問幼兒都吃過什么樣的粽子,讓幼兒相互交流。
2、教室出示各種種類粽子的圖片,引導幼兒觀察粽子的形狀的種類。
(三)引導幼兒自己動手做粽子。
1、教師:我們看到這么多的粽子,接下來就去做一個自己喜歡的粽子吧,做完之后還要給自己的粽子起一個好聽的名字吧!
2、教師引導幼兒自己動手做粽子,感受自己做粽子的樂趣。
三、結束部分
1、幼兒做完粽子后,教師讓幼兒向大家介紹自己做的粽子和給粽子起的名字。
2、教師對幼兒的表現進行表揚。
教師:老師在繪畫區準備了很多的畫紙和畫筆,小朋友們去畫出一副自己心里的端午節吧!
活動延伸:
1、藝術領域:畫龍舟。
2、語言領域:講述屈原的故事。
3、手工活動:做五彩繩。
端午節班會活動教案23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初步了解端午節是我國癿傳統節日,并了解端午節癿風俗和來歷。
2、引導幼兒學習簡單地包粽子(折紙),并迚行線描裝飾。
3、培養幼兒創新意識及動手操作能力。
活動準備:
《粽子飄香》、《屈原癿故事》癿欣賞課件,長條狀癿紙條不幼兒人數相等,彩帶、油性筆等。
活動過程:
一、引出話題。
師:小朋友,明天我們因為什么節日放假呢?(端午節)那你們知道端午節嗎?誰能告訴我端午節是什么時候?在這一天,我們會吃什么?(粽子)今天老師也為小朋友帶來了很多癿粽子,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吧!
小結:粽子癿形狀真有趣!有三角形癿、有四角形癿、有長條形癿等等,并且有多種口味癿,有肉粽、有豆沙粽、有紅棗粽等等。
二、故事欣賞。
師:那你們知道端午節這一天為什么要吃粽子呢?讓我們一起來聽一段故事,聽完你就知道為什么了。
1、幼兒欣賞故事內容。
2、提問。
①吃粽子是為了紀念誰?
②端午節這一天除了吃粽子,還有哪些活動啊?(飲雄黃酒、賽龍舟、佩香囊、戴五彩線等等)
三、教師示范講解:
師:為了表示我們對屈原敬佩不緬懷乊情,讓我們也一起來學包粽子好丌好?——教師示范講解:
1、先將紙條一端折成一個三角形;
2、順著三角形癿一邊正反來回折,將整張紙條折成連續癿多個三角形;
3、打開三角形;
4、在紙條癿起端,順著折縫攏成一個立體癿形狀,似錐形;
5、順著紙條上癿縫往上卷繞,將紙條末端揑入縫中;
6、用油性筆迚行線描裝飾;
7、用彩帶捆綁裝飾。
四、幼兒制作粽子,教師巡回指導。
端午節班會活動教案24
活動目標:
1.了解端午節的名稱、來歷和有關習俗,知道端午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之一。
2.通過編彩帶、做香囊、畫彩蛋等有趣的活動,體驗端午節特有的習俗。
3.感受中國民間節日特有的韻味。
4.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5.加強幼兒的安全意識。
活動準備:
1.故事《端午節的傳說》、《端午節的習俗》
2.編彩帶、做香囊、畫彩蛋等活動的相關材料。
活動過程:
(一)了解端午節的名稱及時間。
1.出示粽子實物,引發幼兒興趣。
師:看,老師今天給你們帶來了什么?你們吃過粽子嗎?什么節日的時候我們會吃粽子呢?
教師小結:五月五,是端午。端午節是我們中國的傳統節日。
(二)引導幼兒了解端午節的來歷。
1.觀看端午節的故事。
師:你們知道端午節的故事嗎?
2.提問幫助理解。
師:剛才故事里說了什么?
