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兩則》教案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的知識。那么什么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寓言兩則》教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寓言兩則》教案1
學習目標
1.會認寓等10個生字,會寫守等9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用自己的話講這兩個寓言故事。
3.能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理解寓意,從中受到啟發和教育。
課前準備
1.多媒體教學軟件:《寓言兩則》全篇演示、農夫拔禾苗的過程。
2.生字、生詞卡片。
3.從課外查找有關寓言的知識,收集其他寓言故事。
第一課時
(學習《揠苗助長》)
揭示課題,弄清題意
出示課題寓言兩則,由學生根據查找的資料來解釋課題。(寓言是用故事說明一個深刻的道理或教訓,寓是寄托的意思,則的意思就是篇)
教學《揠苗助長》
1.播放課件理解課題、了解故事。
a.學生講解題意:揠是拔的意思,助是幫助,長是生長。
b.按照理解題意→了解故事→理解內容→認識道理的順序來進行學習。
c.播放課件,要求學生說一說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2.學習生字。
a.范讀課文,聽準生字字音。
b.借助拼音,自讀課文。
自讀課文,畫出不認識的字,借助拼音讀正確。
同桌互相聽讀課文,讀準字音,老師注意指導讀錯的字。
同桌之間認讀生字,交流記字方法。
c.鞏固生字。
讀生字卡片。(齊讀、指讀、開火車讀)
小組內輪流讀課文,在朗讀中鞏固生字。老師巡視,發現錯誤及時糾正。
3.感悟課文,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出示四個問題:
a.種田人看到禾苗幾乎沒長高時,他的心情怎樣?將描寫他心情的詞句畫出來。你能理解他的心情嗎?
隨機理解重點詞語:巴望、焦急。
出示重點句子,體會種田人的心情:禾苗好像一點兒也沒有長高。他在田邊焦急地轉來轉去。
有感情地朗讀重點詞句,要讀出種田人的焦急心情。
b.種田人在這種情況下是怎么做的?怎么說的?結果怎樣?
用軟件演示種田人拔苗的過程,朗讀第2自然段,要讀出那個人賣力拔苗的情景。
讀第3、4自然段,體會種田人回家后得意的心情,以及后來知道禾苗都死了,十分失望的心理。
c.這則寓言給你怎樣的啟示?請結合生活實際談一談。
d.我們已經知道種田人的愿望是好的。如果你是種田人的鄰居或親屬,你怎樣幫助他實現自己的愿望?
4.誦讀全文,復述課文。
第二課時
(學習《守株待兔》)
激趣導入,揭示課題
1.談話導入,交代教學目標。
同學們,你們喜歡聽寓言故事嗎?每個寓言都是通過有趣的故事說明一個深刻的'道理。今天,老師和大家一起來學習寓言兩則的第二則寓言《守株待兔》。通過學習課文,理解寓意,學會生字。
2.創設情境,播放多媒體動畫《守株待兔》,激發學習興趣。
現在老師先請大家欣賞《守株待兔》這個有趣的寓言故事。大家邊看邊想:守株待兔是什么意思?
3.揭示課題,釋題。
a.揭示課題,正音。
b.釋題:問:株是什么意思?守株呢?待兔又是什么意思?守株待兔是什么意思?
4.學生自由讀課文,老師提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標出段落序號。
學習課文,理解寓意
1.學習第1、2自然段。
a.自由讀課文,想一想那個人為什么會守在樹樁旁邊等待兔子呢。
b.默讀課文,說說那個種田人是怎樣得到這只野兔的。找出課文中的有關句子讀給大家聽。(板書:撿到兔子)
c.出示生字竄撞,理解意思。(竄亂跑;撞碰)
d.他撿到野兔后,心里是怎么想的?
投影出示句子(要是每天多好啊),齊讀。
他這樣想可能嗎?對不對?為什么?
學生交流自己對問題的理解。
指導有感情地讀句子,指名讀、齊讀第1、2自然段。
2.學習第自然3段。
a.自由讀課文,說說這個人后來是怎樣做的,結果怎樣。
板書:整天坐守莊稼全完了
b.齊讀第3自然段。
3.理解寓意。
a.他這樣做對不對?錯在哪里?學生討論、交流。
b.學了這篇課文,你懂得了什么?學生討論、交流。
c.老師總結寓意。(注意語言要淺顯易懂)
d.在我們平時生活中,有沒有這種現象呢?舉例說說。
e.老師總結:世界上沒有不勞而獲的事情,對于偶然得到的東西,我們不應該抱有僥幸的心理,只有踏踏實實地做事,通過自己的辛勤勞動,才會取得收獲。
f.齊讀課文。
課堂練習
1.認讀生字,交流記字方法。
2.出示要求寫的9個字,學生自己分析字形,提出書寫應注意什么問題。
3.指導寫字。
4.完成課后練習讀讀想想。
拓展活動
把本課的故事講給家長聽,再請他們講一個寓言故事。
《寓言兩則》教案2
【學習目標】
1、會認5個生字,學寫12個生字。正確讀寫“寓言、亡羊補牢”等詞語。
2、朗讀課文,能用自己的話講講這兩則寓言故事。
3、了解故事內容,結合生活實際體會故事蘊涵的道理。
【教學重點】
朗讀課文,在感受寓言揭示的形象、了解寓言主要內容的基礎上,體會寓意。
【教學時間】
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說成語,引入新課
1、說說你們知道的成語。
2、導語:
在我國源遠流長的民族文化中,成語是一顆璀璨奪目的珍珠。在日常生活的交流中,人們習慣用成語來表達意思,準確、生動、簡潔。知道嗎?許多成語都蘊涵著一個動人的故事。今天,我們來學習兩個成語故事。讀完故事,相信你會對成語有更深的了解。
二、熟字新解,引導板書
1、板書“亡、牢”:
你能說說你知道的關于亡和牢的詞嗎?通過這些詞,你知道它們通常表示什么意思?
2、板書“羊、補”:
在亡羊補牢中,“亡、牢”又是什么意思呢?認真讀書,一定會找到答案的。
三、初讀課文
1、自讀課文,讀正確流利。認讀生字。
2、思考“亡、牢”的`意思,并在課文中找依據。
四、檢查自讀效果,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1、指名讀課文。注意生字的讀音。
2、出示生字,認讀生字。提示多音字“圈”
3、匯報“亡、牢”的意思。可爭論,可查字典。
4、相機指名讀課文,師生評議,進一步理解內容。
⑴ 第二段,要讀出勸說的語氣。
⑵ 第三段,要讀出養羊人著急、泄氣的心情。
⑶ 最后一段,要讀出醒悟、積極補救的心理和做法。
五、練習講述這個故事
六、交流體會,明了寓意
1、四人合作交流:
你從故事中明白了什么?
2、全班交流。
七、總結
《亡羊補牢》這個寓言故事,情節簡單。它使我們明白了,做錯了事或出了問題,及時改正或補救,還不晚。所以人們常說:“亡羊補牢,為未晚也!”
八、學習生字,鞏固練習
1、認讀生字。
2、指導寫字。
3、比一比,組成詞語:
悔( ) 叼( ) 屈( ) 窿( )
梅( ) 叨( ) 窟( ) 隆( )
第二課時
一、故事導入,激發興趣
戰國時期,魏王曾想進攻趙國。魏過的賢人季梁十分著急,就匆匆地去見魏王。為了開導魏王,他給魏王講了一個故事。你相知道是什么故事嗎?魏王最終會不會打趙國呢?請你讀課文。
二、自讀自悟
1、把課文讀正確流利。認讀生字“纏”。
2、想想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3、提出自己不理解的問題。
三、匯報交流,指導朗讀課文
1、檢查讀文和認讀生字。
2、交流課文內容及不理解的地方。理解“南轅北轍、盤纏”兩個詞。
3、練習朗讀課文,講述故事。
四、創設情景,練習口語交際
1、面對那個人走遠的影子,他的朋友會說什么?
2、你相對哪個楚國人說什么?
3、回到課文開始的故事,楚王會不會打趙國呢?為什么?
五、總結
《南轅北轍》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做任何事,要是選錯了方向,無論怎么努力,也是達不到目的的!
六、寫字練習
1、抄寫生字。
2、難點提示:
“纏”右邊不要寫成“厘”。
3、抄寫詞語。
七、拓展活動
搜集寓言故事,準備參加語文活動:講寓言故事。
《寓言兩則》教案3
【教學要求】
1、會認5個生字,學寫12個生字。正確讀寫寓言、亡羊補牢、羊圈、窟窿、叼走、街坊、后悔、勸告、盤纏、硬要等詞語。
2、了解故事內容,結合生活實際體會故事蘊含的道理。
3、朗讀課文,能用自己的話將這兩則寓言講出來。
【教學重點】
理解兩則寓言的寓意。
【教學時間】
3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亡羊補牢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這則寓言。
2、學會本課生字新詞,注意多音字圈的讀音及窟窿、街等字的字形。
3、理解《亡羊補牢》這則寓言故事的內容,懂得做錯了事要即時糾正。
〖教學重點、難點
引導學生在理解故事內容的基礎上體會寓意,并能聯系學習、生活實際,談一談感想。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準備
投影。
〖教學過程
一、談話激趣揭示課題
1、同學們喜歡聽寓言故事嗎?為什么?
2、過去我們學過哪些寓言?
3、寓言有什么特點?(用一個短小的故事說明一個深刻的道理或諷刺某種人。寓:寄托、包含的意思。言:講道理。)
4、寓言二則的則是什么意思?(相當于篇)
5、今天我們學習《南轅北轍》和《亡羊補牢》兩篇寓言。我們先學習寓言。看老師寫課題:亡羊補牢指名讀,齊讀。
二、理解題意
1、亡羊補牢是個成語,這個成語中有不理解的字嗎?
2、指名解疑,并說說是用什么方法理解的。亡:丟失。牢:關牲口的圈,在課文中指羊圈。
3、用一句話完整地說說亡羊補牢的意思。
4、看了課題,你想提出什么問題?(為什么丟羊?為什么補羊圈?)
5、再讀課題,從補牢這個詞你能猜出丟羊的原因嗎?
三、初讀課文,了解內容
1、你的猜想對不對呢?讓我們來讀課文。注意:讀的時候要讀準字音,讀通課文。
2、用自己的話把這個故事講給大家聽聽,引導評議。
3、養羊人一共丟了幾次羊,為什么丟?
4、小結:
可見讀書前我們的猜測是完全正確的,讀書就要這樣邊讀邊想,讀前要想,讀中也要想。
四、精讀課文,理解內容
1、課文哪幾個小節講丟羊的?
