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四則教案集錦15篇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寓言四則教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寓言四則教案1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
赫耳墨斯想知道他在人間受到多大的尊重,就化作凡人,來到一個雕像者的店里。他看見宙斯的雕像,問道:“值多少錢?”雕像者說:“一個銀元。”赫耳墨斯又笑著問道:“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雕像者說:“還要貴一點。”后來,赫耳墨斯看見自己的雕像,心想他身為神使,又是商人的庇護神,人們會對他更尊重些,于是問道:“這個多少錢?”雕像者回答說:“假如你買了那兩個,這個算饒頭,白送。”
這個故事適用于那些愛慕虛榮而不被人重視的人。
《蚊子和獅子》
蚊子飛到獅子面前,對他說:“我不怕你,你并不比我強。要說不是這樣,你到底有什么力量呢?是用爪子抓,牙齒咬嗎?女人同男人打架,也會這么干。我比你強得多。你要是愿意,我們來較量較量吧!”蚊子吹著喇叭沖過去,專咬獅子鼻子周圍沒有毛的地方。獅子氣得用爪子把自己的臉都抓破了。蚊子戰勝了獅子,又吹著喇叭,唱著凱歌飛走,卻被蜘蛛網粘住了。蚊子將要被吃掉時,嘆息說,自己同大的動物都較量過,不料被這小小的蜘蛛消滅了。
這故事適用于那些打敗過大人物,卻被小人物打敗的人。
《穿井得一人》
宋之丁氏,家無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家穿井得一人。”
有聞而傳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國人道之,聞之于宋君。
宋君令人問之于丁氏。丁氏對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求聞之若此,不若無聞也。
《杞人憂天》
杞國有人憂天地崩墜,身亡所寄,廢寢食者。
又有憂彼之所憂者,因往曉之,曰:“天,積氣耳,亡處亡氣。若屈伸呼吸,終日在天中行止,奈何憂崩墜乎?”
其人曰:“天果積氣,日月星宿,不當墜邪?”
曉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積氣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墜,亦不能有所中傷。”
其人曰:“奈地壞何?”
曉者曰:“地積塊耳,充塞四虛,亡處亡塊。若躇步跐蹈,終日在地上行止,奈何憂其壞?”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在預習的基礎上,了解有關寓言的文體常識。
過程與方法
通過續編或改編寓言,以加深對該體裁特點的理解和把握。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理解寓言主題多借古喻今、借小喻大,使深奧的道理從簡單的故事中體現出來,具有鮮明的哲理性和諷刺性的特點。
【教學重點】
分析寓言的故事情節,領悟所蘊含的道理。
【教學難點】
聯系生活實際理解課文寓意,嘗試編寫和創作寓意。
【教學方法】
朗讀法、討論法,講授法、練習法
【教學工具】
多媒體
【教學課時】
兩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寓言早在我國春秋戰國時代就已經產生。諸子百家著作《莊子》《孟子》《韓非子》中就有不少寓言故事流傳下來。古希臘的《伊索寓言》、法國的《拉封丹寓言》、俄國的《克雷洛夫寓言》、印度的《五卷書》,拉封丹、萊辛、克雷洛夫、謝德林這些世界文學的寓言大師,都為我們留下了獨特的、不可缺少的精神營養,下面讓我們共同走進寓言的世界:《寓言四則》。
二、作者簡介
伊索(公元前620~前560),希臘寓言家,生活在小亞細亞,弗里吉亞人。他與克雷洛夫、拉封丹和萊辛并稱世界四大寓言家。他曾是薩摩斯島雅德蒙家的奴隸,被轉賣多次,但因知識淵博,聰穎過人,最后獲得自由。自由后,伊索開始環游世界,為人們講述他的寓言故事,深受古希臘人民的喜愛。公元前5世紀末,“伊索”這個名字已是古希臘人盡皆知的名字了,當時的古希臘寓言都歸在他的名下,后來被德爾菲人殺害。
三、整體感知
1、朗讀《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獅子》,讀出人物的語氣。
2、概括《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獅子》的寓意,并說說你是根據哪些具體情節概括出這些寓意的。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這則寓言通過天神赫耳墨斯自命不凡、主觀臆斷而在事實面前碰壁的故事,以神喻人,諷刺和批評了那些愛慕虛榮、妄自尊大的人。
《蚊子和獅子》:寫蚊子在獅子面前夸口,終于戰勝獅子,正當它得意忘形時卻被蜘蛛吃掉了。諷刺了那些能夠戰勝強敵卻因得意反被弱者戰勝的人。
四、課文精讀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
1、赫耳墨斯來到人間的動機和目的是什么?
來到人間的目的是想知道他在人間受到多大的尊重,暗示他是一個愛慕虛榮、妄自尊大的神。
2、赫耳墨斯笑著問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錢中的“笑”說明了什么?
一個“笑”字,描寫赫耳墨斯的表情,使形象更顯得真切。赫耳墨斯聽到宙斯的雕像才值一個銀元,他驕矜地“笑”,使他傲然的神情躍然紙上。
3、“后來,赫耳墨斯看見自己的雕像,心想他身為神使,又是商人的庇護神,人們對他會更尊重些”,這個想法表明了什么?
這段著意于赫耳墨斯的心理活動。他心想人們對他會更尊重些,他竟然認為自己的身價能超過父親——作為神的宙斯,赫拉更不在話下,是多么狂妄。他自以為身為神使,又是商人的庇護神,而雕像者一定是勢利的,阿諛奉承的,他這樣猜度別人,足見其心靈的卑劣。
《蚊子和獅子》
1、這則寓言是怎樣賦予動物以人的感情和性格的?
本文的擬人,能抓住蚊子和獅子的自然特征,擬得逼真神似,生動有趣。把蚊子勝利后的叫聲說成“吹著喇叭”、“唱著凱歌”,以狀其戰勝獅子得意忘形之態,十分新鮮、妥帖。
2、這則寓言用動物之間的關系來概括社會現象,諷喻了什么?
描寫蚊子和獅子“戰斗”的過程,蚊子被蜘蛛網粘住的情景,完全符合自然物的特點,用來概括社會現象,真是兩相妙合。諷刺了那些能夠戰勝強敵卻因得意反被弱者戰勝的人。
3、蚊子臨死前是否有所醒悟,是通過哪個詞語表現出來的?它的悲痛說明了什么?
蚊子的醒悟是通過“嘆息”表現出來的。
“自己同大的動物都較量過,不料被這小小的蜘蛛消滅了”,句中的“大”與“小小”、“較量過”與“消滅了”形成強烈反差,兩相比照,尖銳地諷刺了勝利后驕傲自滿、得意忘形的思想意識。
4、蚊子敢于向獅子挑戰,而且能夠取勝,這說明了什么?
蚊子的'“挑戰宣言”貌似狂言。實際上包含了智慧,它是以己之長攻敵之短,發揮了自己的優勢,抑制了獅子的優勢。它的膽量、信心,是建立在敵我雙方力量進行冷靜分析的基礎上的。啟示人們,世上萬事萬物,各有所長所短。強者有短處,弱者也有長處。弱者如果能揚長避短,就可能以小勝大,以弱勝強。
五、文章脈絡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
第一層:寫赫耳墨斯來到雕像者的店里,打算了解自身價值。
第二層:寫赫耳墨斯詢問諸神雕像的價格。
《蚊子和獅子》:
第一層:寫蚊子向獅子進攻。
第二層:寫蚊子戰勝了獅子,卻喪生在蜘蛛網上。
六、文章主旨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通過寫自命不凡的天神赫耳墨斯在雕像者的商店里碰壁的故事,以神喻人,諷刺和批評了那些愛慕虛榮、妄自尊大的人。
《蚊子和獅子》通過蚊子擊敗獅子,卻成了蜘蛛的俘虜的故事,諷刺了那些取得一點成績就得意忘形,忽視自己短處的人,揭示了即使取得大的勝利也不能驕傲,要始終謹慎行事,否則可能在小處受到挫敗的道理。
七、寫作特點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一文短小精悍,構思精巧。采用三問三答,略有變化,有起有伏。正當赫耳墨斯的虛榮心越來越旺盛時,卻遇到了雕像者如一瓢冷水似的答話,陡轉之下便戛然而止。文章的陡轉,給讀者以巨大的反差,造成了出人意料的結局,諷喻之意已暗含其中。短短的一百多字,卻寫得跌宕有致,耐人尋味。
《蚊子和獅子》構思尤為精巧,短短的篇幅中,情節卻大起大落,寫出從一個極端到另一個極端的轉化。人們不常見蚊子戰勝獅子,聽蚊子的“宣言”還以為是吹牛,再一看,還真不假。人們常見蚊子被蜘蛛網粘住,但是蚊子剛剛戰勝獅子,正把自己看得無敵于天下時,它卻被打敗了,這反而讓人覺得出乎意料,再一想,卻又毫不奇怪。作者巧妙地把二者聯結起來,構成大起大落的故事情節,寓意深刻,耐人尋味。
八、板書設計
赫耳墨斯與雕像者
赫耳墨斯來到店里→詢問宙斯雕像的價格(一個銀元)又問赫拉雕像的價格(還要貴一些)再問自己雕像的價格(算“添頭”)諷刺了愛慕虛榮而不被重視的人
蚊子和獅子
蚊子向獅子挑戰(蚊子向獅子沖了過去)獅子氣得把自己的臉都抓破了(蚊子戰勝獅子)蚊子飛走時被蜘蛛網粘住了(它嘆息自己戰勝了強大的獅子,不料被小小的蜘蛛消滅了)諷刺了那些取得成績就得意忘形的人
第二課時
一、新課導入
前面我們學習了兩則《伊索寓言》,其實我們中華民族也有許多優秀的寓言故事,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中國古代的寓言故事。
二、作者簡介
1、《呂氏春秋》又稱《呂覽》,先秦雜家代表著作。戰國末秦相呂不韋集合門客共同編寫而成。全書二十六卷,分為十二紀、八覽、六論,共一百六十篇。
2、《列子》舊題為列御寇所著,據后人考證,可能是晉代人的作品。內容多為民間故事、寓言和神話傳說。列御寇,相傳戰國時的道家人物,鄭國人。
三、整體感知
1、朗讀兩篇短文,讀準字音、停頓。
2、學生對照注釋、利用工具書,翻譯全文,理解大意。教師巡視課堂,解決疑難。
3、重點字詞歸納。
(1)掌握下列字詞。
溉汲:打水澆田。
及:待,等到。
道:講述。
聞之于宋君:使宋國的國君知道這件事。
得一人之使:得到一個人使喚,指得到一個勞動力。
亡:無,沒有。
曉:告知,開導。
若:你。
行止:行動,活動。
奈何:為何,為什么。
只使:縱使,即使。
中傷:傷害。
四虛:四方。
舍然:消除疑慮的樣子。舍,同“釋”。
(2)一詞多義:
之:宋之丁氏家無井:助詞,的。
有聞而傳之者曰:代詞,指“穿井得一人”。
國人道之:代詞,指“穿井得一人”。
聞之于宋君:代詞,指“穿井得一人”。
宋君令人問之于丁氏:代詞,指“穿井得一人”。
得一人之使:助詞,的。
求聞之若此:定語后置標志。
四、課文精讀
1、學習《穿井得一人》。
(1)宋君為什么要派人向丁家詢問這件事呢?
因為宋君不太相信穿井得一人的事情。
(2)這個故事告訴了我們一個什么道理?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對于道聽途說的傳言,萬勿輕信,必須認真地思索,進行實際的考察,否則很容易把事情搞錯。
啟示:凡事都要調查研究,才能弄清真相。眼見為實,耳聽為虛。謠言往往失實,只有細心觀察,研究,以理去衡量,才能獲得真正的答案。要深入調查研究,切不可輕信流言,盲目隨從,人云亦云。
2、學習《杞人憂天》
(1)杞人“憂”什么?“憂”到什么程度?后來杞人的情緒發生了什么變化?
杞國有人憂天地崩墜,身無所寄,廢寢食者——舍然大喜
(2)“曉之者”是怎樣解“憂”的?
