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蘇軾《趙清獻公神道碑》原文及翻譯
蘇軾的文學思想是文、道并重。他推崇韓愈和歐陽修對古文的貢獻,都是兼從文、道兩方面著眼。下面和小編一起來看看蘇軾《趙清獻公神道碑》原文及翻譯。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蘇軾《趙清獻公神道碑》原文及翻譯
原文:
故太子少師清獻趙公,既薨之三年,其子除喪來告于朝曰:“先臣既葬,而墓隧之碑無名與文,無以昭示來世,敢以請。”天子曰:“嘻,茲予先正,以惠術擾民如鄭子產,以忠言摩士如晉叔向。”乃以愛直名其碑,而又命臣軾為之文。
公諱抃,字閱道。少孤且貧,刻意力學,中景祐元年進士乙科。為武安軍節度推官。民有偽造印者,吏皆以為當死。公獨曰:“造在赦前,而用在赦后。赦前不用,赦后不造,法皆不死。”卒免死。一府皆服。閱歲,徙通判宜州。卒有殺人當死者,方系獄,病癱未潰。公使醫療之,得不瘐死。會赦以免。公愛人之周,類如此。
公得虔州,地遠而民好訟,人謂公不樂。公欣然過家上冢而去。既至,遇吏民簡易,嚴而不苛,悉召諸縣令告之:“為令當自任事,勿以事諉郡,茍事辦而民悅,吾一無所問。”令皆喜,爭盡力,虔事為少,獄以屢空。改修鹽法,民賴其利。神宗即位,召知諫院。故事,近臣自成都還,將大用,必更省府,不為諫官。大臣為言。上曰:“用趙某為諫官,賴其言耳。茍欲用之,何傷!”及謝,上謂公:“聞卿匹馬入蜀,以一琴一龜自隨。為政簡易,亦稱是耶?”公知上意,將用其言,即上疏論呂誨、范純仁皆骨鯁敢言,久譴不復,無以慰縉紳之望。上納其說。熙寧三年四月,除資政殿學士知杭州。
公年未七十,告老于朝,不許,請之不已。元豐二年二月,加太子少保致仕。時年七十二矣。退居于衢,有溪石松竹之勝,東南高士多從之游。始公自杭致仕,杭人留公不得行。公曰:“六年當復來。”至是適六歲矣。杭人德公,逆者如見父母。
以疾還衢,有大星隕焉。二日而公薨。實七年八月癸巳也。訃聞,天子贈太子少師,謚曰“清獻”。
(選自《唐宋八大家文集》卷九十七)
譯文:
亡故的太子少師趙清獻公,去世三年以后,他的兒子守孝期滿來向朝廷報告說:“先父已經安葬,然而墓道上的碑還沒有名稱和碑文,沒有什么可以用來顯示給后人,(現在)冒昧地向朝廷請示。”皇上說:“啊,這位是我先前的賢臣,像鄭國的子產一樣用仁愛的方法安撫百姓,像晉國的叔向一樣用忠厚的語言勉勵士人。”于是用“愛直”命名他的墓碑,接著又命令我為他寫碑文。
趙公名抃,字閱道。(他)幼年喪父,并且家境貧困,他就專心致志努力學習,考取景祐元年的進士乙科。任武安軍節度推官。有個偽造印章的百姓,官員們都認為他應當被被處死。只有趙公說:“(他的印章)偽造在大赦之前,使用在大赦之后。大赦之前沒有使用,大赦之后沒有偽造,依法都不應該處死。”最終(那個人)免于死罪,全府的人都很佩服。過了一年,改任宜州通判。有個因殺人被判死罪的士卒,正關押在牢獄里,生病癱瘓了,身體還沒有潰爛。趙公派醫官為他治療,使他不至于死在獄中。后來遇上朝廷大赦天下,這個士卒獲得了赦免。趙公關愛百姓的周到,大致都像這樣。
