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岳陽樓記讀后感

時間:2024-08-17 16:52:16 岳陽樓記 我要投稿

岳陽樓記讀后感(集錦15篇)

  讀完某一作品后,你有什么領悟呢?需要好好地就所收獲的東西寫一篇讀后感了。想必許多人都在為如何寫好讀后感而煩惱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岳陽樓記讀后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岳陽樓記讀后感(集錦15篇)

岳陽樓記讀后感1

  深秋的一天,我慕名來到位于洛陽以南四十公里萬安山下的范仲淹墓,憑吊這位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軍事家與文學家。望著松柏掩映的石碑古冢,穿越千年變幻的歷史風云,一種莫名的感慨油然而生。

  了解范仲淹是從《岳陽樓記》開始的。范仲淹以其波瀾壯闊的一生與千古絕唱的《岳陽樓記》,在史冊上留下了關心國家命運,情系百姓憂樂的光輝形象。“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一個封建社會的士大夫,能有如此高尚的思想境界,是他憂國憂民情懷的高度概括,是他追求社會和諧的理想經典,實在難能可貴。堅守這樣的文化信仰與精神追求,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中,不正是當代青年熱愛祖國、奮發有為所應有的擔當嗎?

  我沒有到過岳陽樓,但范仲淹的《岳陽樓記》卻早已使我心向往之。透過《岳陽樓記》酣暢淋漓的文筆,那臨江的春色,秀美的風光,八百里洞庭的浩瀚,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歡愉,彷佛盡收眼底,如臨其境。“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皆忘,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我真切地感受到,范仲淹所追求的社會理想,正是自然界萬類霜天競自由,天人合一的和諧歡暢,是榮辱皆忘的博愛與奉獻,是社稷民生的繁榮與平和。看如今,黨的“十八大”提出建設社會主義生態文明,更加重視環境建設與保護,歸根結底是為了全體人民生活得更幸福、更美好。

  居安思危,憂國憂民。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在幾十年的`仕途生涯中,范仲淹始終堅持以造福天下蒼生為己任,為黎民百姓謀福祉。他為官清政廉潔,體恤民生疾苦,剛直不阿,力主改革,屢遭奸佞誣謗,數度被貶但不改青云之志。個人的榮辱得失,他一直置之度外,雖窮困潦倒,其心系天下社稷的胸襟、超然物外的灑脫,憂國憂民的情操,像一面鏡子,在歷史的長河里熠熠生輝,令人敬仰。

  自強不息,奮斗不止,范仲淹終其一生踐行自己的崇高理想。“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這神圣的使命感與榮辱觀,如今已成了我們民族精神的無價之寶。理想,是一面旗幟,有了這樣的精神,中華民族一定會戰勝各種艱難險阻,傲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久久地凝視著范仲淹墓碑上那漸漸模糊的字跡,咀嚼范公留給我們的《岳陽樓記》,一任自己的思緒飄得非常遠、非常遠。我想,樹立什么樣的人生觀、價值觀,應該是值得我們當代青年認真思考的重大問題。

岳陽樓記讀后感2

  5月19日晚風輕拂,華燈初上,在豐順縣潮客匯二樓賓客云集,紅酒飄香、水果滿盤,和著美妙的古箏名曲,人們在此共享文化盛宴。原來今晚是豐順縣第二期悅讀會活動:《美哉!岳陽樓記!》

  主講人朱明海先生重點從范仲淹《岳陽樓記》的語言美、性情美、內涵美三方面進行深入的賞析。其間運用了對比閱讀的方法,與歐陽修的《醉翁亭記》、白居易的《琵琶行》進行對比閱讀,拓寬了聽者的視野。再結合自己的親身經歷,讓聽者更深刻地領悟到面對人生的風雨要“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為人處世要有“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胸懷,明白自己的責任和擔當。主講人的精彩賞析讓聽者無不產生深深的共鳴。在討論環節,大家紛紛踴躍舉手發言。有對主講人進行點評的;有談對《岳陽樓記》這篇文章印象和句子質疑的;有結合自經歷談體會的…。現場氛圍積極熱烈,高潮不斷。受現場熱烈氛圍影響,來自豐順縣集瑞博物館的館主黃和祥先生主動提出要承辦第二期的悅讀會,來自梅州的文化傳媒的嘉賓則主動提出要當總策劃,還有主動提出要朗誦的……大家暢所欲言,興致勃勃,超出了預期的效果。其間穿插的朗誦環節也是本場活動的一大亮點。豐良中心小學何望賢校長的《岳陽樓記》、北斗鎮政府的張雙喜先生的《醉翁亭記》、湯坑鎮第一中心小學張玉老師的《琵琶行》、湯坑中學五位初二級同學組成的小組誦讀《岳陽樓記》,一次又一次讓聽者品味到了悅讀帶來的美妙心境。

  由湯坑中學三位學生帶來的琵琶與楊琴合奏《金蛇狂舞》讓在場的賓客們被中國的古典樂器帶來的美妙視聽享受所陶醉。湯坑中學黃粉蘭老師演唱的由范仲淹的詞創作的'《范仲淹的憂傷》則讓人感受到了他婉約多情的一面。悅讀會負責人羅瓊女士接受了由原縣衛生局副局長謝永波先生贈送的書法作品:“先憂后樂”和梅州日報傳媒書畫院院長精心準備的禮物:長篇書法作品《岳陽樓記》,再一次讓人們感受到了書法與悅讀帶來愉悅氣氛。最后由梅州日期報副刊梅花版編輯朱紅娜女士和縣宣傳部副部長彭漢如先生的壓軸講話更是拔高了在座聽眾們的思想境界和閱讀高度,讓大家深深感受到參與悅讀活動的意義。

  美好的時光總是匆匆而過。大家在意猶未盡中紛紛表示下次有機會的話還要再來陶冶自己,多讀好書不斷地提升自己的閱讀素養!本期悅讀會的參與者從老中青少各個年齡層,從企業家、傳媒人、公務員、教師、學生等各個行業,豐富的活動形式和輕松愉悅的氛圍,推進了社會各階層人士對閱讀的喜愛,為精神文明建設書寫了最美的一筆!

