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魚我所欲也歷年中考題

時間:2024-09-04 19:51:54 魚我所欲也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魚我所欲也歷年中考題

  (2012綿陽市)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8題

魚我所欲也歷年中考題

  魚我所欲也

  魚,我所欲也,熊掌,亦 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 ,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為茍得也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惡莫甚于死者,則凡可以避患者何不為也!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避患而有不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惡有甚于死者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 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 萬鐘則不辨禮義而受之,萬鐘于我何加焉!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向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宮室之美為之;向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妻妾之奉為之;向為身死而不受,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謂失其本心

  6.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二者不可得兼 兼:同時

  B.蹴爾而與之 蹴:踩踏

  C.萬鐘于我何加焉 加:施加

  D.所識窮乏者得我與 得:通“德”,感恩

  7.下列各句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

  A.舍魚而取熊掌者也 B.行道之人弗受

  有好事者船載已入 而不知人之樂

  C.今為宮室之美為之 D.此之謂失其本心

  山巒為晴雪所 洗 其人遂無以對

  8.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括和分,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孟子從“魚”與“熊掌”的選擇聯系到“生”與“義”的選擇,自然通俗

  B.孟子認 為,人們可以忍受別人的羞辱去接受那些關乎性命的東西,合乎人性

  C.孟子通過舉例,告誡那些接受優厚俸祿的人也應該講求“禮儀”,觀點明確

  D.孟子告訴人們,在面臨各種各樣的抉擇時,應把正義放在首位,發人深思 。

  答案:6.C 7.B 8.B

  (2012年衡陽)文言文閱讀:

  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 義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為茍得也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 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惡莫甚于死者,則凡可以避患者何不為也?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避患而有不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惡有甚于死者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

  ——(選自孟子《魚我所欲也》)

  9.解釋下列加點的詞(2分)

  ①故不為茍得也

  ②故患有所不避也

  10.請找出與“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中“于”字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2分)

  A.成王封伯禽于魯       B.告之于帝

  C.熟知賦斂之毒有甚于蛇者乎  D.今諸生學于太學

  11.譯文中畫句子(2分)

  非獨賢者有是心也

  12.本文運用比喻論證來闡明觀點,具體來說是用     這個比喻來闡述    的觀點(2分)

  13.文章闡明了“義”的重要性,你認為今天還有堅持“義” 的必要嗎?為什么?(2分)

  (2012·蘭州市)

  (三)閱讀《魚我所欲也》選段,完成1416題(8分)

  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萬鐘于我何加焉!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宮室之美為之;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妻妾之奉為之;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謂失其本心

  14.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意思相同的一項是(3分)

  A. 萬鐘于我何加焉 B. 所識窮乏者得我與

  而山不加增 復前行,欲窮其林

  C. 今為妻妾之奉為之 D. 是亦不可以已乎

  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 死而后已,不亦遠乎

  15.用現代漢語譯下面的句子(3分)

  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宮室之美為之 譯文:

  16.簡要括文段中闡述的觀點(2分)

  14.(3分)D

  15.(3分)先 前(有人)寧可死也不愿意接受,現在(有人)為了住宅的華麗 卻接受了(譯出大意2分,關鍵字“鄉”1分)

  16.(2分)人不能為了獲取高官厚祿而舍棄“禮義”

  (2011&8226;北京市)

  閱讀《魚我所欲也》(節選),完成第12~14題

  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①

  萬鐘則不辨②禮義而受之③萬鐘于我何加焉?④為宮室之美、⑤妻妾之奉、⑥所識窮乏者得我與?向⑦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宮室之美為之;向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妻妾之奉為之;向為身死而不受,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⑧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謂失其本心

  【注】①有教材不分段 ②有教材為“辯” ③有教材為逗號 ④有教材為嘆號 ⑤有教材為逗號 ⑥有教材為逗號 ⑦有教材為“鄉” ⑧有教材為冒號

  12.解釋下列語句中加點詞的意思(2分)

  (1)蹴爾而與之 蹴: (2)是亦不可以已乎 已:

  13.用現代漢語譯下面的語句(2分)

