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翁亭記》閱讀答案15篇
在各領域中,我們都離不開閱讀答案,閱讀答案是教師進行閱卷打分時的參考,有著不可或缺的作用。大家知道什么樣的閱讀答案才是好的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醉翁亭記》閱讀答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醉翁亭記》閱讀答案1
閱讀下面的語段,回答問題。
至于負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樹,前者呼后者應,傴僂提攜,滁人游也。臨溪而漁,溪深而魚肥,釀泉為酒,泉香而酒冽,山肴野蔌,雜然而前陳者,太守宴也。宴酣之樂,非絲非竹,射這中,弈者勝,觥籌交錯,起坐而喧嘩者,眾賓歡也。蒼顏白發,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
1.上文可分為幾個層次?用文中的原話概括各層次的層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對上文場面描寫的內容,有下面幾種不同的`概括:
A.鋪張熱鬧,B.簡樸歡樂,C.與民同樂,D.憂國憂民。你認為哪一種恰當?簡述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據上文文意,為下面一句話加一個上聯或續一句下聯。(不必過分強調格律)
山肴雜陳太守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人說,《醉翁亭記》是純粹寫山水風月的文章;也有人說,它的內涵遠遠不止這些。根據上面語段的內容,適當結合全文,談談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可分為四個層次。依次為:滁人游、太守宴、眾賓歡、太守醉。
2.
B.較恰當。雖然“魚肥”“酒洌”“山肴野蔌,雜然而前陳”,看起來有些鋪張,但都是就地取材,說不上奢侈。全文又是以“樂”貫穿始終,所以“歡樂”也比一般性的“熱鬧”來得恰當。
3.參考答案:老少往來滁人游,觥籌交錯眾賓歡(不必過分強調格律,意思對即可)。
4.參考答案:文章蘊涵著濃厚的樂民之樂的思想。如本段開頭寫游人之多,“與民同樂”的思想就在言外。全文最后一段中“太守之樂其樂”也表達了這個意思。
《醉翁亭記》閱讀答案2
(甲)
至于負者歌于涂,行者休于樹,前者呼,后者應,傴僂提攜,往來而不絕者,滁人游也。臨溪而漁,溪深而魚肥;釀泉為酒,泉香而酒測;山看野蔌,雜然而前陳者,太守宴也。宴酣之樂,非絲非竹,射者中,弈者勝,觥籌交錯,起坐而喧嘩者,眾賓歡也。蒼顏白發,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陽在山,人影散亂,太守歸而賓客從也。樹林陰翳,鳴聲上下,游人去而禽鳥樂也。然而禽鳥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知從太守游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謂誰?廬陵歐陽修也。
節選自歐陽修《醉翁亭記》
(乙)
滁州之西南,泉水之涯①,歐陽公②作州之二年,構③亭日“豐樂”,自為記,以見其名之義。既又直④豐樂之東,幾百步,得山之高,構亭曰“醒心”,使鞏記之。
凡公與州賓客者游焉,則必即豐樂以飲。或醉且勞矣,則必即醒心而望,以見夫群山之相環,云煙之相滋,曠野之無窮,草樹眾而泉石嘉,使目新乎其所睹,耳新乎其所聞,則其心灑然⑤而醒,更欲久而忘歸也。噫!其可謂善取樂于山泉之間矣。
雖然,公之樂,吾能言之。吾君⑥優游而無為于上,吾民給足而無憾于下。公樂也,一山之隅,一泉之旁,皆公樂哉?乃公寄意于此也。
節選自曾鞏⑦《醒心亭記》
注釋:①涯:岸邊。②歐陽公:即歐陽修。③構:搭建。④直:當,臨。⑤灑然:灑脫的樣子,形容毫無拘束。⑥吾君:指皇帝;優游:悠閑自得;無為:清靜自然。⑦曾鞏(1019-1083):北宋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此文是作者應其師歐陽修之托而寫的。
9.解釋下面加點的詞。(4分)
(1)傴僂提攜 傴僂:
(2)泉香而酒洌洌:
(3)雜然而前陳者 雜然:
(4)則必即豐樂以飲 即:
10.下列各組加點詞在句子中的意義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項是(3分)
A.臨溪而漁 則必即醒心而望
B.行者休于樹 所欲有甚于生者(《魚我所欲也》
C.以見夫群山之相環 無絲竹之亂耳(《陋室銘》)
D.醒能述以文者 君子深造之以道(《孔孟論學習》
11.將選文中畫線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4分)
(1)蒼顏白發,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
(2)其可謂善取樂于山泉之間矣。
12.(甲)文的“太守之樂”與(乙)文中的.“公之樂”分別指什么?(2分)
9.(1)駝背,指老年人。(2)清。(3)錯雜的樣子。(4)就,靠近,到。
(4分。每小題1分)
10.B(3分)
11.(1)臉色蒼白,頭發雪白,昏昏(或“東倒西歪”)地坐在眾人中間的,是太守醉了。(2)大概可以稱得上是善于在山水之間尋找快樂了。
(4分。每小題2分,關鍵詞語理解正確、句式翻譯恰當即可)
12.(甲)文“太守之樂”指與民同樂,樂民所樂;(乙)文“公之樂”指國家安定,百姓豐衣足食(答“吾君優游而無為于上,吾民給足而無憾于下“政治清明,百姓安居樂業”“國家太平,人民幸福”“國泰民安”等都可)
(2分。每點1分,意思對即可)
《醉翁亭記》閱讀答案3