趙公主政虔州,(虔州)地處偏遠,并且百姓喜歡在爭辯訴訟,人們都認為趙公會不高興(赴任)。(可是)趙公愉快地回到家里祭祀祖墓后就離家上任了。到了虔州,(趙公)對待官吏、百姓行事簡易,要求嚴格而不苛刻。他把各縣縣令全都召集在一起,告訴他們:“做縣令應當自己承擔責任,不要把事情推諉給郡府,假如事情處理好了,百姓也高興,我就一點也不過問了。”縣令都很高興,爭相盡心盡力做事,虔州的案件因此減少,監獄里面也因此屢屢空了下來。他又修改鹽法,百姓依靠這些措施獲得了好處。神宗即位,召趙公回京掌管諫院。根據先例,皇帝身邊的大臣從成都回到京城,將要被重用,必定先更換到朝廷一個部門任職,不能直接任命為諫官。大臣為此向皇帝進言。皇上說:“任用趙愛卿作為諫官,是要依靠他敢直言啊。暫且要這樣任用他,有什么妨礙!”到了趙公謝恩時,皇上對他說:“聽說你單身一人就入了蜀地,隨身僅攜帶一張琴和一只龜,你處理政事的簡易也與其相稱吧?”趙公知道皇上的心意,將會采納他的建議,就向皇上呈上奏章說呂誨、范純仁都正直敢諫,被貶謫很久了還不起用,這沒法用來慰撫官員的心。皇上采納了他的意見。熙寧三年四月,(皇上)授予趙公資政殿學士的官銜,讓他主管杭州政務。
趙公還沒到七十歲,向朝廷請求告老還鄉,沒有被允許。他就不停地請求。元豐二年二月,加封太子少保的官職后退休。當時七十二歲了。趙公回到衢州老家居住,這里有溪水山石松樹竹林等美景,吳越一帶品行高尚的人都和他交往。趙公當初從杭州退休時,杭州人挽留他,他無法離開。趙公說:“六年以后我會再回來。”到這時剛好六年了。杭州人感恩趙公,迎接他就像見到了父母一樣。
趙公因為生病回到衢州,當時天上有一顆大星星墜落下來了。兩天后趙公去世。這一天是元豐七年八月癸巳日。報喪的文告發布后,皇帝追封他為太子少師,謚號為“清獻”。
拓展資料:
人物生平
早年經歷
蘇軾于宋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11](1037年1月8日)出生于眉州眉山,是初唐大臣蘇味道之后。蘇軾的父親蘇洵,即《三字經》里提到的“二十七,始發奮”的“蘇老泉”。蘇洵發奮雖晚,但是很用功。蘇軾其名“軾”原意為車前的扶手,取其默默無聞卻扶危救困,不可或缺之意。慶歷八年(1048年),蘇洵因父喪居家,閉戶讀書,把自己的學識品行教授給蘇軾與幼子蘇轍。
蘇軾生性放達,為人率真,深得道家風范。好交友、好美食,創造許多飲食精品,好品茗,亦雅好游山林。
進京應試
嘉祐元年(1056年),蘇軾首次出川赴京,參加朝廷的科舉考試。蘇洵帶著二十一歲(農歷虛歲)的蘇軾、十九歲的蘇轍,自偏僻的西蜀地區,沿江東下,于嘉祐二年(1057年)進京應試。
