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文言文原文及翻譯

時間:2024-02-03 12:51:30 文言文 我要投稿

文言文原文及翻譯

  在日常過程學習中,大家都背過文言文吧?文言文就是白話文的提煉跟升華。相信很多人都在為看懂文言文發愁,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文言文原文及翻譯,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文言文原文及翻譯

文言文原文及翻譯1

  原文

  殷高宗之時,桑谷俱生於朝,七日而大拱。高宗召其相而問之,相曰:“吾雖知之,弗能言也。”問祖己,祖己曰:“夫桑谷者,野草也,而生於朝,意朝亡乎?”高宗恐駭,側身而行道,思索先王之政,明養老之義,興滅國,繼絕世,舉佚民。桑谷亡。三年之後,諸侯以譯來朝者六國,遂享百年之福。高宗,賢君也,而感桑谷生。而問祖己,行祖己之言,修政改行。桑谷之妖亡,諸侯朝而年長久。修善之義篤,故瑞應之福渥。此虛言也。

  祖己之言“朝當亡”哉!夫朝之當亡,猶人當死。人欲死,怪出。國欲亡,期盡。人死命終,死不復生,亡不復存。祖己之言政,何益於不亡?高宗之修行,何益於除禍?夫家人見兇修善,不能得吉;高宗見妖改政,安能除禍?除禍且不能,況能招致六國,延期至百年乎!故人之死生,在於命之夭壽,不在行之善惡;國之存亡,在期之長短,不在於政之得失。案祖己之占,桑谷為亡之妖,亡象已見,雖修孝行,其何益哉!何以效之?

  魯昭公之時,瞿鵒來巢。師己采文、成之世童謠之語,有瞿鵒之言,見今有來巢之驗,則占謂之兇。其後,昭公為季氏所逐,出於齊,國果空虛,都有虛驗。故野鳥來巢,師己處之,禍竟如占。使昭公聞師己之言,修行改政為善,居高宗之操,終不能消。何則?瞿鵒之謠已兆,出奔之禍已成也。瞿鵒之兆,已出於文、成之世矣。根生,葉安得不茂?源發,流安得不廣?此尚為近,未足以言之。夏將衰也,二龍戰於庭,吐漦而去,夏王櫝而藏之。夏亡,傳於殷;殷亡,傳於周,皆莫之發。至幽王之時,發而視之,漦流於庭,化為玄黿,走入後宮,與婦人交,遂生褒姒。褒姒歸周,歷王惑亂,國遂滅亡。幽、歷王之去夏世,以為千數歲,二龍戰時,幽、厲、褒姒等未為人也。周亡之妖,已出久矣。妖出,禍安得不就?瑞見,福安得不至?若二龍戰時言曰:“余褒之二君也。”是則褒姒當生之驗也。龍稱褒,褒姒不得不生,生則厲王不得不惡,惡則國不得不亡。征已見,雖五圣十賢相與卻之,終不能消。善惡同實:善祥出,國必興;惡祥見,朝必亡。謂惡異可以善行除,是謂善瑞可以惡政滅也。

  河源出於昆侖,其流播於九河。使堯、禹卻以善政,終不能還者,水勢當然,人事不能禁也。河源不可禁,二龍不可除,則桑谷不可卻也。王命之當興也,猶春氣之當為夏也。其當亡也,猶秋氣之當為冬也。見春之微葉,知夏有莖葉。睹秋之零實,知冬之枯萃。桑谷之生,其猶春葉秋實也,必然猶驗之。今詳修政改行,何能除之?夫以周亡之祥,見於夏時,又何以知桑谷之生,不為紂亡出乎!或時祖己言之,信野草之占,失遠近之實。高宗問祖己之後,側身行道,六國諸侯偶朝而至,高宗之命自長未終,則謂起桑谷之問,改行修行,享百年之福矣。夫桑谷之生,殆為紂出,亦或時吉而不兇,故殷朝不亡,高宗壽長。祖己信野草之占,謂之當亡之征。

  漢孝武皇帝之時,獲白麟戴兩角而共牴,使謁者終軍議之。軍曰:“夫野獸而共一角,象天下合同為一也。”麒麟野獸也,桑谷野草也,俱為野物,獸草何別?終軍謂獸為吉,祖己謂野草為兇。高宗祭成湯之廟,有蜚雉升鼎而雊。祖己以為遠人將有來者,說《尚書》家謂雉兇,議駁不同。且從祖己之言,雉來吉也,雉伏於野草之中,草覆野鳥之形,若民人處草廬之中,可謂其人吉而廬兇乎?民人入都,不謂之兇,野草生朝,何故不吉?雉則民人之類。如謂含血者吉,長狄來至,是吉也,何故謂之兇?如以從夷狄來者不吉,介葛盧來朝,是兇也。如以草木者為兇,硃草、蓂莢出,是不吉也。硃草、蓂莢,皆草也,宜生於野,而生於朝,是為不吉。何故謂之瑞?一野之物,來至或出,吉兇異議。硃草莢善草,故為吉,則是以善惡為吉兇,不以都野為好丑也。周時天下太平,越嘗獻雉於周公。高宗得之而吉。雉亦草野之物,何以為吉?如以雉所分有似於士,則麏亦仍有似君子;公孫術得白鹿,占何以兇?然則雉之吉兇未可知,則夫桑谷之善惡未可驗也。桑谷或善物,象遠方之士將皆立於高宗之朝,故高宗獲吉福,享長久也。

  說災異之家,以為天有災異者,所以譴告王者,信也。夫王者有過,異見於國;不改,災見草本;不改,災見於五谷;不改,災至身。左氏《春秋傳》曰:“國之將亡,鮮不五稔。”災見於五谷,五谷安得熟?不熟,將亡之征。災亦有且亡五谷不熟之應。天不熟,或為災,或為福。禍福之實未可知,桑谷之言安可審?論說之家著於書記者皆云:“天雨谷者兇。”傳書曰:“蒼頡作書,天雨谷,鬼夜哭。”此方兇惡之應。和者,天用成谷之道,從天降而和,且猶謂之善,況所成之谷從雨下乎!極論訂之,何以為兇?夫陰陽和則谷稼成,不則被災害。陰陽和者,谷之道也,何以謂之兇?絲成帛,縷成布。賜人絲縷,猶為重厚,況遺人以成帛與織布乎?夫絲縷猶陰陽,帛布猶成谷也。賜人帛,不謂之惡,天與之谷何,故謂之兇?夫雨谷吉兇未可定,桑谷之言未可知也。

  使暢草生於周之時,天下太平,人來獻暢草。暢草亦草野之物也,與彼桑谷何異?如以夷狄獻之則為吉,使暢草生於周家,肯謂之善乎?夫暢草可以熾釀,芬香暢達者,將祭灌暢降神。設自生於周朝,與嘉禾、硃草、蓂莢之類不殊矣。然則桑亦食蠶,蠶為絲,絲為帛,帛為衣。衣以入宗廟為朝服,與暢無異。何以謂之兇?衛獻公太子至靈臺,蛇繞左輪。御者曰:“太子下拜,吾聞國君之子,蛇繞車輪左者速得國。”太子遂不下,反乎舍。御人見太子,太子曰:“吾聞為人子者,盡和順於君,不行私欲,共嚴承令,不逆君安。今吾得國,是君失安也。見國之利而忘君安,非子道也。得國而拜,其非君欲。廢子道者不孝,逆君欲則不忠。而欲我行之,殆欲吾國之危明矣。”投殿將死,其御止之,不能禁,遂伏劍而死。夫蛇繞左輪,審為太子速得國,太子宜不死,獻公宜疾薨。今獻公不死,太子伏劍,御者之占,俗之虛言也。或時蛇為太子將死之妖,御者信俗之占,故失吉兇之實。夫桑谷之生,與蛇饒左輪相似類也。蛇至實兇,御者以為吉。桑谷實吉,祖己以為兇。

  禹南濟於江,有黃龍負舟。舟中之人五色無主。禹乃嘻笑而稱曰:“我受命於天,竭力以勞萬民。生,寄也;死,歸也。何足以滑和,視龍猶蝘蜓也。”龍去而亡。案古今龍至皆為吉,而禹獨謂黃龍兇者,見其負舟,舟中之人恐也。夫以桑谷比於龍,吉兇雖反,蓋相似。野草生於朝,尚為不吉,殆有若黃龍負舟之異。故為吉而殷朝不亡。

  晉文公將與楚成王戰於城濮,彗星出楚。楚操其柄,以問咎犯,咎犯對曰:“以彗斗,倒之者勝。”文公夢與成王博,成王在上,盬其腦。問咎犯,咎犯曰:“君得天而成王伏其罪,戰必大勝。”文公從之,大破楚師。向令文公問庸臣,必曰不勝。何則?彗星無吉,搏在上無兇也。夫桑谷之占,占為兇,猶晉當彗末,博在下為不吉也。然而吉者,殆有若對彗見天之詭。故高宗長久,殷朝不亡。使文公不問咎犯,咎犯不明其吉,戰以大勝,世人將曰:“文公以至賢之德,破楚之無道。天雖見妖,臥有兇夢,猶滅妖消兇以獲福。”殷無咎犯之異知,而有祖己信常之占,故桑谷之文,傳世不絕,轉禍為福之言,到今不實。

  翻譯

  殷高宗的時候,桑樹穀樹一齊在朝廷生長,七天就長成兩手合圍那樣粗。高宗召見他的相來問,相說:“我雖然知道這件事,但不能說。”于是高宗問祖己,祖己說:“那桑樹穀樹,是野生的東西,而現在長在朝廷中,意味著王朝要滅亡了!”高宗感到恐懼、害怕,就小心謹慎地治理國家,思考求索前代圣王的政治措施,講求敬養老人的道理,復興頻于滅亡的國家,延續中斷了世襲權利的貴族世家,起用了隱居的人。于是桑樹和穀樹消失了。三年之后,遠方諸侯通過翻譯來朝拜殷高宗的有六國,他終于享受了百年的福分。殷高宗是個圣賢的君主,能感觸到桑樹和穀樹生于朝廷的異常現象,而問祖己,按祖己的話,修改政治措施,改善操行,于是桑樹與穀樹生于朝的兇象消失,諸侯來朝,在位時間長久。修善的意思誠心,所以吉祥的福多。這是靠不住的話。

  照祖己的說法,商朝應當滅亡!王朝該滅亡,如同人該死一樣。人要死,兇象就會出現;國家將亡,是期數已到盡頭。人死與國命終止,人死不能再活,國亡就不會再存在。祖己講改善政治,對于避免商朝滅亡有什么好處呢?高宗修善操行,對消除災禍又有什么幫助呢?老百姓出現兇象修養善行,不能得吉祥;殷高宗出現兇象改善政治,怎么就能消除災禍呢?消除災禍尚且不能,何況要招來六國朝拜,延年到百歲!所以人的死活,在于生命的早亡與長壽,不在操行的好壞;國家的存在與滅亡,在于期數的長短,不在政治的得失。考察祖己的預言,桑樹和穀樹在朝廷長出是商朝將亡的兇象,滅亡的預兆已出現,即使修政改行,又會有什么補益呢!用什么來證明?

  魯昭公的時候,八哥到魯國筑窩。師己取魯文公、魯成公時童謠中的話,有關八哥的傳言,見如今有八哥來筑窩的應驗,就預測說是兇象。那之后,魯昭公被季平子所驅逐,出走到齊國,國家果然空虛,都城成為廢墟,應驗了童謠。由于野鳥來魯國筑窩,師己作出判斷,災禍竟同他預測的一樣。假使魯昭公聽到師己的話,修善操行改良政治,具備了高宗的操行,也終究不能消除災禍。為什么呢?因為有關八哥的童謠已是征兆,出奔他國的災禍已經成就。可見八哥的征兆,已在魯文公、魯成公的時代出現了。根已長出,葉子怎么能不茂盛;水源已發掘,水流怎么能不廣闊。這個預言和應驗的時間還相距太近,不足以說明王朝的滅亡早就注定。夏朝快要衰亡,二條龍在宮庭中爭斗,吐了口水就離開了,夏王用木柜藏起它。夏朝滅亡,傳給殷商;殷商滅亡,傳給周朝,都沒有把它打開。到周厲王的時候,打開來看,龍的口水在宮庭中流淌,化作一只黑蜥蝎,跑進后宮,跟女人交合,終于生下褒姒。褒姒嫁給周幽王,使幽王迷惑混亂,國家終于滅亡。厲王、幽王距離夏代,已經有一千多年,二龍爭斗的時候,周厲王、幽王、褒姒等還沒有出生,周要滅亡的兇象,就已經出現很久了。兇象出現,災禍怎么能不成就?吉兆出現,福分怎么能不到來?就像二龍爭斗時說的:“我們是褒國姒氏的兩位祖先。”這就是褒姒該出生的應驗。龍說是褒國姒氏的祖先,所以褒姒不能不生下來,褒姒生下來那么幽王不得不作惡,周幽王作惡那么國家就不得不滅亡。滅亡征兆已經出現,即使許許多多圣賢來幫著阻止災禍出現,始終不能消除。好壞都是同樣的情況:好的征兆出現,國家肯定興盛;壞的預兆出現,王朝必定滅亡。說兇兆特殊可以用好的操行來消除,這等于說吉兆也可以用壞的政治來消滅。