環滁皆山也。其西南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瑯琊也。山行六七里,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于兩峰之間者,釀泉也。峰回路轉,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誰?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誰?太守自謂也。太守與客來飲于此,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故自號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若夫日出而林霏開,云歸而巖穴暝,晦明變化者,山間之朝暮也。野芳發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朝而往,暮而歸,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
至于負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樹,前者呼,后者應,傴僂提攜,往來而不絕者,滁人游也。
臨溪而漁,溪深而魚肥,釀泉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雜然而前陳者,太守宴也。宴酣之樂,非絲非竹,射者中,弈者勝,觥籌交錯,起坐而喧嘩者,眾賓歡也。蒼顏白發,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陽在山,人影散亂,太守歸而賓客從也。樹林陰翳,鳴聲上下,游人去而禽鳥樂也。然而禽鳥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人知從太守游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謂誰?廬陵歐陽修也。
1.選出下列句子的朗讀停頓不正確的'一項()
A.環滁/皆山也
B.而樂/亦無窮也
C.負者/歌于途
D.太守歸而/賓客從也
2.解釋下列句中加粗的詞。
(1)名之者誰?太守自謂也 名:_______
(2)晦明變化者,山間之朝暮也 晦:_______
(3)行者休于樹于:_______
(4)臨溪而漁 漁:_______
3.用現代漢浯寫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知從太守游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被貶滁州知州,自號“醉翁”。細讀文章,說說作者寫作本文的真實意圖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D
2.(1)命名(2)暗(3)在(4)捕魚
3.(1)醉翁的情趣不在喝酒上,而在于山水之間啊。
(2)人們只知道跟隨太守游玩的樂趣,卻不知道太守以游人的快樂為快樂。(意對即可)
4.表達作者寄情山水,與民同樂的曠達情懷。
《醉翁亭記》閱讀答案4
【甲】已而夕陽在山,人影散亂,太守歸而賓客從也。樹林陰翳,鳴聲上下,游人去而禽鳥樂也。然而禽鳥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人知從太守游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謂誰?廬陵歐陽修也。
(節選歐陽修《醉翁亭記》)
【乙】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節選蘇軾《記承天寺夜游》)
15.解釋下列加點詞在文中的意思。(5分)
(1) 樹林陰翳( ) (2)游人去( ) (3)樂其樂也( ) (4)念無與為樂者( ) (5)蓋竹柏影也( )
16.翻譯下列句子。(4分)
⑴ 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⑵ 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17.【甲】段寫太守日暮醉歸這一段有描寫、敘事、更融入了和兩種表達方式,表現出全文主旨。(2分)
18. 【甲】【乙】兩文都是作者在被貶期間所寫,請比較其在思想感情上異同。(4分)
閱讀答案:
15.(5分)⑴翳:遮蓋;⑵去:離開(3)樂:以…為快樂(4)念:考慮、想到(5)蓋:大概是(共5分。每空1分)
16.(4分)⑴醉了能夠同大家一起快樂,醒來能夠用文章記述這樂事的人,是太守啊。(2分)
⑵只是缺少像我倆這樣清閑的人罷了。(2分)
17.(2分)抒情 ;議論 (共2分,每空1分)
18.(4分)示例:相同:面對貶謫不沉淪,在大自然中尋找精神寄托,表現出曠達情懷。
不同:蘇軾情感復雜,既有貶謫的悲涼、人生的.感慨、又有賞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閑;歐陽修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以寬和仁愛之心“與民同樂”。(共4分,每點2分,意思對即可)
《醉翁亭記》閱讀答案5
閱讀歐陽修的《醉翁亭記》(選段),回答問題。
至于負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樹,前者呼,后者應,傴僂提攜,往來而不絕者,滁人游也。臨溪而漁,溪深而魚肥,釀泉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雜然而前陳者,太守宴也。宴酣之樂,非絲非竹,射者中,弈者勝,觥籌交錯,起坐而喧嘩者,眾賓歡也。蒼顏白發,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陽在山,人影散亂,太守歸而賓客從也。樹林陰翳,鳴聲上下,游人去而禽鳥樂也。然而禽鳥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人知從太守游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謂誰?廬陵歐陽修也。
