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十則》的文言現象
導語:《論語》集中了孔子的主要思想,是孔子弟子收集整理而成的著作。下面是《論語十則》的文言文知識點,歡迎參考!
論語十則原文閱讀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學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學而》)
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為政》)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為政》)
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為政》)
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里仁》)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遠乎?”(《泰伯》)
子曰:“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
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衛靈公》)
古今異義
學而時習之:“時”:古義:按一定的.時間,今義:時間。
“習”:古義:復習,今義:學習。
吾日三省吾身:“日”古義:每日,今義:一日。
“三”古義:泛指多數,虛數 今義:數詞,三。
與朋友交而不信乎:“信”古義:真誠,誠實,今義:相信。
溫故而知新:“故”古義:舊的知識,今義:過去的,老的(此古義變今義是意擴大了范圍)。
擇其善者而從之:“善者”古義:優點,今義:善良。
“從”古義:跟從(學習),今義:跟從(此古義變今義也是意擴大了范圍)。
可以為師矣:“可以”:古義:可以(憑借)把,今義:可能、許可。
詞類活用
吾日三省吾身:日,每天,名詞作狀語;
溫故而知新:故,舊知識,形容詞作名詞。新,新的知識,形容詞作名詞。
傳不習乎:傳,傳授的知識,動詞作名詞。
學而時習之:時,名詞作狀語,可譯為按時。
擇其善者而從之:善,形容詞活用作名詞,指“優點長處”。
見賢思齊焉:賢,形容詞活用作名詞,可譯為賢人。齊,形容詞活用作動詞,表示看齊。
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后,方位名詞代理活用作狀語。
通假字
不亦說乎:“說”通“悅”的古字,愉悅,高興。
是知也:“知”通“智”,聰明,智慧。
誨女知之乎 :“女 ”通:“汝”,你。
特殊句式
(1)判斷句
是知也 (“也”表判斷)
(2)省略句
1.可以(之)為師矣(省略賓語“之”)
2.人不知(之)而不慍(省略賓語“之”)
一詞多義
1. 知:
(1)了解(人不知而不慍)。
(2)明白(誨女知之乎)。
(3)是知也(通“智”,智慧)。
2.而:
(1)轉折連詞(人不知而不慍)。
(2)順承連詞(溫故而知新)。
(3)并列連詞(任重而道遠)。
(4)遞進連詞。
(5)修飾連詞。
(6)因果連詞。
3、之:
(1)代詞。
(2)助詞。
(3)語氣詞。
4、信:①與朋友交而不信乎:真誠、誠實 。
②欲信大義于天下:通“伸”伸張。
【《論語十則》的文言現象】相關文章:
論語十則文言文原文11-22
《論語十則》原文及翻譯論語十則作品賞析10-12
《墨池記》文言現象10-08
論語十則讀后感作文04-10
答謝中書書中的文言現象10-15
曾鞏《墨池記》的文言現象11-18
《滕王閣序》文言現象11-15
曾鞏《墨池記》文言現象10-13
論語十則原文及其翻譯的古詩文10-30
《論語》十則導學案設計(人教版高二選修)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