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雨巷》語文教案

時間:2024-10-26 03:44:21 雨巷 我要投稿

《雨巷》語文教案

  作為一名教職工,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那么大家知道正規的教案是怎么寫的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雨巷》語文教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雨巷》語文教案

《雨巷》語文教案1

  新設計

  整篇詩歌課文打算從教材特點、教學目標、教法學法、教學過程四個方面展開教學活動,打算兩個課時完成教學。

  教材特點

  《雨巷》是戴望舒的成名作,詩人通過典型意象營造出優美的意境,表達了內心的落寞、惆悵的情緒。

  《雨巷》編排在必修1第一單元的第二課,屬于精讀課文。第一單元還選取了毛澤東、郭沫若、徐志摩幾位現代詩人的代表作品。學生可以借此體會、比較、鑒別不同題裁、不同風格、不同流派的詩詞,符合新課改特別關注學生多方位情感體驗要求,使學生能夠受到詩歌美的熏陶。

  教學目標

  1、知識能力目標

  ①通過誦讀,培養學生對詩的感悟力和理解力,培養審美情趣。

  ②感知詩歌的意象及其象征意義,把握作者要表達的思想感情。學習從意象入手分析鑒賞詩歌的方法。(既是重點又是難點)

  ③培養學生學以致用的能力,通過介紹與《雨巷》相關的資料,能夠開闊眼界與思路,激發學生的創新能力。

  2、過程與方法

  ①本詩教學按“走進雨巷激趣導入→彷徨雨巷熟讀頓悟→感悟雨巷合作探究→走出雨巷拓展延伸”的過程進行。

  ②學生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研究詩歌三美:形式的音樂美、意境的朦朧美、情感的含蓄美。

  3、情感態度目標

  ①通過朗讀品鑒,從作品中進入作者的精神世界,體會詩人憂郁惆悵的情懷。

  ②通過推薦《雨巷》的衍生藝術作品,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培養其發散思維、培養學生熱愛藝術,熱愛生活的感情。

  學情分析

  普通高中的學生,語文素養普遍不高,尤其對于大雅的詩歌更顯隔膜。好在高一學生還有一份爛漫,善加引導還是能激起他們讀詩的興趣的。可以利用他們朦朧的青春情愫切入對“丁香姑娘”形象意義的探究興趣上來,以尋得對詩學習的重、難點的突破口。如能順利激起學生的探究興趣,趁勢引導他們反復誦讀品味,那重、難點的掌握與攻克也就不在話下,至于其它教學目標的完成那就更是輕而易舉的事了。

  重點難點

  感知詩歌的意象及其象征意義,把握作者要表達的思想感情。學習從意象入手分析鑒賞詩歌的方法。

  教學過程

  1、第一學時

  教學目標

  完成整首詩學習的前兩步:走進雨巷激趣導入→彷徨雨巷熟讀頓悟;通過誦讀,培養學生對詩的感悟力和理解力,培養審美情趣。

  重點

  學習整首詩的第二步:彷徨雨巷熟讀頓悟

  難點

  在品讀中,要注意詩歌的情與景,境與情的不同層次的理解,重視聯想、想象在意境理解中的作用。

  教學活動

  活動1導入:一、走進雨巷煽情激趣

  首先介紹我的第一環節,我將在上課開始時要求大家盡量閉上眼睛,欣賞純音樂《雨巷》,欣賞時一定要帶著想象,提前進入雨巷的學習氛圍。連續聽兩次后,開始打開課本。

  設計意圖:《課標與教學要求》中葉提出要求:“通過多種途徑引導學生閱讀和鑒賞,不斷激發學生興趣”多媒體導入,用音樂營造一種與詩歌相一致的氣氛,可以拉近學生和文本的距離,調動學生的積極情感,為學生把握詩歌情感奠定了基礎,同時帶著想象去聽一首曲子,也可以鍛煉他們的想象力,在全球21個受調查國家中,中國孩子的計算能力排名第一,想象力排名倒數第一,創造力排名倒數第五。所以我在教學中會強化學生的“想象力教育”。

  活動2活動:二、彷徨雨巷熟讀頓悟

  《課標與教學要求》中指出:“指導學生閱讀和欣賞詩歌、散文,要重視作品的閱讀鑒賞活動,注重誦讀的指導,從內容理解到作者情感的把握,從語言的品味到表現手法的品評,都離不開對文本的誦讀。”因此,我要求學生根據初中已有的知識(詩歌的節奏和停頓),誦讀詩歌。

  在此環節中我充分利用各學習小組進行自主探究式學習,以學生為主體,老師為引導。

  設計意圖:通過這種“小組互助而又競爭式”的學習形式,可以極大的調動學生的參與性,也可以提前讓學生進入社會角色,激發學生的熱情與潛力。

  下面是各學習小組的學習過程。

  (1)讓學生自由誦讀詩歌,整體感知,把握基調。可讓一兩個同學嘗試朗誦。讓學生們根據自己的直覺先做一個感性評價。

  (2)接著播放優秀錄音帶《雨巷》。

  教師明確,學生領悟:

  ①詩行的頓數基本為三頓。效果:加上詩歌語言的音質配合,因此讀起來有舒緩悠揚的效果。

  ②單字頓都設置在詩的首行。效果:一開始就拉長了這個字的韻尾,起著一種強調、舒緩的效果。

  ③復沓句式的妙用例如:第三節:“象我一樣”“象我一樣地”。第四節:“象夢一般地”“象夢一般地凄婉迷茫”。這些連貫的上下句式,可以說是詩歌內在的巧妙拉長,形成了詩歌回環疊唱的效果,使閱讀時有起勢——強調——飛躍的遞進效果。效果:復沓也表現在《雨巷》首尾兩節上,從而使詩歌節奏顯得整齊和諧。

  ④詞的重疊運用如:“撐著油紙傘,/獨自彷徨在/悠長、悠長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著一個/丁香一樣地/結著愁怨的姑娘”“她/是有丁香一樣的/顏色,丁香一樣的/芬芳,丁香一樣的/憂愁,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分析:有時在同一行詩中,如“悠長、悠長”;有時在兩行詩的隔開處,如“哀怨,哀怨又彷徨”;有時在詩節的分開處,如二、三節間的“彷徨”。[來源:學科網]效果:詞的重疊把時值相同的停頓復沓化了,從而形成了舒緩悠揚的節奏。

  ⑤押韻的位置錯綜變化。巷娘悵茫惶(ang)

  ⑥一些重點字的強調如:“悠長、悠長又寂寥的雨巷”

  a、聽范讀,學生總結:悠長二子讀的長而凝滯,才能體現出情感的抑郁與惆悵。

  b、教師在黑板上標示:悠——長,悠——長

  c、延伸閱讀,加強把握詩歌中的特殊字詞或句式。

  等(寒山石)

  夜長

  燭短

  風把你的名字念叨了一遍又一遍

  中秋月(桑恒昌)

  自從母親別我永去,

  我便不再看它一眼,

  深怕那一大滴淚水

  落下來,

  濕了人間。

  (3)然后,邀請學生和教師一起配樂輕聲地朗讀詩歌。

  (4)最后以小組的`形式分頭進行比試挑選。同組成員可以在朗誦標準的基礎上自由發揮。由同組成員指出PK同學在朗誦中的優缺點。讓學生自我反思,自己在朗誦方面的長處和短處是什么?如何揚長避短?

  (5)每個小組選出一名勝出的優秀組員,在全班面前朗誦表演。由全班同學打分。選出獲勝者。

  總之,教學進展到這一步,學生應能很好地領悟到詩歌的第一種美——形式的音樂美

  活動3作業:三、布置課下作業:

  ①認真抄寫詩歌一遍;

  ②有感情地背誦《雨巷》。

  (讀寫結合,多方提效)

  2、第二學時教學目標

  重難點

  感知詩歌的意象及其象征意義,把握作者要表達的思想感情。學習從意象入手分析鑒賞詩歌的方法。

  教學活動活動1導入:背誦詩歌

  一、毛遂自薦背誦全詩;

  兩小組PK背誦兩節詩。

  活動2活動:感悟雨巷合作探究

  二、詩歌不僅要讀,還要品和悟。品悟詩歌要從意象入手。承接上面的朗讀,我設計以下三個問題:

  (重點突破)

  (1)找出本詩的意象,并從詩中找出描述意象特點的詞語,概括這些意象的共同點。

  (2)詩中多次出現了丁香這一意象,詩人為什么用丁香來形容姑娘?

  (3)詩人刻畫一個憂郁的丁香姑娘,表達了他什么樣的情感?

  ①找出本詩的意象,并從詩中找出描述意象特點的詞語,概括這些意象的共同點。

  (學生回歸文本很容易得出如下結論:

  雨巷:悠長、寂寥。讓人感到幽深、寂靜和寂寞,再加上蒙蒙的細雨,意境更是充滿了朦朧美。

  丁香姑娘:丁香姑娘。結著愁怨、丁香一樣的顏色、芬芳、憂愁、哀怨、默默、冷漠、凄清、惆悵、飄過、像夢一般的、凄婉、迷茫、消散了……

  我:冷漠、凄清、惆悵。給人迷茫傷感的感覺。

  共同點:調子都是壓抑、低沉的、凄迷的,為全詩營造了一種朦朧凄美的意境。這就是本詩的

  第二美——意境的朦朧美。

  ②詩中多次出現了丁香這一意象,詩人為什么用丁香來形容姑娘?而不說成蘭花姑娘,梅花姑娘或是菊花姑娘(出示梅花,蘭花,菊花的圖片供學生理解)比一比:

  梅花:不畏霜雪,凌寒獨放,濃郁芳香——高潔

  蘭花:常青、獨秀、幽香、素雅——清逸

  菊花:在百花紛紛枯萎的秋冬季節,傲霜怒放,不畏寒霜欺凌——孤傲

  (出示丁香花的圖片供學生理解)

  丁香顏色為白色或紫色,都不輕佻,常常贏得潔身自好的詩人的青睞。——美麗、高潔

  丁香未開時形狀像結,所以詩人們對著丁香往往傷春,說丁香是愁品。 ——愁怨、易逝

  教師可以補充兩句詩作為提示:

  青鳥不傳云外信,丁香空結雨中愁。《浣溪沙》李璟

  芭蕉不展丁香結,同向春風各自愁。《代贈》李商隱

  總之,丁香給人美麗、高潔、愁怨、容易消逝的感覺。雨中的丁香更是增添了許多的愁怨和凄美。所以,丁香般的姑娘也是愁怨、憂愁、凄婉、容易消失離去的。用丁香形容姑娘不僅寫出了姑娘的淡雅、美麗,還刻畫出了她那楚楚動人的憂郁。

  中國詩歌一個最重要的特點就是用意象來傳情達意,歷代詩人在意象的使用過程中使其逐漸形成了特定的比喻義和象征義。本環節的設計就是讓學生養成這樣一種意識,培養這種能力,使其在以后的詩歌閱讀鑒賞中有據可依,有法可用。這也符合素質教育的要求。

  ③詩人刻畫一個憂郁的丁香姑娘,表達了詩人什么樣的情感?

  戴望舒(1905——1950),浙江杭縣人,中國現代著名詩人。1925年入上海震旦大學學習法文,開始受到法國象征派的影響。1926年參加共青團。這首詩寫于1927年夏天。當時全國處于白色恐怖之中,戴望舒因曾參加進步活動而不得不避居于松江的友人家中,在孤寂中咀嚼著大革命失敗后的幻滅與痛苦,心中充滿了迷惘的情緒和朦朧的希望。早期詩歌多寫個人的孤寂心境,感傷氣息較重,因受西方象征派的影響,意象朦朧、含蓄。

  丁香姑娘既可以是詩人的愛情追求,也可以是同伴或知己,還可以是對美好理想、人生信念的追求,在此主旨下,其他兩個意象的象征意義也顯露出來“我”代表著在現實與理想的碰撞和失落中體驗痛苦、無奈和煎熬的進步青年。雨巷象征著當時的社會環境,即黑暗沉悶的社會現實。至此我們有領悟了這首詩歌的第三美——情感的含蓄美

  (補充問題:《雨巷》是一首含蓄的詩。人們對這首詩中的“姑娘”有不同的理解,有人認為“姑娘”就是“我”,有人認為“姑娘”相當于“我”心中的理想,還有人認為,“姑娘”就是“姑娘”,沒有其他意思。你有什么看法?)

  (開放題目,讓學生們自由發揮,鼓勵學生們發表獨特見解,言之成理即可。)

  活動3活動:三、走出雨巷拓展延伸

  向學生展示詩歌《雨巷》衍生的其他藝術形式。

  (1)學生改寫作品:萊州六中高二一二班的博客

  (2)歌曲《雨巷》陳瑞

  (3)春晚舞蹈《小城雨巷》

  (4)改編歌詞陳偉的《水鄉新娘》

  (5)繪畫《雨巷》

  設計意圖:開拓學生思路,增長學生見識,激發學生興趣,加深學生印象。

  活動4作業:四、課后作業

  搜集整理古代詩歌中具有象征意義的意象,并分析其象征意義。

  可以用“”竹、松、荷、月、流水,烏鴉、寒蟬、白云……“等意象,”也可以讓同學們自由搜集自己喜歡的意象,寫出賞析性文字,在下節課進行交流。

  設計意圖:“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為了讓學生能學以致用,強化學習目標,學會用意象鑒賞詩歌我設計了以上拓展練習。

  活動5測試:同步測試試題

  《雨巷》同步檢測試題

  一、積累與運用

  1、下列各組中加粗字注音無誤的一項是()

  A、撐(zhǎng)著彷(páng)徨凄(qī)清巷(xiàng)道

  B、彳亍(chì chù)凄婉(wǎn)頹圮(pǐ)迷茫(méng)

  C、河畔(pàn)蕩漾(yàng)青荇(xìng)長篙(gāo)

  D、斑斕(lán)沉淀(dìng)似(sì)的泥(nì)古

  2、下面四項中,詩歌節奏劃分錯誤的一項是()

  A、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

  B、波光里的/艷影,//在我的/心頭蕩漾

  C、她//彷徨在/這寂寥的雨巷

  D、一個/丁香一樣的/結著愁怨的//姑娘

  3、下面是關于“新詩”的一些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現代詩歌的主流是“新詩”。

  B、“新詩”是五四新文化運動時期創造和發展起來的一種新詩體。

  C、“新詩”打破了近體詩嚴格的格律束縛,創造了很多新樣式,語言上運用現代白話。

  D、“新詩”不必講究格律,不必講究押韻。

  4、填空。

  (1)像夢中飄過一枝丁香的,________;她靜默地遠了,遠了,________,________。

  (2)輕輕的我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閱讀《雨巷》的開頭和結尾兩節,回答8~9題。

  撐著油紙傘,獨自

  彷徨在悠長、悠長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著

  一個丁香一樣的

  結著愁怨的姑娘。

  撐著油紙傘,獨自

  彷徨在悠長,悠長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飄過

  一個丁香一樣的

  結著愁怨的姑娘。

  5、詩一開始用“悠長”“寂寥”的雨巷表明了居住地的________,以細雨表現了________的天氣特點。

  6、結尾重復了開頭,它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但把“逢著”改為“飄過”,又說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態特征。

  三拓展與創新

  7、“花非花,霧非霧,夜半來,天明去。來如春夢幾多時?去似朝云無覓處。”白居易的詩以語言淺近著稱,意境顯露,但這首《花非花》,卻頗有些朦朧味兒,詩中表達了對生活中存在過而又消逝了的美好的人與物的追念、惋惜之情。學了戴望舒的《雨巷》,你也來談談《花非花》的朦朧之美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歌詞賞析

  8、下面是由雨如笙改寫《雨巷》的歌詞《那條雨巷那場雨》,從藝術層面再來感受戴望舒的詩,你一定會有新的體味。

  那條雨巷那場雨

  《獨白》驚鴻般的相遇同一條雨巷另一場雨

  讓我相信了一見鐘情,重疊所有思念情緒

  雨下你如此美麗,你撐著油傘一步步靠近

  而屋檐下的你我油傘當不住梨渦如雨

  只是一場偶遇,纏綿的雨滴。一點點,一滴滴

  一場誤會的美麗。因為你因為這際遇

  悠長雨巷你敲了哪家的門躲過這雨

  那一條雨巷的那場雨憂郁的雨巷美麗的秋雨

  一個屋檐底下相遇誰在勾畫那一抹記憶

  你只低著頭卻沒有看我究竟誰讓你傷了心

  如水的唇邊淚痕清淅眼淚滴滴落成雨

  驚鴻的相遇。太浪漫。太美麗是否暗戀就像這一場雨

  因為雨因為這美麗誰勾住那幽怨的淚滴

  一場偶遇我的眼中除了雨誰把這滴淚拾撿起

  只剩下你寫滿了我的記憶

  參考答案:

  1、C(A、zhǎng—chēng B、méng—máng D、dìng—diàn sì—shì)

  2、B(應在“自頭”后斷開,而不是在“我的”之后)

  3、D(格律詩講求格律、押韻)

  4、(1)我身旁飄過這女郎到了頹圮的籬墻走盡這雨巷

  (2)正如我輕輕的來我輕輕的招手作別西天的云彩

  5、幽僻陰沉、郁悶

  6、形成回環疊唱的效果;表明了追求理想的堅貞與執著這種追求的虛幻與迷惘,反映了詩人當時復雜、矛盾。

  7、“花——非花,霧——非霧”,先就給人一種捉摸不定的感覺。“非花”“非霧”均系否定,卻包含著一個不言而喻的前提:似花似霧。這里取喻于花和霧,比方所喻之物短暫易逝,難持長久。“夜來者”春夢也,雖美卻短暫,于是引來一問“來如春夢幾多時”;“天明”見者朝霞也,雖美卻易幻滅,于是引來一嘆“去似朝云無覓處”。一連串比喻環環相扣,反復以鮮明的形象突出一個未曾說明的喻意,朦朧含蓄。

  8 、略。

《雨巷》語文教案2

  【教學目標】

  1、誦讀詩歌,感受戴望舒詩歌的音韻美。

  2、品味意象,體悟詩歌朦朧幽婉的意境美。

  3、領悟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詩歌的情境美。

  【教學重點】

  分析理解詩中“姑娘”、“我”等意象,及其象征意味。

  【教學難點】

  對作品中“姑娘”含義的解讀及作者身上體現的執著美。

  【教學方法】

  誦讀法、問題法、討論法、點撥法。

  【教學手段】

  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北方的胡同,滿目塵土,風起處刮著彌天的黃沙,上海的里弄,鱗次櫛比的人家,擁擠得喘不過氣,江南的小巷悠長而又寂寥,走過雪月風花,走過杏花春雨,走過丁香般結著愁怨的姑娘。有過夢,有過淚花,更有著怒放的紅芍藥。江南的小巷是一篇飄逸恬靜的散文。

  下面我們就一起走進戴望舒的雨巷,來體味江南巷之美,詩之美。

  二、整體感知

  1、自由朗誦全詩,正音:

  彷徨(páng huáng)

  彳亍(chì chù)

  頹圮(tuí pǐ)

  寂寥(jì liáo)

  惆悵(chóu chàng)

  2、現在請大家再放聲朗誦一下這首詩歌,請注意感情和節奏的把握。

  3、提問:應該用什么語調來讀?