1.下面加粗的詞語,用法不同的一項是()。
A.禽鳥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
B.已而夕陽在山 游人去而禽鳥樂
C.負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樹
D.頹然乎其間者 在乎山水之間也
2.解釋加粗的詞語。
①負者歌于途 負:_______
②雜然前陳者 陳:_______
③觥籌交錯觥:_______
④山肴野蔌蔌:_______
3.翻譯下列句子。
①負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人知從太守游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不僅寫了太守與眾賓客的.游樂,還寫了滁人的游樂。這樣寫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極力渲染了一個“樂”字,表達了作者怎么樣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B
2.①背 ②擺放 ③酒杯 ④蔬菜
3.①背東西的人在路上唱歌,走路的人在樹下休息。
②游人們知道跟隨太守游玩快樂,而不能知道太守把他們的歡樂當作樂趣。
4.為下文寫太守樂作鋪墊,反映歐陽修治理有方,這里政通人和,人民安居樂業。
5.寫歐陽修與民同樂的思想。
《醉翁亭記》閱讀答案6
①若夫日出而林霏開,云歸而巖穴暝,晦明變化者,山間之朝暮也。野芳發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朝而往,暮而歸,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
②至于負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樹,前者呼,后者應,傴僂提攜,往來而不絕者,滁人游也。臨溪而漁,溪深而魚肥,釀泉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雜然而前陳者,太守宴也。宴酣之樂,非絲非竹,射者中,弈者勝,觥籌交錯,起坐而喧嘩者,眾賓歡也。蒼顏白發,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
③已而夕陽在山,人影散亂,太守歸而賓客從也。樹林陰翳,鳴聲上下,游人去而禽鳥樂也。然而禽鳥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人知從太守游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謂誰?廬陵歐陽修也。
1.下列各組詞語中劃線字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 ]
A.臨溪而漁——身臨其境
B.山間之朝暮——暮色蒼茫
C.雜然而前陳——推陳出新
D.觥籌交錯——一籌莫展
2.解釋下列語句中劃線字的.意思。
(1)云歸而巖穴暝 暝:___________
(2)佳木秀而繁陰 秀:___________
3.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
朝而往,暮而歸,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
翻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簡潔的語言歸納第②段的段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B
2.(1)昏暗
(2)滋長
3.早晨到這里游玩,傍晚回去,欣賞四季不同的景色,樂趣是無窮盡的啊。(意對即可)
4.滁人游,太守宴,眾賓歡,太守醉。(意對即可)
《醉翁亭記》閱讀答案7
1.環滁皆山也。其西南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瑯琊也。山行六七里,漸聞水聲潺潺,而泄出于兩峰之間者,釀泉也。峰回路轉,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誰?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誰?太守自謂也。太守與客來飲于此,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故自號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2.若夫日出而林霏開,云歸而巖穴暝,晦明變化者,山間之朝暮也。野芳發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朝而往,暮而歸,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
1.解釋下列句子中加粗的字。
(1)環滁皆山也 環:__________
(2)醉翁之意不在酒 意:__________
(3)野芳發而幽香 發:__________
2.把下面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名之者誰?太守自謂也。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選文第1段在總寫滁州山景后,由遠及近依次寫了“西南諸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醉翁亭”等景物。
4.概括選文第2段的內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面這段文字說明了什么?
