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家訪工作方案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初中家訪工作方案(精選5篇)
家訪不僅體現了教育者對學生真誠的關懷,通過面對面的交流,有利于教師和家長的心靈溝通,增強家庭與學校之間的聯系和合作。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初中家訪工作方案(精選5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初中家訪工作方案1
根據鄒平市教體局《20xx年鄒平市基礎教育滿意度測評攻堅工作實施方案》文件要求,為扎實推進家訪工作的進展,提升家校合作水平,助推學校高質量發展,結合我校實際情況,制訂家訪工作實施方案。
一、活動總體目標
深入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正確對待群眾滿意度“基礎教育”部分調查結果,抓好群眾反映教育問題的整改提升,將各項教育惠民政策落實、落地,將各項教育民生實事抓實、抓細,以實實在在的工作成效提升人民群眾教育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二、領導小組
組長:
副組長:
成員:
三、活動形式及時間
嚴格落實“全員家訪全師參訪”要求,學校中層領導、班主任、包班任課教師實行上門入戶家訪形式,與學生及其家庭“零距離”溝通,各年級制定家訪教師分工,教師根據分工進行家訪活動,新九年級8月25日前完成,其它年級9月13日前完成。
四、家訪內容
(一)開展家庭調研
了解學生在家的思想狀況與表現、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深入了解學生家庭經濟、生活現狀、父母文化背景等,全面掌握家庭教育中的教育元素,以便于針對學生家庭成長環境進行因材施教。
(二)宣傳辦學理念
全體教師在家訪過程中要有意識地向家長宣傳學校的發展規劃、辦學理念、辦學特色、教育教學目標、日常管理要求等,努力使家長理解并產生認同,從而支持學校的教育教學工作,達成教育的合力。
(三)突出安全教育
了解學生假期在家安全教育落實情況(如防溺水、防火、防電、防詐騙等),切實增強家長和學生的安全意識和能力,爭取家長對學校安全教育方面的積極配合,有效保障學生生命安全。
(四)加強心理輔導
了解心理存在問題的學生成長環境,通過與學生和家長零距離地接觸溝通,消除心理距離,增強學生對教師的信任感,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多種方式的心理輔導,爭取解決影響學生健康成長的心理問題。
(五)強化家庭教育指導
了解家長在配合、參與推進對孩子的教育狀況,引導家長掌握科學的.家庭教育方法,提高家庭教育的能力,建立良性、健康的家庭與學校的溝通聯系平臺,提高家長素養,優化家庭環境,提升學校、家長、教師對學生教育的成效。
五、工作要求
1.預約安排。教師按照計劃,對家訪對象提前預約,合理安排時間。
2.講究方法。了解學生假期學習情況,對學生作業進行指導及檢查,指導家長在“雙減”政策背景下轉變教育觀念,聽取家長對其子女教育的需求和學校工作的要求,與家長共商促進學生成長的教育措施和方法,幫助家長樹立正確的成才觀和育人觀。
3.做好記錄。教師要對每個家訪對象做好記錄,認真填寫《鄒平市韓店鎮新世紀中學教師家訪記錄表》并做好分析,對家訪中發現的問題要分門別類地加以梳理,并在日常工作中調整教育教學方法。
4.反饋交流。家訪結束后,要把家長的意見和建議及時向學校反饋,根據家訪情況對學校工作提出合理的建議,將家訪結果與其他任課教師進行交流,共同制定促進學生發展的具體措施。同時,教師要跟蹤了解學生在家訪后各方面的變化、反應,并及時給予相應的教育。
