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桃花源記》原文范例(7篇)
漫長的學習生涯中,許多人都對一些經典的文言文非常熟悉吧?文言文是一種書面語言,主要包括以先秦時期的口語為基礎而形成的書面語。為了讓更多人學習到文言文的精華,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文言文《桃花源記》原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文言文《桃花源記》原文1
《桃花源記》
陶淵明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垂髫,并怡然自樂。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余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
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往。未果,尋病終,后遂無問津者。
主題
這篇文章借武陵漁人行蹤這一線索,把現實和理想境界聯系起來,通過對桃花源的安寧和樂、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繪,表現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對當時的現實生活不滿。
賞析
本文通過對桃花源的安寧和樂、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繪,表現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對現實生活的不滿。
文章開端,先以美好閑靜、“芳草鮮美,落英繽紛”的桃花林作為鋪墊,引出一個質樸自然化的世界。在那里,一切都是那么單純,那么美好,沒有稅賦,沒有戰亂,沒有沽名釣譽,也沒有勾心斗角。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也是那么平和,那么誠懇。造成這一切的原因,是因為沒有一個高踞人民頭上為私利互相攻伐的統治集團。這個幻想中的桃源世界,對生活在虛偽黑暗、戰亂頻繁、流血不斷的現實世界中的人們來說,無疑是令人神往的。當然,這種理想的境界在當時現實中是不存在的,只是作者通過對大同社會的構想,藝術地展現了大同社會的風貌,是不滿黑暗現實的一種精神寄托,表現了作者對理想社會的.憧憬以及對現實社會的不滿。
桃花源中的家庭多為主干家庭(三代同堂),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垂髫,并怡然自樂。”從“男女”、“黃發”、“垂髫”這三個詞便可以看出此點。
文章的結構也頗有巧妙之處。作者借用小說筆法,以一個捕漁人的經歷為線索展開故事。開頭的交代,時代、漁人的籍貫,都寫得十分肯定,似乎真有其事。這就縮短了讀者與作品的心理距離,把讀者從現實世界引入到迷離惝恍的桃花源。相反,如果一開頭就是“山在虛無縹緲間”,讀者就會感到隔遠,作品的感染力也就會大打折扣。“不足為外人道也”及漁人返尋所志,迷不得路,使讀者從這朦朧飄忽的化外世界退回到現實世界,心中依舊充滿了對它的依戀。文末南陽劉子驥規往不果一筆,又使全文有余意不窮之趣。
文言文《桃花源記》原文2
晉太原年間,武陵人以捕魚為生。 走在溪邊,忘了路的遠近。 忽有桃花林,隔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 漁民非常不同。 再往前走,我要讓森林變得貧瘠。
林中水源枯竭時,有一座小山口,仿佛有光。 便下船從口入。 開始的時候,你狹隘到極點,你能理解人。 倒退數十步,豁然開??朗。 地勢平坦開闊,房屋猶如良田美客的桑竹之屬。 稻田里車水馬龍,雞犬相見。 其中,男女的工作和衣著,無一不是外來者。 黃發垂下,喜氣洋洋。
見了漁夫,大驚,問從何而來。 有了答案。 遂欲歸家,置酒殺雞食。 聽說村里有此人,便前來打聽。 子云祖避秦朝之亂,引妻伊人至此絕境,一去不復返,遂與外人隔絕。 問今世何,不知有漢,不分魏晉。 此人所言所聞,皆是嘆息耳聞。 其余的人各自回了自己的家,都出去喝酒吃飯了。 停數日辭去。 人話云:“外人看不懂”。 (區間一:隔離)
既出得舟,扶上道,處處為之。 又縣太守如是說。 太守當即派人跟隨,尋尋覓覓,卻迷了路,再也找不到路了。
南陽劉子季,學士聞之,歡喜而去。 枉尋病終,無人問津。
翻譯
東晉太原年間(公元376—396年),武陵有一人以打魚為生。 一天,他沿著溪流劃船,忘記了距離的距離。 忽見一片桃花林。 小溪兩岸幾百步之內,中間沒有別的樹木。 他繼續前行,試圖到達樹林的盡頭。
桃花林的盡頭是溪流的源頭。 漁夫發現了一座小山,山上有個小山洞,山洞里似乎有些光亮。 漁夫棄船從洞口進去。 一開始很窄,只能一個人通過。 走了幾十步,頓時變得明亮開闊。 漁夫眼前的土地平坦寬闊,房屋排列得非常整齊,田野肥沃,池塘美麗,還有桑樹、竹子等植物。 田間小路四通八達,雞鳴狗吠之聲此起彼伏。 田間勞作的人們來來往往,男男女女的打扮和桃花源外的人一模一樣。 老人和孩子都樂在其中桃花源記原文,其樂融融。
在場的人看到漁夫都很吃驚,紛紛詢問他是從哪里來的。 漁夫一一回答。 這里的人請他到家里做客,給他喝酒殺雞。 村里的其他人聽說有這樣的人來了,都紛紛過來打聽消息。 他們自己說,他們的祖先在秦朝時為了躲避戰亂,帶著妻兒、鄰里來到這個與世隔絕的地方。 從那以后,再沒有人出去過,所以他們就斷絕了與外界的一切聯系。 村里人問漁夫現在是什么朝代。 他們不知道有漢朝,更不知道有魏晉。 漁夫把自己知道的事情一一說了出來,村民們聽了都嘆息后悔。 其余的人也把漁夫請到家里,用自己的佳肴美酒招待他。 住了幾天,漁夫就和村里的人告別了。 村里的人告訴他:“這里的情況不值得對外人說。”
漁夫出來后,找到了自己的小船,就原路返回,標記了一切。 到了縣城武陵,他去見太守,說了他的事。 太守立即派人跟蹤,尋找漁夫留下的標記,最后迷了路,再也找不到去桃花源的路了。
南陽有個叫劉子季的人,是個文人。 聽到這個消息,他很是高興,打算去桃花源一趟。 但這并沒有實現,不久他就病逝了,再也沒有人到過桃花源。
筆記
太原:東晉孝武帝年號(376-396)
武陵:縣名,在今湖南省常德市。
For a career: 以……為職業,靠……謀生 For: as.