  呼爾而與之

  14.“此之謂失其本心”中的“此”指的是什么?(用原文回答)(4分)

  【答案】12.(1)及,到踐踏(用腳踢;踢) (2)停止這里是“止而不為”的意思(放棄;止)

  13.輕蔑地呼喝著給他吃(沒有禮貌地吆喝著給他;吆喝著給他)

  14.(向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宮室之美為之;(向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妻妾之奉為之;(向為身死而不受)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

  (2011年廣西柳州)

  魚我所欲也

  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史,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生亦我所欲,所被有甚于生者,故不為茍得也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惡莫甚于死者,則凡可以辟患者何不為也?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辟惠而有不為也,是故所敏有甚于生者,所惡有甚于死者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

  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刪生,弗得則死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帶受;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萬鐘則不辯拉史而受之,萬鐘于我何加焉?為官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與?鄉為身見而不受.夸為官宣之美為之;鄉為身死而冪受,夸為妻要之奉為之;鄉為身死而不受,夸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主: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謂失其本心

  (選自《孟子·告子上》)

  9.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A.則凡可以辟患者何不為也(辟:同“避”,躲避)

  B.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喪:喪失)

  c.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蹴:踐踏)

  D.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得:得到)

  10.下列甸子中加點詞語的意義和用法與例句相同的一項是()

  例: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A.相與步于中庭B.苛政猛于虎也

  c.箕運于渤海之尾D.管夷吾舉于士

  第Ⅱ卷(非選擇題,共100分)

  11.把第1卷《魚我所欲也》中劃線的句子譯成現代漢語(7分)

  (1)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萬鐘于我何加焉?

  (2)此之謂失其本心

  12.根據《魚我所欲也》的內容填空(2分)

  孟子認為人之“所欲有甚于生…‘所惡有甚于死”他通過的取舍、簞食豆羹的取舍、的取舍等方面論證了“義”和“不義”的存在

  9.D(得:同”德“,動詞,感激恩德)

  10.B(于:比,介詞)

  11.(1)萬鐘的俸祿如果不辨別是否合乎禮義就接受它,這萬鐘的俸祿對我有什么益

  處呢?(5分,”萬鐘~則~加“各1分,大意2分)

  (2)這就叫做喪失了本來的思想(2分,”此之謂“”本心“各1分)

  12.魚與熊掌,萬鐘(豐厚的俸祿)(2分,每空1分)

  (2011年廣安市)

  閱讀《魚我所欲也》和《萬事莫貴于義》,完成29-32題(15分)

  【甲】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為茍得也;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惡莫甚于死者,則凡可以辟患者何不為也?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辟患而有不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惡有甚于死者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選自《孟子·告子上》)

  【乙】子墨子曰:“萬事莫貴于義今謂人曰:‘予①子②冠履③而斷子之手足,子為之乎?’必不為何故?則冠履不若手足之貴也又曰:‘予子天下,而殺子之身,子為之乎?’必不為何故?則天下不若身之貴也爭一言④以相殺,是貴義于其身也故曰:萬事莫貴于義也”(選自《墨子》)

  【注釋】

  ①予:給,送②子:你,代詞③履:鞋子④一言:一句話,即關系到正義與非正義的一句話

  29.解釋下列加點的詞(4分)

  (1)故患有所不辟也( ) (2)非獨賢者有是心也( )

  (3)今謂人曰( ) (3)何故( )

  30.用現代漢語譯下列句子(4分)

  (1)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2)予子天下,而殺子之身,子為之乎?

  31.【甲】文運用比喻論證來闡明觀點,具體來說是用 這個比喻來闡述 的觀點;【乙】文論證層層深入,首先論證了帽子鞋子不如手腳珍貴,其次論證了,然后論證了生命不如義珍貴,最后強調了 的中心論點(4分)

  32. 【甲】【乙】兩文都闡明了“義”的重要性,您認為“義”的內涵是什么?今天還有堅持的必要嗎?為什么?(3分)

  答案29.患:禍患,災難 是:這、這樣 謂:對……說 故:緣故、原因

  評分說明:每空1分,共4分

  30.(1)如果人們想要的東西沒有比生命更重要的,那么,凡是一切可以保住生命的手段哪有不采用的呢?

