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岳陽樓記》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學設計,借助教學設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我們應該怎么寫教學設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岳陽樓記》教學設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岳陽樓記》教學設計1
設計思路:
1、這篇文章是千古傳誦的名篇,立意高遠,文采斐然,句式整齊中見變化,尤其便于朗讀。教學中要特別注重引導學生反復誦讀、品位,體會文章的特點,理解作者闡述的主要觀點,領悟文中警句的思想光彩。
2、引導學生自讀,以自主、合作、探究為主,充分發揮小組合作的優勢,教師在學生自讀的基礎上啟發引導。
學習目標:
1、疏通文意,理清文章思路。
2、理解作者闡述的主要觀點,領悟文中警句的思想光彩。
學習重點:
疏通文意,理清文章思路,學習和積累文言詞匯。
學習難點:
理解作者闡述的主要觀點,領悟文中警句的思想光彩。
預習任務:
1、對照課下注釋,能翻譯全文。可以小組合作完成。
2、課外搜集有關“古仁人”的名言警句。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古往今來,遷客騷人為洞庭湖壯麗的景觀書寫了浩如煙海的千古絕唱,岳陽樓上更是題滿了文人的詩詞歌賦。因此,有人說,岳陽樓就是一部文學史,連范仲淹也說“前人之述備矣”,面對前人熠熠生輝的文字,范仲淹沒有像李白登臨黃鶴樓那樣“眼前有景道不得”,而是另辟蹊徑,用神來之筆使岳陽樓再放異彩,使《岳陽樓記》從此名于世,傳于后。今天,讓我們走進課文,一起探討一紙文章天下傳的奧秘吧!
二、明確學習目標。
找一生讀本節課的學習目標,大家共同明確學習任務。師:本節課的任務比較的重,要想順利完成任務,就要靠大家肯自學,會合作,大家有沒有信心呢?
師:“ 記”,是古代的一種文體。主要是記載事物,并通過記事、記物,寫景、記人來抒發作者的感情或見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你們知道哪些?學生討論,多媒體出示。(《小石潭記》、《桃花源記》、《醉翁亭記》、《滿井游記》等。)
三、初步感知,自讀疏通文意。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朗讀時應注意節奏。本文駢散結合。讀駢句,節奏必須整齊劃一,凡四字句皆兩字一頓,如:陰風/怒號,濁浪/排空;其余按意義劃分,不要讀破句。如: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相鄰的兩組駢句之間,要有稍長的停頓。如:上下/天光,一碧/萬頃;沙鷗/翔集,錦鱗/游泳。
2、讀懂文句,小組合作完成譯文。
借助工具書和課本注釋,讀懂文句,初步理解全文大意。教師提示重點詞語與句子,要求學生自讀時注意。如:
實詞:(名詞)賦、國、景、大觀、遷客、騷人、寵辱
(動詞)謫、屬、把
虛詞:夫、斯、其、微、則、然則
四字短語:政通人和百廢具興浩浩湯湯橫無際涯 朝暉夕陰 氣象萬千
淫雨霏霏陰風怒號濁浪排空薄暮冥冥 檣傾楫摧 虎嘯猿啼
滿目蕭然去國懷鄉 憂讒畏譏 春和景明 波瀾不驚 一碧萬頃
長煙一空皓月千里 浮光躍金 靜影沉璧 把酒臨風 喜氣洋洋
3、各小組展示自己翻譯課文的成果。(2-6組)對應段落展示,開火車的方式。1組讀課文(大家讀得很好,雖然沒有高歌入云,慷慨激昂,但是大家還是讀得很投入,這說明我們對課文的理解是有一定程度的。)
四、理清思路,探究主旨。
1、(1-5)組展示對應段落的段意和文中發現的閃光點。6組展示文章的主旨句。
明確:
討論并歸納:分為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1段):記敘了重修岳陽樓的背景及作記的緣由,由此發出一篇之意。
第二部分(2-4段):文章主體。寫“遷客騷人”或悲或喜的“覽物之情”。
第1層(2段):寫洞庭湖雄偉壯麗的景象并提出“覽物之情,得無異乎”一問。
第2層(3、4段):用兩個排比段分別寫出“遷客騷人”的“覽物之情”——一明一暗,一喜一悲,形成鮮明對比。
第三部分(5段):抒發作者的闊大胸襟和政治抱負。這是全文的核心。
教師總結:作者敘的是重修岳陽樓的緣起及作記的緣由,描寫的是洞庭湖的勝景,晴景,雨景,抒發的是觀景的悲喜情感,議論的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曠達胸襟和“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抱負。
2、請大家思考以下幾個問題。文中哪些句子概括了遷客騷人的“悲”與“喜”?他們悲與喜的原因是什么?作者認為古仁人之心和遷客騷人的思想感情不同在哪里?這樣看來,古仁人的悲喜感情跟外物沒有關系,跟個人遭遇也沒有關系,那么究竟跟什么有關系呢?古仁人有沒有快樂的時候呢?(學生稍作思考,立即舉手回答)
學生:概括遷客騷人“悲”的句子有“登斯樓也,則有去國懷鄉,憂讒畏譏,滿目蕭然,感極而悲者矣。” 概括遷客騷人“喜”的句子有“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偕忘,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 遷客騷人的悲與喜的原因是“以物喜,以己悲”,而古仁人的悲與喜的原因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古仁人的快樂是在人民快樂之后才快樂啊!
教師:這位同學回答得十分準確,看來,同學們對課文理解的程度很好。那么,我們如何來理解“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這句話呢?
(學生分小組討論,紛紛發表自己的看法,然后到班上交流)
學生:作者范仲淹是借岳陽樓來發表自己的政治見解。其實,作者從小就立下“不能利澤生民,非丈夫平生之志”的誓言。常自誦曰:“士當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也”,可見,這句話是范仲淹的心語,他想以《岳陽樓記》一文廣為人知。
學生:其實作者想讓這句話表達的是一種“先憂后樂”的思想,究其淵源,即是儒家的仁愛思想。(同學們感到很吃驚,唏噓了一下)大家不要驚訝,我是查閱有關資料的。孟子曾有“樂以天下,憂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的說法,范仲淹使其進一步發展為“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也就是要超越個人的憂樂,以天下為己任,以利民為宗旨,補救時弊,積極進取。為此,就要不為外物所動,不論是自然界的陰晴明暗,還是社會環境的順遂艱難,都不能動搖心中的信念。(學生熱烈鼓掌)
教師:這位同學能引經據典,見解精辟,很好。同學們還有其他的理解嗎?
學生:孟子的“樂以天下,憂以天下”是針對封建君主提出的;范仲淹視“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為仕途進退的原則,這是他有遠大抱負的表現。但是,我覺得他的“憂君”帶有時代和階級的局限性,不過,他所提倡的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精神,在今天對我們來說,仍有著借鑒和教育意義。
教師:同學們對這句話理解全面而又深刻,有一定的思想內涵,敢于陳述自己的思想,希望大家把這種好的學習習慣經常用到學習上。其實范仲淹就是一位古仁人,他放下自己來寫天下,有一種超脫的濟世情懷。古往今來,在我們中國,像范仲淹這樣的人還有誰呢?請大家談談。(學生靜靜地思考了一下,回答很積極)
學生:大禹治水的時候,他三過家門而不入,心中為百姓考慮。
學生:屈原憂國憂民,投汨羅江自盡,以身殉國。
學生:蘇武出使匈奴,被扣留,牧羊的時候,幾十年仍手持漢朝旌節。
學生:明朝顧炎武憂慮國事,喊出“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豪言。
學生:孫中山為了讓中華民族擺脫封建王朝,奔走呼號,嘔心瀝血,英年早逝。
學生:現代歌手叢飛,為了讓西部山區的孩子上得起學,竟然貸款捐助,而自己卻一貧如洗,乃至得了絕癥無錢醫治。
……
教師:同學們,大家說得很好。在我們中華民族的歷史上,憂國憂民的英雄人物層出不窮。我們一定要向他們學習,吸取他們的思想精髓,做一個胸懷祖國,心憂天下的當代公民。
五、品讀,析語言。
教師:范仲淹不愧是一位英明的政治家,他憂國憂民,具有遠見的卓識和博大的胸襟,但他也是一位偉大的文學家,《岳陽樓記》就是一篇經典之作,以其規范、典雅、精致的`語言被世人所喜愛。請同學們有感情地自由地朗讀課文,劃出自己最喜歡的句子。
(學生邊讀邊劃)
教師:同學們讀得不錯。根據我們以往的學習經驗,品味語言有哪些方法?
(學生自由說說,談談自己的看法)
學生:可以從句式的角度來品味,因為課文是駢句和散句的結合,流利暢達、簡潔凝練、如珠走盤。
學生:也可以從音韻方面來品味。因為文章有音樂美,讀來潤暢,聽來清晰。
學生:還可以從修辭手法的運用或哲理方面來品味。
學生:我覺得從詞語的運用方面來分析品味也行啊!
教師:同學們提供了這么多方法,下面讓我們就把它運用到實踐之中去吧。
(學生分小組交流3分鐘后,再到班上交流)
學生:我很喜歡“沙鷗翔集,錦鱗游泳”這句話,這組對句由上到下寫飛鳥游魚,用動感十足的畫面與上下文的靜態美景相映襯,富于趣味。“錦鱗”,指美麗的魚,是借代(部分代整體),加上“錦”字的修飾,令人想見碧波清淺之中日光下徹、彩鱗閃爍的美麗景象。(說完后同學們熱烈鼓掌)
學生:我最喜歡“陰風怒號,濁浪排空”這個句子。“陰”“怒”“濁”三字渲染了悲愴的哀景,極富感染力。“怒號”運用了擬人,似乎在為遷客騷人的不幸境遇而吶喊。
學生:我最喜歡“北通巫峽,南極瀟湘”這句話。它運用對句,寫出了洞庭湖獨特、重要的地理位置,同時,為“遷客騷人,多會于此”張本。“通”“極”二字寫出了洞庭湖博大的景觀和恢弘的氣勢。
學生:我尤其喜歡“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這句話。這句話是全文的畫龍點睛之筆,概括了范仲淹一生所追求的為人準則,是他憂國憂民思想的集中展示。當然也包含了對自己的鞭策和對友人的勉勵之意味。
學生:我很喜歡“銜遠山,吞長江”這個句子。“銜”和“吞”二字運用擬人手法,形象地寫出湖與山、湖與江的關系,更使靜景富于動態美。
學生:“浮光躍金,靜影沉璧”最富有詩意,我最喜歡。“浮光躍金”把湖面上“浮動的月光”比喻成“躍動著的碎金”,展現了景物的動態美。“靜影沉璧”寫的是景物的靜態美:靜靜的月影宛如沉在水底的白璧。兩句一動一靜,相映成趣。
(學生意猶未盡,還想說出自己的感悟)
教師:同學們不愧是個詩人,對語言有很強領悟力和感受力,老師被你們絕妙的語言深深感動了,希望大家在寫作時,學學這樣的寫法,運用這些經典的句子。
六、誦讀,重積累。
(學生讀讀背背這些句子)
七、課堂小結。
教師:本文是一篇優美的散文,畫意、詩情、理趣溶為一體,不但給予我們美的享受,而且先生那博大的胸懷,崇高的思想境界給人以積極向上的力量。讀先生的文章,我們好像站在岳陽樓上,那浩瀚無涯的洞庭湖水,給予我們恢宏的氣勢,也給予我們一種責任。讓我們點燃精神的圣火,去照亮時代天空的一角,做一個個當代的范仲淹吧。下課!
八、作業設置:
1、背誦全文。
2、寫一段《岳陽樓記》的導游詞如何?
