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高考語文文言文固定句式集錦
高考語文需要理解掌握文言句式及其特點。對文言文與現代漢語中不同的句式的理解。古今漢語之間又有發展性,在高考語文文言中,有時主謂賓定狀補語的位置與現代漢語不盡相同。存在于古代漢語中與現代漢語有整體不同或局部差異的非一般句式,即文言特殊句式。
高考語文文言文固定句式
1、【高考語文】其……之謂:可譯為“大概說的就是……吧”。如:
①野有之曰:“‘聞道百,以為莫己若’者,我之謂也。” 《莊子秋水》
②《傳》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其李將軍之謂也?《史記》
2、【高考語文】孰與:表示比較選擇。翻譯為“與……相比”或“誰與誰比,哪一個更怎么樣”。如:
①我孰與城北徐公美? ——《鄒忌諷齊王納諫》
②公之視廉將軍孰與秦王? ——《廉頗藺相如列傳》
3、【高考語文】無乃……歟(乎):表示委婉商榷語氣,相當于“豈不是……嗎”、“恐怕……吧”。如:
①求!無乃爾是過與? ——《季氏將伐顓臾》
②舉兵伐之,無乃妨于義乎 ——《魏文侯書》
③無乃毀滅先圣,自是非他歟?——《榴窗隨判》
④師勞力竭,遠主備之,無乃不可乎?——《殽之戰》
⑤今君王既棲于會稽之上,然后乃求謀臣,無乃后乎? ——《勾踐滅吳》
4、【高考語文】得無……乎(耶):表示推測性的疑問語氣,翻譯為“莫非”“恐怕……吧”或“該不會……吧”。
①得無教我獵蟲所耶?——《促織》
②日食飲得無衰乎? ——《觸龍說趙太后》
“得無”本是一個表示測度的語氣副詞。但在《岳陽樓記》“遷客騷人多會于此,覽物之情得無異乎?”中“得無”是兩個詞,相當于現在說的“能不”,以反問語氣表達肯定的意思。
5、【高考語文】何……為:表示詢問或反問。翻譯為“為什么……呢?”“怎么……呢?”或“還要……干什么呢”
①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為? ——《論語》
②如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何辭為? ——《鴻門宴》
③天之亡我,我何渡為? ——《史記·項羽本紀》
6、【高考語文】奚以……為?:可譯為“哪里用得著……呢”
奚以之九萬里而南為?——《莊子·逍遙游》
7、【高考語文】所以:①表原因,可譯為”……的原因“;②表手段和目的,可譯為“用來……的人(物或手段等)”。如:
①吾所以為此者,以先國家之急而后私仇也。(表示原因)——《廉頗藺相如列傳》
②臣所以去親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義也。(表示原因)——《廉頗藺相如列傳》
③吾所以待侯生者備矣。 (表手段)——《信陵君竊符救趙》
④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表手段)——《師說》)
8、【高考語文】無以——有以
一般譯為“沒有用來……的辦法”、“有用來……的辦法”。例如:
①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勸學》
②軍中無以為樂,請以劍舞。 《鴻門宴》
③非學無以致,非問無以廣識 《問說》
9、【高考語文】比及:等到……的時候
由也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論語·侍坐篇》
10、【高考語文】如何、何如、奈何、何若
“如”“奈”“若”是動詞,“何”是疑問代詞,它們組成固定格式,相當于現代漢語“怎么樣”、“為什么”、“什么樣”等。例如:
①樊噲曰:“今日之事何如?” ——怎么樣 《廉頗藺相如列傳》
②奈何取之盡滋銖,用之如泥沙?——為什么 《阿房宮賦》
③此為何若人? ——什么樣
④取吾城,不予我璧,奈何? ——怎么辦 《廉頗藺相如列傳》
還可以將上述固定形式擴展,變成“如(奈、若)……何”,相當于現代漢語“對(把)……怎么樣(怎么辦)”。如:
⑤以殘年余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又能把泥土和石頭怎么樣?
⑥奈并累若屬何——把你們一起牽累了可怎么辦呢(1996年全國高考試題)
11、【高考語文】其……乎
表示測度、反詰、婉商等語氣,視情況可譯為“大概……吧”、“難道……嗎”等。例如:
①王之好樂甚,則齊國其庶幾乎。(表測度) 《莊暴見孟子》
②圣人之所以為圣,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于此乎?(表測度) 《師說》
③其孰能譏之乎?(表反詰) 《游褒禪山記》
12、【高考語文】其……其……
表示選擇關系。翻譯為“是……還是……”。例如:
①天之蒼蒼,其正色邪?其遠而無所至極邪? 《逍遙游》
②嗚呼!其信然邪?其夢邪?其傳之非其真邪? 《祭十二郎文》
13、【高考語文】誰……者 = ……者誰
誰為大王為此計者?= 為大王為此計者誰?——替大王出這條計策的是誰?
