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中學生必背古詩文文言文翻譯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大家都看到過許多經典的古詩吧,古詩是中文獨有的一種文體,有特殊的格式及韻律。那么什么樣的古詩才是好的古詩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中學生必背古詩文文言文翻譯,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論語十則:
孔子說:“學習并且時常復習學過的內容,不也是很快樂的嗎?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不也是很快樂的嗎?別人不了解自己但我不生氣,不也是有道德修養的人嗎?”
曾子說: “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別人辦事是不是盡心竭力呢?和朋友交往是不是真誠呢?老師傳授的知識是不是復習過了呢?"
孔子說:“溫習學過的知識,可以得到新的理解與體會,憑借這點就可以當老師了。”
孔子說:“學習卻不思考,就會感到迷茫而無所適從,思考而不學習,就會有害。”
孔子說:“仲由,教導你對待知與不知的態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才是聰明智慧的。”
孔子說:“見到賢人就向他學習,希望能和他看齊;見到不賢的人,就反省自己有沒有和他一樣的毛病。”
孔子說:“幾個人一起行走,其中一定有我的老師在里面,選擇他的有點來學習,如果他有缺點要加以改正。”
曾子說:“不可以不胸懷寬廣,意志堅定,任務重大,道路又很遙遠。把‘仁’當作自己的責任,不也很重要嗎?直到死才停止,不也是很遙遠的嗎?”
孔子說: “到了寒冷的冬天,這以后才知道松柏是最后凋謝的。”子貢問道: “有沒有一句話可以終身奉行的呢? ”孔子說:“那大概就是‘恕’吧!自己不想要的,不要強加給別人。”
魚我所欲也:
魚是我所想要的,熊掌也是我所想要的,如果這兩種東西不能同時得到,我寧愿舍棄魚而選取熊掌啊。生命也是我所想要的,大義也是我所想要的,如果這兩種東西不能同時得到,我寧愿舍棄生命而選取大義啊。生命也是我所想要的,我想要的還有比生命更重要的,所以我不去做茍且偷生的事;死亡也是我所厭惡的,我所厭惡的有比死亡更嚴重的,所以對于有些禍患我并不躲避。假如人們所追求的沒有比生命更寶貴的,那么凡是能夠求生的手段有什么不可以用呢?假如人們所厭惡沒有比死亡更可怕的,那么凡是能夠躲避禍患的手段,什么不能用呢?用這種手段就可以生存,然而卻有人不采用;用這種手段就可以躲避禍患,然而卻有人不采用。因此人們所追求的有比生命更重要的,所厭惡的有勝過死亡的。不只是有賢德的人才有這種思想,人人都有,只不過賢德的人不丟掉罷了。
一碗飯,一碗湯,得到它就能活,不得到就死。沒有禮貌的吆喝著給他,走路的人不接受;用腳踢著給他,乞丐不愿意接受。高位厚祿但卻不辨別禮義去接受它。高位厚祿對我有什么益處呢?為了宮室的華美,妻妾的侍奉,所認識的貧窮的人感激我嗎?從前為了禮義,寧愿死也不愿意接受,現在為了宮室的華美就接受了;從前為了禮義,寧愿死也不愿意接受,現在為了妻妾的侍奉就接受了;從前為了禮義,寧愿死也不愿意接受,現在為了所認識的貧窮的人感激我就接受了:這種做法不也是可以停止的嗎?這就叫做喪失了他的天良。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想進諫,也沒有什么可說的了。燕、趙、韓、魏聽說了這種情況,都到齊國來朝見齊王。這就是人們所說的在朝廷上戰勝別國。
出師表:
先帝開創大業還沒有完成一半就中途去世了。如今天下分成三國,益州人力疲憊,民生凋敝,這實在是萬分危急、存亡難料的時刻啊。但是宮廷里的臣子不敢稍有懈怠;邊疆忠誠有志的將士舍身作戰,原來是追念先帝的優待厚遇,想要報答給陛下身上啊。陛下確實應該廣泛地聽取別人的意見,發揚光大先帝遺留下來的美德,振奮鼓舞志士們的勇氣,不應該隨便看輕自己,說話不恰當,從而阻塞忠誠進諫的道路。