  幽怨、低沉。

  教師總結:是的,詩中沒有大江東去似的豪邁,也沒有涓涓細流似的清麗明快,而是籠罩著一種淡淡的憂愁。

  4、再請一位學生讀首詩。

  5、朗讀指導:現在請大家欣賞一下全詩的朗讀,也隨著朗讀來看一看怎樣的`江南雨巷。

  注意:朗讀節奏、重音、語速。

  (課件播放配樂朗誦)

  三、賞美品美

  1、品讀意象,體意境之美:

  (過渡)舒緩的旋律,淡淡的憂傷,把我們帶到了迷蒙的江南,如煙的雨巷。大家想一想,當你沉浸在憂傷之中時,是否想過是什么因素造成了它的憂傷之美?

  ⑴請再放開聲音朗讀,邊讀邊思考。有想法和同桌之間互相討論一下。

  ⑵學生自由發言:

  點撥:丁香花開在暮春時節,開花為白色或紫色,丁香花雖美,但容易凋謝。所以丁香為象征的姑娘也是容易消失離去的。詩人們對著丁香往往傷春,說丁香是愁品。在我國古典詩詞中,丁香象征著美麗、高潔、愁怨。如李商隱的詩“芭蕉不展丁香結,同向春風各自愁”,李璟的詩“青鳥不傳云外信,丁香空結雨中愁”。

  歸納學生發言,幻燈片:

  油紙傘:復古、懷舊,迷蒙。

  雨巷:悠長、寂寥、迷茫。

  頹圮的籬墻:破敗、荒涼。

  丁香:美麗、高潔、愁怨。

  教師總結:看到油紙傘我們會想起斷橋,想起白娘子與許仙相會的旖旎傳說,想起丹青繪就的江南煙雨,想起少女玲瓏的舞姿,想起歌曲動聽旋律。“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淅淅瀝瀝的春雨滴落在油紙上,想起寂寥的音響,自在飛花、無邊絲雨之中,一個長發披肩的女子從頹圮的籬墻邊裊裊走來,攜著一縷丁香花的幽香,載著一懷焉然極致的心事,有嘆息,但不哀傷,有顧盼,但不凄然。我們仿佛置身于江南雨巷中,感受到一種幽深空蒙、迷離縹緲的意境美。

  2、誦讀詩歌,感音韻之美:

  (過渡)有人說,詩是情感的鈾,語言的鉆石。的確,詩就像一條流淌的河,像一首繞梁的歌,當我們沉浸在“雨巷詩人”為我們營造的憂郁凄美的意境中時,是否感受到另一種美呢?

  ⑴指名朗讀,讀出情感。

  ⑵提問:我們感受到詩的總體節奏是舒緩悠揚的,詩人是通過怎樣的語言處理造成的呢?

  明確:

  ①、每行三頓。

  ②、單字頓都設在行首。

  ③、復沓手法的運用。

  ④、疊詞的妙用。

  ⑤、詩的押韻,每節押“ang”韻二、三次。

  ⑥、使用排比。

  ⑦、大量帶有很濃情緒色彩的詞:寂寥、愁怨、冷清、太息、凄婉、頹圮、憂愁。

  ⑧、雙聲疊韻詞:芬芳、彷徨、惆悵。

  教師總結:這些手法的運用形成了一種悠長舒緩、低沉徘徊的旋律,營造了一種凄婉迷茫的意境,加強了詩歌的抒情色彩,形成了一種音韻美。

  3、探究意象,悟情境之美:

  (過渡)文學欣賞中有一句經典名言: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不同的人對文學作品中的形象有不同的理解。這首詩中抒情主人公“我”彷徨在寂寥、悠長的雨巷就是希望逢著一個丁香一樣的姑娘,丁香姑娘有何含義呢?

  討論:《雨巷》是一首含蓄的詩。人們對這首詩中的“姑娘”有不同的理解,有人認為,“姑娘”就是“我”,有人認為“姑娘”相當于“我”心中的理想,還有人認為,“姑娘”就是姑娘,沒有其他意思。你有什么看法?

  點撥:

  ⑴根據本文故事情節看:

  愛情詩。

  ⑵從詩歌傳統角度看:

  理想。

  屈原《離騷》“香草美人”象征高貴的愛國精神;

  郭沫若《爐中煤》“年輕女郎”意象象征祖國。

  ⑶知人論世,課件顯示背景(“我”的補充──另一層面的“我”,將來的“我”)

  教師總結:無論怎樣理解姑娘的形象,我們看到詩人最終都沒有放棄對姑娘的期望,沒有放棄對美與理想的孜孜追求,盡管在詩人求索的過程中有惆悵、迷茫、失落和感傷。所以,有人說戴望舒是一名略帶著一絲憂怨的尋夢者,在他身上體現著一種苦苦追夢的執著美。

  四、結語

  美是豐富多彩的,清麗明快是一種美,隱逸曠達是一種美,同樣舒緩低沉、憂郁凄涼也是一種美,戴望舒的雨巷讓我們感受到了這種別樣的美。最后,讓我們再次走進戴望舒,走進他的雨巷。

  (課件播放朗誦)

  五、作業

  試依照《雨巷》一詩的情境,展開合理的想象,描述一下你心目中的“丁香一樣的姑娘”。

  【板書設計】

  意境美──音韻美──執著美

《雨巷》語文教案3

  一、教學內容分析

  本課是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人教版語文必修1第一單元第二課。朱光潛先生曾說過:"詩比別類文學較謹嚴、較純粹、較精微。""一切純文學都要有詩的特質。"學習詩歌,對學生而言,無疑是對其認知體系以及情感、想象力所進行的一次美的洗禮。我們的教學設計應立足于詩歌的審美和情感這一維度,覆蓋到從內容到形式的方方面面。也是圍繞這個教學主旨,擬探討以下兩個大層面的問題:一是從詩歌的憂郁情懷中去感悟詩人情感個性的幾種具體體現,如孤獨、幽怨、迷惘和執著的追求等。二是分析詩歌形式的獨具匠心,如意象選擇的朦朧傷感、意象構成的獨特性和語言的形象生動、含蓄蘊藉等特點,最后可以組織學生就詩歌的深層內蘊進行討論,讓學生從內容到形式全方位體會詩歌的美,并學會一些基本的鑒賞方法。

  二、學生學習情況分析

  對于中國古代詩歌,高一學生基本上有了一定程度的積累,一些膾炙人口的名篇多半學生可以做到爛熟于胸。他們對中國現代詩歌也并不陌生,一些學生還寫過一些自由體的小詩。同時,有相當一部分學生對一些時下流行的唯美抒情文字也有所偏好,這些都將成為《雨巷》教學的基礎依托和興趣點所在。《雨巷》的古典意境美和格式音韻的和諧美,學生在誦讀及教師的點撥下應該不難領會,但對于《雨巷》意象的朦朧隱曲以及深層意蘊的理解,可能會因學生的情感稟賦和語文基礎的差異出現不同程度的學習困難。這部分內容在教學設置上應該靈活開放一些,可創設各種情境,利用相關資料進行印證融通,多角度多方位地引導學生置身其間,疏通學生的思維路徑。

  三、設計思想

  "沒有生命元素就沒有詩",詩歌是人類生命體驗最凝練的表達,因而詩歌教學不可單純從文章學角度對詩歌進行斷章取義的理性分析和中心主旨的挖掘,而應本著"尊重與要求"的教學理念,從教師"主導"地位出發引導學生作為"主體"的自我體驗,在走進作者的內心天地的同時構筑自己的體驗空間。在合作、探究的小組活動中倡導教學的多元化和開放性,以多變的教學形式應不變的審美和情感宗旨。在師生互動交流中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聆聽他們對詩歌和人生的理解,同時教會學生把握好詩歌詮釋的邊界,并要求他們將教學內容落到實處。針對部分程度好的學生,課外可就他們的興趣進行單獨指導,目送他們在詩的道路上漸行漸遠。

  四、教學目標

  在誦讀和小組研究性活動中品味詩歌意象、進入詩歌意境、領悟作者的情感。

  理解和把握詩歌的藝術形象和作者的憂郁情懷,培養學生對詩歌的整體感知和體驗能力,初步掌握現代詩歌的基本鑒賞方法。

  真正體會詩歌的音韻美、畫面感以及朦朧幽婉的意境美,正確看待詩人的孤獨和憂傷,培養學生審美感悟力和想象力。

  五、教學重點和難點

  首先應對學生的詩歌誦讀給予更細致的指導,包括訓練朗誦的語音語速、斷句停頓、重音等方面,同時還應引導學生在詩歌形象的感受中讀出詩歌的情感。其次,讓學生貼切地感悟詩歌朦朧意境中所傳達的細膩情感是教學的重點難點所在,需要賞析時對詩歌進行整體與細節上的情感氛圍營造,必要時作適當的橫縱向拓展,幫助學生理解。再次,對詩歌中浸潤了古典情懷和江南風韻的意象,如"丁香花"、"雨巷"可作重點鋪展,在更富傳統文化氛圍的情境中,引導學生入境。

  六、教學過程設計

  1.導語

  艾青曾說:"每個詩人都有自己的一個詩神",戴望舒,一生留下的詩作僅有90多首,但他卻以獨到的技藝、纖巧的筆觸和詩作所流露出的幽怨之情刻畫出自己背后的詩神形象,在詩壇上獨樹一幟,成為現代詩派的代表。今天就讓我們共同走進為其贏得"雨巷詩人"聲譽的成名詩作《雨巷》。

  2.品讀入境

  (1)自由大聲朗讀。

  (2)有感情地小聲讀,讀完之后在紙上寫下自己的直覺感受和原初體驗。

  (3)嘗試"美讀",揣摩朗讀技巧。

  課件展示:現代詩歌朗讀要領

  ①確定情感基調②確立語速③確定輕讀重讀及音長音短。4確定詩句的'停頓

  (學生揣摩朗讀,教師作適當指導)

  (4)請學生朗讀,教師評點,擇取部分進行范讀。

  3.探究賞析

  (1)讀完全詩后你的感受是什么,詩歌傳達出詩人怎樣的情感?

  學生作答:憂愁、感傷、寂寥、迷惘等。

  明確:①整首詩字字句句都在訴說著"我"的心曲,暢訴著"我"的夢想、"我"的失望和"我"的執著追求。②"我"是一個"獨自徘徊"的孤獨者、在"寂寥""夢一般""凄婉迷茫"的路途中糾結著幽怨、迷惘,但又是那樣熱切地"希望逢著一個丁香一樣的姑娘",執著地等待著。③這孤獨、幽怨、迷惘、追求恰也是詩人人生的一個縮寫,是他情感個性的幾種具體的表現。

  資料呈現:《雨巷》創作時詩人的人生經歷。

  ①戴望舒出生于一個銀行職員家庭,雖然不太富有,生活也是無憂無慮。然而一場天花給他臉上留下了片片瘢痕,這生理上的缺陷,在那個缺乏真誠、友愛和同情心的社會中,常常被當作取笑的把柄,詩人的性格從此變得非常沉郁。

  --性格的憂郁

  ②五四運動雖然震醒了他,但這只不過是一閃而逝的火花,因為沒有成熟的思想僅憑幼稚的熱情是經不住交替時代的狂風惡浪的。面對革命的長期性、曲折性和艱巨性,沒有也不可能有清醒認識的他只有避居在松江施蟄存的家中"去咀嚼這個時代做中國人的苦惱去了"。

  --時代的憂郁

  ③匿居松江期間,詩人對施蟄存的妹妹絳年產生了愛慕之情,但生理的缺陷使詩人心中滿溢著自卑感,給本來甜蜜的初戀罩上了一層無形的陰影。沒有真誠的理解,愛情之花注定要枯萎,他終于與戀人分手了。

  --愛情的憂郁

  思考:透過這些材料,結合《雨巷》你受到哪些啟示?

  學生自由發言,針對學生各個層面的思考,適當地給予評點。

  歸結:阿德勒說:"了解一種生活樣式就像了解一位詩人的作品一樣"。反過來說,"個人的生活樣式也是一種最豐富和最復雜的作品"。詩人的人生經歷養就了他的情感個性,而這種情感個性在他的作品中也巨細無遺地展現出來,戴望舒的人生際遇中似乎擺脫不了憂郁的縈繞,而《雨巷》也不可避免地沾染上這種憂郁的情緒,甚至可以說他的創作會直接受到其人生際遇的影響。

  (2)你怎么看待"憂郁",它美嗎?

  學生自由發言:美,與多愁善感、脆弱、飄渺、消沉等因素相關。

  歸結:古今中外,的確有很大一部分藝術家對憂郁偏愛有加,憂郁對他們來說是一種宗教,一種精神的安慰。雪萊說得好:"傾聽最哀傷的思緒才是我們最甜美的歌。"作為象征主義的重要代表人物波德萊爾,曾對戴望舒發生過很大的影響,他也認為憂郁乃是美出色的伴侶,并說很難想象美沒有不幸伴隨。彌爾頓視憂郁為"賢明圣潔的女神";代爾說憂郁是甜蜜的音樂;濟慈"幾乎愛上了給人撫慰的死神";拉馬丁喜愛大自然的悲涼;弗萊契堅信:"沒有什么比可愛的憂郁更優雅甜蜜"。為什么憂郁是美的呢?可以說憂郁同"沉思""脆弱"相關,又同時表征著一種"寧靜",憂郁是一種愁心、一種柔腸。一個憂郁的人往往沉緬于個人的憂郁而不把自己放之于眾生,暖意的心腸抗拒著人世的冰涼或刺傷。從深層看,憂郁的實質乃是對生的愁思,對生命方方面面的迷惘憂慮,這種憂思蘊含著對生的無助疲軟的掙扎,這種掙扎代表著不麻木,代表著抗爭,它是力量,是美。戴望舒的憂郁也來自內心寧靜中產生一份迷惘和哀思,這種哀思的緣由且不去追問,但它至少是一種非麻木狀態下的靜默的渴望,一種隱性的抗爭。

  (3)那么詩歌中的憂郁美又是如何傳達出來了的呢?下面我們進行分組討論,大家可以從詩歌意象和語言特色二個方面來探討一下作者在詩歌形式上的獨運匠心。

  小組討論,推舉發言人發言,教師評點。

  歸結:意象朦朧、傷感。"悠長又寂寥的雨巷"、"丁香一樣地結著愁怨的姑娘","頹圮的籬墻","雨的哀曲",從物象的選擇,到物象的顏色狀態以及賦予其上的感情都透露著一種朦朧的哀怨,我們可以想象在詩人所營造的音樂氛圍里,江南的雨巷、江南的油紙傘,詩人彷徨的暗影漸漸淡出…他的身旁"象夢一般地"飄過一個女郎,這樣一個憂怨的"丁香"姑娘是詩人"希望逢著"的。

