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光中 鄉愁四韻
余光中--《鄉愁四韻》
給我一瓢長江水啊長江水
酒一樣的長江水
醉酒的滋味
是鄉愁的滋味
給我一瓢長江水啊長江水
給我一張海棠紅啊海棠紅
血一樣的海棠紅
沸血的燒痛
是鄉愁的燒痛
給我一張海棠紅啊海棠紅
給我一片雪花白啊雪花白
信一樣的雪花白
家信的等待
是鄉愁的等待
給我一片雪花白啊雪花白
給我一朵臘梅香啊臘梅香
母親一樣的`臘梅香
母親的芬芳
是鄉土的芬芳
給我一朵臘梅香啊臘梅香
【賞析】已白發蓋黑土的余光中老先生,祖籍究竟是江蘇常州還是福建永春已經無從查考,但余老先生是生于南京,九歲方離開當時的首都去四川,三年后返回南京讀大學,對于祖國,少年時的印象是最深的,四九年余光中離開大陸赴臺灣,此后飄泊于香港、歐洲、北美……半個世紀以后再次蹋上大陸的土地,余光中在南京說出了這樣的一句話:“如果鄉愁只有純粹的距離而沒有滄桑,這種鄉愁是單薄的……”
作者:余光中
當我死時,葬我,在長江與黃河之間
枕我的頭顱,白發蓋著黑土
在中國,最美最母親的國度
我便坦然睡去,睡整張大陸
聽兩側,安魂曲起自長江,黃河
兩管永生的音樂,滔滔,朝東
這是最縱容最寬闊的床
讓一顆心滿足地睡去,滿足地想
從前,一個中國的青年曾經
在冰凍的密西根向西瞭望
想望透黑夜看中國的黎明
用十七年未饜中國的眼睛
饕餮地圖,從西湖到太湖
評析:
1966年的一個寒夜,受聘在美國密西根州立大學英文系任副教授的臺灣詩人余光中,抑郁寡歡,臨窗西望,思念著遙遠的祖國。自從1948年7月離開大陸遷居香港以后(第二年又到臺灣求學去),秋風落葉已經有十七年了。二十歲去國,三十七歲懷鄉,還不知何日是歸年呢。多愁善感的余光中想到了人生的大限,希望自己死后葬身“在長江與黃河之間”的“最美最母親的國度”,臥聽兩旁一江一河的滔滔東流水,在江河的安魂曲中“坦然睡去”,于是他寫成這首《當我死時》。他想起了四川重慶江北悅來場,抗日戰爭時期他在那里讀過中學,那里多山多樹多鷓鴣,鷓鴣在春霧迷蒙的林中啼喚著:“行不得也,哥哥!”這使他聯想起南宋辛棄疾的名句“江晚正愁余,山深聞鷓鴣”。余光中1928年生于南京,自稱江南人,在這首詩里他卻不想南京而想重慶——多鷓鴣的山城。該是啼鳥喚人歸吧?
【余光中 鄉愁四韻】相關文章:
鄉愁四韻余光中10-04
余光中《鄉愁四韻》12-12
鄉愁四韻余光中賞析12-09
余光中鄉愁四韻朗誦06-02
關于余光中鄉愁四韻05-18
余光中鄉愁四韻 答案05-11
鄉愁四韻余光中短文12-31
鄉愁四韻余光中原文12-22
余光中《鄉愁四韻》賞析09-19
余光中的鄉愁四韻賞析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