由表及里、化消極心態為積極心態
(3)如何理解“日月星宿,亦積氣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墜,亦不能有所中傷”這句話?
日月星辰,也不過是聚集在一起的有光的氣體,即使墜落,也不會擊中甚至打傷人。這句話揭示了杞人的無根據的瞎擔心。
(4)從這則故事中你了解到“杞人憂天”這個成語是什么意思?
這是庸人自擾,毫無根據地瞎擔心,后比喻沒有根據或不必要的憂慮。
(5)如何看待《杞人憂天》中那個熱心人的解釋?
寓言中那位熱心人對天、地、星、月的解釋是不科學的,只能代表當時的認識水平,但他那種關心他人的精神、耐心誘導的做法,還是值得學習的。
五、寫作特點
1、故事短小精悍,言在此而意在彼,給人以生活的啟示。
2、通過對話展現人物性格,揭示主旨。
【課堂小結】
《穿井得一人》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對于道聽途說的傳言,萬勿輕信,必須認真地思索,進行實際的考察,否則很容易把事情搞錯。
《杞人憂天》告誡人們不要對沒有根據或不必要的事表示憂慮,凡事要講科學。
【作業布置】
任選一題自編寓言。
題目:a.嘴和眼睛的對話;b、樹和斧子;c、筷子和勺子;d、畫筆和顏料;e、蜜蜂與花朵;f.貓和老鼠。
寓言和其它體裁的比較
童話與寓言
一、相同點
童話和寓言有很多相似之處:它們的故事都是假托的、創造的、幻想的,都可以采用各種生物或非生物來充當故事的角色,多采用夸張、擬人、象征等表現手法,也都富有教育意義。
二、不同點
1.篇幅大小
童話情節比寓言更豐富、更多變化,更生動有趣,結構也更復雜,所以它的篇幅較長,長篇可達數萬字,短小者一般也一二千字;而寓言的篇幅一般較為短小,結構單純,語言樸素,幻想的程度也較輕。
2.寫作對象
童話的結構比較曲折,能細致地刻畫人物形象,幻想也比寓言更為豐富、奇特。童話是兒童文學的重要體裁,它描寫的內容,表現的生活,都照顧到兒童的知識范圍和心理特點,所運用的語言也易為兒童接受。
3.表現重點
寓言著力表現內含的諷喻和教訓,重在思想,有的寓言在開頭或結尾就直截了當地說出了告誡的意思。而童話則重在刻畫形象,教訓意味不那么強,教育意義往往寓于整個故事之中,不直接點出來,科學童話則重在知識的傳播。
4.情節結構
寓言的故事比較簡單,一般沒有完整的故事情節,也不要求塑造性格鮮明的擬人化形象。童話在故事情節的安排和人物形象的塑造上則有較高的要求。
5.幻想法則
童話的幻想必須以現實生活為基礎,與現實的結合也必須和諧、自然,使事物按照自然的規律發展。而寓言則不那么嚴格,如《狐貍和葡萄》中的狐貍,垂涎于葡萄,改變了原來食肉的習性。這個寓言賦予了狐貍“人”性,卻違犯了狐貍的“物”性,這在童話中是不可以的。
成語故事與寓言
成語故事很大部分是歷史典故,是發生過的事情,然后人們用一個成語將這些事情總結、濃縮為一個簡短的句子或短語,以方便地表達整個故事和故事要講述的內容,在功能上不一定要有積極的寓意。比如“百步穿楊”、“沉魚落雁”,只是具備一種描述、形容的作用,并不需要給人啟發。
寓言故事是根據事實或者編造的故事向人們講述一個道理,給人以啟發。并且大部分寓言,是為了講述一個道理而編造的,并沒有真實的根據。
在收編成語故事的時候,有時候人們也會把寓言收編進去,并且歷史本身就帶有很多值得人們思考的道理,因此,很多成語都能帶給人一些道理。
說白了,成語固有合適寓言故事的分類,主要是在講述故事的目的上有不同,成語故事的目的是補充成語沒有完全表達的內容,使成語更容易理解,寓言故事的目的就是講述道理,兩者不矛盾,只是分類不同。很多成語故事本身就是一個寓言故事,但不能因此就說成語故事就是寓言故事。
比如一個班,有人喜歡音樂,有人喜歡運動,有人既喜歡音樂又喜歡運動,那么喜歡音樂的人就是成語故事,喜歡運動的人就是寓言。
寓言故事的特點是形象生動,人物活靈活現,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文學體裁的一種,含有諷喻或明顯教訓意義的故事。它結構簡短,主人公可以是人,可以是動物,也可以是無生物。
成語故事必須以一個成語作為題目,以它為中心的有教育意義的故事,與寓言故事有相似之處。成語是一種特殊的語言現象,是人們在實踐過程中提煉出的語言精華。成語的用語特點是:言簡意賅、內涵豐富、音韻和諧、寓意深遠。
寓言四則教案2
理解詞語,了解內容和寓意。教學難點:使用成語造句。教學過程:一、導入今天學習《寓言四則》,寓言是文學作品的一種體裁,是指帶有勸喻或諷刺的短小故事。我國在春秋戰國時代,寓言就已經盛行,先秦諸子百家著作中,就有不少優美的寓言。例如《守株待兔》、《葉公好龍》、《狐假虎威》、《愚公移山》等。課文《畫蛇添足》出自《戰國策》。《買櫝還珠》和《濫竽充數》選自《韓非子》,這兩個故事都是戰國時期的。《塞翁失馬》選自《淮南子》,《淮南子》是西漢淮南王劉安組織他的賓客編寫的。書中涉及禍福的文字很多,這與作者所處的社會環境有關。寓言借此喻彼,借遠喻近,借古喻今,借小喻大,寓較深的道理于簡單的故事之中,具有鮮明的訓誡性、諷刺性和哲理性。寓言一般結構簡短,情節集中,故事風趣幽默,人物性格突出,常用比喻、擬人等手法。寓言的語言生動形象,常用簡約的語言勾畫人物的動作和心理。二、誦讀老師泛讀課文。三、學習字詞借助工具書、課下注釋,學習生字讀音,解釋重點實詞、虛詞和短語。四、朗讀課文采用不同方式,請同學朗讀課文四遍,熟悉課文內容。五、串講課文同學串講,老師適時指點。六、概括寓意學生分小組討論,概括寓意,然后交流。七、總結《畫蛇添足》:事情已經到了完美無缺的地步,再做多余的.事,不僅無益,而且有害。過和不及也許僅僅相差一點點,但是要掌握分寸必須明智。過分聰明,思想方法不對,有時反倒被聰明貽誤。《買櫝還珠》:沒有眼力,只重外表,取舍不當,就會舍本逐末。《畫蛇添足》、《買櫝還珠》都是諷刺寓言,有生動的喜劇情節,活潑風趣,讓讀者在輕松的閱讀中忍俊不禁,并從中體會其蘊含的道理。《濫竽充數》:成就一番事業關鍵是有真本領。沒有真本領,一味地投機取巧,只能得逞于一時,終歸要碰壁的。這則寓言敘事平實,情節簡括,由于前后對比,并不顯得平板。突出了人物于變化的環境的應對,一個“逃”字活畫出南郭處士的狼狽。《塞翁失馬》:這個故事說明了“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的生活哲理和事物之間的辯證關系。這是一篇哲理寓言,敘事多用對話,情節曲折,用白描的手法,生動地刻劃了一個深謀遠慮的老者的形象,通過語言描寫表明了他對突發事件的冷靜的思考與平和的心態。讀者從中可以感悟到“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的生活哲理和事物之間的辯證關系。八、布置作業1。復習字詞,熟讀課文。2。解釋下列加點詞語,并翻譯句子。(1)未成,一人之蛇先成,奪卮酒,曰:“蛇固無足,子安能為之足?”遂飲其酒。為蛇足者,終亡其酒。(2)南郭處士請為王吹竽,宣王說之,廩食以數百人(3)近塞上之人有善術者,馬無故亡入胡。九、板書設計寓言四則畫蛇添足——多此一舉弄巧成拙買櫝還珠——取舍不當舍本逐末濫竽充數——魚目混珠投機取巧塞翁失馬一一安知非福禍福無定
寓言四則教案3
教學
目標知識目標
1.積累詞語。理解“智、亦云、亡、吊、何遽、居、將、十九”等詞語的意義和用法。
2.了解《韓非子》《淮南子》的有關文學常識。
3.分析寓言的故事情節,領悟所蘊含的道理。
能力目標
1.學習閱讀寓言的方法。
2.從不同角度靈活理解寓意,培養學生發散思維能力。
思想教育目標
聯系生活實際感悟寓意,培養健全人格
教學重點誦讀;靈活運用“通過品味關鍵詞語理解寓言含義”的閱讀方法。
教學難點聯系生活經驗,選定角度靈活理解寓意。
教具課件
時間安排指導自讀《智子疑鄰》——研讀《塞翁失馬》——拓展延伸——布置作業
課后
小結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培養學生的文言文語感,以讀帶動其他環節。通過自讀、譯讀、熟讀、無標點
朗讀等形式,為學生理解課文鋪平了道路。
備注
教案內容
第二課時
[教學步驟]
一、指導自讀《智子疑鄰》
1.資料助讀
投影:
韓非(約前280~前233),戰國末期韓國人,著名思想家。他出身貴族,屢次上書向韓王進諫,改革政治,實行富國強兵的政策,均未被采納。后來,得到秦始皇的賞識,在秦國任客卿。不久便被他的同學李斯等人讒言所陷,下獄后被逼自殺,死時47歲。他著有《韓非子》一書,共20卷,55篇。筆鋒犀利,說理透辟,常用寓言故事闡明道理,富有說服力。其中許多寓言故事一直流傳于世,像《自相矛盾》、《守株待兔》、《濫竽充數》等,《智子疑鄰》也是其中的一篇。
2.自由誦讀,疏通文意,教師提示理解詞義的方法。
理解詞義有三種方法:
(1)借助文章下面的注釋;
(2)查工具書;
(3)舉手詢問。
3.請學生抓住主要情節、關鍵詞語理解寓意。
4.生聯系自身體會談啟發。
二、師生共同研讀《塞翁失馬》
1.資料助讀
投影:
《淮南子》,又名《淮南鴻烈》。西漢淮南王劉安及其門客蘇非、李尚、伍被等著。《淮南子》思想上接近道家,同時又吸取了儒家法家、陰陽家的思想,成為一部雜家著作。這部書在闡明哲理時,涉及很多奇物異類、鬼神靈怪,所以保存了很多神話材料,曲折地反映了遠古人民的生活和思想。如女媧煉石補天、后羿射日、共工怒觸不周山等,都通過這部書的'保存而流傳至今。
2.自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理解文意。
教師提示:
(1)馬無故亡而入胡:逃跑。
(2)何遽(jù):就,竟。怎么就,表示反問。
(3)其馬將(jiānɡ)胡駿馬而歸:帶領。
(4)墮(duò)而折其髀(bì):從馬上摔下來,摔斷了大腿。
(5)人皆吊之:對其不幸表示安慰。
(6)引弦而戰:拿起弓箭去打仗。引弦,拉開弓弦。
(7)死者十九:十分之九,意思是絕大部分。
(8)此獨以跛(bǒ)之故,父子相保:保全。
3.生用自己的話講講這個故事。
4.生根據圖片提示,用文言文說說故事。
5.無標點朗讀課文。
6.生理解寓意。
思考:
(1)好事壞事能轉化嗎?
(2)好事壞事必然轉化嗎?
(3)舉例說說好事、壞事在什么條件下轉化?