皇宮中和朝廷中,都是一個整體,獎懲功過、好壞,不應該因在宮中或在府中而異。如果有做奸邪事情,犯科條法令以及盡忠心做善事的人,應該交給主管的官,判定他們受罰或者受賞,來顯示陛下公平明查的治理,不應該偏袒徇私,使宮內和朝廷刑賞之法不同。
侍中、侍郎郭攸之、費祎、董允等人,這都是些善良誠實的人,他們的志向和心思忠誠無二。因此先帝選拔出來輔佐陛下。我認為宮中的事情,事情無論大小,都拿來問問他們,然后施行。一定能夠彌補缺點和疏漏之處,才能有廣泛的實效。
將軍向寵,性情品德善良平正,通曉軍事,過去任用的時候,先帝稱贊他說他能干,因此大家評議推舉他為中部督。我認為軍營中的事情,都拿來問問他,一定能夠使軍隊團結和睦,好的差的各得其所。
親近賢臣,疏遠小人,這是漢朝前期興盛的原因;親近小人,疏遠賢臣,這是漢朝后期衰敗的原因。先帝在世的時候,每次與我談論這件事,對于桓帝、靈帝的做法,沒有不嘆息痛心遺憾的。侍中,尚書,長史,參軍,這些都是堅貞可靠,能以死報國的忠臣,希望陛下親近他們,信任他們,那漢王朝的興隆,時間就不遠了。
我本是個平民,在南陽親自耕種,我在亂世中只求保全性命,不希求諸侯知道我并且飛黃騰達。先帝不認為我身份低微,見識短淺,委屈自己,降低身份,三次到草廬中拜訪我,征詢我對當時時局的意見,因此我深為感激,于是答應為先帝為他奔走效勞。后來遇到兵敗,在戰敗的時候我接受任務,在危機患難的時候我受到委任,那時以來有二十一年了。
先帝深知我小心謹慎,因此在臨死的時候,把國家大事托付給我。接受遺命以來,早晚憂愁嘆息,恐怕托付給我的大任不能完成,從而傷害了先帝的英明。因此我五月率兵渡過瀘水,深入到人煙稀少的地方。如今南方已經平定,士兵武器已經充足,應當鼓勵率領全軍,向北平定中原地區,希望竭盡我平庸的才能,鏟除奸邪勢力,復興漢朝王室,遷歸舊日的國都。這是我用來報答先帝并且忠心于陛下的職責本分。至于斟酌情理,有所革新,毫無保留地進獻忠言,那就是郭攸之、費祎、董允的責任了。
希望陛下責成我去討伐奸賊,復興漢室并且取得成效,如果不取得成效,就治我的罪,用來上告先帝的神靈。如果沒有發揚圣德的言論,那么就責備郭攸之、費祎、董允等人的怠慢,來揭示他們的過失。陛下也應該自己謀劃,詢問治國的好道理,查明接受正直的進言,遠念先帝遺詔中的旨意,我就受恩感激不盡了。
如今正當遠征離朝,流著眼淚寫了這篇表文,激動得不知該說些什么話。
桃花源記:
東晉太元年間,武陵人以捕魚為生,沿著小溪走,忘記了路的遠近,忽然遇到一片桃林,生長在小溪的兩岸,有幾百步長,其中沒有別的樹,花草鮮艷美麗,落花紛紛。漁人非常驚異。又往前走,想走到林子的盡頭。
桃林在溪水發源的地方就到頭了,便看到一座山,山上有個小洞口,隱隱約約好像有光。便舍棄船,從洞口進入。起初非常狹窄,僅容一人通過。又走了幾十步,由狹窄幽暗突然變得寬闊明亮。土地平坦開闊,房屋整齊的樣子,有肥沃的土地,美麗的池塘,桑樹竹林之類的。田間小路交錯相通,雞鳴狗叫的聲音可以互相聽到。在田間人們來來往往播種勞作,男女穿的衣服,都像桃花源以外的人,老人和小孩,都喜悅并心滿意足。
看見漁人,就非常吃驚,問從什么地方來的。詳細回答了他們。便邀請回家擺酒殺雞做飯請漁人。村中聽說有這樣一個人,都來打聽消息。自己說祖先為了逃避秦時的戰亂,帶著妻子子女和同縣的人來到這個于人世隔絕的地方,不再從這里出來,于是和桃花源以外的人斷絕了往來。問現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漢朝,不要說魏晉了。漁人把自己知道的一五一十詳細的說出,都感嘆惋惜。其余的人各自邀請到自己的家,都拿出酒菜。停留幾天,告辭而去。桃花源里的人告訴說:“不值得給桃花源以外的人說啊。”
出來以后,得到自己的船,就沿著舊路回去,處處做了標記。到了郡城,拜見太守,把他的這番經歷說了。太守立即派人隨著他前去,尋找以前所做的標記,終于迷了路,不再能夠找到通往桃花源的路了。
