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教學設計錦集(15篇)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通常需要用到教學設計來輔助教學,借助教學設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一份好的教學設計是什么樣子的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寓言》教學設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寓言》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理解寓言的含義,感受優美的語言,學習精美的表達。
2、能力目標:
解讀寓意,掌握閱讀寓讀的方法,培養語言表達能力。
3、情感目標:
引導學生正確地把握人生態度,對待人生際遇。
【教學重點】
了解寓言的寓意,理解運用文中的精美語言。
【教學難點】
寓言的啟示。
【教學方式】
創設情境,合作探究,交流實踐。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學習課前演講寓言故事。
明確什么是寓言?
寓言是文學作品的一種體裁。“寓”是寄托的意思,把深刻的道理寄托在簡單的故事了,帶有勸寓或諷刺意味,讓人們從中領悟。寓言篇幅大多簡短,文字有趣。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生物或非生物;主題都是借此喻彼,借遠喻近,借古喻今。它常用比喻,擬人夸張手法,含義深刻,引人思索。
二、整體感知
1、自由朗讀寓言。
2、口頭復述寓言故事。
3、問題設計:
⑴ 白兔賞月的心態前后有什么不同?為什么會有這種變化?
(設計目的:了解身份的改變對于心態的影響,要求學生緊扣課文內容。)
⑵ 這寓言給了我們一個什么啟示?
(設計目的:理解擁有巨大的利益會勾起無窮的得失之患。)
三、合作探究
白兔最終要求諸神之王撤消決定說明了什么?
(結合現實生活中人民在獲得利益之后的想法和做法。)
(設計目的:讓學生理解白兔慧心未泯。)
四、辯證思維
是否擁有財產和幸福生活就一定會患得患失?而一無所有才心安理得嗎?
(設計目的:培養學生辯證思維。)
五、反思體驗
小組合作討論并交流:
你在學習和日常生活怎樣對待成功與失敗,榮譽和挫折?我們應怎樣把握自己的人生態度?
六、實踐鞏固
1、仿寫:(感悟語言的優美,摘抄,劃出優美語句。)
例句:
⑴ 每天夜晚,她都來到林中草地,或是無憂無慮地喜戲,或是心曠神怡地賞月。
⑵ 烏云蔽月,她便緊張不安,惟恐寶藏丟失:滿月缺損,她便心痛如割,仿佛遭了搶劫。
2、續寫:
有一天帶面具的.美和丑在海邊邂逅,她們互相說:“咱們到海里去游泳吧。”于是她們脫下了面具,在海里游泳。
過了一會兒,丑會到了岸上,帶上了本來屬于美的面具,徑直走她的路。
接著美也上岸了,找不到自己的面具,只好戴上了丑的面具,徑直走她的路。
所以,直到今天, 。
七、總結
學習寓言,我們要理解寓言的寓意,感悟人生道理。感悟寓言精美的語言。
《寓言》教學設計2
湖北省棗陽市第一中學 劉保清
一、知識目標
1、研讀課文,探討文章主旨。
2、深入領會作者對寓言新穎獨到的見解。
3、認真揣摩文中意蘊深刻的語句。
二、能力目標
1、培養學生質疑和釋疑的能力。
2、培養學生獨立閱讀和創新閱讀的能力。
教學重點
1、理清思路,探討文章主旨。
2、理解作者對九則寓言闡發的新觀點、新看法。
教學難點
1、課文開頭三段和結尾一段所含蘊的意思。
2、一些疑難語句的理解。
課時安排 二課時
教學設想
這是一篇別具一格的讀后感。作者從一般讀者讀《伊索寓言》所慣常理解的另一面,讀出了新意,對原作做出了自己的“別解”。文章的主題較難把握。教學宜從剖解作者對寓言所作的引申入手,引導學生反復研讀課文,對主題可作充分的討論,切實把握準確文章的寫作主旨。在此基礎上討論理解文章的疑難語句。第一課時重點引導學生理解文章的主題,第二課時重點解決疑難語句。
教學步驟
一、導入
大家以前讀過哪些《伊索寓言》故事?(狼和小羊、赫爾墨斯和它的雕像等)這些故事的寓意作者在篇末大多做出了揭示。那么你讀了這些故事后,有什么新的理解嗎?我國現代文學研究家、作家、學貫中西的錢鐘書先生讀了《伊索寓言》后,就對原作有了新的看法。他有怎樣的看法呢?課文就給出了答案。
二、伊索和作者介紹 (略)
三、研讀課文,討論主題
1、聽課文錄音,讀準字音。
2、學生重點研讀課文4——12段,看看作者對九則寓言分別做出了哪些新的理解,在討論的基礎上填出下表。 (表中楷書字為要學生填寫的內容)
故事名稱故事寓意引申的寓意
蝙蝠的故事諷刺善變者諷刺那些善于用投機方式使用自己的某些資本的人
螞蟻和促織的故事享樂者挨餓活該影射那些專靠給死人寫文章而抬高身價的文人
夠和它的影子的故事戒貪得諷刺無自知之明、聽不得別人批評、不能知錯改錯的人
天文家的故事眼睛總朝上必摔跤諷刺當時的上層政治
烏鴉的故事偽裝者終現本相諷刺那些品質卑下,嫉賢妒能的人
牛跟蛙的故事戒狂妄自大諷刺那些自以為是,嗜痂成癖的人
老婆子和母雞的故事戒之在貪諷刺那些嗜財如命,極端吝嗇的富人
狐貍和葡萄的故事得不到的東西都是不好的影射貪心不足的人和害怕別人分搶應得利益的人
驢子跟狼的故事錯行仁義反受其害批評行醫者時或草菅人命
總 結:以《伊索寓言》為依托,批判黑暗、荒誕、不公正、無理性的社會現實。
四、討論作者闡發新義的方法
問:作者是用什么方法對原寓意進行闡發新義的?(課后思考和練習一)
主要用三種方法:
引申 改頭換面 推演
五、研讀課文前三段
1、課文前三段之間是什么關系?哪一段是中心段?
明確:第2 段是中心段。第一段是比喻,是引出第二段的,第三段是補充說明第二段感想的來歷。
2、這三段提出了什么觀點?你怎樣評價這種觀點?
明確:古代好比是人類的小孩子時期,是幼稚的,現代的我們反而年齡長,閱歷深,在價值上,品格上都比古代進步。正因為如此,古代的觀點是淺薄的,幼稚的,是須要糾正的。《伊索寓言》就是一本古代的書,里邊就有好多淺薄的見解,須要加以糾正。
作者打破人們慣常的心理習慣,新穎而看似不無道理。不過我們也只能把它看作是作者的突發奇想而已。人類社會的發展,在科學技術方面確實呈現出線性的、累積式的`發展,而在文學藝術、文化思想方面就很難說了。世界上不少民族在文明的早期創造出來的文化藝術,令后人難以企及。這樣,把古代比作人類的小孩子時期就說不上是很嚴謹的、科學的說法了。據出推論出來的這一觀點也只能說是作者的一種諧謔了,目的是順理成章地生發下文。
六、研讀課文最后一段,
討論:《伊索寓言》真的不宜作現代兒童的讀物嗎?
明確:不是。①作者認為這部書太純正了,不能反映出現代社會的復雜與奸詐。②能不能讀,怎么讀,全看成年人在造成一個什么世界,一個什么社會,給小孩子長大了來過活。
這段話是作者批評、嘲諷現代社會的一種特殊表達方式。《伊索寓言》早已成了世界名著,無論是兒童抑或是成人,都可以從中得到許多教益。《伊索寓言》中許多故事,正如許多文學名著一樣,有著不可限定的豐富的意義指向,作者從中讀出如許新意,也正是源于它的這個特色。《伊索寓言》是觸發作者產生諸多思考與體驗的由頭,是作者借以“澆自己之塊壘”的酒杯。
七、討論疑難語句的含義
1、如何理解“人比蝙蝠就聰明多了,他會把蝙蝠的方法反過來施用,在鳥類里偏要充獸,表示腳踏實地;在獸類里偏要充鳥,表示高超出世。”這句話的含義?
明確:這句話諷刺某些見風使舵,總想保持自己身份的投機分子。在上流社會里他裝成又窮又硬的平民;可到了平民中間,他又搖身一變,成了屈尊下顧的文化分子,顯出自己的高雅以及“平易近人”的風格來。
2、“有些東西最好不要對鏡自照”這一句揭示了某些人怎樣的劣根性?
指有些人沒有自知之明,聽不得別人的批評,不能知錯改錯。這號人老虎屁股摸不得,你批評他一下,他反而胡鬧,反咬你一口。
3、“真的,我們就是下去以后,眼睛還是向上看的。”這里,“眼睛向上”是什么意思?
這段話明顯是諷刺當時的上層政治。“下去”,指的是下野或者下臺,“上”“下”指的是地位的上下,官職的高低。“眼睛還是向上看的”,就是不甘心真的下野或下臺,還是一心向上爬。
4、“這個遮羞的方法至少人類是常用的。”這個方法指的是什么方法?
指的是自己被戳到了痛處,就惱羞成怒,撕破臉皮,挖空心思地揭別人的短。
5、“大胖子往往是小心眼”是什么意思?
有錢人往往吝嗇,一毛不拔,不肯幫助別人。
6、“訴苦經可以免得旁人來分甜頭”,這說明什么樣的心理?
一個人得了點好處,總容易引來別人的嫉妒,想要分點甜頭。要避免這一點,辦法是訴苦經,好讓別人心理平衡。
7、為什么說“醫生也是屠夫的一種”?
這可能是從醫生并不能包治百病,有時候也會無能為力,最后只能眼看著病人死去的角度說的。
八、作業:課外找一兩則寓言(如《狐貍與烏鴉》《農夫與蛇》),仿照課文寫法重新闡釋它的寓意。
《寓言》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過程和方法
用自己的體驗多角度概括寓意,運用想象、聯想改寫、編寫寓言,進一步培養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2、知識與能力
分析故事情節,了解寓言的表現手法和寓意的提示,進一步培養發散思維能力。
3、情感、態度、價值觀
引導學生憎惡假惡丑,向往真善美。
[教學方式]
1、運用多媒體課件配上合適的動畫,讓學生配角表演,激發學習寓言興趣。更主要的是學生從自己的生活體驗出發分析故事情節,再現寓言故事形象。在表演中,激發情感與體驗,相信學生也能從自己選定的角度發散思維,多角度把握寓言。
2、多角度理解寓言,可以采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鼓勵學生多向思考,敢于發表自己不同的見解,培養學生發散思維能力。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獅子》
一、導入課文
1、書題
2、明確學習目標
二、整體感悟,把握課文內容
1、分組探究表演課文
2、抽組全班表演
3、現場采訪角色
4、教師把握時機點撥
三、研讀探究
1、自主探究:
自主探究問題,發現問題
2、合作交流:
以小組為單位探究各自的問題及屏幕上問題。
3、合作探究
先集體探究屏幕上問題,再由學生自己提問,學生自由解答,教師只起點撥作用。
四、體驗與拓展
1、學生再讀課文,用自己生活實際去體驗課文。
2、完成屏幕顯示的題目,先自主完成,再分組交流。
3、集體交流,教師作簡要點評,也可以請學生點評。
五、小結
回顧學習內容,自結學習收獲;自評參與學習的主動程度。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智子疑鄰》、《塞翁失馬》
一、導入課文
在文學寶庫里,有一種詼諧幽默文章——寓言,能不能說說寓言的一般特點?說說你知道的寓言的題目?