7.這則寓言故事說明禍福相依的道理,那么這對我們的思想方法和生活態度有什么積極的啟示呢?請同學們聯系生活、學習實際談談自己的理解。
教師點撥:
啟示:
(1)禍福可以轉化,不要靜止地看待;學會在禍中看到福,從禍中考慮到怎樣求得轉化,不要消極悲觀,或者在福中看到禍,加以戒備。
(2)禍福之來,確實有許多偶然性,生死、利害、得失,并不都是可以預料的。考慮力求周全,處事力求慎重,多一些應付不測之變的準備,少一些不著邊際的幻想;一旦面臨禍患,可以處變不驚,可以減少后悔。這也是一種成熟生活態度的養成。
8.你能不能用成語、俗語或者警句之類來解釋這則寓言呢?
三、拓展延伸
寓言故事一般比較短小而含義深刻,有許多成語就出自寓言,你知道嗎?你能不能給大家講一個出自寓言的成語故事?
四、作業布置
自編寓言故事
提示:情節要合理具體,情節與寓意要一致,寓意能揭示一種生活道理。
如樹和斧子、蜜蜂與花朵、畫筆和顏料
五、板書設計
智子疑鄰塞翁失馬
智其子轉化
富人“不筑,必將有盜”禍(一定條件)福
疑鄰人之父化轉
寓言四則教案4
師:現在,我給大家來一回現場作畫,請大家看后猜一個成語。(作畫)
生:(個個面露笑意,答)畫蛇添足。
師:真聰明!今天的課就跟這個成語有關。請大家翻開課本第29課,我們一起學習《寓言四則》。這節課我們采用說讀的形式學習。說讀,就是讀讀說說,說說讀讀。
首先請大家自由、大聲地朗讀課文 5分鐘,力爭做到讀得準確,讀得流利。讀準字音有三種方法:(1)借助文 章下面的注音:(2)查工具書:(3)舉手詢問。讀得流利的標準是:不添字,不減字,不換字,不哽字。
(生自由大聲讀書5分鐘)
師:時間到了,讀得怎樣?還是先聽聽大家的齊讀。(生齊讀)整體聽來,很流暢。如果能讀準這幾個字的讀音,就更好了。
宣王悅(yuè )之 墮(duò )而折其髀 引弦(xián)而戰
我不僅喜歡聽大家齊讀,還喜歡聽大家一個一個地讀。誰先來試一下?
生1:我讀《濫竽充數》。……
師:聲音洪亮,還讀出了古文的韻味。
生2:我讀《畫蛇添足》。……
師:有點緊張,只重復了幾個字,還可以。
生3;我讀《買櫝還珠》。……
師:節奏感很強,讀得很準確。(沒有人讀第四則)第四則有點長,對我們來說是個挑戰,誰能拿下?
生4:我來試試。……
師:相信自己,你看你表現得很好。
讀通課文后,請大家再自由、大聲朗讀課文5分鐘,力爭做到讀懂詞義,讀懂文意。還記得解決字音障礙的方法嗎?回顧一下,也可以用這種方法解決詞義障礙,對于書下沒有注解的,更要注意。讀懂文意,就是能把故事講出來,當然還可以加上自己的想像和聯想,盡量講得生動活波。
(生自由讀課文5分鐘)
師:時間到了,字詞學得怎樣?先來進行一場比賽。左右兩隊各提出字詞方面的問題,考考對方。看哪一隊能考住對方,而不被對方考住。
生1:我想問“乃左手持卮”的“乃”字怎么講?
生2:于是,就。
生1:我認為,這樣理解不大恰當。那個人拿到酒后,應該喝下,怎么會左手持卮,右手畫蛇呢?我認為應當“竟然”講。
生2:你這樣理解是忽略了這個人當時的心理活動:別人還沒畫完,我再來給蛇畫腳 。
師(問生1):你接受他的分析嗎?
生1:嗯,我明白了。
生3:“父子相保”的“保”字怎 么講?
生4:“保全,沒事”的意思。
師:(問生3)你同意嗎?
生3:我本來不清楚,現在我懂了。
生5:“此獨以跛之故”的“以”作何講?
生6:“因為”。我問一下,這里的'“故”字怎么講?
生7:“原因”。
師:我來考考大家,“濫竽充數”的“濫”字如何講?
生8:“壞的,差的”。
生9:“濫用”。
生10:我覺得他不會吹,混在里面假裝能吹,可能是“假的,不真實的”的意思。
(學生于是議論起來了)
師:這個問題留給大家自己去思考吧。
接下來,咱們來一個講故事比賽,兩個隊各推 出一個代表上臺表演,可配以表情、動作。
(有生小聲問:能找個搭檔嗎?準備一下,行嗎?)
師:當然可以。
(學生準備)
生:我來給大家表演《濫竽充數》。表演不好,別見笑。……這真是“宣王聽竽三百人,南郭濫竽來充數。泯王——把竽聽……”謝謝 !
(掌聲響起)
師:不用我多說,這掌 聲已經說明了你的表演水平。
生甲、乙:今天我倆給大家表演一段《畫蛇添足》。……
生甲:我的蛇腳 下生風,快速前進。
生乙:蛇長腳 ,那……還叫蛇嗎?你看我的蛇帥呆了!
生甲:等等等等,那個時候,有“帥呆了”這種說法嗎?
生乙:那讓大家評評,蛇有沒有腳?(“沒有!”)謝謝!……
師:太棒了!太棒了!欣賞了這兩個精彩的故事后,我們靜下心來想想,從這四則寓言中,我們有些什么領悟 呢?請每個人用“第×則寓言告訴我……”的句式說句話。看誰說得獨到,有見地。
生1:第三則寓言告訴我做人要真實,不可以靠蒙混過日子。
師:嗯,有警戒性。
生2:第一則寓言告訴我做事要適可而止,否則就會弄巧成拙。
師:我覺得你說話很嚴密,你說的“有時”怎么理解呢?
生2:比如,這里的蛇沒有腳就不要畫,而像寫文章,就不能說一次成功,需要反反復復去修改,才能寫好。
師:有道理。
生3:第二則寓言告訴我看問題要重實質,不能只重表面,像那個鄭者,那損失就慘重了。
師:是的,那個鄭者的行為帶給我們很多啟示,誰 再來談談。
生4:我覺得這個鄭者倒便宜了那個楚人。那個楚人的行為難道不可笑嗎?買寶珠就買 寶珠,干嘛要那么大張旗鼓地去裝飾那個匣子呢?我認為,這叫喧賓奪主。
師:有見地。
生5:我不認為楚人可笑,我倒覺得他很聰明,為了使寶珠更顯價值 ,他想到了“包裝”,再說他并未因此而吃虧,倒是鄭者因小失大。
師:我覺得你也很聰明,有經濟頭腦。
生6:第四則寓言使我想起了老子的一句話:“福兮,禍之所伏;禍兮,福之所倚。”
師:真是了不起。《塞翁失馬》傳遞給我們的也許就是這種神福禍相對論吧。
下面我再來考考大家:能不能用成語、俗語或者警句之類來解釋這四則寓言呢?
生1:我用“多此一舉”來解釋“畫蛇添足”。
生2:我用“混水摸魚”來解釋“濫竽充數”。
生3:我用“不學無術”來解釋 “濫竽充數”。
生4:我用“有眼無珠”來解釋“買櫝還珠”。
生5:我用“一分為二”來解釋“塞翁失馬”。
生6:我用“魚目混珠”來解釋“濫竽充數”。
生7:我想可不可以用“揀了芝麻,丟了西瓜”來解釋“買櫝還珠”呢?
生8:當然可以啦。
生9:我想用一句話來解釋“塞翁失馬”,記得有句話是這樣說的:“如果你掉進了一個池塘,不要難過。也許當你站起來的時候,你的口袋里會兜上幾條魚呢。”
師:謝謝你給我們這樣一句精彩的解釋。
今天這節課讓我感覺 到了大家知識的豐富和認識的獨到。有這么一句話:“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我想,古典文學無疑是使我們思維之渠清亮如許的活水。但愿我們大家能更多地積累文化,運用文化,將自己打造成為有真才實學的人!下課。
這是教者異地借班上課時的課堂實錄。這堂課的特色有四。
一、自主。課堂上學生充分發揮了學習主動性。這是由這堂課型(說讀課)所決定的,這首先表現在整堂課上學生自由獨立習的時間不少于20分鐘。另外,教師非常尊重學生對教材的理解和認識,教師不是以個人的或是教參上的或是約定俗成的解釋去約束學生。再者課堂的表演活動也是學生在教師的啟發和鼓勵下臨時決定的,完全沒有教師的導演,是學生自個兒的活動。這些都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
二、開放。學生的學習活動是開放的。這種開放最突出的表現是學生對寓意理解全然是個人的一種閱讀行為,能夠說出自己的真實體驗,不是人云亦云,不是拘泥守舊。另外,對課文中疑難問題,教師讓學生自己去解答,這也是難能可貴的。我們目前缺乏的正是這種“教”和“學”的行為。
三、有序。整個教學活動是一個有序的過程。教者是按照板塊教學的思路去進行教學設計的,整節課共分三個教學板塊:初讀課文(讀得準確、流利)——再讀課文(讀懂詞義、文意)——理解課文(讀通寓意)。這幾個教學板塊環環相扣,層層深入,充分體現了教學過程的嚴謹和有序。這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重要保證。
四、創新。課堂教學過程體現了真正意義上的創新。我們平時常提創新,但到底如何創新卻是值得我們每一位教師反思的。有時去參加一些優質課競賽活動,也聽到、看到別人創新;他們所指的創新大多是一些有一點創意(或者說是有一點新意)的“活動尾巴”,有時甚至是生搬硬套上去 。這節課的創新我認為是體現在教學過程中的創新,一是師生有創新的動機和目的,老師對學生的學習要求是“共同完成”;二是教師能隨時提供創新的時空,如學生的表演,學生互相供“疑”,學生用成語釋寓意;三是師生有創新的成果,如教師的教學機智,學生有新意的表演和答問等。整個教學過程閃現著創新的光彩。
寓言四則教案5
教學設想:
這是兩篇寓言,寓言的篇幅往往比較短小,都是以假托的故事蘊涵深刻的道理。我們新教材上選的這兩篇古希臘寓言就很有代表性,體現了寓言的幾個特點:篇幅短小,寓意深刻,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擬人化的動物。這兩則一則是神(其實也是寫人),一則是動物(蚊子和獅子)。在教學過程中,我著重把重點放在第一則寓言《赫耳墨斯和雕像者》上,并且通過改變故事情節來使學生們了解寓言的寫作是取決于作者想告訴人們一個什么道理即寓意。授之以法后讓學生自己學習第二則寓言并且自寫寓言。
教學目標:
1、了解寓言的特點與《伊索寓言》。
2、分角色朗讀,通過學習故事情節了解兩則外國寓言并概括寓意。
3、學習改寫、編寫寓言,進一步培養發散思維能力。
教學難點:通過學習故事情節了解兩則外國寓言并概括寓意
教學過程:
1、 導入新課:在文學寶庫里,有一種詼諧幽默的文章——寓言,能不能說說寓言的一般特點?能否舉出你知道的寓言的題目?(開啟學生的思維,原來寓言就在我們的身邊,我們已經接觸很多,消除認為寓言很高深的情緒)
2、 學生閱讀課文導言,了解寓言的概念與特點:寓言,用假托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長的道理。特點,寓言都比較短小,故事的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擬人化的動植物或其他事物。
3、 學生閱讀課后注釋一了解《伊索寓言》的常識:古希臘的寓言故事集。
4、 分角色朗讀,注意語氣與語調。
一生扮赫耳墨斯,一生扮雕塑者,一生旁白。(揣摩人物心理)
師生同評表演的角色是否符合文中人物的語氣、神情
赫耳墨斯 一笑 二想 三問 (抓住笑字,赫耳墨斯形象浮現出來)
赫耳墨斯是個妄自尊大,沒有自知之明的人。
5、 概括寓言的寓意:這些情節生動刻畫出一個盲目自高自大者的形象,告訴人們要謙虛,要有自知之明,不能妄自尊大。
6、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改編篇:假如(1)赫耳墨斯先問自己的雕塑的價格。
(2)赫耳墨斯想知道他在人間受到多大尊重,就化作凡人,來到一個雕像者的店里。他看見宙斯的雕像,問道:“值多少錢?”雕像者說:“一個銀元。”赫耳墨斯又笑著問道:“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錢?”
