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雨巷》主題的多元解讀
象征手法的運用造成《雨巷》意象的模糊性和主題解讀的多元性。筆者通過對其意象的多角度闡發,《雨巷》可以解讀為一首“政治詩”、“愛情詩”、“哲理詩”或“心理詩”。我們為大家整理了《雨巷》主題的多元解讀,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到大家。
《雨巷》主題的多元解讀
在中國現代詩壇上里,戴望舒是一位獨樹一幟的現代派詩人,其憑借《雨巷》而蜚聲20年代現代詩壇。也正是因為這首詩,他享有“雨巷詩人”的稱號。這首詩作為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一現代新詩單元的第二課,是本單元的重點篇目也是本單元的難點篇目。由于詩人象征手法的運用造成詩歌意象的模糊性從而導致詩歌主題解讀的多元。作為一首經典的象征詩歌,那么詩歌的主題到底有幾種解讀呢?
詩中主要有“雨巷”和“丁香花”兩個意象,這兩個意象很美。從而營造了一種朦朧、神秘的意境。一是雨巷,細雨迷蒙的江南小巷,經歷雨水侵襲的青石地板路,頹圮的籬墻,青色的屋瓦,“我”撐著油紙傘,帶著惆悵與彷徨追尋“我”渴盼的“丁香姑娘”。雨巷是潮濕的,是狹窄的,是悠長的。這一意象具有很強的視覺效果,給人以豐富的想象空間。雨巷不失為可以虛化為一條“追求之路”,懷著渺茫希望的“我”在雨巷里苦苦求索追尋,讓人不禁發問,我在苦苦追尋求索什么?二是丁香。丁香是古典詩詞里的常見意象。因其形狀像結,開在暮春時節,極容易凋謝,花色為淡紫色或純白色,顏色高潔、冷艷,文人墨客往往把它作為哀怨惆悵的象征反復吟詠。例如唐代詩人李商隱的的“芭蕉不展丁香結,同向春風各自愁”,南唐李璟的 “青鳥不傳云外信,丁香空結雨愁”等詩句中的丁香意象都是愁悶的象征,丁香是愁品的化身,但是,丁香又是高潔、美麗的,在宋代詩人王十朋看來,連傲視嚴寒的梅花也休能與丁香相媲美,因為丁香獨具幽香。在《雨巷》中詩人將丁香所具有的品質賦予一位姑娘,“丁香一樣的姑娘”,姑娘即是丁香,丁香即是姑娘。這個姑娘具有丁香一樣的顏色、丁香一樣的芬芳、丁香一樣的憂愁。丁香可以象征惆悵、高潔、美麗的事物,讓人感到無限的悵惘。而“丁香姑娘”是解讀本詩的一把鑰匙,歷來見仁見智,備受爭議。筆者從課文的理解出發,結合當時的時代背景,認為本詩歌的主題主要可以解讀為以下四種。
(一)政治詩(姑娘=“我”)
結合整個詩歌來看,“雨巷”象征著黑暗的現實,“我”象征著苦苦追求理想的青年,而“丁香姑娘”象征著“我”所追求的美好理想,姑娘的“走近,飄過,最終走盡雨巷”就象征著美好理想的幻滅。這種象征意義,從詩人當時的生活狀態和社會狀貌可以找到一些佐證。早年在上海的求學經歷使戴望舒接觸到了革命的的進步思想,并且結識了瞿秋白、丁玲等進步師友。隨著革命運動的高漲,他很快地加入了共產主義青年團,美好的理想鼓舞他進行了革命的實踐活動。革命的風起云涌,吸引了很多青年知識分子的追捧。但是這種好景不長,隨著蔣介石“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大革命迅速失敗,很多共產黨的先進分子在這次鎮壓中被殺。戴望舒也因參加共產主義青團而遭到通緝,只好躲到自己好友施蟄存的家里。所以本詩歌從這一角度來解讀的話,它就是一首政治詩歌,它當時革命青年面對革命失敗的一種心緒反映,這些革命青年因為找不到革命的出路而彳亍彷徨。