當時的主考官是文壇領袖歐陽修,小試官是詩壇宿將梅堯臣。二人正銳意于革新,蘇軾清新灑脫的文風,一下子把他們震動了。策論的題目是《刑賞忠厚之至論》,蘇軾的策論獲得主考官歐陽修的賞識,卻因歐陽修誤認為是自己的弟子曾鞏所作,為了避嫌,使他只得第二。蘇軾在文中寫道:“皋陶為士,將殺人。皋陶曰殺之三,堯曰宥之三。”歐、梅二公既嘆賞其文,卻不知這幾句話的出處。及蘇軾謁謝,即以此問軾,蘇軾答道:“何必知道出處!”歐陽修聽后,不禁對蘇軾的豪邁、敢于創新極為欣賞,而且預見了蘇軾的將來:“此人可謂善讀書,善用書,他日文章必獨步天下。”
名動京師
在歐陽修的一再稱贊下,蘇軾一時聲名大噪。他每有新作,立刻就會傳遍京師。當父子名動京師、正要大展身手時,突然傳來蘇軾蘇轍的母親病故的噩耗。二兄弟隨父回鄉奔喪。
嘉祐四年(1059年)十月,守喪期滿回京。
嘉祐六年(1061年),蘇軾應中制科考試,即通常所謂的“三年京察”,入第三等,為“百年第一”,授大理評事、簽書鳳翔府判官。[23]四年后還朝,任判登聞鼓院。
治平三年(1066年),蘇洵病逝,蘇軾、蘇轍兄弟扶柩還鄉,守孝三年。三年之后,蘇軾還朝。此時,震動朝野的王安石變法開始。蘇軾的許多師友,包括當初賞識他的歐陽修在內,因反對新法與新任宰相王安石政見不合,被迫離京。朝野舊雨凋零,蘇軾眼中所見,已不是他二十歲時所見的“平和世界”。
自請出京
熙寧四年(1071年),蘇軾上書談論新法的弊病。王安石頗感憤怒,于是讓御史謝景在神宗面前陳說蘇軾的過失。蘇軾于是請求出京任職,被授為杭州通判。
熙寧七年(1074年)秋,蘇軾調往密州(山東諸城)任知州。
徙知徐州
熙寧十年(1077年)四月至元豐二年(1079年)三月,在徐州任知州。黃河在曹村決口,使梁山泊泛濫,南清河水溢出故道,洪水匯聚在徐州城下,暴漲的洪水不時泄出,城墻即將被洪水沖毀,富有的百姓爭相出城躲避洪水,蘇軾說:“富民出城,全城百姓都會動搖,我和誰來守城?我在這里,洪水決不能沖毀城墻。”驅使富民重新回到城里。蘇軾到武衛營,呼喊士兵長官說:“河水即將沖毀城墻,事情危急,雖然你們是禁軍,但也請你們為我盡一點力。”士兵長官說:“太守尚且不躲避路上的洪水,我輩小人,應當效命。”帶領他的士兵們拿著畚箕鐵鍬出來,修筑東南長堤,頭起戲馬臺,尾連著城墻。雨日夜不停地下,城墻露出水面僅僅只有三版那么高。蘇軾搭建小草屋住在城墻上,路過自己家門也不進去,派官吏分別堵塞缺口以守護城墻,終于保全了徐州城。又請求征調明年夫役增筑徐州舊城,修建木質護岸,以防洪水再來。朝廷同意了他的請求。蘇軾在《上皇帝書》中說:“及移守徐州,覽觀山川之形勢,察其風俗之所上,而考之于載籍,然后又知徐州為南北之襟要,而京東諸郡安危所寄也……州之東北七十余里,即利國監,自古為鐵官,商賈所聚,其民富樂,凡三十六冶,冶戶皆大家,藏鏹巨萬,常為盜賊所窺,而兵衛寡弱,有同兒戲。”
蘇軾在徐州期間,建蘇堤、筑黃樓、種植青松、訪獲石炭,于徐門石潭祈雨,于徐州漢高帝廟祈晴,于蕭縣霧豬泉祈雪,與弟弟蘇轍會宿于逍遙堂百余日,“同泛清河古汴”,與客游泗水,登魋山,吹笛飲酒,乘月而歸。蘇軾對王鞏說:“李太白死,世無此樂三百年矣!”蘇軾離開徐州之際,卜田徐州城南的爾家川,“欲買爾家田,歸種三頃稻。因營山前宅,遂作泗濱老。”[27]稱“余為彭城二年,樂其土風。將去不忍,而彭城之父老亦莫余厭也,將買田于泗水之上而老焉。”