  黃河的源頭出于昆侖山,它的流水向九條河道流散。即使堯、禹想用他們好的政治使河水倒流,也終究不可能返回的,河水的流勢該這樣,靠人的好政治是不能阻止的。黃河的源頭不可能堵住,二龍不可能消除,那么桑樹和穀樹所預示的災禍也是不能避免的。王朝命數該興旺,就像春天應當順變成夏天一樣。它該滅亡,就像秋天應當順變成冬天一樣。看見春天小小的葉芽,就知道夏天它會具有粗莖茂葉,目睹秋天凋落的果實,就知道冬天它們會枯萎。桑樹和穀樹的生長,那就像春天出芽秋天結果一樣,它所預兆的事情是必然要應驗的。如今即使認真修改政治措施,改善操行,怎么能消除它呢?由于周朝滅亡的兇兆,在夏朝時候已出現,又憑什么知道桑樹和穀樹的生長,不是為預示商紂的滅亡而出現呢!也許祖己說的話,是相信了野生植物生于朝廷是王朝要滅亡的預兆,但在應驗時間遠近的事實上弄錯了。殷高宗問祖己之后,小心謹慎地治理國家,遠道的六國諸侯碰巧朝拜而來,高宗的生命本來就長不該壽終,就說成是由于高宗問起了桑穀生于朝的吉兇,于是修改政治措施,改善操行,享受百年的福分。可見桑樹和穀樹的生長,大概是為預示商紂命運而出現。也或許是吉兆而不是兇兆,所以殷朝沒有滅亡,高宗長壽。祖己相信野生植物生于朝廷是王朝要滅亡的兇兆,就說它是商朝該滅亡的征兆。

  漢武帝的`時候,獲得一只白麒鱗,頭上長著一只肉角,每條腿有五個蹄,叫謁者終軍來商議這事。終軍說:“野獸的兩角并成一角。象征著天下合為一統。”麒麟是野獸,桑穀是野草,都是野物,獸與草沒有什么區別,終軍說野獸是吉兆,祖已則說野草是兇兆。殷高宗祭祀成湯的宗廟里,有野雞飛到鼎耳上鳴叫。祖己認為是遠方的使節將要有來朝貢的,但解說《尚書》的人則認為野雞飛入宗廟是兇兆,議論雜亂不一。按祖己的說法,野雞飛到宗廟是吉兆。野雞趴在野草中,草掩蓋了野鳥的形體,就像人住在草屋中,能說人是吉兆而草屋是兇兆嗎?人進都城,不能說是兇兆;野生植物長在朝廷中,為什么就不是吉兆?野雞與人是一類。如果說有血氣的是吉兆,那么高大的狄人到來,這該是吉兆,為什么要說是兇兆呢?如果認為從邊遠夷狄地方來的人不吉利,那么介國的葛盧來朝見,這該是兇事了,(為什么魯君要以禮相待呢?)如果認為草木是兇兆,朱草,蓂莢長出,這該是不吉利的事。朱草、蓂莢都是草,宜長在野外卻長在朝廷中,這該是不吉利的,為什么要說它吉祥呢?同是野生的東西,或到來,或長出,都有吉兇兩種不同的議論。如果認為朱草、蓂莢是好的草,所以是吉利的,那這是以草的好壞作為吉兇的標準,而不是以草長在都城或野外作為區分好壞的標準。周的時候天下太平,越嘗族獻野雞給周公,周公得到以為吉祥,野雞也是草野之類東西,怎么就認為是吉祥呢?如果以為野雞耿直有點像士,那么獐也依然有點像君子,公孫術得到白獐,占測怎么就認為是兇兆呢?這樣看來野雞的吉兇還不能知道,那么桑樹與穀樹的善惡也不可能驗證。桑樹與穀樹或許是好東西,像遠方的士將要在殷高宗的朝廷上站立,所以高宗得到吉祥福分,長期享受。

  解說災異的人認為天會降災禍,用來譴責、警告國王,是確信無疑的。

  國王有過錯,災害顯現在國家;不改正,災害顯露在草木;再不改正,災禍出現在五谷;還不改正,災禍殃及自身。《左氏春秋傳》上說:國家將要滅亡,“少有不連續五年糧食豐收的”。災害在五谷上出現,五谷怎么能成熟呢?不成熟,是國家將要滅亡的征兆。可是,上面《左傳》說的災異也有國家將亡而五谷豐收作應驗的。可見五谷不成熟,或許是災禍,或許是福分。是禍是福的情況并不能知道,那么關于桑樹穀樹的說法怎么能斷定呢?著書立說的人寫在書上的都說:“天降谷子是兇兆。”傳書上說:“蒼頡創造文字,天降谷,鬼夜哭。”這是說明天降谷是壞事的感應。“成谷之道”,從天降下適合五谷生長的風雨,作為對人事的應和,尚且還說它是吉兆,何況現成的谷物隨雨而降呢!極認真地研究考查一下,為什么是兇兆?風調雨順就五谷莊稼成熟,否則遭受災害。風調雨順,是五谷豐收的道理,為什么說它是兇兆?絲織成帛,線織成麻布。賜人絲、線,尚且算厚重,何況是用織好的帛與織好的麻布贈送人呢!那絲線如同風雨,帛布就像成熟的五谷。賜給人帛不認為是兇兆,天給人谷子為什么就認為是兇兆呢?看來天降谷的吉兇不能夠斷定,那么關于桑樹穀樹的說法是否正確也不能知道。

  假使暢草長在周朝時候,天下太平,倭人來貢獻暢草。但暢草也還是草野之類的東西,跟那桑樹穀樹有什么兩樣?如果以為夷狄貢獻的就是吉利,那么假使暢草長在周王的朝廷中,能說它不好嗎!暢草可以用來造酒,芬香暢達,要祭祀的時候把暢酒灑在地上,能求神降臨。假設本來長在周朝,那與特別茁壯的禾、朱草、蓂莢之類沒有區別。然而桑葉可以喂蠶,蠶吐絲,絲織成帛,帛做成衣,穿著它進入宗廟就成了朝服,這與暢酒沒有區別,為什么認為它是兇兆呢?衛獻公的太子去靈臺,蛇纏繞他車子左邊的車輪。駕車的人說:“太子趕快下拜。我聽說國君的兒子遇到蛇繞在車的左輪上的,就很快要做國君。”太子始終不下車,直返回到住處。駕車的人遇見太子,太子說:“我們說做部下的,應該盡量對君主恭順,不要搞私利,要恭順嚴肅地接受君主的命令,不能擾亂君主的安寧。現在我要是做了君主,這國君就失去了安寧。只看見做君主的私利而忘掉國君安寧。這不是做兒子的道義。為了得到君位就下拜,這不是君主希望的事情。舍棄做兒子道義的不孝,背逆君主希望的則不忠,你想要我干這事,大概是希望我的國家發生危險已明顯表現出來。”于是要拔劍自殺,那個駕車的趕忙阻止他卻沒有能制止住,終于用劍自殺而死。那蛇繞左邊車輪,明明是為了太子趕快取得君。位,這樣太子該不死,獻公該早死。如今獻公不死,反而太子用劍自殺,可見駕車人的預言,是庸俗的假話。或許蛇是太子要死的兇兆,駕車的相信了庸俗的預言,所以違背了吉兇的真實情況。看來桑樹穀樹長在朝廷上,與蛇繞左邊車輪相類似。蛇的到來實際是兇兆,駕車的卻認為是吉兆。桑樹穀樹的生長實際是吉兆,而祖己又認為是兇兆。

  禹南渡長江,看見有黃龍馱著一只船,船中的人,驚恐得六神無主。禹卻笑著自稱說:“我從天那兒承受了命令,盡力為百姓操勞。活著,像寄身在外;死了,就像回到家里,有什么值得驚慌失措的。我看龍就同蝘蜒差不多。”于是龍離去而災禍消除。考察從古到今有龍來都是吉兆,而禹獨說黃龍是兇兆,是他看見那黃龍馱船,船中的人驚恐的緣故。拿桑樹和穀樹跟龍相比,對吉兇的看法雖然相反,但大概相類似。野生植物長在朝廷中,如果是兇兆的話,那大概有如把黃龍馱船是吉兆說成兇兆一樣。看來桑樹和穀樹長在朝廷中,本來是吉兆,因而殷朝沒有滅亡。

  晉文公快要與楚成王在城濮大戰,彗星出現在楚國天空,彗星的柄在楚國一邊,晉文公就這事詢問咎犯。咎犯回答說:“用掃帚當武器去進行戰斗,把它倒過來用的人得勝。”晉文公夢見跟楚成王搏斗,成王在上面吸他的腦髓。又以此事詢問咎犯,咎犯說:“君王得到天的幫助,成王低頭認罪,打仗肯定要大勝”。晉文公聽從了他的話,大敗楚軍。那時要是晉文公去問平庸的臣子,肯定說:“打不贏。”為什么呢?因為彗星不是吉兆,而搏斗時處在上方也不是兇兆。對桑樹和穀樹出現的預言,是兇兆,就同晉國處于彗星尾端,晉文公與楚成王搏斗時被壓在下邊,認為是兇兆一樣。然而桑樹與穀樹的出現是吉兆,大概就像處于彗星尾端,臉向上這種奇異的征兆一樣,(表面看來是兇兆,其實是吉兆),所以殷高宗在位長久,殷朝沒有滅亡。假使晉文公不去問咎犯,或者咎犯不明白那是吉兆,打仗能大勝,世人就會說:“晉文公以最賢良的德操,打敗了楚國的無道之師。天上雖然出現兇兆,睡覺又做惡夢,尚且能泯滅兇象消除惡夢而得到福分。”殷朝沒有咎犯那樣具有特殊才智的人,而只有祖己這種相信一般占卜的人,所以關于桑樹與穀樹出現于朝廷的記載,一代一代相傳不絕,于是變禍為福的說法,至今沒有被確定下來。

文言文原文及翻譯2

  袁枚《山之叟》原文及翻譯

  山之叟袁枚(有刪節)

  冬月,山之叟擔一牡丹,高可隱人,枝柯鄂①韡②,蕊叢叢以百數。主人異目視之,為損重貲③。慮他處無足當是花者,庭之正中,舊有數本,移其位讓焉。冪④錦張燭,客來指以自負⑤。亡何花開,薄如蟬翼,較前大不如。怒而移之山,再移之墻,立枯死。主人慚其故花,且嫌庭之空也,歸其原,數日亦死。

  客過而尤⑥之曰:“子不見夫善相花者乎?宜山者山,宜庭者庭。遷而移之,在冬非春。故人與花常兩全也。子既貌取以為良,一不當,暴摧折之,移其非時,花之怨以死也誠宜……一月之間,忽予忽奪,皆子一人之為。不自怒而怒花,過矣!……子亟亟焉,物性之不知,土宜之不辨,喜而左之,怒而右之,主人之喜怒無常,花之性命盡矣!然則子之病,病乎其己尊而物賤也,性果⑦而識暗也,自恃而不謀諸人也。他日子之庭,其無花哉!”

  主人不能答,請具硯削牘,記之以自警焉。

  [注]:①鄂:通“萼”,花萼。②韡:繁盛,音wěi。③貲:音zī,財貨。④冪:覆蓋。

  ⑤自負:這里有”自豪“之意。⑥尤:指責,歸罪。⑦果:果斷,果敢。

  譯文:

  冬天,山中有位老翁挑了一株牡丹,(牡丹)有一人多高,枝條繁茂,花苞簇簇數以百計。主人對它另眼相看,出高價買了下來。怕栽在別處與這株牡丹不相稱,庭院中原有幾株牡丹,特地移到別處,把地方讓出來。上面用錦帳遮蓋,晚上點上燭火,客人來了,(主人)常指著它感到自豪。不久,花開了,花瓣薄得像蟬的翅膀,大大不如原先的那幾株牡丹,于是主人憤憤地將它移到山上,再移到墻邊,牡丹很快枯死了。主人感到對不起原有的那幾株牡丹,并且嫌庭院太空,便將原來的牡丹移回原處,沒過幾天,也枯死了。

  來訪的客人埋怨主人道:“您沒見過善于種花的人嗎?適宜在山上長的就種在山上,適宜在庭院中長的就栽在庭院,如果遷移它,應該在冬天而不是春天。所以人和花常能兩全其美。您既然根據外貌認為那些牡丹是良種,一見不如原來想的那樣,立即粗暴地摧殘損害它們,移栽不按時節,牡丹花含冤而死理所當然。天底下荊棘、藜刺之類的東西比牡丹低下百倍,您沒有辦法因為生氣而統統把它們遷走。牡丹來時,并不曾自己說:‘應該看重我的身價,應該把我栽在庭院中,應鏟除你原有的舊花,(把地方)讓給我這新來的。’一個月中,忽而珍視它,忽而貶抑它,都是您一個人所為。不怪自己卻怪花,這就錯了!庭中舊有的牡丹花,未必一定名貴,你仍然把它們移回原處,以為它們比新買的好。(如果當初)新的牡丹雖然買來,舊的.牡丹先不移走,比較它們開的花哪個更好,然后再移栽,就都不會死掉了。您急急忙忙,既不懂生物的習性,又不知道土壤是否適宜,高興了就抬舉它,生氣了就摧殘它,主人如此喜怒無常,花的命也就送掉了。那么,您的毛病在于看重自己而輕視生物,性情專斷而缺乏見識,自以為是而不和人商量。以后您的庭院中,大概不會有花木了。”

  主人聽了無以對答,于是準備下筆墨紙硯,記下這件事情為自己的警戒。

文言文原文及翻譯3

  作品原文

  南岐人之癭

  南岐在秦蜀山谷中,其水甘而不良,凡飲之者輒病癭,故其地之民無一人無癭者。及見外方人至,則群小婦人聚觀而笑之曰:“異哉,人之頸也!焦而不吾類!”外方人曰:“爾壘然凸出于頸者,癭病之也,不求善藥去爾病,反以吾頸為焦耶?”笑者曰:“吾鄉之人皆然,焉用去乎哉!”終莫知其為丑。

  字詞解釋

  ①.[癭(yǐng)]頸瘤病,即頸上生囊狀瘤子。

  ②.[群小]貶稱見識淺陋的人。

  ③焦而不吾類:(脖子)細小一點也不像我們。焦,干枯,這里形容人的脖子細。類,類似。

  ④壘然:形容臃腫的樣子。

  作品翻譯

  南岐這個地方在四川的山谷中,這里的水甘甜卻水質不好,凡飲用它的'人都會患上頸瘤病,所以這里的居民都沒有不得頸瘤病的。當看到有外地人來,就有一群小孩婦女圍觀取笑他,說:“外地人的脖子好奇怪,(脖子)細小一點也不像我們。”外地人說:“你們在脖子那腫大是得了病,你不去尋找藥來祛除你的病,反而認為我的脖子是細小的呢?”取笑他的人說:“我們鄉里的人都是這樣的,不用去治的!”最終沒有誰知道自己是丑的。

  文言文閱讀

  大脖子病人

  南岐在秦蜀①山谷中,其水甘而不良,凡飲之者輒病癭②,故其地之民無一人無癭者。及見外人至,則群小婦人聚觀而笑之,曰:“異哉人之頸也,焦③而不吾類。”外方人曰:“爾之累然凸出于頸者,癭病也,不求善藥去爾病,反以吾頸為焦耶?”笑者曰:“吾鄉人皆然,焉用去乎哉?”終莫知其為丑。

  (選自明?劉元卿《賢奕編》)

  閱讀訓練

  1.解釋:

  ①其:代詞,那里的;②輒:就;③異:奇怪;④然:這樣。

  2.翻譯:

  ①故其地之民無一人無癭者。

  譯文:所以那里的百姓沒有一個不得大脖病的。

  ②不求善藥去爾病,反以吾頸為焦耶?