歐陽公記①成;遠近爭傳……凡商賈②來,亦多求其本,所遇關征③,以贈官,可以免稅。
[注]①記:指《醉翁亭記》。②商賈:商人。③關征:查稅征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1)圍繞(2)情趣(3)開放
2.給它起名的是誰?是太守用自已的別號來稱它的。
3.瑯琊山 釀泉
4.描寫山間的朝暮變化,四季不同的.景色及出游的樂趣。
5.《醉翁亭記》在當時備受人們的推崇,反映其藝術價值高、影響大。(意對即可)
《醉翁亭記》閱讀答案8
閱讀[甲][乙]兩段選文,回答7-11題。(15分)
[甲] 環滁皆山也。其西南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瑯琊也。山行六七里,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于兩峰之間者,釀泉也。峰回路轉,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誰?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誰?太守自謂也。太守與客來飲于此,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故自號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開,云歸而巖穴暝,山間之朝暮也。野芳發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朝而往,暮而歸,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
(節選自歐陽修《醉翁亭記》)
[乙]凡八百里,始得靈壁張氏之園于汴之陽①。其外修竹森然以高,喬木蓊然以深,其中因汴之余浸②,以為陂池;取山之怪石,以為巖阜③。蒲葦蓮芡④,有A之思;椅桐檜柏,有B之氣;奇花美草,有京洛之態;華堂廈屋,有吳蜀之巧。其深可以隱,其富⑤可以養。果蔬可以飽鄰里,魚鰲筍茹可以饋四方之客。 (節選自蘇軾《靈璧張氏園亭記》)
[注釋]①靈壁:即今安徽靈壁縣。張氏之園:為宋仁宗時殿中丞張次立的莊園。汴(biàn):汴水。 ②余浸:支流。 ③巖阜:假山。 ④芡(qiàn):水生植物。 ⑤富:豐饒的物產。
7.解釋下列加點詞語的含義。(4分)
(1)醉翁之意不在酒 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佳木秀而繁陰 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修竹森然以高 修: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以為陂池 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將畫線句子譯成現代漢語。(4分)
(1)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其深可以隱,其富⑤可以養。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細讀[甲]文第二段文字,各用一個詞語概括醉翁亭春秋二季景色的特點。(2分)
春季:_______________ 秋季:____________________
10.根據你的理解,將“江湖”和“山林”兩個詞語恰當填在[乙]文中的A、B處。(2分)
A: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
11.[甲][乙]兩文都采用了借景抒情的寫法,抒發的'感情大致相同,請作簡要分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7.(1)情趣 (2)開花,這里指滋長的意思。 (3)長 (4)把
(4分。解釋對一個詞語得1分。)
8.(1)欣賞山水的樂趣,領會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 (2)園中深廣可以隱居,出產豐饒可以養家。(4分。每句2分,第二句的翻譯意思對即可。)
9.春季:生機勃勃或姹紫嫣紅 秋季:秋高氣爽或秋水怡人 (2分。每空1分,意思對即可。)
10.A 江湖 B 山林 (2分)
11.甲乙兩文都抒發了作者對自然風光的熱愛和贊美之情。(3分。意近即可。)
《醉翁亭記》閱讀答案9
環滁皆山也。其西南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瑯琊也,山行六七里,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于兩峰之間者,釀泉也。峰回路轉,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誰?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誰?太守自謂也。太守與客來飲于此,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故自號日“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水之間也。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開,云歸而巖穴暝,晦明變化者,山間之朝暮也。野芳發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朝而往,暮而歸,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
9.上文的作者是 (朝代)的 (人名)。(2分)
10.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注意加點詞的含義。(3分)
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11.下列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第一段介紹了醉翁亭的地理位置和“醉翁”這個號的`來歷。
B.“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表達了作者寄情山水的思想。
C.第二段從“四時之景不同”這個方面表現山水之樂“樂亦無窮”。
D.“風霜高潔”“水落石出”寫出了山間四季景色的特點。
參考答案:
9.宋歐陽修(2分)
10.有座像鳥張開翅膀一樣四角翹起、緊靠泉邊的亭子,就是醉翁亭。(3分,關鍵詞 “臨”“于”)
11.B(3分)
《醉翁亭記》閱讀答案10
一、回答問題
①環滁皆山也。其西南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瑯琊也。山行六七里,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于兩峰之間者,釀泉也。峰回路轉,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誰?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誰?太守自謂也。太守與客來飲于此,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故自號曰醉翁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野芳發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朝而往,暮而歸,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臨溪而漁,溪深而魚肥,釀泉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雜然而前陳者,太守宴也。宴酣之樂,非絲非竹,射者中,弈者勝,觥籌交錯,起坐而喧嘩者,眾賓歡也。蒼顏白發,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