岳陽樓記讀后感3

  “樸素而清雅的樓閣前有一片靜謐的湖泊,點點沙鷗在幽靜的湖面上輕輕掠過,劃破了水面的寧靜,五彩斑斕的魚兒在清澈見底的水下自由穿梭。湖面與水底融匯成一幅美妙的圖畫,現實與幻境、無奈與欣喜都在盡情的交織、旋轉、升華……”

  《岳陽樓記》是北宋著名詩人范仲淹的一篇傳世佳作,文章共有六段,從開頭到結尾,從電閃雷鳴到風和日麗,從不同的角度展現了岳陽樓的搖曳多姿。每當我讀完《岳陽樓記》,這一幕幕真實而久遠的曠古美景總會情不自禁的浮現在眼前,心中不由得升起一股豪壯之情。不僅因為岳陽樓令人陶醉的美景,更因為作者發自肺腑的真實情感在悄悄地流露,緩緩地流出……

  正是因為這種憂國憂民的急切心情,才讓我感到熱血沸騰,心潮澎湃。他的先憂后樂,他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他的滿腔熱血與風雨中屹立的岳陽樓交相輝映,形成了一幅多么美麗的畫卷啊!

  被風雨彌漫的岳陽樓,好似一只暴雨中振翅欲飛的海燕;春光煥發的岳陽樓,宛如一個喜笑顏開的小姑娘,迫切地想將歡笑散在每個角落;如詩如畫的岳陽樓讓我時時刻刻都在陶醉,使我迫不及待的想要將心中的感受與眼前的你分享。我更情不自禁的感嘆詩人那種對祖國前途的憂慮,一切對祖國壯麗山河的無限熱愛都化成了詩人奮斗的動力!讀一本有價值的好書,不僅要讀更要去品和做,我一定要有像范仲淹那樣“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胸懷,去更多的了解國家大事。雖然我能力還有限,但是我一定會用我的努力證明一名炎黃子孫應有的力量與雄姿!

  經典是來自博通古今的絲絲靈感;經典是壯懷激烈、憂國憂民的情感和對未來希望的結晶,它深沉而凝練,久遠而美好,它滋潤著一代又一代的華夏兒女,無數人在它的激勵下獲得了新的希望,這就是歷經千年但是從不為世人所棄的傳統文化。在傳統文化這個浩瀚的大海里,有無數像范仲淹這樣的名人志士,力求為國家貢獻畢生的力量,也有無數像《岳陽樓記》這樣流芳百世的曠古佳作,每一個句子、每一個詞語都凝聚了作者發自肺腑的情感。

  同學們,中國傳統文化是華夏五千多年歷史的積淀,是中國屹立于世界之巔的文化根基。我們只有更多的傳承先輩們留下來的的經典文華,才能夠真正做到“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才是真正傳承了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

  為了使中華大地五千多年的文化瑰寶更加發揚光大,為了祖國更加強大,讓我們繼續努力吧!

岳陽樓記讀后感4

  “樸素而清雅的樓閣前有一片靜謐的湖泊,點點沙鷗在幽靜的湖面上輕輕掠過,劃破了水面的寧靜,五彩斑斕的魚兒在清澈見底的水下自由穿梭。湖面與水底融匯成一幅美妙的圖畫,現實與幻境、無奈與欣喜都在盡情的交織、旋轉、升華……”

  《岳陽樓記》是北宋著名詩人范仲淹的一篇傳世佳作,文章共有六段,從開頭到結尾,從電閃雷鳴到風和日麗,從不同的角度展現了岳陽樓的搖曳多姿。每當我讀完《岳陽樓記》,這一幕幕真實而久遠的曠古美景總會情不自禁的浮現在眼前,心中不由得升起一股豪壯之情。不僅因為岳陽樓令人陶醉的美景,更因為作者發自肺腑的真實情感在悄悄地流露,緩緩地流出……

  正是因為這種憂國憂民的急切心情,才讓我感到熱血沸騰,心潮澎湃。他的先憂后樂,他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他的`滿腔熱血與風雨中屹立的岳陽樓交相輝映,形成了一幅多么美麗的畫卷啊!

  被風雨彌漫的岳陽樓,好似一只暴雨中振翅欲飛的海燕;春光煥發的岳陽樓,宛如一個喜笑顏開的小姑娘,迫切地想將歡笑散在每個角落;如詩如畫的岳陽樓讓我時時刻刻都在陶醉,使我迫不及待的想要將心中的感受與眼前的你分享。我更情不自禁的感嘆詩人那種對祖國前途的憂慮,一切對祖國壯麗山河的無限熱愛都化成了詩人奮斗的動力!讀一本有價值的好書,不僅要讀更要去品和做,我一定要有像范仲淹那樣“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胸懷,去更多的了解國家大事。雖然我能力還有限,但我一定會用我的努力證明一名炎黃子孫應有的力量與雄姿!