緣:沿著,沿著。
行:前進,前進。
遠近:偏合詞,只指遠。
忽然:突然遇見。 遇:遇見,相遇。
家庵:溪水兩岸。
雜:其他,別的。
芳草鮮美:芳草鮮美,芳:花; 美味:光鮮亮麗。
落影:落花。 一說,初花。
五顏六色:五顏六色的樣子。
甚至:非常,非常。
不同:即“以為不同”,對所見所聞感到驚訝。 不同,意-動用法,形-動作桃花源記原文,把……當成不同,對……感到驚訝,認為……很奇怪。 簡而言之,代詞指的是看到的景象。
回復:繼續。
front:名詞靈活用作狀語,forward。 (詞性的結合)
愿:想要。
窮:形容詞用作動詞,用盡,走到盡頭……
林:指桃花林。
森林止于水源:森林止于水源,意思是桃林止于水源。 Do:消失(靈活運用詞性)
然后:所以,只是。
得:找到。
似:若隱若現,形容看不清的樣子。
若:好像……好像。
她:放棄,扔掉,文指離開。
始:最初,起初。
有才之人:只許一人通過。 只:副詞,只。
回復:再一次,再一次。
行:步行。
豁然開朗:形容從狹隘黑暗中突然變得豁然開朗的樣子。 然而,好像……突然:形容敞開的樣子; 開朗:開朗。
平:平坦。
曠:開; 廣闊。
屋:房子。
顏(yǎn)然:(古今異義)古義:整齊的樣子。 錦衣:形容很像; 描述工整; 莊嚴地描述。
支:這個。
屬:類。
田間交通:田間小路縱橫交錯,四通八達。 黔摩,田間小路,南北方向稱黔摩,東西向稱摩。車水馬龍,交錯相通。
雞犬相聞:(村與村之間)可聞雞啼犬吠之聲。 向文:可以互相聽到。
播種:指世世代代務農耕作的人。
著裝:打扮。
習:全部,全部。
外人:指桃花源以外的人。 (有更好的翻譯:異界人,因為桃花源人從秦到晉就已經與世隔絕了)
黃發垂(tiáo):指老人和小孩。 黃發,古時認為老人的頭發由白變黃是長壽的象征,指的就是老人。 掛頭發。 在古代,孩子們不扎頭發,頭發都下垂著。 這里指的是孩子。 (比喻修辭)飄,小孩子的短發垂下來。
并且:兩者。
怡然:高興,高興的樣子。
奈大吃一驚:所以我很意外。 奈:原來如此。 大:非常,非常。
來自:來自……地方。
工具:全部。
知:代詞,指桃園人的提問。
至(yāo):通“請”,邀請。 (傳遞虛假字符)
嫻:副詞,全部,全部。
查詢:查詢消息。
云:說。
祖先:祖先。
率:領先。
妻:(古今不同義)古義:指妻兒。 “妻”與“子”是兩個字,不是現代漢語中“妻”的現代含義:男人的配偶。
彝族:同縣人
絕境:(古今不同義)古義:與世隔絕的地方。 今義:無出路的困境; 進退兩難。 絕對:絕對。
回復:再一次,再一次。
顏:并用詞,相當于“玉指”、“玉合”,出自此處。
隋:所以。
間隔:截斷,截斷。
今天:現在。
奈(不知有漢):其實,沒想到。
不管:不說,(多)不必說。 “物”和“倫”是兩個字,與今天漢語中的“否”(古今)不同。
給:給予。
具體:詳盡。
聞:指漁夫所知道的天下事。 溫:我知道,我聽說了。
嘆:嘆息,遺憾。
于:剩下的,剩下的。
延伸到:邀請到。 顏,請。
至:至。
止:停留。
慈:告別。
去:離開。
語言:告訴。
缺點:不值得。 (古今之義)
for:介詞,to,right。
既:已經。
然后幫助上路:沿著老路走(往回走)。 福:沿,沿。 至:前者,舊者。
Mark everywhere:處處標明。 志:動詞,標記。 (詞性的結合)
又:到達。
郡下:太守所在地,指武陵。
解(yì)太守:指看太守。 以,至。 尤其要去找長輩。
所以:像這樣,是指我在桃花源的所見所聞。
即:立即。
送:派遣。
尋找愿望:尋找以前制作的標記。 尋找,尋找。 到,以前。 志(名詞),記號。 (+動詞翻譯成名詞)
隋:最后。
回復:再次。
得:得,獲得,文意為找到。
高貴:品德高尚。
施:隱士。
又:表判斷。
欣然:開心的樣子。
規:計劃,計劃。 (詞性的結合)
不,不。
結果:實現了。
失敗:未實施。
荀:很快。
結束:死亡。
文津:問路,這里是拜訪、走訪、乞討的意思。 晉:本宜渡口。
參考:
1.人民教育出版社語文室。 九年義務教育標準教材·語文·八年級·第1卷:人民教育出版社,20xx:165-169。
文言文知識
多義詞
出去:
(1)不復出:出去。
(2)食物和飲料:拿出來。
搜索:
(1) 尋覓所求:動詞,尋找。
(2)病終:副詞“不久”。
放棄:
(1)變社(shě)船:離開。
(2)屋(shè) 恰如:名詞,房子,招待所。
中間:
(1)中間沒有雜樹:“中”。
(2)晉太原鐘:“年年”。
(3)其中,交際的種類為:“內”。
志:
(1)到處指指點點:名詞靈活用作動詞,“做個記號”。
(2) 尋知之:知,單字譯作記號。 與它連用,譯作:作的.記號。
的:
(1)忘路之遠:助詞,用在定語和中心詞之間,可譯為“的”。
(2) 聞一聞,高興地往前走:代詞,“這件事”。
(3)處處指指:語氣助詞,不譯。
(4) 漁夫大異:代詞,“此情”。
(5)涼田梅科有桑竹屬:此。
(6)同答:代詞,指桃花源人。
為了:
(1)武陵人撈(wéi):動詞,as。
(2)不足為(wèi)外人也:介詞,對,對。
(3)這個人是(wéi)一一說和聽到的:讀wéi,介詞,對,對。
然后:
(1)隋與外人隔開:“所以”。
(2)歲番:“終于”。
(3) 以后不在意者:“就”。
必須:
(1) 將有一座山:得,延見。
(2) 得其舟:得,引申為尋。
聞:
(1)雞狗相聞:聽到。
(2) 聞有此人:聽說。
向:
(1) 尋找你想要的:從前
一個意思的多個詞
(1) 沿著溪邊走,然后扶到路邊:along,along
(2) 須(yāo)歸家,延伸到他家:須傳“請”,請。
(3) 知你如外人,前來問問,無不嘆息,皆大歡喜:都
(4)這里的人語(yù)說外人不足:說
(5)扶上路,然后與外人隔開:so,just
古代與現代
貧窮(古義:疲憊;現代義:貧窮)
從不(古義:從何而來;現代義:始終)
不管(古代意思:不說,(多)不用說;現代意思:多為連詞,表示條件不同但結果相同,不管)
妻(古義:妻子兒女;現代義:成年男子的配偶)
絕境(古義:與外界隔絕的地方;現代義:絕境)
水源(古義:溪流發源地;現代義:指供人們飲用的水源)
味美(古義:明麗;現代義:指新鮮美味)
芳(古義:花;今義:香)
交通運輸(古義:交叉連接;現代義:交通和郵電的總稱)
不足(古義:不值得;現代義:不夠)
間隔(古義:隔離;現代義:空間或時間隔離)
Just just just just just just just just like(古義:整齊的樣子;現代義:很像)
緣(古義:緣;今義:理、命)
津(古義:渡口、路、訪。文指拜訪、求索之義。今義:口水)
外人(古義:特指桃花源以外的人;現代義:指沒有血緣關系的人)
so (古義:這樣;現代義:這樣)
仿佛
開朗(古義:大地開闊;現代義:樂觀、無憂無慮多形容性格)
扶(古義:沿,沿;今義:扶、按、扶)
志(古義:標記;現代義:志向、志向)
extend(古義:邀約;現代義:延展,延伸)
習(古義:全部,全部;現代義:熟悉)
咸(古義:全部,全部;現代義:一種味道)
既(古義:已經;現代義:相對連詞,自)
尋(古義:立刻,很快;現代義:尋找)
向(古義:以前的,舊的;現代義:方向,對的……)
果(古義:悟;今義:果、結果)
至(古義:邀請;現代義:表示愿意)
綴合
Do(林金水):形容詞作動詞消失。
Different(漁夫很不一樣):形容詞用作動詞的意動用法,驚...
前(復前行):位置名詞用作狀語,向前。
窮(想精疲力盡):用作動詞的形容詞,(精疲力竭,走到盡頭。)
燕(不回來燕):反義詞,“于指”,即“從這里”。
支(處處支支):名詞作動詞作標記。
果(失敗):名詞作動詞,達到。
語言(人語(yu第四聲)云):名詞作動詞,告訴
黃發(黃發垂下):借法,指所有的老人
翠飄(黃毛翠飄):轉喻,指所有的孩子
假字“姚”與“請”相連,邀請(不在150實詞范圍內)
工具:通“全”,完整詳細
中國古代句型
1) 判決句
例:南陽劉子季,士大夫。 (“也”是判斷的意思。句意:南陽劉子季是名門望族。)
2)省略句
見了漁夫,大驚,問從何而來。 有了答案。 遂欲歸家,置酒殺雞食。 (是"(村民)看見漁夫大吃一驚,問(漁夫)他從哪里來。(漁夫)回答。省略。句意:(村民)很驚訝,當他們看見漁夫,問他從哪里來。(漁夫)詳細回答(村民),于是請他到他家,擺酒小學生作文,殺雞為他做飯。)
省學科:
例1:山上有個小口,好像有光。 (省略“ as if there light. 句義:山上有個小洞,<小嘴里面>好像有光。)
例二:讓船從口進去。 (是“theleft the boat and entered through the mouth”的縮寫。句意:left the boat and entered through the mouth of cave.)