5.注意事項。家訪過程中注意維護自身形象和學校形象,言行得體,舉止文明;不允許接受家長的宴請和禮物等;家訪期間注意自身安全,可以邀請任課老師、學校領導班子成員結伴家訪。
初中家訪工作方案2
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入,家訪作為家校溝通的重要方式,對于促進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的有機結合,增進教師、家長、學生之間的'了解與信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下面特制定本家訪工作方案。
一、家訪對象與時間安排
1.家訪對象:全體初中學生及其家長。
2.時間安排:家訪工作分為三個階段進行。第一階段為學期初,重點了解新生家庭情況;第二階段為學期中,關注學生學習生活狀況;第三階段為學期末,總結學生成長情況,制定假期教育計劃。
二、家訪內容與方式
1.家訪內容:
(1)了解學生的家庭背景、家庭成員關系及家庭氛圍。
(2)了解學生在家的生活習慣、興趣愛好及性格特點。
(3)向家長反饋學生在校的學習情況、行為習慣及社交表現。
(4)與家長共同探討學生的教育問題,制定個性化教育方案。
(5)宣傳學校的教育理念、教學特色及規章制度,聽取家長的意見和建議。
2.家訪方式:
(1)預約式家訪:提前與家長溝通,約定家訪時間和地點。
(2)電話家訪:對于無法預約或不便面對面家訪的家長,可通過電話進行溝通。
(3)網絡家訪:利用QQ、微信等網絡平臺,與家長進行線上交流。
三、家訪組織與實施
1.家訪組織:成立家訪工作領導小組,由校長任組長,副校長、教導主任、班主任等相關人員為成員。領導小組負責制定家訪工作方案,指導各班級開展家訪工作,并對家訪工作進行檢查和評估。
2.家訪實施:
(1)各班級班主任負責具體組織實施家訪工作,提前與家長溝通,確定家訪時間和地點。
(2)班主任要精心準備家訪材料,包括學生的在校表現、教育建議等。
(3)家訪過程中,班主任要尊重家長和學生,耐心聽取家長的意見和建議,積極與家長溝通,共同商討教育問題。
(4)家訪結束后,班主任要及時整理家訪記錄,形成家訪報告,并向學校匯報家訪情況。
四、家訪效果評估與改進
1.家訪效果評估:通過學生、家長、教師等多方面的反饋,對家訪工作的效果進行評估。重點評估家訪是否促進了家校溝通、是否增進了對學生的了解、是否有助于制定個性化教育方案等。
2.家訪工作改進:根據評估結果,對家訪工作進行總結和反思,找出存在的問題和不足,提出改進措施和建議。同時,要加強對班主任的培訓和指導,提高家訪工作的質量和效果。
初中家訪工作方案3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家訪工作已成為促進家校聯系、了解學生生活和學習環境、加強個性化教育的重要手段。為了進一步推動我校初中家訪工作的深入開展,提高教育質量,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家訪對象與時間安排
家訪對象:全體初中在校學生及其家庭。
時間安排:
1.每學期開學初,對新生進行普遍家訪,以建立初步的家校聯系。
2.每學期中期,針對學業成績波動較大、行為習慣有待改進、家庭情況發生變化的學生進行重點家訪。
3.每學期末,對全體學生進行家訪總結,梳理學生成長檔案,為下一學期教育工作提供參考。
二、家訪內容與方式
家訪內容:
1.了解學生家庭基本情況,包括家庭成員、經濟狀況、居住環境等。
2.詢問學生在家的學習習慣、興趣愛好、生活習慣等情況。
3.與家長溝通學生在校表現,包括學習成績、課堂表現、師生關系等。
4.征求家長對學校、班級及教師的.意見和建議。
家訪方式:
1.預約式家訪:提前與家長溝通,確定家訪時間和地點。
2.電話家訪:對于因故無法安排面對面家訪的家庭,可通過電話進行家訪。