  譯文:你們不去求好藥治你們病,反而認為我們的脖子細而有病呢?

  3.這則寓言故事的寓意是:

  1.閉關自守會使人孤陋寡聞,目光短淺,甚至發展到是非顛倒,黑白混淆的地步。(主要寓意)

  2.一個人不能堅持自己的錯誤的想法,要傾聽別人的想法,才能不斷進步!

  作者簡介

  劉元卿(1544—1609),字調甫,號旋宇,一號瀘瀟,江西萍鄉人,明代著名教育家。他從小發奮讀書,隆慶四年(1570年)在江西鄉試中奪魁,后來在他人的推薦下,帶著向朝廷的上書和文卷參加會試,但因“五策傷時,懺張居正”,未獲取錄,還險遭殺身之禍。隆慶六年(1572年)他創立復禮書院。萬歷二年(1574年)再次參加考試,又沒有被取錄,于是絕意功名,回到家鄉,研究理學,收徒講學。

文言文原文及翻譯4

  愛蓮說

  宋代:周敦頤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甚愛 一作:盛愛)

  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后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譯文

  水上、陸地上各種草本木本的花,值得喜愛的非常多。晉代的陶淵明唯獨喜愛菊花。從李氏唐朝以來,世人大多喜愛牡丹。我唯獨喜愛蓮花從積存的淤泥中長出卻不被污染,經過清水的洗滌卻不顯得妖艷。(它的莖)中間貫通外形挺直,不牽牽連連也不枝枝節節,香氣傳播更加清香,筆直潔凈地豎立在水中。(人們)可以遠遠地觀賞(蓮),而不可輕易地玩弄它啊。

  我認為菊花,是花中的隱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貴者;蓮花,是花中(品德高尚)的君子。唉!(對于)菊花的喜愛,陶淵明以后就很少聽到了。(對于)蓮花的喜愛,像我一樣的還有什么人呢?(對于)牡丹的喜愛,人數當然就很多了!

  注釋

  晉陶淵明獨愛菊:晉朝陶淵明只喜愛菊花。陶淵明(365-427),一名潛,字元亮,自稱五柳先生,世稱靖節先生(死后謚靖節),東晉潯陽柴桑(現在江西省九江市)人,東晉著名詩人。是著名的隱士。陶淵明獨愛菊花,常在詩里詠菊,如《飲酒》詩里的“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向來稱為名句。

  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唐國史補》里說:“京城貴游,尚牡丹……每春暮,車馬若狂……種以求利,一本(一株)有直(同“值”)數萬(指錢)者。甚:很,十分。

  說:一種議論文的`文體,可以直接說明事物或論述道理,也可以借人、借事或借物的記載來論述道理。

  之:的。

  可愛:值得憐愛。

  者:花。

  甚:很,非常。

  蕃:多。

  自:自從。

  李唐:指唐朝。唐朝皇帝姓李所以稱為“李唐”。

  獨:只,僅僅。

  之: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

  出:長出。

  淤(yū)泥:污泥。

  染:沾染(污穢)。

  濯(zhuó):洗滌。

  清漣(lián):水清而有微波,這里指清水

  妖:美麗而不端莊。

  通:貫通;通透。

  直:挺立的樣子。

  中通外直:(它的莖)內空外直。

  不蔓(màn)不枝:不生蔓,不長枝

  香遠益清:香氣遠播,愈加使人感到清雅。

  益:更加。

  清:清芬。

  亭亭凈植:筆直地潔凈地立在那里。 亭亭:聳立的樣子。

  植:樹立。

  可:只能。

文言文原文及翻譯5

  司馬光好學

  宋代朱熹

  司馬溫公幼時,患記問不若人。群居講習,眾兄弟既成誦,游息矣;獨下帷絕編,迨能倍誦乃止。用力多者收功遠,其所精誦,乃終身不忘也。溫公嘗言:“書不可不成誦。或在馬上,或中夜不寢時,詠其文,思其義,所得多矣。”(選自朱熹編輯的《三朝名臣言行錄》)

  譯文

  司馬光幼年時,擔心自己記誦詩書以備應答的能力不如別人,所以大家在一起學習討論時,別的兄弟會背誦了,就去玩耍休息;(司馬光卻)獨自留下來,專心刻苦地讀書,一直到能夠背的爛熟于心為止。(因為)讀書時下的工夫多,收獲大,(所以)他所精讀和背誦過的書,就能終身不忘。司馬光曾經說:“讀書不能不背誦,當你在騎馬走路的時候,在半夜睡不著覺的時候,吟詠讀過的文章,想想它的.意思,收獲就會非常大!”

  注釋

  司馬溫公:司馬光死后被追贈以溫國公的稱號,故稱溫國公。

  患:擔憂,憂慮。

  不若:比不上。

  眾:眾多。

  既:已經。

  迨:到;等到。

  倍誦:“倍”通“背”,背誦。

  乃:于是,就。

  嘗:曾經。

  或:有時。

  詠:吟詠。

  帷:原指漢代董仲舒下帷講學,三年不看窗外事。這里借此指專心讀書。

  絕編:據《史記·孔子世家》記載,孔子讀《周易》,“韋編三絕”(意思是,翻閱的次數多了,編木簡的牛皮繩子被多次折斷),這里借此指讀書勤奮。

  終夜:半夜。

文言文原文及翻譯6

  作品原文

  梁國楊氏⑴子九歲,甚⑵聰惠⑶。孔君平⑷詣⑸其父,父不在,乃⑹呼兒出。為設⑺果,果有楊梅。孔指以示⑻兒曰:“此是君家果。”兒應聲答曰:“未⑼聞孔雀是夫子⑽家禽。”

  注釋譯文

  ⑴氏:姓氏,表示家族的姓。

  ⑵甚:很,非常。

  ⑶惠:惠同“慧”,智慧的意思。

  ⑷孔君平:孔坦,字君平,官至廷尉。人稱“孔廷尉”。

  ⑸詣:拜訪。

  ⑹乃:就;于是。聞:聽說。

  ⑺設:擺放,擺設。

  ⑻示:給……看。曰:說。

  ⑼未:沒有

  ⑽夫子:舊時對學者或老師的尊稱。

  作品翻譯

  在梁國,有一戶姓楊的人家,家里有一個九歲的兒子,非常聰明。有一天,孔君平來拜見他的父親,恰巧他父親不在家,孔君平就把這個孩子叫了出來。孩子給孔君平端來了水果,水果中有楊梅。孔君平指著楊梅給孩子看說:“這是你家的水果。”孩子馬上回答:“我可沒聽說過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鳥。”

  課文道理

  選編本課的目的,一是讓學生開始接觸文言文,對文言文有一個初步的認識;二是理解古文的意思;三是使學生感受到故事中人物語言的風趣機智。

  本組課文描述了楊氏子的聰慧,把楊氏子的稚氣和巧妙的回答描寫得惟妙惟肖!教導我們要學會隨機應變,用智慧解決問題。

  解讀文章

  ①梁國楊氏子九歲,甚聰惠。

  這句話點明了文章要講的人物,以及人物的特點。起到總起全文的作用。

  ②孔君平詣其父,父不在,乃呼兒出。

  從孔君平來拜見孩子的父親一事不約時間來看,兩家的關系很好,常來常往。并且還可以看出孔君平很有禮貌。并與小兒關系很好。

  ③為設果,果有楊梅。

  誰為誰設果?聯系上下文自然知道,孩子給孔君平端來了水果,水果有楊梅。看起來孩子很有禮貌,很會招待客人。

  ④孔指以示兒曰:“此是君家果。”兒應聲答曰:“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

  這是故事中的重點部分。孔君平看到楊梅,聯想到孩子的姓,就故意逗孩子:“這是你家的水果。”意思是,你姓楊,它叫楊梅,你們本是一家嘛!”這信手拈來的玩笑話,很幽默,也很有趣。孩子應聲答道:“沒聽說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鳥。”句子中的“家禽”不同于21世紀的“家禽”,這里的“家”和“禽”各自獨立表達意思。從這里可以看出楊氏子是個聰慧、能言善辯的孩子。他的一句“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這回答巧妙在哪里呢?孔君平在姓上做文章,孩子也在姓上做文章,由孔君平的“孔”姓想到了孔雀;最妙的是,他沒有生硬地直接說“孔雀是夫子家禽”,而是采用了否定的方式,說“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婉轉對答,既表現了應有的禮貌,又表達了“既然孔雀不是您家的鳥,楊梅豈是我家的果”這個意思,使孔君平無言以對。因為他要承認孔雀是他家的鳥,他說的話才立得住腳。楊氏子表現了孩子應有的禮貌,他的語氣委婉、機智、幽默而思維敏捷,又表達了“孔雀不是夫子家的鳥,楊梅又怎么是楊家的果”,使孔君平無言以對。既沒有傷了兩家的和氣,又讓人一笑而過。

  這是小學生初次接觸到的文言文。學習本文應重點指導學生把文章讀正確。特別要注意停頓的恰當。舉例如下:

  梁國/楊氏子/九歲,甚/聰惠。孔君平/詣/其父,父/不在,乃/呼兒出。為/設果,果/有楊梅。孔/指以示兒/曰:“此/是/君家果。”兒/應聲答/曰:“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

  本文雖行文簡潔,不足百字,但古今字義不同是學生閱讀理解的難點。要采取以下步驟幫助學生理解短文的'意思:

  文中的"家禽”吳說的“家禽”嗎?使學生能貫通上下文。

  在學生了解課文內容后,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在讀中體會九歲孩子的回答妙在什么地方,交流對這個問題的體會。教師可相機引導學生對比:“孔雀是夫子家禽”“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有什么不一樣,體會這個孩子回答的委婉和機智。

  作品簡介

  《楊氏之子》選自南朝劉義慶的《世說新語·言語》,這部書是一部主要記載漢末至晉代士族階層閑談軼事的小說。本文講述了梁國姓楊的一家中的九歲男孩的故事。故事情節簡單,語言幽默,饒有情趣。選編本課的目的,一是讓學生開始接觸文言文,對文言文、古文,有一個初步的認識;二是理解古文的意義;三是使學生感受到故事中人物語言的風趣機智,和主人公的聰慧。本課的教學重點是指導學生把課文讀流利,讀懂句子,體會人物語言的風趣和機智。本課描述了楊氏之子的聰明,把楊氏之子巧妙的回答描寫得惟妙惟肖,幽默風趣。

  《世說新語》依內容可分為“德行”、“言語”、“政事”、“文學”、“方正”等三十六類,(先分上,中,下三卷),每類有若干則故事,全書共有一千二百多則,每則文字長短不一,有的數行,有的三言兩語,由此可見筆記小說“隨手而記”的訴求及特性。其內容主要是記載東漢后期到晉宋間一些名士的言行與軼事。書中所載均屬歷史上實有的人物,但他們的言論或故事則有一部分出于傳聞,不盡符合史實。此書中相當多的篇幅系雜采眾書而成。如《規箴》﹑《賢媛》等篇所載個別西漢人物的故事,采自《史記》和《漢書》。其他部分也多采自于前人的記載。一些晉宋人物間的故事,如《言語篇》記謝靈運和孔淳之的對話等則因這些人物與劉義慶同時而稍早,可能采自當時的傳聞。被魯迅先生稱為:“一部名士底的教科書”。

  《世說新語》(又名《世說》),內容主要是記錄魏晉名士的逸聞軼事和玄言清談,也可以說這是一部記錄魏晉風流的故事集。在《世說新語》的三卷三十六門中,上卷四門——德行、言語、政事、文學,中卷九門——方正、雅量、識鑒、賞譽、品藻、規箴、捷悟、夙慧、豪爽,這十三門都是正面的褒揚。