  ①"丁香"姑娘。詩人化用古典詩詞"芭蕉不展丁香結"(李商隱《代贈》)、"丁香空結雨中愁"(李璟《浣溪沙》)中的"丁香"形象。丁香花開花在暮春時節,詩人們對著丁香往往傷春,說丁香是愁品。丁香花白色或紫色,顏色都不輕佻。常常贏得潔身自好的詩人的青睞。總之,丁香是美麗、高潔、愁怨三位一體的象征,雨中的丁香更是增添了許多的愁怨和凄美。而且丁香花雖美,但容易凋謝,所以,以丁香為象征的姑娘也是容易消失離去的。我們看到,由單純的丁香結作愁心的借喻,變成了一個含著憂愁的美好形象的化身,這個形象包含了作者對生的美感意識,這正是唯有哀傷可以安慰哀傷,唯有憂愁可以理解憂愁。"丁香"姑娘雖然"象夢一般地"飄過,"凄婉迷茫",又"在雨的哀曲里"消散了她的芬芳和惆悵,但她的憂愁短暫地安撫了詩人的心靈。

  ②雨巷。作者幼小時住在杭州大塔兒巷8號。他小學、中學走的都是長長的青石板路。狹長的小巷本來就讓人感到幽深、寂靜,再加上雨打房檐,滴滴答答,濕漉漉的小徑,人跡稀疏,平添幾分凄清傷感。小巷綿延,看不到盡頭,左右高墻堆砌,日久班駁,置身其間免不了要愁腸百轉。

  ③油紙傘。這是件真實的雨具,在特殊環境下會構成更典型的意象。雨打油傘的意境是朦朧迷蒙的,況且油紙傘本身又具有復古、懷舊、神秘的特點,而且能和雨巷很好地結合起來。時間是在暮春,在寂寥的雨下,撐一傘風雨獨立銷魂的形象,多少會因這個小小的道具更顯得絕塵飄逸、幽渺迷離,而一種淡淡的感傷也會夢境般彌散開來。

  語言:形象生動,含蓄蘊藉,體現出一種散文美和音樂美。這都得益于他深厚的中國古典詩詞的功底。"丁香一樣"的設喻將"憂愁"這一抽象概念寓于具體事物中表現,更形象地表現了這"愁"的特殊性,彷徨、寂寥、愁怨、冷漠、凄清,惆悵等一系列雙音節詞語的運用,很好地表現了詩人朦朧而又感傷的情緒,況且其中的雙聲疊韻詞本身就具有音韻和節奏美,把它們巧妙地放在詩行中,形成了精巧優美,舒緩涌動而又迷蒙空靈的意境。

  4.問題質疑

  資料呈現:

  在《雨巷》的深層意蘊的探究中,一些研究者從作品產生的時代氛圍出發,認為1927年反動派對革命者的血腥屠殺所造成的白色恐怖,是詩人陷入迷惘的客觀原因,《雨巷》就是一部分進步青年在失望中渴求新的希望心境的反映。"詩人把當時的黑暗而沉悶的社會現實暗喻為悠長狹窄而寂寥的'雨巷';而詩人自己就是這樣的雨巷中彷徨的孤獨者。他在孤寂中懷著一個美好的希望。希望有一種美好的理想出現在自己面前。詩人筆下'丁香一樣的'姑娘,就是這種美好理想的象征。"對此,你是怎樣看待這個問題的?

  學生討論、發言,教師作結。

  明確:這種解釋確實有其存在的合理性,而且使《雨巷》中迷惘的情絲升華為一種積極的因素。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時代的氛圍,是否會滲入一切詩的內蘊中,這便與抒情詩的主人公的主體感受息息相關了。從前面我們所給出的戴望舒的人生際遇的幾重憂郁中,我們也完全有理由將這首詩看成是一首愛戀詩,就戴望舒《雨巷》的創作來說,這篇詩作成于1927年,發表在1928年的《小說月報》上,這個時期,參加過中國共青團的戴望舒不僅革命的熱情已經消退或淡化,而且對施絳年的愛戀與追慕,正是他難于排遣的"情結"。由此可以說,不管是深有意識的,還是潛意識的,都會使后者溶入他的胸懷,潛入他的詩篇。事實上,《雨巷》以前的詩作,作為一個系列加以參照,也大多屬于愛情詩;《雨巷》以后的詩也多為個人情緒的抒發。這樣看來,把《雨巷》突然和時代的憂患勾連起來,便顯得有些隔膜,而難于使人接受。由此我們可以這樣認為,《雨巷》中所抒發的愛的憂怨和失落的情懷,實際應該是生活本真的寫照,而作為抒情詩中的詩人的自我,則宣泄著人類純真的愛戀和自然涌動的生命精神。

  5.作業

  (1)背誦《雨巷》

  (2)搜集戴望舒其他詩作,以《我看戴望舒》為題寫一篇短論,字數400字左右。

  七、教學反思

  詩歌教學容易流于空泛和形式化,對于像《雨巷》這樣朦朧意境的現代詩更需要反復斟酌。理想的詩歌教學應以引導學生審美體驗的達成為宏旨,拿捏好虛實之間的尺度,在營造整體美感的氛圍中將教學指向明確化,讓學生在個體體驗中進入詩歌的內部世界,體味作者的情感。本篇教學設計在對《雨巷》所傳達的情感傾向的引導上注重多方位映射和多指向性,讓學生在對詩人生平資料的大面積占有之上和對主要意象的立體式解讀之中達到對《雨巷》的情感共鳴。

  八、點評

  鑒賞文學作品是一種積極的審美活動,主體精神的投入、情感的活躍是最基本的要求,因此,詩歌教學不能只有理性的分析而沒有審美的體驗。

  本篇教學設計是一種開放的體驗模式,從詩歌的情感切入,重在引領學生將詩人情感"內化"為自我體驗,并最終獲取"獨我"的藝術感受和思考。教學過程既尊重學生對作品的初始反映,又有效地發揮教師的指導職責,能夠根據教學目的篩選和利用一些學術資料,化繁為簡,深入淺出,便于學生接受卻又不顯學究氣,整個過程解讀與資料互證,感悟和探究兼顧。意象與詩歌語言的鑒賞也做到重點突出,詳略得當。

  "問題質疑"環節,有利于學生富有創意地建構文本意義,也培養了學生多視角的閱讀思維習慣。

《雨巷》語文教案4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有感情地朗讀全詩;有選擇地品讀詩中意象和象征意味;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從詩內走向詩外,或展讀或創作。

  過程與方法:美讀法、比較法、探究法、體驗法。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感悟詩歌的意境美和內涵美,培養審美力。

  【教學重難點】

  品味本詩的情感與意象。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導語

  導語一:戴望舒的《雨巷》,是中國現代詩歌中最美的一首,作者也因此被稱為“雨巷詩人”。我初見《雨巷》,便被其詩意詩境詩情驚艷,愛不釋手,時時讀之背之思之寫之,深入骨髓再也忘不了。這節課,我將帶領你們走進《雨巷》,開啟一段唯美的詩歌之旅(板書課題)

  導語二:要了解古代詩歌,我們不能不讀唐詩宋詞;而要了解現代詩歌,我們不能不讀徐志摩的《再別康橋》戴望舒的《雨巷》。為什么這么說呢?這節課,就讓我們一起走進戴望舒的《雨巷》,去一探究竟。(板書課題)

  導語三:隨機應變,應景導入。(板書課題)

  一、美讀 走進雨巷

  1.教師范讀,營造氛圍;學生靜靜聆聽,靜靜感受。

  2.你聽出了什么?(學生自由發言,明確感情基調:凄美、感傷)

  可以用這樣的`句子表達:“我聽出了雨巷的-------之美”

  3.學生試讀:挑你最喜歡的一節來朗讀一下。

  (個讀,生評,師評)(注意節拍押韻,注意語調高低、語速快慢、語氣輕重)

  4.配樂朗讀。

  小結:化我入境,通過聲音讀出字的質感、句的情感、篇的美感,做到 “聲情并茂” (板書)。

  二、品讀 感悟雨巷

  1.請你找一找:這首詩中作者描繪了哪兩個主要意象? (雨巷 丁香或丁香一樣的姑娘)

  2.請你換一換:在描寫丁香般的姑娘這一意象時,能不能用別的替代丁香?

  △可不可用蓮花替代?(沒有愁怨)

  △可不可用芭蕉替代?(沒有高潔)

  插入:丁香在古詩中的含義(美麗、高潔、憂愁)

  芭蕉不展丁香結,同向春風各自愁。——李商隱《代贈》

  青鳥不傳云外信,丁香空結雨中愁。——李璟《浣溪沙》

  含春雨。結愁千緒,似憶江南主。——王十朋《點絳唇 素香丁香》

  小結:因此,選擇意象時,一定要做到“象情并茂”(板書)。

  3.請你想一想:為什么要讓“我”與“姑娘”在“雨巷”中而不是別的什么地方邂逅?“雨巷”象征了什么?

  ▽“雨巷”換成車水馬龍的大街如何?(太快)

  ▽“雨巷”換成燈紅酒綠的ktv如何?(太鬧)

  小結:由此觀之,“雨巷”是一種意象,更是一種意境,這種意境有利于作者抒發感情,達到“境情并茂”(板書)。

  4.請你猜一猜:老師會把上面的板書勾勒成什么?(一把雨傘或者一個雨字)

  5.請你議一議:《雨巷》,有人說它是愛情詩,有人說它是政治詩,還有人說它是哲理詩?你的觀點呢?

  “一千個讀者,一千個哈姆雷特”,不同的讀者,不同的解讀,期待你的個性解讀……

  姑娘==姑娘 愛情詩;姑娘==我 政治詩; 姑娘==理想 哲理詩

  插入:作者簡介、寫作背景。

  學生討論探究,言之成理即可,不求好答案,只求會思考。

  6.請你寫一寫:

  ①請你根據《雨巷》內容,改寫《青玉案·元夕》最后一句“燈火闌珊處”。

  ②描述你心目中的“丁香般的姑娘”的形象。

  ③從“雨巷、丁香、油紙傘、籬墻”4個意象中選擇一個,寫一首詩。

  (任選一個,此處機動處理)

  插入片段作文:《丁香般的姑娘》(吳品云)

  《丁香般的姑娘》(鄧桃芳)

  三、展讀 領取雨巷

  《<雨巷>對話版》(吳品云)(朗讀此詩 機動)

  《淚中雨巷》(吳品云)

  《邂逅雨巷》(賴廣祥)

  《走過人生的雨巷》(賴廣祥)

  《丁香花》(歌曲 唐磊演唱)

  結語

  濕漉漉的天氣,濕漉漉的雨巷,濕漉漉的心情,撐著油紙傘的我,丁香一樣的姑娘……

  戴望舒的雨巷,美麗而浪漫,朦朧而憂傷,讓我們回味綿長,久久難忘……

  配樂詩朗誦視頻欣賞:《雨巷》吳品云朗誦(機動)

《雨巷》語文教案5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初步感受現代詩歌的語言特點。

  【過程與方法】

  通過學生小組合作探討,掌握學習現代詩歌的方法,鍛煉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樹立起對作家的尊重、對作品喜愛的態度。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

  感受現代詩歌的語言特點。

  【難點】

  體會文章深邃的'寓意。

  三、教學方法

  朗讀法、設置情境法。

  四、教學過程

  (一)情境創設,激發興趣

  播放《丁香花》,并順勢導入新課《雨巷》。

  (二)知人論世,整體感知

  1.簡介作者以及寫作背景、

  2.教師配樂范讀全文,同學聽讀,初步感知文意。要求學生理解生字詞,體會語氣。

  3.學生自由朗讀課文,并指導學生如何斷句。

  4.感知本文的情感基調以及主要講述了一個怎樣的故事。

  (三)深入研讀,體會情感

  學生按語文興趣小組分組討論PPT展示的問題串,10分鐘時間后,指名學生具體分析問題的答案。

  1.本文描寫了哪些意象?創造了怎樣的意境?選取這些意象有怎樣的表達效果?

  2.姑娘象征著什么?

  3.本首詩歌的情感主題是什么?

  4.賞析本詩的藝術特色。

  (四)拓展延伸,發散思維

  再一次一起聆聽《雨巷》。

  (五)小結作業,鞏固提高

  1.師生共同總結。

  2.舉辦詩朗誦比賽。

《雨巷》語文教案6

  一、學習目標:

  1、吟詠品讀,體味詩歌的情感

  2、把握意象,鑒賞詩歌的意境

  二、檢查預習:

  1、檢查學案中自學導引部分,整體感知詩歌

  展示學生的自學成果把握詩歌的感情基調

  “讀”——反復吟讀,體會感情

  2、指導學生朗讀詩歌

  三、合作交流,深入探究:(品味,感悟)

  “品”——分析意象,賞析語言;“悟”——把握形象,加深理解:

  1、本詩在意象的選擇上獨具特色,請同學們找出本詩中的意象并說說這些意象的作用

  (雨巷,丁香,油紙傘,頹圮的籬墻等,這些意象營造了一種低沉,迷濛,凄美的氛圍)

  2、用簡潔的語言表述本詩的意境

  (本詩通過雨巷,丁香,油紙傘,頹圮的籬墻等意象向我們描繪了一幅梅雨時節江南小巷的陰沉暗淡朦朧凄迷的圖景,從而表達了作者哀婉,惆悵,凄迷,失落的情感)

  3、品味下列詩句中劃線詞語或短語的好處

  a撐著油紙傘,獨自彷徨在悠長、悠長又寂寥的雨巷

  b她彷徨在這寂寥的雨巷,撐著油紙傘像我一樣,像我一樣地默默彳亍著冷漠,凄清,又惆悵

  c她飄過像夢一般地,像夢一般地凄婉迷茫

  d她默默的走近走近,又投出太息一般的眼光

  e她靜默的遠了遠了,到了頹圮的籬墻,走盡這雨巷

  (例句分析a:反復辭格的使用好處是起強調作用,強調雨巷的幽深和深邃,和哀怨的感情基調相吻合;形式上使語調舒緩)

  4、詩歌中的'姑娘留給你怎樣的印象?請結合詩句來賞析

  (這是一位清新淡雅,楚楚動人,輕盈空靈,但又幽怨,哀婉,惆悵滿腹的江南女子的形象)

  5、詩人為什么希望逢著一位丁香一樣的姑娘而不是其他的姑娘?

  (結合丁香花的特點和本詩的感情基調分析;結合本詩的意境來分析;結合詩人內心的情感來分析;深化到本詩的主旨)

  四、拓展提高:

  任選《雨巷》中你最喜歡的一兩小節改寫為散文,要求符合本詩的意境,字數100字左右

  (要求:語言優美,意象全面,意境吻合,符合感情基調)

  五、小結:

  在這夢一般的嘆息中,在那幽幽的眼神里,我們欣賞完了戴望舒的雨巷,在詩歌的王國里我們深刻的體悟到了凄美的哀怨,在繆斯的殿堂里,我們進行了一次心靈的洗禮但是在生活中我們要走出迷茫的雨巷,走出迷惘的時代,走出這種迷濛的憂郁,在生活中只要用心,就會尋找到心目中的那個美麗卻不憂傷的姑娘

  再次聆聽專家的朗讀,感受詩歌的魅力

  六、布置作業:(二選一)

  1、試比較《雨巷》和《再別康橋》,反復誦讀兩首詩歌,來體味兩首詩的回環往復的音樂美,寫一段賞析性的文字(100字左右)

  (一葦之航):①品讀《詩經蒹葭》體味詩歌的節奏美

  蒹葭【詩經·國風·秦風】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謂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從之,道阻且躋;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謂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從之,道阻且右;溯游從之,宛在水中沚

  ②背誦《再別康橋》第一節和第七節,體味詩歌回環往復的音韻美

  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我輕輕的招手,作別西天的云彩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來;我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云彩

  2、將下面的一段散文改寫成一首現代詩歌,要求符合情境,

  冥色四合,倦鳥投林,歸家的牧童橫坐在牛背上,信口吹著無韻的短笛我的書滑落在地上,看見他們遠去的背影,我想:我也該歸去了吧?然而關山重隔,云水茫茫,我將歸往何處?

