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雨巷賞析及背景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雨巷的賞析及背景
戴望舒(1905.3.5——1950.2.28)現代詩人。原名戴夢鷗。筆名艾昂甫、江思等。浙江杭縣人,祖籍南京。現代詩人。出身于職員家庭。在杭州宗文中學求學時即喜愛文學,與杜衡、施蟄存一起切磋詩歌藝術、辦文藝刊物等。1923年入上海大學中國文學系,1925年入上海震旦大學,學習法文,并于翌年就讀于該校法科。此時戴望舒在文學愛好上接近法國象征派詩歌,如魏爾倫等人的作品,這對于以后他的詩歌創作起了重大影響。1926年春,開始在與施蟄存合編的《瓔璐》旬刊上發表詩歌。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曾因參與革命宣傳工作被上海法租界當局拘捕。后到北京,結識馮雪峰、李霽野等人,并在《莽原》上發表詩作。1928年回上海,此后全力從事文學創作和編譯工作,開創了他詩歌創作的重要里程。詩集《我的記憶》(包括《舊錦囊》《雨巷》《我的記憶》三輯)于1929年出版。無產階級革命文學運動興起時,曾翻譯、介紹蘇聯的作品和論著。其中《唯物史觀的文學論》一書,為魯迅、馮雪峰合編的《科學的藝術論叢書》之一。1930年3月中國左翼作家聯盟成立時,即為成員。但后來對某些文藝問題的看法與左翼作家有分歧。1932年《現代》月刊創刊,他在上面發表許多著、譯作。同年11月,赴法國,曾在巴黎大學、里昂中法大學肄業、旁聽,并繼續從事著、譯活動。此時編定詩集《望舒草》(收《我的記憶》集內部分詩作及此后所發表的新作,并附《詩論零札》一文),于1933年8月出版。1934年曾去西班牙旅行,1935年從法國回國。1937年1月,詩創作合集《望舒詩稿》出版。抗日戰爭爆發后,先在上海“孤島”繼續著、譯,后于1938年5月赴香港。與許地山等人組織中華全與許地山等人組織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香港分會。1941年日本占領香港后曾被捕入獄,受傷致殘并創作了《我用殘損的手掌》等。抗戰勝利后,回上海,在上海師范專科學校任教,并進行著、譯、研究等工作。1948年,再次去香港。1949年輾轉到達北平,參加中華全國文學藝術工作者第一次代表大會。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在新聞總署國際新聞局工作。1950年2月8日因氣喘病逝世。他被稱為是“一個決心為人民服務的有才能的抒情詩人”。
戴望舒的創作發展可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的創作主要收在《我的記憶》集的《舊錦囊》《雨巷》兩輯內,這時詩作在藝術上保留著中國古典詩歌傳統及歐洲浪漫主義詩歌的痕跡,并明顯具有法國象征派詩人魏爾倫等的影響。
《雨巷》為此時期的代表作,詩作在對江南雨中小巷的抒情中,反映出大革命失敗后部分青年的壓抑心情,受到人們注意。當它在《小說月報》上發表時,葉圣陶贊許作者“替新詩的音節開了一個新的紀元”,并由此獲得“雨巷詩人”的稱號。第二階段的創作包括《我的記憶》集內《我的記憶》一輯、《望舒草》的全部以及《災難的歲月》集的前幾首。此時較多接受法國后期象征派詩人耶麥、保爾·福爾等人的影響,經過創作實踐,也對詩歌藝術建立了自己的見地。詩集《望舒草》中的《詩論零札》反映了他此時對詩歌的理解。如認為“詩不能借重音樂,它應該去了音樂的成分”,即不同于他第一階段的創作,不同于魏爾蘭,而接近后期象征派詩人的觀念;又如對待韻律和形式,他反對“削足適履”或“選擇鞋子”,而主張“自己制最合自己的腳的鞋子”,即強調獨創。總之,這一階段詩歌數量較多,藝術上也較成熟,在他創作中最具代表意義,使他成為中國新詩發展中“現代派”(指主要以《現代》月刊為中心進行創作活動并形成了相近的藝術傾向的一部分詩人)的代表,較早就在中國出現的象征派詩歌創作從神秘難懂到此時的為人理解或欣賞,有他的重要勞績。但這兩個階段的詩歌所表現的生活內容、思想情緒等都還有較明顯的局限。一些論者,包括他的友人,曾指出其作品中“消極”“狹窄”“幻滅”“陶醉”等因素。這既反映了在當時社會中一些有才智的青年的個人不幸、徘徊和憂郁,也顯現了法國象征派詩歌的影響。