  經典是來自博通古今的絲絲靈感;經典是壯懷激烈、憂國憂民的情感和對未來希望的結晶,它深沉而凝練,久遠而美好,它滋潤著一代又一代的華夏兒女,無數人在它的激勵下獲得了新的希望,這是歷經千年但從不為世人所棄的傳統文化。在傳統文化這個浩瀚的大海里,有無數像范仲淹這樣的名人志士,力求為國家貢獻畢生的力量,也有無數像《岳陽樓記》這樣流芳百世的曠古佳作,每一個句子、每一個詞語都凝聚了作者發自肺腑的情感。

  同學們,中國傳統文化是華夏五千多年歷史的積淀,是中國屹立于世界之巔的文化根基。我們只有更多的傳承先輩們留下來的的經典文華,才能真正做到“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才是真正傳承了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

  為了使中華大地五千多年的文化瑰寶更加發揚光大,為了祖國更加強大,讓我們繼續努力吧!

岳陽樓記讀后感5

  5月19日晚風輕拂,華燈初上,在豐順縣潮客匯二樓賓客云集,紅酒飄香、水果滿盤,和著美妙的古箏名曲,人們在此共享文化盛宴。原來今晚是豐順縣第二期悅讀會活動:《美哉!岳陽樓記!》

  主講人朱明海先生從范仲淹《岳陽樓記》的語言美、性情美、內涵美三方面進行深入的賞析。其間運用了對比閱讀的方法,與歐陽修的《醉翁亭記》、白居易的《琵琶行》進行對比閱讀,拓寬了聽者的視野。再結合自己的親身經歷,讓聽者更深刻地領悟到面對人生的風雨要“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為人處世要有“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胸懷,明白自己的責任和擔當。主講人的精彩賞析讓聽者無不產生深深的共鳴。在討論環節,大家紛紛踴躍舉手發言。有對主講人進行點評的;有談對《岳陽樓記》這篇文章印象和句子質疑的';有結合自經歷談體會的…。現場氛圍積極熱烈,高潮不斷。受現場熱烈氛圍影響,來自豐順縣集瑞博物館的館主黃和祥先生主動提出要承辦第二期的悅讀會,來自梅州的文化傳媒的嘉賓則主動提出要當總策劃,還有主動提出要朗誦的……大家暢所欲言,興致勃勃,超出了預期的。其間穿插的朗誦環節也是本場活動的一大亮點。豐良中心小學何望賢校長的《岳陽樓記》、北斗鎮政府的張雙喜先生的《醉翁亭記》、湯坑鎮第一中心小學張玉老師的《琵琶行》、湯坑中學五位初二級同學組成的小組誦讀《岳陽樓記》,一次又一次讓聽者品味到了悅讀帶來的美妙心境。

  由湯坑中學三位學生帶來的琵琶與楊琴合奏《金蛇狂舞》讓在場的賓客們被中國的古典樂器帶來的美妙視聽享受所陶醉。湯坑中學黃粉蘭老師演唱的由范仲淹的詞創作的《范仲淹的憂傷》則讓人感受到了他婉約多情的一面。悅讀會負責人羅瓊女士接受了由原縣衛生局副局長謝永波先生贈送的書法作品:“先憂后樂”和梅州日報傳媒書畫院院長精心準備的禮物:長篇書法作品《岳陽樓記》,再一次讓人們感受到了書法與悅讀帶來愉悅氣氛。比較后由梅州日期報副刊梅花版編輯朱紅娜女士和縣宣傳部副部長彭漢如先生的講話更是拔高了在座聽眾們的思想境界和閱讀高度,讓大家深深感受到參與悅讀活動的意義。

  美好的時光總是匆匆而過。大家在意猶未盡中紛紛表示下次有機會的話還要再來陶冶自己,多讀好書不斷地提升自己的閱讀素養!本期悅讀會的參與者從老中青少各個年齡層,從企業家、傳媒人、公務員、教師、學生等各個行業,豐富的活動形式和輕松愉悅的氛圍,推進了社會各人士對閱讀的喜愛,為精神文明建設書寫了比較美的一筆!

岳陽樓記讀后感6

  “樸素而清雅的樓閣前有一片靜謐的湖泊,點點沙鷗在幽靜的湖面上輕輕掠過,劃破了水面的寧靜,五彩斑斕的魚兒在清澈見底的水下自由穿梭。湖面與水底融匯成一幅美妙的圖畫,現實與幻境、無奈與欣喜都在盡情的交織、旋轉、升華……”

  《岳陽樓記》是北宋著名詩人范仲淹的一篇傳世佳作,文章共有六段,從開頭到結尾,從電閃雷鳴到風和日麗,從不一樣的角度展現了岳陽樓的搖曳多姿。每當我讀完《岳陽樓記》,這一幕幕真實而久遠的`曠古美景總會情不自禁的浮此刻眼前,心中不由得升起一股豪壯之情。不僅僅因為岳陽樓令人陶醉的美景,更因為作者發自肺腑的真實情感在悄悄地流露,緩緩地流出……

  正是因為這種憂國憂民的急切心境,才讓我感到熱血沸騰,心潮澎湃。他的先憂后樂,他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他的滿腔熱血與風雨中屹立的岳陽樓交相輝映,構成了一幅多么美麗的畫卷啊!