《雨巷》語文教案7

  教學目標:

  1、了解作者及詩歌創作的時代背景。

  2、反復誦讀體會詩歌營造的意境。

  3、把握中心意象,深入體會詩人情感。

  教學重難點:

  1、反復誦讀體會詩歌營造的意境。

  2、把握中心意象,深入體會詩人情感。

  教學時數: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復習鑒賞詩歌的方法:一、知人論世。二,體會詩人的情感。三、抓住意象

  意象:詩歌中蘊涵著詩人思想情感的景象或物象。

  意境:由意象營造出的客觀景物和主觀情 感相融合而形成的藝術境界或氛圍。(幻燈)

  在詩歌中,由一個或幾個意象所形成的氛圍,這個氛圍有一個特定的名稱:意境。

  如“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營造了一個寧靜,幽深,略帶感傷的意境。

  二、作者簡介

  戴望舒(1905—1950),浙江杭縣人。中國現代著名詩人。1925年入上海復旦大學學習發文,開始受法國象征派影響。1928年開始創作現代派詩歌。著有詩集:《我的記憶》(《雨巷》收入其中)《望舒草》《望舒詩稿》《災難的歲月》,早期詩歌多寫個人的孤寂心境,感傷氣息較重,因受西方象征派影響,意象朦朧、含蓄。代表就是《雨巷》。后期(抗戰爆發后)詩歌表現了熱愛祖國、憎恨侵略者的強烈情感和對美好未來的熱烈向往,詩風積極、明朗。代表作是《我用殘損的手掌》。

  (戴望舒短暫的一生,很不平靜。小時候一場天花,在他臉上留下疤痕,生理上這種缺陷,常常使他變成別人奚落的把柄,即使后來在詩歌上取得一些成就,但還是常常受到來自同行的嘲笑。文學上剛有點成就時,他喜歡上好友施蟄存的妹妹施絳平,但并沒有得到回應。戴望舒以跳樓相要挾,最后勉強答應和他訂婚,但要結婚條件是:要他出國留學,有一份穩定的收入。迫于無奈,1932年他去法國,當時生活很困難,靠翻譯生活。三年后聽到施絳平移情別戀的消息,他匆匆回國。結束了他近八年的戀情。第二年,1936年,與小他12歲的穆麗娟結婚,這場婚姻僅維持四年。1940年倆人離婚。兩年后,戴又與小他21歲的楊靜結婚。生了兩個女兒,到1948年又以離婚結束。建國后戴望舒被安排到國家新聞出版署工作,負責法文翻譯,但此時他哮喘病非常嚴重。1950年二月去世。)

  被譽為"雨巷詩人"的戴望舒,以短暫而傳奇的人生,代表了一代中國抒情詩人的內在品質,以至在他離世50多年后,詩歌依然名重詩壇,今天我們來學習這首做能代表他的人,最能代表他的成就的《雨巷》。

  三、賞析全詩

  (一)聽朗誦,正字正音(幻燈)

  彷徨(páng huáng)

  彳亍(chì chù)

  頹圮(tuí pǐ)

  寂寥(jì liáo)

  惆悵(chóu chàng)

  (二)學生自讀詩歌,整體感知

  學生自由朗讀,談談自己的初讀體驗。整體感受詩歌。

  師引導:你覺得這是一首什么詩,你認為它美嗎,美在何處?

  (意象美、意境美、音節美,至少要說出音節美:押韻、復沓、重疊)

  (目的,引導學生自讀習慣,自己理解詩歌。)

  (三)再讀本詩(找學生讀)

  1、說說你所感受到的《雨巷》的氛圍。

  詩歌是依靠形象來傳達思想感情的,雨巷是如此的凄清、哀婉,是哪些意象共同組成了這一情境呢?你能否展開想象勾勒一幅“雨巷”中的圖景?

  2、 同桌交流,找出本詩的意象。(幻燈)

  明確:丁香、雨巷、油紙傘、籬墻,

  3、首先看題目,這首詩最明顯的意象就是“雨巷”:

  小巷本來就讓人感到幽深,寂靜,再加上蒙蒙細雨,兩邊是靜默的人家,偶爾有人匆匆走過,意境充滿了朦朧美。可以“虛化”為一條“追求之路”,希望渺茫,徘徊不前.

  我們再看油紙傘,有一種古典,神秘,懷舊的感覺。還有頹圮的'籬墻,更有一種破敗,凄涼。這兩個意象和雨巷一起構成一個凄清,破敗,空寂的意境,是這個故事發生和主人公出現的一個大的背景。

  4、詩中一個重要的人物是:“丁香姑娘”,(幻燈)

  5、作者為何“希望逢著一個丁香一樣地\結著愁怨的姑娘”?為什么不是國色天香的牡丹? 不是不勝涼風的嬌羞的水蓮花? 不是一支春帶雨梨花?而非要是丁香呢?

  丁香花,丁香形狀象結,開在暮春時節,開花為白色或紫色,丁香花雖美,但容易凋謝。所以丁香為象征的姑娘也是容易消失離去的。詩人們對著丁香往往傷春,說丁香是愁品。在我國古典詩詞中,丁香象征著美麗、高潔、愁怨。如李商隱的詩“芭蕉不展丁香結,同向春風各自愁”,李璟的詩“青鳥不傳云外信,丁香空結雨中愁”等等。

  6、丁香姑娘的形象?

  明確:美麗,高潔,結著愁怨,彷徨; 冷漠, 凄清,又惆悵;太息,凄婉迷茫;靜默,消散

  (四)主旨理解

  1、詩人對“丁香姑娘”是怎樣的感情?

  明確:追求,向往

  2、那么,這個“姑娘”代表什么呢?結合下課后第二題。

  明確:(1)根據詩歌內容,姑娘就是姑娘,詩人當時22歲,說他沉醉于愛情,這是首愛情詩。

  (2)結合時代背景,姑娘是我心中的理想。

《雨巷》語文教案8

  [教學目標]:

  1、 朗讀品味,咀嚼詩歌語言,深入意境,把握意象的象征意義。

  2、激活學生感知、想象、體驗、認識等潛在能力。

  [教學方法]:

  1、 朗讀感悟法。

  2、 問題法。

  3、 演繹法。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我們昨天就已經學習了的《沁園春長沙》,大家可以感受到他的詩詞充滿豪情、催人奮進,有一種博大雄渾的美感。文學作品中的美所顯現出的形式是多樣的;不只是讓人愉悅的東西才美,那哀婉、凄美、感傷,能夠深深打動人心的東西同樣具有美的力量。今天,我們就來欣賞《雨巷》,從中體會詩歌給我們帶來的美感。

  二、誦讀、整體感知。

  1、集體朗讀,初步感知詩歌的感情基調。

  ①相信同學們已經預習過課文了,那就請大家一起帶著感情地朗讀一下這首詩。

  ②讀完全詩,你最強烈的情感體驗是什么?(憂愁的,哀傷的)

  ③是的,詩中沒有大江東去似的慷慨豪邁,也沒有涓涓細流似的輕快明麗,而是籠罩著一層淡淡的憂愁。那么,我們該用怎樣的感情基調去朗讀呢?(低沉的,感傷的)

  ④對,咱們把它概括為低沉幽怨,行嗎?(生表示贊同),那就讓我們讀出這種感覺來。

  2、請一位學生單獨朗讀。

  ①那么誰愿意來給我們大家朗讀一下呢?

  ②表揚一下。節奏把握得較好,能體現感傷憂愁的感情基調。

  3、這首詩中,詩人用了哪些詞語著意表現詩歌的這種凄美、感傷的基調?

  ①詩人在描寫我時,用了彷徨彳亍冷漠 凄清 惆悵等詞語來表現詩人的孤寂、迷惘的心情。

  ②在描寫姑娘時,用了哀怨又彷徨結著愁怨 凄婉迷茫表現了姑娘像我一樣的迷惘、彷徨。

  ③在描寫雨巷時,用了頹坦 寂寥兩個詞,描繪了一幅寂寞、凄清的雨巷圖

  三、簡介創作背景,作者生平

  1、大家讀了一遍,便有了這么多的感覺。的確,我們感覺到這首詩很低沉、傷感,充滿著愁緒和無奈。我為什么會這樣哀怨?為什么會產生這樣失落、惆悵的情感呢?讓我們來了解一下作者。

  明確:戴望舒(1905-1950),浙江杭縣人,現代詩人。主要有詩集《我的記憶》(包括《舊錦囊》、《雨巷》、《我的記憶》三輯,與1929年出版)、《望舒草》等。他是中國新詩發展中“現代派”的代表詩人,成名作《雨巷》被葉圣陶先生譽為“替新詩的音節開了一個新的紀元”,作者也由于此詩獲得“雨巷詩人”的稱號。

  《雨巷》產生的1927年夏天,是中國歷史上一個最黑暗的時代。反動派對革命者的血腥屠殺,造成了籠罩全國的白色恐怖。原來熱烈響應了革命的青年,一下子從火的高中墮入了夜的深淵。他們中的一部分人,找不到革命的前途。他們在痛苦中陷于彷徨迷惘,他們在失望中渴求著新的希望的出現,在陰暗中盼望飄起絢麗的彩霞。《雨巷》就是一部分進步青年這種心境的反映。

  四、內容理解。意象和象征。

  1、《雨巷》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創作的,原來詩人有著這樣的情感和經歷。因而,他會在詩歌里選取一些形象來傳達自己的思想感情。這些凝聚著詩人情感的形象,我們稱之為意象。下面我再請一位同學朗讀這首詩,其他的同學找一找這首詩中作者描繪了哪些意象?

  ①雨巷 ②丁香般的姑娘 ③我 ④油紙傘 ⑤頹圮的籬墻 ⑥太息一般的眼光

  明確:詩歌的意象不同于一般的形象,它是凝聚著詩人情感的形象。因此,這首詩中的主要意象有三個我丁香一樣的結著愁怨的姑娘雨巷。而其余幾個形象則屬于詩歌的細節。

  2、在描寫姑娘這一意象時,詩人為什么把她比喻為丁香般的姑娘,而不用其他的花作比喻?

  明確:丁香類似于百合,是純潔、美好的象征。(美麗、高潔)。丁香的花是白色的,也有紫色的,它的花形很特別,(看圖片)一結一結的,人們習慣地稱為丁香結。丁香開在暮春時節,很容易引發文人的傷春情緒,所以丁香很自然地和感傷連在一起成為高潔、美麗、憂傷的代詞,

  3、同學們了解在古詩詞中丁香的象征含義嗎?請同學們看到課后習題第四題。

  明確:李商隱的《代贈》用“丁香結”也就是丁香的花蕾來象征詩中女子的愁心,詩人用春風反襯丁香的愁;李(王景)把“丁香”與雨中的惆悵連在一起,用雨中的丁香作為人的愁心的象征,詩人用迷離的細雨襯丁香的愁;王十朋把丁香人格化,用擬人的手法寫出了丁香的淡雅、隱忍以及愁緒。總之,雖然寫法不同,但在古典詩詞中,丁香與愁結下了不解之緣。而這首《雨巷》用丁香來形容姑娘,增添了意象的憂郁、空靈之感,與整首詩的感情基調相符合。

  4、現代詩歌中的意象往往具有象征意義,所以,我們在欣賞詩歌的時候一定要展開豐富的想象。每個人,由于思想水平,生活經驗以及藝術修養等條件的限制,對詩的理解也不盡相同。因此,我們要盡力展開想象,以有限的意象,概括出盡可能豐富的生活內容。現在請同學們聯系詩人的`經歷和寫作背景,展開聯想,詩中的雨巷……丁香般的姑娘和我讓你聯想到了什么?作者想要表達的主題到底是什么?

  參考:

  ①:雨巷象征了黑暗壓抑的現實。

  ②:雨巷象征了大革命失敗后,革命事業陷入低谷。

  ③:雨巷象征了人生際遇上的低谷。

  ④:我是一個心事重重的知識分子形象。

  ⑤:我是一個苦悶的、人生的追求難以實現的知識分子形象。

  ⑥:我可理解為一個失戀者的形象,這是一首愛情詩,表現了我失戀后仍苦苦追尋的執著情感。

  ⑦:丁香般的姑娘象征了詩人在大革命失敗后苦苦追求的革命前景和希望。

  ⑧:丁香般的姑娘可理解為詩人理想中的戀人形象。

  ⑨:丁香般的姑娘可理解為生活中一切美的事物,如美好的人生理想等等。

  ⑩:丁香般的姑娘就是作者自己的真實寫照。整首詩表現了詩人渴望遇上與自己有同樣思想和感情的友人的心情。

  ⑾:整首詩可理解為詩人在革命遭受挫折后,找不到出路,但不甘沉淪的精神痛苦與迷茫。

  ⑿:整首詩還可以理解為詩人對生活中美好理想的追尋的心路歷程。

  5、總結:

  西方有一句名言: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萊特。確實,詩歌的鑒賞就是欣賞者通過藝術想象進行再創造的過程。剛才同學們的理解合乎情理而又富有創意,同學們對詩歌的主題有多種理解,但是任何詩歌的欣賞都不能離開詩人的個人經歷和創作背景,大革命失敗的背景以及被通緝的經歷一定會在詩作中得以體現。因此,有同學將這首詩理解為委婉地表現了詩人在黑暗現實中找不到出路卻又不甘沉淪的精神痛苦與迷茫,我認為這樣認識更 為準確、合理。

  五、從形式美的角度感受詩歌的音樂美

  1、葉圣陶先生曾經盛贊這首詩:“替新詩的音節開了一個新紀元。”如果我們從音樂性的角度來欣賞這首詩,你有什么美的享受?

  明確:①讀起有一種一唱三嘆、迂回反復、回腸蕩氣的感覺。

  ②聽起來悅耳、和諧,讀起來像一首輕柔而沉思的小夜曲。

  2、那么,為什么會產生這樣的效果呢?

  明確:①從全詩看,第一節和最后一節除“逢著”改“飄過”之外,其它語句完全一樣,這樣,同一主調在詩中重復出現,起結復見,首尾呼應,不僅加重了詩人彷徨苦悶的心境,也增強了全詩的音樂性。

  ②全詩從頭至尾沒有換韻,每一節共六行,每節押韻兩次到三次,在相隔不遠的行里重復一次韻腳,如“雨巷”、“姑娘”、“芬芳”、“惆悵”、“眼光”等,有意地使一個音響在人們的聽覺中反復,這樣,就造成了一種回蕩的旋律和流暢的節奏。

  ③另外,語言上用反復,如“哀怨,哀怨又彷徨”,“像我一樣,像我一樣地”,迂回往復,悅耳和諧,一個寂寞而痛苦的旋律在全曲中反復回響,縈繞在我們的心頭。

  六、布置作業。

  結合詩歌,寫一段文字。你可以假設自己是詩人,也可以假設自己是那位丁香一般的姑娘,也可以假設自己是雨巷中的一塊青磚。總之體裁不限,大家可以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

  七、板書設計。

《雨巷》語文教案9

  教學目標

  1、了解戴望舒及象征主義詩歌,提升詩歌鑒賞能力和審美能力。

  2、反復誦讀,感受意境,品味語言,把握形象。

  3、探討詩人的情感及詩歌主題,學會從深層次體味感情。

  教學重點

  鑒賞姑娘的形象。

  教學難點

  探究詩人的情感及詩歌主題。

  教學課時

  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語設計

  一曲《丁香花》讓我們認識了唐磊,一把木吉他,一曲簡單的音樂,訴說著一個凄美的故事。夢蝶的出生是她痛苦的開始,她善良、純潔,用一顆感恩的心對待世間萬物,她清澈的眼眸里透射出的是對健康的渴盼,他的逝去是痛苦的結束,也是幸福的開始。伊人已乘風去,唐磊只能借《丁香花》祭奠曾經的友情,音樂中唐磊沙啞的聲音憂傷地訴說著這個凄美的故事,讓人不免潸然淚下。每聽這首歌,在唐磊的淡淡的哀愁中總能想起一位詩人,他也曾撐著油紙傘,獨自彷徨在悠長又寂寥的雨巷中,希望縫著一個丁香一樣的姑娘,他就是——戴望舒。

  二、作者介紹

  戴望舒,原名戴朝實,又名戴夢鷗,中國現代著名詩人。現代派詩人。1905年出生于杭州。1929年4月出版第一本詩集《我底記憶》,他的成名作《雨巷》即收入此集中。1933年8月出版了《望舒草》,1948年出版了《災難歲月》,一生留下了詩篇92首。《雨巷》寫于1928年,是詩人前期的代表作,這是一首既具有音樂美,又具有朦朧美的象征詩。這首詩發表后,戴望舒獲得了“雨巷詩人”的`美稱。今天我和大家一起走近雨巷,走近詩人那顆朦朧潤濕的心。

  三、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播放兩遍錄音,整體把握全詩的感情基調。(第一遍學生合上書本,靜聽。第二遍學生同時看書。)

  低沉、孤獨、惆悵、失落、無奈、傷感,彌漫著一種纖細朦朧的凄美。

  2、模仿朗誦(2~3人)

  四、再讀課文,研討問題

  作者為了能營造“低沉、孤獨、惆悵、失落、無奈、傷感”的情調,表現“纖細朦朧的凄美”的意境,采用了哪些意象(或者說是景物)?

