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燭之武退秦師》原文翻譯及賞析
《燭之武退秦師》講公元前630年,秦、晉合攻鄭國,在自己的國家(鄭國)危難面前,燭之武深明大義、義無返顧,毅然前去與敵國交涉。在強秦面前,燭之武不卑不亢,能言善辯,終于使秦國從鄭國退兵。以下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的《燭之武退秦師》原文翻譯及賞析,歡迎大家參考!
【原文】
《燭之武退秦師》
出處:《左傳·僖公三十年》
九月甲午,晉侯、秦伯⑴圍鄭,以其無禮于晉⑵,且貳于楚⑶也。晉軍函陵⑷,秦軍氾(fàn)南⑸。
佚(yì)之狐⑹言于鄭伯曰:“國危矣,若⑺使燭之武見秦君,師必退。”公從之。辭⑻曰:“臣之壯也⑼,猶⑽不如人;今老矣,無能為也已⑾。”公曰:“吾不能早用⑿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過也⒀。然⒁鄭亡,子亦有不利焉!”許之。⒂
夜縋(zhuì)⒃而出,見秦伯,曰:“秦、晉圍鄭,鄭既⒄知亡矣。若亡鄭而有益于君,敢以煩執事⒅。越國以鄙遠⒆,君知其難也,焉用亡鄭以陪鄰⒇?鄰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鄭以為東道主,行李(li)(21)之往來,共(gōng)其乏困,君亦無所害。且君嘗為晉君賜矣(22),許君焦、瑕,朝濟而夕設版焉(23),君之所知也。夫(fú)晉,何厭(24)之有?既東封鄭(25),又欲肆其西封(26),若[1]不闕(quē)(27)秦,將焉取之?闕秦以利晉,惟君圖之。”秦伯說(yuè),與鄭人盟。使杞子、逢(páng)孫、楊孫戍(shù)之,乃還(huán)。
子犯請擊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28)人之力而敝之,不仁(29);失其所與,不知(zhì)(30);以亂易整,不武(31)。吾其還也(32)。”亦去之。
【注釋】
⑴晉侯、秦伯:指晉文公和秦穆公,春秋時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
⑵以其無禮于晉:指晉文公即位前流亡國外經過鄭國時,沒有受到應有的禮遇。倒裝句,于晉無禮。以,因為,連詞。
⑶且貳于楚:并且從屬于晉的同時又從屬于楚。且,并且。貳,從屬二主。于,對,介詞。
⑷晉軍函陵:晉軍駐扎在函陵。軍,名詞作動詞,駐軍。函陵,鄭國地名,在今河南新鄭北。
⑸氾(fán)南:古代東氾水的南面,在今河南中牟南。
⑹佚(yì)之狐:鄭國大夫。
⑺若:假如。使:派。見:進見。
⑻辭:推辭。
⑼臣之壯也:我壯年的時候。
⑽猶:尚且。
⑾無能為也已:不能干什么了。為,做。已,同“矣”,語氣詞,了。
⑿用:任用。
⒀是寡人之過也:這是我的過錯。是,這。過,過錯。
⒁然:然而。
⒂許之:答應這件事。許,答應。
⒃縋(zhuì):用繩子拴著從城墻上往下吊。
⒄既:已經。亡鄭:使鄭亡。
⒅敢以煩執事:冒昧地拿(亡鄭這件事)麻煩您。這是客氣的說法。執事,執行事務的人,對對方的敬稱。
⒆越國以鄙(bǐ)遠:越過別國而把遠地(鄭國)當作邊邑。越,越過。鄙,邊邑。這里作動詞。
⒇焉用亡鄭以陪鄰:怎么要用滅掉鄭國來給鄰國(晉國)增加(土地)呢?焉,哪里,怎么。以:來。陪:增加。鄰之厚,君之薄也:鄰國的勢力雄厚了,您秦國的勢力也就相對削弱了。之: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
