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雨夜短文》與余秋雨文化散文特色
余秋雨作為文化散文、學者散文、歷史散文的代表作家,在1990年代橫空出世,顛覆了傳統(tǒng)散文的固有模式,開創(chuàng)了散文的一代新風,這種突破與創(chuàng)新,是散文求新求變的藝術(shù)規(guī)律使然,更是時代精神的凸顯,是民族精神的弘揚,契合了社會轉(zhuǎn)型時期文化心理期盼,喚醒了潛藏于民眾心中的民族意識,激發(fā)了市場經(jīng)濟大潮沖擊下的人文神經(jīng)。
余秋雨式“文化散文”以其強烈的文化認同與共鳴、歷史反思和文明的對比、篇幅的拉長與拓展、主題與題材的擴展與超越等等……成為余秋雨式“文化散文”的審美大趨勢。
從《文化苦旅》(1992年)、《文明的碎片》(1994)、《秋雨散文》(1994),再到《霜冷長河》(1999)、《山居筆記》(1999)、《行者無疆》(2001)、《千年一嘆》(2003),作家把關(guān)注的目光投向歷史,把思考的領(lǐng)域延伸到人類文明的每個角落。各部散文各有特色,以文化底蘊見長的《文化苦旅》甫一問世,就有了開宗立派的精神氣魄;《山居筆記》的歷史情懷與語境,在與歷史的對話中,“他因歷史而博大,歷史因他而鮮活”;《霜冷長河》的人生叩問與沉思;《行者無疆》的西方人文地理之人類觀念、命運意識;更有《千年一嘆》的獨樹一幟,見心見性。
中國散文源遠流長,追溯起來,“散文”是和“韻文”相互區(qū)別的一個術(shù)語,換言之,一切無韻文,均可稱之為散文,這是大散文的觀念,這和現(xiàn)代文學意義上的“散文”相去甚遠,不能混為一談。作為文學體裁的散文有其嚴格的內(nèi)涵與外延,散文是和小說、詩歌、戲劇并列的一種文學體裁。五四新文化運動,周作人、朱自清、魯迅等散文大家開創(chuàng)了散文的新天地,給散文文體創(chuàng)造創(chuàng)新開辟出一條新路。五四以降,散文大家輩出,十七年新中國散文形成了秦牧楊朔劉白羽為代表的散文類型,隨著改革開放,國門的打開,文化文明的交流增多,市場經(jīng)濟的活躍,文化也呈現(xiàn)出多層面多渠道的探索,散文固有的陳規(guī)被打破,文化散文、學者散文、歷史散文就是散文領(lǐng)域求新求變的內(nèi)在動力源泉。
在這種歷史背景下,余秋雨“文化散文”成為當時普遍的審美趨勢,文化散文寫作風行一時,收到民眾與市場的追捧,形成了新散文的寫作潮流。
今天我們看到的《雨夜短文》是由天地出版社出版的,余秋雨在自序中這樣說道“在我的眾多著作中,這本很特別,全是短文。”余光中先生曾發(fā)表文章稱贊其散文創(chuàng)造長篇幅的極限,也有評論家以此特點來定性所謂的“文化大散文”。
余秋雨還在自序中重申“《世說新語》、東坡隨筆、晚明小品中的一些篇目,雖寥寥幾句,卻能穿越時間……中國散文在意境和語言上的至美功夫,大多體現(xiàn)在短文之中。”這是否自相矛盾,其實不然,長短之間,一下子讓我們明白了文化散文的特點,文化散文和篇幅長短無關(guān),文化散文和作家的創(chuàng)造有關(guān),和藝術(shù)規(guī)律有關(guān),和寫作有關(guān)。
有意思的是,如果讀者重新回到1990年代的歷史現(xiàn)場,我們會如何評價其文化散文?更有意思的是,20多年后的今天,我們會如何解讀這些文化散文,會不會已經(jīng)時過境遷了呢?余秋雨先生給我們一個全新的答案,這個答案就在讀者的閱讀之中,就在這些短文的“文化”意境與情懷之中。
《雨夜短文》可分兩個部分,第一部分是人生長途中震撼式感悟,叫作“萬里入心”,暢談人生最動心的人生感受;第二部分是千年文脈的點穴式提領(lǐng),叫作“文史尋魂”,短文翹起半部文學史。如此精彩的短文,多讀增加識見,用不多的時間,學習到更多的精彩文史知識,不是一舉多得嘛!
人生的感悟和文學史的學習就在點滴之間,就在分秒之間,閱讀余秋雨《雨夜短文》在當下,是不是顯得多么從容自若!感謝天地出版社,感謝余秋雨,給予讀者這樣美好的精神食糧,方寸之間見出出版社與作家的高下。
【《雨夜短文》與余秋雨文化散文特色】相關(guān)文章:
淺談余秋雨的文化散文07-30
談余秋雨散文的藝術(shù)與美學特色09-29
漫步秋雨夜的散文10-22
秋風秋雨夜的散文08-30
秋雨夜微涼散文09-05
凄涼的秋雨夜散文欣賞10-30
秋雨夜抒情散文10-03
對余秋雨和文化散文的一些看法06-06
余秋雨寫雨的散文10-04
淺談余秋雨的散文特點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