  作者介紹

  劉義慶(403年--444年)漢族,彭城(今江蘇徐州)人。字季伯,南朝宋政權文學家.《宋書》本傳說他“性簡素,寡嗜欲”。愛好文學,廣招四方文學之士,聚于門下。南朝宋政權文學家.是南朝宋武帝劉裕之侄,長沙景王劉道憐之次子,其叔臨川王劉道規無子,即以劉義慶為嗣,襲封臨川王贈任荊州刺史等官職,在政8年,政績頗佳。后任江州刺史,到任一年,因同情貶官王義康而觸怒文帝,責調回京,改任南京州刺史、都督和開府儀同三司。不久,以病告退,公元444年(元嘉21年)死于建康(今南京)。劉義慶自幼才華出眾,愛好文學。除《世說新語》外,還著有志怪小說《幽明錄》。

文言文原文及翻譯7

  關雎

  先秦:佚名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反側。

  參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參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鐘鼓樂之。

  譯文

  關關和鳴的雎鳩,相伴在河中的小洲。那美麗賢淑的女子,是君子的好配偶。

  參差不齊的荇菜,從左到右去撈它。那美麗賢淑的女子,醒來睡去都想追求她。

  追求卻沒法得到,白天黑夜便總思念她。長長的思念喲,叫人翻來覆去難睡下。

  參差不齊的荇菜,從左到右去采它。那美麗賢淑的女子,奏起琴瑟來親近她。

  參差不齊的荇菜,從左到右去拔它。那美麗賢淑的女子,敲起鐘鼓來取悅她。

  注釋

  ⑴關關:象聲詞,雌雄二鳥相互應和的叫聲。雎鳩(jū jiū):一種水鳥名,即王鴡。

  ⑵洲:水中的陸地。

  ⑶窈窕(yǎo tiǎo)淑女:賢良美好的女子。窈窕,身材體態美好的.樣子。窈,深邃,喻女子心靈美;窕,幽美,喻女子儀表美。淑,好,善良。

  ⑷好逑(hǎo qiú):好的配偶。逑,“仇”的假借字,匹配。

  ⑸參差:長短不齊的樣子。荇(xìng)菜:水草類植物。圓葉細莖,根生水底,葉浮在水面,可供食用。

  ⑹左右流之:時而向左、時而向右地擇取荇菜。這里是以勉力求取荇菜,隱喻“君子”努力追求“淑女”。流,義同“求”,這里指摘取。之:指荇菜。

  ⑺寤寐(wù mèi):醒和睡。指日夜。寤,醒覺。寐,入睡。又,馬瑞辰《毛詩傳箋注通釋》說:“寤寐,猶夢寐。”也可通。

  ⑻思服:思念。服,想。 《毛傳》:“服,思之也。”

  ⑼悠哉(yōu zāi)悠哉:意為“悠悠”,就是長。這句是說思念綿綿不斷。悠,感思。見《爾雅·釋詁》郭璞注。哉,語氣助詞。悠哉悠哉,猶言“想念呀,想念呀”。

  ⑽輾轉反側:翻覆不能入眠。輾,古字作展。展轉,即反側。反側,猶翻覆。

  ⑾琴瑟友之:彈琴鼓瑟來親近她。琴、瑟,皆弦樂器。琴五或七弦,瑟二十五或五十弦。友:用作動詞,此處有親近之意。這句說,用琴瑟來親近“淑女”。

  ⑿芼(mào):擇取,挑選。

  ⒀鐘鼓樂之:用鐘奏樂來使她快樂。樂,使動用法,使……快樂。

文言文原文及翻譯8

  作品簡介

  《陶侃惜谷》出自《資治通鑒》,簡稱“通鑒”,是北宋司馬光主編。它是中國第一部編年體通史,在中國官修史書中占有極重要的地位。

  作品原文

  陶侃惜谷

  陶侃嘗出游,見人持一把未熟稻,侃問:“用此何為?”人云:“行道所見,聊取之耳。”侃大怒詰曰:“汝既不田,而戲賊人稻!”執而鞭之。是以百姓勤于農植,家給人足。

  作品注釋

  (1)嘗:曾經。

  (2)出:外出。

  (3)持:拿著。

  (4)何為:即“為何”,疑問代詞作賓語,賓語前置。指干什么。

  (5)云:說。

  (6)聊:隨便。

  (7)耳:罷了。

  (8)汝:你。

  (9)不田:不種田。田:名詞作動詞,種田。

  (10)賊:毀害,毀壞,損害,傷害。

  (11)執:抓住。

  (12)鞭:名詞作動詞,抽打。

  (13)是以:因此。

  (14)勤于農植:即“于農植勤”,對農業肯下苦力。

  (15)給:富裕,足,豐足。

  (16)足:足夠。

  (17)聊取之耳:隨便取來玩玩罷了。

  (18)汝既不田:你既不努力種田。

  (19)戲賊人稻:為了游戲而破壞農民的莊稼。

  (20)陶侃:史稱陶侃為荊州刺史,在所轄的長江中游地區,甚至“道不拾遺”。這顯然與他的愛惜民力,重視生產有關。

  (21)出:外出。

  (22)持而鞭之,而:表轉折連詞。

  作品譯文

  陶侃曾經外出游歷,看到一個人拿著一把沒熟的稻穗,陶侃問:“拿這些東西干什么?”那人說:“我走在路上看見的,隨便取來玩玩罷了。”陶侃非常生氣地對他說:“你既不努力種田,竟然還為了游戲而破壞農民的莊稼!”于是陶侃就把那人抓起來用鞭子打。這件事廣為流傳,因此老百姓都勤懇耕種,家家生活寬裕,人人豐衣足食。

  作品道理

  這個故事體現了陶侃珍惜糧食,珍惜勞動成果,正直、重視農耕,愛護農業生產,保護農民利益的品質。

  節儉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珍惜勞動果實,則是農民辛勤勞動的尊重。陶侃用他的實際行動傳承了這一美德,并因此換來了一方百姓的豐衣足食。作為青少年,我們更應該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更應該珍惜糧食。

  作者對陶侃態度是贊揚,表現了陶侃愛民如子,珍惜糧食和人民的勞動成果,正直的特點。

  本文表現了陶侃怎樣的思想品格?

  答:本文表現了陶侃重視農耕,愛護農業生產,關心愛護農民的思想品格。

  人物簡介

  陶侃(259年-334年),字士行(或作士衡),本為江西鄱陽人,后徒居廬江尋陽。為東晉大司馬。初為縣吏,漸至郡守。永嘉五年(311),任武昌太守。建興元年(313),任荊州刺史。后任荊江二州刺史,都督八州諸軍事。他精勤吏職,不喜飲酒、賭博,為人稱道。

  作品原文

  陶侃的故事

  侃在廣州,無事輒朝運百甓于齋外,暮運于齋內。人問其故,答曰:“吾方致力中原,過爾優逸,恐不堪事,故自老耳”……侃性聰敏恭勤,終日斂膝危坐,軍府眾事,檢攝無遺,未嘗少閑。常語人曰:“大禹圣人,乃惜寸陰;至于眾人,當惜分陰,豈可但逸游荒醉!生無益于時,死無聞于后,是自棄也!”嘗出游,見人持一把未熟稻,侃問:“用此何為?”人云:“行道所見,聊取之耳。”侃大怒曰:“汝既不田,而戲人稻!"執而鞭之。是以百姓勤于農作,家給人足。嘗造船,其木屑竹頭,侃皆令籍而掌之,人咸不解所以。后正會,積雪始晴,聽事前馀雪猶濕,乃以木屑布地。及桓溫伐蜀,又以侃所貯竹頭作丁裝船。其綜理微密,皆此類也。

  譯文

  陶侃在廣州,沒有事的時候總是早朝把白磚運到書房的`外邊,傍晚又把它們運回書房里。別人問他這樣做的緣故,他回答說:“我正在致力于收復中原失地,過分的悠閑安逸,唯恐不能承擔大事,所以才使自己辛勞罷了。”陶侃生性聰慧敏捷,恭敬有禮,為官勤懇,整天嚴肅端坐。軍中府中眾多的事情,自上而下去檢查管理,沒有遺漏,不曾有片刻清閑。招待或送行有序,門前沒有停留或等待之人。他常對人說:“大禹是圣人,還十分珍惜時間;至于普通人則更應該珍惜分分秒秒的時間,怎么能夠游樂縱酒?活著的時候對人沒有益處,死了也不被后人記起,這是自己毀滅自己啊!”有一次,陶侃外出,看見一個人手拿一把未熟稻谷,陶侃問:“你拿它做什么?”那人回答:“在路上看見的,就隨意拿來罷了。”陶侃大怒說:“你既不種田,又拿別人的稻子戲耍!”陶侃抓住他鞭打他,因此百姓勤于農事,家中充足。造船的時候,陶侃命人把木屑和竹頭都登記后收藏起來,人們都不明白這樣做的原因。后來大年初一聚會時,地面積雪,太陽剛放晴,廳堂前積雪,地面還潮濕,陶侃于是用木屑鋪散地面。等到桓溫伐蜀時,又用陶侃保存的竹頭作釘裝船。陶侃綜合料理事物極其細密,都是這樣。

  陶公少時②,作魚梁吏③。嘗以坩鮓餉母④。母封鮓付使⑤,反書責侃曰⑥:“汝為吏⑦,以官物見餉⑧,非唯不益⑨,乃增吾憂也⑩!”

  注釋

  ①選自《世說新語》。作者劉義慶,南朝宋文學家。

  ②陶公:陶侃,晉朝人,陶淵明的曾祖。少時,年輕時。

  ③魚梁吏:掌管漁業的官。

  ④嘗:曾經。以:把。坩:如壇罐之類的土器。鮓:古時把魚儲藏起來作為食品叫柞,像如今的腌魚、糟魚。餉:送給。

  ⑤封鮓付使:把腌魚封好交還給來使。

  ⑥反書:回信。曰:說。

  ⑦汝:你。為吏:做官。

  ⑧以官物:把公家的東西。見餉:送給我。

  ⑨非唯:不但。不益:沒好處。

  ⑩乃:反而。增吾憂:增添我的憂慮。

  陶母

  陶母是歷史上著名的好母親,她注意培養兒子廉潔奉公的好品質。陶侃后來擔任荊江二洲刺使,都督八洲諸軍事,做官的名聲很好,這和陶母的教育是分不開的。

  解析題目

  1.解釋下列句中的詞

  ⑴見人持一把未熟稻持:拿。

  ⑵執而鞭之鞭:用鞭子打。

  2.翻譯:是以百姓勤于農植

  因此老百姓都勤懇耕種。

  3.作者對陶侃的態度如何

  作者對陶侃態度是贊揚。

  4.本文表現了陶侃的什么特點

  作者對陶侃態度是贊揚。表現了陶侃重視農耕,愛護農業生產,和農民有較深的感情的特點。

  5.下列各句中加粗的字與“汝既不田”中的“田”用法相同的是(C)

  A.向吾不為斯役,則久已病矣

  B.意將隧入以攻其后

  C.醉翁之意不在酒

  D.去國懷鄉

  作者簡介

  司馬光(1019-1086),字君實,陜州夏縣(今屬山西)涑水鄉人,世稱涑水先生。寶元二年進士,官至左仆射兼門下侍郎。贈太師、溫國公、謚文正。他是北宋著名的史學家,主持編撰了大型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鑒》。著有《司馬文正公集》等。其詞僅存三首。

文言文原文及翻譯9

  【原文】

  齊國好厚葬,布帛盡于衣裘,材木盡于棺槨。齊桓公患之,以告管仲,曰:"布帛盡則無以為蔽,材木盡則無以為守備,而人厚葬之不休,禁之奈何?”管仲對曰:“夫凡人之有為也,非名之,則利之也。”于是下令曰:“棺槨過度者戮其尸,罪夫當喪者。”未久,厚葬之風已矣。

  【翻譯】

  齊國人崇尚豪華的葬禮,產的布匹都被用來做壽衣上,而木材也都耗在了做棺材上。齊桓公很擔憂這樣的風氣,就把這個情況告訴了管仲,說:“布匹都用光了我們就沒有衣服穿,木材都耗盡了就沒有用來制作防御器材的'材料,而豪華葬禮的風氣不能停息,如何禁止這種風氣?”管仲回答說:“但凡人們要做什么事,不是為了名聲就是為了利益。”于是齊桓公下命令說:“今后如果棺材做得太高檔,就把那人的尸體示眾,并且把那些發喪的人治罪。” 被陳尸示眾的人得不到名聲,那些發喪的人得不到利益,人們為什么要這樣做呢?沒過多久,厚葬的風氣停止了。

文言文原文及翻譯10

  宋史

  原文

  李承之,字奉世,李肅之季弟,幽州人,后遷濮州。生而孤,肅之鞠育誨道,至于成人。性嚴重,有忠節。從兄李柬之將仕以官,辭不受,而中進士第,調明州司法參軍。郡守任情執法,人莫敢之忤,承之獨毅然力爭之。守怒曰:“曹掾敢如是邪?”承之曰:“事始至,公自為之則已,既下有司,則當循三尺之法矣。”守憚其言。嘗建免役議,王安石見而稱之。熙寧初,以為條例司檢詳文字,得召見。神宗語執政曰:“承之言制置司事甚詳,非他人所及也。”改京官。他日,謂之曰:“朕即位以來,不輕與人改秩,今以命汝,異恩也。”檢正中書刑房,察訪淮浙常平、農田水利、差役事,還奏《役書》二十篇。加集賢校理。又察訪陜西,時郡縣昧于奉法,斂羨余過制。承之曰:“是豈朝廷意邪?”悉裁正其數。遷集賢殿修撰,擢寶文閣待制,為同群牧使,糾察在京刑獄,兼樞密都承旨,出知延州,入,權三司使。蔡確治相州獄,多引朝士,皆望風自折服。承之為帝言其險诐之狀,帝意始悟,趣使詰竟。遷龍圖閣直學士,懇辭,乞授兄肅之,曰:“臣少鞠于兄,且兄為待制十年矣。”帝曰:“卿兄弟孝友,足厲風俗。肅之亦當遷也。”即并命焉。商人犯禁貨北珠,乃為公主售,三司久不敢決。承之曰:“朝廷法令,畏王姬乎?”亟索之。帝聞之曰:“有司當如此矣。”進樞密直學士坐補吏不當降待制知汝州未幾為陜西都轉運使召拜給事中吏部侍郎戶部尚書復以樞密直學士知青州歷應天府、河陽、陳、鄆、揚州而卒。(節選自《宋史李承之傳》)