二、整體感悟
1、齊讀課文
2、自主探究課文:
要求學生借助工具書自己讀懂課文。
3、抽學生復述課文大意
4、全班再集體朗讀一遍這兩則寓言,然后完成屏幕顯示的要求。
三、研讀與探究
1、自主探究
學生獨立探究課文,找出自己還有哪些問題,自主分析屏幕上問題。
2、合作交流
學生分組交流,自由評點課文。先評點小組成員各自探究的問題,再探究屏幕顯示的文字,然后整理出小組還有哪些問題未解決。
3、合作探究
(1)學生自由搶答屏幕上顯示的問題。
(2)學生自由提問,學生自由搶答,教師適時點撥。
四、拓展與體驗
1、學生互相采訪明確問題。
2、教師適時點撥。
3、小結。
教學實錄
第一課時
師:同學們,咱們捫心自問在自己的成長過程中有沒有驕傲自滿的時候,如果有,請實話實說,把你那時的情記仔細描繪一下,好嗎?
生:(微笑)好!
師:看看哪位同學能勇敢地正視自己的缺點,考慮好的同學,請舉手。(學生紛紛舉手)
生:上次期中考試中,我在全年級得第五名,得了獎狀。放學時,我故意繞道回家,獎狀給親人或熟悉的大伯大娘看,他們都高興夸我聰明。……
師:很好,同學們可以和崔永元相比高低了,都能實話實說了(笑)下面我們來探究一下自高自大的赫耳墨斯和蚊子。
師:下面請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自編自演《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獅子》,比一比看哪個小組完成的最快,最好,同時,請男女同學分別選一個代表既當記者又當評委。具體請看屏幕上顯示的要求。(學生分組排練課文,記者同學準備采訪問題,教師巡視指點。)
……
師:準備好了嗎?同學們。
生(齊):準備好了!
師:下面各小組抽簽表演。評委準備記分。……
(第二組表演《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表演赫耳墨斯的同學開始問宙斯的價錢時顯得小心謹慎,問赫拉時又顯得很高興,隨即又自高自大地得意地問自己,當得知自己只是“饒頭”,立即氣得倒地,迎來大家熱烈的掌握。)
〈專家點評:合作探究進入角色,體驗生活中展示角色,拓展了學習語文的空間。〉
生:你成功扮演赫耳墨斯有什么體會。
生:扮演前我著力體驗赫耳墨斯的自高自大的形象,通過這個角色,我要告訴人們要謙虛,要有自知之明,不能妄自尊大。(掌聲)
(第四組表演《蚊子和獅子》表演蚊子的同學與獅子對話時,顯得老謀深算,胸有成竹,當他撞在蜘蛛網上時,他哀嘆著說(邊哭邊說):“真是聰明反被聰明誤,得意忘開遭落難。”說完后贏來同學們陣陣掌聲。)
生:(采訪蚊子表演者)你還有生的希望嗎?
生(蚊子):我能戰勝獅子,也能戰勝蜘蛛。(掌聲)
生:你打算怎樣戰勝?
生(蚊子):車到山前必有路,說不定一陣風會吹破蜘蛛網,也說不守淘氣你掃除了蜘蛛。(笑)……
師:我想不久將來,你們一定會成為明星,(笑)下面在對照屏幕思考幾個問題。
(學生自主探究問題)……
師:考慮好了嗎?
生(齊):好了!
生:如果將課文改成“赫耳墨斯打聽到宙斯和赫拉的雕像后一言不發,悄然離去。”這樣,原文中諷刺缺少自知之明,妄自尊大的人的寓意也要改變了。
生:去掉了蚊子向獅子宣戰和取勝后得意忘形,撞在蜘蛛網上被蜘蛛吃掉這兩個情節,那么原文中諷刺蚊子的驕傲之意便不存在了。……
師:下面請同學們按照屏幕顯示的要求讀寫和編寫寓言。
(學生積極動手完成課堂作業)
……
師:寫好的同學,請舉手。
生:蚊子撞到蜘蛛網上,一動也不能動。它想:我能以己所長,攻敵所短戰勝獅子,而今要死在蜘蛛的手里,真是難過極了,懊悔極了。它懊悔自己太驕傲自滿了。
這時,蜘蛛一步步向蚊子爬過來,張開大嘴,蚊子閉上眼睛等待著那可怕的時刻。就在這時,從那棵高大的松樹上飛下一只鳥兒,不偏不斜正好啄走了蜘蛛,蚊子也因此得救了。可是,餓慌了的蚊子飛到徐小偉身上吸血,又被徐小偉一掌拍死了。
〈專家點評:情感、態度,價值觀也導向著學生學習的思維。〉
(生大笑)
師:你為什么讓蚊子得救后,又嗚呼哀哉呢?
生:根據課文的寓者我讓它得救,可是,蚊子又是害蟲,傳播疾病,吸人血,我不得不讓它死去。
師:很好,富有正義感。
……
師:由于時間關系,自由提問我們下節課再進行。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了解了寓言故事的一般特點,學習了通過分析情節,從不同角度去理解寓意,并且實習了創作簡單的寓言故事。請大家今后在學習生活中,他仔細觀察生活,分析生活,還可以多讀一些寓言故事,正確認識生活。
第二課時
一、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在文學庫里,有一種詼諧幽默的文章——寓言。那么,你能不能說說寓言的一般特點?能否舉出你知道的寓言的題目?
生:寓言是一種文學體裁,它往往借一個故事寄寓一種意味深長的道理,帶有勸諭或諷刺意味,充滿智慧哲理,給人以啟示,它一般篇幅短小,道理深刻。
生:本學期我們已經學習了《人生寓言》二則、《伊索寓言》二則。即《白兔和月亮》、《落難的王子》、《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獅子》等。
生:小學時我們也學過一些寓言,如《拔苗助長》、《俺耳盜鈴》、《刻舟求劍》、《守株待兔》等。
師:好。看來同學們掌握的寓言故事真不少。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兩則古代寓言智子疑鄰、塞翁失馬。(板書)
〈專家點評:通過回憶一些耳熟能詳的寓言故事來激發學生學習古代寓言的欲望。〉
二、檢查預習
師:現在請同學們看大屏幕,看看你們的預習情況怎么樣?
屏幕顯示:1.聯系上下文,解釋下列加點詞。(略)
2.請正確,流利朗讀二則寓言。
3.提出自己的疑問,分組交流解答。
(分小組激烈討論,后解釋重點詞語。)
〈專家點評:落實文言字詞,為以后學習文言文打好基礎。〉
(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師:大家聽了他的朗讀,你認為怎么樣?
生:他讀時節奏,語速把握較好,只有一個字“其馬將胡駿馬而歸”的“將”字讀錯了,因為它作動詞“帶領”講,所以應讀“jàng”。
生:他讀“此何遽不為福乎”、“此何遽不為禍乎”兩句時感情地配合還不夠好,前句讀時應略帶慶幸的口吻,后句讀時應有憂慮的口吻。(然后自己有感情范讀,同學們報以熱烈的掌聲。)
師:真不錯,看來同學們在預習時很細致深入,既注意了一些字的讀音的變化,還能初步體會一些句子所蘊含的感情。
師:大家在預習中有沒有疑問?
生:(齊)有!
〈專家點評: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
師:那么,請大家暢所欲言,然后我們一起探究,一同解決好嗎?(學生踴躍發言,有的忙于提問,有的急于解答,忙得不亦樂乎,課堂氣氛輕松活潑。)
三、整體感悟
(全班再集體朗讀一遍這兩則寓言)
師:這兩則寓言都是篇幅短但含意深,請同學們分組協作(1復述課文大意;2以小品形式表演課文)任選其一完成。
〈專家點評:讓課堂成為學生真正的舞臺,充分展現其各種能力。〉
(臺下學生分組討論、講述、表演、然后抽幾個組上臺展示。)
師:同學們既有演講的才能,更能表演的天賦,通過剛才對課文的深入接觸,同學們能否自由談談兩文中給你留下深刻印象的人物?
生:《智子疑鄰》中的“鄰人之父”,他本是一番好心勸誡那富人,沒想到最后反而得到一個“偷盜”的嫌疑,我真為他鳴不平。
生:我也覺得宋國那個富人不公平,他兒子和鄰人之父提出一樣的忠諫,為什么事情果然發生后,他卻認為兒子聰明,鄰人之父卻成了他的懷疑對象。
生:的確,我一看那個犯了疑心病的富人,由此我聯想到一些歷代的帝王,他們總是聽信旁邊寵臣的.讒言,而不接納那些自己不信任的忠臣的直諫,最終往往面臨亡國的厄運。
(學生一起鼓掌)
師:那么,你們認為對正確的意見應該采取怎樣的態度?如何正確地對待別人提出的意見和建議?
生:對正確的意見應該均予以采納,而不能因為感情的親疏而厚此薄彼。
生:對別人提出的意見,只要是正確的,即使一時很難聽,也應該誠懇地接受,這樣才不失君子之風。
師:大家討論得很透徹,那么對《塞翁失馬》中的人和事你又是怎樣看的?
生:塞翁看問題不局限于眼前,能由此及彼,看到長遠的利害關系,與旁人相比,他不愧為一個智者。
生:文中一波三折,“失馬”、“得馬”、“墮馬而跛”、“因跛自保”,好事壞事相互依存,互相轉化,這天下就沒有什么絕對的事。
師:好事壞事一定能轉化嗎?必然轉化嗎?舉例說說好事、壞事在什么條件下轉化?
師:我覺得文中的禍福轉化都是偶然的,都是客觀因素在起作用。如文中的“馬無故亡而入胡”有可能“一去不復返”,而不是“將胡駿馬而歸”;文中的兒子“跛了”,如果后來不發生的戰事,那將永遠是一個禍事,而不是“父子相保”的福事了。
生:禍福可以轉化的。但需要一定的條件,如家庭突遭打擊、變故、陷入困境,這是禍,但如果能從容、鎮靜,在困境中拼搏、奮起,那么,這又不失為一種寶貴的精神財富。當然啦,在困境中一蹶不振,喪失信心,甚至失去生活勇氣,那么,這禍就只能是禍了。
師:所以,當禍事臨頭時,我們不應該沉論,只有化悲痛為力量,付出努力,才能因禍得福。
(學生點頭表示贊同。)
師:下面,我們來歸納一下這兩則寓言的寓意。
生:《智子疑鄰》告訴我們聽意見只應聽正確的,而不要看這意見是什么人提出,對人不能持偏見。
生:《塞翁失馬》說明禍福相依,它們是可以相互轉化的。
師:請大家從以上的兩則寓言故事中概括出相應的成語或名言俗語。
生:“良藥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禍兮福所伏,福兮禍所奇”。
生:因禍得福;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四、體驗反思
師:今天學習了這兩則寓言,我們從中獲得了什么樣的啟示?同學們能不能接合自己的親身體驗談談。
(四人小組討論,全班交流近十分鐘。)
師:下面就把我們的生活經歷和人生體驗與同學們分享吧。誰先說。
生:我們從第二則寓言出發,談談自己類似的生活經歷。記得小學五年級時候,我經常遲到,老師便常罰我擦黑板,由于我個小,所以總夠不著,老師便不給我好臉色,另外弄得滿身灰塵,回到家,媽媽也是埋怨,我想怎么這么倒霉呢。有一次,班上開展“五小”活動,我鑒于自己的苦惱,忽發奇想,想設計一個電動黑板擦,只要一按開關,刷毛自動左右清擦,當我把“電動黑板擦”的設計方案交給老師,沒想到竟真的得到了肯定,還獲得了“小發明”獎呢!