(21)行李:也作“行吏”,外交使節。共(gōng),通“供”,供給。
(22)嘗為晉君賜矣:曾經給予晉君恩惠(指秦穆公曾派兵護送晉惠公回國)。嘗,曾經。為,給予。賜,恩惠。為...賜:施恩。許:答應。
(23)朝濟而夕設版焉:(晉惠公)早上渡過黃河(回國),晚上就筑城防御。濟,渡河。設版,指筑墻。版,筑土墻用的夾板。
(24)厭:通“饜”,滿足。
(25)東封鄭:在東邊讓鄭國成為晉國的邊境。封,疆界。這里作用動詞。
(26)肆其西封:擴展它西邊的疆界。指晉國滅鄭以后,必將圖謀秦國。肆,延伸,擴張。封:疆界。
(27)闕:使...減損。盟:結盟。戍:守衛。還:撤軍回國。
(28)因:依靠。敝:損害。
(29)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依靠別人的力量,又返回來損害他,這是不人道的。
(30)失其所與,不知:失掉自己的同盟者,這是不明智的。與,結交,親附。知:通“智”,明智。
(31)以亂易整,不武:用混亂相攻取代聯合一致,是不符合武德的。易,代替。武,指使用武力是所應遵守得到一準則。不武,不符合武德。
(32)吾其還也:我們還是回去吧。其,表商量或希望的語氣,還是。
(33)去之:離開鄭國。
(34)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假如沒有那個人的力量,我是不會到這個地步的。夫,fú,音同“服”;微,沒有。
【白話翻譯】
晉文公、秦穆公聯合圍攻鄭國,因為鄭國曾對晉文公無禮,并且在與晉國結盟的情況下又與楚國結盟。晉軍駐扎在函陵,秦軍駐扎在氾南。
佚之狐對鄭伯說:“鄭國處于危險之中,如果能派燭之武去見秦伯,一定能說服他們撤軍。”鄭伯同意了。燭之武推辭說:“我年輕時,尚且不如別人;現在老了,做不成什么了。”鄭文公說:“我早先沒有重用您,現在危急之中求您,這是我的過錯。然而鄭國滅亡了,對您也不利啊!”燭之武就答應了。
夜晚用繩子將燭之武從城上放下去,去見秦伯,燭之武說:“秦、晉兩國圍攻鄭國,鄭國已經知道要滅亡了。如果滅掉鄭國對您有好處,那就煩勞您手下的人了。越過晉國把遠方的鄭國作為秦國的東部邊境,您知道是困難的,您何必要滅掉鄭國而增加鄰邦晉國的土地呢?鄰邦的國力雄厚了,您的國力也就相對削弱了。假如放棄滅鄭的打算,而讓鄭國作為您秦國東道上的主人,秦國使者往來,鄭國可以隨時供給他們所缺乏的東西,對您秦國來說,也沒有什么害處。況且,您曾經對晉惠公有恩惠,他也曾答應把焦、瑕二邑割讓給您。然而,他早上渡河歸晉,晚上就筑城拒秦,這是您知道的。有什么能滿足晉國的呢?現在它已把鄭國當作東部的疆界,又想擴張西部的疆界。如果不侵損秦國,晉國從哪里取得它所企求的土地呢?秦國受損而晉國受益,您好好考慮考慮吧!”秦伯高興了,就與鄭國簽訂了盟約。并派杞子、逢孫、楊孫幫鄭國守衛,就率軍回國。
子犯請求晉文公下令攻擊秦軍。晉文公說:“不行!假如沒有那人的支持,我就不會有今天。借助了別人的力量而又去損害他,這是不仁義的;失掉自己的同盟國,這是不明智的;以混亂代替聯合一致,這是不勇武的。我們還是回去吧!”晉軍也撤離了鄭國。
【講解】
《燭之武退秦師》見《左傳》。《左傳》又名《左氏春秋》。是我國最早的一部編年體歷史名著,也是一部優秀的文學作品。全書從政治、軍事、外交等方面,比較系統地記敘了整個春秋時代各諸侯國所發生的重要事件,同時也較為具體地描繪了一些人物的生活瑣事,真實地反映了當時的社會面貌和政治狀況。《左傳》長于敘事,善于描寫戰爭和記述行人辭令。作者以其敏銳的觀察力,深刻的認識和高度的文學修養,對許多大小歷史事件,作了深刻而生動的記述,形象鮮明,語言優美,成為歷代散文的典范。