板書設計:
先后 敘事:重修岳陽樓 作文以記
天天 ↓↓
下下 寫景:暗 明
之之 抒情:悲 喜
憂樂 ↑↑
而而 議論:不以己悲 不以物喜
憂樂
附教師下水文:
游華山
暑假期間,單位組織集體旅游,正好兒子也放假了,一家三口高高興興的跟隨大部隊一快去了西安一線的“紅色旅游區”。風塵仆仆的旅途,雖奔波勞累,但也玩的很快樂。
旅游的最后一天,就是爬華山。在車上,聽導游小姐介紹說:自古華山一條路,山上到處是懸崖峭壁,山路險峻,有的地方筆直向上,只容一個人上下,有的地方成九十度的角度,如果有“恐高癥”的人最好不要冒險,有好多女孩子爬上去,就下不來了,蹲在那兒哭,路很狹窄,又不能別人背,只能靠自己的耐性和膽量往下走,看來這些小姐們,哭過后,還要用自己的雙腳走下來。
很多人游華山,視為探險,在險中尋求自信與陶醉。唐代大文學家韓愈游華山,好容易鼓足勇氣爬上了“蒼龍嶺”,回頭一望,見山路如此險絕,不禁大驚失色,想著這次可能回不去了,于是寫了遺書投下山澗。這里的崖壁上就刻有“韓愈投書處”五個大字。這故事很可能是后人編的,但卻形象地表達了此境之險。有個八十多歲的老頭,登上華山后,大笑韓愈的膽小;也有不少人,慕名而來,但登到險處,膽戰心驚,半途而返。華山之險是其特色,它的引人之處,也就在這個“險”字上。我的身體素質很差,聽導游這么說華山的險峻,心里就想放棄登山。呆在山腳下等大部隊,既不需要汗流浹背,也無險事迭生。即使枉費了那一張爬山的票,也不可惜。無奈,兒子死纏硬磨,非要我陪他爬上山頂,為了給兒子做表率,我和愛人(有恐高癥)還是硬著頭皮答應孩子的要求。最后,一家三口研究決定:既然來到山腳下,就要盡力去爬。如果中途實在爬不上去了,就原路返回。
同行者中有三個很胖的同事,害怕爬山吃盡苦頭,他們好不猶豫的選擇了坐索道上山。還有五個年齡大的同事在華山山腳下等著。不過,這幾個老同事都在華山腳下,花了八十元錢,他們和華山的各個險山風景合影了,也不枉此行!我們大部隊從 華山山腳的玉泉院起步,前者呼,后者應,兒子跑在前面,我和主人也看不見兒子的影子,路又那么險,心里急,一路上嘴里不停的大聲喊著兒子的名字,人家說:老子英雄兒好漢來,怎么來到華山,老子落后兒子靠前了。沿山谷,走約二十華里,到達一處叫青柯坪的地方。其東側有一塊大石,刻有“回心石”三字。從這里往上就是華山的險途。這三個字是告訴那些體力不濟和膽子小的人,到這里就可以原路返回了。同事們都很有毅力,沒有中途返回的。太陽也來湊熱鬧,高高的掛在哪里,一點情面也不講,頂著烈日,我們攀一步,再攀一步,再一步。
大約一個小時零二十分鐘,“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絕美風景,就在一瞬間照亮了我們的眼睛。好美的華山,云天相接,好似來到九霄云天里,好險的華山,從山頂往下看,山路筆直向下,就像站在井邊往下看一樣,一不小心就會掉下去的感覺。我一直對自己的身體素質沒有自信。今天,我能登上這險峻的華山,看來我的身體還很過硬。可惜的是,登上北峰,主人的恐高癥狀反應很厲害,不敢再攀登了。主人不敢往山下看,坐在那山頂的石頭上休息。兒子很疼他的爸爸,提議坐索道下山。我們一家三口,花了一百五十五元錢,坐索道下山了,體驗了一下坐索道的滋味,還是蠻舒服的,就跟坐飛機差不多。
有些東西光聽別人說,自己沒有親身體驗是感覺不準的。華山雖險峻,但并不可怕。我對華山的總體印象:華山,在險中讓人沉醉。華山,沒有桂林山水的風情萬種,也沒有漓江的“江作清羅帶,山如碧玉簪”的芬芳,它有的是“雄奇壯美,空曠博大”。華山注定不能與險分割,他們是一個整體,是一幅絕世的畫卷,彼此輝映,相互映襯。
磨破雙腳的華山之路,劃破雙手的鐵索鏈條,令人膽戰心驚的筆直的石級,給了多少人一個信念:沒有比人更高的山。華山的險峻時刻提醒登山的人,路在自己的腳下,只有憑借自己才可有“上九天攬月,可下五洋捉鱉”的豪情勇往直前,風雨兼程,才能創出自己的一片天空;華山的險峻也給登山的人們平添了一種勇氣,平添了一絲信念,將堅定的步伐踩的更扎實。
《岳陽樓記》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正確理解名言警句"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含義;欣賞本文的立意美、語言美、結構美;朗讀并背誦全文。
教學重點;
同"教學目標"前兩項。
教學時數:
2課時。
教學步驟:
課前布置學習預習:
(一)泛讀課文及閱讀提示與全部注釋。
(二)閱讀背誦杜甫《登岳陽樓》:"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
第一課時;
(一)導入。
板書岳陽樓上的一副對聯:
后樂先憂,范希文庶幾知道;
昔聞今上,杜少陵可與言詩。
問:范希文是誰?"后樂先憂"是什么意思?以此引出本課。
(二)閱讀理解。
1.學生試讀課文(亦可教師范讀)。
2.正音:
謫()守 霪()雨 檣()傾楫()摧薄暮冥冥() 憂讒()畏譏 岸芷()汀蘭 寵辱偕()忘 浩浩湯湯() 陰風怒號() 嗟()夫
3.學生提問。
4.師生討論,釋疑。
5.學生朗讀課文。
6.指導學生逐段閱讀以至熟讀全文。
7.限時背誦全文。
第二課時:
(一)檢查學生朗讀或背誦。
(二)學生質疑。
(三)教師歸納幾個基本問題,展開討論,釋疑。
1.怎樣理解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深刻含義?
2.上述警句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它與文章中各段具體內容是如何聯系的?
3.本文的結構和語言有何特色?
(四)比較分析。
問:本文與杜甫詩《登岳陽樓》都是以岳陽樓為題材的,它們的內容、結構有何異同?
提示:兩篇都寫了岳陽樓周圍的景色,也都用了借景抒懷的方法。兩篇的開頭都交代原因:《登》是慕名登臨而作,《記》是應約有感而發。兩篇中間都是寫景。《登》:"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氣魄宏大,意境廣闊。《記》中的"銜遠山,吞長江"也有著同樣的氣勢。不過《記》在寫陰雨、睛明景色時,情景相生;而《登》詩三聯寫自身經歷"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與次聯寫景沒有直接聯系,兩篇最后都抒懷,但《記》是在與前文的"悲""喜"之情對比中提出了"先憂后樂"的主張,顯示了作者志趣的高遠;《登》詩是由自己的遭遇聯想到吐蕃入境,邊境不寧,百姓遭戰亂而流離。"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同樣于"憂時傷亂"中見其憂樂與國家和人民的命運息息相關。所以,可以說范仲淹與杜甫這兩位不同時代的人,用不同的表現形式(詩、文),大致相同的結構(述因--寫景--抒懷),寫同一對象(岳陽樓),表達了大致相同的思想境界(與民同憂樂)。
(五)指導學生自己歸納本文的中心思想和主要寫作特點。
(六)檢查背誦全文。
《岳陽樓記》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在理解文意的基礎上背誦全文;
2、學習本文由敘事而寫景,由寫景而議論,進而點明主旨的寫法;
3、理解、評價作者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政治主張和道德觀念;
4、體會作者寬廣的胸襟和偉大的政治抱負。
【教學重點】
1、在理解文意的基礎上背誦全文;
2、體會作者寬廣的胸襟和偉大的政治抱負。
【教學難點】
理解、評價作者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政治主張和道德觀念。
【課時安排】
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坐落在江蘇吳縣的范氏山莊,正殿中范仲淹塑像上方的匾上寫有四個大字:濟世良相。范仲淹入則為相,出則為將,曾帶兵守邊,是一位將相全才。然而他的戰功、政績并不為一般人所熟悉,而他留給后人的名言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千百年來一直為人們所傳誦,激勵后人不要計較個人得失,努力為人民為國家作出貢獻,這正是他的人格魅力所在。
二、作者及滕子京簡介
范仲淹,字希文,蘇州吳縣人,北宋政治家、文學家,著有《范文正公集》,文正是他死后封給他的謚號。
在朝廷做官時,多次上書議論國政,要求改革時弊,任副宰相時曾針對當時的政治時弊,提出了十條改革意見,主張建立嚴密的任官制度,注意農桑,整頓吏治,推選法制,減輕徭役等,并先后頒布了具體的方案。但不久,推行受到大官僚、大地主的反對而失敗,不幸被貶到鄧州做太守。《岳陽樓記》就是他在鄧州任上應好友滕子京的邀請而寫。
滕子京與范仲淹是同榜的進士,兩人的友誼也從此開始。滕子京因支持范仲淹的政治改革遭到保守勢力的反對,由于范的推薦,滕在涇州做知守,再在慶州做知守,在慶州任上被人誣告擅自動用官錢16萬貫,終于被貶岳州,心里很有些憤慨。范仲淹擔心他惹出禍來,便借作文之機,寫出自己的理想,以規勸好友。
三、誦讀
1、自由誦讀,讀準字音讀出節奏。
2、分組按要求誦讀:
誦讀敘述寫作緣由的段落(第1段,標志性句子是:屬予作文以記之。)
誦讀描寫洞庭湖全景的句子(第2段,銜遠山氣象萬千;標志性句子:予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此指代什么?)
誦讀描寫陰雨天氣時洞庭湖景象的句子(若夫淫雨霏霏虎嘯猿啼)
誦讀描寫天晴時洞庭湖景象的句子(至若春和景明此樂何極)
誦讀描寫由陰雨天引發的情緒句子(登斯樓也)
誦讀抒寫天晴時喜悅心情的句子(登斯樓也)
誦讀議論抒懷段(標志性詞語:嗟夫)
3、齊讀全文。
四、學生借助注釋疏通文意
五、課堂練習
1、各種形式的誦讀。
2、在教師指導下整理重點詞、句:
通假字:具通俱,都的意思;屬通囑,囑咐的意思。
重點實詞:謫、勝狀(勝景)、大觀、際、涯、備、湯湯、遷客、騷人、薄(日薄西山)、去、國、偕(白頭偕老)廟堂、微、進、退
虛詞:然則、若夫、至若、或、是
句式:吾誰與歸?(倒裝句,賓語前置)居廟堂之高,處江湖之遠(倒裝名,定語后置)
成語:政通人和、百廢具興、氣象萬千、心曠神怡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揣摩文章思路
一、揣摩寫作意圖
結合有關資料,再次明確本文的寫作意圖。
以作記為名,借題發揮,來規勸好友滕子京,希望滕子京能和自己一樣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而是無論居廟堂還是處江湖都能做到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二、揣摩構思特點
基于以上寫作意圖,文章采用起筆于記,落腳于理,融說理于記事、狀物、抒情之中的思路,不露痕跡地達到了規勸的目的。
三、探究思考
第一段的敘述交待了什么內容?屬詳寫還是略寫?
(寫作緣由,包括時間、滕的遭遇與政績、重修盛況、由于不是重點,寫得異常簡潔,如寫滕子京的政績就只用了八個字:政通人和,百廢具興)
第二段寫洞庭湖壯觀的景象,哪兩個詞能表現這層意思?具體寫景的句子是哪些?
(勝景、大觀;銜遠山氣象萬千)
前人之述備矣怎樣理解?與第一段哪里照應?
(與刻唐賢今人詩賦于其上照應)補充孟浩然、李白、杜甫的詩句。
第二段中起過渡作用的是哪一句?其中哪個詞可以作為理解文章的切入點?過渡啟下引出了哪些文段?
(用設問句覽物之情,得無異乎?過渡,引出了第三、四段,其中異字可以作為理解本文的切入點)
第三、四段分別寫了什么情況下洞庭湖的景色?由這不同的景色又產生了怎樣的情?這兩段的`結構有何共同之處?
(三段由淫雨霏霏天氣狀況下蕭條凄涼的景色引出遷客騷人的去國懷鄉,憂讒畏譏之悲;四段由春和景明天氣狀況下明媚怡人的景色道出遷客騷人的心曠神怡,寵辱偕忘之喜;兩段都是先寫景,后抒情。)
第五段中或異二者之為中二者指什么?古仁人不同于遷客騷人的地方是什么?
(二者指因陰而悲和因晴而喜這兩種心情。而古仁人則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正面說法是什么?
(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 )
是進亦憂,退亦憂中進退指什么?
(進指居廟堂之高;退指處江湖之遠;這一句是對上面的總結,并自然而然引出了問題然則何時而樂耶?)
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是誰的看法?作者同意這種觀點嗎?從哪兒可以看出來?作者用這樣的問句結束全文,有何用意?
(古仁人,由微斯人,吾誰與歸?可以看出作者同意古仁人的觀點,作者以此作結是希望滕子京能做一個與自己志同道合的人。)
四、整理思路,幫助背誦(見板書)
五、課堂小結
本文是作者應好友之請,為新翻修的岳陽樓寫的記文。作者以簡練的語言,鄭重地敘說了事情的本末,準確地描述了洞庭湖的大觀勝景,著重渲染了一悲一喜的意境,提出了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崇高理想,在記山記水的背后,寄寓了作者政治改革失敗后憂國憂民之心不改的癡情。
《岳陽樓記》教學設計4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順暢地誦讀課文,體會文章語言節奏鮮明、凝練優美的特點。
過程與方法:教師范讀,學生自讀,互評。
情感態度價值觀:初步感受作者“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遠大抱負。
重點難點:
指導學生體會文章語言節奏鮮明、凝練優美的風格特點。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你們知道江南三大名樓嗎? (請學生回答,老師明確)
江南三大名樓:湖南的岳陽樓,湖北的黃鶴樓,江西的滕王閣。今天,我就帶領大家去聞名天下的風景勝地——湖南省的岳陽樓,盡情游覽大自然優美的風光。(板書課題)談話導入,拉近與學生間的距離。
二、解題,簡介作者
1.文體介紹:記,古代的一種文體。
2.作者簡介:(學生展示課前搜集內容,教師補充)
范仲淹,字希文,蘇州人。北宋初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幼年家貧,十歲辭母,到外地求學,晝夜苦讀,五年中沒有脫過衣服睡覺,有時夜間困倦,就以冷水洗臉。幾年苦讀,于1015年中舉進士。為官以后,關心人民疾苦,以所得俸祿在家鄉置“義田”千畝,救濟族中貧寒的人,死后無余財。范仲淹具有強烈的愛國精神,主張堅決抗擊西夏的侵略。1040年,任陜西經略安撫招討副使,號令嚴明,愛護士卒,采取合理的方針,戍邊多年,敵人望而生畏,不敢侵犯。慶歷三年范仲淹任副宰相,上書改革,提出“減徭役、修武備”等十項改革措施,受到阻撓而未能實行。慶歷五年,貶放鄧州,以后還做過杭州、青州的太守。后在赴穎州的路途中病死。謚號“文正”。著有《范文正公集》。結合《漁家傲 秋思》
滕子京,范仲淹的朋友,政績斐然,后因事被貶岳州,上任后興復學校,在岳陽樓附近修筑虹堤,以利舟楫商旅的往來。慶歷五年重修岳陽樓,寫信給范仲淹求記。范仲淹寫《岳陽樓記》,稱贊好友不以個人沉浮為意,一心系情于民的高尚情懷,并以“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遠大抱負與好友共勉。
人物簡介讓學生初步感知作者的寬闊胸襟與雄偉抱負打下基礎。
三、誦讀課文
1.教師范讀,也可放朗讀帶。
2.學生自由朗讀課文,并指明學生分段朗讀,教師正音。 易讀錯的地方,教師提示正音。(多媒體展示)
浩浩湯湯(shānɡ)
謫守(zhé)
霪雨(yín) 皓月(hào) ....岸芷汀蘭(zhǐ)(tīng)
屬予作文(zhǔ)
檣傾(qiáng) ....