師:真是因禍得福,看來你是一個肯動腦筋,不甘落后的同學。
生:我講的與上面講的同學的經歷恰恰相反。半年前,我上小學六年級時,一次參加鎮里舉行的口算比賽,由于我基本功扎實,所以很輕易地獲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績。回校后,我成了老師的寵兒,同學們的榜樣,久而久之,我便滋長了一股驕傲的情緒,學習上不踏實,不謙虛,所以在小考中我考得十分糟,分數低得讓人吃驚。每當想起這件事,我就覺得后悔。
師:是啊,誰不希望福事頻臨呢?但當你不能好好把握時,轉頭來只是無盡的煩惱,這位同學的經歷確實讓我們警醒,在這里感謝他向我們真誠的表白……
(一起鼓掌!)
生:我學了《智子疑鄰》一文,我覺得那個“宋人”身上有我的影子。在家里,我不喜歡奶奶,更不喜歡她的嘮叨,不管是對是錯,我統統不聽。盡管奶奶一片真心,但我因嫌惡她,有時故意逆其道而行之,氣得她常暗自落淚。今天想來,我真對不住她,我得改變這種局面,讓家庭多些和睦才好。
師:大家在家里還有類似的事情嗎?
生:有。這可能就是代溝吧,我對我的父母也持有偏見,對他們也常持逆反的心理。
師:可憐天下父母心,我想每個父母都對孩子傾注了全部的心血,但他們畢竟不是圣人君子,雖然有些做法不是很好,但都是出于愛的初衷,望你們多理解一點他們,好嗎?
生:(齊)好!
師:最后,我們一起來試背誦這兩則寓言。(師生齊背)
五、布置作業
師:今天的作業是,編寫寓言故事,從下列二道文題中任選一個。《嘴和眼的對話》、《樹和斧子》(教師邊說邊出示課件。)
《寓言》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1.學習以誠懇的態度、真誠的語言與他人交流,懂得真誠待人是一種良好的品德。
2.學會在合作中說真話,告訴別人心里話。
3.積累有關誠信的詞語及古詩文名句。激發學生待人誠懇、講信用的思想情感。
課前準備
讓學生排練一個小品:一學生在校園里亂扔垃圾,另兩個學生據理勸導。
第一課時口語交際
創設情景,引入話題
生活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事情,例如:別人有事情找你父母,父母不在家;班上的一個同學病了,好幾天不能來上課;有的同學在校園里隨地吐痰等等,我們應該怎樣對待這些事情呢?
1.剛才幾位同學表演的小品,你看了后有什么樣的話想說?
(在學生自由發言的基礎上揭示“以誠待人”的交際主題)
2.想一想,平時你有沒有遇到過類似這樣的事情,如果有,你是怎樣對待的?
討論交流
1.個人準備后,在小組內交流。
先由一名學生舉一具體的事例,再說說自己是怎樣做的,然后對這一做法作評價。接著,其余學生輪流發言。
2.各小組選派一位學生準備在班上交流。
3.班級交流:對參與交流的學生作適當的鼓勵和評價,并隨機規范其語言。
提建議
在討論和交流的基礎上,讓學生概括成幾條明確簡要的建議,一一寫在黑板上,然后做歸納整理,再在條文前加上幾句關于以誠待人的“前言”,形成一份建議書。課后抄錄并張貼在教室里面。
第二、三課時習作我的發現
學習“我的發現”
1.讀讀小林和小東的對話,說說小東說了習作上的哪些好經驗。
2.歸納過渡:習作除了留心觀察周圍,把自己觀察到的事物寫下來之外,還可以把自己心里想的事情,或者想對別人說的話寫下來。
明確本次習作要求,啟發思路
1.閱讀習作提示。讓學生明確:寫的是自己想說的心里話,要真實,不說假話。
2.思考表達的內容。先要想好,最想對誰說自己的心里話,再考慮要說的話,可以是歡心的事情,也可以是煩惱的事情、難受的事情……
3.學生醞釀交流、師生個別談話:
根據習作要求,學生自行醞釀,指名個別交流,啟發學生的習作思路。教師隨機與個別學生輕聲交談。
4.學生動筆。
5.相互交流,修改。
第四課時日積月累趣味語文
詞語盤點
1.學生自讀。
2.同桌互查。
3.學生質疑,教師釋疑。
4.記記寫寫。
日積月累
1.告訴學生,這些都是從古詩文中選取的名句,每句話都是包含著深刻的道理。
2.逐句自讀。
3.說說自己能讀懂的句子,提出不理解的。
4.教師釋疑。
5.熟讀、背誦。
趣味語文
1.聯系本單元《中彩那天》等課文,指出誠信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2.自讀。
3.師生共同舉出生活中的事例,理解“自信、守信、誠信”等等。
選取其中的一個帶有“信”的詞,再根據這個詞語的意思,寫一個事例。
10、人教版小學語文一年級下冊教案《語文園地二》教學設計
我會讀:
1、出示一棵“蘋果樹”,蘋果樹上掛滿了紅彤彤的“蘋果”(“蘋果”上寫了“我會讀”中的詞語)。
2、小組學習:四人小組輪流讀“我會讀”中的生字,互相糾正讀音。
3、各小組采用輪讀的方式,看哪一組摘的“蘋果”多。
讀讀背背
1、小組學習。
A、四人小組一起讀詩《鞋》,互相糾正讀音。
B、說一說這首詩說了什么意思。
C、表情朗讀這首詩。
2、小組派代表朗讀《鞋》,同學評議。
3、自由背誦《鞋》。
4、全班配樂背誦。
第三課時
口語交際:我該怎么辦
學習目標
1、能完整地講述做家務事的'經過。
2、愿意從自己力所能及的小事做起,學會關心體貼長輩。
教學過程
激趣導入
小朋友們,你們在家做過家務事嗎?(讓沒做過家務事的學生說說為什么。)
播放錄音,口語交際
1、創設情境一
A、錄音:星期一,爸爸出差了,家里只剩媽媽和小明,媽媽又要上班又要照顧小明,還要做許多家務事,小明就想幫媽媽做一些家務事,可媽媽說小明還小,不會做。小朋友們,他該怎么辦?詮來幫他出出主意?
B、討論交流。
◆四人小組討論交流。
媽媽為什么不讓小明做家務?
怎樣才能勸說小明的媽媽,讓他做家務呢?
我們能做哪些家務事?我們之前學過的課文中小朋友是怎么做的?
◆小組內表演。
小組內的幾個同學分別扮演媽媽、孩子、同學等角色,表演勸說的過程。說服“媽媽”后,請“媽媽”談談,為什么接受了“孩子”的要求。
C、上臺表演。
◆小組自告奮勇上臺表演。
◆評一評“最佳口才獎”。
看看哪組能在最短的時間內用最好的方法說服“媽媽”。
2、創設情境二
剛剛有幾位同學都說做過家務事,那誰來給大家說說為什么要幫爸爸媽媽做家務?你是怎么做的?
A、說說你為什么要幫爸爸媽媽做家務?
B、個別說說做家務事的經過。
C、全班交流。
其他同學補充認為你說得不完整的地方,在同一件家務事上,他們的做法又是怎樣做的?
3、創設情境三
通過剛才的交流,教師發現同學們個個都是能干的孩子,那你們想不想把自己能干的一面展現給大家看呢?那我們就來一個“小能手”爭奪賽吧!
A、分成幾個小隊,如蘋果隊、橘子隊等,每隊都做不一樣的家務(如疊衣服、抹桌子、整理書桌等),全班學生分別到各個小隊去做家務(自己想去哪個隊就去哪個隊)。
B、每個大組挑選一名代表上臺爭奪“小能手”,看誰能在最短的時間內把書桌上的東西整理得井井有條。
C、在隊中進行做家務比賽,做得好的評為“小能手”并獎一朵小紅花。(邊做家務邊放音樂)
總結
通過這一節課,大家有些什么想說的?(學生交流)
剛剛同學都說了這么多,這說明大家是孝敬長輩、愛勞動的好孩子,那我們以后天天都做爸爸媽媽的好幫手,好嗎?
大家一起唱《我有一雙勤勞的手》。(老師和同學一起唱)表示很多不同的意思?
3小組交流,全班交流。
《寓言》教學設計5
一、導入新課
有人說寓言是一個魔袋,袋子很小卻能從里面取出很多東西來,甚至能取出比袋子大的多的東西;也有人說寓言是一個怪物,當它朝你走過來的時候,分明是一個故事,生動活潑;而當她轉身要走的時候,卻突然變成了一個哲理嚴肅認真;更有人說寓言是一座奇特的橋梁,通過它可以從復雜走向簡單又可以從單純走向豐富。在這座橋梁上來回走幾遍,我們去看到了五光十色的生活現象,又能發現生活的內在意義。
二、寓言(童話、神話、傳說、寓言)比較
你讀過哪些寓言故事?借此同學們概括寓言的特點。(篇幅短小,主人公是人或者動物,主題借此喻彼、借古喻今、借小喻大,具有鮮明的哲理性和諷刺性,寫法上是夸張和擬人等方法,把深刻的道理寄托在簡單的故事中)
1.勸喻性2.諷諫性
三、(一)赫爾墨斯和雕像者
導入:介紹其他的神,大家都喜歡的雅典娜。維納斯。丘比特等
《伊索寓言》形式短小精悍,以動物喻人
赫爾墨斯:盲目自高,愛慕虛榮而不被重視的自大者。(神態描寫:想、問、笑問)
1.赫爾墨斯為什么來到凡間?
他想知道他在人間受到多大的尊重
2.他為什么挑了宙斯和赫拉的雕像來問價?
先問宙斯雕像的價格,想跟最高的神一比高低赫拉的'雕像后,他覺得自己是商人的庇護神人們對他會更尊重一些
3.赫爾墨斯一笑宙斯雕像價格低,二譏笑赫拉不如宙斯人會把自己的身價抬得很高,這正是她虛榮心的具體表現。
(二)蚊子和獅子
導入新課:戰書
尊敬的獅子大王,我想向您討教武藝,請于明日上午九時到動物王國的森林廣場,一絕高下,不知肯否賞臉,無名之輩:蚊子
猴年馬月犬日
1.弱小的蚊子,為何能戰勝強大的獅子?
以己之長,克敵之短,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結論智者必勝
2.勝利的蚊子,為何會敗在小小的蜘蛛手上?
蚊子陶醉于勝利的驕傲之中,自以為無敵于天下得意忘形,放松警惕
3.蚊子兩次吹著喇叭,有什么不同?