本文省略主語的地方很多,如:“(小口)當初很狹隘,后來能聽懂人話了”。 “(武陵人)走了幾十步,頓時豁然開朗。” 你像陌生人一樣認識它。” “(村里的人)看到漁夫很震驚,并問(漁夫)他從哪里來。 (漁夫)回答得很好。 酒殺雞為食(招待漁民)。”“此人一一聽說,(村里人)都在嘆息。”譯文補充。
省對象:
例1:Ask where source came from (是“問源從哪里來”的省略。“知”代替“漁夫”。句義:問從哪里來。)
省介詞:
例2:森林盡頭的水源(是“森林的源頭在水的源頭”的縮寫。) 9.四個“然” ①豁然開悟(Suddenly):豁然開朗的樣子 ②房子就像(至然):整潔的樣子 ③放松(逸然):快樂的樣子 ④欣然向往(欣然):快樂的樣子
3) 這篇文章的話:(現在的意思)
世外桃源:指環境安靜或舒適的地方。
恍然大悟:比喻恍然大悟。
心滿意足:形容心情愉快、心滿意足。
孤立:不與人交往,或以局外人的身份看待事物。
無人問津:比喻沒有人前來詢問、試穿或購買。
文言文《桃花源記》原文3
原文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
夾(jiā)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shě)船,從口入。初極狹(xiá),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huò)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shè)儼(yǎn)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qiān)陌(mò)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zhòng)作,男女衣著(zhuó),悉如外人。黃發垂髫( tiáo),并怡(yí)然自樂。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yāo)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yì)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suì)與外人間(jiàn)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wǎn)。余(yú)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yù)云:“不足為(wèi)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及郡(jùn)下,詣(yì)太守,說如此。太守即遣(qiǎn)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
南陽劉子驥(jì),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往。未果,尋病終。后遂無問津者。
白話譯文
東晉孝武帝太元年間,武陵郡有一個人以捕魚為職業。(有一天,他劃著小船外出打魚,)沿著小河往前走,忘了走了多遠。忽然遇上一片桃花林,小溪兩岸幾百步以內(全是桃樹),中間沒有別的樹,綠草如茵,香氣襲人,(風一吹來)桃花紛紛落下。漁人(對此感到)十分詫異。又往前劃,想找到那片林子的盡頭。
(他找到)林子的盡頭,(發現這里)有一座山,就是小河的源頭,山腳下有個小洞,隱約好像有點光亮。(漁夫)于是離開小船,從洞口進去。起初山洞非常狹窄,僅容一個人通過。又向前走了很多步,(黑暗狹窄的隧道)突然(變得)寬闊敞亮了。土地平坦寬闊,房屋整齊,有肥沃的田地、美麗的池塘和桑樹竹林之類的景物。田間小路交錯相通,(村落里)能互相聽見雞鳴狗叫的聲音。人們在田里來來往往、耕種勞作,男男女女穿的衣服,都和外面的人一樣,老人和小孩都高高興興,逍遙快樂。
村中人見了漁夫,竟然非常驚訝,問他是從哪里來的,漁夫詳細地回答了他們。村中人于是便邀請他到自己家里去,擺酒殺雞做飯來款待他。村里的其他人聽說有這樣一個人,都來打聽消息。他們自己說他們的祖先為了躲避秦朝時的戰亂,帶領妻子和兒女及鄰居來到這與世隔絕的地方,不再從這里出去,于是就與外面的人斷絕了來往。他們問漁夫現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過漢朝,更不用說魏朝,晉朝了。漁夫把知道的事情一一詳細地告訴了他們,(聽的人)都感嘆惋惜。其余的人又各自邀請到自己家中,都拿出酒和食物來招待他。停留了幾天,就告別離開了。桃花源里的人囑咐他說:“不要對外面的人說(這里的情況)。”
漁夫離開了桃花源后,找到他的船,就沿著原路回去,沿路處處做上標記。到了武陵郡城下,拜見了太守,述說了在桃花源的所見所聞。太守立即派人跟隨他前往,尋找先前所做的標記,最終還是迷失了方向,再也找不到(通往桃花源的)路了。
南陽劉子驥,是志向高潔的名士。他聽說了這件事,興致勃勃地計劃前往。結果(計劃)還未實現,不久他就得病死了。此后就再也沒有探尋桃花源的人了。
創作背景
年輕時的陶淵明本有“大濟蒼生”之志,可是,他生活的時代正是晉宋易主之際,東晉王朝極端腐敗,對外一味投降,安于江左一隅之地。統治集團生活荒淫,內部互相傾軋,軍閥連年混戰,賦稅徭役繁重,加深了對人民的剝削和壓榨。在國家瀕臨崩潰的動亂歲月里,陶淵明的一腔抱負根本無法實現。同時,東晉王朝承襲舊制,實行門閥制度,保護高門士族貴族官僚的特權,致使中小地主出身的知識分子沒有施展才能的機會。像陶淵明這樣一個祖輩父輩僅做過一任太守一類官職,家境早已敗落的'寒門之士,當然就“壯志難酬”了。加之他性格耿直,清明廉正,不愿卑躬屈膝攀附權貴,因而和污濁黑暗的現實社會發生了尖銳的矛盾,產生了格格不入的感情。義熙元年(405),他堅定而堅決地辭去了上任僅81天的彭澤縣令,與統治者最后決裂,長期歸隱田園,躬耕僻野。
他雖“心遠地自偏”,但“猛志固常在”,仍舊關心國家政事。元熙二年(420年)六月,劉裕廢晉恭帝為零陵王,改年號為“永初”。次年,劉裕采取陰謀手段,用毒酒殺害晉恭帝。這些不能不激起陶淵明思想的波瀾。他從固有的儒家觀念出發,產生了對劉裕政權的不滿,加深了對現實社會的憎恨。但他無法改變、也不愿干預這種現狀,只好借助創作來抒寫情懷,塑造了一個與污濁黑暗社會相對立的美好境界,以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與美好情趣。《桃花源記》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產生的。
桃花源記是借武陵漁人行蹤這一線索,把現實和理想境界聯系起來,通過對桃花源的安寧和樂、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繪,表現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對當時的現實生活不滿。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文言文《桃花源記》原文4
桃花源記
朝代:魏晉
作者:陶淵明
【原文】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垂髫,并怡然自樂。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余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間隔一作:隔絕)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
