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文言文閱讀訓練
莽遣中郎將藺苞、副校尉戴級將兵萬騎,多赍珍寶至云中塞下,詔誘呼韓邪諸子,欲以次拜為十五單于。苞、級使譯出塞,誘呼左犁污王咸、咸子登、助三人至。至則脅拜咸為孝單于,助為順單于,皆厚加賞賜;傳送助、登長安。莽封苞為宣威公,拜為虎牙將軍;封級為揚威公,拜為虎賁將軍。單于聞之,怒曰:先單于受漢宣帝恩,不可負也。今天子非宣帝子孫,何以得立!遣左骨都侯、右伊秩訾王呼盧訾及左賢王樂將兵入云中益壽塞,大殺吏民。是后,單于歷告左右部都尉、諸邊王入塞寇盜,大輩萬余,中輩數千,少者數百,殺雁門、朔方太守、郡尉,略吏民畜產,不可勝數,緣邊虛耗。
是時諸將在邊,以大眾未集,未敢出擊匈奴。討穢將軍嚴尤諫曰:臣聞匈奴為害,所從來久矣,未聞上世有必征之者也。后世三家周、秦、漢征之,然皆未有得上策者也。周得中策,漢得下策,秦無策焉。當周宣王時,獫狁內侵,至于涇陽;命將征之,盡境而還。其視戎狄之侵,譬猶蚊虻,驅之而已,故天下稱明,是為中策。漢武帝選將練兵,約赍輕糧,深入遠戍,雖有克獲之功,胡輒報之。兵連禍結三十余年,中國罷耗,匈奴亦創艾,而天下稱武,是為下策。秦始皇不忍小恥而輕民力,筑長城之固,延袤萬里,轉輸之行,起于負海;疆境既完,中國內竭,以喪社稷,是為無策。今天下遭陽九之厄①,比年饑饉,西北邊尤甚。發三十萬眾,具三百日糧,東援海、代,南取江、淮,然后乃備。計其道里,一年尚未集合,兵先至者聚居暴露,師老械弊,勢不可用,此一難也。邊既空虛,不能奉軍糧,內調郡國,不相及屬,此二難也。計一人三百日食,用十八斛,非牛力不能勝;牛又自當赍食,加二十斛,重矣;胡地沙鹵,多乏水草,以往事揆之,軍出未滿百日,牛必物故且盡,余糧尚多,人不能負,此三難也。胡地秋冬甚寒,春夏甚風,多赍釜、薪炭,重不可勝,食飲水,以歷四時,師有疾疫之憂,是故前世伐胡不過百日,非不欲久,勢力不能,此四難也。輜重自隨,則輕銳者少,不得疾行,虜徐遁逃,勢不能及。幸而逢虜,又累輜重;如遇險阻,銜尾相隨,虜要遮前后,危殆不測,此五難也。大用民力,功不可必立,臣伏憂之!今既發兵,宜縱先至者,令臣尤等深入霆擊,且以創艾胡虜。莽不聽尤言,轉兵谷如故,天下騷動。數年之間,北邊虛空,野有暴骨矣。(選自《資治通鑒漢紀二十九王莽中始三年》)
①陽九之厄:指災難之年或厄運。
17.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多赍珍寶至云中塞下 赍:攜帶
B.兵連禍結三十余年,中國罷耗 罷:通疲
C.以往事揆之 揆:揣度,估量
D.虜要遮前后 要:如要,要是
18.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是時諸將在邊,以大眾未集 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B.命將征之,盡境而還 愛其子,擇師而教之
C.南取江、淮,然后乃備 而后乃今將圖南
D.軍出未滿百日,牛必物故且盡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辭
19.下列各句中加點詞語古今有相同意義的一項是
A.歷告左右部都尉、諸邊王入塞寇盜
B.疆境既完,中國內竭
C.兵先至者聚居暴露
D.令臣尤等深入霆擊
20.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王莽當政后,對北方匈奴政權采取了拉攏分化政策,讓藺苞、戴級用豐厚的珍寶招誘呼韓邪部并加封官爵,試圖割裂其勢力,因而激怒了單于,給邊關帶來了災禍。
B.北方邊境的漢與外民族之間的矛盾由來已久,漢代以前的歷代執政者處理這一矛盾的策略也各不相同。做得最差的是秦始皇,較好的是周宣王,然而都沒有解決雙方的對立,都不是最好的辦法。
C.要發兵征討邊關,王莽政權勢必面臨一系列的.難題,而這些難題的核心是軍用物資的征集和調運。討穢將軍嚴尤清醒地認識到嚴峻的現實,以致俯臥床榻也深深憂慮,所以向王莽真誠直諫。
D.通過本文中的事實和古今更多的史實可以看出,在封建統治時代,要達成中外民族的和解,雙方統治階級之間的相互認可和和解往往起著重要的作用。
【高一文言文閱讀訓練】相關文章:
文言文閱讀訓練06-13
童趣文言文閱讀訓練05-10
高考文言文閱讀訓練05-11
文言文的閱讀訓練及答案03-19
《孔穎達》文言文閱讀訓練05-07
文言文閱讀訓練及答案06-15
高一閱讀訓練答案10-16
文言文閱讀理解訓練題05-13
文言文比較閱讀訓練題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