本篇所記述的,是秦晉聯合攻打鄭國之前開展的一場外交斗爭。事情發生在公元前630年(魯僖公三十年)。前此兩年(公元前632年,即魯僖公二十八年),爆發了晉楚爭霸的城濮之戰,結果楚國戰敗,晉國稱霸。在城濮之戰中,鄭國曾經出兵幫助楚國,因而結怨于晉,這就是晉秦聯合攻打鄭國的直接原因。這次戰爭,也可以說是城濮之戰的余波。
這是一篇記述行人辭令的散文。鄭國被晉、秦兩個大國的軍隊所包圍,國家危在旦夕,燭之武奉鄭君之命,去說退秦軍。他善于利用矛盾,采取分化瓦解的辦法,一番說辭,便說服了秦君,撤出圍鄭的軍隊,并且派兵幫助鄭國防守,最后晉軍也不得已而撤退,從而解除了鄭國的危機。
這篇文章,贊揚了燭之武在國家危難之際,能夠臨危受命,不避險阻,只身去說服秦君,維護了國家安全的愛國主義精神。同時也反映了春秋時代各諸侯國之間斗爭的復雜性。
本篇的寫作特點,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組織嚴密,前后照應。秦、晉圍鄭的主要原因,是晉國為了擴大自己霸主的威勢,征服異己,再加上晉文公與鄭有個人恩怨。這一事件的發生,與秦毫無關系。文章開頭兩句話“以其無禮于晉,且貳于楚也”,暗示了這一事件的背景,這就為全文的發展作了鋪墊。秦、晉雖是聯合行動,但他們之間并不是無隙可乘,這就容易使人理解:燭之武所以能夠說服秦君并不是偶然的。全文正是按照開頭的預示而展開的。燭之武說退了秦師,孤立了晉國,晉師最后也不得不撤退,正是這一暗示的結果。文章雖然篇幅短小,但有頭有尾,結構嚴密,事件交待得很清楚,矛盾展示得很充分,收尾也十分圓滿。
二、起伏跌宕,生動活潑。《燭之武退秦師》雖然是一篇說理性的文章,但它寫得波瀾起伏,毫不呆板。當鄭國處于危急之際,佚之狐推薦燭之武去說秦君,沒想到引起了燭之武的一番牢騷,使事情發生了波折。鄭文公的引咎自責,也增添了情節的戲劇性。燭之武在說秦君的時候,一開頭就指出亡鄭于秦無益;但接著又退一步說:“若舍鄭以為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以此作為緩沖;緊接下去就緊逼一步說明亡鄭對秦不僅無益,而且有害。當秦國單獨退兵之后,子犯發怒要攻打秦軍,秦、晉關系一下子轉而緊張起來。最后晉文公講了一番道理,晉軍偃旗息鼓,一場風波,終于平息。這樣一張一弛,曲折有致,更能緊扣讀者的心弦,增強作品的感染力。
三、說理透辟,善于辭令。這篇文章,中心是燭之武說秦君。這個主題本身,決定了它必須著意描繪人物語言,使辭令引人入勝。從這點來說,它不愧是一篇非常漂亮的外交辭令。秦、晉圍鄭,完全與秦無關,秦國所以出兵,一是與晉國有同盟關系,二是秦穆公想借此撈一把,以擴張自己的勢力。當他知道亡鄭只能對晉有利,而對秦不僅毫無好處反而有害的時候,他就會一改過去的所為,反過來幫助鄭國。燭之武看準了這一點,緊緊抓住了秦穆公的這一心理,曉之以利害,這就使秦君不能不聽從他的說辭。燭之武斗爭策略的巧妙還表現在,他奉命去說秦君,完全是為了鄭國的利益,而他在說辭里表現的是處處為秦國著想,處處替秦國說話,這就更使秦君易于入耳。一個面臨亡國之危的小國使臣,面對大國的君主,卻能夠不亢不卑,從容辭令,既不刺激對方,又不失本國尊嚴,語言的分寸,掌握得恰到好處。全部說辭只有短短的125個字,卻說了五層意思,說得委婉曲折,面面俱到,從亡鄭于秦無益,說到秦、晉歷史關系,說到晉國滅鄭之后必然進犯秦國,步步深入,層層逼緊,句句打動對方,具有很強的說服力。其語言藝術達到了很高的水平。
這篇文章,除了描寫外交辭令,還有敘事的描寫。無論記言記事,文字各盡其妙,短小精練,活潑生動,是一篇值得學習和借鑒的優秀散文作品。
1.文中是如何交代秦晉圍鄭的原因及形勢的?這與整個故事發展有何關系?