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往。未果,尋病終,后遂無問津者。
【譯文】
東晉太元年間,武陵有個人以打漁為生。(一天)他沿著溪水劃船,忘記了路程的遠近。忽然遇到一片桃林,在小溪兩岸幾百步之內,中間沒有別的樹,芳香的青草鮮艷美麗,地上的落花繁多交雜。漁人對此感到十分詫異。便繼續往前走,想要走到林子的盡頭。
桃林的盡頭就是溪水的源頭,漁人發現了一座小山,山上有個小洞口,洞里隱隱約約的好像有點光亮。(漁人)便舍棄了船,從洞口進去。最初,山洞很狹窄,只容一個人通過;又走了幾十步,突然變得開闊明亮了。(呈現在漁人眼前的.是)一片平坦寬廣的土地,一排排整齊的房舍,還有肥沃的田地、美麗的池塘,有桑樹、竹林這類的植物。田間小路交錯相通,雞鳴狗吠的聲音此起彼伏。在田野里來來往往耕種勞作的人們,男女的穿著打扮和外面的人都一樣。老人和小孩,都怡然并自得其樂。
(村里的人)看見了漁人,感到非常驚訝,問他是從哪兒來的。(漁人)把自己知道的事都詳細的一一作了回答。村中人就邀請漁人到自己家里去,擺了酒、殺了雞做飯來款待他。村子里的人聽說來了這么一個人,都來打聽消息。他們自己說他們的祖先為了躲避秦時的戰亂,領著妻子兒女和鄉鄰們來到這個與世人隔絕的地方,不再從這里出去,所以跟桃花源外面的人斷絕了來往。(這里的人)問如今是什么朝代,他們竟然不知道有過漢朝,更不用說魏、晉兩朝了。漁人把自己所知道的事一一詳細地告訴了他們。聽完,他們都感嘆惋惜。其余的人各自又把漁人邀請到自己家中,拿出酒菜來款待他。漁人逗留了幾天后,向村里人告辭。村里的人告訴他:“(這里的情況)不值得對外面的人說啊。”
(漁人)出來以后,找到了他的船,就順著來時的路回去,處處都做了記號。他到了郡城,去拜見太守,說了這番經歷。太守立即派人跟著他去,尋找先前所做的記號,最終迷路了,再也找不到通往桃花源的路了。
南陽有個名叫劉子驥的人,是位高尚的讀書人,他聽到這個消息,高興地計劃著前往桃花源。但是沒有實現,他不久就病死了。后來就再也沒有探訪桃花源的人了。
文言文《桃花源記》原文5
桃花源記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垂髫,并怡然自樂。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余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
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往。未果,尋病終。后遂無問津者。
【桃花源記翻譯】
東晉太元年間,武陵郡有個人以打漁為生。一天,他順著溪水行船,忘記了路程的遠近。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生長在溪水的兩岸,長達幾百步,中間沒有別的樹,花草遍地,鮮嫩而美麗,落花紛紛的散在地上。漁人對此(眼前的景色)感到十分詫異,繼續往前行船,想走到林子的盡頭。
桃林的盡頭就是溪水的發源地,于是便出現一座山,山上有個小洞口,洞里仿佛有點光亮。于是他下了船,從洞口進去了。起初洞口很狹窄,僅容一人通過。又走了幾十步,突然變得開闊明亮了。(呈現在他眼前的是)一片平坦寬廣的土地,一排排整齊的房舍。還有肥沃的田地、美麗的池沼,桑樹竹林之類的。田間小路交錯相通,雞鳴狗叫到處可以聽到。人們在田野里來來往往耕種勞作,男女的穿戴跟桃花源以外的世人完全一樣。老人和小孩們個個都安適愉快,自得其樂。
村里的人看到漁人,感到非常驚訝,問他是從哪兒來的。漁人詳細地做了回答。有人就邀請他到自己家里去。設酒殺雞做飯來款待他。村里的人聽說來了這么一個人,就都來打聽消息。他們自己說他們的祖先為了躲避秦時的戰亂領著妻子兒女和鄉鄰來到這個與人世隔絕的地方,不再出去,因而跟外面的人斷絕了來往。他們問漁人現在是什么朝代,他們竟然不知道有過漢朝, 更不必說魏晉兩朝了。漁人把自己知道的事一一詳盡地告訴了他們,聽完以后,他們都感嘆惋惜。其余的人各自又把漁人請到自己家中,都拿出酒飯來款待他。漁人停留了幾天,向村里人告辭離開。村里的人對他說:“我們這個地方不值得對外面的人說啊!”
漁人出來以后,找到了他的船,就順著舊路回去,處處都做了記號。到了郡城,到太守那里去,報告了這番經歷。太守立即派人跟著他去,尋找以前所做的標記,終于迷失了方向,再也找不到通往桃花源的路了。
南陽人劉子驥是個志向高潔的隱士,聽到這件事后,高興地計劃前往。但沒有實現,不久因病去世了。此后就再也沒有問桃花源路的人了。
【桃花源記鑒賞】
《桃花源記》通過對桃花源的安寧和樂、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繪,表現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對現實生活的不滿。
陶淵明作詩,擅長白描,文體省凈,語出自然。《桃花源記》也具有這種藝術風格。它雖是虛構的世外仙境,但由于采用寫實手法,虛景實寫,給人以真實感,仿佛實有其人,真有其事。全文以武陵漁人行蹤為線索,像小說一樣描述了溪行捕魚、桃源仙境、重尋迷路三段故事。第一段以“忘”、“忽逢”、“甚異”、“欲窮”四個相承續的詞語生動揭示出武陵漁人一連串的心理活動。“忘”字寫其一心捕魚,無意于計路程遠近,又暗示所行已遠。其專注于一而忘其余的精神狀態,與“徐行不記山深淺”的妙境相似。“忽逢”與“甚異”相照應,寫其意外見到桃花林的驚異神情,又突出了桃花林的絕美景色。“芳草鮮美,落英繽紛”兩句,乃寫景妙筆,色彩絢麗,景色優美,仿佛有陣陣清香從筆端溢出,造語工麗而又如信手拈來。第二段先以數語描述發現仙境經過。“林盡水源,便得一山”,點明已至幽迥之地;“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暗示定非尋常去處。漁人的搜尋目光、急切心情也映帶出來。及至通過小口狹道,寫到“豁然開朗”,又深有柳暗花明的韻致。進入桃源仙境之后,先將土地、屋舍、良田、美池、桑竹、阡陌、雞鳴犬吠諸景一一寫來,所見所聞,歷歷在目。然后由遠而近,由景及人,描述桃源人物的往來種作、衣著裝束和怡然自樂的'生活,勾出一幅理想的田園生活圖景。最后寫桃源人見到漁人的情景,由“大驚”而“問所從來”,由熱情款待到臨別叮囑,寫得情真意切,洋溢著濃郁的生活氣息。第三段先寫漁人在沿著來路返回途中“處處志之”,暗示其有意重來。“詣太守,說如此”,寫其違背桃源人“不足為外人道也”的叮囑。太守遣人隨往的“不復得路”和劉子驥的規往不果,都是著意安排的情節,明寫仙境難尋,暗寫桃源人不愿“外人”重來。對桃源仙境,世俗之人尋訪無著也不再問津了,而陶淵明自己卻從來沒有停止過追求,在《桃花源詩》的結尾處就剖露了“愿言躡輕風,高舉尋吾契”的心愿。他以桃花源人為志趣相合的契友,熱切期望與之共同生活于桃花源中。
陶淵明成功地運用了虛景實寫的手法,使人感受到桃源仙境是一個真實的存在,顯示出高超的敘事寫景的藝術才能。但《桃花源記》的藝術成就和魅力絕不僅限于此,陶淵明也不僅僅是企望人們確認其為真實的存在。所以,在虛景實寫的同時,又實中有虛,有意留下幾處似無非無,似有非有,使人費盡猜想也無從尋求答案的話題。桃源人的叮囑和故事結尾安排的“不復得路”、“規往未果”等情節,虛虛實實,徜恍迷離,便是這些話題中最堪尋味之筆。它所暗示于世人的是似在人間非在人間,不是人間勝似人間,只可于無意中得之而不可于有意中求之,似乎與“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有著某種微妙的內在聯系。這虛渺靈奧之區始終蒙著一層神秘的面紗,“借問游方士,焉測塵囂外”,世人是難以揭曉的。它的開而復閉,漁人的得而復失,是陶淵明有意留下的千古之謎,“惹得詩人說到今”。可是,他又在《桃花源詩》中透露了一點消息,說“一朝敞神界”之所以“旋復還幽蔽”,乃是因為“淳薄既異源”!原來桃源民風淳厚,人間世風澆薄,惟恐“使武陵太守至焉,化為爭奪之場”(蘇軾《和桃花源詩序》),玷污了這塊化外的凈土,即使像劉子驥那樣的人間高尚之士,也得不到一睹仙境的機緣。