第三階段的創作,指《災難的歲月》集里的大部分。抗戰開始后,他的詩歌從生活、情緒到藝術風格,都轉向積極明朗。1939年《元旦祝福》一詩祝福祖國和人民,渴望自由解放。1941年在日寇監獄中所作《獄中題壁》和稍后的《我用殘損的手掌》,表現了民族和個人的堅貞氣節,對祖國的解放區懷著深情。現在見到的最后一首詩《偶成》,對生活寄予美好的希望,呼喚著“生命的春天重到”“像花一樣重開”。這三個階段創作的發展,正反映了一個正直的、有高度文化教養的知識分子的真實而艱辛的生活道路。
作為一位有成就的詩人,戴望舒文藝實踐的領域是寬闊的。不僅創作詩歌,而且寫散文、論文等,研究、論述的范圍不僅有大量外國文學,而且包括中國古典小說、戲曲等。同時,還作了大量的翻譯介紹外國文學的工作。
“雨巷”:
簡介寫作背景,《雨巷》產生的1927年夏天,是中國歷史上一個最黑暗的時代。反動派對革命者的血腥屠殺,造成了籠罩全國的白色恐怖。戴望舒因曾參加進步活動而不得不避居于松江的友人家中,在孤寂中咀嚼著大革命失敗后的幻滅與痛苦,心匯總充滿了迷惘的情緒和朦朧的希望。在這里,詩人把當時的黑暗而沉悶的社會現實及內心的苦悶迷茫暗喻為悠長狹窄而寂寥的“雨巷”。(雨巷——黑暗而沉悶的社會大環境與內心苦悶的小環境)戴望舒是20世紀30年代現代詩派獨具特色、頗有影響的詩人,是共產主義青年團團員,左聯成員,曾被日本憲兵拘捕入獄,曾對大革命寄以美好的愿望。因發表《雨巷》,人們稱他為“雨巷詩人”。
詩人在隱居鄉下時寫的,《雨巷》可視為此時他的代表作。它在低沉的氛圍里抒發了沉重的情緒。它的深層含義表現的是詩人對愛情、理想、光明等美好事物有所追求而不可得,對黑暗統治有所不滿又無可奈何的愁苦心境與幻滅情緒。”
《雨巷》的主題范圍是:“詩人抗戰前的詩,天地狹小,十分之九訴說的是個人的心靈,充滿尋夢者的恐怖、茫然與悲哀,彌漫著萎靡灰暗的情調,有很濃的傷感氣。主題是通過青年詩人“我”失戀后的企盼、惆悵與失望,表達了“大革命失敗后一部分知識分子追求理想而不可得、對現實不滿又無可奈何的情思。
賞析:
戴望舒的詩深蘊中國古典詩詞中婉約、清麗詩風的韻致,但又受到法國象征詩歌派的影響,因而他的早期詩作總體上表現出一種孤獨、抑郁和消沉的特點。
這首詩寫得既實又虛,朦朧恍惚。“我”似乎有著滿腹的心事,無限的煩憂,但又不愿明說,或者是說不出來。“我”似乎在期待什么、追求什么,而期待和追求的目標又顯得那樣遙遠而渺茫。“她”出現了,這或許是在幻覺中,或者是真的,但“她”的出現是那樣地快,逝去也那樣地快,一剎那間擦肩而過,消失在前方,“像夢一般的凄婉迷茫”。“我”只有自怨自艾,自悲自嘆。詩中的“姑娘”,我們可以認為是實指,是詩人心中期待已久的美麗、高潔而憂郁的姑娘。但我們也可以把這位“姑娘”當做詩人心中朦朧的理想和追求,代表了詩人陷入人生苦悶時,對未來渺茫的憧憬。
詩的開頭一節“撐著油紙傘,獨自彷徨在悠長、悠長、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著一個丁香一樣地,結著愁怨的
姑娘。”寫的是梅雨季節江南小巷中的一個場景。細雨蒙蒙中,“我”懷著一種落寞、惆悵的情緒和一絲微茫的希望,撐著油紙傘在悠長寂寞的小巷中踽踽獨行,“希望逢著/一個丁香一樣的/結著著愁怨的姑娘”。詩開頭點明了詩的主旨是抒寫詩人追尋的“希望”。被蒙蒙細雨籠罩的“雨巷”“悠長、悠長”,沒有盡頭,暗示希望的迷蒙渺茫。“獨自”、“寂寥”暗示了詩人知音難覓,孤獨彷徨。希望是什么?希望是那個“丁香一樣的結著愁怨的姑娘”。那么,這“姑娘”是誰?詩人心目中的“姑娘”結著什么樣的愁怨?這是寫詩人對人生理想的追求嗎?這是寫詩人對愛情的渴盼嗎?也許都是,也許都不是。那么,就讓我們循著詩人在雨巷行進的足跡,躲在一旁,悄悄地窺視吧。