文章的第一段用“無禮于晉”“且貳于楚”交代秦晉圍鄭的原因,又用“晉軍函陵”、“秦軍汜南”說明攻方的態勢,暗示鄭國已經危在旦夕。這就點明了燭之武游說秦伯的背景,為下文的故事發展作了鋪墊。
(1)秦晉圍鄭的兩個原因“無禮于晉”及“貳于楚”都直接關系到晉國,而與秦國無關,這就為燭之武說服秦伯提供了可能性,為故事的發展埋下了伏筆。
(2)秦、晉兩軍,一在函陵(今河南新鄭北),一在汜南(今河南中牟南),兩軍分駐南北兩邊,互不接觸。這為燭之武說服秦伯的秘密活動增加了有利條件。
2.本文在展開故事情節上有何特點?
(1)文章篇幅雖然短小,故事情節卻有頭有尾,層次井然。文章首先交代了故事發生的背景,接著由佚之狐推薦,引出燭之武,這是故事的開端;鄭伯于危急中請燭之武前往秦營,燭之武不念個人私怨,慨然應允,這是故事的發展;燭之武在夜間“縋而出”,秘密私訪秦伯,并用一番動人的.言辭說服了秦伯,這是故事的高潮;秦伯退兵,并派人戍守鄭國,最后晉也被迫退兵,鄭國轉危為安,這是故事的結局。整篇故事結構是完整而嚴謹的。
(2)波瀾迭起,曲折有致。秦晉兩軍夾擊鄭國,形勢十分危急,在這關鍵時刻,佚之狐力薦善于辭令的燭之武,并斷言:“若使燭之武見秦君,師必退。”此為一波。但當鄭伯去請燭之武時,卻遭到了燭之武的拒絕:“臣之壯也,猶不如人;今老矣,無能為也已。”顯然,燭之武對鄭伯過去的用人方針有看法,對自己過去所受到的排擠也是憤懣不平的。此時,鄭伯趕緊認錯:“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過也。”并指出:“然鄭亡,子亦有不利焉。”燭之武深明大義,在決定國家命運的關鍵時刻,不計私怨,捐棄前嫌,毅然應命。這寥寥幾筆,給行文平添了一層波瀾。燭之武利用黑夜,秘密出城會見秦伯,并說服了秦伯,秦伯答應退兵。晉大夫子犯主張襲擊秦軍,形勢又緊張起來了,故事出現了第三折。最后,晉文公分析了形勢,認為“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與,不知;以亂易整,不武。”也撤了兵。至此,鄭終于轉危為安。
3.燭之武為什么能說服秦伯?
這篇文章對燭之武的善于辭令,寫得極為出色。他去說服秦伯,雖然目的是求和,但決不露出一點乞憐相。他利用秦晉之間的矛盾,動之以情,曉之以理,頭頭是道,使人信服。他在說辭里處處為秦著想,使秦伯不得不心悅誠服,不僅答應退兵,而且助鄭防晉。
(1)處處為秦著想。
首先,燭之武開門見山說:“秦、晉圍鄭,鄭既知亡矣”,承認鄭國已處于危亡的地步。但作為鄭大夫的燭之武卻沒有半句為鄭國乞求的話,相反,卻以“若亡鄭而有益于君,敢以煩執事”來表明為秦著想的立場。先分析了“越國以鄙遠”的難處,接著談了亡鄭實際上是增加了別國(晉)的土地,擴展了別國的勢力,而鄰國勢力的增強就意味著秦國勢力的削弱。接下來又分析了存鄭對秦有益無害:“舍鄭以為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一利一害,推心置腹,不由秦伯不動心。
(2)充分利用秦晉的矛盾。
正當秦伯在考慮滅鄭、存鄭對自己的利害關系時,燭之武充分利用這一契機,進一步為秦君分析:“且君嘗為晉君賜矣,許君焦、瑕,朝濟而夕設版焉,君之所知也。”利用秦晉之間的矛盾來離間雙方。這番話不由得秦伯不深思。接著燭之武又把話題引向未來,預言晉國此后的動向:“夫晉,何厭之有?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若不缺秦,將焉取之?”指出晉國貪得無厭,滅鄭之后,必將進而侵犯秦國,秦晉的矛盾將進一步尖銳化。由于晉國當時已成為中原霸主,秦伯對此不能不存有戒心。燭之武的這篇說辭戳到了他的痛處,終于促使他下定決心,改變主意,退兵助鄭。
4.本文寫作上有什么特點?
