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母三遷文言文翻譯
孟母三遷,即孟軻(孟子)的母親為選擇良好的環(huán)境教育孩子,多次遷居。以下是“孟母三遷文言文翻譯”,希望給大家?guī)韼椭?/p>
孟母三遷
兩漢:劉向
鄒孟軻母,號孟母。其舍近墓。孟子之少時,嬉游為墓間之事。孟母曰:“此非吾所以居處子。”乃去,舍市旁。其嬉游為賈人炫賣之事。孟母又曰:“此非吾所以處吾子也。”復(fù)徙居學(xué)宮之旁。其嬉游乃設(shè)俎豆,揖讓進退。孟母曰:“真可以處居子矣。”遂居。及孟子長,學(xué)六藝,卒成大儒之名。君子謂孟母善以漸化。
譯文及注釋
譯文
孟子的母親,世人稱她孟母。過去孟子小時候,居住的地方離墓地很近,孟子學(xué)了些祭拜之類的事。他的母親說:“這個地方不適合孩子居住。”于是將家搬到集市旁,孟子學(xué)了些做買賣和屠殺的東西。母親又想:“這個地方還是不適合孩子居住。”又將家搬到學(xué)宮旁邊。孟子學(xué)習(xí)會了在朝廷上鞠躬行禮及進退的禮節(jié)。孟母說:“這才是孩子居住的地方。”就在這里定居下來了。
注釋
舍:家。
墓間之事:指埋葬、祭掃死人一類的事。
處子:安頓兒子。
乃:于是,就。
嬉:游戲,玩耍。
賈(gǔ)人:商販。
炫賣:同“炫”,沿街叫賣,夸耀。
徙:遷移。
俎豆:古代祭祀用的兩種盛器,此指祭禮儀式。
徙居:搬家。
及:等到。
大儒:圣賢。
揖讓進退:即打拱作揖、進退朝堂等古代賓主相見的禮儀。
揖:作揖。
遂:最后。
市:集市。
居:家。
卒:最終,終于。
社會影響
孟母教子的影響特別深遠,早在西漢時期韓嬰的《韓詩外傳》中,就用有關(guān)孟母的故事來解釋詩義,劉向的《列女傳》中,首次出現(xiàn)了“孟母”這個專用名詞。 東漢女史學(xué)家班昭曾作《孟母頌》,西晉女文學(xué)家左芬也作《孟母贊》。
南宋時的啟蒙課本《三字經(jīng)》引證的第一個典故就是“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xué),斷機杼”,這一普及于封建社會后期的啟蒙讀物,雖經(jīng)明、清學(xué)者陸續(xù)修訂補充,而孟母三遷、斷機教子的`故事始終冠于篇首。
山東監(jiān)察御使鐘化民《祭孟母文》贊揚道:“子之圣即母之圣”、“人生教子,志在青紫。夫人教子,志在孔子。古今以來,一人而已。”
隨著孟母故事的廣泛流傳,封建統(tǒng)治者也竭力將其塑造成符合其需要的偶像,封建皇帝對其屢加封謚,直到乾隆二年(1737年)加封孟母為“邾國端范宣獻夫人”。
作者簡介
劉向(公元前77年~公元前6年),原名劉更生,字子政,沛郡豐邑(今江蘇省徐州市)人。漢朝宗室大臣、文學(xué)家,楚元王劉交(漢高祖劉邦異母弟)之玄孫,陽城侯劉德之子,經(jīng)學(xué)家劉歆之父,中國目錄學(xué)鼻祖。[2][6]
以門蔭入仕,起家輦郎。漢宣帝時,授諫大夫、給事中。漢元帝即位,授宗正卿。反對宦官弘恭、石顯,坐罪下獄,免為庶人。漢成帝即位后,出任光祿大夫,改名為“向”,官至中壘校尉,世稱劉中壘。建平元年,去世,時年七十二歲。
曾奉命領(lǐng)校秘書,所撰《別錄》,是我國最早的圖書公類目錄。今存《新序》《說苑》《列女傳》《戰(zhàn)國策》《五經(jīng)通義》。編訂《楚辭》,聯(lián)合兒子劉歆共同編訂《山海經(jīng)》。散文主要是奏疏和校讎古書的“敘錄”,較有名的有《諫營昌陵疏》和《戰(zhàn)國策·敘錄》,敘事簡約,理論暢達、舒緩平易為主要特色,作品收錄于《劉子政集》。
【孟母三遷文言文翻譯】相關(guān)文章:
文言文《孟母三遷》翻譯04-06
孟母三遷文言文翻譯介紹04-11
孟母三遷原文文言文翻譯04-11
文言文孟母三遷03-12
《孟母三遷》原文及翻譯06-09
孟母三遷原文及翻譯04-12
孟母三遷原文翻譯04-11
孟母三遷原文與翻譯03-16
孟母三遷的原文及翻譯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