  (2)送給你天下,卻要你的性命,你愿意這樣做嗎?

  評分說明:關鍵詞譯正確,語句通順,意同即可每小題2分,共4分

  31.舍魚而 取熊掌 舍生取義 天下不如生命珍貴萬事莫貴于義(一切事物沒有比正義更可貴)

  評分說明:每空1分

  32.“義”是正義,是有利于人民、民族、國家的大義(1分,答到“正義、大義”均可得1分) 任何時候,我們都應該堅持人民(國家)的利益高于一切的原則,所以我們應該堅持(2分)

  (賀州2011)

  文言文閱讀(12分)

  魚我所欲也 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為茍得也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惡莫甚于死者,則凡可以避患者何不為也!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避患而有不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惡有甚于死者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 萬鐘則不辨禮義而受之,萬鐘于我何加焉!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向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宮室之美為之;向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妻妾之奉為之;向為身死而不受,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謂失其本心

  11.下列加點字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所欲有甚于生者 甚:厲害

  B.故不為茍得也 茍得:茍且得到

  C.萬鐘于我何加焉 加:增加

  D.所識窮乏者得我 得:通“德”,恩惠,這里是“感激”

  12.與“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這句話中“而”字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A.中峨冠而多髯者為東坡

  B.學而不思則罔

  C.然得而臘之以為餌

  D.朝而往,暮而歸

  13.下列不正確的一項是( )

  A.作者將魚與熊掌進行對比,提出了他的主張:當二者不能兩全時,應舍生取義

  B.作者運用了比喻論證、舉例論證、對比論證和道理論證證明自己的觀點

  C.屈原縱使路途再漫長,也要上下求索,終遭奸臣毀謗,為了證明自己的清白,懷著悲憤投入羅江用自己的行動實踐了孟子舍生取義這一主張

  D.繼孔子之后著名的儒家大師孟子,為我們留下了許多富有哲理的名言,如“生于憂患,死于安樂”“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等

  答案:

  11.C(加:益處,好處)

  12.B(原句中的“而”與B項中的“而”都是轉折連詞,但是A.并列連詞,又,并且;C.順承連詞,來,就;D.表修飾,可不譯)

  13.A(將生比作魚,將義比作熊掌,是比喻論證)

  (2009年 安省)

  魚我所欲也(節選)

  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為茍得也;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辟,通“避”下同)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惡莫甚于死者,則凡可以辟患者何不為也?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辟患而有不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惡有甚于死者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

  過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經,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里嘆零丁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5.解釋下列加點詞語在文中的意思

  (1)故不為茍得也茍: (3)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如使:

  (3)所惡有甚于死者惡: (4)留取丹心照汗青 汗青:

  16.譯下列句子(4分)

  (1)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 (2)非獨賢者有是心也

  17.誦讀下列句子時,每句至少應有一處停頓,請用“/”把這一處停頓標示出來

  (1)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 (2)山河破碎風飄絮

  18.請摘錄原文申的語句,填寫下表(5分)

  體現中心(或主旨)的句子

  共同的追求

  答案:15.(4分)(1)且 (2)假如,假使 (3)厭惡 (4)史冊  (各占1分)

  16.(4分)(1)(如果二者不能夠同時得以,(那么就)舍棄魚而選取熊

  (2)不僅僅賢人有這樣的心(或:本心)  (每句2分意思對即可)

  17.(2分)(1)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 (2)山河破碎/風飄絮  (各占1分)

  18.(5分) (中心句子各占2分,共同追求占1分)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舍生而取義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濱州市2009山東省)

  (二)閱讀下面兩段文言文,回答文后問題(10分)

  (甲)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萬鐘于我何加焉!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與?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宮室之美為之;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妻妾之奉為之;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謂失其本心

  ——(節選自《魚我所欲也》)

  (乙) 晏子諫景公

  景公①之時,雨雪三日而不霽②公被狐白之裘,坐堂側陛③晏子入見,立有間公曰:“怪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晏子對曰:“天不寒乎?”公笑晏子曰:“嬰(晏子自稱)聞古之賢君,飽而知人之饑,溫而知人之寒,逸④而知人之勞,今君不知也!”公曰:“善,寡人聞命⑤矣”乃令出裘發粟,與饑寒