2、自由讀1~4節,思考:養羊人丟了一只羊,為什么還會丟第二只?
3、同桌互議。
4、集體交流:
⑴ 羊圈破了個窟窿:
① 出示生字卡片窟窿,指名讀,注意窿讀輕聲。
② 窟窿就是──(洞)。怎樣記住這兩個字?指導學生書寫窟窿。
③ 齊讀這句話。(第三句)
④ 第三句講了丟羊的原因,那前兩句講了什么?引讀前兩句。
⑵ 街坊勸告,他不聽:
① 街坊就是──(鄰居),注意坊讀輕聲。
② 街坊是怎么勸的?指名讀,讀出勸告的語氣。
③ 引導評議,齊讀。
④ 可養羊人呢?指名讀,評議。(讀出他的無所謂,毫不在意)
養羊人是這樣說的,你猜他心里會怎樣想?
⑤ 你看,好心的街坊情真意切,養羊人卻漫不經心,不聽勸告。同桌分角色朗讀。
⑥ 指名讀,評議。
⑦ 老師說提示語,學生試背對話。
5、讓我們來看看他不聽勸告的結果:
⑴ 指名讀第4節,評議。
⑵ 為什么要讀好兩個又字?聯系第一節,想一想。
⑶ 齊讀第4節。
⑷ 剛才我們學習的片段,如果用題目中的兩個字來概括,就是──(亡羊)。
6、指名表演這個片段,注意:可適當增加一些內容,如人物的心理活動可通過語言、動作來表現。
7、二次丟羊后,養羊人又是怎么想、怎么做的?自由讀第5節,劃出有關句子。
8、討論交流:
⑴ 養羊人是怎么做的?出示投影,看圖說話。
⑵ 指名讀文中句子,評議。
為什么要讀好趕快?能否去掉?(改正錯誤,不能拖延)。
⑶ 養羊人為什么會這么做呢?引讀描寫他心理的句子。
⑷ 指導讀這句話,讀出他的后悔之情。
⑸ 將這句話換一種說法。(要是就如果就)
⑹ 但是他轉念一想,現在修還不算晚,為什么?
⑺ 他的想法對不對?從哪兒讀出?(從此,他的羊再也沒丟過。)
⑻ 從此是什么意思?指導學生用從此造句。
五、體會寓意
1、再次出示投影,這個人在修補羊圈時,原來勸告過他的街坊剛巧路過,想想街坊又會怎么說?養羊人又會怎么回答?
2、同桌表演后指名上臺演,并指導評價。
3、如果這個人再不修羊圈,會出現什么后果?
4、揭示寓意:由此可見,像養羊人這樣犯了錯誤,只要( ),就( )。
5、在生活中,也常常發生類似的事。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談談看法。同桌互議,再指名交流。(眼睛近視,沙塵暴,環境污染)
這些都可以用一個詞語來概括──亡羊補牢。
六、學習生字總結全文
1、再讀課題,理解題意。(本義,引申義)
2、所以,亡羊補牢后面往往跟著一句話──未為遲也。自己讀讀,理解它的意思。
3、總結學習寓言的一般方法:理解題意──理解內容──聯系實際,體會寓意。
4、認讀生字:
⑴ 記憶生字字型,并講講字是怎樣記住的.。
⑵ 難字指導記憶書寫:
街:把中間的圭去掉,就是行。人們經常行走在大街上,而街道路面最初是用土鋪的。
窟窿:這是個凍字,因而洞穴的穴做偏旁。
寓:寫時注意第11筆是橫,不是點。
〖作業設計
聯系學習、生活實際,談談你讀了這則寓言的感想。
〖板書設計
想法 已經丟 后悔
亡羊補牢 做法 不補 趕快堵 (未為遲也)
結果 又少 再沒丟
第二課時
一、齊讀《亡羊補牢》
二、故事導入激發興趣
三、自讀自悟
1、把課文讀正確流利。認讀生字纏。
2、想想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3、提出自己不理解的問題
四、匯報交流,指導朗讀課文
1、檢查讀文和認讀生字。
2、交流課文及不理解的問題。討論南轅北轍、盤纏。
3、練習朗讀課文,講故事。
4、指名朗讀,師生評議。
5、根據評議,再練習朗讀。
6、練習講述故事。注意把任務語言講明白。
五、創設情景練習口語交際
1、出示圖:
看著哪個人走遠的影子,他的朋友會說什么?
2、你想對那個楚國人說什么?
總結:南轅北轍的故事現實中可能沒有,但是實際上,有多少人在做著這樣的蠢事啊!做任何事,要是選擇錯了方向,無論怎樣努力,也是達不到目標。
六、寫字練習
1、抄寫生字。
2、難點提示:
纏右半部不要寫成厘
3、抄寫詞語:
寓言 窟窿 勸告 后悔 盤纏 叼走 街坊
第三課時
一、聽寫生字詞語
二、朗讀課文,用自己的話講講這兩則寓言故事
《寓言兩則》教案4
教材分析:
本課選編了兩則古代寓言,這兩則寓言都是以短小有趣的故事,諷刺了生活中的某些荒唐可笑的現象,揭示了一些深刻的道理。《刻舟求劍》講的是一個坐船過江的人,不慎把寶劍掉入江中,他一點兒也不著急,只在船舷上刻了個記號,準備船靠岸以后,從刻記號的地方跳下去撈寶劍。《鄭人買履》則借一個寧可相信自己腳的尺碼而不相信自己的腳的人,諷刺墨守成規、迷信教條而不尊重客觀事實的人。兩則寓言故事生動有趣,言簡意賅,都是用“蠢人蠢事”——可笑的事,從反面給人啟迪,耐人尋味。
學情分析:
經過幾年的語文學習和實踐,學生已經掌握了一些學習語文的方法,具備了一定的獨立學習語文的能力,這兩則寓言雖然是文言文,但是有譯文可供借助,學生學起來就容易多了。因此,和現代文的教學一樣,仍堅持以自讀為主,重在感悟、積累的策略。教學中,盡量讓學生自主、合作和探究學習,讓他們自己質疑、釋疑,教師適當點撥、扶助,必要時精當講解,但是不講語法。
設計理念:
引導學生學習、總結學習寓言故事的一般方法:讀故事—明道理—受教育
學習目標:
1.學習本課生字,和譯文對照(或查字典驗證)弄懂字義。
2.讓學生初步接觸文言文,為以后的學習打一點基礎,同時,引導學生從這兩則寓言中領悟一些生活中的道理。
3.繼續了解古今漢語詞義和表達上的不同,弄懂每則寓言的寓意,并用自己的話表達出來。
4.指導學生正確朗讀文言文。
5.講這兩則寓言故事。
重、難點與關鍵:
能借助釋文理解古文,初步領悟寓言所講的道理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
課時劃分: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課前談話,引入課文(課件)
我們生活中常常會發生一些荒唐、可笑的事,比如自己手里拿著笤帚卻去放笤帚的地方找笤帚;正在玩電腦時突然停電了,心想既然玩不成電腦就看電視吧等等。今天,我們來讀兩個故事,其中的人所做的事更荒唐。(板書:刻舟求劍)
二、學習《刻舟求劍》
1.自由朗讀寓言后指名朗讀。
2.教師范讀,讓學生對比一下,看有什么不同。
(這個教學環節是為了讓學生明白文言文的讀法與現代文不同,因為學生不是初次接觸文言文,所以在讀法上需要糾正的地方不多。如朗讀這課中的“遽契其舟”時,其中的“遽”和“契”是兩個詞,朗讀時要當作兩個詞語來讀。)
3.師再次朗讀,要求學生畫出課文中停頓分隔符號“/”。
4.學生按照分隔符號再次朗讀寓言。
(這個教學環節是為了讓學生通過正確的朗讀整體感知這則故事的意思,文言文的理解必須在正確朗讀的基礎上進行。)
5.用自己的話講講這則寓言故事。
生:有個楚國人過江把劍掉入江里了,他在船邊做了個記號,等到船停了,他去撈劍,沒有撈上。
生:我認為他沒有把做記號的地方講清楚。(教師立即表揚他聽地認真并鼓勵他講一講。)
生:有個楚國人過江的時候把劍掉入江里了,他就在掉劍的船邊做了個記號,等船停了,他去撈劍,沒有撈上。
生:我再補充一點:他這樣做是撈不到劍的,因為船走了但是劍沒有動。
師:同學們講的很好,看來下面的譯文對我們學習這則寓言故事幫助很大。如果沒有譯文怎么辦?我們先來看看句子中主要字的意思,理解了主要字的意思,理解句子、理解全文就容易了。
6.對照譯文說說你如何理解下列字的意思:涉、自、墜、遽、契、止、求、行、若此、惑。(這個教學環節是為了引導學生掌握學習文言文的方法,只有理解了句子中主要字的意思,才能理解句子的意思,也就能通順地理解整個故事的意思了。)
7.共同交流以上字在句子中的意思。
8.根據對句子中重點字的理解說說寓言中每句話的意思。
9.每一位同學都用自己的話講講這則寓言故事,然后講給同桌聽。
10.討論問題:求劍的人為什么求不到劍?(鼓勵學生積極發言,用文言文中的話說或者是用自己的話說都行。)
11.有語氣的指導朗讀練習。
12.朗讀后說說這則寓言揭示了一個什么道理?
生:我認為這則寓言是告訴我們做事不能太死板。
生:這則寓言中的那個人做事不動腦子,他就不想想劍是在哪里掉的?他卻在另一個地方撈,肯定是撈不到的。說明我們平時做事要多動動腦筋。
生:我認為這則寓言是告訴我們做事要看到事情的變化,然后根據事情的變化來選擇做事的方法。
師小結:這則寓言故事諷刺了那種辦事愚蠢、不知事物會變化的人。假如你的劍掉入江里你怎么辦?
生:我會立即跳下江里把它撈上來。
生:我會在掉劍的地方插一根長桿子,然后再下去撈。
生:如果你不會游泳怎么辦?江水很深呢?
生:如果是一把寶劍,我就想辦法去撈,如果是一般的劍,我又不會游泳,我就不撈了。
三、拓展思考:結合生活實際談談你有沒有做過類似的事情?