1.請在文中畫橫線處補足原文。
2.《醉翁亭記》的作者是我國_____代著名文學家、史學家________。
3.用原文語句回答下列問題。
(1)文中描寫“山間四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點明文章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4.歸納第②自然段的段意。
5.第③自然段可分為四層,分別用三個字概括層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核心為________。
二、明察秋毫
《醉翁亭記》和《岳陽樓記》表達的思想感情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醉翁亭記》閱讀理解答案:
一、1.①醉翁之意不在酒 在乎山水之間也 山水之樂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②若夫日出而林霏開 云歸而巖穴暝 晦明變化者 山間之朝暮也
③至于負者歌于途 行者休于樹 前者呼 后者應 傴僂提攜 往來而不絕者 滁人游也
2.宋 歐陽修
3.(1)野芳發而幽香 佳木秀而繁陰 風霜高潔 水落而石出者
(2)太守之樂其樂
4.寫山間早晚和四季的景色及其帶給游人的無窮樂趣。
5.滁人游 太守宴 眾賓歡 太守醉 太守醉
二、相同的是:他們都有積極向上的思想境界。《岳陽樓記》中的范仲淹提出“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生活理想。《醉翁亭記》中歐陽修抒發了與山水同樂的思想感情。
不同的`是:《岳陽樓記》的作者“不以己悲”,以此規勸友人并勉勵自己,表現了崇高的精神境界。而《醉翁亭記》的作者含有寄情山水來排遣謫居苦悶的情懷。
《醉翁亭記》閱讀答案11
閱讀文言文《醉翁亭記》語段,回答文后問題。
(一)
若夫日出而林霏開,云歸而巖穴瞑,晦明變化者,山間之朝暮也。野芳發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朝而往,暮而歸,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
至于負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樹,前者呼,后者應,傴僂提攜,往來而不絕者,滁人游也。臨溪而漁,溪深而魚肥,釀泉為酒,泉香而酒冽,山肴野蔌,雜然而前陳者,太守宴也。宴酣之樂,非絲非竹,射者中,弈者勝,觥籌交錯,起坐而喧嘩者,眾賓歡也。蒼顏白發,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
1.解釋加點的詞語。
① 野芳發而幽香 芳( ) ②佳木秀而繁陰 秀( )
②宴酣之樂 酣( ) ④觥籌交錯 觥( )
2.用現代漢語解釋下列句子。
① 僂提攜,往來而不絕者,滁人游也。
② 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樹。
3.文章勾勒出一幅“與民同樂”的圖畫,其中包括風景畫和風習畫,而風習畫由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 ________四個畫面組成,其中________的畫面是核心,其余三幅畫面為寫這幅畫面服務,起到陪襯作用。
4.第一段主要寫景,第二段主要寫人。全文扣住一個“樂”字,請你結合已學過的知識,簡要分析歐陽修的“樂”和范仲淹的“后天下之樂而樂”、五柳先生的“樂其志”中的“樂”的.不同含義。
(二)
至于負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樹,前者呼,后者應,傴僂提攜,往來而不絕者。滁人游也。臨溪而漁,溪深而魚肥,釀泉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雜然而前陳者,太守宴也。宴酣之樂,非絲非竹,射者中,弈者勝,觥籌交錯,起坐而喧嘩者,眾賓歡也。蒼顏白發,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
1.這個片段寫了四種情況,從原文中找出最能概括每種情況的短句,依次填在下面的橫線上。
①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
③ 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
2.將“負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樹”翻譯成現代漢語。
3.聯系全文看,對作者在這個片段中表達的思想感情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
A.山水之樂 B.與民同樂
C.被貶后的抑郁心情 D.“醉”與“樂”的和諧統一
4.從作者所表達的思想境界,我們可以感受到他一樣具有范仲淹在《岳陽樓記》一文中所展露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曠達胸襟。
(三)
已而夕陽在山,人影散亂,太守歸而賓客從也。樹林陰翳,鳴聲上下,游人去而禽鳥樂也。然而禽鳥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人知從太守游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謂誰?廬陵歐陽修也。
1.“醒能述以文者”中“文”指《____________》。
2.概括本段大意。
3.把“醉”與“樂”統一起來點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4.作者用禽鳥之樂襯托____________之樂,又以游人之樂襯托____________之樂。
5.能表達“太守之樂”的意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四)
①環滁皆山也。其西南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瑯琊也。山行六七里,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于兩峰之間者,釀泉也。峰回路轉,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誰?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誰?太守自謂也。太守與客來飲于此,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故自號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②已而夕陽在山,人影散亂,太守歸而賓客從也。樹林陰翳,鳴聲上下,游人去而禽鳥樂也。然而禽鳥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人知從太守游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謂誰?廬陵歐陽修也。
1.《醉翁亭記》選自______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__是宋代文學家。
2.解釋下列加點詞在文中的意思。
(1)醉翁之意( ) (2)得( )之心而寓( )之于酒也 (3)樹林陰翳( )
3.用原文語句回答。
(1)奠定全文感情基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將醉樂統一,突出全文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①段中寫了哪些景物?按由遠到近的順序排列出來。
5.選文②段中寫禽鳥之樂的作用是什么?