  被風雨彌漫的岳陽樓,好似一只暴雨中振翅欲飛的海燕;春光煥發的岳陽樓,宛如一個喜笑顏開的小姑娘,迫切地想將歡笑散在每個角落;如詩如畫的岳陽樓讓我時時刻刻都在陶醉,使我迫不及待的想要將心中的感受與眼前的你分享。我更情不自禁的感嘆詩人那種對祖國前途的憂慮,一切對祖國壯麗山河的無限熱愛都化成了詩人奮斗的動力!讀一本有價值的好書,不僅僅要讀更要去品和做,我必須要有像范仲淹那樣“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胸懷,去更多的了解國家大事。雖然我本事還有限,但我必須會用我的努力證明一名炎黃子孫應有的力量與雄姿!

  經典是來自博通古今的絲絲靈感;經典是壯懷激烈、憂國憂民的情感和對未來期望的結晶,它深沉而凝練,久遠而完美,它滋潤著一代又一代的華夏兒女,無數人在它的激勵下獲得了新的期望,這就是歷經千年但從不為世人所棄的傳統文化。在傳統文化這個浩瀚的大海里,有無數像范仲淹這樣的名人志士,力求為國家貢獻畢生的力量,也有無數像《岳陽樓記》這樣流芳百世的曠古佳作,每一個句子、每一個詞語都凝聚了作者發自肺腑的情感。

  同學們,中國傳統文化是華夏五千多年歷史的積淀,是中國屹立于世界之巔的文化根基。我們僅有更多的傳承先輩們留下來的的經典文華,才能真正做到“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才是真正傳承了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

  為了使中華大地五千多年的文化瑰寶更加發揚光大,為了祖國更加強大,讓我們繼續努力吧!

岳陽樓記讀后感7

  在中國古代歷史上每個真心想為國家做點事的人似乎都無法逃脫被貶的命運,而這些被貶的人總能找到一個志同道合之人,就如滕子京之于范仲淹,張懷民之于蘇軾。在他們所處的時代背景之下,與人攜手前行大概是他們面對阻礙抱負的紛亂和莫測的世態炎涼時最大的慰藉。

  文人寄情山水,用山水的景色來包容自己繁多的感情。在無言的淡雅中尋求一片寂靜之地,閉目沉思來去與冷暖。《岳陽樓記》中范仲淹寓情于景,借洞庭風光來描寫遷客騷人不同處境下的見聞,而眼見即心景,一雨一晴,一悲一喜,鮮明的對比表現出了兩種截然不同的心境。我似乎可以看到兩個畫面:紛紛而下的雨雪襯著深淺不一的黑色天空,湖岸邊的船隨水面搖晃,木甲板因北風嘎嘎作響,作者站在岳陽樓上,望著虛影似的淺色山脈隱匿在陰云里,一如自己的'處境。愁、煩!他或許會急切地抬眼找尋烏云縫隙里透出的光和一個登上甲板查看船身是否完好的人,又或許苦笑一番后走回樓內,貪個一醉解千愁,明日可從頭的松懈;晴空萬里,草木青翠,欣欣向榮。月光一泄千里,漁歌四起的歡喜讓他端起了酒杯。樂!妙!他或許想要留住這份世間極樂,并渴望天下人能共享此感。

  然而無論是“濁浪排空”還是“波瀾不驚”,都不是作者想要的。他想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淡定,出塵絕世的淡定。這在我看來與他“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抱負是相互矛盾的。他的憂樂已經是“以物喜”“以己悲”了,而且不因外物和自己處境的變化而不喜悲的人是有毛病的。假如你中了五百萬卻毫無表情,有兩種可能,一種是你開心到了臉部失控,二是你眼中的五百萬還算不上個零頭。再假如你從皇親貴胄淪落為討飯乞丐,你不可能只是覺得睡大街和睡羽毛床沒區別,吃饅頭和吃鮑魚一樣好。“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連圣人也做不到。人不是獨立體,感受外物變遷而產生心情變化,因為自我處境或喜或悲才是心臟與大腦正常的反應。如果李白“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就寫不出《將進酒》,蘇軾就寫不出《江城子》,李清照也不會“此情無計可消除”,更不會“凄凄慘慘戚戚”,那這世上少了多少故事與名篇。我寧愿消受喜悲也不愿對它們視而不見。正因為“以物喜,以己悲”,所以我們才會感嘆王朝興衰,迷戀大千世界,歌一曲《消愁》,留一座城。

  那么“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到底怎樣才是呢?我看來應是范仲淹不因為外物和自己處境的變化而動搖自己的決心,才是實現抱負的途徑吧!而他要“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他在“憂其民”“憂其君”的道路上是孤獨的,這是他奮斗一生的追求!

岳陽樓記讀后感8

  時節如流,物已不是人亦非舊。飄零外鄉,常為異客而不得歸。予不禁神傷,感斯范文正公“去國懷鄉”之句,嘆自身之孤零,悲世事之無常。黯然銷魂,遂生隱逸之心。羨首陽之采薇,慕南山之擷菊。向之而不得,故無所適從,不知其路。于是求之于師,師言:汝常以杜、范自居,何不讀其文哉?遂再閱范正公之《岳陽樓記》,不禁思索,遂作此文。。

  “寧鳴而死,不默而生”

  慶歷四年,范文正謫鄭州令,尋知杭州、青州。新政受挫,振國之措依繼而廢,范公年亦老矣。而呂、夏等輩趨炎附勢排除異己,于是廟堂之上碌碌無為者有之,阿諛奉承者有之,貪墨無度者有之,賢臣遺于野,進取失儀,刑法失度。外辱于夏、遼,內困于財、費。積貧積弱,所謂太平者,鏡花水月耳。

  夫謫貶者,或黯然銷魂,或怨恨時運,或感慨己身,或縱情山水,而范公與之異甚。其持匡天下之心,懷救世之志,未有易也。“寧鳴而死,不默而生”,雖體乏而不止,雖貶謫而不息。

  遂應滕子京之邀,作《岳陽樓記》與之共勉。以岳陽樓陰晴之變化,喻人世之沉浮榮辱,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與"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來展現其心態與志向。感人肺腑,千古傳誦。

  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予不禁有所惑,既人生乎天地之間,死生無定,榮辱無常,豈無感耶?事之禍福相依,禍則感極而悲,福則喜氣洋洋。若強以束之,則悲愈悲,喜愈喜,豈可終焉?且夫人世之短暫,俯仰之間已一輪回,何不放浪形骸于天地,縱情釋懷于己身,以致逍遙哉?