  6個,主要是3個。

  (1)油紙傘。這是件真實的雨具,作者并沒有做過多具體的描寫。給讀者以想象的空間。這樣寫的好處是一方面免得喧賓奪主,落俗套。另一方面又留下了雨打油傘的迷夢意境。因為油紙傘本身就具有復古、懷舊、神秘、迷蒙的特點。而且和雨巷很好地結合起來了。時間是在暮春,在寂寥的雨下,憑添了一份冷漠,凄清氛圍,撐一傘風雨獨立消魂的形象。把它放在獨特的環境中就能產生奇特的意象。

  (2)雨巷。作者幼小時住在杭州大塔兒巷8號。他小學、中學走的都是長長的青石板路。這是種優美的意境。小巷本來就讓人感到幽深,寂靜,再加上蒙蒙的細雨,意境更是充滿了朦朧美。

  (3)丁香。整首詩說不清道不明的迷蒙意境都來源于“丁香”兩字。美麗的事物總是和姑娘聯系在一起。丁香一樣的姑娘,丁香一樣的憂愁。(丁香形狀象結,開在暮春時節,開花為淡紫色或白色,在中國古典詩詞中,丁香象征著美麗、高潔和愁怨。)雨中的丁香更是增添了許多的愁怨和凄美。而且丁香花雖美,但容易凋謝。所以,以丁香為象征的姑娘也是容易消失離去的。

  (4)籬墻。這個籬墻是頹圮的,就讓人有種哀怨、凄涼的氛圍。

  (5)姑娘。“我”在寂寞的雨巷中“彷徨”,“希望逢著一個/丁香一樣的顏色/丁香一樣的芬芳”的一個姑娘,但這個姑娘同時又帶著淡淡的憂愁。“丁香一樣的憂愁”她的心境和“我”的心境有相同的地方,仿佛是“我”的影子。作者希望她能找到出路,同時希望自己也能找到出路,但是連這最后的一點希望也消失了。“消了她的顏色,散了她的芬芳,消散了甚至她的太息般的眼光”。而“我”仍舊彷徨在這雨巷,仍舊“希望飄過一個/丁香一般的/結著愁怨的姑娘”。詩人將丁香般的姑娘寫得那般清雅,凄美、飄渺、哀怨,使這個雨巷包含了豐富的內容,象征著詩人對理想,人生和美好事物的信念和追求,也表現了空虛、幻滅和感慨的心境。《雨巷》是詩人寂寞心靈的痛苦歌唱,詩人把美好生活虛擬成了丁香般的姑娘。詩人明明看到了她,卻又無法走近她,象夢一樣來,又象夢一樣地飄逝。

  (6)“我”。

  古人說:“詩有可解,不可解,不必解”。不必追問得那么具體,不必回答得那么確切。這首詩,或許,就是一種隱蔽靈魂的宣瀉。這是一個人在夢中流露自己的潛意識,像夢一般朦朧。

  五、朗誦指導

  總體節奏:舒緩悠揚。

  第一節

  “悠長、悠長又寂寥的雨巷。”“悠長”,重疊運用,舒緩悠揚的節奏。這個詞,要讀出江南雨巷幽深、綿延、空蒙的特點。

  “我希望逢著。”“希望”,應滿含深情地讀,讀出希冀、企盼、向往的感情。

  第二節、第三節

  “丁香一樣的。”丁香,散發出幽微的芳香,仿佛詩人正以鼻嗅之,讀出心馳神往的情態。

  “哀怨、哀怨又彷徨”“她彷徨在這寂寥的雨巷”,“哀怨”、“彷徨”,重疊運用,讀時聲音低沉舒緩,要讀出詩人哀怨而又彷徨的心境。

  “像我一樣”“像我一樣地”,回環復唱,詩歌的節奏巧妙地拉長,讀時也要盡量拉長聲音。

  第四節、第五節

  “她靜默地走近。”“靜默”,仿佛姑娘邁著輕巧緩慢的步履,向你走來,要讀出這份悄無聲息中的“靜默”色彩,聲音要低要沉。

  “走過,走近”,仿佛姑娘正向你走來,你熱切地注視著,眼神充滿期盼和渴望,要讀出這種驚喜。

  “你夢一般的,你夢一般的凄婉迷茫。”“你夢一般的”,妙用復沓句式,形成詩歌回環往復的效果,要讀出“夢”的飄忽、迷離。

  “她靜默地遠了,遠了。”“遠了”,讀的聲音要越來越輕,讀出悵然若失,讀出迷茫失落。

  六、閱讀拓展

  (略)

  七、練習作業

  背誦本詩,并以“我為‘丁香姑娘’畫像”為題,寫一段文字。

《雨巷》語文教案10

  教學設想:

  詩歌重在朗讀,體會情感,有感情的朗讀也被稱為“美讀”。本課旨在通過反復的朗讀體會詩中的情感,在誦讀的基礎上,從意象入手分析意境,抓住情感基調,探究詩歌的內涵及藝術特色,激發學生學習詩歌的興趣,培養學生的詩歌鑒賞能力,豐富學生的情感世界。“詩無達詁。”在教學過程中應盡力貫徹“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

  重難點:

  如何在賞析意境和體會情感的基礎上探索詩歌的內涵,調動學生從多角度鑒賞詩歌的藝術特色。

  課時:

  1課時

  教學步驟:

  上課前發一張草稿紙給學生,讓學生隨時寫下自己的感受和體會以及疑問,在課堂上沒有得到解決的問題,留待下節課或者課后探討。

  導入課文

  一、朗讀體會

  1、自由誦讀。

  2、再讀一遍(可默讀可有感情的讀出聲來),邊讀邊在紙上寫下自己的直覺感受,原初體驗。讀一篇文章會受到情緒上的感染和精神上的影響,請2~3名同學用一句話說說自己的體驗和感受。教師也可以談談自己的整體感受。

  3、嘗試性“美讀”,揣摩朗讀技巧。

  學習詩歌的重要途徑就是“美讀”,讀出感情來,讀出技巧。上單元的“點擊鏈接”里提到了“朗讀的要領”,請嘗試一下,揣摩朗誦的技巧,讀出美感來。

  ①請一位同學示范朗讀;(教師和學生評點)

  ②聽錄音范讀;(提示學生看有沒有新的感受,記在紙上)

  ③學生再讀;(可齊讀,盡量模仿范讀的節奏和技巧,體會感情)

  二、進入詩歌

  (一)探究詩歌鑒賞的一些方法

  我們前面學了幾首詩歌,做題也見過很多詩歌鑒賞的題型,你是怎樣閱讀鑒賞一首詩歌的?你覺得應該從哪些方面入手?

  (教師與學生共同探討,可進行小組討論,形成小組意見,通過代表交流,教師做適當的補充。教師應著重引導而不是講解,并且善于激發學生的疑問。為避免場面失控或者意外情況發生,影響課堂氣氛或教學質量,教師應該準備好以下素材備用。)

  1、作者及相關背景知識(可制成卡片或者幻燈片)

  2、詩歌意象和意境(什么是意境?什么是意象?為什么選取這些意象,其達到的表達效果?)

  《雨巷》的意境分析:“夢一般的凄婉迷茫”;(朦朧)

  《雨巷》運用了哪些意象:“我”、“雨巷”、“丁香”、“丁香姑娘”、“籬墻”、“油紙傘”;

  3、情感基調(可通過詩中的反映感情色彩的詞語進行分析)

  4、表達技巧(著重分析象征手法的運用,什么是象征?幾個主要的意象分別象征了什么?)

  5、詩歌的內涵(此詩的內涵可從多角度分析)

  在夢一般凄婉迷茫的.意境中塑造了一位孤獨感傷的抒情主人公形象,以象征的手法抒發了詩人追求美好理想而不得的愁怨的失望的復雜情緒。

  (可從探求“理想是什么”這一角度來發掘詩歌的無限張力:這是一首愛情詩、政治詩、哲理詩等角度探究。但無論哪一種,其凄婉迷茫的意境和那哀怨的眼神、太息一般的目光,還有那彷徨的聲音,讓我們無限惆悵,一代一代永遠也走不出這悠長悠長的“雨巷”。)

  6、藝術特色(可通過比較的方法來賞析,結合前面學的新月派的詩歌《再別康橋》和《死水》來分析,看看《雨巷》在藝術風格上有那些特點。)

  著重談談音樂美:和諧的韻腳,押韻;雙聲疊韻詞的運用;句式上的回環復沓;節和詞的反復出現(注意第一節與最后一節的“逢著”和“飄過”,可進行探討);流暢圓潤,富于吟唱(可播放《雨巷》這首歌)

  (二)配樂詩朗誦

  三、作業

  發揮大膽想象,把《雨巷》改編成一篇散文或者小說,并試著比較詩歌語言與散文和小說語言的異同

《雨巷》語文教案11

  〔教學目標〕

  一、分析“丁香一樣”的姑娘的象征意義。

  二、通過對抒情主人公“我”“雨巷”等意象特點的分析,把握詩人的思想感情。

  三、通過朗讀來體味詩歌的語言特點。

  〔教學設想〕

  《雨巷》是戴望舒的成名作和代表作。詩歌描繪了一幅梅雨時節江南小巷的陰沉圖景,借此構成了一個富有濃重象征色彩的抒情意境。在此境地中,詩中描寫了抒情主人公“我”對“丁香一樣”的姑娘的追求,表現了詩人具有時代特點的心路歷程。在教學中可以有四個層次。第一層次:意象的解析。使學生緊扣文本,在捕捉、分析意象的特點后,了解到抒情主人公“我”就是在雨巷中孤獨的ㄔ亍著的彷徨者。可以引導學生合理地補充情節,填補詩歌空白,使意象清晰。借此來把握詩人的思想情感。第二層次:知人論詩、知世論詩。結合詩人的經歷,詩人的感受,我們可以了解大革命失敗后,一部分有所追求的青年知識分子在政治低壓下因找不到出路而陷于惶惑迷惘的心境。第三層次:象征手法的運用。詩中的“我”“雨巷”“姑娘”是充滿了象征意味的抒情形象。詩人把當時黑暗陰沉的社會現實暗喻為悠長狹窄而寂寥的“雨巷”。詩中“丁香一樣”的姑娘就是美好理想的象征。由此理解“我”在孤寂中對美好理想和希望的憧憬與追求。第四層次: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反復誦讀,體會本詩的語言特點。

  〔教學難點、重點〕

  一、把握詩人的思想情感。

  二、體會本詩的象征意義。

  〔教學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我們再別了康橋,現在,讓我們走進江南的雨巷,體驗詩人戴望舒獨自在雨巷彷徨的情景

  二、第一層次的解讀,解讀文本。

  (一)一讀《雨巷》,共同朗讀,體會:詩歌表現的是一種什么樣的美?是如何表現的?(只思考)

  (二)詩中都描繪了哪些意象(包括人物形象)?

  明確:抒情主人公“我”;“丁香一樣”的姑娘;雨巷;雨;籬墻;油紙傘。

  (在詩中,這些意象形式上各自獨立,但卻使我們覺得形象之間有著某種特殊關系,共同具有某些東西。)

  (三)補充情節,分析意象。

  1幣導題:

  (1)這首詩描繪了一個怎樣的場景?

  (2)抒情主人公“我”有著怎樣的境遇?

  (3)“丁香一樣”的姑娘有著怎樣的境遇?

  (4)我的“希望”結局如何?一定是這樣的結局嗎?為什么?

  (根據詩中的情節,學生很容易從字面上認為這是一首愛情詩,這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

  2幣隕廈嫖侍馕線,引導學生分析詩中意象的特點。

  (1)意象特點

  ①抒情主人公“我”:獨自、冷漠、凄清,又惆悵、希望。

  ②姑娘:哀怨又彷徨、冷漠、凄清,又惆悵、默默彳亍、凄婉、迷茫、消散。

  ③抒情主人公所處周圍的環境也值得關注:

  A庇晗錚河瞥ぃ沒有盡頭)、寂寥(雨巷寂寥,人更寂寥)。

  B庇橢繳。菏奔涫竊諛捍海在寂寥的雨下,憑添了一分冷漠、凄清氛圍。油紙傘本身就具有復古、懷舊、神秘、迷蒙的特點,和雨巷很好地結合起來了,襯出撐一傘風雨,雨中彳亍的形象,給讀者以想象的空間。

  C崩榍劍骸巴芹堋倍嗔思阜主齙無奈與感傷。

  D庇輳喊曲。

  (問題(2)問題(3)可以使學生結合文本挖掘抒情主人公“我”“姑娘”的意象特征,并就此展開豐富的想象。問題(4)可以結合描寫環境的意象,雨巷--“悠長又寂寥”,籬墻--“頹圮”,油紙傘等展開合理的聯想和想象,讓學生說說理由。言之成理即可。)

  (2)重點分析“丁香”意象,“丁香一樣”的姑娘的特點。

  投影:

  攤破浣溪沙

  李璟

  手卷真珠上玉鉤,依前春恨鎖重樓。

  風里落花誰是主,思悠悠。

  青鳥不傳云外信,丁香空結雨中愁。

  回首碧波三楚暮,接天流。

  代贈

  李商隱

  樓上黃昏欲望休,玉梯橫絕月如鉤;

  芭蕉不展丁香結,同向春風各自愁。

  丁香花開花在暮春時節,古人們對著丁香往往傷春,說丁香是愁品。丁香花白色或紫色,不以顏色艷麗、香氣濃烈著稱,但她溫柔恬靜,深沉多情;她的清香持久悠長,也就更能沁人心脾,她常常贏得潔身自好的詩人的青睞。總之,丁香是美麗、高潔、愁怨三位一體的象征。丁香花雖美,但容易凋謝。雨中的丁香更是增添了許多的愁怨和凄美。

  詩人用丁香比喻所愛所欣賞贊美的少女,把自己和丁香姑娘在思緒和感情上緊緊地聯系了起來。

  《雨巷》一開始就用“我希望逢著……”的句式,把與丁香姑娘相遇,作為最大的懸念提了出來。以下就緊扣著姑娘、姑娘和“我”的相似,描寫、刻畫姑娘的行為動作、外形神態,并探索著她的內心世界,表現了熱烈期待的態度。但以丁香為象征的姑娘也是容易消失離去的。這里表現了主人公執著追求但又無法把握的孤苦心情。

  三、第二層次的解讀--知人論詩、知世論詩。(可以作為預習作業,讓學生查找作者的有關材料)

  二讀《雨巷》。

  (一)“我”為什么會產生這樣低調的情感呢?作者戴望舒是怎樣一個人呢?

  戴望舒(1905-1950),浙江杭縣(今杭州余杭)人,中國現代著名詩人。1925年入上海震旦大學學習法文,開始受到法國象征派的影響。1926年參加共青團。1928年后成為水沫社和其后的《現代》雜志的作者之一,創作現代派詩歌。1932年后留學法國、西班牙。1938年赴香港,主編副刊。1941年底香港淪陷,被日軍以抗日罪名下獄,在獄中保持了民族氣節,次年春被營救出獄。抗戰勝利后回上海教書。1949年春北上至解放區。1950年因病逝世。詩集有《我的記憶》《望舒草》《望舒詩稿》和《災難的歲月》。

  早期詩歌多寫個人的孤寂心境,感傷氣息較重,因受西方象征派的影響,意象朦朧、含蓄。

  后期詩歌表現了熱愛祖國、憎恨侵略者的強烈感情和對美好未來的熱烈向往,詩風明朗、沉摯。

  (二)《雨巷》產生于一個怎樣的時代呢?

  《雨巷》產生的1927年夏天,是中國歷史上一個最黑暗的時代。反動派對革命者的血腥屠殺,造成了籠罩全國的白色恐怖。原來熱烈響應了革命的青年,一下子從火的高潮墮入了夜的深淵。他們中的一部分人,找不到革命的前途。他們在痛苦中陷于彷徨迷惘,他們在失望中渴求著新的希望的出現,在陰霾中盼望飄起絢麗的`彩虹。《雨巷》就是一部分進步青年這種心境的反映。

  戴望舒寫這首詩的時候只有二十一二歲。一年多以前,他與同學杜衡、施蟄存、劉吶鷗一起從事革命的文藝活動,并加入了共產主義青年團,用他的熱情的筆投入了黨的宣傳工作。1927年3月,還因宣傳革命而被反動當局逮捕拘留過。“四一二”政變后,他隱居江蘇松江,在孤寂中嚼味著“在這個時代做中國人的苦惱”。(《〈望舒草〉序》)他這時候所寫的《雨巷》等詩中便自然貯滿了彷徨失望和感傷痛苦的情緒。這種彷徨感傷的情緒,不能籠統地說是純屬個人的哀嘆,而是現實的黑暗和理想的幻滅在詩人心中的投影。

  四、第三層次的解讀--象征手法的運用。

  三讀《雨巷》。

  (一)根據前面對意象的分析,進一步思考:“雨巷”又有何象征意義?

  詩歌刻畫了陰冷的綿綿細雨,刻畫了悠長寂寥的雨巷。在這里,“雨巷”正是當時黑暗陰沉的社會現實的象征。

  (二)“丁香一樣”的姑娘有何象征意義?

