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1觀后感200字左右
一、什么是觀后感
觀后感,就是看了一部影片,連續劇或參觀展覽等后,把具體感受和得到的啟示寫成的文章。所謂“感”,可以是從作品中領悟出來的道理或精湛的思想,可以是受作品中的內容啟發而引起的思考與聯想,可以是因觀看而激發的決心和理想,也可以是因觀看而引起的對社會上某些丑惡現象的抨擊。觀后感的表達方式靈活多樣,基本屬于議論范疇,但寫法不同于一般議論文,因為它必須是在觀看后的基礎上發感想。簡單來說就是觀賞過后的感觸。
二、1921觀后感200字左右
品味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需要寫一篇觀后感好好地作記錄了。但是觀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921觀后感200字左右,歡迎閱讀與收藏。
1921觀后感200字左右1
今天是建黨一百周年,一百年前的今天,在嘉興南湖的一艘小船上召開中共一大會議,這標志著中國共產黨的誕生。電影重現了1921年以前,在中國軍閥混戰的背景下,一批以毛澤東為首的青年人從渴望赴法留學到堅定革命斗爭的轉變過程,體現了那一代年輕人憂國憂民的偉大情懷。
還有許許多多像邱少云、劉胡蘭的英雄,他們并不追求名垂青史,卻只希望祖國能夠和平安康。國旗也因為有他們的熱血而更加鮮艷。在黨的領導下,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了,香港澳門回歸了,因為黨我們的生活才會幸福,我們才會奔向小康。黨啊,你是一盞明燈,照亮了我們前行的腳步;黨啊,你的豐功偉績將會銘記在人們心中!我一定會努力工作,奮發向上,為黨爭光,為黨添彩!
1921觀后感200字左右2
一百年前,在那風雨如磐的舊中國誕生了中國共產黨,她像一盞明燈照亮了中國未來之路,讓中國人看到了希望的曙光。100個風雨春秋,100年奮斗不息,我們黨歷經苦難,披荊斬棘一路走過來,帶領全國人民駛向一個新世紀。
今天在黨100周歲生日這天,有幸觀影《1921》。1921年,中國共產黨在嘉興南湖的紅船上誕生,櫛風沐雨,今年我們黨迎來了一百周年的。華誕。昔日承載著民族希望的小小紅船,如今已經成為承載著14億多中國人民復興希望的巨輪。
通過觀看《1921》這部影片,讓我們生于紅旗下,長在春風里的這代人走進建黨初期,回顧歷史,時刻銘記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就沒有今天我們的美好生活,就沒有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愿中國共產黨經久不衰,愿我們的祖國繁榮昌盛。
1921觀后感200字左右3
觀看此片后,我感觸頗深。《1921》很好反映了建黨歷程,反映了共產黨如何建立、時代背景、歷史淵源等問題。通過紀錄片我了解到,中國共產黨的早期活動都是從先進的知識分子中發起,大學生群體一直是堅實的支持力量。作為當代人,入黨積極分子,我認為我們有必要繼承百年前建黨前驅的革命精神,始終積極的擁護黨的領導地位。
進入21世紀以來,國際國內形勢發生了深刻變化,中國在經歷了接近百年的磨練和砥礪后,也成為領導中華民族奔赴現代化和全面小康社會的核心和中軸力量。作為當代人,我們雖然在思想和生活上發生了深刻的變化,但是面對當前國內外的形勢時,仍然應該以大局為重,做生活和思想上的理智者。
1921觀后感200字左右4
看完《1921》我的心中五味雜陳,今天的我們能夠生活在物質文明如此豐富的今天,正是因為老一代革命前輩的犧牲,是他們用鮮血換來我們今天無比優越的生活。
當我看到魯迅先生被處以絞刑,何叔衡先生跳崖,陳獨秀先生病逝,還有很多革命先輩們的犧牲我不禁留下淚水,他們所承受之痛我不能想象。我感受到了他們強烈的愛國之心,面對死亡,昂首挺胸絲毫不畏懼,他們是吾輩之楷模。
今日之中國也正如他們所想,如此繁榮昌盛,每當國旗高高升起,我的心中一片洶涌澎湃,雄壯的國歌聲響起,有力的音符敲在我的心弦,我感到今日之和平來之不易,面向國旗敬禮,我為自己可以作為一個國旗護衛隊隊員而感到驕傲,我們守護的不僅僅是一面國旗,也是是先輩們所留下來的堅定信念,更是我們堅定的愛國愛黨之心。
三、1921觀后感范文
品味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需要寫一篇觀后感好好地作記錄了。但是觀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921觀后感范文(精選16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1921觀后感1
電影《1921》的上映,讓國人激動不已。在全國人民歡欣鼓舞,舉國同慶黨的百歲華誕之際,享受一道精致的文化大餐,接受一次精神的洗禮,將是一件很榮幸的事情。我有幸觀看了這部電影,感慨萬千,收獲滿滿。
電影《1921》以1921年的時代脈絡和“橫截面”視角切入,聚焦中共“一大”在上海召開這一核心事件。重現了中共一大召開這一波瀾壯闊的歷史時刻,講述了首批中國共產黨人,在風雨如磐的日子中擔起了救亡圖存的重任,讓中國革命煥然一新的故事。
