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上余青州書文言文翻譯
《上余青州書》是蘇洵寫的一首文言文,作于宋代。下面是關于上余青州書文言文翻譯的內容,歡迎閱讀!
上余青州書
蘇洵
洵聞之,楚人高令尹子文①之行,日:“三以為令尹而不喜,三奪其今尹而不怒。”其為令尹也,楚人為之喜:而其去令尹也,楚人為之怒。己不期為令尹,而令尹自至。夫今尹子文豈獨惡夫富貴哉?知其不可以求得,而安其自得,是以喜怒不及其心,而人為之囂囂。嗟夫!豈亦不足以見己大而人小邪?脫然為棄于人,而不知棄之為悲:紛然為取于人,而不知取之為樂。
昔者,明公②之初自奮于南海之濱,而為天下之名卿。當其盛時,激昂慷慨,論得失,定可否,左摩西羌,右揣契丹,奉使千里,彈壓強悍不屈之虜,其辯如決河流而東注諸海,名聲四溢于中原而磅礴于戎狄之國,可謂至盛矣!及至中廢而為海濱之匹夫,蓋其間十有余年,明公無求于人,而人亦無求于明公者。其后.適會南蠻縱橫放肆,而莫之或救。明公乃起于民伍之中,折尺篝而笞之,不旋踵而南方義安。夫明公豈有求而為之哉?適會事變以成大功,功成而爵祿至。明公之于進退之事,蓋亦綽綽乎有余裕矣。
悲夫!世俗之人紛紛于富貴之間.而不知自止!達者安于逸樂,而習為高岸之節,碩視四海饑寒窮困之士,莫不顰蹙嘔噦而不樂。窮者藜藿不飽布褐不暖習為貧賤之所摧折仰望貴人之輝光則為之顛倒而失措。此二人者,皆不可與語于輕富貴而安貧賤。何者?彼不知貧富貴賤之正味也。惟天下之習于富貴之榮而狃于貧賤之辱者,而后可與語此。
洵,西蜀之匹夫,嘗有志于當世,因循不遇,遂至于老。然其嘗所欲見者,天下之士,蓋有五六人。五六人者.已略見矣:而獨明公之未嘗見.每以為恨。今明公來朝,而洵適在此,是以不得不見。
伏惟加察,幸甚!
譯文:
我聽說,楚國人認為令尹子文的行為高尚,說:“三次任命他為令尹卻不高興,三次剝奪他令尹的職位卻不憤怒。”他做令尹,楚國人替他高興;而他不做令尹,楚人替他憤怒。我沒期望做令尹,但令尹這個官位自己來了。那令尹子文難道只是厭惡富貴嗎?知道它不可以求得,但安其所得,因此喜怒不觸及到他內心,而別人卻因此喧嘩討論。啊!難道這也不足夠來看出自己的大度,而別人的小氣嗎?超脫的樣子,被人拋棄,而不知道拋棄他是悲哀的.事,忙亂的樣子,被別人任用,卻不知道任用是樂事。
以前,明公您剛開始振起于南海之濱,成為天下的名臣。正當得意之時,激昂慷慨,討論得失,判定對錯,左邊揣摩西羌,右邊揣摩契丹,奉命出使千里之外的地方,打壓強悍不屈服的外敵,你的辯才好像是決口的河流向東注入大海,名聲在中原四溢,在戎狄等蠻夷中也顯出磅礴氣勢,可說是最為興盛。等到中間被罷黜,成為海濱的平民百姓,大概這中間有十多年,您對人無所求,而別人對您也無所求。那以后,恰逢南方少數民族肆意放縱作亂,卻沒有人能夠去解救這危難。您于是在百姓的隊伍中奮起,鞭笞他們,不多時間南方安定。您難道是有所求而做這事嗎?恰好遇到重大事件而成就大的功業,功業成,爵祿自然到了。您對于出仕退隱之事,大概也是綽綽有余啊。
可悲啊!世俗的人在功名利祿之間忙碌追求,卻不知道自行停止。得志的人,安于享樂,習慣做高高在上的樣子,回頭看四海之內忍受饑寒、走投無路之人,沒有不皺眉皺額嘔吐不高興的。處境困難的人吃粗劣的湯羹卻不飽,穿粗布衣服卻不暖,習慣被貧賤的處境摧殘折磨,仰望貴人的光輝則神魂顛倒驚慌失措。這兩種人都不可以對他們說輕視富貴安于貧賤的事。為什么呢?他們不知道貧富貴賤的本質含義。只有天下那些習慣于富貴的榮耀,而且習慣于貧賤的恥辱的人,然才可以與他們談論此類話題。我是四川西部的平民百姓,曾有志于當世,拖延時光未曾有所作為,便到了老年。然而我曾經渴望拜會的人,普天之下,大概五六人而已。那五六個人,我大都已見過,可是唯獨不曾見過閣下您,常常認為是遺憾。如今您回來朝中,而我又在這里,因此不得不見您。
俯伏思量盼望您的回音,我將不勝榮幸!
【上余青州書文言文翻譯】相關文章:
蘇洵上余青州書原文及譯文解析原文及翻譯06-15
子余知人文言文翻譯06-10
《董遇“三余”讀書》文言文翻譯12-15
《董遇談“三余”勤讀》文言文及翻譯04-11
《董遇論三余》文言文翻譯注釋02-07
上問侍臣文言文翻譯04-05
蘇秦說秦王書十上而不行文言文及翻譯09-25
王師范青州人原文及譯文解析翻譯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