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別康橋讀書筆記(精選6篇)
讀完某一作品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此時需要認真思考讀書筆記如何寫了哦。想必許多人都在為如何寫好讀書筆記而煩惱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再別康橋讀書筆記(精選6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再別康橋讀書筆記1
輕輕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輕輕的我走進了徐志摩的詩,詩便是徐志摩的世界,他一生都生活在詩歌里,連他追求愛情夢想都像詩歌一樣浪漫。我一直為他勇敢追求夢想和愛情與自由而感動。《再別康橋》是現代詩人徐志摩膾炙人口的詩篇。
一句“我輕輕的招手,作別西天的云彩”看出了他的瀟灑,剛念到這我便被詩人的詩所渲染,感覺變得和他一樣瀟灑,不為生活中瑣瑣碎碎的事而變得憂傷。“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陽下的新娘”讓我面對即將逝去的青春,即將面臨的畢業,和準備說再見的同學產生了依依惜別之情。一幕幕的高中生活在我的心頭蕩漾,在康橋下,青荇在水底下招搖,我的心也逐漸寧靜下來,讀懂了詩人喜歡安靜和追求自由。我也要有一顆寧靜的心,為即將面臨的高考定下目標,追求我美好的未來。
仿佛讓我走進你的世界,走進這寧靜康橋,讓我有追求夢想的勇氣。讓我明白不拼不博等于白活。即便前方的路坎坷,我也要有一顆寧靜的心,闖過這大風大浪。
剛踏進高中的大門,我們都“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條水草”。向往自由,向往新生活。我們邁著穩健的步伐,我們意氣風發都懷著夢想。但是生活哪里總是如此如意。瀟灑兩字談何容易。如剛進高中我們還為我們的成績,一點小成就而沾沾自喜。一次次的考試,磨滅了當初的我們。看著同學一個個的超越自己。已經沒了當初的瀟灑,變得消沉了。但這并不是我放棄的理由。徐志摩也并沒繼續消沉。我最初的夢想不會“揉碎在浮草間,沉淀著彩虹似的夢”當我念起《再別康橋》我又重新振作起來尋找我彩虹似的夢。徐志摩在康橋里尋到了自己的路,我也會尋到自己的路。”尋夢,掙起一片長蒿。”
我滿載一船星輝,在星輝斑斕里放歌。我依然如此意氣風發。我乘著成功號船,抵達成功的彼岸。夏蟲為我沉默了,康橋也為我沉默了。但我還不能放歌,因為我不能驕傲。“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來。”作者如此風清云談,我也因如此。是啊,再美的'夢也有醒來的時候,徐志摩醒了我也應該醒了。人應該瀟灑,知識改變命運,但態度決定一切,心態要好。我一直被徐志摩敢于追求自由、愛情和夢想的情操而被吸引。一句輕輕的我走了,我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云彩看出作者的灑脫。再見了徐志摩,再見了康橋。我就這樣沉醉在《再別康橋》的意境中,無法自拔。徐志摩的浪漫讓人向往。
沒錯我就是要“招搖”。要瀟瀟灑灑的生活。態度可以決定一切,決不會因為一次失利而無法爬起來,我們要從哪里摔倒就從哪里爬起來,困難只會是我人生的墊腳石。“向青草更青處漫溯”是的,遇到困難我只會逆流而上,要有飛蛾撲火的勇氣來面對困難,那怕遍體鱗傷那又怎么樣。我就是我,不一樣的煙火。不經讓我想起孫悟空所說:“我欲成佛,天下無魔。我欲成魔,佛奈我何”的自信。
《再別康橋》給我帶來不僅僅只是意境,還有那種追求自由的力量。讓我意猶未盡,情不自禁把這首詩念了一遍又一遍。他在我傷心難過時又給了我希望,在我有點小成就時讓我學會靜心。簡簡單單的詞句卻有大大的能量。感謝徐志摩讓我把思念化為動力,感謝《再別康橋》讓我長大。
不知不覺把《再別康橋》讀完了,讓我感悟極深。我喜歡徐志摩追求自由、愛情和夢想的情操,更愛《再別康橋》的浪漫與安靜。也謝謝《再別康橋》給我去追求自由和夢想的勇氣。當我遇到煩心事,想起你總能讓我靜下來。