6.《醉翁亭記》的作者是北宋文學家、史學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四歲喪父,家境貧寒,母親荻稈畫地教讀,請你寫出一二則中國歷史上有關母親精心教育兒子的典故,并用一句話加 以評價。
【參考答案】
(一)
1.①香花 ②滋長 ③盡興地喝酒 ④酒杯
2.①老人彎著腰,小孩由大人抱著領著,來來往往絡繹不絕的,是滁洲人在游玩。 ②背著東西的人在路上歌唱,走路的人在樹下休息。
3.滁人游 太守宴 眾賓歡 太守醉 太守醉
4.歐陽修的“樂”是與民同樂,表明他心中有百姓;范仲淹的先憂后樂,憂國憂民,立意更深;五柳先生是一種自得的田園之樂,追求的是獨善其身。
(二)
1.①滁人游 ②太守宴 ③眾賓歡 ④太守醉
2.背東西的人在途中唱歌,走路的人在樹下休息。
3.B
4.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
(三)
1.醉翁亭記
2.寫宴會散,眾人歸的情景。
3.醉能同其樂
4.人 太守
5.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
(四)
1.歐陽修散文選集 歐陽修
2.(1)情趣 (2)領會 寄托 (3)遮蓋
3.(1)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 (2)醉能同其樂
4.西南諸峰→瑯琊山→釀泉→醉翁亭
5.襯托游人之樂,太守之樂。
6.孟母三遷,岳母刺字等。評價:略。
《醉翁亭記》閱讀答案12
〔甲〕若夫淫雨霏霏,連月不開,陰風怒號,濁浪排空;日星隱曜,山岳潛形;商旅不行,檣傾楫摧;薄暮冥冥,虎嘯猿啼。登斯樓也,則有去國懷鄉,憂讒畏譏,滿目蕭然,感極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沙鷗翔集,錦鱗游泳;岸芷汀蘭,郁郁青青。而或長煙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躍金,靜影沉璧,漁歌互答,此樂何極!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偕忘,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乎。噫!微斯人,吾誰與歸?
(范仲淹《岳陽樓記》)
〔乙〕若夫日出而林霏開,云歸而巖穴暝,晦明變化者,山間之朝暮也。野芳發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朝而往,暮而歸,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
(歐陽修《醉翁亭記》)
9.結合文意,解釋下列句中加點詞的意思。(4分)
①春和景明 景: ②四時之景不同 景:
③而或長煙一空 或: ④把酒臨風 把:
10.將下面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4分)
①微斯人,吾誰與歸?
②野芳發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
11.下列句中/表示朗讀時的停頓,其中讀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2分)
A.若夫/淫雨霏霏 B. 感極而/悲者矣
C. 其/喜洋洋者矣 D. 四時之景/不同
12.比較甲乙兩個文段,在下面表格的空格處填上相應的`內容。(3分)
文 段
寫 景
抒 情
甲
一段
淫雨霏霏
二段
喜
乙
先寫
山間之朝暮
樂
再寫
13.乙段中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 的樂與甲段中作者的后天下之樂而樂的樂,內涵有什么不同?(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9.答案:①日光 ②景色 ③有時 ④持、執
評分:每小題1分,共4分。
10.答案:①(如果)沒有這種人,我同誰一道呢? ②野花開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的樹木枝葉繁茂,形成一片濃郁的綠陰。
評分:每小題2分,共4分。意思對,語句通順即可得分。
11.答案:B
評分 :選對得2分。
12.答案:
悲
春和景明
山間之四時
評分:每空1分,共3分。
13.答案:乙段中樂既抒發作者與民同樂的思想,又暗含作者寄情山水排遣謫居的苦悶情懷;甲段中的樂不只表示與民同樂的思想,而且表現崇高的思想境界。
評分:本題2分。只答相同點不得分。
《醉翁亭記》閱讀答案13
游豐樂醉翁亭記
(明) 王思任