雕像者說:“還要貴一點。”赫耳墨斯聽后,默不作聲,悄然離去。(改動了故事情節的結尾)
寓言改動之后寓意就有改變,寓言是通過對現實想象而來的它的寫作取決于作者想告訴我們的寓意。(師生共同總結)
7、 學生自主閱讀《蚊子和獅子》
8、 一生朗讀寓言《蚊子和獅子》
9、 學生自主閱讀并概括寓意:蚊子的遭遇說明—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笑在最后的笑得最好;螳螂捕蟬,黃雀在后。(多角度從蚊子的遭遇概括)
出示《蚊子和獅子》之改編篇:蚊子徑直朝獅子飛過去,趁獅子沒有準備,張嘴就咬,而且專咬獅子鼻子周圍沒毛的地方。獅子氣得用爪子把自己的臉都抓破了,也沒抓到蚊子。蚊子戰勝了獅子,就吹著喇叭、唱著凱歌飛走了。
通過與文中寓言相比較:去掉了蚊子向獅子宣戰和取勝后得意忘形,撞在蜘蛛網上被蜘蛛吃掉這兩個情節,那么原文中諷刺蚊子的驕傲之意便不存在了。
10、小結:寓言的特點,寓言是通過對現實想象而來的它的寫作取決于作者想告訴我們的寓意。
11、作業:根據所給的題目自編寓言
a.嘴和眼睛的'對話;b.樹和斧子;c.筷子和勺子;d.畫筆和顏料;e.貓和老鼠。(注意情節是否合理、情節和寓意是否一致、寓意能否揭示一種生活道理。一個故事最后點明寓意。)
課后反思:
按照新課標要達到的三個維度目標,語文教學就是要扎實活潑有序地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豐富學生的遷移能力,發揮學生的語感和思維,發展個性,健全人格。我在這堂課的學習中,重視體現學生的遷移能力的訓練。
1、首先開啟學生的思維,原來寓言就在我們的身邊,我們已經接觸很多,消除認為寓言很高深的情緒,讓學生很想了解寓言及其寫法。
2、點擊學生的興奮點,通過改編寓言讓學生了解到原來寓言的寫作其實很簡單,就是取決于作者想告訴人們一個什么道理,按照寓意來安排寓言故事情節。學生個個躍躍欲試。
3、聯想與課外遷移,通過前幾步到了自編寓言時就水到渠成了讓學生主動地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少數學生合作完成一篇),主動參與,挖掘學生的潛能,部分學生寫出了如《北風與太陽》、《狼與驢》等很有內涵的寓言。
4、體現教學機智,學生在我布置自編寓言時,有部分學生提到也可以寫如黑板與粉筆的題目時,我就順水推舟加了除了我給的四個寓言題目之外可以自擬題目,學生的創造力與主人意識得到了充分尊重,提高了他們寫作的積極性。
寓言四則教案6
教學重點:
理解詞語,了解內容和寓意。
教學難點:
使用成語造句。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今天學習《寓言四則》,寓言是文學作品的一種體裁,是指帶有勸喻或諷刺的短小故事。我國在春秋戰國時代,寓言就已經盛行,先秦諸子百家著作中,就有不少優美的寓言。例如《守株待兔》、《葉公好龍》、《狐假虎威》、《愚公移山》等。
課文《畫蛇添足》出自《戰國策》。《買櫝還珠》和《濫竽充數》選自《韓非子》,這兩個故事都是戰國時期的。《塞翁失馬》選自《淮南子》,《淮南子》是西漢淮南王劉安組織他的賓客編寫的。書中涉及禍福的文字很多,這與作者所處的社會環境有關。
寓言借此喻彼,借遠喻近,借古喻今,借小喻大,寓較深的道理于簡單的故事之中,具有鮮明的訓誡性、諷刺性和哲理性。寓言一般結構簡短,情節集中,故事風趣幽默,人物性格突出,常用比喻、擬人等手法。寓言的語言生動形象,常用簡約的語言勾畫人物的動作和心理。
二、誦讀
老師泛讀課文。
三、學習字詞
借助工具書、課下注釋,學習生字讀音,解釋重點實詞、虛詞和短語。
四、朗讀課文
采用不同方式,請同學朗讀課文四遍,熟悉課文內容。
五、串講課文
同學串講,老師適時指點。
六、概括寓意
學生分小組討論,概括寓意,然后交流。
七、總結
《畫蛇添足》:事情已經到了完美無缺的地步,再做多余的事,不僅無益,而且有害。過和不及也許僅僅相差一點點,但是要掌握分寸必須明智。過分聰明,思想方法不對,有時反倒被聰明貽誤。
《買櫝還珠》:沒有眼力,只重外表,取舍不當,就會舍本逐末。
《畫蛇添足》、《買櫝還珠》都是諷刺寓言,有生動的喜劇情節,活潑風趣,讓讀者在輕松的閱讀中忍俊不禁,并從中體會其蘊含的道理。
《濫竽充數》:成就一番事業關鍵是有真本領。沒有真本領,一味地投機取巧,只能得逞于一時,終歸要碰壁的。這則寓言敘事平實,情節簡括,由于前后對比,并不顯得平板。突出了人物于變化的環境的應對,一個“逃”字活畫出南郭處士的狼狽。
《塞翁失馬》:這個故事說明了“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的生活哲理和事物之間的辯證關系。這是一篇哲理寓言,敘事多用對話,情節曲折,用白描的`手法,生動地刻劃了一個深謀遠慮的老者的形象,通過語言描寫表明了他對突發事件的冷靜的思考與平和的心態。讀者從中可以感悟到“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的生活哲理和事物之間的辯證關系。
八、布置作業
1.復習字詞,熟讀課文。
2。解釋下列加點詞語,并翻譯句子。
(1)未成,一人之蛇先成,奪卮酒,曰:“蛇固無足,子安能為之足?”遂飲其酒。為蛇足者,終亡其酒。
(2)南郭處士請為王吹竽,宣王說之,廩食以數百人
(3)近塞上之人有善術者,馬無故亡入胡。
九、板書設計
寓言四則
畫蛇添足 —— 多此一舉 弄巧成拙
買櫝還珠 —— 取舍不當 舍本逐末
濫竽充數 —— 魚目混珠 投機取巧
塞翁失馬 一一 安知非福 禍福無定
寓言四則教案7
課題:
《寓言四則》
學習目標:
①翻譯《智子疑鄰》、《塞翁失馬》,積累文言詞語。
②分析故事情節。
③用自己的話多角度概括寓意,培養發散思維能力。
④學習改寫、編寫寓言,進一步培養發散思維能力。
學習重點:
①分析故事情節。
②多角度概括寓意。
學習難點:
翻譯《智子疑鄰》、《塞翁失馬》,積累文言詞語。
課時:
二課時。
第一課時
《智子疑鄰》、《塞翁失馬》
學習目標:①翻譯《智子疑鄰》、《塞翁失馬》,積累文言詞語。
②分析故事情節。
③用自己的話多角度概括寓意,培養發散思維能力。
學習重點:翻譯《智子疑鄰》、《塞翁失馬》,積累文言詞語。
學習難點:用自己的話多角度概括寓意,培養發散思維能力。
學習過程:
一、課前預習:
學生:熟讀《智子疑鄰》、《塞翁失馬》,結合注釋試著翻譯。
二、導入:
在文學寶庫里,有一種詼諧幽默的寓言,能不能說說寓言的一般特點?能否舉出你知道的寓言的題目?
三、自學,讀課文,完成下列問題。
①全班朗讀《智子疑鄰》、《塞翁失馬》。
②在預習的基礎上請學生解釋詞語并翻譯句子,其他學生補充修改,個別問題老師解釋。
③全班再集體朗讀一遍這兩則寓言,然后教師出示句子,全班齊讀句子并解釋加點的詞。
聯系上下文,解釋加點的詞。
宋有富人,天雨墻壞不筑,必將有盜暮而果大亡其財其家甚智其子
近塞上之人有善術者馬無故亡而人胡其父曰:“此何遽不為福乎?”
居數月其馬將胡駿馬而歸家富良馬其子好騎墮而折其髀
胡人大入塞死者十九此獨以跛之故
④復述課文大意
四、合作探究(先獨立完成,再小組合作探究)
①聯系自己的生活經驗,概括這兩則寓言大意。
②結合生活體驗進一步深刻理解寓意。
③寓言故事一般比較短小而含義深刻,有許多成語就出自寓言,請你從這兩則寓言中各概括一個成語。
五、成果展示
結合小組代表的發言,學生點評
六、課堂小結:通過以上討論,我們明白,寓言是借一個故事寄寓一種意味深長的道理,給人以啟示。而要讀懂寓言,則需要我們密切聯系現實生活體驗,聯系自己的思想實際。
七、課堂練習
結合今天的生活寫出你對寓言故事《黔驢技窮》的理解。
教學反思:
第二課時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獅子》
學習目標:①分析故事情節。
②用自己的話多角度概括寓意,培養發散思維能力。
③學習改寫、編寫寓言,進一步培養發散思維能力。
學習重點:①分析故事情節。
②用自己的話多角度概括寓意,培養發散思維能力。
學習難點:用自己的話多角度概括寓意,培養發散思維能力。
學習過程:
一、課前預習:誦讀課文
二、導入新課
①《智子疑鄰》的寓意是什么?
②你是如何得出這寓意的?
(由學生回答《智子疑鄰》寓意的理解,過渡到寓意是通過分析寓言情節得出的。)情節的設置、想像是寓言創作中重要的一環。今天,我們再學習兩則古希臘寓言,通過對這兩則寓言的分析,發揮想像,學習創作簡單的寓言故事。
三、自學研讀
①朗讀《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獅子》。
②概括《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獅子》的寓意,并說說你是根據哪些具體情節概括出這些寓意的。
這個環節的設置是為了讓學生明白,概括寓意不能脫離寓言的故事情節,一定要通過分析具體的情節來理解寓意。如《赫耳墨斯和雕像者》中描寫到的“想知道他在人間受到多大的尊重”,又“笑著問道:‘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錢?”’后來看到自己的雕像又想到“身為神使,又是商人的庇護神,人們對他會尊重些”。而“白送”的回答卻使他狠狠地摔到了底谷。這些情節生動刻畫出一個盲目白高自大者的形象,告訴人們要謙虛,要有自知之明,不能妄自尊大。《蚊子和獅子》也可以照此分析。
③改動寓言情節后讓學生討論寓意,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
出示投影(改動后的《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獅子》),學生討論,這樣改動情節后寓意有沒有變化?為什么?
三、合作探究(先獨立完成,再小組合作探究)
改動寓言情節后讓學生討論寓意,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
出示投影(改動后的《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獅子》),學生討論,這樣改動情節后寓意有沒有變化?為什么?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
赫耳墨斯想知道他在人間受到多大尊重,就化作凡人,來到一個雕像者的店里。他看見宙斯的雕像,問道:“值多少錢?”雕像者說:“一個銀元。”赫耳墨斯又笑著問道:“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錢?”雕像者說:“還要貴一點。”赫耳墨斯聽后,默不作聲,悄然離去。
蚊子和獅子
蚊子徑直朝獅子飛過去,趁獅子沒有準備,張嘴就咬,而且專咬獅子鼻子周圍沒毛的地方。獅子氣得用爪子把自己的臉都抓破了,也沒抓到蚊子。蚊子戰勝了獅子,就吹著喇叭、唱著凱歌飛走了。
通過討論,讓學生進一步明確寓言的寓意,是從故事情節中得來的,如果改動情節,那寓意相應也有變化。如,改動后的《蚊子和獅子》去掉了蚊子向獅子宣戰和取勝后得意忘形,撞在蜘蛛網上被蜘蛛吃掉這兩個情節,那么原文中諷刺蚊子的驕傲之意便不存在了。而《赫耳墨斯和雕像者》中的赫耳墨斯打聽到宙斯和赫拉的雕像的價格后,為什么一言不發,悄然離去了?他心里這時是怎么想的?顯然,原文中諷刺缺少自知之明、妄自尊大的人的寓意也要改變了。
同時,教師還可以進一步點撥,寓言的故事情節都是作者依據現實生活想像創造的,閱讀寓言故事,首先要分析故事情節;而創作寓言,更不能忽視對情節的具體想像。
四、成果展示(小組推薦回答)
五、拓展練習
學寫寓言,進一步鍛煉想像思維與發散性思維
①續編寓言情節練習。
教師投影出示兩個續編題目:a.赫耳墨斯聽到自己的雕像作為添頭“白送”之后,他的心情如何?他說了些什么?b.蚊子戰勝獅子,吹著喇叭,唱著凱歌飛走,卻被蜘蛛網粘住了,以后還會發生什么故事?
