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師說》文言文師說知識點歸納
在我們平凡的學生生涯里,大家都背過各種知識點吧?知識點有時候特指教科書上或考試的知識。掌握知識點是我們提高成績的關鍵!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師說》文言文師說知識點歸納,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原文】
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之;生乎吾后,其聞道也亦先乎吾,吾從而師之。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嗟乎!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遠矣,猶且從師而問焉;今之眾人,其下圣人也亦遠矣,而恥學于師。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為圣,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于此乎?愛其子,擇師而教之;于其身也,則恥師焉,惑矣。彼童子之師,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巫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士大夫之族,曰師曰弟子云者,則群聚而笑之。問之,則曰:彼與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嗚呼!師道之不復可知矣。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
圣人無常師。孔子師郯子、萇弘、師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賢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則必有我師。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聞道有先后,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藝經傳皆通習之,不拘于時,學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師說》以貽之。
【譯文】
古代求學的人必定有老師。老師,是用來傳授道理、講授學業、解答疑難問題的。人不是一生下來就懂得道理的,誰能沒有疑惑?有了疑惑,如果不跟老師學習,那些成為疑難的問題,就始終不能解開。出生在我之前的人,他懂得的道理本來就比我早,我跟從他,拜他為老師;出生在我之后的人,如果他懂得道理也比我早,我也跟從他,拜他為老師。我是向他學習道理的,哪管他的年齡比我大還是小呢?因此,無論高低貴賤,無論年長年幼,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師所在的地方。
唉!古代從師學習的風尚不流傳已經很久了,要人沒有疑惑也難了!古代的圣人,他們超出一般人很遠,尚且要跟從老師請教(他,焉為代詞);現在的一般人,他們才智不及圣人也很遠,卻以向老師學習為恥。因此,圣人更加圣明,愚人更加愚昧。圣人之所以成為圣人,愚人之所以成為愚人,大概都是由于這個原因吧?愛自己的孩子,選擇老師來教他。但是對于他自己,卻以跟從老師學習為可恥,真是糊涂啊!那些兒童的老師,教他讀書,學習書中的文句的停頓,并不是我所說的傳授道理,解答疑難問題的老師。不知句子停頓要問老師,有疑惑不能解決卻不愿問老師;小的方面學習了大的卻丟了[2]。我沒有看到他的明達。巫醫、樂師、各種工匠這些人,不以互相學習為恥。士大夫這一類人,聽到稱老師稱弟子的人,就聚在一起嘲笑他們。問他們,就說:他和他年齡差不多,懂得的道理也差不多。把地位低的人當做老師,就足以感到恥辱;把官大的人當做老師,就被認為近于諂媚。哎!求師的風尚難以恢復由此可以知道了!巫醫、樂師、各種工匠這些人,君子不屑一提,現在他們的智慧竟然反而比不上這些人了,這真是奇怪啊!
圣人沒有固定的老師,孔子曾以郯子、萇弘、師襄、老聃為師。郯子這些人,賢能都比不上孔子。孔子說:三人行,則必有我師。所以學生不一定不如老師,老師不一定比學生賢明。接受道理有早有晚,學問和技藝上各有各的專門研究,如此而已。