板書設計:
刻舟求劍
從刻記號的地方
楚人: 跳
找不到
找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復習鞏固
說說通過《刻舟求劍》說明了以什么道理。
二、導入新知
1、過度:楚認刻州求不到劍,而這位鄭人上市卻買不到履,讓我們來看看這到底是什么。
2、板書課題:鄭人買履。
三、學習《鄭人買履》
1.請學生先讀這則寓言的譯文。
2.學生根據譯文試讀文言文,看看讀寓言時哪里應該停頓。(教師糾正個別停頓不對的地方。)
3.再次朗讀寓言故事,并說說這則寓言的主要內容是什么?
4.畫出自己不懂的字,并對照譯文試著理解。
5.相互交流。
6.試著說說每句話的意思,并進行交流。
7.用自己的話講講這則寓言故事。
8.買履的鄭人為什么買不到履?
9.有語氣的指導朗讀練習。
10.朗讀后說說這則寓言揭示了一個什么道理?
生:我覺得那個人太死板了,他不會用他的腳去試,用自己的腳去試買到的鞋不是更合適嗎?這個故事說明我們做事要靈活一些。
生:我認為這則寓言是想讓我們明白做事情不一定只用一種方法。
生:我補充:我們做事時要根據事情的變化選擇方法。
(這個寓言故事諷刺了那種墨守成規、迷信教條而不尊重客觀事實的人。)
四.拓展思考:結合生活實際談談你有沒有做過類似的事情?
生:有一次媽媽讓我去買一斤辣子,給了我兩元錢。我來到菜攤一問一斤辣子要兩元六角,我只好回去問媽媽再要六角錢。回到家媽媽聽后說:你不 會 先買 來回來,還要再跑一趟。
……
五、對照文言文和現代文說說它們的異同
板書設計:
鄭人買履
忘持度
反歸取之 寧信度,無自信也
市罷不得履
教學反思:
1.教學中要突出以讀代講的`特點。文言文的教學和現代文一樣,仍然要堅以讀為主,重在感悟,尤其是課本中提供了譯文,對照譯文學生學習起來并不困
難。但是,文言文的讀法與現代文略有不同,如果讀句過程中停頓的地方有錯誤,
會給理解句子的意思帶來困難。因此,教學中我在讓學生理解課文內容之前,首先帶領學生解決朗讀問題。
2.教給學生學習文言文的方法。。教學中我先讓學生結合譯文理解重點字的
意思,再嘗試著理解句子的意思,直到將整個故事連成一段通順的話。特別是在
教學第二則寓言時,我基本上是放手讓學生自己學習的。
3.我認為教學寓言時,總會出現這樣的問題當學生能用自己的話講出寓
言故事的內容,講故事中揭示的道理,教師會以為他們已經理解的很好了,可是,
結合生活實際舉例、談感受時,卻常常說的那么牽強。這是因為他們不理解故事的寓意呢?還是因為他們的生活經歷太少呢?而難以恰當地表述相對應的實例呢這需要教師們進一步思考。
自問自答:
這兩個成語故事,說的是生活中的那種人?
這兩個故事都諷刺了不講究方法的人,諷刺他們愚蠢。不只事物會變化的人,從而給人啟迪,耐人尋味。
《寓言兩則》教案5
第一課時
板書課題《紀昌學射》
1.讀課題,懂得課題是什么意思嗎?你想從課文中知道什么?(學生可能提出:紀昌跟誰學射箭?紀昌怎樣學射箭?結果學得怎樣?)
2.請帶著你要了解的問題讀課文。
自讀課文,完成自學要求
1.讀熟課文,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認讀生字。
2.根據對課文內容的了解,請補充好題目:紀昌學射;紀昌學射。
匯報交流,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1.指名讀課文,講述課文的主要內容。
學生講述主要內容時,如果有困難,教師應給予提示:紀昌跟誰學射箭?紀昌怎樣學射箭?結果學得怎樣?
2.交流對課題的補充情況,并請學生在文中找出表現所填詞語的意思的句子或段落,有感情地朗讀。
學生可能填寫:紀昌認真學射、紀昌刻苦學射、紀昌學射很用功、紀昌學射很有毅力和恒心、紀昌學射不怕辛苦等,結合這些詞語,說說從哪看出來的`,重點指導讀好第二、三自然段。
體會寓意
1.談一談,讀了這個故事,你有什么體會或想法?
2.總結:紀昌學射這個故事,真的是像同學們說的一樣,給了我們很多啟示。最重要的是,它讓我們知道了,學習本領,絕不是簡單的事,不僅要練好基本功,還要有認真學習的態度、堅持不懈的毅力。
學習生字,書寫生詞
第二課時
交流關于扁鵲的資料
板書課題,引導閱讀
1.通過交流,我們知道扁鵲是著名的神醫,今天我們就來讀一個扁鵲的故事──板書課題《扁鵲治病》。能猜猜他治病的結果嗎?
2.那么,扁鵲為誰治病,結果是否如你們所料呢?
自讀課文,了解主要內容
1.檢查讀課文,匯報主要內容。學生匯報主要內容時,做以下板書:
蔡桓公神醫扁鵲
全身疼痛──死了無能為力──跑了
2.細讀課文,請寫出這個有違常理的結果的原因,能寫幾條寫幾條。
交流討論,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1.先在小組內交流原因,形成小組意見;再以小組為單位全班交流。根據學生交流,梳理出主要原因,小結:小病是覺察不出來的,覺察出來已經晚了;小病不治終將釀成大病,即使是神醫也救不了命;聽到醫生說自己有病,就不高興;不接受別人正確的意見,對自己是十分不利的。
2.根據學生的交流,引導學生讀好課文,尤其是扁鵲和蔡桓公四次相見的段落。
3.如果有其他疑問,可以提出來討論。
學習生字,書寫練習
總結拓展
紀昌學射和扁鵲治病這兩則寓言,使我們明白了學習、做事、做人的道理。這樣優秀的寓言故事還有很多,請同學們課余時間讀一讀鄭人買履買櫝還珠自相矛盾等寓言故事,相信你一定能得到更多有益的啟示。
《寓言兩則》教案6
教學目標
1、會認10個生字,會寫9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默讀課文,能在讀中悟出故事的寓意:做事不可急于求成;對意外的收獲不要存有僥幸心理。
3、能把故事講給別人聽。
教學重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寓意。
教學課時:兩課時
教學過程:
一、自主識字
(一)、 激情引趣,導入新課
1、同學們,我們學過不少寓言故事,還記得有哪些呢?(學生說)這些寓言故事簡短有趣,都能告訴我們一個深刻的道理。
2、觀察談話:出示《揠苗助長》插圖,啟發談話:你們知道這個故事嗎?誰能把這個故事講給大家聽?通過這兩則寓言,我們會明白一個什么道理呢?這節課我們先來學習,(引出課題)《揠苗助長》
3、解題引入:同學們,你們聽過寓言故事嗎?(學生交流)。教師介紹:寓言和童話、記敘文一樣,是一種文章體裁,它往往借一個虛構的小故事說明一個深刻的道理。“寓”寄托包含的意思,寓言就是說話包含著某種意思。“則”在這里是一個量詞,表示條數。“二則”就是二條。
(二)初讀課文、認識生字
1、畫出生字詞。
2、講講大致內容。
(一個種田的人想出了一個讓禾苗長得快的辦法,他跑到田里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最后,他的禾苗全枯死了。)
二、合作交流
1、出示生字。
2、自由拼讀。
3、組成小組自行解決讀音問題。
4、拼讀音注意點:
寓、焦、喘
5、出示帶有生字的句子讀一讀,要求讀正確、流利。
三、品讀領悟
1、讀題思考:讀了課題你們想到了什么?相機教學“揠”字的讀音和意思,“長”在這里讀“zhang"。
2、出示課件或錄像資料,變“話”為“畫”,引導學生觀看,細致了解故事內容。
3、自讀課文。輕聲朗讀課文,找出并讀準生字、新詞。利用用工具書理解不懂的詞語,同桌互相討論。
4、全班交流生字詞語的識記。教師充分鼓勵學生交流識字記字的方法。適時地強調重點字詞。
5、指導讀第一自然段:啟發學生思考:種田人為什么要幫助禾苗生長?種田人巴望自己的禾苗長得快些,而禾苗長得如此之慢,他的心情怎樣呢?在學生交流體驗的基礎上,理解“巴望”一詞,教師指導學生讀出焦急和自言自語的語氣。
指導讀第二自然段:啟發學生思考:種田人想出了什么辦法幫助禾苗生長呢?他又是怎樣做得?理解“終于,筋疲力盡”的意思。指導學生讀出“焦急而又疲憊”的感覺。
引導學生從農夫的自信的語言和最終的結果中,體會當時人物的心情和表現。在感情朗讀的基礎上,重點引導學生弄清,結果為什么是這樣?初步體會寓意。
四、鞏固延伸
啟發學生思考:讀了這則寓言明白了什么道理?
生活中有過類似的'事情嗎?
今后我們應該怎樣做?
