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張九齡《賦得自君之出矣》全文賞析
張九齡的《賦得自君之出矣》描寫了丈夫遠行的妻子在家中的孤單和對丈夫的思念之情,詩人用月亮的比喻表達含蓄、婉轉的思念,形象生動,充滿生活氣息。
賦得自君之出矣
(唐)張九齡
自君之出矣,不復理殘機。
思君如滿月,夜夜減清輝。
《賦得自君之出矣》注釋
、刨x得:凡摘取古人成句為題之詩,題首多冠以“賦得”二字。“自君之出矣”是樂府詩雜曲歌辭名。
、凭鲆樱悍蚓x家。之,助詞,無實際意義。矣,了。
、遣粡停翰辉佟@須垯C:理會殘破的織布機。
、人迹核寄。滿月:農歷每月十五夜的月亮。
、蓽p:減弱,消減。清輝:指皎潔的月光。
《賦得自君之出矣》譯文
自從你離開家鄉遠行,我再不去動破舊織機。
想念你猶如天邊圓月,一夜一夜減弱了光輝。
《賦得自君之出矣》賞析
《賦得自君之出矣》是唐代宰相張九齡創作的一首五絕。此詩描寫了丈夫遠行的妻子在家中的孤單和對丈夫的思念之情。
這首詩是賦得體,無論是賦詩得題,還是賦詩得句,總之是擬作。自六朝至唐代,擬作者代不乏人。詩人擬之,自是一次學詩演練。
首句“自君之出矣”,即拈用成句。良人離家遠行而未歸,表明了一個時間概念。良人離家有多久,詩中沒有說,只寫了“不復理殘機”一句,發人深思:首先,織機殘破,久不修理,表明良人離家已很久,女主人長時間沒有上機織布了;其次,如果說,人去樓空給人以空虛寂寥的感受。那么,君出機殘也同樣使人感到景象殘舊衰颯,氣氛落寞冷清;再次,機上布織來織去,始終未完成,它仿佛在訴說,女主人心神不定,無心織布,內心極其不平靜。
以上,是對事情起因的概括介紹,接著,詩人便用比興手法描繪她心靈深處的活動:“思君如滿月,夜夜減清輝。”古詩十九首中,以“相去日已遠,衣帶日已緩”(《古詩十九首·行行重行行》)直接描摹思婦的消瘦形象,寫得相當具體突出,而在這里,詩人用皎皎明月象征思婦情操的純潔無邪,忠貞專一。“夜夜減清輝”,詩人用月亮的比喻表達含蓄、婉轉的思念,形象生動,又真摯動人。比喻美妙貼切,想象新穎獨特,使整首詩顯得清新可愛,充滿濃郁的生活氣息。
拓展閱讀:張九齡的超凡天賦
唐代名相張九齡,自幼天資聰慧,才智過人,五六歲便能吟詩作對,一時人稱神童。七歲那年春天,張九齡隨家人游寶林寺。寶林寺是名剎,香火鼎盛,風景秀麗,游客如云。張九齡被迷住了,看得津津有味。忽報韶州府太守率州衙官員進香朝拜。殿前香客趕忙回避。張九齡把進寺前折的桃花藏于袖中,若無其事地看著太守隨從擺弄供品,沒有一點害怕的樣子。太守見九齡活潑天真十分可愛,想試試他的才氣如何。便問:“你莫非想吃供果?我出個對子,若對上,就給你供果吃。”張九齡信口道:“好呀。”太守早已看見九齡袖藏桃花,就出了個上聯“白面書生袖里暗藏春色”
九齡接口應道:“黃堂太守胸中明察秋毫。”太守思忖,這小孩真是個神童,再考考他。又出一對“一位童子,攀龍攀鳳攀丹桂”,張九齡猛一抬頭,正對面前三尊大佛像,觸景生情,便應“三尊大佛,坐獅坐象坐蓮花。”太守與隨從無不驚嘆:此子日后定非等閑之輩。
張九齡拿著太守賞給的供果去后面玩,被一和尚看見,以為他偷吃供果。九齡說是太守賞賜的,和尚不信:“憑什么說太守給你的?”九齡訴說原委。和尚好生奇怪,便讓九齡說太守出的對子。九齡念出太守上聯,和尚又問“那你又是怎應對的。”九齡靈機一動,便說我對的下聯是:“滿寺和尚,偷豬偷狗偷青菜。”和尚一聽下聯,心頭一驚,便拔腳要追太守去說個明白。
【張九齡《賦得自君之出矣》全文賞析】相關文章:
張九齡《賦得自君之出矣》練習題10-22
唐代詩人張九齡《賦得自君之出矣》原文、譯文注釋及賞析04-14
自君之出矣古詩詞鑒賞01-24
季羨林《賦得永久的悔》全文07-15
《后赤壁賦》全文賞析10-19
后赤壁賦全文賞析05-29
前赤壁賦全文賞析01-24
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全文及鑒賞07-17
王維《雜詩·君自故鄉來》賞析06-21
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賞析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