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古代寓言兩則》講解
一、素質教育目標
(一)知識教學點
1.學會本課“寓”等7個生字,能根據課后注釋理解每句話的意思,了解兩則寓言各講了一個怎樣的故事。
2.弄懂兩則寓言的寓意。
3.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二)能力訓練點
使學生初步感悟文言文的語言特點。
(三)德育滲透點
教育學生說話做事前后要一致,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四)美育滲透點
通過對短文的品讀,體味文章機智幽默的語言之美。
二、學法引導
學生借助文后注釋自讀自悟,教師點撥,學生討論,初步理解課文內容。
三、重點難點疑點及解決辦法
(一)重點、難點
理解短文中詞意、句意,領悟寓意。
(二)解決辦法
1.學生依據注釋自讀短文,理解詞句,了解全文內容,理解寓意。
2.教師講解有關古漢語知識,幫助理解句意。
3.學生列舉生活中實例,加深對寓意的理解。
四、師生互動活動設計
(一)教師活動設計
1.引導學生結合注釋理解每句話的意思。
2.講解學生自己不能理解的詞的意思,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
(二)學生活動設計
1.自讀短文,結合注釋了解字義,理解句子意思。
2.對難理解的詞句,讓學生相互討論交流。
3.正確朗讀短文,弄清寓意。
五、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
1.出示課題:同學們,今天,我們要學習第25課《古代寓言兩則》。齊讀課題。
2.解題:我們過去學過寓言故事,那么什么是“寓言”呢?(寓言就是用有趣的小故事來說明一個道理。)“寓言兩則”又是什么意思?
(課文一共有兩個小故事,所以就是寓言兩則。)這節課,我們先來學習第一則寓言《矛與盾》。
(板書:矛與盾)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解題:通過預習,誰能說一說“矛”和“盾”各指什么?(矛,古代一種兵器,在長柄的一端裝有槍頭。盾,盾牌,古代作戰時遮擋刀箭用。)
2.自由讀短文,借助注釋理解詞句,然后思考,本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大概說出即可。)
(三)精讀課文,理解內容
l.先自己說一說每句話的意思,然后同座討論:每句話意思是什么?
2.交流。(學生說,師生評議)
教師應講解以下有關知識,幫助理解:
(①“楚人有鬻盾與矛者”“者”用在句尾,意思是“楚國有一個賣盾和矛的人”。②“譽之曰”中“之”指盾。“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中的“之”字均可理解為“的”。③‘物莫能陷也”“莫”是“沒有什么……”意思。意思是:“沒有哪一種東西能夠穿透它。”“也”語氣詞,表示句子說完。④“其人弗能應也”。“其人”,那個人。“也”,語氣詞,表示句子終結。)
3.把每句話意思連起來說一說。譯成現代白話文,要把上下文說通順。(學生練說)
4.交流。(能說出大體意思即可。)
(楚國有一個賣矛和盾的人,夸耀他的盾說:“我的盾非常堅固,沒有哪一種東西可以穿透它。”他又夸耀自己的矛說:“我的矛非常銳利,沒有什么東西不能穿透的。”有人說:“用您的矛穿您的盾,會怎么樣?那個人回答不上來了。”)
5.這則寓言告訴我們一個什么道理?(自己的言行前后要一致,以免鬧出笑話。)
6.指導朗讀。(讀出買盾人的自夸炫耀語氣,人們的質問語氣。)
(四).總結、擴展
那個楚國人說話前后不一致,自己打了自己的嘴巴,在現實生活中有沒有這樣的例子呢?你從中應吸取什么教訓?
(五)布置作業
1.用自己的話把這個故事講給家人聽。
2.熟讀課文,背誦全文。
第二課時
(一)復習檢查
1.背誦《矛與盾》全文。
2.這則寓言告訴我們一個什么道理?
(二)揭示課題
這節課我們學習第二則寓言《鄭人置履》。(板書課題)誰能解釋一下題目的意思?(有一個鄭國人買鞋)他是怎樣買鞋的呢?
(三)自讀課文,整體感知
1.結合注釋,了解每句話的意思,想一想,短文講了一件什么事?哪些詞句不理解?提出來討論。
2.檢查自學情況。
①指讀短文。(要讀通句子)
②本文講什么事?(有個鄭國人去買鞋,到集市上不相信自己的腳而相信尺碼,最終沒有買到鞋的事。)
③質疑。(師生歸納問題。)
(四)細讀課文,理解內容
1.默讀課文,結合注釋,理解詞句和短文內容。
2.交流:教師應在學生討論的基礎上引導理解:“鄭人有且置履者”,意思是:“有一個鄭國人打算買一雙鞋”或“有一個打算買鞋的鄭國人”均可。“已得履”,“已經拿到了鞋”。“乃曰”是“于是說”的意思。“及反”是“等到返回來”,“人曰”即“有人說”。“何”是“為什么”。
譯成白話文。(有一個鄭國人打算買鞋,先自己量了腳的尺碼,把尺碼放在自己的座位上,到了集市上才發現忘了拿尺碼。他拿到了鞋說:“我忘了拿尺碼了”,于是,返回家里取尺碼。等到返回時,集市已經散了,因此他沒有買到鞋。有人問:“為什么不用自己的腳試一試?”那個人說:“我寧可相信尺碼,也不相信自己的腳。)
3.那個買鞋的人可笑在什么地方?這個寓言告訴我們什么道理?(具體情況下應采取具體的辦法。)
4.指導朗讀。背誦短文。(讀出買鞋人的可笑。)
(五).總結、擴展
1.鄭國那個買鞋人和楚國賣矛和盾的人同樣可笑。在生活中,你遇到過類似的事情嗎?舉例說一說。
2..總結學習方法。
①我們已經學過兩篇古文。回想.總結一下,我們是怎么學的?(討論)
②交流,師生.總結:
“釋句意——通全篇——感情讀。”
以后,我們學習古文要按著這個學習思路進行。
(六)指導書寫生字
重點提示“寓”、“譽”、“遂”字字形,“寓”字第10筆是“豎”。“譽”上半部不能少一點,“遂”里面“點、撇”不要丟掉。
【《古代寓言》講解】相關文章:
易經講解:古代的祭祀08-31
古代愛情寓言06-04
古代寓言教案06-07
古代寓言故事經典07-07
《古代寓言》教學設計05-24
古代寓言故事精選08-18
古代寓言《猴子逞能》08-06
古代經典寓言故事09-24
古代寓言故事【精選】10-21
中國寓言古代故事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