引發學生討論,教師相機點撥,抽象出寓意。
1、出示“我會寫”中的“焦、費、望、算”。引導學生觀察這幾個字在結構和筆畫上的特征,交流觀察的收獲,教師適當強調。如:“焦”的上面,右邊是四橫,不要寫成“住”;“算”字中間是“目”不是“日”。“費”字上面的是“弗”,要先寫“弓”字;“望”字上面左半部的“亡”字的最后一筆有變化。
2、教師范寫難點字,邊寫邊強調重點筆畫的書寫。
3、學生自主練寫,寫后互相評議。寫得不好的多寫幾個。
五、板書設計:
揠苗助長
巴望 終于 結果
做事不能急于求成
《寓言兩則》教案7
【課前透視】
本課由《揠苗助長》和《守株待兔》兩篇寓言組成。課文分別勾勒出了古代兩個可笑的人物形象。一個做事急于求成,違背常理,結果把事情弄得更糟;一個是對意外的收獲心存僥幸,不認真做事,結果一事無成。這兩則寓言都是家喻戶曉的作品,語言簡潔明快,內容生動有趣。
寓言常常是以一個小故事來說明一個深刻的道理,是學生們喜聞樂見的一種體裁。教學中應抓住課文篇幅短小、內容生動有趣的特點。引導學生結合課文的插圖,抓住理解重點詞句,分析人物的言談舉止和心理活動,讀懂課文內容。同時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引導學生理解感悟。抓住課文的內在聯系,分析因果揭示寓意,讓學生從中受到教育和影響。
【教學目標】
1、會認10個生字,會寫9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默讀課文,能在讀中悟出故事的寓意:
做事不可急于求成;對意外的收獲不要存有僥幸心理。
3、能把故事講給別人聽。
【教學重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寓意。
【信息資料】
生字詞語卡片、課件或課文插圖、課文內容的錄音或錄像。
【教學時數】
兩課時。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切入舉偶
1、觀察談話:
出示《揠苗助長》插圖,啟發談話:你們知道這個故事嗎?誰能把這個故事講給大家聽?通過這兩則寓言,我們會明白一個什么道理呢?這節課我們先來學習,(引出課題)《揠苗助長》 。
2、解題引入:
同學們,你們聽過寓言故事嗎?(學生交流)。教師介紹:寓言和童話、記敘文一樣,是一種文章體裁,它往往借一個虛構的小故事說明一個深刻的道理。“寓”寄托包含的意思,寓言就是說話包含著某種意思。“則”在這里是一個量詞,表示條數。“二則”就是二條。
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引發學生的交流討論。自然引出教學內容,向學生介紹寓言的常識性知識,豐富學生的認識,激發學生閱讀興趣。
〖對話平臺
學習《揠苗助長》
一、初讀
1、讀題思考:
讀了課題你們想到了什么?相機教學“揠”字的讀音和意思,“長”在這里讀“zhang”。
2、出示課件或錄像資料,變“話”為“畫”,引導學生觀看,細致了解故事內容。
由題引入,變文字為畫面,激發學生的熱情,了解故事的內容,為學文奠定基礎。
3、自讀課文:
輕聲朗讀課文,找出并讀準生字、新詞。利用工具書理解不懂的詞語,同桌互相討論。
4、全班交流生字詞語的識記:
教師充分鼓勵學生交流識字記字的方法。適時地強調重點字詞。
5、游戲鞏固識字:
采用“字詞大轉盤”“摘果子”等多種方式,引導學生識記生字。
強調自讀自學,扎扎實實抓好基礎知識掌握。通過交流豐富識字經驗,提高學生自主識字能力。
二、朗讀
1、引導學生朗讀自己最喜歡段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練習朗讀。
2、指名朗讀,教師相機引導學生說出朗讀體會:
你為什么這樣讀?結合重點詞句,引導學生體會人物的語言和心情,教師相機啟發、指導學生進行感情朗讀。如:
指導讀第一自然段:啟發學生思考:
種田人為什么要幫助禾苗生長?種田人巴望自己的禾苗長得快些,而禾苗長得如此之慢,他的心情怎樣呢?在學生交流體驗的基礎上,理解“巴望”一詞,教師指導學生讀出焦急和自言自語的語氣。
指導讀第二自然段:啟發學生思考:
種田人想出了什么辦法幫助禾苗生長呢?他又是怎樣做得? 理解“終于,筋疲力盡”的意思。 指導學生讀出“焦急而又疲憊”的感覺。
朗讀是理解課文的最好手段,結合重點詞句,體會人物的語言和心理,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深入理解課文內容。通過有感情地朗讀,再現了當時的場景,理解了人物。在對情節的深刻體悟中,讀出理解、讀出個性,解讀文本。
3、引導學生從農夫的自信的語言和最終的結果中,體會當時人物的心情和表現。在感情朗讀的基礎上,重點引導學生弄清,結果為什么是這樣?初步體會寓意。
抓住事情發展的最終結果,聯系農夫的表現,進行鮮明的對比。從強烈的反差中,理解寓言所要揭示的道理,培養了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和思維能力。
三、討論
啟發學生思考:讀了這則寓言明白了什么道理?生活中有過類似的事情嗎?今后我們應該怎樣做?引發學生討論,教師相機點撥,抽象出寓意。
升華對寓意的理解,促進學生的對文本的個性解讀,在交流中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的深刻性、概括性,在對寓意的理解中,培養學生正確對待生活中的事情,促進個性的健康和諧發展。
四、拓展
1、啟發學生思考:如果讓你給這個農夫起個名字,你認為他應該叫什么?說出自己的理由。
2、 你還知道什么寓言?講給大家聽一聽,并說說從寓言中你有哪些收獲?
開闊學生思路,促進學生語文綜合素養的提高。問題設置源于教材,高于教材,融合學生個性化的見解,豐富了語文積累,促進了學生想像能力、思維水平及表達能力的提高。
五、寫字
1、出示“我會寫”中的“焦、費、望、算”。引導學生觀察這幾個字在結構和筆畫上的特征,交流觀察的收獲,教師適當強調。如:
“焦”的上面,右邊是四橫,不要寫成“住”;“算”字中間是“目”不是“日”;“費”字上面的是“弗”,要先寫“弓”字;“望”字上面左半部的“亡”字的最后一筆有變化。
2、教師范寫難點字,邊寫邊強調重點筆畫的書寫。
3、學生自主練寫,寫后互相評議。寫得不好的多寫幾個。
抓住生字特征,加強范寫指導,自主寫字評議,提高學生書寫能力。
第二課時
〖對話平臺
一、回顧
1、利用生字詞語卡片,組織學生回顧。
2、啟發交流:
從《揠苗助長》的學習中,你得到了哪些收獲?教師相機過渡到本課的學習。
關注基礎知識,實現自然引入。
二、初讀
1、自讀課文:
要求讀準字音,把句子讀通順。利用工具書或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教師巡視指導。
2、檢查學生自學情況:
⑴ 利用生字詞語卡片,檢查學生對字詞的掌握情況,交流識字記字方法,教師肯定學生個性化的記字方法,并適當點撥重點字在記憶中應該注意的問題。
⑵ 分段指讀課文,了解學生讀文情況。
3、啟發思考:
通過讀文,你知道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以學生自讀匯報為主,組織學習活動,培養學生自學能力。在抓好基礎的同時為課文的學習奠定基礎。
三、研讀
1、啟發學生思考:
根據讀文和自己的理解,學習這則寓言你想提出些什么問題?教師鼓勵學生發表自己的意見。然后梳理學生回答,展示學生提出的問題:如:種田人為什么要守株待兔?他是怎么守株待兔的?結果怎么樣?這個人做得對嗎?你從中得到了什么啟示?
結合著學生學習第一則寓言的基礎和課文內容短小,語言平實的特點,充分放手。引導學生根據讀文提出問題,教師梳理指導,有效地培養了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的能力。激發了學生的創新思維和想像能力,促進了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
2、結組學習:
引導學生圍繞著梳理出的問題研讀課文。教師巡視,適當提示,比如:要抓住重點詞句進行理解,體會人物的語言和心情等。
3、小組匯報交流學習成果:
教師要結合學生的讀書匯報,適時地引導學生理解語言,進行語言文字的訓練,豐富學生對課文內容和蘊含道理的感悟和體驗。如:
抓住“種田人急忙跑過去,沒花一點兒力氣,白撿了一又肥又大的.野兔。”引導學生體會“白”字,指導朗讀該句,讀出種田人那種撿了便宜心滿意足的語氣;撿了野兔后,他想些什么?指導朗讀該句,讀出種田人那種期盼的心情;守株待兔的結果怎樣?指導學生讀出惋惜的語氣等。
在感情朗讀的基礎上,啟發學生交流:
這個人做得對嗎?
合作讀書,解決問題,教師適時點撥,提高了學習效益。互動的形式,營造了良好的學習研讀氛圍,學生在思考與討論中加深了對寓意的感悟。
4、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四、拓展
1、討論:
讀了這篇寓言,你有什么收獲?
2、交流:
在生活中,你見過像課文中的種田人一樣的人和事嗎?
3、思考:
種田人正坐著等待兔子,假如你經過看見了,你會怎么樣來勸說他?
引導學生聯系生活,結合自己的認知實際,創設情境,創造新的思維發展點,引發學生討論交流,培養了學生的思維與表達能力。
五、寫字
1、出示“我會寫”中的“守、丟、此、樁、肥”,組織學生進行觀察。
2、教師示范書寫。
3、學生練寫,師生評議。
【伴教錦囊】
〖詞語解釋
揠苗助長:揠:拔。比喻不遵循事物的發展規律,強求速成,反而把事情弄糟。也作“拔苗助長”。
守株待兔:比喻死守狹隘的經驗,不知靈活變通。也比喻妄想不勞而獲,坐享其成,或不經過努力而僥幸得到成功。
巴望:盼望。
自言自語:自己跟自己說話。
筋疲力盡:形容非常疲勞,一點兒力氣也沒有。也作“精疲力盡”。
〖相關鏈接
1、寓言:文學體載的一種,是含有諷諭或明顯教訓意義的故事,是人民智慧、經驗和知識的結晶,少數是哲學家與作家個人的創作,多數是勞動人民的集體創作。
〖閱讀在線
鶴和狼
狼吃東西特別饞。在一個宴會上,他吃得太急,把一根骨頭鯁在嗓子里,差一點送了命。很幸運,這時剛好一只鶴從那里經過。狼便向她做手勢,請她過來幫幫忙。
女大夫立刻開始做手術。她以高超的技術為他取出了骨頭,然后,要求付給她一定的酬報。
“你的報酬?”狼說,“我的好大嫂,你是在開玩笑吧!我讓你從我的喉嚨里縮回脖子,難道這還不夠厚道么?快滾吧,你這沒良心的東西,千萬別再落到我的爪下!”
《寓言兩則》教案8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寓、焦、苦、弱、勃、悶、宋、則、疲”,能熟練運用。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懂得復述課文。
3.創設情境,聯系上下文理解課文中的生字詞。
4.了解寓言故事所包含的寓意:知道事物有它自身的發展規律,如果違反自然發展規律,強借外力,強求促成,反而會把事情弄糟。并結合歷史故事及自身經歷理解《鷸蚌相爭》所包含的寓意。
教學重難點:
1.了解寓言這種體裁,并掌握寓言的基本特點,基本能復述課文。
2.了解寓言故事所包含的寓意:知道事物有它自身的發展規律,如果違反自然發展規律,強借外力,強求促成,反而會把事情弄糟。并結合歷史故事及自身經歷理解《鷸蚌相爭》所包含的寓意。
教學準備:
(教師)1.準備與本課寓言相關的動畫片或是書籍。2.多補充些其他的寓言故事書籍,推薦學生閱讀。(學生)課外搜集寓言故事在課堂上與大家共享。
教學時間: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1. 師:同學們喜歡看寓言故事嗎?說說你自己曾經看過哪些寓意故事呢?