14、【高考語文】寧……耶(乎)
表反問語氣,可譯為“怎能……呢”
①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年紀雖然老了,但志氣應當更加旺盛,怎能在白頭時改變心情呢?
②然而洞庭,深水也,吾行塵間,寧可致意耶?——可是洞庭水深啊,我只能在人世間來往,怎能到龍宮里去送信呢?
③身直為閨閣之臣,寧得自引深臧于巖穴邪!——我已經成了宦官,怎么能夠自己引退,深探地隱居在山林巖穴呢?
15、【高考語文】豈……哉(乎)
表反問語氣,可譯為“怎能……呢”“哪里……呢”或“難道……嗎”
①古人云:“死生亦大矣!”豈不痛哉!——古人說:“死生是件大事。”這怎能不讓人痛心呢!
②盛衰之理,雖曰天命,豈非人事哉!——盛衰的道理雖說是天命決定的,難道說不是人事造成的嗎?
③夫禍患常積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豈獨伶人也哉?——縱使是聰明有才能和英勇果敢的人,也多半沉溺于某種愛好之中,受其迷惑而結果陷于困窮,難道僅只是溺愛伶人有這種壞結果嗎?
④當其為里正,受撲責時,豈意其至此哉!——當他充當里正,受到責打的時候,哪里想到他會有這種境遇呢!
⑤王之諸臣皆足以供之,而王豈為是哉?——(這些)您的大臣們都能充分地供給,難道大王真是為了這些嗎?
⑥日夜望將軍至,豈敢反乎!——日日夜夜盼望著將軍的到來,怎么敢反叛呢!
⑦豈得之難而失之易歟?——難道說是因為取得天下難,而失去天下容易才象這樣的嗎?
⑧趙豈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趙國哪敢留著寶玉不給而得罪大王呢?
⑨趙王豈以一璧之故欺秦邪?——趙王難道會因一塊寶玉的緣故欺騙秦國嗎?
16、【高考語文】不亦……乎?
表示反問,“亦”沒有實在意義,加強語氣。翻譯為“不是……嗎?”
17、【高考語文】是以……
“以是”的倒裝句。翻譯為“因此……”
18、【高考語文】奈……何,如……何,若……何。
表示疑問(詢問辦法)。翻譯為“對……怎么辦”或“把……怎么樣”
19、【高考語文】得無……乎?
表示某種情況的推測。翻譯為“莫非……吧?”
20、【高考語文】然則
表示連貫關系。翻譯為“既然這樣,那么”
21、【高考語文】“何其”“一何”
表示感嘆。翻譯為: “何其”(多么)、“一何”(這么)。
文言文固定解析
“不亦……乎”?表反問,可譯為“不是……嗎?”(其中“亦”只起加強語氣作用,可不譯);
“無乃……乎?”表推測語氣,比較委婉,可譯為“恐怕……嗎?”或者“莫非……吧?”;
“得無……乎(耶)”表猜測、疑問語氣,可譯為“莫不是……嗎?”“能不……嗎?”或者“恐怕……吧?”;
“如……何”、“若……何”、“奈……何”都表示疑問的格式,都可譯為“把……怎么辦?”、“拿……怎么樣?”、“對……怎么樣?”;
“……孰與……”表示“與……相比,誰……”,常可譯為“與……比較起來怎么樣”;
“其……乎?”表猜測或反問語氣,可譯為“大概……吧?”、“難道……嗎?”;
“何……為?”表詢問或反問,可譯為“為什么……呢?”或“有什么……呢?”;
“有以……”、“無以……”,前者可譯為“有什么可以拿(用)來……”,后者可譯為“沒什么可以拿(用)來……”;
“有所……”、“無所……”,其中“所”是助詞,“所……”是“有、無”的賓語,所以前者可譯為“有……的”,后者可譯為“沒有……的”。
表選擇語氣:
1、“與其……孰若(無寧)……”相當于現代漢語的“與其……哪里比得上(不如)……”。例:與其殺是僮,孰若賣之(《童區寄傳》)
2、“不……則“不……即”相當于現代漢語“不是(這樣),就是(那樣)
例:①戰者,必然之勢也,不先于我,則先于彼,不出于西,則出于北。(蘇軾《教戰守策》)②方春,百姓不耕即蠶,隙不可奪。(孫樵《書何易于》)
3、……,抑……,譯為“是……,還是……”或“……,或者……”。
例:抑本其成敗之跡,而皆自于人歟?(《伶官傳序》)——或者考察其成敗的事跡,不都是由于人事所決定的嗎?