以上兩題內容,學生可任選一題,做到練習本上,然后在班上讀,其他同學評論。
②自編寓言練習。
教師出示題目:a.嘴和眼睛的對話;b.樹和斧子;c.筷子和勺子;d.畫筆和顏料;e.蜜蜂與花朵止貓和老鼠。
學生可以任選其中的一個題目構思,并在最后點明寓意,然后全班交流,討論。
六、課堂小結
通過這兩節課的學習,我們了解了寓言故事的一般特點,學習了通過分析情節,從不同角度去理解寓意,并且實習了創作簡單的寓言故事。請大家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仔細觀察生活,分析生活,還可以多讀一些寓言故事,正確認識生活。
七、課堂練習(名校課堂積累)
八、信息反饋
寓言四則教案8
教學目標
1、積累詞語。理解“智、亡、吊、何遽、居、將、十九”等詞語的意義和用法。
2、了解《韓非子》《淮南子》的有關文學常識。
3、從不同角度靈活理解寓意,培養學生發散思維能力。
教學重難點
聯系生活實際感悟寓意,培養健全人格。
教學過程
新課導入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閱讀古典名著的興趣和習慣。】
上一節課我們學的是古希臘的寓言,今天,我們來學習中國古代寓言兩則。中國古代有許多這樣的寓言,它們就像珍珠一樣散布在古代思想家的作品中,它們作為論據來闡明事理,非常具有說服力。如:《智子疑鄰》選自《韓非子》。《塞翁失馬》選自《淮南子》。
課堂實錄
一、文學常識簡介。
【設計意圖:了解文學常識,體會作品見解。】
1、《韓非子》
《韓非子》是韓非主要著作的輯錄,共有文章五十五篇,十余萬字。里面的文章,風格嚴峻,里面保存了豐富的寓言故事,在先秦諸子散文中獨樹一幟,積極倡導君主專制主義理論,目的是為專制君主提供富國強兵的霸道思想。韓非子主張君主集權,提出重賞罰,重農戰,反對儒、墨“法先王”(效法古代君王對國家的管理),主張變法改革。
2、《淮南子》
《淮南子》又名《淮南鴻烈》、《劉安子》,是我國西漢時期創作的一部論文集,由西漢皇族淮南王劉安主持撰寫,故而得名。《淮南子》著錄內二十一篇,外三十三篇,內篇論道,外篇雜說。該書在繼承先秦道家思想的基礎上,綜合了諸子百家學說中的精華部分,對后世研究秦漢時期文化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學習《智子疑鄰》。
【設計意圖:理解寓意,引導學生明白要虛心接受意見,不能有偏見。】
1、自由誦讀,教師提示下列字詞:
智:聰明,這里意思是“認為……聰明”。
雨:下雨。
筑:修補。
暮:晚上。
亡:丟失。
2、復述故事情節,加深理解。
(1)失竊原因:天雨墻壞。
(2)案發時間:暮。晚上。
(3)所失物品:大亡其財。
(4)犯罪嫌疑人:無法確定
3、具體描述富人對兒子和鄰人之父的不同態度。
甚--體現出富人對兒子當初的'預料表示贊同,并且還覺得非常得意。
疑--富人對鄰人之父的懷疑,并且有憎恨的意味。
4、兩人的意見都一樣且都正確,但富人卻對這兩人有截然不同的態度,調查了解了整個事情經過后,你會對這個富人說些什么?
明確:對人不能有偏見;聽意見應該聽正確的,而不要看這意見是什么人提出。
三、學習《塞翁失馬》。
【設計意圖:懂得福禍相依,互相轉化的道理。】
1、初讀課文,掌握字音字義,朗讀技巧。
(1)朗讀課文,要求字正腔圓,字音準確。
遽jù其馬將(jiàng)胡駿馬而歸墮duò
墮而折(shé)其髀跛b
(2)理解重點詞語的意義。
馬無故亡(逃跑)而入胡人皆吊(安慰)之
居(經過)數月其馬將(帶領)胡駿馬而歸
其子好(喜歡)騎死者十九(十分之九,絕大部分)
(3)再讀課文,注意停頓。
近塞上之人/有善術者其馬/將胡駿馬/而歸此/何遽/不為福乎?
2、請學生結合課文注釋,口頭把故事譯成通暢的現代漢語。同學們用簡潔的語言來概括情節各部分的內容:
失馬--得馬--折髀--相保
3、成語“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出自于此篇,那么寓言中禍與福是怎樣相互轉化的?
明確:寓言用一連串事實來說明禍與福之間的相互轉化:“馬無故亡而入胡”是禍,待到“其馬將胡駿馬而歸”,就轉化為福了;后來,其子騎此駿馬,“墮而折其髀”,福又轉化為禍;最后,塞上丁壯同入侵胡人作戰中,“死者十九”。而其子以跛之故免征,得以“父子相保”,禍再次轉化為福,如此循環往復,所以動人。
4、這則寓言故事說明禍福相依的道理,那么這對我們的思想方法和生活態度有什么積極的啟示呢?請同學們聯系生活、學習實際談談自己的理解。
啟示:(1)禍福可以轉化,不要靜止地看待。(2)學會在禍中看到福,從禍中考慮到怎樣求得轉化,不要消極悲觀,或者在福中看到禍,加以戒備。(3)要因勢利導,變禍為福;要創造條件,把壞事變成好事。(4)現實生活中,身處順境時,我們不要沾沾自喜,要心存憂患,居安思危;身處逆境時,我們不要氣餒,要安之泰然,處變不驚、
課堂小結
我國諸子百家著作雖然年紀很老,卻是孩子們平等的同伴。它分明是一個個故事,生動、活潑,而當它轉身走開時,卻突然變成一個個哲理,嚴肅認真,催人深思,讓人感悟現實,體會人生。這就是它的風采、它的魅力。
布置作業
1、自編寓言。題目(1)嘴和眼的對話;(2)樹和斧子。
要求:任選一題完成。運用夸張和擬人手法。想像合理;300字左右即可。
2、搜集關于“馬”的成語,與同學們交流。
板書設計
寓意四則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失馬--得馬--折髀--相保
(禍) (福) (禍) (福)
寓意:福禍得失在一定條件下可以互相轉化。
寓言四則教案9
教學目標
1、了解并掌握有關寓言的基本知識。
2、了解伊索及《伊索寓言》。
3、學會分析寓言的故事情節,概括寓意。
教學重難點
學會分析寓言的故事情節,概括寓意。
教學過程
新課導入
【設計意圖:用具體形象的故事激發學生學習課文的興趣。】
選講《伊索寓言》中的故事--《驢與愚蠢的狼》導入。
同學們,這個饒有趣味的寓言故事的出處大家知道嗎?學生回答,教師明確:《伊索寓言》。那么,誰還能講出這部古希臘寓言匯編中的故事呢?(學生講述)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伊索寓言》中的兩則:《赫耳墨斯和雕像者》和《蚊子和獅子》。請同學們從閱讀提示中圈點出有關寓言和《伊索寓言》的知識要點。
課堂實錄
一、文學常識簡介。
【設計意圖:了解《伊索寓言》的特點,養成閱讀名著的習慣。】
1、寓言。
寓言是以勸喻或諷刺性的故事為內容的文學樣式。篇幅大多簡短,主人公可以是人,可以是擬人化的生物或非生物。主題多是借此喻彼,借遠喻近,借古喻今,借小喻大,使深奧的道理從簡單的故事中體現出來,具有鮮明的哲理性和諷刺性。寓言在創作上常常運用夸張和擬人等表現手法。
2、伊索和《伊索寓言》。
相傳伊索是公元前6世紀古希臘人,善于講動物故事。公元前5世紀末,希臘寓言開始歸于他的名下。
《伊索寓言》是古希臘寓言的匯編。其中大多是動物故事,反映了平民或奴隸的思想感情。耶穌會傳教士在明代把伊索寓言傳入中國。
二、學習《赫爾墨斯和雕像者》。
【設計意圖:理解寓意,引導學生明白愛慕虛榮的危害。】
1、查閱工具書,解決生字詞。
(1)正確朗讀下列生字。
赫拉( )宙斯( )庇護( )粘住( )
(2)掌握詞義:
庇護:袒護,保護。
愛慕虛榮:喜歡名利和榮耀,羨慕錢財。
2、研讀課文。
(1)這則寓言在結構安排上有何特色?
明確:第一段講述故事,第二段點明寓意。
(2)赫耳墨斯來到人間的動機和目的是什么?
明確:赫耳墨斯所關心的不是怎樣造福人類,而是自己的身價和榮譽,“想知道”是掩飾之辭,實際上是“想得到”,暗示他是一個愛慕虛榮、妄自尊大的神。
(3)赫耳墨斯笑著問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錢中“笑”說明了什么?
明確:一個“笑”字,描寫赫耳墨斯的表情,使形象更顯得真切。赫耳墨斯聽到宙斯的雕像才值一個銀元,他驕矜的“笑”,使他傲然的神情躍然紙上。
(4)比較赫耳墨斯與雕像者三問三答中句式、語氣的起伏變化。
明確:故事主要是通過赫耳墨斯和雕像者三問三答的對話來敘述的。雕像者的回答略有區別,第一次用確數,第二次比較而言,只說概數,第三次不用數詞,貶低得一分不值。雕像者的答語,如烘云托月,造成文意的陡轉,給人以巨大反差,諷喻之意暗寓其中,是反襯手法的巧妙運用。
3、概括寓意。
明確:這則寓言通過天神赫耳墨斯自命不凡、主觀臆斷而在事實面前碰壁的故事,以神喻人,諷刺和批評了那些愛慕虛榮、妄自尊大的人。
三、學習《蚊子和獅子》。
【設計意圖:不要取得一點成績就自滿,忽略了自己的短處。】
1、集體誦讀,梳理寓言故事的主要情節。
這則寓言的結構安排和前一則相同,也是分敘講述故事,結敘點明寓意。先寫蚊子所獲得的勝利及其原因,后寫蚊子所遭遇的悲劇及其原因。
2、蚊子為什么敢于向獅子挑戰?你知道其中的原因嗎?
蚊子向獅子挑戰時說的那一番話,表明它對敵我雙方的長短看得很清楚,并相信能以己之長,攻敵之短,就可以戰勝對方,所以它很自信地“吹著喇叭沖過去”。
3、“蚊子戰勝了獅子,又吹著喇叭,唱著凱歌飛走。”寫出了蚊子的什么特點?
表現出它得意忘形、目空一切的性格特點。
4、蚊子臨死前是否有所醒悟,是通過哪個詞語表現出來的?它的悲痛說明了什么?
蚊子的醒悟是通過“嘆息”表現出來的。“自己同最強大的動物都較量過,不料被這小小的.蜘蛛消滅了”句中的“最強大”與“小小”、“較量過”與“消滅了”形成強烈反差,兩相比照,尖銳地諷刺了勝利后驕傲自滿、得意忘形的思想意識。
5、蚊子為什么能戰勝獅子又會敗給蜘蛛?從中可以悟出一個什么道理?