(1)伏筆與照應
這篇課文雖短,但在敘述故事時,卻能夠處處注意伏筆與照應。例如,在交代秦、晉圍鄭的原因時,說是“以其無禮于晉,且貳于楚也”,說明秦、鄭并沒有多大的矛盾沖突。這就為下文燭之武說退秦軍埋下了伏筆。“夜縋而出”照應了開頭的“秦、晉圍鄭”,“國危矣”。“許君焦、瑕、朝濟而夕設版”和“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又照應了上文秦、晉雖是聯合行動,但貌合神離,既沒有駐扎在一起,彼此的行動也不需要通知對方,這就為秦、鄭聯盟提供了條件。
(2)波瀾起伏
這篇課文波瀾起伏,生動活潑。例如,大軍壓境,鄭國危在旦夕,不禁讓人捏著一把汗,而佚之狐的推薦,使鄭伯看到了一線希望。讀者滿以為燭之武會順利出使敵營,挽狂瀾于既倒,誰知他卻因長期得不到重用而“辭曰”,打起了退堂鼓,使鄭國的希望又趨渺茫。鄭伯的自責,也增添了文章的戲劇性。再如,秦國退兵后,子犯建議攻打秦軍,秦、晉關系頓時又緊張起來。晉公講了一番“仁”“知”“武”的大道理,才平息了一場虛驚。課文有張有弛,曲折有致,增加了文章的藝術感染力。
(3)詳略得當
這篇課文主要是表現燭之武怎樣說退秦師的,所以重點放在燭之武的說辭上。對“退秦師”的前因后果,只作簡略交代。在燭之武“夜縋而出”的前后,鄭國君臣和百姓是怎樣焦急地等待燭之武的消息,秦國君臣又是以怎樣的場面和驕橫態度接待這位即將亡國的使臣,作者都一字未提,而是集中筆墨塑造燭之武的形象,從而做到繁而不雜,有始有終,層次井然。更多文言文學習文章敬請關注“查字典詩詞網文言文閱讀”的古文觀止欄目。
【歷史背景】
秦、晉圍鄭發生在公元前630年(魯僖公三十年)。在這之前,鄭國有兩件事得罪了晉國。一是晉文公當年逃亡路過鄭國時,鄭國沒有以禮相待;二是在公元前632年(魯僖公二十八年)的晉、楚城濮之戰中,鄭國曾出兵幫助楚國(《左傳·僖公二十八年》:“役之三月,鄭伯如楚致其師”)。結果,城濮之戰以楚國失敗而告終。鄭國感到形勢不妙,馬上派子人九出使晉國,與晉結好。甚至在公元前632年五月,“晉侯及鄭伯盟于衡雍”。但是,最終也沒能感化晉國。晉文公(重耳)為了爭奪霸權的需要,還是在兩年后發動了這次戰爭。晉國為什么要聯合秦國圍攻鄭國呢?這是因為,秦國當時也要爭奪霸權,也需要向外擴張。發生在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戰,事實上是兩大軍事集團之間的戰爭。一方是晉文公率晉、宋、齊、秦四國聯軍,另一方則是以楚國為主的楚、陳、蔡、鄭四國聯軍(鄭國名義上沒有參戰,實際上已提前派軍隊到楚國)。兩年后,當晉國發動對鄭國的戰爭時,自然要尋找得力的伙伴。這時的秦國也有向外擴張的愿望,加上可以去“撈上一把”(實質這戰爭與秦國幾乎沒有關系),所以,秦、晉聯合也就是必然的了。鄭國被秦、晉兩個大國包圍,危在旦夕,鄭文公派能言善辯的燭之武前去說服秦伯。燭之武巧妙地勾起秦穆公對秦、晉之間的矛盾的記憶,向秦伯分析了當時的形勢,采取分化瓦解的辦法,說明了保存鄭國對秦有利、滅掉鄭國對秦不利的道理,終于說服了秦伯。秦伯不僅撤走了圍鄭的秦軍,而且派兵保衛鄭國,迫使晉國也不得不撤兵,從而解除了鄭國的危機。燭之武臨危受命,不畏艱險,只身說服秦君,解除國難,表現了他機智善辯的外交才能。
【《燭之武退秦師》原文翻譯及賞析】相關文章:
《燭之武退秦師》閱讀練習答案及翻譯07-16
《燭之武退秦師》文言文賞析08-08
《燭之武退秦師》說課11-25
《燭之武退秦師》課文講解12-12
《燭之武退秦師》左丘明文言文原文注釋翻譯07-16
《燭之武退秦師》文言文譯文08-16
燭之武退秦師文言文閱讀題及答案08-10
燭之武退秦師說課稿10篇11-10
常武原文翻譯及賞析2篇03-05
武侯廟_詩原文賞析及翻譯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