南陽的劉子驥,是一個志節高尚的人,聽說了這件事,高興地計劃前去。沒有實現,不久就病死了。以后就沒有人前去探尋了。
三峽:
在三峽七百里當中,兩岸都是相連的高山,沒有中斷的地方。層層的懸崖排排的峭壁像屏障一樣,把天空和太陽都遮蔽了,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看不見太陽和月亮。
到夏天水漲上小山坡的時候,不管是上行還是下行的船只都被阻斷了,有時皇帝的命令需要急速傳達,這時候早上從白帝城出發,晚晚上到達江陵,這中間一千二百里,即使騎著飛奔的馬,駕著疾風,也不如這水流快。
在春冬兩個季節的時候,那么白色的急流碧綠的深潭,回旋的清波倒映著各種景物的影子,極高的山峰生長著許多奇形怪狀的柏樹,在山峰之間,常有懸泉瀑布在其中急流沖蕩,水清,樹榮,山高,草盛,很多趣味在里面。
每到天剛晴和下霜的早晨,樹林清涼山澗寂靜,經常有高處的猿猴拉長了聲音鳴叫,接連不斷非常凄涼怪異,在空曠的山谷中傳來猿鳴的回聲,悲哀婉轉很久才消失,所以打魚的人唱道:“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馬說:
世上有了伯樂,然后才會有千里馬。千里馬是經常有的,而伯樂卻不經常有。因而即使是很名貴的馬,也只能在仆役的手下受到屈辱,跟著普通的馬一起死在馬廄里,不能獲得千里馬的稱號。
日行千里的馬,一頓有時能吃下一石糧食。喂馬的人不懂得要根據它日行千里的本領來喂養它。這樣的馬,雖然有日行千里的能耐,卻吃不飽,力氣不足,它的才能和美好的素質就不能表現在外面,想要跟普通的馬相等尚且辦不到,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鞭打它不按照正確的方法,喂養又不足以使它發揮自己的才能,聽它嘶叫卻又不懂得她的意思,拿起鞭子站在它跟前,說:“天下沒有千里馬!”唉!真的沒有千里馬嗎?是他們真不識得千里馬啊!
陋室銘:
山不一定要高,有了仙人就成了名山。水不一定要深,有了龍就成為靈異的水。這是簡陋的屋子,只是我的品德好。苔痕碧綠,長到階上,草色青蔥,映入簾里。說說笑笑的都是博學的人,來來往往的沒有平民。可以彈琴,看佛經。沒有音樂來擾亂耳朵,沒有官府的公文來使身體疲勞。南陽有諸葛亮的草廬,西蜀有揚子云的亭子。孔子說:有什么簡陋的呢?
小石潭記:
從小土丘向西走一百二十步,隔著竹林,聽到水聲,好像人身上佩帶的佩環相碰擊發出的聲音,我心情高興起來,砍到竹子,開辟一條道路,下面看見一個小潭,水格外清涼。潭以整塊石頭為底,靠近岸邊,石頭向上彎曲,露出水面,成為坻、嶼、嵁、巖各種不同的形狀。青蔥的樹,翠綠的藤蔓,遮掩纏繞,搖動下垂,參差不齊,隨風飄拂。
潭中大約有一百來條魚,都好像在空中游動,什么依靠也沒有,陽光照到水底,魚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上。呆呆的靜止不動,忽然向遠處游去,往來很輕很敏捷。好像和游人一同歡樂。
向小潭西南方望去,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樣曲折,像蛇那樣蜿蜒前行,時隱時現。溪岸的形狀像狗牙那樣參差不齊,不知道它的源泉在哪里。
坐在小石潭上,四面被竹子和樹木圍繞著,寂靜寥落空無一人,感到心情凄涼,寒氣透骨,幽靜深遠,彌漫著憂傷的氣息。因為這里的環境太凄清,不可以久留,于是就題字離去。
同游的人有:吳武陵,龔古,我的弟弟宗玄。跟著同去的,有姓崔的兩個年輕人:一個叫恕己,一個叫奉壹。
岳陽樓記:
慶歷四年的春天,滕子京降職到岳州做太守。到了第二年,政事順利,百姓和樂,各種荒廢了的事業都興辦起來。于是重新修建岳陽樓,擴大它舊有的規模,把唐代名家和今人的詩賦刻在上面,囑托我寫一篇文章來記述這件事。
我看那巴陵郡的勝景,全在洞庭湖上。它連接著遠方的山脈,吞吐著長江的水流,水波浩蕩,寬闊無邊。或早或晚陰晴多變化,景象千變萬化。這就是岳陽樓的雄偉景象。前人的記述很詳盡了。既然如此那么北面通向巫峽,南面直到瀟水、湘水,謫遷的人和詩人,大多在此聚會。看了自然景物而觸發的感情,大概會有所不同吧?