諷刺了那些取得成績便得意忘形的人,由于忽視自己的短處,勢必要被小人物打敗。“驕兵必敗”能概括故事的寓意。
課堂小結
這兩則寓言的主人公不同,有神,也有動物;赫耳墨斯有“權力”,蚊子有打敗獅子的驕人勝利花環。它們的共同弱點是--不能夠正確地對待自己,特別是在權力、榮譽面前不能夠正確對待自己。這兩則寓言,以其深刻的寓意,在警示著我們。
布置作業
展開想象、續編情節。
1、赫耳墨斯聽說自己的雕像當饒頭只作“白送”之用后,他的心情、神態會怎樣?會說些什么掩飾這難堪、尷尬呢?
2、想象一個蚊子不被吃掉的奇跡情節,給寓言安排一個與課文不同的結局。
板書設計
寓意四則
《赫爾墨斯和雕像者》
寓意:批評了愛慕虛榮、妄自尊大的人。
寓言四則教案10
教學目標
1.了解并掌握有關寓言的基本知識,了解伊索及《伊索寓言》。
2.學會分析寓言的故事情節。
3.能用自己的話多角度概括寓意,培養發散思維能力。
4.學習改寫、編寫寓言,進一步培養發散思維能力。
教學重點:1.學會分析寓言的故事情節;2.用自己的話多角度概括寓意。
教學過程:
一、布置預習 導學
1.注音
赫拉hè 宙斯zhòu 庇護bì 粘住 zhān
釋義:
庇護:包庇;袒護。庇:遮蔽,掩護。
愛慕虛榮:喜歡表面上的光彩。
2.查閱資料與工具書 ,了解作者及寓言這一文學體裁的特點。
3. 了解與本文有關的一些古希臘神話人物。
4.朗讀課文,復述故事
二、指導學習、研討
(一)導入
由人們對寓言的說法導入:
①寓言是一個魔袋,袋子很小,卻能夠從里面取出很多東西來,甚至能取出比袋子大得多的東西。
②寓言是一個怪物,當它朝你走過來的時候,分明是一個故事,生動活潑;而當它轉身要走開的時候,卻突然變成了一個哲理,嚴肅認真。
③寓言是一座奇特的橋梁,通過它,可以從復雜走向簡單,又可以從單純走向豐富。在這座橋梁上來回走幾遍,我們既看到五光十色的生活現象,又發現了生活的內在意義。
④寓言是一把鑰匙,用巧妙的比喻做成。這把鑰匙可以打開心靈之門,啟發智慧,讓思維活躍。
(二)、簡介與本文有關的知識
指名說,教師補充并明確:
1.寓言及其特點
寓言,用假托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長的道理,給人以啟示。大多篇幅簡短,主人公可以是人,或擬人化的生物、非生物。主題多是借此喻彼,借遠喻近,借古喻今,使深奧的道理從簡單的故事中體現出來,具有鮮明的哲理性和諷刺性。在創作上常常運用夸張和擬人等表現手法。
2.簡介伊索
伊索,公元前6世紀的希臘寓言家。奴隸出身,他善于講寓言故事,用這些來諷刺權貴,最后遭到殺害。他的寓言經過加工,成為《伊索寓言》,流傳于世。《伊索寓言》故事短小精悍,描寫形象生動,語言簡潔樸素,富有幽默的特點。
3.與本文有關的一些古希臘神話人物
①宙斯是希臘神話中眾神之王。希臘神話說他居住在奧林匹斯山,以雷電為武器,維持著天地間的秩序,公牛和鷹是他的標志。他的兄弟波士頓和哈德斯分別掌管海洋和地獄;宙斯還和許多女神生下了不少兒女,如火神赫費斯托、正義和藝術的保護者、太陽神阿波羅,月神和狩獵之神阿爾迪美斯,旅行和商業神赫爾墨斯,美神阿芙洛神,戰神阿雷斯,智慧之神雅典娜。
②赫拉是希臘神話中的`天后,主神宙斯的妻子。羅馬神話中稱為朱諾,掌管婚姻和生育,是婦女的保護神。
③赫爾墨斯,一譯海爾梅斯,是希臘神話中眾神的使者,亡靈的接引神。羅馬神話中稱為墨丘利,掌管商業、交通、牧畜、競技、演說以及欺詐、盜竊。他行走如飛,多才多藝,傳說首創字母、數字、天文學、體育運動,發明古代的豎琴,并把種植橄欖樹的技術傳給人類。
④智慧女神雅典娜的誕生是最為奇特的:傳說她是從宙斯的頭腦里長出來的。
(三)學習《赫耳墨斯和雕像者》
1.檢查字詞
赫拉hè 宙斯zhòu 庇護bì 粘住 zhān
庇護:包庇;袒護。庇:遮蔽,掩護。
愛慕虛榮:喜歡表面上的光彩。
2.朗讀課文,復述故事
(1)聽讀
(2)看圖復述課文
(3)課文研討
①赫耳墨斯為什么來到凡間?
②他為什么挑了宙斯和赫拉的雕像來問價,請說出他此刻的心理?
③墨斯三次問話,神態、語氣一樣嗎?為什么要“笑著問道”,這“笑”有什么含義?
④你認為赫耳墨斯是個怎樣的人?從這則寓言中你獲得了怎樣的啟發?⑤這樣改動情節后寓意有沒有變化?為什么?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
赫耳墨斯想知道他在人間受到多大尊重,就化作凡人,來到一個雕像者的店里。他看見宙斯的雕像,問道:“值多少錢?”雕像者說:“一個銀元。”赫耳墨斯又笑著問道:“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錢?”雕像者說:“還要貴一點。”赫耳墨斯聽后,默不作聲,悄然離去。
(四)學習《蚊子和獅子》
1.誦讀感知
(1)蚊子為什么能戰勝獅子又會敗給蜘蛛?從中可以悟出一個什么道理?
蚊子:沖、咬 揚長避短 勝 獅子:抓
蚊子:吹、唱 驕傲自滿 敗 蜘蛛:粘
驕兵必敗
2.總結歸納寓意
《蚊子和獅子》寓意是什么?
3.改動情節,概括寓意。
蚊子徑直朝獅子飛過去,趁獅子沒有準備,張嘴就咬,而且專咬獅子鼻子周圍沒毛的地方。獅子氣得用爪子把自己的臉都抓破了,也沒抓到蚊子。蚊子戰勝了獅子,就吹著喇叭,唱著凱歌飛走了。
4.課堂研討:
請大家比較這則寓言和上則《赫耳墨斯和雕像者》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處?
(五)、課堂小結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通過天神赫耳墨斯自命不凡、主觀臆斷而在事實面前碰壁的故事,以神喻人,諷刺和批評了那些愛慕虛榮、妄自尊大的人。
《蚊子和獅子》賦予動物以人的感情和性格,用動物間的關系概括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告訴我們:即使取得大的勝利也不能驕傲,要始終謹慎從事,否則可能在小處受到挫敗。
寓言四則教案11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積累詞語,寓言四則教案。理解“饒頭、智、亦云、亡、吊、何遽、居、將、十九”等詞語的意義和用法。
2.了解寓言的文體特點及《伊索寓言》《韓非子》《淮南子》的有關文學常識。
3.分析寓言的故事情節,領悟所蘊含的道理。
能力目標
1.學習閱讀寓言的方法。
2.從不同角度靈活理解寓意,培養學生發散思維能力。
3.揣摩、理解寓言故事巧妙、合理的想像,通過續編或自編進行想像思維訓練。
德育目標
聯系生活實際感悟寓意,培養健全人格。
●教學重點
誦讀;教給學生“通過品味關鍵詞語理解寓言含義”的閱讀方法。
●教學難點
聯系生活經驗,選定角度靈活理解寓意。
●教學方法
1.誦讀法。通過跟錄音仿讀、分角色讀等多種方法感知寓言故事情節,理解關鍵語詞的表達效果。
2.自讀與點撥相結合。所選四則寓言故事精短,構思新巧,且很富趣味,通過藝術地設計提問,把學生引入故事情境,激活學生的聯想想像思維,深入理解寓言的內容和感受人生哲理。
3.探究拓展法。通過探究、比較性題目的設計,如將故事情節作改變、刪節,看表達效果的變化等,拓展想像空間,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
●教具準備
多媒體CAI課件、錄音機及示范朗讀磁帶、投影儀及膠片、打印好的作業講義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師生研讀《赫耳墨斯和雕像者》,品味重點詞語,理解赫耳墨斯愛慕虛榮的性格和寓意;指導學生自讀《蚊子和獅子》,理解精巧構思和擬人手法。
[教學步驟]
一、導語設計
(選講《伊索寓言》中的故事導入,如青蛙的肚皮、驢與愚蠢的狼、怯懦的蝙蝠、狼和小羊、貪婪的狗、愚蠢的烏鴉等)同學們,這個饒有趣味的寓言故事的出處大家知道嗎?(學生回答,教師明確:《伊索寓言》)那么,誰還能講出這部古希臘寓言匯編中的故事呢?(學生講述)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伊索寓言》中的.兩則:《赫耳墨斯和雕像者》和《蚊子和獅子》。請同學們從閱讀提示中圈點出有關寓言和《伊索寓言》的知識要點。
二、資料助讀
投影顯示:
1.寓言
寓言是以勸喻或諷刺性的故事為內容的文學樣式。篇幅大多簡短,主人公可以是人,可以是擬人化的生物或非生物。主題多是借此喻彼,借遠喻近,借古喻今,借小喻大,使深奧的道理從簡單的故事中體現出來,具有鮮明的哲理性和諷刺性。寓言在創作上常常運用夸張和擬人等表現手法。
寓言最突出的特點是以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長的道理。17世紀法國寓言詩人拉·封丹說過:“一個寓言可分為身體和靈魂兩部分:所述的故事好比是身體,所給予人們的教訓好比是靈魂,教案《寓言四則教案》。”
寓言早在我國春秋戰國時代就已經盛行。諸子百家著作中就有不少寓言故事流傳下來。外國寓言作品,著名的有古代希臘的《伊索寓言》,法國的《拉·封丹寓言》和俄國的《克雷洛夫寓言》。
2.伊索和《伊索寓言》
相傳伊索是公元前6世紀古希臘人,善于講動物故事。公元前5世紀末,希臘寓言開始歸于他的名下。
《伊索寓言》是古希臘寓言的匯編。其中大多是動物故事,反映了平民或奴隸的思想感情。耶穌會傳教士在明代把伊索寓言傳入中國。
三、師生共同研讀《赫耳墨斯和雕像者》
1.學生自由誦讀,思考:恰如寓言詩人拉·封丹對寓言的形象概括,讀寓言,要從“身體”讀出“靈魂”,也即從所述故事讀出道理。那么這則寓言在結構安排上有何特色?
教師明確:第一段講述故事,第二段點明寓意。
2.研習寓言的故事部分,感知情節發展和人物形象。
學生集體誦讀,思考:
(1)寓言中赫耳墨斯的形象生動、鮮活。刻畫人物的方法是對話描寫為主,試比較赫耳墨斯與雕像者三問三答中句式、語氣的起伏變化。
(2)對雕像者的形象指惜墨如金,輕輕一句“假如你買了那兩個,這個算饒頭,白送”答語,卻見其情節波瀾,就其表達效果試作分析。
(3)梳理、歸結故事的情節脈絡。用簡練的話語填充:全篇故事分兩層,其起因和開端是,發展和結局是。
學生討論、回答,教師明確:
(1)故事主要是通過赫耳墨斯和雕像者三問三答的對話來敘述的。問句中同中有變,“值多少錢”四個字用反復,而主語在第一次發問時省略,第二次點寫明,第三次則用代詞。雕像者的回答略有區別,第一次用確數,第二次比較而言,只說概數,第三次不用數詞,貶低得一分不值。
(2)雕像者的答語,如烘云托月,造成文意的陡轉,給人以巨大反差,諷喻之意暗寓其中,是反襯手法的巧妙運用。
(3)赫耳墨斯到雕像店里去了解自身價值。敘述赫耳墨斯與雕像者的對話。
3.品味關鍵詞語,理解赫耳墨斯愛慕虛榮的性格。
(1)聽讀錄音,圈點勾畫出寓言的關鍵詞語,一“笑”、兩“想”、三“問”。
(2)組織討論:
①赫耳墨斯來到人間的動機和目的是什么?