再別康橋讀書筆記2
《再別康橋》是徐志摩最有影響的作品之一。這是一首抒寫自然之美與作者心情的短詩,詩人是崇高、贊美自然的。詩中景物的描寫真實細膩,可見康橋在詩人心中打下了極深的烙印。不僅如此,而且康橋是詩人的理想。他說:”我的眼是康橋教我睜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橋給我撥動的,我的自我意識是康橋給我胚胎的。”然而,滿目瘡痍的中國,是非顛倒的年代,艱難的民生,使詩人的康橋理想逐漸破滅。
這首詩寫于一九二八年詩人重返英倫歸國途中。故地重游,昔日之景勾起作者昔日之憶,而離別在即,詩人敏感的心底怎能不蕩起陣陣傷感的漣漪!描寫康橋的自然美,表現作者對康橋的不舍眷戀及心底的惆悵,是這首詩的主題。徐志摩以其獨抒性靈的詩風靡一時。他的詩,輕靈飄逸,幽婉灑脫,集意境美、建筑美、音節美和繪畫美于一身,同時對中外詩藝進行融合,追求一種“純真的詩感”。這些在《再別康橋》可見一斑。這首詩意境優美,情感深摯含蓄,詩思精巧別致。詩人以康橋的自然風光為直接抒情對象,采取間接抒情的方式,寓情于景,人景互化。通讀整首詩,無一處不是在寫景、又無一處不是包含著詩人那淡淡的離別愁緒。
詩的第一節:“輕輕地,我走了,正如我輕輕地來;我輕輕地招手,作別西天的云彩。”行文看似灑脫,實則是無奈與惆悵:詩人知道,康橋的美景是永存的無法帶走的,改變的是人的心境,失落的是曾經的夢想,而帶走的只是那份似淡實濁的眷戀與憂愁。往下,詩人運用比喻,將金柳看成是蕩漾自己心頭的新娘,甚至他甘心做康河里的一條水草,“油油的在水底招搖”。第四節中,是清泉倒映了天上的彩虹,還是天上的彩虹融入了清泉?那種“月光如水水如天”的意境開闊而悠遠,正如詩人那淡淡的卻又無處不在的愁情。那絢爛如虹的夢早已揉碎、沉淀在其間詩人輕輕地吟哦也許正是對往日康橋理想的一種悼念?情感在每一個意境中不斷升華至高潮。
如果說詩的前四節描寫的是自然之景,而到了第五節則回憶人的活動。詩人仿佛看到往日的自己長蒿漫溯,在康橋尋夢的情景,那時的自己是怎樣的意氣風發啊,現實中的詩人禁不住也要放歌了——但他不能放歌,因為要離別,因為離別時是滿心的不舍與惆悵。唯有沉默才是今晚的康橋,詩人的心境,如一張拉滿弦的弓,箭未離弦,便被人活生生的搶了去,那淡淡的思緒曾有瞬間的高漲,但這高漲又在瞬間消失了,正如他悄悄地來,呼應了開頭。詩作的情緒線索是:淡淡的哀傷——逐漸升華——高漲瞬間——回復淡淡的哀傷,在這樣的線索中,整首詩情與景渾然一體。而詩人構思之精妙體現于取裁的巧妙。詩的開頭:“輕輕地,我走了”詩的結尾:“悄悄地,我走了”兩個一前一后的“我走了”,說明詩人截取的是“走”這一瞬間,而并非從來到走這一個較長的過程。這一瞬間已在詩人心中永遠定格,詩人的一系列情感與他所描繪的康橋的一切意境都在瞬間中完成。瞬間便是永恒。也許,這也正是《再別康橋》這首詩在眾多的離別抒情詩中脫潁而出,為世人所喜愛,經久不衰的原因。
從結構上來看這首詩。全詩共七節,每節四句。每節各描寫一個景物一個意境,而節與節之間是相互聯系,上承下啟的。以第二、第三節為例。第二節中,前兩句詩人描繪了河畔的金柳,后兩句采用層進深化情感。第三節則承第二節所寫的“波光”來寫“水底的清荇”。可見句子之間、詩節之間的環環相扣。詩人非常重視詩行本身的美感作用。他的詩作很考究詩歌的外形整齊。這樣的整齊偏重于詩的整體排列順序的整齊規劃,至于詩行長短并不做呆板限制。這首詩使用式的詩形,而詩句有長有短,詩的整體錯落有致而并不單調死板,使人在視覺上產生一種詩的參差錯落的圖案美及嚴謹穩定中內含變化的和諧感。