  譯文

  李承之,字奉世,李肅之的最小的弟弟,幽州人,后來遷居到濮州。生下來就成了孤兒,李肅之撫育他,并對他進行教育引導,一直到他長大成人。他性情嚴肅威重,有忠貞的氣節。堂兄李柬之將要給他官做,他推辭不接受,而是通過科舉中了進士,調任明州司法參軍。郡守放任自己的性情執法斷案,別人沒有敢違逆他的,唯獨承之毅然力爭。郡守生氣地說:“下屬敢這樣嗎?”承之曰:“事情一發生,您自己處理了就算了。既然已經安排給執法部門,那就應當遵循三尺之法了。”郡守很忌憚他的話。李承之曾經提出免除老百姓徭役的建議,王安石見了很稱贊他的建議。熙寧初年,因為給條例司檢查校對法律條文,得以被皇帝召見。神宗對掌握實權的官員說:“承之談論制置司的事情很詳盡,不是別人能比得上的。”改任他為京官。另一天,皇帝對他說:“我即位以來,不輕易改變別人的官職,現在任命你,是不同尋常的恩德啊。”擔任檢正中書刑房,察訪淮河、浙江地區常平倉事務、農田水利、差役等事情,回京后上奏朝廷《役書》二十篇。升任集賢校理,又察訪陜西,當時郡縣對于執行法律不嚴格,搞蒙混,亂收費超過制度規定。承之說:“這難道是朝廷的`旨意嗎?”都裁斷改正了那些不正確的數額。升任集賢殿修撰,又提升為寶文閣待制,擔任同群牧使,糾察在京刑獄,兼任樞密院都承旨,出京擔任延州知州,回京擔任代理三司使。蔡確負責處理相州案件,牽連很多朝廷中的官員,很多人聽到一點風聲就屈服了。承之向皇帝講明了蔡確險惡邪僻的情況,皇帝的心里才明白,趕緊派使臣去調查追問事情究竟是怎么回事。升李承之任龍圖閣直學士,他懇切地推辭,請求授給兄長李肅之,說:“我從小就受兄長的撫育,而且兄長擔任待制之職已經十年了。”皇帝說:“你們兄弟二人孝敬友愛,足可以勸勉世人改善社會風氣。肅之也應該升職了。”就一起任命了他們(兄弟二人)。有商人違犯禁令,賣北方產的珍珠,是為公主賣的,三司很久也不敢判決。承之說:“朝廷的法令,怕皇帝的女兒(就不實行了)嗎?”立即下令逮捕犯人。皇帝聽聞后說:“執法部門就應當這樣啊。”升任樞密院當直學士。因為任命官吏不當,降為待制,后擔任汝州知州。不久,擔任陜西都轉運使,后來召他進京擔任給事中、吏部侍郎、戶部尚書,又以樞密直學士的身份擔任青州知州。歷任應天府、河陽、陳、鄆、揚州長官后去世。

文言文原文及翻譯11

  作品原文

  后赤壁賦

  是歲十月之望,步自雪堂1,將歸于臨皋2。二客從予,過黃泥之坂3。霜露既降,木葉4盡脫。人影在地,仰見明月,顧而樂之,行歌相答5。已而6嘆曰:“有客無酒,有酒無肴,月白風清,如此良夜何7?”客曰:“今者薄暮8,舉網得魚,巨口細鱗,狀如松江之鱸9。顧安所得酒乎10?”歸而謀諸婦11。婦曰:“我有斗12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時之須13。”于是攜酒與魚,復游于赤壁之下14。江流有聲,斷岸千尺15,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幾何,而江山不可復識矣16!

  予乃攝衣17而上,履巉巖18,披蒙茸19,踞20虎豹,登虬龍21,攀棲鶻22之危巢,俯馮夷之幽宮23。蓋二客不能從焉。劃然長嘯24,草木震動,山鳴谷應,風起水涌。予亦25悄然26而悲,肅然27而恐,凜乎其不可留28也。反29而登舟,放30乎中流,聽其所止而休焉31。

  時夜將半,四顧寂寥32。適有孤鶴,橫江東來33。翅如車輪,玄裳縞衣34,戛然35長鳴,掠36予舟而西也。須臾客去,予亦就睡37。夢一道士,羽衣蹁躚38,過臨皋之下,揖予39而言曰:“赤壁之游樂乎?”問其姓名,俛40而不答。“嗚呼!噫嘻41!我知之矣。疇昔之夜42,飛鳴而過我43者,非子也耶44?”道士顧45笑,予亦驚寤46。開戶視之,不見其處。

  詞句注釋

  1、步自雪堂:從雪堂步行出發。雪堂,蘇軾在黃州所建的新居,離他在臨皋的住處不遠,在黃岡東面。堂在大雪時建成,畫雪景于四壁,故名“雪堂”。

  2、臨皋(gāo):亭名,在黃岡南長江邊上。蘇軾初到黃州時住在定惠院,不久就遷至臨皋亭。

  3、黃泥之坂(bǎn):黃岡東面東坡附近的山坡叫“黃泥坂”。坂,斜坡,山坡。文言文為調整音節,有時在一個名詞中增“之”字,如歐陽修的《晝錦堂記》:“乃作晝錦之堂于后圃。”

  4、木葉:樹葉。木,本來是木本植物的總名,“喬木”“灌木”的“木”都是用的這個意思。后來多用“木”稱“木材”,而用本義是“樹立”的“樹”作木本植物的總名。

  5、行歌相答:邊行邊吟詩,互相唱和;且走且唱,互相酬答。

  6、已而:過了一會兒。

  7、如此良夜何:怎樣度過這個美好的夜晚呢?如……何,怎樣對待…… “如何”跟“奈何”差不多,都有“對待”“對付”的意思。

  8、今者薄暮:方才傍晚的時候。薄暮,太陽將落天快黑的時候。薄,迫,逼近。

  9、淞江之鱸(lú):鱸魚是松江(現在屬上海)的名產,體扁,嘴大,鱗細,味鮮美,松小所產的鱸魚。這是有名的美味。

  10、顧安所得酒乎:但是從哪兒能弄到酒呢?顧,但是,可是。安所,何所,哪里。

  11、謀諸婦:謀之于妻,找妻子想辦法。諸,相當于“之于”。

  12、斗:古代盛酒的器具。

  13、不時之須:隨時的需要。“須”通“需”。

  14、復游于赤壁之下:這是泛舟而游。下文“攝衣而上”是舍舟登陸,“反而登舟”是回到船上。

  15、斷岸千尺:江岸上山壁峭立,高達千尺。斷,阻斷,有“齊”的意思,這里形容山壁峭立的樣子。

  16、曾日月之幾何,而江山不可復識矣:才過了幾天啊,(眼前的江山明知是先前的江山,)而先前的景象再不能辨認了。這話是聯系前次赤壁之游說的。前次游赤壁在“七月既望”,距離這次僅僅三個月,時間很短,所以說“曾日月之幾何”。前次所見的是“水光接天”,“萬頃茫然”,這次所見的是“斷岸千尺”“水落石出”,所以說“江山不可復識”。曾,才,剛剛。這樣用的“曾”常放在疑問句的句首。“曾日月之幾何”,也就是“曾幾何時”。

  17、攝衣:提起衣襟、攝,牽曳。

  18、履巉(chán)巖:登上險峻的山崖。履,踐,踏。巉巖,險峻的山石。

  19、披蒙茸:分開亂草。蒙茸,雜亂的叢草。

  20、踞:蹲或坐。虎豹,指形似虎豹的山石。

  21、虬龍:指枝柯彎曲形似虬龍的`樹木。虬,龍的一種。登虬龍是說游于樹林之間。

  22、棲鶻(hú):睡在樹上的鶻。棲,鳥宿。鶻,意為隼,鷹的一種。

  23、俯馮(píng)夷之幽宮:低頭看水神馮夷的深宮。馮夷,水神。幽,深。“攀棲鶻之危巢,俯馮夷之幽宮”,這只是說,上登山的極高處,下臨江的極深處。

  24、劃然長嘯:高聲長嘯。劃有“裂”的意思,這里形容長嘯的聲音。嘯,蹙口作聲。

  25、亦:這個“亦”字是承接上文“二客不能從”說的。上文說,游到奇險處二客不能從;這里說,及至自己發聲長嘯,也感到悲恐,再不能停留在山上了。

  26、悄然:靜默的樣子。

  27、肅然:因恐懼而收斂的樣子。

  28、留:停留。

  29、反:同“返”。返回。

  30、放:縱,遣。這里有任船飄蕩的意思。

  31、聽其所止而休焉:任憑那船停止在什么地方就在什么地方休息。

  32、四顧寂寥:向四外望去,寂寞空虛。

  33、橫江東來:橫穿大江上空從東飛來。

  34、玄裳縞衣:下服是黑的,上衣是白的。玄,黑。裳,下服。縞,白。衣,上衣。仙鶴身上的羽毛是白的,尾巴是黑的,所以這樣說。

  35、戛然:形容鶴雕一類的鳥高聲叫喚的聲音。如白居易《畫雕贊》“軒然將飛,戛然欲鳴。”

  36、掠:擦過。

  37、須臾客去,予亦就睡:這時的作者與客已經舍舟登岸,客去而作者就寢于室內,看下文的“開戶”便明。

  38、羽衣翩仙:穿著羽衣(道士穿的用鳥羽制成的衣服),輕快地走著。翩仙,一作“蹁躚”。

  39、揖予:向我拱手施禮。

  40、俛:同“俯”,低頭。

  41、嗚呼噫嘻:這四個字都是嘆詞,也可以嗚呼,噫,嘻分開用,或者嗚呼,噫嘻分開用。

  42、疇昔之夜:昨天晚上。此語出于《禮記·檀弓》上篇“予疇昔之夜”。疇,語首助詞,沒有實在的意思。昔,昨。

  43、過我:從我這里經過。

  44、非子也耶:不是你嗎?“也”在這里不表示意義,只起輔助語氣的作用。

  45、顧:回頭看。

  46、寤:覺,醒。

  原文

  是歲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將歸于臨皋。二客從予過黃泥之坂。霜露既降,木葉盡脫,人影在地,仰見明月,顧而樂之,行歌相答。已而嘆曰:“有客無酒,有酒無肴,月白風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舉網得魚,巨口細鱗,狀如松江之鱸。顧安所得酒乎?”歸而謀諸婦。婦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時之需。”于是攜酒與魚,復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聲,斷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幾何,而江山不可復識矣。

  予乃攝衣而上,履讒①巖,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龍,攀棲鶻之危巢,俯馮夷之幽宮。蓋二客不能從焉。劃然長嘯,草木震動,山鳴谷應,風起水涌。予亦悄然而悲,肅然而恐,凜乎其不可留也。反而登舟,放乎中流,聽其所止而休焉。

  時夜將半,四顧寂寥。適有孤鶴,橫江東來。翅如車輪,玄裳縞衣,戛然長鳴,掠予舟而西也。須臾客去,予亦就睡。夢一道士,羽衣蹁躚,過臨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樂乎?”問其姓名,俯而不答。“嗚呼!噫嘻!我知之矣。疇昔之夜,飛鳴而過我者,非子也邪?”道士顧笑,予亦驚寤。開戶視之,不見其處。

  白話譯文

  這一年十月十五日,我從雪堂出發,準備回臨皋亭。有兩位客人跟隨著我,一起走過黃泥坂。這時霜露已經降下,葉全都脫落。我們的身影倒映在地上,抬頭望見明月高懸。四下里瞧瞧,心里十分快樂;于是一面走一面吟詩,相互酬答。

  過了一會兒,我嘆惜地說:“有客人卻沒有酒,有酒卻沒有菜。月色皎潔,清風吹拂,這樣美好的夜晚,我們怎么度過呢?”一位客人說:“今天傍晚,我撒網捕到了魚,大嘴巴,細鱗片,形狀就像吳淞江的鱸魚。不過,到哪里去弄到酒呢?”我回家和妻子商量,妻子說:“我有一斗酒,保藏了很久,為了應付您突然的需要。”

  就這樣,我們攜帶著酒和魚,再次到赤壁的下面游覽。長江的流水發出聲響,陡峭的江岸高峻直聳;山巒很高,月亮顯得小了,水位降低,礁石露了出來。才相隔多少日子,上次游覽所見的江景山色再也認不出來了!我就撩起衣襟上岸,踏著險峻的山巖,撥開紛亂的野草;蹲在虎豹形狀的怪石上,又不時拉住形如虬龍的樹枝,攀上猛禽做窩的懸崖,下望水神馮夷的深宮。兩位客人都不能跟著我到這個極高處。我大聲地長嘯,草木被震動,高山與我共鳴,深谷響起了回聲,大風刮起,波浪洶涌。我也覺得憂愁悲哀,感到恐懼而靜默屏息,覺得這里令人畏懼,不可久留。回到船上,把船劃到江心,任憑它漂流到哪里就在那里停泊。這時快到半夜,望望四周,覺得冷清寂寞得很。正好有一只鶴,橫穿江面從東邊飛來,翅膀像車輪一樣大小,尾部的黑羽如同黑裙子,身上的白羽如同潔白的衣衫,它戛戛地拉長聲音叫著,擦過我們的船向西飛去。