元豐二年(1079年)四月調為湖州知州。他在地方任職時革新除弊,因法便民,頗有政績。
烏臺詩案
元豐二年(1079年),四十四歲的蘇軾被調為湖州知州。上任后,他即給神宗寫了一封《湖州謝表》,這本是例行公事,但蘇軾是詩人,筆端常帶感情,即使官樣文章,也忘不了加上點個人色彩,說自己“愚不適時,難以追陪新進”,“老不生事或能牧養小民”,這些話被新黨利用,說他“愚弄朝廷,妄自尊大”、“銜怨懷怒”、“指斥乘輿”、“包藏禍心”,又諷刺政府,莽撞無禮,對皇帝不忠,如此大罪可謂死有余辜。他們從蘇軾的大量詩作中挑出他們認為隱含譏諷之意的句子,一時間,朝廷內一片倒蘇之聲。七月二十八日,上任才三個月的蘇軾被御史臺的吏卒逮捕,解往京師,受牽連者達數十人。這就是北宋著名的“烏臺詩案”(烏臺,即御史臺,因其上植柏樹,終年棲息烏鴉,故稱烏臺)。
烏臺詩案這一巨大打擊成為蘇軾一生的轉折點。新黨們非要置蘇軾于死地不可,救援活動也在朝野同時展開。不但與蘇軾政見相同的許多元老紛紛上書,連一些變法派的有識之士也勸諫神宗不要殺蘇軾。王安石當時退休金陵,也上書說:“安有圣世而殺才士乎?”在大家努力下,這場詩案就因王安石“一言而決”,蘇軾得到從輕發落,貶為黃州(今湖北黃岡)團練副使,“本州安置”,受當地官員監視。蘇軾下獄一百零三日,險遭殺身之禍。幸虧宋太祖趙匡胤時定下不殺士大夫的國策,他才算躲過一劫。[28]
被貶黃州
黃州團練副使一職相當低微,并無實權,而此時蘇軾經此一役已變得心灰意冷。蘇軾到任后,心情郁悶,曾多次到黃州城外的赤壁山游覽,寫下了《赤壁賦》、《后赤壁賦》和《念奴嬌·赤壁懷古》等名作,以此來寄托他謫居時的思想感情。公務之余,他帶領家人開墾城東的一塊坡地,種田幫補生計。“東坡居士”的別號便是蘇軾在這時起的。
東山再起
元豐七年(1084年),蘇軾離開黃州,奉詔赴汝州就任。由于長途跋涉,旅途勞頓,蘇軾的幼兒不幸夭折。汝州路途遙遠,且路費已盡,再加上喪子之痛,蘇軾便上書朝廷,請求暫時不去汝州,先到常州居住,后被批準。當他準備要南返常州時,神宗駕崩。常州一帶水網交錯,風景優美。他在常州居住,既無饑寒之憂,又可享美景之樂,而且遠離了京城政治的紛爭,能與家人、眾多朋友朝夕相處。蘇軾于是選擇常州作為自己的終老之地。[29]
元豐八年(1085年),宋哲宗即位,高太后以哲宗年幼為名,臨朝聽政,司馬光重新被啟用為相,以王安石為首的新黨被打壓。蘇軾復為朝奉郎知登州(蓬萊)。四個月后,以禮部郎中被召還朝。在朝半月,升為起居舍人。三個月后,升中書舍人。不久,再又升翰林學士、知制誥,知禮部貢舉。[30]當蘇軾看到新興勢力拼命壓制王安石集團的人物及盡廢新法后,認為其與所謂“王黨”不過一丘之貉,再次向朝廷提出諫議。他對舊黨執政后,暴露出的腐敗現象進行了抨擊,由此,他又引起了保守勢力的極力反對,于是又遭誣告陷害。蘇軾至此是既不能容于新黨,又不能見諒于舊黨,因而再度自求外調。
二任杭州
元祐四年(1089年),蘇軾任龍圖閣學士、知杭州。蘇軾第二次到杭州做官,杭州大旱,饑饉瘟疫一起發生。蘇軾向朝廷請求,減免本路上供米三分之一,又得到賜給剃度和尚的度牒,換成大米來救濟饑餓的百姓。