  《雨巷》詩人刻畫了一個滿心哀怨惆悵彷徨、撐著油紙傘走過的姑娘。這“姑娘”正是詩人理想的象征。這種美好的理想又是渺茫的、難以實現的。這種心態,正是大革命失敗后一部分有所追求的青年知識分子在政治低壓下因找不到出路而陷于惶惑迷惘心境的真實反映。《雨巷》再現了當時一部分青年心靈深處的聲音。我們分明可以看到青年人在理想幻滅后的痛苦和追求的心境。

  五、第四層次的解讀--語言特點。

  四讀《雨巷》。

  思考:

  1痹誒識林蟹治觥⑵肺妒歌語言的特點。

  2弊⒁庵匾簟⑼6佟⒒調、語速,體會詩人情感。

  舉例1:排比句式的運用

  她/是有丁香一樣的/顏色,丁香一樣的/芬芳,丁香一樣的/憂愁,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

  朗讀指導:

  我們感覺到這首詩很低沉、傷感,充滿著憂愁和無奈。讀時語調應舒緩。抒情主人公在想象時,他一定是在仔細地觀察那丁香一樣的女子的清艷。“她/是有”這里應有一個心理上的停頓;“丁香一樣的/顏色,丁香一樣的/芬芳,丁香一樣的/憂愁”,“顏色”“芬芳”“憂愁”要重讀,并且反復的地方要讀出變化,“丁香一樣的/顏色”要讀出驚異,“丁香一樣的/芬芳”在語氣上與上句構成遞進,“丁香一樣的/憂愁”要回落,讀得低沉。“在雨中/哀怨”中應有一個視覺上的停頓,“哀怨”要重讀。“哀怨/又/彷徨”句,“又”后停頓稍長,“彷徨”這個疊韻詞,韻母發音要到位,讀得深沉舒緩。“丁香一樣的顏色,丁香一樣的芬芳,丁香一樣的憂愁”上下句式連貫,用排比手法把丁香姑娘刻畫得非常嫵媚,但卻帶著淡淡的憂愁,表現詩人對美好理想的追求,但理想又難以實現的惆悵。同時反復吟詠也增強了詩歌的音樂美,營造了一種幽深空蒙的意境,使閱讀時有起勢--強調--飛躍的遞進效果。從而使詩歌節奏顯得整齊和諧。

  舉例2:末段和第一段構成反復,朗讀處理上,要注意讀出區別。

  (朗讀指導從略)

  舉例3:詞的重疊運用

  撐著油紙傘,獨自

  彷徨在悠長、悠長

  又寂寥的雨巷,

  ……

  在雨中哀怨,

  哀怨又彷徨;

  有時在同一行詩中,如“悠長、悠長”;有時在兩行詩的隔開處,如“哀怨,哀怨又彷徨”。詞的重疊形成了舒緩悠揚的節奏。《雨巷》在音節運用上的靈動富有生命力。

  舉例4:押韻

  (朗讀指導從略)

  《雨巷》共七節,每節六行,每節押“ɑng”二到三次。如“雨巷”“悠長”“彷徨”“姑娘”“芬芳”等在詩行中反復出現,形成了一種悠長的旋律,同詩人追求的幽深空蒙的意境、凄婉徘徊的情調,很好地融合起來。

  舉例5:用詞

  (朗讀指導從略)

  《雨巷》在用詞上,用了大量的帶有感情色彩的雙音詞,如“寂寥”“愁怨”“冷清”“太息”“凄婉”“頹圮”“憂愁”等,借以表達詩人朦朧而又感傷的詩情。“彷徨”“芬芳”“惆悵”這些雙聲疊韻詞本身就代表著音韻和節奏,把它們巧妙地放在詩行中,形成了精巧優美、舒緩涌動而又迷蒙空靈的意境。

  六、本課小結。

  這節課我們閱讀欣賞了戴望舒的《雨巷》,了解了它是一首有象征意義的抒情詩,寫了六個意象;理清了作者的思路,品味了詩歌的內容,把握了詩歌的特色;同學們聯系時代背景,聯系作者經歷來分析丁香姑娘形象,得到了美的享受。

  七、作業。

  試將《雨巷》改寫成一篇500字的抒情散文。

《雨巷》語文教案12

  教學目標

  1。 理解意象,通過意象來把握意境的營造

  2。 把握本課思想內容,在課堂上背熟一部分課文

  3。 體會文中“丁香姑娘”的象征意義

  教學重難點

  1。朦朧詩的特點

  2。把握作者情感

  3。丁香姑娘的含義

  4。真正做到課堂背誦

  教學工具

  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師生共讀,導入新課:

  (男生):你說你曾一度迷失在無邊的苦海,寂寞地被困在冷冷的雨季,只因在雨中相遇的那個撐著油紙傘的女孩,只因傘下那透明閃亮的雙眸,那嘴角輕含的淡淡憂郁,呵!結著丁香一樣幽怨的女子,竟使你許久不曾開啟的心靈,如花般靜靜地綻放。

  哦,女孩,你難道真是從空中翩然而至,在這寂寞的雨季來喚醒我沉睡已久的心靈。要我怎么形容你的美麗,如果你瞬間消失,我也不會驚奇,因為你的出現已是奇跡。如果你真的就此消失,我會于古朝的畫中尋你,于幽幽的池邊尋你,用我色彩的筆于天邊勾勒你丁香花一樣的心事。

  (女生):輕輕的,我穿過雨巷,穿過綿綿的情詩,就這樣來到飄浮著丁香花淡香的雨季,你不必驚訝,也不要多問,我只想跳出發黃的詩頁,我只想在丁香花盛開的雨季,重溫在深巷中徘徊的憂郁。

  (集體):是誰,曾經用美妙的文字,敘我成溫柔憂郁的佳人;是誰,用甜甜的木蕭,奏我出丁香一樣的芬芳;是誰,用流音的古箏,彈我成千年的紅顏知音。

  (師):精美的詩篇是輕盈的蝴蝶飛躍萬年的光陰,是圣潔憂郁的丁香飄過無邊的煙雨。呵,丁香般的女孩,你轉身離去時的那一聲幽幽的嘆息和那一層淡淡的憂郁,已經幻化成永不消失的身影,永遠留在了每一位愛詩人的心里!好,讓我們一起走進戴望舒的《雨巷》,走近那丁香般結著愁怨的姑娘!

  二、聆聽錄音,感知內容。

  1、這首詩講了個怎樣的故事?

  細雨春日,一位青年撐著油紙傘彷徨在雨巷,他希望逢著一個丁香一樣的姑娘,也撐著油紙傘向他走來,走過他的身旁,走盡這雨巷,最終他還是一個人孤零零地走在這雨巷。

  2、全班朗誦,說說你聽讀后的感受。

  感受:憂傷、惆悵、凄婉、寂寥和朦朧的美。

  3、你是如何獲得這種感受的?

  明確:詩歌內容,具體說是語言。

  三、走近作者時代

  作者簡介:戴望舒,浙江杭州人,中國現代派代表詩人。成名于三十年代。是繼徐志摩之后,我國現代詩壇上又一顆璀璨的明星。動蕩的年代,個人的遭遇,使他在詩歌創作上經歷了一個從歌詠個人悲歡離合到表現愛國情感、民族氣節的發展過程。主要的詩集有《我底記憶》《望舒草》《災難的歲月》。其中,《望舒草》標志著作者藝術性的完成,《災難的歲月》標志著作者思想性的提高。代表詩作,前期有《雨巷》,后期有《我用殘損的手掌》。

  早期:個人孤寂、感傷,朦朧含蓄 后期:熱愛祖國,明朗真摯

  戴望舒生于杭州,望舒是他給自己起的筆名,出自屈原的《離騷》:”前望舒使先驅兮,后飛廉使奔屬。”望舒是神話傳說中替月亮駕車的天神,純潔而溫柔,多情又瀟灑。

  戴望舒出生于3月5日,照西方星象學的說法,屬于雙魚座。雙魚座的人浪漫柔情,以愛情為生命的養分,意志薄弱,喜好幻想,逃避現實,優柔寡斷。戴望舒就是典型的雙魚座性格。

  時代背景:《雨巷》產生的1927年夏天,是中國歷史上一個最黑暗的時代。反動派對革命者的血腥屠殺,造成了籠罩全國的白色恐怖。戴望舒寫這首詩的時候只有二十一二歲。一年多以前,他與同學杜衡、施蟄存、劉吶鷗一起從事革命的文藝活動,并加入了共產主義青年團,用他的熱情的筆投入了黨的宣傳工作。1927年3月,還因宣傳革命而被反動當局逮捕拘留過。“四,一二”政變后,他隱居江蘇松江,在孤寂中嚼味著“在這個時代做中國人的苦惱”。(《望舒草/序》)

  四、研讀詩歌,把握意象。

  1、我們的憂傷、惆悵等感受來自語言,作者并不是直抒胸臆,而是通過意象來表現某些情感。說說詩中運用了哪些意象?這些意象的特征是什么?(小組交流)

  明確:意象 特征

  油紙傘 古樸

  雨巷 悠長、寂寥

  丁香 高潔、愁怨

  丁香姑娘 美麗、惆悵、寂寥

  籬墻 頹圮

  我 惆悵

  這首詩最大的特點是明確與朦朧并存,也就是說它的意境是明確于朦朧并存。意境是通過意象來表達的,所以要把握意境就得從意象入手,剛才我們已經找出了5個意象,現在就讓我們來看看這些意象是如何集明確與朦朧于一身的:

  第一個是油紙傘。

  大家最早聽說油紙傘是在哪個故事里? 《白蛇傳》。

  油紙傘出現在白娘子初遇許仙的旖旎傳說里,出現在丹青繪就的江南煙雨中,出現在少女玲瓏的舞蹈中,也出現在歌曲動聽的旋律中,不知不覺當中,油紙傘已經定格為美的背景、美的點綴。——這是尋常之物,但又鮮見于傳統詩詞。唯戴望舒,將其放置雨巷的詩人頭頂,讓油紙傘撐出濃濃的詩意。對這件真實的雨具,作者并沒有做過多具體的描寫,給讀者以想象的空間。這樣寫的好處是一方面免得喧賓奪主,,另一方面又留下了雨打油傘的迷蒙意境。因為油紙傘本身就具有復古、懷舊、神秘、迷蒙的特點。而且和雨巷很好地結合起來了。時間是在暮春,在寂寥的'雨下,憑添了一份冷漠,凄清氛圍,塑造了撐一傘風獨立消魂的形象。

  第二個是江南雨巷。

  1、江南如夢似幻 2、雨巷

  作者幼小時住在杭州大塔兒巷8號。他在西子湖畔青石板鋪成的小巷中,度過了自己的青少年時代。那些縱橫交錯的長長的青石石路上留下了他青春的足跡。

  中國人對巷的親近意識異常深厚。北方人稱胡同,南方人稱巷。

  汪曾琪先生在《胡同文化》里說,北京胡同,“不僅使人產生懷舊情緒,甚至有些傷感”,“使人悵望低徊”;南方的里巷也能給人相似的感受。對這些傳統物象的眷念,其實也是詩人們對閑逸、孤寂、冷清的人居環境的獨特向往。這也是中國傳統文人的典型心態。戴望舒在傳統文學的浸染中,具有典型的傳統文人特點(在大多數作家一味拋棄傳統,進行新文學創作時,他以傳統的意象作詩,是那樣的不合群,但又是那樣的可貴)——憂郁、苦悶、懷舊。小巷的悠長、滄桑、冷清,恰是詩人寂寥心情的最佳寄寓。有雨的南方小巷,人更少,更見纏綿,更易傷情。

  江南雨季,細雨飄巷,煙雨朦朧,撩人情思。雨與巷的組合,構成了一個特有的意象,這是戴望舒的首創,難怪葉圣陶會稱其為“雨巷詩人”。“雨巷”,較之單獨的“雨”或“巷”,更有情致,更見凄切。這是種優美的意境。小巷本來就讓人感到幽深,寂靜,再加上蒙蒙的細雨,意境更是充滿了朦朧美。雨巷、籬墻及夢一起構成了詩歌朦朧美。

  第三個是丁香。

  整首詩說不清道不明的迷蒙意境都來源于“丁香”兩字。美麗的事物總是和姑娘聯系在一起。丁香一樣的姑娘,丁香一樣的憂愁,為什么要選用丁香?

  丁香形狀象結,丁香是我國特有的名貴花木,,栽培歷史悠久,四月花開,開花為淡紫色或白色,清新淡雅,香氣濃郁。丁香花因顏色不輕佻,常贏得潔身自好的詩人的青睞。丁香花開在仲春時節,容易凋謝,詩人們對著丁香往往傷春,說丁香是愁品,是美麗、高潔、愁怨三位一體的象征,雨中的丁香更是增添了許多的愁怨和凄美。

  《雨巷》中寫 “一個丁香一樣的結著愁怨的姑娘”源于古詩李景詞

  手卷真珠上玉鉤,依前春恨鎖重樓 風里落花誰是主,思悠悠

  青鳥不傳云外信,丁香空結雨中愁 回首碧波三楚暮,接天流

  第四個是丁香姑娘

  戴望舒在《雨巷》中承續了丁香的傳統文化內涵,將丁香的意蘊有了更深的憂郁。更為靈慧的是,詩人刻畫的是雨中的“丁香姑娘”,恬淡清幽,更添一分寥落。詩人將丁香的外在之形極端淡化,以“一個丁香一樣地結著愁怨的姑娘”這樣的偏正短語,將丁香人化,將姑娘物化,將人抽象化,讓意象人化,讓“丁香一樣的姑娘”成了一個有別于傳統意義的意象,這個新意象,是一個實在的人——姑娘,但又是一個抽象的意象。這里詩人在雨巷里用心述詩語,人與物天然合一。這種并未在詩歌中實際出現的意象我們一般稱為虛筆,這種手法稱作象征。

  象征 姑娘可能是詩人渴望而未得到的愛情;可能是青年時未酬的壯志;可能是年少時青澀的一個愿望;可能是曾經偶遇的少女倩影的空自留戀……

  丁香姑娘 象征 美好的理想

  詩人將丁香般的姑娘寫得那般清雅,凄美、飄渺、哀怨,使這個雨巷包含了豐富的內容,象征著詩人對理想,人生和美好事物的信念和追求,也表現了空虛、幻滅和感慨的心境。《雨巷》是詩人寂寞心靈的痛苦歌唱,詩人把美好生活虛擬成了丁香般的姑娘。詩人明明看到了她,卻又無法走近她,象夢一樣來,又象夢一樣地飄逝。

  丁香姑娘可能是詩人渴望而終未能得的愛情,可能是青年時未酬的壯志,可能是年少時青澀的一個愿望,也可能只是對曾經偶遇的少女倩影的空自懷戀,所以,丁香姑娘是一切轉瞬即逝的美好事物的象征(美好的、容易破滅的理想;美好的、難以實現的人生)。(丁香姑娘的特征是美麗、惆悵、寂寥,與“我”相近,又顯得虛無縹緲。因此通過她表現了詩人自身孤獨寂寞又愁苦,有所追求又迷茫無奈的心境。

  丁香姑娘象征了作者追求的戀人、理想(進步知識分子對前途無望的苦悶之情)、人生(小知識分子青春期的孤獨憂郁或多愁善感))。

  求之不得的美(抒情模式):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反側。”(《詩經 關雎》)

  “一日不見,如三月兮;一日不見,如三秋兮;一日不見,如三歲兮。” (《詩經 子衿》)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詩經 蒹葭》)

  第五個是 籬墻:頹圮,殘破,凄涼

  第六個是“我”:彷徨,迷惘,追尋

  總結:詩歌表達的意境、情感?

  對丁香姑娘的期盼,對眼前現狀的迷茫和對理想之美的深深追尋。

  詩人是在現實與理想的碰撞和失落中體驗痛苦、無奈、煎熬的進步青年,這彷徨感嘆的哀嘆不能籠統地說是純屬個人的哀嘆,而是現實的黑暗和理想的幻滅在詩人心中的投影,它分明讓我們看到了一部分青年人在理想幻滅后的痛苦和追求的心境。

  在當時處境中,戴望舒從原來熱情似火的革命青年,一下子墮入了夜的深淵。他找不到革命的前途,前進的希望,在痛苦中陷于彷徨迷惘,在失望中渴求著新的希望的出現,在陰霾中盼望飄起絢麗的彩虹。

  這是低沉的傾述,失望的自白。然而從這傾訴和自白里,我們可以分明看到一部分青年人在理想幻滅后的痛苦和追求的心境。?

  五、分析課文,把握詩人的思想情感

  這首詩的開頭給我們的信息是什么?(雨巷)

  (在黑板畫圖)雨巷,它是悠長悠長又寂寥的雨巷,它給我們的感覺是什么

  明確:感傷、凄美、朦朧美

  請同學們找出上半部分詩中的動詞(撐,彷徨,希望逢,結著,是有……)

  撐著什么東西(油紙傘),撐著油紙傘干嘛?(獨自彷徨)彷徨在哪?(獨自彷徨在悠長、悠長,又寂寥的雨巷)詩人僅僅在彷徨嗎,不(我希望逢著,一個丁香一樣地,結著愁怨的姑娘。),這姑娘是怎么樣的?(她是有丁香一樣的顏色,丁香一樣的芬芳,丁香一樣的憂愁,)為什么先寫顏色,再寫芬芳,最后寫憂愁?《舉個例子,有人在1000米外拿著999朵玫瑰向你走來,因為太遠,模糊,你看不清楚到底前方是什么。這時映入你腦海的先是一團紅(顏色),等到看清是玫瑰時,大家就會聞到玫瑰撲鼻的香(味道──芬芳)那時大家會不會想:“這么多玫瑰是送給誰?給我的嗎?”(內心──憂愁)》

  這個姑娘在干嗎(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她彷徨在哪(她彷徨在這寂寥的雨巷)。這時候的“我”,就只在不斷彷徨,苦悶嗎?(不是)

  雖然作者在彷徨,但他的心里并沒有放棄追求,“我希望逢著……的姑娘”。丁香一樣的姑娘是作者所希望出來的虛構的人物,如果我們在畫上添一個“丁香一樣的姑娘”那整幅畫給我們的感覺又是怎樣?(希望,追求)

  既然“我”是充滿希望,那“我”的希望最終怎樣了?實現了嗎(沒有,希望破滅了成了失望,追求也幻滅了──她默默地遠了,遠了,到了頹圮的籬墻,走盡這雨巷。在雨的哀曲里,消了她的顏色,散了她的芬芳,消散了,甚至她的太息般的眼光。)

  那“我”最終就是以失望跟幻滅結尾嗎(不是的,我依舊是充滿希望──我希望飄過,一個丁香一樣地,結著愁怨的姑娘。)

  現在我們來看一下圖,經過分析我們不難知道這首詩所表達的是“追求與幻滅,希望與失望的雙重情調”,“含蓄的暗示出作者迷惘感傷又有期待的情感”。

  六、再聽誦讀感受詩歌的音樂美

  葉圣陶先生曾經盛贊這首詩:“替新詩的音節開了一個新紀元”,讓我們一起來聽一聽老師的朗讀,再一次走進那深深的雨巷,思考他的音樂美表現在哪里。

  明確:一唱三嘆、迂回反復、回腸蕩氣,纏綿、和諧,讀起來像一首輕柔而沉思的小夜曲。 達成以下共識:

  ①韻腳舒緩悠揚:長,巷,娘,徨,悵……

  每一節共六行,每節押韻兩次到三次,在相隔不遠的行里重復一次韻腳,如“雨巷”、“姑娘”、“芬芳”、“惆悵”、“眼光”等,有意地使一個音響在人們的聽覺中反復,這樣,就造成了一種回蕩的旋律和流暢的節奏。

  ②詞語的反復:悠長,哀怨,走近……

  ③句式的復沓:丁香一樣的……,像我一樣……,像夢一樣的……

  如“哀怨,哀怨又彷徨”,“像我一樣,像我一樣地”,迂回往復,悅耳和諧,一個寂寞而痛苦的旋律在全曲中反復回響,縈繞在我們的心頭。

  ④詩節的復沓

  從全詩看,第一節和最后一節除“逢著”改“飄過”之外,其它語句完全一樣,這樣,同一主調在詩中重復出現,起結復見,首尾呼應,不僅加重了詩人彷徨苦悶的心境,也增強了全詩的音樂性。

  七、小結歸納

  1、怎樣鑒賞現代詩歌?