  ——(選自《晏子春秋》)

  注釋:①景公:齊景公②霽:雨雪停止,天放晴③堂側陛:堂,朝堂陛,臺階④逸:安樂,安閑⑤聞命:齊景公自謙的話,意為聽您的話

  9.解釋下面句子中加點詞語的意思(2分)

  (1)萬鐘于我何加焉何加: (2)所識窮乏者得我與 得:

  (3)公被狐白之裘被: (4)乃令出裘發粟 裘:

  10.譯下列句子(4分)

  (1)此之謂失其本心

  (2)嬰聞古之賢君,飽而知人之饑

  11.文段(甲)中畫線句子強調的是: (2分)

  12.文段(乙)所講故事告訴了我們什么道理?(2分)

  答案:9.何加:有什么好處 得,通“德”,恩惠,這里是感激的意思 被:同“披”,披著,穿著裘:皮衣,御寒的衣物

  10.這種做法就叫做喪失了天性,天良及羞惡之心

  我聽說古時候好的君主自己吃飽了卻想到別人的饑餓

  11.有的人“不辯禮義”地貪求“萬鐘”,這就是失去本心“義”的表現

  12.作為君王要以民為本關心百姓的疾苦,不可高高在上,那樣就會失去民心

  (赤峰市2009 內蒙古)

  (四)閱讀下邊兩個文言文語段,完成21—26題(16分)

  甲: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萬鐘于我何加焉!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與?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宮室之美為之;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謂失其本心 ­

  (孟子《魚,我所欲也》)

  乙:公孫儀1相魯而嗜魚,一國盡爭買魚而獻之公孫儀不受其弟子諫曰:“夫子嗜魚而不受者,何也?”對曰:“夫唯嗜魚,故不受也夫即2受魚,必有下人3之色;有下人之色,將枉于法;枉于法,則免于相,雖嗜魚,彼必不能常給我魚,我又不能自給魚;即無受魚而不免于相,雖嗜魚,我能長自給魚”此明夫恃人不如自恃也 ­

  (《韓非子·外儲說右下》)

  注釋:1公孫儀:春秋時魯穆公的相2即:假如3下人:遷就他人

  21.解釋加點的詞語(4分) ­

  (1)蹴爾而與之( )

  (2)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 )

  (3)公孫儀相魯而嗜魚( )

  (4)其弟子諫曰( )

  22.譯句子(4分) ­

  (1)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

  (2)夫子嗜魚而不受者,何也?

  23.甲文“此之謂失其本心”中的“此”指代什么?(2分)

  24.乙文中哪句話表達了公孫儀的觀點?(2分)

  25.從公孫儀對受魚和枉法關系的分,可以看出他有怎樣的品質?(2分)

  26.括這兩個語段內容上的相同之處(2分)

  答案:(四)閱讀兩個文言語段

  21.(1)用腳踢 (2)通“辨”,分辨 (3)特別喜歡(很愛好)

  (4)他,指公孫儀

  22.(1)一碗飯,一碗湯,得到這些就能活下去,得不到就得餓死

  (2)先生喜歡魚卻不接受(別人送給的)魚,為什么呢?

  23.萬鐘則不辨禮義而受之(或: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如用自己的話答出這個意思也可)

  24.此明夫恃人不如自恃也

  25.公孫儀是個注重防微杜漸(清醒自律),清正廉明的人

  26.兩個語段都是寫在利與義面前如何抉擇的問題

  (貴陽市2009貴州省)

  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萬鐘于我何加焉!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與?鄉為身死而不受,令為宮室之美為之;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妻妾之奉為之;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謂失其本心

  20.解釋文段中加點的詞(4分)

  之 蹴 辯 已

  21.譯劃線句“此之謂失其本心”這個句子(2分)

  22.填空:作者用“一簞食,一豆羹”來進行論證,這屬于的論證方法文段中著

  重論述了“ ”比“ ”更重要,人應該保有本心的道理(3分)