3.網絡家訪:利用微信、QQ等社交媒體工具,與家長進行線上家訪。
三、家訪人員與職責
家訪人員:由班主任、任課教師和學校行政人員組成家訪團隊。
職責分工:
1.班主任:負責統籌安排家訪工作,與家長建立長期聯系,及時反饋學生情況。
2.任課教師:結合學科教學,了解學生在家學習情況,提供學習建議。
3.學校行政人員:協助班主任和任課教師進行家訪工作,解決家校溝通中的疑難問題。
四、家訪后續工作
1.整理家訪記錄:家訪結束后,家訪人員需及時整理家訪記錄,形成學生家訪檔案。
2.分析總結:對家訪情況進行匯總分析,總結家校溝通中的經驗與不足,為下一階段家訪工作提供參考。
3.制定個性化教育方案:根據家訪情況,針對學生的個體差異,制定個性化教育方案,提高教育質量。
4.定期回訪:對重點關注學生家庭進行定期回訪,了解學生在家的學習和生活情況,及時提供幫助和支持。
五、保障措施
1.加強組織領導:成立家訪工作領導小組,明確職責分工,確保家訪工作有序開展。
2.提供經費保障:學校為家訪工作提供必要的經費支持,確保家訪工作的順利開展。
3.加強培訓指導:對家訪人員進行培訓指導,提高家訪工作的專業性和實效性。
4.嚴格考核評估:對家訪工作進行考核評估,確保家訪工作的質量和效果。
通過以上方案的實施,相信我校初中家訪工作將取得顯著成效,為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提高教育質量奠定堅實基礎。
初中家訪工作方案4
家訪作為教師與學生家長溝通的重要橋梁,對于了解學生的家庭環境、學習狀況以及心理狀態具有重要意義。在規范初中教師的家訪工作,確保家訪的針對性和有效性,進一步促進家校合作,共同為學生的健康成長和全面發展創造良好的環境,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家訪對象與原則
1.家訪對象:全校初中在校學生及其家長。
2.家訪原則:
尊重家長和學生意愿,避免強行家訪。
關注個體差異,針對不同學生制定個性化家訪計劃。
強調溝通與合作,共同探討學生教育問題。
保護學生隱私,確保家訪過程中的信息安全。
二、家訪內容與流程
1.家訪前準備:
了解學生基本信息,包括學習情況、性格特點、家庭狀況等。
制定家訪計劃,明確家訪目的'、時間、地點等。
準備家訪材料,如學生成績單、作業樣本、教師評語等。
2.家訪過程:
問候家長,介紹家訪目的和流程。
與家長交流學生在校表現,包括學習成績、課堂表現、參與活動等方面。
了解學生在家的學習、生活情況,關注家庭環境對學生成長的影響。
針對學生存在的問題,與家長共同探討解決方案,提出教育建議。
聽取家長對學校工作的意見和建議,促進家校合作。
3.家訪后總結:
整理家訪記錄,記錄學生家庭情況、家長意見及建議等信息。
分析家訪中發現的問題,制定針對性的教育措施。
將家訪結果反饋給學校領導及相關部門,為改進學校工作提供依據。
三、家訪時間安排與頻率
1.家訪時間安排:家訪時間應避開學生上課時間和家長工作時間,確保雙方都有足夠的時間進行溝通交流。
2.家訪頻率:根據學生實際情況和家長意愿,合理安排家訪頻率。對于需要重點關注的學生,可適當增加家訪次數。
四、家訪工作保障措施
1.建立健全家訪工作制度,明確家訪工作的職責和要求。
2.加強教師培訓,提高教師的家訪能力和溝通技巧。
3.提供必要的家訪經費和物資支持,確保家訪工作的順利開展。
4.定期總結家訪工作經驗,分享成功案例和優秀做法,推動家訪工作的持續改進和創新。
通過有效的家校溝通和合作,共同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和全面發展。我們將不斷努力完善家訪工作機制,提高家訪工作的質量和效果。
初中家訪工作方案5
在學校辦學理念指引下,為進一步加強我校教師與家長溝通,密切學校與家庭、社會的聯系,取得家長社會對學校工作的理解和支持,讓家校握手,讓家長和學生成就教師和學校,同時不斷加強和改進師德建設,提高教師師德修養;營造和諧、高效、優質的育人環境和教育體系,讓教師幸福工作、學生幸福學習。根據市區教育局文件精神,結合我校實際,現制定我校家訪工作方案。