《桃花源記》的故事和其他仙境故事有相似之處,描寫了一個美好的世外仙界。不過應當強調的是,陶淵明所提供的理想模式有其特殊之處:在那里生活著的其實是普普通通的人,一群避難的人,而不是神仙,只是比世人多保留了天性的真淳而已;他們的和平、寧靜、幸福,都是通過自己的勞動取得的。古代的許多仙話,描繪的是長生和財寶,桃花源里既沒有長生也沒有財寶,只有一片農耕的景象。陶淵明歸隱之初想到的還只是個人的進退清濁,寫《桃花源記》時已經不限于個人,而想到整個社會的出路和廣大人民的幸福。陶淵明邁出這一步與多年的躬耕和貧困的生活體驗有關。雖然桃花源只是空想,只是作者理想當中的社會,但是能提出這個空想是難能可貴的。
此文藝術構思精巧,借武陵漁人行蹤這一線索,把現實和理想境界聯系起來。采用虛寫、實寫相結合手法,也是其一個特點。增添了神秘感。語言生動簡練、雋永,看似輕描淡寫,但其中的描寫使得景物歷歷在目,令人神往。文章有詳有略,中心突出。
文言文《桃花源記》原文6
作品簡介《桃花源記》是東晉文人陶淵明的代表作之一,是《桃花源詩》的序言,選自《陶淵明集》。于永初二年(421年)作,文章描繪了一個沒有階級,沒有剝削,自給自足,人人自得其樂的社會,是當時黑暗社會的鮮明對照,是作者與世人所向往的一種理想社會,它體現了人們的追求與想往,也反映出人們對現實的不滿與反抗。
作品原文
桃花源記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xíng),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yǎn)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qiān mò)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zhuó),悉如外人。黃發垂髫(tiáo),并怡然自樂。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yāo)還家,為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jiàn)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余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yù)云:“不足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及郡下,詣(yì)太守,說如此。太守即(jí)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
南陽劉子驥(jì),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往。未果,尋病終,后遂無問津者。
字詞注釋
1、太元:東晉孝武帝的年號(376—397)
2、武陵:郡名,1913年更名武陵縣,湖南常德一帶。
3、為業:把……作為職業,以……為生。為:作為。
4、緣:沿著。
5、行:劃船。
6、遠近:偏義復詞,僅指遠。
7、忽逢:忽然遇到。逢:遇見。
8、夾岸:兩岸。
9、雜:別的,其他的。
10、鮮美:鮮艷美麗。
11、落英:墜落的花瓣。
12、繽紛:繁亂,交雜。
13、異之:以之為異,即對此感到詫異。異,意動用法,形作動,以······為異,對······感到詫異,認為······是奇異的。之,代詞,指見到的景象。
14、復:又。
15、前:名詞活用為狀語,向前。(詞類活用)
16、欲:想要。
17、窮:盡,形容詞用做動詞。窮盡,這里是走到······的盡頭的意思。盡:走完。
18、林盡水源:林盡于水源,桃林在溪水發源的地方就沒有了。盡:完,沒有了(詞類活用)
19、便:于是,就。
20、得:看到。
21、仿佛:隱隱約約,看不真切。
22、若:好像。
23、舍:舍棄,丟棄,24、初:起初,剛開始。
25、才通人:只容一個人通過。才:副詞,只。
26、復:又,再。前:名詞活用為狀語,向前。
27、行:行走。
28、豁然開朗:形容由窄小幽暗一變而為開闊明亮。然,……的樣子。豁然:形容開闊敞亮的樣子;開朗:開闊明亮。
29、平:平坦。
30、曠:空闊;寬闊。
31、屋舍:房屋。
32、儼(yǎn)然:(古今異義)古義:整齊的樣子。今義:形容很像;形容齊整;形容莊嚴。
33、之:這。
34、屬:類。
35、阡陌交通:田間小路交錯相通。阡陌,田間小路,南北走向的叫阡,東西走向的叫陌。交通,交錯相通。阡陌:田間小路。
36、雞犬相聞:(村落間)能相互聽見雞鳴狗叫的聲音。相聞:可以互相聽到。
37、種作:耕田勞作。
38、衣著:著,通“著”。穿著打扮。
39、悉:都。
40、外人:桃花源以外的人。
41、黃發垂髫(tiáo):老人和小孩。黃發,舊說是長壽的象征,用以指老人。垂髫,垂下來的頭發,用來指小孩子。(借代修辭)髫,小孩垂下的短發。
42、并:都。
43、怡然:愉快、高興的樣子。
44、乃大驚:竟然很驚訝。乃:竟然。大:很,非常。
45從來:從……地方來。
46、具:通“俱”,全,詳細。
47、之:代詞,指代桃源人所問問題。
48、要(yāo):通“邀”,邀請。(通假字)
49、咸:副詞,都,全。
50、問訊:打聽詢問消息。
51、云:說。
52、先世:祖先。
53、率:率領。
54、妻子:(古今異義)古義:指妻室子女。“妻”“子”是兩個詞,不是現代漢語的“妻子”今義:男子的配偶。
55、邑人:同鄉的人。邑,古代區域單位。《周禮·地官·小司徒》:“九夫為井,四井為邑。”
56、絕境:(古今異義)古義:與人世隔絕的地方。 今義:沒有明顯出路的困境;進退維谷的境地。 絕:絕處。
57、復:再,又。
58、焉:兼詞,相當于“于之”,“于此”,從這里。
59、遂:就
60、間隔:隔斷,隔絕。
61、世(“問今是何世”的世):朝代。
62、乃(“乃不知有漢”的乃):竟,竟然。
63、無論:不要說,(更)不必說。“無”“論”是兩個詞,不同于現代漢語里的“無論”(古今異義)。
64、為:對,向。
65、具言:詳細地說出。
66、所聞:指漁人所知道的世事。聞:知道,聽說。
67、嘆惋:感嘆、惋惜。惋,驚訝,驚奇。
68、余:其余,剩余。
69、延至:邀請到。延,邀請。
70、至:到。
71、去:離開。
72、語:告訴。
73、不足:不必,不值得。(古今異義)
74、為:介詞,向、對。
75、既:已經。
76、便扶向路:就順著舊的路(回去)。扶:沿著、順著。向:從前的、舊的。
77、處處志之:處處都做了標記。志:動詞,做標記。(詞類活用)
78、及:到達。
79及郡下:到了郡城。郡,太守所在地,指武陵郡。
80、詣(yì):詣,到。特指到尊長那里去。
81、如此:像這樣,指在桃花源的見聞。
82、尋向所志:尋找以前所做的標記。尋,尋找。 向,先前。 志(名詞),標記。(所+動詞譯為名詞)
83、遂:終于。
84、得:取得,獲得,文中是找到的意思。
85、高尚:品德高尚。
86、士:人士。
87、也:表判斷。
88、欣然:高興的樣子。
89、規: 計劃。(詞類活用)
90、未:沒有。
91、果:實現。
92、未果:沒有實現。
93、尋:隨即,不久。
94、終:死亡。
95、問津:問路,這里是訪求‘、探求的意思。津:渡口。
96、世外桃源:比喻理想中環境幽靜、不受外界影響、生活安逸的地方。現用來比喻一種虛幻的超脫社會現實的安樂美好的境界。
原文譯文
東晉太元年間,武陵以捕魚為業。(一天他)沿著小溪劃船,忘記了路途的遠近。忽然遇見一片桃花林,在岸的兩旁有數百步遠,中間沒有其它的樹,花草鮮嫩美麗,落花繁多。漁人對此感到十分詫異,又向前行走,想要走到桃花林的盡頭。