  明確:以意象為抓手,分析意象特征,營造了怎樣的意境,抒發了怎樣的感情。

  2、在此基礎歸納本詩主題。

  通過丁香姑娘、雨巷、油紙傘等意象的,營造了一種孤獨、凄婉而惆悵的意境,抒發了詩人追求理想中的情人而不得的苦悶惆悵之情。

  3、拓展延伸。

  這堂課我們主要通過意象的分析,學習了《雨巷》這首詩。而優秀的文學作品常常會產生深遠的影響,請聽歌曲《丁香花》,體會一下唐磊心中有位怎樣的姑娘?

  結束語:據說這首歌的創作就受到了《雨巷》的影響。同時,這首歌的背后還有一個凄美的故事,同學們課外可去查資料了解。

  繁華的城市里,到處都是高樓林立,戴望舒走過的那條雨巷或許早已灰飛湮滅了,找一個悠長的雨巷或許已經不可能了。但“雨巷”的魅力不僅在那悠長、悠長,又寂寥的深巷,更在于那丁香織就的一片美麗而哀傷的心情。

  品讀這“雨巷”,我們總有走得進,走不出的哀傷。詩人雖然遠離我們而去,但詩的語言正如星星的光輝,永遠閃耀在天際。我知道心靈的雨巷還要走下去,寂寞的雨巷還要走下去。每當細雨迷蒙的時候,每當你彷徨迷茫的時候,請你想起我們今天這節課,想起戴望舒的《雨巷》,請你一定記得在那發黃的詩中,有一位美麗而憂傷的丁香一樣的姑娘飄過你身旁。

  課后小結

  1、怎樣鑒賞現代詩歌?

  明確:以意象為抓手,分析意象特征,營造了怎樣的意境,抒發了怎樣的感情。

  2、在此基礎歸納本詩主題。

  通過丁香姑娘、雨巷、油紙傘等意象的,營造了一種孤獨、凄婉而惆悵的意境,抒發了詩人追求理想中的情人而不得的苦悶惆悵之情。

  3、拓展延伸。

  這堂課我們主要通過意象的分析,學習了《雨巷》這首詩。而優秀的文學作品常常會產生深遠的影響,請聽歌曲《丁香花》,體會一下唐磊心中有位怎樣的姑娘?

  結束語:據說這首歌的創作就受到了《雨巷》的影響。同時,這首歌的背后還有一個凄美的故事,同學們課外可去查資料了解。

  繁華的城市里,到處都是高樓林立,戴望舒走過的那條雨巷或許早已灰飛湮滅了,找一個悠長的雨巷或許已經不可能了。但“雨巷”的魅力不僅在那悠長、悠長,又寂寥的深巷,更在于那丁香織就的一片美麗而哀傷的心情。

  品讀這“雨巷”,我們總有走得進,走不出的哀傷。詩人雖然遠離我們而去,但詩的語言正如星星的光輝,永遠閃耀在天際。我知道心靈的雨巷還要走下去,寂寞的雨巷還要走下去。每當細雨迷蒙的時候,每當你彷徨迷茫的時候,請你想起我們今天這節課,想起戴望舒的《雨巷》,請你一定記得在那發黃的詩中,有一位美麗而憂傷的丁香一樣的姑娘飄過你身旁。

  課后習題

  1、課外閱讀舒婷的《致橡樹》,并用今天所學的意象分析法學習,領悟詩歌的意境。

  2、模仿《致橡樹》、《再別康橋》或《雨巷》,仿寫一首詩,注意意象的選用。

《雨巷》語文教案13

  高中語文人教必修1《雨巷》教案設計

  【教學目的】

  體會詩歌創造的朦朧迷離,低回動人的意境。

  【教學設想】

  把握中心意象,深入體會詩歌情感。

  【教學步驟】

  一、導入:

  今年夏天有一個很明顯的天氣特征,是什么?

  生答:“多雨!”

  一到陰雨的天氣,天是濕漉漉的,地是濕漉漉的,讓我們的心情不由得也有幾分濕漉漉的。雨總是帶給我們一些莫名的憂郁、無可名狀的哀傷,但這種微妙的情緒又很難準確把握,用語言傳神地表達,“雨巷詩人”戴望舒非常成功地做到了這一點,下面,就讓我們共同走進<<雨巷>>。

  二、作者簡介

  “雨巷詩人”的大名我們早已聽過,有誰知道作者的基本情況?

  根據學生回答總結:戴望舒生于杭州,望舒是他給自己起的筆名,出自屈原的《離騷》:”前望舒使先驅兮,后飛廉使奔屬 。”望舒是神話傳說中替月亮駕車的天神,純潔而溫柔,多情又瀟灑。

  戴望舒出生于3月5日,照西方星象學的說法,屬于雙魚座。雙魚座的人浪漫柔情,以愛情為生命的養分,意志薄弱,喜好幻想,逃避現實,優柔寡斷。戴望舒就是典型的雙魚座性格。

  三,詩歌賞析:

  1、有這樣溫柔多情的筆名,又有這樣浪漫柔和的性情,戴望舒筆下流淌出來的詩句也必然是細膩多情的,下面就讓我們共同欣賞這首《雨巷》。

  師配樂朗誦。

  2、欣賞完了這首詩,我們不約而同地感受到了《雨巷》的魅力,那麼,你們覺得這首詩美在何處?

  有好幾個男生脫口而出”丁香一樣的姑娘美!”(生笑)

  這個姑娘美在何處?她長什麼模樣,穿什麼衣服?(生安靜)

  無從知道,那何以見得這姑娘的美?

  3、從文本中,我們只知道她是一個”丁香一樣的姑娘”。(板書:丁香)丁香是什麼樣的呢,有同學見過嗎(展示丁香圖片)?

  丁香,又名紫丁香。春季開花,花紫色,密集成圓錐花序。有淡雅細沉的香氣。因為它的高潔與冷艷,文人墨客把它作為哀婉、愁怨、惆悵的象征反復吟詠,古來已久。唐代詩人李商隱有詩曰:“芭蕉不展丁香結,同向春風各自愁。”唐中主李璟詞曰:“青鳥不傳云外信,丁香空結雨中愁。”可見,丁香在古典文學當中是個“愁品”,是柔弱和哀愁的'象征物。那麼,丁香一樣的姑娘會是個什麼樣子的姑娘呢?

  生1:應該是一個纖弱的、優雅的、楚楚動人的、惹人愛憐的小家碧玉。

  生2:應該是憂郁的,你只要多看一眼就忍不住被吸引的姑娘。

  同學的描述很形象生動,這樣一個動人的姑娘,我們忍不住都想看一看她那俏麗的臉龐,看一看她到底長什麼模樣呢?

  我們看不到,就連詩中的我也看不到。因為,姑娘打著一把油紙傘。我想請同學們注意這把油紙傘。(板書:油紙傘)大家最早聽說油紙傘是在哪個故事里?

  生齊答:《白蛇傳》。

  油紙傘出現在白娘子初遇許仙的旖旎傳說里,出現在丹青繪就的江南煙雨中,出現在少女玲瓏的舞蹈中,也出現在歌曲動聽的旋律中,不知不覺當中,油紙傘已經定格為美的背景、美的點綴。現在,這把油紙傘出現在丁香姑娘的肩頭,我們單只看到傘,已經覺得它很美,那麼它點綴的姑娘呢?

  生:肯定更美!

  油紙傘的出現是有條件的,這個條件就是雨——春雨。大家熟悉的 朱自清先生的《春》中是怎樣描繪春雨的?

  生:象牛毛、象花針、象細絲,細細的、密密的。

  宋人秦觀又在詞中這樣描繪春雨:“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春雨也是一個惹人閑愁幾許的經典意象。(板書:春雨)而《雨巷》則把文人對雨的喜愛推向了極至:象一幅微微泛黃的舊水墨畫,自在飛花、無邊絲雨之中,一個長發披肩的女子,從雨巷中裊裊走來,攜著一縷丁香花的幽香,載著一懷嫣然極致的心事,有嘆息,但不哀傷,有顧盼,但不凄然。

  4、至此,丁香姑娘已經成為抒情主人公和我們讀者共同的期盼和向往,那麼,我們是不是可以說,這個美好的令人向往的姑娘就是詩人愛情向往的象征?

  生回答,師歸納總結:既是又不是。丁香姑娘可能是詩人渴望而終未能得的愛情,可能是青年時未酬的壯志,可能是年少時青澀的一個愿望,也可能只是對曾經偶遇的少女倩影的空自懷戀,所以,丁香姑娘是一切轉瞬即逝的美好事物的象征,美好回憶的寄托。

  詩人只是通過她來表達這種對于美好事物的飄忽短暫、轉瞬即逝的痛惜和追憶,念念不忘卻又無從把握,只剩下淅瀝春雨中的深深追憶,只剩下物是人非之后的無可奈何。盡管全詩沒有一句直白的情語,但情語卻已洇染在委婉的景語之中了。同學們總結一下,詩歌表達了怎樣的情感?

  生回答,師歸納總結:對丁香姑娘的期盼,對眼前現狀的迷茫和對往昔之美的深深追憶。

  四、延伸拓展:

  其實,對美的追憶和留戀是人類共同的情結,古今中外,概莫如此。同學們能否聯系一下自己的閱讀和欣賞的經驗,談談自己的理解?

  學生踴躍發言:

  生1:李商隱的《錦瑟》中有“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教師點撥)這段感情早已經逝去了,只剩下當事人面對著多少年后的物是人非來深深的懷戀,然而無論心里有多少痛惜,曾有的深情卻也無可挽回了。當初怎麼就不知道珍惜呢?

  生2:王菲的歌曲《滄海蝴蝶》中有一句歌詞特別動人,“給我一剎那,對你寵愛;給我一輩子,送你離開。”(教師點撥)兩個人的交會只有一剎那,于是兩個人的相互溫暖也只在一剎那。短暫的寵愛過后,用漫長漫長的一生來回味這一剎那,珍藏這一剎那,于是,剎那即永恒。

  五、布置作業:

  1、熟讀成誦,在反復誦讀中深入體會作者的感情。

  2、聯系自己的情感體驗,寫一篇隨筆,寫下自己對某件往事、某人某物的回憶。

  補充資料:

  高中語文人教必修1《雨巷》讀后感

  又是細雨斜飛,暮色蒼蒼,聽那雨聲渺渺然淅淅瀝瀝,似是一首憂傷而美麗的詩,輕撥我的心弦。思緒如潮,飄向雨巷,飄向遠方。

  青石小巷,風里雨里,我走入蒼茫。煙雨朦朧中,我遇見一個撐著油紙傘的姑娘,結著丁香般的惆悵,晶亮清純的眸子蒙蒙望著遠方,嘴角掛著幽幽的哀傷,她緩緩向我走來,裊裊婷婷,綽綽約約,一時間,我竟分不清這是幻還是真。

  丁香花盛開的季節里,我遇見了這樣一個丁香般的姑娘,雖然她向我投來太息般的目光,象夢一樣的迷茫,雖然她即將從我身邊翩然飄過,攜著一陣淡淡的幽香,而這夢境般的綺麗,已注滿我的心房。

  姑娘!你可曾聽到我的心跳,感到我的慌張?迎著你彷徨的目光,和丁香一樣的芬芳,我想問一聲:能否能否,請你駐足,今后的漂泊中,將我一起帶上?你是我夢中的姑娘。我知道,有這樣的邂逅已是奇跡,我感激上蒼,可是讓我如何忍受,你瞬間的消逝和我永久的思量?

  用那靈動的眼神,你望著我,明凈而又帶著絲絲迷茫。你說,你只屬于這個雨巷。每當雨季到來,你總會在雨巷徘徊,這里有你的回憶,你的過往,你的無奈,你的期待,你的寂寞,你的憂傷……這里演繹過太多的浪漫,交織過太多的悲喜,刻骨神傷。每個雨季,念著遠去的緣分,你只能在這里癡癡倚立、哭泣、彷徨。

  從你的雙眸中,我看見了閃忽即逝的璀璨的光芒,看見了一泓湖水中的輕波蕩漾。心事擾亂了守候,雨絲迷蒙了雙眸,藍色的油紙傘一如你藍色的憂愁。我無言以對,憐惜開始在心底蔓延。既然你相信你的緣分,請讓我分享你的悲傷。每當細雨夢回,我會想起你的模樣,但愿等待不會消了你的顏色,散了你的芬芳。

  終于,你靈秀的身子,和那盈澈的油紙傘,還是和我擦肩而過……從今往后,我的思念會為你披上霓裳,我的牽掛會祝你穿上嫁妝。

  而我的心,從此被囚困在冷冷的雨季,從此留給了悠長的雨巷,凄清的目光,和憂郁的姑娘。

《雨巷》語文教案14

  【學習目標】

  1.知識目標

  ⑴分析、理解本詩的意象和象征意味。

  ⑵能有感情地誦讀詩歌。

  2.情感目標

  領悟作者的思想情感,感受詩歌的情境美。

  3.能力目標

  通過誦讀、欣賞增強對詩歌的分析能力。

  【教學重點】

  誦讀、意象分析、感情把握。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細雨如絲的江南,悠長寂寞的小巷,一把孤寂的油紙傘和著雨的嘆息,撐出了一個青年詩人哀婉的心曲。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走近戴望舒,與詩人一道去領略雨巷的風景,去追尋丁香姑娘的芬芳。請大家合上書本,閉上眼睛,我們先一起來聆聽這一段錄音。(36’,3min)

  二、整體感知,確立詩歌感情基調

  1.好,聽完錄音了。這首詩歌叫什么名字呢?(《雨巷》)(教師板書)大家回想一下,我們剛剛在聽得時候,這首詩歌給你最強烈的情感體驗是什么?它是歡欣鼓舞、斗志昂揚、激動人心的,還是憂愁哀傷的。沒錯了,這首詩歌從頭到尾籠罩著一層淡淡的憂愁,所以我們讀的時候,要用什么樣子的感情基調去朗讀呢?(教師板書:基調——憂郁、哀怨),那么我們讀的時候要用什么速度來讀啊?(生回答),對了,一般來說,如果是表達比較熱烈奔放的感情,我們讀的時候語速要稍快一點,但是如果是表達這樣一種憂郁、哀怨的感情(手指黑板),我們讀的時候要用比較緩慢的語速來讀。好,請大家翻到課本45頁,我們請一位同學來試試看,朗讀一下這首詩歌的前兩節,請哪位同學呢?我們班哪位同學是朗誦高手?(生朗誦)(1min)(總7min)

  2.讀得怎么樣?(好)掌聲鼓勵。

  讀詩歌我們主要是注意一些節奏停頓。在一些你覺得需要重點突出的地方,就應該適當地加以停頓或者是讀重音,這樣就會使得這首詩歌更加地有韻味,我來試試看,好不好?(2min)。好,接下來給大家三分鐘的時間自由朗讀,一定要放開聲音來讀,想象一下,你就是詩歌中的“我”,此時此刻,下著淅淅瀝瀝的雨,而你正撐著傘,走在青苔斑斑的石板路上。(3min)(一、二總13min)

  三、品味詩歌意象(12min)

