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古代寓言故事

時間:2024-08-08 18:40:01 寓言 我要投稿

古代寓言故事(精選23篇)

  寓言故事是含有諷喻或明顯教訓意義的故事,是文學體裁的一種。它的結構簡短,多用借喻手法,使富有教訓意義的主題或深刻的道理在簡單的故事中體現。寓言的故事情節設置的好壞關系到寓言的未來。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古代寓言故事,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古代寓言故事(精選23篇)

  古代寓言故事 篇1

  傳說被老虎吃掉的人,死后變作“倀”(chang),倀會死心塌地地為老虎奔走效勞。

  有個叫馬拯的讀書人,愛好游歷山水。這一天,他來到五岳之一的南岳衡山。衡山風景秀麗,馬拯忘情山水,在松林間轉悠,不知不覺到了黃昏,看來這個晚上他是走不出去了。

  馬拯正著急,忽然看到前面大樹上搭著一個窩棚,上面一個獵人正朝他示意。

  馬拯一低頭,看見原來就在前面不遠是獵人設的一個陷阱,馬拯嚇了一跳說:“好險!”

  獵人從樹上跳下來,問道:“你是什么人?怎么天黑了還在林子里轉悠?”

  馬拯把自己貪戀山水而忘了時間的事說給獵人聽了。

  獵人說:“這里老虎很多,十分危險,你一個人不要再走了,就在我這里過一夜吧。”

  獵人邊說,邊走到陷阱邊,架好捕虎用的機關,然后帶馬拯登上大樹的窩棚。馬拯一個勁道謝。

  半夜里,馬拯從睡夢中醒來,忽聽得樹下嘰嘰喳喳有許多人在講話,聲音越來越近。馬拯警覺起來,借著月光,看見前面走來一大群人,有男有女,有老有少,總共怕有幾十人。

  這些人走到馬拯和獵人棲身的大樹近旁時,忽然走在前面的`那人發現了陷阱,十分生氣地叫起來:

  “你們看!是誰在這里暗設了機關陷阱,想謀害我們大王!真是太可惡了!是誰竟敢如此大膽!”

  說著,和另外兩個人一起將獵人設在陷阱上的機關給拆卸下來,然后才前呼后擁互相招呼著走過去了。

  待這伙人走后,馬拯趕緊叫醒獵人,把剛才的一幕告訴了獵人。

  獵人說:

  “那些家伙叫做倀,他們原本都是被老虎吃掉的人,可是他們變作倀鬼后,反而死心塌地為老虎服務,晚間老虎出來之前,他們便替老虎開路。”

  馬拯聽后明白了,他對獵人說:

  “那他們剛才所說的大王一定是老虎了。老虎可能不多久就要來了,你趕快再去把機關架好。”

  獵人敏捷地從樹上下來,把陷阱上的機關重新架好,剛登上大樹,只聽一陣狂叫,一只兇猛的老虎從山上直竄過來,一下撲到陷阱的機關上,只聽“嗖”的一聲,一支弩箭彈出,正中老虎心窩。

  只見老虎狂暴地跳起,大聲吼叫,叫聲直震得松林發抖,老虎掙扎了一陣,倒在地上死了。

  老虎巨大的哀叫聲,驚動了已走了很遠的倀鬼們,他們紛紛跑回來,爬在胸口還流著血的死老虎身上大哭起來,邊哭還邊傷心地哀號著:

  “是誰殺死了我們大王呀!是誰殺死了我們大王呀!”

  馬拯在樹上聽得明白,不由得大怒,他厲聲罵道:

  “你們這些倀鬼!自己是怎么做的鬼還一點不知道,你們原本就死在老虎嘴里,至今還執迷不悟,還為老虎痛哭!真令人氣憤!”

  這些倀鬼,自己明明被壞蛋害死,可是死后還要做壞蛋的幫兇,實是可恨。

  古代寓言故事 篇2

  臧谷二人都是給財主家放羊的牧童。因為家境貧寒,這兩個孩子剛過記事的年齡就走上了與自己的父母一樣為財主賣命的人生道路。開始放羊的時候,他們把羊看成和雞、鴨、豬一樣,都是可供驅趕的玩物,覺得和這些畜、禽相處挺有意思。山坡、路旁和荒野的青草綠茵;河渠、池塘的碧波漣漪;頭頂上五彩繽紛的驕陽、藍天和白云;以及充斥在大自然各個角落的清新空氣,使這兩個孩子與世上的萬物和諧地融于一個時空。他們像那些家禽和家畜,五谷和百花;像山間的石頭,河里的水珠,以及一切有生命和無生命的存在一樣,不為自己的處境而擔憂。

  然而,他們畢竟是人。每當臧和谷看到富家子弟念書、玩樂,心里總是非常羨慕。經過一番琢磨,其中的一個孩子找人去借了一本書。他利用晚上的時間向別人學習認字,而在白天放羊的時候則拿出隨身所帶的書來練字、復習。另一個孩子用竹子削了一些色(shai)子,放羊的時候,他坐在草地上,拿5個在正方體的6個面上分別刻著1、2、3、4、5、6的不同點數的色子,拋起來又落下,落下后再拋起,聚精會神地玩著擲色子的游戲。5個色子在地面上顯示著變幻莫測的點數。一個窮孩子獨自一人擲色子,居然也享受到了和下棋對弈相同的`趣味。

  有一天太陽快下山的時候,臧和谷想起了要趕羊回家。他們把羊喚攏一點數,發現各自都丟失了一些羊。這兩人回去以后,財主問他們放羊的時候干什么去了。一個回答說當時在看書;另一個回答說當時在擲色子。兩個孩子丟羊的時候做的事雖然不同,但是他們丟失了羊的結果卻完全一樣。