電影《1921》讓我看到了:隨著五四運動的爆發,由李大釗、陳獨秀傳播的信仰火種被全國各地的新青年點燃!心懷救國理想的他們為創造一個新生的中國而奮斗拼搏!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無情地碾碎了舊的封建主義,中國共產黨應運而生,她帶領中國走過百年的風風雨雨,領導我們越過一個個坎坎坷坷。她的誕生,仿佛一道曙光劃破夜空,在東方大地閃爍,中國革命史從此翻開了嶄新的一頁。彈指一揮間,一百年過去了,舊中國千瘡百孔,民不聊生的時代已成為歷史,取而代之的是生機勃勃、一片繁榮的景象:昔日的窮鄉僻壤,而今牛羊成群,五谷豐登;昨日的茅檐瓦舍,已被現代化的高樓大廈所取代,黨一直帶領著我們昂首闊步一路向前,披荊斬棘,開辟新的航向。
觀看電影《1921》,回顧歷史,不僅要緬懷黨的光輝成就,更重要的是著眼新時代,作為新時代的青少年,我們要肩負起黨和祖國人民的重托,重塑東方巨龍的雄姿。我們所肩負的歷史重任,是何等偉大、何等光榮、何等艱巨!青少年朋友,作為新時代中國的主人,我們是否感覺到建設祖國的重任已責無旁貸地落到我們這一代人的肩上?既然是這樣,我們還有什么時間去猶豫,去浪費?我們是成長中的新一代,我們是改革中的新一代,我們是開創未來的新一代。新世紀祖國的建設,離不開黨的領導,也離不開青少年一代的創造和奮斗!努力吧!新世紀的寵兒,把我們的青春,把我們的生命,把我們的一切都奉獻給偉大的黨,奉獻給我們最親愛的祖國母親和最可親可敬的人民!
觀看電影《1921》,讓我想到:我來自于最偏遠、最貧窮的農村,我是大山的孩子、農民的兒子。我的血液里,流淌著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對改變貧窮命運不屈的抗爭;我的胸膛里,跳動著一顆誠實、善良、質樸的心靈。我不羨慕肥馬輕裘、錦衣玉食的生活,我愿堂堂正正地活著,清清白白地做人。我沒有對家庭出身的怨言,只有對生活的感恩。我心中始終點燃著一盞明燈:對人寬容、對已克制、對物愛惜、對事盡責;我心中始終燃燒著一股激情:感恩偉大的中國共產黨,感恩偉大的祖國,感恩偉大的人民!
觀看電影《1921》,讓我感到:我要盡自己的力量去幫助我身邊所有的人,課上課下,無論何時何地,我都要努力保持笑容,希望自己周圍的人能在接受自己的幫助后將皺著的眉頭緩緩舒展開來。
觀看電影《1921》,讓我感到:“為人民服務”不僅僅只是一句口號而已,只有時刻銘記心中,并付諸實際行動中,才能讓這種精神感染身邊的人,才能將這種精神永遠傳承下去。
電影《1921》雖然看完了,但我還深深地沉浸在滿滿的獲得感和幸福感之中,我將從這部電影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激勵自己不斷進步,奮發有為!
1921觀后感2
“五四運動”孕育以愛國主義精神為核心的“五四精神”,指引青年志士們探索民族復興之路。慶祝建黨100周年的電影《1921》將“五四精神”的火種延續,“百年百校·青春誦讀”活動意在重溫先輩們的理想之言、青春之詩,領會青年之志。
電影《1921》中的“南陳北李”扮演者陳坤、李晨,分別朗誦了自己演繹的角色陳獨秀、李大釗的重要作品,前者來自《新青年》的創刊詞,后者則是名篇《青春》。“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動,如利刃之新發于硎”,“青年循蹈乎此,本其理性,加以努力,進前而勿顧后”,這振聾發聵之聲,通過影片主創的誦讀,號召當代青年人要積極、要向上、要奮發。言者諄諄,穿越百年歷史,將兩個時代的年輕人連接。
“五四運動”促進馬克思主義理論在中國廣泛傳播,為中國共產黨的建立奠定群眾基礎。1921年7月,參與過“五四運動”的共產黨先輩,與來自全國各地的共產黨人,翻開了歷最精彩的一頁——中國共產黨就此誕生。在《1921》中飾演年輕“一大”代表的演員,也出現在誦讀活動的領讀視頻中,他們目光赤誠,聲聲熱血澎湃。通過演員聲情并茂的朗誦,充滿力量的字句越過百年歲月,直抵當下青年的精神世界。
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和上海大學等高校的學子們作為學生代表率先響應活動,發布了誦讀視頻。在李大釗曾擔任教授、圖書館主任的北京大學校園里,學子們誦讀了李大釗于1916年寫下的《青春》;清華大學的學子以毛澤東的青年寄語開場;馬克思的經典語錄響起在中國人民大學的校園上;上海大學350名學生在李大釗扮演者李晨的帶領下,傳頌“以青春之我,創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國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類,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資以樂其無涯之生”。
為慶祝建黨100周年,銘記踏上漫長征途的革命先輩,電影《1921》聯合眾多平臺發起的“百年百校·青春誦讀”活動,為“雖歷百年青春依舊”的中國共產黨獻上的一份禮物,也為當下青年獻上一堂生動而富有意義的“青春黨課”。
1921觀后感3
下午全家人一起去看了《1921》,電影讓我幾度落淚,真的是太好看了。
我看到那些熟悉的名字,本以為不過會是臉譜化的演繹。
但我錯了,電影里他們是一個一個鮮活的人,他們正當少年、青年,我看到他們對理想的堅持,我看到他們對新中國的期待,我看到他們有血有肉,我看到他們的痛苦與堅定,我看到他們的熱切與勇敢。
電影里青年毛澤東的飾演演員是王仁君,一出場,便讓人眼前一亮,毛澤東還那樣年輕,那樣風華正茂,可即使那樣年輕,亦讓我感覺無比的親切——再到電影里的主要人物悉數亮相——他們是那樣生動,很多人還正當少年呢!