前者是進軍的號角,充滿了自信,后者是得勝后的歡慶表現了驕傲
4.蚊子在蛛網上嘆息,是否明白了自己失敗的原因,從文中哪個詞可以看出來?
不料,蚊子把失敗,歸于不小心落入蛛網,說明他至死不悟
(三)穿井得一人
1.求聞之若此不若無聞也
像這樣以訛傳訛,道聽途說,還不如什么都沒聽到的好
2.按照事情發展順序,分為開端發展結局三層
3.這則寓言故事告訴人們不可輕信傳言,并盲目傳播,說話念詞,不要產生歧義
4.現實生活的意義有去偽存,真不要輕信,不能盲從,不能以訛傳訛。
板書:
宋人丁氏——別人(道聽途說、盲目傳播)
不能(輕信傳言、以訛傳訛)——國君
(四)杞人憂天
1.導入:學過《列子》有教育意義的故事
兩小兒辯日、紀昌學射、愚公移山
2.寓意
比喻沒有根據或不必要的擔憂
道理:我們不應該為沒有根據或不必要的擔憂而憂慮,應該實事求是的看待事物。
四、作業布置:
自己編一篇寓言,能揭示某種道理。
《寓言》教學設計6
教材分析:
《扁鵲治病》講述了蔡桓侯諱疾忌醫,最終不治而亡的故事,警示人們要防微杜漸,善于聽取別人正確的意見,否則后果將不堪設想。
《紀昌學射》講述了紀昌拜飛衛學射箭,苦練基本功,最終成為射箭能手的過程,告訴我們無論學什么技藝,都要打好扎實的基礎。
學情分析:
學生對寓言故事是非常感興趣的,但是對于紀昌、扁鵲這樣的歷史人物缺少深入了解,因此課前可以讓有條件的同學查閱有關紀昌、扁鵲的資料。學生對于同一問題往往有不同的見解,應該鼓勵學生提出自己的觀點。如紀昌學射的成功固然是因為他有扎實的基本功,但也與他學習的態度、恒心、毅力和老師的指導有方分不開;再如,學生對蔡桓侯的評價,也應該見仁見智。可以譴責蔡桓侯自以為是,可以給他講病須及早醫治,不要諱疾忌醫,要善于聽取別人的勸告、接受別人的正確意見,還可以指出蔡桓侯左右之人的阿諛奉承,不加勸諫等。
教學建議:
本文教學中可重點引導學生把握課文的主線,進入到課文的情境,抓住課文的語言文字,反復品讀,在讀中理解,在讀中感悟,在讀中體會。然后分角色朗讀和表演,把人物的性格特征表現得淋漓盡致。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認識本課生字。
2.默讀課文,找出課文中表示故事發生先后順序的詞語,再簡要復述這兩個故事。
3.讀懂故事內容,體會到諱疾忌醫的危害,懂得要善于聽取別人正確意見的道理;懂得學習要練好基本功和防微杜漸的道理。
【過程與方法】
聯系有關詞句,體會人物的想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從寓言中受到教育,明白一定的道理。
教學重難點:
重點
默讀課文,找出課文中表示故事發生先后順序的詞語,再簡要復述這兩個故事。
難點
讀懂故事內容,體會到諱疾忌醫的危害,懂得要善于聽取別人正確意見的道理;懂得學習要練好基本功和防微杜漸的道理。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相關多媒體課件。
學生:搜集寓言故事,了解有關的寓言知識。
教學時間: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簡要復述“扁鵲治病”的故事,體會到要防微杜漸,不要諱疾忌醫,要善于聽取別人正確意見的道理。
教學重難點:
重點
找出文章中表先后順序的詞語,復述故事。
難點
體會到要防微杜漸,不要諱疾忌醫,要善于聽取別人正確意見的道理。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同學們,你們生病的時候一般都會怎樣做?那你們去看病的時候,醫生讓你們什么時候吃藥、藥該怎樣吃,是不是都照醫生的話去做了呢?今天我們來學習一個跟醫生有關的故事,故事叫做《扁鵲治病》。(板書:扁鵲治病)
二、品讀體驗,理解內容
1.自讀課文,說說這個故事講了什么。
2.扁鵲既然是名醫,那蔡桓侯為什么死了呢?關于這一點扁鵲是怎么解釋的?出示課文第5自然段扁鵲所說的話。(采取多種形式讀)
3.蔡桓侯的病情是怎樣一步一步發展的?
(皮膚上→皮肉之間→腸胃→骨髓→病死)
4.能夠用最簡單的方法就能治好的病,蔡桓侯卻是怎么對待的呢?是哪個自然段講的?理解“毫不在意”。
5.扁鵲對待治病的態度發生了哪些變化?說明了什么?(站了一會兒→又來拜見→再一次來拜訪→只看了幾眼,就掉頭跑了→幾天前就跑到秦國去了)
6.你認為蔡桓侯病死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他隱瞞疾病,害怕醫治,不接受他人勸告)
7.蔡桓侯是怎樣對待扁鵲的勸告的?
(不高興→很不高興→非常不高興→奇怪→派人去請)
8.你覺得蔡桓侯是怎樣的一個人?(不聽勸告、自以為是、固執己見)
三、鞏固延伸
1.假如蔡桓侯現在就站在你的面前,你想對他說些什么呢?
2.有病不醫,只是危及自身;一國之君,如果不善于聽良言,則會亡國。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有沒有類似蔡桓侯這樣的事呢?舉例說一說。
3.分角色表演課文內容。
現在我們找三位同學來表演這個故事。一位同學朗讀課文,另外兩位同學分別扮演蔡桓侯和扁鵲,根據課文的內容進行表演。(表演時注意人物的動作和神態)
板書設計: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生字。
2.簡要復述“紀昌學射”這個故事。
3.懂得學習要練好基本功的道理。
教學重難點:
重點
默讀課文,簡要復述“紀昌學射”這個故事。
難點
體會寓言的寓意。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我們讀過《驚弓之鳥》的故事,還記得故事中的更羸嗎?他不僅是射箭能手,更是一個有敏銳觀察力和判斷力的人。今天,我們再去認識兩位古代著名的射箭能手。他們是誰呢?箭法又如何呢?(板書課題)
2.看到課題,你有什么疑問嗎?
二、初讀課文
1.自讀課文。
(1)讀準字音,把課文讀正確、流利。
(2)想想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
2.交流生字詞。
三、精讀課文
1.紀昌學射箭的過程,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一部分?哪些自然段?
2.比較異同,探究“練眼力”。
(1)寫紀昌“練眼力”的這兩個自然段,其實有很多相同和不同的地方。今天也來練練大家的眼力,看誰找得快,找得多。
(2)“提要求”部分。
①指名讀飛衛的話。
教師:飛衛的意思我明白,可能紀昌還不明白,你讀課文時,能不能把意思強調出來?
指名1~2名讀,齊讀。
②第二次提要求,誰能把飛衛的.要求讀得更清楚?
指名讀,齊讀(突出極小和很大)。
都是飛衛對紀昌的要求,但是——要求不同。
(3)“練習過程”部分。
①比較紀昌練眼力的過程,你發現了什么?從哪些字詞感覺出來的?
你聽出來沒有,他特別強調了“盯住”“不能眨一眨”,那是怎樣地看啊?
②創造情境,展開對話。
教師:紀昌的妻子,看在眼里,心里一定有很多話想對紀昌說。
(提示:可能是妻子對丈夫的勸阻,可能妻子很支持丈夫,她怎么說?紀昌會怎么回答?)
(4)“結果”部分,理解破折號。
①“兩年以后,紀昌的本領練得相當到家了——”,你是怎么理解“到家了”的?(本領強,本領高,本領好)
教師:你覺得紀昌看虱子的本領到不到家?誰能夠來具體解釋一下?
②“那只小虱子,在紀昌的眼里一天天大起來,練到后來,大得竟然像車輪一樣。”
教師:你讀了這句話有一種怎樣的感覺?(驚喜的,驚奇的,出乎意料的)
③紀昌三次去找飛衛,說明了什么?說明他虛心聽從指導,并且持之以恒,直到老師認可。
3.取得了這樣大的進步后,紀昌是怎么做的?飛衛又是怎么做的?一起讀讀第四自然段。
(1)理解“百發百中”。
(2)功夫不負有心人,紀昌終于成了百發百中的射箭能手。
你眼中的射箭能手是怎樣的人?(射出多少箭,箭箭都能射中目標,這叫“箭無虛發,百發百中。”這樣的人是最厲害的射箭能手。)
四、引導質疑,揭示寓意
1.我們知道學射箭,拉弓、放箭也非常重要,為什么課文寫練眼力部分寫得那么具體,而沒有具體寫紀昌練開弓,練放箭呢?
學生回答寓意。
2.這則寓言要告訴我們的一個深刻的道理。你還能從這則寓言中讀懂什么?
3.飛衛和紀昌都是射箭能手,你能想到什么?從紀昌練習的態度,你有什么啟發?
(練眼力是學射箭的基本功。任何本領都需要基本功,而練基本功需要有——恒心和毅力。)
五、課堂小結
學習了這篇課文,同學們知道了射箭的基本功是眼力,那么我們學習的基本功是什么呢?
指名學生回答。
同學們,我們也要練好基本功,為我們的將來打下堅實的基礎。
板書設計:
教學反思:
這兩則寓言分別告訴我們要有恒心和毅力;要防微杜漸,不諱疾忌醫的道理。在教學過程中我注重引導學生自主思考,多讀多感悟,同時,我還引導學生與文本對話,使學生在自主學習中體現自身價值,并體會寓言的深意,從而運用到學習、生活中。
《寓言》教學設計7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1. 師:同學們喜歡看寓言故事嗎?說說你自己曾經看過哪些寓意故事呢?
2. 揭示課題:今天老師將介紹新的寓言故事給你們。(板書:寓言兩則讓學生齊讀)
3. 解釋課題:什么叫“寓言”?(寓言:就是用有趣的故事來說明一個深刻的道理)“則”就是“篇、個”的意思,兩則就是告訴咱們這課共有兩個故事。
二、初讀課文,了解課文大意
1.請學生自由讀課文,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注意讀準字音。
2.齊讀、指名讀、小組讀、全班讀生字詞,初步了解本課生字:巴望、筋疲力盡、興致勃勃、焦急、納悶
3.交流問題,感知大意。
(1)師:到底是誰揠苗助長?為什么“揠苗助長”?
(2)“揠苗助長”結果怎樣?請學生把這些問題完整地連起來說一說。(同桌先練說)
二、理解文本,配樂朗讀課文
1.讓生觀看《揠苗助長》的錄象,并讓學生注意觀察人物的表情。
2.讓學生抓住文章的重點詞語來進行課文內容的情境再現,注意突出剛才描寫人物表情的詞語。
3.提議:我們每個同學想不想給這則寓言配上自己的朗讀呢?自己試一試。
4.指名朗讀第一段,學生評議,指導學生理解課文。思考:“巴望”什么意思?從“天天”這個詞語你讀懂了什么?農夫“焦急”什么?他心里會怎么想?
5.指導朗讀,讀出農夫的焦急。
6.理解第二、第三段。問:農夫想到什么辦法?(讓學生用自己的話來說)
(1)問:“筋疲力盡”是什么意思?為什么他會“筋疲力盡”?從文中找出相應的句子讀讀。
(2)讓生觀看插圖。看!此時他的神情是怎樣的?能用一個詞語概括嗎?