  一個人從事某項工作,必須忠于職守,全神貫注,否則就容易出差錯。至于臧和谷是因為年紀幼小,渴望得到學習和娛樂的機會才引發了差錯,則當另作別論。

  古代寓言故事 篇3

  戰國時代,各國的君主唯利是圖,并且互相攻伐,使人民生活過的非常痛苦。

  有一次,齊宣王坐在大廳上,看見有一個仆人牽著一頭牛走過廳前的`長廊,齊宣王就問仆人:你要把牛牽到那里去啊?回稟大王,我正要牽這一頭祭祀的牛去宰殺,然后將它的血涂在鐘上。仆人恭敬地回答。

  齊宣王聽了,看了看那頭牛,就說:

  將它放了吧!看它害怕得發抖成那個樣子,我實在不忍心,就好像無辜的人要受刑似的!

  那就不要用動物的血涂在鐘上了嗎?

  這個禮怎么能隨便廢棄呢!你就捉一只羊去殺好了,將它的血涂在鐘上不也是一樣!齊宣王說。

  孟子聽說了這件事,就跑來勸諫齊宣王說:

  大王,您的這種惻隱之心,就是仁術啊!只是大王您只看到牛很可憐,而沒看見羊也很可憐的。您要是能把這種愛護動物的心推廣到愛護人民上,那么大王就可以成為天下的君王了!

  古代寓言故事 篇4

  明朝年間,在金陵(今江蘇南京市)城的西面,有一座清涼山,山勢十分險峻。

  清涼山上,有一座清涼寺。寺里有好幾百名和尚。香火十分興旺,寺內的方丈叫法眼禪師,道行十分高深,慧眼識人。

  當時,寺內有位法燈和尚,性情豪爽灑脫,就是不肯好好念經,和尚們都看不起他。

  但法眼禪師卻認為法燈和尚很有靈氣,對他另眼相看。

  有一天,法眼禪師在宣講佛法以后,和大家一起隨便聊天。

  他問大家:如果老虎的頸項上系著一只金鈴,你們說誰能解得開?

  和尚們聽了這個問題,有的瞠目結舌,有的抓耳撓腮,有的相互觀望。

  沉默了好一會,一個人也回答不出。

  這時,法燈正好從外面回來,法眼禪師便問他:

  法燈,你說說看,如果老虎的頸項上系著一只金鈴,誰能解得開?

  法燈和尚不假思索地回答說:

  這個問題很容易。這個金鈴是誰系上去的',誰就一定能解下來!

  法眼禪師聽了,面帶微笑,說:對!你回答得不錯!

  然后他對和尚們說:法燈是很有才氣的,你們可不能小看他呀!

  后來,從這則故事還引申出解鈴還須系鈴人這樣一句成語。

  古代寓言故事 篇5

  春秋時期,衛國有個名叫哀駘(tai)它(tuo)的人,他的容貌雖然很丑陋,可不管是男人還是女人都非常喜歡和他交往,相處親近隨和,舍不得離去。

  有一些女人甚至說:“與其做別人的妻子,還不如做他的小妾。”

  他一無權位二無財產,也沒有什么高深的理論和顯赫的功績,可是外表粗陋、其貌不揚的這位丑人卻受到幾乎所有人的喜愛和贊美,這使得魯國的魯哀公驚異不已,于是就派人把他從衛國請回魯國加以考察。

  相處不到一個月,魯哀公覺得他在平淡中確有不少過人之處,不到一年,就很信任他了。

  不久,宰相的位置空缺,魯哀公便讓他上任管理國事,可他卻淡淡然無心做官,雖在再三要求下參議了國事,但不久他還是謝辭了高位厚祿,回到他在衛國的.陋室中去了。

  對此,魯哀公求教于孔子:

  “他究竟是怎樣一種人呢?”

  孔子借喻道:

  “我曾經在楚國看見一群小豬在剛死的母豬身上吃奶,一會兒都驚恐地逃開了,因為小豬發現母豬已不像活著時那樣親切。

  可見小豬愛母豬不是愛它的形體,而是愛主宰它形體的精神,愛它內在的品性。

  哀駘它這個人雖然外表不美,但他的品德和才情等內在之美必定已超越一般人很多,所以您和許多人才喜歡他。”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只有內在的美才可靠長久,值得追求和尊崇。

  雖然外在的容貌、身材、風采和權位、財產等也很吸引人,可內在的品德、學識、才能和真誠、自信等給人的感受則更有魅力

  古代寓言故事 篇6

  從前有兩個人,一個叫管莊子,另一個是管與。

  管莊子是遠近聞名的勇敢的獵手,他常常一個人獵殺虎豹豺狼,無所畏懼。

  一次,管莊子來到一座山前,見有兩只老虎在那里爭吃人肉,正在拼命廝打著。

  它們時而舉起前腿互相猛撲,時而互相咬住脖頸不放,兩虎的咆哮聲震撼著山林。

  管莊子舉起鋒利的`獵叉,正要上前刺殺這兩只老虎,與他同行的管與連忙拉住他,說:

  老兄且慢!

  管莊子說:還等什么?現在兩只老虎正在廝打,我得乘它們不備刺殺它們。不然的話,這兩只老虎一會兒平靜下來,重新和好,我還對付得了嗎?

  管與說:最好的時機還沒到。你想,老虎是兇猛的野獸;人肉,是老虎最美的食物,老虎很喜歡吃人肉,現在兩只老虎都搶著吃人肉,它們為爭奪這塊食物正瘋狂搏斗,不最后見一個高低,它們不會罷休,一定會爭得你死我活。

  兩虎真的動怒拼打,弱些的肯定會被咬死,而強些的那只虎也會被咬傷,傷痕累累。

  等到它們死的死了,傷的傷了,你再行動,只需要輕而易舉地將受傷的老虎刺死,這兩只老虎就都屬于你了。這不是做了一件事就能獲得雙倍好處嗎?