2. 揭示課題:今天老師將介紹新的寓言故事給你們。(板書:寓言兩則讓學生齊讀)
3. 學習“寓”字。用字理識字的知識去學習,師引導:寶蓋頭跟房屋有關,這是一個標準的形聲字。(讓學生自由發言,說自己的`記憶字形的方法)
4. 解釋課題:什么叫“寓言”?(寓言:就是用有趣的故事來說明一個深刻的道理)“則”就是“篇、個”的意思,兩則就是告訴咱們這課共有兩個故事。
5. 看課題質疑:看到“揠苗助長”這個題目,你會提出什么問題呢?(學生自由發言提問)
二、初讀課文,了解課文大意
1.請學生自由讀課文,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注意讀準字音。
2.齊讀、指名讀、小組讀、全班讀生字詞,初步了解本課生字:巴望、筋疲力盡、興致勃勃、焦急、納悶
3.交流問題,感知大意。
(1)師:到底是誰揠苗助長?為什么“揠苗助長”?
(2)“揠苗助長”結果怎樣?請學生把這些問題完整地連起來說一說。(同桌先練說)
二、理解文本,配樂朗讀課文
1.讓生觀看《揠苗助長》的錄象,并讓學生注意觀察人物的表情。
2.讓學生抓住文章的重點詞語來進行課文內容的情境再現,注意突出剛才描寫人物表情的詞語。
3.提議:我們每個同學想不想給這則寓言配上自己的朗讀呢?自己試一試。
4.指名朗讀第一段,學生評議,指導學生理解課文。思考:“巴望”什么意思?從“天天”這個詞語你讀懂了什么?農夫“焦急”什么?他心里會怎么想?
5.指導朗讀,讀出農夫的焦急。
6.理解第二、第三段。問:農夫想到什么辦法?(讓學生用自己的話來說)
(1)問:“筋疲力盡”是什么意思?為什么他會“筋疲力盡”?從文中找出相應的句子讀讀。
(2)讓生觀看插圖。看!此時他的神情是怎樣的?能用一個詞語概括嗎?
(3)有感情地朗讀:能把農夫當時又累又高興的心情讀出來嗎?(指名讀、齊讀)
“回到家里,他興致勃勃地說:‘真把我累壞啦!可力氣總算沒有白費,咱家的禾苗棵棵都長了一大截!’”
(4)問:讀了這段,你有何感受?把自己的感受帶到文章中去讀,體會農夫的快樂。
(5)“納悶”是什么意思?他的兒子納悶什么?
(6)看到枯死的禾苗,如果你是農夫的兒子,你會說些什么?如果你是他的鄰居,又會說些什么?如果你是他的妻子,你會說些什么?如果你是村里最德高望重的老人,你會忠告他什么?請口頭練習說。
三、總結理解,拓展延伸
1. 師: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懂得了什么?
2. 拓展:我們的身邊是否也有這樣的人?如果你碰到,你會怎樣去勸告他們?請你用一句最簡潔的話去概括。
第二課時
一、揭示課題
1. 我們今天繼續學習第24課《寓言兩則》,板書課題《鷸蚌相爭》。
2. 讓學生齊讀課題,要求把字音讀準。
3. 老師出示“鷸”和“蚌”字,請學生把它們放到相應的圖下。
二、初學寓言,了解內容
1.師問:這兩個小動物之間到底發生了什么故事?請朗讀課文,等會集體交流。
2.請學生把故事的大意說出來。
3.老師出示口頭訓練題:河蚌剛剛張開殼曬太陽,鷸(),蚌(),雙方(),結果()。
4.同桌練說,指名表述。
三、細讀寓言,深入理解
1. 再讀課文,思考:為什么鷸蚌互不相讓呢?
2. 學生分角色朗讀,教師巡視指導。
3. 指名朗讀,教師點撥。
4. 聯系文本,理解人物
(1)引導學生抓住:鷸猛得用盡力氣——威脅筋疲力盡
蚌急忙——牢牢地毫不示弱——得意洋洋
這些描寫動作、神態的詞語和語言表現兩人互不相讓的態度。
(2)問:就在這時,漁夫看見了,他怎么做呢?(指名回答,朗讀)
(3)全班分角色朗讀。
(4)換位思考:這樣一個結果,三個主人公:鷸、蚌、漁翁會怎么想呢?
(引導學生理解:鷸:后悔不該輕易吃蚌,而且身處困境,還威脅蚌。蚌:不該賭氣不放開鷸,造成兩敗俱傷。漁翁:嘲笑鷸蚌互不退讓,結果讓他輕易獲利)
四、拓展延伸
1.發揮想象:對于鷸蚌來說,這是多么悲哀的結局呀!假如上天再給它們一次機會,它們會怎樣解決這樣一個矛盾呢?(讓學生拓展想象,可以課后練筆,可以當場練說)
2.引導思考:讀了這個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指名回答:引導學生用自己的方式理解)
3.布置課外作業:把這個故事告訴爸爸媽媽聽,聽聽他們的評論與意見,并且自己再去閱讀其他的寓言故事。
板書設計:
鷸——啄——威脅
蚌——夾——毫不示弱
互不相讓 漁翁得利
《寓言兩則》教案9
【教學目標】
1、會認10個生字,會寫9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默讀課文,能在讀中悟出故事的寓意:做事不可急于求成,對意外收獲不要存有僥幸心理。
3、能把故事講給他人聽。
【重點】
認識生字。
【難點】
理解寓意。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我們以前學過童話故事,神話故事、兒歌、古詩。但你讀過寓言嗎?寓言就是用短小有趣的故事來說明一個深刻的道理,今天,我們就來學習27課的兩個寓言故事,板書課題:寓言兩則。
1、用部首查字法查“寓”:
⑴ 認讀字音。
教師手指題目問,這四個字中哪個不認識?生指出,并查字典加音,指名讀,其他生跟讀,再指各讀。
⑵ 積累新詞“寓言”、“寓意”。
⑶ 借拼音認讀生字,理解新詞的意思。
寓言:是借故事來說明道理的一種文章。
寓意:是寄托或隱含的意思。
2、本課的兩則寓言講故事,各說明什么道理?請大家讀讀課文吧!
二、初步感知,認讀生字
1、教師范讀課文。
2、自讀課文(小組討論,兩則寓言中選一則自學),要求:
⑴ 讀準字音。
⑵ 說說這兩則寓言講了什么故事。
3、同學預習,老師指導。
4、同學匯報自學情況:
⑴ 檢查第一則:
指名讀生字,讀不準請同學幫助。
指名讀帶生字的句子。
《揠苗助長》這則寓言講了什么故事,《揠苗助長》中的人的方法是什么?
⑵ 檢查第二則:
方法同上。
過渡:假如大家肯努力,用心學。老師給你們準備了三份禮物,分別放在三層樓房的`三個房間里,你們想知道是什么禮物嗎?(想)那大家快點練一練吧!
三、送禮物
1、幻燈打出第一份禮物是個玩具熊。
要求:先默讀詞再讀帶點字音。
⑴ 寓言 焦急 盼望 喘氣 總算 白費 一大截
⑵ 守株特兔 竄出來 撞 樹樁 從此 丟下 鋤頭 肥
2、第二份禮物是,機靈猴:我會說。
要求:理解詞義,找出本詞的句子讀一讀并說一說意思。
⑴ 盼望 焦急地 自言自語 終于 一直 筋疲力盡 揠苗助長
⑵ 忽然 竄出來 撞倒 又肥又大 樂滋滋地 從此 丟下
3、第三份禮物是,美麗的孔雀:我會讀。
要求:讀準字音(可選一段讀,可全讀,讀好)
⑴ 同學練讀。
⑵ 小組內指名讀,讀的不準的地方,同組同學協助直到讀好為止。
四、小組合作討論
1、默讀課文:
同選一則寓言的小組交流自身的閱讀體會。
2、朗讀課文:
學當老師,給另一組的同學講你學的寓言。
五、大組互講,互學寓言,體會寓意(形成擂臺賽看哪組學的好)
1、看圖講故事。
2、讀文中帶諷刺性的句子。
六、作業
想想實際中有沒有類似的例子呢?
第二課時
一、復習認讀生字(卡片)
二、鞏固生字,指導書寫
1、寫正確:
“丟”字是上下結構,中間的豎不能與下邊的撇折合寫成一筆。
“焦”字的上半部是四橫,不能少寫一橫。
“算”的中間是“目”不是“日”。
“費”字上面的“弗”要先寫“弓”字。
2、寫美觀:
“守”字的橫不要超越“宀”。“丟”和“算”二字的下面的橫卻要與寫長。“費”字上邊的“弗”應盡量寫扁。
3、描紅。
三、讀讀想想
幻燈逐次出示三個句子:
禾苗好像一點兒也沒有長高。
他在田邊焦急地轉來轉去。
種田人丟下鋤頭,整天在樹樁旁邊等著。
讀一讀句子,去掉帶點的詞,句子的意思和原來一樣嗎?
(讓同學感悟句子表達的具體性和準確性)
四、朗讀競賽
兩組競賽朗讀。
五、你想對種田人說什么?
六、拓展運用
從文中找出你新學的詞語謄寫在詞語積累本上。
《寓言兩則》教案10
學習目標
①認識6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正確讀寫“紀昌學射、妻子、百發百中、扁鵲治病、拜見、理睬、腸胃、湯藥、醫治、無能為力”等詞語。
②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聯系有關詞句,體會人物的想法,體會到“學習要練好基本功”和“要防微杜漸、聽取別人正確意見”的道理。③練習提出問題和大家討論,發表自己的想法和看法。
課前準備
①查閱有關扁鵲的資料。
②多媒體課件。
第一課時
導入新課,激發讀書興趣
我們讀過《驚弓之鳥》的故事,還記得故事中的更贏嗎?他不僅是射箭能手,更有敏銳的觀察能力和判斷能力。今天,我們再去認識兩位古代著名的射箭能手。他們是誰呢?箭法又如何呢?
多媒體出示句子:
讀句子:說說從句子中,你了解到了什么?還想了解什么?(學生可能說:知道飛衛和紀昌都是射箭能手,知道紀昌是飛衛的`徒弟,并且他能百發百中。可能提出這樣的疑問:飛衛是怎樣教紀昌的,使他成了百發百中的射箭能手?)要想解開心中的疑問,我們就來讀寓言故事《紀昌學射》,我想,你不僅會從故事中找到答案,還會得到有益的啟示。
自讀自悟,完成以下要求
①讀準字音,把課文讀正確。
②想想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為心中的疑問找到答案。
③思考:你有什么問題想跟大家探討?你得到了什么啟示?