3.教師指導朗讀課文,注意朗讀節奏。(要求學生在文中 劃出朗讀節奏。)
如:增/其舊制;
屬予作文/以記之;
前人之述/備矣; 吾/誰與歸; 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
四、再讀課文
1.指名學生當眾朗讀,教師指正、評價。 2.全班集體朗讀,校正讀音和節奏。
五、學生結合注釋,自學課文。 (小組合作,教師補充注釋)
重點詞語:
【乃】于是;
【舊制】原來的規模;
【作文】寫文章; 【夫】那;
【勝景】優美的景象;
【氣象】景象; 【銜】包含;
【際涯】邊際;
【覽物之情,得無異乎】看了自然景物所觸發的感情,怎能不有所不同呢? 【大觀】雄偉的景象;
重點語句:
1.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廢具興。
譯:到了第二年,政務順利,百姓和樂,各種荒廢的事業都興辦起來了。
2.乃重修岳陽樓,增其舊制,刻唐賢今人詩賦于其上。屬予作文以記之。
譯:于是重新修建岳陽樓,擴展它舊有的規模,把唐代和當代賢人名士的詩賦刻在上面。囑托我寫一篇文章來記述這件事。
3.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 譯:洞庭湖包含著遠方的山脈,吞吐著長江的流水,浩浩蕩蕩,寬闊無邊;清晨湖面上灑滿陽光,傍晚又是一片陰暗,景物的變化無窮無盡。
六、課堂小結
1.了解作者生平及寫作背景; 2.生字詞的正確讀音; 3.朗讀節奏的劃分。
七、布置作業
背誦課文第
一、二段 板書設計:
岳 陽 樓 記
范仲淹
節奏明快
音韻和諧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一、檢查復習
提問第一教時的基本字詞及文學常識。
二、繼續疏通文意
(學生先提出有疑難的語句,全班集體解疑。具體方法:一個學生提出不懂的詞語或句子,教師鼓勵其他同學給這位同學解說明白;學生都不能解釋的,教師再講解。)
重點詞語:
【然則】既然這樣,那么;
【排空】沖向空中;
【蕭然】蕭條冷落的樣子;
【去國懷鄉,憂讒畏譏】離開國都,懷念家鄉,擔心讒言,懼怕譏諷; 【山岳潛形】山岳隱沒了形跡; 【而或】有時; 【何極】哪里有窮盡,無窮無盡;
【古仁人之心】古時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 【微】如果沒有;
【或異二者之為】或許不同于以上的兩種心情;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因為外物的好壞和自己的得失而 或喜或悲。
重點語句:
登斯樓也,則有去國懷鄉,憂讒畏譏,滿目蕭然,感極而悲者矣。
譯:這時登上這座樓,就會產生被貶官離開京城,懷念家鄉,擔心人家說壞話,懼怕人家譏諷的心情,再抬眼望去盡是蕭條冷落的景象,一定會感慨萬千而十分悲傷了。
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沙鷗翔集,錦鱗游泳;岸芷汀蘭,郁郁青青。
譯:又如春風和煦、陽光明媚時,湖面波平浪靜,天色與湖光相接,一片碧綠,廣闊無際;沙灘上的白鷗時而飛翔時而停歇,美麗的魚兒游來游去;岸上的小草,小洲上的蘭花,香氣濃郁,顏色青翠。
而或長煙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躍金,靜影沉璧,漁歌互答,此樂何極!
譯:有時湖面上大片煙霧完全消散,皎潔的月光一瀉千里。有時湖面上波瀾蕩漾,浮動的光閃著金色;有時湖面上波瀾不起,靜靜的月影像沉下去的白璧。漁夫的歌聲響起來了,一唱一和,這樣的樂趣真是無窮無盡。
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偕忘,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也。
譯:這時登上這座岳陽樓,就會感到胸懷開闊,精神愉快,光榮和屈辱一并忘了,在清風吹拂中端起酒杯痛飲,那心情真是快樂極了。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
譯:不因外物的好壞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在朝廷做官就要為百姓憂慮,不在朝廷做官而處在偏遠的江湖間就要為國君憂慮。既然這樣,那么他們什么時候才能快樂呢?
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乎?
譯:那一定要說“在天下人憂之前先憂,在天下人樂之后才快樂”吧! 噫!微斯人,吾誰與歸?
譯:唉!如果沒有這種人,我同誰一道呢?
三、課堂小結 總結文言現象:
1.請學生找出文中的通假字:
百廢具興:“具”通“俱”,全,皆,都 屬予作文以記之:“屬”通“囑”,囑托
2.教師明確文中的古今詞義:
去國懷鄉
古:離開;
今:往
春和景明
古:日光;
今:景物,景色 是進亦憂
古:這
今:判斷詞 微斯人
古:如果沒有 今:微小
越明年
古:第二年
今:今年的下一年
3.師生共同分析一詞多義現象:
觀:予觀夫巴陵勝狀:看,欣賞
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景色,景象 然:然則北通巫峽:這樣;
滿目蕭然:··的樣子 或:而或長煙一空:有時;
或異二者之為:或者 極:南極瀟湘:至,到;
感極而悲者矣:到極點;
此樂何極:窮盡
4.教師指出詞類活用現象:
百廢具興:動詞作名詞,荒廢的事業; 日星隱耀:動詞作名詞,光輝;
或異二者之為:動詞作名詞,心情,想法;
四、布置作業
1.對照注釋,疏通課文,要求能比較準確地翻譯;
2.熟讀并背誦課文。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學習本文敘事、寫景、抒情、議論緊密結合的寫作手法,掌握一些文言虛詞實詞在文中的意思和用法。 過程與方法:合作探究,歸納小結。
情感態度價值觀:理解并學習作者“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抱負。 重點難點:
重點:學習本文敘事、寫景、抒情、議論緊密結合的寫作手法。 難點:理解作者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抱負。 教學步驟:
一、檢查復習
指定幾名同學口頭翻譯幾個句子。 (同學交流,訂正,教師補充)
二、合作探究,理解課文
(一)學習課文第一部分:
1.本文的寫作背景、重修岳陽樓的盛況和范仲淹寫本文的緣由各是什么? (學生討論,教師點撥)
明確:作記背景:政通人和,百廢具興;
重修岳陽樓的盛況:增其舊制,刻唐賢今人詩賦于其上;
寫作緣由:屬予作文以記之。
2.第一節文字顯示作者對滕子京的什么態度?
明確:贊賞滕子京積極從政的.政績,支持重修岳陽樓的盛舉,反映了作者積極的政治態度:即使受到不公正的待遇,也應該奮發而有所作為,而不能消沉下去。
(二)學習課文第二部分: 第二節:概括洞庭湖的美景。
(學生分組合作討論)
1.空間上寫出洞庭湖廣闊無邊的句子是: 明確: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 2.時間上寫出景象千變萬化的句子是: 明確:朝暉夕陰,氣象萬千。
第三、四節:“遷客騷人”的“覽物之情”有何同不?為何不同?
物暗己悲,景明則喜。過分關注個人的得失與榮辱。 總結第二部分:
分寫“遷客騷人”的“覽物之情” 物:一暗一明;
情:一悲一喜;
這些都是古代文人的以個人榮辱為轉移的悲喜觀。這樣就過渡到下文關于“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議論。
(三)學習課文第三部分:
談談你對“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理解以及在現實中的積極意義。
這一千古名句,概括了古仁人的宏偉抱負,也表達了作者高遠的志向和遠大的抱負,表達了作者向古仁人學習的決心。在現實生活中我們要學習古人的吃苦在前,享樂在后的無私奉獻精神,以天下為已任,樹立遠大的理想與抱負,為祖國與人民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四)第四部分:交代 寫作本記的時間。
三、回顧課文,思考下列問題:
1.距離范仲淹近千年的現代人,是否還有必要具備“古仁人之心”?請闡述你的看法。
答:有必要具備“古仁人之心”。
(1)因為現代社會競爭激烈,成敗得失是人生常事,需要我們擺正心態、豁達面對,練就一顆堅強的心才能立于競爭前列;
(2)雖然我們身處和平發展年代,但是還會面臨許多困難,需要我們以天下為己任,居安思危,吃苦在先,享樂在后,只有這樣,才能讓我們的民族立于國際強林之中。
2.古仁人為什么會“異二者之為”?
答:遷客騷人的情緒受不同天氣的影響,而古仁人胸懷寬廣,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憂國憂民,所以面對不同的天氣景色,既不會“感極而悲”,也不會“喜洋洋”。
3.從全文看,歐陽修的“覽物之情”,體現了他什么樣的思想?他的這種“覽物之情”與范仲淹筆下“遷客騷人”們的種種“覽物之情”有什么根本的區別?
答: 歐陽修的“覽物之情”體現了他與民同樂的思想。范仲淹筆下的“遷客騷人”們立足于個人的得失和榮辱,因而他們的種種“覽物之情”均以景物的不同而異。歐陽修的立足點是“民”,他與民同樂,把百姓的樂當作自己的樂,把百姓的安居樂業作為自己的理想。這就是他們的根本區別。
4.“微斯人,吾誰與歸·”是一個反問句,他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答:
(1)與朋友滕子京的志同道合;
(2)希望具有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闊達胸懷和”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遠大抱負;
(3)強烈而又含蓄的表達了作者的自勉之意;
(4)對朋友的期望之情。
5.分析“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這一警句的含義。
答:“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回答,進一步揭示了古仁人和遷客騷人思想感情之異。這一傳誦千古的警句,概括了古仁人的宏偉抱負,也表達了作者高遠的志向。
四、教師總結
1.本文表達了作者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闊大情懷和“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政治抱負。
2.敘事、描寫、抒情、議論的完美結合。(結合文中具體語段分析)
四、課堂小結
五、布置作業
1.完成課后練習 2.背誦課文。 板書設計:
《岳陽樓記》教學設計5
學習目標:
1、能正確朗讀全文
2、能正確譯講并背誦1、2自然段
學習過程:
一、板書課題
這節課我們一起來學習《岳陽樓記》。
二、出示目標
(一)過渡語:學習目標是什么呢?請看:(大屏幕顯示)
1、能正確朗讀全文
2、能正確譯講并背誦1、2自然段
(二)過渡語:怎樣實現這個目標呢?請看:
三、第一次“先學后教”:比正確朗讀課文
(一)屏幕出示:
第一次先學后教:比正確朗讀課文
1、聽錄音,給生字注音。
2、自由朗讀一遍,如有生字請舉手。
3、朗讀比賽,比誰能讀準字音,讀得順口。
(二)過渡語:朗讀比賽前,先聽錄音,注意字音。
(三)學生聽錄音,給生字注音。
(四)過渡語:馬上進行朗讀比賽,先請大家自由朗讀課文一遍,如有不認識的字請舉手。
(五)學生自由朗讀課文,質疑問難。
(六)過渡語:朗讀比賽開始。比誰能讀準字音,讀得順口。其他同學發現錯誤立即舉手更正。××你先讀。
(七)1、指名朗讀課文,有錯即停,其他學生指出讀錯的地方。師在黑板左邊板書讀錯的字詞,并表揚讀音正確、聲音響亮的學生。
2、若學生讀不出感情,教師范讀。
(八)1、過渡語:請看黑板,齊讀生字兩遍。
2、學生齊讀師板書的字詞兩遍。
可能讀錯的字音:謫(zhé)守浩浩湯湯(shāngshāng)偕(xié)
檣傾楫摧(qiángqīngjícuī)岸芷(zhǐ)汀(tīng)蘭心曠神怡(yí)
(九)1、過渡語:請大家端正坐姿,我們來齊讀1、2段。
2、學生齊讀課文1、2段。
3、過渡語:大家通過自學,已經能正確朗讀課文了,接著,開展第二場比賽。
四、第二次“先學后教”:比正確譯講課文
(一)屏幕出示:
第二次“先學后教”:比正確譯講課文
先把補充注釋寫到課文有關詞語旁:
1、增其舊制:增,擴大。其,代指岳陽樓。舊制,原來的規模。
2、屬予作文以記之:作,寫。以,來。記,記述。之,代指重修岳陽樓這件事。
3、予觀夫(fú):夫,那。
4、銜遠山,吞長江:銜:口含。吞:吞吐。
5、北通巫峽,南極瀟湘:北,向北。南,向南。
再邊看課文,邊看注釋和補充注解,練習翻譯。五分鐘后,比誰能正確譯講。
(二)生練習,準備譯講;師巡視,了解學情。
(三)指名譯講。
1、過渡語:譯講比賽開始。請看譯講方法:
出示譯講方法:先讀一句原文,再解釋重點字詞,最后翻譯整句。
2、找五名學生譯講第一段,其他同學補充。
①學生譯講“慶歷四年春,滕子京謫守巴陵郡”,若譯講的對,師肯定地說“對”。
②學生譯講“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廢具興”,師問:“政通人和”的`“通”是什么意思?師板書:順利。
③學生譯講“乃重修岳陽樓,增其舊制”,若學生譯講的不對,師問:認為不對的舉手。鼓勵學生大膽更正。
④學生譯講“刻唐賢今人詩賦于其上”,若學生譯講的不對,師問:有不同譯法的舉手。鼓勵學生大膽發表不同見解。
⑤學生譯講“屬予作文以記之”。師肯定地說“對”。
3、找八名學生譯講第二段,其他同學補充。
①學生譯講“予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師問:“在洞庭一湖”的“一”是什么意思?師板書:全。
②出示圖片,學生看圖譯講“銜遠山,吞長江”,師問:若學生譯講時沒有補充主語,師問:他譯講的準確對嗎?認為不準確的舉手。引導學生在譯講時將省略的成分補充出來。師再問:洞庭湖連接著遠山,吞吐著長江,這說明什么?