(3)有感情地朗讀:能把農夫當時又累又高興的心情讀出來嗎?(指名讀、齊讀)
“回到家里,他興致勃勃地說:‘真把我累壞啦!可力氣總算沒有白費,咱家的禾苗棵棵都長了一大截!’”
(4)問:讀了這段,你有何感受?把自己的感受帶到文章中去讀,體會農夫的快樂。
(5)“納悶”是什么意思?他的兒子納悶什么?
(6)看到枯死的禾苗,如果你是農夫的兒子,你會說些什么?如果你是他的鄰居,又會說些什么?如果你是他的妻子,你會說些什么?如果你是村里最德高望重的老人,你會忠告他什么?請口頭練習說。
三、總結理解,拓展延伸
1. 師: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懂得了什么?
2. 拓展:我們的身邊是否也有這樣的人?如果你碰到,你會怎樣去勸告他們?請你用一句最簡潔的話去概括。
第二課時
一、揭示課題
1. 我們今天繼續學習《寓言兩則》,板書課題《鷸蚌相爭》。
2. 讓學生齊讀課題,要求把字音讀準。
3. 老師出示“鷸”和“蚌”字,請學生把它們放到相應的圖下。
二、初學寓言,了解內容
1.師問:這兩個小動物之間到底發生了什么故事?請朗讀課文,等會集體交流。
2.請學生把故事的大意說出來。
3.老師出示口頭訓練題:河蚌剛剛張開殼曬太陽,鷸(),蚌(),雙方(),結果()。
4.同桌練說,指名表述。
三、細讀寓言,深入理解
1. 再讀課文,思考:為什么鷸蚌互不相讓呢?
2. 學生分角色朗讀,教師巡視指導。
3. 指名朗讀,教師點撥。
4. 聯系文本,理解人物
(1)引導學生抓住:鷸猛得用盡力氣——威脅筋疲力盡
蚌急忙——牢牢地毫不示弱——得意洋洋
這些描寫動作、神態的詞語和語言表現兩人互不相讓的態度。
(2)問:就在這時,漁夫看見了,他怎么做呢?(指名回答,朗讀)
(3)全班分角色朗讀。
(4)換位思考:這樣一個結果,三個主人公:鷸、蚌、漁翁會怎么想呢?
(引導學生理解:鷸:后悔不該輕易吃蚌,而且身處困境,還威脅蚌。蚌:不該賭氣不放開鷸,造成兩敗俱傷。漁翁:嘲笑鷸蚌互不退讓,結果讓他輕易獲利)
四、拓展延伸
1.發揮想象:對于鷸蚌來說,這是多么悲哀的結局呀!假如上天再給它們一次機會,它們會怎樣解決這樣一個矛盾呢?(讓學生拓展想象,可以課后練筆,可以當場練說)
2.引導思考:讀了這個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指名回答:引導學生用自己的方式理解)
3.布置課外作業:把這個故事告訴爸爸媽媽聽,聽聽他們的評論與意見,并且自己再去閱讀其他的寓言故事。
課前思考:
理解這則寓言故事所蘊含的寓意,對三年級學生來說是有一定難度。如果就是論事地“奉送”寓意,他們則難以接受;如果對寓意避而不談,又難以達到教書育人的雙重目標。為此,須根據學生的認知心理特點,注意形象渲染,重視情境感受,讓他們在具體形象、生動有趣的情境中,感知語言情境,感受語言內容,感悟語言內含并讓他們在形象的想象和創造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首先是引導大膽猜測。猜測是由已知推測未知,用已知解決未知的有效手段,也是培養學生創造能力的有效方法。對課文中的詞語解決,教者較好地運用了“猜想”的方法,要學生聯系課文內容,結合生活實際,借助知識基礎,能夠自己猜出意思的就不要查字典,對猜測不放心的可以查字典進行驗證補充,這樣能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知識儲備,以培養學生獨立求索的精神和獨立學習的能力。
其次是引導創造形象。 為使學生深切感受和理解課文情境,一是引導展開豐富想象,還原具體形象,通過“從課文內容你好像看到了什么”引導將課文的語言文字還原成具體形象,諸如:盼苗生長的形象、幫苗生長的形象、洋洋得意的形象、禾苗枯黃的形象。二是展開豐富想象,創造新的形象。教者還注意隨機引導,促進學生拓展開去,創造新的形象,諸如:兒子焦急的形象、那人悔恨的形象、重整其鼓的形象。這就能讓學生在形象的想象創造中加深對課文內容的感受和理解,加強對課文蘊涵的感悟和挖掘。
教學反思:
因為學生對寓言故事是比較感興趣的,所以在授課的時候我先讓他們先自己讀,然后同位互相講故事,盡量用自己的語言,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指名上臺講給全班學生聽,看誰是講故事大王,誰的表達做流利,通過鼓勵性的語言,絕大多數學生對學習寓言故事充滿了濃厚的興趣,學生氛圍很好,今后要注意課堂上要少講深刻的道理,讓學生自己去體會寓言故事的寓意。
教學反思:
寓言是通過一個小故事,揭示一個深刻的道理。其實這些簡短的語言中藏著深深的哲理。《鷸蚌相爭》的故事家喻戶曉,而“鷸蚌相爭漁翁得利”,這個道理在我還沒有結束這課時同學們就已經得出了。我問學生:“如果你是鷸、蚌或者漁翁的話,你希望自己是誰?”大家異口同聲地回答是“漁翁”。這個回答是我意料之中的。于是我又問:“如果你就是‘鷸’或者‘蚌’的話,你又會怎么樣呢?”然后我讓學生進行討論。他們還歸納為:雙方相爭,獲得利益的往往是第三者。其實學完了一則寓言故事,學生能總結出道理,并將這個道理熟記于心就可以順利地結束教學了。
課后反思:
《揠苗助長》是一篇寓言故事,課文主要講了“古時候有一位農夫想使自己田里的禾苗長得快些,就把禾苗拔高,結果禾苗都枯死了。”這樣一個小故事。課文主要分三個部分組成:拔苗的`原因,如何拔苗,拔苗的結果。故事通俗易懂,三年級學生能讀懂故事的表層意思,深層寓意不夠理解,對多數學生來說還是有一定困難的。針對以上分析,我把本課的重難點定在體會本則寓言的寓意上,并采用“創設情境”來突破重難點。
1、動畫導入生動有趣。
俗話說,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課一開始,一個動畫中富有感染力的圖畫、音樂一下子把學生帶入了情境,深深地吸引了他們的注意力,學生仿佛也置身于這個寓言故事中,為后面的學習做了一個很好的鋪墊。
2、情境創設點明主旨。
課堂是學生的,就該讓他們把所思、所想、所知的說出來。老師在指導讓學生清楚了解禾苗的生長過程時并不是通過枯燥的解說、問答,而是創設了兩個情境,教師直接讓學生演一演把當作了田里的小禾苗,來問學生:小禾苗,小禾苗,你怎么一點兒也沒有長高呢?小禾苗,小禾苗,讓我來幫助你把你拔高?你高興嗎?這一情境的創設讓學生自然地抒發,一下子就闡明了禾苗的生長需要一定的時間,我們不能違反事物的規律,孩子們接受的又輕松又明了。這是本課的一個亮點。
3、朗讀指導切實有效。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各個學段的閱讀教學都要重視朗讀和默讀……有些詩文要求學生誦讀,以利于積累、體驗、培養語感。老師在教學中比較重視讀的訓練,形式多樣,并在讀后給予鼓勵性評價,逐步引導學生由讀通到讀懂,再到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落實了讀的訓練目標,重視讀的實踐過程,使閱讀真正成為學生主動的個性化的行為。在瑯瑯的讀書聲中,學生獲得了情感的體驗。
4、激發想象引出道理。
寓言是借故事來說明道理的一種文章。對于二年級的孩子來說,如果讓他們自己說出來這則寓言故事的道理是比較難的,而且絕大多數孩子懂得其中的道理可是很難用言語來表達,而老師在教學了全文后順著文章的內容設計了這樣一個環節:“讓學生想象說:農夫來到田邊一看,他后悔極了,他想 (學生可以說農夫會怎么做,也可以說農夫會怎么想)”在這一環節指導時,在教師的啟迪引導下,學生紛紛打開了思維的窗口,展開了想象的翅膀,并自然而然地引出這則寓言所蘊涵的道理——急于求成,徒勞無功。這一道理是學生們自己在想象說話中慢慢地得出來的,而教師在其中起了引領的作用。而且在后一步的寫字教學中我把剛剛所學的寓意與學生平時的學習結合起來,教師說:“在學習中,我們也會遇到這樣的事,寫字也一樣不能太著急,要耐心得來寫,千萬不能——學生又一次大聲地朗讀了黑板上的寓意:急于求成,徒勞無功”。再一次讓這則寓言故事的寓意在學生頭腦中生根。為了再加深寓言理解讓學生扮演農夫、小禾苗進行夸張式的表演或思考,寓言故事續編等,身臨其境的去感悟、體會、想象角色的心理活動,在充分的感受中萌動直觀的推論,獲得心靈的頓悟。
在課的最后,我還告訴學生像我們今天學的“揠苗助長”這樣短小而生動的故事,故事中又藏著一個深刻的道理,這樣的故事它還有另外一個名字呢,叫——寓言。并且向學生推薦課外也可以去讀讀更多的寓言故事,一堂語文課教給孩子的不僅僅是揠苗助長一個故事,懂得的不僅僅是急于求成,徒勞無功一個道理,而是把課堂知識引向課外,讓孩子們在課外學習中不斷提高自我,充實自我。
《寓言》教學設計8
教學目標:
1.通過閱讀寓言故事,領會故事蘊含的道理。
2.在閱讀中學會閱讀方法,潛移默化地接受閱讀方法的訓練
3.在橫向比較閱讀中,發現寓言故事的基本特點。
4.感受寓言故事的樂趣,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教學重點:
在閱讀中學會閱讀方法,領會故事蘊含的道理。
教學難點:
在橫向比較閱讀中發現寓言故事的基本特點。
教學過程:
一、 情景導入
今天老師將和大家一起走進寓言,寓言通常以簡潔有趣的故事呈現,隱含著作者對人生的觀察和體驗,現在就開啟我們今天的寓言之旅。
二、 在閱讀中探究寓意 (一)《狼和小羊》
1. 師: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要求:讀準音、讀通句子、難度的地方多讀幾遍,同時思考狼和小羊之間發生了怎樣的故事。 2. 眼腦直映訓練檢查自學情況。
小組開火車作答。通過眼腦直映閃視訓練提高訓孩子的眼球運用能力,閱讀流暢性和靈活性,集中他們的注意力。
3. 師生分角色朗讀課文,邊讀邊思考:狼和小羊之間發生一個什么樣的故事?根據提示填空:___想吃____,故意_____,結果_________________。同時幫助學生理解“找碴兒”等難等生僻的詞語,使其領會羊和兇惡的狼講道理是沒有用的。
4. 提問:讀了這則寓言故事你有什么想法?
借用伊索的話總結:存心要干兇惡殘酷的壞事情,那是很容易找到借口的。
(二)《誰的本領大》
1. 帶領學生用線式閱讀的方法閱讀故事。邊讀邊思考:《誰的`本領大》講了什么故事?