元祐五年(1090年)春天,又減價出賣常平米,做了很多的厚粥和湯藥,派人帶著醫生分街坊給百姓治病,救活了很多人。蘇軾說:“杭州,水陸交會的地方,因瘟疫死亡的人常常比其他地方多。”于是集中多余的公款二千緡,蘇軾又拿出自己的黃金五十兩,辦起病坊,稍微積蓄一些錢糧收治有病的百姓。蘇軾看到茅山有一條河專門容納錢塘江潮水,鹽橋有一條河專門容納西湖水,于是疏浚這二條河道以通航。再修造堤堰閘門,控制西湖水的蓄積與排泄,錢塘江潮水不再進入杭州城內。又用剩余的人力修復了六井,再把挖出來的淤泥堆積在西湖中,南北長三十里,修筑成長堤以來往行人。吳地百姓種菱,春天就除草,不留寸草。蘇軾又雇募人力在西湖中種菱,水草不再生長。把種菱的收入備作以后修浚西湖的費用,取救濟荒災剩余的一萬緡錢、萬石糧食;以及申請得到的一百張僧人度牒用來雇募民工。長堤筑成,在堤上種植芙蓉、楊柳,望去好像圖畫,杭州人把長堤命名為蘇公堤。
流落儋州
蘇軾在杭州過得很愜意,自比唐代的白居易。元祐六年(1091年),他又被召回朝。不久即元祐六年八月,又因為政見不合,調往潁州任知州。
元祐七年(1092年)二月,任揚州知州。
元祐八年(1093年)九月,任定州知州。是年高太后去世,哲宗執政,新黨再度執政。
紹圣元年(1094年)六月,貶為寧遠軍節度副使,再次被貶至惠州(今廣東惠州)。
紹圣四年(1097年),年已六十二歲的蘇軾被一葉孤舟送到了徼邊荒涼之地海南島儋州(今海南儋州)。據說在宋朝,放逐海南是僅比滿門抄斬罪輕一等的處罰。他把儋州當成了自己的第二故鄉,“我本儋耳氏,寄生西蜀州”。他在這里辦學堂,介學風,以致許多人不遠千里,追至儋州,從蘇軾學。在宋代一百多年里,海南從沒有人進士及第。但蘇軾北歸不久,這里的姜唐佐就舉鄉貢。為此蘇軾題詩:“滄海何曾斷地脈,珠崖從此破天荒。”人們一直把蘇軾看作是儋州文化的開拓者、播種人,對他懷有深深的崇敬。在儋州流傳下來的東坡村、東坡井、東坡田、東坡路、東坡橋、東坡帽等等,表達了人們的緬懷之情,連語言都有一種“東坡話”。
身逝常州
宋徽宗即位后,蘇軾相繼被調為廉州安置、舒州團練副使、永州安置。元符三年四月(1100年),朝廷頒行大赦,蘇軾復任朝奉郎。
北歸途中,蘇軾于建中靖國元年七月二十八日(1101年8月24日)在常州(今屬江蘇)逝世,享年六十六歲。[94]蘇軾留下遺囑葬汝州郟城縣(今河南郟縣)鈞臺鄉上瑞里。次年,其子蘇過遵囑將父親靈柩運至郟城縣安葬。[31]宋高宗即位后,追贈蘇軾為太師;宋孝宗時,追謚“文忠”。
軼事典故
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年),蘇軾以一篇《刑賞忠厚之至論》的論文得到考官梅堯臣的賞識,并推薦給主試官歐陽修。歐陽修亦十分贊賞,欲拔擢為第一,但又怕該文為自己的門生曾鞏所作,為了避嫌,列為第二。結果試卷拆封后才發現該文為蘇軾所作。到了禮部復試時,蘇軾再以《春秋對義》取為第一。
