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再別康橋》試講說課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再別康橋試講
再別康橋中國詩人以優美的意象,寧靜平和的心態,寫了對康橋深深的眷戀之情。看看老師們試講會怎么說吧。
師:同學們,今天我們來學習第2課《再別康橋》,這篇課文的作者是徐志摩{板},昨天,我們一同領略了毛澤東詩詞的宏闊意象及其所傳達的高遠意境之美。今天,我們將一起走近詩人徐志摩,走近他的代表作──《再別康橋》,走近他多情而豐富的內心世界。
師:其實,對于徐志摩和他的這首《再別康橋》,我們在座的許多同學并不陌生,有的同學早已讀過、摘抄過|、背誦過。昨天也布置大家預習了,現在請同學們說說你所知道的徐志摩和他的《再別康橋》 **同學,你來說一下
生:徐志摩 浙江海寧人,筆名云中鶴、南湖、詩哲。1916年考入北京大學, 1920年赴英國,就讀于劍橋大學,攻讀博士學位。1922年8月辭別劍橋啟程回國。歷任北京大學、清華大學教授,經常發表詩作,1923年與胡適等成立新月社,為主要成員。1931年11月19日,從南京乘飛機去北平,途中飛機失事,不幸遇難。著有詩集《志摩的詩》,《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散文集《落葉》、《巴黎的鱗爪》等。
師:坐下,你的了解很詳細。同學們對徐志摩有怎樣的印象?
生:浪漫、天真無邪,崇尚自由~~~
師:關于徐志摩有說不盡的話題,他的生命本身就是一首純粹絕美的詩,值得我們長久地去品讀。除了咱們同學剛才所說的,在這節課里再讓我們品一品,看她還能給我們帶來那些美的享受。
師:大家看看題目(指)《再別康橋》,話說題目是文章的眼睛。那么從文章的眼睛推斷,這首詩抒發的大致是什么情感?
生:離別之情。
師:離別何處?它是個怎樣的地方?
生:離別康橋。現在譯作劍橋,是英國著名的劍橋大學所在地,徐志摩曾在這里留學。
師:恩,題目中《再別康橋》“再”字(指),說明了這是作者第二次離開劍橋。1918年詩人徐志摩留學英國劍橋大學,1922年,詩人離開劍橋回國,臨行時,詩人留給了康橋一首詩《康橋,再會吧》以傾訴自己的惜別之情。1928年, 詩人又故地重游,心潮澎湃,在歸國途中詩人用飽含感情的筆墨寫成了《再別康橋》。
師:現在請同學們打開課本,有感情地讀一下這首詩,在閱讀時再注意體會詩人的感情。
生:齊誦全詩 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我輕輕的招手,作別西天的云彩。||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陽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艷影,在我的心頭蕩漾。||軟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搖;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條水草!||
那榆蔭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間,沉淀著彩虹似的夢。||
尋夢?撐一支長篙,向青草更青處漫溯;滿載一船星輝,在星輝斑斕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別離的笙簫;夏蟲也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橋!||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來;我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云彩。
師:注意下,第三節“青荇”的“荇”應該讀 xìng 而不是 xíng,在課文注釋也有標明
師:我們都知道,新月派詩人都比較推崇聞一多先生提出的詩歌的“三美”,請同學們回憶一下,有哪“三美”?
生:音樂美、繪畫美、建筑美。{板}
師:回答得不錯,那今天我們便從這“三美”開始品讀這首詩,從直觀上來說,我們在讀的時候比起其他詩感覺更加的流暢,舒服,這是為什么呢?¥¥同學你來說說看
生:采用押韻。“來、彩;娘,漾;擺草……”都押韻
師:對,每節的雙行都基本上在押韻, 那全文是不是押同一個韻呢
生:不是,每一切都在換韻,而且,其他也在押韻,“柳、手、影、荇……”
師:很好,(我剛才還聽同學在說)這樣,便造成了一種音樂的波動性和跳躍性,我剛才還聽有同學在說第一切和最后一節有些特別,怎樣特別呢?%%%同學
生:兩節句式都差不多,而且形成了前后呼應。
師:對,很好,這樣便產生了一種和諧的回環之美。在文中,我們還看到有些地方前后承接,如“夢、尋夢:放歌、沉默”這樣便產生了音樂的旋律和靈動,[這便是“三美”中的……]這便很好地體現了詩歌“三美”中的……
生:音樂美。{板}
師:我們再看這首詩,臨別之際,詩人向哪些對象──做了道別?
