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石錄》后序(有刪節)文言文閱讀練習及答案
《金石錄》后序
李清照
《金石錄》取上自三代,下迄五季,凡見于金石刻者二千卷。
余建中辛巳,始歸趙氏。侯年二十一,在太學作學生。每朔望謁告出,質衣取半千錢,步入相國寺,市碑文歸。后二年,出仕宦,日就月將,漸益堆積。后或見古今名人書畫,一代奇器,亦復脫衣市易。嘗記崇寧間,有人持徐熙《牡丹圖》求錢二十萬。當時雖貴家子弟,求二十萬錢豈易得鄂?留信宿,計無所出而還之。夫婦相向惋悵者數日。
連守兩郡,竭其俸入以事鉛槧①。每獲一書,即同共勘校,整集簽題。余性偶強記,每飯罷,坐歸來堂烹茶,指堆積書史,言某事在某書某卷第幾頁第幾行,以中否角勝負,為飲茶先后。中即舉杯大笑,至茶傾覆懷中,反不得飲而起。甘心老是鄉矣!收書既成,歸來堂起書庫,大櫥簿甲乙,置書冊。如要講讀,即請鑰上簿,關出卷帙。
至靖康丙午歲,侯守淄川。聞金人犯京師。既長物不能盡載,凡屢減去,尚載書十五車。青州故第,尚鎖書冊什物,金人陷青州,己皆為煨燼矣。建炎己酉夏五月,被旨知湖州,過闕上殿。途中奔馳,冒大暑,感疾。八月十八曰,遂不起,取筆作詩,絕筆而終。葬畢,余無所之。念侯有妹婿任兵部侍郎,從衛在洪州,遂遣二故吏先部送行李往投之。冬十二月,金人陷洪州,遂盡委棄。余搬在臥內者,巋然獨存。時駐蹕章安,從御舟海道之溫,復赴越,又赴杭。盡將家中所有銅器等物,欲赴外廷投進。到越,己移幸四明。不敢留家中,并寫本書寄剡。后官軍收叛卒,取去。所謂巋然獨存者,無慮十去五六矣。惟有書畫硯墨可五七簏②,常在臥榻下。在會稽,卜居土民鐘氏舍,忽一夕,穴壁負五簏去。余悲慟不已,重立賞收贖。所謂巋然獨存者,乃十去其七八。所有一二殘零不成卷部書冊,三數種平平書帖,猶復愛惜如護頭目,何愚也邪!
何得之艱而失之易也?然有有必有無,有聚必有散,乃理之常。所以區區記其終始者,亦欲為后世好古博雅者之戒云。
(選自《〈金石錄〉后序》,有刪節)
注:①槧(qiàn)書的刻本。②簏(lù):竹箱。
4.對下列語句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凡見于金石刻者二千卷 凡:總共
B.始歸趙氏 歸:出嫁
C.以中否角勝負 角:較量
D.遂盡委棄 委:委托
5.下列各組語句中,加點的詞意義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組是(3分)
A.夫婦相向惋悵者數日 然視其左右,來而記之者己少
B.竭其俸入以事鉛槧 臣以供養無主
C.葬畢,余無所之 項伯乃夜馳之沛公軍
D.亦欲為后世好古博雅者之戒云 冰,水為之,而寒于水
6.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本文既小中見大,由家庭而見國家,又因物及人,由書籍的得失聚散而見人世的悲歡離合,具有很高的史學價值和認識意義。
B.燈下校書賞畫,已是興會淋漓,飯后指述典故,比賽勝負,以至于茶傾懷中,更見夫唱婦隨融洽雅趣,一時歡愉氣氛,躍然紙上。
C.丈夫遺物遇亂喪失殆盡,給作者沉重打擊,但“有有必有無,有聚必有散,乃理之常”一句表明她已最終想通,不再為外物所累。
D.本文的語言疏秀淡雅,任憑胸中的'一腔真情勃涌流淌,達到了文由情生、情由文見酌“自然而工”的境地,極易撥動讀者的心弦。
7.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語句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①每朔望謁告出,質衣取半千錢,步入相國寺,市碑文歸。(4分)
②在會稽,卜居土民鐘氏舍,忽一夕,穴壁負五簏去。(3分)
③何得之艱而失之易也?然有有必有無,有聚必有散,乃理之常。(3分)
參考答案:
4.D(委:舍棄,拋棄)
5.C
6.C
7.(1)每月初一、十五,(明誠)請假出去,典當衣服,得到五百銅錢,走進大相國寺,購買碑文回來。
(“望”“質”“市”)
(2)在會稽時,我借住在當地居民姓鐘的人家里,突然一天夜里,有人在墻上挖洞背了五箱離開。
(“穴”“負”)
(3)為什么得來非常艱難而失去卻又是如此容易啊!然而有有必定有無,有聚必定有散,這是人間的常理。
(“何”“乃”)
【《金石錄》后序有刪節文言文閱讀練習及答案】相關文章:
《金石錄》后序閱讀答案10-13
《金石錄》后序文言文閱讀及答案11-30
金石錄后序文言文閱讀答案12-01
《(金石錄)后序》閱讀理解答案11-29
《金石錄后序》閱讀試題06-19
節選自《〈金石錄〉后序》閱讀答案及翻譯12-14
《金石錄》后序譯文練習題06-13
李清照金石錄后序11-23
李清照金石錄后序文言文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