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魚我所欲也的教學筆記(通用6篇)
“生”和“義”是兩個抽象的概念,這二者之間該如何的取舍?作者巧妙地運用了比喻的修辭形象地論證了論點,做到了“喻巧而理至”,這就是《魚我所欲也》的魅力之處,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魚我所欲也》的教學筆記,供大家參考。
魚我所欲也的教學筆記 1
“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也。”大思想家孟子曾以“魚和熊掌不可兼得”做比提出了他自己的觀點“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也。”(即“舍生取義”)昨天的語文課上,我和學生一起將腦意識和孟子的“舍生取義”思想進行對接,很可惜,在潛連接的過程中出了點小問題,將我的課堂偏離了正常軌道。
“老師,我不同意孟子的觀點。”一個男生有些迫不及待,看的出他身后有不少的支持者。 “還有誰不同意老夫子的觀點?”我笑著問道。 響應的聲音此起彼伏。 有些意外于學生們的態度,也有些驚異他們的獨立思想。我決定將課堂自然一些進行到底,于是花費了不少的時間聽取他們反對“舍生取義”的原因。 “我們以前接觸過保爾這個不朽的名人,他有句話說的好‘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留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不可以再麻木的‘舍生’了,要學會保護自己的生命。”學生A心直口快,當然觀點顯得有些片面,而且有些強詞奪理了。
“對我們中學生而言,這個觀點離的似乎太遠。前段時間新聞里播放說已經將‘見義勇’改為‘見義智為’,可見,我們現在提
倡的是‘取義不舍生’。”學生B有理有據、簡捷明快的發言博得了一陣喝彩。 …… 在眾多的言論之中,除了學生B的‘見義智為’有新意外,其他的好象都在強調一個片面的觀點:只有生命是最重要的,其他的所謂義啊,德啊,都要排在尾巴上。而且他們列舉了一系列的反面事例,從犯說到肇事者,從“評按說法”說到“焦點訪談”……他們不屑的說著:現在有誰還“舍生取義”啊?…… 我有些茫然,有些凄凄然,優秀傳統的教育缺乏,教學與現實嚴重脫節,致使教師處在了尷尬的位置。我明白,他們接觸的.社會上的反面例子太多了,潛意識里早就否定這個觀點,根深蒂固。我還想據理力爭,想為我們偉大的古思想家拉動一些支持者,更想糾正這些年輕的腦袋瓜里存在的“腐化”思想。 我急性列舉了一個例子:如果你在上學路上,不小心撞倒了一位老奶奶,你有兩個選擇,一是趕緊逃跑,一是扶起老奶奶看看傷勢做決定,你會怎樣做? “我會看看左右沒人,趕緊逃跑。”一個調皮男生有些玩笑的說。
“哎……”傳來一片唏噓,接著有幾名同學起來指責他天良的喪失。(我很高興大多數孩子人本善良) “如果你開車,撞倒了一個人,而且很嚴重,你有兩個選擇,一是逃跑,一是勇敢承擔責任在第一時間救治傷者……”我將事例“升級”。 顯然,同學們陷入了沉思中。 “魚和熊掌不可得兼,選擇逃,接受良心的譴責,或者法律的更嚴懲,選擇后者,接受法律的懲罰,但良心稍安。你們做選擇,舉手表決。”我幫忙分析。很高興,他們一個個表示愿意選擇后者,盡管眼中還有一點點的茫然。 接下來我們列舉了當今社會上一些正面的事例……看的出,他們的想法有了比較大的變化,他們開始對“舍生取義”的勇士,發出由衷的贊嘆,而對那些見利忘義、自私無德的小人表示出了極大的反感和鄙夷。 “現在社會上見利忘義的現象太多,可世界上真的有比生命更重要的東西,那就是德,一個人如果沒有了德,就好象沒有了靈魂,也就成了一具行尸走肉,雖生尤死,受萬人唾棄,而那些舍生取義的勇者至今傳誦…… 當然最完美的方法仍然是‘取義不舍身’,所以學生B獲得最佳發言人!” 在一片掌聲中我們結束了討論,從學生折射來的目光里,我知道這節課的收獲還是不小的。最后布置了一個小作文題目《魚我所欲也》,來寫自己的一次選擇經歷,期望在作文過程中總結所學,學會在關鍵時刻如何作出正確選擇,這該是學習該課文的最終目的。
雖然這節課沒有按照我預定的教學計劃進行,也讓我著實感受到了語文教學中面臨的尷尬局面,但我慶幸,最終的教育效果還是好的。我在想,語文的教學并不只是單純的語文知識的教學,而是要靈活的滲透思想品德教育,靈活的與學生的社會生活實際接軌,能學有所用。作為教師,如果不斷的喚喚這群孩子的良知,對于他們人生觀世界觀的成型該有不小的幫助。
魚我所欲也的教學筆記 2
本文教學我安排了二課時,第一課時是文言文知識積累,和根據議論文特點整體感知全文課;第二課時是結合本文論點思考代人生:如何學會選擇。課堂上,學生學習氣氛活躍,表現主動積極,從教學效果來看,都能完成了預定的教學目標。現將這兩節課的得與失做如下反思。