  過了會兒,客人離開了,我也回家睡覺。夢見一位道士,穿著羽毛編織成的衣裳,輕快地走來,走過臨皋亭的下面,向我拱手作揖說:“赤壁的游覽快樂嗎?”我問他的姓名,他低頭不回答。“噢!哎呀!我知道你的底細了。昨天夜晚,邊飛邊叫著從我這里經過的人,不是你嗎?”道士回頭笑了起來,我也忽然驚醒。開門一看,卻看不到他在什么地方。

  創作背景

  《赤壁賦》寫于蘇軾一生最為困難的時期之一——被貶謫黃州期間。宋神宗元豐二年(1079年),因被誣作詩“謗訕朝廷”,遭御史彈劾,被捕入獄,史稱“烏臺詩案”。蘇軾因寫下《湖州謝上表》被扣上誹謗朝廷的罪名,被捕入獄。“幾經重辟”,慘遭折磨。后經多方營救,于當年十二月釋放,貶為黃州團練副使,但“不得簽署公事,不得擅去安置所。”這無疑是一種“半犯人”式的管制生活。元豐五年(1082年),蘇軾曾于七月十六和十月十五兩次泛游赤壁,寫下了兩篇以赤壁為題的賦,后人因稱第一篇為《前赤壁賦》,第二篇為《后赤壁賦》。

  作品鑒賞

  前后《赤壁賦》雖都以秋江夜月為景,以客為陪襯,但后赤壁賦重在游、狀景,而前赤壁賦意在借景抒懷,闡發哲理。此文第一段,作者在月明風清之夜,與客行歌相答。先有“有客無酒”、“有酒無肴”之憾,后有“攜酒與魚”而游之樂。行文在平緩舒展中有曲折起伏。第二段,從“江流有聲,斷岸千尺”的江岸夜景,寫到“履巉巖,披蒙茸……”的山崖險情;從“曾日月之幾何而江水不可復識”的感嘆,到“悄然而悲,肅然而恐”的心情變化,極騰挪跌宕之姿。第三段,借孤鶴道士的夢幻之境,表現曠然豁達的胸懷和慕仙出世的思想。

  第一段寫泛游之前的活動,包括交待泛游時間、行程、同行者以及為泛游所作的準備。寫初冬月夜之景與踏月之樂,既隱伏著游興,又很自然地引出了主客對話。面對著“月白風清”的“如此良夜”,又有良朋、佳肴與美酒,再游赤壁已勢在必行,不多的幾行文字,又寫了景,又敘了事,又抒了情,三者融為一體,至此已可轉入正文,可東坡卻又插進“歸而謀諸婦”幾句,不僅給文章增添生活氣息,而且使整段“鋪墊”文字更呈異采。

  第二段乃是全文重心,純粹寫景的文字只有“江流有聲”四句,卻寫出赤壁的崖峭山高而空清月小、水濺流緩而石出有聲的初冬獨特夜景,從而誘發了主客棄舟登岸攀崖游山的雅興,這里,作者不吝筆墨地寫出了赤壁夜游的意境,安謐清幽、山川寒寂、“履巉巖,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龍;攀西鵲之危巢,俯馮夷之幽宮”,奇異驚險的景物更令人心胸開闊、境界高遠。可是,當蘇軾獨自一人臨絕頂時,那“劃然長嘯,草木震動,山鳴谷應,風起水涌”的場景又不能不使他產生凄清之情、憂懼之心,不得不返回舟中。文章寫到這里,又突起神來之筆,寫了一只孤鶴的“橫江東來”、“戛然長鳴”后擦舟西去,于是,已經孤寂的作者更添悲憫,文章再起跌宕生姿的波瀾,還為下文寫夢埋下了伏筆。

  最后,在結束全文的第三段,寫了游后入睡的蘇子在夢鄉中見到了曾經化作孤鶴的道士,在“揖予”、“不答”、“顧笑”的神秘幻覺中,表露了作者本人出世入世思想矛盾所帶來的內心苦悶。政治上屢屢失意的蘇軾很想從山水之樂中尋求超脫,結果非但無濟于事,反而給他心靈深處的創傷又添上新的哀痛。南柯一夢后又回到了令人壓抑的現實。蘇軾以“疇昔之夜,飛鳴而過我者,非子也耶”的覺悟,聯想前來入夢的道士,表明作者在這只孤鶴身上寄予了自己懷念故友之情。而道士的思想,原是蘇子思想中的一個側面,蘇子—孤鶴—道士的聯結,暗示著蘇軾在精神上已歸向高蹈于世外的隱逸者。結尾八個字“開戶視之,不見其處”相當迷茫,但還有雙關的含義,表面上像是夢中的道士倏然不見了,更深的內涵卻是“蘇子的前途、理想、追求、抱負又在哪里呢”。

  《后赤壁賦》是《前赤壁賦》的續篇,也可以說是姐妹篇,珠聯璧合,渾然一體。前賦主要是談玄說理,后賦卻是以敘事寫景為主;前賦描寫的是初秋的江上夜景,后賦則主要寫江岸上的活動,時間也移至孟冬;兩篇文章均以"賦"這種文體寫記游散文,一樣的赤壁景色,境界卻不相同,然而又都具詩情畫意。前賦是"清風徐來,水波不興"、"白露橫江,水光接天",后賦則是"江流有聲,斷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不同季節的山水特征,在蘇軾筆下都得到了生動、逼真的反映,呈現出壯闊而自然的美。兩賦字字如畫,句句似詩,詩畫合一,情景交融,同工異曲,各有千秋。《后赤壁賦》沿用了賦體主客問答、抑客伸主的傳統格局,抒發了自己的人生哲學,同時也描寫了長江月夜的優美景色。

  作者簡介

  蘇軾(1037~1101年),宋代文學家。字子瞻,一字和仲,號東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嘉祐(宋仁宗年號,1056~1063年)進士。曾上書力言王安石新法之弊,后因作詩諷刺新法而下御史獄,貶黃州。宋哲宗時任翰林學士,曾出知杭州、穎州,官至禮部尚書。后又貶謫惠州、儋州。多惠政。卒謚文忠。學識淵博,喜獎勵后進。與父蘇洵、弟蘇轍合稱“三蘇”。其文縱橫恣肆,為“唐宋八大家”之一。

文言文原文及翻譯12

  原文

  介之推不言祿

  晉侯1賞2從亡者3,介之推4不言祿,祿亦弗及。

  推曰:“獻公5之子九人,唯君在矣。惠、懷6無親,外內棄之。天未絕晉,必將有主。主晉祀者,非君而誰?天實置7之,而二三子8以為己力,不亦誣9乎?竊人之財,猶謂之盜。況貪天之功,以為己力乎?下義其罪10,上賞其奸11。上下相蒙12,難與處矣。”

  其母曰:“盍13亦求之?以死誰懟14?”

  對曰:“尤15而效之,罪又甚焉!且出怨言,不食其食。”

  其母曰:“亦使知之,若何?”

  對曰:“言,身之文16也。身將隱,焉用文之?是求顯也。”

  其母曰:“能如是乎?與汝偕隱。”遂隱而死。

  晉侯求之,不獲,以綿上17為之田18。曰:“以志19吾過,且旌20善人。”

  詞句注釋

  1、晉侯:指晉文公,即重耳。他逃亡在外,在秦國的幫助下回晉繼承君位。

  2、賞:賜有功也。

  3、從亡者:從文公出亡在外之臣,如狐偃、趙衰之屬。

  4、介之推:亦從亡之臣。晉文公臣子,曾割自己腿上的肉以食文公。

  5、獻公:重耳之父晉獻公。

  6、惠、懷:惠公,懷公。惠公是文公重耳的弟弟,是懷公的父親。

  7、置:立。

  8、二三子:相當于“那幾個人”,指跟隨文公逃亡諸臣。子是對人的美稱。

  9、誣:欺騙。

  10、下義其罪:義,善也。言貪天之功,在人為犯法,而下反以為善也。

  11、上賞其奸:奸,偽也。言貪天之功在國為偽,而上反以此賜也。

  12、蒙:欺騙。

  13、盍:何不。

  14、懟(duì):怨恨。

  15、尤:罪過。

  16、文:花紋,裝飾。言人之有言,所以文飾其身。

  17、綿上:地名,在今山西介休縣南、沁源縣西北的介山之下。

  18、田:祭田。

  19、志:記載。

  20、旌:表彰。

  原文

  晉侯賞從亡者,介之推不言祿,祿亦弗及。

  推曰:“獻公之子九人,唯君在矣。惠、懷無親,外內棄之。天未絕晉,必將有主。主晉祀者,非君而誰?天實置之,而二三子以為己力,不亦誣乎?竊人之財,猶謂之盜。況貪天之功,以為己力乎?下義其罪,上賞其奸。上下相蒙,難與處矣。”

  其母曰:“盍亦求之?以死誰懟?”

  對曰:“尤而效之,罪又甚焉!且出怨言,不食其食。”

  其母曰:“亦使知之,若何?”

  對曰:“言,身之文也。身將隱,焉用文之?是求顯也。”

  其母曰:“能如是乎?與汝偕隱。”遂隱而死。

  晉侯求之,不獲,以綿上(地名)為之田。曰:“以志吾過,且旌善人。”

  白話譯文

  晉文公賞賜跟著他逃亡的人們,介之推不去要求祿賞,而(晉文公)賜祿賞時也沒有考慮到他。

  介之推說:“獻公的兒子有九個,現在惟獨國君還在(人世)。惠公、懷公沒有親信,(國)內外都拋棄他們。天沒有(打算)滅絕晉,(所以)必定會有君主。主持晉國祭祀的人,不是君王又是誰呢?上天實際已經安排好了的,而跟隨文公逃亡的人卻認為是自己的貢獻,(這)不是欺騙嗎?偷竊別人的錢財,都說是盜竊。更何況貪圖天的功勞,將其作為自己的貢獻呢?下面的(臣子)將罪當做道義,上面的(國君)對(這)奸詐(的.人)給予賞賜。上下互相欺瞞,難以和他們相處啊。”

  他的母親說:“你為什么不也去要求賞賜呢?(否則)這樣(貧窮地)死去(又能去)埋怨誰呢?”

  回答說:“(既然)斥責這種行為是罪過而又效仿它,罪更重啊!況且說出埋怨的話了,(以后)不應接受他的俸祿了。”

  他的母親說:“也讓國君知道這事,好嗎?”

  回答說:“言語,是身體的裝飾。身體將要隱居了,還要裝飾它嗎?這樣是乞求顯貴啊。”

  他的母親說:“(你)能夠這樣做嗎?(那么我)和你一起隱居。”便(一直)隱居到死去。

  晉文公沒有找到他,便用綿上作為他的祭田。說:“用它來記下我的過失,并且表彰善良的人。”

  作品鑒賞

  故事有頭有尾,結構完整,敘事富于故事情節性與戲劇沖突性,這是《左傳》文學藝術特色之一。春秋時,晉國的公子重耳因為內亂出奔到國外,一路辛苦流離,餓得奄奄一息。隨行的介之推毅然割下自己大腿上的肉,煮熟了給重耳吃,救了他一命。內亂平定后,重耳回國,榮登國王的寶座,就是晉文公,即文中所稱晉侯。他登基之后大行封賞功臣,卻偏偏忘了救命恩人介之推。這就是文章開頭所說的“介之推不言祿,祿亦弗及”。于是和老母隱居綿上深山。

  本篇記敘了介之推在決定歸隱時與母親的對話,深刻批判了爭功請賞、獵取名利的不齒行徑,頌揚了介之推母子不貪求名利福祿的高潔品行,這在當時是高出一般人之上的。

  介之推是一個不求榮華顯達,不貪功好利之人,并且孝敬母親不遺余力。最重要的是,他心中如何想,就如何表現在外,絕對不做心口不一的事情,這種品行是至今仍為人們所推崇的。

  《左傳》中的文章,善于通過人物的語言、行動來刻畫、點染人物形象,介之推偕母歸隱的動機和心理是通過對話來表現的。介之推認為晉文公能夠重登九五之位,是天命的體現,“二三子”據天功為己有,是貪的表現,無異于犯罪。而晉文公不以此為“奸”,還理所當然地給予賞賜,這就成了上下蒙蔽,他是不屑于效仿的。母親和介之推有兩次對話。第一次是試探性的建議:“何不自己也去求得賞賜呢?否則,就這樣默默地死去又能怨誰?”遭到介之推的拒絕,認為自己已經知道“二三子”所做的不正確還去效仿,罪過更大。而且已經說了晉文公的壞話,就不能再領取他的俸祿。母親再問說:就算不要賞賜,那么讓他知道你有功怎么樣呢?介之推又拒絕說,既然都要隱居了,又何必還要這樣的名聲呢?母親明白了介之推的意志是堅定的,就表示要和兒子一起隱居。這一段對話寫得十分巧妙,既細致入微地剖析了介之推的心理,又不流于枯燥說理:介之推藐視富貴、正氣凜然和母親不動聲色、旁敲側擊,都一一躍然紙上。

  人物簡介

  介子推(約?——公元前636年)晉國賢臣,又名介之推,后人尊為介子,春秋時期,周朝晉國(今山西介休)人,生于聞喜戶頭村,長在夏縣裴介村,因“割股奉君”,隱居“不言祿”之壯舉,深得世人懷念。死后葬于介休綿山。晉文公重耳深為愧疚,遂改綿山為介山,并立廟祭祀,由此產生了(清明節前一天)“寒食節”,歷代詩家文人留有大量吟詠緬懷詩篇。