  23.請任意寫出文段中具有對比性的一組句子(內容)(2分)

  答案:20、加.之,結構助詞,的 蹴,用腳踢

  辯,通“辨”,辨別 已,停止,放棄(4分)

  21.這就叫做喪失了人所固有的羞惡廉恥之心(天性、天良)(2分)

  22.舉例 義 生 (3分)

  23.“鄉為身死而不受”與“今為宮室之美為之”對比;

  “鄉為身死而不受”與“今為妻妾之奉為之”對比;

  “鄉為身死而不受”與“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對比;

  “一簞食,一豆羹”與“萬鐘”對比 (不用原文,用自己的話敘述也可)(2分)

  (州市2009四川省)

  閱讀下列選文,完成6—9題

  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為茍得也;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惡莫甚于死者,則凡可以辟患者何不為也?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辟患而有不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惡有甚于死者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

  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萬鐘于我何加焉!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與?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宮室之美為之;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妻妾之奉為之;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謂失其本心 (《魚我所欲也》)

  6. 解釋下列加點詞在文中的含義(4分)

  (1)故患有所不辟也患: (2)蹴爾而與之 蹴:

  (3)鄉為身死而不受鄉: (4)是亦不可以已乎 已:

  7. 下列各組加點詞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3分)

  A. 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婦拍而嗚之(《口技》)  B. 此之謂失其本心 其真不知馬也(《馬說》)  C. 所識窮乏者得我與 至于負者歌于途(《醉翁亭記》

  D. 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岳陽樓記》)

  8. 用現代漢語譯文中劃線的句子(6分)

  (1)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2)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

  9. 文反復論證了一個什么觀點?主要用了哪些論證方法?(3分)

  答案:6.(4分)患—禍患,災難蹴—用腳踢 鄉—通“向”,從前 已—停止(一詞1分)

  7.(3分)C(C項均譯為代詞“……的人”;A項分別為轉折關系連詞、并列關系連詞;B項分別譯為“他的”、“恐怕”;D項分別譯為“卻”、“就”)

  8.(6分)(1)(3分)如果人們所追求的東西沒有超過生命的,那么凡是能夠用來求得生存的手段,什么不可以用呢?(“甚于生”1分,“得生者”1分,句子意思基本正確1分)

  (2)(3分)不僅賢人有這種本性,每個人都有,不過賢人能夠不喪失罷了(“非獨”1分,“是心”1分,句子意思基本正確1分)

  9.(3分)人在“生”與“義”不能兼顧時,應該舍生取義(1分),比喻論證、舉例論證和對比論證(答到任意2點即可,2分)

  (慶陽市2009甘肅省)

  (一)閱讀《魚我所欲也》,完成1721題(15分)

  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為茍得也;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惡莫甚于死者,則凡可以辟患者何不為也?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辟患而有不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惡有甚于死者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

  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萬鐘于我何加焉!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與?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宮室之美為之;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妻妾之奉為之;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謂失其本心

  17. 下列加點字解釋相同的兩組是(4分,每個2分)( ) ( )

  A. 弗敢加也萬鐘于我何加焉 B. 故不為茍得也 為宮室之美為之

  C. 得之則生所識窮乏者得我與 D. 鄉為身死而不受 便扶向路

  E. 宮室之美吾妻之美我者

  18. 用現代漢語譯句子(4分)

  (1)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2分)

  (2)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2分)

  19.孟子提倡的“舍生取義”曾經造就了一大批仁人志士,而現在的學校教育則強調我們中小學生要“珍愛生命”,教育部新修改的《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就刪掉了“見義勇為,敢于斗爭”的字樣,對此,你是怎樣看待的?(3分)

  20.作者為了證明自己的觀點,列舉了“不食嗟來之食”的事例,請你給本文補充—個論據(2分)

  21.儒家認為“性相近,習相遠”,即人們生來本性是相近的,都是善的,由于后天的社會環境與物欲使人的“性”差距變大,有人變“惡”了閱讀選文第一段,想想第一段中哪一句和這一觀點相近,并寫下來(2分)