  管莊子恍然大悟。原來管與給管莊子出的是一個只需付出刺殺一只傷殘老虎的代價,卻能收到殺死兩只老虎的主意。這真是一個好主意!果然,兩個人很輕松地就把兩只老虎抓住了。

  這則寓言告訴我們,做事情要善于分析矛盾,把握時機,以逸待勞,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古代寓言故事 篇7

  有一次,齊桓公在出外打獵時忽然看到一只鹿從前面飛快地跑過,于是他策馬緊追不舍,一直追進了一個山谷里。

  齊桓公正不知此山谷為何處,恰好遇一老者齊桓公就問老者:

  “這里叫什么谷?”

  老者回答說:“這里叫愚公谷。”

  齊桓公又問:“為什么叫這個名字?”

  老者說:“這是用我的名字來命名的。”

  齊桓公朝老者仔細看了看,疑惑不解地問:

  “我看你的相貌,毫無愚蠢之狀,為什么說是用你的名字來命名的呢?”

  老者回答說:

  “讓我把事情的原委告訴您吧。我曾經喂養了一頭母牛,母牛下了一頭小牛。”

  后來小牛慢慢長大了,我便賣了牛買了一匹小馬。一個年輕后生看到我牽著一匹小馬,上前便喝斥道:“‘你養的是一頭牛,牛是不能生馬的,你這馬是哪來的?莫不是偷來的!’于是強行把我的馬牽走了。后來鄉鄰們知道了這件事,都說我真愚蠢。他們把我叫做愚公,而把我住的這個山谷就叫做愚公谷。”

  桓公聽后也說:

  “依我看,你也的確愚蠢。既然那小馬是你用辛勤喂養的牛換來的,你為什么要讓那個年輕人把它牽走呢?”說完,齊桓公不去繼續追趕鹿,調轉馬頭回宮去了。

  第二天上朝時,齊桓公把這件事講給他的相國管仲聽了。

  管仲一聽,臉色變得嚴肅起來。他鄭重地整了整自己的衣襟,向齊桓公兩次下拜請罪說:

  “在君王的屬土之內竟然出現這樣的'事情,應該算做我的過錯啊!假如是堯帝時候,皋陶為掌管刑獄的官員,哪里還會有人膽敢強搶人家的馬駒子呢?即使有這樣的情況,那被欺凌的老者也決不會輕易撒手,而是要找地方跟搶馬的人評理的。如今那老者知道處理訴訟案件不公正,遇到巧取豪奪的人,惹不起、躲得起,只好把小馬給他算了。看來,這不是一個老頭愚蠢的問題,而是社會治理不力的問題。回頭讓我好好整頓一番吧。”

  齊桓公十分贊成管仲的意見,支持他放手整頓法治,懲治邪惡,伸張正義。

  這篇故事告訴我們,愚公在年輕人以強凌弱的情況下舍棄利益求得平安的做法是不值得提倡的;要想根本改 變社會的治安狀況和樹立良好的道德風尚,關鍵還在于領導的嚴于律己、認真治理和萬眾一心的積極參與。

  古代寓言故事 篇8

  河南開封曾出現了一樁假冒官員行騙案。話說,當時的河南省會開封城內的一處寺院來了幾十個操北京口音的借住客。他們穿著打扮精致高貴,不像是住不起客棧的人,更奇怪的是,他們入住后緊鎖門戶,禁止閑雜人員在門前窺探流連,搞得神秘兮兮的。很快,這咄咄怪事被報告給了官府,震動了開封官場。

  騙子欽差原來時任河南巡撫剛遭到彈劾,官場盛傳朝廷正暗中調查巡撫。巡撫本人很緊張,底下官員們也很緊張。常在河邊走哪能不濕鞋,要真查起來,巡撫的問題少不了,而底下多少人和巡撫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大家正擔心著,突然來了幾十個低調神秘的北京人,巡撫等人怎么能不緊張呢?

  不會是朝廷查案的欽差來了吧?巡撫馬上派了一個親信去寺院查探虛實。那個親信在寺院周圍守候到黃昏,才看到有個人從寺院里走出來。那人很年輕,太監打扮,一副不諳世事的模樣,提著一只葫蘆去沽酒。巡撫親信尾隨其后,尋機與他搭訕。那年輕人警惕性很高,沒搭理巡撫親信。親信不氣餒,第二天守在原地等,果然又候著了那年輕人。年輕人還是不搭理親信,親信就搶著替他付酒錢,又邀請他喝酒。年輕人不再排斥,落座和親信邊喝邊聊起來。等舌頭開始打卷了,巡撫親信開始套年輕人的真實身份。年輕人告訴他,聽說河南巡撫貪贓枉法,自己跟隨主子前來密訪,一旦查到確鑿證據就回京復命了。臨別,年輕人再三囑托巡撫親信不要告訴第三人。