一、領導小組:
組長:
副組長:
組員:
二、活動目的:
通過家訪,切實加強學校和家庭,教師和家長的聯系,了解學生成長環境、思想動態及校內外表現。及時通報學生在校表現情況,宣傳正確的家庭教育思想,掌握教育子女的科學方法;征求學生及家長對教師和學校工作的意見和建議,營造全員關愛學生、教育學生的德育氛圍,提高社會與家長、學生對學校教育的滿意程度。
三、活動形式:
組織全體教師通過上門走訪、電話訪、書信訪、短信訪、網絡訪等多種形式,與學生及其家庭“零距離”溝通,進一步接觸學生家長,增進彼此情感,凝聚家校合力,提高教育實效。走訪采用以班主任為主,科任教師協助,蹲點領導參與走訪并協調走訪中出現的特殊情況。
四、家訪對象:
全體學生,家訪重點對象以留守兒童、貧困生、單親學生、學困生、行為偏常學生為主。既要面向全體,又要突出重點,有效提高活動實效。
五、家訪時間:
20xx年xx月xx日
六、家訪內容:
1、了解學生家庭狀況、成長環境、在家表現、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等;了解特殊家庭(貧困生、單親生、留親子女等)和行為偏常生情況,并有針對性地進行幫扶、輔導。
2、向家長反饋學生學習情況及在校表現,指導家長正確的教育理念。
3、宣傳我校本學期取得的教育教學各項成果;介紹學校辦學理念、特色、模式,贏得家長對學校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4、講解有關學生安全教育知識,督促家長教育學生增強安全防范意識。
5、征求家長對學校辦學、管理、師德等方面的意見和建議。
七、具體措施及要求:
1、了解學生。家訪前,教師要對家訪學生的在校表現、各科學習、興趣愛好、習慣、優缺點等了如指掌,以便家訪時能信手拈來,提高家訪的實效。
2、時間的'選擇與控制。家訪時間選擇在雙休日或放學后,學生也在場,家訪的效果會更好。家訪時間不宜過長,以免耽誤家長的休息。
3、提前預約。家訪前,必須與學生家長提前約定好家訪的時間,切不可盲目家訪,這樣學生家長很可能不在家,白白浪費時間和精力,也會大大影響教師的情緒。
4、內容和方法。
家訪學生的家庭情況、問題學生,家庭困難的學生有困難。家訪的談話方法,不要千篇一律,要因人制宜,一把鑰匙開一把鎖。
八、家訪時注意的問題:
1、家訪時要向家長宣傳教育法規、學校課改情況、學校辦學模式、辦學理念和辦學特色,贏得家長對學校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2、聽取家長對學校辦學、師德情況、班級管理及對自己孩子要求等意見和建議。宣揚自己的教育思想、教育方法,突出自己的教育特色。
3、了解學生的思想狀況,家庭狀況、成長環境、行為習慣、個性特點等。
4、教師在家訪活動中要特別注意安全,嚴禁搭乘“三無車輛”,提倡步行家訪。
5、在家訪過程中,要講究家訪的方法,教師要態度和藹,舉止端莊。對學生要以正面肯定、積極鼓勵為主,真實、客觀地給學生家長反映其在校表現;家訪時應請學生在場參與,便于教師、家長、學生三者之間的交流溝通。決不允許粗暴地對家長發怨氣、批評指責學生,堅決反對“告狀式”家訪。
6、教師要做好家訪記錄,收集和整理好家長對學校教育的意見和建議,填寫好家訪信息反饋表。
【初中家訪工作方案】相關文章:
小學家訪工作方案06-07
初中家訪的總結06-22
家訪工作方案范文(精選16篇)01-07
初中家訪記錄范文03-31
初中家訪工作計劃08-29
初中家訪工作總結05-14
初中家訪工作總結05-14
年小學教師家訪工作方案02-06
村防溺水家訪工作方案(通用5篇)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