  然則天下之憂樂何解?以求己之逍遙,而眾生困苦,則隱之何安?以求己之超脫,而世之困頓,則退之何義?一人尚如此,況天下眾人乎?于是予有所得焉。夫孔子欲拯天下,興禮以游列國,未得用,而未見其隱;屈原欲救楚民,直言以諫懷王,未得納,而未見其退;杜甫欲正時弊,著文以正風俗,未得果,而未見其止。非其無感也,而心懷之于天下。故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也。

  范文正無悲無喜,亦悲亦喜。所悲喜者何?天下蒼生也。于是予有所愧焉。余之起伏者不過滄海之一粟,而以物悲喜,常有所得失,是以心不正意,言不正行。何以天下為任?且夫身軀有所盡,情意有時絕,而世德之無窮,可洞時空,此豈非真隱耶?遂知古仁人之心,在天下也。于是豁然開朗,再無嗟嘆之意。

岳陽樓記讀后感9

  五月十九日晚,本人有幸參加了在潮客匯舉行的“豐順縣悅讀會第二期活動”。本期活動由豐順電視臺的副臺長朱明海先生賞析范仲淹的作品《岳陽樓記》,真的是收獲多多。

  說實話,本人對古文一向不“感冒”,對于那些晦澀難懂的字、詞、句、段、篇,作者要表達的意思、構造的意境等等總是很難理解和把握。初中的時候學習這篇文章,老師講了很多,到最后,我能做到的是:為了應付考試,把全篇課文背下來了,把詞語解釋背下來了,把重點句子的譯文背下來了,但并沒有感受到它的“美”,反而覺得“累”。真的是“古文,想說愛你不容易”啊!

  這次重溫《岳陽樓記》,在朱臺長通俗易懂、飽含深情的解說下,不時與其它名篇《醉翁亭記》《琵琶行》等作對比,再加上他偶爾帶點幽默和調侃,漸漸領略到文中有如他所說的“三美”。第一美“文字之美”,如用“銜遠山,吞長江”來形象、生動地說明洞庭湖的浩大無邊。第三自然段全部用排比句,表達滿目蕭然的景象,作者悲傷的心情。第二美“性情之美”,把作者的思想感情貫穿始終。第三美“內涵之美”,用“不以物喜,不以已悲”來勸慰滕子京,也勸慰自己。用“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表達作者憂國憂民的思想和情懷,這是多么高尚的情操啊。我想,那么多人喜歡《岳陽樓記》,愛上《岳陽樓記》,更多的原因就是因為它的“內涵之美”吧,兩個名句,勝過千言萬語,勸慰了多少不得志之人,也激勵了多少遇到困難和挫折的.人。聆聽了朱臺長的精彩品讀賞析,我也喜歡上了這篇古文,喜歡它的各種“美”,美的東西誰不喜歡呢?

  除了朱臺長的品讀賞析之外,還有古文朗誦《岳陽樓記》、《醉翁亭記》、《琵琶行》,琵琶演奏,視頻欣賞,討論發言等等,形式多樣,豐富多彩,氣氛活躍,高潮迭起。讓走進悅讀會的文友們多角度、全方位地認識《岳陽樓記》,領略《岳陽樓記》,愛上《岳陽樓記》。這就是悅讀會的魅力所在,她會帶領每一個人走進文學領域,讓你愛上文學,愛上詩詞歌賦,不斷提升自己,感染身邊人,回報社會。

  朱臺長說:“好的文章,值得一讀再讀,一品再品。”是啊,好的文章,無論你研讀它多少次,每一次都可以讀出不一樣的感受,有不一樣的收獲。讀好文章,還可以修心、養性、怡情,讓人樂觀、豁達,激勵人積極向上。我們應響應悅讀會的活動宗旨:愉快地閱讀,快樂地成長。多讀書,讀好書,多分享,享受“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做個“腹有詩書氣自華”的人。

岳陽樓記讀后感10

  深秋的一天,我慕名來到位于洛陽以南四十公里萬安山下的范仲淹墓,憑吊這位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軍事家和文學家。望著松柏掩映的石碑古冢,穿越千年變幻的歷史風云,一種莫名的感慨油然而生。

  了解范仲淹是從《岳陽樓記》開始的。范仲淹以其波瀾壯闊的一生與千古絕唱的《岳陽樓記》,在史冊上留下了關心國家命運,情系百姓憂樂的光輝形象。“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一個封建社會的士大夫,能夠有如此高尚的思想境界,是他憂國憂民情懷的高度概括,是他追求社會和諧的理想經典,實在難能可貴。堅守這樣的文化信仰和精神追求,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中,不正是當代青年熱愛祖國、奮發有為所應有的擔當嗎?