一百年前,有這樣一群人,為了同一個理想——建設一個新中國,他們選擇了馬克思主義,而馬克思主義也在我們這一片古老的大地上生根發芽壯大繁盛。
電影里黃軒演李達先生,李達的妻子王會悟煮了湯圓端上露臺,李達說起,抵制日貨時點燃了火柴才發現,竟然火柴也是日貨,偌大的國際,竟沒有我們自己的火種。當時李達先生和妻子都哭了。當然,銀幕前的我也哭了
李達先生,我想跟您說,2021年我們的空間站飛到太空了,我們中國有了自己的空間站,我們的空間站里都是中文;我們的國貨現在種類繁多,而且中國制造已經成為了質量好的代名詞;我們有了5G,馬上會有6G……李達先生,而今這盛世,可如您所愿嗎?我們還會繼續努力的!
《1921》為觀眾展示的主要是中共一大會議的召開,會議的舉行要躲避巡捕的追蹤和日本的打探。最后一次會議不得不躲到嘉興的一條船上去舉行。然而,沒有人退縮,沒有人畏懼。即使他們中間有爭議,但他們的理想其實是一樣的。
正如電影里中共一大結束前,劉仁靜(劉昊然飾演)對毛澤東說:“分歧那么大,明天還能不能通過?”
毛澤東說“能!因為我們的起點一樣,誓死推翻舊世界。”“我們的理想也一樣,盼望著建立新中國,大家想要的人民做主的新中國!”
是啊,大家的理想是一樣的,大家對結束舊中國之苦難、對建設一個人民當家做主的新中國的渴望是一樣的。
電影里的人物演繹,給人最大的感覺就是青春、明亮。
那時候,他們都還年輕,他們有朋友、有愛人、有理想、有朝氣蓬勃的青春,但他們選擇了一條最不好走的路,一條充滿危險與未知的路,只為了給我們一個新中國!一個男女平等、人人都能受教育、人民當家做主的新中國!
電影里楊開慧(周也飾演)問毛澤東:“人生好短,短到可能看不到理想實現,奮斗還有意義嗎?”
毛澤東回答:“我們不能選擇自己的國家、自己的家庭,但可以選擇自己的理想,并持續為理想而奮斗。”
當我看到這一段的時候,不斷的在問我自己,先輩們為我們做了這么多,而我們又能為后輩們做什么?
我感嘆于先輩們在那樣年輕的時候,沒有去選擇得過且過,沒有去選擇什么“躺平”,更沒有去灰心喪氣的混日子——他們選擇堅持理想,他們努力的一切都是為了今天這盛世的我們,而我們又有什么理想呢?我們又能為一百年后的后輩們做些什么呢?
我感恩著,但我也迷茫著——我該做些什么呢?
電影里何叔衡由演員張頌文飾演,他是清朝的秀才,卻選擇了共產主義,因為他希望讀書人可以抬頭做人。
何先生,現在讀書人不光抬起了頭,國家還在為更多的人熱愛讀書,做著努力。
何先生,我想跟您說,上周我從方莊橋騎車去了平安里,這一路上有好多好多書店書屋,今日之中國,熱愛讀書的人特別多,不然不會有這么多書店,您說是吧;我們每個適齡兒童都要接受義務教育,我們各年級的學生都有必讀書目作為孩子們的閱讀啟蒙;很多熱愛讀書的人和很多大學都給我們推出了書單;而且現在為了方便人們隨時隨地讀書,手機里有很多讀書軟件,還有專門做出來的電子書閱讀本;而今不光國家在努力推廣大家讀書,還有很多人為了推廣閱讀,為了方便我們讀書,在不斷的創新,努力的工作。
何先生,您可看到了嗎?
《1921》作為一部主旋律電影,我沒想到會這樣好看,連畫面也是也是唯美的。
小伙伴兒們,我就不更多的劇透了,電影很好看,他們風華正茂,他們青春正濃,他們在一百年前為了我們的今天,在奮斗,在無畏,在吶喊……
小伙伴兒們,讓我們想一想,我們的這一棒,要怎么跑下去,才能不辜負先輩的努力!
1921觀后感4
記得影片中,當陳獨秀被軍閥逮捕關進大牢,他隔著獄欄堅定不移地對李大釗說:“軍閥要我死,我要中國生。”這樣的場景讓我內心久久不能平靜,不禁感嘆:革命的曙光和修遠路途中這些志士們前行的力量都源自于他們大無畏的精神,這樣的精神和情懷令人崇敬。
還記得當影片中革命者李達哽咽著,嘴角顫抖,聲音里帶著一絲憤怒:“偌大的一個國家,我們連自己的火種都沒有。”他凝重的神情,扎心的話語,讓我深感:“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遠”的偉大意義,我潸然淚下。
還記得當毛澤東這位熱血青年在上海的街頭奔走,為革命前赴后繼時,我看到了他們心中對世態不公的憤怒、吶喊,這不正是革命先輩們追求理想,歷經波折卻砥礪前行的見證嗎?
