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曾鞏《書魏鄭公傳后》閱讀答案附翻譯
《書魏鄭公傳后》是曾鞏的一篇文言文章。下面我們為大家帶來曾鞏《書魏鄭公傳后》閱讀答案附翻譯,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到大家。
書魏鄭公傳后
曾鞏
予觀太宗常屈己以從群臣之議,而魏鄭公之徒喜遭其時,感知己之遇,事之大小,無不諫諍。雖其忠誠自至,亦得君而然也。則思唐之所以治,太宗之所以稱賢主,而前世之君不及者,其淵皆出于此也。能知其有此者,以其書存也。
夫君之使臣,與臣之事君者何?大公至正之道而已矣。大公至正之道,非滅人言以掩己過,取小亮①以私其君,此其不可者也。又有甚不可者夫以諫諍為當掩,是以諫諍為非美也,則后世誰復當諫諍乎?況前代之君有納諫之美,而后世不見,則非唯失一時之公,又將使后世之君謂前代無諫諍之事,是啟其怠且忌矣。太宗末年,群下既知此意而不言,漸不知天下之得失,至于遼東之敗,而始恨鄭公不在世,未嘗知其悔之萌芽出于此也。
夫伊尹、周公何如人也!伊尹、周公之切諫其君者,其言至深,而其事至迫,存之于書,未嘗掩焉。至今稱太甲、成王為賢君,而伊尹、周公為良相者,以其書可見也。令當時削而棄之,成區區之小讓,則后世何所據依而諫? 又何以知其賢且良歟? 桀、紂、幽、厲、始皇之亡,則其臣之諫詞無見焉。非其史之遺,乃天下不敢言而然也。則諫諍之無傳,乃此數君之所以益暴其惡于后世而已矣。
或曰:“《春秋》之法,為尊、親、賢者諱。”與此戾矣。夫《春秋》之所以諱者,惡也,納諫豈惡乎?“然則焚稿者非歟?”曰:焚稿者誰歟? 非伊尹、周公為之也,近世取區區之小亮者為之耳。其事又未是也。何則? 以焚其稿為掩君之過,而使后世傳之,則是使后世不見稿之是非,而必其過常在于君,美常在于己也,豈愛其君之謂歟?
或曰:“造辟②而言,詭辭而出”,異乎此。曰:此非圣人之所曾言也。今萬一有是理,亦謂君臣之間,議論之際,不欲漏其言于一時之人耳,豈杜其告萬世也?
噫! 以誠信持己,而事其君,而不欺乎萬世者,鄭公也。
(選自《古代十大散文流派》第三卷“歐蘇古文派”,有刪改)
注釋:①亮:同“諒”,忠信。②辟君主、國君。
《書魏鄭公傳后》參考譯文
我看到唐太宗常常委屈自己,聽從群臣的意見,而魏鄭公這些人喜逢這個好時代,他們感激太宗的知遇之恩,事情不論大小,沒有不直言進諫的。雖然這是由于他們的忠誠,也是因為能遇上圣明的君主才能這樣的啊。那么,我想唐代之所以太平,太宗之所以被稱為賢君,前代的君主之所以比不上太宗,根本原因大概都在這里吧。能夠知道魏鄭公有諫諍的事情,是因為他的奏章還保存在。
君王任用臣子,臣子侍奉君王的原則是什么呢?只是極其公正罷了。極其公正的原則,不是不許別人講話掩蓋自己的過失,博取小信討好自己的君主,這是不可以做的事。還有更不可以做的事:認為諫諍是應當掩飾的,這是把諫諍當作不好的事情,那么后代誰還會去當面諫諍呢?況且前代的君主有納諫的美德,可是后代看不見,那就不只是失掉一時的公正,又將使后代的君主認為前代沒有諍諫的情況。這就開啟了惰怠和忌諱進諫風氣的先河。唐太宗晚年,許多大臣明知這層意思,但不進言,致使他越越不明白治理天下的失誤,后出現遼東敗亡的情況,才開始遺憾魏征不在世了,不曾知道他后悔的念頭是從無人進諫而引發的。