  我沒有到過岳陽樓,但是范仲淹的《岳陽樓記》卻早已使我心向往之。透過《岳陽樓記》酣暢淋漓的文筆,那臨江的春色,秀美的風光,八百里洞庭的`浩瀚,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歡愉,彷佛盡收眼底,如臨其境。“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皆忘,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我真切地感受到,范仲淹所追求的社會理想,正是自然界萬類霜天競自由,天人合一的和諧歡暢,是榮辱皆忘的博愛與奉獻,是社稷民生的繁榮與平和。看如今,黨的“十八大”提出建設社會主義生態文明,更加重視環境建設與保護,歸根結底是為了全體人民生活得更幸福、更美好。

  居安思危,憂國憂民。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在幾十年的仕途生涯中,范仲淹始終堅持以造福天下蒼生為己任,為黎民百姓謀福祉。他為官清政廉潔,體恤民生疾苦,剛直不阿,力主改革,屢遭奸佞誣謗,數度被貶但不改青云之志。個人的榮辱得失,他一直置之度外,雖窮困潦倒,其心系天下社稷的胸襟、超然物外的灑脫,憂國憂民的情操,像一面鏡子,在歷史的長河里熠熠生輝,令人敬仰。

  自強不息,奮斗不止,范仲淹終其一生踐行自己的崇高理想。“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這神圣的使命感與榮辱觀,如今已成了我們民族精神的無價之寶。理想,是一面旗幟,有了這樣的精神,中華民族一定會戰勝各種艱難險阻,傲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久久地凝視著范仲淹墓碑上那漸漸模糊的字跡,咀嚼范公留給我們的《岳陽樓記》,一任自己的思緒飄得很遠、很遠。我想,樹立什么樣的人生觀、價值觀,應該是值得我們當代青年認真思考的重大問題。

岳陽樓記讀后感11

  “樸素而清雅的樓閣前有一片靜謐的湖泊,點點沙鷗在幽靜的湖面上輕輕掠過,劃破了水面的寧靜,五彩斑斕的魚兒在清澈見底的水下自由穿梭。湖面與水底融匯成一幅美妙的圖畫,現實與幻境、無奈與欣喜都在盡情的交織、旋轉、升華……”

  《岳陽樓記》是北宋著名詩人范仲淹的一篇傳世佳作,文章共有六段,從開頭到結尾,從電閃雷鳴到風和日麗,從不同的角度展現了岳陽樓的搖曳多姿。每當我讀完《岳陽樓記》,這一幕幕真實而久遠的曠古美景總會情不自禁的浮現在眼前,心中不由得升起一股豪壯之情。不僅因為岳陽樓令人陶醉的美景,更因為作者發自肺腑的真實情感在悄悄地流露,緩緩地流出……

  正是因為這種憂國憂民的急切心情,才讓我感到熱血沸騰,心潮澎湃。他的先憂后樂,他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他的滿腔熱血與風雨中屹立的岳陽樓交相輝映,形成了一幅多么美麗的畫卷啊!

  被風雨彌漫的岳陽樓,好似一只暴雨中振翅欲飛的海燕;春光煥發的岳陽樓,宛如一個喜笑顏開的小姑娘,迫切地想將歡笑散在每個角落;如詩如畫的岳陽樓讓我時時刻刻都在陶醉,使我迫不及待的想要將心中的感受與眼前的你分享。我更情不自禁的感嘆詩人那種對祖國前途的憂慮,一切對祖國壯麗山河的無限熱愛都化成了詩人奮斗的動力!讀一本有價值的好書,不僅要讀更要去品和做,我一定要有像詩人范仲淹那樣“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胸懷,去更多的了解國家大事。雖然我能力還有限,但我一定會用我的`努力證明一名炎黃子孫應有的力量與雄姿!

  經典是來自博通古今的絲絲靈感;經典是壯懷激烈、憂國憂民的情感和對未來希望的結晶,它深沉而凝練,久遠而美好,它滋潤著一代又一代的華夏兒女,無數人在它的激勵下獲得了新的希望,這就是歷經千年但從不為世人所棄的傳統文化。在傳統文化這個浩瀚的大海里,有無數像詩人范仲淹這樣的名人志士,力求為國家貢獻畢生的力量,也有無數像《岳陽樓記》這樣流芳百世的曠古佳作,每一個句子、每一個詞語都凝聚了作者發自肺腑的情感。

  同學們,中國傳統文化是華夏五千多年歷史的積淀,是中國屹立于世界之巔的文化根基。我們只有更多的傳承先輩們留下來的的經典文華,才能真正做到“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才是真正傳承了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

  為了使中華大地五千多年的文化瑰寶更加發揚光大,為了祖國更加強大,讓我們繼續努力吧!

岳陽樓記讀后感12

  宋代大文豪范仲淹的《岳陽樓記》是初中必學的一篇文言文,是中國歷代文人志士必讀的佳作。慶歷四年春,滕子京謫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廢俱興,乃重修岳陽樓,屬予作文以記之,于是,《岳陽樓記》就這么誕生了。

  范仲淹作為一個偉大文學家的同時,也是一個偉大的政治家,同樣是登上岳陽樓,別人所見之景就是景,而他所見之景背后卻別有洞天。遷客騷人多會于此,覽物之情,得無異乎?別人來到此地,無外乎登高望遠,一切景語皆情語,而范仲淹能夠在岳陽樓所見的景色中看到浮浮沉沉的世間百態,最終卻得出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警世箴言,給天下所有的鴻儒和白丁提出了“屈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的興邦之策。不得不說,范仲淹的一代偉人情懷實在是令人嘆服。