一、收獲方面
(一)學生依據老師的引導,自主完成了文言文字詞常識的積累,學會生生合作討論翻譯了文言文疑難句子;并能更快說出議論文的基本常識,結合議論文特點快速閱讀,整體感知全文,并能做出簡要的歸納,同時也把握了閱讀議論文的基本方法。
(二)學生的語文素質得到了訓練和提高。由于我采用點撥引導和生生合作討論相結合的教學方法:既為學生指明了學習的內容和要突破的重點、難點;又留出空間讓學生有機會通過合作解決他們需要解決的實際問題。從而訓練和提高了他們合作和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達到了教師教是為了不“教”的效果。
(三)做到了根據文體內容對學生進行了品行教育。課堂上,要求學生討論歸納并把握人生價值的選擇標準,并結合文本事例和列舉課外名人“舍生取義”的實例來感化教育學生,課后布置作文:以“選擇”為話題寫一篇作文,要求學生聯系生活實際,寫出真情實感的生活體驗。
二、不足方面
(一)課前沒有安排學生作充分的.預習,導致基礎差的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跟不上節奏。
(二)對個別落后生關心度不夠,還沒有深刻了解他們幾位最需要什么。
(三)不擅于在課堂上發現問題并靈活作出更正。
結合這次培訓,反省這兩節的課堂教學,我知道需要改進的地方還很多.但我相信 ,通過今后不斷的學習和大膽創新地教學實踐,會大大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魚我所欲也的教學筆記 3
亮點回顧
課堂真正體現“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的課程理念,并非只要過程不要結果,只追求課堂的熱熱鬧鬧。我在教課中注意了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培養。用對話串聯整個教學過程,充分體現師生互動。
問題分析
與生活的鏈接,對培養學生的人生觀,樹立正確的`價值觀能起到點睛之功效,能使三維目標中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得以融入。
再教的設想
讓學生聯系生活實際,多舉相應實例,讓其在這些實例的佐證下,來實現對“舍生取義”現實意義更深的理解,從而幫助學生更好地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值得注意的是,我們提倡的是“取義但不舍生”。
魚我所欲也的教學筆記 4
《魚我所欲也》是九年級下冊繼《孟子二章》后又一篇儒家經典文章。孟子主張“舍生取義”,宣傳了“性善論”。對后世有深遠的影響,對學生有的教育意義極大。這篇文言文,對初中生來說有點深奧,教學時容易讓學生陷于枯燥乏味的困境,注意力容易分散。
因此,我備課時,精心設計題目。應該說我們的學案設計比較科學,操作性強。給了學生一個抓手,便于他們有效學習。學案涵蓋了重點字詞的`解釋,重點句子的翻譯與理解,注重了文章脈絡的分析,論證方法的把握,緊扣了文本。又注意了一詞多義的現象歸納,詞類活用的點化,通假字的總結,還注意了與已學知識的聯系鞏固,讓學生繼續形成并掌握好學習文言文的方法,注重了學生知識的鞏固與遷移。同時我還緊聯新課程標準要求進行教學。讓學生在學習本文的基礎上,學會辯證地分析與認識作者“舍生取義”的觀點,使文化得到了真正意義上的傳承與發展。注重了學生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培養。使三維目標得以很好地實現。
在具體教學中,我又注重了文言文的特點。進行了反復地誦讀,讓學生讀通、讀懂、讀出韻味。在字詞梳理時,我們讓學生進行小組合作交流,提出疑問,做好學案有關內容,再全班交流的方式,避免了課堂氛圍的沉悶,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了學生。
魚我所欲也的教學筆記 5
生命是可貴的,但生命的意義絕不僅僅停留于“活著”。當一個人面臨生死抉擇時,應該怎樣做出自己的決定?孟子在《魚我所欲也》一文中,提出了自己的一個重要主張:義重于生,當義和生不能兩全時應該舍生取義。
那么究竟什么是“義”呢?“義”的內涵有多寬、多深?孟子作了這樣的闡述:“羞惡之心,義也”。(《告子上》)他在《萬章下》中又說:“義,路也……惟君子能由是路。”孟子認為自己做了壞事感到恥辱,別人做了壞事感到厭惡,這就是“義”;而“義”還是有道德的君子所必須遵循的正確之路。