  親信一轉身就報告了巡撫。巡撫寧信其有不信其無,第二天帶上大小官員,前往寺院拜訪。院門緊閉,巡撫等人正躊躇著,突然聽到院子里面傳來呼爹喊娘的慘叫聲,中間夾雜著棍棒呼嘯聲。叫聲一陣慘過一陣,讓外面一干人等直皺眉頭。好一會兒,慘叫聲停了,院門突然打開,兩個差役打扮的人拖著一個奄奄一息的人出來了,地上劃出一溜血跡。巡撫親信一看,這被打得不成人樣的人正是昨日的年輕人,趕忙耳語告訴巡撫。巡撫和大小官吏大驚失色,立刻整理衣裝,由巡撫大人領頭一一報名求見。一干人等被帶進一個房間,看到一個穿黃馬褂、戴珊瑚頂、插孔雀翎的老人,正要向他行禮,那老人擺擺手,指著坐在一旁的少年說:“爺在此,可行禮。”巡撫一想,幸虧剛才膝蓋沒跪下去,敢情主子另有其人。仔細一看,那少年相貌清秀、氣質高傲,周圍的人對他畢恭畢敬,極可能是京城里的哪位王爺貝勒。巡撫急忙向少年行大禮參拜。少年點點頭,示意老人躬身過來,低聲向他說了些什么。老人應了聲,仰身對巡撫等人說:“我們明天就回京了,不給地方添麻煩了。都回吧。”

  懷著忐忑的心情,巡撫回去后,深信自己的前途就寄在那個少年欽差身上了。看樣子,欽差找到了不利于自己的證據要回京復命了,自己頭上的'頂戴不保。越想越害怕,巡撫連夜悄悄送了一萬兩銀子進寺院。第二天欽差就要走了,巡撫抓緊一切機會巴結人家,一大早就帶著開封大小官員在城門口擺下酒宴,預備給欽差大人餞行。等了一上午,欽差沒有來,派人去寺院“問安”,發現早已不見了欽差的人影。

  原來,根本就沒有欽差,這一切都是騙子團伙表演的。他們專門搜集各地的官場消息,對官員的升遷和心理揣摩得很仔細,然后有目的地開展行騙。河南巡撫擔心頂戴落地,騙子團伙就有了行騙的基礎,把他給陷進去了。

  古代寓言故事 篇9

  春秋時期有一位名醫,人們都叫他扁鵲。他醫術高明,經常出入宮廷為君王治病。有一天,扁鵲巡診去見蔡桓公。禮畢,他侍立于桓公身旁細心觀察其面容,然后說道:“我發現君王的皮膚有病。您應及時治療,以防病情加重。”桓公不以為然地說:“我一點病也沒有,用不著什么治療。”扁鵲走后,桓公不高興地說: “醫生總愛在沒有病的人身上顯能,以便把別人健康的身體說成是被醫治好的。我不信這一套。”

  10天以后,扁鵲第二次去見桓公。他察看了桓公的臉色之后說:“您的病到肌肉里面去了。如果不治療,病情還會加重。”桓公不信這話。扁鵲走了以后,他對“病情正在加重”的說法深感不快。

  又過了10天,扁鵲第三次去見桓公。他看了看桓公,說道:“您的病已經發展到腸胃里面去了。如果不趕緊醫治,病情將會惡化。”桓公仍不相信。他對“病情變壞”的說法更加反感。

  照舊又隔了10天,扁鵲第四次去見桓公。兩人剛一見面,扁鵲扭頭就走。這一下倒把桓公搞糊涂了。他心想:“怎么這次扁鵲不說我有病呢?”桓公派人去找扁鵲問原因。扁鵲說:“一開始桓公皮膚患病,用湯藥清洗、火熱灸敷容易治愈;稍后他的'病到了肌肉里面,用針刺術可以攻克;后來桓公的病患至腸胃,服草藥湯劑還有療效。可是目前他的病已入骨髓,人間醫術就無能為力了。得這種病的人能否保住性命,生殺大權在閻王爺手中。我若再說自己精通醫道,手到病除,必將遭來禍害。”

  5天過后,桓公渾身疼痛難忍。他看到情況不妙,主動要求找扁鵲來治病。派去找扁鵲的人回來后說:“扁鵲已逃往秦國去了。”桓公這時后悔莫及。他掙扎著在痛苦中死去。

  這個故事告訴人們,對于自身的疾病以及社會上的一切壞事,都不能諱疾忌醫,而應防微杜漸,正視問題,及早采取措施,予以妥善的解決。否則,等到病入膏肓,釀成大禍之后,將會無藥可救。

  古代寓言故事 篇10

  虢(guo)國的國君平日里只愛聽好話,聽不得反面的意見,在他的身邊圍滿了只會阿諛奉承而不會治國的小人,直至有一天虢國終于亡國。那一群誤國之臣也一個個作鳥獸散,沒有一個人愿意顧及國君的,虢國的國君總算僥幸地跟著一個車夫逃了出來。

  車夫駕著馬車,載著虢國國君逃到荒郊野外,國君又渴又餓垂頭喪氣,車夫趕緊取過車上的食品袋,送上清酒、肉脯和干糧,讓國君吃喝。國君感到奇怪,車夫哪來的這些食物呢?于是他在吃飽喝足后,便擦擦嘴問車夫:

  “你從哪里弄來這些東西呢?”

  車夫回答說:“我事先準備好的。”

  國君又問:“你為什么會事先做好這些準備呢?”

  車夫回答說:“我是專替大王您做的準備,以便在逃亡的路上好充饑、解渴呀。”

  國君不高興地又問:“你知道我會有逃亡的這一天嗎?”

  車夫回答說:“是的,我估計遲早會有這一天。”

  國君生氣了,不滿地說:“既然這樣,為什么過去不早點告訴我?”

  車夫說:“您只喜歡聽奉承的話。如果是提意見的話,哪怕再有道理您也不愛聽。我要給您提意見,您一定聽不進去,說不定還會把我處死。要是那樣,您今天便會連一個跟隨的人也沒有,更不用說誰來給您吃的喝的了。”

  國君聽到這里,氣憤至極,紫漲著臉指著車夫大聲吼叫。

  車夫見狀,知道這個昏君真是無可救藥,死到臨頭還不知悔改。于是連忙謝罪說:“大王息怒,是我說錯了。”

  兩人都不說話,馬車走了一程,國君又開口問道:“你說,我到底為什么會亡國而逃呢?”