③出示圖片,學生看圖譯講“浩浩湯湯,橫無際涯”,師問:認為對的舉手。若學生都舉手了,師肯定地說“對”。師再問:這句話又說明什么?
④出示圖片,學生看圖譯講“朝暉夕陰,氣象萬千”,師問:認為對的舉手。若學生都舉手了,師肯定地說“對”。
⑤學生譯講“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前人之述備矣”,師問:“此”指代那些句子?“前人之述”與第一段的哪句話照應?
⑥學生譯講“然則北通巫峽,南極瀟湘”,師問:“北通巫峽”的“通”是什么意思?師板書:通向。
⑦學生譯講“遷客騷人,多會于此”,師問:認為對的舉手。若學生都舉手了,師肯定地說“對”。
⑧學生譯講“覽物之情,得無異乎?”,師問:認為對的舉手。若學生都舉手了,師肯定地說“對”。
(四)質疑問難。
1.過渡語:課文譯講完了,給大家1分鐘的消化時間,自己看著原文快速地翻譯一遍,若還有不懂的地方,舉手提問。
2.學生讀書,質疑問難。
(五)過渡語:下面進行第三場比賽。請看:
五、第三次“先學后教”:比正確背誦課文
(一)屏幕出示:
第三次“先學后教”:比正確背誦課文
背誦指導
慶歷_____,滕子京______。越明年,______,_______。乃_______,增______,刻___________于其上。屬予___________。
予觀夫______,在______。銜____,吞____,浩浩____,橫_____;朝__夕__,氣象____。此則_______,前人______。然則北_____,南_____,遷客騷人,_____,覽物之情,______?
一段一段,一層一層,反復記憶。5分鐘后,比誰能正確背誦第1、2自然段。
(二)學生自背。
(三)同桌互背。
(四)全班齊背。
(五)指名背。
(六)過渡語:這節課大家自學得很認真,準備兩分鐘就默寫課文。請看:
六、當堂訓練
(一)出示:默寫準備
一邊讀、一邊用手寫括號內易寫錯的字,兩分鐘后開始默寫,爭取人人滿分。
岳陽樓記
范仲淹
慶歷四年春,(滕)子京(謫)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廢(具)興。乃重修岳陽樓,增其舊制,刻唐賢今人詩賦(于)其上。(屬予)作文以記之。
予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前人之(述)備矣。然則北通巫峽,南極(瀟湘),遷客(騷)人,多會于此,覽物之情,得無異乎?
(二)出示:要求:
1、字體端正,紙面整潔。
2、時間5分鐘。
(二)學生默寫課文。
七、宣布下課
《岳陽樓記》教學設計6
【課前自主學習】(
合作學習)
1溫習上堂課內容—-作家知識、一二段段意、課下注釋詞語解釋。
2讀三四段,借助注釋及工具書理解文意。
【課堂學習】
1復習提問
(1)提問學生關于范仲淹的知識
(2)文章一二段都寫了什么內容?
(3)解釋詞語
謫守越明年百廢具興增其舊制屬予作文
勝狀朝暉夕陰氣象萬千大觀遷客騷人得無異乎
2導入
同學們已經說了,文章第二段,簡單寫了洞庭湖美景,然后轉到遷客騷人的覽物之情,那么,這覽物之情到底如何呢?下面就來繼續學習。
3學習過程(精講內容)
(1)指名讀第三自然段,注意讀準字音。
(2)指名譯文,一人一句。注意下列詞語。
淫雨霏霏日星隱曜山岳潛形商旅不行檣傾楫催
薄暮冥冥去國懷鄉憂讒畏譏滿目蕭然感極而悲
(3)概括此段內容:
描繪洞庭湖天氣的惡劣,淫雨、陰風、濁浪是主景,進而寫遷客騷人之悲。
(4)指名讀第三自然段,注意讀準字音。
(5)指名譯文,一人一句。注意下列詞語。
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沙鷗翔集錦鱗游泳岸芷汀蘭長煙一空浮光躍金靜影沉璧此樂何極崇辱偕忘把酒臨風
(6)概括此段內容:
描繪洞庭湖陽關燦爛及月下的美妙景色,進而寫遷客騷人之喜。
(7)從內容、寫法、表達方式、句式及修辭等角度分析這兩段-----
采取教師引導學生討論,最后共同歸納總結的.學習方法。結論見板書設計
4練習
解釋詞語
淫雨霏霏日星隱曜山岳潛形商旅不行檣傾楫催
薄暮冥冥去國懷鄉憂讒畏譏滿目蕭然感極而悲
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沙鷗翔集錦鱗游泳岸芷汀蘭長煙一空浮光躍金靜影沉璧此樂何極崇辱偕忘把酒臨風
5反饋練習
從內容、寫法、表達方式、句式及修辭等角度解析這兩段?
6知識總結
我們主要學習了三四段的內容,多個角度進行了學習,希望同學們要認真理解,課下努力消化。
《岳陽樓記》教學設計7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學習文章把敘事、寫景、抒情和議論巧妙地結合在一起的寫法。
(二)過程與方法:
學習精煉、生動的語言,賞析精彩語段。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深刻理解和正確評價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生活理想和政治抱負,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教學重點:
學習文章敘事、寫景、議論、抒情相結合的寫法,體會文章駢散結合的句法形式。
教學難點:
深刻理解和正確評價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生活理想和政治抱負,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教學方法:
朗誦法、自主合作探究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錄音
教學時數: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1.指名背誦。
2.全班齊讀。
二、研討課文整體感知
1.朗誦全文。
2.掌握文章內容,給課文分段并歸納段意。
全文共6段,分為四部分。
第一部分(1段):寫重修岳陽樓的背景和作記緣由。
第二部分(2~4段):描寫岳陽樓周圍的景色,引出“遷客騷人”登樓“覽物”而產生的兩種不同感受。(全文的主體)
可分為兩層。
第一層(2段):寫洞庭湖的景色并提出“遷客騷人”“覽物之情,得無異乎”的問題。
第二層(3~4段):寫“遷客騷人”的“覽物之情”因景而異。
第三部分(5段):借對“古仁人之心”的探求,抒發作者的曠達胸襟和政治抱負。
第四部分(6段):點明作“記”的時間。(這是全文的核心。)
三、學生齊讀課文,分步品味課文
1.提問:寫文章,往往以一兩個警句(關鍵性詞句)振起全篇,第1段寫重修岳陽樓的背景,這背景是什么?說明了什么?
討論并歸納:在“政通人和,百廢具興”的基礎上“重修岳陽樓”,這說明滕子京在謫守的逆境中,仍不以己悲,把政事治理得井井有條。由此可見作者欣賞他的闊大胸襟,與一般的“遷客”不同。
2.提問:第2段寫洞庭湖的全景,用“銜遠山,吞長江”,如果把“銜”改為“連”,把“吞”改為“接”好不好?為什么?
討論并歸納:洞庭湖是無生命之物,同“銜”“吞”則使人產生有生命之感,把“遠山”“長江”跟洞庭湖的關系寫得活靈活現,成了一幅氣勢磅礴的動人畫面。如果用“連”“接”來替換,只是客觀地說明三者的相對位置,畫面是靜止的,效果沒有這樣好。
3.提問:從岳陽樓上看到的雄偉景象有哪些?
討論并歸納:
(1)氣勢非凡:“銜遠山,吞長江”。
(2)寬闊無邊:“浩浩湯湯,橫無際涯”。
(3)湖光山色:“朝暉夕陰,氣象萬千”。
4.提問:作者沒有停留在寫景上,而用“然則”從岳陽樓的地理形勢,轉入寫什么?
討論并歸納:寫“遷客騷人”的“覽物之情”。
5.朗讀第3段,提問:這幅畫面渲染了一種什么樣的氣氛,為什么會有這樣的心情?
討論并歸納:極力渲染“悲”的氣氛,因己而悲。
6.朗讀第4段,提問:這幅畫面渲染了一種什么樣的氣氛,為什么會有這樣的心情?
討論并歸納:極力渲染“喜”的氣氛,因物而喜。
7.提問:作者用哪些話概括說明了“遷客騷人”的“悲”和“喜”?這樣寫的目的是什么?
討論并歸納:“去國懷鄉,憂讒畏譏”概括說明了“遷客騷人”的“悲”;“心曠神恰,寵辱偕忘”概括說明了“遷客騷人”的“喜”。這樣寫是為了將這類人的悲喜感情跟“古仁人之心’作對比,引出下文,由寫情自然轉入議論,突出全文的主旨。
8.提問:“古仁人之心”是怎樣的?
討論并歸納:內涵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9.提問:“古仁人”的憂樂觀是怎樣的?
討論并歸納:先講“憂”:“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先天下之憂而憂”。后講“樂”,“后天下之樂而樂”。
10.提問:“進”指什么?“退”指什么?
討論并歸納:“進”指“居廟堂之高”,在朝廷上做官;“退”指“處江湖之遠”,不在朝廷上做官。(借代)
11.提問:“微斯人”的“斯人”指什么人?
討論并歸納:指古仁人,也暗指滕子京,表示對滕子京的慰勉和現箴之意。
12.提問:怎樣理解“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這句話?
討論并歸納:我國古代早有“與民同樂”的思想。孟子:“樂民之樂者,民亦樂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樂以天下,憂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這里說的“樂以天下,憂以天下”來源于民本思想。范仲淹在本文中把它發展成為“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觀點,并以此作為對待任途進退的原則,表現他曠達的胸襟和偉大的抱負。他提倡的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精神,在今天仍有著借鑒和教育的意義。
13.提問:文章最后一段是怎樣推出這個警句的?