《寓言兩則》教案11
學習目標
1.認識6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正確讀寫紀昌學射、妻子、百發百中、扁鵲治病、拜見、理睬、腸胃、湯藥、醫治、無能為力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聯系有關詞句,體會人物的想法,體會到學習要練好基本功和要防微杜漸、聽取別人正確意見的道理。
3.練習提出問題和大家討論,發表自己的想法和看法。
課前準備
1.查閱有關扁鵲的資料。
2.多媒體課件。
A 案
第 一 課 時
導入新課,激發讀書興趣
我們讀過《驚弓之鳥》的故事,還記得故事中的更贏嗎?他不僅是射箭能手,更有敏銳的觀察能力和判斷能力。今天,我們再去認識兩位古代著名的射箭能手。他們是誰呢?箭法又如何呢?
多媒體出示句子:
飛衛是一名射箭能手。有個叫紀昌的人,想學習射箭,就去向飛衛請教。
后來,紀昌成了百發百中的射箭能手。
讀句子:說說從句子中,你了解到了什么?還想了解什么?(學生可能說:知道飛衛和紀昌都是射箭能手,知道紀昌是飛衛的徒弟,并且他能百發百中。可能提出這樣的疑問:飛衛是怎樣教紀昌的,使他成了百發百中的射箭能手?)
要想解開心中的疑問,我們就來讀寓言故事《紀昌學射》,我想,你不僅會從故事中找到答案,還會得到有益的啟示。
自讀自悟,完成以下要求
1.讀準字音,把課文讀正確。
2.想想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為心中的疑問找到答案。
3.思考:你有什么問題想跟大家探討?你得到了什么啟示?
交流討論,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1.指名讀課文,注意指導學生讀正確字詞句。
2.匯報紀昌怎樣學射的,指導學生說文章的主要內容。
紀昌想學習射箭,向飛衛請教。飛衛讓他練眼力,先練眼睛盯著一個目標,一眨不眨,后練把極小的東西,看成一件很大的東西,紀昌都照做了后,飛衛才開始教他開弓、放箭。后來,紀昌成了百發百中的射箭能手。
3.討論疑問和交流啟示。
學生可能提出以下疑問:飛衛為什么先讓紀昌練眼力,而不先教他開弓放箭?根據學生的交流,教師可適時引導,讓學生從多角度體會故事的寓意。
a.假如紀昌不先練眼力,他會百發百中嗎?
小結:紀昌學射的故事,告訴我們學任何本領,都要有扎實的基本功。要想掌握射箭本領,就要先練眼力。要想掌握騎車本領,就要;要想掌握滑冰本領,就要;要想掌握操作電腦本領,就要;要想掌握,就要。你能舉例說一說嗎?
b.假如紀昌沒跟飛衛學射,而跟一個普通箭手學射,會成為射箭能手嗎?
c.出示句子,讓學生有感情朗讀,并說說有什么體會。
紀昌回家之后,就開始練習起來。妻子織布的'時候,他躺在織布機下面,睜大眼睛,注視著梭子來回穿梭。
紀昌記住了飛衛的話。回到家里,又開始練習起來。他用一根長頭發,綁住一只虱子,把它吊在窗口。然后每天站在虱子旁邊,聚精會神地盯著它。
小結:看來,對學習來說,好老師的指導和自己的努力都起著很大的作用。
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重點指導讀課文的二、三自然段。一是讀好老師飛衛的話,要讀得清楚明白。二是要讀好紀昌的做法,通過躺睜大注視每天聚精會神盯等詞語,讀出他的認真和虛心。三是要讀出紀昌練習眼里取得的非凡成績──就是有人用針刺他的眼皮,他的眼睛也不會眨一下;那只小虱子,在紀昌的眼里一天天大起來,練到后來,大得竟然像車輪一樣。要讀出夸張的描寫。
識字、寫字、寫詞
1.識字:妻、虱。
2.寫字、寫詞。指導重點:昌不能寫成冒。妻把上半部分與下半部分女連起來。刺左半部是不是束。
第 二 課 時
導入新課
我們已經認識了射箭能手紀昌, 這節課再來認識一位著名人物, 他是誰,又是從事什么職業的呢?
多媒體慢慢播放故事或教師介紹扁鵲其人。(略)
師:看來,扁鵲真不愧是神醫啊。就是這個神醫扁鵲,與蔡桓公之間發生了一個小故事,被人們廣泛傳頌。因為故事雖然簡單,卻給人以深刻的啟示。我們今天就來學習這篇寓言故事《扁鵲治病》。
自讀自悟,完成以下自學要求
1.讀準字音,把課文讀正確。
2.邊讀邊思考:扁鵲幾次見蔡桓公?都說了什么?結果怎么樣?練習簡要地講述課文內容。
3.提出自己的疑問或寫下自己所得到的啟示,準備與大家交流。
交流討論,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1.指名讀課文,注意指導讀好蔡桓公、敷燙、骨髓等詞和第六自然段中扁鵲說的話:皮膚病用熱水敷。
2.指名講述課文的主要內容。
3.交流討論。
a.交流學生的疑問。
學生可能產生這樣的疑問:扁鵲是有名的神醫,蔡桓公怎么會不相信他?明知蔡桓公不相信,扁鵲為什么還一而再、再而三地去說?扁鵲早知道蔡桓公要來請他,為什么幾天前就跑到秦國去了?
結合學生的疑問,結合討論,體會蔡桓公根本沒有覺察到自己有病,所以不相信扁鵲的話;而扁鵲出于醫生的醫德才一次又一次去提醒蔡桓公治病,當他覺得自己無法治療時,跑到秦國,是出于自己安全的考慮。
指導學生讀好扁鵲的話和蔡桓公的態度。扁鵲的話和蔡桓公的態度要結合揣摩他們的心理讀來讀。扁鵲的話要誠懇耐心。
如:扁鵲第二次來看蔡桓公之前是怎么想的?第三次呢?第四次呢?
蔡桓公聽了很不高興,沒有理睬他。他心里會怎么想?
蔡桓公聽了非常不高興。他心里會想什么?
蔡桓公覺得奇怪,派人去問他。蔡桓公會怎么想,怎么說?
蔡桓公渾身疼痛,派人去請扁鵲給他治病。此時渾身疼痛的他,又會怎么想呢?
b.交流受到的啟示。
在學生交流的基礎上,教師可適時點撥:蔡桓公怎樣才不會死呢?本來是皮膚上的小病,怎么會要人命呢?使學生體會到防微杜漸,聽取別人正確的意見,不能固執己見等道理。
c.如果能夠跨越時空,你想對蔡桓公說什么?用幾句話寫下來,想想蔡桓公聽了你的話會說什么?也用一兩句話寫下來。題目可用《跨越時空的對話》。
例文:
跨越時空的對話
我:蔡桓公,我讀了你的故事,雖然你是國君,你又快死了,我還是忍不住要說你兩句:扁鵲是那樣著名的醫生,你怎么把他當庸醫一樣看呢?怎么懷疑他想顯示自己的高明呢?他幾次提醒你,你怎么就那么固執地認為自己沒病呢?小病終于因沒有及時治療成了不治之癥,這都怪你自己啊!我想你一定也在后悔吧!
蔡桓公:唉,你批評得沒錯。我快死了,沒別的愿望,只希望大家從我的事中吸取教訓吧!那個詞叫什么?對,叫防微杜漸吧!
認讀生字,抄寫字詞
對比記憶:腸、燙、湯的字形,寫正確。睬:右半部撇下不要寫成米。蔡:祭的第五筆是フ第六筆是捺。
《寓言兩則》教案12
寓言兩則—教案
一、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懂得這兩則寓言的寓意。
2.學會生字,理解“窟窿”“街坊”“后悔”“勸告”等詞語的意思。
3.認識“只要……就”,“如果……就……”這兩種句式。
4.能用自己的話將這兩則寓言講出來。
二、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直接進入課題
1、今天我們要學習一個寓言故事:亡羊補牢
2、自己讀一讀這個成語,“亡羊補牢”有不理解的字嗎?
3、指名解疑,并說說是用什么方法理解的。亡:丟失。牢:關牲口的圈,在課文中指羊圈。
4、用一句話完整地說說“亡羊補牢”的意思。
二、初讀課文,了解內容。
1、 你的猜想對不對呢?讓我們來讀課文。注意:讀的時候要讀準字音,讀通課文。
2、 用自己的話把這個故事講給大家聽聽,引導評議。
3、能用你自己的話說一說你讀懂了什么嗎?
三、精讀課文,理解內容。
1、 課文哪幾個小節講丟羊的?
2、 自由讀1—4節,思考:養羊人丟了一只羊,為什么還會丟第二只?
3、 同桌互議。
4、集體交流:
A.羊圈破了個窟窿。
(1)出示生字卡片“窟窿”,指名讀,注意“窿”讀輕聲。
(2)“窟窿”就是——(洞)。怎樣記住這兩個字?指導學生書寫“窟窿”。
(3)齊讀這句話。(第三句)
(4)第三句講了丟羊的原因,那前兩句講了什么?引讀前兩句。
(5)理清這小節三句話之間的聯系,試背。
(6)指名背。(指導方法)
B.街坊勸告,他不聽。
(1)“街坊”就是——(鄰居),注意“坊”讀輕聲。
(2)街坊是怎么勸的?指名讀,讀出勸告的語氣。
(3)引導評議,齊讀。
(4)可養羊人呢?指名讀,評議。(讀出他的無所謂,毫不在意)養羊人是這樣說的,你猜他心里會怎樣想?
(5)你看,好心的街坊情真意切,養羊人卻漫不經心,不聽勸告。同桌分角色朗讀。
(6)指名讀,評議。
(7)老師說提示語,學生試背對話。
5、讓我們來看看他不聽勸告的結果。
(1)指名讀第4節,評議。
(2)為什么要讀好兩個“又”字?聯系第一節,想一想。
(3)齊讀第4節。
(4)剛才我們學習的片段,如果用題目中的兩個字來概括,就是——(亡羊)。
6、指名表演這個片段,注意:可適當增加一些內容,如人物的心理活動可通過語言、動作來表現。
7、二次丟羊后,養羊人又是怎么想、怎么做的?自由讀第5節,劃出有關句子。
8、討論交流:
(1)養羊人是怎么做的?出示課件,看圖說話。
(2)指名讀文中句子,評議。為什么要讀好“趕快”?能否去掉?(改正錯誤,不能拖延)。
(3)養羊人為什么會這么做呢?引讀描寫他心理的句子。
(4)指導讀這句話,讀出他的后悔之情。
(5)將這句話換一種說法。(要是……就……如果…就……)
(6)但是他轉念一想,現在修還不算晚,為什么?