桃林在溪水發源地就到頭了,(漁人)就看見了一座山,山上有個小洞口,隱隱約約好像有點亮光。(漁人)便舍棄(他的)船,從洞口進入。起初十分狹窄,僅能容一個人通過。又往前走了幾十步,由狹窄幽暗突然變得寬闊明亮。土地平坦開闊,房屋整齊有序。有肥沃的田地、美麗的池塘,桑樹竹林之類事物。田間小路交錯相通,雞和狗的叫聲可以互相聽到。人們在田野里來來往往耕種勞作,男男女女的穿著與桃花源外的人一樣。老人和小孩,都十分悠閑,各得其樂。
(村中人)看到漁人,于是都十分驚訝,問(漁人)從哪兒來。(漁人)詳細地回答。(村中人)就邀請(漁人)到他們家里去。準備酒、殺了雞做飯菜(招待他)。村民聽說有這樣一個人,都來打聽消息。他們自己說祖先為了躲避秦時的戰亂,率領妻子兒女和鄉鄰來到這個與世隔絕的地方,不再出去,于是和桃花源以外的世人隔絕了來往。(村民)問(漁人)現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漢朝,更不用說魏晉兩朝了。漁人把自己的所見所聞詳細具體的講述給村民聽。(村民)都感嘆驚訝。其余的人各自又邀請(漁人)到自己家中(做客),都拿出酒和飯菜來款待他。(漁人在桃花源中)逗留了幾天后,就(向村里人)告辭離開。臨別時村民囑咐他說:“(我們這個地方)不值得對外面的人說。”
(漁人)出來以后,找到他的船,就沿著原先的路回去,一路上到處作標記。到了郡城,去拜見太守,稟告了這段經歷。太守立即派人跟他一同前往,尋找從前做的標記,最終迷失了方向,再也找不到通往桃花源的路。
南陽的劉子驥,是個高尚的隱士,聽說這件事后,高興地計劃前往。沒有實現,不久因病去世了。以后就再也沒有去探尋桃花源的人了。
【破題】
記是古代的一種文體,可以是游記和碑記(或銘記)。《桃花源記》是陶淵明的代表作之一。文章以武陵漁人進出桃花源的行蹤為線索,按時間先后順序,把發現桃源、小住桃源、離開桃源、再尋桃源的曲折離奇的情節貫串起來,描繪了一個沒有階級,沒有剝削,自食其力,自給自足,和平恬靜,人人自得其樂的理想社會。
創作背景
年輕時的陶淵明本有“大濟蒼生”之志,可是,他生活的時代正是晉宋易主之際,東晉王朝極端腐敗,對外一味投降,安于江左一隅之地。統治集團生活荒淫,內部互相傾軋,軍閥連年混戰,賦稅徭役繁重,加深了對人民的剝削和壓榨。在國家瀕臨崩潰的動亂歲月里,陶淵明的一腔抱負根本無法實現。同時,東晉王朝承襲舊制,實行門閥制度,保護高門士族貴族官僚的特權,致使中小地主出身的知識分子沒有施展才能的機會。像陶淵明這樣一個祖輩父輩僅做過一任太守一類官職,家境早已敗落的寒門之士,當然就“壯志難酬”了。加之他性格耿直,清明廉正,不愿卑躬屈膝攀附權貴,因而和污濁黑暗的現實社會發生了尖銳的矛盾,產生了格格不入的感情。義熙元年(405年),他堅定而堅決地辭去了上任僅81天的彭澤縣令,與統治者最后決裂,長期歸隱田園,躬耕僻野。
他雖遠在江湖,仍舊關心國家政事。元熙二年(420年)六月,劉裕廢晉恭帝為零陵王,改年號為“永初”。次年,劉裕采取陰謀手段,用棉被悶死晉恭帝。這些不能不激起陶淵明思想的波瀾。他從固有的儒家觀念出發,產生了對劉裕政權的不滿,加深了對現實社會的憎恨。但他無法改變、也不愿干預這種現狀,只好借助創作來抒寫情懷,塑造了一個與污濁黑暗社會相對立的美好境界,以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與美好情趣。《桃花源記》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產生的。
內容評析
1、第一段:寫漁人發現桃花林的經過和沿途所見的美景。
第二段:總寫漁人的感受和桃花源的生活環境、社會風尚。
第三段:寫漁人進入桃花源,在桃花源家里做客以及辭去的經過。
第四段:寫太守派人尋找桃花源,因迷路而不復得。
第五段:寫桃花源沒有人再找到。
2、作者的愿望:沒有剝削,沒有壓迫,人人安居樂業,彼此和睦相處。
3、中心思想:表達作者對沒有剝削、沒有動亂、和平生活的向往,對平等和諧自足的幸福生活的追求。
4、桃花源是理想社會的原因:景色優美土地肥沃,資源豐富,風俗淳樸,人人各盡所能的參加勞動,老人和孩子都生活幸福,愉快,人與人之間都極其融洽友好。
作品鑒賞
《桃花源記》通過對桃花源的安寧和樂、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繪,表現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對現實生活的不滿。
陶淵明作詩,擅長白描,文體省凈,語出自然。《桃花源記》也具有這種藝術風格。它雖是虛構的世外仙境,但由于采用寫實手法,虛景實寫,給人以真實感,仿佛實有其人,真有其事。全文以武陵漁人行蹤為線索,像小說一樣描述了溪行捕魚、桃源仙境、重尋迷路三段故事。第一段以“忘”、“忽逢”、“甚異”、“欲窮”四個相承續的詞語生動揭示出武陵漁人一連串的心理活動。“忘”字寫其一心捕魚,無意于計路程遠近,又暗示所行已遠。其專注于一而忘其余的精神狀態,與“徐行不記山深淺”的妙境相似。“忽逢”與“甚異”相照應,寫其意外見到桃花林的驚異神情,又突出了桃花林的絕美景色。“芳草鮮美,落英繽紛”兩句,乃寫景妙筆,色彩絢麗,景色優美,仿佛有陣陣清香從筆端溢出,造語工麗而又如信手拈來。第二段先以數語描述發現仙境經過。“林盡水源,便得一山”,點明已至幽迥之地;“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暗示定非尋常去處。漁人的搜尋目光、急切心情也映帶出來。及至通過小口狹道,寫到“豁然開朗”,又深有柳暗花明的韻致。進入桃源仙境之后,先將土地、屋舍、良田、美池、桑竹、阡陌、雞鳴犬吠諸景一一寫來,所見所聞,歷歷在目。然后由遠而近,由景及人,描述桃源人物的往來種作、衣著裝束和怡然自樂的生活,勾出一幅理想的田園生活圖景。最后寫桃源人見到漁人的情景,由“大驚”而“問所從來”,由熱情款待到臨別叮囑,寫得情真意切,洋溢著濃郁的生活氣息。第三段先寫漁人在沿著來路返回途中“處處志之”,暗示其有意重來。“詣太守,說如此”,寫其違背桃源人“不足為外人道也”的叮囑。太守遣人隨往的“不復得路”和劉子驥的規往不果,都是著意安排的情節,明寫仙境難尋,暗寫桃源人不愿“外人”重來。對桃源仙境,世俗之人尋訪無著也不再問津了,而陶淵明自己卻從來沒有停止過追求,在《桃花源詩》的結尾處就剖露了“愿言躡輕風,高舉尋吾契”的心愿。他以桃花源人為志趣相合的契友,熱切期望與之共同生活于桃花源中。
陶淵明成功地運用了虛景實寫的手法,使人感受到桃源仙境是一個真實的存在,顯示出高超的敘事寫景的藝術才能。但《桃花源記》的藝術成就和魅力絕不僅限于此,陶淵明也不僅僅是企望人們確認其為真實的存在。所以,在虛景實寫的同時,又實中有虛,有意留下幾處似無非無,似有非有,使人費盡猜想也無從尋求答案的話題。桃源人的叮囑和故事結尾安排的“不復得路”、“規往未果”等情節,虛虛實實,徜恍迷離,便是這些話題中最堪尋味之筆。它所暗示于世人的是似在人間非在人間,不是人間勝似人間,只可于無意中得之而不可于有意中求之,似乎與“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有著某種微妙的內在聯系。這虛渺靈奧之區始終蒙著一層神秘的面紗,“借問游方士,焉測塵囂外”,世人是難以揭曉的。它的.開而復閉,漁人的得而復失,是陶淵明有意留下的千古之謎,“惹得詩人說到今”。可是,他又在《桃花源詩》中透露了一點消息,說“一朝敞神界”之所以“旋復還幽蔽”,乃是因為“淳薄既異源”!原來桃源民風淳厚,人間世風澆薄,惟恐“使武陵太守至焉,化為爭奪之場”(蘇軾《和桃花源詩序》),玷污了這塊化外的凈土,即使像劉子驥那樣的人間高尚之士,也得不到一睹仙境的機緣。