  作者簡介

  左丘明(前556年-前451年),姓丘,名明。漢族,春秋末期魯國都君莊(今山東省肥城市石橫鎮東衡魚村)人。相傳為春秋末期曾任魯國史官,是中國古代偉大的史學家、文學家、思想家、軍事家。晚年雙目失明,相傳著有中國重要的史書巨著《左氏春秋》(又稱《左傳》)和《國語》,兩書記錄了不少西周、春秋的重要史事,保存了具有很高價值的原始資料。由于史料翔實,文筆生動,引起了古今中外學者的愛好和研討。被譽為“文宗史圣”“經臣史祖”。孔子、司馬遷均尊左丘明為“君子”。歷代帝王多有敕封:唐封經師;宋封瑕丘伯和中都伯;明封先儒和先賢。

文言文原文及翻譯13

  褒禪山亦謂之華(huā)山(褒禪山,舊稱華(花)山,位于安徽巢湖市含山縣城東北7.5公里),唐浮圖(1)慧褒始舍于其址,而(2)卒葬之;以故(3)其后名之曰“褒禪”。今所謂慧空禪院(4)者,褒之廬冢(zhǒng)也。距其院東五里,所謂華(huā)山洞(5)者,以其乃華(huā)山之陽名之也。距洞百余步,有碑仆(pū)道(6),其文(7)漫滅,獨(8)其為文猶可識曰“花山”。今言“華(huā)”如“華(huá)實”之“華(huá)”者,蓋音謬也(9)。

  其下平曠,有泉側出(10),而記游者甚眾,所謂前洞也。由山以上(11)五六里,有穴(xué)窈(yǎo)然,入之甚寒,問(12)其深,則其好游者不能窮也,謂之后洞。余與四人擁火(13)以入,入之愈深,其進愈難,而其見(14)愈奇。有怠(15)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盡。”遂與之俱出。蓋(16)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視其左右,來而(17)記之者已少。蓋其又深,則(18)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時(19),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20)明也。既(21)其出,則(22)或咎其欲出者(23),而余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游之樂也。

  于是(24)余有嘆焉:古人之觀于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25)深而無不在也。夫(27)夷以(26)近,則游者眾;險以遠,則至者少。而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于險遠,而(28)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隨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與力,而(29)又不隨(30)以怠,至于(31)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xiàng)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32)至焉,于人(33)為可譏,而在己為有悔;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其(34)孰能譏之乎?此余之所得也(35)!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書之不存,后世之謬其傳(36)而莫能名者,何可勝道(37)也哉!此所以(38)學者不可以(39)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四人者:廬陵(40)蕭君圭君玉,長樂(41)王回深父(fǔ),余弟安國(42)平父(fǔ)、安上純父(fǔ)。

  至和元年(43)七月某日,臨川王某記。

  注釋

  ⑴浮圖:梵(fàn)語(古印度語)音譯詞,也寫作“浮屠”或“佛圖”,本意是佛或佛教徒,這里指和尚。慧褒:唐代高僧。舍:名詞活用作動詞,建舍定居。址:地基,基部,基址,這里指山腳。

  ⑵而:連詞,并且。卒:死,去世。之:指褒禪山麓。

  ⑶以故:因為(這個)緣故,譯為“因此”。名:命名,動詞。禪:梵語譯音“禪那”的簡稱,意思是“靜思”,指佛家追求的一種境界。后來泛指有關佛教的人和事物,如禪師、禪子、坐禪、禪房、禪宗、禪林、禪杖等。褒禪,慧褒禪師。

  ⑷慧空禪院:寺院名。廬冢(zhǒng):古時為了表示孝敬父母或尊敬師長,在他們死后的服喪期間,為守護墳墓而蓋的屋舍,也稱“廬墓”。這里指慧褒弟子在慧褒墓旁蓋的屋舍。廬:屋舍。(一說指慧褒生前的屋舍。)冢:墳墓。禪院:佛寺。

  ⑸華山洞:南宋王象生《輿地紀勝》寫作“華陽洞”,看正文下出應寫作“華陽洞”。以:因為。乃:表示判斷,有“為”、“是”的意思。陽:山的南面。古代稱山的南面、水的北面為“陽”,山的背面、水的南面為“陰”。名:命名,動詞。

  ⑹仆道:“仆(于)道”的省略,倒在路旁。

  ⑺文:碑文,與下文“獨其為文(碑上殘存的文字)”的“文”不同。漫滅:指因風化剝落而模糊不清。

  ⑻獨:唯獨,只有。其:指代石碑。文:文字,這里指的是碑上殘存的文字。猶:還,仍。

  ⑼今言“華”(huā)如“華(huá)實”之“華(huá)”者,蓋音謬也:漢字最初只有“華(huā)”字,沒有“花”字,后來有了“花”字,“華”“花”分家,“華”才讀為huá。(王安石認為碑文上的“花”是按照“華”的古音而寫的今字,仍應讀huā,而不應讀“華(huá奢侈、虛浮)實”的.huá。按,這里說的不是五岳中的“華(huà)山”)。言:說。蓋:承接上文,解釋原因,有“大概因為”的意思。謬:錯誤。

  ⑽側出:從旁邊涌出,記游:指在洞壁上題詩文留念。

  ⑾上:名詞活用作動詞,向上走。窈(yǎo)然:深遠幽暗的樣子。

  ⑿問:探究,追究。深,形容詞活用作名詞,深度。則:副詞,用于判斷句表示肯定,相當于“就”。窮:窮盡。

  ⒀擁火:拿著火把。擁,持,拿。以:連詞,連接狀語與中心詞。

  ⒁ 見:動詞活用作名詞,見到的景象。

  ⒂ 怠:懈怠。且:副詞,將,將要。

  ⒃ 蓋:表猜測的發語詞,大概。尚:還。不能十一:不及十分之一。不能:不及,不到。

  ⒄ 而:表遞進的連詞,并且,而且。

  ⒅ 則:表假設的連詞,那么。至:動詞活用作名詞,到達的人。加:更,更加。

  ⒆ 方是時:正當這個時候。方:當,正在。是時:指決定從洞中退出的時候。

  ⒇ 以:相當于“而”,連詞,連接狀語與中心詞。明:形容詞或用作動詞,照明。

  (21)既:已經,……以后。其:助詞。

  (22)則:副詞,就,便,表示前后兩事緊密相承或時間相距很近。或:有人。咎(jiù):責怪。其:那,那些。

  (23)其:第一人稱代詞,指自己。而:連詞,表結果,以致,以至于。不得:不能,極:盡,這里有盡情享受的意思,形容詞活用作動詞。夫:這,那,指示代詞。

  (24)于是:對于這種情況,因此。焉:句末語氣詞。

  (25)之:用于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的獨立性,可不譯。得:心得,收獲。

  (26)以:因為。求思:探求、思索。而:連詞,表遞進,而且。無不在:無所不在,沒有不探索、思考的,指思考問題廣泛全面。

  (27)夫:表議論的發語詞。夷:平坦。以:連詞,表并列,而且,并且。則:表假設的連詞,那么。

  (28)而:可是。觀:景象,景觀。險遠,形容詞活用作名詞,險遠的地方。

  (29)而:因而。焉:兼詞,相當于“于此”。

  (30)隨:跟隨(別人),“隨”字后面省略“之”。以:連詞,表結果,以致,以至于。

  (31)至于:這里是抵達、到達的意思,不同于現代漢語用在下文開頭,表示提出另一話題。幽暗昏惑:幽深昏暗,叫人迷亂(的地方)。昏惑:迷亂。以:連詞,表目的。相(xiàng):幫助,輔助。

  (32)以:相當于“而”,連詞,連接狀語與中心詞。焉:兼詞,相當于“于此”。這一句在“焉”后面省略了“而不至”。

  (33)于人:在比如人(看來)。為:是。

  (34)其:加強反問語氣的副詞,難道。孰:誰。

  (35)得:心得,收獲。

  (36)謬其傳:把那些(有關的)傳說弄錯。謬,使……謬誤,把……弄錯。莫能名:不能說出真相(一說真名)。

  (37)何可勝道:怎么能說得完。勝,盡。

  (38)所以:表示“……的原因”。慎取:謹慎取舍。

  (39)以:以(之),因此。悲:嘆息

  (40)廬陵:現在江西吉安。蕭君圭,字君玉。

  (41)長樂:現在福建長樂。王回,字深父。父:通“甫”,下文的“平父”“純父”的“父”同。

  (42)王安國,字平父。王安上,字純父。

  (43)至和元年:公元1054年。至和:宋仁宗的年號。臨川:現在江西臨川。王某:王安石。古人作文起稿,寫到自己的名字,往往只作“某”,或者在“某”上冠姓,以后在謄寫時才把姓名寫出。根據書稿編的文集,也常常保留“某”的字樣。[1-8]

  游褒禪山記文言文翻譯

  褒禪山也稱為華山。唐代和尚慧褒當初在這里筑室居住,死后又葬在那里,因此后人就稱此山為褒禪山。現在人們所說的慧空禪院,就是當初慧褒和尚墓邊的廬舍。距離那禪院東邊五里,是人們所說的華山洞,因為它在華山南面而這樣命名。距離山洞一百多步,有一座石碑倒在路旁,上面的文字已被剝蝕、損壞近乎磨滅,只有從勉強能認得出的地方還可以辨識出“花山”的字樣。現在將“華”讀為“華實”的“華”,大概是(因字同而產生的)讀音上的錯誤。

  由此向下的那個山洞平坦而空闊,那里有一股山泉從旁邊涌出,而且在這里游覽、題記的人很多——(這就)是人們所說的“前洞”。經由山路向上五六里,有個幽深的洞穴,進去便(感到)寒氣逼人,打聽它的深度,就是那些喜歡游險的人也未能走到盡頭——這是人們所說的“后洞”。我與四個人打著火把走進去,進去越深,前進越困難,而所見到的景象越奇妙。有個懶于前進而想退出的伙伴說:“再不出去,火把就快要熄滅了。”于是,(大家)只好都跟他退出來。我們走進去的深度,比起那些喜歡游險的人來,大概還不足十分之一,然而看看左右的石壁,來此而題記的人已經很少了。洞內更深的地方,大概來到的游人就更少了。當(決定從洞內退出)時,我的體力還足夠前進,火把還能夠繼續照明。我們出洞以后,就有人埋怨那主張退出的人,我也后悔跟他出來,而未能享盡游洞的樂趣。

  因此我便有所感慨。古人觀察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大都能有所收獲,是因為他們探究、思考問題深遠而廣泛全面。道路平坦距離又近地方,前來游覽的人便多;道路艱險而又偏遠的地方,前來游覽的人便少。但是世上奇妙雄偉、珍異奇特、非同尋常的景觀,常常在那險阻、僻遠,少有人至的地方,所以,沒有意志的人是不能到達的。(雖然)有了志氣,也不盲從別人而停止,但是體力不足的,也不能到達。有了志氣與體力,也不盲從別人、有所懈怠,但到了那幽深昏暗、令人迷亂的地方卻沒有必要的物件來輔助,也不能到達。可是,力量足以達到目的(而未能達到),在別人(看來)是可以譏笑的,在自己來說也是有所悔恨的;盡了自己的心志而未能達到,便可以無所悔恨,還有誰能譏笑他嗎?這就是我得到的收獲了。

  我(返回)到那倒在路上的石碑時,又感嘆古代刻寫的文獻未能存留,后世訛傳而無人弄清其真相的事,哪能說得完呢?這就是學者不可不深入思考而謹慎取舍的原因了。

  (同游的)四個人:廬陵人蕭君圭、字君玉,長樂人王回、字深父,我的弟弟安國、字平父,安上、字純父。至和元年七月,臨川人氏王安石記。

文言文原文及翻譯14

  作品原文

  邴原少孤,數歲時,過書舍而泣。師曰:“童子何以泣?”原曰:“孤者易傷,貧者

  易感。夫書者,凡得學者,有親也。一則愿其不孤,二則羨其得學,中心感傷,故泣耳。”師惻然曰:“欲書可耳!”原曰:“無錢資。”師曰:“童子茍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資也。”于是遂就書。一冬之間,誦《孝經》《論語》。

  邴原,三國時魏人也,數歲時,過書舍,聞瑯瑯聲,遂不禁而泣。師曰:“童子何泣?”原曰:“凡得入舍而學者,有親也。”師問其故,原曰:“吾少而孤。一則羨其不孤,二則慕其得學,中心感傷,故泣耳。”師惻然久之,曰:“茍欲學,不須資也。”原于是入舍就學,卒成國士。(《文言文啟蒙讀本》)

  注釋譯文

  孤:從小失去父親。

  書舍:私塾。

  遂:就

  泣:哭。

  得:能夠。

  學者:學習的人。

  親:父母。

  一則:一方面。

  愿:羨慕。

  中心:內心。

  惻然:憐憫、悲傷的樣子。

  茍:如果。

  欲:想要

  資:錢財。此指學費。

  徒:白白的,此處指不收費。

  少:幼時。

  就書:上書塾(讀書)。

  作品翻譯

  三國時有個叫邴原的,他從小失去父親,家境貧寒。七八歲時,他路過私塾,聽到里面傳出朗朗的讀書聲,禁不住號啕大哭起來。

  私塾的老師跑出來問:“小孩子你為什么要哭?”邴原說:“失去了父親的人容易悲傷,貧窮的人容易傷感。凡是能進學堂的人,他們都有父母,可我從小死了父親,沒條件上學。我一方面羨慕他們有父母照顧,另一方面羨慕他們有學習的機會。看看他們,想想自己,心中就十分悲傷,所以忍不住哭了。”塾師聽了邴原的話,既同情又可憐他,想不到這孩子竟有這樣的思想,于是對他說:“如果你真想讀書,我就不收你學費。”邴原從此就入了學讀書。一個冬天過去了,邴原就會背《孝經》、《論語》。