(7)他的想法對不對?從哪兒讀出?(從此,他的羊再也沒丟過。)
(8)“從此”是什么意思?指導學生用“從此”造句。
四、體會寓意。
1、再次出示課件,這個人在修補羊圈時,原來勸告過他的街坊剛巧路過,想想街坊又會怎么說?養羊人又會怎么回答?
2、同桌表演后指名上臺演,并指導評價。
3、如果這個人再不修羊圈,會出現什么后果?
4、 揭示寓意:由此可見,像養羊人這樣犯了錯誤,只要( ),就( )。
5、在生活中,也常常發生類似的事。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談談看法。同桌互議,再指名交流。(眼睛近視,沙塵暴,環境污染……)這些都可以用一個詞語來概括——“亡羊補牢”。
五、學習生字總結全文。
1、 再讀課題,理解題意。(本義,引申義)
2、 所以,“亡羊補牢”后面往往跟著一句話——“未為遲也”。自己讀讀,理解它的意思。
3、總結學習寓言的一般方法:理解題意——理解內容——聯系實際,體會寓意。
4、認讀生字
(1)記憶生字字型,并講講字是怎樣記住的
(2)難字指導記憶書寫
街:把中間的“圭”去掉,就是“行”。人們經常行走在大街上,而街道路面最初是用“土”鋪的
窟窿:這是個洞字,因而“洞穴”的穴做偏旁
寓:寫時注意第11筆是橫,不是點
六、作業設計:
1.比一比再組詞
悔( ) 叼( ) 屈( ) 隆( )
梅( ) 叨( ) 窟( ) 窿( )
2.聯系學習、生活實際,談談你讀了這則寓言的感想。
板書設計:
想法 已經丟 后悔
亡羊補牢 做法 不補 趕快堵 (未為遲也)
結果 又少 再沒丟
第二課時
一、齊讀《亡羊補牢》。
二、激趣導入
三、自讀自悟
1、把課文讀正確流利。認讀生字“纏”
2、想想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3、提出自己不理解的問題
四、匯報交流,指導朗讀課文
1、檢查讀文和認讀生字
2、交流課文及不理解的問題。討論“南轅北轍”、“盤纏”
3、練習朗讀課文,講故事
4、指名朗讀,師生評議
5、根據評議,再練習朗讀
6、練習講述故事。注意把任務語言講明白。
五、創設情景練習口語交際
1、出示圖:面對哪個人走遠的影子,他的朋友會說什么?
2、你想對那個楚國人說什么?
總結:南轅北轍的故事現實中可能沒有,但是實際上,有多少人在做著這樣的蠢事啊!,做任何事,,要是選擇錯了方向,無論怎樣努力,也是達不到目標。
六、寫字練習
1、抄寫生字
2、難點提示:“纏”右半部不要寫成“厘”
3、抄寫詞語
寓言 窟窿 勸告 軟硬 狼群 法則 后悔 盤纏 叼走 街坊
七、作業設計:
1、完成《課堂作業本》。
2、閱讀幾則課外寓言成語故事。
3、找幾個好朋友排演課本劇。
教學反思:
兩則寓言,其中第一則比較簡單,容易理解,第二則要理解起來有一定難度,對于寓意的理解需要引導。
1、 其實這節課可以兩個故事放在一個課時里來上,《亡》先讓學生談談讀后對寓意的體會,然后分析細節,再讓孩子們回憶自己的生活里有沒有這樣的經歷。《南》在寓意的理解上有一定的難度,需要先體會文章的內容再歸納寓意,和《亡》的順序正好相反。
2、 在學習《南》的時候,由于孩子們具有一定的地理知識,所以很多孩子容易產生這樣的問題:地球是圓的,所以可能這個人花費的時間多一些,盤纏多一點,可是他最終還是會到達楚國的啊?這樣的問題,我是這樣理解的,寓言故事和普通的事實是不一樣的,所以在學習寓言故事的時候不能完全按照普通的生活實際去理解和分析,要注意體會其中蘊含的道理,而不是靠理性的去分析課文中出現的情景。
3、 在教學寫字時,最容易出錯的是:叼、窟、窿,在教學時,因為時間的關系,分析的不是很詳細,所以在課后的練習中這三個字,寫錯的次數最多,可能是因為第一印象很牢固的原因。
4、 剛剛考好了第二單元的測試,分析丟分的原因:主要是字詞和課文內容掌握的不夠扎實,所以丟分很多,主要是由于這學期教學任務比較緊張,復習的時間很緊張,同時也因為這個單元沒有認真、系統的復習造成的。
內容概括:這篇介紹了關于亡羊補牢,南轅北轍,寓言兩則 教案,希望對你有幫助!
《寓言兩則》教案13
教學目標:
1、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認識本課3個生字,讀記:伯樂相馬、大汗淋漓、煥發、等詞句
3、讀懂課文內容,體會兩則寓言所包含的道理。
教學重點難點
體會兩則寓言所包含的道理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情趣導入
板書課題:說說你對這兩個題目的理解
介紹寓言故事
二、初讀感知
熟讀課文
概括寓言所講的內容。
想一想自己從寓言中讀懂了什么?
提己不懂的問題
三、理解課文
匯報交流,體會寓意,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指名讀課文,講述課文的`主要內容,
體會寓意:讀了這個故事,你有什么體會或想法
四、自學理解
用學習第一寓言的方法,自學第二寓言
五、引發思考
對《伯樂相馬》你有幾種想法?從伯樂對馬的態度上,可以體會到什么;從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中你又體會到什么?從千里馬的角度,你又可以體會到什么?
《魯王養鳥》,從善待動物的角度進行思考和討論
六、實踐活動
演一演《伯樂相馬》的故事
改寫《魯王養鳥》這則寓言
七、
《寓言兩則》教案14
教學要求
1.理解課文內容,懂得這兩則寓言的寓意。2.學會生字,理解窟窿街坊后悔勸告等詞語的意思。3.認識只要就,如果就這兩種句式。4.能用自己的話將這兩則寓言講出來,并背誦其中的一則。教學重點:理解兩則寓言的寓意。
教學時間:
3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這則寓言。2、學會本課生字新詞,注意多音字圈的讀音及窟窿、街等字的字形。3、理解《亡羊補牢》這則寓言故事的內容,懂得做錯了事要即時糾正。教學重點、難點:引導學生在理解故事內容的基礎上體會寓意,并能聯系學習、生活實際,談一談感想。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準備:
投影
教學過程:
一、談話激趣揭示課題
1、同學們喜歡聽寓言故事嗎?為什么?1.過去我們學過哪些寓言?2.寓言有什么特點?(用一個短小的故事說明一個深刻的道理或諷刺某種人。寓:寄托、包含的意思。言:講道理。)3.寓言二則的則是什么意思?(相當于篇)4.今天我們學習《南轅北轍》和《亡羊補牢》兩篇寓言。我們先學習寓言。看老師寫課題:亡羊補牢
指名讀,齊讀。
二、理解題意。
1、亡羊補牢是個成語,這個成語中有不理解的字嗎?2、指名解疑,并說說是用什么方法理解的。
亡:丟失。牢:關牲口的圈,在課文中指羊圈。3、用一句話完整地說說亡羊補牢的意思。4、看了課題,你想提出什么問題?(為什么丟羊?為什么補羊圈?)5、再讀課題,從補牢這個詞你能猜出丟羊的原因嗎?
三、初讀課文,了解內容。
1、你的猜想對不對呢?讓我們來讀課文。注意:讀的時候要讀準字音,讀通課文。2、用自己的話把這個故事講給大家聽聽,引導評議。3、養羊人一共丟了幾次羊,為什么丟?4、小結:可見讀書前我們的猜測是完全正確的,讀書就要這樣邊讀邊想,讀前要想,讀中也要想。
四、精讀課文,理解內容。
1、課文哪幾個小節講丟羊的?2、自由讀14節,思考:養羊人丟了一只羊,為什么還會丟第二只?3、同桌互議。4、集體交流:(一)羊圈破了個窟窿。(1)出示生字卡片窟窿,指名讀,注意窿讀輕聲。(2)窟窿就是(洞)。怎樣記住這兩個字?指導學生書寫窟窿。(3)齊讀這句話。(第三句)(4)第三句講了丟羊的原因,那前兩句講了什么?引讀前兩句。(5)理清這小節三句話之間的聯系,試背。(6)指名背。(指導方法)(二)街坊勸告,他不聽。(1)街坊就是(鄰居),注意坊讀輕聲。(2)街坊是怎么勸的?指名讀,讀出勸告的語氣。(3)引導評議,齊讀。(4)可養羊人呢?指名讀,評議。(讀出他的無所謂,毫不在意)養羊人是這樣說的,你猜他心里會怎樣想?(5)你看,好心的街坊情真意切,養羊人卻漫不經心,不聽勸告。同桌分角色朗讀。(6)指名讀,評議。(7)老師說提示語,學生試背對話。5、讓我們來看看他不聽勸告的結果。(1)指名讀第4節,評議。(2)為什么要讀好兩個又字?聯系第一節,想一想。(3)齊讀第4節。(4)剛才我們學習的片段,如果用題目中的兩個字來概括,就是(亡羊)。6、指名表演這個片段,注意:可適當增加一些內容,如人物的心理活動可通過語言、動作來表現。7、二次丟羊后,養羊人又是怎么想、怎么做的?自由讀第5節,劃出有關句子。8、討論交流:(1)養羊人是怎么做的?出示投影,看圖說話。(2)指名讀文中句子,評議。為什么要讀好趕快?能否去掉?(改正錯誤,不能拖延)。(3)養羊人為什么會這么做呢?引讀描寫他心理的句子。(4)指導讀這句話,讀出他的.后悔之情。(5)將這句話換一種說法。(要是就如果就)(6)但是他轉念一想,現在修還不算晚,為什么?(7)他的想法對不對?從哪兒讀出?(從此,他的羊再也沒丟過。)(8)從此是什么意思?指導學生用從此造句。(9)理清句與句之間的聯系,背誦第5節。
五、體會寓意。
1、再次出示投影,這個人在修補羊圈時,原來勸告過他的街坊剛巧路過,想想街坊又會怎么說?養羊人又會怎么回答?2、同桌表演后指名上臺演,并指導評價。3、如果這個人再不修羊圈,會出現什么后果?4、揭示寓意:由此可見,像養羊人這樣犯了錯誤,只要(),就()。5、在生活中,也常常發生類似的事。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談談看法。同桌互議,再指名交流。(眼睛近視,沙塵暴,環境污染)這些都可以用一個詞語來概括亡羊補牢。
六、學習生字,總結全文。
1、再讀課題,理解題意。(本義,引申義)2、所以,亡羊補牢后面往往跟著一句話未為遲也。自己讀讀,理解它的意思。3、總結學習寓言的一般方法:理解題意理解內容聯系實際,體會寓意。4、認讀生字](1)記憶生字字型,并講講字是怎樣記住的(2)難字指導記憶書寫街:把中間的圭去掉,就是行。人們經常行走在大街上,而街道路面最初是用土鋪的窟窿:這是個凍字,因而洞穴的穴做偏旁寓:寫時注意第11筆是橫,不是點作業設計:1.比一比再組詞
悔()梅()
叼 叨
屈 窟
隆 窿
2背誦這則寓言。3聯系學習、生活實際,談談你讀了這則寓言的感想。
板書設計:想法已經丟
后悔亡羊補牢
做法
不補
趕快堵
(未為遲也)結果
又少
再沒丟
第二課時
一、齊讀《亡羊補牢》。
二、故事導入激發興趣
三、自讀自悟
1、把課文讀正確流利。認讀生字纏2、想想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3、提出自己不理解的問題
四、匯報交流,指導朗讀課文
1、檢查讀文和認讀生字2、交流課文及不理解的問題。討論南轅北轍、盤纏3、練習朗讀課文,講故事4、指名朗讀,師生評議5、根據評議,再練習朗讀6、練習講述故事。注意把任務語言講明白。
五、創設情景
練習口語交際1、出示圖:棉隊哪個人走遠的影子,他的朋友會說什么?2、你想對那個楚國人說什么?3、回到課始的故事:楚王會不會攻打趙國?為什么?總結:南轅北轍的故事現實中可能沒有,但是實際上,有多少人在做著這樣的蠢事啊!,做任何事,,要是選擇錯了方向,無論怎樣努力,也是達不到目標。六、寫字練習1、抄寫生字2、難點提示:纏右半部不要寫成厘3、抄寫詞語寓言
窟窿勸告軟硬狼群法則后悔盤纏叼走街坊
第三課時
一、聽寫生字詞語
二、朗讀課文
并說一說每一則的寓意
三、拓展活動
把搜集到的寓言故事,在小組里講給同組的伙伴聽,選一個參加班級寓言故事大賽,評出故事大王獎三名
四、完成同步練習
《寓言兩則》教案15
一、導入課題:
師:(出示“揠苗助長”“守株待兔”圖片)同學們,你們還認識這些圖片嗎?