《桃花源記》的故事和其他仙境故事有相似之處,描寫了一個美好的世外仙界。不過應當強調的是,陶淵明所提供的理想模式有其特殊之處:在那里生活著的其實是普普通通的人,一群避難的人,而不是神仙,只是比世人多保留了天性的真淳而已;他們的和平、寧靜、幸福,都是通過自己的勞動取得的。古代的許多仙話,描繪的是長生和財寶,桃花源里既沒有長生也沒有財寶,只有一片農耕的景象。陶淵明歸隱之初想到的還只是個人的進退清濁,寫《桃花源記》時已經不限于個人,而想到整個社會的出路和廣大人民的幸福。陶淵明邁出這一步與多年的躬耕和貧困的生活體驗有關。雖然桃花源只是空想,只是作者理想當中的社會,但是能提出這個空想是難能可貴的。
此文藝術構思精巧,借武陵漁人行蹤這一線索,把現實和理想境界聯系起來。采用虛寫、實寫相結合手法,也是其一個特點。增添了神秘感。語言生動簡練、雋永,看似輕描淡寫,但其中的描寫使得景物歷歷在目,令人神往。文章有詳有略,中心突出。
文言現象
通假字
要:通“邀”,邀請 如:“便要還家”
一詞多義
出:
(1)不復出焉:出去。
(2)皆出酒食:拿出。
尋:
(1)尋向所志:動詞,尋找。
(2)尋病終:副詞,“不久”。
舍:
(1)便舍(shě)船:丟下。
(2)屋舍(shè)儼然:名詞,房屋,客舍。
中:
(1)中無雜樹:“中間”。
(2)晉太元中:“年間”。
(3)其中往來種作:“里面”。
志:
(1)處處志之:名詞活用為動詞,“做標志”。
(2)尋向所志:志,獨字譯為標記或者是標記的符號。與所連用,譯為:所做的標記。
之:
(1)忘路之遠近:助詞,用在定語和中心詞之間,可譯為“的”。
(2)聞之,欣然規往:代詞,“這件事”。
(3)處處志之:語氣助詞,不譯。
(4)漁人甚異之:代詞,“這種景況”。
(5)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這。
(6)具答之:代詞,代指桃花源人,另有說法為代之誤入的漁人。
為:
(1)武陵人捕魚為(wéi)業:動詞,把······當作。
(2)不足為(wèi)外人道也:介詞,對,向。
(3)此人一一為(wèi)具言所聞:讀wèi,介詞,對、向。
遂:
(1)遂與外人間隔:“于是”。
(2)遂迷:“終于”。
(3)后遂無問津者:“就”。
得:
(1)便得一山:得到,引申為看見。
(2)得其船:得到,引申為找到。
聞:
(1)雞犬相聞:聽見。
(2)聞有此人:聽說。
作:
(1)其中往來種作:勞作
(2)設酒殺雞作食:制作(食物)
其:
(1)復前行,欲窮其林:那,那片
(2)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他,指代漁人
(3)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他的,指漁人的
多詞一義
(1)緣溪行、便扶向路:沿,順著
(2)便要(yāo)還家、延至其家:要通“邀”,邀請。
(3)悉如外人、咸來問訊、皆嘆惋、并怡然自樂:都
(4)此中人語(yù)云、不足為外人道也:說
(5)便扶向路、遂與外人間隔:于是,就
古今異義
緣溪行(古義:沿著,順著 ;今義:緣故,緣分)
芳草鮮美(古義:花;今義:氣味芬芳)
芳草鮮美(古義:鮮艷美麗;今義:食物,菜肴等新鮮美味)
欲窮其林(古義:盡頭;今義:貧窮)
林盡水源(古義:溪水發源的地方;今義:指人們飲用的水的來源)
仿佛若有光(古義:隱隱約約,形容看得不真切的樣子;今義:似乎,好像)
豁然開朗(古義:開闊明朗;今義:樂觀,暢快 多形容性格)
屋舍儼然(古義:整齊的樣子; 今義:形容很像)
阡陌交通(古義:交錯相通;今義:運輸和郵電事業的總稱)
悉如外人(古義:全,都;今義:熟悉)
問所從來(古義:從哪里來;今義:向來)
便要還家(古義:邀請;今義:表示意愿)
咸來問訊(古義:全,都;今義:一種味道)
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古義:妻子和兒女;今義:成年男子的配偶)
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古義:與外界隔絕的地方;今義:沒有出路的地方)
遂與外人間隔(古義:間離隔絕; 今義:空間或時間上的隔絕)
無論魏晉(古義:不要說,(更)不必說;今義:多為連詞,表示條件不同而結果不變,不管)
余人各復延至其家(古義:邀請;今義:延伸,延長)
不足為外人道也(古義:不值得; 今義:不充足)
不足為外人道也(古義:特指桃花源外的人;今義:指沒有血緣,親友關系的人)
說如此(古義:像這樣;今義:這樣)
便扶向路(古義:沿、順著;今義:攙扶,用手按著或把持著)
既出(古義:已經;今義:關系連詞,既然)
處處志之(古義:動詞做標記;今義:志氣,志向)
便扶向路(古義:以前的,舊的;今義:方向,對…)
未果(古義:實現;今義:果實,結果)
尋病終(古義:隨即,不久;今義:尋找)
后遂無問津者(古義:渡口,路,探訪。文中指訪求、探求的意思。今義:唾液)
詞類活用
盡(林盡水源):形容詞用作動詞,消失。
異(漁人甚異之):形容詞用為動詞的意動用法,對……感到詫異。
前(復前行):方位名詞作狀語,向前。
窮(欲窮其林):形容詞用作動詞,(窮盡,走到盡頭。)
焉(不復出焉):兼詞,從這里。相當于“于之”,“于此”。
志(處處志之):名詞作動詞,(做;進行)標記。
果(未果):名詞作動詞,實現。
語(此中人語云):名詞作動詞,告訴
黃發(黃發垂髫):舊說是長壽的特征,所以用來指老人
垂髫(黃發垂髫):垂下來的頭發,用來指小孩
重要實詞
緣、異、窮、具、咸、妻子、邑人、絕境、間隔、無論、語、足、及、詣、津、鮮美、屬、阡陌、黃發垂髫、嘆惋、語云
成語釋義
1、世外桃源
成語釋義:原指與現實社會隔絕、生活安樂的理想境界。后也指環境幽靜生活安逸的地方。借指一種空想的脫離現實斗爭的美好世界。
成語出處:晉·陶潛《桃花源記》描述的一個與世隔絕,沒有遭到戰亂的美好地方。
成語例句:在這兒,在這世外桃源的仙境中,有了人世喧囂的聲音。(楊沫《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三章)
2、豁然開朗
成語典故:豁然:形容開闊;開朗:開闊明亮。從黑暗狹窄變得寬敞明亮。比喻突然領悟了一個道理。
成語出處:晉·陶潛《桃花源記》:“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
成語例句:寶玉豁然開朗笑道:“很是,很是。(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九十一回)
成語釋義 從黑暗狹窄變的開闊明亮。比喻領悟到一個道理
3、怡然自樂
成語釋義:怡然,喜悅的樣子。形容高興而滿足的樣子。
成語出處:晉·陶淵明(又名潛,字元亮。死后友人私謚“靖節先生”,自號五柳先生,潯陽柴桑(現江西省九江)人)《桃花源記》:“黃發垂髫,并怡然自樂。”
成語示例:這簡直是不倫不類的態度,但他卻怡然自樂,認為是義薄云天,忠貫日月,大有關云長“降漢不降曹”的氣概。--丁中江《北洋軍閥史話·復辟謬說》
劉厚守聽了,怡然自樂,坐在椅子上,盡興地把身子亂擺,一聲也不響。(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
4、無人問津
成語釋義:沒人探問渡口。比喻事物已被人冷落。津:渡口
成語出處:“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往,未果,尋病終。后遂無問津者。”
示例:這部傳記小說,雖然擺在書架上,卻根本無人問津、
結構:兼語結構
用法:常作謂語、定語、賓語
近義詞:置之不理
反義詞:門庭若市
古意為渡口,今意為唾液
5、雞犬相聞
成語釋義:每家雞和狗的叫聲互相聽得到,表示很近的距離,也表現一種和睦的景象。
成語出處:“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
成語例句:鄉下景色很美,雞犬相聞,呈現出一派和諧的景象。
6、阡陌交通
成語釋義:田間小路交錯相通.阡陌,田間小路.