討論并歸納:作者十分巧妙地利用設問方式逐層推進,最后才點出警句。先用比較方式設問,以“不以物喜…則憂其君”調明“古六人之心”的內涵,顯示了“古仁人”的闊大胸襟和高尚的.道德情操。由此得出“進亦憂,退亦憂”的論斷,突出一個“憂”字,自然引出第二個設問“何時而樂”,使文章又推進一層。設問后而警句出現,給人印象極深。(PPT展示)
四、拓展延伸
(一)寫作特色
1.繁簡得宜,層層蓄勢。
2.敘事、寫景、議論、抒情相結合的寫法。
本文全篇僅368字,卻內容充實,情感豐富,將敘事、寫景、議論、抒情自然結合起來,既有對事情本末的交代,又有對湖光水色的描寫;既有精警深刻的議論,又有惆悵悲沉的抒情。記樓,記事,更寄托自己的心志。作者又善于以簡馭繁,巧妙地轉換內容和寫法。如以“前人之述備矣”一語帶過無數敘述,以“然則”一語引出“覽物之情”,以“或異二者之為”展開議論話題,等等,千回百轉,層層推進,敘事言情都入化境。
3.駢散結合,詞語富有生命力。
駢句指的是結構相似、內容相關、行文相鄰、字數相等的兩句話,跟對偶相似,只是不像對偶那樣在音韻上有嚴格的要求。散句,則是相對于駢句而言,也可以說,駢句以外的句子都是散句。首段敘事用散句,寫岳陽樓大觀用駢句,起、結句又為散句,洞庭湖上一陰一晴多為駢句,結句又為散句,節奏不斷變化,讀起來聲調鏗鏘,給人以美的享受。
(二)文章主旨
本文通過對岳陽樓周圍景物的描寫,以及對“遷客騷人”“覽物之情”的分析,表達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曠達胸襟和“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政治抱負,也表示了對好友滕子京的慰勉和規箴之意。
五、課堂小結
本文題為《岳陽樓記》,自然要寫岳陽樓的景色,但作者的意圖卻是借題發揮,談一個人應有的政治抱負,并以此規箴友人。文章先由敘事入手從重修岳陽樓的背景,說到岳陽樓的“大觀”,再寫“遷客騷人”登樓時一悲一喜的情懷,最后將這種情懷跟“古仁人之心”作對比,自然引出議論,說明作者意圖。文章把敘事寫景、抒情、議論自然結合起來,句式上駢散交錯,節奏不斷變化,讀起來聲調鏗鏘,使人產生審美的感受。
六、布置作業:
1.指導學生完成課后作業
2.搜集整理關于岳陽樓的詩歌、對聯。加強理解文本能力。
3、完成練習冊。
板書設計:
岳陽樓記
范仲淹
先后 敘事:重修岳陽樓 作文以記
天天 ↓↓
下下 寫景:暗 明
岳陽樓記之之 抒情:悲 喜
憂樂 ↑↑
而而 議論:不以己悲 不以物喜
憂樂
教學反思:
《岳陽樓記》通過描繪岳陽樓的景色及遷客騷人登樓覽景后產生的不同感情,表達了自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曠達胸襟與“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政治抱負。當我講完課文后,我不禁反思自己的教學,基本上這節課我完成了自己設計的教學環節,我的設計本著語文教學應該側重于學生的朗讀感悟,但在真正的實施過程中,我仍然覺得有一些遺憾在其中我對這節課反思如下:
一、賞景悟情
對于文章三四自然段的處理糾結中的不斷變換,最初的計劃是讓學生在賞析了巴陵勝狀,洞庭全景“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學生體會到了這段景物的特點“壯美“。繼而自讀領略三四自然段的美景,有一個詞語概括其特點?(凄美,優美)再讓學生賞析從哪個語句中品味到的,進行景物的賞析、但是后期發現學生賞析不到位,效果不佳。變改為了讀文繪圖,正所謂:美景配美詞,美詞繪美圖,讓學生展現自己頭腦中出現的畫面,說說自己的感受,在引導學生去體會遷客騷人的覽物之情。本打算要重點指導“登斯樓也……”的情感處理,更加突出后文古仁人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曠達胸襟。但在課堂實施中卻發現由于時間關系沒有做這樣的處理,自己覺得悟情的力量略顯單薄。
二、拓展延伸
對于拓展延伸的設計,為了讓學生更好的走近作者內心世界我設計了“面對范仲淹如此的感嘆和期盼,你想對他說點什么?”學生的感悟沒有得到充分的展示,應該給予更多的時間。
《岳陽樓記》教學設計8
學習目標
1、了解范仲淹的生平,識記重要信息。
2、熟讀成誦,熟練翻譯課文,識記文言詞匯
3、理清文章思路,了解課文內容,感受作者的思想情懷,培養博大的胸懷和偉大的抱負
第一課時
學習目標:
1、了解范仲淹的生平,識記重要信息。
2、流暢的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熟練翻譯課文(前三段),識記文言詞匯。
預習檢測
1、范仲淹,字,蘇州吳縣人,北宋家、家、家。死后謚“文正”,世稱范文正公,有《范文正公文集》傳世。
2、注意以下加點字的讀音
范仲淹謫守屬予作文以寄之予觀夫巴陵勝狀浩浩湯湯若夫淫雨霏霏陰風怒號濁浪排空日星隱曜檣傾楫摧薄暮冥冥憂讒畏譏一碧萬頃岸芷汀蘭寵辱偕忘嗟夫
3、朗讀訓練
老師范讀學生仿讀齊讀
整體感知
1、翻譯課文前三段,學生根據課下注釋以段為單位翻譯課文,標記難點和重點詞語向組長或老師詢問;老師巡視,幫助解答疑難。
2、自主翻譯后,學生課堂串譯。
3、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自主總結交流強調本段的重點詞語。
當堂訓練
1、解釋畫線字詞越明年乃重修岳陽樓予觀夫巴陵勝狀前人之述備矣然則北通巫峽南極瀟湘遷客騷人連月不開濁浪排空日星隱曜山岳潛形薄暮冥冥
2、翻譯下列句子
滕子京謫守巴陵郡政通人和,百廢俱興增其舊制屬予作文以寄之朝暉夕陰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覽物之情,得無異乎?若夫淫雨霏霏至若春和景明去國懷鄉,憂讒畏譏,滿目蕭然,感極而悲者矣。
第二課時
學習目標:
1、翻譯第四、五、六段,識記重點詞語。
2、了解內容,理清思路,感受作者的思想情懷,培養博大的胸懷和偉大的抱負。
整體感知
1、翻譯課文后三段①學生根據課下注釋以段為單位翻譯課文,標記難點和重點詞語向組長或老師詢問;老師巡視,幫助解答疑難。
②自主翻譯后,學生課堂串譯。
③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自主總結交流強調本段的`重點詞語。
2、文并非單純的寫山水樓觀的狹境,而是融自然、感情、理想于一文,你能不能抓住表達方式的變化來理清文章的思路?
探究文本
1、解本文的寫作意圖參考資料:據史料記載,北宋慶歷六年(1046),滕子京函請范仲淹為重修岳陽樓作記,特附上一幅《洞庭晚秋圖》,并說:“山水非有樓觀登覽者不為顯,樓觀非有文字稱記者不為久。”滕子京與范仲淹為同榜進士,兩人交誼頗厚。滕子京是被誣陷擅自動用官錢而被貶的,他到岳州后,“憤郁頗見辭色”,情緒極為低落,此時,范仲淹應邀寫下了這篇傳誦千古的《岳陽樓記》。如果你是滕子京,你能從中明白老朋友的良苦用心嗎,你明白了什么?
2、第五段是全篇的重心,表現了范仲淹怎樣的思想情懷?
課堂升華
范仲淹幼年喪父,生活貧苦,卻刻苦讀書,少有大志。據《宋史》記載,他從小就立下“不能利澤生民,非丈夫平生之志”的誓言。“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是范仲淹自幼的心語,“先憂后樂”的思想源于孟子的“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樂以天下,憂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范仲淹發展了這一思想,就是要超越個人的憂樂,以天下為己任,以利民為宗旨,補救時弊,積極進取。為此,他不為外物所動,不論社會環境順遂艱難,都不能動搖心中的信念。同學們,在構建和諧社會的今天,風華正茂的你們讀了這篇文章,有什么感想,請寫下來。
當堂訓練
1、解釋畫線字詞
波瀾不驚沙鷗翔集錦鱗游泳寵辱偕忘把酒臨風此樂何極是進亦憂
2、翻譯句子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以二者之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微斯人,吾誰與歸?
《岳陽樓記》教學設計9
預習檢測
(你已經背誦課文了嗎?,看誰最棒,按要求填空)
予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氣象萬千。
若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登斯樓也,則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感極而悲者矣。
學習目標
1、學習文章把敘事、寫景、抒情和議論巧妙地結合在一起的寫法。
2、理解作者所闡述的主要觀點,領會文中警句的思想光彩。
學習重點
學習作者將敘事、寫景、抒情和議論融為一體的寫法。。
學習難點
學習古代仁人志士憂國憂民的精神,處世、處事要胸襟開闊。。
學法指導
1、反復誦讀、品味,體會文章的特色。。
2、理解作者“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崇高思想境界。
自主學習
通過自己的實力和小組成員的智慧,解決下列重點字詞,以致能獨立翻譯全文。(先獨立完成,后合作討論)
1、通假字:
百廢具興:通,解釋:
屬予作文以記之:通,解釋:
2、一詞多義:
國:①固國不以山溪之險()②國恒亡()③則有去國懷鄉()或:①而或長煙一空()②或異二者之為()
居:①居廟堂之高()②面山而居()③不可久居()通:①才通人()②政通人和()③不能通其意()
以:①屬予作文以記之()②不以物喜()
③策之不以其道()④全石以為底()
合作探究(充分調動小組集體的智慧,展示本小組的智慧)
1、從岳陽樓上看到的雄偉景象有哪些?(用原句作答)
2、登樓者面對兩種不同景色產生了“悲”和“喜”的感情,作者寫這一內容的目的是什么?
3、怎樣理解“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這句話?
拓展延伸
閱讀杜甫的詩《登岳陽樓》,比較這首詩與《岳陽樓記》在寫景和抒情上的異同。
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
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
注:①吳楚句:吳楚兩地在我國東南;坼,分裂。②乾坤:指日、月。③戎馬句:戎馬,指戰爭。關山北,北方邊境。④憑軒:靠著窗戶。
達標測試
1.按要求默寫詩句。
(1)范仲淹在《岳陽樓記》中贊美滕子京政績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2)《岳陽樓記》中抒發作者遠大政治抱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面對人生中成功的歡樂和失敗的痛苦,我們應擁有范仲淹所說的___,的曠達胸襟。
(4)是進亦憂,退亦憂”中的“進”指________,“退”指________。
2、解釋下列加點詞語:
(1)山岳潛形潛:——
(2)薄暮冥冥薄:——
(3)把酒臨風把:——
(4)予嘗求古仁人之心嘗:——
《岳陽樓記》教學設計10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積累文學常識和文言詞語。
利用注釋,疏通第一段文意,并探究其內容。
過程與方法:
反復的誦讀課文,品味文章意境。
合作探究課文內容,初步體會作者的感情。
情感、態度、價值觀:
感受作者胸懷天下的豪情壯志,感受美好的江南風光,提升審美能力。
培養學習文言文的興趣。
二、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積累文學常識和文言文詞語。
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探究理解第一段的內容。
[教學難點]
品味文章意境。
掌握本文敘事、寫景、抒情相結合的手法所體現的內容。
三、教學過程
活動1【導入】情景導入,激發興趣
展示圖片,播放音樂,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活動2【講授】走進作者,了解背景
走進作者,了解背景
活動3【講授】品讀美文、疏通文意、探究內容
品讀美文
聆聽多媒體朗讀,品味文章意境。
朗讀訓練。
展示溫馨提示和朗讀指導。
全班齊讀課文,老師點評。
疏通文意
要求及過程:
1、借助注釋,分組翻譯第一段,找出難理解的字詞句。
2、請各小組的代表匯報翻譯結果,老師點拔,同時展示重點字詞,強調學生記好筆記。
探究內容
(一)問題
1、滕子京“謫守巴陵郡”而“重修岳陽樓”,這說明了什么?
2、作者在這里沒有對岳陽樓進行詳細的描繪,原因是什么?
3、用《岳陽樓記》中兩個相連的成語填空。
新市長上任兩年,全市面貌大變,干群同心,社會安定,各項建設事業蓬勃發展,真是政通人和,百廢俱新。
(二)過程及方法
1、問題3由同桌合作完成,叫個別同學回答,老師點拔。
2、問題1、2由師生共同討論完成。
活動4【講授】小結
作記緣由滕子京重修岳陽樓敘事
屬予作文以記之
《岳陽樓記》是一篇為重修岳陽樓寫的記。由北宋文學家范仲淹應好友巴陵郡守滕子京之請,于北宋慶歷六年(1046年)九月十五日所作。
《岳陽樓記》能夠成為傳世名篇并非因為其對岳陽樓風景的描述,而是范仲淹借《岳陽樓記》一文抒發先憂后樂、憂國憂民的情懷。即: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活動5【作業】作業
1、積累文學常識和文言詞語。
2、背誦課文第一段。
3、預習2、3、4段的內容,并找出“覽物之情,得無異乎”中的“情”和“異”。
《岳陽樓記》教學設計11
教學目的
1.朗讀、背誦全文。
2.學習文章把敘事、寫景、抒情和議論巧妙地結合在一起的寫法。
3.理解作者所闡述的主要觀點。
4.學習和積累文言詞匯。
重點難點
1.重點:
(1)朗讀和背誦全文。
(2)學習和積累文言詞匯。
2.難點:
(1)學習文章把敘事、寫景、抒情和議論巧妙地結合在一起的寫法。
(2)理解作者所闡述的主要觀點。
學法引導
1.學習時,學生可在聽課文范讀錄音、看“岳陽樓勝景”(岳陽樓就在本市)的過程中,充分感受本文語言凝練、形象而富有音樂美的特點。
2.對文章表現的深刻的思想內容的理解,可在教師的啟發點撥下完成。
教學時間
三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預習
1.查字典,讀準下列加點字的拼音。
謫守(zhé) 朝暉夕陰(huī) 遷客騷人(sāo)
霪雨(yín)霏霏 (fēi) 薄暮冥冥(míng)
潛形(qián) 岸芷汀蘭(zhǐtīng) 皓月(hào)
心曠神怡(yí) 寵辱偕忘(xié) 浩浩湯湯(shāng)
2.朗讀全文,做到基本成誦。
3.查字典,對照注釋,試翻譯課文。
二、導入
1.作家作品簡介
《岳陽樓記》選自《范文正公集》。范仲淹,北宋政治家、文學家。他出身貧寒,幼年喪父,對下層人民的痛苦感受較深。曾提出十條改革措施,因遭保守派反對罷政,于慶歷五年貶放鄧州,以后還做過杭州、青州的太守。后在赴穎州任途中病死。死后謚文正。有《范文正公集》。
岳陽樓樓址在湖南省岳陽市西北的巴丘山下,其前身是三國時期吳國都督魯肅的閱兵臺。唐玄宗開元四年(716),張說在閱兵臺舊址建造樓閣,取名“岳陽樓”,常與文人們登樓賦詩。
2.解題
1046年,范仲淹的'摯友滕子京謫守巴陵郡,重修岳陽樓。當時,范仲淹亦被貶在鄧州做官。滕子京請范仲淹為重修岳陽樓寫記,并送去一本《洞庭晚秋圖》。范仲淹依據此圖,憑著豐富的想象,寫下了千古名篇《岳陽樓記》,表達了他“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曠達胸襟和“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政治抱負。激勵我們要以天下為己任,樹立崇高的理想,要有寬闊的胸懷。
三、正課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朗讀時應注意節奏。本文駢散結合。讀駢句,節奏必須整齊劃一,凡四字句皆兩字一頓,其余按意義劃分,不要讀破句。相鄰的兩組駢句之間,要有稍長的停頓。
2.請學生翻譯第1段,注意以下詞語的解釋
越明年:到了第二年。
政通人和:通,順利。和,和樂。
百廢具興:具,同“俱”,全,都。
增其舊制:制,規模。
屬予作文以記之:屬,同“囑”,囑咐。
3.請學生翻譯第2段,注意以下詞語的解釋
浩浩湯湯:浩浩蕩蕩。
橫無際涯:寬闊無邊。涯,邊。
得無異乎:得無,表猜度,怎能不會?