教師小結:端午節是為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還要吃粽子呢。吃粽子,憶屈原。
(三)集體感知端午節吃粽子和劃龍舟這兩種主要習俗。
1.從幼兒自身經驗來感知吃粽子的風俗。
從粽子的味道、形狀、粽葉等方面讓幼兒體驗端午節吃粽子的風俗。
教師小結:看來粽子的味道不同,形狀和顏色也有很多種呢。
2.玩賽龍舟游戲,體驗端午賽龍舟的快樂。
師:端午節除了吃粽子人們還要進行一項很熱鬧的活動。
幼兒玩賽龍舟游戲,并分享游戲的感受。
教師小結:看來呀賽龍舟不僅能鍛煉身體,還能給大家帶來快樂呢!
(四)自主探索,通過編彩帶、做香囊、畫彩蛋等有趣的活動,了解端午節的其他一些習俗。
1.提供實物、錄像等,幼兒分組探索端午節的常見習俗。
2.幼兒交流探索結果。
教師小結:這些活動不僅是為了紀念屈原,還有著人們希望一家團聚,生活美滿的心愿呢!
(五)結束活動,兒歌總結。
1.教師念兒歌總結。
2.去教室里繼續尋找端午節的其他活動。
活動延伸:
美工區:用彩色紙折粽子,嘗試編蛋網兜。
生活區:繼續學習包粽子,編彩帶、做香囊、畫彩蛋等有趣的活動。
語言區:講講端午節的一些風俗習慣與傳統故事。
反思:
課前,我先給孩子課前延伸了一些關于端午節的由來,屈原的故事。讓孩子初步了解為什么會有端午節,端午節是干什么的。由于課前已經有了延伸活動,所以孩子們都比較感興趣。
課上,我把重點放在了端午節的習俗上,如:端午節賽龍舟、吃粽子、做香包、掛艾草等,以及人們為什么要這樣做。在這些習俗中,孩子們對包粽子比較熟悉,其次,對賽龍舟比較容易理解,但是其他的習俗在我們這里并不多見,所以就沒有作為重點去講。而且端午習俗較多,也都離孩子生活經驗較遠,只需孩子了解,所以沒有講得太細,以免內容深奧不便于孩子的理解。我需要注意的地方是語言組織以及提問上,應該再貼近孩子的年齡特點和生活經驗,讓孩子更容易理解,才會有更好的課堂氣氛。
端午節班會活動教案25
活動目的:
1.活動使學生知道中華民族重要的傳統節日及日期。了解端午節的各地風俗習慣。
2.通過收集、整理、研究等活動,培養學生的生活情趣,了解一些傳統節日常識,感受祖國燦爛的民族文化。使學生熱愛生活,熱愛中華民族,增強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活動重點:
知道我國有哪些傳統節日及具體日期,了解人們慶祝節日的傳統習俗。
活動準備:
收集端午節圖片及相關資料排練舞蹈、手工,收集古詩等。
活動過程:
一、導語
我國歷史源遠流長,在長期的歷史進程中,各個民族用自己的智慧和雙手創造了燦爛的文明,同時也形成了自己獨特的習俗和文化。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程度的提高,國外的一些節日也逐步進入我們的日常生活,如圣誕節、情人節、愚人節等。對于許多學生來說,他們對中國的傳統的節日的理解只停留在很膚淺的含義上,對它反應冷淡,而對外國節日卻很熱衷。這不能不引起我們的思考。我們應全面了解中國的傳統節日,學習中國的傳統知識,傳承民族文化,從而提高全民人文素養。這次主要圍繞端午節展開一次實踐活動。關于端午節的傳說很多。戰國時代楚秦爭奪霸權,詩人屈原位列右大夫,很受楚王器重。后來,屈原的主張遭到上官大夫靳尚為首的守舊派的反對,他們不斷在楚懷王的面前詆毀屈原,楚懷王漸漸疏遠了屈原。有著遠大抱負的屈原倍感痛心,他懷著難以抑制的憂郁悲憤,寫出了《離騷》、《天向》等不朽詩篇。
公無前229年,秦國攻占了楚國八座城池,接著又派使臣請楚懷王去秦國議和。屈原看破了秦王的陰謀,冒死進宮陳述利害,楚懷王不但不聽,反而將屈原逐出郢都。楚懷王如期赴會,一到秦國就被囚禁起來,楚懷王悔恨交加,憂郁成疾,三年后客死于秦國。楚頃襄王即位不久,秦王又派兵攻打楚國,頃襄王倉惶撤離京城,秦兵攻占郢都。屈原在流放途中,接連聽到楚懷王客死和郢都攻破的噩耗后,萬念俱灰,仰天長嘆一聲,投入了滾滾激流的汩羅江。江上的漁夫和岸上的百姓聽說屈原大夫投江自盡,都紛紛來到江上奮力打撈屈原的尸體,同時拿來了粽子、雞蛋投入江中。有些郎中還把雄黃酒倒入江中,以便藥昏蛟龍水獸使屈原大夫尸體免遭傷害。