2. 創設情境“挑戰智慧之王”——根據提示填空:故事講了______和______比本領的事,他們共比了______次,第一次比___________,____的本領大。第二次比__________,______的本領大。幫助理解故事內容。 3. 小組分角色朗讀故事,討論讀了這則故事的想法。 4. 指名角色朗讀。 5. 交流反饋討論結果。
總結: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和本領,要正確的認識自己和看待他人。
(三)《馱鹽的驢子》
1.自由朗讀故事,思考故事內容以及讀后對故事的想法。 2.指明反饋
總結:不要聰明反被聰明誤,自己害了自己。
三、 感受寓言故事的基本特點
師:小朋友,通過這節課對以上三個寓言的閱讀學習,你們有什么感受?
總結:寓言大都通過簡短的故事呈現出來,有一定的趣味性并且能使我們領悟深刻的道理。(板書總結)
四、 推薦閱讀
孩子們寓言不僅有以上三種特點,還有許多特點你們可以通過閱讀自己發掘,寓言有許許多多豐富有趣的故事,老師向大家推薦三本寓言著作:《伊索寓言》、《列那狐的故事》、《中國古代寓言故事》。感興趣的同學可以邀爸爸媽媽跟你們一起閱讀。閱讀可以使我們的同學變得聰明,有智慧,希望我們每個同學都能養成勤于閱讀的好習慣!
五、 板書設計:
貴陽市師范學校附屬實驗小學 xxxx學年度第一學期
群文閱讀(走進寓言)
組別: 語文組
姓名: 張 月
《寓言》教學設計9
【教學設想】
這是兩篇寓言,寓言的篇幅往往比較短小,都是以假托的故事蘊涵深刻的道理。我們新教材上選的這兩篇古希臘寓言就很有代表性,體現了寓言的幾個特點:篇幅短小,寓意深刻,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擬人化的動物。這兩則一則是神(其實也是寫人),一則是動物(蚊子和獅子)。在教學過程中,我著重把重點放在第一則寓言《赫耳墨斯和雕像者》上,并且通過改變故事情節來使學生們了解寓言的寫作是取決于作者想告訴人們一個什么道理即寓意。授之以法后讓學生自己學習第二則寓言并且自寫寓言。
【教學目標】
1、了解寓言的特點與《伊索寓言》。
2、分角色朗讀,通過學習故事情節了解兩則外國寓言并概括寓意。
3、學習改寫、編寫寓言,進一步培養發散思維能力。
【教學難點】
通過學習故事情節了解兩則外國寓言并概括寓意。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在文學寶庫里,有一種詼諧幽默的文章──寓言,能不能說說寓言的一般特點?能否舉出你知道的寓言的題目?(開啟學生的思維,原來寓言就在我們的身邊,我們已經接觸很多,消除認為寓言很高深的情緒)
二、學生閱讀課文導言,了解寓言的概念與特點
寓言,用假托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長的道理。特點,寓言都比較短小,故事的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擬人化的動植物或其他事物。
三、學生閱讀課后注釋一了解《伊索寓言》的常識
古希臘的寓言故事集。
四、分角色朗讀,注意語氣與語調
一生扮赫耳墨斯,一生扮雕塑者,一生旁白。(揣摩人物心理)
師生同評表演的角色是否符合文中人物的語氣、神情。
赫耳墨斯 一笑 二想 三問(抓住笑字,赫耳墨斯形象浮現出來)
赫耳墨斯是個妄自尊大,沒有自知之明的人。
五、概括寓言的寓意
這些情節生動刻畫出一個盲目自高自大者的形象,告訴人們要謙虛,要有自知之明,不能妄自尊大。
六、赫耳墨斯和雕像者──改編篇
假如:
1、赫耳墨斯先問自己的雕塑的價格。
2、赫耳墨斯想知道他在人間受到多大尊重,就化作凡人,來到一個雕像者的店里。他看見宙斯的雕像,問道:“值多少錢?”雕像者說:“一個銀元。”赫耳墨斯又笑著問道:“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錢?”雕像者說:“還要貴一點。”赫耳墨斯聽后,默不作聲,悄然離去。(改動了故事情節的結尾)
寓言改動之后寓意就有改變,寓言是通過對現實想象而來的它的寫作取決于作者想告訴我們的寓意。(師生共同總結)
七、學生自主閱讀《蚊子和獅子》
八、一生朗讀寓言《蚊子和獅子》
九、學生自主閱讀并概括寓意
蚊子的遭遇說明—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笑在最后的笑得最好;螳螂捕蟬,黃雀在后。(多角度從蚊子的遭遇概括)
出示《蚊子和獅子》之改編篇:蚊子徑直朝獅子飛過去,趁獅子沒有準備,張嘴就咬,而且專咬獅子鼻子周圍沒毛的地方。獅子氣得用爪子把自己的臉都抓破了,也沒抓到蚊子。蚊子戰勝了獅子,就吹著喇叭、唱著凱歌飛走了。
通過與文中寓言相比較:去掉了蚊子向獅子宣戰和取勝后得意忘形,撞在蜘蛛網上被蜘蛛吃掉這兩個情節,那么原文中諷刺蚊子的驕傲之意便不存在了。
十、小結
寓言的特點,寓言是通過對現實想象而來的它的寫作取決于作者想告訴我們的寓意。
十一、作業
根據所給的題目自編寓言:
1、嘴和眼睛的對話;
2、樹和斧子;
3、筷子和勺子;
4、畫筆和顏料;
5、貓和老鼠。(注意情節是否合理、情節和寓意是否一致、寓意能否揭示一種生活道理。一個故事最后點明寓意。)
【課后反思】
按照新課標要達到的三個維度目標,語文教學就是要扎實活潑有序地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豐富學生的遷移能力,發揮學生的語感和思維,發展個性,健全人格。我在這堂課的學習中,重視體現學生的遷移能力的訓練。
1、首先開啟學生的思維,原來寓言就在我們的身邊,我們已經接觸很多,消除認為寓言很高深的情緒,讓學生很想了解寓言及其寫法。
2、點擊學生的興奮點,通過改編寓言讓學生了解到原來寓言的寫作其實很簡單,就是取決于作者想告訴人們一個什么道理,按照寓意來安排寓言故事情節。學生個個躍躍欲試。
3、聯想與課外遷移,通過前幾步到了自編寓言時就水到渠成了讓學生主動地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少數學生合作完成一篇),主動參與,挖掘學生的潛能,部分學生寫出了如《北風與太陽》、《狼與驢》等很有內涵的寓言。
4、體現教學機智,學生在我布置自編寓言時,有部分學生提到也可以寫如黑板與粉筆的題目時,我就順水推舟加了除了我給的四個寓言題目之外可以自擬題目,學生的創造力與主人意識得到了充分尊重,提高了他們寫作的積極性。
《寓言》教學設計10
教學目標
1、 認識6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正確讀寫“紀昌學射、妻子”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聯系有關詞句,體會人物的想法,體會到學習要練好基本功和防微杜漸、不要諱疾忌醫,要善于聽取別人正確意見的道理。
3、練習提出問題和大家討論,勇于發表自己的看法。
4、了解寓言的特點,激發閱讀語言的興趣,課后自己讀寓言故事。
教學重點
1、了解寓言的特點,激發學習寓言的興趣。
2、整體把握課文內容,聯系上下文,結合重點詞句,體會人物心理。
3、指導帶著理解,有感情讀課文。
第一課時
一、教師引入:
同學們,回憶一下,我們在以前的語文課當中,學習過哪些寓言故事?哪篇寓言故事給你的印象最深?你知道寓言有什么特點嗎?
二、教師隨機引向深入:對呀。寓言故事確實是我們少年兒童非常喜歡的文學形式。有人這樣評價寓言:“寓言是個魔袋,袋子很小,卻能從里面取出很多東西來,甚至能取出比袋子大很多的東西來;寓言是一把鑰匙,用巧妙地比喻做成。這鑰匙可以打開心靈之門,啟發智慧,讓思想活躍。”
今天,我們就一起學習寓言故事,看看這個魔袋能帶給我們什么。
三、在預習的基礎上,讀準以下字詞:
出示課件:紀昌學射、妻子、拜見、理睬、腸胃、湯藥、醫治、
蔡桓公、梭子、綁住、虱子、百發百中
四、學習第一則寓言《紀昌學射》
(一)今天我們一起來認識兩位古代著名的射箭能手,他們是誰呢?箭法又如何呢?
出示句子:
“飛衛是一名射箭能手。有個叫紀昌的人,想學習射箭,就去向飛衛請教。后來,紀昌成了百發百中的射箭能手。”
讀句子,說說從句子中,你了解到什么?還想了解什么?(此處可結合學生課前查找的資料作簡單介紹)
要想解開心中的疑問,我們就來讀寓言故事《紀昌學射》,我想,你不僅會從故事中找到答案,還會得到有益的啟示。
(二)自己流利地讀課文,把課文讀正確,想想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
1、讀文后,概括:紀昌想拜飛衛學習射箭,飛衛讓他下功夫練習眼力,飛衛照著他的話一一做到,最后成了一名百發百中的射箭能手。
2、思考:在初步了解了課文內容的基礎上,你有什么問題想跟大家探討?
3、結合學生的主要問題,先弄清飛衛為什么不教紀昌射箭,而是要他先練習眼力呢?
第一:指讀課文2、3自然段,思考:飛衛讓紀昌練習怎樣的眼力呢?
(一是“眼睛牢牢盯住一個目標,不能眨一眨”;二是“練得能把一件極小的東西,看成一件很大的東西”)
第二:想一想:飛衛為什么要這樣要求紀昌呢?
(學生結合自己的理解談,只要有道理,符合客觀實際,不做統一答案要求)
讀到這里,你有什么新的感受嗎?
(飛衛是一個非常有經驗的好老師,不愧為名師)
第三:紀昌按老師的要求一一去做,這一練就是好幾年。在這幾年的枯燥的眼力練習中,紀昌又是怎樣做的呢?默讀2、3自然段,劃出紀昌是怎樣練習的?把自己讀后的感受寫在旁邊。
出示句子,有感情地朗讀,說說體會
紀昌回家之后,就開始練習起來。妻子織布的時候,他躺在織布機下面,睜大眼睛,注視著梭子來回穿梭。
紀昌記住了飛衛的話。回到家中里,又開始練習起來。他用一根長發,綁住一只虱子,把它吊在窗口。然后每天站在虱子旁邊,聚精會神地盯著它。
小結:看來,對學習來說,好老師的指導與自己的努力都起著很大的作用。
第四:假如紀昌不先練眼力,他會百發百中嗎?
(通過討論使學生認識到:紀昌學習時所表現出來的決心、恒心、毅力,與他成為一名射箭高手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這一點非常重要!)
第五:重點指導朗讀2、3自然段。讀出寓言夸張地描寫,仔細揣摩人物行為心理,進一步理解體會人物形象。
小結:看來,對學習來說,好老師的指導與自己的努力都起著很大的作用。紀昌學射的故事,告訴我們學任何本領,都要有扎實的基本功。要想掌握射箭本領,就要先練眼力。結合生活實際,你能舉例說說嗎?