②赫耳墨斯笑著問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錢中“笑”說明了什么?
③“后來,赫耳墨斯看見自己的雕像,心想他身為神使,又是商人的庇護神,人們對他會更尊重些”,這個想法表明了什么?
學生回答,教師點撥、明確:
①“虛榮的人,注視著自己的名字”赫耳墨斯所關心的不是怎樣造福人類,而是自己的身價和榮譽,“想知道”是掩飾之辭,實際上是“想得到”,暗示他是一個愛慕虛榮、妄自尊大的神。
②一個“笑”字,描寫赫耳墨斯的表情,使形象更顯得真切。赫耳墨斯聽到宙斯的雕像才值一個銀元,他驕矜的“笑”,使他傲然的神情躍然紙上。
③這段著意赫耳墨斯的心理活動。他心想人們對他會更尊重些,他竟然認為自己的身價能超過父親——作為最高神的宙斯,赫拉更不在話下,是多么狂妄。他自以為身為神使,又是商人的庇護神,而雕像者一定是勢利的,阿諛奉承的,他這樣猜度別人,足見其心靈的卑劣。
(3)表情朗讀,說說寓言中的赫耳墨斯是怎樣的一個形象。在句中填入切合寓言內容的修飾語:寓言中刻畫的赫耳墨斯是一個的形象。
學生填充,教師示例:如盲目自高自大、妄自尊大、目空一切、愛慕虛榮、自命不凡等。
(4)小組成員分角色朗讀。然后推舉代表在班上表演,學生評議。
(5)這則寓言通過天神赫耳墨斯自命不凡、主觀臆斷而在事實面前碰壁的故事,以神喻人,諷刺和批評了那些愛慕虛榮、妄自尊大的人。請學生結合實際生活,談談對寓意的理解。
(6)鼓勵學生將故事情節作適當的改變,看看寓意會有什么不同。如將“還要貴一點”以下的情節改為:“赫耳墨斯聽后,默不作聲,悄悄離去。或者赫耳墨斯來到店里,如果首先問自己的雕像的價錢,結果會怎樣呢?”
引導學生運用發散思維進行討論,進一步領會作者安排情節的意圖。
(7)集體誦讀。讀出語氣、語調。
四、指導學生自讀《蚊子和獅子》
1.自由誦讀,理解寓言大意。
教師提示:這則寓言的結構安排和前一則相同,也是分敘講述故事,結敘點明寓意。
2.集體誦讀,梳理寓言故事的主要情節。
教師明確:本文構思精巧,短短篇幅中,情節大起大落,寫出從一個極端到另一個極端的轉化。故事由兩部分內容組成,先寫蚊子所獲得的勝利及其原因,后寫蚊子所遭遇的悲劇及其原因。
3.暢讀課文,圈點品析文中的兩“吹”一“嘆息”。理解蚊子的性格特點及其故事的寓意。
問題討論:(1)這則寓言以動物喻人,語言精練,具有強烈的想像色彩,清新、形象,那么文中是怎樣賦予動物以人的感情和性格?
(2)寓言用動物之間的關系來概括社會現象,諷喻了什么?下列成語中:驕兵必敗,不自量力,大意失荊州,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后。哪一則能概括本文的寓意呢?
(3)蚊子臨死前是否有所醒悟,是通過哪個詞語表現出來的?它的悲痛說明了什么?
(4)蚊子敢于向獅子挑戰,而且能夠取勝,這說明了什么?
(5)蚊子如果不先發表“挑戰宣言”就去進攻獅子,結果仍然是戰勝了獅子,這對故事情節會有怎樣的影響?
寓言四則教案12
教學目標:
1、了解寓言的文體特點及《伊索寓言》的有關文學常識。
2、分析寓言的故事情節,領悟所蘊含的道理。
3、培養學生發散思維能力和合理的想像能力。
4、聯系生活實際感悟寓意,培養健全人格。
教學重點:
1、分析寓言的故事情節,領悟所蘊含的道理。
2、聯系生活經驗,引導學生多角度靈活理解寓意。
教學難點:
1、培養學生發散思維能力和合理的想像能力。
2、聯系生活實際感悟寓意,培養健全人格。教學方法:誦讀法、合作探究法、想象法教學用具:導學案
課時安排:一課時
預習案
一、資料助讀:
1、寓言及其特點:
寓言,用假托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長的道理,給人以啟示。大多篇幅簡短,主人公可以是人,或擬人化的`生物、非生物。主題多是借此喻彼,借遠喻近,借古喻今,使深奧的道理從簡單的故事中體現出來,具有鮮明的哲理性和諷刺性。在創作上常常運用夸張和擬人等表現手法。
2、簡介伊索:
伊索被后人譽為世界上最著名的寓言家,公元前6世紀的希臘寓言家伊索,相傳伊索原來是奴隸,后來獲得自由,他善于講寓言故事,諷刺權貴,終于遭到殺害。《伊索寓言》是后人托伊索之名收集整理的希臘寓言故事。《伊索寓言》故事短小精悍,描寫形象生動,語言簡潔樸素,富有幽默的特點。
二、掃清字詞障礙:
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赫拉 ( )宙斯( )庇護( )饒頭( )
2、解釋下列詞語:
愛慕虛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庇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凡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讀懂課文:
1、了解《伊索寓言》。
2、了解故事大意。
四、我的疑惑:
探究案
一、 梳理情節:
1、朗讀課文,概括這則寓言的故事內容。
2、思考:赫耳墨斯為什么來到凡間?
3、他為什么挑了宙斯和赫拉的雕像來問價,請說出他此刻的心理?
4、赫耳墨斯三次問話,神態、語氣一樣嗎?為什么要“笑著問道”,這“笑”說明了說明?
5、結果令赫耳墨斯滿意嗎?他值得同情嗎?
二、感受人物:
1、說說寓言中刻畫的赫耳墨斯是一個____________________的形象。三、探究寓意:
1、請從不同角度談談對寓意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從這則寓言中你獲得了怎樣的啟發或收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續編情節:
赫爾墨斯聽說自己的雕像當饒頭只作白送之后,他的心情神態會怎樣?他會怎么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我的感悟與收獲:
訓練案
蚊子飛到獅子面前,對他說:“我不怕你,你并不比我強。要說不是這樣,你到底有什么力量呢?是用爪子抓,牙齒咬嗎?女人同男人打架,也會這么干。我比你強得多。你要是愿意,我們來較量較量吧!”蚊子吹著喇叭沖過去,朝獅子臉上專咬鼻子周圍沒有毛的地方。獅子氣得用爪子把自己的臉都抓破了。蚊子戰勝了獅子,又吹著喇叭,唱著凱歌飛走,卻被蜘蛛網粘住了。蚊子將要被吃掉時,嘆息說,自己同最強大的動物都較量過,不料卻被這小小的蜘蛛消滅了。這個故事適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解釋下列詞語,并說說他們的表現作用。A.較量較量:________________,這個詞語表現出蚊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神情。B.凱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這個詞表現出蚊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神情。2.“要說不是這樣”中的“這樣”指代的是________________。3.用自己的話概括蚊子戰勝獅子的主要原因是_ ____________。4.文中在描寫蚊子叫聲時用了兩個不同的詞,分別是_______、__ ______。5.“你并不比我強”和“我比你強得多”分別是________句和___ ____句,從句子的語氣上來看,第_____句比第 _____句強。6.文中寫獅子與蚊子的“戰斗”時主要運用了( )和( )的描寫手法。A.對話描寫B.語言描寫C.動作描寫D.神態描寫E.心理描寫7.在文中最后一節橫線上填上相應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根據以上學習寓言的方法自學<<智子疑鄰>>與《塞翁失馬》。
寓言四則教案13
基本實踐觀點:
1、教學實踐中發揮學生的主動性。
2、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激發學習欲望。
3、在句中理解字詞用法。
4、鼓勵學生暢談自己的見解。
教學內容:
課題:《寓言四則》課型:自讀
課時安排:1課時授課方式:研讀、點撥
教學目標:
1、理解四則寓言的寓意并與現實生活結合起來。
2、能運用成語。
3、文言文閱讀能力訓練。
4、文言字詞及文學常識積累。
5、獨立創新地解讀文言寓言的能力訓練。
教學重點:
1、理解四則寓言的寓意并與現實生活結合起來。
2、能運用成語。
3、文言文閱讀能力訓練。
4、文言字詞積累。
教學難點:
1、能運用成語。
2、文言字詞積累。
教學過程:
一、 課題展示:(幻燈展示)
二、 導入:
在我國古代文學殿堂中,有一支瑰麗的奇葩——寓言。我們對寓言并不陌生,在初一我們已經學習了《伊索寓言二則》、《黔之驢》、《愚公移山》、《扁鵲見蔡桓公》等寓言,今天我們將學習四則先秦寓言。作為成熟最早的文學形式,他們具有什么樣的文學魅力呢?
三、 幻燈打出課文標題。
四、 回憶寓言的相關知識。
寓言:以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長的'人生哲理,在形象的故事中隱含一種規勸或諷刺的意義,言在此而意在彼的一種文學體裁。
六、 檢查預習:(幻燈打出)
1、給下列字詞注音:
祠(cí)卮(zhī)櫝(dú) 綴(zhuì)濫(làn)竽(yú)
廩(lǐn)湣(mín)遽(jù)髀(bì)跛(bǒ)薰(xūn)
2、解釋加點字詞:
引酒且飲之。(拿來)終亡其酒。(失掉)
(1)(2)
丁壯者引弦而戰。(拉)馬無故亡而入胡(走失)
綴以珠玉。(用)吾能為之足。(給,替)
(3)(4)為木蘭之柜。(做)
此獨以跛之故。(因為)南郭處士請為王吹竽。(給,替)
此何遽不為福乎?(是)
3、 翻譯下列句子:
(1)蛇固無足,子安能為之足。
譯:蛇本來就沒有腳,(先生)你怎么能給它畫上腳呢?
(2)鄭人買其櫝而還其珠。
譯:(結果)鄭國人買了他(楚人)的(裝珠寶的)盒子而把珠寶還給了他(楚人)。
(3)廩食以數百人。
譯:用官倉的糧食來供養幾百人。
(4)此何遽不能為禍乎?
譯:這怎么就不能成為禍事呢?
(5)人皆吊之。
譯:人們都來慰問他(塞翁)。
七、 自由閱讀、質疑、釋疑。
八、 寓意討論:(先由學生討論,再用幻燈展示)
畫蛇添足——比喻做了多余的事反而不適當。
買櫝還珠——諷刺只注重外表,不看實質,只重形式,不重內涵的人。
濫竽充數——比喻無真才實學混在行家里充數,或用不好的東西混在好東西里充數。
塞翁失馬——事情的好壞可以轉化,要辨證地看待事物。
九、 成語造句:(先用幻燈展示例句,再由學生自由造句)
十、 小結:(幻燈打出)
1、 在課外自由閱讀了課文,編成了課本劇并進行了表演,增加了學習的趣味性。
2、 回憶了寓言的相關知識。
3、 分析了部分字詞,結合句子重點講了“為”和“以”的用法。
4、 解析了部分疑點。
5、 對寓意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6、 學習了成語并進行了造句練習。
(其中,“為”“以”的用法,成語的運用和寓言的相關知識及寓意是本文學習的重點)
十一、作業布置:(幻燈打出)
1、 熟讀課文,
2、 任選一則寓言改寫為白話文(可充分發揮想象)。
寓言四則教案14
教學目標:
1.翻譯《智子疑鄰》、《塞翁失馬》,積累文言詞語。
2.用自己的話多角度概括寓意,培養自己的發散思維能力。
3.分析寓言的故事情節。
4.學會在生活中體驗與感受寓言所闡明的哲理。
教學重點
1.分析寓言的故事情節。
2.用自己的話概括寓言的寓意。
教學過程:
一、布置預習導學
1.聯系上下文,解釋加點的詞。
宋有富人,天雨墻壞不筑,必將有盜暮而果大亡其財其家甚智其子
近塞上之人有善術者馬無故亡而人胡其父曰:“此何遽不為福乎?”