像那陰雨連綿的日子,接連幾個月不放晴,陰冷的風怒吼,渾濁的浪沖向天空,太陽和星星隱藏起光輝,山岳隱沒了形體;商人旅客不能通行,桅桿倒下,船槳斷折;傍晚天色昏暗,虎在咆哮,猿在悲啼。登上這座樓啊,就會產生離開國都,懷念家鄉,憂慮人家說壞話,懼怕人家指責批評的心情,滿眼蕭條景象,感慨到極點而悲傷了啊。
至于春風和煦,陽光明媚的時候,湖面平靜,沒有驚濤駭浪,天色湖光相接,一片碧綠,廣闊無際;沙灘上的鷗鳥時而飛翔,時而停歇,美麗的魚在水中暢游;岸上與小洲上花草,繁茂而且青綠。偶爾或許大片煙霧完全消散,皎潔的月光一瀉千里,波動的光閃著金色,靜靜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漁夫的歌聲在你唱我和,這種樂趣哪有窮盡!登上這座樓啊,就會感到胸懷寬闊,精神爽快,光榮和屈辱一并忘了,端酒當著風,那是喜洋洋的歡樂啊!
唉!我曾經探求古時品德高尚的人的心思,或許不同于以上兩種心情,為什么啊?不因外物好壞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在朝廷上做官則為平民百姓憂慮;不在朝廷上做官則替君主擔慮。這樣進朝為官也憂慮,退居江湖為民也憂慮。那么什么時候才快樂呢?那一定要說“在天下人憂之前先憂,在天下人樂之后才樂”吧?啊!如果沒有這種人,我同誰一道呢?
寫于慶歷六年九月十五日。
醉翁亭記:
環繞著滁州城的都是山。它西南方的各個山峰,樹林、山谷尤其俊美,遠遠望去樹木茂盛又幽深又秀麗的,是瑯琊山。沿山走六七里,漸漸聽到潺潺的水聲,見到一般水流從兩山之間飛淌下來,是釀泉啊。山勢回環,路也跟著轉彎,有一個亭子四角翹起,像鳥張開翅膀一樣,高踞于泉水之上的,是醉翁亭啊。造亭子的人是誰?是山里的和尚智仙啊。給他起名的是誰?是太守用自己的別號來命名的。太守和賓客來這里飲酒,喝得少也總是醉,而且年齡又最大,所以給自己起了別號叫醉翁。醉翁的情趣不在酒上,在山光水色中啊欣賞山水的樂趣,領會在心里,寄托在酒上。
至于太陽出來樹林里的霧氣散了,煙雨聚攏來,山谷就顯得昏暗了,或暗或明,變化不一的景象,就是山中的早晨和晚上。野花開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的樹木枝葉繁茂,形成一片濃郁的綠陰,風高霜潔,水流減少石頭裸露,這是山中的四季景色。早上上山,晚上返回,四季景色不同,而那歡樂也是無窮無盡的。
至于背著東西的人在路上唱歌,走路的人在樹下休息,前面的人呼喊,后面的人應答,老年人彎著腰走,小孩子由大人領著走,來來往往的,絡繹不絕的,是滁州的人在游玩啊。到溪邊來釣魚,溪水深而魚兒肥,用釀泉來釀酒,泉水甜酒水清冽,野味野菜,雜七雜八擺放在前面的,是太守在辦酒宴。宴會喝酒的樂趣,不在于音樂,投壺的人投中,下棋的人獲勝,酒杯和酒籌交互錯雜,起來坐下大聲喧嘩的,是眾位賓客快樂的樣子。臉色蒼老頭發花白,醉醺醺地坐在眾人中間的,這是太守喝醉了。