總是記得李大釗在生命停止的前一刻,那凝重、深遠一望,那目光中展望的不正是新中國的未來嗎?
影片播映結束了,我的內心久久難以平靜。前輩們的鮮血換來了我們今天的幸福和平生活,但我們不能在安逸中喪失斗志,在懈怠中荒廢青春。走出影院,我心中反復默念這些話語。作為青少年的我們,應當有一顆自信、自強、自省的心,應當感恩父母,給予我們生命;感恩老師,教授我們知識;感恩偉大的國家,給予我們健康成長的社會。
我珍視今天的生活,也在努力做好自己該做的:每日合理規劃時間,閱讀書籍并完成讀書筆記;聆聽《凱叔講故事》,以增長課外知識;每日堅持練琴并鍛煉身體;每日做自己力所能及的家務······我想這便是自己作為一個小學生愛國情懷的踐行吧!此刻,我端坐于桌前,打開《中國歷史》,那綿延于字里行間的中華文明、那歷歷在目的中華屈辱、那錚錚鐵骨的中華抗爭······一一在我眼前呈現,在我的心頭翻騰。
曾子曰:“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遠。”我將以此來勉勵自己,篤定于自己腳下的路。
1921觀后感5
“起來,被咒罵跟著的,全世界的惡人與奴隸,我們被擾亂的理性將要沸騰了,預備著去打死戰吧……”鏗鏘有力的《國際歌》(1920年,鄭振鐸、耿濟之譯本),在電影《1921》中多次出現。
作為中國電影人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百年之際,協力推出的“種子選手”,《1921》于7月1日當天公映。據貓眼專業版實時見證,7月1日零時,電影總票房就已經破億元。
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勝利召開,宣告了中國共產黨的正式成立。從此,中國革命的面貌煥然一新。對于這段光輝而偉大的歷史,中國電影歷史上30年前有過《開天辟地》、10年前有了《建黨偉業》。作為第五代導演的代表人物之一,黃建新自2009年同韓三平聯合執導《建國大業》始,2011年執導《建黨偉業》,2017年監制《建軍大業》,至2019年執導《決勝時刻》,這十余年間更是擔綱多部主旋律題材商業電影的監制。他見證了新時期主旋律電影的大發展與大繁榮,毫無疑問是此類題材領域的專家,是以此次監制、執導(聯合執導鄭大圣)慶祝建黨百年之作《1921》,可謂當仁不讓。
對于黃建新而言,過往的履歷既是經驗與資歷,某種意義而言,也是此次重新創作、呈現中國共產黨建黨偉業的“包袱”。他必須有所突破,才能不負眾望。正如他在早先接受媒體采訪時所言,“回過頭再去看《建國大業》和《建黨偉業》兩部電影,覺得很像編年史,跟傳統意義上觀眾理解的那種故事片不太一樣,是比較少見的類型。編年史電影有優點,可以當作一個歷史的參照系,讓觀眾產生進一步去探求的興趣,缺點就是人物塑造會相對較弱。電影最好還是不要按照歷史事件的編年進程,而是要以人為中心來敘事和表情達意。有了這樣的想法,就覺得新的電影可以轉換一下思路。”
這個思路觀照進《1921》成片,便是電影不再采用編年敘事,而是著力刻畫1921年,幾個月間中國共產黨籌備、成立的“歷史橫截面”,進而以故事片,同時參鑒諜戰類型片的手法,呈現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不僅是中國國內風云際會的大事件,更是國際上社會主義、共產主義運動風起云涌的重要一環。
特別的,和過往同類型影片中歷史人物走馬燈般的過場式不同,此次電影中的貫穿人物令人印象深刻,更在青年觀眾群體里引發了強烈共鳴。七一前夕,黃建新在北京接受了澎湃新聞記者的專訪。在《1921》主創名單中,編劇之一的“黃欣”,是黃建新的筆名。此次采訪,他也愿意從如何講好這個故事的角度,多聊聊自己的感悟。
1921觀后感6
今晚上看了電影《1921》,很有感觸。
1、那個混亂的年代坑害了很多人民,但仍然有很多人覺醒,但這些人還是以有名望的高級知識分子,留學生,家境雄厚之人為主,而毛主席這樣農民出生的幾乎沒有,就連毛主席還是以文章思想而名聲大噪躋身革命前沿,普通人也只能追隨,但是不管怎樣,他們都在為這個國家灑熱血,為改造好我們的國家而努力,甚至犧牲,真是令人佩服,向他們致敬!
2、參與一大的五十多人,但是堅持下來的沒有幾人,大多數被國民黨殺害,少數被日軍殺害,還有幾人后來思想路線出偏差,要么“左”了,要么投靠反動派,要么當漢奸,認清一件對的事容易,但是堅持走下去卻很難。
3、雖然民國軍閥混戰,但總比蔣介石南京政府建立后情況要好,之前軍閥混戰,搞政治的斗爭,都不敢亂殺人,尤其是名人,怕落其他軍閥口實,被別人找到政治軍事上攻擊的理由,而蔣介石獨裁后,就一心消滅了共產黨,反而是共產革命最難,犧牲最大的時候,即使是抗日戰爭,但是還有著國共合作的外衣和窮苦百姓的保護,而土地革命時期則沒有,所以犧牲的很多,叛變的也很多。
1921觀后感7
《1921》帶領觀眾走入那個年代,感受那個年代的年輕人的力量。影片全景式地重現了一百年前波瀾壯闊、開天辟地的歷史時刻,來自五湖四海平均年齡僅28歲的青年們,懷著滿腔熱血,聚集上海召開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大會,見證中國共產黨的成立。
影片向開辟新中國的革命先輩們致敬,我們能看到百年前,先輩們在復雜的時局下摸索著中國的出路,他們歷經磨難和生死存亡,不管在多難的境遇下,他們都在朝著希望前進。這一百年來,中國共產黨由小到大,帶領千千萬萬中國人民突破重重難關,取得一個又一個的勝利。正是因為他們才有了新生活,正是因為無數的開拓者們才有了新中國!