是時辛丑覲還,以為兩亭館我而宇之矣。有檄,趣令視事,風流一阻。癸卯入覲,必游之。突騎而上豐樂亭,門生孫教孝廉養沖氏亟觴之。看東坡書記,遒峻聳潔可愛。登保豐堂,謁五賢祠,然不如門額之豁。上醒心亭,讀曾子固①記,望去古木層槎,有邃可討,而予之意不欲傍及,乃步過薛老橋,上釀泉之檻,酌釀泉。尋入歐門,上醉翁亭。又游意在亭,經見梅亭,閱玻璃亭,而止于老梅亭,梅是東坡手植。予意兩亭即勝,此外斷不可亭。一官一亭,一亭一扁,然則何時而已?欲與歐公斗力耶?而或又作一解酲亭,以效翻駁之局,腐鄙可厭。還訪智仙庵,欲進開化寺,放于瑯玡,從者暮之,遂去。
滁陽諸山,視吾家巖壑,不啻數坡垞②耳,有歐、蘇二老足目其間,遂與海內爭千古,豈非人哉?讀永叔亭記,白發太守與老稚輩歡游,幾有靈臺華胥之意,是必有所以樂之而后能樂之也。先生謫茶陵時,索《史記》,不得讀,深恨讞辭之非,則其所以守滁者,必不在陶然兀然之內也。一進士左官,寫以為蘧舍③,其賢者詩酒于煙云水石之前,然叫罵怨咨耳熱之后,終當介介。先生以館閣暫麾,淡然忘所處,若制其家圃然者,此其得失物我之際,襟度何似耶?且夫譽其民以豐樂,是見任官自立碑也。醉翁可亭乎?扁墨初干,而浮躁至矣。先生豈不能正名方號,而顧樂之不嫌、醉之不忌也。其所為亭者,非蓋非斂,故其所命者不嫌不忌耳。而崔文敏猶議及之,以為不教民蒔種,而導之飲。嗟呼!先生有知,豈不笑脫頤也哉?子瞻得其解,特書大書,明已為先生門下士,不可辭書。座主④門生,古心遠矣。予與君其憬然存斯游也。
(選自《明代散文名篇集粹》,有刪節)
注:①曾子固:曾鞏,字子固。②垞(chá):土丘。③蘧(qú)舍:旅舍。④座主:古代進士稱主考官座主。
(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有檄,趣令視事 趣:催促
B.經見梅亭,閱玻璃亭 閱:觀覽
C.視吾家巖壑,不啻數坡垞耳 視:看
D.豈不笑脫頤也哉 頤:下頜
【答案】(3分)C
【解析】
試題分析:視:比較,與……相比。文言文中一詞多義現象比較多,所以答題時一定要把實詞放回到原文中,結合上下文及本句語法關系來推斷實詞的含義。
考點: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能力層級為理解B。
(2)下列句子中“之”字的用法與其它三項不同的一項是(3分)
A.癸卯入覲,必游之
B.從者暮之,遂去
C.深恨讞辭之非
D.而崔文敏猶議及之
【答案】(3分)C
【解析】
試題分析:C.助詞,用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其他三項都是代詞。文言虛詞的意義和用法是高考的一個高頻考點,平時復習中要注意了解文言虛詞在高考中的考查要求及題型種類。積累常考文言虛詞的意義和基本用法。另外虛詞大多是多義的,具體解答時要根據它在句中的作用來確定它的詞義。同時還需做好課內知識的遷移。
考點:理解常見文言虛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能力層級為理解B。
《醉翁亭記》閱讀答案14
至于負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樹,前者呼,后者應,傴僂提攜,往來而不絕者,滁人游也。臨溪而漁,溪深而魚肥,釀泉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 ,雜然而前陳者,太守宴也。宴酣之樂,非絲非竹,射者中,弈者勝,觥籌交錯,起坐而喧嘩者,眾賓歡也。蒼顏白發,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陽在山,人影散亂,太守歸而賓客從也。樹林陰翳,鳴聲上下,游人去而禽鳥樂也。然而禽鳥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人知從太守游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謂誰?廬陵歐陽修也。
【小題1】解釋下列句中劃線字的詞語。(4分)
(1) 臨溪而漁
(2) 太守之樂其樂也
(3) 樹林陰翳
(4)山肴野蔌
【小題2】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2分)
蒼顏白發,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
【小題3】簡要概括選文第一段的內容要點。(2分)
【小題4】說說選文作者寄寓的思想感情。(2分)
答案
【小題1】(4分)
(1) 到(2)助詞 無意(3)遮蓋(4)菜蔬
【小題2】(2分)容顏蒼老頭發花白,醉醺醺地坐在眾人中間的是太守醉了。
【小題3】 寫滁州人的游樂和太守的宴飲。(或滁人游太守宴眾賓歡太守醉。)
【小題4】(2分)寫作者寄情山水與民同樂的思想感情。
解析【小題1】