  車夫這次只好改口說:“是因為大王您太仁慈賢明了。”

  國君很感興趣地接著問:“為什么仁慈賢明的國君不能在家享受快樂,過安定的日子,卻要逃亡在外呢?”

  車夫說:“除了大王您是個賢明的人外,其他所有的'國君都不是好人,他們嫉妒您,才造成您逃亡在外的。”

  國君聽了,心里舒服極了,一邊坐靠在車前的橫木上,一邊美滋滋地自言自語說:“唉,難道賢明的君主就該如此受苦嗎?”他頭腦里一片昏昏沉沉,十分困乏地枕著車夫的腿睡著了。

  這時,車夫總算是徹底看清了這個昏庸無能的虢國的國君,他覺得跟隨這個人太不值得。于是車夫慢慢從國君頭下抽出自己的腿,換一個石頭給他枕上,然后離開國君,頭也不回地走了。

  最后,這位亡國之君死在了荒郊野外,被野獸吃掉了。

  如果一個人只愛聽奉承話,聽不進批評意見,又一味執迷不悟,一意孤行,那后果將是十分可悲的。

  古代寓言故事 篇11

  艾子喜好打獵,那騎在馬上追逐鳥獸的感覺真是痛快極了。

  為了打獵的愛好,艾子養了一條非常善于抓兔子的獵狗和一頭機警敏捷的獵鷹。

  每次外出打獵,艾子都帶上他的獵狗和獵鷹。凡是捕到兔子,艾子就必定掏出兔子的心肝給獵狗吃。

  因而,每次一捉到兔子,獵狗也就總是搖著長尾巴,豎起一雙前腿,不停地上下跳躍,等著艾子喂它吃兔子的心肝。

  一天,艾子又出外打獵,山上兔子很少,轉悠了大半天還未發現一只兔子,獵狗的'肚子已餓得咕咕直叫。

  正在這時,艾子忽然看見有兩只兔子從草叢中跳躍出來,向林中一片灌木叢跑去,艾子放出獵鷹去追捕兔子。

  兩個兔子敏捷地在灌木叢中亂跳亂竄,獵鷹上下騰飛追捕。

  這時,獵狗也飛跑過來,對準兔子一頭猛撲過去,不料,正好誤咬住了獵鷹。

  結果,獵鷹被咬死了,那兩只兔子卻乘機逃走了。

  等到艾子跑上前來,見此情景,十分傷心。他把死鷹拿在手里,又是懊悔又是氣憤,不覺掉下淚來。

  正在這時,獵狗又像從前那樣,豎起它的一雙前爪,搖著尾巴,在艾子面前騰上落下,搖頭擺尾,沾沾自喜地像立了大功似地看著艾子,等待艾子喂它吃心肝呢。

  艾子瞪著獵狗,氣不打一處來,他大聲斥罵道:“你這不知趣的狗,干了壞事,還好意思來邀功領賞哩!”

  生活中有些人與這獵狗頗相似,自己明明做了錯事,不但缺乏自知之明,反而還自以為是地希望得到優厚的報酬,真是厚顏無恥。

  古代寓言故事 篇12

  戰國時,趙國、燕國都不是實力很強的國家,然而趙惠文王無視對趙、燕兩國虎視眈眈的強大的秦國,打算出兵攻打燕國。

  為了避免一場國破家亡的戰亂,燕國的蘇代跑到趙國去求見趙惠文王,以游說趙與燕兩相和好、共同抗秦。蘇代對惠文王說:

  “大王您先別談打仗的事,我且講個故事給您聽:一只河蚌好久沒上岸了。有一天出了太陽,河岸上十分暖和,于是河蚌爬到岸上,張開蚌殼曬太陽。河蚌只覺得渾身舒服極了,它懶洋洋地打起瞌睡來。這時,一只鷸鳥飛過來,悄悄落在河蚌的身邊,很快地用長長的.尖嘴伸過去啄河蚌的肉。河蚌猛一驚醒,迅速用力把蚌殼一合,將鷸的尖嘴緊緊地夾住了。

  古代寓言故事 篇13

  宋國有個賣酒的人,為了招徠生意,他總是將店堂打掃得干干凈凈,將酒壺、酒壇、酒杯之類的盛酒器皿收拾得清清爽爽,而且在門外還要高高掛起一面長長的酒幌子,上書“天下第一酒”幾個大字。遠遠看去,這里的確像個會做生意的酒家。然而奇怪的是,他家的'酒卻很少有人問津,常常因賣不出去而使整壇整壇的酒擱酸了,變質了,十分可惜。

  這個賣酒的宋國人百思不得其解,他于是向左鄰右舍請教這好的酒竟然賣不出去的原因。鄰居們告訴他:“這是因為你家養的狗太兇猛了的緣故。我們都親眼看到過,有的人高高興興地提著酒壺準備到你家去買酒,可是還沒等走到店門口,你家的狗就跳將出來狂吠不止,甚至還要撲上去撕咬人家。這樣一來,又有誰還敢到你家去買酒呢?因此,你家的酒就只好放在家里等著發酸變質啊。”