從此,每年五月初的屈原投江殉難日,楚國人民都到江上劃龍舟,投粽子,以此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端午節的風俗就這樣流傳下來。
二、過程:
1.課件出示端午節圖片,讓學生感受節日氣氛。
2.讓學生說一說自己課后收集關于端午節資料。
(1)端午亦稱端五,是我國最大的傳統節日之一。“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稱“端五”也就如稱“初五”;端五的“五”字又與“午”相通,按地支順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又因午時為“陽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陽”。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故稱重五,也稱重午。此外,端午還有許多別稱,如:夏節、浴蘭節、女兒節,天中節、地臘、詩人節等等。關于端午節的來源,時至今日至少有四、五種說法,諸如:紀念屈原說;吳越民族圖騰祭說;起于三代夏至節說;惡月惡日驅避說,等等。
(2)端午節又稱重五,許多習俗也與“五”這個數字聯系在一起。用紅、黃、藍、白、黑五色絲線系在兒童脖頸、手腕或足踝上,稱為長命縷。
3.課件出示各地端午節風俗習慣。
(1)讓學生了解各地端午節風俗,比較有什么不同。
(2)讓學生了解本地端午節風俗,并結合自己每年過情景。討論交流。
4.小組比賽關于端午節的古詩及諺語。
端午
(唐)文秀
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七律·端午
(唐)殷堯藩
少年佳節倍多情,老去誰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趨習俗,但祈蒲酒話升平。
鬢絲日日添白頭,榴錦年年照眼明;
千載賢愚同瞬息,幾人湮沒幾垂名
節令門·端陽
(清)李靜山
櫻桃桑椹與菖蒲,更買雄黃酒一壺。
門外高懸黃紙帖,卻疑賬主怕靈符。
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北方)
癩蛤蟆躲不過五月五。(北京)
蛤蟆蝌蚪躲端午。(北方)
端午不戴艾,死去變妖怪。(西北)
午時水飲一嘴,較好補藥吃三年。(山東)
喝了雄黃酒,百病遠遠丟。(山西)
有錢難買五月五日旱(山西)
未吃端午粽,寒衣不可送;吃了端午粽,還要凍三凍。(寶山)
三、動手活動
1.演話劇屈原
2.學生小組比賽動手包粽子。感受節日氛圍。
四、說一說這次活動的收獲。
五、總結
端午節是中國漢族人民紀念屈原的傳統節日,更有吃粽子,賽龍舟,掛菖蒲、蒿草、艾葉,薰蒼術、白芷,喝雄黃酒的習俗。“端午節”為國家法定節假日之一,時至今日,端午節在中國人民中仍是一個十分盛行的隆重節日。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該民俗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端午節班會活動教案】相關文章:
端午節主題班會活動教案06-18
端午節主題班會活動教案09-03
端午節班會活動教案(精選16篇)06-01
端午節活動的主題班會教案03-20
端午節活動的主題班會教案03-20
03-20
幼兒園端午節班會活動教案04-20
開展端午節主題活動的班會教案03-18
端午節主題班會活動教案(精選10篇)05-11
端午節班會活動方案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