關于《刑賞忠厚之至論》中的內容:“皋陶曰殺之三,堯曰宥之三”,當時考官皆不知其典故,歐陽修問蘇軾出于何典。蘇軾回答在《三國志·孔融傳》中。歐陽修翻查后仍找不到,蘇軾答:“曹操滅袁紹,以紹子袁熙妻甄宓賜子曹丕。孔融云:‘即周武王伐紂以妲己賜周公’。操驚,問出于何典,融答:‘以今度之,想當然耳’。”歐陽修聽畢恍然大悟。
建筑蘇堤
“東坡處處筑蘇堤”,蘇軾一生筑過多條長堤。北宋熙寧十年(1077年)秋,徐州大水圍城。蘇軾通知大家“備畚鍤,蓄土石,積芻茭”,同時急調5000人加固城基、高筑城墻。蘇軾在水情嚴峻的城南,組織徐州軍民修筑了一條防洪長堤。《宋史·蘇軾傳》記載:蘇軾“率其徒持畚鍤以出,筑東南長堤,首起戲馬臺,尾屬于城”,明嘉靖《徐州志·山川·蘇堤》:“宋蘇軾守徐時,河決為患,因筑以障城,自城屬于臺,長二里許,民賴以全,活著眾,今尚存。”徐人至今思焉。
北宋元祐四年(1089),蘇軾任杭州知州,由于西湖長期沒有疏浚,淤塞過半,“崶臺平湖久蕪漫,人經豐歲尚凋疏”,湖水逐漸干涸,湖中長滿野草,嚴重影響了農業生產。蘇軾來杭州的第二年率眾疏浚西湖,動用民工二十余萬,開除葑田,恢復舊觀,并在湖水最深處建立三塔(今三潭映月)作為標志。他把挖出的淤泥集中起來,筑成一條縱貫西湖的長堤,堤有六橋相接,以便行人,后人名之曰“蘇公堤”,簡稱“蘇堤”。
元祐六年(1091)蘇軾被貶潁州(今安徽阜陽)時,對潁州西湖也進行了疏浚,并筑堤。
紹圣元年(1094年),蘇軾被貶為遠寧軍節度副使、惠州(今廣東惠城區)安置。年近六旬的蘇軾,日夜奔馳,千里迢迢赴貶所,受到了嶺南百姓熱情的歡迎。蘇軾把皇帝賞賜的黃金拿出來,捐助疏浚西湖,并修了一條長堤。為此,“父老喜云集,簞壺無空攜,三日飲不散,殺盡村西雞”,人們歡慶不已。
南北不二
晚唐五代以來,文人對《壇經》的閱讀和接受更為普遍與深入。據《壇經》記載,惠能初見五祖弘忍時,弘忍大師說:“汝是嶺南人,又是獦獠,若為堪作佛?”惠能答道:“人雖有南北,佛性本無南北,獦獠身與和尚不同,佛性有何差別?”蘇軾接受了這種“南北不二”的觀念,并在《聞潮陽吳子野出家》一詩中表達了“當為獅子吼,佛法無南北”的思想。在此詩之前,他在《送小本禪師赴法云》中也曾有“是身如浮云,安得限南北”的說法。
在“南北不二”觀念的影響下,蘇軾逐漸將南北融為一體,這在他的詩歌中多有表露,如“人間底處有南北,紛紛鴻雁何曾冥”、“片云會得無心否,南北東西只一天”。既然“南北”本無分別,那么隨心適意的生活狀態便成了蘇軾的人生追求,所謂“我行無南北,適意乃所祈”。《定風波·常羨人間琢玉郎》進一步展現了他的這種思想:“試問嶺南應不好?卻道,此心安處是吾鄉。”心安之所,便是故鄉。南北融合的思想觀念以及“隨緣自娛”的生活心態,對蘇軾的詩歌創作產生重要影響。
心態的平和緣自對《壇經》南北觀念的接受和對佛禪義理的深入理解,也正是這種平和的心態,讓蘇軾與南宗禪結下了不解之緣。謫居嶺南時期,他在詩歌中多次表達了對南宗禪的向往:“不向南華結香火,此生何處是真依”,“南行萬里亦何事,一酌曹溪知水味”。
程蘇結怨