  答案:17、B D

  18、(1);(如果這)兩樣東西不能夠同時得到,(我寧愿)犧牲生命來保住正義(2)過去寧可死也不肯接受,今天(有人)為了所認識的貧困的人感激自己卻去去做接受它

  19、我們每一個個體,由于身體的、技能的原因,有著不同的特長與能力,只要為社會的正義事業作出自己力所能及的貢獻,在一定意義上就是一個好市民我們不能完全贊同一些人提出的“遇到暴力事件不要反抗”的理念,但這種“反抗”一定要量力而行否則,對自己,可能是身體的損害;對家人,是失去親人的悲傷:對國家,則是社會資源的無謂浪費明知不可為而為之,是在逞匹夫之勇我們倡導的見義勇為,應該是“巧為”、“智為”

  20、朱自清寧肯餓死也不吃美國的救濟糧

  21、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

  (2008年河南省)

  閱讀下面兩個語段,完成16—19題(共10分)

  (一)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萬鐘于我何加焉!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與?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宮室之美為之;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妻妾之奉為之;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謂失其本心

  (節選自《魚我所欲也》)

  (二)孔子見齊景公,景公致丘①以為養②孔子辭不受,入謂弟子曰:“吾聞君子當功以受祿今說景公,景公未之以行③而賜之丘,其不知丘④也亦甚矣”令弟子趣駕,辭而行

  (節選自《呂氏春秋》)

  注:①丘:地名②養:供養之地③未之行:沒有采納我的主張④丘:孔子,名丘

  16.解釋下面句子中加點詞語的意思(2分)

  (1)萬鐘于我何加焉 何加:

  (2)所識窮乏者得我與 得:

  17.用現代漢語寫出下面句子在文中的意思(4分)

  (1)是亦不可以已乎?

  (2)此之謂失其本心

  18.文段(一)中畫線的句子運用了什么論證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

  19.孔子為什么不肯接受景公賜給他的供養之地呢?請用文段(一)中的語句回答(2分)

  答案:16.(1)有什么益處(帶來什么好處)(1分) (2)感激(1分)

  17.(1)這種做法不也可以停止了嗎?(2分)(2)這就叫做喪失了自己的本性(2分)18.對比論證法 強調了人不能失去“本心”(論證了舍生取義的觀點)(2分)

  19.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萬鐘于我何加焉!(此之謂失其本心)

  (2008年莆田市)

  閱讀下文,完成57題(12分)

  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為茍得也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惡莫甚于死者,則凡可以避患者何不為也?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避患而有不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惡有甚于死者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

  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萬鐘則不辨禮義而受之,萬鐘于我何加焉!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向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宮室之美為之;向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妻妾之奉為之;向為身死而不受,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謂失其本心

  5.用現代漢語解釋文中畫線句子的意思(6分)

  (1)魚,我所欲也

  (2)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

  6.我們很熟悉的一個成語就源自自文第一段,這個成語是:(2分)

  7.簡要括作者在第二段中闡述的觀點(4分)

  答案:5、魚,是我所喜歡的  一碗飯,一碗湯,吃了就能活下去,不吃就會餓死 6、舍生取義7、人為能為了獲取高官厚祿而舍棄“禮義”

  (2008山東青島市)

  閱讀下列文字,完成文后(1)—(3)小題

  魚我所欲也  《孟子》

  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為茍得也;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惡莫甚于死者,則凡可以辟患者何不為也?由

  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辟患而有不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惡有甚于死者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

  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萬鐘于我何加焉!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與?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官室之美為之;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所識窮乏者而為之;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謂失其本心

  (此文選自《初中語文第六冊》)

  (1)解釋句中加點詞的含義(3分)

  ①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為茍得也 (茍得:)

  ②所惡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患:)(辟:)

  ③鄉為身死而不受        (鄉:)

  ④是亦不可以已乎?        (已:)

  ⑤此之謂失其本心        (本心:)

  (2)用現代漢語譯下列句子(4分)

  ①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譯文:

  ②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

  譯文:

  ③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

  譯文:

  ④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

  譯文:

  (3)簡答題(5分)

  ①從全文看,本文先后運用了論證和論證的方法,有力地證明了當義和生不能兩全時,應舍生取義這一觀點生活中有許多人將這個觀點奉為行為的準則,請你根據對這個觀點的認識,列舉一個奉行這種行為準則的事例,加以簡要闡述(要求:舉例典型,敘議結合)(3分)

  ②作為繼孔子之后著名的儒家大師,孟子為我們留下了許多富有哲理性的名言請根據自己的積累,試寫出其中的兩條(不得從本文中選取)(2分)

  a.

  b.