詩人說:“詩歌的美妙不在于它的文字意義,而在于它的不可捉摸的音節里。”可見,詩人追求的`是音節的音律和節奏。在其詩歌里,音節與內容達到了自然完美的統一。“輕輕地,我走了,正如我輕輕地來”,兩個“輕輕地”疊用,與其說是意境的渲染,不如說是詩人在有意增強節奏的輕盈。詩人將節奏視為詩內在的生命,他所謂的“內含的音節的均整”,更多的是追求詩行間“頓”的數目大致相等,而非字數的相等。頓,即按句中不同成分來區分音節。如詩的最后一節按意群可作這樣的劃分:“悄悄地,/我/走了,正如我/悄悄地/來;我/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云彩。”詩的每一句之間的頓數是大致相等的,使得整首詩富有整體一致的節奏感。在音韻方面,這首詩偶句押韻,同一節二、四句押相同的韻,造成了一種疊蕩起伏的音韻美。在詩人有節奏有韻律的吟唱中,詩中的意境、詩人的愁緒也在變化、擴散開來。這首詩采用現代白話形式,繼承了中國古典傳統詩歌的含虛、典雅,又采用了音語中的語法調式,可謂中西合壁。而繪畫的色彩美在詩中也用明顯體現,詩中的云彩、金柳、青荇、清泉,天上虹,一組組物象的顏色鮮明,寫出了康橋之美。這樣一幅色彩明艷的畫卷,與詩人的心情并不矛盾,正是因為它的美,才令詩人如此難以割舍!讀《再別康橋》,如觀樓如吟歌如賞畫,而感受到的是詩人那淡淡的離別之戀之愁之哀。
再別康橋讀書筆記3
書香十月,金桂飄香,在這涼爽的秋天,我讀了一本令我獲益匪淺的詩集《再別康橋·人間四月天》。這是一篇抒寫自然之美與作者心情的詩集,也是一篇贊美自然的詩篇,更是一篇作者對康橋的不舍眷戀及心底的惆悵的詩篇。
《再別康橋》這首詩宛如一曲動聽的音樂。詩的開篇:“輕輕地,我走了”詩的結尾:“悄悄地,我走了”在詩人徐志摩的心中“走”的瞬間便是永恒。也許,這也正是《再別康橋》這首詩在眾多的離別抒情詩中脫潁而出的原因。詩人徐志摩于1926年重游康橋,盼望找回往昔的美好回憶。“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我輕輕的招手,作別西天的云彩。”這簡簡單單、樸實無華的句子,看似飄逸灑脫,卻是無奈、惆悵,卻是不舍,卻蘊含著淡淡的離別愁緒。詩中的云彩、金柳、青荇、清泉,天上虹,一組組物象的顏色鮮明,寫出了康橋之美 。就像是一幅五顏六色的水墨畫。正是因為它的美,才令詩人如此難以割舍!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陽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艷影,在我的心頭蕩漾。軟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搖;在康河的柔波里,甘心做一條水草!那榆蔭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間,沉淀著彩虹似的夢。尋夢?撐一支長篙,向青草更青處漫溯;滿載一船星輝,在星輝斑斕里放歌。”詩詞中充滿了浪漫的.風味,康河的明靜和自由自在的狀況,自由、美正是詩人徐志摩所追求的。同時表現一種愛心,那水草好像在歡迎著詩人的到來。
《你是人間四月天》詩歌是中國的一代才女林徽因的著作,詩篇優美足以與徐志摩的《再別康橋》所相媲美。這首詩在色彩繽紛的現代詩壇,如一朵“白蓮”,典雅端莊、不同凡響。“你是一樹一樹的花開,是燕/在梁間呢喃,——你是愛,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間四月天!”運用排比的句式,令人讀起來朗朗上口,意味猶存。詩人林徽因似乎更加注重表現一種細膩的生活情狀,因而顯得沉著和平淡,但文筆間流露出的語言功底、對民間百態的深諳和作品中不經意的詩意營造,使她的詩篇讓人品味起來更加優美細膩。
每當在這春暖花開的時節,望著掛滿枝頭的朵朵鮮花,便會有"你是那一樹一樹的花開,是燕在梁間呢喃,你是愛,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間四月天"的美麗詩句縈繞在腦海中。 這兩首詩讓我沉醉在其中,優美的詩句,使我愛上了春意盎然的春天,愛上了鳥語花香的人間,愛上了寧靜的康橋。
詩篇把我帶進了那意境,我也多么想去看看那康橋。這本書讓我愛不釋手,也值得我去珍藏與珍惜。金秋十月,我想讓書香溢滿香校園,讓知識的源泉溢滿我們那干涸的求知心田。
再別康橋讀書筆記4
徐志摩的一生都生活在詩歌里,他談話是詩,舉動是詩,就連畢生追求的愛情也如詩歌一樣浪漫!我一直被徐志摩勇敢追求“愛”、“自由”與“美”的情操所吸引,他的詩作《再別康橋》更是經典到極致,浪漫的情愫令人神之所往,仿佛自己也來到了康橋,游于“星輝斑斕”的湖中!