當歷史畫卷緩緩地鋪開在我們眼前時,我們被那些畫面所震撼。我們驚嘆于他們為探索出一條真真正正能夠拯救中國的道路的執著,也因他們面對危險時刻而屏住呼吸。影片更多的讓我們看到這13位革命先輩們少有人知的青年時期的模樣。不像我們在歷史書上所看到的他們,他們是朝氣蓬勃的,他們是一個個有著鮮明性格充滿著熱情的青年人。當我看見他們的眼中閃爍著對未來、對新中國的展望的光芒時,我的心也被這樣的熱情所點燃。他們用熱血和青春,激蕩著舊中國,開拓著新世界。
影片中,嘉興紅船上的會議與逐漸唱起的國際歌,是動人心弦的,是令人為之振奮的。在影片中,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李達對負責印刷的人強調“百姓”與“人民”雖然意思相近,但境界完全不同。中國共產黨的根本宗旨和初心使命是為人民服務,從未改變過。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在今時今日已是我們每一個人的夢想。國家從艱難歲月中一路走來,歷經炮火與鮮血的洗禮,21世紀的我們不能忘記這段艱難歷程,永遠銘記歷史。
沒有中國共產黨,就沒有現在這新中國。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更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中國共產黨代表著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代表著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代表著中國最廣大人民的利益。我們國家在黨的領導下一點一點強大起來,一步一步邁向世界舞臺。作為新時代的青年人,我們要牢記歷史和初心,不忘使命,不負期待,共創美好未來。
星星之火,足以燎原。新時代的我們,從革命先輩們的手中接過火把,將這份精神傳承下去,延續下去!
1921觀后感8
由此上溯七十年,西方列強用堅船利炮打開中國大門,燒殺搶掠,荼毒生靈,強迫簽下一系列不平等條約。從此,國運衰頹,舉步維艱,漫漫長夜,路在何方?所幸中華兒女上下求索,堅韌不拔,奔走呼號,奮斗抗爭,不畏強權,無懼犧牲,映照赤子心,彰顯英雄氣。所幸十月革命一聲炮響,覺醒的中國人民終于找到一條救亡圖存的正確道路,為共產主義而奮斗的信仰點燃了改變中國命運的星星之火。
可以說,電影《1921》的藝術規劃相當大氣。前承七十年苦難,后啟新時代輝煌,中間主體濃墨重彩地塑造中國青年的追求與奮斗,大視野、全景式地呈現革命先驅從迷茫到堅定、從分散到集中、從熱烈到執著的斗爭史;既有時代的寫真,也有具體塑造,更有細節刻畫,雖然最終聚焦于中國共產黨成立這樣一個重大事件,但仍然試圖表達那樣一個時代里中國的呼吸、中國的抗爭、中國的奔跑、中國的吶喊。從藝術的角度看,全片的敘事結構,類似于《水滸傳》,在時代背景的烘托下,不同地域的人物因為共同的信仰,百川歸海般的殊途同歸于建黨偉業,后來一部分人止步不前,甚至背叛革命,但更多的青年堅守初心,以“雖千萬人吾往矣”的勇氣,直面犧牲而不悔,最終在爭取民族獨立、國家發展的進步事業中綻放光彩;青春風采因信念而神圣,因忠誠而永恒,因奮斗而美麗。
縱觀全片,創作者是相當用心的。開篇,便是陳獨秀囚禁在監獄中的畫面,透過小小的獄窗只能看到他的臉,他的眼睛顯露出對自由的渴望,也表現出面對黑暗世界的勇敢與決絕,這樣的畫面和不斷閃現的苦難中國史畫面,不禁讓人聯想到舊中國被列強蹂躪,舊中國被命運“囚禁”得幾乎喘不過氣來。片尾,在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人民一步步推翻三座大山,贏得獨立,變得富強,苦難的中國終于變成高歌的中國,落后的面貌終于變成輝煌的場景,強烈的反差,讓觀眾覺得當年中國青年的信仰是正確的,犧牲是值得的,奮斗是有意義的,他們的芳華因改變國家命運而壯美。片中不同時期,四次出現同一個女孩,衣著并不相同,總那樣純真而善良地看著這些忠誠于國家、獻身于進步事業的熱血青年。顯然,跨越百年的這個女孩青春不老,永遠保持著美好,不可能是一個“現實的人”,也許創作者的出發點,就是以一個真善美的角度,帶著觀眾,走進時代的每個角落,實地見證這一段有溫度有追求有希望的歷史。