那伊尹、周公是什么樣的人物呢!伊尹、周公懇切率直地規勸他們的君主,言辭極其深刻,事情又非常緊迫,他們的諫詞保存在《尚書》里,不曾湮沒。到現在,人們還稱頌太甲、成王為賢君,伊尹、周公為良相,是因為他們的諫書還能見得到。假使當時就把諫書刪減毀棄,成就小小的謙讓的名聲,那么后世依據什么諫諍?又根據什么知道他們是德才兼備的人呢?夏桀、商紂、周幽王、周厲王、秦始皇這些國君的敗亡,原是他們的臣下的進諫的言辭沒有流傳下。這不是史官的遺漏,而是當時的大臣不敢進諫才這樣的。那么進諫的言辭沒有流傳下,這是這幾個國君的惡行更加昭然于后世的原因。
有人說:“《春秋》記史的原則是替君主、父母、賢德的人掩飾隱瞞過錯。”與此正好相反。《春秋》里所掩飾、隱瞞的都是不好的行為,接受諫諍怎么能說是不好的行為呢?又說:“既然這樣,那么,焚毀諫稿的人不對嗎?”我說:“焚稿的人是誰呢?這不是伊尹、周公做的,而是近世博取小信的人干的。那事情又不對了。為什么?因為他們把焚稿當作掩飾君主過錯的方法,而讓后世去傳揚這件事,這就使得后世看不到奏章的正確與否,而(讓后世人)必然認定那過錯通常在君主,美德常常在(焚稿者)自己身上,這哪里說得上是愛他們的君主呢?”
又有人說:“到君主面前說的話,出不把實話告訴別人”,與此不同。我說:這不是圣人說過的話。即使萬一有這樣的理論,也是說君臣之間,議論的時候,不想對當時的人泄漏他們的話語罷了,哪里是想杜絕告訴萬世的人呢?
唉!用真實信誠要求自己、侍奉君主,而且對萬世不欺瞞的人,就是鄭公啊!
賞析
《書魏鄭公傳后》是北宋文學家曾鞏在研讀《舊唐書·魏征傳》后所撰寫的一篇政論性散文。文章通過對魏征和唐太宗君臣關系的分析,深入探討了君臣之間應該如何相處,以及如何以“大公至正之道”作為行為準則。
文章開篇即指出魏征因“感知己之恩,事之大小,無不諫諍”,從而推動了“貞觀之治”的盛世。然而,隨著唐太宗與魏征關系的惡化,唐太宗對于魏征的諫言采取了排斥的態度,甚至取消了原本打算將衡山公主下嫁給魏征長子的許諾。曾鞏對此深感遺憾,認為唐太宗的行為違背了“大公至正之道”,導致了后來君臣關系的破裂以及唐太宗在遼東之戰中的失敗。
在語言表達上,曾鞏采用了平易近人、曉暢易懂的語言風格,同時又不失錯落變化和抑揚頓挫的韻味。他通過疑問句和反問句等多種句式,使得文章在邏輯上深入淺出、引人入勝。此外,曾鞏還非常注重語言層次的安排和句式的調配,使得整篇文章在語調上搖曳多姿、句式上多變豐富。
在論述上,曾鞏采用了以史論理、正反立論的方法。他首先通過回顧歷史事實來揭示問題本質,然后運用邏輯推理來闡述自己的觀點。同時,他還通過對比不同歷史人物的行為和結果來強調“大公至正之道”的重要性。這種論述方式使得文章觀點鮮明、論據充分、說服力強。
作者簡介
曾鞏(1019年-1083年),字子固,建昌軍南豐(今江西省南豐縣)人,北宋文學家、史學家、政治家。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與歐陽修等人并稱為“南豐七子”。曾鞏的文學成就主要體現在散文創作上,他的散文風格平易近人、曉暢易懂,同時又注重邏輯性和說理性。他的代表作品包括《墨池記》、《寄歐陽舍人書》等。
創作背景