  答案:(1)解釋句中加點詞的含義:①茍且取得,這里是“茍且偷生”的意思(缺少“茍且偷生”不得分)③禍患,災難;“辟”通“避”,躲避③“鄉”通“向”,從前④停止,放棄⑤天性,天良(6個詞,共3分,每個0.5分)(2)用現代漢語譯下列句子:①魚,是我所喜愛的,熊掌,也是我所喜愛的②不僅賢人有這種本性,人人都有,不過賢人能夠不喪失罷了③用腳踢著(或踩過)給別人吃,乞丐也不愿意接受④(有人見了)”萬鐘”的優厚俸祿卻不辨是否合乎禮義就接受了(4個句子,共4分,每句l分,大意正確即可得相應的分,每句有2個或2個以上錯別字,該句不得分)(3)簡答題:①道理舉例(兩空共1分,每空0.5分)答案示例:南宋末年,文天祥組織力量堅決抵抗外來入侵,失敗被俘后,面對元朝的威逼利誘毫不動搖,視死如歸,最終被殺,他這種高尚的民族氣節和為正義獻身的精神是永遠值得后人學習的(共2分,舉例典型1分,敘議結合1分,列舉其他,如抗”非典”英雄等的典型事例,大意正確即可得分)②答案示例:a.生于憂患,死于安樂b.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2008益陽市)

  閱讀《魚我所欲也》一文,完成9~13題(13分)

  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為茍得也;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惡莫甚于死者,則凡可以辟患者何不為也?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辟患而有不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惡有甚于死者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

  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萬鐘于我何加焉!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與?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宮室之美為之;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妻妾之奉為之;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謂失其本心

  9.下列句子的朗讀停頓不正確的一項是( )(2分)

  A.如使人之所欲 / 莫甚于生 B.由是 / 則生而有不用也

  C.此之謂 / 失其本心 D.今為所識窮乏者得 / 我而為之

  10.下列各組中加點的詞的意義完全相同的一項是( )(2分)

  A.舍魚而取熊掌者也 屋舍

  B.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 同舍生皆被綺繡

  C.是亦不可以已乎 然胡不已乎

  D.萬鐘于我何加焉 莊子與惠子游于梁之上

  11.下列句子中加點的字不是通假字的一項是( )(2分)

  A.則凡可以辟患者何不為也 B.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

  C.鄉為身死而不受 D.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

  12. 用現代漢語寫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1)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

  (2)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

  13.本文的中心論點是什么?請結合具體實例,談談作者是運用什么論證方法(談一種即可)來證明文章的中心論點的(3分)

  答案:9. D 10. C 11. B  12.(1)不僅賢人有這種本性,人人都有,只不過賢人能不喪失罷了(2)用腳踢著給人吃,乞丐(也)不愿意接受13.中心論點:舍生取義(答“舍生而取義者也”或人在任何時候都不要違背“義”亦可) 本文主要運用了比喻論證、舉例論證、對比論證等方法來證明文章的中心論點,如將生比做魚,將義比做熊掌,當二者不能兼得時,應舍生取義;又如作者舉“一簞食,一豆羹”的例子,告訴我們要不食嗟來之食,要不喪失人的“本心”,要舍生取義

【魚我所欲也歷年中考題】相關文章:

魚我所欲也的中考題集錦04-20

魚我所欲也中考題目03-30

魚我所欲也中考題集錦04-11

魚我所欲也的中考題和答案01-04

《魚我所欲也》中考題含答案06-09

《魚我所欲也》中考題含答案06-13

魚我所欲也03-21

魚我所欲也朗誦04-18

魚我所欲也的原文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