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贈汪倫》教學反思多篇
《贈汪倫》這首詩大約作于天寶十四年(755),是李白從秋浦(今安徽貴池)到涇縣,游桃花潭后和友人汪倫分別時所作。下面我們為大家帶來古詩《贈汪倫》教學反思多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到大家。
古詩《贈汪倫》教學反思篇一
新課標要求一、二年級對古詩不要求逐字逐句理解,只要能大概知道意思就行。我面對的是一群二年級的學生,他們所處的時代距離李白實在是太遠了。所以,為了讓我快樂地上課,學生快樂地聽課,我嘗試著讓學生對學古詩感興趣,并且感受到其中的樂趣。現以教《贈汪倫》為例,說說我的做法。
在這一堂新課的開始,用學生所熟悉的知識進行導入,可以消除學生的陌生感,使學生在舊知的基礎上很自然地進入新知識的學習,讓新舊知識連貫起來,使知識系統化。《贈汪倫》這首詩是唐代大詩人李白寫的,學生已經學過好多李白的詩了。因此,上課時我先讓學生說說已經學過的詩,在復習的基礎上加以歸納,不僅使學生對已學過的知識進行了回顧,還使學生懂得了寫作的取材廣泛必須源于生活。
學生大都愛聽故事,在課堂教學中選擇與學習內容有關的故事,既能牢牢地抓住學生的注意力,又為后面的學習作了鋪墊。于是,緊接著復習,我設置了這樣的過渡語:“李白為什么要寫一首詩贈送給汪倫呢?”接著,我便利用課件講起李白寫作這首詩的背景故事。他們自然而然地想知道李白寫詩怎樣答謝汪倫。
俗話說:“教是為了不教。”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學中的學習主要依靠學生自己來完成。《贈汪倫》這首詩本身較淺顯,詩意較明朗,現在有講故事時的旁白作范例,學生理解詩句意思更是如魚得水。因而,當我出示注釋,讓他們借助注釋和查字典自己試著理解詩意,并通過小組合作學習方式理解詩意。在理解了“不及”的意思是,我讓學生把”不及”換成“正如”“正像”,通過對比,體會到汪倫對李白的情誼深得不可測量,深得不可估量。
一般說來,學一首詩能學到體會到詩句表達的感情時,就可以劃上一個句號了。但那只是就一首詩一堂課而言,學生的能力并沒有得到真正的提高。我又拓展了兩首送別詩,我準備了兩首送別詩《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芙蓉樓送辛漸》,讓學生讀一讀,擴展學習。讓學生誦讀,體會不同送別詩的不同文采、情感。
整堂課中,避免了繁瑣的講解,教師教得輕松,學生學得愉快。這堂課也提醒了我:教學古詩并不是只有“串講法”這一傳統的模式,要敢于打破常規,要善于尋找適合的教學方法,走自己的教學之路。
本節課還有一些遺憾:如學生感情朗讀時,如多給學生參與評價的機會,學生的思維會更活躍,理解會更深入。另外還應更多地關注學困生。學生的整體感悟、表達等能力還應進一步地發展。
古詩《贈汪倫》教學反思篇二
一、運用故事導入,激發學生的興趣。
對于現代的小學生來說,要走入古代的生活情境是不易的,體會詩歌蘊藏的情感更難。因此,創設情景,奠定情感基調顯得尤為重要。因此在教學本課前,我通過網絡這個特點去查閱了有關這首詩的北京資料,在可前給學生介紹。課一開始,我就問學生你們知道李白嗎?又知道望論和他是什么關系嗎?然后,老師說老師從網上知道了李白和汪倫能成為好朋友的有趣小故事,你們想聽嗎?(師講故事):
李白一生既喜歡做詩,也很喜歡喝酒和游歷名川大山,汪倫非常仰慕他的才華,很想與他結為朋友。于是就寫了一封信托人帶給李白,上面寫道:"先生,您喜歡游覽嗎?這里有十里桃花;您喜歡喝酒嗎?這里有萬家酒店。"李白一看,呀!這么好的地方,我得去看看。可是到了那里,既不見十里桃花,也不見萬家酒店,李白疑惑不解。汪倫解釋說:"十里桃花是十里外有個桃花渡口,萬家酒店是有個姓萬的人開了一家酒店,并不是一萬家酒店。"李白恍然大悟,他不但沒有生氣,反而被汪倫的幽默與風趣逗得哈哈大笑起來,兩人一見如故。在以后的幾天里,汪倫每天盛情款待李白,并帶他游遍了當地的名山勝景,他們一起飲酒作詩,情趣相投,短短幾天就結下了深厚的友誼。臨別時,汪倫踏歌相送,李白被他的真誠深深地感動了,即興吟詩一首--《贈汪倫》。
通過資源共享,使學生對李白與汪倫有進一步的了解,并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二、讓朗讀架起師生情感交流的橋梁。