生:云彩、金柳、青荇和潭水 {板}
師:抒寫離別之情的詩歌,可謂數不勝數。例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李白的《贈汪倫》:“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但離別的對象一般都是人,而《再別康橋》卻由人間向“云彩”“金柳”“青荇”和“潭水”等自然物轉移,這就避開了人間煙火,創造出一種脫俗的清新感。
師:寫入詩中借以寄情的物象稱作意象。詩中的“云彩”“金柳”“青荇”和“潭水”等物象就屬于意象。那么,上述物象中寄托著詩人對康橋怎樣的情感呢?我們先看第二節,第二節寫的是“柳”。那么在詩人的眼里,“柳”是什么柳?其“影”又是什么影?**同學
生:柳是“金柳”,影是“艷影”。 坐下
師:恩,“金柳”為什么像“新娘”? **同學,你來說說看
生:因為柳被夕陽鍍上了一層金色的,色彩光澤鮮艷好看。
師:還有誰來說說看看?
生:……
師:如果不是“金柳”,而是蒼松翠柏,那么還能不能說是“新娘”,為什么?***同學
生:不能。因為“金柳”才有新娘的那種柔美,而蒼松翠柏是陽剛之美。
師:恩 請坐 金柳的艷影明明是在波光里蕩漾,而這里詩人為什么說“在我的心頭蕩漾”?這表達了詩人什么樣的情感?
生:“在我的心頭蕩漾”,是說康橋已經在詩人的心里扎下了根,難以忘懷,表達了詩人對康橋喜愛之情。
師:回答得非常好。坐下 第三節寫“青荇”。這一物象中又寄托了詩人對康橋什么樣的情感呢?前后桌,交換一下意見。 2min 好了嗎,誰來談下看法 %%同學
生1:在詩人的眼里,“泥”是“軟泥”,“波”是“柔波”,草是“油油的”。這些描寫都寄托著詩人對康橋的喜愛(板)。
生2:“招搖”的意思本來是故意張大聲勢,引人注意。“招搖撞騙”中的“招搖”就是這個意思。這里的意思應該是“招手搖擺”,仿佛在招手致意,寫出了水草對詩人的歡迎態度。
生3:“我甘心做一條水草”就是再也不愿離開康橋,表達了詩人對康橋無限的喜愛和永久的依戀(板)。
師:大家都回答得非常正確。從上述三節詩,我們可以看出幾乎每一節都是一個可以畫得出來的畫面。這些畫面涂上了“金”“艷”等亮麗的色彩,描寫了七色的“彩虹”。這就體現了三美中的?
生:繪畫美 (板)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文學家也是畫家,而且是藝術手段更加高超的畫家,他們不用畫筆,可以把很多美好的事物畫得栩栩如生,在座的你們也可以是畫家,用你們想象的筆,把文章畫得更美,把生活畫得更美。
師:我們來分析一下第45節(讀)師:彩虹似的夢。尋夢?有哪位同學知道作者的夢是什么?
生:~~~不知道
師:其實就是詩人的愿望和思想。尋夢就是尋找自由,尋找愛情。)1920---1922這2年在英國作者的人生觀和思想發生了大轉折。對他后來人生有著很深的印象。在社會思想方面作者認為應該有英國式的民主政治。在教育上作者認為最好的教育是大自然,因此,他常騎車到青草更青處,仰看星星,聽聽夏蟲叫,聽聽水流。
師:那么關于人生的夢是什么呢?同學們,就用三個詞來表達
生:“愛,美,自由” (板)
師:非常好,徐志摩一生追求的就是“愛,美,自由”。{指}
尋夢?撐一支長篙, 向青草更青處漫溯, 滿載一船星輝, 在星輝斑斕里放歌
寫詩人留戀忘返,放歌。在那桃花盛開的地方,有著陶淵明的動人幻想。在康河的柔波里,也有著徐志摩的美好理想。可以說,這是詩人現實中的桃花源。
師:先前說整首詩帶有一絲淡淡的哀愁和依依不舍之情,我們再來看第6節,¥¥同學(讀)仔細體會,看這其中的感情有沒有細微的變化?