  在《岳陽樓記》中,范仲淹的景物描寫也是十分出色。他在描寫景色時,能夠利用典型鮮明的物象,給人身臨其境的體驗。同時,典型的借景抒情手法,更是給讀者強烈的代入感,增強了認同感。就像“若夫淫雨霏霏,連月不開”一段,我們讀起來就會感受到岳陽樓上凄風苦雨的景色,也感同身受地體唔到不得志的人登樓的'郁郁之情。而于此相反,“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一段,就會給人春光明媚、萬物歡欣的感覺,也很容易讓讀者感受到登樓之人的歡呼雀躍。作者通過典型的意向和簡潔卻又不乏華麗的詞藻,勾勾畫畫就描繪了天堂地獄兩種岳陽樓景色。這也是兩種典型的登樓心情,也是滿目蕭然和喜洋洋兩種人生的典型刻畫。鮮明的對比,也順理成章地引出了作者自己對大多數遷客騷人的否定和自己“進亦憂,退亦憂”的觀點。全文讀下來,大氣磊落,仿佛真的去岳陽樓上參觀了四時之景,與范仲淹跨時空進行了對話。一代偉人情懷,時至今日也是給我們眾多啟迪。

  在現代社會中,同齡人的競爭越來越激烈,稍有不慎便會落敗。失敗之后,我們的姿態應該是一蹶不振嗎?當然不是。范仲淹就給了我們一個參考性十分大的答案。“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其實在當今這個物欲橫流的年代,又會有幾個人真的能夠完完全全做到呢?我們要學習的是里面的精神。無論自己是居廟堂之高,還是處江湖之遠,都應該擁有這種淡泊的胸懷,要相信努力做好自己就是最好的,金子總會發光的。

  新時代,新征程,我們當代青年也應該擁有更加開闊的格局和更加長遠的目光,不單單為自己謀福利,還更應該本著為社會做貢獻的態度,憂國憂民,胸懷寰宇,做好自己該做的事情。如此,也不枉《岳陽樓記》傳唱了千年歲月。

岳陽樓記讀后感13

  今天讀《岳陽樓記》,感受頗深。

  文章第一段寫作者記這篇文章的緣由。作者之所以寫這篇文章,是受滕子京之托。滕子京在慶歷四年春,謫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廢俱興。這句話中你讀出了什么信息沒?作者為何第一段交代這個信息?因為作者要在“謫”字上做文章。想想,“謫守”意味著什么?這個時候,按說,人的心情是很不好的,工作起來當然也不會很帶勁,可能還會消極怠工怨天尤人。可是滕子京竟然把巴陵郡治理的政通人和,百廢俱興。想想看,暗含著什么?是不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情懷。

  作者既然受人之托,就得忠人之事。寫岳陽樓,寫什么呢?岳陽樓在唐代就已聲名遠播,李白、杜甫、孟浩然、劉禹錫等都曾在這里題詠,再寫洞庭湖的風景不是拾人牙慧嗎?因此作者用一句“前人之述備矣”打住這條思路。本文不再寫這些。寫什么呢?作者宕開一筆,“然則北通巫峽,南極瀟湘,遷客騷人,多會于此,覽物之情,得無異乎?”,作者找到了另外一個思路,今天說說覽物之情,說說遷客騷人不同的覽物之情。一個“異”字開啟下文。

  遷客騷人有什么樣不同的覽物之情呢?陰天洞庭湖很晦暗時,他們登上岳陽樓,就會觸景生情,想到自己晦暗的人生,于是感極而悲者矣。一個“悲”字點出了遷客騷人的一種情懷。而春和景明的時候,遷客騷人來到這里,則會“其喜洋洋者矣”。一個“喜”字點出了遷客騷人的另一種情懷。這一悲一喜呼應前文的“異”字,看上去,這兩種情懷好像不一樣。(其實本質一樣,都是因物而喜因己而悲)

  寫到這里,文章其實還沒有什么過人之處,觸景生情在古往今來的寫景文中不也很常見嗎?柳宗元看到小石潭的幽靜荒僻不也頓生悄愴之感,想到自己被貶永州的不幸命運?而且這種情懷不也無可厚非,人之常情嗎?

  但是范仲淹何許人也?滕子京呢?還記得第一段作者提到的信息嗎?那個“謫”字,暗含著什么?范仲淹寫此文時,被貶鄧州。與滕子京有著相同的經歷。可是他們兩人是什么樣的人呢?是不同于上面兩種遷客騷人的。他們沒有因為自己的得失就悲成什么樣,從“政通人和”的'記敘,我們看出他們很振作,很奮發。心中裝著不是“小我”。而是百姓,天下。他認為人是可以有第三種境界的。

  因此,文章寫到這里,作者筆鋒一轉,用一句“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總結上文,開啟下文。古任人能做到什么呢?“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這是作者振聾發聵,境界高昂的胸襟抱負的寫照。因此作者說,“微斯人,吾誰與歸”沒有這種人,我同誰一道呢?我們才是同道中人啊!

  因此,全文的思路就是“謫——備——異——悲——喜——異”,我覺得這幾個字起到了一線串珠的作用。

岳陽樓記讀后感14

  深秋的一天,我慕名來到位于洛陽以南四十公里萬安山下的范仲淹墓,憑吊這位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軍事家和文學家。望著松柏掩映的石碑古冢,穿越千年變幻的歷史風云,一種莫名的感慨油然而生。

  了解范仲淹是從經典名篇《岳陽樓記》開始的。范仲淹以其波瀾壯闊的一生與千古絕唱的'經典名篇《岳陽樓記》,在史冊上留下了關心國家命運,情系百姓憂樂的光輝形象。“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一個封建社會的士大夫,能有如此高尚的思想境界,是他憂國憂民情懷的高度概括,是他追求社會和諧的理想經典,實在難能可貴。堅守這樣的文化信仰和精神追求,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中,不正是當代青年熱愛祖國、奮發有為所應有的擔當嗎?