不久夕陽落在山上,人影四處散開,太守回去賓客跟從啊。樹林枝葉茂密成陰,鳥到處叫,是游人去后鳥兒歡唱啊。然而鳥兒知道山林的樂趣,卻不知道游人的樂趣;游人只知道跟著太守出游的樂趣,卻不知道太守以游人的快樂為快樂。醉了能夠同大家一起歡樂,醒來能夠用文章記述的這樂事的人,是太守啊。太守是誰?就是廬陵的歐陽修啊。
愛蓮說:
水上地上的草木的花,值得喜愛的有很多,晉朝陶淵明只喜愛菊花。自從唐朝以來,世上大多人喜歡牡丹。我只喜歡蓮花從污泥里出來卻不受沾染,在清水里洗滌過,而不顯得妖媚,里面是空的,外面是直的,不生枝蔓,不長枝節,香氣遠播更加清芬,筆直地潔凈地立在那里,可以遠遠的欣賞卻不可以玩弄。
我認為菊花,是花中的隱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貴者;蓮,是花中的君子。唉!對于菊花的喜愛,陶淵明以后就很少聽到了。對于蓮花的喜愛,像我一樣的還有什么人呢?對于牡丹的喜愛,人該是很多了。
記承天寺夜游:
元豐六年的十月十二日夜晚,我脫了衣服打算睡覺,月光照進門里,欣喜地起來走到外面,想到沒有可以交談取樂的人,于是到承天寺找張懷民,懷民也沒有睡覺,一起在庭院里散步。庭里的月光像積水一樣清澈明亮,水中的藻、荇交錯縱橫,原來是竹子和柏樹的影子啊。哪個晚上沒有月光?哪里又沒有竹子和松柏呢?只是缺少像我么兩個這樣的閑人罷了。
送東陽馬生序:
我小時候就愛好讀書。家里窮,沒有辦法得到書來看,就經常向又輸的人家去借,親手用筆抄錄,計算著約定的日子按期歸還。天很冷的時候,硯池里的墨水結成冰,手指不能屈伸,也不敢放松,抄寫完畢,趕快把書送還,不敢超過約定的期限。因此人家多愿意把書借給我,我也因此看到各種各樣的書。成年之后,更加仰慕古代圣賢的學說,又擔心沒有大師、名人交往,曾經到百里之外,捧著經書向同鄉有道德有學問的前輩請教。前輩道德聲望高,向他求教的學生填滿了屋子,從不把言辭放委婉些,把臉色放溫和些。我站在旁邊侍候著,提出疑難,詢問道理,彎下身子,側著耳朵請教;有時遇到他訓斥,我的表情更加恭順,禮節更加周到,一句話也不敢多說;等到他高興了,就又去請教。所以我雖然愚笨,但終于有所收獲。
當我從師求學的時候,背著書箱,拖著鞋子行走在深山大谷里。深冬季節,冒著猛烈地寒風,踏著幾尺深的積雪,腳上的皮膚因寒冷干燥而開裂還不知道。到了學舍,四肢僵硬不能動彈,服侍的人拿來熱水給我洗手洗腳,用被子給我蓋上,很久才暖和過來,住在旅店,每天只吃兩頓飯,沒有新鮮肥美的東西可以享受。同住的人都穿著華麗的衣服,戴著紅纓、珠寶裝飾成的帽子,腰上系著白玉環,左邊佩著刀,右邊掛著香袋,光彩照人好像神仙一樣,我卻穿著破舊的衣服生活在他們當中,毫無羨慕的意思,因為內心有足以快樂的事,不覺得吃的穿的不如人。我求學時的勤奮和艱苦大概就是這樣。
【中學生必背古詩文文言文翻譯】相關文章:
初中必背古詩文言文06-11
中考必背文言文翻譯06-12
中學生必背古詩文參考12-04
中學生古詩文必背篇目12-04
高考必背文言文加翻譯06-12
初中必背古詩文06-08
高考必背古詩文10-15
初中學生必背文言文06-14
高中必背文言文及其翻譯5篇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