師:首先寫出了詩人對康橋的無限喜愛和眷戀,把金柳比作新娘,可見康橋魅力無窮,其次寫康橋對詩人的歡迎,油油的水草在對他招手致意,并甘心與康橋融為一體,康橋培育了詩人的“夢”,可見它是詩人的精神家園,于是,在尋夢的星輝斑讕里放歌,感情步步升騰,此時,應該是興奮和喜悅的,文中有一個字使感情發生了變化。“但”,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別離的笙簫,夏蟲也為我沉默,覺默是今晚的康橋。此時,作者的蒼涼與無奈也透露無疑。
師:下面我們來看第一節和最后一節。
師:前面說過這兩節句式相似,文字也差不多,在篇章結構上有什么作用? ¥¥同學
生:首尾呼應,形成一唱三談,反復回旋的意思效果。
師:誦讀第一節的時候,要特別注意哪一個詞?為什么?大家仔細找找看 **同學
生:要特別注意“輕輕”這個詞。因為它反復了三次,反復的目的在于強調詩人動作之輕微。
師:請坐 對“輕輕”這個詞讓我們仿佛看到了詩人掂著腳尖,緩步飄然而去的形象。
師:詩人為什么“輕輕的”走?這反映了他對康橋的什么情感?
生:~~
師:人們通常對自己喜愛的東西輕拿輕放。由此可見,詩人是怕打破康橋的寧靜和美好才“輕輕的”走的,反映出詩人對康橋的喜愛和留戀不舍之情,從而奠定了全詩的感情基調。
師:最后一節用“悄悄”替換了第一節的“輕輕”,這樣做有什么好處?
生:更能表達作者的不舍之情。
師:恩,“悄悄”渲染了一種無邊的寂靜,從而強化了心中那種對母校戀戀不舍的情感,多了一種揮之不去的傷感情緒,升華了情感。
師:好了 現在我們來總結下今天的內容(指) 以后我們鑒賞詩歌把握好意象 從而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
拓展閱讀:《再別康橋》教學反思
這篇課文作為公開課比較多,出新出奇比較不易。我設計本課重點放在詩歌意象的把握以及為何要用該意象而不用同類的意象等方面,旨在探索中華文化傳統的遠遠歷史以及為此而創造出的認人能認同的意象。
總的來說,這次公開課還是較為順利,也少許取得一點成效.。教師們的正面評價是:導入新課有利于學生對新知識的把握,教師基本功扎實,板書漂亮,詩歌朗讀指導抓得好,自己能做到聲情并茂;教材處理合理,教學目標落實到位,教學環節過渡自然,教學思路清晰,講課有激情,語言幽默風趣;能深入文本,分析到位;注重師生互動,學生參與度高,注重學生能力培養;課件制作精美。
可能大部分聽課老師礙于情面,桌面肯定較多,只在教學課件字的 顏色,課文朗讀時背景的搭配提出一點建議。
但我自己清醒地認識到我在以下幾個方面存在著明顯的不足:
1. 導入盡管比較切合學生的實際,有利于回憶舊知,啟迪新知,帶動學習興趣,但不是很簡潔,時間上控制不到位,有拖沓嫌疑。
2. 分析課文時,過于注重意象分析的到位,面面俱到,沒有取舍,有平均化力氣的現有,重點不夠突出。
3. 設置問題沒有遵循由淺入深的規律,問題沒有層次感;也缺乏循循善誘的啟發藝術。
4. 教的多,練得少,教練結合的 時間搭配不是很科學。
5. 時間把握不夠準,有拖堂現象。這可能與事先沒有試講有很大關系
【再別康橋試講】相關文章:
《再別康橋》試講說課05-14
水調歌頭的考試講解09-24
圓明園的毀滅試講教案11-05
沁園春長沙試講教案07-31
《觀滄海》試講稿08-24
沁園春雪試講教案03-25
雨巷試講教案10-02
琵琶行試講教案10-07
《背影》試講教案(精選10篇)05-04
《赤壁賦》試講教案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