4、“非……則……”,“非……而……”,相當于“不是……就是……”,“不是……卻”。例:①非死則徙爾。(柳宗元《捕蛇者說》)②非字而畫。(《促織》)
固定句式
固定格式也叫固定結構,或者凝固結構。它的語法特點就是由一些不同詞性的詞凝結在一起,固定成為一種句法格式,表達一種新的語法意義,世代沿用,約定俗成,經久不變。
它的分類可按表達語氣的種類分為四種:
第一種:表陳述語氣常用的有:有以(有用來)、無以(沒有用來)、有所(有的)、無所(沒有的)、比及(等到的時候)、為所。
第二種:表疑問語氣常用的有:奈何(怎么辦)、何如(怎么樣)、如休(把怎么樣)、得無耶(大概吧、恐怕吧)等。
第三種:表感嘆語氣常用的有:何其(多么)、一何(何等、多么)、何之(怎么這樣啊)等。
第四種:表反問語氣常用的有:無乃乎(恐怕、只怕)、不亦乎(不是嗎)、得無乎(難道嗎)、孰與、孰若(跟相)何為(為什么呢)。
1、孰與君少長?(固定格式,孰與,表示比較和選擇,意思是跟比較,哪個(誰)?)譯:跟你比,年齡誰大誰小?(《鴻門宴》)
2、臣乃得有以報太子。(固定格式,相當于有所以,意思是:有用來的)譯:我就能夠有報答太子的機會了。(《荊軻刺秦王》)
3、而卒惶急無以擊軻。(固定格式,相當于無所以,意思是:沒有用來的)譯:大家都驚慌失措,沒有用來擊打荊軻的兵器。(《荊軻刺秦王》)
4、為之奈何? ( 固定格式,奈何,表示詢問,意思是如何怎樣。)譯:這件事怎么辦?( 《鴻門宴》)
表示疑問的習慣說法:
1、如何;若何;奈何
這是三個意義相同的表示疑問的習慣說法,中間可以插入名詞、代詞和短語,可以譯為把怎么樣、對怎么辦、怎樣對付(處置、安頓)。
例:①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其如土石何?②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③今者出,未辭也,為之奈何?(《鴻門宴》)
如何(何如)、奈何、若何(何若)連用,表詢問或商量的語氣,相當于現代漢語的怎么樣(的)、為什么、怎么等。例: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廉頗藺相如列傳》)。在這種習慣說法中,如果插入之,就構成如之何、若之何、奈之何,可譯為為什么或怎么辦怎么對付(處置,安頓),有詢問怎么處理的意思。例:林父之事君也,進思盡忠,退思補過,社稷之衛也,若之何殺之?
2、庸乎相當于現代漢語的哪里(怎么)呢?
例: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韓愈《師說》)
3、獨耶、獨哉相當于現代漢語的難道嗎。例:①獨不憐公子之姊耶?(《信陵君竊符救趙》)⑵相如雖駑,獨畏廉將軍哉?(《廉頗藺相如列傳》)
4、何也(何也)、何哉(何哉)連用,表詢問,相當于現代漢語的為什么呢、什么呢?、怎么呢?例:而此獨以鐘名,何哉?(蘇軾《石鐘山記》)
5、何(奚)以為(何以是以何的倒裝,意思是用什么、拿什么、憑什么)、何(奚、曷)譯為用做什么呢?、要干什么呢?、為什么要呢?例: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為?(《論語?季氏》)
6、何之有是有何的倒裝,何一般作定語。相當于現代漢語的有什么呢?例:宋何罪之有?(《墨子?公輸》)
7、安乎、安哉相當于現代漢語的怎么呢、哪里呢。例: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史記?陳涉世家》)
【高考語文文言文固定句式】相關文章:
文言文常見的固定句式09-28
高中語文文言文固定句式12-02
文言文中的固定反問句式09-13
文言文固定句式結構解析12-08
文言文固定句式之表示疑問句式素材08-30
初中語文固定句式總結05-09
固定句式總結05-10
關于高中文言文固定句式有哪些10-18
中考語文文言文句式總結03-15
文言文常見的句式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