4.學生讀課文一、二段,背誦
四、作業
朗讀課文。完成課后練習二。
《岳陽樓記》教學設計12
教學目標
1、 疏通文句,積累常見的文言詞語。
2、 熟讀、背誦全文。
3、 學習文章把敘事、寫景、抒情和議論巧妙地結合在一起的寫法。
教學重難點
重點疏通全文,熟讀、背誦全文。
難點了解借景抒情、卒章顯志的寫法,感受作者“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思想。
課時安排2課時
第1課時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二自讀感知整體把握
1、走近范仲淹
(請你查找有關資料。)
2、字詞積累
(1)給下列加點的字注音
謫守浩浩湯湯屬予霪雨日星隱耀檣傾楫摧憂讒畏譏岸芷汀蘭 心曠神怡寵辱偕忘
(2)解釋下列詞語
政通人和: 百廢俱興: 朝暉夕陰: 騷人: 山岳潛形:
檣傾楫摧: 長煙一空: 靜影沉璧: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3、整體感知
聽讀課文錄音,思考:本文敘述何事?描繪怎樣的景?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4、梳理文章結構
三合作交流解讀探究
1、疏通字詞,弄懂文意
予觀夫巴陵勝狀() 南極瀟湘( )
觀 極 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 ) 感極而悲者矣( )
而或長煙一空( ) 而或長煙一空() 政通人和()
或 一 通
或異二者之為( ) 一碧萬頃( ) 北通巫峽()
政通人和( ) 濁浪排空( )
和 空
至若春和景明( ) 而或長煙一空( )
2、小組交流,翻譯課文。
3、賞析
登上岳陽樓,“四面湖山歸眼底,萬家憂樂到心頭。”請同學們找出自己認為寫得最精彩的語句,有感情的朗讀,并欣賞好在哪里?
四課堂小結
第2課時
一溫故知新
1、默寫字詞。
2、小組朗讀、背誦課文。
二合作交流解讀探究
1、思考
首句中“謫”字點名了滕子京當時的'處境。滕被謫后心情不好,準備修好岳陽樓后“憑欄大慟數場”。可作者偏偏在文章的一開頭就點出這個“謫”字,這不是存心觸痛老朋友嗎?試聯系整篇文章的意思想一想,作者這樣寫是否別有深意?
(小組討論交流)
2、品味
文章第2段寫“岳陽樓之大觀”,雖然概括,卻寫得富于形象,氣魄宏大。仔細體味,作者是用了哪些詞語取得這樣的效果的?
3、閱讀第3、4段
(1)本文寫景的特點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寫愁苦之景則悲情畢現,寫歡樂之景則喜氣洋洋。寫景取得這樣的效果,“奧秘”在哪里呢?主要在于選擇景物和渲染氣氛。細讀第3、4段寫景部分,說說作者為表現“悲”“喜”兩種不同的情感,分別選取了哪些有特征的景物,又是怎樣渲染氣氛的?
(2)請找出這兩段中兩個抒情句,試聯系上下文想一想,如果把兩個抒情句都去掉,行不行?為什么?
4、想一想
本文前四段交代了重修岳陽樓的概況,記述了登樓所見的不同的“景”以及由景而生的不同的“情”。作為一篇“記”,寫了這些也就夠了,但作者的本意卻不在寫景抒情,而在于由此引出一番振聾發聵的討論來。第五段以“嗟夫”提起下文,筆鋒突轉,提出了一個“古仁之心”來,并且指出“古仁之心”與遷客騷人的思想感情是不同的。請想一想:作者認為古仁之心和遷客騷人的思想感情不同在哪里?
(從文中找出相關語句,比較遷客騷人與古仁人的區別。)
5、拓展思維
同學們,一千多年前的封建士大夫能吃苦在前、享樂在后,能時時處處憂國憂民,這種閃爍著民族精神的人格力量對我們后人是一種鞭策,是一種教育。回望中華民族幾千年燦爛的歷史,這樣的人物數不勝數。你能從我們學過的古詩文中找出這樣的例子嗎?
三課堂小結
四板書設計
《岳陽樓記》教學設計13
【教學目標】
1.積累文言知識卡,疏通文意,讀懂課文內容。
2.感悟名篇的描寫之美、意境之美、情理之美。
3.體會學習對舉的表現手法。
【教學重難點】
感悟名篇的描寫之美、意境之美、情理之美。
【教學過程】
一、導:
自古以來,多少樓臺勝景令人留戀忘返。滕王閣旁“落霞與孤鷺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美景,黃鶴樓邊“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的情思,更有那岳陽樓上,范仲淹振聾發聵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如洪鐘大呂時時回響在我們耳邊,給我們警醒。
今天,我們一起走進范仲淹的《岳陽樓記》。
二、思
活動一:檢查預習,交流獨學成果
1.說說你對作者及作品的了解,師生相互補充(屏顯)
——《岳陽樓記》選自《范文正公集》范仲淹,北宋政治家、文學家他出身貧寒,幼年喪父,對下層人民的痛苦感受較深曾提出十條改革措施,因遭保守派反對罷政,于慶歷五年貶放鄧州,以后還做過杭州、青州的太守后在赴穎州任途中病死死后謚文正有《范文正公集》。
——岳陽樓在湖南岳陽西北的巴丘山下,前身是三國時期吳國都督魯肅的閱兵臺,唐玄宗開元四年(716),張說在閱兵臺舊址建造樓閣,取名“岳陽樓”,常與文人們登樓賦詩。1046年,范仲淹的摯友滕子京謫守巴陵郡,重修岳陽樓當時,范仲淹亦被貶在鄧州做官滕子京請范仲淹為重修岳陽樓寫記,并送去一本《洞庭晚秋圖》范仲淹依據此圖,憑著豐富的想象,寫下了千古名篇《岳陽樓記》,表達了他“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曠達胸襟和“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政治抱負激勵我們要以天下為己任,樹立崇高的理想,要有寬闊的胸懷。
2.請同學展示文言積累卡,找出你認為同學可能忽略的兩到三個重要的詞語。
——生讀課文,圈畫疑難字詞。梳理出本課的古今異議詞、一詞多義詞,詞類活用詞。齊讀記憶,疏通詩意。
活動二:積累美詞,體會言簡意賅之美
1.讀準字音,疏通文意,同桌逐段互譯。
2.再讀課文,勾畫積累四字詞熟讀成誦,并請同桌描繪互譯。
3.學生自由吟讀,能大致讀懂文意,理清文本內容。
活動三:品讀佳句,感悟宏闊意境之美
1.聽配樂朗讀,理出文章結構層次。
2.研讀3、4自然段,勾畫出描寫環境的句子熟讀成誦,同桌間用自己的話,互相描繪出兩段文字呈現的自然景象。
3.比較這兩段文字的異同點。思考:作者用哪些話概括說明了“遷客騷人”的“悲”和“喜”?這樣寫的目的是什么?
活動四:賞讀名句,浸潤情理高尚之美
1.研讀第5自然段。思考:“古仁人之心”是怎樣的?如何理解“或異二者之為”的含義?
2.怎樣理解“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這句話的含義?
3.“微斯人”的“斯人”指什么人?范仲淹是怎樣的一個人?
三、議
學習小組內依次發言,交換意見并求大同存小異。
四、展
小組代表依次發言,展示小組合作探究成果,并提出困惑。
言簡意賅之美
政通人和、百廢具興、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
遷客騷人、檣傾楫摧、虎嘯猿啼、去國懷鄉、憂讒畏譏,
春和景明、岸芷汀蘭、一碧萬頃、心曠神怡、靜影沉璧。
宏闊意境之美
銜遠山,吞長江;朝暉夕陰,氣象萬千。
若夫淫雨霏霏,連月不開,陰風怒號,濁浪排空;日星隱曜,山岳潛形;商旅不行,檣傾楫摧;薄暮冥冥,虎嘯猿啼。
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沙鷗翔集,錦鱗游泳;岸芷汀蘭,郁郁青青。而或長煙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躍金,,漁歌互答,此樂何極!
情感抒發之美
登斯樓也,則有去國懷鄉,憂讒畏譏,滿目蕭然,感極而悲者矣。
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偕忘,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
噫!微斯人,吾誰與歸
情理高尚之美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五、評
師生互評,共同解決疑難困惑。
六、檢
活動五:聚焦對舉,學習表現手法之美
1.在文中找出“詞的對稱”,不少于6個。示例:“唐賢”對“今人”。
2.在文中找出“句的對偶”,不少于6個。示例:“北通巫峽”對“南極瀟湘”。
3.在文中找出“段的對比”。
4.在文中找出“景的對比”。
5.在文中找出“情的對比”。
6.在文中找出“境的對比”。
七、用
背誦全文。完成課后練習。
資源文件列表:
《岳陽樓記》教學設計14
一、教學目標
1.掌握文中的實詞,了解文中“以”、“則”等虛詞和“然則”、“得無”的用法。
2.理解本文寫景抒情、對比出旨的特點。
3.領會文中警句的思想光彩。
二、難點、重點分析
《岳陽樓記》難句解析:
①越明年,|②政通||③人和,|4百廢具興。
分析:
(1)這句的基本結構是時間修飾復句。正句部分又是并列復句。
(2)“越明年”歷來有兩種解釋:
一、“越”作“逾”講,作“渡過”講,這是《說文》的本義;《廣雅·釋估》也說“越,渡也。”
二、“越”作“及”講,這是王引之《經傳釋詞》的說法。王引之說,“越,猶‘及’也,《書·召浩》:‘惟二月既望,越六日乙未……’”王氏舉了《尚書》兩個例子,《尚書》“越六日乙未”這種類型的結構共十二個,都作“到”、“及”講。看起來兩種說法似乎都能言之成理。但是根據《岳州府志》“職方考”的《宗諒求記》,的“去秋以得罪守茲郡”和“明年春……增其舊制”等材料來看,膛子京確實是從慶歷六年開始修岳陽樓的,應當以第一種說法為妥。
譯文:“過了明年,政事順利,上下和睦,一切廢棄了的事兒都興辦起來啦。”
2.覽物之情,得無異乎?