  您看,一匹惡狗看門,就能把一個好端端的酒店弄得門庭冷落,客不敢入;如果一個國家讓壞人控制了某些要害部門,其后果必然是忠奸顛倒,社會敗,百姓遭殃。

  古代寓言故事 篇14

  從前大山里有個神仙,精通各種法術。一天,他來到凡間想尋找個有慧根的人,將他點化得道成仙。神仙又怕找錯了人,選上個貪心的,于是想出個辦法考驗世上的凡人。神仙四處游歷之時,故意施展自己的點金術。誰知,不管他到哪里,碰到什么人,人家都嫌他點的石頭太小了。其實神仙每次都是盡量選些大石頭來點,可人家總是貪心不足。神仙因此覺得十分失望,準備返回山中。正往回走的路上,迎面來了個人。神仙不免又動了心,想再試一試,說不準就會得到個合適的人選。

  神仙點中了一塊大石頭說:“我是神仙,我把這石頭點成金子給你用吧。”那人一言不發搖搖頭。神仙一想:“糟了,他一定又是覺得這石頭小了,這又是個貪心的家伙。”只好嘆口氣,又點了一塊大石頭,哪知這人竟又搖頭不要。

  神仙見此心中不禁一陣高興:“可算沒白來人間一趟。這個人一點貪心也沒有,無論大小金子都不要。這種人在當今世界,實在少有。我就點化他當個神仙吧。”神仙于是問道:“你大小金子都不要,那要什么呢。”這人不緊不慢,伸出手來說道:“神仙大人,我別的什么也不要,就只要您老神仙剛才點石成金的那根手指頭。您就施個仙法,把那根手指頭換到我手上。我就可以到處隨意點金,到時便有不計其數的.金子任憑我用了。”

  神仙尋遍人間竟找不到一個不貪心的人,好不容易碰上個不讓神仙幫自己點金的,竟又是看上了神仙那能點金的手指,可算是貪心到家了。

  古代寓言故事 篇15

  有一次,孔子帶領著他的學生去楚國采風。

  他們一行從樹林中走出來,看見一位駝背翁正在捕蟬。他拿著竹竿粘捕樹上的蟬就像在地上拾取東西一樣自如。

  “老先生捕蟬的技術真高超。”

  孔子畢恭畢敬地對老翁表示稱贊后問:

  “您捕蟬的技術這么高,肯定是對捕蟬想必是有什么妙法吧?”

  “方法肯定是有的,我練捕蟬五、六個月后,在竿上壘放兩粒粘丸而不掉下,蟬便很少有逃脫的。如壘三粒粘丸仍不落地,蟬十有八九會捕住;如能將五粒粘九壘在竹竿上,捕蟬就會像在地上拾東西一樣簡單容易了。”

  捕蟬翁說到此處捋捋胡須,嚴肅地對孔子的學生們傳授經驗。

  他說:

  “捕蟬首先要學練站功和臂力。捕蟬時身體定在那里,要像豎立的樹樁那樣紋絲不動;竹竿從胳膊上伸出去,要像控制樹枝一樣不顫抖。另外,注意力高度集中,無論天大地廣,萬物繁多,在我心里只有蟬的翅膀,我專心致志,神情專一。精神到了這番境界,捕起蟬來,那還能不得心應手,手到擒拿嗎?”

  大家聽完駝背老人捕蟬的經驗之后,無沒有一個不感慨萬分,敬佩老人的精神的`。

  孔子對身邊的弟子更是深有感觸地教誨道:

  “神情專注,專心致志,才能出神入化、得心應手。捕蟬老翁講的可是做人辦事的大道理啊!”

  駝背翁捕蟬的故事向我們暗示了一個真理:要想學好任何本領,都需苦練扎實基本功,專心致志,日積月累,才能取得最后的成功。

  古代寓言故事 篇16

  古時候,有一個人姓郁,名仁。家里的生活狀況很一般,但是小日子還算過得去。最讓他感到頭疼的是,他的家里有不少的老鼠。想了好多辦法,都不是很有效。

  這些老鼠每天晚上都要在他的家里到處亂躥,想盡一切辦法偷吃他家里的小米。結果總是弄得盆器傾側,合家不得安寧。郁仁很是苦惱。他觀察了一段時間,發現老鼠最喜歡的是偷吃小米,于是,冥思苦想,終于想出了一條消滅老鼠的妙計。

  一天,郁仁在一個大缸里裝了足足有半缸小米,并且還主動把缸蓋打開,聽任一只大老鼠跳進去狂吃一番。這只大老鼠吃飽了以后,馬上把所有的老鼠都召集了過來。它們在大老鼠的帶領下,紛紛跳進米缸里面飽飽的吃了一頓。吃好了以后,便心滿意足地離開了。

  它們沒有想到的是,第二天,郁仁就把缸里面的小米全部都搬走了,然后,在缸里裝了大半缸的'水,還在水面上撒了厚厚的一層米糠。

  晚上,大老鼠又帶領著這群老鼠來到這口大缸邊,它們都聞到了米糠發出的一陣陣香味,便爭先恐后、毫不猶豫地跳進了缸里。郁仁在一邊等候多時,一聽到聲音,就點起火來。看見一大群老鼠在缸里的水中掙扎,他趕緊用鐵鉗把老鼠一只只都鉗出來打死了。

  從此,郁仁的家里再也沒有鼠害了。

  欲擒故縱,以退為進。看來,郁仁是深得其道啊。

  古代寓言故事 篇17

  春秋時期,衛國有個名叫哀駘(tai)它(tuo)的人,他的容貌雖然很丑陋,可不管是男人還是女人都非常喜歡和他交往,相處親近隨和,舍不得離去。

  有一些女人甚至說:“與其做別人的妻子,還不如做他的小妾。”

  他一無權位二無財產,也沒有什么高深的理論和顯赫的功績,可是外表粗陋、其貌不揚的這位丑人卻受到幾乎所有人的喜愛和贊美,這使得魯國的魯哀公驚異不已,于是就派人把他從衛國請回魯國加以考察。

  相處不到一個月,魯哀公覺得他在平淡中確有不少過人之處,不到一年,就很信任他了。

  不久,宰相的位置空缺,魯哀公便讓他上任管理國事,可他卻淡淡然無心做官,雖在再三要求下參議了國事,但不久他還是謝辭了高位厚祿,回到他在衛國的陋室中去了。

  對此,魯哀公求教于孔子:

  “他究竟是怎樣一種人呢?”