  我沒有到過岳陽樓,但范仲淹的經典名篇《岳陽樓記》卻早已使我心向往之。透過經典名篇《岳陽樓記》酣暢淋漓的文筆,那臨江的春色,秀美的風光,八百里洞庭的浩瀚,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歡愉,彷佛盡收眼底,如臨其境。“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皆忘,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我真切地感受到,范仲淹所追求的社會理想,正是自然界萬類霜天競自由,天人合一的和諧歡暢,是榮辱皆忘的博愛與奉獻,是社稷民生的繁榮與平和。看如今,黨的“十八大”提出建設社會主義生態文明,更加重視環境建設與保護,歸根結底是為了全體人民生活得更幸福、更美好。

  居安思危,憂國憂民。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在幾十年的仕途生涯中,范仲淹始終堅持以造福天下蒼生為己任,為黎民百姓謀福祉。他為官清政廉潔,體恤民生疾苦,剛直不阿,力主改革,屢遭奸佞誣謗,數度被貶但不改青云之志。個人的榮辱得失,他一直置之度外,雖窮困潦倒,其心系天下社稷的胸襟、超然物外的灑脫,憂國憂民的情操,像一面鏡子,在歷史的長河里熠熠生輝,令人敬仰。

  自強不息,奮斗不止,范仲淹終其一生踐行自己的崇高理想。“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這神圣的使命感與榮辱觀,如今已成了我們民族精神的無價之寶。理想,是一面旗幟,有了這樣的精神,中華民族一定會戰勝各種艱難險阻,傲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久久地凝視著范仲淹墓碑上那漸漸模糊的字跡,咀嚼范公留給我們的經典名篇《岳陽樓記》,一任自己的思緒飄得很遠、很遠。我想,樹立什么樣的人生觀、價值觀,應該是值得我們當代青年認真思考的重大問題。

岳陽樓記讀后感15

  “樸素而清雅的樓閣前有一片靜謐的湖泊,點點沙鷗在幽靜的湖面上輕輕掠過,劃破了水面的寧靜,五彩斑斕的魚兒在清澈見底的水下自由穿梭。湖面與水底融匯成一幅美妙的圖畫,現實與幻境、無奈與欣喜都在盡情的交織、旋轉、升華……”

  《岳陽樓記》是北宋著名詩人范仲淹的一篇傳世佳作,文章共有六段,從開頭到結尾,從電閃雷鳴到風和日麗,從不同的角度展現了岳陽樓的搖曳多姿。每當我讀完《岳陽樓記》,這一幕幕真實而久遠的曠古美景總會情不自禁的浮現在眼前,心中不由得升起一股豪壯之情。不僅由于岳陽樓令人陶醉的美景,更由于作家發自肺腑的真實情感在悄悄地流露,緩緩地流出……

  正是由于這種憂國憂民的急切心情,才讓我感到熱血沸騰,心潮澎湃。他的先憂后樂,他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他的滿腔熱血與風雨中屹立的岳陽樓交相輝映,形成了一幅多么美麗的畫卷啊!

  被風雨彌漫的岳陽樓,好似一只暴雨中振翅欲飛的海燕;春光煥發的岳陽樓,宛如一個喜笑顏開的小姑娘,迫切地想將歡笑散在每個角落;如詩如畫的岳陽樓讓我時時刻刻都在陶醉,使我迫不及待的想要將心中的感受與眼前的你分享。我更情不自禁的感嘆詩人那種對祖國前途的憂慮,一切對祖國壯麗山河的無限熱愛都化成了詩人奮斗的動力!讀一本有價值的好書,不僅要讀更要去品和做,我一定要有像范仲淹那樣“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胸懷,去更多的了解國家大事。雖然我能力還有限,但我一定會用我的努力證明一名炎黃子孫應有的力量與雄姿!

  經典是來自博通古今的絲絲靈感;經典是壯懷激烈、憂國憂民的情感和對未來希望的結晶,它深沉而凝練,久遠而美好,它滋潤著一代又一代的華夏兒女,無數人在它的激勵下獲得了新的希望,這就是歷經千年但從不為世人所棄的傳統文化。在傳統文化這個浩瀚的大海里,有無數像范仲淹這樣的名人志士,力求為國家貢獻畢生的力量,也有無數像《岳陽樓記》這樣流芳百世的曠古佳作,每一個句子、每一個詞語都凝聚了作家發自肺腑的情感。

  同學們,中國傳統文化是華夏五千多年歷史的積淀,是中國屹立于世界之巔的文化根基。我們只有更多的傳承先輩們留下來的的經典文華,才能真正做到“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才是真正傳承了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

  為了使中華大地五千多年的文化瑰寶更加發揚光大,為了祖國更加強大,讓我們繼續努力吧!

【岳陽樓記讀后感】相關文章:

岳陽樓記09-20

岳陽樓記09-10

《岳陽樓記》教案08-28

范仲淹 岳陽樓記08-31

岳陽樓記賞析03-07

《岳陽樓記》教案05-21

《岳陽樓記》主題06-08

讀《岳陽樓記》09-11

岳陽樓記說課稿07-29

《岳陽樓記》譯文08-29