分析:“得無……乎?”有人認為有三種解釋:
一、用反問語氣強調肯定謂語所表達的意思;
二、相當于“大概”,也是肯定謂語;
三、向否定事實方向推測,相當于“該不會……吧”。第一說似嫌煩瑣,而且“得無”是兩個詞,不是一個詞。異,不同。無,沒有。得,能夠。乎,嗎,在是非問句后面的語氣助詞。能夠沒有不同嗎?否定之否定之否定,亦即三重否定,這是用疑問的形式表達一個強有力的發問,即“能同乎?”下文“霪雨霏霏……感極而悲”是一種心情;“春和景明……其喜洋洋”是又一種心情,具體地說明了“不能同也”。又,“日飲食得無衰乎?”(《觸菩說趙太后》)等于“平時飲食能夠不衰退嗎?”“妾得無隨坐乎?”(《史記·廉頗商相如列傳》)等于:“我能夠不株連受罪嗎?”跟“得無”相同的是“得不”、“得非”、“得毋”、“能不”、“能無”、“能勿”。袁仁林《虛字說》:“俱反問辭,見其不能也。”再看以下推斷:異(不同)——無異(同)——得無異乎(得同乎)——不相同也。“不相同也”是樸素的直陳,“得無異乎?”是委婉的發問,具有精湛的修辭技巧。
3.至若①春和||②景明,|③波瀾不驚……
分析:《課文》沒有給“至若”作注。《歷代散文選》的注釋是:“至若春和景明——像那風和日麗的春天。若,像。”按:這里把“至”跟“若”分拆為兩個詞,而且把“若”解釋為“像”,恐屬未當。“至若”是單純的連詞,詞根是“至”,“若”則是一個詞綴,沒有意思。古人用“至”等于“至若”的如:“今也玩好變之,外物引之。引之而往,故曰拔。至圣人不然……”(《韓非子·解老篇》)“至若”又等于“至如”、“至于”,例如:“雖為俠,而逢巡有退讓君子之風。至若北道姚氏……南陽趙調之徒,此盜蹌居民間者耳。”(《史記·游俠列傳》)“元,凱既登,巢,許獲逸。至于今日,所謂道之云亡,邦國珍瘁。”(《晉書·賀循傳》)“如”和“于”跟“若”一樣,也只能是詞綴。(請參閱《現代漢語虛詞的構成方式》,見《語文知識》1957年第6期。)論述某種情況或某件事情的時候,把話題轉到跟論述有關的`其他方面去而又略帶假設因素的,就用“至”、“至若”、“至如”“至于”。本句上文說的是“霪雨霏霏,連月不開……”這里講到另一種境界,就用“至若”來連接。
譯文:“至若到了春氣暖和,陽光明媚的時候,波瀾不起……”
4.①沙鷗翔集,|②錦鱗游泳。
分析:
(1)這是一個對偶句。“錦鱗”特指美麗的魚。
(2)“翔”跟“集”是一對反義詞,“游”跟“泳”也有反義因素。“游”的本字是“廳,《說文》:“浮行水上也。”“泳”,《說文》:“潛行水中也。”
譯文:“沙鷗或者齊飛,或者群集,魚兒有時浮出,有時潛入。”
5而或長煙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躍金,靜影沉壁……
分析:
(1)“而或”其實是兩個詞,“而”表順接;“或”作“有時”講,相同的用法如:“仆常痛詩道崩壞,忽忽憤發,或食餟脯……”(白居易《與元九書》)
(2)“一空”、“千里”都是數量詞組作謂語,“長煙”、“皚月”都是偏正詞組作主語,“長煙一空,皓月千里”是一個工整的對偶句。
(3)“浮光躍金,靜影沉壁”,也是對偶句,各又隱含著一個比喻,就是“浮光如躍金,靜影似沉壁”,“躍”,不只是“閃動”,更有躍出水面的意思。一陣風吹來,微波涌起,峰尖在日光照耀下像是跳蕩著的黃金。上句寫水上之景,下句寫水下之影。或說“浮光躍金”,從意思、從工整的對偶上看,應當接“沉影靜壁”,“靜影沉壁”實在是錯綜形式。
譯文:“有時彌漫的炊煙完全消散,皎潔的月色籠罩千里。浮動的月光,把微波變成跳躍的黃金,靜溢的影子,如同沉浸的白玉。”如果是“沉影靜壁”,譯文或可也是對偶句。
《岳陽樓記》教學設計15
教學目標:
1. 通過自主學習、小組合作掌握一些文言詞、句的意思。
2. 結合全文內容提煉出全文的中心,理解古代仁人志士“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 樂而樂”的思想,并激勵學生樹立遠大的志向。
3. 自主判斷本文敘事、寫景、抒情、議論的表達方式并通過小組合作分析它們之間的聯系。
4. 通過多種形式的讀來品味本文對仗工整、音律協和的語言。
5. 通過“妙點”賞析,品味本文寫景之“妙”和材料處理的精當。
教材分析:
重點難點:
1. 分析古代仁人志士“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思想,并激勵學生樹立遠大的理想。
2. 品味語言的音律協和之美。
3. 通過“妙點”賞析,理解本文寫景之“妙”和材料處理的精當。
本文是范仲淹的傳世名篇。它是一篇文言形式的散文,先敘事后寫景,由景入情,
因情而生發議論,環環相扣,層層蓄勢,表達了作者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政治抱負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闊大胸襟,這是本文立意的深邃和人生境界的高遠之處,理當成為重點。文章句式長短錯落有致,大量使用駢句,語言凝練,形象而富有音樂美;寫景方法精妙奇絕。這是本文語言和寫法別具一格之處,也列為重點。
本文被安排在蘇教版語文9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的第五篇。從編排的角度和疏通意思的要
求看,這樣安排既是對已學過的寫景散文(如《與朱元思書》《小石潭記》《三峽》)的小結,又是對即將要學習的《醉翁亭記》的引領,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同時它又具有獨特的個性魅力,這是它膾炙人口的原因之一,因而要求我們在教學中能突出本文的個性特點。
教學設想:
努力構架立體式的課堂。從對文本的解讀上,著眼于全篇,按音讀、譯讀、理讀、
析讀、有感情地朗讀、誦讀的順序展開,從不同的層面加深學生對文本的理解,為深入分析文章的“妙點”作鋪墊,并在讀、析、寫的過程中訓練學生的能力,陶冶學生的情操;從教學方法的選擇上,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和新課程標準的要求,本著面向全體學生,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有收獲,又體現教師主導作用的原則,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從課堂教學流程的設計上,采用冰糖葫蘆式,力求做到板塊之間的連接自然。這樣,力求做到既夯實基礎,又突出重點、訓練能力;既從整體上把握全文,又引導學生領略文章的美,并在學生自主活動、生與生合作、師生互動中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和語文能力,使課堂內容飽滿,節奏和諧,充滿生命的靈動。因為,一方面,9年級學生已掌握了一定文言知識和學習文言文的技巧,而且也有一定的朗讀能力;另一方面,新課標寫道:“閱讀是學生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要珍視學生的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 導入新課:
有這樣一位了不起的人。他兩歲喪父,家貧無依。他年輕時就有遠大的志向,常把治理國家大事作為自己應盡的責任。做官以后,常常談論天下大事,奮不顧身。以致于遭讒言被貶官后,不僅自己心憂天下,還在他的傳世名篇中勸勉好友藤子京也這樣。他是?這篇文章是?
二、小組合作交流(5分鐘)
在課前自主學習的基礎上,小組交流導學案中的內容(見下面【】中),要求:
1.由組長負責,先校對、補充,再交流各自疑惑并整理出本組的疑難,寫在黑板上。
2.點評本組小短文的亮點和需要改進之處,推薦本組的優秀短文準備集體展示。
【(一)音讀。讀課文,用智慧的眼光發現自己易讀錯、易寫錯的字音、字形,小組交流時補充。
字音:略
字形:〖百廢具興(俱) 橫無際涯(崖) 朝暉夕陰(輝) 憂讒畏譏(饞饑) 靜影沉璧(壁) 寵辱偕忘(龐)
(二)譯讀。再讀文章,結合注釋,翻譯句子,獨立完成下面問題,交流時訂正。
1. 用紅色筆在文中畫出自己翻譯時有困難的詞句。
2. 找出含有通假字的句子,指出通假字并解釋。xkb1.com
(百廢具興:“具”同“俱”,全,都。 屬予作文以記之:“屬”同“囑”,叮囑。)
3.解釋下列加點字。
(1)一詞多義:
極:南極瀟湘 此樂何極 感極而悲
觀:予觀夫巴陵勝狀 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
賦:刻唐賢今人詩賦于其上 歲賦其二 更若役,復若賦
一:洞庭一湖 一碧萬頃 長煙一空
國:去國懷鄉 死國可乎 國恒亡
以:不以物喜 屬予作文以記之
(2)詞性活用:北通巫峽 南極瀟湘
先天下之憂而憂 后天下之樂而樂
(3)同義詞:文中與“春和景明”中“景”的意思相同的詞語是 ,它的意思是
(4)虛詞:然則北通巫峽 若夫霪雨霏霏 則有心曠神怡
4.找出自認為該重點翻譯的6條句子,寫在下面并翻譯。
(①覽物之情,得無異乎? ②上下天光,一碧萬頃。
③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④浮光躍金,靜影沉璧。
⑤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⑥微斯人,吾誰與歸?)
(三)理讀。三讀文章,按要求整理,積累詞匯,進一步理解文章內容。
1.四字短語:
①寫滕子京政績的: (政通人和 百廢具興)
②寫天氣的: (朝暉夕陰 霪雨霏霏 連月不開 陰風怒號 春和景明 日星隱耀 長煙一空 )
③寫洞庭湖地理位置的:(北通巫峽 南極瀟湘)
④寫湖水的:(浩浩湯湯 濁浪排空 波瀾不驚 浮光躍金 靜影沉璧 橫無際涯 一碧萬頃)
⑤寫動物的: (虎嘯猿啼 沙鷗翔集 錦鱗游泳)
⑥寫植物的: (岸芷汀蘭 郁郁青青)
⑦寫心情的: (感極而悲 心曠神怡 寵辱偕忘 此樂何極)
2.句子:
①對偶句(不少于3句):
銜遠山,吞長江。 北通巫峽,南極瀟湘。 日星隱耀,山岳潛形。 沙鷗翔集,錦鱗游泳。 長煙一空,皓月千里。
②比喻句:
浮光躍金,靜影沉璧。
3.質疑的詞句意思:
(四)析讀。 仔細閱讀第三、四兩段,仿照例句,從備選項中選擇自己最欣賞的一景寫幾句話。
示例:我看那洞庭勝景在多姿之水。水波浩淼無際,湖光山色織入。水湍急洶涌,有萬馬奔騰之勢;碧綠澄清有嫻靜典雅之態;乍起漣漪之時,漾著金光,閃閃爍爍,似逗人嬉戲。
備選:水上之鳥/水中之魚/水中之月/岸邊植物/素淡月色/湖上藍天/……
我看那洞庭勝景在:
三、精講點撥。 (5分鐘)
1.集體交流自主學習和小組合作中未能解決的詞句意思。
2.各小組派代表朗讀本組優秀短文,老師評分。
四、組內研讀 (6分鐘)
1.選擇自己喜歡的句式整齊的句子或段落,按DCBA的順序在組內朗讀,在讀中初步感受本文語言節奏和諧的音律美。
2.發揮集體的智慧,通過自評和他評,揣摩如何控制朗讀時的語氣、語速、語調才能達到有感情朗讀的效果。
(§3:語氣凝重、語速緩慢、語調低沉, §4:語氣輕松、語速輕快、語調激昂)
3.再次按DCBA的順序在組內有感情的朗讀自己喜歡的句子或段落,感受語言的音律美。
五、小組品讀。(6分鐘左右)
展示交流:前四個獲得展示機會的小組展示自己的朗讀,老師點評并判分。
六、課堂小結。(3分鐘)
各人小結本課的收獲和有待改進之處,寫在導學案上,然后組內交流,再全班交流。
七、鞏固練習:組長負責抽查自學中錯誤率高的`內容。(5分鐘)
八、布置作業
1.復習導學案,組長負責抽查10個詞語解釋和5條句子翻譯。(其它組負責檢查的人在下節語文課前向老師匯報被檢查組的完成情況)
2.完成第二課時的導學案。
第二課時
一、導入新課,明確目標。
昨天,我們感受了《岳陽樓記》的文采之美。不過,華美的詞藻下還有哪些妙處鑄就了它的非凡風骨、朗朗英氣呢?帶著這樣的疑惑,我們一起探幽覓勝。
二、組長負責組織小組合作交流,準備展示。
(一)由組長負責,按A-D,B-C的組合檢查導學案中§1-3的背誦情況并糾錯。(5分鐘)
(二)按DCBA的順序依次交流導學案中的內容(見下面【】中),做好訂正、補充工作;然后由B同學準備上黑板展示。(7分鐘)
【1.仔細閱讀全文,先仿照示例依次概括§2-5的內容,再結合全文分析各段落在結構上的作用,然后提煉出文章的中心。
示例:§1:運用記敘的表達方式,敘述了重修岳陽樓的背景和作記的原因。
〖§2:運用描寫的表達方式,概括描寫了洞庭湖的全景和其特殊的地理位置。
§3:運用描寫和抒情的表達方式,描寫了“陰冷”的畫面。
§4:運用描寫和抒情的表達方式,描寫了“晴明”的畫面。
§5:主要運用議論的表達方式,表達了作者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政治抱負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闊大胸襟。(即中心)
各段在結構上的作用:§1:引出下文;§2:引出第三、四段遷客騷人的覽物之情; §3-4:抒發遷客騷人或“悲”或“喜”之情,形成對比,為下文的議論作鋪墊;§5:總結全文。
2.第三、四段寫景,歷來為人稱道,有14個“妙點”值得同學們品味。你能列出其中的8個“妙點”嗎?有誰能說出11個嗎?