1921,是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一年。南湖紅船上,一群中國熱血青年,做了一件開天辟地的大事。高尚的信仰,為青春芳華奠定了厚重而寶貴的底色;高擎的旗幟,為中國發展照亮了艱難而輝煌的征程。一百多年前,李大釗先生曾預言:試看將來之環球,必是赤旗之世界!現在,我們可以欣慰地告慰前輩,中國堅持紅色信仰,已創造多個世界奇跡,不但在現代化建設快車道風馳電掣,而且正逐漸成為世界和平發展的擔當者與捍衛者。在兩個一百年交匯之際,中華兒女必將傳承革命精神,未來也必將因紅色青春而更加美好。
1921觀后感9
7月8日,我觀看了電影《1921》。
電影一開頭,借助陳獨秀一雙憂國憂民的眼睛,回顧了鴉片戰爭、甲午戰爭等情景,及與列強簽訂的一系列不平等條約。
隨著“五四運動”的爆發,李大釗、陳獨秀等先驅傳遞出的信仰之火熊熊燃燒,來自五湖四海、平均年齡僅28歲的熱血青年們,突破各種復雜勢力的監控、暗殺和追蹤,終于齊聚上海,召開了中國共產黨第一次代表大會,見證了中國共產黨的成立。
看完此片后,我覺得它從故事到人物、從外觀到內涵,對歷史進行了一次全方位的還原和重現,讓觀眾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100年前中國人的不屈與抗爭。
歲月匆匆,時光飛逝,100年恍如昨日,我們要時刻牢記,是黨為我們指明了前進的方向,改善了人民的生活;是黨帶領我們向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輝彼岸奮勇前進。
和平年代,并不需要每個人都干出一番驚天動地的大事,但我們要明白,如今的幸福生活是無數革命先烈堅持理想信念,前仆后繼,拋頭顱、灑熱血換來的。
作為一名入黨積極分子,我將立足本職崗位,時刻牢記黨的宗旨,每走一步、每做一件事,都高標準、嚴要求、扎扎實實、任勞任怨,為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貢獻一己之力。
1921觀后感10
“外爭國權,內除國賊。”這句響徹云霄的口號令我現在還沉浸在熱血青年們的游行之中。
這是電影《1921》中的一幕,看完電影之后,我心潮澎湃,感慨萬千。
影片濃墨重彩集中描繪1921年的上海,在那個相對有限的時間和空間之中,把故事講得精彩感人,全面展現五四運動的發生、《共產黨宣言》的翻譯出版、“南陳北李”相約“開天辟地”、上海英美煙廠工人罷工、共產國際幫助中共建黨、國際和國內反動勢力對革命活動的圍剿、中共一大召開及從上海石庫門轉戰嘉興南湖紅船等重要場景,全景重現了百年前波瀾壯闊、開天辟地的歷史時刻——中國共產黨成立。
這部紀錄片有這三個鏡頭令我十分震撼。
一個是李達先生發表文章摳字眼的場景。他要將“百姓”改成“人民”。這在那些所謂工人階級當然不理解李達先生的良苦用心,他們只會疑惑:這兩個詞的意思相近有什么可替換的。可在李達的眼里,“人民”指的是以勞動群眾為主體的社會基本成員。而“百姓”的應該廣泛,可以指為了利益、錢財,當賣國賊的人,那么他們就和“人民”不一樣。
還有一個是何叔衡先生被“逼問”為何要參加革命。他其實考中過秀才。這么一說,我們肯定認為他經歷過皇帝的統治。沒錯,他確實經歷過。他講了他一個朋友的故事:這位朋友,他比何叔衡厲害。他不僅僅考中了秀才,還一步一步地進入了殿試,可以被皇后提問。一百多號人齊刷刷拜倒在皇后面前,頭都不敢抬,跟個囚犯似的。后來這位朋友回到家中,何叔衡問他,“你見到皇后了,長什么樣子,快跟我講講。”等了半天,那位朋友硬是沒有回答,又過了一會,那位朋友慢吞吞地回答“沒有!”何叔衡疑惑了,“那你考的什么試啊,連皇后的容貌都沒看見?”“我們連頭都不敢抬,怎么看清她的容貌?”何叔衡這才察覺到,這位朋友已經淚流滿面了。“當時的讀書人多么憋屈啊,連頭都不能抬,是多么丟人啊。”何叔衡摘下眼睛,擦了擦淚水,“我參加革命的理由非常簡單,就是改變制度,讓社會公平些。”
歷史給了我們深刻的教訓,只有讀書才能解放思想,解救人民,拯救國家,改變命運。
最后一個,也是最讓人激動人心的當然是中國共產黨的成立。當各個地區的共產黨代表聚集起來召開了第一代表大會。開這次會議的時候也經歷了許多波折,在家中開幕的時候,被密探打擾,會議只好轉移別處。這里就是我們耳熟能詳的上海嘉興湖畔,在這條船上,傳出了鏗鏘有力的歌聲——“起來吧,被咒罵跟著的,全世界的惡人與奴隸;我們被擾亂的理性將要沸騰了!預備著去打死戰吧!……”