(二)愛情詩(姑娘=姑娘)
在這首詩中,“我”懷著一種痛苦莫名的希望——在悠長寂寞的雨巷里“希望逢著一個丁香一樣的姑娘”。這姑娘的顏色、芬芳、憂愁、眼光使“我”倍感親切,她凄清的心境也與我相契相近。無奈地是這姑娘夢幻般對出現,復又夢幻般消逝,僅僅投來太息一般的一瞥,便默然飄過。但孤獨的我仍然彷徨在悠長的雨巷,繼續等待著。細品《雨巷》,詩中所描繪的似真似幻的美麗“邂逅”,實際上只是“我”的一段愛情“白日夢”,它使我們直觀地感受到“我”對愛的追索與向往,憧憬與期待,以及因愛而生的痛苦莫名的希望、無奈和甜蜜的憂傷。這樣理解《雨巷》和《蒹葭》所傳達出的對愛情的期盼,尋覓以及美夢難成的憂傷、無奈是極其相近的。這樣的解讀與詩人早年本身的愛情經歷有著驚人的相似。他隱居上海松江期間蟄居在好友施蟄存的家里,一廂情愿地愛上了施蟄存的妹妹施絳年,但是施絳年對他不冷不熱的態度,讓他感到惆悵,所以他只能在愛情的雨巷里撐著油紙傘獨自彷徨。
(三)哲理詩 (姑娘=理想)
對人生而言,那“悠長而又寂寥的'雨巷”到底象征著什么呢?如果我們把詩中的“我”和我們每一個人都看作人生的趕路人,那么這悠長寂寥的雨巷正象征著“長亭更短亭”的人生之路。我們每一個人都在趕自己的人生之路,促使我們前行的是那不斷升起又不斷隕落的希望與理想。這正如詩歌中丁香一樣的姑娘一樣,“她” 是我們前行的理想或希望,而這理想正如“她”一樣隱隱約約,朦朧迷茫,迷離恍惚,似真似幻。“她”帶給我們那么多的希望與期待,又帶給我們那么多的失望與憂傷。“我”尋找姑娘的軌跡,正是人生尋尋覓覓的隱喻,而詩歌中的“我”則是人生中的求索者。詩人在這里表現了人的尊嚴和頑強的生命力。人和理想,惶惶不安的人和無法實現的理想,這就是全詩所體現的帶有悲劇意義的哲理性主題。
(四)心理詩 (姑娘=心靈雞湯)
我們每個人都行走在各自的人生路上,但是這條人生之路有太多的相似之點。當我們前行的時候,我們會發現其實這一路會有坦途,也有艱難險阻,我們不可能永遠一番風順,我們也不可能所擁有的全是陽光和微笑,我們還要經受風霜雨雪的侵襲,當這種挫折和困難壓過來的時候,我們每個人的心里都自然會產生一種不可名狀的愁緒,這種愁緒是全人類所共有的。這種愁緒就像“我”彷徨在悠長、寂寥的雨巷,凄清、無助而惆悵。然而,心懷希望、向往幸福、向往快樂、戰勝困難是人類共有的目標。當困難來臨、愁緒充溢著我們內心的時候,我們是多么渴望一份能夠解脫愁苦的“心靈雞湯”,這也就是我們在凄苦的雨巷中所要追尋的“丁香姑娘”。
【《雨巷》主題的多元解讀】相關文章:
解讀 戴望舒《雨巷》09-26
《雨巷》全文解讀09-24
《雨巷》名師解讀07-24
雨巷意境解讀08-27
戴望舒《雨巷》課文解讀11-04
雨巷戴望舒意象解讀07-24
雨巷主題分析04-24
《雨巷》主題思想分析11-09
高中語文必修一教材《雨巷》課文解讀07-04
《雨巷》說課稿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