(①段落之間形成對比,突出文章中心;
②運用對偶、比喻的修辭手法,增強了語言形象生動的效果;
③先描寫景,再抒情,借景抒情而又融情于景;
④多用四字短語,讀起來朗朗上口,增強了語言氣勢;
⑤駢散結合,錯落有致;
⑥抓住特點寫景,用詞準確:如,用“霏霏”寫雨的繁密,用 “怒號”寫陰冷之風的呼嘯之聲、猛烈之勢,寫日星用“隱”,寫山岳用“潛”;
⑦語言精練,如“排空”的“排”就形象地寫出了混濁的波浪借助怒吼的風勢直向天宇沖去的奔騰之勢,使人有身臨其境之感。
⑧動靜結合,“陰風怒號,濁浪排空”“沙鷗翔集,錦鱗游泳”是動;“日星隱耀,山岳潛形”“岸芷汀蘭,郁郁青青”是靜;動靜結合,美不勝收。
⑨用聲音渲染氣氛,如“虎嘯猿啼”陡增凄涼之感,“漁歌互答”亮出愉悅之情。
⑩人的活動與景物特點和諧交融:陰雨連綿,湖面模糊一片,只有細雨低泣,冷風長吟,此時商旅不行;晴明之際,月朗星稀,漁夫對歌,樂此不疲;只有景或只有人的活動,都顯單調,惟有二者有機結合方顯和諧統一,耐人尋味。
(11)選材獨具慧眼,畫面內外互相補充,立體而豐滿。霏霏細雨,連綿一月,湖面除了陰風、濁浪難見它物,而作者偏偏邀來日星、山岳、商旅、虎猿和桅桿、船槳這些畫面之外的景物和人組成了由上而下、由近而遠的立體畫面,怎能不令人于反復玩味之中品嘗其妙? (12)第四段色彩雅而不艷,潤而不媚,明而不炫。蘭的天,綠的水,白的沙鷗,青的小草,皎潔的月亮,金色的波光,組合在一起,令人心曠神怡,嘖嘖稱贊。
(13)從不同的感覺器官角度寫景。如,第四段從視覺、聽覺、嗅覺等角度寫景,不同反響。(14)既寫白天之景,也寫暮色(夜色)之景,使畫面之景處于運動之中,富有動態之美。)
3.文中說“前人之述備矣”,聯系自己的閱讀積累,你能寫出至少2句“前人”描寫洞庭湖風光的詩句嗎?作者又如何另辟蹊徑的? (從選材和詳略安排上加以分析)
氣蒸云夢澤, 波撼岳陽城。——《望洞庭湖贈張丞相 》孟浩然
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里一青螺。
——《望洞庭》 劉禹錫
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登岳陽樓》杜甫
從來湖上勝人間;
作者另辟蹊徑之選材:不側重于寫洞庭湖的勝景,轉而從它特殊的地理位置入手,自然引出多會于此的遷客騷人以及他們或悲或喜之情。接著把遷客騷人的悲喜觀和古仁人的進行對比突出中心。可謂慧眼獨具,別出心裁。
作者另辟蹊徑之詳略安排:對于洞庭湖“前人之述備矣”的“大觀”,作者只是概括描寫。接著詳寫了洞庭湖陰冷、晴明的畫面和遷客騷人或悲或喜之情,為下文議論蓄勢,再通過探尋古仁人的榮辱觀,將之與遷客騷人進行對比,自然突出文章中心。
4.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觀點,在當今價值多元化的社會還有存在的必要嗎?結合實際說說你的看法。】
三、小組展示(8分鐘)
由老師分工:簡單的題目一組一條,難一些的題目兩組甚至三組一條;其它組可以進行對已形成的答案進行補充、訂正。
四、教師精講。集體交流,老師點評判分。(8分鐘)
五、課堂小結:(3分鐘)
各人小結本課的收獲和有待改進之處,寫在導學案上,然后組內交流,再全班交流。
五、鞏固練習:(5分鐘)
1.背誦第4-5段。
2.組長負責抽默文中的5條名言佳句。
六、 布置作業。
1.組長負責檢查導學案的訂正、補充情況,抽查導學案中的部分錯題。
2.依據下一課的文后探究練習進行預習。
板書設計:
岳陽樓記
范仲淹(宋)
立意高遠
語言音律和諧
寫景別具一格
教學目標:
1、積累掌握文言文中重要的實詞虛詞
2、學習記事、寫景、議論緊密結合的寫法,學習精煉、生動的語言;培養翻譯和朗讀的能力。3、了解作者“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進步的政治主張。
4、背誦全文教學
教材分析:
重點:1.掌握重要加點字詞,背誦課文
難點:1.學習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闊大胸懷和“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遠大抱負。
2.抓住本文駢散結合的寫法。指導學生讀準字音,合理停頓,抑揚頓挫,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以達到順暢地背誦全文的目的。.
教學設想:
本課是一篇文質兼美的文言文。作者是北宋著名的文學家范仲淹。文中除了大量的文言實詞、虛詞和重要的句子需要翻譯理解外,還要學習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闊大胸懷和“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遠大抱負。因此學習中把重點放在文言知識的掌握上,難點放在對文章主旨的把握上。
教學課時:2課時
教學流程:
一、導入新課:
封建時代許多有志的文人士大夫都把“窮則獨善其身,大則兼濟天下”當作自己的人生信條。他們為官時積極從政,力主改革,為官一方,造福百姓;被貶時,則寄情山水,獨善其身。蘇軾、柳宗元、范仲淹都是其中的代表。特別是范仲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更是表現出了闊大的胸懷和遠大的抱負。成為天下人的楷模。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他的名篇《岳陽樓記》。
二、作家作品簡介
1.作家簡介:
《岳陽樓記》選自《范文正公集》。作者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蘇州吳縣人,北宋政治家、文學家。他出身貧寒,幼年喪父,對下層人民的痛苦感受深刻。26歲登進士第,因敢于直言強諫,屢遭貶斥,久不被重用。宋仁宗天圣年間任西溪鹽官,建議在泰州修捍海堰。
寶元三年,任陜西經略安撫招討副使,加強對西夏的防御,屢立戰功。慶歷三年,西夏請和,范仲淹還朝,任參知政事。曾提出十條改革措施,包括限制以“思蔭”為官,選用干練的人員、嚴格執行政令導項,又主張興修水利。因遭保守派反對罷政,于慶歷五年貶放鄧州,以后還做過杭州、青州的太守。后在赴穎州任途中病死。死后謚號文正,世稱“范文正公”。
他以六十四歲的人生,矢志不渝地追求自己的人生理想和政治主張,深受當世和后人稱道。文章和詩詞俱脫俗超凡,是其心志和情感的形象外化。有《范文正公集》傳世。
2.背景資料:
《岳陽樓記》是范仲淹被罷去參知政事而貶官河南鄧州時,應好友滕子京之請而寫的。膝子京請范仲淹為重修的岳陽樓寫記,并送去一幅《洞庭晚秋圖》。范仲淹依據此圖,憑著豐富的想象,寫下了千古名篇《岳陽樓記》。滕子京與范仲淹同年舉進士,因才華出眾但豪邁自負,被權貴所嫉,貶謫到岳州做太守。范仲淹熟知他的思想和性格,經常想勸慰他,卻一直無機會。適逢滕子京重修岳陽樓,請范仲淹代筆記勝,這就給了范仲淹一個規箴知己的好機會,而范仲淹自己也在貶中,亦有抒發自己理想的需要,于是范仲淹就寫下了這篇抒發自己胸襟、規勸朋友的千古名篇。
3.岳陽樓:
岳陽樓在湖南省岳陽市巴丘山下,原來是三國時期吳國都督魯肅的閱兵臺。唐朝張說在閱兵臺舊址建造樓閣,取名“岳陽樓”,常與文人雅客登樓賦詩。后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隱、劉禹錫、孟浩然等詩人相繼登樓吟詠,岳陽樓聲名鵲起。
三、合作探究
(一)研讀第1段。教師范讀課文,從情感上抓住學生。
1.對照書下注釋,理解重要的詞句。
詞: 越明年、謫、守、增、制、屬、作文
句子:滕子京謫守巴陵郡。
政通人和,百廢具興。
增其舊制,刻唐賢今人詩賦于其上。
2.思考與討論
(1)第一自然段交代了什么內容?
明確:交代了重修岳陽樓的背景和作“記”的緣由。
(2)作者開篇用“謫”字點明了滕子京當時的處境。可見滕被謫以后心情不會太好,作者開篇直指,有何用意?
滕子京雖被貶岳州,卻積極從政,政績斐然。“政通人和,百廢具興”范仲淹寫《岳陽樓記》既是為了稱贊好友不以個人沉浮為意,一心寄情與民的高尚情懷,也是為了勉勵他像 “古仁人”那樣“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同時,作者自己在慶歷五年也遭貶謫,也是為了自勉勉人。
(二)教讀第2段。先指定學生朗讀朗讀,然后學生合作解決重要的詞句。
1.要著重理解的詞句。
詞:夫 、勝狀、暉、備、然則、極、 騷人、得無異乎
句子:予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
朝暉夕陰,氣象萬千。
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
覽物之情,得無異乎?
2.思考與討論。
這一段寫“岳陽樓之大觀”,雖然概括,卻寫得富于形象,氣魄宏大。
(l)找出本段概括描寫洞庭湖全景的句子
明確(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
重點句子的賞析
如:“銜遠山”洞庭湖中有許多小山,用“銜”字形象地寫出湖與山的關系。“吞長江”長江流經洞庭湖,用“吞”字,不僅形象地寫出湖與江的關系,而且“吞”字聲音寬舒洪亮,讀來氣勢磅礴。“銜”、“吞”字連用,化靜為動,使描寫的景物富于動態和活力,“浩浩湯湯”字音響亮,疊字加強氣勢,形容水大流急,既繪聲、又繪形。“氣象萬千”寫洞庭湖上景象變化之多之快。此外如“橫無際涯”的“橫”,顯得境界開闊而有氣魄,從這些例子可以看出作者煉字的功力。
(2)這一節的寫景在全文起什么作用?
“作者從岳陽樓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宏大開闊的景致描寫,引出“遷客騷人,多會于此”,由此提出“覽物之情,得無異乎”的問題,自然引出下文景物之“異”和感受之“異”為結尾的議論作了鋪墊。
大聲朗讀這兩段,在熟練的基礎上背誦
四、總結:重修岳陽樓的背景 政通人和,百廢具興。
五、作業設計:熟悉全文,在理解的基礎上背誦。
板書設計:
岳陽樓記
范仲淹
作記的緣由 屬予作文以記之。
洞庭全景 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
第二課時
一、導入新課:
岳陽樓的景致宏大而又氣象萬千。它的早晚景致有什么不同?遷客騷人的覽物之情又有何不同呢?今天我們繼續學習范仲淹的《岳陽樓記》。
二、復習舊知。
1、重點詞句翻譯。
2、檢查1、2兩段的背誦。
三、講讀第3、4段。
1.指明同學朗讀第3段課文,討論解決重要的字詞及句子翻譯
2.學生齊讀第3段。
3.講析第3、指明同學朗讀第3段課文,討論解決重要的字詞及句子翻譯
4.學生齊讀第3段。4段。
重要的詞語:霪雨、霏霏、開、排、檣、楫、;薄、冥冥、景、一、集、芷、汀、而或、
重要的句子:登斯樓也,則有去國懷鄉,憂讒畏譏,滿目蕭然,感極而悲者矣。
沙鷗翔集,錦鱗游泳
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偕忘,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
浮光躍金,靜影沉璧
四、合作探究
(1)以上兩段合在一起是文章的第三部分,討論這一部分寫了什么內容?和上文有什么聯系?
這一段描寫了洞庭湖景色陰晴的變化以及遷客騷人登樓時不同的心情。這段內容緊扣上段概述的洞庭湖“朝暉夕陰,氣象萬千”和“覽物之情,得無異乎”的意思來寫:
先寫了霪雨霏霏中洞庭湖上蕭條凄涼的景象,很自然地引出了遷客騷人遠離京都,懷念故土的失意、憂慮、悲苦的情感。表現了遷客騷人“物悲則己悲”的思想感情,照應上文“異”字的一個方面。
其次,描寫洞庭湖春和景明時的明媚景象,很自然地引出遷客騷人此時的喜悅之情。這一段主要表現遷客騷人“物喜則己喜”的思想感情,是照應上文“異”字的又一方面。
(2).作者寫遷客騷人們或悲或喜的情感有什么作用呢?帶著這個問題,我們來學習文章的第五段。
五、教讀第5段。學生齊聲朗讀課文,掌握重要的詞句及翻譯
1.要重點理解的詞句。
詞:嘗、求、古仁人、心、或、、為、以、是、進、退、然則、先、后、微
句子: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
“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
這一段是學習的難點所在,教讀應著重幫助學生理清文章的思路。
2、本文前四段交代了重修岳陽樓的概況,記了登摟所見的不同的“景”以及由景而產生的不同的“情”。作為一篇“記”,寫了這些也就夠了,但作者的本意卻不在寫景抒情,而在于由此引出一番振聾發聵的議論來。本段以“嗟夫”提起下文,筆鋒突轉,提出了一個“古仁人之心”來,并且指出“古仁人之心”與遷客騷人的思想感情是不同的。請想一想:作者認為古仁人之心和遷客騷人的思想感情不同在哪里?
明確:(遷客騷人的思想感情往往因個人遭遇或外物的變化而發生變化;他們“以物喜,以己悲”而古仁人則“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
3、這樣看來,古仁人的悲喜感情跟外物沒有關系,跟個人遭遇也沒有關系。那么跟什么有關系呢?
他們“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不是憂“民”,便是憂“君”——怕皇帝做出害民的事情來;他們“進亦憂,退亦憂”,可見他們的“憂”跟個人的進退、榮辱都沒有關系。他們是為民生疾苦而憂心忡忡。
4、古仁人有沒有快樂的時候呢?
在天下人感到快樂后古仁人才會快樂。可見他們的憂樂完全是隨天下人的憂樂而轉移的。這就是作者所認為的“古仁人之心”。
5、這種“古仁人”是作者心目中的理想人物, 作者以天下為己任,常說“土當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也”。他借滕子京囑寫《岳陽樓記》的機會,表明自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闊大胸懷和“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遠大抱負。同時也包含著對滕子京的勉慰。最后一句以問句的形式表達,自勵勵人,委婉含蓄。
六、文章主旨:
本文通過對岳陽樓周圍景物的描寫,以及對“遷客騷人”“覽物之情”的分析,表達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曠達胸襟和“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政治抱負,也表示了對好友滕子京的慰勉之意。
總結:今天學完了范仲淹的《岳陽樓記》,我們知道封建士大夫們尚且具有“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遠大抱負,作為新時代的我們,更應該胸懷天下,以天下事為己任,努力成才,勇擔責任,為國家的富強作出貢獻。
七、作業設計:
1、繼續背誦課文,要會默寫。
2、完成《同步導學》本課練習“學后鞏固強化”部分。
板書設計:
岳陽樓記
范仲淹
遷客騷人: 霪雨霏霏 去國懷鄉,憂讒畏譏 悲
春和景明 心曠神怡,寵辱偕忘 喜
古仁人之心 不以物喜 進亦憂
不以己悲 退亦憂
作者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岳陽樓記》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岳陽樓記》教學設計04-15
(經典)《岳陽樓記》教學設計07-27
《岳陽樓記》教學設計11-14
《岳陽樓記》教學設計【經典】06-12
岳陽樓記教學設計11-15
《岳陽樓記》教學設計04-04
《岳陽樓記》教學設計及反思04-20
《岳陽樓記》教學設計[優選]06-10
《岳陽樓記》教學設計【薦】01-19
【熱】《岳陽樓記》教學設計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