李家的孩子叫李蟠的,十七歲,喜歡古文,六藝的經文和傳文都普遍地學習了,沒有被時代的風氣所影響,向我學習。我贊賞他能履行古人之道,寫《師說》送給他。
《師說》知識點歸納
一、通假字
1、傳道受業解惑(受通授,傳授)
2、或不焉,或師焉(不通否)
二、古今異義
1、古之學者必有師:(古)泛指求學的人;讀書人。(今)指有專門學問的人。
2、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古)特殊指示代詞所與介詞以結合,譯為㈠用來辦法(方式、工具、依據等);㈡的原因(或緣由)。(今)表因果關系的連詞。
3、無貴無賤,無長無少:(古)無論,不論。(今)沒有。
4、小學而大遺:(古)①小的方面;②一般指研究文字、訓詁、音韻的學問。(今)對兒童、少年實施初等教育的學校。
5、句讀之不知:(古)句子停頓的地方。(今)看字發出聲音。
6、今之眾人:(古)一般人、普通人。(今)許多的人。
7、吾從而師之:(古)跟隨。(今)連詞,表目的和結果。
8、師不必賢于弟子:(古)不一定。(今)不需要。
三、一詞多義
(1)師
1、古之學者必有師(名詞,老師)
2、吾師道也(動詞,學習)
3、吾從而師之(意動用法,以為師)
4、師道之不傳也久矣(動詞,從師)
5、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名詞,有專門技藝的人)
6、十年春,齊師伐我(名詞,軍隊)
(2)傳
1、師道之不傳也久矣(動詞,流傳)
2、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動詞,傳授)
3、六藝經傳皆通習之(名詞,古代解釋經書的書)
4、朔氣傳金柝(動詞,傳遞,傳送)
5、舍相如廣成傳舍(名詞,客舍)
其
1、愛其子,擇師而教之(代詞,表領屬關系,他(它)的,他(它)們的)
2、其聞道也亦先乎吾(代詞,他,他們)
3、其為惑也終不解矣(代詞,表遠指,那)
4、其皆出于此乎(副詞,表推測、估計語氣,大概,或許)
5、其可怪也歟(副詞,表反詰語氣,難道,真的)
6、傳其道解其惑者也(代詞,前指老師的;后指學生的)
7、其出人也遠矣(代詞,指圣人)
8、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代詞,指聞道先乎吾的人)
(5)于
1、其皆出于此乎(介詞,表動作行為的處所,從)
2、拜送書于庭(介詞,表動作行為的處所,在)
3、學于余(恥學于師)(介詞,表動作行為的趨向,向)
4、于其身也(介詞,表動作行為的對象,對,對于)
5、師不必賢于弟子(介詞,表比較,比)
6、不拘于時(介詞,表被動,被)
(6)之
1、非蛇鱔之穴無可寄托者(助詞,的)
2、擇師而教之(代詞,他)
3、師道之不傳也久矣(助詞,取消句子獨立性)
4、句讀之不知(助詞,賓語前置的標志)
5、巫醫樂師百工之人(代詞,這類,這些)
6、輟耕之壟上(動詞,到,往)
7、愛其子,擇師而教之(代詞,他)
8、師道之不復,可知矣(結構助詞。取消獨立性)
9、六藝經傳,皆通習之(代詞,代六藝經傳)
10、君將哀而生之乎(代詞,我)
11、蚓無爪牙之利(助詞,定語后置的標志)
12、吾欲之南海(動詞,到、往)
四、詞類活用
1、其下圣人也亦遠矣(方位名詞作動詞,低于)
2、而恥學于師(意動用法,以為恥)
3、小學而大遺(形容詞作名詞,小或大的方面)
4、位卑則足羞(意動用法,以為羞)
5、吾從而師之(意動用法,以為師)
6、吾師道也(名詞作動
五、文言句式
1、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賓語前置句)
2、不拘于時,學于余。(介賓短語后置句、被動句)
拓展:簡介
韓愈誕生于唐代宗大歷三年(768)的長安,出生僅僅三年之后,他的父親韓仲卿便去世了,自那時開始,幼年的韓愈便開始隨長兄韓會生活,視兄嫂一如父母,并在韓會的輔導下讀書學習。
到七歲時,韓愈身上已經能體現出一種文學的天賦,所謂“七歲屬文,意語天出”、“七歲好學,言出成文”,受到當時有名的文人蕭存的賞識。
大歷十二年(777),韓會因在官場上受到牽連,被貶韶州刺史,韓愈也隨韓會南遷。不幸的是,抵達韶州不久,韓會即因病去世。韓愈先隨長嫂鄭氏送葬于安陽,再一同避居江南,從處理喪事,到往返奔波、撫育子弟等一切重擔,都被鄭氏一人挑起,而其維持不易,自然可以想見。
