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文言文閱讀答案
文言文是以古漢語為基礎經過加工的書面語。最早根據口語寫成的書面語中可能就已經有了加工。以下是小編精心準備的初中文言文閱讀答案,大家可以參考以下內容哦!
是時,朝廷大開選舉①,或有詐偽階資②者,太宗令其自首,不首,罪至于死。俄有詐偽者事泄③,胄④據法斷流⑤以奏之。太宗曰:“朕初下敕⑥,不首者死,今斷從法,是示天下以不信矣。卿欲賣獄乎?”胄曰:“陛下當即殺之,非臣所及,既付所司⑦,臣不敢虧法⑧。”太宗曰:“卿自守法,而令朕失信耶?”胄曰:“法者國家所以布大信于天下,言者當時喜怒之所發耳!陛下發一朝之忿,而許殺之,既知不可,而置之以法,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臣竊⑨為陛下惜之。”太宗曰:“朕法⑩有所失,卿能正之,朕復何憂也?”(選自《貞觀政要》)
【注釋】①選舉:檢舉。②詐偽階資:謊報官階與資歷。③事泄:干的壞事敗露。④胄(zhu):戴胄,唐初大臣。⑤斷流:斷,判案;流,流放,充軍。⑥敕(chì):帝王的詔書、命令。⑦所司:主管司法的部門。⑧虧法:枉法。⑨竊:私下。⑩法:運用法律。
小題1:用“/”線劃出下面句子在朗讀時的正確停頓(只劃一處)。(1分)
此 乃 忍 小 忿 而 存 大 信
小題2:解釋文中劃線的字。(3分)
①俄( ) ②獄( ) ③忿( )
小題3:用現代漢語說說下列句子的意思。(2分)
法者國家所以布大信于天下,言者當時喜怒之所發耳!
小題4:對于戴胄執法辦案一事,太宗前后態度發生了怎樣的變化?(4分)參考答案:
小題1: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
小題2:①不久 ②案件 ③生氣,憤怒
小題3:法令是國家用來將最大信用公諸天下的;帝王的言語,只不過是一時喜歡或者憤怒的發泄罷了。
小題4:前:憤怒,疑惑不解;后:心悅誠服。
小題1:試題分析:首先要理解語句的意思,看看句子中各個詞語的成分,“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乃”,“是”的意思,后面的部分是它的賓語。這樣分析之后,根據語意停頓也就出來了,“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
點評:句子的斷句實際是對句子意思的理解的考查。畫停頓時,首先要看一下句子是什么意思,根據句意把句子畫開。一般情況下,句子的主謂之間、動賓之間、長的修飾語與中心語之間、轉折詞語之前、發語詞之后、古二今一的詞之間要停頓。
小題2:試題分析:“俄“根據語境可知,是表示時間的詞語,在課內文言文中也有接觸,即為不久。 “獄”也是課內文言文中出現過的'重點的古今異義字,即為案件。“忿”在句中即為“怒,憤怒”。
點評:文言詞語,包括實詞和虛詞兩類。文言詞語的考查以實詞據多。考查的詞語,一般為通假字、多義詞、古今異義詞、詞性活用詞等。當然仍以課文下面的注解為主。學習中要注意理解,避免死記硬背,并做到重點突破,對于易錯、易混詞要加以積累。課外文言文考查一定想到課內,另外還要根據語境加以推斷。
小題3:試題分析:“法者國家所以布大信于天下,言者當時喜怒之所發耳”首先要根據前后文章內容讀一下,注意句子的停頓,會停頓就能基本理解句子的意思。具體翻譯時要注意,關鍵詞語的意思必須要落實。此句中的關鍵詞有“所以”“ 耳”等。“所以”是“用來”的意思,“耳”是句末的語氣詞,譯為“罷了”。把各個詞語的意思連綴起來,語意通順即可。
點評:翻譯文言語句是文言文閱讀的必考題。文言語句的翻譯一般有兩種方法,直譯和意譯,中考時常采用直譯。直譯講究字字落實,特別是關鍵詞語的意思必須要呈現出來。文言語句的翻譯首先要知道文言詞語的意思,當然課外的文言語句翻譯時,放到語境中,根據上下文推斷也不失是一種較好的方法。
小題4:試題分析:理解文章中的兩處“太宗曰”的語句,先是“朕初下敕⑥,不首者死,今斷從法,是示天下以不信矣。卿欲賣獄乎?”后是“ “朕法⑩有所失,卿能正之,朕復何憂也?”可知,一開始不理解,甚至有些震怒,后來不僅理解了,而且很贊同。
點評:做題時,要先審題,再在理解文章內容的基礎上確定答題范圍。文言文和現代文的做題道理是一樣的,只不過文言文理解起來更要根據句與句之間的關系來做推斷,要在文中找到關鍵語句并加以比較體會,即可得到正確的答案。
【初中文言文閱讀答案】相關文章:
文言文閱讀答案08-18
文言文閱讀答案10-22
愛蓮說文言文閱讀答案08-23
詠雪文言文閱讀答案04-23
愛蓮說文言文閱讀答案08-28
范仲淹救災文言文閱讀答案09-10
文言文閱讀理解及答案11-12
《不見杜甫》文言文閱讀答案11-20
文言文王安石待客閱讀答案11-13
《范仲淹罷宴》文言文閱讀答案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