  孔子借喻道:

  “我曾經在楚國看見一群小豬在剛死的母豬身上吃奶,一會兒都驚恐地逃開了,因為小豬發現母豬已不像活著時那樣親切。

  可見小豬愛母豬不是愛它的形體,而是愛主宰它形體的精神,愛它內在的`品性。

  哀駘它這個人雖然外表不美,但他的品德和才情等內在之美必定已超越一般人很多,所以您和許多人才喜歡他。”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只有內在的美才可靠長久,值得追求和尊崇。

  雖然外在的容貌、身材、風采和權位、財產等也很吸引人,可內在的品德、學識、才能和真誠、自信等給人的感受則更有魅力

  古代寓言故事 篇18

  越國有一個人出外經商,在返家途中遇見一條狗。

  這條狗跑到越人面前,搖首擺尾地對越人說著人話:“我很擅長捕獵野物,只要你對我好,我愿意將獵獲的東西與你平分。”

  越人見有這等找上門來的好事,不要白不要,于是,很高興地把狗帶回了家中。

  狗在越人家中受著很好的待遇。每天,狗吃著用精米做的飯和肥肉做的`菜,越人用款待客人的禮節款待這條狗,指望狗將來會好好回報自己。

  可是這狗是個忘恩負義的家伙,它受到越人這般優待不但不存感激回報之意,反而日益傲慢驕橫起來,每次捕獵到野獸,都是全由自己獨吞,把越人忘在一邊。

  于是,有鄰人譏笑越人說:“你供給那狗好吃好喝,客氣得不得了,可它眼里根本沒有你,它獵獲的野物,從沒你的份,你還要這狗干嘛?”

  越人一聽,醒悟過來,也很生狗的氣。于是等狗捕獵到野獸,就跟狗平分獸肉,并且每次都給自己多留一些。

  那狗終于翻了臉,它不愿越人分享它的獵物。

  一天,它突然撲到越人身上,咬住他的腦袋,撕斷了他的脖子和雙腿,然后便離開越人的家跑走了。

  越人不能識破這條兇殘貪婪的狗的真面目,開始還一味嬌寵它,終至這條惡狗翻臉不認人。

  越人招進強盜,自食惡果的教訓是深刻的。

  古代寓言故事 篇19

  楚國有位釣魚高手名叫詹何,他的釣魚與眾不同:釣魚線只是一根單股的蠶絲繩,釣魚鉤是用如芒的細針彎曲而成,而釣魚竿則是楚地出產的一種細竹。

  憑著這一套釣具,再用破成兩半的小米粒作釣餌,用不了多少時間,詹何從湍急的`百丈深淵激流之中釣出的魚便能裝滿一輛大車!回頭您再去看他的釣具:釣魚線沒有斷,釣魚鉤也沒有直,甚至連釣魚竿也沒有彎!

  楚王聽說了詹何竟有如此高超的釣技后,十分稱奇,便派人將他召進宮來,詢問其垂釣的訣竅。

  詹何答道:

  “我聽已經去世的父親說過,楚國過去有個射鳥能手,名叫蒲且(ju)子,他只需用拉力很小的弱弓,將系有細繩的箭矢順著風勢射出去,一箭就能射中兩只正在高空翱翔的黃鵬鳥。父親說,這是由于他用心專一、用力均勻的結果。于是,我學著用他的這個辦法來釣魚,花了整整五年的時間,終于完全精通了這門技術。每當我來到河邊持竿釣魚時,總是全身心地只關注釣魚這一件事,其他什么都不想,全神貫注,排除雜念,在拋出釣魚線、沉下釣魚鉤時,做到手上的用力不輕不重,絲毫不受外界環境的干擾。這樣,魚兒見到我魚鉤上的釣餌,便以為是水中的沉渣和泡沫,于是毫不猶豫地吞食下去。因此,我在釣魚時就能做到以弱制強、以輕取重了。”

  蒲且子射鳥和詹何釣魚的故事說明了同一個道理,那就是無論做什么事情,都需要專心致志,一絲不茍,用心去發現和運用其客觀的規律性。只有這樣,才能做到事半功倍,取得顯著的成效。

  古代寓言故事 篇20

  這故事出自“戰國策”。戰國時代,楚國有一個大臣,名叫莊辛,有一天對楚襄王說:

  “你在宮里面的時候,左邊是州侯,右邊是夏侯;出去的時候,鄢陵君和壽跟君又總是隨看 你。你和這四個人專門講究奢侈淫樂,不管國家大事,郢(楚都,在今湖北省江陵縣北)一 定要危險啦!”

  襄王聽了,很不高與,氣罵道:“你老糊涂了嗎?故意說這些險惡的話惑亂人心嗎?”