試題分析:“臨”本義是“靠近”的意思;“之”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無意。
考點:文言字詞解釋
點評:本題不難,這幾個詞是上課時教師講到的,學生注意記憶即可。“之”在古文中有兩種情況下“無意”,一種是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即指主語部分和謂語部分不能看作完整的一個句子(取消其獨立),強調主謂之間緊密的聯系,是一個完整句子,同時有舒緩語氣的作用,這是古代漢語的語言現象。第二種是作語尾助詞,如“公將鼓之”。本題中屬于第一種情況。
【小題2】
試題分析:“蒼”本指“白而無色”,本句中形容“蒼老”,“頹然”指喝醉的樣子,與句后的“醉”相關,“乎”為“在”,“也”表示語氣,要譯出來。
考點:文言句子翻譯
點評:本題不難,句意明確,沒有難解字。翻譯文言句子,力求把每個字解釋清楚,但又不是每個詞詞義的堆疊,要分析句子表達的含義作適當的調整,即增刪個別字,添加省略的成分,轉換個別字詞的相近的意義。
【小題3】
試題分析:選文是場面描寫,主要的人物有太守和滁州百姓,抓住第一段中的“太守宴”“除人游”兩詞概括即可。
考點:內容概括
點評:本題不難,文段內容易讀易懂。概括文章內容,可以從兩個點上考慮,一是人物,二是事件,看寫了幾個人,他們有什么行為,看寫了幾件事,大致的情況如何。
【小題4】
試題分析:抓住第二段“人知從太守游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理解,前半句是說百姓隨從太守游玩而快樂,后半句中的.是寫太守真正的樂趣是為百姓的快樂而感到快樂,即與民同樂。
考點:作者思想情感理解
點評:本題不難,本問題是此課教學的是重點,教師會重點講授。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可從作者具體的描述中體會,作者所寫的人和事,使用的語言特點,表達的方式,無不蘊含作者自己的思想情感,閱讀時要注意體會。
《醉翁亭記》閱讀答案15
閱讀文段,回答問題。
①若夫日出而林霏開,云歸而巖穴暝,晦明變化者,山間之朝暮也。野芳發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朝而往,暮而歸,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
②至于負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樹,前者呼,后者應,傴僂提攜,往來而不絕者,滁人游也。臨溪而漁,溪深而魚肥,釀泉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雜然而前陳者,太守宴也。宴酣之樂,非絲非竹,射者中,弈者勝,觥籌交錯,起坐而喧嘩者,眾賓歡也。蒼顏白發,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
1.解釋文中加粗的詞語。
(1)野芳發而幽香 發:______________
(2)山肴野蔌 蔌:______________
(3)雜然而前陳者 陳:______________
(4)觥籌交錯 觥:______________
2.把下面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①日出而林霏開,云歸而巖穴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蒼顏白發,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面加粗的“而”字的用法與其它三項不同的是()
A、云歸而巖穴暝
B、學而時習之
C、泉香而酒洌
D、野芳發而幽香
4.聯系全文看,對作者在這個片段中表達的.思想感情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A、山水之樂
B、與民同樂
C、被貶后的抑郁心情
D、“醉”與“樂”的和諧統一
參考答案:
1.(1)開放 (2)菜蔬 (3)陳:陳列,擺開 (4)觥:酒杯
2.①太陽出來,樹林里的霧氣散了,云聚攏來,山里就昏暗了。
②容顏蒼老,滿頭白發,醉醺醺地坐在眾人中間的,是太守喝醉了。
3.C
4.B
【《醉翁亭記》閱讀答案】相關文章:
醉翁亭記閱讀答案09-21
《醉翁亭記》的閱讀訓練及答案08-26
《醉翁亭記》對比閱讀及答案09-14
《醉翁亭記》閱讀題答案10-09
有關醉翁亭記閱讀試題及答案09-19
醉翁亭記閱讀試題及答案解析09-23
醉翁亭記節選閱讀題目及答案07-10
《醉翁亭記》中考閱讀題目答案07-12
《醉翁亭記》比較閱讀題及答案06-06
醉翁亭記與喜雨亭記的閱讀答案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