巾幗潘將軍文言文翻譯
導讀:文言文是以古漢語為基礎經過加工的書面語。最早根據口語寫成的書面語中可能就已經有了加工。文言文是中國古代的一種書面語言組成的文章,主要包括以先秦時期的口語為基礎而形成的書面語。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巾幗潘將軍文言文翻譯,歡迎閱讀!
全文
大眼妻潘氏,善騎射,自詣省大眼。至于攻陣游獵之際,大眼令妻潘戎裝,或齊金鹿(金和鹿是和在一起的一個字)戰場,或并驅林壑。及至還營,同坐幕下,對諸僚佐,言笑自得,時指之謂人曰:"此潘將軍也。"
譯文
編輯大眼的妻子潘氏,善于騎馬射箭,親自去軍營看望楊大眼。到了打仗狩獵的時候,大眼叫妻子潘氏穿上軍裝,有時一起馳騁沙場,有時一起穿梭于樹林中。等到回到營地時,(他們)一起坐在帳幕的下面,和同僚及助手一起暢談歡笑,當時大眼指著潘氏對人說:“這個是潘將軍。”
詞語解釋
1.大眼:指楊大眼將軍
2.鑣:馬嚼子;此指騎馬。
3.僚佐:同僚及助手;僚,官員
4.戎:穿
5.幕:帳幕
6.或:有時
9.及:等到
10.自詣省大眼:親自去軍營看望楊大眼。
11.至于攻陣游獵之際:到了打仗狩獵的時候。
12.或并驅林壑:有時一起穿梭于樹林中
有諺語“巾幗不讓須眉”:
出處:
出自《巾幗潘將軍》作者不詳。
巾幗是一個漢語詞匯,拼音是jīn guó。古代婦女的頭巾和發飾,借指婦女。巾幗原是古時的一種配飾,寬大似冠,內襯金屬絲套或用削薄的竹木片扎成各種新穎式樣,外裱黑色繒帛或彩色長巾,使用時直接戴在頭頂,再綰以簪釵。這種頭巾式的頭飾叫巾幗。
巾幗的.種類及顏色有多種,如用細長的馬尾制作的叫“剪耄幗”;用黑中透紅顏色制作的叫“紺繒幗”。先秦時期,男女都能戴幗,用作首飾。
到了漢代,才成為婦女專用。三國時有著名的一出戲:諸葛亮出斜谷向司馬懿挑戰,但后者避而不出,諸葛亮便用激將法,派人給司馬懿送去了“巾幗婦女之飾”,以示羞辱。巾幗后來引申為女子的代稱,如今已是對婦女的一種尊稱。
【巾幗潘將軍文言文翻譯】相關文章:
文言文“公輸”翻譯01-20
孟子文言文翻譯01-13
曾子文言文翻譯01-13
海瑞文言文翻譯01-01
江郎才盡文言文翻譯03-17
《唾面自干》文言文翻譯12-19
黃庭堅文言文翻譯10-21
曾子殺豬文言文翻譯03-16
《吳起守信》文言文翻譯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