五、老師總結談話:要我說呀,寓言還是智慧的花,哲理的詩,神奇的魔袋,今天,你能從這只魔袋里取走什么呢?
(引導學生談出這則寓言的收獲,鼓勵學生談出自己的'見解。)
第二課時
一、導入:我們已經認識了射箭能手紀昌,這節課再來認識一位著名人物,他是誰,是做什么的呢?
(簡單介紹扁鵲的高超醫術及他對我國醫藥界的重要影響。)
看來,扁鵲真不愧是神醫啊。就是這個神醫扁鵲,與蔡桓公之間發生了一個小故事,被人們廣泛傳頌。因為故事雖然簡單,卻給人以深刻的啟示。我們今天就來學習這篇寓言故事《扁鵲治病》。
二、讀準字音,把課文讀正確。邊讀邊思考:課文講了扁鵲與蔡桓公之間怎樣一個小故事?
三、 默讀課文內容,扁鵲幾次見蔡桓公?都說了什么?結果怎樣?把相關內容畫在書上。
四、交流體會:
(一)指導朗讀,讀好扁鵲的話和蔡桓公的態度。扁鵲的話和蔡桓公的態度要結合揣摩他們的心理來讀。扁鵲的話要誠懇有耐心。
如:扁鵲第二次來看蔡之前會怎么想?第三第四次呢?
“蔡聽了很不高興,沒有理睬他”,,他心里會怎么想?
“蔡聽了非常不高興”他心里會想什么?
“蔡覺得奇怪,派人去問他”蔡會怎么想怎么說。
“蔡渾身疼痛,派人去請扁鵲給他治病。”此時的蔡又會怎么想呢?
(二)蔡桓公怎樣就不會死了呢?本來是皮膚上的小病,怎么會要人命呢?
(皮膚上的小病---皮肉上的病---腸胃里的病---骨髓里的病)
(三)扁鵲是有名的神醫,蔡桓公怎么會不相信他?明知蔡桓公不相信,扁鵲為什么還一而再、再而三地去說?扁鵲早知道蔡桓公要來請他,為什么幾天前就跑到秦國去了?
討論:蔡桓公根本沒有覺察到自己有病,所以不相信扁鵲的話。而扁鵲出于醫生的醫德才一次又一次支提醒蔡桓公治病,當他覺得自己無法治療時,跑到秦國,是出于自己安全的考慮。
(四)交流得到的啟示:要善于聽取別人的意見,有小問題時及時解,決,否則釀成大禍就無藥可救了。
(五)如果能夠跨越時空,你想對蔡桓公說什么?用幾句話寫下來,想想蔡聽了你的話,會說什么?也用一兩句話寫下來。
五、寓言以短小精悍的故事情節,生動鮮活的人物形象深深吸引著我們,讓我們樂讀愛讀,并給讀者以深深的啟迪。讓我們課下多來讀讀古今中外的寓言故事吧。
教學反思
在教學時,我充分發揮體裁的特點,一是重點引導學生多讀、多講,讀中感悟,體會故事蘊含的哲理和情感;二是讓學生學會簡要概括故事內容,練習講故事;三是以課文為出發點,把學生目光引到課外閱讀中去,在教學《紀昌學射》時先讓學生讀懂故事內容,將故事分為練不眨眼——練把小東西看大——練射箭,然后要求學生根據以上順序講故事,最后讓學生談自己的感想,并說說自己的體會。
《寓言》教學設計11
【教學目標】
1、整體感知,初步把握寓言內容。
2、學會歸納寓意的方法,深入理解文章內涵。
3、聯系生活,學會正確對待榮辱、正確選擇人生。
【教學重點】
學習歸納寓意的方法,深入理解文章內涵。
【課前準備】
預習課文內容,掃清文字障礙。
導入:通過學生談自己對“什么是寓言”的理解,老師介紹有關寓言的知識,導入新課。
【教學過程】
一、學習目標
1、整體感知,初步把握寓言內容。
2、學習歸納寓意的方法,深入理解文章內涵。
3、聯系生活,學會正確對待榮辱、正確選擇人生。
二、檢查預習(生字注音解釋)
嬉戲(xī) 稟告(bǐng) 厄運(è)
慧心:佛教用語,指能夠領悟佛理的心。這里泛指智慧。
慷慨:不吝嗇。
閑適:清閑安逸。
審美:欣賞、領會事物和藝術品的美。
風韻:優美的姿態神情。
得失之患:生怕失去個人利益的憂慮心情。
三、整體感知,概括寓意
引導學生學習《白兔和月亮》,步驟如下:
1、朗讀。(把握文意,揣摩語言。)
2、復述。(朗讀課文,完整復述。)
3、精縮內容。(用一句話概括文章內容。)
4、概括寓意。(根據文章內容,感悟所學道理。)
請學生當一次老師,按照出示的學習步驟總結出寓言《落難的王子》的寓意。
四、研讀賞析,對比閱讀
1、《白兔和月亮》在情節上有兩次轉折,你能找出來嗎?
2、白兔得到月亮前后呈現出兩種不同的心態,你能用文中的四個字的詞語概括嗎?
3、白兔得到月亮后必然會產生得失之患嗎?有無得失之患的關鍵在哪里?
4、白兔為什么請求諸神之王撤銷那個“慷慨的決定”?
5、生性多愁善感的王子后來為什么能夠頑強地面對厄運?
6、落難之后才能戰勝脆弱,這是一條規律嗎?沒有遭遇過厄運的人應該怎樣培養堅韌的意志?
五、體驗反思,拓展與延伸
1、有人認為,《白兔和月亮》的寓意是與其擁有,不如沒有。對此你是怎樣理解的?
2、學過《落難的王子》后,如果你遭遇了厄運你會怎么做?
3、展開你豐富的想象,描繪一下白兔請求諸神之王撤銷慷慨決定時的情景及對話。
六、課堂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的《人生寓言》告訴我們:“擁有巨大的利益會勾起無窮的得失之患”“厄運能使脆弱的.人變得堅強起來”。希望同學們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遠離欲壑,健全自己的人格;藐視困難,直面人生!
七、作業
試著寫一則寓言,題目自擬。
要求:符合寓言的文體特點,500字左右。
【教案點評】
本教案突出了對學生的人文教育和語文素養的培養。教學設計上,運用對比閱讀的教學方法,以教師的教讀帶動學生的學習,給學生以方法的指導,既體現了教學方法的多樣性,又激發了學生參與學習、探究問題的積極性。
《寓言》教學設計12
〖教學目的〗
1、學會課文中的18個生字,并會組詞和應用。
2、朗讀課文,能用自己的話講述這兩則寓言故事。
3、把握故事內容,結合生活實際體會故事蘊含的道理,懂得做錯事要及時改正。
〖教學重難點〗
通過學習,結合實際生活體會故事蘊含的道理,懂得做錯事要及時改正。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復述故事導入新課。
二、檢查學生預習情況
1、聽寫12個生字。
2、朗讀課文。
三、新授
1、揭示題目《亡羊補牢》,解釋“亡、牢”含義。
2、解釋:
寓言:“寓”,寄托“言”講道理。寓言是通過一個生動有趣的小故事,告訴人們一個深刻的文學作品。
詞語:
羊圈 街訪 窟窿 后悔 授受
多音字:
圈
四、學習生字
橫向記。如:我們學過哪些“穴”字部首的.字再學習“窟窿”。
五、討論
《亡羊補牢》這則寓言,要抓住“后悔”“接受”這兩個詞,引導學生討論。想想從“后悔”一詞你了解到什么?從“接受”一詞你明白了什么?從而悟出這則寓言要告訴人們的道理。(一個人做錯了事,只要肯接受意見認真改正,就不算晚)
六、作業
1、朗讀課文,把文中的幾層意思讀出來。
2、生字、組詞。
《寓言》教學設計13
一、課題:
人生寓言
二、教學目的:
1.體會寓言的寓意,學會把握寓言寓意的方法;
2.了解寓言的特點;
3.感悟文中的人生道理。
三、教學重點
1.體會寓言的寓意,學會把握寓言寓意的方法;
2.了解寓言的特點。
四、教學難點:
1. 感悟文中的人生道理。
五、課時:
2課時。
六、課型:
綜合新授課
七、教學方法:
講讀-討論
八、教具:
九、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學習《白兔和月亮》
(一)看導語默讀課文
(二)借助注釋、詞典,識字識詞。
審美 風韻 閑適 窖 得失之患 泯 厄運 慧心
皎潔 心曠神怡 歸屬 稟告 身世 正色
(三)朗讀課文。
1.老師范讀,學生齊讀。
2.學生個別讀。
(四)老師講解寓言的基本常識
寓言是文學作品的一種體裁,以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長的`道理,言在此而意在彼,給人以生活的啟示。寓言故事一般是簡短的,比喻性的,故事的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擬人化的動植物或其他事物。主題多是借此喻彼,借遠喻近,借古喻今,借小喻大,使深奧的道理從簡單的故事中體現出來,具有鮮明的哲理性和諷刺性。寓言在創作常常運用夸張和擬人等表現手法。
寓言早在我國春秋戰國時代就已經盛行。諸子百家著作中都有不少寓言故事流傳下來。外國寓言作品,著名的有古代希臘的《伊索寓言》,法國的《拉封丹寓言》和俄國的《克雷洛夫寓言》等。
(五)內容研討
1.第三段中的“白兔仍然夜夜到林中草地賞月”與第一段的哪些語句相照應?
2.第三段中“從前的閑適心情”與第一段的哪些詞語相照應?
3.第一、三段對白兔的心情用了對比的方法進行描寫,請從這兩段中,找出四個構成鮮明對比的四字詞語。
4.從文中找出運用了比喻、擬人修辭方法的句子各一個。
比喻:
擬人:
5.用簡潔的語言概括本文的寓意。
6.引導學生準確理解《白兔和月亮》,設問為什么不編成“白兔和青草”的故事,或“天空和月亮”的故事。
7.《白兔和月亮》的語言很精美,引導學生學習。
8.這一則寓言提到人類,含有什么意味?
(六)老師點撥
1.每天夜里,她都來到林中草地……心曠神怡地賞月。2.無憂無慮 心曠神怡 3.無憂無慮,心曠神怡;緊張不安,心痛如割 4.略 5.擁有財富并過分地看重財富,就可能失去人生的許多樂趣。 6.白兔雖有賞月之才,但是她是如此渺小,實在不配擁有月亮,所以如此緊張不安。雖是諸神之王的賞賜,也是非分之財,擁有非分之財,必然勾起無窮的得失之患。忽視這一點,就不能準確理解寓意,就可能誤解、誤導。 7.“慧心”“風韻”“閑適”“繃”等用詞很精當。對稱的句子也很精美,“或是無憂無慮地嬉戲,或是心曠神怡地賞月”,“烏云蔽月,她便緊張不安,惟恐寶藏丟失;滿月缺損,她便心痛如割,仿佛遭了搶劫”。 8.意思是說:人類的慧心已泯。
第二課時
學習《落難的王子》
(一)朗讀課文。
1.老師范讀,學生齊讀。
2.學生個別讀。
(二)內容探討
1.請在文中空白寫出漢字。
他自己也被敵人( )去當了奴隸,受盡非人的折磨。
2.文中“天哪,太可怕了!這事落到我頭上,我可受不了!”兩句和“天哪,太可怕了……”分別出自 之口,作者這樣寫的用意何在?