作者在本文中先從正面闡發自己的觀點:“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在提出這個主張之前,孟子是用了一個人們都熟知的事物作比的,那就是:“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在此,孟子把生命比作魚,把義比作熊掌,認為義比生命更珍貴,就像熊掌要比魚珍貴一樣,很自然地也就引出了“舍生取義”的主張,這一個主張,也就是本文的中心論點,孟子就是這樣,在文章的開篇之處,鮮明地亮出了自己的觀點、主張。
孟子在鮮明地亮出自己的觀點之后,緊接著就羅列出了讓人折服的論據,讓道理、事實來充分支撐自己的主張。
首先,孟子從正面在道理上進行闡述:“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為茍得也;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這是從正面闡述論證了義比生命更珍貴,在二者不可兼得的情況下,應該舍生取義。緊接著作者又從反面闡述道理:“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惡莫甚于死者,則凡可以辟患者何不為也?”作者在講述了正、反兩方面道理后,綜合闡述道理,充分證明了為什么要“舍生取義”。
作者認為:若只是闡述道理,還不能讓人完全折服,還需要有事實加以證明,“事實勝于雄辯”嘛!所以他又列舉了“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的事例,論證有骨氣的窮人就是餓死,也不接受嗟來之食!這是最平常的“義”的體現,也是最困難的選擇。然而,只要是有正氣的人,即使窮困潦倒,他也能做到!接下來,作者又列舉第二個事例,“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此之謂失其本心”。從而論證了有些人為了身外之物,為了一時的虛榮之心,就不顧廉恥,欣然接受。其實,這些東西與生命相比,是那么的微不足道,那么欣然接受的人與當初寧肯餓死也不愿受侮的人相比,就顯得多么的卑鄙了!接著,作者從道理上作了分析,那是“失其本心”所致!
孟子就是這樣用正、反、客觀三方面的.道理以及具體的事例對“舍生取義”進行了嚴密的論證,使自己的主張凸現于世人的面前,并成為千百年來仁人志士的座右銘,也成為后人評判正人君子的重要標準之一。
魚我所欲也的教學筆記 6
本次課是在一種輕松、自由的氛圍下進行的,充分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的課程理念,學生在充分與文本、與同學、與教師的對話中品味了孟子的“仁”“義”思想,學習了孟子雄辯的寫作方法,體驗了孟子侃侃而談的大家風度,具體說來有以下幾點:
1、用對話的方式串聯整個教學過程,充分體現了師生的互動:
教學過程中,教者始終注意了用對話的方式,讓學生的自主性得到充分表現。教師出示幻燈片1,讓學生走進文本,與文本對話,引起學生思考,教師的引領性得到了很好的展示。幻燈片2,則讓生生之間的對話在恰到好處的時機展開,學生合作探究也就自然呈現出來了。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個性得到了充分的張揚。特別是結尾處與生活的鏈接,對培養學生的人生觀,樹立正確的價值觀起到了點睛之功能,三維目標中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得以自然融入。
2、注意了基礎知識,基本能力的培養:
有人說:新課改就是讓學生上課熱熱鬧鬧,就是只要過程不要結果。我認為不是這樣的,課改后,學生的能力應更加全面。這樣,我硬在執教時,注意了基礎知識的積累:文言文中的字、詞、句的理解,議論文中的`論證方法,中心論點的提出方式等,這些都屬于學生應掌握的。教學中把這幾個方面的內容認真抓扎實、抓落實了,就會讓學生學有所得。同時,注意了新的教學方式的引入,比如讓學生先自主學習、自主探究,之后分小組合作探究……其學習能力在循序漸進的學習進程中得到了實實在在的提高。
3、值得改進的地方:
對生活的鏈接還可以再拓展開些,讓學生舉出更多的事例,讓其在具體事例的佐證下,對“舍生而取義”的現實意義理解得更深些,這將會幫助學生更好地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魚我所欲也的教學筆記】相關文章:
魚我所欲也復習筆記04-13
魚我所欲也03-21
魚我所欲也教學反思04-20
魚我所欲也教學實錄03-26
魚我所欲也教學設計08-07
《魚我所欲也》教學設計06-19
《魚我所欲也》教學設計11-11
《魚我所欲也》教學反思11-07
魚我所欲也教學板書03-26
魚我所欲也教學反思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