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年)司馬光去世,大臣們正舉行明堂祭拜大典,趕不及奠祭,儀式一完成,大臣們希望趕去吊喪,程頤卻攔住大家,說孔子“是日哭則不歌”,參加明堂典禮之后,不該又吊喪家。大家覺得這不近人情,反駁說,“哭則不歌”不代表“歌則不哭”。蘇軾嘲笑程頤說:“這是枉死市上的叔孫通制訂的禮法。”這是蘇軾、程頤兩人結怨的開始。
有一次國家忌日,眾大臣到相國寺禱佛,程頤要求食素,蘇軾責問說:“正叔(程頤表字),你不是不喜好佛教嗎?為什么要吃素食?”程頤說:“禮法:守喪不可飲酒吃肉;忌日,是喪事的延續。”蘇軾唱反調:“支持劉家的人露出左臂來罷!”(用史記典故,蘇軾自比為漢朝的太尉周勃,把程頤比為呂氏亂黨,要求大家支持他。)范淳夫等人吃素食,而秦觀、黃庭堅等則吃肉。
佛禪因緣
蘇軾自號東坡居士,在不少詩文用此號署名。創作佛禪詩幾乎貫穿了蘇軾一生。彼時,禪宗思想盛行,恰逢蘇軾政治失意、遠離朝廷。由此,蘇軾自覺地接受佛禪思想并融會貫通,將佛禪融入自己的詩作創作。不僅如此,禪宗也對蘇詩的思想內容產生巨大影響,使蘇詩具有更為深邃的精神境界和更為灑脫的人生情懷。蘇軾在學佛過程中主要吸取了華嚴宗“圓融無礙”的宇宙觀和禪宗心性本凈、見性成佛的頓悟學說,形成空靜圓通的宇宙觀和人生觀。
在黃州時蘇軾常與金山寺住持佛印禪師來往,一日,蘇軾做一首詩偈“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風吹不動,端坐紫金蓮”呈給佛印。禪師即批“放屁”二字,囑書童攜回。東坡見后大怒,立即過江責問禪師,禪師大笑:“學士,學士,您不是‘八風吹不動’了嗎,怎又一‘屁’就打過了江?”“八風吹不動”可見于《佛地經論》卷五,詩僧寒山詩歌亦有此句,八風是佛教用語,指八種境界的風:稱、譏、毀、譽、利、衰、苦、樂。
蘇軾生命的最后時刻,還有僧友維林陪伴,可見禪宗義理對他生命的慰藉。
美食大家
蘇軾本人是個美食家,宋人筆記小說有許多蘇軾發明美食的記載。蘇軾知杭州時,元祐五年五、六月間,浙西大雨,太湖泛濫。蘇軾指揮疏濬西湖,筑蘇堤。杭州百姓感謝他。過年時,大家就抬豬擔酒來給他拜年。蘇軾指點家人將豬肉切成方塊,燒得紅酥,然后分送給大家吃,這就是東坡肉的由來。
《曲洧舊聞》又記:蘇東坡與客論食次,取紙一幅以示客云:“爛蒸同州羊羔,灌以杏酪香梗,薦以蒸子鵝,吳興庖人斫松江鲙;既飽,以廬山玉簾泉,烹曾坑斗品茶。少焉解衣仰臥,使人誦東坡先生《赤壁前后賦》,亦足以一笑也。”
雷州西湖
廣東雷州西湖原名羅湖,始建于北宋,自從大文豪蘇軾兄弟在此醉游之后,羅湖更名為西湖。
宋紹圣七年蘇軾從惠州貶移儋州,千里跋涉途經雷州,有幸與其貶雷的胞弟蘇轍邂逅,悲喜交加。兄弟擇日游羅湖泛舟,被羅湖秀麗的風光吸引,戀不思歸,游罷到湖濱天寧禪寺憩休,蘇城游趣尚濃,“萬山第一”四字就是此時此地寫就的。
朝云識我
蘇軾一日飯后拍著肚皮問左右侍婢內中所裝何物,一婢說是文章,一婢說是見識,蘇軾皆不以為然。獨有王朝云朗聲道:“學士一肚皮不合時宜。”蘇軾大笑曰:“知我者朝云也!”