3.文中“至于此,就更是一件容易的事了”一句是什么意思?你能舉出一個這樣的例子嗎?
4. 請在文中劃出本文的主旨句。
5.生性多愁善感的王子為什么能夠頑強地面對厄運?
(三)老師點撥:
1.擄 2.王子、我、其他人;對比寫出人世間沒有不能承受的苦難。3.(略)4.凡是人間的災難,無論落到誰頭上,誰都得受著,而且都受得了——只要他不死。5. 生性多愁善感的王子,遭遇厄運后歷盡苦難的磨煉,性格堅強起來了,所以能夠頑強地面對厄運。
(四)總結:
兩則寓言的寓意分別是:“擁有巨大的利益會勾起無窮的得失之患”,“厄運能使脆弱的人變得堅強起來”。
一則寓言,寫好事變成壞事;一則寓言,寫壞事變成了好事。人生道路上,大大小小的好事、壞事是經常遇到的,怎樣對好事,怎樣對待壞事,兩則寓言很有啟發性。
十、板書設計:
人生寓言
周國平
心曠神怡地賞月
白兔和月亮 轉 諸神之王賞賜
主題詞:得失之患 折 轉折
緊張不安心痛如割 請求撤消
落難的王子:寓意:厄運能使脆弱的人堅強起來
十一、課后小結:
《寓言》教學設計14
總體構思
將閱讀教學與寫作實踐結合起來,讓學生在閱讀環節中感悟寓言寫作的要領。創設適當的想像空間,訓練學生的基本敘事能力和思考能力。鼓勵學生大膽創造,努力實現寫作、口語交際和綜合性學習三位一體,達成感悟知識和訓練思維的有效統一。通過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的互動,以期達到教學目的。
過程設計
分三步走。一是導學,以寓言引入寓言,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營造寬松和諧的教學環境。二是感悟,以課本第155頁的文體基本知識介紹及《黔之驢》為材料,以問答對話為主要形式,促進學生自主學習,進行個性體驗與合作探究。三是運用,課堂上即席練筆,品評,學以致用。
教學流程
(一)導入新課
1、導語:
同學們一定讀過不少寓言,能說說你們讀過的寓言嗎?(學生列舉篇目)好,現在我們縮小范圍,一起回顧一下在課本上讀過的寓言。誰能說說這些寓言都講了什么故事?闡述了怎樣的道理?(引導學生從情節,道理兩方面入手,暢所欲言)
2、探究:什么是寓言?(承接導語,啟發學生積極思考,小組討論,教師歸納)
學生討論:
(1)寓言都有一定的故事情節,且情節往往是虛構的。
(2)寓言都闡述一定的道理,即含有寓意。
明確:寓言是用假托的故事來說明某種道理的文學作品。
(二)感悟
1、就地取材,以《黔之驢》為范本,揣摩寓言的特點。
(1)具有生動有趣的故事情節。
學生活動:簡單復述《黔之驢》,體味老虎懼驢、識驢、戲驢、吃驢的故事情節。
討論交流:寓言故事情節往往是寫實的成分多,還是以作者的想像為主?如果是想像,是不是憑空的想像?
總結歸納:寓言的故事情節往往是虛構的,因而以作者的想像為主,但這想像必須立足現實的土壤,故事的主角活動須合乎情理,讓人信服。如《黔之驢》中老虎的形象不可與驢相調換,如果文章改為《黔之虎》,說驢把虎吃掉了,讀者便會覺得不可思議,因為在讀者心里,虎是王者和霸者的象征。
(2)富有現實指導意義的寓意。
學生活動:談談學習《黔之驢》受到的啟發。(鼓勵學生有不同的見解)
討論交流:為什么像《黔之驢》這樣年代久遠的寓言,至今依然常讀常新?
總結歸納:立足于現實的作品,它能折射生活,對于社會現象或褒或貶,給讀者提供某種經驗教訓,因而有強大的生命力,歷久不衰,常讀常新。
(3)以擬人、象征為主要表現手法。
討論交流:《黔之驢》分別把虎和驢人格化,它們各是我們生活中哪類人的化身?
總結歸納:《黔之驢》通篇采用擬人的手法,述寫了驢虎的斗爭。其實,驢就是我們生活中那些外強中干,虛張聲勢的可憐人的化身,而虎在文中則是那些知己知彼,處事謹慎的人的化身。寓言的主要表現手法是擬人和象征,它常常用生物或非生物做故事的主人公,表達寓意的方式是借此喻彼,借遠喻近,借古喻今,借小喻大,使富有教育意義的主題或深刻的道理從簡單的故事中體現出來。
(4)篇幅短小,語言簡潔。
討論交流:對比小說故事,寓言在懸疑的設置、情節曲折安排方面做得怎么樣?
總結歸納:寓言像一位睿智的'老人,他冷峻平和,不作激情的鋪張,也不拐彎抹角,而是把故事一路細水般娓娓道來,讓讀者在很短的時間里得到享受。對比小說故事,寓言更多的是開門見山,不設懸疑,而更多的是直陳故事情節,因而寓言的特點是短小精悍。
2、根據寓言的特點,引導學生思考,編寫寓言應注意哪些基本要求?(學生小組討論,教師點撥)
討論歸納:編寫寓言應注意以下基本要求:
(1)合理安排故事情節。
(2)寓意提煉深刻,耐人尋味。
(3)表現手法靈活多樣。
(4)言簡意賅,忌大話、空話、套話。
(三)運用
1、以“綿羊、工商局、營業”為關鍵詞(必用詞),聯系生活實際,展開想像,編寫寓言。
(1)學生獨立構思寓言,可打草稿,可打腹稿;教師也嘗試寫“下水作文”。
(2)小組交流各自的寓言作品,并向全班薦舉小組內認為較好的寓言。
(4)部分學生即席講述自己的作品,同學發表看法,教師作總結性評價,指出優缺點。
(5)教師亮出自己的“下水作文”,請學生提出批評意見。
(6)投影展示范文。
綿羊開店
綿羊開了家發廊,刺猬第一個光臨,綿羊給刺猬燙了跟自己一樣的短發。刺猬氣壞了,他的頭發是“防敵的武器”,這下可沒用了,于是告到工商局,吊銷了綿羊的執照。綿羊改開縫紉店,烏鴉第一個光臨,綿羊給他縫制了一身跟自己一樣的白衣服,烏鴉氣壞了,他的家族從不穿白衣服的。綿羊又被告到工商局,執照又被吊銷。綿羊接著又開飲食店,狐貍第一個光臨。綿羊給狐貍做了一份自己最愛吃的炒青草。狐貍氣壞了,他一貫吃葷菜,素菜怎么能吃呢?盛怒之下,狐貍勒令綿羊不準開店營業了,并操起板凳將綿羊的營業執照砸了個稀巴爛。
2、學生品評范文。
(四)作業
模仿課文或讀過的其他寓言,自己編寫一篇寓言,題目自擬。
《寓言》教學設計15
教學要求:
1、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把這則寓言故事講給別人聽。
2、 學會本課10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4個生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 知道這三則寓言故事的寓意,并能從中受到教益。
教學重點:能結合生活中的例子體會寓意,從中獲得啟示和教益。
教學準備:課外閱讀《伊索寓言》,了解《伊索寓言》的有關資料。
教學時間:2課時
第一課時
一、 談話揭題
1、 板書“寓言”提問:同學們,還記得什么叫寓言嗎?課外你們讀過或聽過《伊索寓言》哪些故事呢?誰能給大家介紹伊索和他的寓言嗎?
2、 今天我們就來一起學習《伊索寓言》里的三個故事。
二、 初讀感知
1、 自由讀文,提出自讀要求:
(1)注意讀準生字的字音,讀通課文的句子;
(2)邊讀邊思考:這三則寓言各講了一個什么故事?
2、 檢查自讀效果:
(1) 出示詞語卡片:
狐貍 葡萄 饞得 酸的 驚慌失措 糞便 戒心
a、 指名讀、搶讀;
b、 指導“饞”、“慌”與“謊”的'寫法;
(2) 指名讀文,注意指出“狐貍”、“葡萄”中的第二個字的讀音是輕聲,
(3) 聯系讀文理解“驚慌失措”、“一貫”、“圈套”、“戒心”;
三、 再讀復述
1、 自由讀文,試著復述這三個故事;
2、 指名讀文,復述故事。
四、 作業布置
1、 每字寫兩遍。
2、 課后繼續讀這三則故事,用“||”試著給每個故事分段。
3、 課外朗讀《伊索寓言》并寫下心得體會。
第二課時
一、復習
用簡潔的語言說一說其中一則寓言的主要內容。
二、精讀感悟,理解寓意
(一)《狐貍和葡萄》
1.課文中哪些詞語是描寫這幅抓插圖上的內容的?
2.“他想盡了各種辦法去夠葡萄”“他”會想哪些辦法呢?。
3.用課文里的一個詞來說明狐貍想盡辦法的結果。此時此刻,狐貍心里會想些什么呢?可他又是怎么說的呢?為什么這樣說?
4、齊讀最后一句話,這句話在課文中有什么作用?
5.生活中有這樣的例子嗎?
師:學習了這則寓言后,你有什么話想對大家說嗎?請把你要說的話寫在課文下面吧。
1、學生寫話
2、學生交流體會。
一、精讀感悟《牧童和狼》、《蟬和狐貍》
(一)學習《牧童和狼》
1、誰能給大家說一說《狼來了》的故事?(指名說)
2、師: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個故事(板書《牧童和狼》)。
3、默讀這則寓言,思考:牧童兩次喊“狼來了”村民們反應有什么不同?牧童看到村民們的樣子他的反應是怎樣的?
4、體會:牧童兩次“大叫”時的不同情感,村民兩次聽到“大叫”的不同情感。
5、生活中你有沒有這樣的經歷或見過聽過類似的例子嗎?
6、用自己的話說說對寓意的理解
(二)學習《蟬和狐貍》
1、自由讀文,思考:這則寓言與《狐貍和烏鴉》一文中狐貍所用伎倆有何異同?蟬與烏鴉表現一樣嗎?為什么它們會有不一樣的表現呢?
2、生活中或是電視、其它媒體中聽過或看過這樣的例子嗎?
六、作業布置
1、同學或伙伴之間說說這三則寓言
2、修改讀《伊索寓言》心得體會,同學之間相互交流。
3、繼續選讀《伊過寓言集》。
附:板書設計
12、 伊索寓言
《狐貍和葡萄》狐貍:虛榮,口是心非
《牧童和狼》牧童 :不誠實,罪有應得
《狐貍和蟬》蟬 :善于觀察、思考,能識破壞人說好話的欺騙手段,對小人做到“防人之心不可無”
【《寓言》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經典)《寓言》教學設計07-04
[精選]《寓言》教學設計07-07
《寓言》教學設計04-03
(精選)《寓言》教學設計04-03
《寓言》教學設計01-30
《寓言》教學設計六一06-01
(精品)《寓言》教學設計06-03
【精華】《寓言》教學設計06-04
《寓言》教學設計資料06-04
(熱門)《寓言》教學設計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