就在這煙雨江南,水波輕漾的南湖,12雙手翻開了中國歷史嶄新的一頁——中國共產黨誕生。它宛如黑暗中的一盞明燈,點亮了中國人民前行的道路。
歲月長河悠悠流淌,榜樣精神代代相傳。走在新世紀的征途上,我感慨萬千。面臨科技發展的浪潮,面對知識經濟的挑戰,我們是21世經的真正主人,要勇敢地承擔起世紀重托,把自己的人生理想與祖國、時代、人類命運聯系起來,勤奮學習,立志成才,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力量。
1921觀后感11
正值建黨百年之際,有關建黨的紅色電影也是相繼上映。趁著周末點映,有幸觀看了電影《1921》,電影以巴黎和會引發的“五四”運動開篇,帶我們走進風云崛起的1921年。電影用了很多筆墨來渲染那時候共產黨員所面臨的艱難環境,以新的視覺真實還原再現了黨代會召開前后的場景,展現了一百年前青年的精神面貌及人生選擇。
影片歷史人物眾多,在還原我黨那段特殊歷程時,雖線索眾多,涉及歷史人物眾多,但影片依舊雜而不亂、主次分明。既具備歷史片的史詩感,又抓取了幾位重點人物,極好的.突顯出角色的生動性,比如黃軒與倪妮飾演的“革命夫婦”,張頌文飾演的何叔衡,都是群戲當中特別亮眼的存在。張哲翰飾演的蕭子升與王仁君飾演的毛澤東關于救國道路選擇問題的一段交鋒戲也是極其精彩。劉昊然飾演北大劉仁靜,做到了“心中有理想,眼中有光芒”,演出了他的書生意氣,揮斥方遒,熱血激昂。火燒趙家樓這一在史書上濃墨重彩的一筆真實呈現在銀幕,讓人心潮澎湃。一大會場上劉仁靜面對共產國際的據理力爭,讓人看到早期革命者的堅定。
1921年一個將將開始的年份,一個將永載史冊的年份,一個時代的年輕人有一個時代的任務,那個時代的熱血年輕人的偉大使命就是救國存亡不斷地尋找革命的道路。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于1921年7月23日至31日在上海舉行,會議在最后一天轉移到浙江嘉興南湖的游船上召開,燃起了革命的星星之火,紅船,見證了中國歷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變,成為中國革命源頭的象征。
當影片中的人物唱起《國際歌》的時候,我渾身熱血沸騰了,這部電影可以說是一場跨越百年的致敬。百年前的中國,內外交困,人民生活于水深火熱之中,幸而有一群那個時代滿懷理想和壯志的.年輕人奮勇而起,勇擔重任,獻身革命。感謝那群覺醒青年的堅信、不屈和那視死如歸的大無畏,才激起了更多被壓迫的無產階級的奮起反抗壓迫的勇氣,才有了后來日漸強大的中國。1921—2021,中國共產黨用百年的奮斗,換來今日的國泰民安。
我作為一名中共黨員,將傳承革命精神,爭做時代的接班人,也相信2021年的百歲生日會是我黨一個全新的起點,因為如今的我們和一百年前的他們一樣朝氣蓬勃,心中一樣裝有星辰大海。
1921觀后感12
光陰似箭,現在黨已經100歲了,從當年的“風腥血雨”到現在雨過天晴,又有誰能體會當時的艱辛歷程呢,只有親身經歷過才知道什么是苦,什么才是甜。當共產黨誕生的時候,就仿佛注定它以后的成功,看完《1921》才明白,當初黨的誕生,就是為現在的和平而建立,雖然現在已經沒有了戰爭,但我們依然不能忘記共產黨對我們的“恩賜”。電影雖然已經結束了,但我的內心被那個時代所震撼,被當時的青年為了理想不惜拋頭顱、灑熱血的精神所感動。我的腦海中始終閃現兩個詞——“青春”與“使命”。到底是什么催使我們的青年從容的面對打擊、傷害甚至死亡?我想,那一定是強烈的愛國感和高度的責任感。愛國讓我們感知責任,使命讓我們上下求索、不惜一切代價的尋求祖國富強、民主、自由之路。
當看到李大釗那顆晶瑩的淚珠,掛在了一個一生都不可能哭過幾次的男人臉上,但是只有刺痛在他最柔軟的地方,才能使他更加堅強。想起曾經看到過的一段話:“我不怕死,怕的是我愛的人,不知我為何而死,我親愛的人,我對你們如此無情,只因民族存亡之際,我輩只能奮不顧身,挽救于萬一。”一個英雄,就應當敢愛敢恨,拿得起,更放的下。
為了國家的自強,像陳獨秀,李大釗一樣的多少人勇敢地站了出來,又有多少人死在了槍口下,有人問,革命就一定要人命嗎?回答是,不,死不是革命的目的,革命是吾輩當自強,是為了活著地人更好地活下去!