寄托了蘇軾人生之感的《蝶戀花·花褪殘紅青杏小》是傳誦一時的名篇,朝云亦常為其吟唱。但每每唱至“枝上柳綿吹又少”時,朝云便會感于句中所寓的悲情而慟哭不能自已,她說:“所不能竟者,‘天涯何處無芳草’句也。”正因為朝云是這樣一個有著敏銳感受力和洞察力的知音,所以,她死后蘇軾竟“終生不復聽此詞”。
元豐六年(1083年),朝云為蘇軾生下一子,取名遯兒。“遯”即“遁”也,表達了其時蘇軾已無意官場的決心。蘇軾被貶惠陽時已年近花甲,雖然他有“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的樂觀放達,但人們都明白他在政治上已很難東山再起。隨著家勢的每況愈下,曾經簇擁在他身邊的侍兒姬妾都陸續散去,陪他的只有朝云。
蘇軾到惠陽的第三年,朝云染瘟疫不幸亡故,年僅34歲。“不合時宜,唯有朝云能識我;獨彈古調,每逢暮雨更思卿”,這是在朝云死后,蘇軾無奈而深情的低語。
寬容大度
蘇軾在杭州上任之初,都商稅務捕到一個逃稅的人,是南劍州(今福建南平)鄉貢進士吳味道。他冒用蘇軾的名銜密封兩大卷軸要送到京師蘇轍的府第。
蘇軾問他卷軸里裝什么東西。吳味道惶恐地說:“我今年秋天榮幸地得到推薦成為鄉貢進士,同鄉湊集了十萬錢做為贈別的禮物送我。我買了四百丈建陽薄絲,但想到沿路所有的稅務官署都要抽稅,到京城時怕剩下不到一半數,所以私下設想:“當今天下最有名望、且愛提攜獎掖讀書人的,只有先生您和蘇侍郎(蘇轍)而已。縱然事情敗露,也一定能得到寬恕。”于是假借先生的名銜把絲封了起來。來到此地,卻不知道先生已經先來到這里任職。真是倒霉,我也無話可說了。”
蘇東坡看了好一會,笑著讓管文書的家仆把舊封條除去,換題上新的名銜,附上“送至東京(今河南開封)竹竿巷”字樣的箋條,又親手寫了一封給弟弟蘇轍的信交給吳味道,說:“前輩這回即使拿到上天去也無妨了。”
第二年,吳味道考中進士,特地前來答謝。
【蘇軾《趙清獻公神道碑》原文及翻譯】相關文章:
《文懲范公神道碑銘》原文及翻譯05-14
《王公神道碑銘》原文及翻譯08-27
蘇軾《司馬溫公神道碑》全文欣賞03-17
《獻始興公》翻譯賞析10-28
《趙普》的原文及翻譯08-21
趙普原文及翻譯06-27
趙普原文翻譯08-29
《趙普》原文及翻譯09-24
趙良《義士趙良》的原文與翻譯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