《書魏鄭公傳后》的創作背景與曾鞏所處的時代密切相關。北宋時期,雖然國家相對穩定、經濟繁榮,但社會矛盾也日益尖銳。為了維護國家的長治久安和社會的和諧穩定,曾鞏等人提出了“文以載道”的文學主張,強調文學應該具有社會功能和道德價值。在這種背景下,《書魏鄭公傳后》應運而生。通過對魏征和唐太宗君臣關系的分析,曾鞏旨在揭示當時社會存在的種種問題,并呼吁人們以“大公至正之道”作為行為準則來維護社會的和諧穩定。同時,他也希望通過這篇文章來反思和批評當時社會的種種弊端和陋習。
《書魏鄭公傳后》閱讀答案
8.對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 ( )
A.則思唐之所以治 治:太平
B.而始恨鄭公不在世 恨:遺憾
C.成區區之小讓 讓:禮讓
D. 非其史之遺 遺:贈送
9.下列各組句子中,加粗的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 )
A.其淵皆出于此也 其皆出于此乎?
B.夫君之使臣,與臣之事君者何 失其所與,不知
C.而伊尹、周公為良相者,以其書可見也 愿以十五城請易璧
D.造辟而言,詭辭而出 吾嘗終日而思矣
10.下列各句對原文有關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文章立論明確,并以史實為證反復論說了什么是真正的“治國”之道。作者指出“唐之所以治,太宗之所以稱賢主”,太宗能納諫是非常重要的原因。
B.本文從不同角度對論題進行了闡述,既列舉了魏征、伊尹、周公等人作為正面例證,亦舉了桀、紂等君王作為反面例證;既從為臣的角度談進諫,亦從君王的角度談納諫。
C.《春秋》記史的原則是替君主、父母、賢德的人掩飾、隱瞞他們不好的行為,這種記史的方法,被稱為 “春秋筆法”。大臣焚燒自己諫稿的行為是符合“春秋筆法”的精神的。
D.作者贊揚了魏征,并明確提出了公開諍諫內容以“告萬世”的主張,這種行為無疑是正確的,但客觀上將會暴露封建帝王的缺點與過錯,這在當時無疑要擔當一定的政治風險。
11.⑴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7分)
①以誠信持己,而事其君,而不欺乎萬世者,鄭公也。(3分)
②而必其過常在于君,美常在于己也,豈愛其君之謂歟?(4分)
8.答案:D遺:遺漏
9.答案:A ( A語氣助詞,表示揣測。B.連詞,和、同/動詞,結交 C.連詞,因為/介詞,用、拿。D.連詞,表順承關系/連詞,表修飾關系。)
10.答案:C
11. ⑴① 答案:用誠信要求自己,侍奉君主,并且不欺騙萬世的人就是鄭公啊!(持,不欺乎萬世,判斷句各1分)
② 答案:而(讓后世人)必然認定那過錯通常在君主身上,美德常常在(焚稿者)自己身上,這哪里說得上是愛護他們的君主呢?(前兩個分句各1分,“豈……歟” 1分,倒裝1分)
【曾鞏《書魏鄭公傳后》閱讀答案附翻譯】相關文章:
曾鞏《詠柳》翻譯及閱讀答案11-28
曾鞏《城南》閱讀答案及翻譯賞析10-21
《宋史·曾鞏傳》閱讀練習及答案05-31
曾鞏傳原文及翻譯10-19
曾鞏《洪渥傳》閱讀理解及答案10-10
曾鞏《城南》閱讀答案11-07
詠柳曾鞏賞析閱讀答案02-28
曾鞏《西樓》閱讀題及答案07-18
曾鞏絕弊閱讀答案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