有人認為“詩歌是情感的藝術,多媒體的介入,由于師與機、生與機的交流,往往會削弱流動在師生之間的情感”。其實不然,假如教師能把握住“朗讀”這座橋梁,就能讓多媒體成為“情感交流”的媒介。
“不及汪淪送我情”這一詩句飽含了詩人怎樣的情感,怎樣用朗讀的加以體現?帶著這樣的思考閱讀有關詩人的資料,有關友人之間的故事,學生讀出了李白為意想不到的相送“驚喜“,為了解自己的個性“感動”及讀者對友人之間的`情深“贊頌”等不同的情感,實現了師生、生生的情感交流。
三、課外延伸,拓展學習。
世間離別情萬種,多有詩人訴心聲。除了這首《贈汪倫》以外,還有許多感人肺腑的離別詩。教師可以調動學生的餓學習積極性,結合古詩詞誦讀的餓活動,穿插表示離情別緒的詩句讓學生進行課外拓展學習,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教師提供古詩學習方法和6首送別詩,學生任選一首自學:《送元二使安西》、《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別董大》,當學生遇到難點時,可以讓學生質疑,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引導。
古詩《贈汪倫》教學反思篇三
長期以來,古詩教學采用的是串講法。這是傳統的講解古詩的方法,即先解詩題,然后釋詞,最后講解詩句的意思。整個教學過程是教師講解、學生傾聽,教師講完,課就上完的過程,形成了“滿堂灌”的教學模式。這一教學模式,不要說學生不感興趣,教師自己也覺枯燥膩煩,更別提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啟發學生的思維了。更何況,我面對的是一群二年級的學生,他們所處的時代距離李白實在是太遠了。新課標要求一、二年級對古詩不要求逐字逐句理解,只要能大概知道意思就行。所以,為了讓我快樂地上課,學生快樂地聽課,我嘗試著:
一、談話導入
以交朋友的方式拉近與學生的距離。
想和大家交個朋友愿意嗎?你們比我小我叫你們(小朋友),我比你們大,你們叫我-—(生接大朋友。)
二、故事引路,激發興趣
趣味故事:涇縣農民汪倫十分欽佩李白的才華,想和他結交為朋友,便寫信邀請李白說: “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飲乎?此地有萬家酒店。” 李白早就聽說汪倫是位性格豪放的人,便欣然前往。見面后,李白說:“我是來觀十里桃花,訪萬家酒店的。” 汪倫卻笑著說:“‘桃花’者,一潭之名也,并無桃花十里;‘萬家’者,店主人姓萬也,并無酒店萬家。”此時,李白方知自己“受騙上當”,他不但不介意,反而哈哈大笑說:“臨桃花潭,飲萬家酒,會汪豪士,此亦人生快事!”此后,汪倫每日用美酒盛情款待李白,兩人一起游覽當地的名山勝景,一起飲酒作詩,情趣相投,成了好朋友。
三、學習古詩
俗話說:“教是為了不教。”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學中的學習主要依靠學生自己來完成。《贈汪倫》這首詩本身較淺顯,詩意較明朗。當我要求他們說出詩句意思時,學生就覺得有些難了,師生一起梳理詩意,并告訴學生這是“連詞成句解釋”的方法,為后續的故事學習奠定基礎。
四、重點感悟,體會感情
重點體會“踏歌聲”和“深千尺”,運用表演、動作、想象的方法,讓學生體會李白與汪倫的深厚情誼。
最后抓住“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來體會,領會了詩人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
還設計了句式訓練,體會詩人的表達,體會李白與汪倫的深厚情誼。
五、背誦
六、拓展作業
本課也有很多不足的地方,比如讀得太少,學生說得、理解的還不到位,這都是指導不夠。
【古詩《贈汪倫》教學反思多篇】相關文章:
《贈汪倫》古詩教學反思12-20
古詩贈汪倫教學反思12-29
古詩《贈汪倫》課后反思09-06
古詩《贈汪倫》教學設計及反思01-02
古詩《贈汪倫》教學設計及教學反思12-11
古詩《贈汪倫》11-03
贈汪倫古詩10-11
《贈汪倫》古詩教學設計12-20
古詩贈汪倫教學設計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