一句“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足以讓人感受到康橋的靜謐和安寧,念到這里,仿佛自己也如詩人一樣,輕輕的邁動著雙腳,輕輕地走在康橋上,生怕吵醒了熟睡的蟲子和鳥兒,破壞了康橋的靜謐和寧靜。太陽就快落山,我站在康橋上,可以看到西邊天上的五彩云霞,余輝反射四周,河畔的柳樹仿佛穿上了金色的嫁衣,就像一位夕陽下的新娘一樣,美麗婀娜,風兒吹起她的衣角,她就這樣在微風中向我走來,我陶醉著不自覺伸開雙臂,朝她走近,走近,甚至就連她倒映在水中的影子也是如此迷人,一直在我的心頭蕩漾、蕩漾,陶醉了我的心智。
你看河中軟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搖,在柔波中它隨著流動的河水飄蕩,自由自在忘情地舞蹈。這時,仿佛自己也是一棵水底的小草,只要讓我靜靜呆在康河水中,我便心甘情愿地只做一棵無名的'水草。云彩和霞光的余輝倒映在水中,一陣風吹來,仿佛是被打碎的七彩石一般,撒碎在海藻間,像是彩虹的夢境。
我多么想“撐起一支長篙,向青草更青處漫溯”,用小船載滿一船的星輝,在星輝斑斕的河上放歌,但是我怕打破了今晚沉靜的夜色,我悄悄的劃著小船,在稀稀疏疏的月色中尋找著志摩當時劃過的地方,聽風兒輕輕在我耳邊哼唱!再美好的夢也有蘇醒的時候,“輕輕的來”“輕輕的走”,康橋沉默了,夏蟲也為我沉默,“我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云彩”,再見了,康橋!我就這樣沉醉在康橋上,我就醉在《再別康橋》的意境之中,久久不能自已。徐志摩的浪漫情愫實在令人折服,簡簡單單的詞藻卻能勾繪出如此生動靜謐的畫面,令人神之神往,欲罷不能。我喜歡徐志摩勇敢追求“愛”、“自由”與“美”的情操,也愛《再別康橋》所描繪的浪漫景色給人帶來的無盡享受。
再別康橋讀書筆記5
《再別康橋》是徐志摩在1925年故地重游的歸國途中,在輪渡上所寫。
意境與靈感往往在一瞬間生成、泛濫,繼而產生的激情總一發不可收;而被這種激情煎熬的、激勵的、托起之后,也許就是千古的經典!《再別康橋》如何在那種環境中出爐不敢妄言,但那潭水中沉淀著彩虹似的夢,和波光里的艷影是不是勾起他對當年的舊夢,遠去的纏綿或盡在咫尺的柔懷、感慨合二為一呢。潺潺水流之聲,躍躍之蕩之情懷,怎不叫人觸景生情,思緒萬千!一幕幕景象眼前掠過,雖景依舊,卻人事全非。重尋舊途、舊歡,已是枉然。于是不能放歌,諸緒隱隱,暫且沉默。然,春風已起何懼秋波!那觀不住的'激昂只能換一種角度或方式,一吐為快!此時的沉默也絕非今夜的康橋,也就是今夜的康橋,絕非是詩人他自己也就是詩人他自己。此時此刻詩人近乎全陷入對往昔之種種之中。當詩人俯首醒來,恍然自己是在告別,進而使得詩的尾巴上涂上了幾分苦澀,悵惘和難言的情懷。
詩的開篇便灑脫、輕靈、舒展。巧妙地連請出了三個輕輕的來配合走、來、招手、作別等動作,以肢體語言將一個飄逸、灑脫的詩人形象活脫脫地推到了讀者的面前。這里,輕輕二字蘊含著訴之不盡的依戀之情,道不盡的惜別之意,用輕盈的、溫馨的筆觸渲染了夕陽映照中康橋的寧靜之美,更有此間人去春又回,此時無聲勝有聲的表達效果。繼而,詩人抓住了康橋這一景物中金柳、青荇和潭水這幾個意象作為寄情,把對康橋的依戀、惜別之情融入其中。河畔的金柳被比喻成新娘,美艷絕倫,蕩起詩人心海的漣漪;河底的青荇也被詩人賦予了鮮活的生命。你無需猜疑,那油油的青荇就是在向詩人招手,不由得你不有甘心做一條水草的渴望;此間的靜與動,微動與被情動,活靈活現。以情寄或情的微妙襯托出既朦朧又清晰的畫卷。
注重文字的取舍、含蓄,注重藝術技巧,是早逝的徐志摩慣用的伎倆。他往往很會利用一種夢幻般的情調,巧妙地將氣氛、氛圍、感情和意象融為一體;更能靜中有動,動中有靜與其互換,使得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這首詩的美,當然不只限于詩人那份細膩的感情上,在意念、藝術形式上,皆達到了一定的高度;尤其是戀而不貪,足能給人留下美麗的回憶,這大概是好多人喜歡的原因吧。
輕輕地來悄悄地去,不帶走一片云彩,人生若能如此坦蕩,落落大方,何樂而不為啊!