  1.好,時間到。我們已經完整地讀完這首詩,大家找找看,這首詩里邊,總共描寫了多少位人物?(兩位)分別是誰呢?(“我”和“姑娘”)沒錯了,那我們在講前邊的詩歌時,用了一個專門的術語,我們說這個術語是用來形容詩詞中所描寫的具體事物,這個術語是什么呢?(意象)(板書),所以,這首詩歌中出現的意象,從人物方面來講,就有“我”和“姑娘”(板書),那在詩歌中,“我”和“姑娘”有著怎樣的聯系呢?“我”在悠長的雨巷中彷徨,是為了什么呢?是希望逢著姑娘。說明“我”是想要追尋這個姑娘。請大家找找看,詩歌中用了哪些語句來描寫這個姑娘?待會我請同學來回答。一節一節地找。(1min,總3min)

  2.好,請一個同學來找出詩歌中描寫姑娘的語句。

  第一節:丁香一樣地/結著愁怨;第二節:她是有/丁香一樣的顏色/丁香一樣的芬芳/丁香一樣的憂愁/哀怨/彷徨;第三節:彷徨/撐著油紙傘/默默彳亍著/冷漠,凄清,又惆悵;第四節:靜默地走近/投出太息一般的眼光/像夢一般地飄過(“太息”什么意思啊?嘆息的意思);第五節:靜默/走盡這雨巷;第六節:太息般的眼光/丁香般的惆悵;第七節:丁香一樣地/結著愁怨;(2min)

  3.我們從剛剛同學的回答可以看出,詩人用了大量的篇幅來描寫姑娘,描寫姑娘的動作,描寫姑娘的情緒,他還用了許多別的意象來襯托這個姑娘,首先他寫到,姑娘是出現在一個什么地方?(雨巷)好,請大家發揮自己的想象力,細雨朦朧中,你走在這條悠長悠長又寂寥的巷子里,這里遠離塵囂,遠離熱鬧,你的腳下,踩著幽暗的、濕漉漉的青石板,透著寒氣,透著冷清。在這樣的一條雨巷中,你感覺到了什么?你的心情怎么樣?(朦朧的、陰沉的)所以,雨巷這個意象,首先給我們規定了這個姑娘出現時候的大環境,是朦朧的、陰沉的。

  4.我們也知道,這首詩歌用了大量的篇幅來描寫姑娘,但是,我們從這些描寫中,是否看到了姑娘的樣子,她是大眼睛呢還是丹鳳眼,她是圓臉呢還是瓜子臉,我們看得到嗎?(看不到)。不僅我們看不到,詩人也看不到,為什么呢?因為她撐著一把油紙傘。請同學們注意這把油紙傘。在你的印象中,你在哪里見到過油紙傘。(電視中),對了,而且往往是一些以古代人們生活為題材的電視劇,因此呢,油紙傘具有復古、懷舊在特點(單獨提問),這樣一把傘出現在姑娘的肩上,更加給這個姑娘增添了一層神秘、朦朧的色彩。(3min)

  5.而在首詩歌里邊,詩人還多次用了同樣一個比喻來形容姑娘,他將姑娘形容成什么呢?丁香,她像丁香一樣結著愁怨,她有著丁香一樣的顏色,丁香一樣的芬芳,丁香一樣的憂愁,所以丁香也是我們這首詩歌中的一個重要意象(板書:丁香)。丁香是一種?(花),沒錯了,丁香花。那假如這樣,我換成別的花,牡丹花、玫瑰花,行不行啊?(不行)為什么不行啊?

  要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必須先了解丁香這個意象在文學作品中的含意。

  丁香一般是開在暮春時節,花的顏色主要有兩種,淡紫色和白色,開花的時候有一種淡淡的芬芳,它給人一種柔弱、純潔、素凈的感覺。所以,在古典詩詞中,丁香一般象征著美麗、高潔。另外一方面啊,我們剛剛講了,丁香是開在暮春時節,也就是春天快要結束的時候,再加上它雖然嬌美,但是非常容易凋謝,所以古人對著丁香,容易傷春,因此,丁香又可以用來象征愁怨。

  在我國的古典詩詞中,就有不少有關詩句涉及到丁香,比如說李商隱的《代贈》:“芭蕉不展丁香結,同向春風各自愁”,還有南唐李璟的《浣溪紗》中的“青鳥不傳云外信,丁香空結雨中愁”這些詩句啊,都是將丁香和愁怨聯系在一起。

  回到我們這首詩歌中,丁香般的姑娘并不僅僅指這個姑娘有著丁香一樣的愁怨,還說明了這個姑娘有著丁香一樣地美麗,丁香一樣的高潔,丁香容易凋謝,以丁香為象征的姑娘也是容易消失離去的。(3min)

  6.我們再看到詩歌中的另外一個意象——“我”。我在寂寥的雨巷中獨自彷徨,希望能夠逢著一個丁香般的姑娘,終于,姑娘出現了,她也跟我一樣,撐著油紙傘。姑娘慢慢地走過來,越走越近,我感覺到她投來太息般的眼光,可是,正當我想說句什么話的時候,她跟我擦肩而過,而且,慢慢地遠離我,越走越遠,消失在雨巷的盡頭。只剩下我,仍然獨自撐著油紙傘,彷徨在雨巷中,繼續等待,繼續追尋。在這首詩歌中,我是以一個等待者,一個追尋者的姿態出現的。(1min)

  四、探尋詩歌主旨(4min)

  1.所以啊,有人認為,這首詩歌是一首愛情詩,是一首男子追尋、等待姑娘的詩歌,但是另外一方面,又有人有別的看法了,他們認為,這首詩是一首政治詩,詩歌中的這些意象,雨巷、丁香姑娘,都有它們獨特的政治象征。你們贊同哪一種看法呢,這首詩究竟是一首愛情詩,還是一首政治詩?下面給大家三分鐘的時間小組討論,請各個小組選出發言的.代表,你們小組贊同的是哪種看法,為什么?

  2.小組代表發言。

  組A:我們小組認為是愛情詩,這首詩已經明確地寫清楚了我希望能夠遇到丁香姑娘,雖然這個愛情故事的結局不完美,但是我還是站在原地等待著丁香姑娘。(有道理,所以這是一首愛情詩)

  組B:我們小組也認為是愛情詩,因為在詩里邊看不出政治因素。(確實,詩歌里邊沒有任何明確的寫政治的語言。其他小組呢,有沒有不同看法的?)

  組C:我們小組的成員認為是愛情詩,但是我自己覺得是政治詩。(為什么?)戴望舒所處的時代比較多戰爭,社會環境也比較亂,可能作者當時想表達什么,但是又不敢明明白白地說出來,所以只能寫得比較朦朧。所以我覺得表面上是愛情詩,實質上是政治詩。

  3.能夠堅持自己的看法,非常地不錯。剛剛我們同學提到了一點,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分析這首詩歌主旨的時候他聯系了作者身處的社會環境、時代背景,這種方法,早在幾千年前,孟子提出過,他說,讀任何一篇作品,都要做到知人論世,要研究作者的身平,要研究他所處的社會環境。我們一起來看一看,這首詩歌的作者是——戴望舒。(出示ppt)

  4.戴望舒(戴望舒1905——1950),浙江杭州人,原名戴夢鷗。1925年入上海震旦大學學習法文,開始受到法國象征派的影響。1926年參加共青團。《雨巷》寫于1927年夏天,當時全國處于白色恐怖之中,戴望舒因曾參加進步活動而不得不避居于松江的友人家中,在孤寂中咀嚼著大革命失敗后的幻滅與痛苦,心中充滿了迷惘的情緒和朦朧的希望。早期詩歌多寫個人的孤寂心境,感傷氣息較重,因受西方象征派的影響,意象朦朧、含蓄。

  5.1927年的白色恐怖,使原來熱烈響應了革命的青年,一下子高峰墮入了深淵。他們中的一部分人,找不到革命的前途。他們在痛苦中陷入彷徨迷惘,他們在失望中渴求著新的希望的出現,在陰霾中盼望飄起絢麗的彩虹。《雨巷》也可以是一部分進步青年的這種心境的反映。雨巷這個朦朧陰沉的意象,正象征著此時黑暗的社會現實,而丁香姑娘,是他們美好理想的象征。

  關于這個時期進步青年的這種彷徨,我們在學習必修一的時候講過一篇散文,作者在當時也是身處于這種彷徨中。是哪一篇課文啊?《荷塘月色》。

  6.剛才我們已經討論了姑娘的象征意義,那么,她究竟是象征著愛情呢,還是象征著革命青年的美好理想呢,我們無法確定。這首詩歌充滿著象征色彩的,對它的這些朦朧意象,我們可以有不同的解讀。而這首詩歌的主旨是指對于愛情的追求呢,還是對于美好革命理想的追求呢,我們無從知道,都有這個可能性,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只要言之成理都可以。我們唯一能夠確定的是,這個姑娘是美麗高潔的,她可以是任何美好事物的象征。

  五、感受詩歌音樂美

  最后我們從形式方面來感受詩歌的音樂美。這首詩是1928年發表在《小說月報》上面的,當時《小說月報》的主編葉圣陶看完這首詩之后,就給戴望舒寫了一封信,在信中他說,《雨巷》這首詩“替新詩的音節開了一個新紀元”,這個評價是非常高的。確實啊,這首詩歌聽起來悅耳、和諧,讀起來一唱三嘆,迂回反復,為什么我們會有這樣的感受呢?我們一起來找找看。

  A.我們都知道,詩歌讀起來瑯瑯上口,在音節上面必須——押韻。這一點這首詩歌可以說是做得非常成功的。這首詩歌主要押一個韻,大家看看能不能找出來。沒錯了,ang,而且,不僅是節與節之間押韻,每一個小節的內部,相隔不遠的行里重復一次韻腳,比如說,我們看第一小節,押ang韻的主要有哪些呢?(巷、娘);再看第二小節,(芳、愁)。其余的五個小節也是這樣子。詩人有意地使一個音響在人們的聽覺中反復,不斷地在我們的耳邊構造回蕩的旋律。

  B.從全詩看,第一節和最后一節除“逢著”改“飄過”之外,其它語句完全一樣,這樣,同一主調在詩中重復出現,首尾呼應,不僅加重了詩人彷徨苦悶的心境,也增強了全詩的音樂性。

  C.另外,語言上用反復,如“彷徨在悠長、悠長又寂寥的雨巷”,“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像我一樣,像我一樣地”,詩人不斷地迂回往復,使一個寂寥而又哀傷的旋律緊緊縈繞在我們的心頭。

  單從這三點來看,這首詩歌能夠給我們這樣強烈的心理體驗,也是必然的。

  六、齊讀詩歌

  下面我們一起來朗讀這首詩,再次來感受這首詩的音樂美。

  七、拓展:鑒賞現代詩歌的方法

  這節課我們鑒賞了《雨巷》這首現代詩歌,但這個不是最重要的目的,更重要的是,我們要學會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來掌握鑒賞現代詩歌的方法。請大家回憶一下我們這節課的學習步驟,試試看能不能概括出鑒賞現代詩歌有哪些方法。當你看到一首陌生的詩歌時,第一步應該怎么做?

  1.誦讀,整體感知。(讀詩)沒錯了,讀,讀了一遍沒有感覺,再讀。

  2.確定詩歌感情基調。讀到你能夠確定出詩歌的感情基調為止。

  3.品味詩歌意象。那么,感情基調我們已經確定下來了,第三步應該怎么做呢,沒錯了,分析詩歌的意象。

  4.知人論世。那分析詩歌意象的時候,我們還要注意結合作者的身平和作品的時代背景來分析,用一個成語來講就是知人論世。

  5.探詢詩歌主旨。而從對意象的分析和對作者身平和時代背景的了解,又有助于我們分析詩歌的主旨。

  6.感受詩歌語言美。最后一個步驟,還應該對詩歌的語言進行分析。

  這就是鑒賞現代詩歌的幾個基本的方法,大家在以后的學習中要學會觸類旁通、舉一反三,用這些方法來鑒賞別的詩歌。今天的作業呢,就是請大家根據我們歸納出來的這幾個方法,分析《每課一練》42頁第三題艾青的這首《礁石》。

  八、小結

  這節課我們共同閱讀欣賞了戴望舒的《雨巷》,我們在讀詩歌的時候感受到了它這種憂郁、哀怨的感情基調,我們還分析了這首詩歌的五個主要意象,品味了詩歌的內容,我們還根據姑娘這個意象探討了詩歌的主旨,最后,我們通過對詩歌形式、語言的分析,感受到了詩歌的音樂美。這首詩歌,還有許多地方值得我們探討和分析,這些就留給大家課后自己去品味。

《雨巷》語文教案15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分析“丁香”意象,理解《雨巷》的情感,背誦全文。

  2、過程與方法:誦讀、聯想、想象、鑒賞,進行個性化的解讀。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感受優美朦朧的意境,培養正確的審美觀。

  教學重點與難點:

  解讀“丁香”意象,引導學生對本詩情感進行個性化的解讀。

  教學方法:

  誦讀、探究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見過“丁香”嗎?丁香有什么特點?(放幻燈片)

  二、學生自由聯想、想象,結合課文作業四中的詩句,概括“丁香”特點(香、雅、幽、愁等)。學生就作業四中的詩句提問,教師解答。

  三、學生自由作答后,教師概括:丁香開花,在仲春時節,詩人們往往對著丁香傷春,說丁香是愁品。丁香花白色或紫色,色香卻不輕佻。丁香是美麗的、高潔的、愁怨三位一體的象征。丁香嬌好,但易凋謝。今天,我們要走進一位丁香一樣的姑娘,這是怎樣的一個形象呢?讓我們來讀《雨巷》。

  四、朗讀《雨巷》

  五、姑娘是怎么樣的一個形象?學生在閱讀中歸納

  愁怨、哀婉、美麗、高潔、迷茫……

  六、討論:作者是怎樣刻畫這位姑娘的?

  1、借助“丁香”這個意象來刻畫這個姑娘。

  何為意象?“意”即欣賞者的心意、情志,“象”即形象,物象。意象即審美主體眼中的形象或心中的物象,是主體與客體的統一,有形與無形的統一。

  手法:動作、外貌、神態、心情、(正面)

  2通過悠長寂寥的雨巷、頹圮的籬墻、冷冷的哀怨和綿綿細雨等環境來渲染“丁香”的特點。(側面)

  學生就詩中不懂的詞句提問。比如:太息,飄,油紙傘,雨的哀曲等。然后合作探究,教師點撥。

  (1)也許是為詩人的憂郁嘆息,也許是為自己的憂郁嘆息,也許是為雨巷頹墻嘆息,也許是為這個時代嘆息,甚至是詩人通過姑娘的眼光為國家命運而發出嘆息。(個性化解讀)

  (2)“飄”不能換成“走”。因為這個姑娘不是真實存在的,是作者想像出來的,想像中的人物是沒有重量的;且“飄”與后面的“夢”構成最佳組合。“飄”字生動形象地描寫出了詩人幻想中的丁香姑娘飄忽朦朧的特點。所以,詩中有三次用“飄”字描寫這位姑娘的行動。

  (3)雨的哀曲是這個悲劇的背景音樂,有力地烘托了凄迷悲涼的氣氛。這個悲劇是美麗的`丁香姑娘從顏色到芬芳,從眼光到惆悵一樣一樣地在詩人眼前無情地消失,這個音樂恰如其分地表達了詩人此刻內心無以言表的悲哀。這個“雨的哀曲”烘托氣氛,渲染詩人的心情。

  七、討論:作者為什么要塑造這么一個形象?探討主旨

  1、姑娘是誰?(個性化解讀)

  我?理想?姑娘?

  2、知人論世:作者,背景介紹

  《雨巷》是戴望舒的成名作,約作于政治風云激蕩、詩人內心苦悶彷徨的1927年夏天。詩作寫成后差不多一年,作者將它投寄到《小說月報》。當時代理《小說月報》編輯的葉圣陶一看到這首詩就非常喜歡,稱它“替新詩的音節開了一個新的紀元”,并送給作者“雨巷詩人”的稱號。這一年作者才22歲。

  戴望舒的詩深得中國古典詩詞中婉約詞風的遺韻,又受到法國象征詩派的影響,因而他的早期詩作總體上表現出孤獨、抑郁和消沉的特點。

  3、探討作者的思想感情,姑娘為什么很快消失?(邂逅、虛幻、朦朧又美好的理想的象征)

  A、詩人在那個特定年代感到迷茫,找不到出路的一種情緒的反應。

  B、愛情詩,即一位情竇初開的青年在江南雨巷邂逅一位姑娘后激起的感情漣漪。類似《蝶戀花花褪殘紅》蘇詞中所表達的情結,“多情卻被無情惱”。

  C、詩人對理想和美好事物的追求。

  教師解讀:

  “姑娘”是作者的理想化身。他彷徨求索,就是為了尋找姑娘———理想。但出現后又象夢中的飄過一樣消了,連用她的顏色,芬芳,嘆息,惆悵,空留下抒情主人共在雨巷中獨自彷徨,孤苦的心情。

  八、朗讀課文,從中學到了什么?

  1、象征手法

  2、三美

  3、詞語的運用

  九、背誦全詩

【《雨巷》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教案雨巷10-10

《雨巷》教案07-02

高一語文《雨巷》教案09-29

語文教案雨巷15篇08-21

雨巷語文教案(精選10篇)04-24

人教版高中語文雨巷教案06-12

《雨巷》語文教案(精選22篇)07-30

《雨巷》高中語文教案10-10

新課標《雨巷》教案10-14

雨巷新課標教案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