居數月其馬將胡駿馬而歸家富良馬其子好騎墮而折其髀
胡人大入塞死者十九此獨以跛之故
2.試譯這兩則古代寓言。
3.試概括寓意。
4.了解作者及寓言出處。
二、指導學習研討
(一)導入
由復習上節課學習總結的寓言的特點導入。
(二)自主學習
根據注釋,試譯課文。
1.在翻譯中,你還有什么疑問嗎?
2.你能跟大家來講講這個故事嗎?
(三)寓意探究(《智子疑鄰》)
1.自主回答以下問題:
①宋人家被盜的原因何在?(用原文語句回答)(宋有富人,天雨墻壞。)
②在宋人家被盜前,可有人向他提出有關建議?(其子;其鄰人之父亦云。)
③被盜后,宋人對兩人有何不同的態度?(智其子而疑其鄰。)
④你認為“不筑,必將有盜”這個建議正確嗎?
2.合作回答下列問題:
①宋人為何對兩個提出相同建議的人產生不同的態度呢?
宋人與兒子的關系親近。相信兒子不是盜賊,那么鄰居必定是盜賊了,因為鄰居提出了一個與其兒子一樣的建議。
②讀罷本文后,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四)寓意探究(《塞翁失馬》)
1.自主回答下列問題:
①本則寓言講了幾件事?分別是什么事?
②在一般人看來哪些是禍事,哪些是福事?在“其父”看來哪些是禍事,哪些是福事?
2.合作回答下列問題:
①你從故事中明白了什么道理?
②結合生活體驗進一步深刻理解寓意。
好事壞事能轉化嗎?必然轉化嗎?舉例說說好事、壞事在什么條件下轉化?結合你自己的生活體驗,談談你對《塞翁失馬》的寓意理解。
學生發言。
教師總結:
得與失、福與禍在生活中其實是對立統一的關系,福與禍的轉化,需要一定的條件,如,家庭突遭打擊,變故,陷入困境,這是禍,但如果能從容、鎮靜,在困境中拼搏、奮起,那么,這又不失為一種寶貴的精神財富。當然,在困境中一蹶不振,喪失信心,甚至失去生活勇氣,那么,這禍就只能是禍了。所以,要注意把握好轉化的點、條件。
③寓言故事一般比較短小而含義深刻,有許多成語就出自寓言,請你從這兩則寓言中各概括一個成語。
(五)小結
寓言是一個怪物,當它朝你走過來時,分明是一個故事,生動活潑;而當它轉身要走開的時候,卻突然變成了一個哲理,嚴肅認真。(嚴文井)
三、拓展與延伸
1.請你診斷
考試成績公布了,小明是最后一名。得知這一消息后,他高興得一蹦三尺高,因為小明相信壞事會變成好事,下次一定能考好。他這種觀點對嗎?為什么?
2.聯系上下文,解釋下列句子中詞語的意思:
⑴暮而果大亡其財(亡:)
⑵馬無故亡而入胡(亡:)
⑶人皆吊之(吊:)
⑷此何遽不為福乎(何遽:)
⑸居數月(居:)
⑹其馬將胡駿馬而歸(將:)
⑺死者十九(十九:)
3.《塞翁失馬》這篇寓言用來說明“ ”(《老子》第五十八章)這兩句話的,闡述了 與 的`對立統一關系。
參考答案
第一課時
(三)2.(3)因為赫耳墨斯想知道他在人間受到多大的尊重。)
②(先問宙斯雕像的價格,大有跟最高的神一比高低的想法;知道價錢不高后,他十分滿意。問赫拉雕像的價錢之后,他更覺得自己是商人的庇護神,人們對他會更尊重些。)
③(第一問是探詢;第二問時“笑”寫出他滿意又得意的心態;第三問時他已經有把握勝過所有的神,顯得很狂妄。)
” ④(諷刺、批評那些愛慕虛榮、自命不凡的人。告訴人們要有自知之明,不能妄自尊大。)
⑤(原文刻畫了一個盲目自高自大者的形象。)
寓言四則教案15
【教材分析】
四則寓言有兩則是選自《伊索寓言》,另外兩則選自《韓非子》。前兩則極具諷刺意味,作者已點明寓意:希望和結果的矛盾,是《赫爾墨斯和雕像者》諷刺性之所在;《蚊子和獅子》諷刺了戰勝強大敵人卻撞在蜘蛛網上的蚊子。《智子疑鄰》說明持相同看法的人卻因身份不同遭到不同對待。《塞翁失馬》闡述了禍與福的對立統一關系。但本課更在于靈活地分析寓意,允許從不同角度作概括。
【教學目標】
1、用自己的話多角度概括寓意,培養發散思維能力。
2、分析故事情節,學習改寫、編寫寓言。
3、翻譯《智子疑鄰》、《塞翁失馬》,積累文言詞語。
【課前準備】
學生預習《智子疑鄰》、《塞翁失馬》,結合注釋疏通字句。
老師預備課件。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赫爾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獅子》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寓言總是很受孩子喜歡,這個學期我們學過寓言嗎?什么是寓言呢?
讀課前導語。
二、朗讀寓言,分析故事情節
1、朗讀《赫爾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獅子》,讀出人物的語氣。
思考:
⑴ 赫爾墨斯又笑著問道的笑你認為是一種怎樣的笑?表現了他怎樣的心態?
⑵ 赫爾墨斯為什么先問宙斯、赫拉像的價錢如果首先問自己的雕像的價錢,結果會怎樣?
⑶ 一個銀元是貴還是便宜?
⑷ 如果蚊子不先發表挑戰宣言就去進攻獅子,結果仍然是戰勝了獅子,這對故事情節會有怎樣的影響?
2、根據情節,歸納寓言寓意。
三、改動寓言情節后讓學生討論寓意,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
學生討論,這樣改動情節后寓意有沒有變化?為什么?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
赫耳墨斯想知道他在人間受到多大尊重,就化作凡人,來到一個雕像者的店里。他看見宙斯的雕像,問道:值多少錢?雕像者說:一個銀元。赫耳墨斯又笑著問道: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錢?雕像者說:還要貴一點。赫耳墨斯聽后,默不作聲,悄然離去。
蚊子和獅子
蚊子徑直朝獅子飛過去,趁獅子沒有準備,張嘴就咬,而且專咬獅子鼻子周圍沒毛的地方。獅子氣得用爪子把自己的臉都抓破了,也沒抓到蚊子。蚊子戰勝了獅子,就吹著喇叭、唱著凱歌飛走了。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中的赫耳墨斯打聽到宙斯和赫拉的雕像的價格后,為什么一言不發,悄然離去了?他心里這時是怎么想的?顯然,原文中諷刺缺少自知之明、妄自尊大的人的寓意也要改變了。改動后的《蚊子和獅子》去掉了蚊子向獅子宣戰和取勝后得意忘形,撞在蜘蛛網上被蜘蛛吃掉這兩個情節,那么原文中諷刺蚊子的驕傲之意便不存在了。
所以寓言的寓意,是從故事情節中得來的,如果改動情節,那寓意相應也有變化。并且作者依據現實生活想像創造的,閱讀寓言故事,首先要分析故事情節;而創作寓言,更不能忽視對情節的具體想像。
四、聯系實際,深入探究
1、在現實生活中,你遇到過類似的人嗎?
2、你覺得這兩個故事還適用于哪些人呢?
五、布置作業
1、自編寓言故事,注意考慮情節是否合理、具體,情節與寓意是否一致,寓意能否揭示一種生活道理。參考題目:
⑴ 嘴和眼的對話
⑵ 樹和斧子
2、預習《智子疑鄰》《塞翁失馬》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智子疑鄰》《塞翁失馬》
〖教學過程
一、導語
昨天,我們學的是古希臘的寓言,今天,我們來學習中國古代寓言兩則。中國古代有許多這樣的寓言,它們就像珍珠一樣散布在古代思想家的作品中,它們作為論據來闡明事理,非常具有說服力。如:《智子疑鄰》選自《韓非子》。《塞翁失馬》選自《淮南子》。
二、疏通課文
1、學生朗讀,自主探究。
2、四人小組相互交流探究。
3、小組提出無法解決的字詞,全班討論。然后教師打出課件,學生解釋加點的字。
聯系上下文,解釋加點的詞:
宋有富人,天雨墻壞
不筑,必將有盜
暮而果大亡其財
其家甚智其子
近塞上之人有善術者
馬無故亡而人胡
其父曰:此何遽不為福乎?
居數月
其馬將胡駿馬而歸
家富良馬
其子好騎
墮而折其髀
胡人大入塞
死者十九
此獨以跛之故
這個環節一定要落實,這些加點詞語中有的屬于古今異義,有的屬于一詞多義,有的屬于詞類活用,不需要給學生分類,但一定要求學生結合上下文把意思講對,這也是為了幫助學生積累文言詞語,為以后學習文言文打基礎。
三、復述故事情節
在讀懂的基礎上,讓學生復述,加深理解。
四、多角度歸納寓意
1、先引導學生讀課本204頁錢鐘書伊索寓言新解,鼓勵學生多角度、有創意地發表見解。
⑴ 《智子疑鄰》:
積極方面:聽意見只應聽正確的,而不要看這意見是什么人提出,對人不能持偏見。
消極方面:要注意自己與聽話者的關系,如果關系疏遠,即便說的意見正確,效果也不見得好。
⑵ 《塞翁失馬》:
這位失馬的塞翁,不以眾人之吊為憂,不以眾人之賀為喜,在復雜的現實面前,沉著冷靜,方寸不亂,既看到了禍福同門,利害相鄰,也看到了禍福相轉而相生,充分地體現了道家淡泊無為,蹈虛守靜的心態。這種禍福相依、利害相伴、且能轉而相生的觀點是符合辯證法的。但這種隨緣自適、隨遇而安的超然物外的`生活態度及相對主義觀點,否定了衡量事物的客觀標準,是不夠科學的。同時,文末以丁壯者死者十九來反襯塞翁之子以跛獨存,格調也較低。
2、如果學生覺得難,可提些問題進行啟發。同時也指導學生盡可能把話表述得簡潔、準確。如:討論《智子疑鄰》時,可問:對正確的意見應該采取怎樣的態度?如何正確對待別人提出的意見或建議?
學《塞翁失馬》,可以問:好事壞事能轉化嗎?必然轉化嗎?舉例說說好事、壞事在什么條件下轉化?
福與禍的轉化,需要一定的條件,不能讓學生誤解成福與禍的轉化是必然的。如,家庭突遭打擊,變故,陷入困境,這是禍,但如果能從容、鎮靜,在困境中拼搏、奮起,那么,這又不失為一種寶貴的精神財富。當然,在困境中一蹶不振,喪失信心,甚至失去生活勇氣,那么,這禍就只能是禍了。所以,要注意把握好轉化的點、條件。
五、擴展閱讀
課件打出成語:鄭人買履、買櫝還珠、畫蛇添足、守株待兔、濫竽充數等,讓學生講講這些故事及寓意。
六、布置作業
1、翻譯文言文。
2、課外讀《伊索寓言》《中國古代寓言選》
【教后反思】
1、其實,并不是所有的寓言都適合多角度解讀,如《赫爾墨斯和雕像者》,其明白的寓意已經很難再有想像的余地,一定要改變故事情節反而生硬。
2、確實很有必要引導學生多閱讀一些簡短深刻的文言寓言,既積累了一些成語,又提高了學生文言閱讀的能力。學生也很感興趣。
【寓言教案】相關文章:
寓言的教案01-05
《寓言》的教案06-27
《寓言》教案07-24
《寓言》教案(薦)08-27
寓言優質教案01-20
寓言的教案【精】01-22
《寓言》教案【推薦】11-18
《寓言》教案【熱門】11-23
【薦】《寓言》的教案07-01
《人生寓言》的教案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