再別康橋讀書筆記6
《再別康橋》這首詩,較為典型地表現了徐志摩詩歌的風格。
詩歌記下了詩人1928年秋重到英國、再別康橋的情感體驗,表現了一種含著淡淡憂愁的離情別緒。康橋,即劍橋,英國著名劍橋大學所在地。徐志摩留學英國兩年,大部分時間在此度過。這是他一生最美好的時光。康橋的一切,早就給他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如今又要和它告別了,千縷柔情、萬種感觸涌上心頭。說得太傷感于事無補,寫得太淡漠未免矯情,還是灑脫一些好。于是詩歌的第一節,便三次用了輕輕的,這個形容詞,顯得節奏輕快、旋律柔和,既抒發了詩人對康橋依依不舍的淡淡憂愁,又定下了全詩哀而不傷的基調。接下去二、三、四節,直接描寫了康橋的迷人景色,表現了詩人對康橋的具體感受和留戀,河畔的金柳,像夕陽中的新娘,對康橋的愛何等濃烈,又何等溫柔。(河,指流過劍橋大學的康河。徐志摩稱:康橋的靈性全在一條河上;康河,我敢說是全世界最秀麗的一條水。在康河的柔波里,詩人甘心做一條水草,對康橋的依戀何等強烈,又何等纏綿。天上虹倒映在清泉中,二者交相輝映,康河更加美麗;而美夢揉碎在浮藻間,又散發出一縷淡淡的哀傷,大約是回國幾年所見所聞粉碎了他初別康橋時的理想,現在再返康橋,重新尋夢來了,(夢給人的感覺一般是輕盈的、飄渺的,然而詩人的康橋之夢居然下了沉淀一詞,可見詩人對康橋記憶之深重。)于是詩人緬懷起昔日暢游康河的情景:撐一支長篙,向青草更青處漫溯,滿載一星輝,在星空中放歌,是回憶,也是憧憬,詩人不能自已,感情達到了沸點然而畢竟是夢,星輝終究不能長存于天際,離別是注定了的。從上節的尋夢,回到離別的現實中,一個但字表現出心緒的轉折與起伏,在緩緩的總體情調中又造成一種變化的`跌宕感。第四、五、六顧的首段和尾段之間暗用頂真手法,使之詩意上有一次呵成的效果。現實使詩人的歌聲降下了調子,只能吹起笙簫。而草木有情,夏蟲也為我沉默,整個康橋都寂靜了下來。這里交織著依戀、無奈、惆悵等種種復雜感情。最后詩人悄悄的走了,從第一節輕輕的變為第七節的悄悄的,在原來輕柔的感情中,又抹上了一層淡淡哀愁的色彩。但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云彩,又顯得比輕輕的招手,作別西天的云彩灑脫,毫不猶豫,不為感情所纏,適可而止。詩人仿佛在悉心呵護一個情人的睡夢,生怕這個夢境有絲毫的殘損,輕柔的嘆息般的韻律與依依別離情緒完美地統一地在一起。
本詩感情真摯,意境深邃。詩人很懂得主觀情緒和客觀景物和和諧融合。他筆下的康橋是有生命有靈性的,帶有詩人柔和飄逸的風度,與詩人的感情融為一體。而詩人的情懷又不是直白的顯露,它是熱烈而有分寸;淡淡起頭,又淡淡結尾,卻包含了多少復雜情緒,使人產生豐富的聯想和回味。其次此詩語言清新,富于音樂美。這首詩的語言有著突出的淺白流暢的特點,但又深得錘煉,不露雕琢痕跡。詩中各個比喻,新鮮準確,形象生動,一發都宛如流水一樣自然淌出。
【再別康橋讀書筆記】相關文章:
再別康橋讀書筆記01-08
(精選)再別康橋讀書筆記11-16
《再別康橋》讀書筆記09-09
再別康橋讀書筆記06-27
《再別康橋》讀書筆記【熱】10-11
再別康橋讀書筆記15篇06-18
再別康橋讀書筆記(15篇)10-18
《再別康橋》讀書筆記(精選3篇)11-21
再別康橋讀書筆記 15篇11-07
再別康橋讀書筆記 (15篇)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