第二節“她是有丁香一樣的顏色,丁香一樣的芬芳,丁香一樣的憂愁,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詩人反復地拿丁香來比喻姑娘。丁香,是我國古典詩歌中常見的意象。我國古詩里有好些吟詠丁香的名句:“丁香空結雨中愁”,“丁香體柔弱,亂結枝欲墜”,“芭蕉不展丁香結,同向春風各自愁”,等等。丁香開花在仲春時節,詩人們對著丁香往往傷春,說丁香是愁品。丁香花白色或紫色,顏色都不輕佻,常常贏得潔身自好的詩人的青睞。總之,丁香是美麗、高潔、愁怨三位一體的象征。詩人筆下的丁香一樣的姑娘,容貌像丁香一樣姣好美麗,品格像丁香一樣高雅圣潔,心緒也像丁香一樣憂愁惆悵。她愁什么?莫非是憂愁那負心的夫君,莫非是想望如意的郎君,也許是,也許都不是,她的愁就象她的容貌,就像她的心靈,高雅而圣潔,美麗而動人。
第三節“她彷徨在這寂寥的雨巷,撐著油紙傘像我一樣,像我一樣地默默彳亍著,冷漠,凄清,又惆悵。”這丁香一樣的姑娘,在“我”的長久的期待中,終于姍姍走來了。她 “像我一樣,像我一樣”,讀到這里,我們恍然有所領悟:原來這丁香姑娘就是“我”,“我”就是這丁香姑娘,我也有姑娘一樣的美麗,也有姑娘一樣的高潔,也有姑娘一樣的憂愁。彼心即我心,姑娘就是“我”的心。姑娘是我的心上人?姑娘是我的追求和理想的化身?也許是,也許都不是。我們不必追問得那么具體,也不必回答得那么確切。因為詩畢竟是詩,正如前人所說:“詩有可解,不可解,不必解。”尤其是戴望舒早期的詩,大都不是直接對現實的摹寫,而往往是一種隱蔽靈魂的宣泄。正如一位詩家所說:“一個人在夢里泄露自己的潛意識,在詩作里泄露隱蔽的靈魂,然而也只是像夢一般朦朧的。從這種情境,我們體味到詩……是在于表現自己與隱藏自己之間。”
第四節“她靜默地走近、走近,又投出太息一般的眼光,她飄過像夢一般地,像夢一般地凄婉迷茫。”“她默默地走近”,——看來“心有靈犀一點通”,兩顆心靈已經接近、貼近,互相理解了,然而又終于從身邊飄然而過,令“我”失望,她也“投出太息一般的眼光”,兩人的距離又重新拉開。這兩位彷徨者都得了同一種抑郁病,不忍相離,又不得不相離,因而同病相憐;然而又正因為病癥相同,不可能互相拯救,只得分手。他們就是這樣既彷徨,又在彷徨中追求著,追求著……“她飄過/像夢一般的,/像夢一般的凄婉迷茫。”“我”與姑娘的相遇,是一段真實的人生際遇,是“我”思之深切而出現的一種幻境,還是這簡直就是寫的一場夢?
第五節“像夢中飄過一枝丁香地,我身旁飄過這女郎;她靜默地遠了,遠了,到了頹圮的籬墻,走盡這雨巷。”“我”目送著丁香姑娘飄然遠去,她走到了雨巷的盡頭,“到了頹圮的籬墻”。“頹圮的籬墻”給人的心靈以巨大的震撼,丁香姑娘那么美,美好的事物理所當然應該生長在美好的環境、圣潔的土壤,但丁香姑娘卻“到了頹圮的籬墻”,這巨大的反差,激起人們多少聯想!那破落衰敗的籬墻莫非竟是姑娘的歸宿?莫非丁香姑娘處境艱險?莫非丁香姑娘命途多舛,遭受了沉重打擊?這是感傷姑娘的不幸遭際,還是哀嘆自己的生不逢時?
第六節 “在雨的哀曲里,消了她的顏色,散了她的芬芳,消散了,甚至她的太息般的眼光,丁香般的惆悵。”這一節從字面看寫姑娘的消失,實際是寫美的毀滅,希望的毀滅。在“頹圮的籬墻”里,“消了她的顏色,/散了她的芬芳,/消散了,甚至她的/太息般的眼光,/丁香般的惆悵。”姑娘的一切都“消散”了,美被徹底地毀滅了!詩人追尋著的希望也徹底地毀滅了!這毀滅的希望,是詩人圣潔的愛情,還是詩人高尚的理想?
第七節“撐著油紙傘,獨自彷徨在悠長、悠長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飄過一個丁香一樣地結著愁怨的姑娘。”姑娘消失了,希望毀滅了,但是“我”仍然沒有放棄追求。詩的末尾與首節回應,我依然獨自在悠長、寂寥的雨巷中彷徨,失望中又期待希望。“逢著”改為“飄過”,讓詩一般的故事在更加朦朧迷茫的夢幻中結尾。
【雨巷的賞析及背景】相關文章:
雨巷賞析及背景10-17
《雨巷》寫作背景09-01
雨巷的寫作背景08-07
戴望舒雨巷背景10-07
走進《雨巷》的創作背景04-24
戴望舒雨巷寫作背景04-24
《雨巷》賞析10-17
雨巷經典賞析07-10
雨巷 賞析08-29
《雨巷》寫作背景、簡介與點評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