  人物簡介

  邴(bǐng)原,東漢末官吏。字根矩,號一龍,北海朱虛(今山東臨朐東)人。家貧、早孤。初為北海相孔融所舉。曹操為司空,任原為東閣祭酒。建安十五年(210),任為丞相征事,后又代涼茂為五官將長史,閉門自守,非公事不出。隨曹操征吳,卒。

  少與管寧俱以操尚稱,州府辟命皆不就。黃巾起,原將家屬入海,住郁洲山中。時孔融為北海相,舉原有道。原以黃巾方盛,遂至遼東,與同郡劉政俱有勇略雄氣。

  后得歸,太祖辟為司空掾。原女早亡,時太祖愛子倉舒亦沒,太祖欲求合葬,原辭曰:“合葬,非禮也。原之所以自容於明公,公之所以待原者,以能守訓典而不易也。若聽明公之命,則是凡庸也,明公焉以為哉?”太祖乃止,徙署丞相徵事。

  漢建安十五年[公元二一零年]初置徵事二人,原與平原王烈俱以選補。代涼茂為五官將長史,閉門自守,非公事不出。太祖征吳,原從行,卒。邴原是三國時人,是當時著名的學者與名士,與管寧、華歆等稱“遼東三杰”。

  作品出處

  邴原泣學《初潭集-卷十二》《初潭集》·十二卷(內府藏本)注:《初潭集》

  《初潭集》明李贄撰。贄有《九正易因》,已著錄。此乃所集說部,分類凡五:曰夫婦,曰父子,曰兄弟,曰君臣,曰朋友。每類之中又各有子目,皆雜采古人事跡,加以評語。其名曰初潭者,言落發龍潭時即纂此書,故以為名。大抵主儒、釋合一之說。狂誕謬戾,雖粗識字義者皆知其妄,而明季乃盛行其書,當時人心風俗之敗壞,亦大概可睹矣。

  邴原少孤,數歲時,過書舍而泣。師曰:“童子何以泣?”原曰:“孤者易傷,貧者易感。夫書者,凡得學者,有親也。一則愿其不孤,二則羨其得學,中心感傷,故泣耳。”師惻然曰:“欲書可耳!”原曰:“無錢資。”師曰:“童子茍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資也。”于是遂就書。一冬之間,誦《孝經》《論語》。

  作品解讀

  本文用順敘的'記敘方式,把邴原幼小家貧,泣而求學;得到上學機會后,勤學苦讀,僅用一個冬天,就能熟練背誦兩本經書的事交代得清清楚楚,一個立志求學而且成績顯著的幼童形象活靈活現地站立在我們面前。文中采用讓人動容的對話描寫,著重記敘了邴原泣學的經過。全文不枝不蔓,言簡意賅。

  作品啟示

  我們應該向邴原學習他貧不喪志,立志求學的精神和他在學習上刻苦勤奮的精神。書塾中的老師值得我們敬佩的是他免收邴原的學費,為下一代無私奉獻的精神魅力。我們要好學,并且珍惜我們來之不易的讀書機會。也應向文中老師學習,無私給予別人求學的幫助,尊重愛學習、有志向的人。

文言文原文及翻譯15

  作品原文

  登大雷岸與妹書

  吾自發寒雨,全行日少,加秋潦浩汗,山溪猥至,渡泝無邊,險徑游歷,棧石星飯,結荷水宿,旅客貧辛,波路壯闊,始以今日食時,僅及大雷。涂登千里,日逾十晨,嚴霜慘節,悲風斷肌,去親為客,如何如何!

  向因涉頓,憑觀川陸;遨神清渚,流睇方曛;東顧五州之隔,西眺九派之分;窺地門之絕景,望天際之孤云。長圖大念,隱心者久矣。

  南則積山萬狀,負氣爭高,含霞飲景,參差代雄,淩跨長隴,前后相屬,帶天有匝,橫地無窮;東則砥原遠隰,亡端靡際,寒蓬夕卷,古樹云平,旋風四起,思鳥群歸,靜聽無聞,極視不見。北則陂池潛演,湖脈通連,苧蒿攸積,菰蘆所繁,棲波之鳥,水化之蟲,智吞愚,強捕小,號噪驚聒,紛乎其中;西則回江永指,長波天合,滔滔何窮,漫漫安竭?創古迄今,舳艫相接。思盡波濤,悲滿潭壑。煙歸八表,終為野塵。而是注集,長寫不測,修靈浩蕩,知其何故哉?

  西南望廬山,又特驚異。基壓江潮,峰與辰漢相接。上常積云霞,雕錦縟。若華夕曜,巖澤氣通,傳明散彩,赫似絳天。左右青靄,表里紫霄。從嶺而上,氣盡金光,半山以下,純為黛色。信可以神居帝郊,鎮控湘漢者也。

  若潀洞所積,溪壑所射,鼓怒之所豗擊,涌澓之所宕滌,則上窮荻浦,下至狶洲;南薄燕?,北極雷淀,削長埤短,可數百里。其中騰波觸天,高浪灌日,吞吐百川,寫泄萬壑。輕煙不流,華鼎振涾。弱草朱靡,洪漣隴蹙。散渙長驚,電透箭疾。穹溘崩聚,坻飛嶺復。回沫冠山,奔濤空谷。碪石為之摧碎,碕岸為之?落。仰視大火,俯聽波聲、愁魄脅息,心驚慓矣!

  至于繁化殊育,詭質怪章,則有江鵝、海鴨、魚鮫、水虎之類,豚首、象鼻、芒須,針尾之族,石蟹、土蚌、燕箕、雀蛤之儔,折甲、曲牙、逆鱗、返舌之屬。掩沙漲,被草渚,浴雨排風,吹澇弄翮。

  夕景欲沈,曉霧將合,孤鶴寒嘯,游鴻遠吟,樵蘇一嘆,舟子再泣。誠足悲憂,不可說也。風吹雷飆,夜戒前路。下弦內外,望達所屆。

  寒暑難適,汝專自慎,夙夜戒護,勿我為念。恐欲知之,聊書所睹。臨涂草蹙,辭意不周。

  作品譯文

  自從我冒寒雨出發以來,整個行程中很少見到太陽,加之秋日雨大水漲,山間溪水一下子流入長江,在無邊廣闊的水面上渡過或逆流,在險絕的路上游歷。夜間在山路上進餐,連起荷葉屏障在水邊過夜。旅途行客貧苦艱辛,水路壯闊漫長,直到今日晚飯時,才到達大雷岸。跋涉千里路程,日子超過十天,寒霜刺骨,悲涼的秋風割人肌膚。離開親人成為行客,心情是何等的凄愴。

  從開始到現在趁著行與宿,憑覽河川與陸地,眺望水中清明的小舟,放眼黃昏的景色;向東回顧有五洲之隔,向西眺望江有九道之分。看地門夕陽的余光,望天際冉冉孤云。深思遠慮,發現已經憂傷很久了。

  南面重重疊疊的山巒呈現各種形狀,負恃著氣勢競相爭高,云霞在山中飄蕩、陽光照射在山中,峰巒高低錯落迭遞著爭高稱雄,超過長大的坡坂,前后相連,繞天一周,橫亙著無窮無盡;東面則是平原低地,一望無際,寒風中的蓬草在黃昏時卷起,古樹高聳入云,螺旋狀的疾風四面而起,思念故巢的鳥成群而歸,靜聽人聲卻又寂然無聞,極目凝視卻不見人影。北面池塘和胡澤的水,在地下按相通連。苧麻、蒿草積聚,菰米、蘆葦繁茂。水鳥和魚,智者吞吃愚者,強者捕捉弱者,呼號噪叫、驚擾嘈雜,在水澤中紛紛攘攘;西面曲折奔流的江水,永無休止地流去,浩淼的水波與天相連,長流滔滔哪得窮盡,水流慢慢怎會枯竭?從古至今,行船相接。悲思同波濤一樣無邊,充滿深淵大潭。煙云飛歸八方之外,最終化為天地間的塵埃。而江水長流不盡,就連神靈也茫然無知,不明白其中的緣故。

  轉向西南望見廬山,獨立雄峙更令人驚異。山腳壓著大江的潮水,峰頂與星辰天河相接。上面常常積聚著云霞,猶如雕錦縟采。夕陽的光輝照射,山澤之間靈氣相通,傳遞光輝、散下彩霞,霞光照耀,一片紅光,好像天是絳紅的。紫霄峰左右縈繞著青色云氣,使紫霄峰忽隱忽現。由山嶺而上,霧嵐散盡的山頂現出一片金光,半山腰以下,純粹是青蒼的黛色,廬山誠然可以憑借神仙天帝的所在,鎮守控制湘江、漢水流域。

  像小水積聚匯入大水迅疾奔流,山谷間溪水噴射,疾風鼓起怒浪相互拍擊,浪濤奔騰、江流曲折相互激蕩,則向上窮盡于生滿蘆葦的水邊,向下到達野豬出沒的小洲,南面迫近燕爪,北面到達雷淀,削長補短,水流可至數百里。其中翻騰的波浪碰觸到天穹,高高的浪花灌進太陽,吞吐百條河川,奔瀉騰泄千巖萬壑。水流上停著輕煙,下面波濤翻滾,如同華麗的大鼎中的水在沸騰一樣。細弱的岸草被淹沒,洪波聚集。激流受到阻迫,濺散為無盡的驚濤駭浪,水流急下,如閃電和疾箭般快。高大的波浪一會兒升起一會兒跌落,在兇猛的激浪沖擊下,岸傾石裂、坻飛山倒。浪退下去的時候,浮沫蓋滿山頂,波濤奔向山間的空谷流去,堅硬的山石被撞擊得粉碎,曲折的河岸被沖刷成碎末飛落。仰看天空中的大火星,俯身聽波濤之聲,恐懼得使人身軀戰栗、屏住呼吸,急疾得使人魄悸而心驚。

  至于繁殖生長的各種異類,有怪形的軀體、奇特的花紋,有水鴨、文鴨、魚鮫、水虎之類,有豚首、象鼻、芒須、針尾之族,有石蟹、土蚌、燕箕、雀蛤之輩,有折甲、曲牙、逆鱗、返舌之屬。遮掩在沙灘潮水中,躲避在長草的洲渚邊,避風沐雨,吐著水沫、梳理著毛羽。

  夕陽就要西沉,晨霧即將彌漫之際,孤鶴在寒風中悲鳴,飛鴻在遠處哀吟,樵夫一聲嘆息,船夫又一次哭泣。游子的心實在非常悲愴憂愁,非言語所能表達。狂風呼嘯、奔雷陣陣,夜間必須提防前路。下弦日前后,有望達到目的地。

  冷暖變換難以適應,你務必自己當心。早晚當心保重,不要為我掛念。恐怕你想知道我旅中的情況,故且寫下 所見所感。途中倉促草就,措辭達意恐或不周。

  人物簡介

  鮑令暉,南朝女文學家,東海(今山東省臨沂市郯城縣)人,是著名文學家鮑照之妹,出身貧寒,但能詩文。鮑令暉是南朝宋、齊兩代唯一留下著作的女文學家。曾有《香茗賦集》傳世,今已散佚。另有留傳下來:《擬青青河畔草》、《客從遠方來》、《古意贈今人》、《代葛沙門妻郭小玉詩》等。

  作品鑒賞

  這是一篇色彩瑰麗、寫景如繪的駢文家書。

  宋文帝永嘉十六年(公元439),臨川王劉義慶出鎮江州,引鮑照為佐吏。是年秋,鮑照從建康(今南京)西行趕赴江州,至大雷岸(今安徽省望江縣附近)作此書致妹鮑令暉。書中描繪了九江、廬山一帶山容水貌和云霞夕暉、青霜紫霄的奇幻景色;表達了嚴霜悲風中去親為客、苦于行役的凄愴心情,結尾轉為對妹妹的叮囑與關切,具有濃厚的'抒情意味。

  作者簡介

  鮑照(412——470),字明遠,生活在南北朝時期,東海(今屬江蘇)人,家世貧賤,自稱“家世貧賤”是“負鍤下農”,臨海王劉子頊鎮守荊州時,任前軍參軍。劉子頊作亂,鮑照為亂兵所殺。

  鮑照的作品藝術風格俊逸豪放,奇矯凌厲,直接繼承了建安傳統,對后世有較大影響;其七言詩對唐代詩歌的發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在藝術形式上,鮑照大力學習和寫作樂府詩,有三言、五言、七言和雜言等多種形式。五言詩講究駢儷,圓穩流利,內容豐富,感情飽滿。七言詩變逐句用韻為隔句押韻,并可自由換韻,拓廣了七言詩的創作道路。他的樂府詩突破了傳統樂府格律而極富創造,思想深沉含蓄,意境清新幽邃,語言容量大,節奏變化多,辭藻華美流暢,抒情淋漓盡致,并具有民歌特色。

  在作品內容上,多表現為國建功立業的愿望、對門閥社會的不滿、懷才不遇的痛苦、報國無門的忿懣和理想幻滅的悲哀,真實地反映了當時貧寒士人的生活狀況。少部分詩描寫了邊塞戰爭和征戍生活,為唐代邊塞詩的萌芽。詩作今存204首,有《鮑參軍集》。

【文言文原文及翻譯】相關文章:

經典文言文原文及翻譯03-23

經典文言文原文及翻譯07-24

晉書文言文原文及翻譯11-07

宋史文言文原文及翻譯07-27

文言文南轅北轍原文及翻譯07-28

師說文言文原文及翻譯08-01

《師說》文言文原文與翻譯05-12

愛蓮說文言文原文及翻譯08-29

《外戚》的文言文的原文及翻譯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