師:這兩幅圖分別畫的是“揠苗助長”和“守株待兔”,這是我們二年級下學期學過的《寓言兩則》。 (指導“寓”的寫法)
師:我們當時講過寓言故事,就是包含了道理的故事。今天我們再一起來學習第九課新的寓言兩則之一 “亡羊補牢”。 齊讀課題--《亡羊補牢》。
師:讀了課題,你能猜出“亡羊補牢”講了些什么嗎?
生:丟了羊把羊圈補好
師:那有誰知道“亡”和“牢”是什么意思?還有嗎?你是怎么知道的?
師:看來我們要了解一個字的意思,不光可以通過字典這個好朋友,還可以聯系上下文來理解。
師:同學們,你們能從“補牢”猜出“亡羊”的原因嗎?“亡羊”和“補牢”的過程是怎樣的?它們兩者又是什么關系呢?讓我們到課文中去尋找答案吧!
師:請同學們把書翻到34頁,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一讀,邊讀邊思考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師:誰能用 “誰 干什么 怎么樣”來簡要概括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生:養羊人第一次丟羊后,不聽街坊的勸告,第二天又丟了羊。他后悔沒有聽街坊勸告,趕緊把羊圈修好,從此,再也沒有丟羊。
師:養羊人第一次丟羊,( ),第二次羊又丟了,( ),最后,( )。
(表揚能用簡潔語言概括的同學,對說得比較詳細的同學要加以引導)
師:我們已經知道養羊人一共丟了(兩)次羊,那讓我們回到課文去仔細讀讀文章,尋找他丟羊的原因,并用橫線勾畫出來。
生:原來羊圈(juàn)破了個窟窿,夜里狼從窟(kū)窿(long)鉆進去,把那只羊叼(diāo)走了。(幻燈出示)
師:在這句話中“圈”是多音字,還讀什么?組詞?
生:quan圓圈
師:(鏈接幻燈出示)齊讀
師:(幻燈點紅“窟窿”這個詞),誰來當當小老師教我們讀讀這個詞?你知道它的意思嗎?
生:讀,洞
師:這兩個字很復雜,上邊都有“穴”字頭,寫“窟”的時候要注意“穴”要蓋住下面的“屈”。請同學們仔細觀擦“窿”字,你想提醒大家在寫時要注意什么?
生:別忘了少寫一橫
師:再看看這個“叼“字寫時要注意最后一筆是(提)
師:讓我們再一起來讀讀這個句子。
生:讀
師:你能用“因為……所以……”來說說養羊人丟羊的原因嗎?
生:因為羊圈(juàn)破了個窟窿,所以夜里狼從窟(kū)窿(long)鉆進去,把那只羊叼(diāo)走了。
師:同學們看到養羊人因為羊圈破了第一次丟了心愛的羊,(板書:第一次)你想對他說些什么呢?看來你們都很關心養羊人。
師:其實關心養羊人的不只你們,還有誰?
生:街坊
師:街坊是什么人啊?那街坊看見了是怎么說的?
生:街坊勸(quàn)他說:“趕快把羊圈修一修,堵上那個窟窿吧。”
師:(出示幻燈片)
師:你從哪些詞看出了街坊對養羊人的關心?
生:勸 趕快
師:街坊勸他干什么?
生:補牢
師:現在我們來當當街坊,一起來勸勸這位養羊人吧!
生:齊讀
師:你看你們和街坊都這樣關心養羊人,那養羊人聽勸了嗎?他又是怎么說的呢?
生:他說:“羊已經丟了,還修羊圈干什么呢?”
師:(出示幻燈片)
生:齊讀
師:養羊人是這樣說的,那他又是怎樣想的呢?(點評:通過揣摩人物內心理解課文。)
師:是啊,正如你們所說養羊人根本不聽勸告不補羊圈。(板書:不補)
師:同學們,現在你就是養羊人,你看,好心的街坊苦口婆心,而你卻無所謂地說:(“羊已經丟了,還修羊圈干什么呢?”)
師:你看,好心的街坊真心實意,而你卻漫不經心地說:(“羊已經丟了,還修羊圈干什么呢?”)
師:你看,好心的`街坊情真意切,而你卻毫不在乎地說:(“羊已經丟了,還修羊圈干什么呢?”)
師:同學們,讓我們再來分角色體會街坊的關心和養羊人的滿不在乎,好嗎?現在男同學就是街坊,女同學就是養羊人,來我們一起體會體會吧!
師:羊圈破了個洞,狼從洞口鉆進去,叼走了羊。街坊知道了很著急非常關心地說:
男生:(“趕快把羊圈修一修,堵上那個窟窿吧。”)
師:是呀,可是養羊人卻滿不在乎地說:
女生:(“羊已經丟了,還修羊圈干什么呢?”)
師:養羊人不補羊圈,你認為這樣對嗎?
生:錯
師:(板書:錯)
師:你從文章中哪兒看出他“錯”了?
生:第二天早上,他去放羊,發現羊又少了一只。原來狼又從窟窿鉆進去,把羊叼走了。
師:(出示幻燈片)
生:齊讀
師:為什么狼有第二次機會鉆進羊圈?
生:因為養羊人不聽勸不補羊圈,所以才第二次丟了羊。(板書:第二次)
師:這就是養羊人“亡羊”的整個過程。(指著板書說)
師:第二次丟羊后,養羊人又是怎么想、怎么做的?自由讀第5段,劃出有關句子。
師:養羊人是怎么想的?
生:他很后悔,不該不接受街坊的勸告,心想,現在修還不晚。
師:(幻燈片出示)你能用(“要是……就……”或“如果…就……”)將這句話換一種說法嗎?
師:同學們,養羊人看到自己心愛的羊兒被可惡的大灰狼叼走,他很后悔:
師:養羊人又是怎么做的?
生:他趕快堵上那個窟窿,把羊圈修的結結實實的。
師:是啊,養羊人第二次丟羊后修補了羊圈(板書:修補)
師:同學們請看(出示幻燈片)正當養羊人修補羊圈時,原來勸告過他的街坊剛巧路過,想想街坊又會怎么說?養羊人又會怎么回答?
師:是啊!正因為養羊人趕快把羊圈修的結結實實的,改正了錯誤(板書“改”),所以從此,他的羊
生:再也沒丟過。(幻燈片出示)
師:看來養羊人現在后悔還不晚,讓我們一起來再次體會養羊人的后悔吧!
師:(出示幻燈片)
生:讀
師:同學們,這就是養羊人“補牢”的整個過程。
師:反過來想想如果養羊人再不修羊圈,又會出現什么后果呢?
生:羊會丟光
師:由此可見,像養羊人這樣犯了錯誤,只要(知錯就改)(板書:“知”“就”),就(不算晚)。(板書:”未為晚矣”完成板書)
師:(總結板書)這就是我們今天學習的這則寓言“亡羊補牢”養羊人(第一次)丟了羊,沒聽街坊勸告,(不補)羊圈,做法(錯了)。第二天,羊又丟了。(第二次)丟羊后,養羊人(補好)羊圈,從此,(他的羊再也沒丟過。)(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我們知錯就改,就不算晚)
師:在生活和學習中,也常常發生類似的事。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談談看法。同桌互議,再指明交流
生:匯報
師:這些都可以用它來概括那就是――“亡羊補牢,未為晚矣”。
師:同學們,這句話出自《戰國策》,不僅在《戰國策》,在《莊子》《韓非子》《孟子》《呂氏春秋》中,也還有許多寓言故事,它們都蘊含著深刻的道理,它們正等著你們課下去看呢!
板書設計:
寓言兩則
亡羊 補牢 —— 未為晚矣
知
第一次 不補 錯
就
第二次 修補 改
【《寓言》教案】相關文章:
寓言的教案01-05
《寓言》的教案06-27
《寓言》教案07-24
《寓言》教案(薦)08-27
寓言優質教案01-20
寓言的教案【精】01-22
《寓言》教案【推薦】11-18
《寓言》教案【熱門】11-23
【薦】《寓言》的教案07-01
《人生寓言》的教案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