成語出處:“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
成語例句:那一片片水稻田中,阡陌交通,掩映著農家的自在。
7、黃發垂髫
成語釋義:指老人和小孩。黃發,舊說是長壽的象征,所以用來指老人。垂髫,垂下來的頭發,用來指小孩。
成語出處:“黃發垂髫,并怡然自樂。”
8、落英繽紛
成語釋義:落花紛紛。繽紛,紛紛。
成語出處:“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
9、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成語釋義:形容長期脫離現實,對社會狀況特別是新鮮事物一無所知。也形容知識貧乏,學問淺薄。
10、與世隔絕
成語釋義:與社會上的人們隔離,斷絕來往。形容隱居或人跡不到的極偏僻地方。
成語出處: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
11、不足為外人道
成語釋義:不值得跟外面的人說。現多用于要求別人不要把有關的事告訴其他的人。
原句:“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
12、屋舍儼然
成語釋義:房舍整整齊齊。屋舍:房屋圈舍;儼然:整齊的樣子。
成語出處:“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
5 古語句式
(1)判斷句
例: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也”表判斷。句意:南陽劉子驥是高尚的名士。)
(2)省略句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是“(村人)見漁人,乃大驚,問(漁人)所從來。(漁人)具答之。(村人)便要(漁人)還家,設酒殺雞作食”的省略。句意:(村人)看見了漁人,都非常驚訝,問他是從哪兒來的。(漁人)詳細地回答(村人),于是邀請他到自己家里去,擺了酒,殺了雞準備食物款待他。)
省主語:
例一: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是“〈小口〉仿佛若有光”的省略。句意:山上有一個小洞口,〈小口里面〉隱隱約約好像有些光亮。)
例二:便舍船,從口入。(是“〈漁人〉便舍船,從口入”的省略。句意:〈漁人〉就丟下船,從洞口進去。)
本文省略主語有多處,如:“(小口)初極狹,才通人。”“(武陵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其中,(人們)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村中人)見漁人,乃大驚,問(漁人)所從來。(漁人)具答之。(村中人)便要(漁人)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招待漁人)。”“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村中人)皆嘆惋。”翻譯時一并補出。
省賓語:
例一:問所從來(是“問之所從來”的省略。“之”代“漁人”。句意:問〈漁人〉從哪里來。)
省介詞:
例二:林盡水源(是"林盡于水源"的省略、)9、四個“然”①豁然開朗(豁然):開闊的樣子②屋舍儼然(儼然):整齊的樣子③怡然自樂(怡然):愉快的樣子④欣然向往(欣然):高興的樣子。
作者簡介
陶淵明(約365—427年),字元亮,潯陽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是中國文學史上的第一位田園詩人。東晉末期南朝宋政治家、初期詩人、辭賦家、田園詩人、隱逸詩人,歸隱后寫了大量田園詩,成為山水田園詩派的創始人。自號五柳先生,晚年更名潛,卒后親友私謚靖節,世稱靖節先生。因為好喝酒,又被稱為酒圣陶淵明。陶淵明出身于破落仕宦家庭,為實現“大濟蒼生”的理想抱負而不斷嘗試、不斷失望、終至絕望。有《陶淵明集》。陶淵明的詩和辭賦散文在藝術上具有獨特的風格和極高的造詣,開田園詩一體,為古典詩歌開辟了新的境界。作品平淡自然,出于真實感受,影響唐代詩歌的創作。
文言文《桃花源記》原文7
原文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 夾(jiā)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shě)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huò)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shè)儼(yǎn)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qiān)陌(mò)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zhòng)作,男女衣著(zhuó),悉如外人。黃發垂髫(tiáo),并怡然自樂。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yāo)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xián)來問訊。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yì)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余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yù)云:“不足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及郡下,詣(yì)太守,說如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
南陽劉子驥(jì),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往。未果,尋病終。后遂無問津者。
譯文
東晉太元年間,有個武陵人靠捕魚為生。(一次漁人)沿著小溪劃船,往前行,忘記了路程多遠。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溪水兩岸幾百步以內,中間沒有別的樹木,花和草鮮嫩美麗,地上的落花繁多。漁人對此感到非常驚異。(漁人)又向前劃去,想走到那片林子的盡頭。
桃花林在溪水發源的地方沒有了,(在那里)便看到一座山,山邊有個小洞,隱隱約約好像有光亮。漁人就舍棄船上岸,從小洞口進入。起初洞口很狹窄,僅能容一個人通過。漁人又向前走了幾十步,一下子變得開闊敞亮了。只見土地平坦寬闊,房屋整整齊齊,有肥沃的土地,美好的池塘,桑樹竹林之類。田間小路交錯相通,(村落間)能互相聽到雞鳴狗叫的聲音。村里面,來來往往的行人,耕種勞作的人,男男女女的衣著裝束完全像桃花源外的世人,老人和小孩都高高興興,自得其樂。
(桃花源的人)一見漁人,竟然大為驚奇,問漁人是從哪里兒來的。(漁人)細致詳盡地回答了漁人們,人們就把漁人請到自己家里,擺酒殺雞做飯款待漁人。村里人聽說來了這么一個客人,都來打聽消息。(漁人們)自己說漁人們的`祖先(為了)躲避秦時的戰亂,率領妻子兒女和同鄉人來到這個與外界隔絕的地方,不再出去了,于是就同外界的人隔絕了。漁人們問(漁人)現在是什么朝代,(漁人們)竟然不知道有漢朝,更不必說魏朝和晉朝了。這個漁人一一的給(桃花源中的人)詳細地訴說漁人知道的事情,(漁人們)聽了都很驚嘆惋惜。其余的人又各自邀請漁人到漁人們家里,都拿出酒菜飯食來款待漁人。漁人居住了幾天,告辭離開。這里面的人告訴漁人說:“(這里的情況)不值得對外界的人說啊!”
(漁人)出來后,找到了漁人的船,就沿著先前的路回去,(一路上)處處標上記號。漁人到了武陵郡,便去拜見太守,把這些情況作了稟報。太守立即派人隨同漁人前往,尋找先前所做的記號,結果迷了路,再也找不到通向桃花源的路了。
南陽有個劉子驥,是位清高的隱士,聽到這個消息,興致勃勃地打算前往桃花源。沒有實現,不久就病死了。以后就不再有探訪的人了。
字詞詳解
太元:東晉孝武帝司馬曜(yào)的年號(376~396)。
世外桃源:指一種空想的脫離現實斗爭的美好世界。世外桃源是一個人間生活理想境界的代名詞,相當于西方的極樂世界或者天堂。千百年來,完美主義者無不苦苦追尋、刻意營造自己想象中的“世外桃源”。(作者的這一社會理想是對當時黑暗社會的批判,在客觀上也反映了人民擺脫壓迫、擺脫剝削的要求。具有一定的積極意義;但它又有一定程度的復古傾向,在階級社會中也只能是一種幻想,是不可能實現的。) 比喻不受外面影響的生活安樂、環境幽靜的美好地方。一般作主語、賓語、定語。
【文言文《桃花源記》原文】相關文章:
桃花源記文言文原文11-29
文言文《桃花源記》原文05-20
桃花源記文言文原文09-27
文言文桃花源記原文01-16
文言文《桃花源記》原文05-20
文言文《桃花源記》原文與翻譯08-15
文言文《桃花源記》原文及翻譯08-23
文言文《桃花源記》原文翻譯03-19
《桃花源記》文言文原文及翻譯04-17
桃花源記文言文原文及翻譯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