經濟的重負使得韓愈早早成熟起來,當他十九歲時,便獨身前往長安,要在仕途上有所進取。但與他所預料截然相反的是,自己不僅未能“一戰而霸”,且連續參加三屆考試均無成果。長安米珠薪桂,大不易居,而考試的挫折與對長嫂的愧疚,更使得他“蹉跎顏遂低,摧折氣愈下”。然而他仍然勉力支撐,始終不肯效溜須拍馬之輩四處活動。
隨后,他打道回府,在宣州住了一年,貞元七年(792)再度入京考試。這一次考試的主考官是兵部侍郎陸贄,他是中唐時期有名的駢文家。陸贄以駢文名世,同時對古文也極為在行,并嘗試將古文文法融入駢文。韓愈雖然為了考試違心的習學駢文,真正偏好的卻是古文風貌,所寫文章恰投考官之好,終于一舉得中。
考中進士意味著韓愈獲得了入仕資格,但要想真正得到官職,還要再經過一次吏部的考試。貞元八年(793)年,韓愈返回河陽老家與盧氏女完婚,并取得吏部博學宏詞考試的資格,隨即赴長安應試。
這段時間里,韓愈曾嘗試與官員交游,寫過《與鳳翔邢尚書書》、《應科目時與人疏》等文字,他有名的“相須”、“相資”之說就是在此時提出的。他的干謁書函,始終圍繞著一個議題展開,那就是健全國家發現人才、引用人才的制度。
在第一次博學宏詞試中,韓愈在被中書省復審后駁下落選。這一則是因為他不肯效仿“浮囂之徒”游于公卿之門,專事干謁的舉動,二則是他的古文主張及文風依舊不能被接納。隨后的考試依然如第一次一樣失敗,韓愈生活的窘困也到了極為嚴重的程度。《馬厭谷》、《苦寒歌》都是他在此時的作品。
長安十年,未得一官,韓愈在憤懣憂傷的心情中回到河陽,與盧氏相守。鄉居生活誠然清苦,卻給了他思考的時間。這段時間中,他的思想開始真正涉足一些深刻的問題。貞元十一年(796)九月,他去往洛陽官員云集之處,想要看看是否能在那里得到一些機遇。從貞元十一年到貞元十八年,韓愈的仕宦生涯不過是兩入軍幕,在官職上沒有什么大的起色。但他一生學問道德的理論基礎,卻是在此階段打下的。著名的“五原”,《原道》、《原性》、《原毀》、《原人》、《原鬼》及《師說》、《答李翊書》等文章,都是他這段時間的成果。
貞元十七年(801),韓愈再入京選官,得到祠部員外郎陸傪的引薦,授四門博士。四門博士是四門學的學官。這一職務,與韓愈“汲汲于富貴,以救世為事”的理想相去甚遠,但他對工作也極為竭力盡心。當時,韓愈在京師已經有些名聲,學校學生以外,慕名而來,求學問道者也往往有之。他有問必答,凡登門稱弟子者,他一概不回避師徒名分,這又大悖于當時士子恥于求師的風氣,因此招致許多非議。
貞元十九年(803),韓愈的文名愈盛,由此升遷為監察御史。但當年即因上書《御史臺上論天旱人饑狀》被貶連州陽山。
陽山處嶺南窮荒之地,韓愈在當地關心教育,興辦學校,有許多惠民之政,甚至在他離去時,當地百姓“多以公之姓以名其子”。
貞元二十一年(805),韓愈得到命令,離開陽山,于郴州等待新的任令——即江陵府法曹參軍。這一職務實則屬于職掌猥雜的俗吏,因此韓愈對此憤憤不平,極為不滿。
判司江陵未滿七月,朝中的政局人事都發生著劇烈的變化,韓愈感到有了回歸長安的指望。到元和元年(806),他領到朝中“國子博士”的任命,至元和三年(808),正式擔任此職。元和四年,改官都官員外郎,但他在任上因祠部事務與宦官發生激烈的斗爭,隨后為息事寧人,被改官為河南令。
任河南令不足一年,韓愈在繁劇的政務中堅定地與不法軍人斗爭,興教育,整頓風俗。元和六年(811),韓愈調任職方員外郎。自此時到元和十三年(818),韓愈一直在長安為官,達到他一生仕宦的頂峰。
元和十四年,唐憲宗預備奉迎法門寺佛骨,這是憲宗朝最隆重的一次禮佛活動。歷來堅持反佛的韓愈感覺無法坐視傾城的崇佛狂潮,于是上表切諫,即后世極為有名的《論佛骨表》。言語辛辣,充滿輕蔑嘲諷。這篇上書恰恰是在佛骨已迎入長安,長安士庶的佛事活動達到最高潮之際寫的,文中更有東漢奉佛之后,帝王咸致夭促一類的話,憲宗見書而盛怒,韓愈則因此被貶八千里外的潮州。
被貶時,韓愈已在晚年,且體弱多病,又在荒僻之鄉,境遇極苦。但他在任中勤于王事,終于職守,去害除弊,安定百姓,興辦學校,培育人才。歷代潮州官員中,在職僅半年的韓愈不過是來去匆匆的一個,但他在潮州人文史上的影響卻是最大的,也是最為潮州百姓愛戴的。
元和十四年(819),韓愈被移袁州,次年十一月,又回到長安任職。長慶四年(824),他因病去世,在長安靖安里私第離開了人世,這一年,他五十七歲。
【《師說》文言文師說知識點歸納】相關文章:
《師說》高中語文文言文知識點歸納11-22
文言文師說的譯文09-24
文言文師說的翻譯09-26
師說文言文原文及譯文09-24
師說文言文原文及翻譯08-01
文言文《師說》原文翻譯07-11
師說文言文全文翻譯及賞析10-09
《師說》11-30
《師說》教案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