1921觀后感13
今天,公司組織全體黨員及預備黨員看電影—《1921》。看過之后,我心潮澎湃,難以抑制心中的激動,立即奮筆疾書,記錄下這段值得珍藏的記憶。
無論在什么時代,我們青年人都期望能夠實現自我的人生價值,那么究竟怎樣才能最大實現自我的價值呢?毫無疑問,那就是將自我的命運與國家的命運聯系在一齊,投身到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事業中。當今世界,現代中國,我們青年的使命異常艱巨,祖國的未來在我們手中,振興中華任重而道遠。我們必須要增強歷史職責感和時代緊迫感,肩負起時代賦予我們的重要而光榮的使命,揮灑青春汗水,為祖國的明天而努力奮斗,譜寫新的華章。
2021年7月1日,我們將迎來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的紀念日。回顧黨的偉大歷程,我們感慨:是我們的共產黨帶領著勞苦大眾推翻“兩座大山”,建立起新中國;是我們的共產黨帶領著中華兒女艱苦奮斗,鑄起了中國的繁榮穩定、和諧富強。
作為一名共產黨員或者將要成為共產黨員的我們更就應熟知歷史,以學促用,以對對國家和人民的高度職責感,提高認知和學習潛力,強化時代職責感,為鑄就新的輝煌做出貢獻;就應牢記歷史,以史為鑒,不斷提升黨性修養,在工作和生活中展示共產黨人的時代精神。
1921觀后感14
《1921》這部電影主要講述了中國共產黨成立的事情。主要講述了當時國內面臨滅國、動蕩不安、嘗試變法維新后依舊不能改變國家命運的背景,中國迫切尋求新的道路,只有這樣才能拯救國家,才能拯救人民;講述了國際上共產主義取得成功并不斷壯大的背景,確定共產主義是中國要追求的方向,并且有跡可循;講述了中共成立的艱難險阻,國內多黨派壓迫,沒有經費,嚴禁民主自由等新思想傳播,國際上多個國家暗中阻止共產主義在中國的生根發芽;講述了中共成立時參會的主要代表人物事跡以及中共一大的曲折歷程;講述了中共成立后到新中國成立期間主要的歷史征程。
其中讓我最有感觸的情節是毛澤東沒能進入法國國慶的莊園,看著法國人在豪華的莊園內,衣著華麗,載歌載舞,把酒言歡,還有盛大又美麗的煙花。而中國人只能擠在鐵柵欄外觀望,毛澤東憤怒的跑了好久,想起了很多回憶。這個情景,讓我印象深刻,在我們自己的國家,外國人與國人完全處于兩個世界,一個天堂,一個地獄。任何時候都有類似的情景,這個時候,我們永遠都不要羨慕別人,要暗下決心,拼盡全力,去改變自己。現在我們國家安定而昌盛,我們永遠不要忘記,我們的幸福是千萬人用生命換來的,每個時代,都有當代人的使命,我們為自己而活的同時,也要為國家貢獻一份力,要有責任心,要有使命感。永遠不要忘記中國共產黨為新中國做出的貢獻,要永遠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
1921觀后感15
成為入黨積極分子已有一年的時間,在這一年中,我始終都以一個黨員的身份來要求自己,思想上與黨的先進性保持一致,行為上積極實踐各種各樣的活動,努力提高各方面的才能。看了致敬建黨百年電影《1921》,我很高興在黨即將到來的100歲生日之際談一下我的個人感悟。
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也是實施“十四五”規劃的開局之年。回眸歷史,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之日起,就以一個先進的,嶄新的正當的姿態登上中國的政治舞臺,他帶領中國人民勝利的走過了革命,建設,改革100年的光輝歷程,100年來,黨始終以先進性建設作為自身建設的根本任務,使自己一直保持著勃勃生機,奮發向上的朝氣。歷史的一再證明,一個不斷追求真理,善于與時俱進,用于理論創新的黨,必定是一個先進的黨,一個大有作為的黨,在科學發展觀的引領下,中國共產黨必將帶領全國人民譜寫出更加動人心魄的壯麗篇章。
在共和國的年輪上,我們渡過了漫漫的100年歷史長河,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共,凝聚了14億多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創造了令世人矚目的業績,這是實踐探索的100年,是闊步前進的100年,是輝煌勝利的100年,我們送走了一個100年,并將迎來又一個充滿希望的未來。我們從昨天走到今天,又從今天走向明天,今天,是歷史的交叉點,也是歷史的大看臺,在這個歷史交叉點上,以深邃的歷史眼光,既回頭看看我們是如何創造光輝的過去,又向前看看我們該如何開辟美好的未來,使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步子走的更快更堅實。
1921觀后感16
最初了解到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是在初中的歷史課上。老師講到1921年7月,中國共產黨誕生于嘉興南湖的游船上。當時的我只覺得在船上開會很有趣,卻不知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圓滿舉行的艱辛歷程。
在北研開發一部愛國主義觀影活動中,我有幸觀看了建黨100周年獻禮片《1921》,了解到中國共產黨建立的艱辛,為創建中國共產黨的前輩們的愛國熱情以及流血犧牲感到震撼。
電影《1921》以李達與其妻子籌備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的過程為主線。在那個時代,共產主義的傳播遭受了很大的阻礙。中國共產黨的前輩們只能秘密辦學,秘密傳播共產主義的刊物。然而,正確的思想、正確的路線永遠不會因為外界的阻礙被埋沒。在中國共產黨前輩們的努力下,共產主義思想得以傳播,共產主義力量得以壯大。
李達夫婦從寫請柬到精心安排會議地址與住宿,在重重阻力下促成了中共一大的召開。中共一大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號開幕,由于會場受到暗探監視和法租界巡捕搜查,最后一天的會議不得已轉移到浙江嘉興南湖的游船上舉行。看到這里,我才知道在船上開會并不有趣,才感受到中共一大圓滿舉行何其艱辛。
中共一大宣告了中國共產黨正式成立。中國共產黨的成立,讓中國的革命斗爭有了統一的領導。在影片的結尾,看到一位位中國共產黨的前輩被迫害,讓人心痛。然而他們改變中國命運的愛國熱情,感染了一代又一代中國共產黨人。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建立了人民當家做主的新中國,才有了我們如今的幸福生活。幸福的生活來之不易,為之流血犧牲的中國共產黨前輩們值得我們銘記。牢記歷史,為共產主義新中國的建設和發展而奮斗,也是我們新一代青年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