  莊辛不慌不忙的回答說:“我實在感覺事情一定要到這個地步的,不敢故意說楚國有什么不幸。如果你一直寵信這個人,楚國一定要滅亡的。你既然不信我的話,請允許我到趙國躲一躲,看事情究竟會怎樣。”

  莊辛到趙國才住了五個月,秦國果然派兵侵楚,襄王被迫流亡到陽城(今河南息縣西北)。這才覺得莊辛的話不錯,趕緊派人把莊辛找回來,問他有什么辦法;莊辛很誠懇地說:“我聽說過,看見兔子牙想起獵犬,這還不晚;羊跑掉了才補羊圈,也還不遲。……”

  這是一則很有意義的故事,只知道享樂,不知道如何做事,其結果必然是遭到悲慘的失敗無疑。

  “亡羊補牢”這句成語,便是根據上面約兩句話而來的.,表達處理事情發生錯誤以后,如果趕緊去挽救,還不為遲的意思。例如一個事業家,因估計事情的發展犯了錯誤,輕舉冒 進,陷入失敗的境地。但他并不氣餒,耐心地將事情再想了一遍,從這次的錯誤中吸取訓,認為“亡羊補牢”,從頭做起,還不算晚呢!

  古代寓言故事 篇21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戶人家住在黃河邊上,靠割蘆葦、編簾子簸箕為生,日子過得非常貧困。

  有一天,兒子在河邊割蘆葦,烈日當空,曬得他頭昏眼花,于是他就坐下來休息。他望著眼前的河水在陽光下閃耀著粼粼波光,想起父親說過,在河的最深處有許多珍寶,可是誰也不敢去,因為那里住著一條兇猛的黑龍叫驪龍。

  他想,要是潛到河底,找到珍寶,我們一家人就用不著像現在這樣一天干到晚,三頓還吃不飽,不如豁出去試一試。說干就干,于是,他把心一橫,三下兩下脫了衣服,一頭扎進了冰冷的河水里面。

  開始他還看得見四周的`小魚在游來游去,再往深處,光線變得越來越暗,水也越來越涼,到了最后,他什么都看不見了,四周一團漆黑。慢慢地,他心里有點害怕,不知道該往哪兒游才好。就在這個時候,不遠處有一個圓圓的物體在閃閃發光,定睛細看,啊,原來是明珠!他馬上憋足一口氣游過去,雙手抱住明珠,使勁一拽,明珠就到了他懷里。然后,他迅速浮出水面,上岸后撒腿就往家跑。

  父親一見明珠,就問他是從哪兒得到的。他把經過一五一十地向父親講述一遍。父親聽了說:好險哪!這顆價值千金的明珠是長在黑龍下巴底下的,你摘它的時候黑龍必定是睡著了。它要是醒著,你可就沒命了。

  古代寓言故事 篇22

  從前,有位老漢住在與胡人相鄰的邊塞地區,來來往往的過客都尊稱他為“塞翁”。塞翁生性達觀,為人處世的方法與眾不同。

  有一天,塞翁家的馬不知什么原因,在放牧時竟迷了路,回不來了。鄰居們得知這一消息以后,紛紛表示惋惜。可是塞翁卻不以為意,他反而釋懷地勸慰大伙兒:“丟了馬,當然是件壞事,但誰知道它會不會帶來好的結果呢?”

  果然,沒過幾個月,那匹迷途的.老馬又從塞外跑了回來,并且還帶回了一匹胡人騎的駿馬。于是,鄰居們又一齊來向塞翁賀喜,并夸他在丟馬時有遠見。然而,這時的塞翁卻憂心忡忡地說:“唉,誰知道這件事會不會給我帶來災禍呢?”

  塞翁家平添一匹胡人騎的駿馬,使他的兒子喜不自禁,于是就天天騎馬兜風,樂此不疲。終于有一天,兒子因得意而忘形,竟從飛馳的馬背上掉了下來,摔傷了一條腿,造成了終生殘疾。善良的鄰居們聞訊后,趕緊前來慰問,而塞翁卻還是那句老話:“誰知道它會不會帶來好的結果呢?”

  又過了一年,胡人大舉入侵中原,邊塞形勢驟然吃緊,身強力壯的青年都被征去當了兵,結果十有八九都在戰場上送了命。而塞翁的兒子因為是個跛腿,免服兵役,所以他們父子得以避免了這場生離死別的災難。

  古代寓言故事 篇23

  有一位名叫董閼(e)于的人被派往趙國的上地去任地方長官。

  董閼于初來乍到,他深入民間調查,訪探民俗民情、民心民意。這一天,他來到石邑山,只見山中有一條深澗,澗壁陡峭,像斧削,似城墻;澗深百丈,十分險要。于是董閼于找到在當地居住的人,問道:

  “這里有沒有人掉進過這深澗?”

  那里的人回答說:“沒有人掉進過。”

  董閼于又問:“不懂事的小孩子、白癡、聾啞、瘋癲及反常的人,有沒有掉進去過呢?”

  那里的人回答說:“也沒有。”

  董閼于繼續問:“牛馬豬狗,有沒有掉進去過呢?”

  人們還是回答說沒有。

  董閼于想了想,說:“為什么不曾有人畜掉進這深澗里去呢?”

  那些人回答說:“這深澗十分陰森危險,誰要是進去了,那還能有性命嗎?因此無論誰,走到這深澗附近時,都萬分小心,要么繞道而行,誰也不敢去碰這個危險,連牲畜看到這深澗也止步不前的'。”

  董閼于豁然開朗,他深受啟發地拍手嘆道:

  “好啊,我能治理好我的臣民了。如果我制定嚴格的法制,又嚴厲地執法毫不寬容,讓人們知道違法就如同掉進這萬丈深澗一樣有生命危險,那就誰也不會去觸犯法律了。這樣,我還有什么不能治理的呢?”

【古代寓言故事】相關文章:

經典古代寓言故事08-06

古代經典寓言故事09-24

古代寓言故事10-27

精選古代寓言故事09-18

古代寓言故事經典07-07

古代寓言故事07-04

古代寓言故事五則10-28

古代的寓言故事及寓意10-15

有趣的古代寓言故事10-18

【熱】古代寓言故事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